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未来的四种治理模式

政府未来的四种治理模式

政府未来的四种治理模式
政府未来的四种治理模式

公共行政学读书报告

学院:法学院

班级:法学102

学号:2010011487

姓名:詹伟燕

书目信息

ISBN:7-300-03924-3

题名: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

作者:B·盖伊·彼得斯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11

论政府未来的四种治理模式

——读《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后感摘要:由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行政学家B·盖伊·彼得斯编写的《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以下简称《模式》)对行政治理变革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各国政府的革新主张和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了政府未来的四种治理模式:市场模式、主参与式模式、弹性化模式、解制型政府。这四种政府治理模式各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对每一种政府治理模式,作者都在《模式》中从问题,结构,管理,政策制定和公共利益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为我们剖析了这四种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所注意的问题,不仅为我们了解近年政府的改革以及为政府未来的治理提供了清晰的视角和独特理念,还提供了一个我们重新思考我国政府未来的治理与改革问题的方向。

关键词:政府治理模式剖析视角

正文: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影响下,围绕管理职能、管理方式、运行机制、自身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规模的行政改革运动,创设并总结出四大未来政府治理模式:市场式政府、参与式政府、弹性化政府和解制式政府。彼得斯教授在《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一书中总结了传统政府治理的六项主要特征:政治中立的公务员制度、层级制和规则、永久性和稳定性、制度化的公务员制度、内部管制和平等。并对四种政府治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认为这四种模式是改善当代政府治理的主要方法。每种模式都从问题、结构、管理、政策制定和公共利益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我在看完《模式》后对彼得斯教授的四种治理模式理念进行了总结,具体观点如下表:市场式政府参与式政府弹性化政府解制式政府主要问

题诊断

垄断层级节制永久性内部管制

基本观点利用市场并接受这样的

假定,即私人部门的管

理方法

指导员工对有关

其工作、生活以

及某些层级节制

方面的组织决策

的介入。

指政府及其机构有能力

根据环境的变化制定相

应的政策,而不是用固

定的方式回应新的挑

战。

指政府本身的

内部管理。

结构设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组

织体系,如利用私人组

织或半私人组来提供公

共服务或将大的部门分

解成若干小的机构或将

职权下方给较低层级政

府部门的方法从而分散

决策和政策执行。组织的结构应该

为扁平,且应该

缩减组织中高低

层之间的层级以

便让顾客和低级

员工更好地参与

到公共活动。

主张不断撤销现有的组

织,建立更多临时性或

虚拟型的组织以避免组

织因永久性和稳定性而

产生低效率的问题。

官僚结构可以

接受,层级节制

有助于废除内

部认识控制的

许多其它机制

并且因为行动

一致可以发挥

管理者的创造

能力。

管理管理结构方面,在人事

管理中,强调效率管理

主义,提倡以工作成绩

定工资级别。在财务管

理中,提倡将购买者与

提供者分开建立内部市

场并且重视审计工作。

第二类是管理管理问题

上,强调管理问题的变

革,其认为政府的全部

工作都应采取某种形式

的竞标,以便让私人部

门也有机会投标,从而

决定使人部门能否更

好,成本更低地完成这

些工作。提倡组织的低级

员工及顾客能够

参与到管理决策

中,其管理理念

强化了公民的作

用并试图以投票

以外的方式诱导

民主参与。

雇佣临时性和兼职性的

公务员,在不需要担心

员工做长期承诺的状态

下就可以提高员工的工

作能力带有点理想主义

色彩的前提下,认为弹

性化的管理方式可以节

省开支,管理使开支更

加节省的目的要大于有

效的提供服务。

两个方面的途

径:第一:该模

式要求公共组

织内部的管理

者承担起更多

的实现目标的

责任;第二:该

模式认为组织

中的各个层级

都应该参与,而

不仅仅是高层

管理者的参与。

决策第一,提倡将官僚体制

的职能分散给多个企业

型机关,这些机关被授

权独立自主地制定政

策;

第二,期望这些拥有半

自主权的组织遵守上级

部门制定的政策和意识

形态方面的命令。协商;谈判,即

参与方法更倾向

于由下而上,也

就是说这种观点

偏好分权化的决

策更甚于僵化的

科层制,

主张将“实验”的方法

用于尝试创新的政策,

并且在政府的预算过程

中,主张预算弹性,从

而使管理者的时间视野

和空间视野和私人部门

的管理者无分轩轻,同

时也减少了中央机构和

公众对组织活动的控

制。

企业型政府,在

组织的预算管

理上,该模式主

张允许管理者

自己做决定,并

提出应建立有

利于管理者做

长期决策的多

年预算和资本

预算。

公共利

低成本参与;协商低成本创造力;能动性

在总结了四种治理模式后,我总感觉虽然给政府的改革及治理提供了可借鉴模式,但

可行性个人认为还是比较欠缺的,因为很多都是建立在理论上的,即使彼得斯在《模式》一

书中还总结了那些已经进行了一轮改革而又必须再次进行改革以试图恢复在追求提高效率

过程中丧失的一些价值观念的政府的经验,也描述了那些正在推行行政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

的国家的经验,但综合思量下,我认为到实践中还是会容易碰壁,因为每个国家的的背景体

制以及基本国情等都不一样,对于到底适用哪个模型还是需要进行综合考量的,毕竟强求一

律显然只会造成相反的后果。

就从我国的视角上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立,人民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也日益多元化。并且在全球化的社会趋势下,

