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Meta分析论文的审稿要点

论-Meta分析论文的审稿要点

论-Meta分析论文的审稿要点
论-Meta分析论文的审稿要点

一篇成功的meta分析论文有哪些良好的基础构建

一篇成功的meta分析论文有哪些良好的基础构建 医刊汇 5018跟您说 Meta是一个科学的临床研究活动,指全面收集所有相关研究并逐个进行严格评价和分析,再用定量合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综合结论的整个过程;meta分析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被引入到对随机对照和观察性临床研究的归纳评价中,其在医学应用中的主要目有四个: 一、提取多个临床研究的数据,从而将单独临床研究中有限的病例数整合为较大的样本量,提高统计效能。 二、meta分析对数据的提取并不是等权重的,而是根据研究类型、质量和样本量大小对独立研究的统计结果进行加权,汇总后的合并统计量可以较为科学和客观地分析存在分歧甚至矛盾结果的独立临床研究,得到明确的总体结论。 三、整合分散的独立研究的病例数据,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得到与昂贵的“大样本”临床试验相仿的研究效果,从而为临床指南或者公共卫生策略的制定提供可靠而经济的依据。 四、对相关临床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定量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四大目的也就是我们说要达到的一个目标,为了达到它们我们需要设置研究目的,明确通过meta分析能解决什么问题;质量控制,即确保按照规范完成meta分析,使结果可信可用。 meta分析的立题包含两方面的工作:选题和对初选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选题是meta分析论文写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选题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论文的可行性和研究意义。meta分析论文的质量,既在于所解决课题的创新性,更在于结论的实际意义。因而,所选题目最好是临床上存在争议或未有定论却急需解决的课题。

“最好的问题来源于临床实践”,事实上,只有做到对所在专业临床现状和研究进展非常了解,才可能在选题中兼顾创新和深度。从这个角度讲,meta分析论文的立题应该更多由资深医生完成。而目前普遍存的现象是许多低年资医生或研究生纯粹为了完成meta分析论文而闭门造车,只重视选题的“创新性”,一味追求冷、偏题目而忽视临床实际问题,是产生众多低质量meta分析论文的重要原因。 医刊汇5018专业meta分析写作编辑表示,作为青年医生或者医学生应当在临床实践中积极观察和提出问题,作为备选的meta分析题目进行积累,然后通过文献阅读和与导师的讨论确定各种题目的临床意义,这样的选题方式不但确保了论文的价值,也使meta分析的写作过程与青年医师临床能力培训紧密结合,而临床实际问题的导向也是激励作者高质量完成论文的最好驱动力。 选题完成后还需要论证题目的可行性。可行性也包含两部分含义:1)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数据是否足够进行meta分析;2)针对某一问题的meta分析文章是否已经发表。通过电子数据库的检索,完成题目的可行性分析并不困难。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开始就要确定基本的研究入选和排除标准。 理论上,高质量的meta分析要求只纳入随机临床试验,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领域或非常有价值的临床问题,也可以纳入高质量的对照研究。研究的数量和数据的可提取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统计量的合并对数据点数量有最低要求(可以参考相关说明),尽管在文章检索时设定语言限制可能带来选择性偏倚,但从数据提取角度考虑,一定数量的英语和中文文献是确保meta分析可行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已经发表的同类meta 分析论文并非选题绝对的“拦路虎”。需要谨记,meta分析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果出现新的临床研究或者已发表的论文纳入的研究不够全面都可以重新撰写新的meta分析论文。 meta分析质量控制的精髓在于规则预立、严格入选标准和严谨的统计方法。用于合并的独立研究在设计和施行上必须规范可信。meta分析最终结果的科学性和纳入研究的质量直接相关。因而,必须预先制定纳入或排除独立研究的规则,即明确可以纳入meta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的区别

