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炼油加氢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炼油加氢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炼油加氢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炼油加氢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炼油加氢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苏栋根

摘要:清洁燃料的生产成为全球推动炼油创新技术的主流,加氢技术已经成为炼油工业的支柱技术,发挥着其它炼油技术替代不了的作用。到2015年,全国炼油企业的生产均要能满足生产国IV标准汽柴油的需要,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成品油质量之间的差距。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和应对激烈的竞争,炼油工业必须以低成本、易实现的催化反应途径生产现有产品和采用全新的催化技术生产新产品。国内外已开发了多项生产低硫柴油和超低硫柴油的技术,但主要上在催化剂上做文章。柴油深度脱硫使操作费用和设备投资大幅增加,液相循环加氢技术的开发,提高了催化剂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是低成本实现油品质量升级的好技术。针对现已工业化的液相循环加氢工艺技术存在的不足,开发新型的管式液相反应器和氢气混合器,可进一步降低加氢装置投资和加氢过程成本。

关键词:炼油加氢发展展望

1 前言

到2017年底,我国炼油总产能达到7.8亿吨/年,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底,若在建、拟建和规划的炼化项目按期建成,中国的炼油能力将达到8.1亿吨/年。届时炼厂的规模化程度、炼化一体化程度、产业集中度及集约化程度都将进一步提高。

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开发,我国已基本掌握当代世界主要先进的炼油技术,可以依靠自有技术建设千万吨级炼厂,对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是掌握了大型化现代炼油技术,依靠自有技术建成了海南800万吨/年炼厂、青岛1 000万吨/年炼厂。炼厂和装置规模不断扩大,单系列装置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二是先进的炼油工艺技术层出不穷。在加氢技术方面,开发了一批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如第二代RS-DS,OCT-M技术,可把汽油硫含量降至符合欧Ⅳ汽油标准,RON损失1.5~2个单位。开发出适合催化裂化LCO加氢的MCI技术和RICH技术以及采用RS-1000,FH-UDS高脱硫活性催化剂对焦化LOGO和直馏含硫柴油加氢技术,以生产清洁柴油。此外,还开发了RHSS喷气燃料临氢脱硫醇技术、含硫VGO加氢处理技术、加氢裂化技术(包括一段串联加氢裂化、灵活加氢裂化、单段加氢裂化及中压加氢裂化技术、渣油加氢处理碴油催化裂化((RDS/RFCCJ)组合工艺技术等【1】。

我国炼油工业要根据新的形势变化,研究解决好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一要解决重油转化的问题,提高轻质油的收率。当前我国轻油收率为74%左右,而国际上一般都达到了80%。对年加工4亿多吨原油的中国来说,轻油收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有重大的意义。二要解决好清洁汽油、柴油的市场准入问题。三要在保证交通运输用燃料供应的同时,解决好为炼化一体化型炼厂提供优质化工原料的问题。据统计,我国GDP每增长1%,成品油需求增长0.5%,石化产品需求增长1%。随着我国乙烯工业的大发展,对优质化工轻油的需要量激增,如何满足其要求,将是未来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四要搞好技术开发,研究开发规模化的经济实用可行的替代能源和新能源。

由于油品规格要求日益严格,作为清洁燃料重要生产工艺的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能力增长迅速。从国外来看,主要炼油国家加氢能力比例进一步提高,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主要炼油国家加氢装置近些年又有较大发展,其占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比例进一步提高。2001~2008年初,美国加氢装置占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比例提高了12.7个百分点,特别是加氢处理装置能力提高了26.27%;日本原油加工能力在减少,而加氢装置能力却增加,使加氢装置占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比例提高了11.22个百分点;德国加氢装置占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提高了11.88个百分点,加氢裂化装置能力提高了18.15%,加氢处理装

置能力提高了24.85%。这种装置结构调整,明显地提高了处理劣质原油和生产低硫和超低硫清洁燃料的能力。而2007年末,世界加氢装置平均占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54.3 %,日本为95.19%,德国为85.81 %,美国为83.12%。【2】。

2009年,全球加氢处理能力占炼油总能力的份额从1999年的34.5%增至51.6%,加氢裂化能力所占份额已增至6.2%。2009年,亚太地区加氢处理能力达到5.15亿吨,比2000年增长24.3%;加氢裂化能力达到6152万吨,比2000年增长58.7%。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集团为例,2008年两大集团加氢精制装置能力(汽煤柴油加氢、馏分油加氢、润滑油加氢、石蜡加氢)占一次加工能力的比例也由12%提高到了34.1%。相对而言,作为重油轻质化主要工艺的催化裂化能力增长缓慢。提高深加工能力和炼油装置适应能力成为目前世界炼油工业调整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原油重质化、劣质化、轻重原油价差拉大、对轻质油品需求增长而对重质燃料需求下降导致轻重油品价差扩大。将低值残渣燃料油改质成轻质油品的深度转化能力仍将是任何新建炼油项目的关键构

成要素在全球大多数地区,炼厂建设项目的目标是深化、完善现有加工能力,而不是扩建原油蒸馏装置。

加氢技术在中石化长岭分公司经历了四十年的应用和发展,油品质量升级改扩建项目完成后,170万吨/年渣油加氢、24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120万吨/年催化汽油吸附脱硫等加氢装置全面投产,装置加氢总能力从40万吨/年发展到836万吨/年,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加氢技术及新开工装置。这将为长岭分公司的油品质量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及后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同时随着长岭规模及效益的发展,随着油品质量的不断升级提高,在不久的将来加氢技术在长岭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

由于本文主要是为新型液相加氢技术开发提供一些文献参考,所以炼油加氢技术的介绍以柴油加氢技术为主。

2 清洁燃料的生产成为当前推动炼油创新技术的主流

自2009年以来,我国年加工高硫、高酸劣质原油的比例达到49%,含硫、含酸原油的比例达到80%。要生产清洁油品,必须大力研发推广加氢技术。发展加氢型炼油厂也符合低硫、节能、高效利用能源的发展思路。我国炼油行业要提高加氢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开展加氢等新工艺研究,打造应对资源多元化的炼油技术研发平台。

加氢技术对于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合理利用石油资源,改善产品质量,提高轻质油收率以及减少大气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原油日益变重和硫含量增加,加氢技术更显得很重要。加氢是指石油馏分在氢气存在下催化加工过程的通称。目前炼厂采用的加氢过程主要有两大类: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此外,还有专门用于某种生产目的的加氢过程,如加氢处理、临氢降凝、加氢改质、润滑油加氢【3】等。

加氢精制主要用于油品精制,其目的是除掉油品中的硫、氮、氧等杂原子及金属杂质,有时还对部分芳烃进行加氢,改善油品的使用性能。加氢精制的原料有重整原料、汽油、煤油、各种中间馏分油、重油及渣油【4】。

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就已开始进行加氢技术的研究开发。首先发展了油页岩粗轻油预饱和加氢工艺,并取得油页岩混合轻油加氢精制、页岩油全馏分固定床加氢裂化以及煤焦油高压三段加氢裂化等技术成果。60年代以后,随着大庆、胜利等油田相继开发。加氢技术便转向天然石油加工,馏分油加氢精制技术和处理能力得到迅速发展,首先应用于催化重整原料的预处理,随着焦化和催化裂化等二次加工手段的发展,为改善其汽柴油的质量,加氢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80年代以后,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催化剂的加氢脱氮脱硫活性与使用寿命有了明显提高,已发展成多种系列,使得加氢精制工艺得到了长足进步。90年代随着精制催化剂活性进一步

提高,加氢精制深度进一步加深,精制原料进一步扩大。现可将含硫柴油馏分脱至硫含量500ug/g以下,在6.4Mpa氢分压下可将含硫直馏蜡油,焦化蜡油加氢作为催化裂化的原料【5】。

