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分析范文展示
- 格式:doc
- 大小:552.00 KB
- 文档页数:31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篇一一、引言心力衰竭(HF)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特征是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导致循环系统功能异常。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其中一种类型,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治疗难度较大。
近年来,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一种新型治疗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显示出良好效果。
然而,其在HFpEF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探究。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项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支持。
二、方法1. 文献检索我们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如PubMed、Cochrane图书馆、CNKI等,收集了关于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pEF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随机对照研究。
检索时间范围为近五年内发表的文献。
2. 研究选择与数据提取我们根据预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
纳入标准包括:研究类型为RCT或非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HFpEF患者;干预措施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
数据提取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
3. 统计分析我们使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
首先,我们对各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若异质性较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若异质性较小,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然后,我们计算合并效应量及其95%置信区间(CI),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三、结果1. 研究特征最终纳入本次Meta分析的文献共12篇,涉及患者总数为XXXX例。
各研究的基本特征详见表1。
表1: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研究名称 | 国家 | 患者数量 | 年龄 | 性别比例 | 治疗方法 | 随访时间 || | | | | | | || ... | ... | ... | ... | ... | 沙库巴曲缬沙坦 | ... |2. Meta分析结果(1)治疗效果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pEF患者的总有效率较高,合并效应量RR=1.32(95%CI:1.25-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在HFpEF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篇一摘要:本文通过对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旨在综合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结果显示,活血化瘀法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引言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
目前,西医主要采用免疫调节、抗炎和对症治疗等方法,但疗效有限且易复发。
中医活血化瘀法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了全面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二、方法1. 文献来源与筛选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收集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随机对照试验。
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排除重复、非随机对照及非活血化瘀法治疗的文献。
2. 文献质量评价采用Jadad评分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包括随机序列的产生、双盲法、对照组的设置及报道偏倚等。
3. 数据提取与统计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研究设计、样本量、治疗方法、主要观察指标及结果等数据。
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合并比值比(OR)和均数差(MD)的计算。
三、结果1. 文献概况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共计25篇,其中RCT试验18篇,非随机对照试验7篇。
共涉及患者约3000例,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半。
2. 疗效评价经过Meta分析,结果显示活血化瘀法在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症状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 3.54,P < 0.0001)。
同时,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MD = 1.23,P < 0.0001)。
3. 安全性评价在安全性方面,未发现活血化瘀法治疗过程中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或严重并发症。
呕血整理,meta分析的SCI写作模板—discussion今天我们继续给大家带来《Meta分析的SCI写作模板》系列,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讨论部分-Discussion。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先介绍我们的Meta分析的主要结果,解释一下产生主要结果的原因,与其它研究的异同点,本研究的必要性等,以及一些缺点等。
本文先介绍一下对结果的总体描述的表述,列举几个例子,让大家看一下本部分的写作方法。
①The overall goal of a meta-analysis is to combine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to arrive at a summary conclusion about a body of research.It is most useful in summarizing prior research when individual studies are too small to yield a valid conclusion.②In this study,we analyzed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and×××using a meta-analysis to obtain a powerful conclusion.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this is the first meta-analysis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insights into the effects of the×××and risk associated with×××.③Meta-analysi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answer a wide variety of clinical questions by summarizing and reviewing previously published, quantitative research.④Despite the fact that most of the trials had small sample sizes and poor methodological quality,analysis of the pooled data showed a consistently superior effect of×××combined with×××in terms of total effectiveness,whe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s.⑤The pooled data of×××(postoperative outcomes)suggest that×××was associated with shorter time to×××.Given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postoperative patient)management preferences and hospital discharge criteria, whether these potential benefits can be proved in future well designed RCTs is not known.。
