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B.03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0B.03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0B.03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0B.03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区划的目的 .............................................................................................................. - 2 - 第1.0.2条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 - 2 - 第1.0.3条区划的分级.............................................................................................................. - 2 - 第1.0.4条标准适用范围.......................................................................................................... - 3 - 第1.0.5条区划的采用.............................................................................................................. - 3 -第二章一级区划 .............................................................................................................................................. 第2.0.1条一级区划的主要依据与指标................................................................................... - 4 - 第2.0.2条一级区划的主要指标.............................................................................................. - 4 - 第2.0.3条一级自然区划.......................................................................................................... - 5 -第三章二、三级区划....................................................................................................................................... 第3.0.1条二级区划的主导因素与标志................................................................................... - 7 - 第3.0.2条二级自然区 ............................................................................................................. - 8 - 页脚内容- 1 -

中国公路自然区划

I北部多年冻土区中有:I1连续多年冻上区,I2 岛状多年冻土区。 II 东部温润季冻区中有:II 1东北东部山地润湿冻区,II 1a三江平原副区,但东北中部山前平原重冻区,II 2江河平原冻融交替副区川东北西部润干冻区,叫海深中冻区, II4a冀北山地副区, II4b旅大丘陵副区,II 5鲁豫轻冻区,II 5a山东丘陵副区。 III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中有:III 1山西山地、盆地中冻区,III 1a雁北张宣副区, III 2陕北典型黄上高原中冻区,III 2a榆林副区, III 3甘东黄土山地区, III 4黄渭间山地、盆地轻冻区。 IV东南湿热区中有:IV 1凡长江下游平原润湿区, IV 1a盐城副区,IV 2叭江淮丘陵、山地润湿区,IV 3叭长江中游平原中湿区,IV 4叭浙闽沿海山地中湿区,IV 5勹江南丘陵过湿区,IV 6武夷南岭山地过湿区, IV 6a武夷副区,IV 7华南沿海台风区,IV 7a台湾山地副区,IV 7b海南岛西部润干副区,IV 7c 南海诸岛副区。 V西南潮暖区中有:V 1秦巴山地润湿区,V 2凡四川盆地中湿区,V 2a雅安、乐山过湿副区,V 3三西、贵州山地过湿区,V 3a滇南、桂西润湿副区,V 4小滇、黔高原干湿交替区,V 5滇西横断山地区,V 5a沁大理副区。 VI西北干旱区中有:VI 1内蒙古草原中于区,VI 1a河套副区,VI 2绿洲—荒漠区,VI 3阿尔泰山地冻土区,VI 4天山--界山山地区,VI 4a塔城副区,VI 4b伊犁河谷副区。 VII青藏高寒区中有:VII 1祁连—昆仑山地区,VII 2柴达木荒漠区,VII 3河源山原草甸区,VII 4羌塘高原冻土区,VIl 5川藏高山峡谷区,VII 6藏南高山台地区,VII 6a拉萨副区。

最新陕西省公路三级自然区划

陕西省 公路三级自然区划及道路建筑情况 学院:交通运输学院 班级:交通工程1202班 姓名:*** 学号:**********

陕西省公路三级自然区划及道路建筑情况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古朴秦川,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属内陆省份。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境内地形复杂,既有山地,又有平原,还有黄土高原,地质结构也复杂多样,在全国阶梯状地势中,处于地貌多变的第二阶梯上,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向东倾斜。研究公路自然区划及筑路特点将使道路设计、施工、养护采用的技术措施和技术参数趋于准确、合理,更有利于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给实际工程将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根据陕西省的气候、地貌、水文和土质等方面的差异,确定陕西省公路三级自然区划的划分。并对陕西省道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和处理方案。 1.1自然地理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邻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属内陆省份。陕西境内地形复杂,既有山地,又有平原,还有黄土高原,地质结构也复杂多样,在全国阶梯状地势中,处于地貌多变的第二阶梯上,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向东倾斜。北部为陕北高原,海拔900~ 1 800米。中部为关中平原,也称关中盆地,海拔在325~800米之间。南部为秦巴山地,海拔多为1200~3000米。全省