1.什么是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A summary of the medical literature that uses explicit methods to perform a thorough literature search and critical appraisal of individual studies and that uses approp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to combine these valid studies.”——这是David Sackett等2000下的定义。 翻译成中文来说,系统评价就是全面收集全世界所有有关研究,对所有纳入的研究逐个进行严格评价,联合所有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必要时进行Meta分析(一种定量合成的统计方法),得出综合结论(有效、无效、应进一步研究),提供尽可能减少偏倚,接近真实的科学证据。 2.什么是meta分析 Meta-分析是由心理学家Glass1976年首次提出的统计学方法,并首次将其运用于教育学研究领域中对多个研究结果的综合定量,后来,这一研究方法被应用于医学领域,并日益受到重视。80年代国际上即有50种杂志发表各种介绍或应用Meta分析方法的论文。90年代以来,已发表数以千计的有关Meta分析的论文,涉及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包括病因研究、诊断性试验、防治评价、预后研究等等。Meta分析的基础是建立在全面、系统的对文献研究质量评价基础上,因此,学术界也把对于医学文献的全面系统的评价称之为“系统分析”,当应用特定的统计方法定量地进行系统分析时称之为Meta分析。 Meta分析(Meta-analysis)的定义目前尚有不同意见:可分为狭义和广义 狭义——《The Cochrane Library》将其定义为:Meta-analysis is statistical technique for assembling the results of several studies in a single numerical estimate. 即Meta分析是将系统评价中的多个不同结果的同类研究合并为一个量化指标的统计学方法。 广义——《Evidence-Based Medicine》书中定义为:A systematic review that uses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summarize the results.——David Sackett等2000 即运用定量统计学方法汇总多个研究结果的系统评价(定量系统评价)。 Meta分析是一种系统评价,而系统评价可以是Meta分析,也可以不是Meta分析。 3.什么是Cochrane的系统评价,和其他的系统评价有什么区别 Cochrane系统评价是Cochrane协作网成员在Cochrane统一的Handbook指导下,在相应Cochrane评价组编辑部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系统评价,其结果发表在The Cochrane Library (光盘和因特网)上。因其质量措施非常严格,被公认为其平均质量比普通系统评价更高。Lancet JAMA等权威杂志愿意同时或先后发表Cochrane系统评价。 Cochrane系统评价平均质量高的原因:拥有世界上权威统计学家和流行病学专家领导的方法学工作组进行方法学研究,有不断更新的统一工作手册(Cochrane协作网手册),使用统一的系统评价软件(RevMan),有完善的方法学培训体系,有评价组健全的指导、审稿和编辑系统,有发表后反馈及修改机制,有完善的临床研究资料库及全面的检索策略以尽量减少

meta分析简介

Meta分析 在医学研究中,绝大多数的医学现象都呈一定的随机性,因此医学研究的结果都受随机抽样误差影响而有所差异。所以对于同一研究问题的多个研究结果往往不全相同,有些研究的结论甚至相反。因此如何从结果不一的同类研究中综合出一个较为可靠的结论是医学研究中常常需要面临的问题。Meta分析就是研究如何综合同类研究结果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Meta分析就是把相同研究问题的多个研究结果视为一个多中心研究的结果,运用多中心研究的统计方法进行综合分析。Meta统计分析可以分为确定性模型分析方法和随机模型分析方法。较常用的确定性模型Meta分析有Mantel-Haeszel统计方法(仅适用于效应指标为OR)和General-V ariance-Based统计方法。然而所有的确定性模型统计方法都要求Meta分析中的各个研究的总体效应指标(如:两组均数的差值等)是相等的,并称为齐性的(Homogeneity),而随机模型对效应指标没有齐性要求。因此Meta分析可以采用下列分析策略: 1)如果各个研究的效应指标是齐性的,则选用确定性模型统计方法: ●效应指标为OR,则采用Mantel-Haeszel统计方法 ●效应指标为两个均数的差值、两个率的差值、回归系数、对 数RR等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效应指标,则采用General- V ariacne-Based方法进行Meta统计分析。 2)如果各个研究的效应指标不满足齐性条件或者研究背景无法用

