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斯宾诺莎的幸福观

浅析斯宾诺莎的幸福观

浅析斯宾诺莎的幸福观
浅析斯宾诺莎的幸福观

浅析斯宾诺莎的幸福观

摘要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斯宾诺莎把追求人的最高幸福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幸福观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通过斯宾诺莎对幸福的内涵,人类获得幸福的依据、实现幸福的途径的看法和斯宾诺莎幸福观的现实意义和局限五个方面来简单分析斯宾诺莎的幸福观。

关键词斯宾诺莎幸福观

斯宾诺莎是十七世纪荷兰著名的哲学家,他在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宗教学及政治学等一系列的领域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斯宾诺莎的哲学具有十分明显的伦理化倾向,关于人的幸福问题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斯宾诺莎把追求人的最高幸福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在亲身实践和前人思想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幸福观。

1幸福的内涵

斯宾诺莎认为,人要想有效地获取幸福,首先必须要致力于追寻一个“不变的”和“共同的”善,这个“善”就是人类对作为存在的整体的神或自然的直观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最大幸福。在他的著作《伦理学》中,斯宾诺莎认为幸福是人的心灵与自然融合一致的状态,是对神的理智的爱。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我们所言的幸福是人的幸福,是人意识中的现实感官的快乐、财富和荣誉。一些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决定了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人把获得感官上的快乐与获得幸福统一在一起,认为人获得物质上的快乐就是获得了幸福,从而也把人的本性混同与动物的本性。但斯宾诺莎对此并不赞同,他认为感官上的快乐和物质上的快乐往往是短暂易逝的,是无法永恒的。有时人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快乐和荣誉而与他人争执,这扰乱和困扰了人的心灵。正如斯宾诺莎在其著作《知性改进论》中所言:“那些生活中最常见,并且由人们的行为所表明,被当作是最高幸福的东西,归纳起来,大约不外是三项:感官快乐、财富和荣誉。困扰人们的心灵,使人们不能想到别的幸福的,就是这三种东西。”当然,斯宾诺莎并不是禁欲主义者,他所研究的幸福是“一经发现和获得之后,

我就可以永远享有连续的、无上的快乐,”这种连续的、无上的快乐就是人的心灵和自然融合一致的精神状态,即获得人的心灵和自然相一致的知识。人是由身体和心灵组成的,人以自然为根源,是自然的样式之一。斯宾诺莎认为,幸福不仅仅是获得感官的快乐,也应该追求超越物欲上的心灵的快乐。人的现实本质是生命的自我保存,为了发展生命的自我保存,人的欲望不断的膨胀,而人的心灵能有效的节制欲望。人在与周围的事物打交道中,不可避免地扰乱到心灵,使心灵感到困惑与不幸福。周围的事物是自然必然性的体现,人的心灵只有掌握了关于自然必然性的知识,那么周围的事物就不再是困惑心灵的因素了。斯宾诺莎把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感觉而来的普通泛泛知识或非理性的信仰,这种知识经常发生错误,容易误导,使人动摇而陷于怀疑,被称为最底层的知识;第二类是由间接的演绎而来的知识,这种知识是靠推理而来的,如果推理错了,这种知识也就不正确了;第三类是直观知识,被称为最高级的知识,这种是从自然的某些属性的恰当观念出发,进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恰当知识。人的心灵只有掌握了关于自然必然性的第三类知识,才能获得心灵的最高满足,心灵的最高满足就是获得自然的必然性知识,达到人的心灵和自然和谐一致的状态,这就是人的“至善”的境界。

斯宾诺莎认为幸福不仅是人的心灵与自然融合一致的精神状态,也是人在遵循理性的指导下去知神和爱神。斯宾诺莎认为,神、自然和实体是三位一体的,对神的理智的爱就是对自然的理智的爱。这里的理智是指正确的知识,对神的理智的爱就是借助于第三类知识——直观知识而获得的。爱是为一个外在原因的观念所伴随的快乐,对神的理智的爱就是由对神这一原因的认识所伴随的理智的享受。斯宾诺莎认为人类的痛苦、不幸和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都是由于我们人类缺乏对自身的理解,不能得到恰当的观念所造成的。人的满足和清楚而明晰的观念、正确且真实的知识是成正比的,当我们获得的正确的知识越多,对神的了解就越多,心灵的主动性就越高,获得的幸福就越多。人获得对神整体的必然性的认识,人的心灵就不会再被激情扰乱,人的心灵达到与神的和谐一致,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和幸福。人作为神的一部分,人所爱的无非就是神和自然界中的样式,而自然界中样式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使人对自然界中样式的爱有着不确定性和短暂性,唯独对神的理智的爱才是永恒的、崇尚的爱,因为只有神是永恒无限的存在。

对神的爱是一种理性的信仰,它与非理性的信仰是截然不同,当对神的爱成为一种迷信时,它就与无知和错误连在一起,这种对神的迷信只能会使人的心灵处于被动,给人的心灵带来痛苦。唯独在直观知识的指导下,人的心灵是主动的、圆满的,由此产生的对神的理智的爱,使人心与神合一,心灵达到了完满境界——至善。简言之,斯宾诺莎的幸福是一种人的心灵和自然和谐的精神状态,也就是,人的心灵通过理智的直观达到对神(自然)的爱,两者是同一的。这就是斯宾诺莎对幸福概念的定义。

2人类获得幸福的依据

斯宾诺莎主要从形而上学、自由和必然的关系这两个角度提出了人类获得幸福的理论依据。“一切存在的东西,都存在神之内,没有神就不能有任何东西存在,也不能有任何东西被认识。”神是唯一的实体,是绝对自由的,具有最高的圆满性,享有最高幸福。人是作为样式而存在的,他存在于神之内,并通过神被认识。人是有限的存在者,但是因他存在于神之内,所以人也具有部分神性。因此,人就有可能分享神的最高幸福。斯宾诺莎就这样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提出了人类获得幸福的依据。

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斯宾诺莎认为脱离必然性的自由是不存在的,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遵循。他认为整个自然都是受必然性支配的,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整个自然界连续不断的因果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受自然的必然性支配。只有认识并遵循自然界的必然性,按照规律行事,人们才能获得自由。斯宾诺莎从这个意义上否定了人的自由意志,但这并不否定人的选择的自由,人们可以根据规律自由地选择不同的行为方式。他断定:“自然中没有任何偶然的东西。反之一切事物都受神的本性的必然性决定而以一定的方式存在和动作。”从这个说明中,他又否定了偶然性,认为外界的一切都是必然的,人只要拥有足够的知识,就能认识自然中的必然性。外在必然因素也不再是限制自由的条件,反而为个体的自由选择提供了广阔空间,人的行为也更自由。“只要心灵理解一切事物都是必然的,那么它控制情感的力量便愈大,而感受情感的痛苦便愈少。”由于斯宾诺莎对意志自由和偶然性的否定,即从另一个侧面肯定了人通过努力可以认识自然的必然性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人的心灵与自然的融合提供了认识