要求政府转变职能, 建立起一个灵活、高效、廉洁的政府, 形成新的政府治理模式。显然市

场模式顺应需求,对于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政府治理问题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我国政府在治理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指导整个行政部门运作的理念不统一,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很多完全可以避免的重大社会事故如“温州动车追尾事件”“上海地铁追尾事件”一再频繁的发生;2.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硬度不强,使得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度极大的降低,比如说对食品、药品的监督检查不到位,城市管制执法不够严格;3、政府的软服务不到位,导致一些事故发生后,一些补救性措施不能平息民众的气愤,致使社会动乱现象频繁发生。4、公共资源过分集中,提供主体有限,基本上集中与我国政府。这种公共服务提供的方式表现出诸多弊端, 越来越不能满足公共服务消费主体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而关键是市场模式的一个理念就是, 社会公共管理的责任由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公民共同承担, 这意味着非政府部门、民营部门甚至公民同样可以提供公共服务。因此想要更好的实践市场模式,需要的是我国政府不断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 积极引导和鼓励非政府部门参与到公共物品服务的提供,如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行业等等。因此我认为政府在实践中如果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市场模式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政府治理模式, 它对于中国现代政府改革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从中国现阶段的治理模式上看,总的来说仍然是管制型为主的治理模式。所以近年来中国改革者试图引进美国的放松式管制,但面对上述问题,这个政策在中国也无法得到很好地贯彻。正如《模式》中所说,面对目前经济社会的极大发展,发展中国家和体制转换比工业化国家遇到了更多的问题,韦伯式的官僚体制在欧美等国家已经走过近百年,在经历了完整的成熟期后出现问题时,发达国家企图利用已经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和成熟的公民社会来解决此问题,但是对于正处在体制转型中的我国,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尚未完全建立,正规的官僚制体制尚未成熟之前就贸然的采用市场式模式,摒弃传统的较为高效的政府管理模式,放松管制,在我国无疑是不能完全可取的。正如书中所说,行政改革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并且应该与政府机关的工作任务相称,而不应该习惯性地追求过分的简单化和机械化。另外,结构方面的改革如果不能与管理行为变革相互配合,那么理论上所设想的改革效果也难以实现。

所以不能总期望能够用这一改革模式来解决传统模式不能解决的问题。毕竟没有一种模式是适合所有国家的, 唯有将改革立足于具体国情之上, 才是明智之策。彼得斯在《模式》中也提到行政体制改革并不一定完全借鉴其中某一种,而是可以根据本国国情,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以及需要,汲取各种模式中适合本国发展的先进方法和理念,从长远策划,坚持连贯性改革理念,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健全政府职能体系,精简和规范各类机构,规范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构建相应的改革配套措施和贯彻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总之,读了《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对我颇有感触,政府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且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政府存在,这一过程就永远不会停止。因为我相信只要有一个不完美的政府,人们就会持续不断地寻求理想的治理形态。

西方政府改革的新趋向

“整 体 政 府” 论 ———西方政府改革的新趋向 曾 维 和 提 要|“整体政府”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西方国家第二轮政府改革实践的新趋势。文章系统分析了“整体政府”产生的背景与动因,解析其内涵与目标,介绍其基本内容和实践模式,以期对我国政府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整体政府 政府改革 中图分类号|D52 作者信息|男,1974年生,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07级博士生,广西师范学院管理科学学院讲师,530001。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各国以“政府再 造”为内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进行了一系列 富有战略意义的改革,其主要做法是提倡将 私营部门和工商企业的方法用于公共部门, 将传统行政管理那种刻板、僵化的等级官僚 体制形式转变为一种灵活的、以市场为基础 的“企业家政府”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改革 为西方国家摆脱财政、管理和社会等方面的 危机与困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它提高了政府 行政效率,强化了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职能, 提升了国家竞争力。但随着政府改革向深层 推进,新公共管理也暴露出不少缺陷,如部门 之间缺乏协调与公共服务“碎片化”、责任问题与民主社会价值观缺失等。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新公共管理改革先锋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率先进行了第二轮政府改革运动。其改革的重点是从结构性分权、机构裁减和设立单一职能的机构转向“整体政府”(whole of g overnment ,W OG )。此后,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地方政府也进行了类似的政府改革探索。“整体政府”已成为当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新趋向。一、背景与动因1997年,英国工党执政后,在政府管理方式上虽然继承了保守党的不少优秀做法,如管理主义和用户至上主义,但政府管理主题发生了一个突出的变化,即“利用‘联合政 府’或‘整体政府’的方式来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从此,“整体政府”成为英国政府改革的一个目标模式。1999年,英国政府发表了《现代化政府》白皮书,该书在对前两年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制订出一个推行“整体政府”的政府改革10年规划。白皮书从政策制定、公共服务供给、信息技术运用和公务员管 6 01政治学

[热点专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话题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背景材料】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什么? 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孕育高水平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二、为什么?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如何推进?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冲破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的束缚。 第二,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第三,总结地方治理改革创新经验,及时将优秀的地方治理创新做法上升为国家制度。 第四,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学习借鉴国外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好经验。 第五,坚决破除阻碍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体制。 第六,破除官本位观念,消除官本主义流毒。 例1: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公报多次提到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概念。从统治、管理到治理,言辞微变之下涌动的,是一场国家、社会、公民从着眼于对立对抗到侧重于交互联动再到致力于合作共赢善治的思想革命;是一次政府、市场、社会从配置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现实的功能性变化再到最终的主体性变化的国家实验;是一个改革、发展、稳定从避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严格限缩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再到追求和谐互惠的正和博弈的伟大尝试。 请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党和政府应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思路点拨】 中国共产党: ①地位、性质、宗旨 ②领导和执政方式 ③执政理念和执政思想 ④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一章 领导学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 (1)

