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凸显中药大品种的战略地位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凸显中药大品种的战略地位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凸显中药大品种的战略地位2月2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是首个国家级的中医药发展规划,也是未来15年中医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多次涉及中药大品种有关的内容,进一步增强了大品种培育的政策依据。

一、中药大品种是中医药发展的:“牛鼻子”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下划线文字为《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原文,下同。)

图1 健康价值是中医药核心价值

图2中成药全局关联图

图3中药大品种的价值取向

图4中药大品种是中医药发展的“牛鼻子”

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千头万绪,找到了“牛鼻子”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中成药集中承载了5中资源的本原价值,即健康价值,处于中医药的枢纽地位,上联中药资源与中药工业制造,下联临床应用,中通知识经济;因此,中药大品种是临床价值大、科学价值强、市场价值高的中成药,是优秀中成药的代表,中药大品种是中医药发展的“牛鼻子”。

加强对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和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形成一批防治重大疾病和治未病的重大产品和技术成果。显然重大产品必然离不开中药大品种,而中药大品种本身就是重大的技术成果,未来中药在未病预防方面可以大展拳脚。

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进一步增加中成药品种数量,不断提高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质量。基药扩容将给忠诚药带来市场机会。

到2020年,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30%以上,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中药工业未来大有可为,中药工业的主体是中成药,其中流砥柱正是中药大品种,中药大品种是中医药发展的“牛鼻子”。

二、中药大品种培育的全链条科技布局

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提升中药装备制造水平,加速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现代化,提升中药工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逐步形成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以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为依托,实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创业者行动,促进中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开展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加大中成药二次开发力度,开展大规模、规范化临床试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方大药。开发一批中药制药机械与设备,提高中药制药业技术水平与规模效益。

中药大品种是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的最优载体,必须深入研究、深入解析重要的现代科学内涵,才能夯实工业转型升级的科学基础与依据,否则,工业转型升级缺乏内在的动力。

图5中药大品种科技布局图

推进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构建中药产业全链条的优质产品标准体系。健全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加强中药质量管理,重点强化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制剂、中药配方颗粒及道地药材的标准制定与质量管理。加快中药数字化标准及中药材标本建设。加快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

图6中药大品种全程化质量控制体系

“中华老字号”HJ中医医院发展战略研究

“中华老字号”HJ中医医院发展战略研究“中华老字号”是我国历史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是经长时间的历史沉淀、积累和考验,世代相传,最终获得社会广泛的认同的,是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良好企业品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医药类“中华老字号”企业已销声匿迹或在经营中陷入发展瓶颈。新形势下,政府通过各种举措进一步加大对“中华老字号”企业的扶持力度。医药类“中华老字号”企业应依此为契机,进行战略转型,通过各种战略路径催生活力,彰显“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国粹本色。 本文以发展战略管理理论为根据,以“中华老字号”HJ中医医院为研究对象,思索并探讨新形势下医药类“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战略。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医院战略管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立足HJ中医医院发展现状,通过对Hm中医医院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进行研究和分析,确定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SWOT矩阵对HJ中医医院所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主张HJ中医医院一方面应积极利用自身有别于其他医院独特的优势:独特的品牌文化和品牌价值、值得信赖的质量和诚信以及精湛的传统工艺技术,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规避和抵御所面临的各种外部威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外部机会,想方设法清除内部不利条件,通过不断创新经营和管理理念、加强品牌宣传、产品创新等一系列举措提高自身利用外部环境的能力。 故而,ST战略和WO战略目前更适合HJ中医医院的发展需要。同时,为了深入贯彻HJ中医医院发展战略,本文提出应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华老字号”HJ百年老字号品牌这块金字招牌,创造出HJ中医医院有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的经营理念、产品和服务。通过打造“中华老字号”HJ中医医院品牌经营特色,提高品牌竞争力、依托于“中华老字号”HJ中医药研究院,产品“倚老卖新”、建立“中华老字号”HJ中医馆,实行经营创新、引入互联网+,打造“智慧中医医院”、传承中医药特色优势,创新中医诊疗服务模式以及依托“中华老字号”HJ产业链,实现医、药、研、产结合等一系列战略实施路径催生“中华老字号”HJ中医院的活力。接着,本文提出了诸多确保HJ中医院医院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保障措施:通过明确组织结构分工,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切实可行的绩效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强组织保障;通过建立医院信息采集平台和HIS系统等方面提升信息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学习心得体会_学习心得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学习心得体 会_学习心得 近日,国务院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产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医药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拉开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序幕,古老的中医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中医和西医属于两套不同的医学体系。当作为“舶来品”的西医进入中国,“爬山、吃肉、骂中医”曾被当作一种时髦,中医药被贴上“不科学”的标签,进而被人忽略、忘却,乃至一度沦落到被废除的边缘。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中医药如同遗落的珍珠重放光彩。拭去厚厚的历史灰尘,中医药独特的价值正在重现。《纲要》明确: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 “中西医并重”一直是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有人说,中西医早已不是“并重”问题,能“并存”就不错了。话虽偏激,却反映了现状。1949年,西医师万人,中医师万人。经过60多年的发展,西医师增加了30多倍,中医师只增加了不到1倍。《2014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亿人

