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标题】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解密地震防护的关键因素

【引言】

随着地震频繁发生,保护建筑物免受地震灾害的需求日益迫切。隔震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地震防护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中。而作为隔震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是保证隔震效果的核心因素之一。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全面评估隔震层橡胶支座竖向极限承载力,并透过回顾与总结,提供对这一关键要素的全面理解。

【本文目录】

一、隔震技术概述

二、隔震层橡胶支座的作用与原理

三、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评估

3.1 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

3.2 元件设计与制造工艺

3.3 竖向极限承载力测试方法与标准

四、隔震层橡胶支座竖向极限承载力与地震防护性能的关系

4.1 竖向极限承载力与隔震效果的关联

4.2 竖向极限承载力与结构设计的协同优化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

六、总结

【一、隔震技术概述】

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因此开发和采用有效的地震防护技术尤为重要。隔震技术是指将建筑物与地面进行分离,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从而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隔震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其中隔震层橡胶支座作为核心元件,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

【二、隔震层橡胶支座的作用与原理】

隔震层橡胶支座是连接建筑物与地基的关键部件,通过其弹性力学特性起到减震隔震的作用。它能够吸收来自地震的水平和竖向力,减小向上传递到建筑物的震动荷载。其原理在于橡胶材料的高柔韧性和能耗能力,使其能够在地震中发挥较好的隔震效果。

【三、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评估】

竖向极限承载力是衡量隔震层橡胶支座性能的重要指标。以下将从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元件设计与制造工艺以及竖向极限承载力测试方法与标准三个方面来评估竖向极限承载力。

【3.1 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

橡胶材料的物理和力学特性直接影响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弹性模量、抗剪强度和蠕变性能等关键参数对于提高支座的稳定

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橡胶材料的选择和评估应综合考虑其力学特性,确保在地震荷载下保持良好的弹性回复和变形能力。

【3.2 元件设计与制造工艺】

支座的结构和尺寸设计、材料选择以及制造工艺对竖向极限承载力有

着直接的影响。合理的设计能够提高支座的承载能力,并确保其良好

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制造工艺的优化和质量控制对于确保支座的稳

定性和一致性同样至关重要。

【3.3 竖向极限承载力测试方法与标准】

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测试评估是确保支座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采

用静载试验、动态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可以获得支座在不同荷

载下的行为特性及其竖向极限承载力。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对于支座的

制造和应用提供了指导和准则。

【四、隔震层橡胶支座竖向极限承载力与地震防护性能的关系】

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与地震防护性能密切相关。以下将

重点探讨竖向极限承载力与隔震效果的关联以及与结构设计的协同优化。

【4.1 竖向极限承载力与隔震效果的关联】

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优化能够有效提高隔震层橡胶支座的性能和效果。恰当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能够确保支座在地震中密封破坏之前能够充分发挥其隔震和减震效果,实现建筑物的安全和可维护性。

【4.2 竖向极限承载力与结构设计的协同优化】

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与建筑物的结构设计需要进行协同优化。考虑到建筑物的形状、重量和地震荷载等因素,合理的支座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结构的需求,从而提供更佳的地震防护效果。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

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是确保地震防护效果的关键要素之一。在评估与考虑竖向极限承载力时,应综合考虑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元件设计与制造工艺以及测试方法与标准等多个因素。通过协同优化支座设计与建筑物结构设计,可以实现更好的地震防护效果。

【六、总结】

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评估是确保地震防护的关键环节。通过深入了解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元件设计与制造工艺以及测试方法与标准,可以全面理解与评估竖向极限承载力与地震防护性能之间的关系。在隔震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应注重评估与优化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以确保地震防护效果的可靠性与持久性。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性能及适用范围(详细)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性能及适用范围 (一)板式橡胶支座的结构及性能 桥梁板式橡胶支座由多层橡胶片与薄钢板硫化、粘合而成,它有足够的竖向刚度,能将上部构造的反力可靠的传递给墩台;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梁端的转动;又有较大的剪切变形能力,以满足上部构造的水平位移. 板式橡胶支座表面粘覆一层厚2米米~3米米的聚四氟乙烯板,就制作成聚四氟乙烯滑板式橡胶支座.它除了具有竖向刚度与弹性变形,能承受垂直荷载及适应梁端转动外,因聚四氟乙烯板的低摩擦系数,可使梁端在四氟板表面自由滑动,水平位移不受限制;特别适宜中、小荷载,大位移量的移梁使用. 板式橡胶支座不仅技术性能优良,还具有构造简单、价格低廉、无需养护、易于更换、缓冲隔震、建筑高度低等特点.因而在桥梁界颇受欢迎,被广泛应用. (二)板式橡胶支座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1、板式橡胶支座按结构形式分类如下:

2、板式橡胶支座按胶种适用温度分类如下: a.氯丁橡胶型:适应工作温度 -25℃~60℃; b.天然橡胶型:适应工作温度 -40℃~60℃; c.三元乙丙橡胶型:适应工作温度 -40℃~60℃. (三)板式橡胶支座的适用范围 1、板式橡胶支座适用于设计竖向承载力3000KN以下的桥梁. 2、普通板式橡胶支座适用于跨度小于30米、位移量较小的桥梁.不同的平面形状适用于不同的桥跨结构:正交桥梁用矩形支座;曲线桥、斜交桥及圆柱墩桥用圆形支座. 3、四氟板式橡胶支座适用于大跨度、多跨连续、简支梁连续板等结构的大位移量桥梁.它还可用作连续梁顶推及T型梁横移中的滑块.矩形、圆形四氟板式橡胶支座的应用分别与矩形、圆形普通板式橡胶支座相同.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介绍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介绍 橡胶材料具有优异的阻尼特性,在工程技术和尖端科学中早已用其作减震制品。根据“基础隔震”概念研发出来的隔震橡胶支座,使传统的、被动的“以刚克刚”的抗震方法,转变为主动的、积极的“以柔克刚”的隔震方法。 目前采用橡胶支座是世界上研究和应用最多、技术成熟并有成效显著实例的隔震技术。 1 隔震橡胶支座的种类、型号、规格 橡胶支座是由薄钢板和薄橡胶板交替叠合,经高温、高压硫化而成。 1.1 种类 隔震部件分为隔震支座(隔震器)和阻尼器两大类,前者稳定地支承建筑物自重和荷载,后者在地震时能抑制较大的变形,地震结束后起到迅速中止晃动的作用[1]。 橡胶支座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分类标准。按截面形状分有方形(含正方形及长方形)和圆形两大类(见图1、图2)[2、3]。由于圆形橡胶支座具有各向同性的优点,是目前应用的主要形式。 图1、方形橡胶支座剖面图2、圆形橡胶支座剖面 根据对橡胶支座阻尼比要求不同,目前国内外的橡胶支座分为下

列四种: (1)标准叠层橡胶支座(MRB ) 普通叠层橡胶支座是用天然橡胶或氯丁橡胶制造的,通常把用天然橡胶制造的普通叠层橡胶支座又称为天然橡胶叠层橡胶支座或标准叠层橡胶支座[1、4](见图3)。这种支座具有高弹性,在水平方向上起弹簧作用,但阻尼性能较低,一般不单独使用。为了满足隔震结构体系对阻尼值的要求,通常与外加阻尼器(消能装量)一起并用[2、4]。 图3、标准叠层橡胶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4、铅芯叠层橡胶支座结构示意图 (2)铅芯叠层橡胶支座(LRB ) 在普通叠层橡胶支座中心嵌入铅棒而成(见图4)。铅棒单独使用不容易吸收能量,而利用周围叠层橡胶的约束力和铅棒的屈服应力较低的特点,使橡胶支座在受力终止时具有可恢复特性,提高其吸能效果及确保有适度阻尼,而且铅芯增加了橡胶支座的早期水平刚度,对控制风反应和抵抗地基微震动有利。铅棒的直径应根据设计的阻尼值要求,通过计算确定[2],其阻尼比一般可达20~30%,可以单独在隔震系统中使用[2、4]。 (3)高阻尼叠层橡胶支座(HD-MRB ) 这种支座采用高阻尼橡胶材料制造(见图5)。高阻尼橡胶材料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取得:①在天然橡胶配合中加入如石墨之类的碳元素物质;②采用高阻尼合成橡胶(或共混橡胶)或再添加石墨之类的配合剂。可以根据石墨加入量来调节阻尼特性,一般阻尼比可达连接螺栓孔 端钢板 内部橡胶层 内部薄钢板 外部保护橡胶 铅芯 连接螺栓孔 端钢板 内部橡胶层 内部薄钢板 外部保护橡胶 中孔

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标题】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解密地震防护的关键因素 【引言】 随着地震频繁发生,保护建筑物免受地震灾害的需求日益迫切。隔震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地震防护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中。而作为隔震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是保证隔震效果的核心因素之一。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全面评估隔震层橡胶支座竖向极限承载力,并透过回顾与总结,提供对这一关键要素的全面理解。 【本文目录】 一、隔震技术概述 二、隔震层橡胶支座的作用与原理 三、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评估 3.1 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 3.2 元件设计与制造工艺 3.3 竖向极限承载力测试方法与标准 四、隔震层橡胶支座竖向极限承载力与地震防护性能的关系 4.1 竖向极限承载力与隔震效果的关联

4.2 竖向极限承载力与结构设计的协同优化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 六、总结 【一、隔震技术概述】 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因此开发和采用有效的地震防护技术尤为重要。隔震技术是指将建筑物与地面进行分离,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从而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隔震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其中隔震层橡胶支座作为核心元件,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 【二、隔震层橡胶支座的作用与原理】 隔震层橡胶支座是连接建筑物与地基的关键部件,通过其弹性力学特性起到减震隔震的作用。它能够吸收来自地震的水平和竖向力,减小向上传递到建筑物的震动荷载。其原理在于橡胶材料的高柔韧性和能耗能力,使其能够在地震中发挥较好的隔震效果。 【三、隔震层橡胶支座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评估】 竖向极限承载力是衡量隔震层橡胶支座性能的重要指标。以下将从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元件设计与制造工艺以及竖向极限承载力测试方法与标准三个方面来评估竖向极限承载力。 【3.1 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