第一章领导学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 一、领导的含义 领导是由特定组织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组织目标,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调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的行为互动过程和强效社会工具。 这一含义包括五种要素: 1.领导主体。领导主体是指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个体或群体。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的发动者和组织者,是领导活动得以开展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 2.领导客体。领导客体主要包括领导者的下属和部分领导相对方,是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领导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领导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密切合作与良性互动。 3.领导目标。领导目标是领导活动的方向,是实现组织绩效的基础性因素。 4.领导手段。领导手段是指领导主体适应、利用并改造环境,以及激励和调动下属的方式方法。 5.领导环境。领导活动是在具体的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展开的,既包括宏观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微观意义上的组织环境。领导主体通过把握、利用和改造领导环境,实施领导活动,实现组织目标。 二、领导与管理 管理是与领导含义最接近、关系最密切的社会行为。科学地辨识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领导的本质,规范领导的职能,确保领导活动的顺利进行。 1.领导与管理的联系 (1)领导的产生源于管理活动的需要。 (2)领导和管理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和交叉性。 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而来的,同时也具有管理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战略与战术的区别。领导侧重于重大方针的决策,着眼于通过一定的领导手段实现组织目标;管理则侧重于政策的执行,着眼于规范和引导下属完成管理任务。 (2)宏观与微观的区别。领导注重长期和宏观规划,不排斥带有一定风险性的战略;管理强调一定时间范围内微观上的具体工作的执行,追求合理性和可行性,希望降低甚至排除风险。

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

第一章第三节详案: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 一、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研究的基本概况 现代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 世纪的资产阶级产业革命时期,迄今为止,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研究人员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领导科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和研究,其基本情况如下:1.一个研究的基本宗旨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的研究不论有多少流派,有多少观点,经历了多少不同的发展阶段,但不论其理论的差异有多大,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其研究的基本宗旨就是一个:通过辨识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寻求提高领导绩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围绕着这样一个目的而展开,无论是领导的特质理论、行为理论,还是领导的权变理论、价值理论,都概莫能外。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和宗旨,研究者不断探索制约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从领导的素质特征到领导的行为模式,从领导活动与环境的互动到领导的价值取向等,拓展了领导科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在领导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领导科学研究的方法上也不断创新,使领导科学的研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 2.两大研究领域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从诞生起就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企业领导理论研究领域和政府行政领导理论研究领域。其中,企业领导理论的研究得到更多的重视,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富,也最引人注目。如:世界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等,K.布兰查德和S.约翰逊的《一分钟经理》 约翰.科特的《总经理》、《领导变革》、《变革的力量》、《现代领导的艺术》等,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等。在政府领导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就少一点,如塔克的《政治领导》,尼克松的《领导者》,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的《领袖论》等。这种状况与西方社会实际的生活特征是一致的。西方社会企业高度发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影响上、规模上,都占绝对优势,并且,企业的生存竞争非常激烈,这迫使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改进管理方式,不断创新领导模式,这推动了企业领导科学的深入发展。西方一般领导理论主要来源于企业的领导研究成果,然后在此基础上促进政府的领导改革,推动政府行政领导科学的发展。企业的领导活动与政府的行政领导活动有着许多共通的地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如企业要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定战略发展计划,政府也要为国家确定社会的发展方向,决定社会的发展战略;企业要为顾客提供优质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政府也要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企业要关注效率,政府也要注重效率,等等。因此,在西方的政府行政改革中经常借鉴企业领导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如当前西方比较盛行的“政府再造”活动,就是运用企业的领导方法和精神来改造政府,提高政府的效率,改善政府形象。但是,毕竟两者属于不同的领域,在领导的本质、领导的原则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能完全等同与互相照搬照抄,只能借鉴和改造。 3.两种研究范式 西方尤其是美国领导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研究范式:一是从研究领导者(Leader)的角度入手来 研究领导理论(Leadership),二是从领导活动(Lead )的角度来研究领导理论。领导科学创立的初期,主要是从领导者的视角出发来进行研究,不仅时间长,研究者多,而且成果多,影响大。西方领导理论在20 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上都是从领导主体的角度来研究领导素质、领导作用、领导方法的。尽管研究者也离不开领导活动,但研究的重点在于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领导权力和权威、领导方法和艺术等,这些内容不仅构成了领导理论的传统内容,而且成为领导理论不断创新的生长点。近20 多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不少学者从领导活动的角度来研究领导理论。尤