2.1加氢精制在炼油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6】

在现代炼油工业中,加氢技术的工业应用虽然比连续蒸馏、延迟焦化、催化裂化、铂重整等技术都晚,但其工业应用的速度和规模都超过了上述炼油技术,特别是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毫无疑问,今天的加氢精制技术已经成为炼油工业的支柱技术,发挥着其它炼油技术替代不了的作用。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油品需求结构向轻质化转变,深度加工需要同步发展加氢技术。

(2)炼厂加工含硫原料和重质原油逐年增大,不大量采用加氢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3)清洁燃料使加氢技术的发展和炼厂应用进入一个新阶段。

(4)加氢精制技术发展和工业应用速度会越来越快。

油品需求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中馏分油(柴油和喷气燃料)的需求相对增长,汽油需求相对下降,以及清洁燃料的推广和升级换代,都将促进加氢精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应用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对轻质油品及中间馏分油的需求不断增长,汽柴油产品质量标准又在不断升级。而解决上述矛盾的最佳选择是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加氢技术。加氢精制技术可生产优质的汽煤柴等清洁燃料,它是本世纪公认的环境友好技术。综观国内外现代化的炼油厂和石化联合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选用加氢精制工艺作为提升石油产品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显然它已是当今加速国民经济发展所迫切需要的技术支撑和必然选择【7】【8】。

2.2 清洁燃料的生产成为当前推动炼油创新技术的主流。

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保护环境,世界的共识与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决定了清洁能源的地位和必然发展趋向。而作为生产油品的炼油业,肩负着责无旁贷的时代责任。世界清洁燃料的总趋势是:汽油低硫、低烯烃、低芳烃、低苯和蒸气压;柴油低硫、低芳烃、低密度和高十六烷值。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国汽油硫含量、烯烃含量、芳烃含量和苯含量均呈明显下降态势,但不同的指标下降快慢不一,硫含量和苯含量下降速度快、控制严格,烯烃和芳烃含量下降速度则缓慢、控制较宽松。

柴油硫含量是各国柴油标准关注的重点,也是降低幅度最大、要求最严格的。欧IV车用柴油硫含量要求不超过50μg/g,欧V车用柴油硫含量要求不超过10ug/g。目前德国已要求柴油硫含量不大于10μg/g,美国要求不大于15μg/g。

我国轻柴油规格标准GB252-2000对柴油硫含量的要求是不大于2000μg/g,城市车用柴油国家标准GB/T19147-2003参照欧洲Ⅱ类标准制定,其硫含量要求小于500μg/g,2011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城市车用柴油国家标准GB/T19147-2009,规定硫含量小于350μg/g。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率先执行参照欧Ⅳ制定的京标C、沪4标准,即要求硫含量小于50μg/g。到2015年,全国炼油企业的生产均要能满足生产国IV标准汽柴油的需要,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成品油质量之间的差距【10】。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和应对激烈的竞争,炼油工业必须以低成本、易实现的催化反应途径生产现有产品和采用全新的催化技术生产新产品。这就促进了炼油催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从催化技术的发展历程看,开发新的催化过程离不开多学科的交叉,要在深入认识催化反应过程的反应机理基础上,根据市场的需求,在催化反应和反应工程、催

化材料和催化剂等多个层面上寻求突破与创新,并将这些新技术集成和优化【11】【12】。

从市场的需求出发,应在生产清洁燃料、炼油-化工结合、重油深度转化等方面努力开发新的、成套的、包括集成的催化技术,为炼油工业提供有力支撑【12】。

3 国内外加氢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3.1 影响石油馏分加氢的主要因素

石油馏分加氢精制尽管因原料不同和加工目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是其基本原理相同并且都采用固定床绝热反应器,因此,各种石油馏分加氢精制的原理工艺流程原则上没有明显的差别。工艺流程分为三部分:反应系统、生成油换热、冷却、分离系统和循环氢系统【13】。

固定床加氢过程是当前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加氢工艺。工艺类型有加氢精制(加氢脱硫、加氢脱氮等)、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固定床加氢主要是生产目的是生产高品质清洁燃料油,如汽、柴油和航空煤油,或为下游加工装置.FCC和重整及裂解制乙

烯提供优质原料,精制深度高,脱硫率一般达90%以上。固定床加氢过程需要在较高压力(10~18Mpa)、较低的温度(340℃~420℃)、高氢油比(体积比1000~2000:11)和低

转化率(≤50%)下操作。转化率越高,硫、氮、金属、残炭的脱除率越高,但氢耗也越高。原料越重所需反应压力越高,原料氮含量高,则需提高反应压力,压力高芳烃的加氢饱和水平高。提高温度虽可增加转化率和反应速度,但焦炭沉积速度加快,开工周期缩短,且对加氢反应的化学平衡不利(加氢反应为放热反应)。氢气和催化剂的存在有利于抑制生焦反应,从而延长开工周期。在固定床操作温度范围内,主要发生催化反应,反应物扩散到催化剂微孔内,在活性中心上吸附并发生反应。由于重油分子较大,杂质较多,因此反应为扩散控制【14】。

影响石油馏分加氢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空速和氢油比、原料的性质和催化剂等【5】。

3.2 加氢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加氢精制技术在石油加工中的应用范围,涵盖了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大部分石油产品,如气态烃类、直馏及二次加工汽油(催化裂化汽油、焦化汽油、热裂解及蒸汽裂解汽油)、煤油、直馏及二次加工柴油等。仅就汽柴油加氢精制而言,它是工业上解决汽柴油质量问题的最有效、最普遍的使用方法【15】。

3.2.1国外柴油加氢精制技术发展状况及技术特点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要求不同,各国公司分别开发了自己的技术,如美国Albemarle公司开发了一段和两段工艺、美国UOP公司开发了MQD工艺、美国Exxon公司开发TDODD工艺等【16】。

⑴UOP公司开发的最大量生产优质柴油MQD联合精制技术

为了满足大量生产低硫、低芳烃、高十六烷值和良好低温流动性优质柴油的需要,UOP公司开发了最大量生产优质柴油的MQD(Maximum quality distillate)联合精制技术【17】。其核心是催化剂,包括Co-Mo类型的加氢脱硫催化剂N-40、N-108和N-200;Ni-Mo 类型的深度芳烃饱和加氢催化剂HC-H、HC-K、HC-P、HC-R和HC-T;贵金属催化剂的深度芳烃饱和催化剂AS-250;加氢裂化催化剂从无定型的DHC-8到分子筛的HC-24;非贵金属的催化脱蜡催化剂HC-80和贵金属的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DW-10。

典型的MQD Uniting单段反应流程主要是柴油深度脱硫,采用非贵金属CoMo/NiMo,可将硫含量从1.85%降至350μg/g或50μg/g。

⑵Axens开发的Prime-D柴油加氢脱硫过程

Axens开发的Prime-D生产技术是柴油深度、超深度加氢处理技术【18】。它有双催化剂系统和多催化剂系统,采用缓和的氢分压和较高的空速,对各种原料都有良好的适应性。成套的Prime-D单段或两段工艺技术不仅可应用于柴油的脱硫,同时还可脱氮、脱芳烃及提高十六烷值。采用单段的Prime-D技术,在总压为3.0~5.OMPa、温度为340℃~360℃、液时空速(LHSV)为l和2的操作条件下,通过深度加氢脱硫或超深度加氢脱硫,可使直馏粗柴油及其与催化裂化粗柴油的混合油的硫含量分别降到500μg/g和30μg/g的水平。若采用两段工艺,则可减少柴油的多环芳烃含量及提高十六烷值。