《Stata在Meta分析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Meta分析是一种统计技术,用于整合来自多个独立研究的结论,以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结论。
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Meta 分析在各个研究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Stata作为一种强大的统计分析软件,在Meta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Stata在Meta分析中的应用。
二、Stata软件简介Stata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统计分析软件,广泛应用于数据管理、统计分析、数据可视化等领域。
其丰富的功能和强大的计算能力使得它在Meta分析中成为首选工具。
Stata提供了丰富的Meta分析命令和程序,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Meta分析。
三、Stata在Meta分析中的应用1. 数据管理Stata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可以方便地导入、导出、清洗和整理Meta分析所需的数据。
用户可以将多个研究的数据整合到一个数据集中,然后使用Stata进行数据清洗和整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描述性分析Stata可以进行描述性分析,包括计算各研究的效应量、标准误、置信区间等。
这些描述性分析的结果可以为后续的Meta分析提供基础。
3. 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Stata支持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两种Meta分析模型。
用户可以根据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
固定效应模型假设各研究间的效应量是固定的,而随机效应模型则考虑了各研究间的异质性。
4. 亚组分析和元回归分析Stata还支持亚组分析和元回归分析等更复杂的Meta分析方法。
亚组分析可以根据某些特征将研究分为不同的亚组,然后分别进行Meta分析。
元回归分析则可以探讨效应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5. 结果可视化Stata提供了丰富的图形功能,可以将Meta分析的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
例如,可以使用森林图展示各研究的效应量及其置信区间,以便更直观地了解各研究的结果和总体结果。
四、案例分析以某项关于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为例,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Stata进行Meta分析。
《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篇一摘要:本文通过对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评估尼可地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汇总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引言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尼可地尔作为一种抗心肌缺血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然而,关于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仍存在争议。
因此,本文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1. 文献检索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NKI等数据库,收集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研究。
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随机对照试验、尼可地尔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对比研究、研究对象为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排除标准:重复发表、数据不全或质量较低的研究。
3. 数据提取与整理从纳入的研究中提取尼可地尔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指标,并进行整理。
4. 统计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
三、结果1. 研究概况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患者总数为2345例,其中尼可地尔治疗组1179例,对照组1166例。
2. 有效性分析尼可地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其中,尼可地尔在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改善的相对危险度(RR)为1.28(95% CI: 1.16-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安全性分析尼可地尔治疗组在用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恶心等,但总体发生率较低,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同时,尼可地尔治疗组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
《Meta分析系列之十五_Meta分析的进展与思考》篇一Meta分析系列之十五_Meta分析的进展与思考Meta分析系列之十五:Meta分析的进展与思考一、引言Meta分析,作为一种强大的统计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
自其诞生以来,Meta分析在整合、比较和综合不同研究结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Meta分析的进展、当前的应用领域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二、Meta分析的进展1. 定义与发展Meta分析最初用于医学领域,通过对之前研究结果进行再次分析,综合各个研究结果来得到更为可靠的结论。
随着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Meta分析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如社会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
2. 统计方法的进步早期的Meta分析主要依赖于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统计方法被引入到Meta分析中,如贝叶斯Meta分析、多元回归Meta分析等。
这些新方法使得Meta 分析能够更好地处理异质性、考虑多个变量因素等复杂问题。
3. 技术的应用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Meta分析在技术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运用先进的算法和软件工具,可以快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大量文献数据,从而提高Meta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Meta分析的应用领域1. 医学领域医学领域是Meta分析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对医学文献进行Meta分析,可以综合不同研究结果,评估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 社会科学领域在社会科学领域,Meta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中。
通过对不同研究的综合分析,可以揭示某一现象或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3. 其他领域除了医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外,Meta分析还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经济学、管理学等。
在这些领域中,Meta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整合不同研究结果,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面临的挑战与思考1. 数据质量与选择偏倚在进行Meta分析时,数据的质量和选择偏倚是两个重要的问题。