论基础。心灵对自然的理解越多,人就越能主动地按照必然性的规律活动,他感觉到的幸福就越强烈。

3人类实现幸福途径

斯宾诺莎认为,情感的力量往往远大于理性的力量。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外物的刺激所引发的情感的力量,使得人们明知善而难行善。所以,斯宾诺莎认为要用“理性克制感情,管辖感情”。斯宾诺莎把情感分为主动的和被动的。情感的被动性是说情感中含有不正确、混淆的观念,应该加以排斥。被动的情感受到外界事物所决定,人自身对它无能为力。主动的情感是被理性认识和把握的,这需要从真观念的角度对那些不正确、混淆的观念加以排斥,让心灵变得主动。人只有摆脱了被动的情感,不受情感的奴役,才能从中获得自由,这是实现幸福的基本条件。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痛苦,往往是因为缺乏足够的知识认识到这些必然性。人具有的知识越多,理性也就越强,也就越能认识到自然的必然性,也就越能克制欲望、排斥被动的情感,从而也就越可能拥有自由、获得幸福。因为一个人有了充足的知识,他就能够明白哪些事情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他的行为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斯宾诺莎说:“只要心灵理解一切事物都是必然的,那么它控制情感的力量就越大,而感受痛苦的情感就越小。”正如斯宾诺莎所言:“幸福的生活是理性的生活”。在《政府论》中,斯宾诺莎有言:“人是一个社会的动物”。因此,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并不像个别所谓的极端利己主义伦理学,而是理性的利己主义。在理性利己主义这里,为了自我保存必然要有利于他人,因为只有利他才能实现利己。虽然利已是最终的目的,但这一目的之实现往往需要借助于利他作为手段。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也曾语重心长地陈述道:“除了人之外,没有别的东西对人更为有益。因此,人要保持他的存在,最有价值之事,莫过于力求所有的人都和谐一致,使所有人的心灵与身体都好像是一个人的心灵和身体一样,人人都团结一致,尽可能努力去保持他们的存在,人人都追求全体的公共福利。

4斯宾诺莎幸福观的现实意义

斯宾诺莎的幸福是获得人的心灵与自然一致的知识,是对自然必然性的认识,人在理智的指导下,完善和改进自身的知识,引导和克服情感,成为情感的主人,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和幸福。这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我国的社会建设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斯宾诺莎认为情欲是阻碍人获得幸福的一大因素,人只有在理智的指导下,控制情欲,化被动情欲为主动,人才能获得幸福。在物质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人们的幸福指数却反而降低,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增加。我们应该学会用“理性克制感情,管辖感情”,自觉抵制物欲的不良诱惑,避免过于追求物质从而迷失自我,丧失对修身和内省的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无法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人被物化、价值迷失的现象日趋严重,会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矛盾越来越紧张。重新找回理性的力量,在理性指引非理性下,更好的活出真真实实的自我,与人为善,才能使得人与人和谐,生活安宁快乐,使每个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斯宾诺莎的幸福观最大意义在于启迪现实中的人们,引导人们走向真正的幸福。他主张人要自救而不要自扰,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必然的,情欲也是,人应克制和引导情欲,而不是消灭情欲;人应在坦然接受现实中的必然性,努力自为,成为情欲的主人,追求心灵圆满的东西,让理性成为我们生活的指导原则。在经济日益发展的当下,国家在建设过程中也应该越来越关注人的幸福指数,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应该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建设和谐社会。

斯宾诺莎认为,爱自然是人的最高幸福和人一切行为的目的,自然不是我们利用的手段,而是我们目的的本身。自然不只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更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人的力量和行为最终都是出自对自然的必然性理解,也只有在自然的必然规律面前,我们才懂得我们自己存在的价值。对人而言,自然就是最圆满的,因此,达到人生的最圆满境界就是认识自然的必然性,即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认识自然,使人的心灵和自然达到和谐一致的状态。爱自然和尊重自然的必然性并不是让人类做自然的奴仆,听从自然的摆布。人的本质特性就是人有理性,

人在理性的指导下,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实现对自然的理智的、永恒的爱,个人在对自然的理智爱中超越自身,与整个自然交融,合二为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己,过上幸福的日子。热爱自然就是热爱人类自身,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内在的,认识自然必然性有助于唤醒人类内心处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自然的必然规律是我们无法抗拒也不应抗拒,人只有认识、遵循自然法则,让自然按照自身的规律存在,热爱自然,保持人与自然的长久和谐。如果人类为了自身眼前利益,无视自然规律,去征服和宰割自然,那么,人类会在叛逆自然中受到自然的惩罚。但是当前还存在很多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环境的日益恶化,这些最终都可能会导致生态危机。斯宾诺莎的人与自然和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观点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长久和谐共处具有重大意义。在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给我们的国家建设生态社会也有很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5斯宾诺莎幸福观的缺陷

斯宾诺莎的幸福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和重要的意义,但他夸大了理性知识对人们追寻幸福的作用,更多地把对幸福的探讨局限在知识论领域,把幸福看成是一种静态的心灵满足。由于斯宾诺莎的哲学缺少了实践的观点,所以人们在追寻幸福的过程中,力图使心灵与自然的必然性相融合,更多地是使主观服从于客观的规律,而很少谈到通过人的创造性活动来改造客观世界。从这个角度看,斯宾诺莎的幸福观只能是一种适应自然的哲学,缺乏改造世界的主动性,带有形式主义色彩。

斯宾诺莎的一生都在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他的幸福哲学的魅力之处在于追求人生的最高幸福,即达到人与神的合一。他主张正当、合理地追求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并视之为自我保存的基本手段。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理性追寻永恒的必然性,使心灵与自然融合一致,以求对必然性的认知,达到圆满的人生境界,即是幸福。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逐渐进入物质消费的时代,在物欲横流的状态下,人的精神世界滞后于物质世界,斯宾诺莎的幸福观对于我们摆脱这种现状,追求真正的最高的幸福极具借鉴意义。但斯宾诺莎关于追求人的最高幸福的思想存在着形式化、抽象化等理论缺陷。因此我们在认

识和研究斯宾诺莎的幸福观是必须全面地研究,辩证地看待,使其成为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6参考文献

[1]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M].洪汉鼎,孙祖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斯宾诺莎.知性改进论[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4]洪汉鼎.斯宾诺莎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刘玉鹏.斯宾诺莎幸福观简论[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3,(3)

[6]谭鑫田.用理性克制情感——斯宾诺莎的一个重要伦理思想[J].文史哲,1997,(6).