桥梁支座的类型和受力分析

黑龙江橡胶支座专供(哈尔滨、齐齐哈尔、鹤岗、双鸭山)桥梁支座|垫板|垫块价格公道1、性能与特点 板式橡胶支座(GJZ、GYZ系列)由多层橡胶与薄钢板镶嵌、粘合、硫化而成。该产品有足够的竖向刚度以承受垂直荷载,且能将上部构造的压力可靠地传递给墩台;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梁端的转动;有较大的剪切变形以满足上部构造的水平位移;具有构造简单、安装方便、节省钢材、价格低廉、养护简便、易于更换等特点。本品有良好的防震作用,可减少动载对桥跨结构与墩台的冲击作用。 聚四氟乙烯滑板式橡胶支座简称四氟滑板式支座(GJZF4、GYZF4系列),是于普通板式橡胶支座上按照支座尺寸大小粘附一层厚2-4mm的聚四氟乙烯板而成,除具有普通板式橡胶支座的竖向刚度与压缩变形,且能承受垂直荷载及适应梁端转动外,还能利用聚四氟乙烯板与梁底不锈钢板间的低摩擦系数可使桥梁上部构造水平位移不受限制。跨度大于30米的大跨度桥梁、简支梁连续板桥和多跨连续梁桥可作活动支座使用;连续梁顶推、T型梁横移和大型设备滑移可作滑块使用。 2、支座分类 (1)按结构型式分为: a.普通板式橡胶支座区分为矩形板式橡胶支座(代号GJZ)、圆形板式橡胶支座(代号GYZ); b.四氟滑板式橡胶支座区分为矩形四氟滑板橡胶支座(代号GJZF4)、圆形四氟滑板橡胶支座(代号GYZF4)。 (2)按支座材料和适用温度分为: a.常温型橡胶支座,采用氯丁橡胶(CR)生产,适用的温度-25~60℃。 b.耐寒型橡胶支座,采用天然橡胶(NR)生产,适用的温度-40~60℃。 8156铁路专桥支座 铁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是我公司专为铁路桥梁研制的桥梁支座产品。它是由多动橡胶片和薄钢板经粘合硫化加压而成,它的功能是将上部结构的作用力传递给墩台,并能适用梁部结构秘产生的水平位移和转角。支座由多动橡胶片和薄钢板经粘合硫化加压而成,它的功能是将上部结构的作用力传递给墩台,并能适用梁部结构秘产生的水平位移和转角。 球型桥梁橡胶支座(QZ系列) QZ系列球型橡胶支座是由上支座板、不锈钢、平面聚四乙烯板、球面板、球面聚四乙烯板、橡胶拦圈,下支座板组成。球型支座的位移是由上支座板与平面四氟板之间的滑动来实现。球型支座的竖向转角是球面板与球面四氟板之间的滑动来实现。支座转动时,首先是发生在球面板与球面四氟板处,然后才在平面四氟板上发生滑动。因此球型支座特别适用大转角要求的桥梁使用。 TCYB球冠形橡胶支座 球型橡胶支座传力可靠,转动灵活,它既具备盆式橡胶支座承载能力大、位移大等特点,而且能更好地适应橡胶支座大转角的需要,与盆式支座相比具有下列特点:它适用于宽桥,曲线桥。由于承压部件不使用橡胶件,不存在橡胶低温脆性老化等问题,因此特别适用于低温地区。 (1)球型橡胶支座通过球面传力、不出现力的缩颈现象,作用在混凝土上的反力比较均匀;(2)球型橡胶支座通过球面四氟板的滑动来实现橡胶支座的转动过程,转动力矩小,而且转动力矩只与支座球面半径及四氟磨擦系数有关,与支座转角大小无关。因此特别适用于大转角的要求,设计转角可达0.05rad以上; (3)橡胶支座各向转动性能一致,适用于宽桥、曲线桥、坡道桥、斜桥及大跨径桥梁;(4)橡胶支座不用橡胶承压、不存在橡胶老化对支座转动性能影响,特别适用于低温地区。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竖向极限压应力试验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竖向极限压应力试验摘要: 本文介绍了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竖向极限压应力试验的方法和过程,包括试验目的、试验设备、试样准备、试验步骤、数据分析和结论等。通过本次试验,得到了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在竖向极限压力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其隔震性能提供了有益的数据支持。 一、试验目的 本次试验旨在探究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在竖向极限压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为评价其隔震性能提供实验依据。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作为一种新型的隔震支座,具有优良的隔震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竖向压力对其隔震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开展本次试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试验设备 本次试验主要使用了万能材料试验机、位移计、百分表等设备。万能材料试验机用于测量试样的竖向极限压力,位移计和百分表用于监测试样的变形情况。 三、试样准备 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作为试样,编号为A1、A2、A3。

2.将试样放置在恒温恒湿环境中进行预处理,以消除环境 因素的影响。 3.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试样进行预加载,以消除试样内 部的残余应力。 4.将位移计和百分表安装到试样上,以便在试验过程中监 测试样的变形情况。 四、试验步骤 1.将试样放置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调整试验机夹具的位 置和角度,确保试样与夹具平行且垂直于加载方向。 2.启动万能材料试验机,以0.1mm/min的加载速度对 试样进行竖向压力加载。 3.实时记录位移计和百分表的读数,观察试样的变形情况。 4.当试样发生破坏时,停止加载,记录此时的竖向压力值。 5.对破坏后的试样进行外观检查,分析破坏原因。 6.重复步骤1-5,直至所有试样完成试验。 五、数据分析 1.整理试验数据,包括每个试样的编号、加载过程中的竖 向压力值、位移计读数和百分表读数等。 2.根据位移计和百分表的读数计算出试样的竖向变形量。