呕血整理-Meta分析的SCI写作模板—Discussion(2)今天我们继续给大家带来《Meta分析的SCI写作模板》系列,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讨论部分-文章的缺点或者不足。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先介绍文章的一些缺点,包括纳入文章的类型(可能并非全部随机对照),结果(结果可能不理想,可能存在异质性,发表偏倚等),纳入的人群(纳入的人群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民族等)等。
本文我们将列举几个例子,让大家看一下本部分的写作方法。
①However, some limitations in our meta-analysis should be mentioned. First, our results were based on unadjusted estimates; more accurate outcomes would result from adjustments for other confounders such as gender, age, body mass index, lifestyle, and so on. Second, the studies included in this analysis were insufficient, especially in terms of a subgroup analysis. Thus, potential publication bias is very likely to exist, in spite of no evidence obtained from our statistical tests. Third, language of studies was limited to English, which may result in potential language bias.②A single study may influence the whole results in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for the ×××, which suggested our study may be poorly powerful and stable.③The present meta-analysis has the following limitations that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main limitation is that all the included studies were retrospective, except for two RCTs with small sample sizes.④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meta-analysis are as follows: 1) some outcome measures data, such as ×××, which were not normally distributed and were reported in the form of median and quartile, and therefore could not be included in the meta analysis; 2) only English language reports have been includedand consequently we may have missing data from important studies published in other languages.。
《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篇一摘要:本文通过对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综合评估尼可地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通过收集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观察性研究,对尼可地尔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结果显示,尼可地尔在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减少不良反应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引言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尼可地尔作为一种新型抗心肌缺血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然而,关于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尚存在争议。
因此,本文通过Meta分析,对已有研究进行综合评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方法1. 文献检索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NKI等数据库,收集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观察性研究。
2. 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研究类型为RCT或观察性研究,研究对象为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干预措施为尼可地尔治疗,对照组可为其他治疗或安慰剂组。
排除标准:非人类研究、重复发表的研究、数据不完整的研究等。
3. 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估提取每篇研究的基本信息、研究设计、患者基本信息、尼可地尔使用情况、主要结局指标及不良反应等数据。
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随机序列生成、分配隐藏、盲法法等方面。
4. 统计分析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尼可地尔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的计算,并绘制森林图。
三、结果1. 研究基本情况最终纳入15篇研究,共涉及1800余名患者。
其中,RCT研究9篇,观察性研究6篇。
尼可地尔使用情况及对照组治疗方式各异。
2. 尼可地尔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尼可地尔在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Meta分析系列之二_Meta分析的软件》篇一Meta分析系列之二_Meta分析的软件Meta分析系列之二:Meta分析的软件一、引言Meta分析作为一种综合分析多个独立研究结果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而随着Meta分析的广泛应用,各类Meta分析软件也应运而生,为研究者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持。
本文将重点介绍Meta分析的软件及其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二、Meta分析软件概述1.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CMA)软件CMA是一款功能强大的Meta分析软件,具有直观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
该软件支持多种类型的Meta分析,包括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等,并可进行亚组分析、元回归等高级分析。
CMA还提供了丰富的图形化输出,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分析结果。
2. RevMan软件RevMan是Cochrane Collaboration开发的一款免费的Meta分析软件,主要用于卫生领域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该软件支持文献检索、数据提取、数据分析及结果呈现等全过程,操作简便,是医学领域常用的Meta分析工具。
3. Stata软件Stata是一款功能丰富的统计分析软件,也支持Meta分析。
Stata提供了丰富的Meta分析命令和程序,支持多种类型的Meta 分析模型,如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贝叶斯模型等。
此外,Stata还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图形化输出功能,为研究者提供了便利的分析工具。
三、软件应用及优势1. CMA软件应用及优势CMA软件在医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优势在于具有直观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支持多种类型的Meta分析,可进行亚组分析和元回归等高级分析。
此外,CMA还提供了丰富的图形化输出,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分析结果。
2. RevMan软件应用及优势RevMan软件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卫生领域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中具有重要地位。
1 1 The effect of fructose consumption on plasma cholesterol in adults: 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feeding trials1,2,3
Tao An4,5, Rong Cheng Zhang4,5, Yu Hui Zhang4, Qiong Zhou4, Yan Huang4, Jian Zhang4, *.