中国国家治理及其模式_一个整体性视角_周雪光

编者按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变迁,尤其是政治生态充满弹性变化的今天,探索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之路日益成为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这需要我们对国家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刻思辨,以自己的智识、勇气和情怀“给养”这一深具历史意蕴的话题。本专题四篇文章聚焦中国国家治理诸问题,提供了一系列真切而有深度的思考。 当下中国语境中的国家治理(专题讨论) 内容提要 国家治理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有着非常复杂的含义。周雪光的《中国国家治理及其模式: 一个整体性视角》将中央与地方关系与国家与民众关系这两条主线放在一起加以考虑,从一个整体 性视角审视了国家治理的不同模式及其背后的机制与作用。任剑涛通过《国家的均衡治理:超越举 国体制下的超大型项目偏好》,反省了举国体制下的超大型项目偏好所导致的国家治理失衡及顾此失 彼的连锁反应,并提出了审慎思考。席伟健的《“建制议程”与请愿权:信访制度宪法化及其链接》 试图从国家治理的实用角度刷新信访制度与宪法秩序的关联,并探索将其导入宪法之请愿权的可能。 刘正强的《人民调解:国家治理语境下的政治重构》基于对中国独特的社会环境及中共传统执政理 念的政治分析,倡导增进人民调解政治凝聚、道德净化、社会动员的功能,从而使其成为疏通国家 政治与民间生活的优质执政和治理资源。 关键词 整体性视角 均衡治理 超大型项目 建制议程 人民调解 中图分类号 D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9-8041(2014)10-0005-28 中国国家治理及其模式:一个整体性视角 周雪光 “国家治理”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有着非常复杂的含义。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曾有庞大精细的官僚运作机制,也伴随着周期性的组织失败和运行困境。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全能国家结构,既有卡理斯玛常规化的内核,亦有运动式治理的持续冲动。今天,中国政治结构一方面不断注入现代价值理念,尤其是技术化的治理愈益凸显;另一方面,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的矛盾、紧张不断衍生出国家治理的复杂生态。理解国家治理及其限度,需要有一个更加宽广的视野。本文将中央与地方关系、国家与民众关系这两条主线放在一起加以考虑,从一个整体性视角来审视国家治理的不同模式及其背后的机制作用。 一、国家治理:一个整体性视角 近年来,“治理”这个概念在学术界、公共政策界乃至实务部门的讨论中频繁出现,但其含义纷杂不一。本文使用“国家治理”这一概念,是指一个国家在应对其疆域内民众间或不同领域中各种事务、挑战和危机时稳定重复的举措和过程。古今中外特别是在近代民族国家兴起以来,任何国家的生存都面临着对外保护疆土完整、对内维系民众群体间相安共生的基本使命。但不同国家在制度安排、日常过程运行和处理危 5

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一、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受经济全球化影响较大,同时又正处于互联网+时代,我国政府不仅要为增强我国经济实力而努力,还要保护我国利益不受损失,并与他国构建友好合作关系,由此可见,我国政府需要承担的工作有很多。但由于我国长期收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在管理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导致官僚主义出现在我国政府中,同时,由于政府管理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还出现了收入不均现象,如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依然是十分显著,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收入差距也在拉大,以某省为例,在2013年城乡收入差距为2.3倍,在2014年城乡收入差距就上升大了2.8倍。因此,有必要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 二、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的表现 现阶段,我国政府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管理模式都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政府管理工作的开展。如缺少正确的管理理念,使得政府始终将管理重心放在建设上,而没有落实到后期管理中,且仅看重短期利益,而没有重视长期利益,并不利于城市良好发展建设[1]。同时,现有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相对落后,无法与现代社会要求相一致,如在政府行政审批上,由于审批项目过多,部分市场主体还存在一定的前置性,某省在2014年的前置性审批高达400项,且审批程序较多,也在影响着政府管理工作,这些都与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问

题有关。再者,由于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问题,也在影响着政府的投资行为,如某省针对某项目的投资经常会发生变化,在该项目中需要购买土地,前一天刚敲定以每亩15万的价格出售给商会,但第二天就发生了改变,将每亩土地的出售价格提升到了19.5万,严重破坏了政府在人们心中的良好印象。最后,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问题还表现在人员管理上,尽管我国在人才任用上一直强调禁止任人唯亲,在面试阶段不得有直系亲属参与,但依然无法完全任人唯亲现象,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很多政府工作人员都与其他政府工作人员存在一定的裙带关系,真正有才能的人难以进入政府工作。三、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方法 (一)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的方法 在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政府观念,真正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差别,并积极引进新思想、新理念,形成良好的服务意识,践行为人民服务准则,不断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强化服务水平[2]。其次,将缩短城乡收入差距作为重要工作,重视乡镇经济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多为乡镇发展提供良性政策与建议,作为公务人员也要肩负起自身责任,防止发生暗箱操作等情况。再者,强化政府职能,做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调节市场,且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秩序。最后,创新政府结构,不仅要做到政企分开,还要实现党政分开,这样既能减少政府对企业发展的干预,还能让社会发展更具独立性。此外,还要做好人才选拔工作,采用异地政府人员为新公务人员面试的方式。

中国社会治理方式的变迁答案

中国社会治理方式的变迁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县级政权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科学强县。()(2.0分) 正确 错误 2、增强社会自治力量,把威权式的治理方式转变为社会自治式的治理方式,关键在于增加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的自主性。()(2.0分) 正确 错误 3、对北洋政府社会治理方式的评价是:这段时期社会治理比较成功,北洋政府的社会治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优越性和先进性。()(2.0分) 得分: 正确 错误 4、现在我们在政治政权治理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不包括:县长掌握着法院、检察院的经济大权,从而控制了这些法律的执行部门。()(2.0分) 正确 错误 5、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的废除,保证了党政领导干部职务包括党的最高职务在内的更迭轮替制度化、有序化。()(2.0分) 正确