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及其现代思考

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及其现代思考 摘要:幸福一直是我们永恒关注的话题,由于每个人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我们对幸福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当今现实社会中,金钱,利益,享乐思想也异化着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使人们蒙蔽了对幸福的真正认知。当一些人以金钱和财富作为幸福的最终目标时,也有一些获得充足财富的人并非感到快乐幸福,而是空虚迷茫。因此,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幸福的内容是什么,幸福的真谛,以及真正的幸福能使我们本身内在价值获得怎样的提升。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幸福;现代思考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以人的本质为起点,认为幸福是至善,是人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来阐述幸福要在现实活动中以中道为原则来实现。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之所以有价值有意义,是因为它是几千年的产物,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我们有必要通过认真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来使我们今天的生活得以借鉴。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方面,希腊社会城邦国家在经济上都一个独立的个体,公民在城邦中拥有奴隶和一定的财产。奴隶作为组成家庭的财产要素之一,在城邦中有着许多生产生活活动,这使

人们在满足生活活动需要的同时,还有够多的时间去从事其它的社会活动。①另一方面“任何民族的道德传统根源都是一种关于人性的看法。”②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是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上提出的。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的动物”是亚里士多德两个重要的论断。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幸福的生活便是理性的生活。“人是理性的动物”告诉人们幸福生活的生活方式,“人是政治的动物”是告诉人们哪种政治制度更适合这样的生活方式。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幸福的内涵 首先,幸福即至善。亚里士多德是认为人类一切活动都是为某种目的,这种活动的目的就是善,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说明幸福,因而他认为幸福就是善,至善就是最高的幸福。虽然我们都有自己内心所追求的目标,在我们的行动中也体现着善,但是我们应该通过具体的实践性活动去追求一个最终的、完满的善来实现真正的内在幸福。而善是人们的各种现实活动所追求的目的。③简言之,幸福就是至善。其次,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人的幸福在于他是有没有在善的指导下去进行实践,而不在于他对某种德性的思考。幸福的获得在于通过自己努力实践来使自身价值得以很好地实现。幸福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人们需要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获得实现真正的幸福,而真正的

对上帝的理智的爱_浅谈斯宾诺莎的幸福观

第30卷第3期咸宁学院学报Vo.l30,No.3 2010年3月Journal of X ianning U niversity M ar.2010文章编号:1006-5342(2010)03-0027-02 对上帝的理智的爱 )))浅谈斯宾诺莎的幸福观* 龙欣宇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211100) 摘要:斯宾诺莎认为人类一切行为的最终目标是幸福,而哲学的宗旨则是引导人们寻求幸福。幸福观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斯宾诺莎更以追求全人类最高幸福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他把理性主义贯穿于其幸福学说中,力图倡导一种/放弃迷乱人心的财富、荣誉、感官快乐0,追求自然永恒的必然性知识,以求得心灵与自然融合的理性主义幸福观。他关切的是怎样使得世人以上帝为楷模过纯正的生活,通过对上帝的理智的爱,臻于幸福之境。 关键词:幸福;上帝;自然;理智;德性 中图分类号:B84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幸福是个深刻而复杂的多元概念,幸福也是人们争论不休的永恒话题,是人类生活不断追求的永恒目标。所以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达到幸福的圆满境界,便成为古今众多哲学家们关注的问题。在西方,幸福观按时代划分主要有三种,首先是古希腊时期以德性幸福论为主导的幸福观,第二个时期是中世纪时期,贬斥人世间的现实的幸福,将人们祈求幸福的目光转向神灵和来世。到了近代,人们又将感觉上的快乐视为幸福。而在17世纪的荷兰,一位在阿姆斯特丹的犹太人家庭里/依据天意降生的人0)))斯宾诺莎,以追求全人类最高幸福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他构建了饱含经世济民的哲学体系。他的哲学体系不只是为了解决上帝的观念而构建的,它是为解决人生的重大课题而构建的一个关于人的完整哲学体系。它的最终目的就是在理论上为人们提供一个达到幸福境界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幸福观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他的一本早期著作名为5神、人及其幸福简论6,其代表作5伦理学6最初书名亦为5论神、理性灵魂和人的最高幸福6。斯宾诺莎所追寻的幸福是对永恒不变的东西的追求,所追求的至善就是/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相一致的知识0,是一经发现和获得之后,便可以永远享受的无上的快乐。他认为理智是心灵中最好的部分,心灵通过理智的力量来克制被动的情感,从而达到幸福或自由的境界,这种境界也叫做/对上帝的理智的爱0。 一、幸福是对上帝的爱 世人理解幸福,有健康,有物质,有平和,有快乐。而斯宾诺莎对幸福的哲学体系,却是从上帝开始的。戈莱特在为5剑桥斯宾诺莎指南6所写的导言谈到斯宾诺莎的上帝观念时指出:/他的上帝,同神学家的上帝一样,是完满的和无限的,是一切的原因,而它又是自身的原因,拥有与存在同一的本质,并且是永恒的宗教沉思的爱和幸福的对象。0斯宾诺莎在他的本体论中,明确表述了宇宙间只有一个实体,它就是上帝,而上帝就是自然,即产生自然的自然,是自然本身所固有的,产生和规定宇宙中一切具体事物的力量和规律。 斯宾诺莎在5伦理学6中肯定了/宇宙间只有一个实体存在着,而这个实体是绝对无限的0,这个绝对无限的实体就是上帝。然而斯宾诺莎心中的上帝是什么样的呢?在5伦理学6中,他引入了/产生自然的自然0和/被自然产生的自然0的范畴。所谓/产生自然的自然,我们理解为这样一种存在:通过其自身,而不需要任何在它之外的东西,我们可以清楚而明晰地理解它,这亦就是上帝。0他认为,只有产生自然的自然才是上帝,而被自然产生的自然,即样态世界,只是上帝的产物而已。在他那里,上帝即自然,上帝的力量是自然的力量,上帝的指令就是自然的法则规律。同时斯宾诺莎在5上帝、人及其幸福简论6中还指出/上帝是一个被断定为具有一切或无限多属性的存在物,其中每一种属性在其自内中皆是无限圆满的0,圆满的存在物是不可能依附于在它之外的任何东西,所以,它必定存在于自身之内,上帝是万物的第一因,也是自因。是内在于人的固有因,也是自由因,是绝对自由的。 /一切存在的东西,都存在上帝之内,没有上帝就不能有任何东西存在,也不能有任何东西被认识。0在斯宾诺莎看来,人是作为实体(亦可称为自然或上帝)的一个样式而存在,人也存在于上帝之内,并通过上帝而被认识。上帝是自由因,是绝对自由的,具有最高的圆满性,享有最高幸福。而人存在于上帝之中,人就有可能分享上帝的圆满性、最高幸福。同时,幸福也是在对上帝即自然的法则规律把握中才能获得,斯宾诺莎就是从这样的角度提出了上帝是人类有可能获得最高幸福的最终根据。 *收稿日期:2009-10-18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读后感1000字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读后感1000字 哲学书我一直看的很少,因为觉得全是大白话,道理翻来覆去的说。初看,哇,好有道理,自己想想,又觉得貌似什么也没说,因为哲学在逻辑上的论述,都是可以合理解释的,最后的选择还是需要自己做判断。 最近马马虎虎地看完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我对叔本华并不了解,是看到了有推荐这本书的,正好想看书了,就决定看一看。 这本书内容很少,但是精炼,有深意。对于人生的智慧,叔本华到没有直接去说,只是围绕着“人”来讲一些道理,讲到了人,幸福、不同层次的需要、别人眼中的人,人的一生幼青老阶段以及延伸出来的一些作者的看法和人生建议。对“人”从里到外,从以前到现在,从内窥自身到外审整体,从财产、技术到精神、幸福都谈论到了。基于目前的阅历,我能得到的思考可能不多,但文中有两处内容,让我很有感触。 “我们幸福的原因在于我们自身之内,而非自身之外。” 这句话,咋一看其实就是一句白话,更像是一晚陈年鸡汤。我们或许会说,幸福是比较出来的,你没有那么重的攀比心,就是幸福的,