4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Fuwai Hospital, National 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China 5 Tao An and Rong Cheng Zhang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study.
3 Supplemental Table 1 and supplemental Figures 1-4 are available as Online
Supporting Material with the online posting of this paper at http://jn.nutrition.org
RUNNING TITLE: Fructose and cholesterol WORD COUNT: 5618; NUMBER OF FIGUREA: 3; NUMBER OF TABLES: 2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nline Supporting Materials: 5 AUTHOR LIST FOR INDEXING: An, Zhang, Zhang, Zhou, Huang, Zhang
1 The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with
grant of the National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to Dr Jian Zhang. 2 2 2 Author disclosures: T. An, R.C. Zhang, Y.H. Zhang, Q. Zhou, Y. Hung, J. Zhang
have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 *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Mailing address: Heart Failure Center, Cardiovascular Institute and Fuwai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167 Beilishilu, Beijing, China; Zip code: 100000; Telephone number: 86-10-88396180; Fax number: 86-10-88396180; E-mail: Fwzhangjian62@163.com
PROSPERO REGISTRATION NUMBERS: CRD42012003351 1 3
3 ABSTRACT 2
Fructose is widely used as a sweetener in production of many foods, yet the relation 3
between fructose intake and cholesterol remains uncertain. We performed a systematic 4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human controlled feeding trials of isocaloric fructose 5
exchange for other carbohydrates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fructose on total 6
cholesterol (TC), LDL cholesterol (LDL-C), and HDL cholesterol (HDL-C) in adult 7
humans. Weighted mean differences were calculated for changes from baseline 8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s by using generic inverse variance random-effects models. 9
The Heyland Methodological Quality was used to assess study quality. Subgroup 10
analyses and meta-regression were conducted to explore possible influence of study 11
characteristics. Twenty-four trials (with a total of 474 subjects) were included in our 12
meta-analysis. In an overall pooled estimate, fructose exerted no effect on TC, LDL-C 13
and HDL-C. Meta-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fructose dose was positively 14
correlated with the effect sizes of TC and LDL-C. Subgroup analyses showed that 15
isocaloric fructose exchange for carbohydrates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C by 16
12.97 mg/dL (95%CI: 4.66, 21.29; P = 0.002) and LDL-C by 11.59 mg/dL (95%CI: 17
4.39, 18.78; P = 0.002) at >100g fructose/d but had no effect on TC and LDL-C when 18
fructose intake was ≤100g/d. In conclusion, very high fructose intake (>100g/d) 19
could lead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in serum LDL-C and TC. Larger, longer and 20
higher-quality human controlled feeding trials are needed to confirm these results. 21
Key words: fructose, cholesterol, meta-analysis 22
23 4 4 INTRODUCTION 24
Hyperlipidemia is a common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with 25
44.4% of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ing abnormal TC values and 32% having 26
elevated LDL-C levels (1). Compared to subjects with normal blood lipid, those with 27
hyperlipidemia have a 3-fold risk of heart attacks (2). Lifestyle modification should be 28
initiated in conjunction bo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HD. More 29
consideration exists as to what constitutes healthy eating. 30
Fructose is the most naturally occurring monosaccharide, and has become a major 31
constituent of our modern diet. Fruit, vegetables, and other natural sources provide 32
nearly one-third of dietary fructose, and two-thirds come from beverages and foods in 33
the diets (eg, candies, jam, syrups, etc) (3). Fructose is preferred by many people, 34
especially thos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because of its low glycemic index (23% versus 35
glucose 100%) (4). After intestinal uptake, fructose is mainly removed from the blood 36
stream by the liver in an insulin-independent manner, and is used for intrahepatic 37
production of glucose, fatty acids or lactate. Cross-sectional studies in human suggest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