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上溢油事故风险评价回顾与展望

海上溢油事故风险评价回顾与展望

海上溢油事故风险评价回顾与展望
海上溢油事故风险评价回顾与展望

环境评价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50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5.8

随着海上石油运输量的增加,世界油轮进出港口次数也增加,船舶溢油事故也不断发生。中国是石油进口大国,石油运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3位。中国港口石油吞吐量正以每年1000多万t 的速度增长。1977—1996年间[1]中国沿海共发生大小船舶溢油事故2353起,平均每隔4天发生一起,溢油量超过10t 的重大溢油事故65起,总溢油量超过3万t 。溢油事故频繁发生,给渔业、养殖业、旅游业等海洋经济业带来巨大损失,同时也使海洋环境、岸线受到严重污染,给海洋生态资源造成巨大损失。特别是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呈高增长态势,对经济发展与海运业发展及环保极为不利。因而,开展溢油事故的研究十分迫切。

1 国外研究进展

19世纪末,由于内燃机的发明,出现了第一艘油轮并开始运燃料油[2]。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16400载重吨的标准型T2油轮,随着正常运作中要将货油舱的压载水排放出船外,大量含油污水造成水域污染,防止船舶油污染逐渐被重视。

1924年,美国制订了《油污染防止法》,之后1954年,英国提出《国际防止海洋油污染公约》(OILPOL54),它是防止船舶造成油污染国际法的首创。但真正认识到油污染的严重性,是在1967年油轮Torrey Canyon 和以后的Amoco Cadiz 、Exxon Valdez 油污事件后,几万吨乃至几十万吨原油流入海洋,使英吉利海峡两岸和美国阿拉斯加海湾的西部海岸造成重大油污染。因此,美国从1969年开始,举办两年一次的国际溢油会议,反映防治油污染科技的应用与发展[3]。

抗溢油的应急行动对抑制污染面,减少与消除油污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首先就要做好溢油预测工作。国外许多学者纷纷以应用随机理论、模糊数学、物元分析等方法,对船舶海上溢油的发生概率进行有效的模拟和预报[4]。有文献采用1964—1992年间美国外大陆架 的海上钻并平台和输油管线的溢油历史纪录及1974—1992年间的全球油轮的溢油历史数据对溢油发生率的估计进行了修正,溢油的发生率是用每生产或运输一个单位的油能引起的溢油事故的发生次数来表示的。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使用[5]。这些计算方法往往相对是简洁的,然而受到数据来源和历史记录的限制计算结果也是较为粗糙的。因为对局部的海域而言,其范围内发生的溢油事件概率是非常小的,有时甚至没有溢油的历史纪录,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随机理论方法将受到限制,所以这种方法并不适合局部海域的溢油概率分析。同时概率计算无法为溢油事故发生后实际的应急计划提供可操作性的决策建议。

20世纪60年代初期也相继开发了许多溢油动力模式,大量地建立预测和预报海上溢油及油产品在溢油发生海域的寿命和扩散的数值模式,并据此重点研究如何选择溢油抑制和回收系统的使用地点,以减少溢油对海域环境的影响,这为油污染的防治工作提出有力的依据。

海上溢油事故风险评价回顾与展望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Ocean Oil Spill Risk Assessment

许 欢 (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城市供水网东莞监测站,广东 523109)

李适宇(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 510275)

摘 要 近年来,海上溢油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突发性的溢油事件具有性质复杂、发生突然、危害严重、处理处置困难等特性,不但给当地渔业、水产养殖业、旅游业等造成经济损失,也严重损害了海洋以及海岸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对此国内外对海上突发性溢油事故的风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海上溢油事故风险评价研究的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综合评述。关键词 海上 溢油事故 风险评价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环境评价

51

2005.8 环境保护

经过30年的发展,溢油动力学模拟已形成了比较成熟完善的体系,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代基本上是扩散模式,主要是建立了油扩散和挥发的模型,主要分析溢油的有限寿命,这种模式尽管延用至今,但可靠性不足;第二代模式由二维有限流体动力学和油在溢出地的寿命分析所

组成;如Johansen (1984)和Elliot (1986) [6]

能够准

确模拟静风或微风时溢油的运动轨迹,但这种简单的公式不可能全面描述油膜运动过程中的动力机制以及油、气、水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第三代模式即综合溢油模式,由一套算法组成,它模拟油在三个方向的寿命和扩散情况,包括平移过程、扩散、表面传播、垂直机械扩散、蒸发、乳化和搁浅,能有效地预测溢油事故后油污的迁移归宿轨迹。较为经典的溢油模型有NOAA (1994)的ADIOS 模型、Spaulding (1994)的OILMAP 模型[7] 等,它们都能比较成功地跟踪模拟弥散到水体中的油滴。

2 国内研究动态

相对国外而言,我国的溢油风险评价起步较晚,这一领域的工作尚属起步阶段,还缺乏系统的方法与研究。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多,我国的溢油风险评价工作逐步朝着与国际接轨的方向发展。

国内对船舶发生事故的因素分析研究已有相当的历史和发展,大部分是采用事故树的方法统计分析导致船舶海事事件发生的因素。如黄燕品等通过对技术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心理状况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的层次分析,对如何预防人为因素导致船舶海事进行了量化评估,向决策者和船员提供防止人为失误评估的手段。还有部分学者是通过系统的灰色理论方法对港口危险度的研究[8],对港口管理、减少事故发生提出科学性的建议。这些对船舶和港口安全进行的因素分析方法,完全可以借鉴并将其应用于船舶溢油的因素分析当中。

近几年,国内溢油事故的频发使许多学者把重点放在对溢油发生的概率预测和船舶的溢油因素分析研究问题上。肖景坤等[9]应用概率与数理统计理论、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线性规划等理论或方法,以我国海上船舶溢油历史统计数据为依据,对我国海域内船舶海上溢油事件的风险概率分析、船舶溢油的因素分析、船舶溢油的危害预报分析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也有人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港口区域溢油区化问题时一些因素分析方面的应用研究[10],如船舶类

