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织物与梭织物的区别

针织物与梭织物的区别

针织物与梭织物的区别
针织物与梭织物的区别

针织物与梭织物的区别

针织物与梭织物由于在编织上方法各异,在加工工艺上,布面结构上,织物特性上,成品用途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在此作一些比较。

(一) 织物组织的构成:

(A) 针织物:是由纱线顺序弯曲成线圈,而线圈相互串套而形成织物,而纱线形成线圈的过程,可以横向或纵向地进行,横向编织称为纬编织物,而纵向编织称为经编织物。

(B) 梭织物:是由两条或两组以上的相互垂直纱线,以90度角作经纬交织而成织物,纵向的纱线叫经纱,横向的纱线叫纬纱。

(二) 织物组织基本单元:

(A) 针织物:线圈就是针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而线圈由圈干和延展线呈一空间曲线所组成。

(B) 梭织物:经纱和纬纱之间的每一个相交点称为组织点,是梭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

(三) 织物组织特性:

(A) 针织物:因线圈是纱线在空间弯曲而成,而每个线圈均由一根纱线组成,当针织物受外来张力,如纵向拉伸时,线圈的弯曲发生变化,而线圈的高度亦增加,同时线圈的宽度却减少,如张力是横向拉伸,情况则相反,线圈的高度和宽度在不同张力条件下,明显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因此针织物的延伸性大。

(B) 梭织物:因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地方有些弯曲,而且袛在垂直于织物平面的方向内弯曲,其弯曲程度和经纬纱之间的相互张力,以及纱线刚度有关,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如以纵向拉伸时,经纱的张力增加,弯曲则减少,而纬纱的弯曲增加,如纵向拉伸不停,直至经纱完全伸直为止,同时织物呈横向收缩。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以横向拉伸时,纬纱的张力增加,弯曲则减少,而经纱弯曲增加,如横向拉伸不停,直至纬纱完全伸直为止,同时织物呈纵向收缩。而经,纬纱不会发生转换,与针织物不同。

(四) 织物组织的特征:

(A) 针织物:能在各个方向延伸,弹性好,因针织物是由孔状线圈形成,有较大的透气性能,手感松软。

(B) 梭织物:因梭织物经,纬纱延伸与收缩关系不大,亦不发生转换,因此织物一般比较紧密,挺硬。

(五) 织物组织的物理机械性:

(A) 针织物:织物的物理机械性,包括纵密、横密、平方米克重、延伸性能、弹性、断裂强度、耐磨性、卷边性、厚度、脱散性、收缩性、覆盖性、体积密度。

(B) 梭织物:梭织物的物理机械性,包括经纱与纬纱的纱线密度、布边、正面和反面、顺逆毛方向、织物覆盖度。

燃烧法鉴别纤维

燃烧法:根据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燃烧特征也不同,从而粗略地区分出纤维的大类。几种常见纤维的燃烧特征判别对照如下:

(1)、棉、麻、粘纤、铜氨纤维:靠近火焰:不缩不熔;接触火焰:迅速燃烧;离开火焰:继续燃烧;气味:烧纸的气味;残留物特征:少量灰黑或灰白色灰烬。

(2)、蚕丝、毛纤维:靠近火焰:卷曲且熔;接触火焰:卷曲,熔化,燃烧;离开火焰:缓慢燃烧有时自行熄灭;气味:烧毛发的气味;残留物特征:松而脆黑色颗粒或焦炭状。

(3)、涤纶纤维: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冒烟,缓慢燃烧;离开火焰:继续燃烧,有时自行熄灭;气味:特殊芳香甜味;残留物特征:硬的黑色圆珠。

(4)、锦纶纤维: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冒烟;离开火焰:自灭;气味:氨基味;残留物特征:坚硬淡棕透明圆珠。

(5)、腈纶纤维: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冒烟;离开火焰:继续燃烧,冒黑烟;气味:辛辣味;残留物特征:黑色不规则小珠,易碎。

(6)、丙纶纤维: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燃烧;离开火焰:继续燃烧;气味:石蜡味;残留物

特征:灰白色硬透明圆珠。

(7)、氨纶纤维: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燃烧;离开火焰:自灭;气味:特异味;残留物特征:白色胶状。

(8)、氯纶纤维: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燃烧,冒黑烟;离开火焰:自行熄灭;气味:刺鼻气味;残留物特征:深棕色硬块。

(9)、维纶纤维: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燃烧;离开火焰:继续燃烧,冒黑烟;气味:特有香味;残留物特征:不规则焦茶色硬块。

手感目测法鉴别纤维

手感目测法:此法适用于呈散纤维状态的纺织原料。

(1)、棉纤维比苎麻纤维和其它麻类的工艺纤维、毛纤维均短而细,常附有各种杂质和疵点。

(2)、麻纤维手感较粗硬。

(3)、羊毛纤维卷曲而富有弹性。

(4)、蚕丝是长丝,长而纤细,具有特殊光泽。

(5)、化学纤维中只有粘胶纤维的干、湿状态强力差异大。

(6)、氨纶丝具有非常大的弹性,在室温下它的长度能拉伸至五倍以上。

用紗量如何計算

以梭織而言;

(經紗丹尼數x機上經密x機上幅寬x(1+織縮)x(1+織損))/9000=經用紗量

(緯紗丹尼數x機上緯密x機上幅寬x36x(1+織縮)x(1+織損))/9000/39.37=緯用紗量

(經用紗量+緯用紗量)x1.03 = 一碼織造所需用紗量

織縮是指因織造過程中紗線受到彎曲而增加的用紗量理論上係以直線來計算用紗量事實則不然故是紗在布面編織凹凸的收縮率

布在定型機(sanforly)處理之縮率又稱之染整縮率

另請問牛仔布3/1斜紋之紗在布面上編織凹凸收縮是起幾%? 可採用以上公式來計算用紗量嗎?

ans.一般要看是棉類還是長纖類不同一般而言長纖類從6-12 %不等3/1斜約為4-6%左右只要將此加上去就可以但布要忘記損耗

化学纤维简介

化学纤维:化学纤维是利用天然的纤维素或合成的聚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处理方法和机械加工制成的纤维的统称。按照原料来源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纤维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

化学纤维=纤维素纤维+合成纤维。

纤维素纤维(原称人造纤维):是用自然界中含纤维素的农林副产物,如木材、棉短绒、甘蔗渣、芦苇等为主要原料,经化学方法处理,再经机械加工制成的纤维。主要品种有粘胶纤维、醋酸纤维和铜氨纤维等,目前生产的主要是粘胶纤维。粘胶纤维分为棉型短纤维、毛型短纤维和粘胶长丝。

1、棉型短纤维(俗称人造棉),一般指粘胶纤维长度为38毫米及以下,纤度在2分特(dtex)以下的纤维。中长纤维(长度为51-70毫米,纤度在2-3分特(dtex))也统计在棉型短纤维内。

2、毛型短纤维(俗称人造毛),指粘胶纤维长度在70毫米以上,纤度3分特(dtex)以上,同羊毛相仿,富有卷曲性,既可单纺又能同羊毛或其他纤维混纺。

3、粘胶长丝(俗称人造丝),包括普通粘胶长丝和强力粘胶人造丝。普通粘胶长丝广泛用于丝织和针织工业;强力粘胶人造丝,是制造帘子线的优良材料。

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加工而制成的化学纤维的统称。即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为主要原料,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成单体,聚合后经纺丝加工而制成的纤维。按原料分为涤纶、锦纶、腈纶、维纶、丙纶、氯纶、乙纶、氨纶等。按纤维形态分为短纤维、长丝、综丝及其他。

1、涤纶纤维:涤纶是聚酯纤维的简称。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聚酯)为原料合成的纤维。

2、锦纶纤维:是聚酰氨纤维的统称(俗称“尼龙”、“尼隆”、“尼纶”)。这类纤维种类很多,最主要品种有锦纶66和锦纶6,是由尼龙66盐和聚乙内酰氨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合成纤维。其耐磨性极高,回弹性很好。多用于制造袜子,内衣等衣着用品,还可用于生产轮胎的帘子线、降落伞、绝缘材料、渔网、地毯等。

3、腈纶纤维:腈纶是聚丙烯腈纤维的简称。是以丙烯为主要原料(含丙烯腈85%以上)制成的纤维。性能近于羊毛,手感柔软、温暖、耐霉烂、不虫蛀,可纯纺或同羊毛及其他纤维混纺生产纺织品或其他工艺用品。

4、维纶纤维:维纶是聚乙烯醇纤维的简称。是以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合成纤维。这种纤维吸水性同棉纤维相近,是合成纤维中吸水性最高的一种,但耐热性较差,适用于制造衣着及家用纺织品,蓬布、水龙带、绳索等。

5、丙纶纤维:丙纶是聚丙烯纤维的简称。是以等规聚丙烯为原料制成的合成纤维。是纺织纤维中比重最小,能浮于水上的纤维,可纯纺或与棉、毛等纤维混纺制成织品做衣料、窗帘、家具用布,还可以做袜子、工业滤布、绝缘材料、非织造布等。

6、氯纶纤维:氯纶是聚氯乙烯纤维的简称。是以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合成纤维。具有抗化学药剂、耐磨蚀、抗焰、耐光、绝热、隔音等特性,制成内衣有治疗风湿关节炎的作用,并适于制造工业滤布、絮棉、抗焰服装、渔网、帘幕等。

上述六种纤维是合成纤维的主要品种,除此以外还有氨纶、乙纶、腈氯纶等合成纤维

常用纤维及特性

1.天然纤维

1)COTTON(棉):吸汗,柔软。

2)LINEN (麻):容易皱,整理后笔挺、透风、价格较高。

3)SILK (蚕丝):柔软,有美丽的光泽,吸湿性大。

4)RAMIE(苎麻):为麻料一种,纱线较粗,通常用于窗帘布或沙发,用

于衣物者,通常与麻混合。

5)WOOL (羊毛):毛线比较细,不易起球。

6)LAMBWOOL(小羊毛):毛线比较粗,一般与ARCYLIC(聚丙烯晴纤

维)混合,使衣物不易变形。

7)MOHAIR(马海山羊毛):蓬松感特性,较保暖。

8)CASHMERE(克什米尔山羊毛羊绒):纤维较钿,轻而柔软,触感舒

适。

9)ANGOM (安哥拉山羊毛或兔毛):毛线细,松,手感柔滑,有弹

性,价格较高。

2.化学纤维:

1)RAYON(人造丝):很轻,柔软,多用于COLLECTION的衬衫。

2)NYLON(尼龙):完全不透风.手感较硬,适用于风衣类外套,与毛

料混合,则使衣物较挺。

3)POLYESTER(聚脂纤维):与人造丝相似,很好处理,熨后不容易皱,

而且便宜。

4)SPANIDEX (伸缩尼龙):本身具有弹性,大部分与棉混合,布料中只

需加5-10%,已有很大弹性,使衣物不易变

形,不易褪色,价格较高。

5)VISCOSE (合成纤维):平织的VISCOSE都有发亮的效果,针织的

VISCOSE手感十分柔软,较重,单价较高。

山羊绒和绵羊绒的区别

冬季来临,羊绒衫、羊绒裤等羊绒制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各商家所促销的羊绒制品及街头小店的羊绒制品销售店所销售的产品,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消协提醒消费者,睁大双眼,谨防上当。

据业内人士介绍,很多成衣标识上印的“绵羊绒”,商标上标的却是“羊绒”。实际上,绵羊绒与羊绒没有任何联系。有“软黄金”之称的羊绒特指产于山羊身上的底绒,纤维细短,经纯纺的羊绒手感丰满、光滑,以柔中带韧的回弹力和高贵风格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而绵羊绒与山羊绒是内在质量截然不同的两种产品。绵羊只产毛,不产绒,所谓的“绵羊绒”实际就是普通羊毛。羊毛粗糙发硬,双层滑动时有发涩的感觉,贴身穿着有刺痒的感觉。

成衣标“绵羊绒”,商标标“羊绒”的这种方式误导了消费者。为此国家纤维检验局《关于解决“绵羊绒”纤维市场中有关问题的批复》明确规定:“羊绒”是山羊绒纤维的简称,如发现以“羊绒”标识制售“绵羊绒”制品应该按以假充真处理。

消协提醒消费者:1.要到正规的、有信誉的专卖店或大商场,并索要发票,如出现问题便于解决;2.不要贪图小利,更不要误听虚假宣传;3.验看吊牌表示及含量,无标识应谨慎购买;4.如消费者在选购羊绒制品时发现标签与产品不符时可向工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举报。

纯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缸差的控制

摘要﹔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分析了純棉針織物活性染料染色產生缸差的原因及控制方法,提出控制染色缸差應從原坯布質量、半制品質量、染料助劑的穩定性、工藝的穩定性及標准統一等方面綜合考慮,在相關環節的共同努力下,降低缸差發生的几率。

關鍵詞﹔純棉針織物?染色?缸差

純棉針織物的特點決定了其不能像机織物一樣實現連續化染色,其染色過程一般都是間歇式的,即一缸一缸地生產。而由此帶來的缸与缸之間的顏色差异(指用同一配方染同一种織物)即缸差是染整行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影響缸差的因素較多,也頗為复雜,從根本上克服缸差問題無法實現。然而只要認真地加以分析和控制,將缸差控制在最小范圍內是能夠做到的。

1原坯布質量的控制

織造質量不穩定是產生缸差的一個重要因素。天然纖維主要成分為纖維素纖維、水分、天然雜質(灰分),這些成分會因自然生長環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時在生產過程中也會混入一些雜物,如織造油劑等。在不同的原紗產地或面料生產企業,這些天然雜質摻雜物,不但在含量上有差异,而且其表現的物理化學性能也不相同,有時甚至同一批號紗線作原料的織物,其在染色性能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有效的解決方法除了嚴格織造工藝質量控制外,就是從原棉開始到織造完成,為坯布建立一套完整的可追溯体系,而織造企業則有義務向染整工厂提供

相關的數据信息,以利于染厂通過合理的配缸或适時地調整工藝配方,進而達到減少缸差的目的。

2半制品的質量控制

生產中由于半制品的質量不穩定而產生的缸差占有相當比例。半制品質量因素主要有3個﹔毛細效應、pH值、白度。在缸差上表現為由于毛細效應同,造成織物對染料上染能力不同?由于pH值不同,造成的染料初始上染量不同?由于白度的差异,造成顏色明艷程度不同等。

因此應重視前處理過程,統一前處理工藝參數,精确控制每一缸布的助劑用量,統一前處理時間,統一染机的各項運行參數,才能為染色提供均一穩定的半制品,這是控制缸差的重要環節。

此外,通過提高裝備水平,如能在設備上真正實現前處理及染色過程的在線檢測(如pH值的實時在線精确檢測)及監控,將為減少缸差提供一個有效的技術手段。

3染料及助劑的穩定性

染料、助劑質量的优劣對缸差有直接的影響,在染料、助劑的選擇及使用上應注意以下几點﹔

a﹒批次質量穩定。染料單色對比色差在4﹒5級以上?助劑的批次濃度含量相差在0﹒5%-1﹒0%之間。

b﹒選擇配伍性优良的染料進行三原色拼混染色。配伍性好的染料在几种染料拼混染色時上染速率曲線基本一致,不同染色時間段上只有顏色的深淺別而無色相上的差別。

c﹒浴比依存度小。浴比依存度即指在染料用量不變的前提下,隨浴比的增大或減小,色光的差异只表現在深淺上的不同,而無明顯色相上的差別。多用來衡量那些复配或拼混的所謂單色染料的質量,如某些黑色活性染料。經驗表明﹔生產中顏色色光深淺上的差別控制要比色相上的偏差控制簡單得多。

d﹒染料的重現性优良,重現性好的染料缸差產生机率自然會減少。

e﹒受pH值及促染鹽用量的波動影響較小,适應范圍寬。因為在生產過程中實現染浴pH值的精确控制和鹽、鹼助劑的精确注料,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很難做到。因此在染色過程中選擇這些因素影響小的染料會更符合實際生產的需要。

4工藝的穩定性

控制缸差是在控制其他質量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如色差、色花等。沒有這些質量作保証,缸差的控制也就失去了意義。

衡量工藝穩定与否,染色一次成功率是較為關鍵的質量指標。染色的一次成功率在90%以上,此工藝才是一個穩定成熟的工藝?一次成功率在70%-80%,此工藝還有待改善?一次成功率低于60%,則此工藝存在技術缺陷,急需改進。

一個穩定的工藝應具備如下几個特點﹔

a﹒工藝的可操作性強,符合工厂的實際生產條件,便于工人操作。有許多工厂在制定工藝時,往往只是根据實驗室情況制定,對實際生產條件沒有考慮或考慮不夠全面,從而造成實際操作的困難。

b﹒要具有一定的冗余度,成熟穩定的工藝不會因為一次小的操作失誤造成大的質量問題。因為就目前染整行業的生產條件和工人的職業素養水平,很難滿足過于精細化的操作要求。

c﹒同一配方染色一次成功率在90%以上。

5對色標准統一

染厂的一般運營流程﹔客戶送樣→試驗室仿樣→送客戶确認→客戶确認顏色→計划排缸→染色車間投產。

這里應該指出的是,客戶确認的顏色一般均認為是產品的最終顏色,而送客戶的試驗室仿樣色往往不是最終的產品色光。因為我們不能夠完全模仿后整

理的一些工藝條件,而后整理的一些工藝條件及加工過程對織物顏色的色光卻有較大的影響,如拉幅定形机的溫度、使用的柔軟劑的類型(其中陽离子柔軟

劑、有机硅類柔軟劑能引起較大色光變化)等。這就造成了染色車間生產時的對色標准按客戶最終產品要求操作,而實際最終產品色光卻与客戶要求存在較大偏差。

因此,要求試驗室應為染色車間提供染色階段的標准色光,其正确的對應關系見圖1。

當客戶的同一种顏色產品生產時間間隔較長時,試驗室應及時复樣(即重新打樣),發現有較大偏差要及時校正。

6生產時色光偏差的控制

在客戶允許的△E范圍內,生產中應統一控制為+△E或-△E偏差,如果同時存在±△E(互為補色的色光偏差),則极有可能因缸差過大而被客戶拒絕,盡管此時△E仍在客戶要求的范圍內。

此外,染色車間生產時要保証顏色標准的統一性和唯一性。有多個標准共存,對于真正控制缸差极為不利。由于實樣標准會隨時間及空間的變化而產生一些變化,因此對色實樣的及時更新十分必要。隨著計算机技術的發展,采用計算机進行色差的數字化管理,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這是企業實現現代化管理的發展方向之一。

7正确的調色方法

由于色光与標准要求有偏差而進行机內調色是染色過程中經常進行的操作。各工厂所采用的調色方法各不相同,但一個共同的原則是﹔當色光已偏紅、偏深時,宜采用皂洗后調色法,因為經驗表明,紅色活性染料隨時間的延長會有一個持續的上染過程,色光表現上會越來越紅?當色光偏黃或偏蘭時,宜采用“半腳水”調色法,此种方式會更快捷有效?當色光整体偏淺時,宜采用按比例“全腳水”統加法。

8正确的配缸方法

合理配缸也是減少缸差的有效方法,原則上同一种顏色的配缸數量越少越好。當一种顏色的配缸數量在2缸及2缸以上時,先做第1缸,按原工藝執行,如第1缸色光不符,調整工藝配方后,再進行第2缸的染色?然后第1缸按第2缸的色光進行調色處理,以后的染色均按第2配方進行。當然在配缸數量只有2缸時,也可以同時染色,并同時進行調色處理。值得注意的是,第1缸的配缸容量應盡量偏小,必竟調色是染色工藝中風險較大的操作過程,原則上應把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另外,在同一染机內染同一种顏色,盡量做到每次容布量一致,對于減少缸差有較大益處。

9設備及操作人員的穩定性

染机類型的不同是產生染色缸差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計划排缸時,盡量將同一品种同一顏色的布在同一類型染机內生產,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缸差的產生。當然這要受到染厂實際生產條件的限制。而如果能夠做到操作人員的固定,即所謂的三固定(固定人員、固定机台、固定工藝),會更有利于操作工人經驗的積

累,同時人為的操作誤差自然會減少許多。

10對色人員的職業素質

現場管理經驗無疑對減少染色缸差相當重要,這一點所有染厂都有共識,因此在關鍵崗位上的關鍵人員的職業素質要求較高,應具有理論与實踐相結合的業務能力。

總之,缸差的產生因素較多,對其控制是一個复雜的過程,單純地將其歸為技術或管理因素都不夠客觀。如何去控制,各個工厂都有自已的一套經驗方法。實際生產中,只有在相關技術及一線管理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缸差的發生几率才會降低。

针织物线圈之认识

针织物是由线圈相互串套﹑连接而成织物﹐而线圈是纱线在三度弯曲的条件下﹐呈一空间曲线而成。而组成线圈可分几个部段﹔ (定义参考中国国家标准)

