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航领航考研网课部分讲义

导航领航考研网课部分讲义

导航领航考研网课部分讲义
导航领航考研网课部分讲义

导航领航考研网课部分讲义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基础班讲义)

张俊芳编讲

导航领航网课网址:

绪论部分(考纲第一章)

总复习理论框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考纲第五、第六章)总复习理论框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14、2热量与热值 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

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4、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Q=qV 7、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m3) 8、氢气的热值很大,为q氢= 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 1、4108J。 9、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知识点资料讲解

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知识点位置与方向知识点 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确定方向的方法: ①.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②.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③.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④.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⑤.一般情况下,地图规定向上为北。 【2】根据确定一个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北相对,东西相对” 绘制“十字叉”,确定其它七个方向。 知道: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这些方向是相对的。 【3】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我们所站在的位置的地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十字叉”,用箭头“↑”标出北方。 【4】看懂地图。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如①:“甲在乙的„„方”,是指:以乙为观

察点,也就是以乙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方向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 如②:“甲的„„方是„„”,是指:以甲为观察点,也就是以甲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什么方向的事物. 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练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平方米20平方分米=平方分米 450平方分米=平方米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材料(附问题详解)

新课标高考生物最后冲刺回归教材必记 必修三、1、稳态及水盐平衡 1.人体含大量液体,这些液体称为________,可分为______ __和___ _____,其中后者又可称为___ ____,往往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 ___________。在体液中含量最多的为________。 2.体细胞只有通过___ _____,才能与___ _____进行物质交换。正常人的血液PH通常在________之间,变化围是很小的,其原因是血液中含许多对对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称为________,每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________和相应的一种________组成的,如________。写出乳酸进入血液后,环境如何保持相对稳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调节下,通过各个____ ____的协调活动,共同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稳态。其生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血钙过高会引起_____ 。 4.人体水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主要排出途径是________,可调节的排出途径是________。机体能通过调节________,使水的________与________相适应,以保持机体的水平衡。 6.___ _____、_____ ___和___ ____等原因,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升高,使________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这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产生________并传至________,通过产生________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一方面使由________分泌、并由________释放的________增加,从而促进_______________,减少了________的排出,从而使_____________趋向于恢复正常。7.当____ ____或____ ____时,可以直接刺激________,使________。(本质____ ____)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的重吸收和________分泌,维持_____ ___含量的平衡。由此可见,人体水的无机盐的平衡,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________来完成。 8.当人在高温条件、剧烈运动或是患某些疾病时,都会导致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症状,严重的甚至________。等。这时只要及时补充_______,就可以缓解症状。人在大量出汗,剧烈呕吐或腹泻时,除了丢失水和Na+外还丢失________,此盐不仅在维持________________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还具有维持________、保持________________等重要作用。当血钾含量过低,会出现________并导致___________等。人体每昼夜有________的代废物要排出,而溶解这些代废物的最低尿量应在________以上。 9.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于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各种 ________正常进行的________________。 2、血糖的调节、体温及其调节 1.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糖来源和去向能够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血糖含量在________的围保持相对稳定。血糖含量过低时,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严重时引起死亡。含量高时,会使葡萄糖从肾脏排出,形成________,造成营养物质的流失,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完整资料)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14.2热量与热值 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4.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Q=qV 7.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m3) 8.氢气的热值很大,为q氢=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4×108J。 9.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3.比热容用字母c表示,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 4.水的比热容很大,为c水=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5.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放出的热量相同时,降低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因而温差变化较小。 6.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因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方向与位置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知识点总结 一、基础知识 1、方向板 2、地图上(东、南、西、北)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知识速记口诀:南北相对,东西相望; 东、北之间是东北方向; 东、南之间是东南方向; 西、北之间是西北方向; 西、南之间是西南方向。 在解决方向问题时,可以利用方向板辨认方向,从而确定各个物体的位置,再根据各个物体的位置绘制方位图。 3、教室里(东、南、西、北) 早上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东对西,南对北。西南跟东北相对。 4、我应该能够:

?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具体情景中的其余七个方向. ?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 ?会描述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具体路线,学会看简单的路线 图。 5、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辨认方向: ?太阳早上从东方升起, 西边落下; ?小明早上面向太阳时, 他的前面是东, 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当吹东南风时, 红旗往西北飘, 吹西北风时, 红旗往东南飘。 6、指南针一头指着南方,一头指着北方;月亮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二、解题的关键 1、看清方向标; 2、明确中心点; 3、找出隐含的方向信息。 例:“小猫在小狗的()方”,“()在小狗的东面”,是以小狗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小猪在小马的()方”,“小马的()方是小猪”,是以小马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