型、船舶吨位、船舶的技术状态、气候条件、人为因素等。然而这些评价分析显得比较粗糙,并且其对于各种因素对溢油发生可能性影响的确立是较为武断和主观的。

与此同时,溢油风险的动力学模拟研究在我国也蓬勃发展起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LAGFD 实验室研制了溢油漂移全动力模式,模式方程组包括了影响溢油的动力和非动力因子,采用数值方法求解,并在渤海和南海进行了运用。广东海事局与大连海事大学共同开发了珠江口区域海上溢漏污染物动态预测系统[11],综合有三维潮流模型、三维溢油与化学品漂移扩散模型、溢油风化模型等预测溢漏油品在珠江口水面及水体中的漂移扩散范围和性质变化过程,系统的预测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比较相符,但是在计算过程仍存在很大缺陷。总体而言,国内溢油模型的研究以二维为主,三维溢油模型尚未成熟。

3 溢油风险评价的展望

目前,溢油风险评价的研究得到充分的重视,并且已经在溢油应急反应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实践中,应该承认在某些方面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是还远未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涉及了众多学科,研究的发展和深入与其他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从系统的角度充分吸纳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有许多问题值得开展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1)详尽的船舶溢油历史资料的缺乏,是溢油风险研究中的重要困难之一。虽然溢油事故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注意,但是对于溢油事故纪录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问题目前仍然存在。因此建立健全海上溢油事故关于船舶、事故纪录的基础性数据库,将有利于海上溢油风险研究的各项工作。(2)预测溢油发生的概率以及分析发生特点较多采用数学统计方法。由于原始数据的缺乏和统计方法本身的一些不足,导致概率计算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粗糙性。建立合理外推模型,发展各种外推理论,完善对不确定性的量化处理将是溢油风险评价一个重要课题。另外,人为因素在船舶溢油风险概率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海上溢油风险概率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开展人为差错、人的可靠性在船舶溢油风险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将是船舶溢油概率风险研究中的新热点。在船舶溢油风险研究中,深入开展人的因素研究,是提高研究成果的合

环境评价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5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5.8

理性、全面性的重要手段。

(3)溢油动力学的全面发展使溢油风险评价更加全面。如何借助三维溢油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溶解和永久扩散溢油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为应急反应行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等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研究有待深入。

(4)由于生态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评价过程中对生态影响的评价过于简单,甚至于采取忽略的态度。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模拟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归宿,包括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交换、生物食物链中的迁移、积累等各种模型,在今后对生态效应的研究方法上加强了对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风险评价预测模型的建立,并且对有关模型需要加以验证。

(5)风险评价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利事件具有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如危害事件是否会发生?何时发生?什么人或生态受到影响?影响范围多大?影响程度如何等。但在整个突发型污染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研究中,往往只注重其中某一方面,其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防御对策、风险管理,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研究。不断完善系统研究,才能加强对环境风险决策管理的研究,以便对可能引起环境污染或灾害的事件进行更好预测和管理。由于风险评价工作在我国刚起步,尽快建立起相应的风险管理机构,制定适合我国特点的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指南,以便协助和监督风险评价工作的开展。

(6)溢油事故发生后的赔偿是否及时、足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溢油清除和环境恢复活动的效率和结果。而我国发生的事故索赔涉及的项目较多,索赔过程复杂。由于在立法上的缺陷和评估理论方法的落后,溢油事故往往得不到充分的赔偿。而赔偿不充分又导致清污费用支付困难,使溢油不能及时清除,许多潜在的损失不可挽回,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重视溢油事故油污损害评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势在必行。只有从“防、治、赔”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即从对船舶所配备的防污设备和对船员的职能方面的要求入手,达到预防的目的;从建立“油污应急计划”入手,达到在油污损害发生后及时进行治理的目的;从建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入手,达到在油污损害发生后,使受害方以及清除污染方能得到赔偿的目的。只有三方面工作的协调配合,才能确保减少油污损害,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参考文献

1 Hoult D P. Oil spreading on the sea. Ann Rev of Fluid Mech,1972, 3~41

2 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组织索赔手册,1992

3 浦安康. 2001年国际溢油会议论文简介. 交通环保,2002,23(4):42~46

4 Suter G W, Barnthouse L W, O'Neill R V. Treatment of Risk in Environmental 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 1987,11(3):295~303

5 Stewart. R.J.and Devanney. J.W. III.Bayesian Analysis of Large Oil Spills: An Erlang Sampling Distribution.MITCommodity Transport Laboratory Report MITCTL,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73(7):73~16

6 Wheelek R B. The Fate of Petroleum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Exxon Production Research Company Special Report. 1978

7 Spaulding M, Kolluru V, Anderson E, Howlett E. Application of a 3-Dimensional Oil Spill Model to Hindcast the Braer spill. Spil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lletin, 1994,1(1):23~35

8 赖强. 水域危险度的灰色评价及其在广州港的应用.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02.10

9 肖景坤. 船舶溢油风险评价模式与应用研究. 大连海事大学博士论文. 2001.4

10熊德琪,林奎等. 珠江口区域海上溢漏污染物动态预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交通环保,2003,24(6):2~6

第四篇第九章 海上溢油处理

第九章海上溢油处理 在海上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由于涉及大量易燃、易爆石油和天然气产品。加上油气田开发工艺、设备运行的复杂性,存在着发生油气泄漏、火灾和爆炸等重大事严故的风险。溢油风险存在于油气田开发的各个阶段,可能发生的溢油事故包括井喷、火灾、爆炸、输油海底管线破裂,污油罐溢油、燃料罐破裂和燃料油传输溢油等。 一、溢油事故概率分析 1.井喷溢油 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井喷的可能性及小。发生井喷的最大可能性是在修、完井作业时,其主要原因是钻/修井作业突然与到高压油气层时,地层压力过高,且钻井泥浆比重失调,防喷器失灵以及其它防井喷措施不当或失效所致。一旦发生井喷,将会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物质喷出,对人群的生命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威胁。井喷发生后,一般都是由于井壁坍塌或地层压力下降而自然停止喷射。 2.火灾、爆炸 在生产作业期间,由于工艺流程压力较高和井下物流的腐蚀性,以及冰期振动的影响,造成工艺流程管线和容器的管壁刺穿破裂、井口控制失灵、生产处理设备泄漏、立管破裂、海底管线泄漏等重大油气泄漏事故,遇明火就会发生火灾和爆炸。而人员操作失误是造成火灾和爆炸等事故的主要原因。 3.输油海底管线破裂 根据国外的统计资料,各种海底管线的事故率(未泄漏油气)如下: 距平台300m内的海底管线 8.4×10-3次/a; 距平台1000m内的海底管线 6.4×10-3次/a; 80cm覆盖层的压埋管线 2.7×10-2次/km·a; 100cm覆盖层的压埋管线 7.9×10-4次/km·a; 大于762mm的立管 1.3×10-3次/a; 小于71lmm的立管 5.6×10-3次/a。 由此看出,输油海底管线事故率很小,进而导致油气泄漏事故的概率将会更小。 4.其它溢油事故 在油气田开发生产期间,可能发生的溢油事故还有燃料油管破裂,废油罐泄漏或燃料油罐破裂等。引起上述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内压、腐蚀以及平台爆炸。台风袭击、严重冰情和地震等外力作用。这些事故的规模一般比较小,泄漏出的原油大部分可以控制在平台甲板上,入海原油量将远低于海底管线破裂的溢油量S.Fjeld,T.Andersen等人对北海油气田的生产风险分析时给出了生产设施各区的火灾和爆炸等事故的发生频率为: 井口区 1×10-3次/a; 261

