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可以采用冷冻保藏、干燥保藏和液氮冻存等方法。

1. 冷冻保藏:将微生物菌种保存在低于冰点的温度下,常见的温度为-70C或-80C。菌种在无菌培养基中生长至稳定期后,添加适当的保护剂(如甘油、DMSO 等),通过快速冷冻保存在冷冻机或液氮箱中。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可长时间保存,保持较好的活力。

2. 干燥保藏:将微生物菌种通过脱水干燥的方法保存。通常先在无菌培养基上培养菌种,然后将菌种涂布在无菌滤纸、石膏片或其他载体上,通过自然或人工脱水使菌种干燥,最后密封保存在干燥器、干燥剂或低温恒温箱中。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在常温下存放即可,使用时重新培养即可恢复。

3. 液氮冻存:将微生物菌种直接保存在液氮中,通常温度为-196C。将菌种培养至稳定期后,添加适当的保护剂,如甘油、DMSO等,将菌种转移到液氮罐中,通过使用液氮冷冻机或液氮罐将菌种冷冻存储。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活力非常高,可保存数十年之久。使用时可通过快速解冻或渐渐解冻恢复活力。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注意菌种的无菌处理,保证培养基和容器的无菌。此外,菌种保存时需要记录好保存位置和时间,并定期复苏培养以检测保存的菌种是否仍然具有活力。

常用菌种保藏方法

微生物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因此,在保藏过程中,必须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最不活跃或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其不发生变异而又保持生活能力。 素而设计的。 一、保藏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传代培养保藏法 2、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它是在斜面培养物和穿刺培养物上面覆盖灭菌的液体石蜡,一方面可防止因培养基水分蒸发而引起菌种死亡,另一方面可阻止氧气进入,以减弱代谢作用。 3、载体保藏法 是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滤纸上,而后进行干燥的保藏法,例如沙土保藏法和滤纸保藏法应用相当广泛。 4、寄主保藏法 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它们必须在生活的动物、昆虫、鸡胚内感染并传代,此法相当于一般微生物的传代培养保藏法。病毒等微生物亦可用其他方法如液氮保藏法与冷冻干燥保藏法进行保藏。 5、冷冻保藏法 6、冷冻干燥保藏法 先使微生物在极低温度(-70℃左右)下快速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真空干燥)。 有些方法如滤纸保藏法、液氮保藏法和冷冻干燥保藏法等均需使用保护剂来制备细胞悬液,以防止因冷冻或水分不断升华对细胞的损害。保护性溶质可通过氢和离子键对水和细胞所产生的亲和力来稳定细胞成分的构型。保护剂有牛乳、血清、糖类、甘油、二甲亚砜等。 二、器材: 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 肉膏蛋白胨斜面培养基,灭菌脱脂牛乳,灭菌水,化学纯的液体石蜡,甘油,五氧化二磷,河沙,瘦黄土或红土,冰块、食盐,干冰,95%酒精,10%盐酸,无水氯化钙; 灭菌吸管,灭菌滴管,灭菌培养皿,管形安瓿管,泪滴形安瓿管(长颈球形底),40目与100目筛子,油纸,滤纸条(0.5×1.2cm),干燥器,真空泵,真空压力表,喷灯,L形五通管,冰箱,低温冰箱(-30℃),液氮冷冻保藏器。 三、操作步骤、各保藏法的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下列各法可根据实验室具体条件与需要选做。 1、斜面低温保藏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待菌充分生长后,棉塞部分用油纸包扎好,移至2—8℃的冰箱中保

菌种保藏

菌种保藏 几种常用的保藏方法: 1、传代培养法 保藏的菌种通过斜面、穿刺或疱肉培养基(用于厌氧细菌)培养好后,置4C?冰箱中存放,定期进行传代培养、再存放。 可用胶塞代替棉塞或在斜面上覆盖一层无菌液体石蜡来进一步延长保存期。 2、载体法 使生长合适的微生物吸附在一定的载体上进行干燥。 常用的载体有土壤、砂土、硅胶、明胶、麸皮、磁珠和滤纸片等。 3、悬液法 将细菌、酵母菌细胞悬浮在一定的溶液中保存。 溶液包括蒸馏水、糖溶液、磷酸缓冲液、食盐水等。 4、冷冻法 使菌种始终存放在低温环境下的保藏方法。包括低温法和液氮法。 此法关键是要克服细胞的冷冻损伤。注意控制降温速率及保护剂的使用。 5、真空干燥法 这类方法包括冷冻真空干燥法和L-干燥法。 冷冻真空干燥法是将要保藏的微生物样品先经低温预冻,然后在

低温状态下进行减压干燥。 L-干燥法则不需要低温预冻样品,只是使样品维持在10-20C?范围内进行真空干燥。 操作方法 1、斜面保藏法 将菌种转接在适宜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待其充分生长后,用牛皮纸将棉塞部分包扎好(棉塞换成胶塞效果更好),置4C?冰箱中包藏。 保藏时间依微生物的种类而定。霉菌、放线菌及芽孢菌保存2-4个月移种一次,酵母菌间隔两个月,普通细菌一个月,假单胞菌两周传代一次。 此法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缺点是保藏时间短、易被污染。 2、液体石蜡保藏法 将无菌石蜡加在已长好菌的斜面上,其用量以高出斜面顶端 1CM为准,使菌种与空气隔绝。将试管直立,置低温或室温下保存。 此法实用且效果较好。霉菌、放线菌、芽孢菌可保藏两年以上,酵母菌可保藏1-2年,普通细菌也可保藏1年左右。 3、穿刺保藏法 按穿刺接种方式培养菌种,菌种长好后用胶塞封严,置4℃冰箱存放。 4、砂土管保藏法 (1)河砂处理