以秦岭为界南北河流分属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主要有渭河、径河、洛河、无定河和汉江、丹江、嘉陵江等。陕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16摄氏度,年降水量396~802毫米。 1.2地形地貌 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陕西境内地貌自北而南可分为陕北高原、关中断陷盆地和陕南秦巴山地三个各具特色的地貌单元: 1.2.1陕北高原 其中,陕北高原又分为陕北沙漠高原和陕北黄土高原两种: (1)陕北沙漠高原:陕北沙漠高原区主要分布在最北部长城以北地区,是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地形平坦,以活动沙丘、沙垄及片沙为主。地势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海拔900~1400m,最高处在定边和靖边一带,最低处在神木县。该区气候干旱,地表起伏不大,组成物质松散,因此流水、重力作用不显著,沟壑不发育。风蚀风积地貌分布普遍。依据形态特征,可分为沙丘沙地、草滩盆地和风沙河谷三种次级地貌类型。 (2)陕北黄土高原:陕北黄土高原位于“北山”以北,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在第三纪末起伏和缓的准平原基础上,历经第四纪以来多次黄土堆积和侵蚀作用,使得地形破碎、沟壑发育而形成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基本地貌类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 2 -第1.0.1条区划的目的 ...................................................................................................................................... - 2 -第1.0.2条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 - 2 -第1.0.3条区划的分级 ...................................................................................................................................... - 2 -第1.0.4条标准适用范围 .................................................................................................................................. - 2 -第1.0.5条区划的采用 ...................................................................................................................................... - 2 -第二章一级区划 ............................................................ - 3 -第2.0.1条一级区划的主要依据与指标 .......................................................................................................... - 3 -第2.0.2条一级区划的主要指标 ...................................................................................................................... - 3 -第2.0.3条一级自然区划 .................................................................................................................................. - 3 -第三章二、三级区划 ........................................................ - 5 -第3.0.1条二级区划的主导因素与标志 .......................................................................................................... - 5 -第3.0.2条二级自然区 ...................................................................................................................................... - 5 -第3.0.3条三级区划的方法 .............................................................................................................................. - 6 -附录一一级区划的自然条件和对公路设计的要求................................ - 13 -附录二潮湿系数K值及蒸发力 E的计算 ....................................... - 14 - T 附录三各二级区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 16 -

甘肃省公路三级自然区划

路基路面工程 甘肃省公路三级自然区划 公路自然区划是公路区域自然综合研究成果它不仅反映公路区域自然

单元的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 而且能指导工程技术人员处理公路工程建设与自然条件之间关系, 趋利避害, 控制和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质量. 迄今为止公路自然区工作没有统一的标准、方法及现成的经验, 笔者借参加甘肃省三级公路自然区划研究的机会, 在编制甘肃公路自然类及公路自然形态分类图等工作基础之上, 尝试对公路自然区划方法开展研究和实践, 初次拟定了甘肃公路自然区划方案. 1 甘肃省公路自然区划的方法 公路自然区划方法的关键是确定一套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区划原则及指标体系. 1. 1 甘肃省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 公路自然区划既要遵循一般自然区划的原则又要突显为公路工程建设服务的宗旨. 笔者认为甘肃公路自然区划应该遵循下述五条基本原则. 1. 1. 1 公路工程实用性原则 甘肃省公路自然区划首先应坚持为公路服务的目的, 注重工程建设的实用性. 1. 1. 2 区域共轭性原则 该原则源于区域单位的空间不可重复性, 即所划分的公路自然区域单位应是独立的, 不能存在彼此分离的现象. 1. 1. 3 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综合分析是分析自然组成要素的特征、性质以及它们在公路区域自然单元中的作用、地位、变化规律及各要素之间关系. 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对公路区域自然单元划分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1. 1. 4 相对一致性原则 在划分或合并公路自然单元时必须注意该公路自然单元中各自然要素内部的相对一致性. 1. 1. 5 形态成因(发生统一性)的原则 任何区域自然单元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分异因素作用下的历史发展产物, 它们都具有各自形态成因发生一致性特征. 在公路自然区划中只有遵循这一原则才能保证所划分的或合并的区划自然单元在发生上具有相对一致性. 1. 2 甘肃省公路自然区划的基本依据与指标 1. 2. 1 公路自然区划的基本依据 区划的依据就是划分或合并各级自然单元的根据, 区划基本依据有: 大地构造和地层; 自然成因类型及组合; 自然发育历史等. 1. 2. 2 公路自然区划的基本指标 公路自然区划指标是划分各级区划单位所采用的定性定量标志. 这些指标既是区划目的、原则、依据的体现, 也是区域单位之间质的差别的界线, 它应该是反映区域单位之间差别最明显的标志.本次公路自然区划在研究甘肃区域自然的基础上, 选择确定以下基本指标:气候及水文指标; 公路自然形态特征指标; 现代自然作用的分布和强度等指标. 在确定区貌地界线时, 采用“统一指标”和“多指标”两种方法. 在本次自然区划中高级别的同一级区划单元常采用同性质的指标, 低级别的区划单元采用不同性质的指标. 例如: 区的划分统一考虑大地构造、气候及主要自然类型; 小区划分则相对灵活采用不同指标, 如次一级构造、