XX市海上溢油事件应急预案

XX市海上溢油事件应急预案 目录 1.总则5 1.1编制目的5 1.2编制依据5 1.3适用范围5 1.4工作原则5 1.5风险评估5 1.6事件分级6 2.组织机构与职责7 2.1市海上溢油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7 2.2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8 2.3市专项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9 3.监测预测11 3.1预防11 3.2监测11 3.3预测12 4.预警12 4.1预警分级12 4.2预警发布13 4.3预警响应13

4.4预警变更与解除13 5.信息报告13 6.应急处置14 6.1先期处置14 6.2分级响应14 6.3指挥与协调15 6.4现场指挥部16 6.5应急处置措施18 6.6扩大响应21 6.7应急联动21 6.8社会动员21 6.9应急结束22 7.恢复与重建22 7.1善后工作22 7.2社会救助22 7.3保险22 7.4总结评估23 7.5恢复重建23 8.信息发布23 9.应急保障23 9.1应急力量24 9.2队伍保障24

9.3物资保障25 9.4通信保障25 9.5交通运输保障25 9.6治安保障25 9.7卫生保障26 9.8后勤保障26 9.9经费保障26 10.宣传、培训和演练26 10.1宣传培训26 10.2演练27 11.责任追究27 12.附则27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有效应对海上溢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损害,保护海域环境和海洋资源,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XX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海上溢油事件应急

装车台发生溢油事故的处理预案

装车台发生溢油事故的处理预案 一、装车台发生溢油事故的原因主要有: 1. 流量计发讯器且防溢防静电装置(液位探头放置不正确)失灵; 2. 自控电(磁)阀门失灵关不死且防溢防静电装置(液位探头放置不正确)失灵; 3. 发油控制机控制失灵且防溢防静电装置(液位探头放置不正确)失灵; 4. 超罐车容量开分提单(超载)且防溢防静电装置(液位探头放置不正确)失灵; 5. 罐车装车前已存有介质(未卸完)且防溢防静电装置(液位探头放置不正确)失 灵; 6. 罐车放油阀未关闭。 二、装车时发生溢油的特点是:在控制(紧急关断)及时的前提下,溢油量不会很大(汽油 等甲类油品溢出,一般不可安排回收,否则更危险);但因现场情况复杂(装油车辆挥发的 油气、人员、现场行驶的车辆等),着火的可能性很大。因此,装车溢油事故发生时,现场作业人员(包括事故车辆的司机)首要的任务是: 1. 立即关断阀门,停止发油。(发油人员或司机负责) 2. 立即做好防火警戒工作:1)禁止车辆进出油气区;2)穿戴不符合规定的人员禁止进入油气区;3)准备灭火机,随时扑灭可能发生的火灾。 3. 稀释溢油车辆周围的油气(用喷雾水枪)。 4. 回收车顶的溢出油品(用专用胶管连接车顶导流管,接至油桶)。 5. 在溢出至地面的油量较多时,可用手摇泵回收较集中的油品,在油气区回收油品 作业的人员只能2人,不宜过多。且要由有经验的人员操作,穿戴、器具、操作要合乎安全规范要求。 6. 进一步做好油气稀释和车辆、场地清洁工作。 7. 检查溢油车辆和场地油气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8. 完成第七款后车辆离开现场时不要发动,要安排人员推出现场后再发动。 三、发油台人员的特点和要求:由于我库的发油作业主要是自动控制,场地较大的发油区,人员相对较少,一般有1-3个发油操作人员,一位消防监护人员和司乘人员。生产班长,正常情况下应主要监视发油现场的情况,并对发油人员看守和作业的鹤位进行明确的指派分 工;发油人员暂离发油现场时,工作必须有人接替;现场消防监护人员负责静电接地的连接和收回及现场的防火防爆工作;发油时,罐车司机一般应待在本车装油的台上监视装油情况, 不能离开;否则要暂停发油。 四、事故假设:罐车在鹤位灌装汽油过程中发生溢油。 (1)人员组成: 发油工: 维修工: 消防监护: 消防队员: 指挥:油库主任或生产班长 (2 )紧急处理步骤:

海洋溢油的基本特征及处理体系

海洋溢油的基本特征及处理体系 徐笑丰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 摘要:随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及运输活动的日益频繁,溢油灾害对海洋生态环境乃至人类的威胁也日益增大。如何处理海洋溢油造成的危害已刻不容缓。为此,我们需对海洋溢油的基本特征(如溢油来源、形式、影响对象、归宿、危害等)进行全面了解,进一步根据其规律,进行总结归纳,建立一系列合理有效的处理体系(如防溢油扩散体系、溢油回收体系、溢油处理体系等),最终达到对溢油问题的妥善处理。因此,对海洋溢油的基本规律与相关处理体系的归纳总结,不仅对海洋溢油处理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日后的研究与完善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海洋溢油;特征;处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lution systems of offshore oil-spill Xu Xiaofeng (Faculty of Resource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 ) Abstract:As the booming of offshore oil explor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damage of offshore oil-spill that caused to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ven to human-being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Solving the problem of offshore oil-spill admits of no delay. Thus, we should keep a comprehensive mind to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source, form, affect object, result, damage etc.) of offshore oil-spill, take a further step to summarize according to its laws and then set up a series of efficient solution systems (including nonproliferation system, oil recycle system, oil dispose system, etc.) and finally duly handle the problem of the oil-spill. For this reason, the summary of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lution systems of offshore oil-spill is not only a guidan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il-spill but also provide an approach to future complementary research. Key words:offshore oil-spill, characteristics, solution system 1 海洋溢油概述 海洋是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是各种陆源污染物的最终聚集地。石油及其制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在开采、炼制、储运和使用过程中易进入海洋环境从而造成严重污染。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油轮事故溢入海洋的石油约为39×104t ,非油轮事故溢油约17×104t ; 1973-2006年我国沿海共发生大小船舶溢油事故2 635起,总溢油量37 077t。海洋石油污染不仅破坏海洋及全球生态平衡,而且威胁人类健康安全。[1] 收稿日期:;改回日期:; 作者简介:徐笑丰(1991-),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09级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在读本科生 E-mail:harporgan@https://www.doczj.com/doc/bf2017665.html,