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存方法 a.常用有以下方法: 1 半固体保存法:将菌落穿刺接种在半固体中,4度存放,一般可以管3-6月 2 低温冻存法:接种菌落的肉汤加20%灭菌甘油,置-20或-70度,可存放一年以上。 3 真空冻干法:试最理想的保存方法,但需要特殊仪器 b.基因工程菌: 1:30%的灭菌甘油与培养好的菌悬液按照1:1的比例混合,分装到1.5ML的离心管中,每关1ML,存于--20度,但仅保存半年就不太好了,最好保存到——70度的低温冰箱中。 也可用10%的灭菌甘油从斜面上洗下保存。 2:菌悬液中加甘露醇和人血白蛋白 c.目前菌种的保存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传代培养保存法:一般来说,这是最基本的保存法,用 斜面,穿刺或其他方法培养的传代菌种,一般要保存在5度,但因类而异,如霍乱,淋球,脑膜炎,厌氧菌,钩体等要保存于37度为宜.2.液体石蜡覆盖保存法:这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可以适 当地延长保存时间,主要适用于霉菌,酵母菌,放线菌,需氧性细菌等的保存.3.载体保存法1)土壤保存法:主要用于形成孢子回孢囊的微生物的保存,特别适用于真菌和放线菌不改变性状的长期保存.(2)砂土保存法:常用于梭状芽孢杆菌和一部分霉菌的保存,可保存数年.(3)硅胶保存法:本法对保存链孢霉菌较有效,对酵母菌的保存也较有效(4)磁珠保存法:用本法保存根瘤菌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2年半(5)滤纸保存法:适用于对干燥抵抗力较强的微生物,如油芽 孢细菌和葡萄球菌.另外噬菌体,放线菌和丝状菌也可用本法.4.悬液保存法1)蒸溜水保存法:霉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的大部分,使其悬浮于蒸馏水中,可在室温下保存数年,青枯病假单孢杆菌也可用本法.(2)糖液保存法:过去用于保存酵母菌,但现在已不常用.(3)其他悬液保存法:如乳链球菌可用PBS保存,放线菌可用0.125%稀琼脂液保存.5.寄主保存法:一些微生物如一部分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原虫和少量丝状菌目前只能使活着的动物,昆虫,植物体和寄生 微生物等感染并传代,否则不能保存.6.冷冻保存法1)低温冰箱保存法:多说微生物在-20度保存效果良好,(2)干冰保存法:-70度保存,(3)液氮保存法:保存温度克达到-196度,本法可说是使用范围最广的微生物保存法.7.冷冻干燥保存法:使微生物在冷冻状态下,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份,使细胞的生理活动事实上停止,从而长期维持生活状态,本法适用于大多数细菌和放线菌,另外病毒,噬菌体,立克次氏体,霉菌和酵母菌再多数情况下用本法保存.8.冷冻 干燥以外的干燥保存法1)常压干燥保存法,(2)菌片封袋干燥保存法,(3)Stamp干燥保存法,(4)Sordelli干燥保存法,(5):L-干燥保存法(真空干燥保存法) d.我们实验室保存菌种的方法是: 1 将菌落穿刺接种在半固体中,如加有琼脂的肉汤培养基,4度存放,保存时间较短一般3 -4月 2 接种菌落的肉汤0.9ml加100%灭菌甘油0.1ml,置-20度冰箱中可以保存一年左右,- 70度冰箱或液氮中可放置N年,细胞的保存我们放了近十年,仍然复苏的很好 3 基因工程菌的保存: 1:为防止基因工程菌质粒丢失或不稳定,保存菌种加入甘油的量应该不大于10%,一般 0.9ml的菌液加0.1ml80%高压灭菌甘油-70度冰箱保存 e.菌种的保藏: 菌种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重要生物资源,菌种保藏(preservation)是一项重要的微生物学基础工作。菌种保藏机构的任务是在广泛收集实验室和生产菌种、菌株(包括病毒株甚至动、植物细胞株和质粒等)的基础上,将它们妥善保藏,使之达到不死、不衰、不乱以及便于研究、交换和使用的目的。为此,在国际上一些工业较发达的国家中都设有相应的菌种保藏机构。例如: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CCCCM),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ATCC),

工业用微生物菌种保藏的目的、原理及方法详解

工业用微生物菌种保藏的目的、原理及方法详解 1、菌种保藏的目的 微生物在使用和传代过程中容易发生污染、变异甚至死亡,因而常常造成菌种的衰退,并有可能使优良菌种丢失。菌种保藏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尽可能保持其原有性状和活力的稳定,确保菌种不死亡、不变异、不被污染,以达到便于研究、交换和使用等诸方面的需要。 2、菌种保藏的原理 无论采用何种保藏方法,首先应该挑选典型菌种的优良纯种来进行保藏,最好保藏它们的休眠体,如分生孢子、芽孢等。其次,应根据微生物生理、生化特点,人为地创造环境条件,使微生物长期处于代谢不活泼、生长繁殖受抑制的休眠状态。这些人工造成的环境主要是干燥、低温和缺氧,另外,避光、缺乏营养、添加保护剂或酸度中和剂也能有效提高保藏效果。 3、菌种保藏的方法 (1)斜面低温保藏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待菌种生长完全后,置于4℃左右的冰箱中保藏,每隔一定时间(保藏期)再转接至新的斜面培养基上,生长后继续保藏,如此连续不断。此法广泛适用于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大多数微生物菌种的短期保藏及不宜用冷冻干燥保藏的菌种。放线菌、霉菌和有芽孢的细菌一般可保存6个月左右,无芽孢的细菌可保存1个月左右,酵母菌可保存3个月左右。如以橡皮塞代替棉塞,再用石蜡封

