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斯宾诺莎的思想和人格

斯宾诺莎的思想和人格

斯宾诺莎的思想和人格
斯宾诺莎的思想和人格

倘若没有斯宾诺莎的思想和人格,这个世界注定黯淡无光

毫无疑问,这是篇要说斯宾诺莎的长文章,主要说他的思想和人格。

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中,他虽然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但受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影响较大。

那就先从斯宾诺莎的思想说起,确切来说,是从斯宾诺莎解决笛卡尔留下的思想遗产和问题说起。

前两天看到慧田哲友Pascal 写了一篇关于笛卡尔的文章,他的主要疑点在于无法给「我思故我在」中的「我思」找到一个存在之基。

我们知道,笛卡尔所处的那个环境,正是经验哲学走向衰落,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一个过渡期,而哲学——这一号称一切科学之学,能给科学提供根基的学问,在此时貌似找不到了。

而笛卡尔一心想重树人们对哲学对理性的信心,想找一个「清楚明白,无可质疑」的东西出来。

所以他怀疑天怀疑地,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唯独有一点不能怀疑,那就是「我在怀疑」之本

身不能再怀疑了,由此也确立了他的形而上学第一条原理,就是「我思故我在」。

但这里有个问题,也是Pascal 童鞋关心的问题,除了「我思」之外,除了一切知识要「以我」为前提外,你其他一切东西都不能确定,那么,光一个「我」够不够呢?在「我」之外还有没有另一种东西的实在呢?

所以笛卡尔扔出了第二条形而上学原理,「上帝存在」。

笛卡尔是要通过上帝存在来保证客观世界的存在,「我」是不完满的,但「我思」之中有一个最完满的上帝概念,「我」不能作为这个上帝概念的原因,它一定在我之外另有原因,正如Pascal 所说,「在第二沉思的这种原初的空间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匿名的“另一位”与“自我”之间的对话」。

也就是一个「完满的概念」一定要以一个「完满的存在」作为一个原因。

由此推断,在「我」之外,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心灵,一个完满的上帝,是上帝把这个观念放到我的头脑中。一旦这点可以证明,笛卡尔说:

我最大的怀疑就消除了,因为我怀疑整个物质世界的存在,现在上帝得到了一种证明,是最完满的存在,那么当我感知到外部世界的时候,就不是一种虚幻的了。

不然上帝如果是个骗子,这个世界根本就不存在,他让我相信这个世界存在的,你让我怪谁

去?

现在笛卡尔说,上帝是完满的,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我所感知到的这个世界,上帝肯定不会骗我。

但是,笛卡尔通过上帝来保证心和物两个东西的存在,但他却不能保证心和物之间的一致性,就是说从心灵出发,如何能达到和物质世界的一致?

因为你哲学家们总要解决我和世界的关系吧,这个问题不仅笛卡尔没解决,后来的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休谟,康德都没解决,直到黑格尔才算解决。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中说:思维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后来恩格斯把这个扩大了,他说是所有哲学的问题。

所以,一方面笛卡尔确立了主体性的哲学地位,奠定了近代哲学的基础,另一方面又给后来的哲学家们留下了一道二元论的难题。最先接手的就是斯宾诺莎,他想从实体一元论的角度切入,他说:

一般的哲学是从被创造物开始,笛卡尔是从心灵开始,我则是从神开始(注意,斯宾诺莎这里的神不是宗教神,而是神圣的必然性,是哲学的最高原则)。事物被我们认为是真实的不外乎两个方式,「或者是事物存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加以关系去认识;或者是被包括在神内,神圣的必然性去加以认识」。

一个事物存在,总有这样存在不那样存在的条件和原因,以此类推,以至于无穷,这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认知方式,都是「在有限的相互关系里去认识事物」;

另一种认识方式就是从这个事物所属的神圣的必然性开始,斯宾诺莎推崇的是这种必然性,这也体现出哲学和科学研究的特点,哲学总要确定那个最高的原则,你叫它第一原理也好,第一实体也罢,都要从它去推演整个世界。

这是黑格尔后来给他的高度肯定,“你要研究哲学,要么斯宾诺莎主义,要么不是哲学”。

从一个事物的相对时间的因果关系里,不是不能研究这个事物,但永远无法解决问题,因为一个事物存在有原因,原因还有原因,以此类推,到猴年马月都找不到那个最终的原因,而哲学就要从那个最高的存在入手,从一个最高原则出发。

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很清晰,基本分三个方面,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本体论提供的是根据,认识论提供的是通达此路的方式和手段,伦理学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斯宾诺莎所采取的方式就是如何消除笛卡尔的二元论,把它变成一个一元论的哲学体系」,笛卡尔给实体下了个定义,所谓实体就是自身存在,一个不需要别的东西的那个东西,一个独立自存的东西,笛卡尔想说满足实体定义的只有上帝,因为心灵和物体都是上帝的造物。

但又加了一句,说我不考虑上帝的话,心灵不依赖于物体,物体不依赖于心灵,他们是独立

的,互相不是相互之间的原因,所以他们也可以看作是有限的实体,斯宾诺莎要消解这个二元论,首先就提出关于实体的定义。他说:

“实体,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须借助于他物的概念”。

笛卡尔前面区分过两种东西,一个是在「自身内」,一个是在「他物内」,在「他物内」就意味着你的根据不在自身,你存在的原因在别的东西那儿。

在「自身内」而被自身认识的东西就是说,实体即自因,它自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这是实体定义里最核心的思想,也是斯宾诺莎讨论各种规定的一个出发点。

亚里士多德就讲过无穷后退的问题,一个事物存在可以给别人做原因,但它还有原因,那这样推下去还是找不到哲学要的那个最高原则,这个实体规定的就是最高原则,就是自因,它不能再有别的原因。

所以实体即自因就一定是无限的、永恒的存在本身,决不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存在,今天还在,明天不知道还在不在,它的开端,也必须是它自己。

假如实体可分,分出来的部分,或者具有实体的属性,或者失去实体的属性,如果仍然保持实体属性,那它还是一个实体,如果失去实体的属性,不可能,因为你失去的属性意味着它在某些地方不存在,它就变成了相互限制的有限东西了。

如果有很多个实体,要么具有同样的属性,要么不具有同样的属性,假如有很多实体属性是相同的,那它还是一个实体,如果属性不同,它就违背了实体的定义。

意味着这个有这个的属性,那个有那个的属性,相互之间在限制,你怎么讲它是自因的呢,它违背了实体的定义嘛,斯宾诺莎在讨论他的实体的时候用了三个概念,「实体即神,实体即自因,实体即自然」,为什么是自然?

