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产渔业-四种常见淡水鱼介绍

水产渔业-四种常见淡水鱼介绍

四种常见淡水鱼介绍

1.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混子、黑青鱼等。英文名:Grass carp 。

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的唯一种。又称白鲩,草根鱼,厚鱼。体略呈圆筒形,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口呈弧形,无须;上颌略长于下颌;体呈浅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腹鳍略带灰黄,其他各鳍浅灰色(见图)。为中国东部广西至黑龙江等平原地区的特有鱼类。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我国重要淡水经济鱼类中最负盛名者当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鲢(Hypophthalmictu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等世界著名的“四大家鱼”,虽均为我国特有鱼类,而草鱼以其独特的食性和觅食手段而被当做拓荒者而移植至世界各地。其体较长,略呈圆筒型,腹部无棱。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端位,呈弧形,无须。下咽齿二行,侧扁,呈梳状,齿侧具横沟纹。背鳍和臀鳍均无硬刺,背鳍和腹鳍相对。体呈茶黄色,背部青灰略带草绿,偶鳍微黄色。

草鱼肉性味甘、温、无毒,有暖胃和中之功效,广东民间用以与油条、蛋、胡椒粉同蒸,可益眼明目。其胆性味苦、寒,有毒。动物实验表明,草鱼胆有明显降压作用,有祛痰及轻度镇咳作用。江西民间用胆汁治暴聋和水火烫伤。胆虽可治病,但胆汁有毒,常有因吞服过量草鱼胆引起中毒事例发生。中毒过程主要为毒素作用于消化系、泌尿系,短期内引起胃肠症状,肝、肾功能衰竭,常合并发生心血管与神经系病变,引起脑水肿、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对吞服草鱼胆中毒者尚无特效疗法,故不宜将草鱼胆用来治病,如必须应用,亦需慎重。

jì yú

2.鲫鱼,又称鲋鱼,鲫瓜子,鲫皮子。

鲫鱼(鲤科)Carassius auratus

[地方名]喜头鱼、鲫瓜子、鲋鱼、鲫拐子、朝鱼、刀子鱼、鲫壳子、金鱼(江苏金坛)。[形态特征]一般体长15~20厘米。体侧扁而高,体较厚,腹部圆。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下咽齿一行,扁片形。鳞片大。侧线微弯。背鳍长,外缘较平直。背鳍、臀鳍第3根硬刺较强,后缘有锯齿。胸鳍末端可达

腹鳍起点。尾鳍深叉形。一般体背面灰黑色,腹面银灰色,各鳍条灰白色。因生长水域不同,体色深浅有差异。

腹部背部是白的,背部是黑的.天敌从水上方往下看,由于黑色的鱼背和河底淤泥同色,故难被发现;天敌若从水下方往上看,由于白色鱼肚和天颜色差不多,故也难被发现;经常看到有些文章里形容清晨时分“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就是这个道理。属于保护色。

[产地、产季]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鲫鱼属鲤形目、鲤科、鲫属。江苏、浙江一带称河鲫鱼,东北称鲫瓜子,湖北称喜头鱼等。鲫鱼分布很广,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鲫鱼的适应性非常强,不论是深水或浅水、流水或静水、高温水(32cC)或低温水(0℃)均能生存。即使在pH:9的强碱性水域,盐度高达4.5%的达里湖,仍然能生长繁殖。

3.鳝鱼(Monopterus albus)属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亦称黄鳝、鱓鱼、罗鳝、蛇鱼。

合鳃鱼目(Synbranchiformes)约15种细长鳗形鱼类的统称。与真正的鳗鲡目(Anguilliformes)无亲缘关系,而与鲈形目(Perciformes)近缘。产于热带淡水或咸淡水水域。体长约20.70公分(8.28吋),无鳞或具很小鳞片,背、臀鳍很低且绕过尾端相连续,鳃通常仅于喉部有一外鳃孔。一些种类的鳃本身很小,依靠通过喉部或肠的黏膜吸入的氧进行呼吸。在东方是有价值的食用鱼类,往往蓄养于池塘或稻田中。

4. 黄鳝(Monopterus alba):无鳞,在浅水中能竖直身体的前半部分,用口到水面呼吸,把空气储存于口腔及喉部,所以显得喉部肿大。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普遍的淡水食用鱼,除西北高原外,各地均产,栖息在池塘、小河、稻田等处,常潜伏在泥洞或石缝中。夜出觅食。生殖情况较特殊,幼时为雌,生殖一次后,转变为雄性,这种雌、雄性的转变现象称为性逆转现象。