各自有各自的幸福。我们或许会说,你总拿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相比,又怎么会感到幸福呢。这些话我也拿来去安慰过朋友,宽慰过自己,但始终没有说服自己,因为一段时间后,我又会陷入不自觉的比较、难过、不幸福的感觉中。叔本华的想法是说服了我。他说“如果没有精神上的追求,就不会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如果一个人追求的是外在的感官享受的幸福,那么感官麻痹后就需要更具刺激性的事物去刺激感官。如果一个人追求的是某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他会对这个领域的内容感到非常兴奋,那么他对于其他人或者事所表现的不感兴趣甚至是漠视也是可以理解的了。所以,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最终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层面的东西。我并不觉得追求精神或者追求物质有不同或者高低之分,只是真正明白了内心深处了想法,才会明白怎样满足自己,怎样提高幸福指数。 “如果一个人缺少符合他年龄的神韵,那么他就会拥有他那个年龄特有的各种不幸,我们终其一生都只是生活在现时此刻。” 以前的我,总是希望事情尽善尽美,多听一些意见,多做一些考虑,多做一些及计划,多尽量避开一些“坑”,甚至想过,我要记录下来,以后告诉我的孩子,怎样去避免掉这些。但同时,我也在思考另一个问题,万一我的孩子不愿意听我的,执意为之,我是要坚持,还是要放下。现在,我想我会放手,我会给孩子建议,让他明白任何事情是立体的,多面的,不是填空题而是多选题,但是最终判断在他,

比较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比较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快乐主义 一、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1)幸福是至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有不同的等级,较低等级的善服从较高级的善,并以较高级的善为目的。比如,服安眠药的目的是睡觉,睡觉的目的是健康,健康的目的是快乐,快乐的目的是幸福。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善就是这些活动所追求的目的。如果有一种这样的目的,人们追求它不再为着获得别的任何目的,而且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着它,就一定存在着某种最高的善,这种最高的善或目的就是人的好的生活或幸福。幸福就是人的终极的目的或最高善。 (2)幸福和德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一定是在于现实的活动。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沉思的生活是比人的生活更优越的生活,是神性的生活。而对于多数有德性的人来说,属于他们的幸福就在于灵魂的合于伦理道德性的活动。一个过着正义、勇敢、节制的生活的人,就是幸福的。人的善就是灵魂的合德性的实现活动,如果有不止一种的德性,就是合乎那种最好、最完善的德性的实现活动。 (3)幸福的获得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学得的而不是靠运气获得的。一个人不依靠自己的努力,就不可能获得幸福。而且,幸福不在于一时一事的合乎德性,而在于一生中的合德性的活动。幸福意味着持续的、严肃的活动而不是消遣。按照他的看法,幸福当然也需要外在的善作为补充。而在所有的外在的善当中,朋友就是最大的善。严肃的活动需要我们与朋友一道才能持续进行。幸福的获得也需要外在的条件,比如财富、荣誉等。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1)快乐是身体健康与灵魂平静 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指奢侈放荡的快乐,而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即身体健康与灵魂平静,而灵魂的快乐更深刻和持久。他认为,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择,不是每一种痛苦都应该被规避。取舍何种快乐或痛苦体现了一个人在精神上的自由程度。他说:“凡是必要的,也就是容易满足;凡是难以满足的,也就是不必要的。”为此,他对欲望做出了分类,欲望包括自然的欲望和不必要的欲望。自然欲望又分不可或缺的欲望与无关紧要的欲望。只有那些不可或缺的欲望才是必须满足的,而控制那些不必要的欲望才是获得真正快乐的前提。 (2)快乐生活在于改变思维 伊壁鸠鲁认为,对死亡的恐惧常常支配着人们的行为。由于怕死,人们试图防范他人,求得安全;对安全的追求又导致人们追求权力、财富和荣誉。他认为,人不必相信各种占卜、迷信、祭祀,而应相信自己的感受,产生一种个人自足的状态。他教导人们美好的生活在于享乐,真正的幸福在于避免一切痛苦、烦恼和忧虑。伊壁鸠鲁指出,达致快乐生活不在于获得财富,而是要改变思维,学会从无限攫取型的追求中退缩,改变抱怨、不足、懊悔的心态,转向满足、感激的心态。例如友爱是因自身而被想望,可以给人带来快乐,是值得追求的。

