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

1、答:巴门尼德提出“是者”(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对此,巴门尼德作了详细的论述:存在者是不生不灭的、永恒的。因为它既不是产生出来的,也不能消灭。如果它是产生的,那么它就只能或者产生于存在者,或者产生于不存在者。但是,如果它从存在者里产生,那就会有另一个存在者预先存在了;如果它从不存在者里产生,那就是说存在者本来是不存在的,而存在者不存在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所以它必定要么永远存在,要么根本不存在。

2、答: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即绝对的充实,指最后不可分的物质微粒。是一切事物的最后单位;是不生不灭的。是“存在”

“虚空”:即不充实,指空的空间,是空虚而又稀疏的,所以它对于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但它是原子的活动场所,因此它同原子一样实在。

(1)、虚空和原子都是万物生成的根本原因。

(2)、虚空是原子存在和运动的根本条件。原子在虚空中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而原子自身的运动是它的本质特征之一。虚空是原子存在的空间,原子之间存在着空隙(这空隙也是虚空)。

(3)、原子与虚空是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二者皆为解释世界的原则,

原子是解释万物存在的原则,虚空是解释事物众多和运动可能性的原则,二者皆为本原。

4、答: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柏拉图用“线喻”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用一条线来代表这种区分,由于意见是介于知识和无知之间的状态,所以意见与知识的比例是1:2。再将这一条线按照1:2的比例分成二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相当于可见世界,另一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然后按同一比例将各个部分再行划分,一部分是比较清晰的,另一部分比较模糊。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第二部分是影像的原本,即具体事物;可知世界的第一部分是数理理念,即几何、数学及相近学科的研究物件,第二部分是理念,指人的理性自身凭藉辩证法的力量而认识到的那种东西,包括美、正义、勇敢等,最高的理念是善。与上述两大世界四个层次相适应,人的灵魂也有四种不同的功能,从低到高依次为幻想、信念、数学知识和理性知识,前两者为意见,后两者为知识。

6、答:霍布斯继承了培根关于一切知识和观念都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原则,明确地表达了经验论的基本思想。他认为,物体是认识的对象,所以一切观念最初都来自物体的作用。只有当物体作用于我们时,我们才会产生感觉,才会有观念。因此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所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获得的”,感觉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霍布斯从这一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出发,既反对知识来自“天启”的宗教神学,又批判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他认为,观念只是有形物体的反映,只能通过感觉来自外界。如果没有外物的作用,人心中就没有感觉经验,也就没有知识,怎么会有天赋的观念或者知识呢?他指出没有什么观念是从我们心里产生并且居住在我们心里的,上帝的观念也不可能是天赋予心中的,因为人们对于全能的上帝,是不可能有任何观念的。正如一个天生的盲人被带到火堆旁,只能凭信念和推理才知道有火的存在,就像盲人心里没有关于火的观念一样,人心灵中也没有上帝的观念,可见上帝、灵魂、天使等观念是由人们的抽象思维对那些可见事物的观念进行推理得来的。霍布斯认为,批判了上帝观念是天赋的,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就要跨台了。

在知识起源问题上,霍布斯坚持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但在感觉经验是否可靠的问题上,他更倾向唯理论派的立场,认为从经验中得不出普遍的东西。他进一步论证说,人具有由果溯因、由因导果的能力。而经验本质上是回忆或“记忆”。经验过的东西已成为过去;而结果则是未来的东西;对于它,我们并无经验。所以,人们对于未来的

观念,是同过去的经验相联系的基于习惯上的一种猜测。这种猜测不具有必然性。同理,从结果去寻找原因也不具有必然性。

从上可以看出,在霍布斯的认识论中已经出现了矛盾:一方面坚持认识源于经验,另一方面又认为感觉经验不可靠,不具有普遍必然性,只有推理知识可靠。这一矛盾促使霍布斯去思考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科学知识如何从不具有普遍性的经验中得来的问题。

霍布斯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依靠推理或理性方法。感觉是人生而具有的能力,而理性认识则是靠辛勤努力才能得来的能力。

霍布斯首先研究了语词名称问题。他认为语言和语词虽是人的一项最高贵的最有益处的发明,它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用来传播知识,但也可以被滥用,扰乱视听。于是他对名称的性质进行了一番研究,霍布斯认为只要运用这种加减的计算活动就能揭示事物的因果联系求得科学的知识。霍布斯从他关于推理是加减这一基本思想出发,断定哲学的方法就是分析和综合。

霍布斯关于理性推理的观点尽管具有机械论的特征,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反对经院哲学家把人的理性活动神秘化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表明他看到人类理性推理中确实存在着大量的机械运算活动。但是霍布斯把人类理性活动,统统归结为机械性计算,这就抹杀了人类理性活动的创造性本质。

总之,在认识论问题上,霍布斯一方面发展了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批判了笛卡尔的唯理论;另一方面又吸取了唯理论的许多内容,力

图在许多问题上把经验论和唯理论结合起来,但由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局限,他未能正确处理认识过程中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概念与事物本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关系。这使他的认识论充满着经验论和唯理论因素的折衷,并最终在科学知识问题上倾向唯理论,使其认识论带有很多唯理论的色彩。

7、斯宾诺莎的实体概念

(1)实体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或者说“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需借助于他物的概念”。

(2)实体具有以下的特性: 实体是自因,他的本质包含存在。实体是无限的,因为它不受任何东西的限制。实体是唯一的。实体是无限的。实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实体是永恒的。

(3)认为实体也叫“神”或“自然”,或者说实体、神、自然是等同的、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

属性

(1)属性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它是实体固有的本质特性。

(2)属性是无限多样的,但是能够被我们认识的只有两个,即广延和思想。

(3)每一个具体存在物都有广延与思想两个属性,因此广延和思

想不是分别属于两个实体的两种属性,而是属于同一实体的两种属性。

(4)两个属性之间是彼此独立,相互平行的。二者各自有自己的样式,但都是同一个实体的表现,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样式

(1)样式的定义是:“实体的特殊状态,亦即在别的事物内并通过别的事物而被认识的东西。”它就是个别事物。

(2)样式是由实体通过属性派生出来的,依赖于实体,但是样式相互之间处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之中。

(3)样式分为两个系列:有形事物系列和观念系列。有形事物是实体的广延属性的样式,观念是实体的思想属性的样式。样式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只在同一个系列中存在,即事物只能与事物相互作用,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互作用,而事物与观念是不能相互作用的。

(4)事物的因果系列与观念的因果系列必然有对应关系。因此身体的活动与心灵的活动是可以协调的。

“实体”、“属性”、“样式”是斯宾诺莎自然观的基本范畴。实体是指统一的、无所不包的整个“自然界”,他又称之为“神”。因此,实体、自然、神是同一个东西的三个不同名称。“属性”被斯宾诺莎理解为“从理智看来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斯宾诺莎认为实体有无限多的属性。他把属性理解为由知性看来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属性作为实体的本质,也是无限的。认为在无限多的属性中,人们只知道两个,即思维和广延。它们在各自的范围内都是无限的。至于二者的关