⑶ MAKFining-PDT工艺技术

MAKFing是ExxonMobil研究和工程公司、Akzo Nobel化学品公司、Kellogg Brown&Root公司和Total-Fina研究公司组成的一个全球性加氢技术联盟。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柴油规格要求, MAKFing 联合开发了MAKFing.PDT(MAKFing.Premium Distillate Technology)工艺。它包括四个工艺技术:超深度加氢脱硫(UDHDS)工艺技术、加氢脱芳(HDAr)工艺技术、重馏分加氢裂化(HDHDC)工艺技术和低温流动性改进(CFI)工艺技术。

⑷ABB Lummus Global公司的SynSat/SynShifi工艺

由Shell Global Solutions、ABB Lummus Global和Criterion催化剂公司组成的SynAlliance,已经开发了改进柴油的不同方案和方法【19】。所涉及的工艺称为SynTechnology,结合了先进的高活性SynCat催化剂与各种反应器系统设计。SynTechnology包括SynHDS、SynShifl、SynSat和SynFlow四种。其中,SynSat可生产超低硫柴油,使芳烃(多环和单环)饱和,附带降低密度和改进十六烷值的功能;SynShifl工艺是选择性开环工艺,着重于加工全沸程原料而生产超低硫柴油,同时有降低密度、改变T95以及改进十六烷值的优点。

⑸Engelhard/Raytheon公司开发的REDAr催化剂和工艺技术

Engelhard De Meem公司和Raytheon公司共同开发的REDAr催化剂及工艺技术【20】,可用于LCO改质生产低硫低芳烃柴油,属于脱硫脱芳的两段工艺,在两段之间设置热氢气汽提塔,以除去第一段反应产物中的硫化氢和氨。第一段反应器装填高活性NiMo催化剂,用于将LCO的硫和氮分别脱除到低于100μg/g和低于50μg/g的水平。第二段反应器装填耐硫耐氮的Pt-Pd/无定型硅铝球型REDAr催化剂,用于油品的深度脱芳烃。

⑹ExxonMobil公司的DODD(Diesel Oil Deep Desulfurization)深度脱硫技术

DODD工艺是ExxonMobil公司发展了过去的加氢脱硫技术,主要从经济观点,确立了柴油深度脱硫技术,其流程与以前的加氢脱硫装置基本相同。原料含硫化合物类型及其含量以及氮含量、芳烃含量范围颇宽,同时反应条件范围也相当宽。

⑺Topsoe公司的两段加氢深度脱硫脱芳工艺(HDS/HDA)

Topsoe公司的HDS/HDA工艺类似于一般的Topsoe加氢处理工艺,采用Topsoe分级装填及高效特制反应器内构件,从而使反应器和催化剂性能最佳【21】。

3.2.2 国外超低硫柴油生产技术

从2010年NPRA年会资料分析,生产超低硫柴油(ULSD)主体技术仍然是加氢技术,其中利用新催化剂来改造现有装置仍是主要发展方向,约70%ULSD装置选用这种方法。新催化剂的开发注重提高脱氮活性,从而获得更高的脱硫活性,并注重提高加工LCO的能力。

Criterion公司采用CENTREA技术,通过提高催化剂上MoS颗粒分散度、最大限度提高催化剂的硫化度和优化活性中心组装,开发出生产ULSD的新一代催化剂:CoMo型DC-2618催化剂和NiMo型DN-3630催化剂。新一代CENTREA催化剂的HDS活性比之前开

发的ASCENT和CENTINEL催化剂高出许多。DC-2618更适干低压应用,具有提供直接脱硫途径的能力,并有更强的HDS和HDN能力。HDN活性的提高使DC-2618在低压下的反应温度比最好的ASCENT CoMo催化剂低3.9~11.1℃,DN-3630更适于高压应用,与之前开发的NiMo催化剂相比,DN-3630具有更好的HDN活性和更高的加氢脱硫能力。DN-3630在高压下的反应温度比前一代ASCENT DN-3531和CENTINELDN-3330低5.6~11.1℃。对工业ULSD装置用新一代CENTREA催化剂代替原来使用的CENTINEL或ASCENT 催化剂的评价表明:①在低压下使用DC-2618,可加工干点更高的直馏瓦斯油;②在中压下使用DN-3630,可加工更多更重质的LCO;③在高压下使用DN-3630,可减少催化剂更换频率,每5年大修周期中催化剂更换次数可比DN-3330少一次。

ART公司针对LCO作为柴油组分十六烷值低和颜色差的问题,新近开发了SRO选择性开环催化剂技术。采用NDXi/SRO复合催化剂体系,以含有25% LCO的柴油为原料,在LHSV为1.0 h-1、压力为8.55 MPa,氢油体积比约500的条件下进行中试,可以得到硫含量为8~10μg/g的ULSD,十六烷值提高幅度超过11个单位(采用NDXi催化剂柴油十六烷值提高幅度不到7个单位),产品的色度改善0.5个单位(与采用NDXi催化剂相比)。主要是增加了芳烃的饱和与转化,尤其是降低了多环芳烃的含量。

Albemarle在过去两年中推出了两个新牌号催化剂KF-770和KF-771 。KF-770是一种CoMo催化剂,具有调节得很好的酸性,因此可保持稳定并能在低压ULSD装置中提供高性能。KF770已在15套以上装置中成功应用。KF 771是一种具有中等酸性(为了提高脱氮功能)的CoMo催化剂,是ULSD催化剂KF 757和KF 767的替代产品。KF 771的应用范围是低压到中压下加工LCO等一些裂化原料的ULSD装置【22】。

3.2.3国内柴油加氢精制技术发展状况及技术特点

按生产目的不同,柴油加氢技术分为三大类:柴油加氢精制技术、柴油改质技术、柴油临氢降凝技术。它们的开发背景不同,其特点和应用场合也不同【23】。按照21世纪清洁燃料产品质量的要求,目前我国柴油产品质量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硫、氮、芳烃含量高,密度大而十六烷值低。解决这部分劣质柴油的质量,使其达到清洁柴油的规格要求,除对催化裂化原料进行加氢预处理外,国内还开发了针对催化柴油的加氢精制和加氢改质技术。

⑴柴油加氢精制技术

加氢精制是在催化剂和氢气存在下发生氢解反应,脱除柴油馏分中的硫、氮、氧和金属,同时,绝大多数烯烃被加氢饱和,而芳烃得到加氢饱和的量则很少。柴油加氢精制工艺技术在国内发展和应用方面可以分为低压(≤6.0MPa)加氢阶段和中压(6.0~10.0 MPa)加氢阶段。低压加氢可以很好地脱除柴油中的硫,脱氮能力稍差,其优点是操作压力低,设备投资较少,装置工程建设费及装置能耗都相对较低,缺点也正是由于其反应压力低,柴油中稠环芳烃加氢反应速度及平衡转化率都比较低,改质能力差。

中压加氢在工业生产中采用最广泛的压力等级是8.0MPa(氢分压>6.0MPa),在此压力下,不但可以很好地脱除氮,而且通过调整催化剂,还能使柴油中稠环芳烃的部分芳环发生加氢反应,满足提高柴油十六烷值,改善油品质量的要求,同时为柴油深度脱芳装置改造留有余地。

目前我国已有百余套加氢装置正在运转,其中绝大部分由国内自行设计和建造,近几年又有一批大型加氢装置如齐鲁26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茂名250万吨/年加氢精制、南京26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等相继建成投产。目前,国内正在运转的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最大规模为300万吨/年,建在镇海炼油化工股份公司,加工伊轻直柴与催化柴油的混合油,该装置采用FH-5催化剂和3936再生剂。