次,其中中医类总诊疗人次亿人次,只占11%左右。 中西医发展不对称,原因之一是中医药不被重视。中医药国情调研内容’>调研组曾做过统计,上世纪80年代,国家财政拨出的卫生事业费,西医占97%,中医占3%。而在拨给中医的这一块里面,中西医结合的占97%,纯中医的占3%。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再加上造血功能不强,导致中医严重“发育不良”。用当时流行的话说“打着梅兰芳的牌子,却唱着流行歌的调子”。“以西养中”的结果是中医院普遍西化,两者差距越拉越大。 《纲要》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从思想认识、法律地位、学术发展与实践运用上落实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平等地位”。如此明确地要求二者“一碗水端平”,在中医药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在目前西医药一家独大的现状下,中医药如何赢得平等的发展机会,让《纲要》落到实处?需要完善中医药事业的政策机制,激发中医从业的热情,培植中医发展的沃土。更为关键的,是给中医药“松绑”,借中医药立法的时机,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让岐黄之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需要提醒的是,落实《纲要》不能变调走样,以西律中、以中适西,让中医药变得不中不西,名存而实亡。中医药的发展,须打好传承的根底,决不能背离本来规律,更不能重蹈历史的覆辙。 《纲要》要求,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

中医院发展战略

中医院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战略 特色是立院之本,有特色才能生存,有优势才能发展。 一是以加强专科专病建设、优秀中医专科建设为重点,带动医院业务体系快速发展。 二是靠目标引导、制度激励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提高中医特色诊疗手段的应用,如中医治疗率、中药饮片使用率、自制药使用率等均纳入科室目标管理内容,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中医药诊疗手段的应用与发掘推广,鼓励打造中医“绿色疗法、绿色科室”。 三是坚持通过多种灵活形式,努力培养年轻毕业生热爱中医药事业;分类进行中医“三基”训练,开展中医病历书写、中医护理技术考试与竞赛等多种活动营造中医学术氛围。 四是加强特色病症管理,根据各专业特点,在所有病区开展了特色病症管理,每个病区分别选出2-3种中医疗效突出的常见病症,制订相应的特色病证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加以运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战略 随着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目前已进入一个快速成长期,科技就是生产力,是医院长期的技术支撑和发展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此,医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做好开发人才资源的整体规划,按照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行“超前”预测与规划,并配套落实好有关人才政策措施,为实现规划的目标提供切实保障。 其次把创建学习型医院活动与医院工作三结合:即学习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相结合,学习与医院工作特性相结合,学习与当前工作任务相结合。 再其次以培养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以创新为主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重点;着重培养中医理论扎实,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临床人才,培养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三、全面推进中医文化建设战略 医院文化建设是构筑可持续发展型中医院的重要战略之一。医院通过院徽、院歌、院报等方面折射出医院的经营思想、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审美观念和文化个性色彩。通过医院理念、医院宗旨、医院办院方针等方面培养医院班干部职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精神风貌。通过员工手册、行为规范、特定礼仪等规定了医院成员在共同的管理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四、规模效应战略