口,置于4℃冰箱中保藏,不仅能防止水分挥发、能隔氧,而且能防止棉塞受潮而污染。这一改进可使菌种的保藏期延长。 该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容易推广,存活率高,故科研和生产上对经常使用的菌种大多采用这种保藏方法。其缺点是菌株仍有一定程度的代谢活动能力,保藏期短,传代次数多,菌种较容易发生变异和被污染。 (2)石蜡油封藏法 此法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灭过菌并已蒸发掉水分的液体石蜡倒入培养成熟的菌种斜面(或半固体穿刺培养物)上,石蜡油层高出斜面顶端lcm,使培养物与空气隔绝,加胶塞并用固体石蜡封口后,垂直放在室温或4℃冰箱内保藏。使用的液体石蜡要求优质无毒,化学纯规格,其灭菌条件是:150~170℃烘箱内灭菌lh;或121℃高压蒸汽灭菌60~80min,再置于80℃的烘箱内烘干除去水分。 由于液体石蜡阻隔了空气,使菌体处于缺氧状态下,而且又防止了水分挥发,使培养物不会干裂,因而能使保藏期达1~2年,或更长。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它适于保藏霉菌、酵母菌、放线菌、好氧性细菌等,对霉菌和酵母菌的保藏效果较好,可保存几年,甚至长达10年。但对很多厌氧性细菌的保藏效果较差,尤其不适用于某些能分解烃类的菌种。 (3)砂土管保藏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长期保藏菌种的方法,适用于产孢子的放线菌、霉菌及形成芽孢的细菌,对于一些对干燥敏感的细菌如奈氏球菌、弧菌和假单胞杆菌及酵母则不适用。

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

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 菌种保藏是指将特定 microscopic organisms 以各种方式保存以供将来使用的过程。全世界都在努力收集和保留丰富的菌种以解决食品安全、人类健康、环境等多个重要问题。人们已经开发出一系列有效的保藏方法,为获得有利于研究地菌种,控制环境问题及提供 保藏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综述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总结了市面上常见的对菌种保 存有良好效果的几个方法。 第一种是冷冻法,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也可称作低温保藏,就是将需 要保藏的菌株置于一定温度(≤-18℃)的环境中进行保藏,以防止菌种的变化、变质以 及凋亡。这是保藏菌种最为普遍的方法,对于大多数常见的菌种都有很高的安全度。 第二种是干燥保藏。干燥法的原理是去湿,制出的菌落的水分很低(一般小于1%),从而防止一些微生物的生长和变形,从而达到保藏菌种的目的。但是遗憾的是,由于菌落 内部水分极低,被保藏的菌种非常脆弱,很难再次复原。 第三种是灭活保藏,是最简单的一种保藏方式,它都近似于冷冻,一般使用的是一种 化学的抑制剂,通过抑制菌落的生长和繁殖,使其处于灭活状态,从而起到保藏菌种的作用。当需要用时,可将其复原。它可以很好地抑制菌落的繁殖,但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使 用复原液之后会发生微生物组成的变化,即所谓的“回滚”现象。 另一种是高压处理法,即把生物体放在极高压力(≥100MPa)的环境中,从而杀灭菌种 中的细胞,从而达到保藏菌落的目的。高压处理的菌种可以有效维持其完整的形态,而无 需使用其他的抑制剂。高压处理的菌种可以很好地复原,但使用这种方法保藏菌种通常需 要较大的成本。 最后一种是细胞培养方法。细胞培养法是一种经典的生物保存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 在适当的培养环境中,利用细胞内有生长根源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保持细胞的存活,这 也是细胞整个生命周期中最稳定的一时期,从而可以有效地保存菌种。缺点是,这种方法 保藏的菌落应用于研究时,会发生细胞失活的情况,引起实验数据可靠性的影响。 以上是市面上最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具体去选择哪一种方 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外,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我们会使用一些正确的保藏程序,如实验室环境的控制,菌种的添加剂选择,菌落的分裂管理,生物材料处理,以及保藏过 程中数据和信息的记录等,只有科学正确,全面准确的保藏流程,才能使菌种保藏得到有 效控制,达到可靠的结果。