系,他指出,通过它们所认识的是唯一的和不可分的实体,二者是同一的。但他又认为,一个属性不能产生另一个属性,每一个属性必须通过自身来认识。

斯宾诺莎又运用整体与部分、原因与结果、绝对与相对等一系列范畴,来说明实体与样式的关系。实体和属性要通过具体事物来表现。斯宾诺莎把具体事物称为样式。“样式”是实体的特殊状态,亦即在别的事物内并通过别的事物而被认识的东西。样式有两样:无限样式和有限样式。无限样式是由实体的属性的绝对本性直接派生出来的,广延属性的无限样式是运动和静止,思维属性的无限样式是绝对无限的理智。有限样式则是实体通过无限样式派生出来的,广延属性的有限样式是有形体的具体事物,思维属性的有限样式则是它们的观念。

8、洛克关于复杂观念形成的观点:复杂观念是“由若干简单观念

结合而成的观念”。

认为简单观念构成复杂观念的方式有三种:

(1)相加。它是把多合成为一,由这样的方式得到的观念叫复合观念。如“实体”观念。

(2)并列。它是把几个简单观念或已经由简单观念组成的复杂观念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这样产生的复杂观念是关系的观念。如“因果观念”。

(3)相减。它是把同时存在的观念彼此分开,把复合观念中的特殊成分除去,保留它们共同的成分,由此形成的观念叫抽象观念或一般观念。如“人”观念。

认为复合观念“实体”是这样形成的:我们把很多关于性质的简单观念集合在一起,需要一个附着物,我们就被这个附着物叫做“实体”。也就是说,“实体”作为观念是存在的,但是,是否真的存在“实体”则是不知道的,它只是一个必要的假设。因此,上帝、物质、和精神这三个实体都是假设的存在。

(1)物质是为了使感觉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

(2)精神是为了使反省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

(3)上帝是为了使宗教和道德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

从洛克复杂观念的论述上,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和经验论特征。他认为心灵对简单观念的加工,仅仅是数量上的加减或机械的类比,心灵不能超越简单观念的现有状态。洛克一方面论证了虽然心灵可以构造出种种复杂观念,但复杂观念都是由简单观念构成,并最终可归结为简单观念,从而来源于感觉和反省,即一切观念都是来源于经验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原则;另一方面,又抹杀了复杂观念(相当于理性认识)同简单观念(相当于感性认识)的质的区别,离开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和社会实践,孤立、静止地考察人的认识能力,这就把人类认识能力凝固化,限制在一个不可突破的范围内。

10、数学的崇高作为“大”,主要不在于其值或量,而在于感觉反思判断力对于想象力的评量与理论理性的理念之间的关系的判断。力学的崇高简而言之就是一种由自然力量在人心中激发出来的、使人于其物理人格的自我保存之外亦努力寻求其道德人格的自我保存的力量。在这种意义上,力学的崇高就如同数学的崇高一样不是寓于任何自然事物中、而是寓于我们自己作为“人”的心灵中,更确切地说,是寓于我们自己作为“能够具有自己是超越于自身之内的自然、并因此而超越于自身之外的自然(在它影响我们的范围内)之意识的人”的“思想方式”、即“自由的思想方式”中。不过,对于力学的崇高的判断却不像对于数学的崇高的判断那样把其普遍有效性和必然性的根据间接地联系于道德感受,而是直接地就建立在道德感受的基础之上。

感性和知性阶段,即只能认识现象世界。康德又把崇高区分为"数学的"和"力学的",认为数学的崇高联系于知性,而力学的崇高联系与理性,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对立与超越康德解释说,对美的鉴赏的心意是静观的,并保持这种静观,而崇高的评判却是动态的,这种心灵的运动是想象力对认识能力和欲求能力的克服和调动。这样,当想象力联系于认识能力时这种动态关系就体现为"数学的"情调,想象力联系于欲求能力时这种动态关系就体现为"力学的"情调。康德这样划分,一方面强调了想象力和理性的对立,另一方面是为了说明人的心灵的超越。这样也就完成了认识和道德之间的过渡和超越。数学的”和“力学的”两种:“量”与“质”是“数学的”范畴,与直观的

对象相关;“关系”和“样式”是“力学的”范畴,与对象的存在、彼此关系及其与主体的关系相关。每组范畴被分成三种是为了揭示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其中第三种是前两种的结合,如在“量”的范畴中,“总体性”是“统一性”和“复多性”的结合,即“总体”是“统一”的“复多”。在“质”的范畴中,“限制性”是“否定性”和“实在性”的结合,即“限制”是与“否定”相联系的“实在”。在“关系”的范畴中,“交互性”是诸“实体”之间相互规定的“因果性”。在“样式”的范畴中,“必然性”则是通过“可能性”而表现出来的“存在性”。知性的认识特点是根据先验范畴而思维,感性的认识特点是形成了被赋予了时空形式的对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这两种能力并没有优劣之分。没有感性,我们接触不到客体;没有知性,我们则不能对客体进行思想。思想无内容是空的,直觉无概念是盲的。因此,要使我们的概念有感性,则有必要给概念增加直观的客体,这样我们的直觉便被赋予了知性的意义,即以概念规范这些直观的客体。感性和知性这两种能力所具有的不同功能不能互换:知性接触不到客体,感性产生不了思想。只有它们二者的结合才能形成知识。”在感性和知性(sensibility and understanding)的综合过程中,最终得以形成知识,这就解释了自然科学之所以可能的原因。康德在自己的解释中承认,尽管这个认识过程分为“感性”和“知性”两个相互关联的阶段,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所不同的仅是“感性”的形式是空间和时间,而“知性”的形式是其他一些概念范畴。它们二者的综合才使事物客体得以表达出来,即所谓的“表象”(representations)。在这里,“表象”与“现象”(phenomena])又有所

区别,前者蕴涵着人的认识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后者纯粹是与“物自体”相对立的一种假象,仅与人的感性相联系,还不能被描述成为一种经验或知识。

知性对感觉材料进行判断所依照的就是这些基本的思维形式。我们在感性中的任何对象都对应于其中的某种判断形式,所以这些纯粹的范畴能够帮助我们思考整个经验世界包括可能的经验世界,以确立人类一览无遗的知识系统。这四种范畴还可以继续分为“数学的”和“力学的”两种

2006年二答:当康德登上哲学舞台的时候,正是近代哲学陷入困境之时。西方哲学从希腊哲学开始形成了一种理性主义,对它来说,我们只有通过理性的认识活动,对自然万物形成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才能通达事实的真相,这种观念在近代哲学中终于演变成为一种科学主义精神,并且极大地推进了认识论的发展。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使哲学在认识论问题上走进了死胡同。近代哲学的启蒙主义以崇尚理性、提倡科学和推进知识为己任,然而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的争论却使这些理想出现了落空的危险。它意味着我们不仅不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而且作为科学知识之基础的理性本身也发生了动摇。因为科学知识是理性的产物,无论是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无法被证实,还是理性无法证实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结果是一样的,那意味着理性本身成了问题。(10分)