(一) 线圈LOOP﹔由两根圈柱及一个针编弧和一个沉降弧所组成。

(二) 圈柱LEG LOOP PILLAR﹔线圈的圈干中与针编弧相连的直线支柱部份。

(三) 圈干NEEDLE LOOP﹔线圈中针编弧和两根圈柱组成的部份。

(四) 针编弧TOP ARC﹔线圈的圈干中与两根圈柱连接的圆弧部份。

(五) 沉降弧SINKER LOOP﹔线圈中连接同一横列相邻两个圈干的线段。

(六) 延展线UNDER LAP﹔经编线圈中连接邻近两个横列圈干的部份。沉降弧与延展线主要连接著相邻的两只线圈﹐针织物就是以线圈各部段相互串套而成。

(七) 纵行线圈WALE﹔针织物中线圈在纵向串套连接的行列。

(八) 横列线圈COURSE﹔针织物中线圈在横向连接的行列。

(九) 线圈长度LOOP LENGTH﹔针织物中每个线圈的纱线展直后的长度﹐由线圈的圈干及其延展线段之长度﹐一般以毫米mm单位。

(十) 圈高COURSE SPACING﹔在线圈纵行方向上﹐相邻之两个线圈对应点间之距离。

(十一) 圈距WALE SPACING﹔在线圈横列方向上﹐相邻之两个线圈对应点之距离。

(十二) 正面线圈﹔针织物外观有正面及反面之分﹐线圈圈柱处于为其串套的那个线圈的针编弧上面的线

圈﹐或线圈圈柱覆盖于线圈延展线上的一面﹐称正面线圈。

(十三) 反面线圈﹔线圈圈柱处于为其串套的那个线圈的针编弧下面的线圈或线圈延展线覆盖于线圈圈柱

上的一面﹐称为反面线圈。

(十四) 单面针织物SINGLE KNIT FABRIC﹔线圈的延展线或圈柱集中分布在针织物一面﹐称单面针织物。

(十五) 双面针织物DOUBLE KNIT FABRIC﹔线圈的延展线或圈柱分布在针织物两面﹐称双面针织物。

(十六) 纬编针织物WEFT KNITTED FABRIC﹔用纬编针织机编织﹐将纱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并且相互串套而形成的圆筒或平幅之针织物。

(十七) 经编针织物WARP KNITTED FABRIC﹔用经编针织机编织﹐采用一组或多组经向平行排列的纱线﹐在经编针织机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进行成圈而形成的平幅式圆筒针织物。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b210589246.html,

八种常用针织技术名词解释

1.丝光:通常是指棉制品(棉布、棉纱)在紧张状态下,用浓烧碱溶液处理,以获得持久的光泽,并提高其对染料吸附能力的加工过程。

2.丝光烧毛:纯棉织物通过烧毛机的环形喷火口,把棉织物表面细绒毛烧掉,再经过丝光机的浓碱工艺,将棉纤维分子键空隙膨化和细胞膨胀,在软水喷射的作用下,使棉织物表面变的光滑圆整,增加了纤维光泽,提高棉织物的光亮。

3.碱缩:棉针织物在松驰状态下,用浓烧碱溶液处理的过程。碱缩和丝光的目的不同,其主要目的不在于获得光泽,而是要增加针织物的组织密度和弹性。

4.抽条:在某些织物中,根据织物组织结构,把织针从针筒或针盘上取出,采用这种技术在织物上形成抽条。抽条织物是一种特殊的,或者说没有循环规律的正反面线圈相互配置组成的双面织物,对应织物中被抽针实为对面针床上进行反面编织的织针,因而整块织物好似在单面平针织物中配置了几条纵条纹。

5.起绒:

起绒形式有三种:

第一是在织造过程中形成的长毛;

第二是针织成圈后剪断形成的短毛;

第三是将针织坯布浮线中的纤维拉出形成绒毛。

针织物起绒后可使织物质地柔软,手感丰满,且由于生成绒毛而使织物保暖性增强。

6.热定型:将织物在一定的张力下加热处理,使之固定于新状态的工艺过程。织物热定性后能提高其尺寸稳定性,即使在湿热等染整加工条件下和以后服用过程中都不易变形。

7.微元生化:是指能持久的发射人体吸收的远红外波,消化人体细胞,改善人体微循环,能有效的消除肿块,具有抗菌保健的功效的高科技技术。

8.汗布:是指制作内衣的纬平针织物。

平方米干重一般为80-120g/cm,布面光洁、纹路清晰、质地细密、手感滑爽,纵、横向具有较好的延伸性,且横向比纵向延伸性大。吸湿性与透气性较好,但有脱散性和卷边性,有时还会产生线圈歪斜现象。

常见的汗布有漂白汗布、特白汗布、精漂汗布、烧毛丝光汗布;根据染整后处理工艺不同有素色汗布、印花汗布、海军条汗布;根据所用原料不同有混纺汗布、真丝汗布、腈纶汗布、涤纶汗布、苎麻汗布等。

织针与纱支配合对织物之影响

针织物设定﹐其中一个要素﹐就是用何种纱支﹐配合何种织针数。适合之匹配﹐对织物有着重要影响。

平纹织物之断面形态﹐中央为最高部分﹐亦即厚度﹐为纱之直径2倍多﹐织物密度﹐被横直线圈密度所控制﹐又与纱支粗细度有关﹐而形成覆盖性﹐其定义为一个线圈所占之全面积与纱支表面所覆盖之面积的比例﹐称为覆盖性。

不同针数有着不同的针身厚度﹐其针与针间之间距﹐针沟壁之厚度﹐三者关系﹐必须配合纱之直径。织物几何学中﹐一系列公式可计算出针距和纱支之关系,纱线最粗超出限制,将不适合该种织针及沈降片。早前当列出平织物求针数之简单公式﹐方便大家参考用。针数=开方(纱支x 20) 所得数为中间约数﹐可加或减2针考虑。而德国GROZ-BECKERT织针制造商﹐制成一些数据﹐提供针数与纱支数配合表﹐比较方便使用。

(A)单面织物纱支(英支)与针数关系: (针数为每英寸针数)

14针=8.5/1 s-----14/1 s

15针=10.5/1 s-----16.5/1 s

16针=12/1 s-----19/1 s

18针=14/1 s-----23.5/1 s

20针=18/1 s-----26/1 s

22针=21.5/1 s-----29.5/1 s

24针=23.5/1 s-----35.5/1 s

26针=26/1 s-----41.5/1 s

28针=29.5/1 s-----47.5/1 s

30针=35.5/1 s-----59/1 s

32针=41.5/1s-----71/1s

(B)起绒织物的纱支与针数关系:

12针=2.5/1 s-----9.5/1 s

14针=3.5/1 s-----12/1 s

15针=4.7/1 s-----14/1 s

16针=6/1 s-----16.5/1 s

18针=7/1 s-----18/1 s

20针=8.5/1 s-----20/1 s

22针=10.5/1 s-----23.5/1 s

24针=14/1 s-----26/1 s

26针=16.5/1 s-----29.5/1 s

28针=19/1 s-----35.5/1 s

30针=21.5/1 s-----41.5/1 s

32针=23.5/1s-----47.5/1s

(C)细罗纹织物的纱支与针数关系:

14针=16.5/1 s-----23.5/1 s

15针=20/1 s-----29.5/1 s

16针=23.5/1 s-----35.5/1 s

18针=29.5/1 s-----47.5/1 s

20针=41.5/1 s-----53/1 s

22针=47.5/1 s-----59/1 s

24针=53/1 s-----71/1 s

(D)双面织物的纱支与针数关系:

14针=12/1 s-----16.5/1 s

15针=14/1 s-----19.2/1 s

16针=16.5/1 s-----21.5/1 s

18针=21.5/1 s-----23.5/1 s

20针=23.5/1 s-----29.5/1 s

22针=28.5/1 s-----35.5/1 s

24针=33/1 s-----41.5/1 s

26针=35.5/1 s-----47.5/1 s

28针=41.5/1 s-----53/1 s

30针=47.5/1 s-----59/1 s

32针=53/1s-----71/1s

(E)提花织物的纱支与针数关系:

14针=13/1 s-----18/1 s

15针=14/1 s-----19/1 s

16针=16.5/1 s-----21.5/1 s

18针=18/1 s-----23.5/1 s

20针=21.5/1 s-----26/1 s

22针=23.5/1 s-----28.5/1 s

24针=26/1 s-----33/1 s

梭织物的几种织疵

1 梳织物织疵点:

横裆疵 (Barre) 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缺陷的特点是在织物横列或在织物横向上通常会出现一些不均匀的花纹图案。纱线不均匀、纱线张力不均匀以及纱线具有不同的染料亲和力等都可能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坏坯 (Bad Place) 对于那些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织物缺陷而言,这是一个十分方便的术语。这个术语通常用来描述那些织物织造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

斜纹疵 (Bias) 对梭织织物而言,这种缺陷指的是纬纱与经纱发生尺寸偏斜的地方;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织物横列与织物纵行发生尺寸偏斜的地方。

鸟眼花纹疵 (Birdseye Defect) 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偶尔无规律出现的与织物设计相反的集圈组织。

弓弧 (Bow) 对梭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纬纱以弧线方式位于织物的宽度方向上;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线圈横列以弧线方式位于织物的宽度方向上。

断头疵 (Broken End) 这种缺陷指的是经纱断裂后并经过修补的地方,它的常见特点是可以看见织到织物当中的断头。

花纹错色疵 (Broken Color Pattern) 对梭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花纹的不连续性,在用织布机通丝描绘彩色图案时产生错误或者在纬纱断裂时对织布机进行维修以后对图像填充链的重新设置不正确都可能会导致这种缺陷的产生;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是由梭换筒错误而产生的。

断纬疵 (Broken pick) 这种情况指的是,由于纬纱断裂而导致在织物的部分宽度上缺少纬纱。

擦伤疵 (Bruise) 这种情况指的是:由于正在进行编织的纱线或者已经编织完毕的织物受到磨损,从而导致纤维失去方向感并导致织物外观失真。

斑点疵 (Burl mark) 这是一种由于某些物质过量而导致的变形,这些物质包括粗纺线,废物以及正在用修补工具来去除的飘头纱。

吊边疵 (Buttonhole selvage) 这是一种织物织边缺陷,更换纬纱之前在织布机梭子上累积起来的过度张力是造成这种缺陷的原因。这种张力往往会限制织边纬纱的正确脱落以及交错,从而产生一种类似于扣眼的瑕疵。