确定性模型进行解释的,则采用随机模型进行Meta 统计分析。 为了使读者较容易地掌握Meta 分析方法,以下将结合STA TA 软件的Meta 分析操作命令,通过实例介绍Meta 分析步骤和软件操作以及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解释,然后对Meta 分析中所涉及的统计公式进行分类汇总小结。 确定性模型的Meta 分析方法 例1:为了研究Aspirin 预防心肌梗塞(MI)后死亡的发生,美国在1976年-1988年间进行了7个关于Aspirin 预防MI 后死亡的研究,其结果见表1,其中6次研究的结果表明Aspirin 组与安慰剂组的MI 后死亡率的差别无统计意义,只有一个研究的结果表明Aspirin 在预防MI 后死亡有效并且差别有统计意义。现根据表1所提供的资料作Meta 分析。 表1 Aspirin 预防心肌梗塞后死亡的研究结果 研究 Aspirin 组 安慰剂组 编号 观察人数 死亡人数 死亡率P E (%) 观察人数 死亡人数 死亡率P C (%) P 值 OR * 1 615 49 7.97 624 67 10.74 0.094 0.720 2 758 44 5.80 771 64 8.30 0.057 0.681 3 832 102 12.26 850 126 14.82 0.125 0.803 4 317 32 10.09 309 38 12.30 0.382 0.801 5 810 85 10.49 40 6 52 12.81 0.229 0.798 6 226 7 246 10.85 2257 219 9.70 0.204 1.133 7 8587 1570 18.28 8600 1720 20.00 0.004 0.895 注:11E C E C P P O R P P =--。可以证明:OR>1对应P E >P C ;OR<1对应P E

meta分析范文展示

The effect of fructose consumption on plasma cholesterol in adults: 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feeding trials1,2,3 Tao An4,5, Rong Cheng Zhang4,5, Yu Hui Zhang4, Qiong Zhou4, Yan Huang4, Jian Zhang4, *. 4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Fuwai Hospital, National 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China 5Tao An and Rong Cheng Zhang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study. 3 Supplemental Table 1 and supplemental Figures 1- 4 are available as Online Supporting Material with the online posting of this paper at https://www.doczj.com/doc/b317962185.html, RUNNING TITLE: Fructose and cholesterol WORD COUNT: 5618; NUMBER OF FIGUREA: 3; NUMBER OF TABLES: 2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nline Supporting Materials: 5 AUTHOR LIST FOR INDEXING: An, Zhang, Zhang, Zhou, Huang, Zhang 1 The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with grant of the National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to Dr Jian Zhang.