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探析

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探析 发表时间:2018-09-18T09:52:27.380Z 来源:《知识-力量》3中作者:刘术婧 [导读] 斯宾诺莎是欧洲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本文探讨了斯宾诺莎实体学说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以及实体与属性、样式的关系。阐述了实体学说对欧洲哲学史的影响。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市 300204) 摘要:斯宾诺莎是欧洲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本文探讨了斯宾诺莎实体学说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以及实体与属性、样式的关系。阐述了实体学说对欧洲哲学史的影响。 摘要:实体;神;自然;属性;样式 一、实体是唯一的:神即自然 实体是斯宾诺莎世界观的基础和核心。关于实体,斯宾诺莎写到:“实体,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须借助于别的事物的概念。”也就是说,实体可以不依赖于他物而独立自存,也无须借助别的事物而得到说明。根据此定义,他推演出关于实体的基本性质。 实体是“自因”的。斯宾诺莎说:“实体不能为任何别的东西所产生,所以它必定是自因,换言之,它的本质必然包含存在,或者存在属于它的本性。”所谓“自因”即是自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不需要借助其他东西而存在。斯宾诺莎根据“自因”的观点,排除了“外因论”,反对用超自然的原因来诠释自然,坚持自世界自身来说明世界,认为世间万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中,一切都可通过因果规律得到解释,反对神学目的论。写到:“自然并没有预定的目的,一目的因都只不过是人心的虚构。” 实体是无限的。斯宾诺莎说:“凡是实体都必然是无限的.”由于实体是“自因”的,它的本质必然包含存在,所以否定它的存在是不成立的,给它设限制也是不可能的。如果说实体是有限的,实体就需要依赖他物,受他物限制,并通过他物得到解释,这和实体的定义相矛盾。 实体是唯一的。斯宾诺莎说;“不能有多数实体,只有唯一实体。”如果实体有多个,就会分为两种情况:若他们属性相同,则为同一实体;若他们属性不同,就会相互限制,有了限制就有了规定,因此他提出“规定就是否定”这一命题。例如:我们说这个人瘦的,就是在否定这个人不是胖的。而这违背了实体的定义,因此,实体是唯一的。且将这个实体称为“神”,他写到:“除了神以外,不能有任何实体,也不能设想任何实体。” 实体是永恒的。所谓“永恒,我理解为存在的自身,就存在被理解为只能从永恒事物的界说中必然推出而言。”永恒即存在自身。由于实体即是自因,存在属于它本性,所以实体就不可能不存在,因而一定是永恒的。此外,因为实体既然是自因的,其存在就不可能由他物所产生,所以他的存在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点,必然是永恒的。 实体是不可分的。如果实体可分,那么仅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从实体分出来的各个部分保持原来的性质,另一种情况是失去原来的性质。那么就前者来说,具有同样性质的实体即是同一实体,但后者却是不可能的,因为存在即实体的本性。此外,若实体可分,也就是说实体的部分是有限的,这与实体本性矛盾,因而是不成立的。 斯宾诺莎认为,作为“自因”、无限、唯一、永恒、不可分的实体,乃是万物的本质和万物存在的唯一的原因。 斯宾诺莎有时将实体称作“自然”,有时叫做“神”。这是因为他认为,神就是自然,自然就是神。它说:“万物依自然的一般法则而存在,并且为之所决定。此自然的一般法则不过是另外一个名称以名上帝的永存的天命而已。……所以,说万物遵从自然律而发生,和说万物被上帝的天命所规定是一件事情。……因为自然的力量与上帝的力量是一回事。” 这个观点与与传统神学意义上的神不同。在传统的神学中,神和自然是对立的,神即具有人格、意志、干预人间祸福的超自然的神的存在。而斯宾诺莎认为不是外在于自然的东西,而是自然的全体,神并不是自然的创造者。神超越世界之上是不可能的,,神是内在于事物之中的。斯宾诺莎写到:“自然是通过自身而不是通过任何他物被认识的。它包含无限多的属性,其中每一个属性都是自类无限和自类完满的。存在属于它的本质,因此,在它之外没有别的本质或存在,所以,自然恰好符合无上荣耀和神圣的神的本质”。在斯宾诺莎著作《伦理学》中,“实体”“神”“自然”是对同一东西的不同表述。有人企图将斯宾诺莎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来分别解读这三个概念,但并未成功。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将神定义为“我理解为绝对无限的存在,亦即具有无限‘多’属性的实体,其中每一属性各表示永恒无限的本质。” 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中,神即自然,自然即实体。这三个词随着所涉及的问题的变化而出现,是不断变换的。思考的三个首要问题是起源、结构和材料问题。当考虑起源时,他似乎使用“神”;当考虑结构时,他似乎使用“自然”;当考虑材料时,似乎使用“实体”。 二、“属性”与“样式 斯宾诺莎从它的实体学说出发,进一步阐述了“属性”“样式”两个范畴。斯宾诺莎对属性的定义是:“属性,我理解为从理智来看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也就是说,属性是实体固有的本质特性,是实体的表现形式,而这种表现形式是从人的认知来对实体的认识。斯诺宾诺莎认为,无限的实体必然有无限多的属性,每一个属性也都各自表现实体永恒无限的本质。但是由于人类的认知方式有限,因此,能被我们所认识的只有思维和广延两种属性。这两个属性的区别依附于实体,不能独立存在。他说:“纵然两个属性可以设想为确实有区别,……我们也不能因此便说它们是两个存在物或两个实体。”也就是说,不能把思维和广延视为两个独立存在的实体,它们只是同一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在这里不难看出,斯宾诺莎把认为思维和广延属于同一个实体,其目的就在于用唯物主义一元论克服笛卡尔的二元论。但是,斯宾诺莎并没有真正解决思维与存在、精神同物质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尽管思维和广延是同一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但两者各自独立,不能相互限制。思维不能决定广延,广延也不能决定思维。他说:“身体不能决定心灵,使它思想,心灵也不能决定身体,是它动或静,更不能决定它使它成为任何别的东西。”可见,斯宾诺莎的属性学说是心物平行轮的观点,保存了笛卡尔二元论的残余。 接下来,斯宾诺莎对样式的界定是:“样式,我理解为实体的分殊,亦即别的事物内并通过别的事物而被认识的东西。”这就是说,作为样式的个别事物都是实体也即自然的个别表现,不仅依赖于整个自然界,而且它们也处于必然的因果关系中。样式是实体的分殊,而我们认知的实体的属性只有思维和广延,因此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要么属于思维属性如个别的思想、观念、情感等,要么属于广延的样式如一切具有广延的物质事物。这些个别思想等和个别事物既相互区别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这是样式与样式之间的关系。由于样式是在其他

东西方自然观比较

1.题目:东西方自然观比较

摘要:自然辨证法中马克思主义自然辨证法,通过对东西方自然观的分析以及东西方自然观形成的基础,最后从本专业方面分析了自然观的应用 关键词:自然观主客二分古代自然观机械 1. 什么是自然观 所谓“自然观”,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者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生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7世纪,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个形态。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2. 西方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世界,由于发生了物理学的革命,自然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现代科学自然发展阶段。这场革命起源于19世纪末的经典物理学危机。所谓主客二分学说,是指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人与自然的二分对立的学说,在西方思想界,主客二分学说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古希腊哲学中,主体与客体、心灵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笛卡尔开创了“主客二分”式的哲学主导原则,缔造了一个新的完全不同于古希腊的哲学体系。在笛卡尔看来, 有两种实体: 一种是灵魂或

心灵、精神、自我(这些概念在他那里是同义词) , 其本质是能思维而无广延;另一种是物质实体,包括人的躯体,其本质是有广延而不能思维。这两种实体不仅本质不同,而且各具有不同的功能、属性,这样,笛卡尔将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对立起来,西方哲学的二元论思想从此发端。 当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被一分为二时,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必然产生一个问题, 即主体怎么能够走进客体, 认识客体?精神怎么能够把握或认识那本质上是非精神的自然? 弗兰西斯·培根极力鼓吹发展自然科学。他提出:“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合而为一”;“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 而且几乎是一样的”,鼓动人们发展科学技术, 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建立人对自然的统治。在康德的哲学中, 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被视为一种立法关系:“人为自然立法”,“自然的最高立法必须存在于我们心中, 即存在于我们的理智中, 我们不必借助经验从自然中去寻找自然的普遍规律, 而是相反, 我们必须根据自然的普遍规律从存在于我们感性和理智中的经验可能条件里去寻找自然”。他认为人对外部自然界的关系是自主的、能动的,尽管唯物主义论者认为意识是无法决定物质的。黑格尔则以无比乐观的笔调写道:“自然对人无论施展和动用怎样的力量——寒冷、凶猛的野兽、火、水,人总会找到对付这些力量的手段,并且是从自然界本身获得这些手段, 利用自然界来对付自然界本身”。费尔巴哈将神学溶化在人学之中,在他看来,人类可以征服一切东西,能够得到人