淡水鱼类大全

淡水鱼类大全(图) 成都鱲(Zacco chengtui)属鲤形目,鲤科,(左边“鱼”,右边“丹”)亚科,鱲属。俗名:鱲鱼、双尾子。英文名:Chengdu chub 。 濒危等级:易危。 体长,侧扁,腹部圆。头长与体高约相等。吻稍钝。口端位,口裂向下倾斜,上颌骨向后延伸仅达眼前缘垂直下方;下颌前端有1显著的突起与上颌凹陷相吻合。无须。眼较小,位于吻端。鳞小,侧线鳞60-67。背、腹鳍起点相对,位于体中央;臀鳍发达,雄鱼最长鳍条达尾鳍基;胸鳍尖长,末端达腹鳍。体背黑灰,腹部银白,体侧有10余条黑横纹,其间具红斑点。背、尾鳍灰白,具绿斑点,其它鳍带红色。 生活在河流的小支流、小河道及小溪流中。常喜栖息在微流水的清澈水体中。分布区窄,仅发现于四川省成都及彭县附近的水体中。种群数量较小。由于分布在城市附近的小水体中,既受工业污水的影响,又受毒、电鱼等渔法的危害,致使种群个体数量明显下降,目前,在分布区范围内 已甚少见。 叶结鱼(Tor(Parator) zonatus)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结鱼属。俗称:五涧鲮、红尾勾、高鲮。英文名:Trilobed-lip barbel 。 濒危等级:易危。 体长而侧扁,背部隆起,腹面平,尾柄细。头大。吻稍尖。前眶骨前缘具缺刻和裂纹。口下位,呈马蹄形。唇肥厚,紧贴于颌的外表,上唇不分叶;下唇明显向下卷,在颏部有发达的舌状中叶,后端卷缩稍尖,末端超过口角;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须2对,吻须细弱,口角须长。侧线鳞44-50。背鳍刺粗壮,具锯齿,有一向前平卧的倒刺;臀鳍长,后伸达尾鳍基;尾鳍深分叉。体浅橄榄色,背部鳞片具黑边,体侧有5条带状垂直斑纹,其间具大黑点,背鳍膜末端微黑,尾、臀鳍橘红色。 为江河中下层鱼类,栖息于多岩石的深水底层,尤其喜欢在清澈的激流中生活。健泳,常集群活动。以底栖动物为食。生长速度较快。一般3冬龄达性成熟,春季3-4月在激流滩头产卵。

中国常见淡水鱼名称对照,图文并茂教会你认识淡水鱼

中国常见淡水鱼名称对照,图文并茂教会你认识淡水鱼 导语淡水鱼,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狭义的说,系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阶段如只有「幼鱼期」或「成鱼期」,或是终其一生都必须在淡水域中渡过的鱼类。下面是淡水鱼有哪些,淡水鱼图片及文字说明,教会你认识生活中最常见的淡水鱼。 鲤鱼( lǐ yú ) 鱼类,中文别名鲤拐子、鲤子、毛子。鲤科(Cyprinidae)中粗强的褐色鱼,学名Cyprinus carpio。原产亚洲,后引进欧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区,杂食性。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游的习性. 中文学名:鲤鱼拉丁学名:Cyprinus carpio 别称: 鲤 拐子、鲤子草鱼( cǎo yú )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鲩鱼、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厚子鱼(鲁南)、海鲩(南方)、混子、黑青鱼等。英文名:Grass carp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草鱼幼鱼期则食幼虫,藻类等,草鱼也吃一些荤食,如蚯蚓,蜻蜓等。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因其生长迅速,