在认识论问题上,康德主张“调和”经验论与唯理论。他一方面同

意经验论的原则--一切知识都必须来源于经验,另一方面亦赞同唯理论对经验论的批评--对科学知识来说仅有经验是不够的,它们的普遍必然性只能是先天的。两难的困境:如果知识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知识就不可能有普遍必然性;如果知识有普遍必然性,它就必须是先天的而不可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康德用一句话把这个难题摆了出来:我们如何能够先天地经验对象?康德如同当年将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颠倒过来的哥白尼一样,把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关系颠倒过来,让对象反过来符合知识亦即主体固有的认识形式,强调不是主体围绕着客体转,而是客体围绕着主体转。一方面,我们的知识的确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但是另一方面,进行认识活动的主体本身亦具有一整套认识形式,由于这些认识形式在经验之先并且作为经验的条件而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形成的知识有了共同的规则,也就有了普遍必然性(先天性)。换言之,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而主体则为知识提供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识就其内容而言是经验的,但就其形式而言则是先天的。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由此就得到了证明。(10分)

1、答:巴门尼德指出:“关于这个存在者,我们要判断的是:它存在还是不存在?”由于理智告诉我们的真理是“存在者存在”,因此产生是没有的,消灭也是没有的,存在者是永恒的。第一,存在者是不生不灭的、永恒的。因为它既不是产生出来的,也不能消灭。如果它是产生的,那么它就只能或者产生于存在者,或者产生于不存在者。但是,如果它从存

在者里产生,那就会有另一个存在者预先存在了;如果它从不存在者里产生,那就是说存在者本来是不存在的,而存在者不存在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所以它必定要么永远存在,要么根本不存在。巴门尼德指出:“关于这个存在者,我们要判断的是:它存在还是不存在?”由于理智告诉我们的真理是“存在者存在”,因此产生是没有的,消灭也是没有的,存在者是永恒的。第二,存在者是不可分的、连续的。它是不可分的,因为它全部都是一样的,没有哪个地方比另一个地方多些,妨碍它的连续,也没有哪里少些。“存在者是与存在者连接的”,因此它是“整个连续的”,是“连续的一”,是不可分的整体。“存在者之外,决没有、也决不会有任何别的东西,因为命运已经用锁链把它捆在那不可分割的、不动的整体上。”第三,存在者是不动的、有限的。存在者是不动的,因为没有产生与消灭,所以它仿佛“被巨大的锁链捆着,无始亦无终”;“它是同一的,永远在同一个地方,居留在自身之内”,“因为强大的必然性把它用锁链从四面八方捆着,不能越雷池一步”。存在者是有限的,而不能是无限的,“因为它没有缺陷;如果无限,那就正好是有缺陷的了”。所以,“存在者有一条最后的边界,它在各方面都是完全的,好像是一个滚圆的球体,从中心到每一个方面距离都相等”。

总之,在巴门尼德看来,存在者是永恒的、不动的、连续的统一整体。如果把“球体”看做是巴门尼德的一个形象的比喻,那么他的作为理智的对象的“存在”(即存在者)就只是一个凌驾或超越于具体事物之上的抽象的概念。巴门尼德用抽象的“存在”概念解释世界,在西方哲学史上开创了一条通过理性把握宇宙整体的新途径。对此黑格尔从“哲学一

般是思维着的认识活动”这一观点出发,认为应把巴门尼德的“存在”概念“看成是哲学的真正开始点”。

2、答:中世纪经院哲学在回答共相问题时形成了唯名论与实在论的两大阵营。实在论站在柏拉图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共相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是比个别事物更加根本和实在的一般实体,也是具体事物存在的根据。这不仅是对柏拉图-奥古斯丁传统的和发扬,同时也构成了基督教基本教义和信条的理论基础。唯名论则坚持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的观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正的实体或实在,共相只不过是人们用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称、概念或符号,作为普遍本质只有存在于可感事物之中而不能独立存在。而如果共相不是独立实在的,三位一体的教义和罗马天主教廷的普世性权威就会失去根基,所以说这种观点必然会从根本上威胁到基督教的正统神学和教会权威。

共相与个别托马斯·阿奎那运用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和质料的学说,探讨了共相即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他认为共相是真实存在的,是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但共相有三种存在方式:它作为神创造事物的原型,存在于神的理智中;它作为神所创造的个别事物的本质,存在于事物中;它作为人对个别事物的抽象概念,存在于人的理智中。这样,共相既独立存在于事物之前,又存在于事物之中和事物之后。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温和的实在论者也断言共相是独立存在的精

神实体,但又强调共相这一客观实在,既独立存在于事物之前,又存在于事物之中和事物之后。即:①共相这概念,作为神创造个别事物的原型理念或原始形式,存在于被创造物之前,也就是说,存在于神的理智之中。②共相作为神创造的个别事物的本质或形式,则存在于事物之中。③共相作为人对个别事物的抽象归纳的概念,它在事物之后,也就是说存在于人们的理智之中。托马斯·阿奎那的这种观点称之为温和的实在论。

答: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是经院哲学内部的争论。

(一)争论的焦点

是关于一般(概念)或共相是否实在的问题,或者说究竟“一般”(共相)是实在的,还是“个别”(殊相)是实在的。

(二)问题的由来

来源于3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者波菲利提出认为是最高级的问题的三个问题:

(1)共相是否独立存在,或者仅仅存在于理智之中?

(2)如果它们是独立存在,它们究竟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3)如果它们是无形的,它们究竟与感性事物相分离,还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中,并与之一致?

6世纪的哲学家波埃修把问题引进,并强调其研究价值。

12世纪时问题成为神学家关注的焦点。

(三)唯名论的观点

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

不过有极端的唯名论和温和的唯名论的区分:

极端的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如果说它们是实在的话,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

温和的唯名论认为共相是一般概念,是心灵对个别事物的个别性质加以概括或抽象而得的,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

(四)实在论的观点

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实在论也有极端派和温和派的区分:

极端的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

温和派认为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一般本质。

(五)争论的哲学意义

争论的焦点实际上是希腊哲学中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着重探讨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因此,争论就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哲学活动,是哲学基本派别斗争的特殊形式。列宁说:“当然,中世纪唯名论者同实在论者的斗争和唯物主义者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具有相似之处”。(六)争论的社会意义

争论绝不是一场纯思辨的争论,是当时社会的政治斗争的反映。3、答:亚里士多德形式概念的内涵主要便是在讨论质料与形式二者

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中得以确定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潜能与现实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所谓“潜能”,有三重含义:首先,它是一种“能”,即具有能成为某种东西的能力;其次,它是一种“可能”,即在某种条件下可能成为某种东西;再次,它只是一种潜在的能力,而不是现实的能力。所谓“现实”,亚里士多德用了“埃奴季亚”(energeia)和“隐得来希”(entelechia)两个词,前者指活动,后者指目的的实现,即动变的终点。形式作为现实便是将潜在的质料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当这一转化完成之时,“我们就不再用它所由构成的质料的名称来称呼它了,例如不说塑像是铜,不说蜡烛是蜡或床是木头”,而是用形式本身,不是用形式“所依托的质料的名称来称呼已经成形的新事物”

4、答:毕达哥拉斯“数本原说”。

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的、不变的,而非单

一、可变的。

1、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数的规定性比物理属性更加普遍,一个事物可以缺乏某一种物理属性,但却不能没有数的规定性。数的规定性有三类,数学比例的关系,决定事物之间的和谐;数学中的对立关系,如奇和偶;数字代表自然和社会属性的类比关系,如4代表正义等。