隔震技术

二、隔震技术 “隔震”,即隔离地震。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以及上部建筑层间设置隔震层,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达到预期的防震要术,使建筑物的安全得到可靠的保证。它包括上部结构、隔震装置和下部结构三部分。隔震包括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隔震体系能够减小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减轻结构和非结构的地震损坏。提高建筑物及其内部设施、人员在地震时的安全性,增加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已被理论和国内外实发地震所证实。基础隔震技术是用水平力很“柔”的隔震元件将上部建筑与基础隔离,由于隔震层的刚度很小。当地震发生时,隔震层将发挥“隔”的作用,承受地震动引起的位移运动,而上部结构只作近似平动。 1.结构隔震体系的基本特征 隔震体系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足够的竖向承载力。隔震装置具有较大的竖向承载力,在建筑结构物使用状态下,安全的支承上部结构的所有荷载,竖向承载力安全系数必须大于6,确保建筑结构物在使用状态下的绝对安全和满足使用要求。 (2).隔震特性。隔震装置具有可变的水平刚度,在强风或微小地震时,具有足够的水平刚度,上部结构水平位移极小,不影响使用要求。在中等强度地震下,其水平刚度较小,上部结构水平滑动,使刚性的抗震结构体系变为柔性隔震结构体系,其固有自振周期大大延长,远离上部结构的自振周期和地面的场地特征周期,从而把地面震动有效地隔开,明显地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通常情况下,隔震体系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值可降低为非隔震结构的1/4~l/12。由于隔震装置的水平刚度远远小于上部结构的层间水平刚度,所以,上部结构在地震中的水平变形,从传统结构的“放大晃动型”转变为隔震结构的“整体平动型”,使得上部结构在强烈地震中仍处于弹性状态,有效的保护结构本身,同时也能有效的保护结构内部装修和精密设备。 (3).复位特性。由于隔震装置具有水平弹性回复力,使隔震结构体系在地震中具有瞬时自动复位功能,可满足震后的使用功能。 (4).阻尼消能特性。隔震装置具有足够的阻尼,具有较大的消能能力。 (5).隔震结构体系能有效保护上部结构,因此在各种生命线工程、宿舍楼、商场、精密仪器室等重要 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1] 2.基础隔震技术[1] 基础隔震是以“软化”结构、“以柔克刚”的方式来隔离地震使结构达到抗震目的,其实质是通过降低结构刚度,延长结构自振周期来减少结构的地震反应。基础隔震技术适用面很广,尤其适用于量大面广的中、低层砖混房屋和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在高烈度地震区。采用基础隔震技术建造的房屋,可以突破现行抗震规范中对房屋层数的限制。在保证高宽比的前提下可以加高一到两层,这样可以增大建筑物的容积率。节省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近代的基础隔震技术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弹(粘)性隔震和基础滑动隔震。目前应用、研究较广的隔震装置有:夹层橡胶垫隔震装置;滚珠(滚轴)加钢板消能装置;粉粒垫层隔震装置;铅塞滞变阻尼器隔震装置;钢滞变阻尼器隔震装置;基底滑移隔震装置;悬挂基础隔震装置;混合隔震装置等。 (1).叠层钢板橡胶支座的构造及减震原理 [3] 在弹(粘)性基础隔震中,叠层钢板橡胶垫隔震技术是世界上应用最广、实用性最好的一种柔性支承装置。橡胶支座由薄钢板和薄橡胶板交替叠合经高温硫化粘结而成,所采用的橡胶一般有天然橡胶和氯丁胶。氯丁胶除抗冻和弹性外,其他性能(耐油、耐腐蚀、抗老化和阻尼等)均优于天然橡胶。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cecs126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cecs126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CECS126 引言: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结构隔震技术,通过设置橡胶支座来减震和隔离地震或其他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本文将介绍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CECS126的相关内容,包括技术规范、设计要求、施工方法和验收标准等。 一、技术规范 1.1 叠层橡胶支座的制造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 1.2 橡胶支座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能满足建筑结构的承载和隔震需求。 1.3 橡胶支座的承载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静载试验验证。 1.4 橡胶支座的水平和垂直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能有效减震和隔离地震或其他振动。 二、设计要求 2.1 结构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形式和地震烈度等因素,合理确定橡胶支座的类型、数量和布置方式。 2.2 橡胶支座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重要承载构件下方,以减少地震或其他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2.3 橡胶支座的刚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隔震效果要求来确

定,以保证建筑物在地震或其他振动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施工方法 3.1 施工前应对基础进行检查,确保基础平整、清洁,并满足橡胶支座的安装要求。 3.2 橡胶支座的安装位置和数量应与设计要求一致,安装时应注意支座的方向和位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3.3 橡胶支座应与建筑结构垂直放置,支座间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防止支座的移位。 3.4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橡胶支座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和刚度等。 四、验收标准 4.1 橡胶支座的外观应无明显的破损、变形或裂纹等缺陷。 4.2 橡胶支座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等。 4.3 橡胶支座的刚度应通过静载试验进行验证,其水平和垂直刚度应与设计要求相符。 4.4 橡胶支座的安装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支座的固定、调整和密封等。 结论: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CECS126的相关内容已经在本文中进行了介绍。通过遵循该技术规程,设计和施工人员可以合理选择和安

TOD项目大底盘多塔隔震结构设计内容

TOD项目大底盘多塔隔震结构设计内 容 摘要:大底盘多塔隔震结构设计是TOD项目设计的关键内容,其直接关 系着TOD项目的抗震能力,对于项目构件整体的稳定性、安全性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在阐述TOD项目层间隔振设计内涵的基础上,分析3M结构设计内容,并指 出大底盘多塔隔震结构设计的内容要点,期望能进一步提升大底盘多塔隔震结构 设计质量,推动TOD项目的大范围建设与推广应用。 关键词:大底盘多塔隔震结构;设计要点;TOD项目 城市化背景下,面对着愈发严重的城市用地紧张问题,TOD项目的建设数量 不断增多,此来项目以公共交通为延伸线,于上封层建设了一定的公共建筑,实 现了城市土地资源的最优利用。新时期,人们对于TOD项目的建设质量要求不断 提升,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还需要重视大底盘多塔隔震结构的科学设计,以此来 提升TOD项目整体的抗震能力。 一、TOD项目层间隔振设计内涵 1、TOD项目基本内涵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工程建设模式,TOD项目要求在大运量公共交通建设的基 础上整合混合用地,以此来优化城市布局,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最优利用。结合 实际可知,TOD项目建设符合新城市主义建设理念,其在城市核心地块开发利用 的基础上,将轨道交通、社区工作、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有助于城市物理 空间结构、环境、历史文化的系统、统一发展。 2、“层间隔震”设计 TOD项目建设中,人们在大运量公共交通建设的基础上,还需要重视交通段 上封层的开发,以此来实现车辆段基地盖下通车,盖上进行商业、民生项目开发。