针对满足生产欧IV排放标准即硫含量小于50μg/g清洁柴油的需要,抚顺石油化

工研究院在FH-DS催化剂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新一代高活性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FH-UDS。通过制备更大孔容和更高比表面积的新型改性氧化铝载体、对活性会属组分进行更为合理的匹配及负载方式研究等改进措施,使得FH-UDS催化剂的加氢脱硫相对活性比FH-DS催化剂提高了30%以上,提高了催化剂的市场竞争力。

⑵柴油加氢改质技术【24】

①MHUG柴油中压加氢改质技术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MHUG技术1992年首次在大庆石化总厂12万吨/年加氧裂化装置上工业试验取得成功,并通过中石化鉴定【25】。目前已有4套装置采用该技术。FRIPP开发的同类技术也已于1997年在北京燕山石化总厂100万吨/年新建加氢改质装置上实现工业化,取得预期效果。MHUG技术被美国油气杂志社称为世界上三大生产低硫低芳烃柴油技术之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技术的开发是以改善劣质催化裂化柴油质量为目标,一方面降低催化裂化柴油中硫、氮等杂质含量,改善油品颜色;同时大幅度提高催化裂化柴油十六烷值,从而生产符合“世界燃料规范”的l类、Il类标准柴油。

MHUG的技术特点是,在中等压力下,采用单段双剂串联一次通过的简单工艺流程。在相互串联的精制和改质两台反应器内,分别装入加氢活性高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和选择性开环能力强的加氢改质催化剂。根据原料情况和产品质量、品种需求情况适当匹配两种催化剂的比例。MHUG技术催化剂已开发到第三代,其性能不断提高,已在大庆石化、锦州石化、武汉石化、洛阳石化、燕山石化、中海油等多套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

②MCI最大柴油十六烷值改进技术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最大限度改进柴油十六烷值的技术(MCI),可较大幅度提高柴油十六烷值,同时其柴油收率高达98%以上【26】。MCI技术所采用的分子筛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氮性能,但是如果氮化物含量过高,则影响提高十六烷值的幅度。如果原料的氮含量高,则需要采用加氢精制/MCI组合工艺技术,将具有高脱氮活性的加氢精制催化剂与MCI专用催化剂匹配,使MCI催化剂充分发挥提高十六烷值的功能。加氢精制/MCI组合工艺目前在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炼油厂2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大连石化8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大港油田炼厂4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上已成功地进行了工业应用。

③柴油深度脱硫、脱芳烃的两段加氢技术

为生产符合世界燃料规范Ⅱ、Ⅲ类柴油产品,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柴油深度脱硫、脱芳烃的SSHT和DDA技术Il 61。SSHT技术采用一种(也可以是两种)加氢性能强的非贵金属加氢精制催化剂,采用一个反应器(也可以是两个串联)及一次通过流程,在4.8~8.0MPa的中压下,以柴油馏分为原料,可生产符合要求的Ⅱ类产品。SSHT技术已于2001年7月在燕山石化100万吨/年重催装置进行了工业实验。DDA技术采用两段集成反应工艺流程,在较缓和的条件下,可生产Ⅲ类柴油,柴油收率达到97%以上。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两段法柴油深度脱硫、脱芳技术采用贵金属催化剂,处理中原加氢催化柴油试验结果表明,在氢分压5.5~7.0MPa,氢油比600~800,体积空速1.0~2.0h-1的条件下,处理硫含量50μg/g~250μg/g,氮含量15μg/g~70μg/g,芳烃含量43.3%的中原加氢催化柴油,通过调整反应温度便可分别生产符合《世界燃料规范》Ⅱ类和Ⅲ类标准清洁柴油,且柴油收率都在97%以上。

④催化柴油深度加氢处理工艺(RICH)

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催化柴油深度加氢处理工艺(RICH),工艺流程与常规的加氢精制一致,仪采用一种双功能催化剂,可同时完成脱硫、脱氮、烯烃、芳烃饱和及选择性开环化反应【27】。该工艺在保持高柴油收率的前提下,可较大幅度地降低密

度、提高十六烷值,密度降低值在O.0359/cm3以上,十六烷值提高幅度在10个单位以上,柴油收率可保持在95%以上。该技术于2001年初在中石化洛阳分公司80万吨/年催化柴油加氢精制装置上成功应用。

⑤RTS加氢工艺

采用一种或两种非贵金属加氢精制催化剂,将柴油的超深度加氢脱硫通过两个反应器完成。第一反应器为高温、高空速反应区,对深度脱硫和脱氮反应有利,在第一个反应区中完成大部分易脱硫硫化物的脱硫和几乎全部氮化物的脱除;第二反应区为低温、高空速反应区,脱除了氮化物的原料在第二个反应区中完成剩余硫化物的彻底脱除和多环芳烃的加氢饱和,并改善油品颜色。RTS技术的柴油产品硫含量<10μg/g。RTS工艺流程的突出特点在于,在常规加氢精制反应器出口换热器的后面增加一个高空速的小反应器,精制反应器产物通过与原料换热后降低至所需的深度脱硫反应温度,增加一个反应器后装置能耗基本不增加。

RTS超深度脱硫集成技术已应用在中石化燕山炼化分公司260万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中,目前正处在工程建设阶段,预计2012年上半年投产。

4 国内外液相循环加氢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目前,柴油深度加氢精制主要采用氢气循环的单段工艺技术和两段工艺技术。单段工艺非常普遍,采用传统的加氢脱硫催化剂通过增加反应苛刻度如提高反应温度、氢分压或是降低反应空速等,实现柴油的深度脱硫甚至超深度脱硫,但由于在较高反应温度下操作时,会导致产品颜色变差和催化剂寿命缩短,而降低空速则意味着处理量的减少等,所以单段工艺生产低硫柴油甚至超低硫柴油,经济上不一定合适。采用两段法加氢技术生产低硫低芳烃柴油在现阶段仍具有很大吸引力,但是两段法投资大,操作复杂,目前工业装置不是很多。

在常规的固定床加氢工艺过程中,为了控制催化剂床层的反应温度和避免催化剂积炭失活,通常采用较大的氢油体积比,在加氢反应完成后必然有大量的氢气富余。这些富余的氢气通常经循环氢压缩机增压并与新氢混合后继续作为反应的氢气进料。该工艺循环氢压缩机的投资占整个加氢装置成本的比例较高,氢气换热系统能耗较大。如果能够将加氢处理过程中的氢气流量减小并省去氢气循环系统和循环氢压缩机,则可以为企业节省装置建设投资,并降低清洁燃料生产成本。

4.1 液相加氢技术的发展【28】

常规脱硫的方法是使用滴流床反应器,操作时在催化剂床层内循环大量氢气,它比化学耗氢所需氢量要高出10倍。为解决深度脱硫带来的困难,全球各企业和研究部门开发了多种方法:用活性更高的催化剂替代现用催化剂;提高操作温度;提高氢纯度或提高氢分压;改进反应器;改进催化剂床层的进料分配;从循环气去除硫化氢等。在常规用氢气循环的单段和两段加氢脱硫工艺技术中,氢气与液体进行混合,并通过分配器平衡地进入催化剂床层。随着反应发生,氢气从液体中耗去,必须从气相加以补充,因而反应速率受到液相中气相氢气传质的制约。

由工艺动力学公司开发的IsoTherming工艺设计,改变了这一状况。新工艺依靠新鲜进料和液相产品大量循环时所溶解的氢,来提供新鲜原料进行加氢反应所需要的氢气。新鲜进料和循环物流与反应所需的全部氢气一起进入催化剂床层。当氢气呈液相以溶解氢形式进入反应器时,整个反应受到内在反应速率(催化剂的有效因素和实际反应速率)的控制。