海上溢油清污方法

海上溢油清污方法 在发生海上溢油事故后,首先要对溢油的种类、溢油量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和影响作一评价,对不同的污染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总的来说,对于海上溢油的处置大致可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m限制扩散,在发生海上溢油后,我们 首先应该对海面上的溢油进行围控,防止其造成进一步的污染和危害。在这里我们用到的溢油围控措施有气帘法[37]、铺设围油栏,以及喷洒集油剂,目前最常用最环保的围控措施便是使用围油栏对海上溢油进行围控。(2)溢油的回收,对于 海上溢油最环保的处置便是用机械手段将其进行回收利用,常用的机械设备有撇油器、带状油回收器、油拖网、抽油泵、液压式油抓斗、溢油回收船以及溢油储存设备。C3)溢油的最终处置,对于海上溢油我们能回收的尽量回收,而不能回 收的溢油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燃烧法、喷洒分散剂或是沉降剂对其进行最终处置,从而达到尽量减小海上溢油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对于海上溢油的回收方法,根据其具体属性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分别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方法,下面将具体介绍这些方法。 图3.1海上溢油清污示意图 Fig 3.1 Schematic diagram of removing oil at sea 物理方法 围油栏 海上溢油物理清污方法的评估、优化及快速决策 图3.2围油栏简易结构示意图 Fig.3.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tructure of oil boom 3.1.1.1围油栏的分类 在各国消除大量溢油事故过程中,围油栏和其他防止海上污染设备一样,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是防止溢油扩散、缩小溢油面积、配合溢油回收的有效器材之一。围油栏的设计种类繁多,至今尚无统一的分类{38]。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将围油栏分成不同类别,如根据自身材料不同可以将围油栏分为普通型围油栏、防火型围油栏和吸附性围油栏。根据使用地点的不同可以将围油栏分为远海型围油栏、近岸型围油栏、岸线型围油栏和河道型围油栏。根据围油栏抗风浪、潮的性能不同,又可将围油栏分为轻型、重型两种。如图3.2所示,为常见围油栏简易结构示意图。下面介绍一些具体的围油栏。 (1)固体浮子式围油栏 固体浮子式围油栏是采用具有浮力作用的轻质固体材料作浮子,浮子包皮和裙体多采用以涤纶编织布做骨架涂以聚氯乙烯树脂的双面人造革,或以聚酷纤维作骨架涂以橡胶材料。其浮力小,抗风、浪、流的能力较差,抗拉强度、稳定性差,只能适用于平静水域或风、浪、流不大的气象海况条件下,且使用年限短,属中型围油栏。但该种围油栏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轻便、易操作、价格便宜等特点,在适宜条件下仍被采用。 (2)充气式围油栏 充气式围油栏在使用之前要对气室进行充气,在使用完后要采用抽气机把气室内的空气抽出,冲排气这两个操作都是通过充气阀来完成的。充气式围油栏浮力大、本体柔软,具有较强的抗风、浪、流的性能,其乘波性、稳定性和滞油性

国内最大溢油事故续:广东将向两外籍油轮索赔(精)

国内最大溢油事故续:广东将向两外籍油轮索赔 本月7日在珠江口相撞并导致约1200吨燃油泄漏的巴拿马籍“HVUNDAIADVANCE”轮和德国籍“MSCILONA”轮,将为这桩新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船舶碰撞溢油事故和海洋石油污染事故吃上国际官司。这是记者昨日(12月13日)从广东省海洋渔业局了解到的。 污染评估报告半月后完成 本月7日晚,两外籍油轮在珠江口担杆岛东北约8海里处相撞,当时认为“MSCILONA”轮泄出了450吨燃油,在海面形成了9海里长200米宽的油污带。至11日,经相关部门调查,实际泄油量达1200吨,另外还在碰撞点以西120海里发现了一条长600米、宽50米的油污带,远远超出了先前估计。据悉,最终的评估报告将在半月后完成。 珠江口溢油事故平均每年一次 近年来,珠江口海域的油品运输异常繁忙。据估计,每年路过这里的大大小小的运油船有近20万艘,油类运输量达2000多万吨。运油船只来往穿梭频繁,使珠江口油轮相撞的几率极高。据统计,近10年来,平均每年珠江口都会发生一次重大泄油事故。 原油污染影响将渗透至深海

另据介绍,12月7日泄漏的1200吨原油形成的巨大油污带,不仅仅会影响到和它相近的海面浅水层,还会通过食物链把危害扩大到包括深海在内的整个海洋生态体系。 一件有趣的事发生在本月10日,巴拿马籍油轮未经中国海事部门同意,突然逃逸,后被广州打捞局在一个多小时后追回,逃逸原因目前还不得而知。 省海洋渔业局表示,这次撞船事件对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肯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们会组织力量对漏油现场做科学评估,然后将代表国家向肇事的巴拿马籍油轮和德籍油轮提出索赔要求。据说,他们将采用国际通用的估计方法,而具体的索赔数额还要等半个月的生态环境评估结束后才能知道。此外,省海洋渔业局表示,他们希望近日在珠江口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以恢复渔业资源。 相关新闻 专家评估:清污效果明显 鉴于事发区为幼鱼成长区,专家建议跟踪调查环境损害 前昨两日,“12.7船舶碰撞溢油事故清污效果专家(阶段)评估会”在广州召开,9名交通部委派的专家参加了这次评估会。专家们通过事故现场勘察,一致认为大面积油污带已经消失,清污效果显著。