擦伤纱 (Chafed Yarn) 这种缺陷指的是受到磨损的纱线,纱线受到磨损以后会使纤维失去方向感并令纱线失真。这种缺陷将会影响到纱线的可着色性,并常常会导致径向条花或纬向条痕的产生。

碎裂纬纱 (Chopped Filling) 这种缺陷是指纬纱方向上产生的不均衡现象,其特点是存在一个明显的或整齐的图案,而该图案是由绘图辊的偏心行为所造成的。

破洞疵 (Clip mark) 这种缺陷是指织物上未被染上色的地方,这种缺陷的产生是由于夹在织物边缘上的金属小夹子所造成的,这些小夹子是为了避免或修正织物织边在染色时翻折而使用的。

粗经疵 (Coarse End) 这种情况指的是,有一根经纱的直径要明显大于织物正常经纱的直径。

粗纬疵 (Coarse Pick) 这种情况指的是,有一根纬纱的直径要明显大于织物正常纬纱的直径。

粗支纱疵 (Coarse Yarn) 这种情况指的是,有一根支纱的直径要明显大于织物正常支纱的直径。

起皱织物疵 (Cockled Fabric) 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缺陷是指,那些有皱纹的、皱缩的或隆起的不能在裁剪台上放平的织物。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纱线无规则的扭曲,也可能是由于纱线在针织过程中张力不均衡,还可能是由于织物中的纱线在整理工序中的反应程度不均一。

扭结纱疵 (Cockled Yarn) 这种情况指的是,某根纱线中的一些纤维看起来显得很卷曲而且分不清纤维的方向。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一些纱线纤维相对于绘图辊来说太长,从而导致在前一绘图辊松开这根纤维之前后一绘图辊就已经把这根纤维夹住了,这样就会令纤维折断和卷曲。扭结纱在织物中看起来就好象是细小的搓捻。

彩色飞花织入疵 (Color Fly) 这种情况指的是在纱线或织物当中出现不同颜色的纤维杂质。

色纱穿错疵 (Color Misdraw) 对梭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用织布机通丝来描绘的色纱与彩色图案和(或)织纹设计相反;对经纱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用导杆来描绘的色纱与花纹设计相反。

脱浆疵 (Color Out) 在印花过程中,如果贮存槽中的色浆快用完的话,将会造成印花图案的空白跳花。

拖浆疵 (Color Smear) 这种情况是由于在印花过程当中来涂抹颜料所造成的花纹变形。

硬摺痕疵 (Compactor Crease) 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缺陷指的是,由于在缩水率控制和稳定过程中采用起皱织物而造成的坚硬摺痕。

起皱疵 (Corrugation) (参考预缩纹隐皱痕疵) - 这种缺陷是由非正常工作的预缩整理机厚垫布所造成的搓板现象。

盖面疵 (Cover) 这个术语通常用来描述织物的表面特性缺陷,比如经纱和纬纱的数量、花纹突出与否、以及其他可以通过改变两种纱线系统中的其中某一个纱线系统来获得的期望特性。

折痕疵 (Crease) 这种缺陷指的是织物在压力下自己折叠所产生的折痕。

皱折条花疵 (Crease Streak) 这种缺陷指的是在染色或修整工作中把织物弄折后所导致的可见后效应。

破损疵 (Damaged) 这种情况指的是织物已经被损坏而不能再应用于预定的场合。

刀口痕纹疵 (Doctor Streak) 这种缺陷指的是在印花过程中由于刮刀破损而产生的一条狭窄的、摆动的条花。

双经纱疵 (Double End) 这种情况指的是,在织物设计本来只需要一根经纱的地方却出现了两根经纱。

双纬纱疵 (Double Pick) 这种情况指的是,在织物设计本来只需要一根纬纱的织机梭口处却出现了两根纬纱。

成双疵 (Doubling) 对纬纱而言,这种情况是指,由于粗纱的两端同时撞上细纱的一端而造成这根纬纱的尺寸要比正常尺寸大两倍;对经纱而言,由于粗纱的两端同时撞上细纱的一端将会导致粗经。

拖尾疵 (Dragging End) 对经纱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由于经轴把经纱给缠住了,从而导致经纱是在不稳定的张力条件下进行针织。

松紧条痕疵 (Drawback) 产生这种缺陷的原因是由于逐渐施加于许多经纱上的由一些不正常限制所造成的多余张力。当限制消除后,这些过分松弛的经纱会逐渐被织入到织物当中去,从而产生织物缺陷。

低垂纬纱疵 (Dropped Pick) 这种织物缺陷是由于无梭织机上的引纬装置不能及时夹住和松开纬纱而造成的。由于引纬装置不能及时松开纬纱,所以纬纱就会进入装置主体,从而在织物的宽度方向上造成一半的缺纬。另外,由于松开后的纬纱立即就会被织入织物当中,因而在这种情况下,织入到织物当中的纬纱有时会缠成团。

染色条花疵 (Dye Streak) 这是一种与染料相关的条纹缺陷,它的?生主要取决于染料在织物上的应用情况或者说是织物对染料的吸收情况。

缺经疵 (End Out) 这种情况指的就是缺少经纱。

纬向条痕疵 (Filling band) 这种情况指的是,在织物宽度方向上有一条在视觉上显而易见的条痕。纬纱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存在着差别是造成这种缺陷的直接原因。

纬向跳花疵 (Filling Floats) 这种情况指的是,纬纱在本来应该与经纱交错的地方与并没有之交错,而是在其之上或之下自由伸展。

针织物分析

针织物分析 一:纬编针织物的拆散分析 常用工具是:照布镜、放大镜、分析针、直尺、方格纸、双头笔、涂改笔及颜色纸。 一:组织分分析 1. 确定织物的正反面:指织物的工艺正面和反面。 2. 确定编织方向:一般纬编针织物均能逆方向脱散。 3. 循著一个线圈横列划于织物上,同时在一线圈丛行划圈,隔10个丛行或20个丛行间隔再划一个直线,以此作为拆散织物时数线圈,绘制编织图或意匠图的起始依据。 4. 切割织物,横向切割要与线圈横列平齐,丛向切割要离开左右丛向标志5-10MM处,以便于操作 5. 从划有基线的一边,逐根脱散,观察横列断面及每根纱线在每一个丛行(每支针)的编织形式,并在方格纸上或用编织图的方法依次将成圈、含针、浮线按规定记号逐个记录,并在记录的横列数和丛行数要为一个或几个完全组织。 6. 当织物中有不同色纱或不同原料的纱进行编织时,注意布样组织与色纱的配合关系,即下纱位。 A 确定花高花宽,画出意匠图或编织图: 花宽----丛行-----针 花高----横列-----毛数 单面----意匠图或编织图 双面----编织图 b 排针 c 划出菱角图,并注明下纱位 7 确定机器类型,即单面或双面、上编织 二:原料分析:主要是分析纱线的组成、织物种类、纱线的细度、配色、线圈长度等。 1 分析纱线的组成:分纱线是什么形态,如如长丝、变形丝、短纤纱等: 2 监别纤维种类:分析纱线由什么纤维组成,是属纯纺织物、绲纺织物还是交织织物若是化学纤维,还要了解其是有光还是无光,并确定其截面形状“ 3 测试纱线的细度,有比较测定法与称重测定法。 4 配色:把拆下的纱线和色谱对照,确定色纱的颜色,然后记录织物的纱线颜色: 5 测定线圈长度,织物属基本组织或简单的花色组织时,要求出一个线圈的纱线长度,如果是提花复杂织物时,要求一个完全组织内不同色纱或不同原料的纱线长度。 测定线圈长度的基本方法,从实际织物中抽取纱线,测量5-10根100针线圈的长度,求出

针织物组织与设计

《针织物组织与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信息表 学时分配表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 随着针织行业的迅速崛起,特别是继新原料、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涌现对设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人们对针织服装传统的追求到舒适性的要求,无不使得针织产品在设计方面提升档次,为适应针织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培养高技能型的针织设计人

员迫切急需。 本课程是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的一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常见针织产品的编织方法;掌握形成针织物的基本组织结构;掌握在织物上形成各种花色效应的方法;掌握针织物组织的分析和步骤;掌握针织内衣、袜类、毛衫等产品组织的设计。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各类针织产品。对学生针织生产岗位技能的培养,就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理念 一、课程设计原则 本课程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确定教学项目,确定好教学项目以后,关键的任务是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立学习,全面提高职业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对接。将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形式,改为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形式。 二、课程设计目标 (一)增强现代意识,培养专门人才 学生掌握了针织物组织设计以后,能够从事与针织有关的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够对横机、圆机生产现场的设备操作、调试与维护;能够独立进行工艺的设计与实施;能够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是本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围绕核心技术,培养创新精神 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是本课程的宗旨。因而我们课程的项目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良好的发展潜力为主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 (三)关注全体学生,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以学生为本位开展学习活动,创设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环境,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 三、采取的方式 (一)任务的下达及工作计划的制定 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下达学生的学习任务,实施教学项目。在任务的确定中,要遵循由简入难的原则,先进行小项目,如提花轮的选针机构,在调试的过程中学习器件的结构、原理,不再单独分章节讲授器件,而是用到时通过学生的拆装练习更直观的学习。学生收到任务书后,每个小组都要经过自主学习、讨论,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包括确定项目的目的、项目的原理分析、项目所需器材、项目实施内容及步骤、项目的注意事项等。 (二)工作过程 学生在实施项目时需提交材料及工具申请,获得准许后到管理员处领取所报材料及工具,开始进行组织与工艺的设计。完毕后,通过实际操作,在实践中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在工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 (三)项目验收及评价

年产5000万米棉型织物印染厂的设计

《染整工厂设计》作业 年产5000万米棉型织物印染厂的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XX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摘要 本设计的课题是年产5000万米棉型织物染整工厂设计。本厂生产的主产品是棉及涤棉染色织物。棉混纺产品是棉发展的新形势,综合各自的优点使其具有更好的服用性能。本厂的产品主要是连续轧染、圆网印花为主,特别注重产品的防皱和柔软整理。基于工厂生产的要求,所选的设备大多是联合机,即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又节约成本,节省占地面积。工艺流程的选择,车间设备的排布以主产品的工艺流程为依据。厂区内其他建筑物的排布按照厂址的风向和就近合理的原则。本设计不仅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深入的论证,还对设备选择,人员配备,厂房形式,厂区布置,污水处理等做了详细的说明。本设计还对概预算进行精细的计算,证明了其的可行性。 关键词:纯棉;涤棉;工艺;设计