2020年(发展战略)县中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县中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县中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6-2015) 壹、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群众满意和医院发展为标准,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围绕壹切以病人为中心,努力优化服务环境,着力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发展和突出中医特色,努力拓宽中医药的服务领域和提高服务水平,进壹步规范执业行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更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目前我院面临规模小,人才匮乏,医疗用房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不足,生存发展难等诸多问题。为解决医院的生存发展问题,为振兴定陶中医事业,结合我院实际及二级中医院评审标准特制定我院中长期发展十年规划。于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医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加强医院科学管理,扩大医院规模,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注重人才开发培养为重点,积极探索新的运营模式,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力争五年内完成医院的生存问题,于后五年将医院建成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管理规范、技术精湛的标准化、现代化县级中医院,为人民群众提供完善有效、质量优良的医疗保健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三、重点工作

(壹)、加强规范化管理建设,努力创建标准化县级中医院。 学习现代管理理念,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着手,加强以规范化为目标的内涵管理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实施医疗技术、服务质量、质量监控体系规范化管理。完善院科俩级目标责任制管理体系,开展现代管理知识培训,强化院领导班子、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二级负责人的管理意识、管理责任,提高各级管理水平。以狠抓医疗护理质量,强化质量管理为核心,不断完善各种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和管理措施,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完善三级质量控制网络,加强质量督查力度,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于规划期内各项工作达到标准化县级中医院要求。 (二)、加强医院规模基础建设,增强医院服务能力。 1、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好国家、省、市、县有关对中医药的扶持政策。发挥中医优势,加大基础建设,增加业务用房,改善就诊环境,膨胀医院规模,于县委政府和卫生局的支持下,2006年至2010年于现有的基础上,完善现有业务用房的功能,扩大病房用房,合且科室设置,重点突出内、外、妇、中医、骨伤、肛肠、针灸推拿、口腔、眼科等临床科室,健全医技科室,实现医院正常运转。2011年至2015年,中医院要实现新址搬迁工作。 2、医疗设备更新、投入:于规划期内,计划投入500万-1000万人民币,添置大型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胃肠X光机、DR、C臂、CT、急救设备、层流手术室设备等医疗设备,以满足临床需要,提高诊疗水平。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监测方案

附件1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实施监测方案 为推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贯彻落实,了解中央和国家机关相关部门、各省(区、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各部门推进《规划纲要》落实的具体进展,掌握《规划纲要》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根据《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分工方案》(国中医药法监发〔2017〕5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分工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法监发〔2016〕18号)安排部署,决定开展《规划纲要》实施监测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监测指标和数据来源 根据《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组织实施的要求,制定《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监测指标表》(详见附件,以下简称《监测指标表》)。监测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国家机关相关部门、各省(区、市)中医药主管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各部门及国家相关统计制度报表。 二、监测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目的性。监测指标紧紧围绕《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这一目标来设计,由反映发展目标、重大任务、重大工程、重大

政策组成的典型指标构成,通过定期的指标监测和绩效分析,力争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反映中医药发展水平,体现发展目标。 (二)科学性。监测指标体系结构的拟定、指标的取舍及权重等有科学依据,获取信息客观、可靠,能够真实反映中医药的发展水平和成绩成效。 (三)系统性。监测指标体系涵盖监测数据所涉及到的众多方面,具备整体性、层次性,体现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和文化“六位一体”总体布局。 (四)可操作性。监测指标概念明确、定义清楚,方便数据采集与收集。考虑现阶段能够获取的数据及将来可补充并进行统计的指标。 (五)时效性。监测指标反映年度中医药发展的实际情况,并跟踪其变化情况,尤其是重大任务、重大工程及重大政策带来的影响,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分析总结,并进一步指导工作。 (六)重点性。监测指标在覆盖全面的前提下,注重区别主次、轻重,突出发展目标、重大任务、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等重点内容,以及推动落实的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和措施。 (七)可比性。同一层次的指标具有相同的计量范围、计量口径和计量方法,指标取值根据实际可采用相对值,既反映实际,又便于评比,体现发展阶段和趋势。 (八)定性定量相结合。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定量优先的原则。通过指标监测统计各地、各相关部门半年、一年的发展水平。 三、主要内容