船舶海上溢油处理技术

船舶海上溢油处理技术 【摘要】近年来,各类船舶溢油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仅中国每年船舶溢油总 量就超过千吨。沿海船舶溢油事故造成的海洋石油污染,不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破坏海洋生态环境。针对突发性的船舶溢油污染事件,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控制和清除,并应用有效的处置方案将污染损失和危害减小到最低限度,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海上溢油事故的概况,接着对海上溢油事故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了处理方法及步骤,最后进行总结。 【关键词】船舶;溢油;危害;处理技术

目录 0 引言---------------------------------------------------------- 1 海上溢油事故概况---------------------------------------------- 2 海上溢油事故原因---------------------------------------------- 2.1 海上溢油产生的原因---------------------------------------- 2.2 船舶溢油污染原因分析-------------------------------------- (1)操作性溢油-------------------------------------------- (2)事故性溢油-------------------------------------------- 3 海上溢油事故的影响-------------------------------------------- 4 溢油处理技术-------------------------------------------------- 4.1 物理处理法----------------------------------------------- 4.2 化学处理法----------------------------------------------- (1)现场焚烧--------------------------------------------- (2)化学制剂 -------------------------------------------- 4.3生物处理法------------------------------------------------ 5 溢油事故处理步骤---------------------------------------------- 结语------------------------------------------------------------- 致谢语----------------------------------------------------------- 参考文献---------------------------------------------------------

大连漏油事故

1. 据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日消息,截至2日15时,新大一线漏油事故现场抢险工作基本完成。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周边居民生活秩序基本恢复,管道运行已恢复正常。 经现场初步确认,此次事故是由大连岳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金州新区路安停车场附近进行电缆穿越施工时,水平定向钻将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道钻裂所致。施工单位事前未按有关法规履行程序,公安机关已控制肇事单位5名相关人员。 中石油表示,目前,根据政府有关部门排查,溢出原油未对当地自来水管网造成污染,事故周边地带疏散的群众已陆续返回家中。下一步,将集中力量对事故影响范围内的污染物进行全面彻底排查处理。 据中石油通报,6月30日18时30分,大连岳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金州新区路安停车场附近,进行水平定向钻施工中,将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线钻通,导致原油泄漏。溢出原油流入市政污水管网,在排污管网出口处出现明火。 2. 6月30日18时58分,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被钻漏。22时20分,事故导致的明火被彻底扑灭,无人员伤亡。 网友:气味浓烈刺鼻 据《新京报》报道,一位网友称,发生爆炸时他距离爆炸现场不到3公里,听到爆炸声后他和家人紧急逃离,“边跑边看到有黑烟腾起,后来空气中就开始飘来浓烈的刺鼻味道”。一直到23时33分,在央视的连线报道中,仍可见到明火爆炸。 据央视记者在距离火场约6公里处描述,事发现场还是浓烟滚滚,现场火势非常凶猛,疑似多处地下下水道管口往外喷出大火和浓烟,火场周围几个下水道管口都在往外冒浓烟。连线记者称,空气中弥漫着非常浓烈的原油味道。 昨日上午,家住大连湾里街道吉安社区的网友贴出了一份《紧急告知》称,“目前情况危险,按上级要求,请广大居民尽快撤离本区域,并关闭好家里水电气开关,禁止一切明火”。 昨日下午,记者大连市应急办获悉,目前,在中石油新大一线管道漏油事故周边,经排查确认无危险地带的群众已陆续返回家中。 市发改委:施工未经审批 1日凌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就爆炸事故发布了官方消息,称系民企施工损坏管道,致使原油溢出流入市政污水管网并导致明火爆炸。 据悉,这一工程是大连德泰易高新能源有限公司拟在松岚路安停车场北侧建设LN G加气站,委托大连岳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为加气站配电工程实施电缆外线水平定向钻施工,将输油管钻漏导致原油泄漏。 “发生事故的这次施工未经审批,属于未经允许的盲目施工。”大连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种穿越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施工必须经发改委、安监局联合审批后才可进行。“输油管道位于地下2米,按照要求,施工应从地下4米穿过。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未严格遵守这一规定。”中石油有关方面人士也同时表示,施工未经批准。安监部门人士也表示,施工时确应有监护。 环保部门:未污染自来水管网 事故发生后,公安、消防、环保、安监等部门组织专业车辆和人员赶赴现场处置。经查,溢出原油流入市政雨、污水管网,未对自来水管网等形成污染。环保部门设置多处空气质量监测点,持续环境监测表明,V O C(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超标0 .79倍,其他指标均正常。目前,环保、消防、规划等部门正继续监测、处置溢油情况,中石油管道公司正在组织人员对事故溢油进行清理回收。

近年来海上重大溢油事故回顾

近年来海上重大溢油事故回顾 一、国际典型溢油污染事故 “托雷·卡尼翁”号溢油污染事故 1967年3月,载运12万吨原油的利比里亚籍油轮“托雷·卡尼翁”号从波斯湾驶往美国米尔福港,该轮行驶到英吉利海峡触礁,造成船体破损,在其后的10天内溢油10万吨。当时英国、法国共出动42艘船只,使用了1万吨清洁剂,英国还出动轰炸机对部分溢出原油进行焚烧,全力清除溢油污染,但是溢油仍然造成附近海域和沿岸大面积严重的污染,使英、法两国蒙受了巨大损失。 事件发生后,国际海事组织(IMO)为此召开特别会议就安全技术和法律问题进行讨论,专门成立了一个常设的“立法委员会”,并且为了防止船舶污染海域出台了著名的国际船舶防污染公约——《MARPOL 73/78防污染公约》。 “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溢油污染事故 1989年3月24日,载有约17万吨原油的美国油轮“埃克森·瓦尔迪兹”在阿拉斯加瓦尔迪兹驶往加利福尼亚洛杉机途中,为了避开冰块而航行到了正常的航道外面,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布菜礁上搁浅,导致该轮的11个油舱中的8个破损。在搁浅后的6个小时内,从“埃克森·瓦尔迪兹”溢出了3万多吨货油。阿拉斯加1100公里的海岸线上布满石油,对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破坏,约4000头海獭死亡,10—30万只海鸟死亡,专家们认为生态系统恢复时间要长达20多年,事故造成的全部损失近80亿美元。 “埃克森·瓦尔迪兹”轮溢油事故成为发生在美国水域规模最大的溢油事故。这次事故之后,美国又发生了几起重大溢油事故,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强烈反响,在保护海洋环境的强大压力下,美国两院通过了《1990油污法》,同年,国际海