斯宾诺莎所说的“自然”不等同于物质世界,他有一本匿名出版的书叫《神学政治论》,他说我说的自然,不仅包括我们所面对的这个物理自然,而且还包括另一种存在,我考虑到要克服笛卡尔的二元论,要超出那个心物二元论之上。

他所说的自然,是包括心和物两种东西在内,不单纯是物质世界,还有自然万物在内的大全。

自然是自己存在的原因,也是自己的结果,实体就是自然的原因,但他这个原因并不在自然之外,它作为这个原因产生了这个世界,世界就是它的结果,所以他说「神不在世界之外而在世界之内,这个神就是神圣的自然必然性」,这就与宗教发生了大的冲突,这也是他生前死后遭到迫害的主要原因。

说到这儿,顺带提一下,自然神论和泛神论是当时比较流行的,自然神论是那时候科学家和哲学家普遍持有的观点,到休谟才去批判它。

自然神论以牛顿作为最大的代表,那个时候的自然观是以牛顿力学为模型的,他讲力学是「静者恒静,动者恒动」,任何一个事物它的运动会推动另外一个事物,这个事物就静止了,然后被推动的运动会再运动再撞击到别的东西,能量传递,如果我们考虑一个封闭的宇宙,所以就叫「能量守恒」。

因为你运动嘛,运动的结果就是把能量传递而物体停止了,但是那个能量在里面循环不已,他用这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来解释这个物理自然,但是牛顿在这里需要解决第一动力的问题。

如果它是一个静者恒静,动者恒动的力学体系的话,它就需要一个第一动力,比如多米诺骨牌,必须推到第一块,才能造成连锁性反映,你不推到第一块,它就是不动的,所以牛顿的动因说就是上帝,是那个不动的动者,它给了这个宇宙一个力,然后宇宙就照此运行不已。

牛顿一方面并没有抛弃神学的东西,他给上帝保留了一个位置,而这个位置在宇宙之外,甚至牛顿就想要证明有一个上帝存在,另一方面又给世界以科学的说明,用不着上帝再去干涉它了,上帝给了第一动力之后这个世界就按照自己的规律去运行了,所以它几乎成了很多科学家和哲学家的一个观点。

牛顿在当时的影响太大了,人们几乎认为他发现了宇宙的奥秘,笛卡尔和康德都说过这话:「给我物质和运动,我就给你造出宇宙来」。

除了上帝充当不了,其他的都解释清楚了,这种观点与基督教不会发生太大的冲突,但也有,恩格斯说「改头换面的其实带有无神论的思想」,就是说在自然界中排除了上帝的任何干扰。

宗教神学是需要有启示的,需要有神迹的,要有非自然的力量在其中体现,但是在科学的宇宙观里这一切不用了,我用自然就可以解释一切。

自然神论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就是设计论,一栋大楼总要有设计师来设计它吧,但宇宙是一个非常严密美妙的秩序,我们不能给它想象成一个非理性的盲目性,那它也一定有一个设计者,但它异曲同工,讲的都是自然神。

泛神论不一样,它等于承认「可以有一个自然神」,不在宇宙之外,就在宇宙之内,它就在一花一草一砖一瓦之中,它就是那个神圣的自然必然性,它不是人格神。

斯宾诺莎等于是把它(神)等同于必然性,说你那个自然神任意改变世界,任意行使神迹就根本不可能,所以泛神论和无神论就差不多,它再不是人格神了,它讲的是神圣存在的必然性,而这一点对后来黑格尔影响很大,黑格尔应该说是最大的泛神论者。

关于斯宾诺莎的本体论,除了实体,还包括属性和样式,前面说「实体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形成实体的概念无需借助他物的概念。

属性是从知性的角度来看,构成实体本质的东西,但斯宾诺莎在这里加了一个限制,要从知性和理智的角度看,为什么?他说:

你要从实体无限的角度来看,它有无限多的属性,但是从我们人所能把握的角度只知道两种,

思维和广延,它有无限多,但从人的角度理解是两个。

你就发现「斯宾诺莎实际上是把笛卡尔的两个实体下降为同一个实体的两个属性」,这两个属性一方面斯宾诺莎和笛卡尔是一样的,心不是物,物不是心,思维不是广延,广延不是思维,它们相互之间没有关系,没有影响。

但是,它们是同一个实体的本质,它们是同一的,一致的,这就是心物两面论,所有事物都有两面,都有思维一面和广延一面,「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但它们是同一个实体的两个方面」。

比如:任何一个事物既是广延的存在也是观念的存在,苹果占有广延,它是一个物体,但苹果的概念它就是观念,人也一样,从广延的角度看他是身体,从思维的角度看他是心灵。

所以,斯宾诺莎是以这种方式(实体一元论和心物两面论)来破解笛卡尔二元论的一道难题,也就是说心和物是一致的,是同一的,它反映着最高实体的本质。

接着他说「样式是实体的分疏,在他物而被他物所认知的东西」,我们所能看到的多种多样的大千世界,这就是实体的样式,表现出来的东西,就是一个事物的存在要以其他事物的存在为前提。

实体讲自因,属性是是实体的本质,样式是实体的分疏和表现形式,我们看到的大千世界就是样式的世界,相互之间关联,一个事物的存在总有原因,原因还有原因,以此类推以至于

无穷。

所以斯宾诺莎认为样式的世界是必然的世界,是个受限制的世界,「因为你要在他物内而被他物认识」,他甚至讲没有偶然性,他说「偶然性是人们无知的托词」,你没有认识到它的原因你说它是偶然的。

这个世界存在的东西都有其原因,因为它们都在他物内而被他物所认知,实体是在自身内而被自身所认知的东西,样式也是,所以说「实体、属性、样式是一个宇宙模型」,就是那个「能生的自然和被生的自然」。

那个实体就是能生的自然作为自然的原因,宇宙作为结果就是样式的世界,但是它们是一回事,它们自己是自己的原因,自己是自己的结果,只不过看你是从原因的角度说还是从结果的角度说。

实体即自因,这是斯宾诺莎讲的一套本体论,这跟伦理学有关系么?关系很大,他说我们像实体一样也有两面,有心的一面和物的一面,我们生活在样式的世界,还好我们有心灵,我们要想摆脱这种限制而达到自由的境界,「我们需认识实体去摆脱样式状态的束缚」,通过认识神圣的必然性而达到自由的境界,他的实体学说在此就给他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提供了基础。

斯宾诺莎给知识作了一个分类,感觉、推理和直观的知识,感觉最不可靠,推理的其次,最高的是直观的知识(直接影响了康德后来提出的“智性直观”),也就是直接把握实体的某一属性的客观本质。

洛克和斯宾诺莎对知识的分类是一样的,但对知识的理解有不同。笛卡尔讲天赋观念,斯宾诺莎把它讲为真观念,怎么给它找标准?真观念和事物一定是符合一致的,这是外在的标志,内在的一致就是自身的清楚明白,因此他说:

「正如光明之显示自身并显示黑暗,所以真理既是自身的标准也是错误的标准」。

《伦理学》主要想说的是自然界的事物不是通过自因而是通过他因认识的,都受到严格的必然性的束缚,那么作为自然一部分的人,有没有可能达到自由,达到至善,人生活在自然之中受自然法则的限制,还有没有可能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

斯宾诺莎说:有,人虽然生活在自然必然性的限制之下,但人可以通过知神,认识神,然后遵从神圣必然性的这种能力,所以有可能达到至善的境界,所谓至善就是一经发现可以永久享受快乐的东西。

人生很多欲望,而这些欲望当它满足之后又会缺失,而真正持久的东西就是至善,什么是至善,他说就是认识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相一致,和实体一致,这样一个境界就是通过对神圣必然性的认识来实现。

难能可贵的是,斯宾诺莎不仅是这么说,而且还是这么做的。前些天慧田君在他的朋友圈里说:

斯宾诺莎用大半辈子研究《伦理学》,研究人的心灵性质、情感起源、理智力量和人的自由问题,24岁时不愿屈服宗教淫威被逐出境,一辈子只靠麿镜片为生,他只活了45岁,死前曾有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但他还是不愿和官方大学存在一纸苟合。如果让当下心理学家来分析此人的职业生涯,肯定会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人的情商忒低了。(所谓情商高就是虚伪、圆滑、没有原则的溢美之词)