在这种开发模式下,大底盘多塔结构的应用较多,受地震影响较大,故而需要在大底盘多塔结构设计时进行层间隔振设计,以此来减少高烈度地区地震影响。 层间隔震设计需要在结构体系中设计隔震支座等装置,这样在发生地震左右后,制作以上的结构可以通过较大的平动位移来耗散地震能力,这有效地减少了上部结构的地震效益,确保了上部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现阶段,层间隔振设计的类型较多,除橡胶隔震支座、弹性滑板隔震支座外,主要的层间隔振设计还包括摩擦摆隔震支座、弹簧隔震支座等形式。 二、3M设计内容 TOD项目建设应用中,大底盘多塔结构的设计应用对整个项目的隔震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增加了整体设计的专业程度。在结构设计的同时,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的要求,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优化设计。 一般在设计中,除考虑隔振层以下结构构件的承载力验算外,还需要对其变形情况进行验算。其中在承载能力计算中,主要的考虑对象不仅包含上部结构传来的轴力、弯矩,而且涉及水平剪力与隔震层水平变形所产生的弯矩,此外,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层间位移角的变形要求,则整体变形情况计算中,需将隔震层看做上部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其变形情况的准确计算和设计。在隔震层设计中,为防止因偏心问题产生较大的扭矩,需要在隔震层结构平面布置时,控制其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结合在一起;并且在隔震层验算时,需系统考虑其支座压力和水平位移。譬如,当隔震层使用橡胶支座时,应尽可能地确保其竖向压力不超建筑压力设计值标准(见表1)。结合实际可知,这里的应力设计值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组合工况[1]。 表1 橡胶隔震支座竖向压力

隔震设计注意的问题

隔震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一般建筑的隔震设计 这里的一般建筑,指的是多层建筑,或者位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区的高层建筑(不超过12层),采用框架结构或者框支结构,设计应注意下列问题。 1、SATWE中的参数修改 (1)抗震设防烈度8度、9度区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抗规》(GB50011-2010)12.2.1规定,隔震层以上水平地震作用应根据水平向减震系数确定,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0.2g)、8度(0.3g)、9度(0.4g)时分别不应小于隔震层以上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20%、30%、40%。因此在satwe建模时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在“荷载组合”选项下的自定义里,要修改竖向地震作用组合系数,系数见附件《竖向地震作用系数推导》。 (2)隔震设计,一般采用降度设计,譬如对于抗震设防烈度9度区,其多遇地震影响系数为0.32,按照降低一度设计时,其减震系数为0.5,这样在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栏里填写0.32×0.5=0.16,只修改这个地方,其他抗震设防烈度、抗震构造措施不变。

(3)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一般采用基础隔震,即隔震支座设置在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考虑到隔震支座不能传递弯矩,因此在satwe里建模时,上部结构的底部一般指定为铰接。 2、隔震缝的处理 (1)隔震缝按照《抗规》(GB50011-2010)12.2.7条规定:隔震结构应该采取不阻碍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发生大变形的构造措施。上部结构的周边应设置竖向隔离缝,缝宽不宜小于隔震橡胶支座在罕遇地震下的最大水平位移的1.2倍且不宜小于200mm。对于两相邻隔震结构,其缝宽取最大水平位移值之和,且不小于400mm。 (2)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应设置完全贯通的水平隔离缝,缝高可取20mm,并用柔性材料填充;当设置水平隔离缝确有困难时,应设置可靠的水平滑移垫层。 (3)穿越隔震层的门廊、楼梯、电梯、车道等部位,应防止可能的碰撞。 (4)一般对于单栋隔震建筑,其周边水平隔震缝至少留300mm;对于两栋相邻的隔震建筑,两栋隔震建筑之间的隔震缝至少留600mm。隔震缝的做法参考图集《04J312楼地面变形缝》以及《03SG610-建筑结构隔震构造详图》。

隔震技术基本原理

隔震技术基本原理 引言 如今,由于地震频发,人们对建筑物的防震能力越来越为关注。对于地震作用,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上人们多以抗震设计为主,一种途径是通过降低建筑物结构底部刚度,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效应,达到抗震的目的;另一种途径是加大构件截面,增强结构底部刚度,提高建筑物自身的抵抗能力,达到抗震的目的。对于钢筋砼结构建筑,目前世界各国多是采用后一种途径进行抗震设计,这种方法有其成功之处,但却也有很多不足:(1)建筑物刚度越大,导致的工程总结也越高,但受地震作用的效应却更强;(2)建筑结构自身刚度无论多大,当受到强烈地震作用时,其抵抗能力仍是相当有限,不能做到“大震不坏”。 近年来,各专家学者通过对地震作用特点的研究,提出了建筑物隔震设计的构想,并付诸实施,证明了这种技术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本人认为,“隔震设计”代表了未来建筑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 一、隔震技术及其基本原理 1.1隔震技术的发展 传统抗震结构主要利用结构主体结构抗侧力构件屈服后的塑性变形和耗能来耗散地震的能量,因此对这些区域的耗能性能要求特别重要。一旦由于某些因素而导致这些区域产生问题,则就会严重的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甚至产生严重破坏。在以往的结构抗震设计中,主要通过在结构设计中设置多道抗震设防线、选用耗能构件和对结构的刚度、承载力、延性的合理匹配来提高结构抗震性能。 隔震技术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能有效地吸收地震能量,减少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从而消除或减轻结构和非结构的地震损坏,增强建筑物及内部设施和人员的地震安全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与以往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物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地震时结构的安全性;(2)、设计自由度增大;(3)、防止内部物品的振动移动和翻到;(4)、防止非结构构件的破坏;(5)、抑制振动的不适感;(6)、可以保证机械器具的使用功能; 近代的基础隔震技术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弹性隔震和基础滑动隔震。在弹性隔震中,叠层钢板橡胶垫隔震技术应用最多。这类隔震方案主要是在房屋底层与基础顶面之间增设一个侧向刚度很低的隔震层,使在地震过程中整个结构体系的周期变长,变形集中在底层,上部结构基本上是刚性运动。但主要用于隔震水平地震动,对于竖向震动则几乎没有隔离作用;另一方面,这种隔震体系实际上是在地震时对上部结构起着低通滤波的作用,地震中的中高频成分几乎全部可以滤掉,但并不能完全避免结构共振。