meta分析的写作思路

收集整理丁香园郎中1987的关于meta分析的写作!! 一、新手meta分析上路(一):选题 现在读研的很多学生甚至临床上的医生,迫于某些压力或者是个人兴趣(找虐型),开始学习meta分析,理想的发篇SCI文章,不济的也当学个技术,技多不压身。为什么会找meta做为切入点呢,江湖传言此乃发文神器,某大仙一年发十篇meta的也不是少见。感觉它不用做实验,窝在家一股脑的看文献,整理整理数据,也不耗钱,真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尤其适合苦逼的临床医生。也不用养老鼠闻味道,不用陪细胞过夜,不用天天WB,PCR,转染,过表达,etal。长期接触这些生物试剂能活下来的都是命大。。。。。 所以聪明的中国人开始走上了meta这道“不规路”,早上发,中午发,天天发,发。。。。 好了,扯了那么多没用的,入正题,想发一篇文章,首先是要选好一个题目。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你今天选题的高度决定了你日后发文的高度。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好好选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一碗鸡汤)。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选题呢?结合我个人的经验,我认为良好的优质的题目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是临床现有的争议点,大家对此还不是很统一,指南也模棱两可。 2.对现有的操作的一种challenge,如果你的meta能改变某种临床行为,那你屌了。 3.之前已经有篇meta了,但后来因为加入新的articles,挑战了之前的结果,能引起一定的讨论。 当然,这些题目都很难找,因为不仅国人“沉迷”meta,老外也不甘落后的。现阶段大部分multi-centersRCTs都是国外研究机构发表的,他们一般在进行临床研究的同时,已经将其meta分析的文章也顺带做了,RCTs发表同时将meta分析也扔出去。所以好题目都被他们抢了,我们只能捡些他们不要的(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 不管如何,我们还是要掌握一些选题的技巧和原则,指不定那一天就让我们碰上了一个好题目也不一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星爷如是说)。我有几个渠道和方式来选择题目(主要指干预方面的meta): 1.看本专业Top临床期刊最新的articles和review,如我是神经科的,我就去多逛逛Neurology,Stroke, Movementdisorder等专科杂志最新的RCTs和综述,尤其是综述里面治疗的那一部分。同时也可以逛逛4大临床期刊(是那4大?不知道,那去搬砖吧)里面关于本专业的一些articles和review。 2.看指南的治疗部分,如XX治疗方式XX病最近有研究表示有效或无效,但缺乏足够的証据,有争议(看到有争议,眼睛都亮了),那就是我们的切入点。但因为指南具有滞后性,所以指南里面提到的可能都已经被人下手了。 3.去逛逛临床试验注册网站,有些大型RCTs发表前都会在这些网站上注册,你就可以了解最新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知道它们大概什么时间弄完,守株待兔,

BMJ的一篇meta分析范文分享.doc

BMJ 的一篇 meta 分析范文分享 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医生和科研工作者越来越需要全 面实时了解医学信息,但往往受到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所以 产生了对原始文献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需求,这就催生了 一门专业学科——Meta 分析。 Meta 分析能对同一课题的多 项研究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价;提出一些新的研究问题,为 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当受制于某些条件时,如时间或研究 对象的限制, meta 分析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对小样本的临 床实验研究, meta 分析可以统计效能和效应值估计的精确 度。因此,设计合理、严密的 meta 分析文章能对证据进行更 客观的评价(与传统的描述性的综述相比),对效应指标进 行更准确、客观的评估,并能解释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异质 性。盟主今天就带大家看看一篇可谓范文的 meta 分析。这是一篇2014 年发表在 BMJ 上的 meta 分析: 1、作者首先提出 临床问题:在健康无症状感染人群中进行 Hp 根除治疗,是否可 预防胃癌发生。无疑,这是一个医学界非常关注的、有 意义的问题。 2、制定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作者设定了 详细的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3、检索文献:规定检索范围(Medline(1946 to December 2013), Embase(1947 to December 2013), and the Cochrane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并对会议论文集进行手工检索,

选择可能符合条件的研究,联系这些只发表了会议摘要的研 究者,要求他们提供完整的数据集或论文。检索策略作者以 单独的附件形式列出,共56 条: 4、筛选文献:作者列 出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评价的流程图如下:5、提取数据:设定信息提取表,列出所要提取的信息,并进行敏 感性分析。 6、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这篇meta 分析纳入的都是 RCT 研究,偏倚风险评价由两名研究者根据Cochrane 手册独立完成,分歧通过讨论解决。涉及随机化、随机方案 隐藏、盲法实施、失访率等。 7、数据合并、统计学分析:作者应用随机效应模型以得到 更保守和稳健的估计,并进行多个亚组分析。