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

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中医药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提到,2016年8月11日,《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明确了今后五年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发展迈上新台阶,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服务可得性、可及性明显改善,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学术水平大幅提升,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广泛,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体系、标准体系、监督体系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管理体制更加健全,为建设健康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规划是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并充分征求了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意见后发布的。 规划提出,“十三五”主要发展指标,到2020年,中医医院将达到4867所,中医总诊疗人次数将达到13.49亿人次,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将达到69.48万人,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823亿元,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业在校生人数95.06万人。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共提出9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大力发展中医医疗服务。完善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突出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到2020年,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提供的中医服务量力争达到20%,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中医诊疗量占诊疗总量的比例力争达到30%。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促进中西医结合工作,促进民族医药发展,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 二是加快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形成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协同发展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网络。所有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治未病科,30%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提供治未病服务,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50%的村卫生室开展中医健康干预服务。推动建设一批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中医养生保健基地。 三是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编纂《中华医藏》。建立传统知识名录数据库与保护挖掘平台,形成我国传统知识保护体系。开展中医药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研究。推动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中心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含民族医药基地)。建立3-5个国际传统医药科研合作平台,推进8-10项高水平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中医药发展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中医药发展 人类在漫长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多样性、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医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兼容并蓄、创新开放,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随着人们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中医药与西医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增进民众健康,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

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一、中医药特点 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方法更加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1、重视整体。中医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认为精神与形体密不可分,强调生理和心理的协同关系,重视生理与心理在健康与疾病中的相互影响。 2、注重“平”与“和”。中医强调和谐对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健康在于各脏腑功能和谐协调,情志表达适度中和,并能顺应不同环境的变化,其根本在于阴阳的动态平衡。疾病的发生,其根本是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人的整体功能失去动态平衡。维护健康就是维护人的整体功能动态平衡,治疗疾病就是使失去动态平衡的整体功能恢复到协调与和谐状态。 3、强调个体化。中医诊疗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体现为“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采集的症状、体征等个体信息,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中医诊疗着眼于“病的人”而不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凸显中药大品种的战略地位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凸显中药大品种的战略地位2月2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是首个国家级的中医药发展规划,也是未来15年中医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多次涉及中药大品种有关的内容,进一步增强了大品种培育的政策依据。 一、中药大品种是中医药发展的:“牛鼻子”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下划线文字为《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原文,下同。) 图1 健康价值是中医药核心价值

图2中成药全局关联图 图3中药大品种的价值取向 图4中药大品种是中医药发展的“牛鼻子”

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千头万绪,找到了“牛鼻子”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中成药集中承载了5中资源的本原价值,即健康价值,处于中医药的枢纽地位,上联中药资源与中药工业制造,下联临床应用,中通知识经济;因此,中药大品种是临床价值大、科学价值强、市场价值高的中成药,是优秀中成药的代表,中药大品种是中医药发展的“牛鼻子”。 加强对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和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形成一批防治重大疾病和治未病的重大产品和技术成果。显然重大产品必然离不开中药大品种,而中药大品种本身就是重大的技术成果,未来中药在未病预防方面可以大展拳脚。 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进一步增加中成药品种数量,不断提高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质量。基药扩容将给忠诚药带来市场机会。 到2020年,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30%以上,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中药工业未来大有可为,中药工业的主体是中成药,其中流砥柱正是中药大品种,中药大品种是中医药发展的“牛鼻子”。 二、中药大品种培育的全链条科技布局 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提升中药装备制造水平,加速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现代化,提升中药工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逐步形成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以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为依托,实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创业者行动,促进中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开展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加大中成药二次开发力度,开展大规模、规范化临床试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方大药。开发一批中药制药机械与设备,提高中药制药业技术水平与规模效益。 中药大品种是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的最优载体,必须深入研究、深入解析重要的现代科学内涵,才能夯实工业转型升级的科学基础与依据,否则,工业转型升级缺乏内在的动力。