我的左面是南,右面是北,我的前面是,后面是。 我的左面是西,右面是东,我的前面是,后面是。 2、肖华面向东方站着,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三、重要例题: 1、傍晚,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右面是(),左面是()。 2、地图是按(),(),(),()的方位绘制的。 3、晚上你可以用北斗星来辨别方向,因为面向北斗星时前面就是(),后面就是(),左面是(),右面是()。 4、指南针一端指向(),一端指向()。 5、吹东风时,烟囱冒出的烟往()面飘;刮南风时,小树向()弯腰。 6、上学时,小军从家向东走到学校;放学时,他应该从学校向()走到家。 7、我家在学校的东面,学校就在我家的()。 8、西风是从()吹向()。 9、我的左面是南,右面是北,我的前面是,后面是。 我的左面是西,右面是东,我的前面是,后面是。 10、肖华面向东方站着,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西安交通大学18年9月课程考试《计算机图形学》作业考核试题

(单选题) 1: 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光栅算法主要用于( )。 A: 三维图形的输入 B: 三维图形的输出 C: 二维图形输入 D: 二维图形输出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在光亮度插值算法中,下列论述哪个是错误的( ) A: Gouraud明暗模型计算中,多边形与扫描平面相交区段上每一采样点的光亮度值是由扫描平面与多边形边界交点的光亮度插值得到的 B: Phong明暗处理模型中,采用了双线性插值和构造法向量函数的方法模拟高光 C: Gouraud明暗模型和Phong明暗处理模型主要是为了处理由多个平面片近似表示曲面物体的绘制问题 D: Phong明暗模型处理的物体表面光亮度呈现不连续跃变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种子填充算法中,正确的叙述是() A: 它是按扫描线的顺序进行像素点的填充 B: 四连接算法可以填充八连接区域 C: 四连接区域内的每一个像素可以通过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组合到达 D: 八连接算法不能填充四连接区域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选择下面哪一个命令,可以在工作时获得最好的视觉效果( ) A: “View-Simple Wireframe” B: “View-Wireframe” C: “View-Draft” D: “View-Enhanced”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在下列叙述语句中,错误的论述为( ) A: 在图形文件系统中,点、线、圆等图形元素通常都用其几何特征参数来描述 B: 在图形系统中,图形处理运算的精度不取决于显示器的分辨率 C: 在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中,所有图形都按矢量直接描绘显示,不存在任何处理 D: 在彩色图形显示器中,使用RGB颜色模型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下列哪个对象不可以使用“Effect-Add Perspective”命令添加透视效果( ) A: 未转换成为曲线路径的美术字文本 B: 具有使用“交互阴影”工具创建的阴影的矢量对象 C: 位图 D: 具有使用“交互透明”工具创建的局部透明效果的矢量对象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编辑3D文字时,怎样得到能够在三维空间内旋转3D文字的角度控制框( ) A: 利用“选择”工具单击3D文字 B: 利用“交互立体”工具单击3D文字 C: 利用“交互立体”工具双击3D文字 D: 利用“交互立体”工具先选中3D文字,然后再单击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分别用编码裁剪算法和中点分割裁剪算法对一条等长的直线段裁剪,下面那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 A: 编码裁剪算法的速度快于中点分割裁剪算法的裁剪速度 B: 编码裁剪算法的速度慢于中点分割裁剪算法的裁剪速度 C: 编码裁剪算法的速度和中点分割裁剪算法的裁剪速度一样 D: 编码裁剪算法的速度和中点分割裁剪算法的裁剪速度哪一个快,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下列关于Bezier曲线的性质,哪个是错误的( ) A: 在起点和终点处的切线方向和控制多边形第一条边和最后一条边的方向一致 B: 在端点处的R阶导数,仅与R个相邻个控制顶点有关

浙科版高级中学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全书知识点归纳-学生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1)发现过程 ①达尔文实验结论:生长和弯曲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的部位。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使背光侧生长快,出现向光弯曲。 ②波森和詹森的实验结论: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可穿过明胶传递给下部。 ③温特实验结论: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部;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生长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部 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①产生: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②运输: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单向。 ③分布:植物体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多数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促进细胞的伸长。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两重性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 生长素作用两重性表现的具体实例:①根的向地性;②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解除方法为:摘掉顶芽。 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摘心。 补充: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原因: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 (4)生长素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①促进果实发育(例如无籽番茄(黄瓜、辣椒等),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②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枝条);③防止落花落果。备注:无籽番茄是未受直接涂生长素得到的,故染色体数是正常番茄的一半,无籽西瓜是多倍体育种得到的。 2、植物激素:生长素、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前两种促进,后三种抑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知识点(最新整理)