丁香园上的一篇meta分析的体会文章

对meta分析的关注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记得当自己刚刚开始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就建议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够去做一篇meta 分析来试试。所以,当时导师就把他手上的有关循证医学的教材都给了我。基本经典的循证教材基本上都拿给我了。迫于临床工作的繁忙,自己也没有怎么看,也只是在闲暇之时稍微翻阅一下,很多时候都是看了觉得听没有意思的,将的都是理论性的东西,其中举的实例是有点偏少了。所以,当自己大概看了之后的状态就是:大概在脑海中知道了meta分析是一个什么东西,如果做这个东西,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至于说meta分析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就不清楚了,让自己亲自做一篇meta分析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由于感觉meta分析对文献检索方面要求的比较多,所以,我就开始去关注检索方面的知识,慢慢的自己就逐渐的熟悉了自己专业常用的杂志及常用的学术追踪网站,最重要的是对各大数据库有了较为熟悉的了解。同时,在闲暇之时,自己对文献代理、***、注入等技术稍微做了一些了解,使自己在文献查阅及文献信息的掌握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此时让自己来做一篇meta分析仍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直到今年春节之后,导师再次建议自己作一篇meta分析,但是,考虑到meta分析很关键的是选题的问题,而自己确实没有很理想的适合做meta分析的题目,所以一直不想去做(考虑另外一个原因

是不知道怎么去做吧)。只是后面觉得凡事都是有第一步的,而自己也已经准备了很久了,还是应该去尝试一下。。。。所以,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meta之路。。。 第一步:选题。选题是meta分析很关键的一步,也几乎是决定自己文章档次的一步,所以,自己之前一直没有去做,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没有好的题目。但是,正是因为自己没有好的题目,所以,不愿意真正深入的了解meta,也没有机会真正深入的去了解meta之路的辛酸苦楚。。。当然,也就不会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所以,没有好的题目,如果是新手,比如是研一的学生,时间比较充足,可以先大概找一个题目来练练手,还是会有很多收获的。。 第二步:根据题目制定大概的检索方向及检索策略,检索相关数据库。由于自己前面在文献检索方面做出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这方面不是问题。然而,这个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因为你的检索能力直接跟你文献的查全率相关,如果能够保证文献的查全率,检索出自己需要的高质量文献,那么后面就方便多了。所以,文献检索能力是一项基本技能,值得好好学习、总结。。。。。 第三步:文献质量评估及数据提取;个人感觉这是meta分析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一篇文献是应该纳入研究还是排除研究,文献的质量如何,这直接跟文章的结果相关。所以,文献质量评估应该科学、