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策略

目录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 前言 .............................................................. 第一章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发展现状 .................................... 第二章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建设原则 ..................................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发展目标.................................................. 第三节建设原则.................................................. 第三章建设计划 ...................................................... 第一节建设任务.................................................. 第二节建设标准.................................................. 第三节资金筹集.................................................. 第四节投资安排.................................................. 第五节建设进度和管理............................................ 第四章相关政策措施 .................................................. 第一节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 第二节深化改革,加大扶持力度.................................... 第三节不断提高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 第五章预期建设成效 .................................................. 附件1 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指导意见....................................... 第一章总则 .......................................................... 第二章具体建设目标 ...................................................

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510562480.html, 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作者: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6年第06期 新华社电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了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是新时期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纲要》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落实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平等地位,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发展的重点任务。一要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促进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药发展,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二要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旅游产业等融合发展。三要全面做好中医药理论方法继承,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四要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加强对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的联合攻关,推动重大中药新药创制取得新进展。五要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六要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七要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 《纲要》提出,要健全中医药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国家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级中医药管理体系,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

新形势下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机遇与战略

新形势下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机遇与战略 摘要: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医学科学,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几千年来,中医迅速发展,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时下,中医药事业迎来新的机遇,如何看清中医的优势与不足,抓住现阶段中医药发展的机遇与战略重点,无疑是一个关键。 关键词:中医药;新形势;机遇;战略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让中医药事业发展前景充满希望。即将召开的2008北京奥运会等新形势也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更广阔的空间。如何抓住现阶段中医药发展的机遇与战略重点,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呢?兹作浅论如下。 1 发展机遇 1.1 中医药学的特色与优势渐为认同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讲求辨证论治,主张治未病,在治疗疾病、保健养生方面具有“简、便、验、廉”的优点,具有西医不可替代的特色。中医药甚至对一些西医解决不了的疾病也有着较好作用,如2003年爆发的SARS风暴,更是使中医药的低毒性、高疗效性得到了全世界医学界的认可。据资料表明,中医药治疗,病死率只有用西药治疗的1/5到1/4;用中药治愈的SARS病人股骨头坏死率极少,还不到西医治愈病人的1/10。如今,WHO已经承认了中医中药治疗SARS 的功效,正在向全世界进行推广。2007年10月在广州召开的“第三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上,围绕中西医发展的争议,外国学者纷纷发言力挺中医。可见中医的特色与优势渐为世人所认同。 1.2 中医药在各国迅速普及 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了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原有的东北亚、东南亚、北美、欧洲等传统国际市场外,正逐步向澳洲、非洲、南美、中东和俄罗斯等地区传播和扩展,WHO还委托中国中医研究院制定传统医药临床诊疗指南。中医药医疗、教育、生产和科学研究已开始全面走向国际。中医药,特别是中医针灸,已在众多国家中取得了合法地位。 1.3 学术活动日益活跃,中医教育发展迅速 中医药学术交流活动在国际上十分活跃。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共有中医药机构及民间学术组织1000多个,每年举行的有影响的学术活动有几十个。此外,国际上中医药的教育也呈良好的发展趋势。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0个国家开设了中医针灸学校,学制也由过去的业余制、半日制改为全日制。很多国际大型制

医院发展战略

信丰县中医院 发展战略 医院发展战略 一、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战略 特色是立院之本,有特色才能生存,有优势才能发展。 一是以加强专科专病建设、优秀中医专科建设为重点,带动医院业务体系快速发展。 二是靠目标引导、制度激励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提高中医特色诊疗手段的应用,如中医治疗率、中药饮片使用率等均纳入科室目