过程动力学公司和林德比欧西过程设施公司经过6年的开发,于2003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建设了商业规模装置。该装置规模为20万吨/年,产品硫含量达到10μg/g。此后,又在这家工厂继续将该工艺应用于煤油加氢处理和柴油加氢处理改造,并在弗吉尼亚州一炼油厂应用于60万吨/年超低硫柴油加氢处理装置。

(发展战略)如何正确处理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20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市场瞬息万变,技术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常常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它既可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挑战,又可给企业带来商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既要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又要面对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企业能否随着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不断研发市场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这是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关键,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是高科技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力。技术创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企业凭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可以迅速占领市场。科技与经济交织在一起的激烈竞争在全球展开,世界各国都在调整自己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战略,都把企业技术创新放在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为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能为企业自身带来可观的利润,而且会涉及到相关的企业,从而形成众多企业相互竞争的创新浪潮,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不仅是加速企业自身发展的活力源泉,而且也是加速整个现代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技术创新是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全球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面临的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对手是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的跨国公司,企业要在这样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造就自己的核心能力。而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是企业的技术能力,是企业在技术上具有别人不

能模仿的、持续创新并能持续保持领先的能力。要保持市场占有率,必须持续不断更新技术和产品。企业的核心技术,对企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自有基础技术研究成果,直接关系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行为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行为,基础技术成果是企业社会经济行为的支柱之一,产品的相关实用技术,产品化技术和产业化技术是支持企业社会经济行为的另一个重要支柱。 企业的发展,必须有明确的研发方向和市场定位,这对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十分重要。任何一个企业,不管其具体的产业及产品特点如何,都是一个多种技术有机组合而成的组合体。技术是企业生存的支撑,技术创新则是企业在竞争中发展,赢得和保持某种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力所在。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当前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更是企业增强发展能力、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运行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买方市场基本形成,企业面临全面竞争的发展环境,出现了利润率平均化和下降趋势,分化、调整、改组加剧,大型化、规模化和小型化、专业化竞相发展,不少企业进入“二次创业”或“再次创业”的新阶段。技术创新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企业技术创新不仅决定和统率着企业技术发展的具体行为,也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企业能否正确选择并贯彻实施合适的技术发展方式,不仅是企业能否顺利实现技术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如日本企业所

技术创新 发展阶段与战略选择

林毅夫技术创新、发展阶段与战略选择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动力,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学术界则有争议。本文为林毅夫教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发展阶段和技术创新 对技术创新的含义,经济学界和科技界的理解不完全相同。经济学界所谓技术创新,是指一个生产者在下一期生产中所采用的技术比这一期生产的技术好,效率高,这个“新”技术不必是最新的发明。在科技界里则习惯地把创新和发明等同起来。发明是从无到有,是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现有知识存量的一个增量贡献。但在经济学里则把发明和创新分开,创新侧重已经发明出来的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运用,是和一个生产者现在实际采用的技术比较,而不是和世界总体的技术水平做比较。 最发达国家各个产业所采用技术在世界各国的相同产业中通常处于最先进的水平,既然如此,发达国家在下一期生产时要采用比现在更好的技术就只能依靠自己的新发明。关于发明,尤其是在现代高科技产业上的发明,投入非常巨大。像IBM每年的研发投入是50多亿美元,摩托罗拉40多亿美元,因特尔30多亿美元,朗讯40多亿美元。而且风险非常高:一般在最前沿技术上的研发投入,一百个立项,到最后大约只有五个取得可以申请专利的技术;在十个申请专利的技术中,大约只有一、二个具有商业价值。也就是说,在一百个研发项目中,最后只有一、二个项目,对企业的投入有了回报,对整体的经济发展作了贡献。如果只看这个最后具有商业价值的技术研发项目,它有专利的保护,可以拥有全世界的市场,其它国家的企业要用这项新技术必须付专利费,这项技术研发投资的回报率会相当高。但是如果把那99项失败也算是取得这一项成功的必要成本,那么,在最前沿技术研发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 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想要靠自己的研发取得新技术,在最前沿的技术上和发达国家竞争,成功和失败的概率,顶多和发达国家一样。但是,发展中国家如何筹措那么巨大的资金投入?根据一些研究,即使是买专利,成本一般只要这项专利技术研发成本的三分之一,而且引进的必然是有商业价值的技术,可以避免自主研发所可能遭遇的99%的失败。所以,发展中国家以引进技术为主来取得技术创新,成本会远低于发达国家自己发明技术的成本。这样,发展中国家发明专利的数量虽然比发达国家少,但是技术创新的速度却可以比发达国家快得多。 二、引进技术并非永远落后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发达国家处于技术前沿,因而必须自己研发新技术,否则就没有技术创新。发达国家必须在资本密集度很高的产业采用资本密集的技术来生产,这对发达国家的企业而言,也是一个不得不做的选择。因为在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中,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短缺,资金相对便宜,劳动力相对昂贵。 发展中国家要提高整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也就是每个劳动者所拥有的资本的量。必须创造更多的剩余,实现最高的积累。

技术创新概论

第三讲 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 一、工场手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 工场手工业经济时代,推动工业生产力发展的,最初不是发明家和企业家,而是商人。商业的需要,推动着产品的产量增加和手工工具的改良。当时,手工工具的发明和创新,依靠的是工匠的经验和技艺,工匠集发明者与创新者于一体,其成果便直接在手工业工场得到应用。工场手工业时代的工具创新是由许多工匠渐进式创新集成的,以至从现有的资料中无法分清是怎样发明的。如玻璃产品的制造和工艺创新。 二、机器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 *机器工业时代的技术创新首先出现在英国,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纺织机的发明与应用开始,历经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机床的发明与应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机器工业技术体系。这一过程是工具机、动力机、传动机的发明与创新交互作用的过程。这一时期机器的创新同时伴随着产业化的过程。 (一)纺织技术——工业革命的源头 *1733年英国钟表匠凯伊(J.Kay,1704 — 1774)发明了飞梭,使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并使布面加宽。结果纺纱与织布不协调,长期发生“纱荒”。曾当过木工的织布工人哈格里沃斯(J.Hargreaves 约1720 — 1778 )发明了竖锭纺车,以他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机”并于1770 年登记了专利。消除了纺纱和织布的瓶颈,成了产业革命的火种。 *1769 年理发师阿克赖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生产率提高了10 倍。如此动力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 (二)蒸汽机的发明、制造与使用 发明蒸汽机的动因 蒸汽动力机的发展 *公元前120年,古埃及亚历山大的希罗,制成用蒸汽的力量带动的简单的机械传动装置。

*1679年,法国工程师巴本(1647一1712年) 研制出了一种“蒸煮器”,蒸煮器”就是现代人们常用的高压锅。*1690年,巴本制成了第一台单缸活塞式蒸汽机。 4、1698年,英国工程师萨弗里(1650—1715年)又发明蒸汽泵。 它的直接目的是抽水。蒸汽泵是第一台投入实用的蒸汽机。 5、1705年,英国工程师纽可门(1663—1729年)与萨弗里一起 探讨改进方案,造出了一台蒸汽机。 6、1769年,瓦特造出了第一台样机并不断改进蒸汽机 纽可门的蒸汽机 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原因 到了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工业生产对于动力机的需要空前增长,但纽可门蒸汽机只能用于矿山抽水,不能满足新的需要;加上力学,机械学的发展,钢铁冶炼和制造工艺的提高,瓦特蒸汽机应运而生。 瓦特蒸汽机发明的进程 *1765年,瓦特想出了在汽缸之后再加一个冷凝器的主意。 *1769年,瓦特造出了第一台样机,并获得发明冷凝器的专利。 *1781年,瓦特改变了蒸汽机只能直线做功的状态。 *1782年,瓦特进一步设计出了双向汽缸,使热效率又增加了一倍。 *1790年,瓦特机几乎全部取代了老式的纽可门机 *瓦特后来又发明了离心调节器,它使输入的蒸汽不致太多或太少。 瓦特与他的蒸汽机 *瓦特蒸汽机发明的进程 *1766 年罗巴克与瓦特签订合同, 赞助瓦特进行新式蒸汽机的试制。1769 年制出了第一台样机。同年,瓦特因发明冷凝器而获得他在革新纽可门蒸汽机的过程中的第一项专利。 * 博尔顿赞助瓦特,1781 年底,瓦特以发明带有齿轮和拉杆的