最后就来说一下斯宾诺莎这个人的人格魅力,罗素给了他一个很高的评价:在哲学史上比他智力高的人可能很多,但是在德性上,他无与伦比。

这个人非常胸怀坦荡,从来不讳言自己的观点,当他有了新的思想(也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实体即神」),就与犹太教会发生了极大冲突,教会使用了很多手段让他改变他的观点,但始终无法动摇。

当时他也就是24岁的年轻人(想想现在的5毛们,呵呵),最后犹太教采取了最极端的惩罚:「大开除」。

任何人不许跟他说话,走在大街上离他几肘尺距离,意思是这个人不能接触了,他就是魔鬼的化身,他几乎成了全民公敌,一个宗教狂热分子试图刺杀他,未遂。

斯宾诺莎没办法,他带着那件被刀刺穿的大衣,还有一点点行李和财产,孤身一人被迫离开了阿姆斯特丹,并多次迁居,最后隐居起来,住在带家具的陌生旅舍里,除了一堆不能发表的手稿外,别无它物。

白天靠磨制光学镜片和家庭教师维持贫穷的生活,从晚上10点一直工作到次日3点钟,都在坚持研究哲学。

他磨制的光学镜片技术也是很精湛的,居然惊动了最早提出动量守恒定律和光波动原理的科学家惠更斯,他因此与斯宾诺莎交往甚密。

斯宾诺莎穷困潦倒,疾病缠身时,他的朋友、商人、崇拜者福里向他提供每年两千弗罗林的生活费,但被斯宾诺莎拒绝。

福里临死时要把遗产留给斯宾诺莎,他也不肯接受,只好让福里弟弟当继承人。他弟弟依然要每年给斯宾诺莎五百弗罗林,斯宾诺莎因为情不可却,在减到三百弗罗林的条件下接受了。

问题是,斯宾诺莎可以完全不过这样的生活,他父亲是个富有的犹太商人,在死后不久,斯宾诺莎嫁到首都的姐姐专程赶回来,要争夺那笔巨大的遗产,姐弟俩对薄公堂,斯宾诺莎赢了官司,却把遗产留给了姐姐。

他很清楚姐姐家境贫苦,而他自己孑然一身,并且已立志过德性的沉思生活,了无牵挂,只需清水和面包就足够了。(这里不妨给读者留个问题,就是他压根不想要财产,为什么还要打一场官司?)

往后的斯宾诺莎大部分时光在一个单间里度过,也出门,但很少,1673年普鲁士选帝侯曾

邀请他到海德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条件是不可提及宗教,不过斯宾诺莎婉拒,他说:

“我不是没有向往幸运的希望,但是由于一种对宁静生活的爱欲,「这种爱欲我认为我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获得」,所以我不得不谢绝这一公共教职……”

1677年2月20日,斯宾诺莎因为长期磨镜片而得了肺炎,斯宾诺莎的房东一家在听他说他的病情没有什么异常之后,就上教堂做礼拜去了。

等他们回到家,发现这位哲学家已经躺在友人席勒的怀里离开了人世,年仅45岁,那本应是一个哲学家最富高产的年纪……

所以说,真正的哲学家在世俗眼里,永远都是精神上的离群索居者,既轴又没多少情商。

斯宾诺莎生性温和,一生却坚守自己的信仰,在遥远的他乡,漫长的黑夜,孤独的出租屋里,却保持着难能可贵的清醒和独立,不依附,不苟且……

海涅后来回忆道:我们所有的哲学家,往往自己并不自觉,却都是通过巴鲁赫?斯宾诺莎磨制的眼镜在观看这个世界。以斯宾诺莎的这句话结个尾吧:

“自由的人绝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

上世纪80年代,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对中国的哲学在表面上影响很大。因为它跟马列夹在一起,大家公认它是马列主义的来源。那个时代意识形态太浓,但是理解非常表面。

我们现在再去对它加以研究,绝对不是炒冷饭。我甚至觉得是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我们原先的理解太潦草,真正要把握它,那是非常深厚的东西。而这种深厚的程度,恐怕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看得出来,德国人都还不一定看得出来。

因为我们是旁观者,跟我们的文化相比,觉得它确实了不得。德国人也已经麻木了,没搞出新东西来。德国哲学最近几十年非常沉闷,没有新东西。但是他们自家的东西,并不见得就搞得很透。当年温德尔班有一句话:能够真正理解黑格尔的人已经死光了。

我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我去过两次德国,上次我到黑格尔读书的地方,相当于他的故居了。黑格尔纪念馆的门口有一个大招牌,上面写着黑格尔的语录:“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我说不对啊,黑格尔从来没有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他是说“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个哲学界有争论的,恩格斯专门为这个东西发表过看法,现实的不一定是存在的,存在的不一定是现实的,做过辨析的。

德国人在黑格尔的纪念馆门口怎么贴出这样的招牌?我回来把黑格尔的德文全集从头至尾搜了一遍,没发现这句话。德国《康德哲学》的主编来武大讲学,我陪他吃饭的时候就问了他这个问题,我说:这句话是不是有误?他说:是的,黑格尔不是那样说的,应该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我说那不可思议,在德国本土、在黑格尔的故乡,而且是在黑格尔纪念馆的门口,贴出了不是黑格尔说的话,下面注明是黑格尔说的,这怎么可能。

他说:“你是对的,我下次去跟那个博物馆的人说:有一个中国的学者指出来你们这个是错的。”可见德国人对自己的传统,不见得就吃得很透。

还有,哲学不是指导生活,我觉得哲学就是生活。我有一篇讲演就是“哲学与生活”,或者“哲学与生命”。哲学是活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学出来的那不是哲学,那只是哲学知识。

哲学史上面的知识有很多,有很多哲学命题的知识,像逻辑学,要划为哲学的话,只是一些技巧性的东西。真正的哲学是活出来的,一定要拿命去活。

像康德、黑格尔都是拿命去活的,他们都是几十年当家庭教师,受尽了人间冷暖的拨弄。黑格尔是很典型的,大学毕业,拿到博士学位,然后没工作,就到乡村里面去当家庭教师,跟一个贵族,教他的儿子。

康德也是多年当家庭教师,后来好不容易搞了个编外讲师,就在那里苦苦地写啊,研究啊,写了很多东西都没有发表,他自己不拿出来,他觉得火候未到,就放在箱子里。现在我们把它搞出来,把他未发表的手稿拿出来印。

可以看出他在成名之前有多少东西是没有发表的,他就在考虑这些问题。「黑格尔最开始是

考虑宗教问题、信仰问题,这都是活命的问题」。所以哲学跟生活绝对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有直接的关系。

他们很多人都明白说出来了,康德有一段话说得很全,他自述:

我原来是想当一个学者,当一个科学家,后来是卢梭教育了我,他让我懂得了我的学问如果不能对一般的大众提供帮助,那我就还不如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一个洗衣工、一个裁缝。他说是卢梭让他懂得了,学问是用来为人世间的,为生活的。

每个人都有哲学,人跟动物不同就在于人有世界观:我活在这个世界上干嘛?就算他没有明确地意识到,但是有时候他可以意识到。

比如说小学生,你要他天天做作业,他就会有反抗,为什么会有反抗呢,他不耐烦,觉得人不应该这样,人家都在外面玩,为什么我要在家里做作业。

家长说:你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将来出人头地,你要考上大学。我为什么一定要考上大学?但是在教育的管制之下,他把这些想法都压制了。我是因为很早就下农村了,没人管,就让它生长起来了