事组织在伦敦通过了《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并于1995年5月13日生效,它标志着人类对溢油事故开始由被动防御转为积极应对。 (三)“威望号”溢油污染事故 2002年11月13日,装有万吨燃料油、船长243米巴哈马籍老龄单壳油轮“威望号”在从拉脱维亚驶往直布罗陀的途中,遭遇强风暴,与不明物体发生碰撞,并在强风和巨浪的作用下失去控制,船体损坏导致燃料油泄漏。在风浪作用下,溢油带和失控油轮向西班牙的加利西亚海岸方向漂移,并在距海岸九公里处搁浅。搁浅时船底裂开一个长达35米的缺口,近四千吨燃油从舱底流出,形成一条宽5公里、长37公里的油带。11月17日,西班牙政府下令将“威望号”拖到大西洋西南海域离出事海域104公里之外的地方进行抢险,由于“威望”轮船体破损,并受风浪冲击,11月19日船体发生断裂,随后沉没在约3600 米深的海底,到油轮沉没时约有17000 吨燃料油已经泄漏,污染最严重的海域,泄漏的燃油有厘米厚。其后较长的一段时间,沉没的“威望”轮仍继续溢油,法国的部分岸线也受到了污染。 事故导致西班牙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污染,溢油污染了西班牙近400 公里的海岸线,著名的旅游度假圣地加利西亚面目全非,岸滩上堆积了厚厚一层油污,近岸的河流、小溪和沼泽地带也受到严重污染。受“威望号”溢油影响最严重的是渔业与水产养殖业,一些野生动物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绿色和平”组织官员警告说,存有数万吨原油沉在深海的“威望号”就像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这次染油泄漏事件堪称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灾难之一,西班牙政府为此向有关责任方提出了20亿欧元的巨额索赔。 鉴于以“威望号”为代表的单壳油轮灾难性污染事故频发,国际海事组织修订了《国际海上防污染公约》相关附则条款,大幅度缩短了单壳油轮的使用年限,确定了对单壳油轮进行淘汰的时间表。

生物修复技术在海洋溢油事故中的应用

生物修复在海洋溢油事故处理中的应用(2)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积的71%,孕育了地球上的原始生命,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和空间资源,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激增的情况下,海洋对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海洋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其中石油污染表现得尤为突出。据不完全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400~1000 万吨原油进入海洋环境中, 由于航运而排入海洋的石油污染物达160?200万吨,其中1/3左右是油轮在海上发生事故导致石油泄漏造成的。我国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达11.5 万吨以上,并且近年来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石油进入水体后,造成水体污染, 改变局部水生态环境, 使水生生物死亡,给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养殖、旅游业带来巨大损失, 且对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一.水体中石油污染的危害和影响 1.石油对生物的危害和影响 石油对生物的毒性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大量石油造成的急性中毒另一类是长期低浓度石油的毒性效应。一般轻质油的炼制油品毒性比原油大,石油及石油产品的毒性与其中含有的可溶性芳烃衍生物(苯、萘、菲等)的含量成正比关系。石油在水体中的毒性效应大多来自水溶性大的相对分子质量低的正烷烃和单环芳烃。 海洋动物对石油的敏感性很不相同般来说, 对成熟阶段的海

洋动物, 石油中的可溶性部分对它们的致死浓度范围为1-100mg/L,而幼体则为0.1-1.0mg/L 。 石油对鱼类的影响:(1) 通过鳃等器官直接摄入或吸附石油影响呼吸及分泌功能。鳃是鱼类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而且具有吸收外源污染物质的作用,作为正常的生理过程,大量的水通过鱼鳃, 毒物聚集在鳃中, 导致鱼类的窒息死亡。(2) 对鱼卵、幼鱼及鱼类生存的生态系统的影响。石油烃确能导致鱼类的雌雄比例失调, 对幼体有致畸作用, 并降低其成活率。 海洋哺乳类动物可在一定时间内清除吸附于体表上的溢油。但若摄入体内, 则会损害内脏功能。某些石油组分能使捕食性动物和游离菌类对化学刺激的知觉失调, 并阻碍水体生物间的化学信息传递。鸟类体表黏上石油会丧失飞行功能, 摄入体内可使肝、肺、肾等器官发生损害并减少白细胞数目, 造成鸟类死亡。底栖和潮间带的大型植物最易受到油的损害, 而潮下带的植物区系受到油污染时影啊不是很严重, 油类附着在植物根茎部影响其对养分的吸收, 使其减产或死亡。石油对浮游植物的光合成速率有明显影响, 一般妨害了藻类的生长。 大多数海洋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摄取多环芳烃后产生有基因毒性的产物, 萘对某些海洋生物的呼吸、光合成、三磷酸腺苷的产生、碳的同化作用和类脂生成等均有影响,多环芳烃可与核酸结合, 导致生物发育异常。据报道,近50年来因为油类污染已有1000多种海生生物灭绝, 海洋生物减少了40%。2.石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影响暴露在环境中的石油, 其低沸点组分很快挥发进入大气, 污染空

海上溢油应急预案

海上溢油应急预案

南海妈祖世界和平岛人工岛项目海上施工船只安全施工及 溢油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依据 按照海南省港航管理局对于海上施工安全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海上安全施工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人工岛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编制目的 经过有效的应急响应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降低溢油事件对海洋污染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第三条编制原则 建立高效、集中、统一的应急指挥系统,充分发挥人、财、物优势,最大限度控制突发安全事故、溢油事件造成的损失。 第四条预防原则 坚持“响应迅速,救援得力,环保得力,安全第一”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海南鼎顶旅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所开发的南海

妈祖世界和平岛人工岛项目海上施工安全管理及溢油突发事件。 第二章基本情况 第六条地理位置 南海妈祖世界和平岛项目位于文昌市新埠海域,填海面积49.9公顷,西距海口越18km,南距东寨港20km。 第七条气候情况 文昌市属热带北缘沿海地带,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特点,属热带季风岛屿型气候。光、水、湿、热条件优越,全年无霜冻,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23.9℃,多年在23.4~24.4℃之间,年最低气温0.3~6.6℃,出现在1月份。年平均>10℃积温为 8474.3℃,。年平均日照1953.8小时。雨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干、湿季明显,春旱突出,常年降雨量1721.6毫米,平均 的影响,年平均发生2.6个 第八条灾害源及事故特点 (一)突发风暴潮:8-11月份时常有台风来袭。 (二)重大危险源:施工作业时的安全隐患。 (三)水上作业:货运船舶、施工船舶等。