2、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一切事物的形状

都具有几何结构,而几何结构则与数字相对应。世界由点产生线,由线产生面,面产生体,体产生可感形体,产生水火土气四种元素。

5、答:智者:(1)“智者”原义:有智慧的人。(2)“智者”在此所指:即“职业教师”,专门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而“智慧”主要指演说和辩论的技巧。

智者中的有代表性的哲学观点: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的三个命题.无物存在。如果有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5、答:洛克区分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学说

洛克从认识论的角度,对物体的性质进行了区分和分析。

(1)、认为我们关于物体的大小、形相、数目、位置、运动、静止等观念,是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观念。由于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与物体的第一性的质是相似的,所以它们也就是第一性的质。因此第一性的质是物体固有的,不以人的感觉为转移。

(2)、认为我们关于物体的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观念,是物体的第二性的质的观念。由于第二性的质的观念在物体中没有相似的性

质,所以它们是凭借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能力,在人的心灵中引起的观念。

6、答:洛克认为知识可以进行分类:

(1)按观念的内容即比较观念与观念是否符合来分,知识有四类,不过这里的知识没有关于外物的知识:关于观念同异的知识。关于观念关联的知识。关于观念并存的知识。关于观念存在的知识。

(2)按我们对观念之间是否符合的知觉的明白程度,知识有三类:

第一,直觉知识:指“心灵直接从两个观念本身,不必插入任何别的观念,就能知觉到两者的符合与不符合”。它有最大的可靠性和明确性。第二,证明知识:指“不得不凭着插入另一些观念”,来知觉两者是否符合。它不如直觉知识那样明白,但也是确定、可靠的。

第三,感性知识:是对观念与产生它的外物是否符合的知觉,这种知觉必须通过感觉经验才能达到。它没有上述两种知识的确定性,有一定的确定性。

直觉知识和证明知识是词语的知识,感觉知识是实在知识,两者使用的方法不同。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建立在观念的基础上,知识不能超出我们所具有的观念范围。超出范围的一切判断都是理论上的假设。

7、答:逻各斯学说

(1)、赫拉克利特认为,内在的本原——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即是逻各斯。逻各斯与火是同一本原的内、外两个方面。

(2)、逻各斯的原义是“话语”,赫拉克利特用它专指“说出的道理”。(3)、逻各斯表现为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火的运动,即万物的生成、毁灭是可感的,但支配可感事物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

(4)、逻各斯是因火的不足和多余而造成事物之间转化的原则。

8、答:这段话的基本涵义是休谟对因果关系的必然性的质疑。休谟认为,知识的形成一定是有规则的,否则就没有统一的知识。在休谟看来,想象组合观念的联想规则有三条,这就是(1)类似关系,(2)接近关系和(3)因果关系。在前两种关系中,“心灵都不能超出直接呈现于感官之前的对象去发现对象的真实存在或关系”,它们只是观念的组合或分解,并不涉及外在的对象。因果关系就不同了。“唯一能够推溯到我们感官以外,并把我们看不见、触不到的存在和对象报告于我们的,就是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发现是不可能通过理性,而只能通过经验的。因为每个结果都是与它的原因不一样的事情,因而不可能通过理性在其原因中发现出来。对于外部事物的认识必须通过经验,因果关系也不例外。那么,经验是如何从过去推断未来、从已知推断未知、从个别推论一般呢?这实际上是一个归纳推理,它由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关于爱情与婚姻的对话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关于爱情与婚姻的对话 一天,柏拉图向老师请教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就叫柏拉图去麦田里捡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回来,只能捡一棵,而且要不回头地走。结果柏拉图两手空空就回来了,苏格拉底问他为什么。柏拉图解释说:自己在麦田看到很多又大又好麦穗,而他以为后面还会遇到更大更好的麦穗,所以直到走出麦田也没捡一棵麦穗。 苏格拉底于是告诉柏拉图这就是爱情。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彬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用的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 柏拉图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外遇?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图又充满信心地出去。两个小时之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稍蔫掉的花。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花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我找了两小时,发觉这是最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外遇。” 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又充满信心地出去。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 苏格拉底问他:“你找着最好看的花吗?” 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 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 柏拉图回答老师:“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就在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

品质管理——柏拉图法

品质管理工具之柏拉图(排列图) 概述 什么是柏拉图(排列图)? 根据所搜集之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以寻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 状况或位置的一种图形。柏拉图又叫排列图。它是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顺序排列而采用的一 种图表。柏拉图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其他”项例外)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 计百分比折线组成。 柏拉图(排列图)格式 柏拉图的主要用途 (1)按重要顺序显示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对整个质量问题的作用; (2)识别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 (即识别对质量问题最有影响的因素,并加以确认) 作图步骤 1) 选择要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 2) 选择用来进行质量分析的度量单位,如出现的次数(频数、件数)、成本、金额或其他; 3) 选择进行质量分析的数据的时间间隔; 4) 画横坐标; 5) 画纵坐标; 6) 在每个项目上画长方形,它的高度表示该项目度量单位的量值,显示出每个项目的影响大小;