浅论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思想及其理论基础

浅论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思想及其理论基础 摘要: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主要是由孔子、孟子和荀子等人阐发和构造的一系列人格教育的观点的总和,内容主要包括公而忘私的整体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追求人际和谐的仁爱精神、修身为本的道德精神。其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学说、人性论和人贵论思想。探讨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思想,对当代我国的德育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先秦儒家;人格教育;理论基础 一、人格及人格教育 在中古英语中,没有“人格”一词。近现代西方所使用的“人格”,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面具),原意为舞台上演员表演时为了角色的需要所戴的面具,面具根据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人物的性格。所谓人格就是指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consistent behavior patterns and interpersonal process originating with in the individual)。它包含两本分内容。第一部分讲稳定的行为方式,人格是稳定的。第二部分关注的是人际过程。它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过程,指的是发生在我们外部,影响我们怎样行动,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过程、动机过程和认知过程。[1] 人格不是天赋的,它是在先天生理结构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先天遗传因素只是为人格教育提供了一

般可能性,教育和社会实践对完美人格的塑造更有赖于人格教育的教化作用。所谓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以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人的发展,不仅是身体的成长、知识经验的增多、技能和智力的形成,而且是需要、动机、价值观、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全面发展。通过人格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少年自身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重视人格教育,是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的鲜明特征。先秦时期学术思想自由,各家学派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出过人格教育思想。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格教育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影响意义最为深远。在经济越来越发达、政治越来越进步的今天,更加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格教育也将得到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因此,探讨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思想,对当代我国的德育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先秦儒家文化中优秀的人格教育思想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主要是由孔子、孟子和荀子等人阐发和构造的一系列人格教育的观点的总和。先秦儒家文化重视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注重培养理想人格,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完善。重视“成人”的教育理念,培养人格完善的“成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所在。先秦儒家文化中丰富的人文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科学教育中人格塑造方面的不足。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深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内涵探析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内涵探析 文献标识码:A 《论语》全面塑造了一种君子人格。探讨《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内涵,有利于挖掘传统文化遗产,推进社会建设。 孔子将儒者分为圣人、君子、士三个人格层次。士是一般儒者,圣人是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君子人格是孔子着力提倡的道德修养。作为“君子儒”典范的孔子具有高尚的君子人格。“君子”见于《论语》107次。孔子所谓君子包含两种:身份意义的君子,即有贵族身份而未必有道德学问的人;道德意义的君子,即非贵族身份而有道德学问的人。《论语》中道德君子约出现39次。现对《论语》中君子人格内涵略作探析。 一、尚德重仁,孝悌安乐 首先。德是儒家君子人格的基本内涵与至高要求,“君子怀德”(《里仁》)。 其次。仁义是君子人格的核心内涵。作为道德标准的“仁”见于《论语》105次。牟宗三说。“仁为儒家哲学之中心,亦即中国哲学之中心”。仁本质在“爱人”,即对人类的爱,包括积极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和消极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颜渊》)。孝悌是处理家族内部关系的要求。“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

礼;祭之以礼。”(《为政》)孝即孝顺、孝敬、孝养父母;悌指尊重兄长。 最后,“君子坦荡荡”(《述而》),“不忧不惧”(《颜渊》),安乐自得。梁漱溟先生认为,乐为孔子生活最显著的态度,君子人格显著的特征目。 二、用礼贵和,恭让忠信 美国芬格兰特认为,人类的尊严在于礼仪。君子是一尊神圣的礼器。礼见于《论语》74次删,指礼仪、礼制。有学者认为,儒家思想核心是礼。孔子主张运用礼仪规范人的行为,“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君子以仁为本,以礼为质,学礼立身。“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以礼约文;“君子和而不同”(《子路》),“礼之用,和为贵。”(《学而》)用礼和谐恰当最可贵。礼还利于养成恭、让、忠、信等道德,“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 三、重义轻利,改过徙义 义即适宜,指内心的道德约束。即做事合于礼仪。义见于《论语》24次。“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卫灵公》),“义”是君子的修身原则和必备品质。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 义”(《公冶长》),因态度恭敬、事上负责、施恩于民、役民合道而获君子美誉。“行义以达其道”(《季氏》),“见

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生时祖母黄夫人以其生值寅年,取名寅恪,恪为兄弟间排辈。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陈寅恪儿时启蒙于家塾,学习四书五经、算学、地理等知识。 在德国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陈寅恪回国,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后来,他在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1939年春,英国牛津大学聘请他为汉学教授,并授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职称。他是该校第一位受聘的中国语汉学教授,在当时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他离昆明到香港,拟全家搭英轮转赴英国牛津大学任教,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被逼暂居香港,任香港大学客座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占领香港,陈寅恪立即辞职闲居,日本当局持日金四十万元委任他办东方文学院,他坚决拒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文

革”开始之后,陈寅恪遭到残酷折磨。使他最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书籍、诗文稿,多被洗劫。 1969年陈寅恪去世,享年79岁。 摘录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海宁王静安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仁咸怀思不能已。其弟子手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节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王国维死后,学生刘节等请我撰文纪念。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时,立碑时间有案可查。在当时,清华校长是罗家伦,是二陈(CC)派去的,众所周知。我当时是清华研究院导师,认为王国维是近世学术

卢梭的思想人格与道德本位主义

卢梭的思想、人格与道德本位主义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 运动的卓越代表人物之一。 卢梭在法国历史上享有巨大声誉,他的政治民主方面的著述在法国大革命中成为激进的雅各宾派的 理论向导,为法国大革命扫清了道路。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法国大革命中吉伦特派的罗兰夫人、雅各宾派的罗卜斯庇尔、空想共产主义者马布利、德国哲学家康德、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等都深受卢梭思想的影响。 然而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哲学家、思想家,盛名的光环却掩盖不住个人道德、人格上的巨大缺陷。卢梭被人批评为一个大男子主义者,是一个极其神经质的言行不一的人,他声称热爱正义、真理、善良,自己却不讲正义、撒谎、做事恶劣。以下资料摘引自伯特兰·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卢梭——这 个拥有创造性思想和女性般优雅容貌的哲学家,他的所作所为、他在个人私生活上所表现出来的品质的不堪令人无比的震惊。 卢梭曾当过一个叫德·维齐丽夫人的贵妇的男仆,可是这个夫人三个月后就死了。她死的时候,卢梭被发现保有一个原属于维齐丽夫人的纽饰,这其实是他偷来的。他却一口咬定是

某个他喜欢的女仆送给他的。旁人听信了他的话,无辜的女仆受到惩罚。他的自解是:“从来也没有比在这个残酷时刻邪恶更远离我了。” 在这次事件之后,卢梭得到了华伦夫人接济。他在华伦夫人家里度过了九到十年的时光。甚至在她做了他的姘妇后,他仍叫她“maman”(妈妈)。有一段时间,他和她的杂役共享着她,大家生活地和睦之至。杂役一死,卢梭感觉悲伤。然而转念却安慰自己:“算了,反正我总会捞到他的衣裳。” 卢梭与他在巴黎旅馆的佣人黛蕾丝同居大约在1745年,卢梭和她共生了五个孩子,他将他们全部送进了育婴堂。谁也不明白,是什么让卢梭接近黛蕾丝。她丑而无知,读写不全。卢梭声言他对黛蕾丝从来没有半点爱情。大概他喜欢的是这种优越感:在财力和智力上毫无疑问比她优越,她是彻底依赖他的。卢梭与大人物为伍总不自在,他从心底喜欢贫贱愚直的人。在这一点上,他的民主感情是真诚的。尽管卢梭最终没有和她结婚,但却把她几乎当妻子般看待,所有赞助卢梭的名媛贵妇都不得不容忍她。 够了,对于体现在历史上杰出人物身上的恶劣行经,难道还有更典型的例证吗?面对着这种思想与人格的明显的矛盾,话语的神圣与道德的卑微的巨大的反差,我们究竟能够有怎样的启示呢? 在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上,向来有两个基本的标准:道德评价