目录 摘要........................................................................................................................................................II 第1章绪论. (1) 1.1 设计任务的调查及预测 (1) 1.1.1 发展前景及设计的指导思想。 (1) 1.1.2 产品的规模、产品方案制定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1) 1.1.3 指导思想 (2) 1.2 厂址选择 (2) 1.2.1 选择依据 (2) 1.2.2 自然条件 (2) 1.2.2 技术经济条件 (3) 第2章产品方案 (3) 2.1 产品方案确定的原则 (3) 2.2 原布品种和规格 (4) 2.3产品方案 (5) 2.4 成品质量指标 (6) 第3章工艺设计 (7) 3.1 工艺流程的选择原则 (7) 3.2 具体的工艺流程 (8) 3.3 主要工艺条件分析 (10) 3.3.1 前处理 (10) 3.3.2 染色 (12) 3.3.3 印花 (13) 3.3.4 后整理 (13) 第4章设备选型 (14) 4.1 设备选择 (14) 4.1.1 设备选择原则及特色 (14) 4.2 生产设备计算 (14) 结论 (18)

针织行业 分析报告

针织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

我国针织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 一、针织含义 针织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针织物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针织产品除供服用和装饰用外,还可用于工农业以及医疗卫生和国防等领域。针织分手工针织和机器针织两类。 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针织生产分纬编和经编两大类。在纬编生产中原料经过络纱以后便可把筒子纱直接上机生产。每根纱线沿纬向顺序地垫放在纬编针织机的各只织针上,以形成纬编织物。在经编生产中原料经过络纱、整经,纱线平行排列卷绕成经轴,然后上机生产。纱线从经轴上退解下来,各根纱线沿纵向各自垫放在经编针织机的一只或至多两只织针上,以形成经编织物。在某些针织机上也有把纬编和经编结合在一起的方法。这时在针织机上配置有两组纱线,一组按经编方法垫纱,而另一组按纬编方法垫纱,织针把两组纱线一起构成线圈,形成针织物。由同一根纱线形成的线圈在纬编针织物中沿着纬向配置,而在经编针织物中则沿着经向配置。 二、中国针织业的现状 目前针织设备销售火爆、订单数量充足,在此繁荣表象的背后,对行业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不难得出:针织企业加大了购机力度,主要原因是政策指引、劳动力成本增加、原料价格上涨、设备磨损: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是棉农的植棉意愿不高.供求偏紧的基本格

局对国际棉花价格起到较大的支撑,国外棉价飙升。国内棉价跟随,导致棉企囤货、惜售:部分企业遭遇到了用工荒,原因是打工者对薪酬待遇不满,部分打工者选择回乡务工.同时服务行业的冲击也导致了用工荒的出现. 三、中国针织业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 1、技术装备陈旧 近几年来,我国针织行业虽然加快了设备调整和技术改造的步伐,大量引进了先进设备和关键技术,同时,我国针织机械制造企业也纷纷加大了我国针织设备自主研发的力度,有效地提高了我国针织机械的质量和档次,为针织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我国针织工业总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的现实不可回避。 2、研发投入少,创新思维匮乏 由于我国技术设备的落后和软件开发的滞后等因素,我国针织产品在创新、研制、设计、开发上,与国外同类产品在面料结构、后整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重生产、轻开发在企业中普遍存在。目前国内针织企业的研发投入资金还不足销售额的1%;而在台湾,研发投入最小的纺织企业也在3.5%,研发力度大的企业可达到12%;发达国家同类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达5%甚至10%。这种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品牌缺乏、设计雷同,简单模仿。不可否认,业内已有不少企业在品牌开发方面作了大的投入,并取得明显效果,比如AB、三枪、铜牛、等企业,但他们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却鲜为人知,我国针织行业的世界品牌几乎为零。

化纤针织物染整工艺设计

化纤针织物染整工艺设计 09染一张国元 一、针织物的分类及其服用性能 (一)纬编针织物 1.原料:棉纱、低弹涤纶丝或异形涤纶丝、毛纱等。 2.组织:平针、变化平针、罗纹、双罗纹、提花、毛圈组织等。 3.织物特点 ◆优点: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伸性,质地柔软,坚牢耐皱,毛型感较强,以合纤为原 料的易洗快干。 ◆缺点:织物不够挺括,单面织物易于脱散、卷边,化纤面料易起毛、起球、勾丝。 4.织物种类 (1)纬平针织物:布面光洁、纹路清晰、质地细密、手感滑爽,纵向具有较好的延伸性,横向比纵向延伸性大,吸湿性和透气性较好,但有脱散性、卷边现象,有时会纬斜。汗布就是纬平针织物。一般可制作内衣、外衣、手套、袜子等。 (2)毛圈针织物:手感松软。质地厚实、有良好的吸水性和保暖性。毛圈剪开可制成针织天鹅绒。制作服装、家庭用品及其他工业材料。 (3)双反面针织物:纵向和横向的弹性、延伸性接近,织物较厚实、无卷边现象,有顺逆编织方向脱散性的危险。适宜作婴儿服、童装、袜子、手套及各种运动衫、羊毛衫等。(4)罗纹针织物:布面匀整,纹路清晰,横向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延伸性,裁剪不会出现卷边现象,但有逆编织方向脱散的危险性。分为罗纹布和罗纹弹力布两类。罗纹布可用于产品的领口、袖口、裤口、下摆罗纹口。罗纹弹力布的原料有纯棉、纯化纤和混纺纱,纱线密度14~28tex,主要用于缝制夏季内衣。 (二)经编针织物 1.原料:涤纶、锦纶、丙纶等合纤长丝,也有用棉、毛、丝、麻、化纤及其混纺纱为原料。 2.组织:编链、经平、经缎、经斜组织等。 3.织物特点 ◆优点:纵向尺寸稳定性好,织物挺括,脱散性小,不会卷边,透气性好。 ◆缺点:横向延伸性、弹性和柔软性不如纬编针织物。 4.织物种类 (1)涤纶经编织物:薄型可用作衬衫、裙子面料;中厚型可作大衣、风衣、上装、套装、长裤面料。 (2)经编网眼织物:质地轻薄,弹性和透气性好,手感滑爽柔挺,主要用作夏季男女外衣、内衣、运动衣、蚊帐布、窗帘、汽车坐垫套等。 (3)经编起绒织物:外观似呢绒,绒面丰满,布身紧密厚实,手感柔软挺括,悬垂性好,织物易洗、快干、免烫,但易吸附灰尘。主要作为男女大衣、风衣、上衣、西裤等面料。(4)经编丝绒织物:表面绒毛浓密耸立、手感厚实丰满、柔软、富有弹性,保暖性好。主要作为冬季服装、童装面料。 (5)经编毛圈织物:手感丰满厚实,布身坚牢厚实,弹性、吸湿性、保暖性良好,毛圈结构稳定,服用性能良好。毛圈剪开,可制成经编天鹅绒。主要用作床单、装饰用品、睡衣裤、运动服、海滩服、毛巾等。

针织面料基础知识

针织面料基础知识 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及其可生产性。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现代针织面料更加丰富多彩,已经进入多功能化和高档化的发展阶段,各种肌理效应、不同功能的新型针织面料开发出来,给针织品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效果和视觉效果。 1、醋酸纤维(Acetel)针织面料醋酸纤维具有真丝一样的独特性能,纤维光泽及颜色鲜艳,悬垂性及手感优良。用其生产的针织面料手感滑爽、穿着舒适、吸湿透气、质地轻、回潮率低、不易起球、抗静电。采用醋酸纤维编织的针织乔其纱、玉米花等面料,得到消费者的偏爱。 2、莫黛尔(Modal)纤维针织面料莫黛尔(Modal)纤维是一种新型环保性纤维,它集棉的舒适性、粘胶的悬垂性、涤纶的强度、真丝的手感于一体,而且具有经过多次洗涤以后,仍然保持其柔软和光亮的色泽。针织工艺仍然将纤维与针织本身柔软蓬松、高弹舒适等特点相结合,使二者的优越性能相得益彰。在针织圆纬机(大圆机)上,采用莫黛尔和氨纶裸丝交织的单、双面针织面料,柔软滑爽、富有弹性、悬垂飘然、光泽艳丽、吸湿透气,并具有丝绸般的手感,用该种面料设计的时尚服饰,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人体曲线,雕塑出女性胴体的性感和魅力,是前卫时尚族青睐的高品位针织服饰。 3、强捻精梳纱针织面料强捻的精梳纱制成的凉爽麻型的针织面料不仅具有麻纱感,而且凉爽吸湿性好特别是真丝加捻,是一种比较理想

的高档针织面料,除了具有真丝的优良性能外,面料手感更丰满,而且较硬挺有身骨,尺寸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抗绉性,是高档职业装、休闲装的理想面料。 4、Coolmax纤维针织面料具有四沟槽的Coolmax纤维,能将人体活动时所产生的汗水迅速排至服装表层蒸发,保持肌肤清爽,令活动倍感舒适。它有着良好的导湿性,与棉纤维交织的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导湿效果,广泛的用来缝制T恤衫、运动装等。 5、再生绿色纤维Lyocel针织面料再生绿色纤维Lyocell、天丝与氨纶裸丝交织的针织平针组织(汗布)、罗纹、双罗纹(棉毛)及其变化组织的面料,质地柔软、布面平整光滑、弹性好,产品风格飘逸,具有丝绸的外观,悬垂性、透气性和水洗稳定性良好,都是设计流行性紧身时装、休闲装、运动装的理想高档面料。 6、闪光针织面料具有闪光的效果,一直是服装设计师的宠爱。在针织圆纬机(大圆机)上,采用金丝和银丝原料与其他纺织原料交织,在面料的表面具有强烈的反光闪色效应或采用镀金方法,在针织面料上出现各种图案的闪光效应,而面料的反面平整、柔软舒适,是比较好的针织服装面料。用这种针织面料设计的紧身女时装及晚礼服,会透过闪光面料耀眼、浪漫的风格,展示出针织面料光彩照人、华贵亮丽的韵味,全方位的表现针织服饰的风采,为产品开发提供了广泛的前景。

纬编针织物常见疵点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胚布)