7) 由左到右累加每个项目的量值(以%表示),并画出累计频率曲线(帕累托曲线),用来表示各个项目的累计影响; 8) 利用柏拉图确定对质量改进最为重要的项目(关键的少数项目)。 注意事项 1) 一般来说,关键的少数项目应是本QC小组有能力解决的最突出的一个,否则就失去找主要矛盾的意义,要考虑重新进行项目的分类; 2) 纵坐标可以用“件数”或“金额”等来表示,原则是以更好地找到“主要项目”为准; 3) 不太重要的项目很多时,横轴会变得很长,通常都把这些列入“其他”栏内,因此“其他”栏总在最后; 4) 确定了主要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后,为了检查“措施效果”,还要重新画出排列图。 应用实例 某公司QC小组在2001年对其电子产品的用户反馈单进行了统计,整理后的资料,如下: 从图中可看出,该公司产品的“插头焊接缺陷”应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对象,应对它作进一步的调查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简介和主要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469—399BC.)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与活动能力,注意政治、道德、社会、人生的基本问题,在西方人的生活领域竖立起一座真善美的理想宫殿,虽然这是唯心主义的追求,却显示了人类在精神上的勇敢探索。从此人自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希腊哲学开始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苏格拉底是雅典一个雕刻匠的儿子,出身贫寒,但崇尚知识,多方求学,逐渐成为具有全面文化休养的哲学家。他述而不作,没留下任何著作,其思想主要是由他的两个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的作品中得知的。他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是不守本分。所以他的哲学追求便集中在认识人自己上。他提出的命题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等,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最严肃的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他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无论你们怎样处罚我,我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 因此他的哲学是道德哲学。他的讨论虽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但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内核,如辩证的认识,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再如讨论中的问答方法,即辩证法最初的涵义,通过反复问答,揭示对话者的自相矛盾之处来达到正确认识。他强调知识的作用,强调理性,要求人们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外界事物,发现真理,并提出概念在认识中的作用,确立了一系列概念范畴。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有深远影响。 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其思想的忠实继承人柏拉图(427—437BC.)出自雅典贵族家庭,生逢希腊城邦危机初现的时代,曾力求用自己的哲学拯救国家和社会。后致力于教书育人,留下大量著作,主要作品以对话体写就,著名的有《申辩篇》、《会饮篇》、《理想国》等,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教育问题。他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核心为“理念论”,其它理论均以此为基础。在他看来,世界分为感觉中的自然世界和理念中的超自然世界两部分。由于感知的世界总在不停地变化,人们对它的认识因时、因地、因人、因情而异,因而感觉世界是不真实的。唯一真实的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而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比如说少女和鲜花美时,必先有一个美的概念在判断者心中,这一概念又一定和美的总体概念相一致,因而在判断者的身外必定有个绝对美的理念。美如此,真与善亦然,一切具体和抽象事物都有理念。理念是世间万物的原型,万物是理念的摹本。他倡导对永恒的真善美亦即理念世界的追求,后来人们往往把追求纯精神的唯理主义行为称作柏拉图式的行为。柏拉图否认现时世界的真实性和感觉经验的可靠性,认为理念是人心之外的一种实体,真理认识只能靠对它的直接感悟,所以他的哲学是客观唯心论。他的理念论用于现实社会的改造,便产生了他的理想国的设计。他的哲学认识论却成为西方唯心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柏拉图像 亚里斯多德(384—322BC.)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学者,哲学是他最擅长的领域。他师从柏拉图20年,一度任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教师,后回雅典办学,著作传说达千卷之多,大多散佚,现存162卷,包括《形而上学》、《物理学》、《气象学》、《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范畴篇》等47部,其中有些作品,可能是赝品。他是现代许多科学门类的奠基人,哲学到他的手里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他的著作中,希腊哲学的爱智与深思精神被发展到顶峰。他的哲学与他的导师柏拉图的关系是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其中的批判要多于继承。他有句科学认识史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反映他的真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哲理故事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哲理故事(爱情、婚姻、幸福、艳遇、生活)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稻田,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摘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却空著手回来。 苏格拉底问:怎么空手回来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走在田间,曾看到过几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穗,可是,我总想着前面也许会有更大更好的,於是就没有摘。但是,我继续走的时候,看到的麦穗,又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爱情。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砍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却也还不赖的树回来。 苏格拉底问:怎么只砍了这样一棵树?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是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婚姻。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幸福?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田野,去采一朵最美丽的花,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采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捧著一朵还算比较美的花回来。 苏格拉底问:这就是最美丽的花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田野,我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花,我就摘下了它。我告诉自己,要坚信手中的这朵花就是最美的。当然,我后来又看见好多很美丽的花,但我依然坚持,认定我这朵最美,不再动摇。所以,现在我把最美丽的花带来了。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幸福。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艳遇? 苏格拉底说:你再到树林走一次吧,去摘一支最好看的花,这次没有规则,只要最后带一支回来就可以了。 柏拉图去做了几小时后,他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显枯萎的花。 苏格拉底问:这就是你反复挑选之后,带回的最好的花吗? 柏拉图回答:我找了很久,发觉这是盛开得最大最好的花,但我采下来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了,就像您看到的这样。我想,大概是我采下它的时候,它已经盛开到了极限,所以……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艳遇。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说:不如你再到树林走一次吧,去摘一支最好看的花,仍然没有规则,带一支回来就可以。柏拉图去做了。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苏格拉底走进树林去找他,发现他竟在树林里扎起帐篷。苏格拉底问:你还没有找到最好看的花么?柏拉图指着帐篷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 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 柏拉图回答:老师,如果我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蒌了。 苏格拉底问:你以为你不摘,它就不会枯萎了? 柏拉图回答:我知道,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要在它还盛开的时候,守在它边上,欣赏它最美的样子。苏格拉底问:那它凋谢了呢? 柏拉图回答:等它凋谢的时候,我会欣然离开,去找下一朵。 这时,苏格拉底满足地笑了: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

整理成为柏拉图的数据

整理成为柏拉图的数据 1.品质方面 (1)不合格品数、损失金额,可依不合格项目别、发生场所别、发生过程别、机械别、操作者别、原料别、作业方法别…等结果或要因区分出[重要的少数,琐细的多数]情形。 (2)消费者的抱怨项目、抱怨件数、修理件数…等。 2.时间方面—效率 (1)操作的效率—过程别、单位作业别…等。 (2)故障率、修理时间—机械别、设备别…等。 2.成本方面 (1)原料、材料别的单价。 (2)规格别、商品别的单价。 (3)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外部失败成本。 3.营业方面 销货金额别、营业所别、商品销售别、业务员别。 4.交通方面 (1)交通事故肇事率、违规案件类别、车种别、地区别(国家别)。 (2)高速公路超速原因别、肇事死亡原因别…….等。 5.安全方面 灾害的件数—场所别、职务别、人体部位别。 6.选举方面 (1)票源区域。 (2)调查活动区人数分配。 8.治安方面 (1)少年犯罪率、件数、年龄别。 (2)缉捕要犯件数、人数、地区别、分局别、时间别。 9.医学方面 (1)十大病因别、年龄别、糖尿病要因别、职业病患别。 (2)门诊病患类别、门诊科别…….等。 八.范例 1.客户抱怨件数分析 前三项,抱怨原因占70.1%,针对前三项问题, 加以层别找出真正原因,则可消除大部份的问题。 造成报废的前三项即占了71.8%,如能针对操作方法机械浮动及原料方面,重新分析层别,并采取对策即可解决大部份问题。 28 14 12 8 5 10 77 件数 100% 70%