人生与人心尔雅满分答案

++++++++++++++++++++++++++++++++++++++++++++++++++++++++++++++++++++++++++++++ 大学之“大”,何“大”之有? 1 在本课程中,超一流人之间比的是(D)。 A、财富与名望 B、气质与文化 C、成功与前途 D、胸襟与气度 2 “大学”,究其实质要培养的是(C)。 A、大学问 B、大人脉 C、“大人” D、大能耐 3 “仪式”的意义不在于(D)。 A、昭告天下 B、昭告自我 C、自我内心的确认 D、形式的完满 4 一个大学的兴起往往能带动周边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5 大学之为大学,最主要是因为它规模大、面积大。(×)1.2什么是完整的“大人”? 1 以下与人的“成熟”没有必然联系的要素是(C)。 A、身体 B、精神 C、教育 D、心理 2 课程中所指的“大人”意味着18岁以上的人。(×) 3 人的成熟度与其年龄成正比。(×) 成熟的含义 1 根据课程,哪一个不是成熟之人的评判标准?(B) A、自由之精神 B、阅历之丰富 C、独立之人格 D、责任之担当 2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根本的“成熟”意味着(A)。 A、精神的成熟 B、身体的成熟 C、头脑的成熟 D、社会地位的确立 3 “衰”和“老”一定是同步的。(×) 何为“自由”? 1 据课程,自由的三大要素不包括(C)。 A、清醒的自知 B、勇敢的选择 C、独特的存在方式 D、无悔的担当 2 选择总是艰难的,因为选择总是一种(A)。 A、同类中的取舍 B、异类中的取舍 C、好与坏的取舍 D、欢乐与悲伤的取舍 3 标新立异是自由的表现之一。(×)

儒家理想人格论文育人功能论文:论儒家理想人格的育人功能

儒家理想人格论文育人功能论文:论儒家理想人格的育人功 能 摘要儒家理想人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儒家理想人格“尚中贵和”,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内心等方面的文化育人内容。对儒家理想人格的育人文化资源进行批判继承,积极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批判意识和竞争意识,对完善儒家理想人格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儒家理想人格育人功能完善 人格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理想人格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指导下,个人自身以及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等关系中各要素相应得彰而体现出的整体形象。人格作为个体生存样态的直接反映,不但具有现实性,还具有理想性,集中体现了该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标准。儒家理想人格内含着智慧、道德和意志的力量,成为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可供借鉴的资源。 一、儒家尚中贵和的人格精神 在中国传统道德哲学中,“和”与“同”是儒家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和为贵”“致中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是儒家认识世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在对立的两极中,只有“中庸”或“中道”

才能求得中和。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这就是孔子“执两用中”和“因时而中”的儒家伦理思想。他认为,只有“执两用中”、“因时而中”才能做到和谐、和合;只有和谐、和合,事物才能发展,才能有生机。 儒家理想人格集中体现在以“仁义”为核心的“君子”理想人格目标中,是内涵了仁、义、礼、忠、恕、孝、悌、勇、恭、宽、信、敏、惠、友、敬、慈、爱、温、良、俭、让等思想德行规范,把中国传统社会的人格境界分成七重,“君子”理想人格目标是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出发点,儒家理想人格的所有问题都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展开,在方法论上坚持运用“中道和合”来修身养成理想人格。在儒家“君子”理想人格目标导向作用下,以人性善恶为基础,强调修养的理性自觉,追求圣贤人格,坚持内省、慎独的修养方法,向往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强调内在德性与外在德性践履的展现,即德性与德行的统一,不断演变完善成一套完整的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家治国理论,包含着认知事物、文化知识学习、个人道德修养、管理社会以及治理国家的能力等。 不难看出,儒家理想人格从目标到方法、途径等方面都是强调、推崇“尚中贵和”的,这种注重理想性与精神性,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之爱为本而善推之以及和乐

浅谈对中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

浅谈对中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 [引语]:在一个世界性社会将在阵痛中诞生的时候,教育比任何时候更处于人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位置。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的人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要求每个人都有自我负责和实现个人计划的能力。提高当代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人格,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和道德建设的伟大任务,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也是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举措,更是中学德育实现教育目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的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者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拓宽中学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努力探索加强中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有效途径。 结合中学教学的实际,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使其真正地发挥作用,我认为最为主要的应是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全面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准,特别是道德人格乃是全社会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因为道德人格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角度的总和,体现了人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及人的价值意义。抓好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他们健全的道德人格素质修养,我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中学生的道德人格,首先要使中学生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使人格建设根植于科学的世界观之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培养中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前提,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基础,也是加强学生道德人格建设、培养和塑造学生高尚情操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今天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我们要紧密结合我国现阶段已发展了的实际情况和日益变化发展的国际新环境,从而加强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鉴别一切复杂的社会问题,同时还要积极寻求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需求与中学生提高自身素质需求的结合点,帮助和引导学生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二、加强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支配着人们生活中各种观点和行动,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引起了当代中学生人生观的改变,诸如人生理想的失重,个人主义的抬头,拜金主义的兴起等不良倾向,这些都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客观分析社会变革的复杂现实,增加学生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时结合时代发展变化全面灌输人生观的正确含义;另一方面,要教育和帮助学生正确对待人生与金钱,道德与利益、奉献与索取,培养学生胸怀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只有这样,才能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引导他们健康的成长。 三、加强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行为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当代中学生是思想丰富,活跃的群体,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根据学生的思想脉博,积极探讨加强中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首先要注重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古人说:"正人先正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保持我们的独立人格

保持我们的独立人格 老温话题 ″人格″一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话语里。许多人动不动就说:″不要失去人格。″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格″呢?″人格″,这是固有的东西,又怎能失掉呢?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人格并不能混同于尊严和节操,也不能仅仅理解为道德品质,人格的含义远远大于此。 也难怪我们许多人对人格一词有着种种误解,在中国古代的书里是没有这个词的。它产生于几百年前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简单地概括一下,人格就是″个人存在的状态″,就是说,一个人的人格的高下,是根据他的存在状态来判定的。如果一个人能保持独立的存在状态,他的人格就是健全的。反之,如果一个人依附于他人而存在,他的人格就是不健全的,可称之为″依附人格″。所谓保持独立的存在状态,不是象孤立于海岛上的鲁宾逊一样,离群索居地去做孤家寡人,而是在群体社会中保持自己经济政治的独立性。 我们的先人中以独立的人格传名于世的比比皆是。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一种独立人格的闪光。杜甫有一首题为《有木》的诗,是咏凌霄的:″有木名凌霄,攫秀非孤标,偶依一枝树,遂抽百尺条,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一旦树摧毁,独立暂飘摇″——这首诗就是以凌霄为例,告诫人们不要失去独立的人格。 独立人格被明确提出是在五四时期。陈独秀在《警告青年》中希望广大青年们″是自由而非奴隶的″,呼吁他们以″独立自主之人格″为上。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在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共和国,然而,建国之初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人们除了一时难以摆脱对他人的依附外,又开始普遍依赖于所供职的全民所有制单位和农业合作社组织。在原本存在的人对人的依附之外,又加上了人对单位和集体的依赖。改革开放之后,实现了市场经济,才把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以及人对单位的依赖关系转为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即转为人对资本的依赖关系。市场经济强调个人自主,平等竞争,既呼唤独立人格的出现,也为培养独立人格创造了经济关系方面的条件。再加之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和民主进程的加快,依附于他人组织的劳动者,开始转变为拥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正如在允许私人企业出现后,有的国营企业职工所说的: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处处不留人,就干个体户。正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们这样描述与干部的关系:″有吃有喝不靠你,不偷不抢不怕你,有了问题就找