标管理内容,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中医药诊疗手段的应用与发掘推广,鼓励打造中医“绿色疗法、绿色科室”。 三是坚持通过多种灵活形式,努力培养年轻毕业生热爱中医药事业;分类进行中医“三基”训练,开展中医病历书写、中医护理技术考试与竞赛等多种活动营造中医学术氛围。 四是加强特色病症管理,根据各专业特点,在所有病区开展了特色病症管理,每个病区分别选出2种以上中医疗效突出的常见病症,制订相应的特色病证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加以运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战略 随着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目前已进入一个快速成长期,科技就是生产力,是医院长期的技术支撑和发展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此,医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做好开发人才资源的整体规划,按照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行超前、预测与规划,并配套落实好有关人才政策措施,为实现规划的目标提供切实保障。 其次把创建学习型医院活动与医院工作三结合:即学习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相结合,学习与医院工作特性相结合,学习与当前工作任务相结合。

第三以培养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以创新为主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重点;着重培养中医理论扎实,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临床人才,培养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三、全面推进中医文化建设战略 医院文化建设是构筑可持续发展型中医院的重要战略之一。医院通过院徽、院歌、院报等方面折射出医院的经营思想、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审美观念和文化个性色彩。通过医院理念、医院宗旨、医院办院方针等方面培养医院班干部职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精神风貌。通过员工手册、行为规范、特定礼仪等规定了医院成员在共同的管理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四、规模效应战略 医院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医院将继续完善基本建设:根据实际住院病区不断扩大,达到中医院规划目标。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必须注意处理好质量与规模的关系、规模与成本的关系、规模与服务的关系,避免扩增“边际效应”呈递减趋势现象的发生。要高度重视并处理好规模与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避免分级医疗体系构建有可能带来的风险;要针对新形势,认真探索和研究新的发展规律,逐步实现从规模扩充向质量内涵建设转变;从数量攀升向质量效益转变;从偏重经济杠杆调控向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转变;从传统型管理向集约化、系统化管理转变。从而实现医院的长期、健康、持续发展。 五、依法治院战略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最全版)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为明确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基本形势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医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新格局,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明显提升。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下同)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2014年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81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7302亿元。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另一方面,我国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萎缩现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发展规模和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缺乏,继承不足、创新不够;中药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医药可持续发展;适应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健全;中医药走向世界面临制约和壁垒,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16—2030年)的通知 国发〔2016〕15号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16—2030年)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为明确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基本形势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医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新格局,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明显提升。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下同)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类医院

总诊疗人次5.31亿。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2014年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81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7302亿元。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另一方面,我国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萎缩现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发展规模和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缺乏,继承不足、创新不够;中药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医药可持续发展;适应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健全;中医药走向世界面临制约和壁垒,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满足人民群众对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需求,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迫切需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中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适应未来医学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绿色健康理念、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和综合施治的诊疗模式、运用自然的防治手段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迫切需要加大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激发中医药原创优势,促进中医药产业提质增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

中西医结合医院经营发展战略规划

荥经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经营发展战略规划 策划人:史伟 2004-6-18 我县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给医疗卫生体系带来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转变机制,适应这种经济体制的变革,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求得生存、发展,是荥经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目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这一过去纯福利事业型单位已被完全推入了市场。要变革医院经营现状,因而必须愿意并勇于面对变革。医院的经营模式已从供给型向经营型转变,医院经营机制的战略转变。医院有了相当的自主权,医院如何建立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运行机制。对此,医院必须以经营的手段调整成本、利润、质量的关系,实行成本核算和科主任负责制,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效益与效率,保障医院生存和发展。医院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寻求发展之路,建立立足于内涵发展、拓展办医渠道的运行体制,使医院走上规范经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现代企业管理因与市场密切相关,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我国的医学管理多年来沿用计划经济模式,其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对医院的管理要求相差一定的距离。旨在通过对荥经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经营战略进行探讨。 现代医院应树立的十大营销观念 医院的营销观念是指医院进行营销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及在营销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决定了医院的营销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加入WTO后医疗服务业的日益国际化,医疗服务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如何不断增强医院的竞争力,保持已有的