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草鱼,鲤科。体延长,亚圆筒形,体长大1m余。体青黄色。头宽平,口端位,无须。咽齿梳状。栖息水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3-4龄成熟,在江河上游产卵,可人工繁殖。生长快,最大个体达30kg左右。为中国主要淡水鱼类养殖对象。分布于中国各大水系,肉味美,鱼胆有毒。中文学名:草鱼拉丁学名: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别称: 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乌青、草苞、草根(东北)、混子螺蛳青( luó sī qīng ) 学名青鱼,是鲤形目、鲤科的脊椎动物,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比较多,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青、鲢、草、鳙)之一。中文学名:螺蛳青生活习性: 它多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一般不游至水面。因为各地都能适应,肉质好,长得快,体型较大,是经济性鱼类,所以是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西湖就有许多青鱼。青鱼食性比较单纯,喜欢吃软体的螺蛳、贝壳类等食物,为肉食性鱼类,因此青鱼也是“四大家鱼”中最好吃的,肉质特别鲜嫩。鳙鱼( yōng yú ) (学名:Aristichthys nobilis)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叫雄鱼。是淡水鱼的一种。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外形似鲢鱼,体型侧扁。头部较大而且宽,口也很宽大,且稍微上翘。眼位比较低。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

水产品的分类淡水鱼

一、鱼的体形及外表结构 (一)鱼类的体形 烹饪中常用的鱼,其体型大致归纳为四类: 1、梭形:又称纺锤形,因其形似梭子,鱼体呈流线型。如草鱼、鲤鱼、黄花鱼。 2、扁形:其形扁平如片状。海洋中栖息于海底的鱼,多属于此类。如比目鱼。 3、圆筒形:其形如细长圆筒状,体长较细,如黄鳝、鳗鱼。 4、侧扁形:其形侧扁。如鲂鱼、鳓鱼、鳊鱼、鲥鱼、鲳鱼等 (二)鱼类的外表结构 1、鳞鱼鳞是保护鱼体,减少水中阻力的器官。绝大多数鱼都有鳞,少数鱼已退化为无鳞。鱼鳞在全体表呈覆瓦状排列。鱼鳞可分为圆鳞和栉鳞,圆鳞呈正圆形,栉鳞呈针形且较小。 2、鳍鱼鳍俗称“划水”,是鱼类运动和保持平衡的器官,根据鳍的生长部位可分为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按照鳍的构造,鳍可分为软条和硬棘两种,绝大多数的鱼鳍是软条,硬鳍的鱼类较少见(如鳜鱼、刀鲚、黄颡鱼等)。有的鱼的硬棘带有毒腺,人被刺后,其被刺部位肿痛难忍。 3、侧线侧线是鱼体侧面的两条直线,它是由许多特殊凸棱的鳞片连接在一起形成的。侧线是鱼类用来测定水流、水温、水压的器官。不同的鱼类其侧线的整个形状、及有无侧线也有不同。 4、鳃鱼鳃是鱼和的呼吸器官,主要部分有鳃丝,上面密布细微的血管呈鲜红色。大多数鱼的鳃位于头后部的两侧,外有鳃病盖。从鱼鳃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鱼的新鲜程度。鱼的鼻孔无呼吸作用,主要是嗅觉功能。 5、眼鱼眼大多没有眼睑,不能闭合。从鱼死后其眼睛的变化上可以判断其新鲜程度。但不同品种的鱼,其鱼眼睛的大小、位置是有区别的。 6、口口是鱼的摄食器官。不同的鱼类其口的部位、口形各异,有的上翘,有的居中,有的偏下等。 7、触须鱼类的触须是一种感觉器官,生长在口旁或口的周围,分为颌须和颚须,多数为一对,有的有多对。触须上有发达的神经和味蕾,有触觉和味觉功能。 二、常用鱼类的品种 (一)海洋鱼类 指出:四大经济鱼类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1、大黄鱼 (1)别称:大黄花、大王鱼、大鲜 (2)产季:广东沿海为10月,福建为12月至来年3月,浙江为5月 (3)产地: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以舟山群岛产量最多 (4)特点:肉质细嫩,味鲜美,肉呈蒜瓣状,刺少肉多,肉易剥离 (5)用途:适宜于清蒸、清炖、干炸、炸熘、红烧、锅塌等多种烹调方法;刀工成形一般整条使用,也可切块、条。可经花刀处理加热后形成多种形状。可制成多种口味的菜肴,如山东菜“家常熬黄花鱼”、“锅塌黄鱼”、上海的“蛙式黄鱼”等。各种花式工艺菜如“松鼠黄鱼”、“糖醋棒子鱼”等,亦可出肉作羹。