微生物菌种常规保藏技术规程

微生物菌种常规保藏技术规程 一、引言 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是微生物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合理的保藏技术,可以确保微生物菌种的长期存活和保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本文旨在介绍微生物菌种常规保藏技术规程,以期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操作指南。 二、菌种的采集和处理 1. 采集菌种时,应选择生长旺盛、纯度高的菌落或液体培养物。 2. 采集后的菌落应立即进行处理,避免外界污染。 3. 处理前应先进行菌种的鉴定和纯化,确保菌种的准确性和纯度。 三、菌种的保存方法 1. 冷冻法:将菌种悬液加入20%甘油溶液中,制备成冷冻菌种。存放于-80℃的冰箱中。 2. 干燥法:将菌种培养物均匀涂布在无菌滤纸上,放置于无菌培养皿中,置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3. 冷冻干燥法:将菌种悬液加入5%蔗糖溶液中,制备成冷冻干燥菌种。存放于低温干燥器中。 四、菌种的保存条件 1. 冷冻菌种应存放于-80℃的冰箱中,避免频繁解冻。 2. 干燥菌种应存放于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避免潮湿和高温。

3. 冷冻干燥菌种应存放于-20℃的冰箱中,避免频繁解冻。 五、菌种的复苏和活化 1. 冷冻菌种的复苏:将冷冻菌种悬液快速解冻后,加入适量培养基,进行孵育。 2. 干燥菌种的复苏:将干燥菌种涂布于含有适量水分的培养基上,进行孵育。 3. 冷冻干燥菌种的复苏:将冷冻干燥菌种悬液快速溶解后,加入适量培养基,进行孵育。 六、菌种的质量控制 1. 质量控制应包括菌种的纯度、活力和遗传稳定性等指标的检测。 2. 检测方法可包括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PCR扩增和测序等。 七、菌种的分发和共享 1. 分发前应对菌种进行复苏和活化,确保其活力和纯度。 2. 分发时应注意避免菌种的交叉污染和变异。 八、结论 微生物菌种常规保藏技术规程是保证菌种长期保存和共享的重要保障。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条件控制,可以确保菌种的质量和可靠性。在菌种的保藏和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保护知识产权和科学道德。希望本文对微生物学领域的研

菌种保藏方法2篇

菌种保藏方法2篇 第一篇:菌种保存的方法 菌种保藏方法是微生物研究的重要环节,其结果直接影 响着微生物研究的实际应用。因此,菌种保藏方法必须严格操作,有效保持菌种的活力和纯度。本文将以最常用的几种保藏方法为例,介绍其细节和注意事项。 一、低温保存法 低温保藏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需要在低温下保存菌种。方法如下: 1.将菌落垫或者液体菌株接种稳定培养基并培养到保持 平稳生长的状态。 2.用无菌平皿铺涂液态保存培养基或称为冷却结晶法。 3.将培养基或者菌液装入管子或冰盒,存入低温冰箱中 保存。 4.设定冰箱的温度为-80度并使用专业的冰箱保管。 低温保存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1.冷冻机的温度必须严格控制,一般要求低于-80℃。 2.保存装置一定要使用专业的低温保存装置,以确保保 存质量。 3.样品的容器需采用无菌条件,且厚度不超过3mm。 二、干燥保存法 干燥保存法是指将杆菌、球菌等菌落和菌株培养液等直 接干燥保存在平板上,并保存在干燥的空气中。具体方法如下: 1.将菌株在基础培养基上培养,等到菌落数量适中。

2.将培养基倒在平板上,保持平整且厚度均匀。 3.将培养基置于不带火源的紫外光下,约30min,或者淋上1%凝胶状麦芽糖液,再置于40-60℃干燥箱内干燥24h,使细菌培养基表面干燥完全。 4.将平板压缩袋密封后,放在室温阴凉干燥处保存。 干燥保存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1.干燥前必须将细菌培养基表面消毒。 2.干燥时间和温度需要严格把控,制作和保存过程需要严格无菌及使用防灰防尘设备。 以上是常用的两种菌种保藏方法,无论那种方法都要将保存设备(如冰箱或干燥箱)常年监测和维护,以确保其工作稳定性和节约能源。同时,为确保菌种的品质和保存率,还需严谨的操作和无菌条件。

菌种保藏的方法

菌种保藏的方法 菌种保藏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资源保护方式,对于研究、应用和开发微生物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操作步骤。 一、低温冷冻保藏法 低温冷冻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保藏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真菌、细菌和酵母菌。其主要原理是将菌株保存在低温下,使其生理活动缓慢,以延长菌种的保藏时间。 操作步骤: 1. 选择菌株:选择生长良好、菌株特性完整的菌株进行保藏。 2. 菌株处理:将菌株经过预处理,如鉴定鉴别、菌落孤立等。 3. 制备保存液:根据不同菌株的需要,制备适宜的保存液,常用的保存液有甘油、甘露醇等。 4. 菌种保存:将菌株用保鲜膜包裹,放入保存管中,加入保存液,密封保存管。 5. 冷冻保存:将保存管放入低温冰箱或液氮罐中进行冷冻保存。 二、干燥保藏法

干燥保藏法是一种简便、经济的保藏方法,适用于真菌、细菌、放 线菌等微生物。其基本原理是将菌种与干燥剂混合,使其水分含量降低,从而实现微生物的休眠状态。 操作步骤: 1. 选择菌株:选择生长良好、菌株特性完整的菌株进行保藏。 2. 菌株处理:将菌株经过预处理,如鉴定鉴别、菌落孤立等。 3. 制备干燥剂:根据不同菌株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干燥剂,如硅胶、氧化钙等。 4. 菌种混合:将菌株与干燥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5. 干燥保存:将混合物均匀地散布在无菌培养基上,置于通风干燥 的环境中进行保存。 三、冷冻冻干保存法 冷冻冻干保存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菌株保藏方法,适用于难保存的 微生物,如厌氧菌、放线菌等。其主要原理是将菌株在低温下冻结干燥,从而保护微生物的活力。 操作步骤: 1. 选择菌株:选择生长良好、菌株特性完整的菌株进行保藏。 2. 菌株处理:将菌株经过预处理,如鉴定鉴别、菌落孤立等。