第一章位置与方向 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一)确定方向的方法 1、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傍晚太阳落下的方向是西方 2、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 3、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 4、一般情况下,地图(或图纸上)规定向上为北。 5、生活常识 ①我国的“五岳”分别是:中岳嵩ft、东岳泰ft、南岳衡ft、西岳华ft、北岳恒ft。 ②燕子冬天从北方迁徙到南方 ③西北风是指从西北方向刮过来的风,它吹向东南方 (二)根据确定的一个方向,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确定其它方向 (三)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 先确定好观察点,把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十字叉”,用箭头“↑”标出北方。(要注意选取的是哪个物体作参照物,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看懂地图 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如①:“甲在乙的……方”,是指:以乙为观察点,也就是以乙所处的位置为中心,来确定甲的方向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 如②:“甲的……方是……”,是指:以甲为观察点,也就是以甲所处的位置为中心,来确定甲 的什么方向是什么的事物. 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一)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

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 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 的路线。 (二)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图形学作业(已完成)

1、什么是计算机图形学? 答:是研究怎样用数学计算机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的原理、方法与技术的一门学科。 2. 什么是图形? 答:现实世界中能够在人的视觉系统中形成视觉印象的客观对象都称为图形。 3. 构成图形需包括哪两几面的要素? 答:形状和颜色。 4. 计算机中表示图形有哪两种方法? 答:有顶点表示和点阵法。 5. 什么是图像? 答:一般是指实际拍摄或印刷出来的画面。 6. 计算机图形的研究对象? 答:图形 7. 图形和图像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主要区别是表示方法不同。图形用矢量表示,图像用点阵表示。 8. 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1、几何造型技术2、图形生成技术3、图形处理技术4、图形信息的存储、检索与交换技术5、人机交互技术6、动画技术7、图形输入输出技术8、图形标准与图形软件包的研究与开发。 9. 计算机图形学的相关学科有哪些? 答:计算几何、机械设计、工程制图、工业造型、多媒体技术等。 10. 计算机图形学有哪些主要应用领域? 答: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电子出版及办公自动化3、计算机动画、娱乐及艺术4、地形地貌及地理信息系统5、实时控制及环境模拟6、科学计算的可视化7、计算机辅助教学8、图形用户界面11. 简述计算机图形系统的功能。 答:1、处理功能2、存储功能3、交互功能4、输入功能5、输出功能 12. 简述计算机图形系统的组成。 答: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13. 图形硬件设备包括哪些?请按照分类列举出典型的图形硬件设备。 答:1、图形输入设备:键盘与鼠标、数字化仪、光笔、操纵杆、跟踪球和空间球、数据手套、触摸屏、扫描仪。2、图形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显示器、随机扫描显示器、光栅扫描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数字墨水。3、图形硬拷贝设备:打印机、绘图仪、摄像机。 14. 图形显示设备有哪些? 答:阴极射线管显示器、随机扫描显示器、光栅扫描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数字墨水 15. 什么是颜色查找表?简述颜色查找表的工作原理。 答:在帧缓存和显示屏的数/模转换器之间添加一个颜色查找表,使显示器在帧缓存单元位数不增加的情况下,具有大范围挑选颜色的能力。其原理是可被看作一维线性表,其每一项内容对应一种颜色,表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3、细胞外液的成分 a.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b.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c.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 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d.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a.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 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b.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O2+H2O H2CO3H+ + HCO3- c.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 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5、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 ①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②营养不良 ③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6、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 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 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 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二、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 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内能与热机的知识点汇总电子版本

内能与热机的知识点 汇总

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内能知识点总结: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1)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2)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3)内能的大小不影响机械能,而机械能的大小也不影响内能,但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 5、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W=△E)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2)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将能量向低温物体传递,直至各物体温度相同(即达到热平衡)。 (3)热传递的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4)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5)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6)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焦耳。 3、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 由于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热量与热值

位置与方向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位置与方向: 【知识要点】 1.记忆方向的儿歌: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东西南北,认清方向。 2.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七个方向: (1)南与北相对,西与东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2)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 3.地图通常是按“绘制的。(书:练习一第3、4题;) 4.了解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 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 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书:习二第2题。) 5、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书:p5和p9的做一做)(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6.可以借助太阳等身边事物辨别方向,也可以借助指南针等工具辨别方向。 7.并能看懂地图。(p4例2:知道建筑或地点在整个地图的什么方向,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8. 我国的“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9.生活中的方向常识: (1)面对北斗星的方向是北方 (2)燕子冬天从北方迁徙到南方 (3)西北风是指从西北方向刮过来的风,它吹向东南方 一、填一填。 1、早上,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2、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3、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黄昏,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5、我的家乡在山东省的()部。 6.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 正对着北方。正对着南方的是数字( );数字3 正对着( )方。 7.小铃面向西站立,向右转动两周半,面向( );向左转动l周半,面向( )。 二、选择。 1.太阳( )是东升西落。 A.一定B.不一定C.不会 三、解决问题。 1、三个小朋友都从家出发去看电影,请你根据下图填一填。