2017最新公路规范及标准

2017公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规程、指南一览表 序号类别编号书名(书号)定价 1 基础JTJ002--87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0346)22.00 2 JTJ003--86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0348)16.00 3 交通部定额站2009 版 公路工程施工定额(07864)78.00 4 JTG B01--201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11814)98.00 5 JTG B02--2013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11120)(今年部重点 规范) 45.00 6 JTG B02-01-2008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1228)35.00 7 JTG B03--200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0927)26.00 8 JTJ B04—2010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08473)28.00 9 JTG/T B05--2004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0784)18.00 10 JTG/T B06--2007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06903) 26.00 11 JTG/T B06— 01--2007 公路工程概算定额(06901)110.00 12 JTG/T B06— 02--2007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06902)138.00 13 JTG/T B06— 03--2007 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06900)24.00 14 交通运输部2011年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09402)36.00 15 JTG/T B07—01-2006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0973) 16.00 16 交通部2007年第30 号 国家高速公路网相关标志更换工作实施技术 指南 58.00 17 交通部2011年第13 号 收费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要求 (09033) 120.00 18 交通部2007年第35 号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01126)62.00 19 勘测JTG C10--2007 公路勘测规范(06570)28.00 20 JTG/T C10--2007 公路勘测细则(06572)42.00 21 JTG /T C22-2009 公路工程物探规程(1311)28.00 22 JTG C20--2011 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 (09507) 65.00 23 JTG/T C21—01-2005 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查规范 (0839) 17.00 24 JTG C30--2015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0604) 70.00 25 设计公 路 JTG D20--200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0996) 38.00 26 JTG/TD31-2008 沙漠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指南. (1206) 32.00 27 JTG D30--201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05326) 98.00 28 JTG D40--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09463) 40.00 29 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06248) 36.00 30 JTG/T D31-03--2011 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09181)40.00