陈果《幸福哲学课》读后感1000字

陈果《幸福哲学课》读后感 延安建行曹艳阳 很好的一个机会听了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人生果然不同》音频课,感觉意犹未尽,听音频,整个人都能安静下来,她的声音真的有种魔力能吸引到我,摒弃外界的干扰和内心的浮躁,让自己对人生又了重新的思考,惊叹于这是怎样的奇女子,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活得如此达观通透,折服于哲学的理性思考。真的是,换一种看法,便是换一种活法。 很喜欢她的自嘲: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风情万种:便是你热爱生命,轻舞飞扬的样子; 与世无争:便是你能面对人生的诸多境遇,淡定从容,恬然自适的襟怀…… 1、寻找生命里的树洞 真正的知己好友她有很深的爱、有很深的理解、有很深的信任,而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有私心的,这样的知己好友是另一度空间里的另一个你,她是另一个镜面中的你,她是另一个你。她的声音可能代表着是你的另一种心声。血脉家族是我们的亲人,而精神家族是我们的知己,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能找到自己的知己,找到自己的那颗树、那个树洞,来安放自己的灵魂。在新的一年,新的活法,找到自己的精神家族,种下自己的那颗树,遇见那个属于自己的心灵的树洞。 2、真诚,何尝不是一种自爱 知我所能,我所能者,尽善尽美。知我所不能,我所不能者,虚怀若谷。 我们大可以活成我们自己,活的更本色一点、更真实一些,反正

还是会有人喜欢你。但至少你会更喜欢你自己。这才像"自爱",不是吗?的确如此,我们要学会自爱,真诚的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和你自己。 3、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无论是花谢花开,还是人去人来,古老的宇宙以一种隐秘而玄妙的方式保持着自身能量的平衡。而每一个生命的存在与消散,都在提醒我们每一个生命的独特与唯一,以及每一刻时光是如此珍贵因为它一去不返。所以我们当珍惜生命,全然投入当下的生活,郑重地对待此时此地眼前的这个人,手头的这件事,我们的此时此刻。 记得俄罗斯的一首小诗中写道,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一生很短,短的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虽然岁月的年轮无情地在我们的容颜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烙印,但我们仍然拥有一个年轻的心态。只要你愿意,你一样可以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喜欢的自己。 生命的美好,来自踏踏实实的追求和热爱,无论人生到了哪个阶段,心中都要有诗意和远方,以及对生活的向往。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依然真诚地生活。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人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今生,惟愿,守着余下的流年,让心在简约中安放,让灵魂在安静中盛享生命的丰润,让精神之树在平凡的世界里开出一朵朵素素的小花,温柔着岁月,惊艳着时光。 作者:曹艳阳,陕西延川人,建行延安分行工作。陕西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延安诗词学会会员。爱好书法、瑜伽,喜欢古诗词、散文、

浅析斯宾诺莎的“泛神论“

浅析斯宾诺莎的“泛神论“ 一个挪威人写了本书《苏菲的世界》;写斯宾诺莎的一章,小二毛觉得有些话说得很中肯,抄录两段于下: “……很少有人象斯宾诺莎这样大力地鼓吹言论自由与宗教上的宽容精神。” “提醒自己你只是整个大自然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是整个浩瀚宇宙的一部分。” 作为个人或者整个人类,我们在宇宙中其实是非常渺小的,我们的一些认知还是很有限的;所以,以宽容的精神,对待各种学说以及宗教,总是比较妥当的。 我非常尊敬大哲学家康德,却怎么也想不通,连康德先生也会攻击起斯宾诺莎来了,说他是“一个理性和科学的强盗和杀手”。 后来有一天,似乎有点想明白了。 一个大哲学家建立起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便会认为自己是最正确的了;小的不同意见,尚还可以容忍,如果与自己的体系大有不同,很可能就会觉得他人是荒谬之极。 康德要在自己的哲学体系里,给上帝留出一个位置,所以一看到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就会很生气。 想到连康德这样的大哲,也难免有这样的臭脾气,不禁哑然失笑。 其实,斯宾诺莎也是给“上帝”留了位置的;他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观点,是“泛神论”。

他说: “神即自然。” 这是什么意思呢? 从比较哲学的观点来看,他心目中的上帝,与我国孔子心目中的“天”,倒是很相似。 孔子说: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所说的“天”,指的是永恒的大自然规律。 1929年4月24日,纽约犹太教堂牧师H·哥尔德斯坦,从纽约发了一个仅有五个英文词的电报到柏林,问爱因斯坦: “您信仰上帝吗?” 爱因斯坦的回电,如下: “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这个回电,被收入《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43页。) 可见爱因斯坦心目中的“上帝”,也是指森严的宇宙秩序。 其实,康德也说过这样的话: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索,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头上的星空”,亦即自然界的秩序,也就是斯宾诺莎所指的“上

作文素材:叔本华50句智慧名言

作文素材:叔本华50句智慧名言 01,在这世界上生存,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和宽恕能力合乎我们争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帮助我们避免受到伤害和损失,后者则为我们免除了人事纷争和吵闹。——叔本华 02,那些难以放松自己心情的人,必须以命运论的观点安慰自己,因为命运论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真理: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必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叔本华 03,我们不应该在犯下明显的错误以后为自己开脱责任,淡化或者粉饰错误,就像我们经常做的那样。我们应该坦白承认错误,清楚明白这些错误的严重性,这样,我们才可以下定决心在以后避免重蹈覆辙。——叔本华 04,真实不虚的友谊有着这样的一个前提:对朋友的痛苦、不幸抱有一种强烈的、纯客观的和完全脱离利害关系的同情。——叔本华 05,智慧不仅标示了理论上的完善,而且,还包括实践中的圆满。——叔本华 06,人的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根源,它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叔本华 07,要求读书人记住他所读过的一切东西,就像要求一个人把他所吃过的东西都储存在体内是一样的荒谬。人靠进食维持物质生活,又通过阅读过着精神生活。然而身体只吸收能够同化的食物,同样,读者也只能记住他所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符合他的思想体系或生活目标的东西。——叔本华 08,一个成熟的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所能获得的,就是摆脱偏见。——叔本华 09,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叔本华 10,同在一个舞台上,有的人是帝王,有的人是阁员,有的人是将军、士兵或仆人和其他等等,他们彼此的不同只不过是外在的不同而已,但各种角色内层核心的实在性却是相同的。大家都是可怜的演员,对自己的命运充满着渴望与焦虑。在人类的生命中就正是这种情况。——叔本华 11,只有当人挣脱了所有各种可能的期望,从而返回赤裸和冰冷的存在本身,人才能领会到精神上的安宁,而精神的安宁却是幸福的构成基础。——叔本华 12,在这世上,除了极稀少的例外,我们其实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叔本华 13,获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叔本华 14,谁要是在早年就能适应独处,并且喜欢独处,那他就不啻获得了一个金矿。——叔本华 15,能够自得其乐,感觉到万物皆备于我,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叔本华 16,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叔本华 17,学者是成天阅读、研究书本的人。而思想家、天才,以及那些照亮世界、推动人类发展的人,则是直接运用世界这本大书的人。——叔本华