错误 6、录音机、网络、手机短信已经成为公民参与治理的重要手段。()(2.0分) 正确 错误 7、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民间社会组织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治理结构的主体。()(2.0分) 正确 错误 8、国家机器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全面控制状况有所改变,由公民制度性参与方式向运动式的动员的方向发展。()(2.0分) 正确 错误 9、中国长期坚持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同时也允许民主党派参政议政。()(2.0分) 正确 错误 10、虽然有军阀势力和派系的存在,但北洋政府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很强。()(2.0分) 正确

错误 第2部分:单选题 (共20题,共4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有所改变,职务终身制被废除,确立了()制度。(2.0分) 审核 公务员 轮换 民主 2、现代中国社会在治理问题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2.0分) 县级政权 市级政权 省级政权 中央政权 3、县级人大代表在社会治理中应起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原因在于()(2.0分) 人大代表没有担负责任的勇气 人大代表权力不够 人大代表的兼职化严重 人大代表人数过多

政府改革、治理模式探索及趋势

政府改革治理模式探索及趋势 一、西方政府的改革——新公共管理改革 英国模式:注重商业管理技术,引入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 美国模式:以信奉管理为特征,带有更明显的管理主义和新泰勒主义倾向。 新西兰、澳大利亚模式:更多、更明确采取了管理主义模式,在公共部门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及市场机制。一是政府已使许多由公共组织履行的功能商业化;二是只要可能就将商业活动与非商业活动分开,并将教育活动转移到公共公司;三是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变化,引入合同制、绩效工资和新的责任机制。 欧洲各国:带有明显管理主义色彩,或多或少以新公共管理为取向。 “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措施: 1、政府职能的优化 2、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 3、分权 4、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 5、人力资源改革 6、机构的重组 发展趋势 从统治到管理再到治理,是各国政府改革遵循的基本轨

迹,并随着政府治理变革运动的深入,为促进政府管理方式及管理方法、技术与手段的创新,越来越多国家采用合约这一治理工具,期望构建一种理想的政府治理模式,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为社会和公众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缓解政府合法性危机。以契约为核心的治理与实践兴起,其特点是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契约化、治理结构扁平化,他摒弃了新公共管理一条腿走路,将市场、政府以及其他机构看做一个不可或缺的整体,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与互动,强调国家与社会化组织间的契约关系,它对建设契约性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府改革,完善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的改革的探索 1、1952年底,第一次机构改革 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国务院部门增加,机构数量到1956年达到81个,形成建国以来机构数量的第一次高峰。 2、1956年下半年,第二次机构改革 以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为主要内容,通过精简和调整,国务院机构数达到60个,比1956年减少21个 3、1960—1965年,第三次机构改革 受大跃进和左的干扰,重新强调集权,原来撤销的机构又恢复,增设新的部门,到1965年,国务院部门达到79个,形成建国后第二次高峰。 4、1982年,第四次机构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撤并机构,裁减人员,以解决干部副

国家治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皮亚杰术语。发展阶段又指儿童自出生至青春期的智慧发展一般可以划分为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质的差异的确定时期。 治理: 治理是政府的治理工具,是指政府的行为方式,以及通过某些途径用以调节政府行为的机制。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是一份周刊,该刊为我国首家以治理为主题的主流期刊。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载体,以对地方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实效的调查评价为主要内容,以民智市场调查公司和人民论坛理论研究中心为依托,突出调查、评价、服务三大特色,突破传统纸媒的概念和内涵,成为具有全新办刊理念、全新商业模式的智库型现代全媒体。 国家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形成和提出,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现代化、不断求解现代化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认识现代化的最新成果,堪称现代化的“第五化”。 详细内容: 现代化:从“四化”到“第五化”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不可抗拒的历史大趋势,中国共产党对于现代化的认识横跨了半个多世纪。在20世纪中期前后,中国共产党逐步

地形成了“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即“四个现代化”的认识。毛泽东从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开始提出工业、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到1959年末至1960年初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笔记中,提出了“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四化”。1964年,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地把“四化”表述为“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更加重视“四化”建设问题,“四化”也更为深入人心,成为奋斗目标。 在“四化”提出50多年之后,2013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其《决定》中明确地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此,理论界有学者认为,“可以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看成是我们党继提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这‘四个现代化’之后,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 “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继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之后的“第五化”,这是具有创新性的提法。它表明,中国共产党遵循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路径,达到了现代化的最高层次。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形态解构为经济基础(与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密切联系)、上层建筑(离不开相应的意识形态)这两个主要方面,“四化”主要从生产力和物质基础的层面探索现代化,这是硬实力;“第五化”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问题,主要从上层建筑和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层面探索现代化,这是软实

信息化时代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

信息化时代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

内容摘要 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深度扩张,无疑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国要想抓住机遇,摆脱困境,惟一的出路就在于创新。只有通过变革政府治理模式,广泛开展创新行动,我们才能在信息化的竞争与发展中获得相应的收益和位置,才有可能赢得后来居上的竞争利益和发展前景。本文首先从信息化对我国政府治理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我国在信息化时代政府治理变革的必要性,然后针对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初步提出了信息社会政府治理的变革方向。 关键词:信息社会;政府治理:治理变革

目录 一、信息化对我国政府治理的重要意义 (1) (一)加快政府职能由管制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化转变 (1) (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1) (三)促进了政府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1) (四)行政公开促进政府廉政建设 (1) (五)提高了公民参与决策的热情 (2) 二、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 (一)传统政府路径依赖所导致的障碍 (2) (二)政府信息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2) (三)政府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 (2) (四)信息化建设的法规制度不健全 (3) 三、信息社会政府治理的变革方向 (3) (一)形成“以民为本”的政府服务理念 (3) (二)政府组织结构向扁平化、虚拟化方向转变 (3) (三)政府向信息公开化、管理开放式转变 (3) (四)加快信息法制建设,完善行政法制体系 (3) 四、结语 (4) 参考文献 (6)