常见鱼分类

8 0 2008-06-02 添加到搜藏餐桌常见淡水鱼类 掌门人:一个厨师 标签:生活 鱼类 饮食 我国淡水鱼资源丰富,加上人工养殖,市场供应充足,其中以鲤鱼、鲢鱼、草鱼、 青鱼为最常见,此外还有鳝鱼、鼋鱼等。 鲤鱼是淡水鱼中属于佳鱼的一种 草鱼又叫草青,体色茶黄,为淡水鱼产量最多的一种 鲢鱼分为白鲢、花鲢(俗称胖头鱼)两种。 鲫鱼又叫鲫瓜,最适合氽汤 青鱼又叫乌鳍,是淡水鱼中肉质细嫩的一种 鳝鱼又名黄鳝,被视为鱼中佳品。 草鱼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一般喜栖居于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具河湖洄游习性,性成熟个体在江河流水中产卵,产卵后的亲鱼和幼鱼进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中,通常在被水淹没的浅滩草地和泛水区域以及干支流附属水体(湖泊、小河、港道等水草丛生地带)摄食育肥。 草鱼 ∙ 草鱼生活在哪里? ∙ 草鱼怎样传宗接代??? ∙ 草鱼有没有牙齿? ∙ 草鱼养殖技术,请专家指点! ∙ 草鱼熬汤有营养吗? ∙ 草鱼的做法 ∙ 草鱼吃什么长大 鲢鱼(白鲢) 鲢鱼(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又叫白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形态和鳙鱼相似,鲢鱼性急躁,善跳跃。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分布在全国各大水系。 ∙ 鲢鱼吃什么? ∙ 鲢鱼有什么营养啊? ∙ 鲢鱼有没有鱼籽 ∙ 鲢鱼有几种做法? ∙ 鲢鱼的深加工工艺都有什么? 鲫鱼 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肉质细嫩,肉味甜美,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 13克、脂肪 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味甘、平、温,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

水产渔业-四种常见淡水鱼介绍

四种常见淡水鱼介绍 1.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混子、黑青鱼等。英文名:Grass carp 。 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的唯一种。又称白鲩,草根鱼,厚鱼。体略呈圆筒形,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口呈弧形,无须;上颌略长于下颌;体呈浅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腹鳍略带灰黄,其他各鳍浅灰色(见图)。为中国东部广西至黑龙江等平原地区的特有鱼类。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我国重要淡水经济鱼类中最负盛名者当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鲢(Hypophthalmictu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等世界著名的“四大家鱼”,虽均为我国特有鱼类,而草鱼以其独特的食性和觅食手段而被当做拓荒者而移植至世界各地。其体较长,略呈圆筒型,腹部无棱。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端位,呈弧形,无须。下咽齿二行,侧扁,呈梳状,齿侧具横沟纹。背鳍和臀鳍均无硬刺,背鳍和腹鳍相对。体呈茶黄色,背部青灰略带草绿,偶鳍微黄色。 草鱼肉性味甘、温、无毒,有暖胃和中之功效,广东民间用以与油条、蛋、胡椒粉同蒸,可益眼明目。其胆性味苦、寒,有毒。动物实验表明,草鱼胆有明显降压作用,有祛痰及轻度镇咳作用。江西民间用胆汁治暴聋和水火烫伤。胆虽可治病,但胆汁有毒,常有因吞服过量草鱼胆引起中毒事例发生。中毒过程主要为毒素作用于消化系、泌尿系,短期内引起胃肠症状,肝、肾功能衰竭,常合并发生心血管与神经系病变,引起脑水肿、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对吞服草鱼胆中毒者尚无特效疗法,故不宜将草鱼胆用来治病,如必须应用,亦需慎重。 jì yú 2.鲫鱼,又称鲋鱼,鲫瓜子,鲫皮子。 鲫鱼(鲤科)Carassius auratus [地方名]喜头鱼、鲫瓜子、鲋鱼、鲫拐子、朝鱼、刀子鱼、鲫壳子、金鱼(江苏金坛)。[形态特征]一般体长15~20厘米。体侧扁而高,体较厚,腹部圆。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下咽齿一行,扁片形。鳞片大。侧线微弯。背鳍长,外缘较平直。背鳍、臀鳍第3根硬刺较强,后缘有锯齿。胸鳍末端可达