1.5 公路自然区划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China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2、路基路面工程的环境因素影响 ◆大气温度的年周期变化和日周期变化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China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2、路基路面工程的环境因素影响 ◆大气温度的年周期变化和日周期变化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China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2、路基路面工程的环境因素影响 ◆路面结构内温度随深度的分布状况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China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2、路基路面工程的环境因素影响 ◆分析方法: 路面结构内的温度和湿度状况,可通过在外部和内 部影响因素之间建立联系的方法来预估。这种方法有两类,即统计方法和理论方法。 ◆统计方法(公式) T max =a+bT a·max +cQ ◆理论方法 采用有限元技术进行分析与计算 热传导理论分析法 节尾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China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第五节公路自然区划 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 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原则 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 导作用的原则 1、公路区划依据的意义-目的和意义 2、公路区划依据的原则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China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3、一级区划指标 ◆1、全年均温-2℃等值线。 在一般情况下,地面大气温度达到-2℃时,地面土开始冻结。因此,它是区分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的界线。 ◆2、一月份均温0℃等值线。 是区分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的界线。 ◆3、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的两条等高线。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1.0.1条区划的目的 (1) 第1.0.2条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1) 第1.0.3条区划的分级 (1) 第1.0.4条标准适用范围 (1) 第1.0.5条区划的采用 (1) 第二章一级区划 (2) 第2.0.1条一级区划的主要依据与指标 (2) 第2.0.2条一级区划的主要指标 (2) 第2.0.3条一级自然区划 (2) 第三章二、三级区划 (4) 第3.0.1条二级区划的主导因素与标志 (4) 第3.0.2条二级自然区 (4) 第3.0.3条三级区划的方法 (5) 附录一一级区划的自然条件和对公路设计的要求 (12) 附录二潮湿系数K值及蒸发力 E的计算 (13) T 附录三各二级区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15)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区划的目的 为区分不同地理区域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影响的差异性,并在路基、路面的设计、施工和养护中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和采用合适的设计参数,以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自然区划以自然气候因素的综合性和主导性相结合为原则,采用地理相关分析为基础的主导标志法,从分析自然综合情况与公路工程的实际关系出发,选出具有分区意义的主导标志。在确定区界时,还需进行地理相关分析对区界进行修正,以求其同一区内有相似的公路工程自然环境。但综合性或主导因素原则,均应遵循地带性和分地带性理论。 第1.0.3条区划的分级 为使自然区划便于在实践中应用,结合我国地理、气候特点,将全国的公路自然区划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区划首先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三大地带,再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冻土、湿润、干湿过渡、湿热、潮暖、干旱和高寒七个大区。二级区划是在一级区划的基础上以潮湿系数为主进一步划分。三级区划是在二级区划内划分更低一级的区域或类型单元。本标准仅规定一、二级区划,其具体划分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自然区划图“。 第1.0.4条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为在公路规划、设计中考虑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特别为在路基、路面的设计、施工、养护中确定技术措施和设计参数提供了依据,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工程。 第1.0.5条区划的采用 各级自然区划在具体使用时应结合当地特点,特别在各区的分界处,应根据本标准的有关规定论证确地,三级自然区划由各地按有关规定自行划分。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1.0.1条区划的目的 (2) 第1.0.2条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2) 第1.0.3条区划的分级 (2) 第1.0.4条标准适用范围 (2) 第1.0.5条区划的采用 (2) 第二章一级区划 (3) 第2.0.1条一级区划的主要依据与指标 (3) 第2.0.2条一级区划的主要指标 (3) 第2.0.3条一级自然区划 (3) 第三章二、三级区划 (5) 第3.0.1条二级区划的主导因素与标志 (5) 第3.0.2条二级自然区 (5) 第3.0.3条三级区划的方法 (6) 附录一一级区划的自然条件和对公路设计的要求 (13) 附录二潮湿系数K值及蒸发力 E的计算 (14) T 附录三各二级区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16)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区划的目的 为区分不同地理区域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影响的差异性,并在路基、路面的设计、施工和养护中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和采用合适的设计参数,以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自然区划以自然气候因素的综合性和主导性相结合为原则,采用地理相关分析为基础的主导标志法,从分析自然综合情况与公路工程的实际关系出发,选出具有分区意义的主导标志。在确定区界时,还需进行地理相关分析对区界进行修正,以求其同一区内有相似的公路工程自然环境。但综合性或主导因素原则,均应遵循地带性和分地带性理论。 第1.0.3条区划的分级 为使自然区划便于在实践中应用,结合我国地理、气候特点,将全国的公路自然区划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区划首先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三大地带,再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冻土、湿润、干湿过渡、湿热、潮暖、干旱和高寒七个大区。二级区划是在一级区划的基础上以潮湿系数为主进一步划分。三级区划是在二级区划内划分更低一级的区域或类型单元。本标准仅规定一、二级区划,其具体划分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自然区划图“。 第1.0.4条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为在公路规划、设计中考虑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特别为在路基、路面的设计、施工、养护中确定技术措施和设计参数提供了依据,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工程。 第1.0.5条区划的采用 各级自然区划在具体使用时应结合当地特点,特别在各区的分界处,应根据本标准的有关规定论证确地,三级自然区划由各地按有关规定自行划分。

山西公路自然区划

山西公路自然区划
土质、 山西地貌 、土质、水文
地貌概况:
山西省是黄土覆盖的隆起地区东起太行, 西南界黄河, 北邻长城。 全省的山地 丘陵 平 原三大地形各占 40.0% 40.3% 19.7%,大体呈 4:4:2 的比例。山西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 障,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北抵绵绵长城脚下。因外河而内山,故有“表里山河”的美称。 山西省南北长 680 多公里,东西宽 380 多公里,总面积 15.63 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看, 其轮廓呈由东北倾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 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整个地貌是被黄上广泛覆盖的山地型高原,大部分在海拔 1000 米至 2000 米之间。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有恒山、五台山,南有中条山中有太岳山。
水文概况 水分布: 水分布:
主要河流有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 1000 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 100 平方公里的有 240 条。汾河最长,全长 659 公里。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流经全 省 19 个县(市),流程 965 公里。目前,山西省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140.8 亿立方米,引黄 人晋工程竣工后, 将从根本上解决山西缺水问题, 年引水总量 12 亿立方米, 向太原供水 6. 4 亿立方米,向朔州、大同供水 5.6 亿立方米。
气候: 气候:
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山西地处中纬 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 温在—4*一 14℃之间。气温地区分布总趋向是自南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递减,山西无霜期 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全省年平均降水量 400-650 毫米。 土质概况:土质差异不大,土壤从南到北粘粒成分减少沙粒成分逐渐增多,土壤液限塑 限指数逐渐减少,土组从粉质亚砂土过渡到亚砂土。
区划的目的: 为区分不同地理区域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影响的差异性, 区划的目的:
并在路基、路面的设计、施工和养护中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和采用合适的设 计参数,以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特制定本标准。
区划的原则和方法:一级区划线以均温等值线和三阶梯的俩条等高线作