纬编针织物常见疵点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1.针织圆机的结构 要解决问题,那就先对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下面就先介绍一下针织大圆机的结构: 纬编针织是将纱线由纬向喂入到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织物的一种方法。 针织大圆机主要由给纱机构、编织机构、牵拉卷取机构、传动机构和辅助机构组成。 (一)给纱机构 其作用是将纱线从筒子上退解下来,不断地输送到编织区域,以使编织能连续进行。针织大圆机的给纱机构有积极式、半积极式和消极式3种类型。目前生产中常采用积极式给纱机构,以固定的速度进行喂纱,控制针织物的线圈长度,使其保持恒定,以改善针织物的质量。 (二)成圈机构 其作用是将喂入的纱线通过成圈机件的运动编织成针织物。成圈机构由织针等多种成圈机件组成,能独自把喂入的纱线形成线圈而编织成针织物的编织机构单元称为成圈系统。纬编机一般都装有较多的成圈系统,成圈系统数越多,机器一转多编织的横列数越多,生产效率就越高。 (三)牵拉卷取机构 其作用是将已形成的针织物从成圈区域引出,并卷成一定形式的卷装,以使编织过程能顺利进行。牵拉卷取量的调节对成圈过程和产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织物密度均匀、门幅一致,牵拉卷取必须连续进行,而且张力稳定。此外,卷取坯布时还要求卷装成形良好。 (四)传动机构 其作用是将动力传送给上述各个机构,使它们协调工作而完成各自的任务。传动机构要求传动平稳、动力消耗小、便于调节、操作安全方便。 (五)辅助装置 其作用是扩大机器的工艺可能性或使机器便于调节和看管,保证编织正常进行,如机器上的花型机构、自动加油装置、清洁除尘装置、各种自停装置等。 2.常见疵点 针织大圆机在编织时出现的机械故障和织物疵点的原因较多且比较复杂。 为了利于检修,根据实践经验,大致可以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1)机械零件质量差,各零部件的安装配合不良,以及保全保养工作欠佳,在长期 运转过程中造成零件的严重磨损。 (2)由于原料品质所引起的。例如:原料和纱线细度选用不当,在纺织过程中成纱不良,有粗节、细节、杂质、毛快、弱捻等,或者在漂染加工过程中,水洗不清,柔软剂用量过少,纱线回潮率高等。 (3)在织前的准备过程中,清纱器隔距太大,粗纱、结头等未被清除,润滑剂用量不当。 (4)络纱工和挡车工操作部熟练。 (5)编织机件(织针、纱嘴等)质量不佳,调节不当。

针织物组织编织原理与原料特性分析

第1节针织物组织的形成原理与原料特性分析 纬编针织物是利用织针把纱线弯曲成线圈,然后将线圈相互串套和连结而形成的针织物。根据工艺特点的不同,针织物分为经编针织物和纬编针织物两大类。线圈(loop)是组成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以三维弯曲的空间曲线呈现。如图1-1线圈由红、黄和蓝三色组成一个完整的线圈。其中红色部分为沉降弧,蓝色部分为针编弧,黄色部分为圈柱。 图1-1纬编针织物结构图 成圈过程 1、退圈(clearing)。织针从低位置上升到最高位置,旧线圈从针钩内移动到针杆上。 2、垫纱(yarn feeding)。织针下降,纱嘴引导新纱线垫入针钩下。 3、闭口(latch closing)。随织针下降,针舌在旧线圈的作用下向上翻转关闭针口,将新旧线圈分隔在针舌两侧,为新线圈穿过旧线圈作准备。 4、套圈(landing,casting-on)。织针继续下降,旧线圈沿着针舌上移套在针舌外。 5、弯纱(sinking)。织针继续下降,接触新纱线开始逐渐弯纱,一直到线圈最终形成。 6、脱圈(knocking-over)。织针再次下降使旧线圈从针头上脱下,套在正在进行弯纱的新线圈上。 7、成圈(loop formation)。织针下降到最低位置形成一定大小的新线圈。 8、牵引(holding-down)。借助牵引机构产生牵引力,将脱下的旧线圈和刚形成的新线圈拉向织针背后,脱离编织区,防止织针再次编织时将旧线圈回套到织针上。

第2节纬编针织物分类与表示方法 针织物组织 针织物组织定义为组成针织物的结构单元(线圈、悬弧、浮线)以及附加纱线或纤维集合体的配置、排列、组合与联结的方式,决定了针织物的外观和性质。如图2-1显示,除了线圈外,还包含了1悬弧和2浮线,并且线圈、悬弧和浮线这三种结构单元按照一定方式排列组合。 如图2-2称为衬纬组织。其中出了线圈外,还包含黑色横向附加纱线,并且线圈和附加纱线按照一定方式排列配置。 图2-1三种结构单元排列组合图2-2线圈附加纱线 1、基本组织 由线圈以最简单的方式组合形成,是针织物各种组织的基础。纬编基本组织包括平针组织、罗纹组织和双反面组织。 2、变化组织 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基本组织复合而成,即在一个基本组织的相邻线圈纵行之间,配置着另一个或者另几个基本组织,以改变原来组织的结构和性能。纬编变化组织有变化平针组织、双罗纹组织等。 3、花色组织 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形成具有显著花色效应和不同性能的纬编花色组织。 一、改变或者取消成圈过程中的某些阶段。 二、引入附加纱线或者其他纺织原料。 三、对旧线圈和新线圈引入一些附加阶段。 四、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织复合。 纬编针织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为了简明清楚显示纬编针织物的结构,便于织物设计与制定上机工艺,需要采用一些图形与符号的方法表示纬编针织物组织结构和编织工艺,目前常用的有线圈图、意匠图、编织图和三角配置图。

针织概论__纬编习题及答案0

1.为什么说线圈长度是针织物的一项重要物理指标? 答:线圈长度对针织物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决定了针织物的稀密程度,而且对针织物的脱散性、延伸性、耐磨性、弹性、强度以及抗起毛起球性和勾丝性都有很大影响。 2.表示纬编针织物稀密程度的指标是什么?如何表示? 答:表示纬编针织物稀密程度的指标是未充满系数。未充满系数用线圈长度与纱线直径的比值来表示。δ=l∕f(δ:未充满系数,l:线圈长度(mm),f:纱线直径(mm)) 3.针织物的脱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与它的组织结构、纱线摩擦因数、未充满系数、纱线的抗弯刚度、织物的稀密程度等因素有关。 4.针织物的卷边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与针织物的组织结构、纱线弹性、抗弯刚度、线密度、捻度和线圈长度等因素有关。 5.影响针织物勾丝和起毛起球的因素有哪些? 答:原料品种,纱线结构,针织物结构,染整加工,成品的服用条件。 6.纬编使用的织针有几种,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答:⑴钩针,舌针,复合针。⑵①钩针: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制成较细的截面,因而用它来编织较紧密、细薄的针织物。但要用专门的压板关闭针口,所用的成圈机件比较复杂,针钧易引起疲劳,影响钩针的使用寿命。②舌针:又称自动针,成圈过程较为简单,所用的成圈机件也较少。但是在成圈过程中,纱线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意外张力,影响线圈结构的均匀;并且舌针的结构复杂,制造较为困难。③复合针:可以减小针的运动动程,有利于提高针织机的速度,增加针织机的成圈系统数;所形成的线圈结构均匀。 7.纬编针织物形成的方法有哪些?请写出具体过程。 答:⑴针织法和编织法⑵①针织法成圈:退圈→垫纱→弯纱→闭口(压针)→套圈→脱圈→成圈→牵拉 ②编织法成圈:退圈→垫纱→闭口→套圈→弯纱→脱圈→成圈→牵拉。 8.纬编成圈过程可以归纳为哪几个阶段? 答:给纱,成圈,牵拉卷取。 9.纬编组织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答:组织图、编织图和三角配置图。 10.纬编的基本组织有哪些?哪种属于双面织物?哪种属于单面织物? 答:⑴纬平针组织,罗纹组织,双反面组织,双罗纹组织⑵罗纹组织,双反面组织,双罗纹组织⑶纬平针组织 11.纬平针组织中一个结构单元由哪些部分组成?试述纬平针织物正面和反面的特点。答:⑴基本单元是线圈,由圈干和延展线组成⑵正面比较光洁,在自然状态下,其外观显露出纵行条纹。反面暗淡粗糙,在自然状态下,其外观显露出横向圈弧。 12.何谓编织图? 答:编织图是将织物组织的横断面形态,按编织情况,用图形表示的一种方法。 13.试述纬平针织物的卷边性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卷边方向,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⑴纬平针织物具有明显的卷边现象。⑵产生的原因:在织物边缘,弯曲的纱线力图伸直,从而产生边缘卷起。⑶卷边方向:宽度方向向反面卷,长度方向向正面卷。⑷它与纱线弹性和纱线细度有关。 14.罗纹织物为什么具有较大的横向弹性?其弹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⑴由于纱线的弹性,沉降弧力图伸直,结果使同一面的线圈纵行相互靠拢,因而有较大的弹性。 ⑵影响因素:纱线弹性;织物结构(1+1>2+2);织物密度大,弹性好;纱线间摩擦系数小,弹性好。 15.什么叫双反面组织?是否有2+2,3+3双反面组织? 答:⑴双反面组织由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相互交替配置而成。⑵有。 16.双罗纹组织的结构具有什么特点?试述双罗纹组织的特性。 答:⑴一个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纵行遮盖住另一个罗纹组织的反面线圈纵行,织物两面均显正面线圈。每一横列由两根纱线组成,相邻两纵行线圈相互错开半个圈高。⑵①延伸性与弹性小于罗纹组织,尺寸比较稳定②只逆编织方向脱散,顺编织方向不脱散③纵向不易脱散④不卷边,不歪斜⑤厚实、保暖性好。