菌种保藏的原则

菌种保藏的原则 菌种保藏的原则 菌种保藏是指将细菌、真菌、酵母等微生物保存在特定条件下,以便长期保存和研究。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微生物的遗传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以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下是菌种保藏的原则。 一、选择适当的保存方法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需要不同的保存方法。常见的保存方法包括低温冷冻、干燥、液氮冷冻等。选择适当的保存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微生物的活力和生物学特性。 二、严格控制保存条件 无论采用何种保存方法,都需要严格控制保存条件。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微生物存活和稳定性。因此,需要对不同类型微生物选择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并确保氧气含量在适宜范围内。 三、选择合适的保存容器

不同类型微生物需要不同类型的保存容器。例如,低温冷冻需要使用专门设计的低温管或 cryovial,而液氮冷冻则需要使用液氮罐或cryobox 等。正确选择合适的保存容器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微生物的活力和稳定性。 四、正确标记保存样品 为了避免混淆和误用,需要对保存样品进行正确标记。标记应包括菌种名称、保存日期、保存方法、保存条件等信息。标记应清晰可见,以便于查询和使用。 五、定期检查样品质量 长期保存的微生物样品可能会发生变异或失活。因此,需要定期检查样品质量,以确保其遗传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检查内容包括菌落形态、生长速度、遗传特征等。 六、合理管理菌种库 菌种库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菌种入库登记、出库审批等流程。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微生物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结语: 以上是菌种保藏的原则。正确的菌种保藏可以为微生物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并为新药研发等领域提供重要支持。因此,在进行微生物研究时,我们需要认真遵守以上原则,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微生物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利用。

菌种保种方法

菌种保种方法 一、引言 菌种保种是指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度和活力,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存和繁殖菌种的方法。菌种是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保种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菌种保种方法。 二、冷冻保存法 冷冻保存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菌种保种方法。其原理是将菌种培养液或菌落用冷冻保藏液冷冻储存。冷冻保藏液通常是由含有保护剂的培养基和甘油或其他冷冻保护剂组成的。操作时,首先制备含有保护剂的培养基,然后将菌种培养液或菌落和冷冻保护剂混合,分装入冷冻管中,迅速冷冻至-80摄氏度或更低温度保存。 三、干燥保存法 干燥保存法是一种常用的菌种保种方法,适用于许多细菌和真菌。其原理是将菌种培养液或菌落迅速干燥至低水分状态下保存。操作时,可以将菌种培养液或菌落均匀涂布在无菌的滤纸或玻璃片上,然后放置于无菌条件下自然干燥或使用干燥器进行加速干燥。干燥后的菌种可以直接保存在常温下,也可以放置在密封容器中保存。 四、液氮保存法 液氮保存法是一种常用的长期保存菌种的方法。其原理是将菌种培养液或菌落迅速冷冻至液氮温度(-196摄氏度)保存。液氮保存法能

够有效地保持菌种的生物特性和遗传稳定性。操作时,可以使用液氮罐将菌种冷冻保存,也可以采用液氮冷冻干燥的方法进行保存。 五、连续传代法 连续传代法是一种常用的菌种保种方法,适用于某些需要经常传代的菌种。其原理是将菌种定期传代至新的培养基中,以保持菌种的活力和纯度。操作时,首先准备新的培养基,然后将菌种从原有培养基中取出,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上,并进行连续传代。 六、冷冻干燥法 冷冻干燥法是一种较为复杂但有效的菌种保种方法。其原理是先将菌种冷冻至低温,然后进行干燥处理,最后封存于干燥剂中保存。冷冻干燥法能够有效地保持菌种的生物特性和遗传稳定性,并能够较长时间地保存。操作时,首先将菌种培养液或菌落冷冻至低温,然后迅速进行干燥处理,最后将干燥的菌种封存于密封容器中。 七、细胞冻存法 细胞冻存法是一种高效且可靠的菌种保种方法,适用于细胞类型的菌种。其原理是将菌种培养液中的细胞进行冷冻保存。操作时,首先将菌种培养液中的细胞进行离心分离,然后将细胞沉淀与冷冻保护剂混合,分装到冷冻管中,迅速冷冻保存。 八、结语 菌种保种是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基础工作,保持菌种的纯度和活

实验室最常用的五种菌种保藏方法

实验室最常用的五种菌种保藏方法 一、冷冻保存 在实验室中,冷冻保存是最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利用低温的环境,将菌种置于-70°C以下的冰柜或液氮罐中进行保存,以减缓菌种的新陈代谢过程,从而延长其保存时间。冷冻保存不仅适用于常见的细菌菌种,对真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也同样适用。在冷冻保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样品容器的密封性和防潮性,以避免保存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和冻结损伤。 二、干燥保存 干燥保存是另一种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将菌种置于低温低湿环境中,使其水分蒸发,使菌种变得干燥并进入休眠状态,从而延长其保存时间。常见的干燥保存方式包括真空冷冻干燥、干燥剂吸附法等。干燥保存尤其适用于灵敏对湿度敏感的菌种,以及一些难以存活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微生物。 三、低温保存 除了冷冻保存外,低温保存也是常见的菌种保藏方式之一。在这种方法中,菌种通常被保存在4°C左右的冰箱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延缓菌种的新陈代谢,并保持其生长状态。这种保存方式不仅适用于微生物的短期保存,也可以用于长期保存对保存温度敏感的微生物。