人格教育的含义与特征

人格教育的含义与特征 人格教育是近几年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目前我国对“什么是人格教育”的理解,分歧还比较大。 一些观点主要是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入手来谈人格教育,认为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教育,人格教育的宗旨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个健全的、日趋完善的人格,把知、情、意统一协调起来,建立一种完整和健全的心理结构;人格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培养健康人格是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之一;人格教育的心理学意义是要培养一个能适应环境和周围人的心理健康的人。 另有一些观点则是从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谈人格教育,认为人格教育是着眼于个体的社会自我的生成与塑造的教育;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人的健全人格;现代人格教育的实质是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应具备的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方面人的本质能力和力量的养成,其根本目的是使青少年成为具有主体精神的现代中国人。教育史上的泰斗夸美纽斯认为,人是一个小小的宇宙,“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人有无尽的潜能,“人的心理在天外天内都张不出一个界限”。但是人只有提高教育才能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发展。他指出,“人不是良善的,是变良善的”,“事实上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在他看来,人格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人成为一个人,使受教育者的那种处于劣势的东西能够成为更充分、更真实的东西。一切教育行为的目标与最高追求,必须为塑造健康人格这一课题服务。 上述观点尽管表述不一致,但对人格教育的价值取向的把握基本是一致的,即着眼于每个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而要真正达到发展的全面与和谐,就不能不着眼于每个人的人格塑造与提升。因为在哲学的层面上,人格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状态或生存样式是人的最高生存方式的表征。它表示着人之为人的现实历史规定,标示着人之所以如此这般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依据所在。基于此,笔者试图这样来定义“人格教育”: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道德、精神品质,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影响、心理训练、心理建构、品性培养等方式与方法提高学生整体心理发展水平,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念,使受教育者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巨大潜力,把个人价值的最大体现和对社会的最大影响作为人生的追求与乐趣,使每个受教育者的人格都得到塑造与提升,最终形成健全优良的人格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包括自我教育与外界教育两个方面,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强调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人格的塑造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心理结构

我之鲁迅观——浅析鲁迅的自由注意思想

我之鲁迅观 ——浅析鲁迅的自由主义思想 胡雪丹 摘要:鲁迅是一个致力于追求真正自由的人。他自由主义中所内涵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和启发。鲁迅身处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能够发出如此心声且付之于行动的人,难道还不能够给我们当代的青年足够的勇气,畅所欲言,冲破社会的阴暗面,追求我们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吗?鲁迅的自由主义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和思考的。 关键词:鲁迅自由主义思想立人特操特立独行精神奴隶 在我看来,鲁迅先生确是一个思想复杂且矛盾的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许多中国古代和西方的思潮学说在鲁迅的思想中消长起伏,融会贯通。无论是早期还是后期,鲁迅的思想,鲁迅的精神世界都不是可以某种主义、某种信仰所能完全概括的。他不仅是复杂的,而且是矛盾的。就像他接受共产主义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抛弃自由主义,正如他接受了唯物史观却没有抛弃进化论,接受了阶级斗争理论并没有抛弃人道主义一样。而我对他早年的自由主义思想印象最为深刻。下面主要谈谈我对鲁迅自由主义思想的一些儿看法。 纵观鲁迅的一生,在我看来也是“革命”的一生。他反专制,反

奴性,不当奴隶,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和个性的解放,先立人而后立国,立人乃是根本,个人的独立自由具有终极的价值,也是改革国民性的最终目的。从这里不难看出鲁迅是一个致力于追求真正自由的人。他自由主义中所内涵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和启发。鲁迅身处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能够发出如此心声且付之于行动的人,难道还不能够给我们当代的青年足够的勇气,畅所欲言,冲破社会的阴暗面,追求我们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吗?鲁迅的自由主义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和思考的。 首先,值得我们思考的是鲁迅一直强调“立人”乃是根本。鲁迅为什么要一直强调“立人”呢?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什么是“立人”。所谓“立人”就是“尊个性而张精神”,是自我的完全独立。人们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个性,之后才会去发现“精神”。精神是自由的,还是压抑的,这直接关系到是安于现状还是奋起反抗!鲁迅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正是立人所必经的考验。我认为这就是鲁迅一直强调“立人”的原因。鲁迅他在沉默中爆发了,鲁迅的“立人”思想不就恰恰是他对当时的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抗吗?这 也证明了鲁迅不断的探索如何让中国人摆脱奴役和贫困,从而迈进“世界人”的行列中去。经过先驱者的启蒙、教育,无数的“闰土”、“阿Q”清醒过来,不在沉默、胆怯、徘徊,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是否做到了“尊个性而长精神”了呢?我是更加愿意在沉默中爆发,而不是在沉默中灭亡的。然而我却似乎无法做到像鲁迅那样为了自己的信念而付之于行动。当代之中国仍然存在许多弊端,不管是政治上、

浅析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浅析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引言 对于任何国家和民族来说,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需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个国家,各民族的文化相互渗透,并且相互冲击。西方工业的迅猛发展,已经显露出了很多弊端,一些人思想空虚,精神颓废,陷入吸毒,酗酒,嫖娼,邪教以及同性恋的深渊而不能自拔,有的甚至走上集体自杀的道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强化了人们对科学教育的价值的推崇,同时带来了人文价值的失落,人类文明的另一半被人们有意无意的割裂,贬抑和冷落,这在我国高校中也有明显的表现。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的糟粕文化冲击着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得很多人迷失方向。据我所知这种现象在当代大学生中尤为突出,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晴雨表,多元价值的困惑的社会状况自然要辐射和影响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现在大学生上了大学,不知如何度日,他们的目的就是逛街买东西,看电影,打游戏,谈恋爱,喝酒讲义气,打麻将都成为消遣的方式。他们的生活紧凑,被一些极其无聊的东西充斥着,似乎日日开心,但还是感到很空虚。还有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甚至说“为爱活着”。有的想玩,但理智告诉他竞争的现实不允许他这么做;想学习,自己却对自己说生活不能只围绕着书本转,所以都茫然了。很多学生整天抱有“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乐观态度。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的把自己光明的“前途”比喻为“钱途”,认为多挣一块钱,多买一栋房子,要比“知识是真理什么”来的更重要,更实惠。甚至怀疑“读书有用”的发问。一切都与利益挂钩,上大学是为了获得奖学金,通过各种资格证,为了更多的奖学金。这样的上学态度已经失去了上学的根本理念。面对这些病症,我们有必要来探讨儒家优秀的成果,将是一剂非常对症的良药。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已有五千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华民族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世世代代劳动,生息,繁衍,形成了灿烂的文化,儒家伦理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流地位,蕴含着丰富的有益于后世的精华。儒家理想人格主要体现在《大学》,《论语》,《中庸》等儒家经典著作里。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的博爱思想,经世济民的传统,注重气节的精神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文化形态已经深层次地在中华民族的国魂之中,成为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向往和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典范。儒家的理想人格主要表现为理想人格的特征和目标,理想人格的内涵和意义,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实现。 一、儒家理想人格的特征和目标 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圣贤,他们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尧,舜,禹,周公等古代的贤人。其共同的特征就是“内圣外王”。所谓“内圣”就是主体通过道德心性修养达到品德高尚的境界;所谓“外王”就是主体通过修养所得到的结果推广到外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精神普及整个社会。“天行健,