公路现行标准规范大全

一、基础规范: 1、公路工程标准体系JTG A01-2001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 002-87 4、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 003-86 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6、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 7、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 006-98 8、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 9、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10、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283-99 11、道路工程制图标准OBJ50162-92 1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二、路线、路基、路面设计类: 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

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5、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JTJ 015-91(作废) 6、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6-93(作废) 7、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作废) 8、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6 9、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 019-98 三、桥梁、隧道类: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3、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 5、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6、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7、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8、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JTJ 027-96 9、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甘肃公路自然区划

甘肃公路自然区划 我国公路自然区划采用三级区划体系,一级区划以温度和地貌为主导因素,二级区划以潮湿系数,适当考虑岩土类型为依据,全国分为7个一级区,33个二级区和 1 9个副区,三级区划则是各地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自行制定。自然区划是按一定的理论原则( 综合分析原则、主导因素原则),研究自然环境要素各个方面的相似性程度或差异性程度,并将其划分为的自然区,进而对各自然区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布规律进行研究,建立相应的等级系统。 公路是穿越不同自然地理区域的空间线状人工构造物,与周围自然环境直接融为一体,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不断受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公路建设也会反作用于自然环境,引起自然条件的改变。甘肃省地处我国三大高原即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或阿拉善高原)的交汇地带,同时又是我国三大气候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汇地,而且是我国惟一占有三大自然区各一部的省份,地域分异非常复杂,且极富特色。所以,全面、准确的认识和搞清省域内自然环境条件的基本情况和地域分异规律,是甘肃公路三级区划研究的根本或基础。 一、区划指标 1、一级分区——对于甘肃省来说,对公路建设影响最大差异最大的自然地理要素应为: 海拔高程地形坡度切割深度

岩土类型和植被状况等。( 1) 海拔高程甘肃省是一个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的省份,特别在高海拔地区如甘南高原(平均海拔3000m 左右) 祁连山、阿尔金山等,对公路设计施工养护和汽车运营都造成较大的影响,这些地区的冻土也对公路造成较大的危害,( 2) 地形坡度该要素对公路设计指标的选取控制投资施工养护和各种病害的产生,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和作用,( 3) 切割深度和切割密度这两个要素反映地表的破碎程度,而地表的破碎程度对公路建设的各方面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4) 岩土类型公路建筑在岩土(体)中,同时又需要大量高质量的筑路材料,许多公路病害也是由于岩土(体)引起或造成的,( 5) 植被状况植被状况对公路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虽然较前几个因素影响相对小,但对森林覆盖率极低的甘肃省来说,植被情况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因素。上述要素都是反映非地带性的,从甘肃省自然地理条件来看,非地带性的地貌、岩性、植被对公路建设影响最大、差异最大将其作为甘肃省公路自然区划的一级分区指标是合理可行的。寻找和建立以上因素的联系和函数关系,采用公路工程困难度指数,按照公路工程建设困难度等级划分(表)就可进行甘肃省公路自然区划一级区划的分区。 表公路工程建设困难度等级划分

最新完美版公路现行标准规范大全

最新完美版公路规范大全一、基础规范: 1、公路工程标准体系JTG A01-2001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002-87 4、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 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6、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 7、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 8、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 9、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10、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283-99 11、道路工程制图标准OBJ50162-92 1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二、路线、路基、路面设计类: 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 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5、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JTJ015-91(作废) 6、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作废) 7、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作废)

8、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 9、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三、桥梁、隧道类: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3、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5、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6、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7、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 8、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JTJ027-96 9、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10、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 11、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 四、施工类: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5、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J035-91 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规范JTJ037.1-2000