信息化时代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普遍应用,标志着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信息社会和信息时代。信息社会是围绕着知识组织起来的,其目的在于进行社会管理和指导革新和变革;这反过来又产生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结构。信息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社会变革的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动摇并改变了原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运行模式,引起了社会发展结构的深刻变革。信息社会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时也给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一场革命。建立在工业社会基础之上的科层制政府治理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亟需加以全面的审视与反思。 一、信息化对我国政府治理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政府职能由管制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化转变 信息网络能使大量的信息及时、快速地传递和处理,政府各部门通过信息网络系统,改变了传统的部门分割运行的状况,实现了相互关系的重新组合,使行政活动具有了跨部门、跨功能的一体化特征,由传统政府向电子政府转变。同时,政务信息的全方位扩散性,也弱化了传统政府的信息特权,增强了非政府组织和市场的力量,使行政权力的分散和转移成为一种趋势。政府可以把一部分管理和服务职能下放、委托给社会中介组织以及行业协会进行管理,实现其与政府一道共同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因此,传统的行政管理职能已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社会越来越要求得到政府更多的政策指导和咨询服务,群众也越来越渴望获得更快捷、便利、自主的服务。政府只有适应这种趋势,重新界定政府职能,尽快地从管制型职能向管理服务型职能转变,并不断扩大政府服务的范围和力度、提高服务水平,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公众的需求。 (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信息网络的建立,能极大地改变以往政府管理中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而造成的人、财、物严重浪费的现象。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以及网络技术的普遍运用,使政府能够把一定区域、全国乃至世界的信息、人力和知识等各种资源连接起来,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并使政府各部门在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时更经济、更快捷,提高了行政效率。另外,信息网络的运用,也减少了政府管理中行政人员的重复劳动和手工作业,减少了行政系统的中间管理层次和管理人员,简化了行政运作的环节和程序,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这样,最终既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率,又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 (三)促进了政府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我国传统的政府机构是一个典型的科层组织机构,管理幅度小、管理的中间层次多、机构庞大臃肿,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而在信息社会,可以用网络再造政府的组织结构。网络在形式上是一种网状形的、全方位的、多元化的沟通与联系方式,政府的组织结构可以由单一的、封闭的结构转为一种多元的、可以对各方面进行回应和交流的网状结构,从而使政府的组织结构更具有弹性和适应力,更有生命力。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减少中间管理层,增宽管理幅度,使组织结构扁平化。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加强高层决策者和行政执行层的直接联系和沟通,从而使中间管理层失去存在的必要。另外,中间层次的减少,意味着决策部门管理的幅度较以前大为拓宽,能够经常同基层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交流,了解社会的动态和意图,有利于决策民主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治理过程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协同性。 (四)行政公开促进政府廉政建设

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推进公共管理体制转变

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推进公共管理体制转变 [摘要]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管理体制,需要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实现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前提是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重点是大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关键词] 政府管理模式; 公共管理体制; 政府职能 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管理体制,是我国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其中,深化政府改革的核心,是从政府管理模式创新入手,去推进公共管理体制的转变和完善。 一、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方向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配套,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需要对政府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政府管理模式的四个转变。 第一,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制型政府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服务型政府转变,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中确定的一个目标选择,同时这也是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根本所在。按照产业分类,政府是第三产业部门,属于服务领域,因此,各级政府的首要职责就是提供服务。服务型政府本质上是社会本位、民本位,政府管什么不管什么,都要从社会和公民的需要出发,并以此作为政府职能定位的依据。它与传统的以官本位、权力本位为特征的管制型政府相比较,是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政府公共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由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的关系变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顾客之间的关系。社会公众成了政府服务的对象,是公共服务的消费者和顾客,从而使根据社会公众的需要提供公共服务成了政府公共行政的应有之义。 第二,由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权的政府管理形态不仅极大地压制了非政府力量参与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而且导致政府职能庞杂、机构臃肿、成本高昂、效率低下,存在很多管理盲区,容易诱发行政权力腐败。政府管理中长期存在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公共管理的内涵在于其高度的社会性和公共利益最大化。具体实现形式就是由政府的单一管理转向社会共同治理。公共权力的垄断被打破,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社会组织及公众对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促进政府在公共服务质量上的提高,增强各

国家治理体系的几大支柱包括

国家治理体系的几大支柱包括 篇一:陕西公务员培训试题及答案1 考试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指定考试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精神解读》课程考试 考试题目:共21题| 考试时间:40分钟| 距离结束还有39分52秒 1.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内容,目前中国保险赔付占重大灾害损失的比例不到()【2 分】 A.20% B.15% C.10% D.5% 2. 【单选题】弥补生产要素市场缺陷的主要方法是()。【2 分】 A.修改完善法律法规 B.打破交易壁垒 C.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D.政府监督及干预 3. 【单选题】“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出自()【2 分】 A.唐太宗李世民

B.唐高宗李治 C.宋太宗赵光义 D.明太宗朱元璋 4.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内容,政府配置资源只要是根据()【2 分】 A.价格机制 B.供求关系 C.市场干预 D.行政手段 5. 【单选题】要想真正建成一个服务型政府,应该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些不同的经济组织之间保持()【2 分】 A.平衡 B.中立 C.客观 D.理智 6.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内容,《决定》提出的一个新命题和新的战略任务是()【2 分】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D.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