四、液氮保存 液氮保存是一种极低温的保存方式,通过将微生物样品浸没在液氮中进行保存。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菌种的新陈代谢和变异,还能够保持菌种的生物特性和遗传信息。液氮保存适用于需要长期保存的珍贵菌株和难培养的微生物,如土壤中的特殊嗜冷菌和特殊嗜热菌等。 五、冻干保存 冻干保存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冷冻的条件下先冻结,然后通过真空干燥的方式将水分蒸发,最终将样品转变成固态的干燥状态。这种方法既能保留微生物的生物特性,又能有效地延长样品的保存时间,适用于需要长时间运输和保存的微生物。 总结回顾 通过冷冻保存、干燥保存、低温保存、液氮保存和冻干保存等五种菌种保藏方法,可以满足实验室对于微生物样品保存的不同需求。不同的菌种和实验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保存方式,以确保微生物的品质和可用性。在进行菌种保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样品的密封性、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及保存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个人观点 菌种的保藏对于实验室研究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保存方式不仅可以延长菌种的保存时间,还能够保持其原有的生物特性和遗传信息。在

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一、原理: 1.休眠状态:微生物菌种在低温下可进入休眠状态,减缓代谢活动,延长存活时间。 2.冷冻保存:通过降低温度到零下或较低的温度,减慢微生物体内化学反应速率,延缓其代谢活动和死亡过程。 3.干燥保存:通过去除菌种周围的水分,降低微生物体内化学反应速率,延缓其代谢活动和死亡过程。 4.冻干保存:先冷冻再干燥保存,通过冷冻降低微生物体内的水分活性,再通过干燥去除冻结水,使菌种能在实验室条件下保存较长时间。 二、方法: 1.冷冻保存: (1)使用离心管或培养管制备菌种的蛋白质保护液,可以是细胞培养基、缓冲液等。 (2)将培养物转移到保护液中,使其悬浮均匀。 (3)加入保护剂,如甘油或DMSO(二甲亚砜),提高菌种的冷冻抵抗力。 (4)将混合物分装到小容器或冻存管中。 (5)使用特定的冷冻方案,将菌种快速冷冻,并存储在低温下,通常为零下80℃或更低的温度。

2.干燥保存: (1)用无菌技术转移到无菌条件下的试管中。 (2)将菌种培养在无菌的固体培养基上。 (3)收集培养物,将其平均分布在无菌试管或培养皿中。 (4)将试管或培养皿放在无菌的通风柜中,使培养物在无菌环境下干燥。 (5)将干燥的培养物贮存在干燥无菌容器中。 3.冻干保存: (1)将培养物转移到无菌离心管或培养皿中。 (2)使用细菌培养基将菌种制备为细菌悬浮液。 (3)在细菌悬浮液中加入保护剂,如蔗糖或甘露醇。 (4)将混合物分装到冻干瓶中。 (5)使用低温冷冻机将菌种冷冻为固体,再将其放入冻结干燥机中进行冻干。 (6)将冻干的菌种贮存在密封的冻干瓶中。 4.长期保存: 通常,冷冻保存和冻干保存可以实现长期保存,但仍需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存条件。 在微生物菌种保藏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微生物菌种保存方法及技术要点

微生物菌种保存方法及技术要点 摘要:微生物保存是依据菌种变异快的特点,通过一定方法降低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从而延长其保存期限。本文对微生物菌种保存方法进行概述,并分别阐述药品微生物菌种的主要保存方法和工业微生物菌种主要保存方法。只要选择恰当的保存方法,才达到良好的保存效果,真正实现保存的目的。 关键词:微生物菌种;保存方法;技术要点 现阶段,微生物产业已具相当大的规模,其中在发达国家占有生产总值比重较高。在微生物产值的不断增长的前提下,其中在工业、医药、农业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工业微生物菌株和药品微生物菌株的保存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得出其保存方法是否合理对保持菌株的优良特性十分重要。 1、微生物菌种保存方法概述 微生物菌种是一个基本的分类单元,其表型特征极其相似,并且与同属其他菌种有差异很大[1]。环境条件对微生物菌种的繁殖过程有一定的影响,其保存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菌种的原有活力和形状,更好的完成微生物检验等工作。基于此,要做好优良的菌种的选择工作,将其代谢水平降低到最低,保证菌种不发生变异并保持相应的活性。菌种保存方法还要考虑到保存方法的经济性与便捷性,主要是操作成本以及生产推广使用的可行性。 2、药品微生物菌保存方法阐述 2.1 斜面低温保藏法