现行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一览表

序号类别编号各称 价格册数总计 1JTJ 002-87公路工程名词术语221222JTGJ003-86公路自然区划标准161163JTG B01-200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81284JTG B03-2006 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规范261265jtgb04-2010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281286JTG/T B05-2004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181187JTG/T B07-1-2006公路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161168JTG C30-2002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221229JTGC20-201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6516510JTG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3813811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3813812JTG/TD33-2012公路排水设计规范4014013JTG/TD32-201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4214214JG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4014015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3613616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2412417JTG/T D60-01-2004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2812818JTG D61-200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1911919JTG D62-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4814820JTG 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4814821JTJ 025-86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2012022JTG/T D65-01-2007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2812823JTGD80-2006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2512524JTG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2512525JTG/T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3513526交公路发[2007]358号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612627JTG/T J22-2008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5215228JTGB02-2013公路工程抗震规范4514529JTG/T 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35135 303132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7917933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106110634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3213235JTG E41-2005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1811836JTJ 056-84 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 81837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4814838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3013039JTG E60-200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38138 检测基础设计

自然区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1.0.1条区划的目的 (2) 第1.0.2条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2) 第1.0.3条区划的分级 (2) 第1.0.4条标准适用范围 (2) 第1.0.5条区划的采用 (2) 第二章一级区划 (3) 第2.0.1条一级区划的主要依据与指标 (3) 第2.0.2条一级区划的主要指标 (3) 第2.0.3条一级自然区划 (3) 第三章二、三级区划 (5) 第3.0.1条二级区划的主导因素与标志 (5) 第3.0.2条二级自然区 (5) 第3.0.3条三级区划的方法 (6) 附录一一级区划的自然条件和对公路设计的要求 (10) 附录二潮湿系数K值及蒸发力 E的计算 (11) T 附录三各二级区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12)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区划的目的 为区分不同地理区域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影响的差异性,并在路基、路面的设计、施工和养护中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和采用合适的设计参数,以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自然区划以自然气候因素的综合性和主导性相结合为原则,采用地理相关分析为基础的主导标志法,从分析自然综合情况与公路工程的实际关系出发,选出具有分区意义的主导标志。在确定区界时,还需进行地理相关分析对区界进行修正,以求其同一区内有相似的公路工程自然环境。但综合性或主导因素原则,均应遵循地带性和分地带性理论。 第1.0.3条区划的分级 为使自然区划便于在实践中应用,结合我国地理、气候特点,将全国的公路自然区划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区划首先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三大地带,再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冻土、湿润、干湿过渡、湿热、潮暖、干旱和高寒七个大区。二级区划是在一级区划的基础上以潮湿系数为主进一步划分。三级区划是在二级区划内划分更低一级的区域或类型单元。本标准仅规定一、二级区划,其具体划分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自然区划图“。 第1.0.4条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为在公路规划、设计中考虑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特别为在路基、路面的设计、施工、养护中确定技术措施和设计参数提供了依据,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工程。 第1.0.5条区划的采用 各级自然区划在具体使用时应结合当地特点,特别在各区的分界处,应根据本标准的有关规定论证确地,三级自然区划由各地按有关规定自行划分。