医疗市场份额和扩大医疗市场的占有率已成为当今医院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根据当前医疗市场的特点和对医疗市场竞争走势的分析,现代医院应树立

中西医结合医院经营发展战略规划

中西医结合医院经营发展战 略规划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荥经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经营发展战略规划 策划人:史伟 2004-6-18 我县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给医疗卫生体系带来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转变机制,适应这种经济体制的变革,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求得生存、发展,是荥经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目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这一过去纯福利事业型单位已被完全推入了市场。要变革医院经营现状,因而必须愿意并勇于面对变革。医院的经营模式已从供给型向经营型转变,医院经营机制的战略转变。医院有了相当的自主权,医院如何建立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运行机制。对此,医院必须以经营的手段调整成本、利润、质量的关系,实行成本核算和科主任负责制,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效益与效率,保障医院生存和发展。医院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寻求发展之路,建立立足于内涵发展、拓展办医渠道的运行体制,使医院走上规范经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现代企业管理因与市场密切相关,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我国的医学管理多年来沿用计划经济模式,其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对医院的管理要求相差一定的距离。旨在通过对荥经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经营战略进行探讨。 现代医院应树立的十大营销观念 医院的营销观念是指医院进行营销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及在营销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决定了医院的营销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加入

WTO后医疗服务业的日益国际化,医疗服务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如何不断增强医院的竞争力,保持已有的医疗市场份额和扩大医疗市场的占有率已成为当今医院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根据当前医疗市场的特点和对医疗市场竞争走势的分析,现代医院应树立战略发展观念、市场竞争观念、市场需求观念、质量营销观念、效益营销观念、品牌营销观念、整合营销观念、关系营销观念、全员营销观念和创新营销观念十大营销观念。江泽民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战略发展观念 战略就是指医院在一定时期内要实现的特定目标,以及为了实现目标所制定的主要方针和实施计划。现在医疗市场的发展可以说是瞬息万变,新的管理模式的引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竞争对手服务品牌的不断创新,就医顾客对新的医疗服务需求逐渐增多,使得医院只有理清一条明确的思路,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坚定不移的去贯彻实施,才能求得医院的生存与发展,而树立战略发展观念,制定并实施战略发展计划,是医院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实施医院的战略计划时,主要从三个方面或者说三个层次把握: 一是医院的总体战略。总体战略是根据医院的性质、任务和宗旨,选择医院的重点发展项目,即“拳头”服务产品,并使其在医疗市场中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并且通过合理配置医院内的各种资源,通过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医院的各项业务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二是医院的业务战略。医疗业务工作是医院的核心工作,医院的每一个科室都是一个业务单位,每一个科室都有自己单独的业务、细分市场和竞争者。因此,医院必须有业务战略发展观念,针对每一个业务单位就医顾客的特点,细分市场情况以及竞争者的优劣势提出自己的业务发展目标,确保维持已有的医疗市场和继续扩大医疗市场份额。 三是医院的职能战略。职能战略是指医院各职能部门的短期性战略,包括医院管理战略、财务经营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等。职能战略主要是使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明确本部门在实施医院总体战略、业务战略过程中的任务、责任和要求,有效地运用相关管理职能,保证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 2市场竞争观念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务院行政法规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2月22日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为明确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基本形势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医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新格局,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明显提升。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下同)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2014年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81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7302亿元。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另一方面,我国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萎缩现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发展规模和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缺乏,继承不足、创新不够;中药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医药可持续发展;适应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健全;中医药走向世界面临制约和壁垒,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满足人民群众对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需求,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迫切需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中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适应未来医学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绿色健康理念、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和综合施治的诊疗模式、运用自然的防治手段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迫切需要加大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激发中医药原创优势,促进中医药产业提质增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迫切需要进一步普及和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迫切需要推动中医药海外创新发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正确认识形势,把握机遇,扎实推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