针织物分析方法简说

针织物分析方法简说 针织物分析 一:纬编针织物的拆散分析 常用工具是:照布镜、放大镜、分析针、直尺、方格纸、双头笔、涂改笔及颜色纸。 一:组织分分析 1. 确定织物的正反面:指织物的工艺正面和反面。 2. 确定编织方向:一般纬编针织物均能逆方向脱散。 3. 循著一个线圈横列划于织物上,同时在一线圈丛行划圈,隔10个丛行或20个丛行间隔再划一个直线,以此作为 拆散织物时数线圈,绘制编织图或意匠图的起始依据。 4. 切割织物,横向切割要与线圈横列平齐,丛向切割要离开左右丛向标志5-10MM处,以便于操作 5. 从划有基线的一边,逐根脱散,观察横列断面及每根纱线在每一个丛行(每支针)的编织形式,并在方格纸上或用编织图的方法依次将成圈、含针、浮线按规定记号逐个记录,并在记录的横列数和丛行数要为一个或几个完全组织。 6. 当织物中有不同色纱或不同原料的纱进行编织时,注意布样组织与色纱的配合关系,即下纱位。 a 确定花高花宽,画出意匠图或编织图: 花宽----丛行-----针 花高----横列-----毛数 单面----意匠图或编织图 双面----编织图 b 排针 c 划出菱角图,并注明下纱位 7 确定机器类型,即单面或双面、上编织 二:原料分析:主要是分析纱线的组成、织物种类、纱线的细度、配色、线圈长度等。 1分析纱线的组成:分纱线是什么形态,如如长丝、变形丝、短纤纱等: 2 监别纤维种类:分析纱线由什么纤维组成,是属纯纺织物、绲纺织物还是交织织物若是化学纤维,还要了解其是有光还是无光,并确定其截面形状“ 3 测试纱线的细度,有比较测定法与称重测定法。 4 配色:把拆下的纱线和色谱对照,确定色纱的颜色,然后记录织物的纱线颜色: 5 测定线圈长度,织物属基本组织或简单的花色组织时,要求出一个线圈的纱线长度,如果是提花复杂织物时,要求一个完全组织内不同色纱或不同原料的纱线长度。 测定线圈长度的基本方法,从实际织物中抽取纱线,测量5-10根100针线圈的长度,求出线圈长的算术平均值,测量时,在纱线上要附加一定的负荷(一般为纱线断裂的确20%-30%),以使纱线上剩留的线圈曲屈基本伸直。三:有关成品规格的简介 1.成品规格:即成品的封度和重量,是客户的成品封度和重量,是织厂与染厂共同努力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与针数、纱支、织法结构,织物密度等有密切联系, 成品封度:是根据成衣的尺寸确定的,关系到成品的裁剪,忽略一些特殊的变化因素,根据织物的横密来确定针筒总数与布封的关系。 N N-------针筒总针数 W=------------- W-------针织物布封(寸) 0、47Pa Pa-------针织物横向密度(丛行/5cm) 当针数一定时,成品布封(W)与横密成反比 当Pa 越大,布越勿,W越小: 发果布封不足或阔了,都要赔布给客户 1抽针可以使布封减小 2含针可以使布封增大 3粗纱支可以使封增大

涤粘、涤棉织物工艺设计

涤粘长织物工艺设计 一、设计产品:涤/粘长织物规格: 二、工艺流程 (漂白布)—热定形—漂白—预缩——落布 原布准备—烧毛—退浆—(染色布)—热定形—水洗—染色—整理—落布(印花布)—热定形—印花—蒸化—水洗—烘干—整理—落布三、工艺说明: (—)练漂涤粘混纺织物含杂质不多,故一次双氧水漂白工艺即可达到煮练漂白的要求,纤维本身具有一定光泽,一般无需丝光。 (二)染色涤粘织物的染色与涤毛织物的染色大致相同,都可采用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两步法染色,染色前要经过水洗烘干的过程来消除布边针铗印和内应力。(三)印花涤粘织物可采用涂料印花同时上染两种纤维,也可用染料印花两种不同染料分别上染两种纤维,涤粘织物的印花与涤毛织物基本类似。 (四)整理漂白布通过预缩整理防止收缩折皱,印染布则可采用树脂整理达到目的。 四、工艺流程、条件、处方以及加工设备设计 (—)漂白 工艺流程: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热定形—漂白—预缩—落布 1、前处理过程(原布准备—烧毛—退浆)工艺条件同棉织物 退浆处方:烧碱6~8g/L 渗透剂3~4mL/L 堆置温度75~800C 堆置时间40~45min 漂白处方:H2O2(100%) 4~6g/L 水玻璃6~8g/L 温度室温 2、热定形 (1)热定型机理:1)在热定形过程中,施加一定张力使织物被拉伸到所需要的尺寸,由于分之间作用力阻碍了分子链段按纤维被拉伸的方向蠕动。 2)在拉伸的同时对织物进行加热,分子的链段热运动加剧,变得可以按外力方向进行重排。 3)应力松弛后在新的位置上能与邻近的分子链段建立新的关系(键的结合)。 4)冷却后,这种新的状态被固定下来. (2)工艺条件: 温度高于Tg 15~200C 张力适量施加

织物分析及调研报告

《针织物产品开发与设计》织物分析及调研报告 小组成员:

织物实样: 织物分析报告: 1、采用何种原料? 地纱:氨纶长丝,无捻 毛圈纱:棉纱,弱捻,Z捻 毛圈纱略粗于地纱 2、织物结构效应、花型效应特点及形成机理?(可画出上机编织 工艺图。) 一、织物结构分析及形成机理 此毛圈组织为单面纬编毛圈组织一般用平针组织作地组织,其毛圈由拉长的沉降弧线段组成。每个毛圈都被拉长,也叫满地毛圈。毛圈处于织物反面。如图所示, 本织物为毛圈织物中的反包毛圈,即毛圈纱在两面:纱线a为地纱,采用平针组织形成地组织线圈;纱线b为毛圈纱,与地纱共同编织,并将地纱包覆在中间。纱线b在织物正面显示平针组织的正面,在织物反面形成拉长沉降弧(普通毛圈组织)。 毛圈纱编织线圈的圈高较地纱编织的线圈圈高要高。在舌针针织机上编织时,两个线圈同时产生,采用同一沉降片成圈,之所以线圈大小不同,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片鼻进行握持弯纱成圈;在钩针针织机上编织时,利用特殊沉降片,此沉降片有2个片喉,两种纱线分别喂入片喉1与片喉2,行成不同线圈,毛圈接近针头,成圈过程中,毛圈处于织物反面。 织物设计时需要考虑影响毛圈质量的因素有:

①毛圈能否在地组织中紧固:a、利用具有一定弹性;b、地组织引入高收缩丝;c、与弹性纱交织 ②毛圈高度是否均匀一致:a、采用特殊沉降片;b、不同型号毛圈机有不同沉降结构 二、花型效应分析 织物花纹结构效应:织物线圈均向一个方向歪斜,线圈并带有一个扭转。 形成机理: (1)线圈退捻的转矩:与纱线自由退捻力矩和针织物的紧密程度有关。当纱线自由退捻力矩大、织物紧密系数小时,线圈歪斜厉害。 (2)摩擦阻力的影响:棉纱线在成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成圈机件及旧线圈接触,并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产生摩擦阻力。当纱线弯曲时,其附加张力与弯曲半径平方呈倒数关系增加,曲率半径越小,张力增加越大。 张力Tw 其大小与纱段的初始截面曲率半径R、结束截面曲率半径R. 线圈歪斜的方向与三角座运动方向有关,当机头左行,从织物正面看脱圈线圈向左歪斜;当机头向右行,脱圈线圈向右歪斜。 针织物成圈过程的先弯纱后脱圈,造成针织物线圈的歪斜主要是由脱圈时纱线转移阻力引起的,其歪斜方向也与脱圈引起的歪斜方向一致。线圈脱圈后不能通过一定的张力得以匀整,故线圈保持了脱圈时的歪斜状态。 后整理: 织物花纹通过采用平网印花的方式形成。它通过图案设计、花网制作,仿色打样、色浆配置、印花、蒸化、水洗等过程获得产品,同时用到了拔染印花。染有以天蓝色为地色的织物用含有可以破坏底色的化学药品的色浆印花。 3、主要用途 毛圈经剪绒或起绒可形成天鹅绒或双面绒类织物。 特点:柔软、厚实;有良好的吸湿性和保暖性 可用于睡衣,休闲服,浴衣等

织物结构与设计习题答案

织物结构与设计课后练习题 答案

第一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1.分别说明织物、织物组织、织物结构的含义。 由相互垂直的两个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制品,叫织物。 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织物组织。 织物结构是指经纬纱线在织物中的几何形态。 2.说明组织点、组织循环及组织点飞数的含义。 在经纬纱相交处,即为组织点(浮点)。凡经纱浮在纬纱上,称经组织点;凡纬纱浮在经纱上,称纬组织点。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沉浮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组织循环。 组织点飞数是指一个系统中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组织点的位置关系,即相应经(纬)组织点相距的组织点数。 3.什么是上机图?它包括哪几部分?各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它是由组织图、穿综图、穿筘图、纹板图四个部分排列成一定的位置而组成。 组织图:表示织物中经纬纱的交织规律。 穿综图:表示组织图中各根经纱穿入各页综片顺序的图解。 穿筘图:表示经纱在筘片间的穿法。 纹板图:是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 4.穿综的原则是什么?主要的穿综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织物? 穿综原则是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综页中,也可穿入不同综页(列)中,而不同交织规律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综页(列)内。 穿综方法根据织物的组织、原料、密度来定。方法有:顺穿法、飞穿法、照图穿法、间断穿法、分区穿法等。 对于密度较小的简单织物的组织和某些小花纹组织可采用顺穿法;当遇到织物密度较大而经纱循环较小的情况时,采用飞穿法;在织物的组织循环大或组织比较复杂,但织物中有部分经纱的沉浮规律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照图穿法;织物是由两种组织并合成的,在穿综时,对第一种组织按期经纱运动规律穿若干个循环后,又按另一种穿综规律穿综,每一个穿综规律成为一个穿综区,每个区中有各自的穿综循环,采用间断穿综法;当织物组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织,或用不同性质的经纱织造时,采用分区穿法。 5.什么是复列式综框?何时要采用复列式综框? 一页综框上有2~4列综丝,即是复列式综框。在踏盘开口的织机上,当织物密度较大而经纱组织循环较小时,每片综页上综丝密度过大,为使织造顺利进行,可采用复列式综框。 6.如何确定穿筘图的每筘齿穿入数? 每筘齿内穿入数的多少,应根据织物的经纱密度、线密度及织物组织对坯布要求而定。选择小的穿入数会使筘号增大,有利于经纱均匀分布,但会增加筘片和经纱的摩擦而增加断头;选择较大的穿入数,则筘号减小,经纱分布不匀,筘路明显;因此,在选用每筘穿入数时,一般经密大的织物,穿入数可取大一些,色织布及直接销售的坯布;穿入数宜小些,经后整理处理的织物,穿入数可取大些。但其数值,应尽可能等于其组织循环经纱数或组织循环的整数倍。 7.已知组织图和纹板图(习题图1-1),求穿综图。