探析深层生态学思想及理论旨趣

探析深层生态学思想及理论旨趣 深层生态学是西方环境伦理学界提出的一个与浅层生态学相对应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之一。它强调不仅仅从人出发,而应该从包括人与自然关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角度,把人~自然作为统一整体来认识、处理和解决生态问题。其理论宗旨是批判和反思现代工业社会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种种失误及其背后的深层根源,目的在于寻找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及现代社会的合理构建。今天,深层生态学不仅是西方众多环境伦理学思潮中一种最令人瞩目的新思想,而且已成为当代西方环境运动中起先导作用的环境价值理念。 一、深层生态学的创立及其渊源 “深层生态学”(deepecology)一词由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ArneNaess)首先提出,后经奈斯、德韦尔、塞申斯、福克斯等人的不懈努力而丰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环境哲学。奈斯是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教授,深层生态学的创始人。其思想深受斯宾诺莎和甘地的影响。著作主要有《对深层生态学态度的认同》(1985年)、《生态智慧:深层和浅层生态学》(1985年)、《生态学、联合体与生活方式:生态知识T》(1987年)、《肤浅的生态运动与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总结》(1987年)和论文《浅层与深层,长序的生态运动》(1972年)等。除奈斯外,美国著名诗人和散文作家格雷·史奈德(GarySnyder)通过其作品大力倡导深层生态学生活方式,他本人也因此被马克斯·奥尔史莱格誉为“深层生态学的桂冠诗人”。其诗集《龟岛》(TurtleIsland)于1975年获得普利策奖。这本诗集包括与禅守、美国印地安传统和深层生态学相关的诗、散文和论述。其思想的广泛传播为深层生态运动在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O世纪8O年代随着深层生态学刊物《号兵》(Trunpeter)在加拿大创刊,深层生态学与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生态学和生物区域主义等环保运动结合起来,成为西方有影响的四支激进环境主义之一。 在推动深层生态学在美国早期的传播历史上,德韦尔(BillDeval1)和塞欣斯(GeorgeSessions)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塞欣斯曾和纳斯共同起草了作为深层生态学核心的8条行动纲领,他主要从环境哲学方面介绍和阐述奈斯的思想;德韦尔则侧重于深层生态学思想在生态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两人合著的《深层生态学:物质的自然仿佛具有生命》(Deep Ecology,: living as if Nature mattered,1985)一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深层生态学思想的产生背景、思想根源、理论主张以及深层生态运动的相关情况,对深生态学思想在美国和欧洲的传播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工作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他们于1979—1980年间把奈斯的思想学说完整地引入环境伦理学领域,从而使深层生态学成为环境伦理学领域中一个正式的或规范的思想流派;其次,努力使奈斯的学说成为深层生态学正统理论,并扩展其在生态哲学中的学术影响力;最后,努力促成环境伦理学家们与深层生态主义者的相互认同。8O年代中期以后,澳大利亚的深层生态学家沃威克·福克斯(WarwickFox)脱颖而出,他更注重对外部意见的分析和对深层生态学自身的学

关于幸福的7个小哲理故事

关于幸福的7个小哲理故事 一.幸福 有一个人,他生前善良而且热心助人,所以在他死后,升上天堂,做了天使。他当了天使后,仍时常到凡间帮助人,希望能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有一天,他遇见一个农夫,农夫的样子非常烦恼,他向天使诉说︰“我家的水牛刚死了,没它帮忙犁田,那我怎能下田工作呢?”于是天使赐给他一只健壮的水牛,农夫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有一天,他遇见一个男人,男人非常沮丧,他向天使诉说︰“我的钱都被骗光,没有盘缠回乡。”于是天使送给他银两做路费,男人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他遇见一个诗人,诗人年青、英俊、有才华而且富有,妻子貌美又温柔,但他却过得不快乐。 天使问他︰“你不快乐吗?我能帮你吗?” 诗人对天使说︰“我什么也有,只欠一样东西,你能够给我吗?” 天使回答说︰“可以。你要什么我也可以给你。” 诗人直直的望著天使︰“我想要的是幸福。” 这下子把天使难倒了,天使想了想,说︰“我明白

了。” 然后把诗人所拥有的都拿走。天使拿走诗人的才华,毁去他的容貌,夺去他的财产,和他妻子的性命,天使做完这些事后,便离去了。一个月后,天使再回到诗人的身边,他那时饿得半死,衣衫褴褛地在躺在地上挣扎。 于是,天使把他的一切还给他,然后,又离去了。半个月后,天使再去看看诗人。 这次,诗人搂著妻子,不住向天使道谢,因为,他得到幸福了。 你曾觉得孤独?你尝过幸福的味道? 孤寂、璀璨本就是形容词,所有的形容词都是比较的。 没尝过孤寂,又怎知何谓璀璨的人生? 孤寂又岂非人生之必经?人很奇怪,每每要到了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其实,幸褔早就放就在你的面前。 肚子饿坏的时候,有一碗热腾腾的拉面放在你眼前,幸福。 累得半死的时候,扑上软软的床,也是幸福。 哭得要命的时候,旁边温柔的递来一张纸巾,更是幸福。 幸福本没有绝对的定义,平常一些小事也往往能撼