论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摘要 技术创新划分为生产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前者提高生产率,因而能够推动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后者改变产品的质量和差异性,不一定加速增长。产品创新在后工业经济时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因此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比不上工业经济时期。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证明了这一趋势。 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对一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快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创新的质量,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战略性政策。本文从技术创新的理论渊源谈起,在承认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利用技术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后工业经济;生产力;经济发展 ABSTRAC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divided into production process innovation and product innovation. The former can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so it can improve the speed of economic growth, which changes the quality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product, and not necessarily accelerate the growth. Product innovation is the main form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post industrial economy period, so in this new historical stage,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industrial economy. The economic realities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proved this trend.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thir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d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first productivity, its impact on a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万吨合成氨模型和大型炼油厂炼油装置整体模型

模型产品详细参数表 3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仿真模型 1、规格:3500×1800mm 2、制作说明:3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立体模型是我厂在大连理工大学、石油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专业老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的需要,按照合成氨工厂的设备、管道、厂房等配置要求以及模型工艺特点而完整系统地按比例制作的仿真合成氨工厂模型。该套模型装置采用电动、灯光、立体、透视、标识、色彩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使这一“微型工厂”仿真性强,具有逼真、美观、动态、直观等特点。装置模型具有工艺特征和典型设备的内部结构,使学生不出校门就掌握了实习所需掌握的大部分内容,使学生在宝贵的工厂实习时间里,去真正实习生产、实习操作和控制,完成一个高起点、高效率的实习环节,同时节省在工厂里的实习时间,节省资金。 该套装置模型制作精巧、逼真、设备齐全,设备位号清晰、管线色彩鲜艳,按行业标准着色,便于工艺流程走向,管道内布有灯光,演示合成氨的工艺流程。模型设有绿化带,整体美观实用。 该套装置模型其主要布置有: 该套装置模型其主要设备有: 1、脱硫系统设备:主要有过滤器、吸入罐原料气压缩机、加氢转化器、脱硫槽、换热器。 2、烃转化为CO、CO2、H2系统设备:主要有一段转化炉、二段转化炉、废热锅炉、高低变换炉、换热器。 3、粗气体净化系统设备(采用苯菲尔特液脱碳法):主要有CO2吸收塔、再生塔、甲烷化炉、分离罐、贫液泵、半贫泵、闪蒸槽、储罐、换热器。 4、纯合成气压缩、合成氨系统设备:主要有氨冷器、吸入罐、合成气压缩机、氨合成塔、开工加热炉、换热器。 5、循环气、合成气分离、惰性气体排出系统设备:主要有循环气压缩机(冰机)、氨分离器、三级闪蒸塔、氨冷器、换热器。 6、蒸汽平衡系统设备:主要有高压汽包、废热锅炉、辅助锅炉、透平、再沸器、换热器。 7、其它设备:主要有水处理车间、控制室、配电室、办公楼、绿化带等。 8、系统管线:主要有工艺气管、水管线、蒸汽管线、苯菲尔特液管线、氨管线。主要管线有灯光演示。 模型还将水处理车间、控制室、配电室、办公楼、道路、绿化带等详细做出。 总体制作分为台座、托盘、本体、灯光演示控制部分。台座采用钢材料构件结构,模型四周采用铝塑板等高级装饰材料优化设计制作;托盘制作与台座制作相似,托盘采用不锈钢材料包边。 整套模型安装在600mm的高级展台上,模型电源采用单相、220V交流电源。功率800W,模型具有路灯、塔灯和厂区绿化等美观效

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研究

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 机制研究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研究 于树江 1 戴大双2武春友2王云峰1 (1.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130 2.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大连116023)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分析了产业演进过程中创 新所起作用。微观机制中,企业的创新行为,使企业间竞争优势的对比发 生变化,促进产业集中度的调整,同时不断构筑、调整所在产业的壁垒。 产业在创新过程中通过对技术的不断导入、积累,产业技术结构也始终处 于变动、调整之中。这样,在创新过程中,产业演进通过产业市场结构、 产业技术结构的演进表现出来。同时,不同的产业市场结构、技术结构又 决定着创新的模式与特点。 关键词创新产业演进市场结构创新模式技术结构 1 引言 本世纪初,熊彼特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他特别强调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社会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的联系。熊被特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可以归结为三种理论,即技术推动说、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关系、以及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毫无疑问,熊彼特的工作构成了现代创新研究的基础和起点。[1]现代经济增长已从自然资源时代、资本时代发展到了创新时代,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在产业的成长过程中,创新活动影响着产业的市场结构与技术结构的演进,而创新的模式与特点在不同的产业演进阶段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析研究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对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创新推动产业市场结构的演进 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的变化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企业的发展、行业的演化都伴随着市场结构的演进。根据克拉克森的定义,市场结构是指:“市场或产业结构涉及影响竞争过程性质的那些市场属性,因此,市场结构包括企业的规模及规模的分布、壁垒和进入条件、产品差异以及企业成本结构和政府管制的程度”。[2] 市场结构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整体性是指每个产业从整体上表现出区分于其他产业的竞争属性,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和产品差异等就是指市场结构的整体性而言的。动态性是指产业是不断演化的,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演变,推动了市场结构的动态变化。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目前的技术创新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未来的市场竞争地位,所以可以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是导致市场结构变化的核心要素。[3] 市场结构一般用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产品差异化程度度量。产品差异主要是由企业造成的,所以一般主要探讨市场集中度以及进入和退出壁垒。 创新与产业进入壁垒 于树江,1973年生,讲师,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与管理。E-mail:。

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一般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等一系列活动。技术创新的实践与研究在世界围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国际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以及城市、产业、企业创新体系的构筑越来越受到人们和社会的关注,而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活跃的细胞和系统,只有依托基础科学,瞄准技术轨道,提升技术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和自主创新,才能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

新人才大量涌现。 企业界对国家明确要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对国家以后将重视发挥企业在科技攻关中的作用及有关规划,对国家出台的鼓励企业创新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和产业升级结合的包括产业结构调整、鼓励装备产业发展等政策都非常支持,寄予厚望。需要切实解决的根本问题一是如何按产业化原则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国家创新战略中的地位;二是如何提升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资源的效率。其中涉及政策体系、政策重点及政策执行机制等方面。 一、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自治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已取得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创新主体的认识不足、地位不明确。首先是在思想认识上有差距,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创新是灵魂”,创新是国家强盛之本,是企业走出困境实现振兴之本。特别是一些企业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认识还没有到位,缺乏在的动力,因而影响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造成这种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技术投入少,没有成为创新主体。除了大型龙头企业外多数大中型企业一是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参与国际竞争

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技术创新战略决定和统帅创新行为。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生产技术、科学技术落后,科技投入少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宜实行以模仿创新为主,率先创新为辅的技术创新战略。 一、率先创新战略与模仿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从创新的时序上看,可分为率先创新和模仿创新,相应的,有率先创新战略与模仿创新战略。率先创新战略就是在世界范围内追求技术领先、产品领先、市场领先,确立并保持竞争优势的技术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就是干方百计获取(购买、破译等)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加以研究、改进,生产出性能、质量、价格等方面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与率先创新者竞争,获取经济效益的创新战略。 率先创新战略的优点是,在技术上遥遥领先,在一段时间内可获得垄断利润。但实施率先创新战略,需具备一系列条件。 1.科技投入强度大