2.生产线报废原因分析 3.交通肇事死亡原因分析 4.83年死亡原因调查 九.实例研讨 例1:某公司83年度的行政后勤费用,经统计后如附表,请把它作成柏拉图, 以了解哪项支出占第一位,以及那些项目占较大比例,并试着提出改善方案。 解:(1)作统计表 08 11 35 26 23 14 金额 100% 71.8% 89 56 458 413 253 101 1370 件 数 100% 82.0% 人数 恶 脑 意 心 糖 其 性 血 外 脏 尿 肿 管 事 病 病 他 瘤 意 故 外 38651 300 200 100 16.92% 15.49% 16.81%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五个故事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五个故事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五个故事[有关爱情、婚姻、生活、哲学的最完整版本]:1、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朵最美的花,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朵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因为只可以摘一次,不得已,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朵花也没有。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启示:在爱情中,我们总是追求另一半的完美,却忘记了自己的不完美,因此最终空手而归。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办法就是随缘:你所遇见的适合于你的就是最好的。 附小故事一则:一男子欲找世上最完美的女人为妻。穷其一生,遍寻天下,最终仍孑然一身。有人问他是不是因为没有找到世上最完美的女人,他说:“不,你错了,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完美的女人,无论外貌还是心灵,无论才干还是性情都无可挑剔”。“那你为什么不娶她为妻?”“唉,没办法,她要找一个最完美的男人”。所以有人说:爱情就象打麻将,看看差不多能和的时候就和了散了,非要来个天和(青梅竹马)或地和(一见钟情)不可吗?别弄着弄着和不了了。 2、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再到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朵最美的花,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拿了一朵看起来尚比较可观的花。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美的花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朵,好不容易看见一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婚姻。 启示:在婚姻中,很多人都有一种围城的感觉,正如当年一个年轻人请教苏格拉底到底该不该结婚时,苏格拉底说道:无论如何,你都会后悔。很多人都在凑合着过日子,恰似故事中那朵尚还可观的花。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办法就是惜缘:你所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为什么要珍惜缘分?且看下面的故事: 一女子爱上一男子,只恨无缘相见,乃苦修五百年,方使佛祖将其化为桥上的一个石柱,可以看着那个男子从桥上走过。后女子爱男子更深,又修行一千年,求佛祖再给她一个机会,能在茫茫人海中与男子擦肩而过。佛祖又助她满足了心愿。又过去一千五百年,佛祖问:还想不想见那个男子?女子说:我已爱过,已无遗憾,不用见他了。佛祖闻言,长嘘一口气,似卸下一个重担。女子奇怪,乃问曰:难道你老人家也曾有放不下的烦恼么?佛祖曰:那倒不是,只是这样一来,另一个男子求我的事很快就能实现了。女子不解,求佛祖解释。佛祖曰:你知道吗?世界上还有一个男子,为了能够看上你一眼,已经修行了两千年。各位,争取到看一眼的机会尚且需要两千年的时间,那要是能相遇、相识、结为夫妻、一同走过一生,需要多少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如此难得的机会,不珍惜能行吗?先哲讲“百世修得同船度,千世修得共枕眠”,然也。 如果你想更深的理解爱情的真谛,可以再深入一步,看下面的故事就明白了。 人问佛:为什么结了婚在一起的时候,原来相爱的两个人反倒没有了以前的那些激情,更多的是一种相互依赖?佛说:那是因为你的心里已经潜移默化中将爱情转变为了亲情。人摸了摸脑袋:亲情?佛继续说:当爱情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是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变为亲情的,你会逐渐将她看作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样你就会多了一些宽容和谅解,也只有亲情才是你从诞生伊始上天就安排好的,也是你别无选择的,所以你后来做的,只能是去适应你的亲情,无论你出生多么高贵,你都要不讲任何条件的接受自己的爱人,并且对爱

苏格拉底,柏拉图

苏格拉底,柏拉图 篇一: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哲理故事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哲理故事(爱情、婚姻、幸福、艳遇、生活)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稻田,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摘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却空著手回来。 苏格拉底问:怎么空手回来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走在田间,曾看到过几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穗,可是,我总想着前面也许会有更大更好的,於是就没有摘。但是,我继续走的时候,看到的麦穗,又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爱情。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砍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却也还不赖的树回来。 苏格拉底问:怎么只砍了这样一棵树?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

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是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婚姻。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幸福?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田野,去采一朵最美丽的花,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采一次。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捧著一朵还算比较美的花回来。 苏格拉底问:这就是最美丽的花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田野,我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花,我就摘下了它。我告诉自己,要坚信手中的这朵花就是最美的。当然,我后来又看见好多很美丽的花,但我依然坚持,认定我这朵最美,不再动摇。所以,现在我把最美丽的花带来了。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幸福。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艳遇? 苏格拉底说:你再到树林走一次吧,去摘一支最好看的花,这次没有规则,只要最后带一支回来就可以了。 柏拉图去做了几小时后,他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显枯萎的花。 苏格拉底问:这就是你反复挑选之后,带回的最好的花吗? 柏拉图回答:我找了很久,发觉这是盛开得最大最好的花,但我采下来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了,就像您看到的这样。我想,大概是我采下它的时候,它已经盛开到了极限,所以……苏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思想之比较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那里诞生的思想家的思想对整个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这其中的二位佼佼者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是以他们睿智的思想和严密的理论体系,在西方文明发展的整个历史长河中可以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是师生关系,亚里士多德的很多观点同柏拉图很相似。但就像亚里士多德自己说过的那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们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的观点有很多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首先二者都特别重视正义论,正义是柏拉图国家和法律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同样亚里士多德法律观也是正义的法律观,他们都把正义论作为国家和法律的最高原则,认为法律应该是同正义相一致的东西,维护法律就是维护正义,遵守法律就是服从了正义。 在给正义定义的问题上二者也有相识的观点,柏拉图倾向于把正义看作是个人和国家的“善德”。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政治上的“善”就是正义。 在政体的研究上,柏拉图在《政治家论》中把政体分为正常政体和变态政体,并且主张采取吸收三种正常政体所长而构成的混合政体。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正常和变态政体的划分,认为一个介乎三种正常政体之间并吸收了三种正常政体优点的中间性的政体是最好的,最有利于实行法治。 二人都有自然法思想的,在柏拉图那里初步有了理性自然法思想的萌芽,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并且把自然法与人定法作为区分法律的一种方法。 在法律调整范围问题上,二人都一致的人为城邦的一切都应该纳入法律的范畴之内。都特别强调守法的重要性,并且把民众的普遍服从和遵守作为法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二人都重视宪法,柏拉图认为立法首先应该制定宪法,宪法是基础性的,亚里士多德在划分法律是也把宪法同其它法律分开称之为基本法,其他的称为非基本法。 在治学上,柏拉图把爱知识,永远追求真理的精神作为衡量一个哲学家的重要标准,而亚里士多德的那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则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亚里士多德不仅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同时有发展了柏拉图的思想,这使得他们在很多问题上的观点大相迥异。大体上来讲,由于出身和所受教育以及人生经历的不同,柏拉图更多的站在贵族的立场上,思想中包含很多理想化的色彩诸如天性,神谕之类的。而亚里士多德则更倾向于民主、平等,更加务实,多是从人类生存的自然需要方面去考虑问题。 二人分歧首先在政体研究上,相对于柏拉图的理想化色彩,亚里士多德更具现实一些。他完全抛弃了“哲学王”,而推崇中产阶级的立宪共和国。在法律在政体的作用上相对于亚里士多德非常崇尚法治的重要性,把他放在首要的位置上。柏拉图的法治是处于次要位置,在论及法治的必要性时,柏拉图认为法律就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则,当人们的行为无法靠自己的“道德正义”进行调整时,就需要靠外在的法律正义即:“诉讼正义”进行调整。 虽然二人都认可法律是正义的化身,但是柏拉图的法律定义是一种神化色彩的自然理性,“理性的名令就是法律。”而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更像是一种契约。“法律是人们互不侵害对方权利的保证”。 二者的区别最大的地方是在社会成员的划分上,柏拉图站在贵族的立场上认为一个完善的理想国应该由三