房屋隔震橡胶支座连接钢板厚度要求

房屋隔震橡胶支座连接钢板厚度要求 一、背景介绍 房屋隔震橡胶支座在建筑结构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 专门用于减震和隔震的设备,安装在建筑结构的底部,能够有效地减 少地震等外部振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而 橡胶支座连接钢板的厚度要求,直接关系到其承载能力和隔震效果。 下面将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二、橡胶支座连接钢板厚度的物理原理 橡胶支座连接钢板的厚度要求是基于其物理原理进行设计的。橡胶材 料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耐磨性,能够在地震或其他外部振动作用下吸收 能量,并分散地震力。而连接钢板的厚度直接影响了橡胶支座的稳定 性和承载能力。适当的钢板厚度能够增强支座结构的整体刚度,提高 其隔震效果。 三、橡胶支座连接钢板厚度的要求 1. 承载能力要求:合理的橡胶支座连接钢板厚度必须满足建筑结构的 承载要求。根据建筑设计和结构荷载计算,确定橡胶支座的承载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连接钢板的厚度。通常情况下,连接钢板的厚度越大,其承载能力越强,对地震力的吸收和分散能力也更加稳定。 2. 隔震效果要求:橡胶支座连接钢板的厚度也直接影响了其隔震效果。

合适的厚度能够保证支座结构在地震等外部振动下有足够的位移和变形空间,起到隔震作用。过薄的连接钢板会导致隔震效果不佳,而过厚则会增加支座整体刚度,降低整体隔震性能。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 在设计和选择橡胶支座连接钢板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和承载要求。合理的连接钢板厚度能够有效地提高橡胶支座的承载能力和隔震效果,保障建筑结构和人员的安全。较大的厚度并非总是更好,而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和设计。 五、总结回顾 本文就房屋隔震橡胶支座连接钢板厚度要求进行了深度和广度上的全面评估。从物理原理出发,介绍了连接钢板厚度的重要性和要求,详细阐述了其承载能力和隔震效果的影响。也提出了个人观点和理解,强调了合理设计与实际需求的重要性。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如果您对房屋隔震橡胶支座连接钢板厚度要求还有更深入的疑问,欢迎在文章评论区留言,我将竭诚解答。房屋隔震橡胶支座连接钢板厚度要求是建筑结构工程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橡胶支座连接钢板的厚度对支座的承载能力和隔震效果的影响,并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和承载要求确定合适的厚度。本文将从更深入的角度对橡胶支座连接钢板厚度要求进行扩展,包括影响连接钢

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前景 摘要:地震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为降低这种损失,人们开始大力研究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因此,本文分析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应用的意义,然后阐述建筑结构减隔震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的方法,最后探讨未来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希望能给相关工作者一些借鉴。 关键词:建筑结构;减隔震;应用 地震是由于地面的运动,使地面上原来处于静止的建筑物受到动力作用而产生强迫振动,因而在结构中产生内力、变形和位移。一旦出现地震,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危及生命与财产安全,为尽可能地减少财产损失,人们加大了在建筑减隔震方面的探究。经过简化模型的动力学分析进行修正、补充,得到一些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机理及破坏形式,提出了一些建筑物抗震的设计方法。 1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意义 从以往数据来看,应用了减隔震技术的建筑与未应用减隔震技术的建筑在抗震能力方面具有明显差异。应用了减隔震技术的建筑在遇到地震时,只会发生轻微的倾斜,建筑物内部的设施、器具等物品都不会造成太大损伤;而未应用减隔震技术的建筑在遇到地震时,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建筑物内部也不能幸免。建筑物容易遭受地震损害的原因,是因为地震能量来自于地层面,地面剧烈振动的时候,会同时引发建筑物的剧烈抖动,破坏也随之出现。应用减隔震技术,能将地震速度反应降低到60%左右,通过增强结构件整体的变形能力和强度来制衡地震反应,可在较大程度上削弱地震,但这远远不够,还应探究减隔震装置,一旦出现地震,可让构件剥离于地震地面运动,以免有过多的能量传送至建筑物,借此

来实现对主体结构的有效保护,以极大程度上减少地震对建筑物、对室内设施、 对人员的损害与威胁,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也是其意义所在。 2建筑结构减隔震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1建筑结构减隔震的基本概念 通过增强结构件自身变形力与强度来抵御地震的反应力,虽能够实现一定程 度的减隔震目的,但却无法完全减少与规避损失。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开始研究 相应的减隔震装置,依靠该装置,在地震时分离开构件或结构件与可能引起破坏 的地震地面运动或支座运动,尽量避免能量被大量传输到建筑结构中,以此保护 建筑主体结构。应用减隔震技术的建筑结构,在遇到地震的时候,其结构变形程 度十分小,地震的作用力大部分都被隔震装置所消耗了。 2.2建筑结构减隔震的原理 减隔震技术所持有的核心思想为,想尽办法,让建筑物主体结构在发生地震时,能与可能造成结构破坏的地面震动隔离开来。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的方法 为延长结构,在一定范围内,规避开地震卓越周期,使地震能量尽可能少的传输 到建筑主体结构中,以此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结构周期被 延长后,结构位移的相应反应也会增加,这对于结构设计是一种挑战与困难。需 要控制这些有害振动发生的可能性,降低结构的变形概率,研究人员还通过增加 结构阻尼作用,来吸收地震时产生的能量,以减少建筑结构地震发生时的反应。 3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的具体措施 3.1基础隔震 在多种多样的基础隔震构件里,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广泛应用的一种。隔震 橡胶支座是柔软的薄橡胶板与坚硬的薄钢板分层交替叠合、模压硫化制作而成的。其内部橡胶层与钢板粘结牢固,当隔震橡胶支座受到上部结构自重与使用荷载的 竖向荷载时,橡胶层的侧向膨胀会被钢板所束缚,竖向刚度增加,使支座拥有了 强力的竖向刚度与承载力,能牢固的支撑起建筑物。当隔震橡胶支座受到水平剪 力时,由于内部钢板不约束橡胶层的剪切变形,橡胶片可发挥自身柔软的水平特

隔震支座施工方案.