近几十年来,世界上的重大技术创新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科技投入占全世界的90%以上,而这些国家的跨国大公司的科技投入一般超过本国科技投入的60%以上。科技投入强度大,是这些大公司率先创新的基础。如IBM,60年代初,向第三代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进军,一共投资5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首批三颗原子弹的科研经费。投资之大,史无前例,以至\"研究开发一旦失败,IBM将不复存在\"。IBM以血的代价开拓创新,奠定了在计算机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科技实力雄厚 率先创新是~种前无古人的工作,从设想、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各个环节都必须有一批优秀人才,形成完整的创新链。对率先创新来说,研究开发更具有决定意义。因此,各大公司都建立了庞大的科研机构。美国贝尔研究所有2万名员工,博士占科研人员的20%以上。自建所以来,取得两万多项专利,50多项重大发明,七人四次获诺贝尔奖。这些大公司聚集了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具备了率先创新的科技实力。 3.技术积累丰厚,科研、试验、生产条件优越

浅谈现代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一)

浅谈现代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一) 论文关键词:知识社会;现代经济;技术创新 论文摘要:走技术创新之路,是现代经济发展和知识社会进步的一条捷径。当夸社会正面临知识社会的时期,知识的生存、扩散与进步日益依赣于技术的创新和进步。现代经济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共同体,其迅速发展越来越依靠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技术创新是开启现代经济迅猛发展的金钥匙,是推动知识社会前进的助力器。当前,世界经济正加速向全球化和知识化方向发展,发达国家正经历着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战略转移,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倍努力迎头赶上。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究竟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因势利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富民强国之路,是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极其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走技术创新之路,是现代经济发展和知识社会进步的一条捷径。因而要处理好现代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一、当今社会正面临知识社会的时期,知识的生存、扩散与进步日益依赖于技术的创新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知识作为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潜在因素,逐步从后台走到前台,显示出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迅速跨上了通向知识社会时代的列车,看到了一片曙光。“知识社会”所处的社会背景主要反映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知识社会的明显特征是知识的高速增殖、迅速膨胀和爆炸式增长。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每隔5—7年知识量就翻一番;全世界每天发表2万篇文献著作;目前世界上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数量相当于过去20130年中科学家数量的总和。知识增长的曲线似乎是绝对上升和无尽无头的,知识同样是没有极限和无穷无尽的。今天人们可以在一瞬间将任意且大量的知识几乎同时传送到世界任何一方。 二是知识的增长是技术感生的,技术的发展是知识社会的基础。近百年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知识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技术推动知识的增长,而知识的增长又促进技术的发展和技术能力的加强。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极其数据网络等高新技术兴起,使社会采用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当今世界范围内与因特网联网的计算机数量正以每l5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似乎是知识的增长伴随着网络的增长而增长。 三是知识社会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创造,人是知识社会的主体。知识增长、技术感生的这一事实,绝对不会使知识社会变成一个技术的复制品。当你将信息和知识在眼前展示和比较的话,你就会发现硬件包括作为原材料使用的信息在内永远不会替代人类智慧。当体操纵鼠标进入因特网,引发的信息像雪崩一样从你身边滚过的时候,这并不会使你马上变得聪明。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人不是退却到事物边缘而是进入到事物的中心,不是作为客体而是作为主体、作为具有天赋和使命与具有充沛能力和才华的主人身份出现的。 四是知识社会不再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形态,而有可能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和趋同性的共同体。知识社会存在着更多的机会是社会结构出现活力和生机。比如:社会知识量的迅速膨胀使得各种知识愈来愈急速微分和细化,朝着知识专业化、职业多样化方向发展。其结果是每一个对各种事物的细节了解愈来愈少,愈来愈依赖于他人和专家的知识,因而不得不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表现在研究和学习领域尤为突出,错综复杂的研究课题单靠一个人是解决不了的,集体协作精神已经替代了崇拜天才。 五是知识社会以知识经济为生产力的主要特征,竞争仍然是其发展动力。在向知识社会转化的过程中,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所占份量越来越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不仅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而且成为一种多方寻求的产品,一种提高竞争力和创收的无形产品。国民经济的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现有知识更新的范围和程度,即体现于知识的质量和现实作用。六是知识社会将改变人们劳动的含义和结构。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劳动世界正在经历着结构性变化。企业家越来越依靠知识个性化的人,越来越向所有人都开放机会,使之

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作者:————————————————————————————————日期:

浅谈创新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 当今世界正步入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的时代,全球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没有创新就没有高技术产业,也就不能使传统产业得到可持续地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各种企业都把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作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不断增加企业创新的资本投入及知本投入,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结合设计院近几年的实践谈谈创新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 一.创新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快,出现知识爆炸现象。知识的转化越来越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不断缩短。知识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知识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与此同时,知识失效的速度也明显加快。如果企业不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不学习掌握新的知识,不根据市场变化对企业的经营战略、内部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调整创新,最终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更难获得快速发展。所以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强烈要求企业不断创新。 从当今世界500强企业的变化趋势看,现代管理是企业保持长盛不衰的手段,科技水平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必须从企业战略高度来认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问题。当今科技发展呈现出以往所未有过的新特点,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是:科技已从真正意义上成为了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驱动力。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科技与经济、与自然、与社会的结合更紧密,影响更深远。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巨大驱动力,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带动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优化升级。哪个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能力强,其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就强、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情况下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足。无数事实说明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别,导致了企业竞争力和企业在市场中地位的变化。科技创新能力不仅仅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目前我国许多国有企业是由以前的全民事业单位、集体企业、乡镇企业转制而来,在从以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今天,由于对市场经济的规律认识不足、缺乏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危机意识,很多企业已退出市场竞争的舞台。也正是因为过去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目前市场经济环境尚不十分完善,企业在观念和认识上滞后,企

炼油厂实习心得体会

炼油厂实习心得体会 【篇一:我的齐鲁石化炼油厂实习报告】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进行为期两周的 生产实习。这些天的实习的主要流程就是轮流在西维护、甲变、cfb 炉、四常四个车间跟工人师傅们学习,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顺利 的完成了此次工业实习任务。 能来到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这样的公司真的很高兴,中国石化集团 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是全国颇具规模的炼油企业之一,于1966 年4月动工建设,1967年10月投入生产,现已成为加工能力 10500kt/a,占地面积587公顷的现代化石油加工企业。该厂拥有生 产装置和辅助生产装置60余套,拥有相应配套的科学研究、开发设计、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等设施,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含硫原油 加工以及沥青、硫磺生产和加氢工艺技术应用基地之一,生产的39 种石油产品畅销全国27个省市,部分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各生产 车间也配备了很强的科研开发力量,主要从事新技术的消化和应用 研究。全公司专职科研开发人员上千人。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社会、国情和专业背 景的了解;使学生拓宽视野,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劳动观念, 激发学生的敬业、创业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本次实习在学 生完成大部分专业课程学习后进行,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所学的 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大,增加学生的专业实际知识;为将来从事 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生产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校也以培养学生观 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目标。培养我 们的团结合作精神,牢固树立我们的群体意识,即个人智慧只有在 融入集体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通过这次生产实习,使我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到了电气设备运行的技 术管理知识、电气设备的制造过程知识及在学校无法学到的实践知识。专业知识方面。在生产实习过程中,我除了学习到了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各个部分的理论知识外,逐渐形成了对电力系统的 总体认识,了解了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类型及特点,进一步提高了电力 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素质。在向工人师傅们学习时,培养了 我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在生产实践中体会到了严格地遵守纪律、

广东省工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方案(2016-2018年)