Meta分析系列之一_Meta分析的类型_曾宪涛

·循证理论与实践· Meta分析系列之一:Meta分析的类型 曾宪涛,冷卫东,郭毅,刘菊英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055(2012)01-0003-03 证据是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cine,EBM)的核心,基于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是当前公认的最高级别证据。近些年来,随着Meta分析的不断推广,国内Meta分析大量涌现,这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但因制作者的水平各异,使得Meta分析的质量良莠不齐,也给临床实践中使用者的选择带来了疑惑;再者,Meta分析只有真正走向临床并正确的使用,才能体现其价值,而当前Meta分析的应用较少。鉴于此,我们拟从Meta分析的类型、相关软件、原始研究质量评价、报告规范、Meta分析的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一个系列的讲解,以期为使用者提供参考。 本文作为第一篇,我们将对Meta分的起源和发展进行简要回顾后,对当前存在的Meta分析类型进行一个简介。希望通过本系列,使相关的读者能够撰写出较高质量的Meta 分析并能将其在临床工作中进行运用。 1起源及发展 Meta分析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著名统计学家Pear-son,他于1904年在研究“血清接种预防肠热病的疗效”研究中用这一方法将接种肠热病疫苗与生存率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合并[1];1907年,Goldberger制作了特定的标准对所发表的有关伤寒杆菌尿毒症的文献进行选择及资料的提取分析,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被认为达到了当今Meta分析的基本要求[2];1920年,著名统计、遗传学家Fisher提出了“合并P值”的思想[3],被认为是Meta分析的前身;1930年开始,Meta分析开始广泛应用了社会科学领域[2]。 直到1955年,Beecher[4]发表了医学领域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Meta分析,用以评价安慰剂的疗效,并给予了Meta分析初步的定义;之后Meta分析在社会学领域再次得到发展,这一术语由英国教育心理学家Glass[5]于1976年命名并将其定义为:“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arge collection of analysis results from individual studies for the purpose of integrating the findings”。此后,关于Meta分析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不少方法学家亦都对其下过定义,但都倾向于“Meta分析是对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定量综合的统计学方法”这一含义[3]。 如今,Meta分析在医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应用最多的是对干预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评价,在观察性研究和交叉对照研究中也得到推荐[6]。自Archie Cochrane奠定“循证医 基金项目:湖北医药学院2010年教学研究项目(2010017);湖北医药学院2011年度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1CZX0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2011年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1QD01;2011QD05)。 作者单位:442000十堰,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口腔科(曾宪涛,冷卫东);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郭毅);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麻醉科(刘菊英)。 通讯作者:刘菊英,E-mail:liu6119@163.com doi:10.3969/j.issn.1674-4055.2012.01.002 学”思想以来,Meta分析已成为临床证据的重要来源之一[7]。 2单组率的Meta分析 单组率的Meta分析,是一种只提供了一组人群的总人数和事件发生人数,不像其它类的Meta分析有两组人群,多为患病率、检出率、知晓率、病死率、感染率等的调查,基于的原始研究为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目前,对各独立样本中效应量为率的同类研究资料进行Meta分析并没有比较成熟的方法,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①加权计算[8]:即根据每个独立研究的样本量大小,给予不同的权重,对各独立样本的效应量率进行合并;②直接等权相加[9]:即把各独立的结果事件直接等权相加,然后直接计算合并率,再用近似正态法计算其可信区间(95%可信区间=p ?1.96Sp);③调整后再等权相加[10]:即对各个独立研究资料的率进行调整后再行等权相加,计算出合并率的大小。 对单组率的Meta分析而言,最难的就是控制异质性,进行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分析是其重要的处理方法[8-9]。 3单纯P值的Meta分析 1932年,著名统计学家Fisher提出了“合并P值”的思想,被认为是Meta分析的前身[3]。但在后期的应用中许多学者发现单纯合并P值存在以下不足[11-12]:不同研究未能根据研究特点进行加权;无法获知事件的发生信息,故无法得出有任何临床意义的信息;③无法分析两个结论相反的研究;④无法进一步评价研究之间的差异。 因此,单纯行P值的Meta分析是不推荐的。但当纳入研究仅给出了P值,且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13]给出计算方法也不能计算出需要的数据,且临床实践需要合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单纯对P值进行合并。 4Meta回归分析 在Meta分析时,需分析各研究间的异质性,并对异质性的来源进行探讨,Meta回归(meta-regression)分析可评价研究间异质性的大小及来源。一般认为,Meta回归分析是亚组分析的一种扩大,主要通过对多因素的效应量进行联合分析实现,仅当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数量在10个以上时才行此分析[13-15,28]。 在Meta回归里,将效应估计量(如RR、OR、MD或logRR 等)作为结果变量,将可影响效应量大小的研究特征因素(“协变量”或“潜在效应量改变因子”)作为解释变量,则回归系数描述了结果变量怎样随着解释变量的单位增加而改变;其统计学差异性通过对结果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有无线性关系来确定,通过回归系数的P值来判断这种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13-15,28]。 5累积Meta分析 累积Meta分析(cumulative meta-analysis)最早应用于1981年,是指将研究资料作为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按研究开展的时间顺序及时将新出现的研究纳入原有Meta分析的一种方法[16-19,28]。因此,Meta分析每次研究加入后均重复一次Meta分析,可以反映研究结果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各研究对结