河南省公路自然区划

河南省公路自然区划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自然区划图》,我省大致划分 为四区,即东北部温湿季冻区(Ⅱ)、西北黄土高原干湿过渡 区(Ⅲ)、东南湿热区(Ⅳ)及西南潮暖区(Ⅴ)。我省大部(东 及东南部)为Ⅱ区、Ⅳ区,西北及西部为Ⅲ、Ⅴ区。 一. 东北区—即东部温湿季冻区(Ⅱ)之鲁豫轻冻区(Ⅱ5) 包括平顶山、叶县、舞阳、西平、汝南、沈丘(安徽临泉) 以北,宝丰、临汝、登封、巩县、堰师、沁阳、博爱、济源、 焦作、淇县、鹤壁、安阳以东地区。 我省大部范围为该区分布。包括安阳、濮阳、新乡、郑州 中部及东部(郑州市区、新密市东部、荥阳市、新郑市、中牟县)、开封、商丘、许昌、漯河、周口大部地区。 二. 东南区—即东南湿热区(Ⅳ)江淮丘陵、山地润湿区(Ⅳ2) 包括平顶山、叶县、舞阳、西平、汝南、沈丘(安徽临泉) 以南,平顶山、南召、西峡、淅川以东地区。 该区包括驻马店、信阳、南阳大部地带。 三. 西北区—即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Ⅲ)黄渭间山地、盆地轻冻 区(Ⅲ4) 包括平顶山、鲁山、滦川、卢氏以北,宝丰、临汝、登封、巩义、新密西部、堰师、沁阳、博爱、济源、焦作、淇县、鹤壁、安阳以西地区。 该区包括郑州市西部(登封、巩义、新密西部)、嵩县、卢氏、汝阳等洛阳地区、三门峡及济源、焦作以北、鹤壁以西局部地带。 四. 西南区—即属于西南潮暖区(Ⅴ)之秦巴山地润湿区(Ⅴ1) 包括平顶山、南召、西峡、淅川以西,平顶山、鲁山、滦川、卢氏以南地区。 该区仅分布我省南召、西峡、淅川、西坪等局部地地带。 郑州地区包括两个自然区,即Ⅱ5、Ⅲ4区。郑州市区、新密市东部、荥阳市、新郑市、中牟县为江淮丘陵、山地润湿区(Ⅱ5);郑州西部的巩义市、新密市西部、登封市全境为黄渭间山地、盆地轻冻区(Ⅲ 4 )。 (注:具体内容按二级区描述)

陕西省公路自然区划及筑路特点概述

陕西省公路自然区划及筑路特点概 述 摘要: 本文针对陕西省的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以系统的观点,对陕西省的公路进行了自然区划研究并对其区划特点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陕西省的筑路特点并提出了其道路建筑灾害的治理对策,从而防止环境和灾害的恶性循环,以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自然区划、区划特点、筑路特点 引言: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属内陆省份。境内地形复杂,既有山地,又有平原,还有黄土高原,地质结构也复杂多样,在全国阶梯状地势中,处

于地貌多变的第二阶梯上,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向东倾斜。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西风带环流的共同作用,使得陕西地区成为中国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之一。因此研究其公路自然区划及筑路特点这将使道路设计、施工、养护采用的技术措施和技术参数趋于准确、合理,更有利于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给实际工程将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陕西省区域地质环境特征 自然地理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邻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属内陆省份。陕西境内地形复杂,既有山地,又有平原,还有黄土高原,地质结构也复杂多样,在全国阶梯状地势中,处于地貌多变的第二阶梯上,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向东倾斜。北部为陕北高原,海拔900~ 1 800米。中部为关中平原,也称关中盆地,海拔在325~800米之间。南部为秦巴山地,海拔多为1200~3000米。全省以秦岭为界南北河流分属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主要有渭河、径河、洛河、无定河和汉江、丹江、嘉陵江等。陕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16摄氏度,年降水量396~802毫米。 地形地貌 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陕西境内地貌自北而南可分为陕北高原、关中断陷盆地和陕南秦巴山地三个各具特色的地貌单元。 1.陕北高原 其中,陕北高原又分为陕北沙漠高原和陕北黄土高原两种: (1)陕北沙漠高原 陕北沙漠高原区主要分布在最北部长城以北地区,是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地形平坦,以活动沙丘、沙垄及片沙为主。地势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海拔900~1400m,最高处在定边和靖边一带,最低处在神木县。该区气候干旱,地表起伏不大,组成物质松散,因此流水、重力作用不显著,沟壑不发育。风蚀风积地貌分布普遍。依据形态特征,可分为沙丘沙地、草滩盆地和风沙河谷三种次级地貌类型. (2)陕北黄土高原 陕北黄土高原位于“北山”以北,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在第三纪末起伏和缓的准平原基础上,历经第四纪以来多次黄土堆积和侵蚀作用,使得地形破碎、沟壑发育而形成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基本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 2.关中断陷盆地 关中断陷盆地,南依秦岭,北连黄土高原,为一西狭东阔的新生代断陷盆地,渭河横贯其中。西起宝鸡峡,东迄撞关港口,东西长约360公里,总面积39064.5平方公里。关中盆地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地势平坦。盆地两侧地形向渭河倾斜,由洪积倾斜平原、黄土台源、冲积平原组成,呈阶梯状地貌景观。关中断陷盆地基底构造复杂,具有南深北浅、东深西浅的特点。从渭河河槽向南、北南侧,地势呈不对称性阶梯状增高,由一二级河流冲积阶地过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级或二级黄土台源。阶地在北岸呈连续状分布,南岸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