纬编针织物常见疵点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纬编针织物常见疵点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目录 1.针织圆机的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常见疵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针路 (2) 2.1.1 设备方面 (2) 2.1.2 工艺方面 (3) 2.1.3 原料方面 (4) 2.1.4 调机方面控制 (4) 2.1.5 生产方面 (4) 2.1.6 质量控制 (5) 2.2 横纹 (5) 2.3漏针 (5) 2.4 破洞 (6) 2.5 花针 (6) 2.6 油针 (7) 2.7 反拉架 (7) 2.8 紧拉架 (7) 2.9 飞拉架 (7) 3.结论和尚存问题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针织大圆机生产过程中常见疵点的分析、探讨,寻求更好更合理的解决办法,以求达到有利于提高保全的技能和工作效率、产品质量、机器产量和中国纬编针织物的国际竞争力之目的。文中本人通过了解机器运行原理,编织原理、各种仪器工具的使用的研究,提出了解决纬编针织物常见疵点更独到的方法,对其它类似问题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启示作用。 关键词:纬编针织布;针路;横纹;漏针;破洞;花针;油针;反拉架;紧拉架;飞拉架;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1 针织圆机的结构 要解决问题,那就先对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下面就先介绍一下针织大圆机的结构: 纬编针织是将纱线由纬向喂入到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织物的一种方法。 针织大圆机主要由给纱机构、编织机构、牵拉卷取机构、传动机构和辅助机构组成。(一)给纱机构 其作用是将纱线从筒子上退解下来,不断地输送到编织区域,以使编织能连续进行。针织大圆机的给纱机构有积极式、半积极式和消极式3种类型。目前生产中常采用积极式给纱机构,以固定的速度进行喂纱,控制针织物的线圈长度,使其保持恒定,以改善针织物的质量。 (二)成圈机构 其作用是将喂入的纱线通过成圈机件的运动编织成针织物。成圈机构由织针等多种成圈机件组成,能独自把喂入的纱线形成线圈而编织成针织物的编织机构单元称为成圈系统。纬编机一般都装有较多的成圈系统,成圈系统数越多,机器一转多编织的横列数越多,生产效率就越高。 (三)牵拉卷取机构 其作用是将已形成的针织物从成圈区域引出,并卷成一定形式的卷装,以使编织过程能顺利进行。牵拉卷取量的调节对成圈过程和产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织物密度均匀、门幅一致,牵拉卷取必须连续进行,而且张力稳定。此外,卷取坯布时还要求卷装成形良好。 (四)传动机构 其作用是将动力传送给上述各个机构,使它们协调工作而完成各自的任务。传动机构要求传动平稳、动力消耗小、便于调节、操作安全方便。 (五)辅助装置 其作用是扩大机器的工艺可能性或使机器便于调节和看管,保证编织正常进行,如机器上的花型机构、自动加油装置、清洁除尘装置、各种自停装置等。

纬编针织物分析方法

纬编针织物分析方法 常用工具是:照布镜、放大镜、分析针、直尺、方格纸、双头笔、涂改笔及颜色纸。 一:组织分析 1. 确定织物的正反面:指织物的工艺正面和反面。 2. 确定编织方向:一般纬编针织物均能逆编织方向脱散。 3. 循著一个线圈横列划于织物上,同时在一线圈丛行划圈,隔10个丛行或20个丛行间隔再划一个直线,以此作为拆散织物时数线圈,绘制编织图或意匠图的起始依据。 4. 切割织物,横向切割要与线圈横列平齐,纵向切割要离开左右丛向标志5-10MM处,以便于操作 5. 从划有基线的一边,逐根脱散,观察横列断面及每根纱线在每一个丛行(每支针)的编织形式,并在方格纸上或用编织图的方法依次将成圈、集圈、浮线按规定记号逐个记录,并在记录的横列数纵丛行数要为一个或几个完全组织。 6. 当织物中有不同色纱或不同原料的纱进行编织时,注意布样组织与色纱的配合关系,即下纱位。 A确定花高花宽,画出意匠图或编织图: 花宽----纵行-----针花高----横列-----路数 单面----意匠图或编织图双面----编织图 b 排针 c 画出三角图,并注明下纱位 d 确定机器类型,即单面或双面、上编织 二:原料分析:主要是分析纱线的组成、织物种类、纱线的细度、配色、线圈长度等。 1 分析纱线的组成:分析纱线是什么形态,如长丝、变形丝、短纤纱等: 2 鉴别纤维种类:分析纱线由什么纤维组成,是属纯纺织物、绲纺织物还是交织织物若是化学纤维,还要了解其是有光还是无光,并确定其截面形状 3 测试纱线的细度,有比较测定法与称重测定法。 4 配色:把拆下的纱线和色谱对照,确定色纱的颜色,然后记录织物的纱线颜色: 5 测定线圈长度,织物属基本组织或简单的花色组织时,要求出一个线圈的纱线长度,如果是提花复杂织物时,要求一个完全组织内不同色纱或不同原料的纱线长度。 测定线圈长度的基本方法,从实际织物中抽取纱线,测量5-10根100针线圈的长度,求出线圈长的算术平均值,测量时,在纱线上要附加一定的负荷(一般为纱线断裂的确20%-30%),以使纱线上剩留的线圈

针织面料基础知识解析

针织面料基础知识解析 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及其可生产性。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现代针织面料更加丰富多彩,已经进入多功能化和高档化的发展阶段,各种肌理效应、不同功能的新型针织面料开发出来,给针织品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效果和视觉效果。 1、醋酸纤维(Acetel)针织面料醋酸纤维具有真丝一样的独特性能,纤维光泽及颜色鲜艳,悬垂性及手感优良。用其生产的针织面料手感滑爽、穿着舒适、吸湿透气、质地轻、回潮率低、不易起球、抗静电。采用醋酸纤维编织的针织乔其纱、玉米花等面料,得到消费者的偏爱。 2、莫黛尔(Modal)纤维针织面料莫黛尔(Modal)纤维是一种新型环保性纤维,它集棉的舒适性、粘胶的悬垂性、涤纶的强度、真丝的手感于一体,而且具有经过多次洗涤以后,仍然保持其柔软和光亮的色泽。针织工艺仍然将纤维与针织本身柔软蓬松、高弹舒适等特点相结合,使二者的优越性能相得益彰。在针织圆纬机(大圆机)上,采用莫黛尔和氨纶裸丝交织的单、双面针织面料,柔软滑爽、富有弹性、悬垂飘然、光泽艳丽、吸湿透气,并具有丝绸般的手感,用该种面料设计的时尚服饰,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人体曲线,雕塑出女性胴体的性感和魅力,是前卫时尚族青睐的高品位针织服饰。 3、强捻精梳纱针织面料强捻的精梳纱制成的凉爽麻型的针织面料不仅具有麻纱感,而且凉爽吸湿性好特别是真丝加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高档针织面料,除了具有真丝的优良性能外,面料手感更丰满,而且较硬挺有身骨,尺寸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抗绉性,是高档职业装、休闲装的理想面料。 4、Coolmax纤维针织面料具有四沟槽的Coolmax纤维,能将人体活动时所产生的汗水迅速排至服装表层蒸发,保持肌肤清爽,令活动倍感舒适。它有着良好的导湿性,与棉纤维交织的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导湿效果,广泛的用来缝制T恤衫、运动装等。 5、再生绿色纤维Lyocel针织面料再生绿色纤维Lyocell、天丝与氨纶裸丝交织的针织平针组织(汗布)、罗纹、双罗纹(棉毛)及其变化组织的面料,质地柔软、布面平整光滑、弹性好,产品风格飘逸,具有丝绸的外观,悬垂性、透气性和水洗稳定性良好,都是设计流行性紧身时装、休闲装、运动装的理想高档面料。 6、闪光针织面料具有闪光的效果,一直是服装设计师的宠爱。在针织圆纬机(大圆机)上,采用金丝和银丝原料与其他纺织原料交织,在面料的表面具有强烈的反光闪色效应或采用镀金方法,在针织面料上出现各种图案的闪光效应,而面料的反面平整、柔软舒适,是比较好的针织服装面料。用这种针织面料设计的紧身女时装及晚礼服,会透过闪光面料耀眼、浪漫的风格,展示出针织面料光彩照人、华贵亮丽的韵味,全方位的表现针织服饰的风采,为产品开发提供了广泛的前景。

棉针织物印染工艺设计

棉针织物印染工艺设计 09染一第四组陈高琴 20091716 一、主要产品设计:纯棉针织汗布印染工艺 采用天然棉,经过环保染整工艺及特殊的后整理工艺制作而成,手感柔软,抗起球,采用布面光滑,纹路清晰,穿着舒适,具有天然的吸湿性、透气性,服用效果好,适合做中高档内衣、童装、家居服、睡衣、时装、休闲服、瑜伽服、运动服、T恤、polo衫等 二、工艺流程设计: 棉针织物染整生产过程包括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工序。它对改善针织物外观,改善使用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等有重要作用。 三、工艺说明 1.练漂 棉针织物练漂的主要工序有:煮练、漂白、碱缩、上蜡等。其中煮练、漂白等加工原理、用剂与棉布相同,不再重述。但棉针织物是由线圈联结而成,纱线之间的空隙较大,易于变形,不能经受较大的张力,故加工时必须采用松式加工设备。下面简单介绍碱缩和上蜡等工序。 1)碱缩:棉针织物碱缩即棉针织物以松弛状态用浓碱处理的过程。棉纤维在浓烧碱液中膨化,织物收缩,织物密度和弹性增大,对组织疏松的汗布等织物加工,碱缩包括三个步骤,即浸轧碱液,堆置收缩和洗涤去碱。 2)上蜡:经练漂的棉针织物,棉纤维的油蜡物质去除后,纤维间的磨擦力增大。在缝纫时,因纤维不易滑移,针头易把纤维扎断而使织物产生针洞,影响穿着牢度。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外,同时进行柔软处理,即上蜡,将脱水后的织物浸轧石蜡乳液,再经脱液烘干即可。 2.染色、印花 棉针织物的染色、印花与棉布基本相同,不再复述。染色时应采用绳状染色机等松式加工设备。印花采用手工印花或平版布动印花。 阳离子涂料是一种阳离子型水性分散颜料,不需要对棉或混纺织物进行阳离子化预处理,而是直接利用纤维素纤维表面的阴离子性与阳离子涂料以静电力结合,再通过涂料牢度提升剂进行固着,使涂料在纤维上获得良好的染色牢度,最后将湿摩擦牢度提升剂与硅油进行同浴浸轧整理,使得织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色牢度,同时手感较好,具有较高的服用性能。 3.整理 棉针织物整理主要有防缩整理和起绒整理。棉针织物在染整加工中,易受到拉伸,积累形变,一经水洗,织物的积累形变就要回缩,引起尺寸改变。防缩整理是织物在湿热松弛状态强迫回缩,使织物尺寸稳定。对棉针织绒布需经起绒整理。起绒整理是将针织坯布浮线中的纤维拉出形也绒毛,使织物质地柔软。手感丰薄,保暖性增强。棉针织物品品种不同,染整工艺过程也各不相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