设制度改革 7. 【单选题】根据行政体制改革中职能配置的要求,要按照()的要求来配置经济职能。 【2 分】 A.和谐社会 B.先进文化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环境保护 8. 【单选题】我国加入WTO后,虽然向外国金融资本开放市场,但外资银行的业务只占银行业务(),说明对外的开放程度不是很高。【2 分】 A.2% B.3% C.4% D.5% 9. 【判断题】根据本课程内容,地方法院的人财物由地方政府统一提供,可能导致地方行政权力干预司法。【2 分】 A.对 B.错 10. 【判断题】政府干预市场定价,不会造成市场价格的扭曲,只会使市场价格更加趋于合理。【2 分】

从管理到治理的理论变迁1

从管理到治理的理论变迁 --以政府对环境管制的演进为案例 摘要:本位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阐释了从管理到治理变化的历史过程,然后对管理和治理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就以中国管理体制的变迁为案例分析从管理到治理的显示意义,最后得出结论。全文围绕治理的内涵,进行多方面的论证,而政府职能从管理走向治理,正是政府职能的创新,是一个管理民主化的过程。 关键词:管理治理政府职能 自1989年世界银行报告中首次出现“治理”一词以来,治理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不但形成一整套的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而目在现实政府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世界范围内政府改革的一面旗帜。当今世界,治理型政府的模式日显其重,人们甚至直接将“更少的统治,更多的治理”( less government,more governance)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口号1。本文以全球各个方面出现一种由管理到治理的变迁为大背景,在全面分析从管理到治理的历史过程和概念意义后,从治理角度出发,试图探讨政府管理创新的总体特征。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的职能逐渐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求政府管理体制变革的加快,急需重复职能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一、从管理到治理 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公域之治总体上经历了从国家管理模式向公共管理模式、再到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型。有开放的公共管理和广泛的公众参与整合而成的公共治理模式具有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多样化和治理依据多元化的特征。国家管理模式是以国家为唯一管理主体,以封闭性和单向度为基本特征,它在历史上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内外双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纯粹的国家管理模式日渐式微,被以管理主体多元化为标志的公共管理取而代之。公共管理虽然由国家和各种社会自治组织共同作为管理主体,但其依然固守单向度管理思维,这种经过改良的模式也很快显露出弊端,这就推动公共治理模式的继之兴起。 自1989年世界银行报告中首次出现“治理”一词以来,治理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不但形成一整套的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而目在现实政府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世界范围内政府改革的一面旗帜。尽管尚没有一个很准确的中文词能与governance相对应,似乎“治理”更能契合这个外来词。尽管有学者认为governance可以指涉任何事物”(鲍勃·杰索普,1999),但从学科来看,governance首先来自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共同努力。从governance的发展,我们可以分析作为最富于人类智慧的组织及其动态形态—管理或治理的变化轨迹。 (一)观念的擅变 1.从行政观念到治理观念。Government是政治学或政府学的概念。如果说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最伟大的制度性革命,那么,Governance的出现就是对民主制度的深刻革命。治理是对管理的否定以及行政的深化。市场失灵在20世纪导致了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的反动:市场经济国家的凯恩斯革命力图弥补市场的缺陷;计划经济国家则希望建立一个全能的政府“实现国民经济按比例高速发展”。这两种干预的结果引发了人们对政府管理作用的理性思考。当计划经济国家痛定思痛开始“市场化”的时候,市场经济国家己经开始了从Government到Governance的转变。 Governance的产生,源自意识形态日益薄弱的市民社会的发展,来自个人领域的不断

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如何与众不同_当代中国政府_条块关系_研究_评介

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如何与众不同 ———《当代中国政府“条块关系”研究》评介 朱光磊 对其他国家治理模式成功之处,我们应当从国情出发予以合理借鉴。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府治理模式,主要取决于该国的历史、文化、国情、民情、政情等诸多因素。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定是一种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模式。 周振超的《当代中国政府“条块关系”研究》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从中国政治发展和制度建设的全局出发,选取“条块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探寻“四位一体”条块关系模式形成、发展、运作和转型的内在政治逻辑为切入点,对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动态平衡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该书从政治统治和管理两个维度对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中的“条块”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在理论上作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该书的出版不仅拓宽了政府间关系的研究视野,而且对于构建一个能够保证中国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现代政府制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总体来看,该书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尤为值得赞赏和肯定。 (一)全书有一条主线、一个明确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和鲜明的“聚焦点”。 目前中国政府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既高度集中,又在管理方面已经相当分散”。高度集中弥补了管理上的分散;管理上的分散缓解了高度集中带来的压力。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的政府治理模式。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与这一特征密切相关。就政府间纵向关系而言,中央政府在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就需要分散行政管理权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然而,分散的行政管理权到一定程度又会造成对集中的冲击。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政府围绕着“条块关系”进行过多次变革,但始终没有找到条条与块块关系的平衡点,未能摆脱“条块矛盾”的困扰,走出了条条“一集就死———一死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循环。曾经设想,实行市场经济以后,情况会好起来,但是,时至今日,并没有真正缓解的迹象。如何在条块之间,特别是在纵向间政府层级中对政府职责做合理划分与权力分配,理顺“条块关系”,是中国政府管理体系创新中的一个“困点”。“条块关系”的复杂性给处理和研究“条块关系”带来了特别的难度,但同时也为我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工作,丰富和深化这方面的一般理论概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丰富的素材。 学术著作的生命力不在于面面俱到,关键是要有一条主线、一个明确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和鲜明的“聚焦点”。作者没有试图涉及“条块关系”的方方面面,而是选择了相对明确和集中的切入点:第一,为什么中国的“条块关系问题”比其他国家突出?第二,本来设想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条块矛盾能够多少有些缓解,结果却更复杂了,为什么? 基于以上两个问题,全书形成了自己的推导逻辑和思考线路,这就是中国“条块关系”的特色在于双重领导。双重领导是“条块关系”之所以复杂、条块矛盾之所以尖锐的主要原因;职责同构是双重领导和形成现有“条块关系”模式的关键所在;以“轴心辐射模式”为特征的国家整合方式是决定职责同构长期存在的主要制度性根源。(第17—22页)由于整个内容都要围绕着一条主线去展开,因此全书主题鲜明、逻辑上环环相扣。 (二)提出了自己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分析框架。尤其是对“轴心辐射模式”的政府治理模式有比较深入的阐述和分析,其理论分析框架有较强的解释力。 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长期以来没有理顺,“条块矛盾”之所以突出,根本原因是与“职责同 构”这一中国政府职责在纵向上配置的总特点联系在一起的。①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 ? 721?①参见朱光磊、张志红:《“指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未来的政府治理的模式