全球海洋溢油事故概述

全球海洋溢油事故概述 海上石油运输在石油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着全球经济和各国人民的生活,同时也使海洋环境面临严峻考验。近年来,海上石油运输量迅猛增长,油船等各种船舶的密度不断加大,重大海上船舶溢油事故不时发生。本文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就1967年到2010年海上重大溢油事故进行统计。 第一部分船舶溢油事故 一、船舶搁浅溢油事故 Torrey Canyon轮溢油事故 1967年3月18日早晨,由于Torrey Canyon油轮船长一时疏忽致使该船在英格兰七石礁海域触礁搁浅。船上载运的大约860000桶原油在失事后的12天内几乎全部入海或者燃烧掉。其中大约有219900桶油向英吉利海峡漂移,沿途污染了法国北部岸线和戈恩西岛。一周之后,又有大约146600桶油泄露出来,大约有102620桶遍布在西康沃尔200英里的海岸线上。3月26日,船体断裂后估计又有366500桶原油泄漏,这条油带向南漂移进入比斯开湾并且在海上逗留了两个月。 General Colocotronis轮溢油事故 1968年3月日,希腊籍油轮General Colocotronis在巴哈马群岛的Elenuthera岛东边搁浅,船体受到严重损坏,船上载有大约119000桶委内瑞拉原油,大约37000桶油泄漏进入大西洋中,溢油位置句距岸1-1.5英里处。油带沿着岸线扩散,污染了当地旅游海滩和私人居住区。此外,船舶燃油舱也溢出了油,但具体数量不确定。油污染了Elenuthera的沙滩,某些地方的油渗入地下,形成了两英寸厚的油层。海面上的油带长14英里宽2英里覆盖了珊瑚礁等敏感资源。 Arrow轮溢油事故 1970年2月4日,Arrow号油轮在加拿大新斯科舍Chedabucto湾的Cerberus Rock处严重搁浅。船舶在偏离航线的情况下几乎全速行驶过程中搁浅。搁浅时,海上能见度为5-6海里,水温很低,在湾内和入口处有浮冰。2月12日,由于海上风大浪高,船体断为两截,约77000-82500桶C号燃料油迅速融入Chedabucto湾内,污染了湾内约300公里的岸线,湾内北部、西部区域污染严重。2月14日,Arrow号油轮被用来接收该轮余油的Irving Whale号驳油驳,在纽芬兰岛的东南海岸溢漏了约100-200桶C号燃料油后于7月在Prince Edward 北部沿海沉没,Irving Whale和Arrow轮溢油事故都造成了大量鸟类污染,一直两次溢油事故造成约有12000只鸟类死亡。 Argo Merchant轮溢油事故 1976年12月15日,利比里亚籍油轮Argo Merchant在美国马赛诸塞州的Nantucket岛东南29海里处的Fishing Rip搁浅,当时海上风力很大,浪高约10英尺。船上载有约183000桶6号燃料油(80%)和刀具润滑油(20%)。为控制吃水,使船重新浮起,Argo Merchant 轮船长向海中抛弃货物,但被拒绝。之后尝试用紧急驳载泵驳载和防污空气传输系统(ADAPTS),也以失败告终。第二天,海况恶化,船员全部从船上撤离。21日,船体断为两截,船尾在King Post溢出36000桶货油。船首部分在驾驶台前处断裂,于22日沉没,导致剩余的货油溢出。船首部分想东南漂移了约400-500码,而船尾部分则停留在搁浅处。Bouchard 65号轮溢油事故 1977年1月28日,Bouchard 65号驳船在马赛诸塞州的Buzzards湾水深17英尺处搁浅。船上载有76191桶2号民用燃料用,船上7个油舱中有4个破裂,溢出了95桶油。将Bouchard

加油站溢油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加油站溢油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类型危险性分析 加油站在卸油、加油过程中由于操作工不正常操作、误操作,对罐体内液位把握不准,有可能会造成罐区溢油;在加油过程中由于计量人员疏忽会造成加油车辆溢油事件的发生。有溢油现象存在,若遇有静电、客户吸烟、漏电、电路发热等情况时,将会出现火灾等事故,甚至造成大的事故发生。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 2.1应急组织体系 依据目前加油站实际生产状况,根据当前加油站实际人员配备,将应急组织体系分为加油站、班组二级救援组织。 2.2指挥机构及职责 2.2.1加油站级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 3.2.2班组应急救援小组 组长:当班领班 副组长:班组主操 成员:主操作人员、危险目标相关工作人员 2.3机构及成员职责 3.3.1、应急救援指挥组:发生事故时,积极筹备力量进行抢救、

维护,防止火灾事故进一步扩大,并随时向加油站指挥部求助援救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并及时向指挥部汇报事故进展情况;组织事故调查;总结事故经验教训;制订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负责本单位火灾事故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定期组织演练;检查落实好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对本单位分管的各类防护用品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正常使用。 2.3.2、应急救援指挥组职责分工 组长:发生火灾事故时,负责现场安排抢险(修)工作,及时向指挥小组组长汇报事故情况;落实日常检查监督设备的管理工作;负责制定预防事故发生的具体措施。 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现场指挥工作;组长出差不在时,担任组长进行指挥抢险(修)工作。 小组成员:负责现场抢险(修)工作,及时向副组长汇报抢险(修)工作的进展情况。 2.4、班组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2.4.1发生事故时,负责整个班组抢险组织救援工作,是班组的全权指挥者,应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负责班组各类事故的预防工作。 2.4.2协助班组长做好班组的应急救援工作,组长不在时有义务承担班组的应急抢险工作。 2.4.3具体负责抢险工作,及时向班组长回报抢险工作。 3、应急处置 3.1如有溢油事件发生应立即停止营业,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警戒,