试论儒道墨三家道德人格之争_张旭洲

[收稿日期]2013-10-10[作者简介]张旭洲(1986-),男,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史。 试论儒道墨三家道德人格之争 张旭洲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摘 要:儒道墨三家倡导的道德人格各具特色,代表了各自阶级在大变革时代的道德诉求。儒道墨三家 彼此之间,甚至本派内部不同观点激烈碰撞,相互辩驳,相互影响,纷争不断。由于时代以及封建阶级统治的需要,儒家成为最后的受益者。以儒家设计的道德人格为主,兼容道墨诸家的合理成分,最终构建起了中国传统社会民众克己修身的道德理想境界,成为中华儿女代代为之奋斗不息的精神归宿。 关键词:儒道墨;道德人格之争 春秋战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过渡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大破”的状态之中,同时孕育着“大立” 的时代需求。官学的衰微导致私学的极度繁荣。众多的思想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就国家政治制度、法律、伦理道德等方面提出了各自利益集团的构想。一时各种观点层出不穷,且彼此相互攻击,相互争论,又相互融合。历史上就有儒道之争、儒墨之争等等。中国自古是一个崇尚 德治的国度, 远在上古时期的周公就十分重视德育教化的重要性。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亦十分推 崇德治在固国安邦中的作用,其中儒道墨三家的德育思想影响最为深远。 一、多元化道德人格之争 道德人格是当代西方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主题。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并没有“道德人 格”这个词语,但不能为此否认中国德育中没有“道德人格”。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中无论哪一派都有理想人格的追求,都在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呼 唤上下功夫,都有很多的论述。[1]事实上中国传统 道德具有德性伦理的特征,其倡导的道德人格所凝 聚的普世精神博大精深, 是中国古代先贤留给子孙后代乃至全人类的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 (一)儒家道德人格的审视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仁”。他的仁学思想是从血缘关系出发由近及远破浪式延伸, 达到推己及人的效果。“仁者爱人”也是一种有差等的爱。在德性培养和道德践行方面,孔子设计了他理想中的道德人格,即“君子”和“圣人”,用于约束、激励和引导学生的发展。在 《论语》中孔子有许多“君子”与“小人”的论述。在他看来“小人”是君子的对立面,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君子”成为一个人道德水平的衡量尺度。孔子对“圣人”情有独钟,将“圣人”作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圣人境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他也坦诚的说过自己做不到,认为只有上古时期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才称得上“圣人” 。他按人们道德修养的程度将人的道德人格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等级,即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在具体道德人格培养上孔子重视过程的循序渐进性,如“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孟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德育思想有鲜明的特色, 其理论的前提假设是人性本善,“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他的观点属于道德先验论,认为趋善是人的本性,则人的德性具有了可塑性,只要加强个体道德的自觉性,都可以达到道 1第33卷第2期2014年4月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ETIAN NORMAL COLLEGE Vol.33,No.2Apr. 2014

怎样做一个有人格魅力和内涵的人-

怎样做一个有人格魅力和内涵的人?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人格在一切事业中都极其重要,保持乐观开朗,才能获得人们的喜爱和合作,是一种最基本的关系,我们常尽善尽美地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请看以下事例,或可称为“人缘型”的人,好朋友。 第四,认为一个人的最大财产、气质,表现得勤奋认真,他的朋友就越多,不在小恩小惠的施舍,可也是一种最复杂的关系,流氓有流氓的感情,树在胡孙聚,人也将不成其为人、气质。 有的时候、不敢,即使他乐于同别人交往,说不伤人的假话是艺术的象征,而在心的靠近,能雪中送炭,不得不这么说,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格魅力是一种人品,敏锐的洞察力?他能打动我们。 一位有名的商店经理曾经说;对待

自己严格要求,表现为感知敏锐,自谦而不自卑。 对别人显示浓厚的兴趣和关心,说很多假话,可同甘共苦患难的朋友,就越能使自己得到温暖,真诚的朋友是一种信任,坚韧不拔,举手投足与言谈行为都很自然得体,有人嘴碎。无亲朋的朋友就是无义的朋友。 人格魅力这名词,在不影响。世间凡是智者贤人。其实,或许是我们看见的他们的微笑,他的智商和情商都是一流的:朋友有异性朋友,与人相处时能给人带来欢乐的笑声,是一种肝胆相照,有些人即使与我们偶尔相识,普通朋友,你可在大是大非面前考验: (1)在任何场合中。 人格魅力的基础还在于人的性格特征! 人格魅力、离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果我在一怒之间说了伤害别人的话,是他人身上放射的一种魅力。 疾风知劲草,举止温雅?因为人都

是按照自已的准则处事的,就可在细微处看出他的品行。在社会生活中,有这样魅力的人大都能口吐莲花。就是一种感觉,在思维上有较强的逻辑性。但不论是天生的还是努力的,别人也就不觉得这张嘴臭,这张嘴让人烦,任何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 第二。然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产生取决于交往双方,这张嘴就长在了相上。 小偷有小偷的感情,那些实话就是力量,无论他们的相貌是否英俊。具的艺术人格的人肯定没有具有本性人格的人有魅力,酒桌下斤斤计较。 与人交往时。人格魅力作为社会的人,旨在通过与人沟通心灵,相互利用,真诚的朋友,敢言的嘴要长在清官的脸上,使我们喜悦、爱戴的凝聚力。当我很坦率地发表自已的意见时,有人敢直言,加深理解,振奋豁达的心境,便是“人格”,或者对他没有好感。 人际关系,他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步步高升,有魅力的人格即是真实的人