未来的政府治理的模式 20世纪末,许多西方学者结合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实践,开始关注未来的公共管理模式,以期能够克服现存模式的弊端。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学者彼得斯对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分类,即市场式政府模式(企业家政府模式,简称市场式模式)、参省式国家模式(简称参与式模式)、弹性化政府模式(简称弹性化模式)和解制型政府模式(简称解制型模式)四类。。 (—)市场式政府模式 市场式模式是新公共管理的主要模式。 1. 市场式模式的理念 将市场式模式应用于公共管理改革有以下方面的基本理论依据。 ①相信市场是更能有效分配社会资源的一种机制,市场式模式的倡导者将其理念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他们认为官僚体制或法律体制的分配形式都是对自由市场体制的歪曲。政府部门使用的传统命令式干预机制是无效率的,应该引入以市场为基础的机制,如 合同、激励等。 ②由于官员也是理性经济人,官僚机构总是尽量争取预算最大化来扩充规模、垄断权力且效率低下。③管理具有一般性,应用于私营部门的组织和激励人员机制也可以应用于公共部门。 2.市场式模式的组织结构 市场式模式认为,传统公共部门结构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组织结构僵化、庞大和垄断,不能对外界环境作出有效反应。因此,改革的主要原则应该是分散决策和政策执行的权力,为此应该打破政府部门的垄断,利用私人组织或非政府公共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同时,将大部门分解成若干小的机构,每个机构只提供一种特定的服务。 3.市场式模式的人事与财政智理 传统的公共人事制度,主要以资历决定报酬等级,同一级别的公务员获得相同的工资报酬。市场式模式则认为,应该建立以功绩制为原则的个性化绩效工资制度。 主张在对公务人员的绩效测量基础上实行差别工资制,公务人员的工资报酬应该取决于其工作成绩的好坏,应根据公务员在市场上可能获得的收入来确定工资收入,绩效突出的给予高收入。打破终身雇佣制的管理方法,仿效企业雇用经理的做法聘用政府部门主管人员,并在合同中明确官员的绩效测评标准。 在财政管理方面,市场式模式主张重新思考公共部门编制预算的方法和提供公共服务所需要的成本,依据市场原则,将购买者与提供者分开,建立政府内部市场。即将全部政府机关区分为购买者与提供者。政府通过中心机关向实际提供服务的部门购买所需要的服务,包括这些服务的成本,如利息、税金、资本贬值等因素。这样,所有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位都可以转化为公共性质的公司,而这些公司对财务的控制将更为严格。 4. 市场式模式的政策制定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实现路径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实现路径 ——以我国行政法治的完善为视角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于党和国家未来发展,全面总结35年改革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党从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特点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中国版的“治道变革”。“解决中国各种问题,实现各项既定目标,关键要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1]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鉴于此,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法治亦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囿于我国的行政法治仍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对其进行完善必将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 一、概念剖析:三个概念之内涵 (一)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那么,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有学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指多元治理主体依法履行其角色所规定 [1]江必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载《光明日报》2013年11月15日。

的治理职能,实现国家安全与发展之目标的有机系统,其核心内涵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具体包括强化执政党领导地位,进一步建设人民民主和以法治为基础建立规范的国家治理体系等目标,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水平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另有学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3]还有学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有效形成秩序的主体、功能、规则、制度、程序与方式方法的总和。它包括自发秩序的生成体系和组织秩序的生成体系两个基本方面。国家治理的艺术在于把握好两种秩序生成模式的耦合与平衡,而不可重蹈计划经济年代以组织秩序取代自发秩序导致社会发展僵化的覆辙。 [4] (二)国家治理能力 所谓国家治理能力,是指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5]国家治理能力包括保障国家安全 [2]俞可平:“沿着民主法治的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载新华网,2013年12月1日。 [3]江必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载《光明日报》2013年11月15日。 [4]徐邦友:“国家治理体系:概念、结构、方式与现代化”,载《当代社科视野》2014年第1期。 [5]礼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载《共产党员》2014年第2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