计算机图形学 实验六-西南交大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班级: 2016年6月日

实验名称:三维交互式图形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真实感图形生成的基本原理,如消隐、光照、材质等知识;2)学习使用OpenGL、GLUT等生成基本图形,如球体、正方体、茶壶等; 3)学习使用OpenGL生成各种光源:点光源、平行光、聚光灯等;4)学习使用OpenGL设置绘制对象的颜色、材质; 5)进一步熟悉OpenGL图形变换技术:几何变换、视图变换、观察变换等: (1)对模型实现各种几何变换(测试代码保留在程序中),包括对glLoadMatrix 、 glMultMatrix 、 glTranslate 、 glRotate 、glScale 等的使用; (2)视口变换,测试不同大小的视口 glViewport ; (3)投影变换,要对对平行投影与透视投影分别测试,使用不同的观察体参数,观察效果 二、实验任务: 1)使用MFC AppWizard 建立一个SDI 程序,根据参考资料2 和3 中的步骤设置OpenGL 图形绘制环境。增加绘制如下表图形(选择其中任意一个,注意模型坐标系的选择和顶点坐标的计算)、球体或茶壶等(使用glut 函数)。环境中创建点光源、平行光、聚光灯(可利用对话框输入参数创建)、设置所绘制对象的材质,呈现出塑料、

金属等材质特性。对光源的位置、方向、类型进行控制,改变材质参数,观察效果(测试代码保留在程序中); 三.实验过程: 1.观察参数的设置 glViewport(0.0, 0.0, width, height) //视口大小设置gluLookAt(0,0,10,0,0,0,0,1,0); //观察点设置,参数分别为观察点位置,向哪点(何处)观察,上方向的定义 2.投影变换 glOrtho(-15.0*aspect, 15.0*aspect,-15.0,15.0,1,100);//平行投影,参数是投影面大小和投影的物体距离范围 gluPerspective(45,aspect, 1, 100.0); //透视投影,参数为视角,长宽比,投影距离范围 3.几何变换 glLoadMatrixf(a); //设置当前矩阵为a glTranslatef(2,0,0); //当前矩阵*偏移矩阵 glRotatef(45, 0.0, 0.0, 0.0); //旋转 glScalef(m_scalX,m_scalY,m_scalZ);//当前矩阵*比例矩阵 4.光源参数的设置 glLightfv(GL_LIGHT0, Type, vlight); //light为float数组glLightf(GL_LIGHT0, Type, light); //light为float Type=GL_LIGHT0, GL_AMBIENT //环境光 Type=GL_LIGHT0, GL_DIFFUSE //漫反射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稳态 知识点总结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考点: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考点: 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 (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 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 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 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 水中毒; 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 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 吃冰棋淋会口渴;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O2+H2O H2CO3 H+ + HCO3- 温度 :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 ,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 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1,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2,营养不良 ) ( 3,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 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 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 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 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 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实验一,生物体维持PH值稳定的机制 本实验采用对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 加入酸和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7 7 7 总结: 以上三条曲线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物质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 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 热量 (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高温物体放出热量, 低温物体吸收热量, 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14.2热量与热值 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 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量用字母 Q 表示,单位是焦(J 。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 1000J 。 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4.热值:把 1kg 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 Q=qV 7. Q 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 , q 表示热值,单位是焦 /千克(J/kg或焦 /米 3(J/m3 ; m 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 ; V 表示体积,单位是米 3 8.氢气的热值很大,为 q 氢 =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 1.4×108J 。 9.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3.比热容用字母 c 表示,单位是:焦 /(千克? ℃ ,符号是:J/(kg? ℃ 4.水的比热容很大,为 c 水=4.2×103J/(kg? ℃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4.2×103J 。 5.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放出的热量相同时,降低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因而温差变化较小。 6.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降温;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放出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取暖。 7.发生热传递时,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 吸=cmΔt (Δt=t-t0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 放=cmΔt (Δt=t0-t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位置与方向》-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

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 学习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辨认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不同的行走路线。 4.能综合应用方位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1.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八个方向。 2.能用八个方向描述平面图中物体所在的位置。 3.根据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环节1:重点单元知识归纳知识点具体内容 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1.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先确定一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2.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在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按顺时针方向,面向北时右侧是东,面向东时右侧是南,面向南时右侧是西,面向西时右侧是北。 2.观察点不同,描述物体方向的叙述语言也不同,即观察点不同,相对应的物体所在的方向也会不同。 辨认东南、 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1)利用指南针辨认。(2)借助身边的事物辨认,先找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再找其他三个方向,最后找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看简单路线图(八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标准,先确定要到达的地点所处的方向,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教学环节2:易错知识总结 1不能根据给出的一个方向正确地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例题1】根据给出的北方,标出其他三个方向。 错误答案: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对根据给出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的知识掌握不准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