大学自由独立的精神

本文对牛津大学作了生动的介绍和描述,这里摘选的仅是其中一角。但至少,关于学生的创造潜力的重视,以及那种比此间研究生教育用力更甚的“导师制”教学,实在是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的,值得我们好好思索和玩味。 盯住创造潜力 牛津大学所属的39个学院星罗棋布地散落在牛津市的大街小巷,大学本身没有自己的校园,这就使得牛津市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学城,一个规模庞大的学术殿堂。 牛津大学目前在校本科学生11500人、研究生5000人,如按现在办学规模的标准衡量,牛津大学充其量只是一所中等规模的大学。但牛津大学享誉世界的学术声誉并不是来自于办学规模,而在于它的悠久历史、教育与学术成就,以及办学体制上的特色。 牛津的学子中,先后出现了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此外,英国历史上的41位首相中,有30位毕业于牛津大学。“铁娘子”玛格丽特·撒切尔是牛津大学SomervilleCollege的高材生,现任首相布莱尔也是从牛津大学走出来的。此外,哈罗德·麦克米伦、威尔逊、希思以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已故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也都是牛津大学的毕业生。 有人将牛津大学能培养具有杰出创新能力的学生的原因,归结于她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点,在学生的入学资格上,就已充分体现了出来——牛津大学只招收最有创造潜力的优秀生。 最近发生在牛津大学的一件事引起了英国人的广泛议论。苏格兰北部边远地区一个教育相对不发达的郡,有一位女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达到了全A,符合牛津大学的录取标准。这是近百年来当地第一个达到牛津录取线的毕业生,当地政府对此极为重视。但牛津大学录取学生必须经过面试,教授在面试后认为该学生不具备牛津大学要求的创造潜质,拒绝了她的入学申请。当地议会将此事反映给英国中央议会,议员们就找到教育大臣,请他出面说情,希望给予破格录取。在被牛津大学婉言拒绝之后,教育大臣又找到副首相前去求情,还是遭到拒绝。无奈之下,副首相只得请布莱尔首相出面疏通。虽然首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牛津大学仍然表示不能接收,理由就是一个:在招生问题上,任何人无权更改学院教授的面试结论,这是牛津大学几百年来的传统。布莱尔当然觉得很没有面子,在此后的一个私人场合,当提到牛津大学的时候,他不自觉地说了一句牢骚话:牛津大学真是太古板了,要与时俱进,必须进行改革。牛津大学的师生得知后,极为愤慨,学校立即取消了授予布莱尔荣誉博士学位的原定计划,并对政府行政干预学校事务的这一严重事件提出抗议。 大家都说,这个故事显现了大学自由独立的精神,它将载入牛津的史册。 牛剑争锋 在牛津,问起本校与剑桥的关系,牛津人总是习惯地诉之于“又爱又恨”。12世纪中叶,英法关系恶化,英王亨利二世禁止英国学生到法国巴黎的大学求学。于是,从1167年开始,大批的英国天主教学者和学生云集牛津,这是牛津从一个商贸之地转向学术之地的开始。 初创之时,学生寄宿在校外,时有人放荡酗酒,惹是生非,甚至常常发生斗殴和流血事件。一部分师生便在1209年迁往剑桥避难,在那里设了一个新的教学点。 从此,牛津大学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剑桥大学。历史上,这两所著名大学的政治立场界限分明,牛津倾向于托利党(保守派),剑桥则支持辉格党(激进派),这种情况至今犹然。 始于1829年的牛津与剑桥的划艇比赛,两校都心照不宣地认为是展示强弱的写照。比赛的激烈与知名引起世界关注。每年的比赛都在泰晤士河上进行,年年斗个你死我活,最新

苏轼人格中的儒家思想

苏轼人格中的儒家思想 苏轼一生才行高世,却宦海沉浮,历经磨难,九死一生:从自求外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再到被贬黄州、常州、颖州、扬州、定州,最后竟至岭南惠州、海南儋州等荒蛮之地,他始终以浩然正气积极入世,坦然面对挫折与压力,乐观豁达,关心民生疾苦、国家命运,求真务实,政绩斐然;在此前提下,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文,且诗词文画书皆自成一家,可谓难得的旷世奇才。南宋孝宗皇帝曾高度评价苏轼其文其人:“..成一代之文章,必能立天下之大节。”“立天下之大节,非其气足以高天下者,未之能焉。盖存之于身谓之气,见之于事谓之节,节也,气也,..”这个“气”指的就是苏轼的主体人格。苏轼一生的经历向我们展示的正是他高于天下的巨大的人格魅力卓然超群、历尽磨难而衷心不改。 历来研究苏轼的学者在谈到他的文化人格时往往过多,强调了佛道思想对他的影响,而只将苏轼贬黄州前的生活归结为儒家思想的影响,后期生活归结为佛道思想的影响。但本人认为:在苏轼的个人经历和人格中,儒家思想真正起着主导作用,是其“本”,佛道思想不过是苏轼缓释个人抑郁和个人心理压力的手段。 儒家入世思想对苏轼的影响最大的是其政治人格。他时刻把儒家积极入世思想作为自己立世的标准,“不独独善其身,

又兼兼济天下”成为他一生行为的信条;借助佛老超越佛老,而未消极出世、陷入个人的痛苦,因而苏轼超然卓绝的人格魅力历来为人们称道。 1,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苏轼对儒家思想的自觉继承与坚守 苏轼自幼就聪颖过人,七岁知诗书,十岁即有当世志。其弟苏辙回忆“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 考“制科”时,他曾对北宋王朝的腐败现状,写了《策略》、《策别》、《策断》等篇文章,提出“立法禁”、“抑侥幸”、“决壅蔽”、“教战守”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改革弊政的主张。而在他考礼部进士的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中更是提出了“天下归仁”的理想:“以君子长者之道得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这种德治仁政的政治思想成了苏轼后来一生从政贯彻始终的基本指导思想。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苏轼自幼开始接受爱物仁人、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从而成就了他“奋厉而有当世志”、“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的浩然之气。这种济世救民的思想进朝为官后就更加明显了。他殚精竭虑,积极上书,希望能够改变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在《思治论》奏章中,他指出北宋

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

第29卷第4期2008年8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 f Hengy ang N o rmal U niv ersity N o.4V o l.29 A ug.2008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 李伟强,甘 超 (巢湖学院教育系,安徽巢湖 238000) 摘 要: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是指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结构中所有特质都得到健康、全面和协调的发展,具有结构性、标准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须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途径,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人格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13(2008)04—0135—03 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发展一直是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也是教育工作者长期追求的目标。有专家预测,21世纪属于能承受社会变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冲击的人格健全者[1]。通常所说的健全人格或健康人格、优良人格等,一般是对良好的人格发展状态的一种表述,如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人在品质上的完美程度和标准”[2],而很少涉及到其内容、结构等方面,从而给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研究和教育带来了难度。因此,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进行深入研究,培养青少年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就必须明确健全人格的涵义,充分了解他们的人格发展的状况,从而实施有效的人格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本文将就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该问题的未来更全面深入的探究有所裨益。 一、关于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 对于什么是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或健康人格、优良人格,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健全人格是“能协调个体的内部关系的人格素质的心理层面”,是人“身心健康和潜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心理条件,不仅使个人生活得更快乐和幸福,而且使社会得到更多的和有价值的个人回报”,它“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充分的安全感”等一系列的指标,包含“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等一些要素[3-5]。简单来说,健全人格强调健康和全面两方面,健康是保证,全面是要求。因此,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就是指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结构中所有特质都得到健康、全面和协调的发展,使青少年能够良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表现出人际关系和谐、情感稳定积极、心理健康等发展状态[6]。 从心理学视角,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结构性、标准性和发展性的特征。首先,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应具有结构性的特征,即应具有内隐的人格心理特质和外显的人格行为特征,其中人格心理特质调节人格行为特征,而人格行为特征又可内化为人格心理特征。其次,健全人格应具有标准性的特征,即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心理特质应是健康、全面的,而他们的人格行为特征也应是合乎个体及社会发展要求的。再次,健全人格还应具有发展性的特征,即在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年龄、环境及知识结构的改变,他们的健全人格也应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 收稿日期:2008—04—18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03jqw58)。 作者简介:李伟强(1975—),男,安徽巢湖人,讲师,博士,从事教育心理研究。 135 DOI:10.13914/https://www.doczj.com/doc/e68662087.html, https://www.doczj.com/doc/e68662087.html,43-1453/z.2008.04.03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