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知识扬弃解读

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知识扬弃 [摘要]本文分别论述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知识论,以及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知识论的批判和继承。[关键词]柏拉图苏格拉底知识论 一、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发展和演变古希腊哲学是指公元前6~公元5世纪出现在希腊本土以及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小亚细亚西部、意大利南部的哲学学说。又称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哲学最初发生和发展的阶段。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早期自然哲学时期。致力于探讨万物的本原和宇宙的演化问题。寻求多中之一,提出关于世界的统一性间题,探究世界的本原。(二)中期人本主义和系统哲学时期。 (三)晚期希腊化和罗马哲学时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Alexander the Creat,前336一前323年在位)于前334年发起东侵,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不久瓦解为托勒密、马其顿、塞琉西等王国,直到前30年最后被罗马帝国征服,这段时间属于希腊化时期。以上三个时期中,人本主义和系统哲学时期,是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成为古希腊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出现了一批以教授演说的论辩术为业的思想家,被称为智者。他们讨论的中心集中到人类社会政治伦理方面来,“人”成为研究的中心。智者的著名代表是普罗泰戈拉。为了反对传统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制度和思想,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但他的思想也导致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这种相对主义思想发展到极端,产生了智者高尔吉亚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智者的思想在政治上虽然起过进步作用,但却是古希腊哲学最初的带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哲学。苏格拉底反对智者的相对主义,认为客观真理是存在的,他要为各种伦理道德范畴寻求普遍的定义。他反对用灌输知识的方法教育青年,主张用论辩诘难、找出对方论证中的矛盾的方法,启发人们自觉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辩证法”一词的最早来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有大量著作流传至今的人,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创立了庞大的哲学体系。他们的体系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中是最早的,也是少有的。柏拉图认为我们感觉到的种种变动的、有生灭的具体事物,只是现象,它们是相对的,它们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理念”。理念是具体事物的原因和目的,它在具体事物之外,并且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人对理念的知识是先验的,只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觉就可“回忆”起来。柏拉图在后期的对话篇中对前期的思想作了一些修正,他看到了理念这一普遍的范畴并不是绝对单一的,而是存在普遍联系的,这一看法有较多的辩证法思想。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是他批评了他的老师。他把理念称为“形式”,把物质称为“质料”,认为事物是由形式与质料组合而成的;因此,形式并不是在事物之外独立存在的,它只在具体事物之中,和质料相互结合而存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亚里士多德还是第一个要将哲学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哲学家,分别地研究了逻辑、伦理学、政治学、天文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各门学科,他是这些学科最早的建立者,是古代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二、苏格拉底哲学及其知识论思想(一)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BC),古希腊哲学家,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与活动能力,注意政治、道德、社

品管七大手法之4——柏拉图(排列图)

第4章柏拉图 77 第4章柏拉图(Pareto Diagram)排列图 一、前言 由生产现场所收集到的数据,有效的加以分析、运用,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数据。而将此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并作成图表,充分的掌握问题点及重要原因,则是目前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而最为现场人员广泛使用于数据管理的图表为柏拉图。 二、柏拉图的由来 意大利经济学家V.Pareto(1848-1923)在1897年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时,赫然发现国民所得的大部份均集中于少数人身上,于是将所得的大小与拥有所得的关系加以整理。发现有一定的方程式可以表示,称为[柏拉图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者M.O.Lorenz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图法则],也就是经济学所谓的劳伦兹(Lorenz)曲线。 美国品管专家J.M.Juran(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于品管上,同时创出[Vital Few, Trivial Many] (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见解,并借用Pareto的名字,将此现象定为[柏拉图原理]。 [柏拉图]方法,由品管圈(QCC)的创始人日本石川馨博士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 三、柏拉图的定义 1.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 不良发生的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分类,从中寻求 占最大比率的原因、状况或位置,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 累积值的图形。 2.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度如何,以判断 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为ABC 图。(所谓ABC分析的重点是强调对于一切事务,依其价值的大 小而付出不同的努力,以获至效果;亦即柏拉图分析前面2-3 项重要项目的控制)。 1 / 20

Qc七大手法之柏拉图

第六章柏拉图77 第六章柏拉图(Pareto Diagram) 一、前言 由生产现场所收集到的数据,有效的加以分析、运用,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数据。而将此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并作成图表,充分的掌握问题点及重要原因,则是目前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而最为现场人员广泛使用于数据管理的图表为柏拉图。 二、柏拉图的由来 意大利经济学家V.Pareto(1848-1923)在1897年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时,赫然发现国民所得的大部份均集中于少数人身上,于是将所得的大小与拥有所得的关系加以整理。发现有一定的方程式可以表示,称为[柏拉图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者M.O.Lorenz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图法则],也就是经济学所谓的劳伦兹(Lorenz)曲线。 美国品管专家J.M.Juran(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于品管上,同时创出[Vital Few, Trivial Many] (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见解,并借用Pareto的名字,将此现象定为[柏拉图原理]。 [柏拉图]方法,由品管圈(QCC)的创始人日本石川馨博士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 三、柏拉图的定义 1.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不良 发生的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分类,从中寻求占最 大比率的原因、状况或位置,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 值的图形。 2.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度如何,以判断问题 的症结所在,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为ABC图。 (所谓ABC分析的重点是强调对于一切事务,依其价值的大 小而付出不同的努力,以获至效果;亦即柏拉图分析前面2-3 项重要项目的控制)。 78 品管七大手法 3.又因图的排列系按大小顺序排列,故又可称为排列图。 四、柏拉图的制作步骤

克里托篇(Crito) 苏格拉底在狱中 柏拉图

《克里托》篇——苏格拉底在狱中 (场景,公元前399年雅典城邦监狱的一间牢房。黎明前半小时,昏暗的房间里只点着一盏小小的油灯。靠后墙摆着一张简陋的床,克里托耐心地坐在床边的一张凳子上。他是位慈祥、实际,头脑简单的老人,目前,他感情上正遭受剧烈的痛苦。苏格拉底躺在床上正在熟睡。一会儿,他翻了个身,打着呵欠,睁开眼睛,看到了克里托。) 苏:克里托,你已经来啦?不是还早吗? 克:是还早。 苏:大约什么时间了? 克:天快亮了。 苏:奇怪,看守没看到你吗? 克:他现在和我熟了,苏格拉底,因为我常来。另外,他也从我这里得到了一些好处。 苏:你是刚刚来呢,还是已经来了很长时间了? 克:来了很长时间了。 苏:你为什么不马上叫醒我,却在我床边静静地坐了这半天? 克: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要叫醒你,苏格拉底。我只愿我自己不要失眠和沮丧。我真奇怪,你还能睡得那么舒适。我有意不叫醒你,因为我愿你能够尽量舒适地度过时光。我的一生中经常感到有你这样的性情是多么幸运。现在,当我看到你如此从容平静地接受不幸的命运,我更深切地感到了这一点。 苏:不过说真话,克里托,像我这样年纪的人还要怕死未免太过份了。 克:其他和你年纪相仿的人同样要面对死亡的命运,苏格拉底。可当他们发现自己处在你这样的境地时,他们的年纪也不能使他们平静地面对死亡。 苏:那倒是真的。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早就来了? 克:我带来了坏消息,苏格拉底。我想,这消息在你看来,倒也坏不到哪里去;但对我和你的其他朋友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我想这真是最难以接受的事情了。 苏:那么,到底是什么消息呢?是船从得洛斯返航了吗?——当它到达这里时,我的死期就到了,对吗? 克:船还没有到,但我料想今天会到的,因为一些从苏纽漠下船的人刚刚到,据他们所说,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经典对话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稻田,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摘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却空着手回来。 苏格拉底问:怎么空手回来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走在田间,曾看到过几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穗,可是,我总是想着前面也许会有更大更好的,于是就没有摘。但是,我继续走的时候,看到的麦穗,又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爱情。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合的树回来,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砍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却也不算赖的树回来。 苏格拉底我问:怎么只砍了这样一棵树?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的,看到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麦穗的教训,看到了这颗树还不错,就选她了吧。我怕我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是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婚姻。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什么是幸福?