丁香园上的一篇meta分析的体会文章

对meta 分析的关注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记得当自己刚刚开始读 meta 研究生的时候,导师就建议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够去做一篇分析来试 试。所以,当时导师就把他手上的有关循证医学的教材都给了我。基本 经典的循证教材基本上都拿给我了。迫于临床工作的繁忙,自己也没有怎么看,也只是在闲暇之时稍微翻阅一下,很多时候都是看了觉得听没有意思的,将的都是理论性的东西,其中举的实例是有点偏少了。所以,当自己大概看了之后的状态就是:大概在脑海中知道了meta 分析是一个什么东西,如果做这个东西,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至于说meta 分析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就不清楚了,让自己亲自做一篇meta 分析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由于感觉meta 分析对文献检索方面要求的比较多,所以,我就开始去关注检索方面的知识,慢慢的自己就逐渐的熟悉了自己专业常用的杂志及常用的学术追踪网站,最重要的是对各大数据库有了较为熟悉的了解。同时,在闲暇之时,自己对文献代理、*** 、注入等技术稍微做了一些了解,使自己在文献查阅及文献信息的掌握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此时让自己来做一篇meta 分析仍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直到今年春节之后,导师再次建议自己作一篇meta 分析,但是,考虑到meta 分析很关键的是选题的问题,而自己确实没有很理想 的适合做meta 分析的题目,所以一直不想去做(考虑另外一个原因

是不知道怎么去做吧) 。只是后面觉得凡事都是有第一步的,而自己 也已经准备了很久了,还是应该去尝试一下。。。。所以,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meta 之路。。。 rH 第一步:选题。选题是meta 分析很关键的一步,也几乎是决定自 rb 己文章档次的一步,所以,自己之前一直没有去做,主要原因也是因 为没有好的题目。但是,正是因为自己没有好的题目,所以,不愿意 真正深入的了解meta ,也没有机会真正深入的去了解meta 之路的 辛酸苦楚。。。当然,也就不会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所以,没有好的题目,如果是新手,比如是研一的学生,时间比较充足,可以先大 概找一个题目来练练手,还是会有很多收获的。。 第二步:根据题目制定大概的检索方向及检索策略,检索相关数据库。由于自己前面在文献检索方面做出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这方面不是 问题。然而,这个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因为你的检索能力直接跟 你文献的查全率相关,如果能够保证文献的查全率,检索出自己需要 的高质量文献,那么后面就方便多了。所以,文献检索能力是一项基 本技能,值得好好学习、总结。 第三步:文献质量评估及数据提取;个人感觉这是meta 分析中最 rH 为关键的一步,因为一篇文献是应该纳入研究还是排除研究,文献的 质量如何,这直接跟文章的结果相关。所以,文献质量评估应该科学、

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质量的评价方法

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质量的评价方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张俊华, 商洪才, 张伯礼 【摘要】循证医学提倡任何健康相关决策的制订均需可靠证据的支持。系统评价是高质量证据的来源,能为临床医生、患者及其他决策者提供重要信息,但如果评价员没有很好地掌握系统评价的方法,特别是meta分析使用不当,会产生存在偏倚的、甚至不正确的结论,误导临床决策。因此,了解评价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质量的方法,有利于更好地使用系统评价研究的信息而不致盲从。 【关键词】系统评价; meta分析; 质量评价, 卫生保健 基金项目: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No. 2004BA716B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30600834) Zhang JH, Shang HC, Zhang BL. J Chin Integr Med/Zhong Xi Yi Jie He Xue Bao. 2008; 6(4): 337340. Received January 06, 2008; published online April 15, 2008. Free full text (PDF) is available at https://www.doczj.com/doc/b317962185.html,. Indexed/abstracted in and full text link out at PubMed. Forward linking and reference linking via CrossRef.

DOI: 10.3736/jcim20080402Open Access How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Jun hua ZHANG, Hong cai SHANG, Bo li ZHANG 1.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Center,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2. Research Cent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advocates that decision making should be based on the adequate evidence. High quality systematic review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clinicians, patients, governments and other decision makers in decision making. If reviewers couldn’t master the correct method of systematic review or meta analysis was misused, the inaccurate, biased or misleading outcomes would be produced. So understanding of the methods of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is helpful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review’s information. Keywords: systematic review; meta analysis; quality assessment, health care 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是一种按照严格的纳入标准,广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