叔本华论说文集读书报告

孤独的叔本华 ——《叔本华论述文集》读书报告 有人说,叔本华是悲观主义者;我说,毋宁说他是孤独主义者。 字里行间,我可以看见他的孤独——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孤独。或许是因为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所以只能学会平淡,学会不计较。正因如此,我深深体会到他的无奈:拒绝人群才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真相。为了探寻世界的本质,天才选择背离人群,而把别人用以寻欢作乐的时间用来思考人生。他是一刻不停地思考,用这种方式来麻痹、掩盖自己的孤独。 一.热爱独处 叔本华曾坦言: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我想,因为独处才能提供人的闲暇,即享受人的理智平静的宝贵机会。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拘谨、掣肘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社交聚会。”诚然,现实中的叔本华并不否定适度地参与某些志同道合者的聚会,但无疑那是以不违背理智能力为前提而言的,对于玩牌等低劣的而有时难以避免的社交娱乐,他是深恶痛绝的。从他笔下的哲学体系来看,叔本华更爱独处。显然我们有理由认为叔本华接纳独处、咀嚼独处、享受独处。 叔本华的孤独并不是令人费解的个例。纵观整个人类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极其普遍的规律: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这是根本的,同时也是必然的。 叔本华甚至曾写道:“跟与己不同的人进行频繁的交往会扰乱心神,并被夺走自我,而真正受到损害的他并不会得到任何补偿。”凡夫俗子难以觉察,而敏感的天才却将其视为一种理性的伤害和痛苦,因为正如叔本华所承认的那样,天才的感受性远比普通人来的强。 “在泛泛和平庸的社交聚会中,充满思想见识的谈话绝不会比低级的调笑来得受人们欢迎。所以,在这种社交场合要取悦他人,就绝对有必要把自己变得平庸和狭窄。”而叔本华拒绝为大众平庸的审美而拉低自己理智的能力,因此,他转而把空暇留给思索,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一个人只能与自己达致最完美的和谐,而不是与朋友或者配偶,因为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和脾气方面的差异肯定会带来某些不相协调,哪怕这些不协调只是相当轻微。”叔本华不能容忍这些不协调,于是他必然孤独,而且他还批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友谊、爱情和荣誉紧紧地把人们联结在一起,但归根到底人只能老老实实地寄望于自己,顶多寄望于他们的孩子。”在这方面,他或许是太过严苛了,眼里连小小一颗沙子也无法容下。 但是我们也无法否认,只有那些依靠自己,能从一切事物当中体会到自身的人才是处境最妙的人。

伊壁鸠鲁

“快乐”是一种善 ———试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观 摘要: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思想是以他的感觉论和原子论为哲学基础的。伊壁鸠鲁认为,人生的幸福就是追求和获得快乐,快乐是人间最高的善。他所追求的快乐,主要是指人的精神快乐。伊壁鸠鲁强调,人们在追求快乐时应该遵循德性的指导,这样他就把快乐主义与享乐主义区别开来,赋予人的快乐以道德价值。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思想成为后世功利主义的滥觞。 希腊化时期的伦理思想多以个人为思考对象,形成了不同于古希腊伦理思想的个人伦理学。古希腊的伦理学强调社会性要求,认为人的德性的养成和幸福生活的获得必须通过城邦才能实现,因为“人是城邦的动物”。但是,随着马其顿王国的入侵,城邦纷纷瓦解,依附于城邦的公民成为无依无靠的个人,原有的城邦伦理丧失其道德价值,关于个人的思考反而成为一种潮流,人们认为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养成德性、得到幸福。“他们不再问:人怎样才能够创造一个好国家?而是问:在一个罪恶的世界里,人怎样才能够有德?或者,在一个受苦受难的世界里,人怎样才能够幸福?”希腊化时期的伦理思想无一例外地关注个人如何安身立命、倡导追求个人幸福、张扬个人价值。而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学正是这一时期的个人伦理学的重要代表。 一、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观的哲学基础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思想首先是建立在他的感觉论哲学基础上的。他认为,感觉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关于一切事物的知识都是产生于感觉。人们的认识离不开感觉,因为感觉是最可靠的。“一切感觉都是真理的报道者”。离开了感觉,一切事物都会失去判断标准。当然,这里所说的感觉既是指人的身体、肉体的感觉,又是指人的心灵的感觉与体验,而快乐就是人们唯一的真实的感觉和体验。“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觉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 从感觉出发来判断快乐与痛苦,成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思想的鲜明特征。既然“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那么人们就应大胆地去追求快乐。但是横亘在人们心灵中的两大障碍———对神的恐惧和对死的害怕———阻碍了人们对快乐的追求,要破除人们的这种恐惧心理,就必须从根本上颠覆其产生的思想基础。在继承和发展德谟克利特原子论思想的基础上,伊壁鸠鲁运用其原子论思想对人们进行了心灵的哲学治疗。伊壁鸠鲁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世界的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物质产生的,而不是由物质世界以外的某种力量创造的,创造宇宙万物的物质就是原子。伊壁鸠鲁强调,整个宇宙世界是由形体与虚空组成的,其中,构成形体中复合物的就是原子。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原子相互冲击与碰撞的产物。所以原子既是创造宇宙世界的本体,又是生成世界万物的动因。当然,原子的这种自身运动,不仅生成了世界万物,也生成了人,生成了神。世界是物质的,因而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中的人以及神也是物质的。首先,伊壁鸠鲁从根本上否定了神的神圣性与绝对性。在当时人们的思维习惯中,认为神是凌驾于世界万物之上的一种绝对力量,神始终干预人们的生活,它具有神圣性。伊壁鸠鲁以原子论为思想武器,指出既然所有的存在都是物质的,都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神既然是一种存在,它也是物质的,也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是什么超越宇宙万物的神秘力量,它也是有形体的、有重量的,也是会作盲目运动的,因而在本质上与人没有什么区别。伊壁鸠鲁认为,神没有主宰世界的绝对权力,也没有赐予人们幸福与痛苦的权力;神从来不关心也不干预人间的事情,它只关注自己的事情。因而,人世间的一切事情都与神无关。人们对快乐和幸福追求的

生态自然观

三、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生态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形成的总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 (一)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1)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它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衡和非平衡的统一,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 (2)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生态化,从非生态型人工自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北生”,“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实现人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3)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全球性。它是以生态视角,代表地球人类(包括后代人)的利益,研究全球生态或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 (2)批判性。它从生态视角或人类的视角,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强调人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的生命共同体。 (3)和谐性。它强调科学技术与自然界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二)生态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1. 古代生态自然观思想。 (1)古希腊阿那克西曼德等主张人来源于自然界,亚里士多德主张人和具他有机体共存于自然界系统中。 (2)中国古代贤哲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论语》《荀子》和《吕

氏存秋》等典籍都提出了“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界要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2.近代生态自然观思想。 (1) 斯宾诺莎等主张人来源于自然界,卢梭指出了人类征服自然界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后果。 (2)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与自然界相和谐;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促进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三)生态自然观的基础 1. 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1) 生态科学认为人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者;人和生物共同遵守“物物相关”“相生相克”“协调稳定”等生态规律。(2) 生态科学主张以整体、循环、平衡和多样性的生态理念,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作用、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研究人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 2.生态自然观的技术基础。(1) 生态技术是包括环保技术在内的一类“持续技术’的总称,它被用于对风能、太阳能、地热和水资服的,刚用和对发物的再利用以及造林、治沙、滴灌等。(2)生物技术不仅包括传统生物技术,还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冶金技术(细菌浸矿)、环境生物技术(生物降解)等现代生物技术。 (3)生态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对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生态自然观的作用 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2. 有助于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1)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它们旨在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内外联动问题和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它们彼此“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2)生态自然观强调人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有助于人们“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