苏格拉底说:我请穿越田野,去采一朵最美丽的花,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采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捧着一朵还算比较美的花回来。 苏格拉底问:这就是最美丽的花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田野,我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花,我就摘下了它。我告诉我自己,要坚信手中的这朵花就是最美丽的。当然,我后来又看见好多美丽的花,但我依然坚持,认定我这朵最美丽,不再动摇。所以,现在,我把最美丽的花带来了。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幸福。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什么是艳遇? 苏格拉底说:你再到树林走一次吧,去摘一支最好看的花,这次没有规则,只要最后带一支回来就可以了。 柏拉图去做了几个小时后,他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显枯萎的花。苏格拉底问:这就是你反复挑选之后,带回的最好的花吗? 柏拉图回答:我找了很久,发觉这就是盛开得最大最好的花,但我采下来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了,就像您看到的这样,我想,大概是我采下它的时候,它已经盛开到了极限,所以~~~~~~~~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艳遇。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l老师,究竟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说:不如你再到树林走一次,去摘一支最好看的花,仍然没有规则,带一支回来就可以。 柏拉图去做了,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经典对话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经典对话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 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 充满信心地出去 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 而回的原因: “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 是最好, 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 看看有没有更好的, 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 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爱情”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 姻 苏格拉底叫他到彬树林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 用的树材 但只可以取一次 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 充满信心地出去 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 “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婚姻” 柏拉图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

外遇 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 可以来回走 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柏拉图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两个小时之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稍焉掉的花,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花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 “我找了两小时,发觉这是最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 下来”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外遇” 柏拉图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 生活 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 可以来回走 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产品质量统计与柏拉图分析

产品不良统计表 组别:缝制一组 产品检验数量:3864件 不合格数:900件 不合格率:23.29% 柏拉图 900 98.77% 100% 96.55% 81090% 86.22% 72080% 63068.89% 70% 54060% 45048.33% 50% 36040% 27030% 18020% 9010%线迹不良漏缝/扭/皱缝制不良长短/不对称商标不良其它 435件185件156件93件20件11件 备注:1.从以上图表中看线迹不良、漏缝/扭/皱、缝制不良这三项问题占总不合格率86.22%; 2.以上线迹不良、漏缝/扭/皱、缝制不良这三项请生产部主管、班组长重点分析原因,并采取相 应的改善措施,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加以纠正改善,降低产品不合格率,提升产品质量。

组别:缝制二组 产品检验数量:3422件 不合格数:400件 不合格率:11.69% 柏拉图 400 98.75% 100% 95.00% 36088.25% 90% 32080.00% 80% 28070% 24057.50% 60% 20050% 16040% 12030% 8020% 4010%线迹不良件漏缝/扭/皱其它缝制不良长短/不对称商标不良230件90件33件27件20件5件 备注:1.从以上图表中看线迹不良、漏缝/扭/皱、这两项问题占总不合格率80.00%; 2.以上线迹不良、漏缝/扭/皱这两项请生产部主管、班组长重点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善 措施,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加以纠正改善,降低产品不合格率,提升产品质量。

组别:缝制三组 产品检验数量:2651件 不合格数:433件 不合格率:16.33% 柏拉图 440 97.92% 100% 92.61%95.61% 39690% 87.30% 35280% 30870% 60.05% 26460% 22050% 17640% 13230% 8820% 4410%线迹不良件漏缝/扭/皱长短/不对称商标不良缝制不良其它 260件118件23件13件10件9件 备注:1.从以上图表中看线迹不良、漏缝/扭/皱这两项问题占总不合格率87.30%; 2.以上线迹不良、漏缝/扭/皱、这两项请生产部主管、班组长重点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善 措施,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加以纠正改善,降低产品不合格率,提升产品质量。

翻译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

Dialogues Between Socrates and Plato about Love and Marriage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关于爱情与婚姻的对话 Plato once asked his teacher Socrates, “What is love?” Socrates told him to go into the cornfield and pick the biggest corn that he could find, but he could only pick once. Also he was only allowed to walk forward, not backward. In the end, Plato came back with both hands empty. Socrates asked him why, and he said, “Ev ery time I saw a big corn, at first I wanted to pick it, but because I didn’t know if there were better ones ahead, I gave up on that one. By the time I walked to the end of the corn field, I found the corns at the end to be not as good as the ones I saw in the front. Originally the corn field’s biggest corn was one of the earliest ones that I have missed, so I didn’t bother anymore. 一天,柏拉图向老师请教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就叫柏拉图去麦田里捡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回来,只能捡一棵,而且要不回头地走。结果柏拉图两手空空就回来了,苏格拉底问他为什么。柏拉图解释说:自己在麦田看到很多又大又好麦穗,而他以为后面还会遇到更大更好的麦穗,所以直到走出麦田也没捡一棵麦穗。 Socrates said, "This is love.” 苏格拉底于是告诉柏拉图这就是爱情。 Another day, Plato asked Socrates what is marriage. Socrates told him to go into the forest and cut down the biggest and prettiest tree, but the conditions were the same as the last time: he could only cut once, and he could only move forward, not backward. This time Plato brought back an ordinary one. Socrates asked him why, and he said, “Because of my previous experience. I walked through half of the forest, and was still empty handed. When I saw this tree, I didn’t care if it was the prettiest or not, so I cut it down in fear that I would miss it.”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彬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用的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Socrates said, “This is marriage.”

柏拉图-特性要因图介绍

柏拉图(Pareto Diagram) 一、前言 由生产现场所收集到的数据,有效的加以分析、运用,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数据。而将此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并作成图表,充分的掌握问题点及重要原因,则是目前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而最为现场人员广泛使用于数据管理的图表为柏拉图。 二、柏拉图的由来 意大利经济学家V.Pareto(1848-1923)在1897年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时,赫然发现国民所得的大部份均集中于少数人身上,于是将所得的大小与拥有所得的关系加以整理。发现有一定的方程式可以表示,称为[柏拉图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者M.O.Lorenz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图法则],也就是经济学所谓的劳伦兹(Lorenz)曲线。 美国品管专家J.M.Juran(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于品管上,同时创出[Vital Few, Trivial Many] (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见解,并借用Pareto的名字,将此现象定为[柏拉图原理]。 [柏拉图]方法,由品管圈(QCC)的创始人日本石川馨博士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而成为之一。 三、柏拉图的定义 1.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不良 发生的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分类,从中寻求占最 大比率的原因、状况或位置,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 值的图形。 2.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度如何,以判断问题 的症结所在,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为ABC图。 (所谓ABC分析的重点是强调对于一切事务,依其价值的大小 而付出不同的努力,以获至效果;亦即柏拉图分析前面2-3项 重要项目的控制)。 3.又因图的排列系按大小顺序排列,故又可称为排列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