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方案 1前言 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发展至今日,主要分为两大方向:即抗震技术与减隔震技术。抗震技术是提高结构的强度以达到抵抗地震的作用,讲究的是以“刚”治“刚”。而减隔震技术是通过消化吸收地震能量来减弱地震的影响,讲究的是以“柔”克“刚”。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是减隔震技术中的一种,一般是在地下结构与地上结构之间设置一个隔震层,用叠层橡胶支座把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分开。叠层橡胶支座是由一层钢板一层橡胶层层叠合起来的,并经过加工将橡胶与钢板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隔震支座有很高的竖向承载特性和很小的压缩变形,可确保建筑的安全;第二,隔震支座还具有较大的水平变形能力,剪切变形可达到100%而不破坏;第三,橡胶隔震支座具有弹性复位特性,地震后可使建筑自动恢复原位。 2工法特点 2.1施工方法简单适用;只需对主体施工队工人进行初步培训即可完成施工,不需专业人员; 2.2施工质量可靠;本工程的橡胶支座施工质量完全达到了设计与规程要求; 2.3施工速度快; 2.4施工成本增加较小。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房建工程中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 4施工工艺 4.1叠层橡胶支座构造原理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是建筑结构抗震技术中的新兴技术。由于隔震结构系统的周期变长,在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将大幅降低,从而可以降低上部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实现在同等抗震性能水准下(与非隔震结构相比),降低构件截面或降低配筋率,节省工程造价。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重要或特殊的工程结构,隔震结构明显优于常规结构体系,可以处理后者难以解决的问题(诸如对室内重要设备或非结构构件的保护、地铁车辆段上部空间的开发使用等,此类问题共同之处在于降低结构的设防烈度,而常规结构体系无法实现这一点) 橡胶支座上下各有一块连接钢板,连接钢板通过高强螺栓与预埋钢板连接。预埋钢板焊有锚固筋,与结构相连。(见图1)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 业标准 JG 118-2000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Rubber isolation bearings for buildings 2000-05-10发布2000-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 JG 118—2000 前言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由多层橡胶和多层钢板或其他材料交替叠置结合而成的产品。本标准是按照68/1 1.1—1993和06/1 1.3—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规定编写,非等效采用日本JSSI 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八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结构构件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汕头和泰隔震器材有限公司、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华中理工大学、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北京震泰技术开发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锡元、吴仕元、周福霖、唐家祥、苏经宇、曾德民、吕百齢、杨建中、刘文 光、樊水荣、李良。 本标准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 118—2000 Rubber isolation bearings for building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产品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所用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对构筑物、桥梁、铁路、设备等隔震减震所需的隔震橡胶支座也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469—1995 铅锭 GB/T 528—199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531—1992 硫化橡胶邵尔A硬度的试验方法 GB/T 912—1989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及钢带 GB/T 2941-1991 橡胶试样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间 GB/T 3512-1983 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 GB/T 7759-1996 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在常温、高温和低温下的变形测定 GB/T 7760-1987 硫化橡胶和金属粘合的测定,单板法 GB/T 7762-1987 硫化橡胶耐臭氧老化试验,静态拉伸试验法 HG/T 2198-1991 硫化橡胶物理实验方法的一般要求 3分类 3.1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rubber isolation bearings for buildings 由多层橡胶和多层钢板或其他材料交替叠置结合而成的隔震 设计工作寿命 design working life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情况下所具有的不丧失有效使用功能的期限。 3.2分类与型号3.2.1分类

新《减震抗震设计规范》中的隔震与消能减震(1)

就使用功能而论,隔震结构可用于:医院、银行、保险、通讯、警察、消防、电力等重要建筑;首脑机关、指挥中心以及放置贵重设备、物品的房屋;图书馆和纪念性建筑;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物的抗震加固。 2)、消能设计的适用范围 消能部件的置入,不改变主体承载结构的体系,又可减少结构的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不受结构类型和高度的限制,在新建和建筑抗震加固中均可采用。 二、 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要求 1、设计方案 建筑结构的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建筑使用要求,与建筑抗震设计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后,确定其设计方案。 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第一次纳入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积极、稳妥起见,应认真做好方案比较、论证工作。 2、设防目标 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房屋建筑,其抗震设防目标应高于抗震建筑。(规范第3.8.2条)。 1)、在水平地震方面,本章表15.2、15.4及规范第12.2.6、12.2.9条等保证了隔震结构具有比抗震结构至少高0.5个设防烈度的抗震安全储备。 2)、规范规定:消能减震结构的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宜大于1/80。提高了对框架及多高层钢结构等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要求。 3、隔震与消能部件 设计文件上应注明对隔震部件和消能部件的性能要求;隔震和消能减震部件的设计参数和耐久性应由试验确定;并在安装前对工程中所用各种类型和规格的消能部件原型进行抽样检测,每种类型和每一规格的数量部应少于3 个,抽样检测的合格率应为100%;设置隔震和消能减震部件的部位,除按计算确定外,应采取便于检查和替换的措施。 消能部件应对结构提供足够的附加阻尼,尚应根据其结构类型分别符合本规范相应章节的设计要求。 三、 隔震设计要点 本规范隔震设计条文提出了分部设计法和水平向减震系数,在设计方法上建立起了一座联系抗震设计和隔震设计之间的桥梁,力图使设计人员已经熟悉的抗震设计知识、抗震技术在隔震设计中得到应用,这是本规范的重大特色。 1、分部设计方法 把整个隔震结构体系分成上部结构(隔震层以上结构)、隔震层、隔震层以下结构和基础四部分,分别进行设计。 2、上部结构设计 应用“水平向减震系数”设计上部结构。 1)、水平向减震系数概念 公式(15.1)及其符号解释,描述了本《规范》提出的“水平向减震系数”概念。 7.0/)(max i ψψ= (15.1-1) i gi i Q Q /=ψ (15.1-2) 其中 ψ——水平向减震系数。 max )(i ψ——设防烈度下,相应于结构隔震与非隔震时各层层间剪力比的 最大值。 i ψ——设防烈度下,结构隔震时第i 层层间剪力与非隔震时第i 层层 间剪力比的最大值。 gi Q ——设防烈度下,结构隔震时第i 层层间剪力。 i Q ——设防烈度下,结构非隔震时第i 层层间剪力。