港口水域船舶溢油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_于全波

第11卷 第2期 中 国 水 运 Vol.11 No.2 2011年 2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February 2011 收稿日期:2011-01-11 作者简介:于全波,烟台打捞局。 港口水域船舶溢油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 于全波 (烟台打捞局,山东 烟台 264012) 摘 要:文中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港口水域受到溢油污染的现状以及有关溢油风险分析研究的现状。并通过对有关溢油风险的分析说明如何对船舶溢油高影响区域进行风险识别。最后从人、船、管理等几方面综合考虑,提出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来降低港口水域溢油风险。 关键词:港口水域;溢油;风险分析;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U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2-0013-02 一、前言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海上石油运输量不断增加,油轮船队不断增多,导致港口水域发生突发性的各种溢油事故会有增加。当然,发生溢油污染海洋的事故,不会随着油轮增多、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等因素成正比例增加,但发生溢油污染海洋事故的机率呈上升趋势。因此,防治海洋溢油污染,并最大限度减轻、消除其危害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二、国内外港口水域受到溢油污染的现状 自1993年我国从石油出口国转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数量不断上升,沿海的石油运输量大幅增加。我国进口的石油90%是通过海上船舶运输来完成的,油轮特别是超大型油轮在我国水域频繁出现,使得原已十分繁忙的通航环境更加复杂,导致船舶溢油污染,特别是重特大船舶溢油污染的风险增大。 据统计,1973~2006年,我国沿海共发生大小船舶溢油事故2,635起,其中溢油50t 以上的重大船舶溢油事故共69起,总溢油量37,077t,平均每年发生两起,平均每起污染事故溢油量537t。我国政府防止船舶溢油污染,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资源的任务非常艰巨。船舶污染应急反应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工作。 国外港口亦面临相同的状况,据英国议会科技办公室统计,自1967年Torrey Canyon 号油轮在英国外海繁盛溢油事故以来,世界各海区已发生特大恶性油轮溢油时间13起,其中溢油最对的高达28万吨,最少的溢油3.7万吨。 三、海上溢油的原因及危害分析 1.溢油事故的产生原因 (1)碰撞,如船舶与海洋钻探塔、石油平台及其附属设施相互撞击而形成的溢油事故是海上多发的溢油事故之一,统计资料表明世界海洋大陆架上油井和钻塔等石油设施达3万余个,因此,碰撞危险时刻存在。 (2)自然力量,如地震,风暴潮、台风等自然力量也会造成石油溢油事故。 (3)海上钻塔或油井失落也相当可观,从世界范围的统计可知,平均每年有10万t 以上的石油失落于海洋。 2.溢油事故的危害 石油本身具有毒性,进入海洋后不仅会对海洋环境、野生动物和养殖资源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而且这种危害的 周期往往是很长的。如它可以使鸟类的羽毛失去防水、保温能力,使海洋浮游生物受到污染,其他较高级的海洋生物也会由于可捕食物的污染而受到威胁;能使成鱼游离溢油水域,而生活在近岸浅水域的幼鱼更容易受到溢油的污染。当毒性较大的油进入浅水湾时,不论是自然原因还是使用分散剂,都会对该水域的幼鱼造成多方面的危害。 四、船舶溢油事故的影响因素及针对溢油的应急措施 1.现阶段影响船舶溢油事故的主要因素 (1)船舶因素对船舶溢油的影响 ① 根据1997-2007年间我国沿海船舶、码头溢油50t 以上溢油事故统计,溢油50t 以上的溢油事件中,油轮发生的次数占总次数的66.7%;货轮(普通货轮、集装箱轮、客货及散货轮)占30.3%,其他(渔船、散矿等)占3.0%。另一方面,从1997~2007年间的这些溢油事件中总的溢油量来看,由油轮溢油事件构成的溢油总量为96,987t,而由非油轮船舶所构成的溢油总量为2,063t,两者比例为47:1。根据上述基本分析,可得出初步结论:船舶溢油事件中,油轮在溢油事件发生次数和溢油量都占有绝对势。 ② 船舶船龄对溢油的影响 船舶的船龄越大,其发生船舶海事、溢油事故的可能性越大。同时船舶船龄长,其制造技术水平往往落后,加上船舶各种设备的老化、技术状态不佳,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其对溢油的控制往往无能为力,无法有效地遏制溢油的态势,继而使得船舶的溢油事故规模扩大。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船舶船龄越大,其发生溢油事件的可能性越高。 (2)船舶管理方面对溢油的影响 一直以来,航运界认为船舶良好的技术状况是保障海运安全的重要条件,这需要管理要到位,而负责船舶营运的安全管理公司没有严格履行海上安全和防止污染的有关规定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人员素质方面对船舶溢油的影响 从事故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事故的发生与人的因素密不可分,几乎每起事故都存在违章现象。如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薄弱,实操水平低下,应急反应能力弱等,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隐患。 2.现阶段减少油轮溢油风险的措施

海上溢油应急预案0710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 责任公司港口海上溢油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依据 按照唐山市港航管理局《唐港航字号》文件关于制定《海上溢油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港口码头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编制目的 通过有效的应急响应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降低溢油事件对海洋污染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第三条编制原则 建立高效、集中、统一的应急指挥系统,充分发挥人、财、物优势,最大限度控制突发溢油事件造成的损失。 第四条预防原则 坚持“响应迅速,救援得力,环保得力”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管辖范围内港口所辖水域溢油突发事件。 第二章基本情况

第六条地理位置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港口于曹妃甸港区内。位于唐山市南部70公里南堡地区曹妃甸岛附近,东距京唐港55km,西距天津港65km,距北京约230km。曹妃甸岛为优良深水港址,前沿为渤海湾主潮流通道的深槽海域。 第七条气候情况 属暖温带、滨海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摄氏10度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10毫米,全年无霜期180天。 第八条灾害源及事故特点 (一)突发风暴潮:四季风多,平原滩涂无高山屏障,有形成飓风的可能,秋冬季有大风暴潮的历史记载。 (二)重大危险源:辖区内码头一期一步成品码头工程地处唐山市沿海曹妃甸工业区内港池东侧全长4.165km,现北段2km码头结构分三个标段,分别由上海港务工程公司、天津深基公司、中交一航五公司、中交一航四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局、中水电十三局正在施工,厦门港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监理。 (三)特种设备与作业:大型设备门机4台。 (四)水上作业:货运船舶、施工船舶等。 (五)人员聚集场所:港口码头配套楼。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九条组织机构与职责 组织机构: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运输部港口物流公司 总指挥:朱军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