此方法是一种经常使用的保藏法,主要是将微生物菌种转移培养到斜 面培养基中,待到微生物菌种全部覆盖于整个斜面之后,将其低温保藏, 温度一般为4℃。通过一段时间之后,对微生物菌种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 转培,通过保藏方法以及不断转培进行菌种的保藏。该方法具有的优势主 要体现在操作简单、对操作设备要求低,并且菌种的存活率比较高。此方 法适用于多种微生物菌种的短期保藏,其保存菌种的时间为几个月,并不 适合需要长期保藏的菌种。在温度为4℃的情况下,菌种一般还具有一定 的代谢水平,会使菌种的活性降低。同时,反复多次的培养菌种,容易使 菌种发生变异,引发感染现象等。 2.2 石蜡油封藏法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培养成熟微生物菌种斜面,采用做过无菌处理并去 除水分的石蜡,将培养斜面进行封存[2]。保证石蜡层的厚度比培养斜面 顶端高大约1厘米,确保所培养的微生物菌种无法接触到空气。在封存完 毕之后,使用固体石蜡将其封口,并垂直放于冰箱中,并保证冰箱的温度 为4℃。此方法即考虑到低温,又考虑到与氧气隔绝,有效降低培养菌种 的活性,使其延长保存菌种的时间,适合于保存1-2年的菌种。 2.3 定期移植法 此方法是通过不断传代培养进行保藏,主要保存方法有斜面培养、液 体培养等,根据需要培养微生物菌种生存特性而选择不同的培养方法,此 方法十分普遍。将微生物菌种接种于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培养,避免由于环 境改变诱发菌种遗传物质的改变,使其改形状,等到成长充分之后选择 4-6℃的环境中进行间隔保存,再进行传代培养,其保藏时间要根据微生 物菌的不同而不同。此保藏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提取的优势,但需要 经常移种培养,并且在培养的过程中微生物菌种无法完全与外部环境隔绝,

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

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 一、基本原理 微生物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因此,在保藏过程中,必须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最不活跃或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其不发生变异而又保持生活能力. 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是使微生物代谢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菌种保藏方法虽多,但都是根据这三个因素而设计的. 二、保藏方法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传代培养保藏法 又有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养等(后者作保藏厌氧细菌用),培养后于4-6℃冰箱内保存. 2.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它是在斜面培养物和穿刺培养物上面覆盖灭菌的液体石蜡,一方面可防止因培养基水分蒸发而引起菌种死亡,另一方面可阻止氧气进入,以减弱代谢作用. 3.载体保藏法 是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滤

纸上,而后进行干燥的保藏法,例如沙土保藏法和滤纸保藏法应用相当广泛. 4.寄主保藏法 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它们必须在生活的动物、昆虫、鸡胚内感染并传代,此法相当于一般微生物的传代培养保藏法.病毒等微生物亦可用其他方法如液氮保藏法与冷冻干燥保藏法进行保藏. 5.冷冻保藏法 可分低温冰箱(-20-30℃,-50-80℃)、干冰酒精快速冻结(约-70℃)和液氮(-196℃)等保藏法. 6.冷冻干燥保藏法 先使微生物在极低温度(-70℃左右)下快速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真空干燥). 有些方法如滤纸保藏法、液氮保藏法和冷冻干燥保藏法等均需使用保护剂来制备细胞悬液,以防止因冷冻或水分不断升华对细胞的损害.保护性溶质可通过氢和离子键对水和细胞所产生的亲和力来稳定细胞成分的构型.保护剂有牛乳、血清、糖类、甘油、二甲亚砜等. 三、器材 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 肉膏蛋白胨斜面培养基,灭菌脱脂牛乳,灭菌水,化学纯的

菌种保存方法

菌种保藏方法 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微生物菌种保藏对于微生物菌种的研究和利用至关重要。以下是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整理的目前国际国内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包括:定期移植法、液体石蜡法、沙 土管法、真空冷冻干燥法、80 C冰箱冻结法、液氮超低温冻结法,各种菌种保藏方法都有详细的步骤说明。 定期移植法 亦称传代培养保藏法,包括斜面培养、穿刺培养、液体培养等。是指将菌种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中,最适条件下培养,待生长充分后,于4〜6 C进行保存并间隔一定时间进行移 植培养的菌种保藏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 1培养基制备 1.1器皿准备 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所用的一些玻璃器皿,如三角瓶、试管、培养皿、烧杯、吸管等,经洗涤、干燥、包装、灭菌后使用。 1.2溶解培养基配料先在烧杯中放适量水,按培养基配方称取各项材料,依次将缓冲化合物、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材料加入水中溶解,最后加足水量,搅拌均匀。 1.3调 pH 值 配料溶解后将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根据要求加稀酸( 0.1mol/L 盐酸)或稀碱(10%氢氧化钠)调 pH 值。加酸或碱液时要缓慢、少量、多次搅拌,防止局部过碱或过酸而导致测量不准确和营养成分被破坏。 1.4加凝固剂配制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凝固剂,如琼脂、明胶等。将凝固剂加入液体培养基中,加热并不断搅拌至融解,再补足所蒸发水分。 1.5过滤分装 在二层纱布中间夹入脱脂棉,将配好的培养基趁热过滤并分装。斜面培养基分装量约为试管 高度的四分之一(4〜5mL),穿刺培养基分装量以试管高度的二分之一为宜。分装过程中勿使 培养基沾污管口,以免弄湿棉塞造成污染。