隔振橡胶支座技术要求

隔振橡胶支座技术要求 1 一般说明 本要求规定了花城大道隧道闭口段与主体结构之间隔振橡胶支座产品的种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储存、运输、和养护的要求。 2 隔振橡胶支座应用范围 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工程中的花城大道隧道闭口段与主体结构连接部位,有车道、隧道与主体结构相连接,为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 10070-1988)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减轻隧道、车道的交通动荷载对其下方结构所造成的振动影响,降低汽车空气声噪音和汽车行驶过程中与地面摩擦或冲击所产生的撞击噪音干扰,设计中在相应支座部位设置隔振橡胶支座以达到隔振减噪的技术要求。隧道中隔振橡胶支座具体布置位置详图一。 图一隔振橡胶支座平面布置图 3 隔振橡胶支座设计依据 隔振橡胶支座设计应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 GB 10070-19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CECS126:2001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 JG118-2000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JT/T4-2004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 JT 391-1999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 4 隔振橡胶支座引用标准 GB/T 528-199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仲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531-1999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GB/T 912-1989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及钢带 GB/T 2941-1991 橡胶试样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间 GB/T 15254-1994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180°剥离试验 GB/T 11211-1989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合强度的测定拉伸法 GB/T 12830-1991硫化橡胶与金属粘合剪切强度测定方法四板法

隔震建筑橡胶支座与摩擦摆支座对比探讨

隔震建筑橡胶支座与摩擦摆支座对比探 讨 摘要 :以一个基础隔震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隔震支座分别采用橡胶支座与摩擦摆支座按照《建筑隔震设计标准》[2]的直接设计法进行对比计算分析。通过三种不同的结构计算软件,在不同支座情况下,对上部主体结构隔震后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摩擦摆支座相对橡胶支座在抵御强烈水平地震作用方面更加有优势。 关键词:橡胶支座;摩擦摆支座;建筑隔震;水平向减震系数 1 引言 隔震技术作为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建筑防震技术之一,国际和国内均得到了广泛应用。隔震技术的原理为在建筑基础、底部或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支座和阻尼装置等部件,组成具有整体复位功能的隔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取得良好的隔震效果。 橡胶隔震支座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能力、大水平位移能力和复位功能,当普通橡胶支座与阻尼器、铅芯橡胶支座或高阻尼橡胶支座配合使用时可提供较大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目前工程应用已非常广泛,是目前建筑隔震的主流产品。 摩擦摆支座(FPS)是一种平面滑动隔震装置的改进,其独特的圆弧滑动面不仅使其具有限位和自动复位功能,还能够通过滑动摩擦消耗地震能量,从而大大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由于其特有的性能,美国和日本已大量应用,国内工程上也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更好的在工程中应用隔震支座,提供合理的隔震支座解决方案,本文以一个多层幼儿园建筑基础隔震工程为例,分别采用橡胶支座与摩擦摆支座的基础隔震设计方案,通过多方面分析对比研究,为类似建筑隔震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幼儿园建设项目为主体地上3层,局部4-5层。幼儿园建筑物长 度68.90m,宽度45.90m,房屋高度11.70m。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独立基础,持力层为卵石层。建筑平面超长,呈‘U’字型,平面不规则。幼儿园所在嘉峪关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地震加速 度值为0.20g,特征周期为0.40s。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在抗震设防目标为 “中震不坏、大震可修、巨震不倒”。 3 隔震支座 3.1 橡胶支座 隔震橡胶支座通常可分为天然橡胶隔震支座(LNR)、铅芯隔震橡胶支座(LRB)和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HDR)三大类。隔震橡胶支座由连接件和主体两部分 组成。其中主体就是由多层钢板和橡胶片交替叠置而成,连接件包括法兰板和预 埋件。 3.2 摩擦摆隔震支座(FPS) 摩擦摆隔震支座是另一种有效的摩擦滑移隔震支座,通过球面摆动延长结构 振动周期和滑动截面摩擦消耗地震能量实现隔震功能的隔震支座,由于其具有更 高的承载力、更大位移能力和更好的耐久性,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自复位功能和 抗平扭能力,在老化、低温、高温扭转等条件下,摩擦摆隔震支座具有明显的优势。 4 计算分析 4.1 计算分析方法 采用了结构计算分析软件YJK、PKPM、ETABS,按《建筑隔震设计标准》[2]中的直接 设计法进行分析计算。 4.2 隔震支座布置 1 橡胶支座布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