广东省工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方案(2016-2018 年) 广东省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意见》(粤发〔2015〕10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粤府〔2016〕31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粤府〔2015〕35号),提高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以创新驱动作为促进工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完善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工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全面推动技术、产品、品牌、模式、质量、管理等创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提升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有效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长,推动优势重点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初步构建创新型经济发展格局。 (二)主要目标。通过三年努力,我省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步伐加快,工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力争到2018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23%以上,其中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1.3%左右。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50%和30%。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至25万元/人左右,年均增长5.2%左右。 二、重点任务 (三)加强企业研发载体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发展阶段与战略选择

技术创新、发展阶段与战略选择(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动力,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学术界则有争议。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一.发展阶段和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对现代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斯内茨(SimonKuznets)的研究,工业革命之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一般是国家的规模扩大,人口增加,但是人均的产量不增加,人的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改善。现代经济增长是在人口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人均产量也增长,每个人可以享用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一历史性转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技术创新的速度在工业革命以后变得越来越快。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想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赶上发达国家,就只有在技术创新的速度上比发达国家更快,才有可能实现这个发展目标。 但对技术创新的含义,经济学界和科技界的理解不完全相同。经济学界所谓技术创新(technologicalinnovation),是指一个生产者在下一期生产中所采用的技术比这一期生产的技术好,效率高,这个“新”技术不必是最新的发明。在科技界里则习惯地把创新(innovation)和发明(invention)等同起来。发明是从无到有,是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现有知识存量的一个增量贡献。但在经济学里则把发明和创新分开,创新侧重已经发明出来的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运用,是和一个生

产者现在实际采用的技术比较,而不是和世界总体的技术水平做比较。最发达国家各个产业所采用技术在世界各国的相同产业中通产处于最先进的水平,既然如此,发达国家在下一期生产时要采用比现在更好的技术就只能依靠自己的新发明。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管是在传统的产业如纺织业,或是在现代的信息产业,和发达国家相比,都有相当大的技术差距。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可以和发达国家一样,靠发明来取得新技术,也可以利用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以引进技术的方式,包括买专利、模仿等等,取得技术创新。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在这两种可能方式当中到底哪一种方式比较好?应该依成本和效益的比较而定。关于发明,尤其是在现代高科技产业上的发明,投入非常巨大。像IBM每年的研发投入是五十多亿美元,摩托罗拉四十多亿美元,因特尔三十多亿美元,朗讯四十多亿美元。而且风险非常高:一般在最前沿技术上的研发投入,一百个立项,到最后大约只有五个取得可以申请专利的技术;在十个申请专利的技术中,大约只有一、二个具有商业价值。也就是说,在一百个研发项目中,最后只有一、二个项目,对企业的投入有了回报,对整体的经济发展作了贡献。如果只看这个最后具有商业价值的技术研发项目,它有专利的保护,可以拥有全世界的市场,如果其它国家的企业要用这项新技术必须付专利费,这项技术研发投资的回报率会相当高。但是如果把那99项失败也算是取得这一项成功的必要成本,那幺,在最前沿技术研发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有许多实证研究发现,拥有核心技

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HNPR-2016-03003 湘教发〔2016〕7号 关于印发《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州教育局,各高职院校、成人高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要求,推动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我们研究制定了《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湖南省教育厅 2016年2月2日 - 1 -

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16-2018年)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强化学校、企业及用人单位共同责任,优化高职教育结构布局,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增进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和使用的契合度,强化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竞争力,为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主要目标 通过三年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实力显著增强,院校发展格局更加合理,专业设置更加适应需求,人才培养结构更加合理、质量持续提高,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务湖南经济社- 2 -

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发展促进定位途径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市场瞬息万变,技术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常常影响企业的发展。它即可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挑战,又可给企业带来商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既要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又要面对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企业能否随着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不断研发市场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这是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关键。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规模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间的技术创新实力的较量。 一、技术创新的内涵 技术创新是具有特定含义的经济发展观,是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进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供应的新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不能把技术创新等同于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或单纯的技术活动,而要正确把握技术开发、工程化、商业化应用和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创新活动全过程。正因为如此,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形式和必由之路,是各类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基本前提。就工业企业来说,产品的竞争力,包括性能、质量、成本、价格、服务、交货期等,核心是技术创新。因为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不断的更新换代、适应需求变化以及创造新的市场,都有赖于技术创新。由此可见,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不仅要靠技术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而且也是目前有些处于困难的传统产业的振兴之路。无论国内国外,都不乏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以质取胜的成功事例。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 技术创新既可以由企业单独完成,也可以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完成,但是,技术创新过程的完成,是以产品的市场成功为全部标志,因此,技术创新的过程,无论如何是少不了企业参与的。具体从某个企业看,企业取何种方式进行技术创新,要视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企业自身的实力等有关因素而定。从大企业来看,技术创新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企业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提高技术开发的能力和层次,营造技术开发成果有效利用的机制;从中小企业看,主要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承接技术开发成果并有效利用的机制。对政府而言,就是要努力营造技术开发成果有效转移和企业充分运用的社会氛围,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加大技术开发成果面向市场的力度,使企业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有用的技术开发成果。 二、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是高科技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力。技术创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企业拼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可以迅速占领市场。科技与经济交织在一起的激烈竞争在全球展开,世界各国都在调整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都把企业技术创新放在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为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能为企业自身带来客观的利润,而且会涉及到相关的企业,从而形成众多企业相互竞争的创新浪潮,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不仅是加速企业自身发展的活力源泉,而且也是加速整个现代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2)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在现实的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或扩散行为相关,决定着企业的产品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而构成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是反映企业技术竞争水平乃至整体竞争实力的高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在成熟的市场竞争背后所蕴含的,是更为成熟的创新竞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

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2020)参考答案

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2020)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1 .在未来,通过工业安卓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可以将80%的重复劳动降低至()。?A. 10% ?B. 20% ?C. 30% ?D. 50% 我的答案:未做答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2 .本课程提到,细胞上的蛋白分子可以用()看到。 ?A. 放大镜 ?B. 望远镜 ?C. 电子显微镜 ?D. 显微镜 我的答案:未做答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6.根据本课程,网络购票方式的改变说明了()。 ?A.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社会剧变 ?B. 信息技术改变军事对抗方式 ?C. 信息技术改变价值创造技术 ?D. 信息技术成为大国博弈重心 我的答案:未做答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4 .根据本课程,京建法【2015】17号和18号文规定,()是第一责任人。 ?A. 设计单位 ?B. 部品生产单位 ?C. 开发建设单位 ?D. 安装单位 我的答案:未做答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 .下列各项常用纳米材料中,()可以用于体内、临床。 ?A. 脂质体 ?B. 无机纳米材料 ?C. 聚合物材料 ?D. 碳纳米材料 我的答案:未做答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6 .6.根据本课程,对可能发生重大及以上网络安全事件的信息及时向应急办报告属于监测预警的()。?A. 监测 ?B. 预警、研判与发布 ?C. 预警响应 ?D. 预警解除 我的答案:未做答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7 .根据本课程,为了有效解决“横紧纵松”而提出的“三层、两域”标识互联网的体系模型,“负责网络的 实际运行,相对静态”指的是()。 ?A. 虚拟域 ?B. 行为域 ?C. 实体域 ?D. 过程域 我的答案:未做答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8 .住宅标准化的一个非常大的障碍,就是住宅的面积用()来衡量。 ?A. 室内净面积 ?B. 公摊面积 ?C. 建筑面积 ?D. 实际面积 我的答案:未做答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9 .7.根据本课程,原则上应在()天完成调查与评估工作。 ?A. 10 ?B. 15 ?C. 25 ?D. 30 我的答案:未做答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10 .主流3G标准都采用()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