1.6包扎标记 将试管加棉塞,外面包扎一层牛皮纸或铝箔并注明培养基名称及配制日期。 1.7灭菌 根据要求将培养基灭菌,通常蒸汽灭菌为121 C, 15〜20min。 1.8斜面摆放 灭菌后及时摆放斜面,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管长的二分之一为宜。 1.9无菌检查 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作无菌检验,通常30C培养1〜3天。无菌检查合格后将其保 存于4C下备用。 2接种 2.1斜面接种 2.1.1点接 把菌种点接在斜面中部偏下方处。适用于扩散型生长及绒毛状气生菌丝类霉菌(如毛霉、根霉等)。 2.1.2中央划线 从斜面中央自下而上划一直线。适用于细菌和酵母菌等。 2.1.3稀波状蜿蜒划线法 从斜面底部自下而上划“之”字形线。适用于易扩散的细菌,也适用于部分真菌。 2.1.4密波状蜿蜒划线法从斜面底部自下而上划密“之” 字形线。能充分利用斜面获得大量菌体细胞,适用于细菌和酵母菌等。 2.1.5挖块接种法 挖取菌丝体连同少量培养基,转接到新鲜斜面上。适用灵芝等担子菌类真菌。 2.2 穿刺接种 用接种针从原菌种斜面上挑取少量菌体,从柱状培养基中心自上而下刺入,直到接近管底(勿穿到管底),然后沿原穿刺途径慢慢抽出接种针。适用于细菌和酵母菌等。 2.3 液体接种

菌种保存方法

菌种保存方法 微生物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因此,在保藏过程中,必须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最不活泼或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其不发生变异而又保持生活能力。低温、枯燥和隔绝空气是使微生物代谢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菌种保藏方法虽多,但都是根据这三个因素而设计的。 一. 保藏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传代培养保藏法 又有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养等〔后者作保藏厌氧细菌用〕,培养后于4—6℃冰箱内保存。 2.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它是在斜面培养物和穿刺培养物上面覆盖灭菌的液体石蜡,一方面可防止因培养基水分蒸发而引起菌种死亡,另一方面可阻止氧气进入,以减弱代谢作用。3.载体保藏法 是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滤纸上,而后进展枯燥的保藏法,例如沙土保藏法和滤纸保藏法应用相当广泛。4.寄主保藏法 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它们必须在生活的动物、昆虫、鸡胚内感染并传代,此法相当于一般微生物的传代培养保藏法。病毒等微生物亦可用其他方法如液氮保藏法与冷冻枯燥保藏法进展保藏。

5.冷冻保藏法 可分低温冰箱〔-20—-30℃,-50—-80℃〕、干冰酒精快速冻结〔约-70℃〕和液氮〔-196℃〕等保藏法。 6.冷冻枯燥保藏法 先使微生物在极低温度〔-70℃左右〕下快速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真空枯燥〕。 有些方法如滤纸保藏法、液氮保藏法和冷冻枯燥保藏法等均需使用保护剂来制备细胞悬液,以防止因冷冻或水分不断升华对细胞的损害。保护性溶质可通过氢和离子键对水和细胞所产生的亲和力来稳定细胞成分的构型。保护剂有牛乳、血清、糖类、甘油、二甲亚砜等。 二. 常用的器材 所要保存的微生物; 肉膏蛋白胨斜面培养基,灭菌脱脂牛乳,灭菌水,化学纯的液体石蜡,甘油,五氧化二磷,河沙,瘦黄土或红土,冰块、食盐,干冰,95%酒精,10%盐酸,无水氯化钙; 灭菌吸管,灭菌滴管,灭菌培养皿,管形安瓿管,泪滴形安瓿管〔长颈球形底〕,40目与 100目筛子,油纸,滤纸条〔0.5×1.2cm〕,枯燥器,真空泵,真空压力表,喷灯,L形五通管,冰箱,低温冰箱〔-30℃〕,液氮冷冻保藏器。 三. 各操作步骤、各保藏法的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1.斜面低温保藏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待菌充分生长后,棉塞局部用油纸包扎好,移至2—8℃的冰箱中保藏。 保藏时间依微生物的种类而有不同,霉菌、放线菌及有芽孢的细菌保存2—4个月,移种一次。酵母菌两个月,细菌最好每月移种一次。 此法为实验室和工厂菌种室常用的保藏法,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特殊设备,能随时检查所保藏的菌株是否死亡、变异与污染杂菌等。缺点是容易变异,因为培养基的物理、化学特性不是严格恒定的,屡次传代会使微生物的代谢改变,而影响微生物的性状;污染杂菌的时机亦较多。 2.液体石蜡保藏法 〔1〕将液体石蜡分装于三角烧瓶内,塞上棉塞,并用牛皮纸包扎,1.05kg/cm2>,121.3℃灭菌30分钟,然后放在40℃温箱中,使水汽蒸发掉,备用。 〔2〕将需要保藏的菌种,在最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中培养,使得到强健的菌体或孢子。 〔3〕用灭菌吸管吸取灭菌的液体石蜡,注入已长好菌的斜面上,其用量以高出斜面顶端1cm为准〔图Ⅶ-12〕,使菌种与空气隔绝。 〔4〕将试管直立,置低温或室温下保存〔有的微生物在室温下比冰箱中保存的时间还要长〕。此法实用而效果好。霉菌、放线菌、芽孢细菌可保藏2年以上不死,酵母菌可保藏1—2年,一般无芽孢细菌也可保藏1年左右,甚至用一般方法很难保藏的脑膜炎球菌,在37℃温箱内,亦可保藏3个月之久。此法的优点是制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且不需经常移种。缺点是保存时必须直立放置,所占位置较大,同时也不便携带。从液体石蜡下面取培养物移种后,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时,培养物容易与残留的液体石蜡一起飞溅,应特别注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