渔业养鱼品种

渔业养鱼品种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渔业养殖业越来越发展。在渔业中,养鱼是一种常见的方式。而在养鱼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养鱼品种对保证水质、降低养殖成本等方面都非常有帮助。以下就根据养殖鱼类的不同分类,介绍一些适合养殖的品种。 1. 淡水鱼类 (1)鲤鱼 鲤鱼是一种既有观赏价值又能够满足食用需求的品种。鲤鱼的品种很多,比较适合养殖的鲤鱼有草鱼、鲫鱼等。这些鱼类不仅成活率高,生长速度也较快。 (2)鲈鱼 鲈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非常适合在淡水湖、水库、池塘中进行养殖。鲈鱼的营养成分丰富,肉质鲜美,非常适合作为高档餐饮中的主要食材。 (3)罗非鱼 罗非鱼是一种来源于非洲的淡水鱼类,近年来在国内渔业养殖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罗非鱼的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适应环境能力强,

非常适合进行规模化养殖。 2. 海水鱼类 (1)金鲨鱼 金鲨鱼是一种深受观赏市场青睐的海水养殖鱼类。它的鳍和尾巴红色,身体上有明显的双线和极富光泽,非常适合成为观赏养殖用鱼。 (2)连鳍鳕鱼 连鳍鳕鱼是一种生长速度较快,且适应环境能力强的海水养殖鱼类。 这种鱼类的肉质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非常适合进行货币性养殖。 (3)鲈鱼 鲈鱼在海水中也有很高的适应能力,适合在海中进行养殖。因为鲈鱼 的鱼肉细嫩、香味浓郁,而且还含有种很多营养物质,所以非常适合 作为食材进行利润性养殖。 3. 深海鱼类 (1)带鱼 带鱼是一种生活在普通海域和深海水层中的大型鱼类。由于该鱼类营

养丰富,肉质鲜美,非常适合作为食材进行商品养殖,但带鱼容易长到巨大的体重,因此需要有充足的场地进行养殖。 (2)鲭鱼 鲭鱼是一种源于深海的鱼类,其肉质口感细嫩、富有弹性,营养丰富且含有种类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是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omega-3脂肪酸。这种鱼类的养殖难度较大,但是有很高的利润性。 总之,在进行渔业养殖时,选择适当的养鱼品种非常重要。因此,在选择养鱼品种之前,需要对不同的品种有充分的认知,确定不同种类所适合的环境、生长周期、成活率等因素,并合理进行规划和安排。唯有如此,才能够顺利进行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水产品种类

水产品种类 水产品种类 水产品是指生活在水中的各种动物和植物,是人类重要的食品来源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将 介绍一些常见的水产品种类。 淡水鱼类 淡水鱼类是指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鱼类,包括鲫鱼、草鱼、青鱼、黑 鱼等。这些鱼类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美食之一。其中,草鱼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烹调上也有很多不同的方法。 海产类 海产类包括各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植物,如虾、蟹、贝壳、海带等。 这些食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独特,是许多菜肴不可或缺的主要 原料。例如,在中国南方地区广受欢迎的螃蟹就属于海产类食材之一。 河蟹

河蟹是指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螃蟹,其产地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河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许多人喜爱的食材之一。在烹调上,河 蟹可以煮汤、煮粥、做菜等多种方式,不同的做法也有不同的口感。 鲍鱼 鲍鱼是指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贝类动物,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 中国南方地区被誉为“海味之王”。由于其价格较高,通常被视为高 档食材。在烹调上,鲍鱼可以清蒸、红烧、焖等多种方式。 龙虾 龙虾是指生活在淡水或海洋中的一种甲壳类动物,其肉质细嫩、味道 浓郁,在西方国家被广泛食用。近年来,在中国南方地区也逐渐流行 起来。龙虾可以清蒸、红烧、煮汤等多种方式。 章鱼 章鱼是指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头足类动物,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在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被广泛食用。在中国南方地区,章鱼也逐渐 成为人们喜爱的食材之一。章鱼可以涮、煮汤、烤等多种方式。

结语 水产品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在选择和食用水产品时,我们需要注意其新鲜程度和安全性,并根据不同的做法和口味选择适合自己的食材。

中国常见的淡水鱼

中国常见的淡水鱼 中国常见的淡水鱼 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用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中国常见的淡水鱼,希望有所帮助! 【鲫鱼】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居而行,择食而居。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 【鲤鱼】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杂食性。 【鲢鱼】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鲢鱼性急躁,善跳跃。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 【鳙鱼】头部大而宽,头长约为体长的1/3。口亦宽大,稍上翘。眼位低。鳙鱼多分布在水的中上层。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 【草鱼】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 【青鱼】是一种颜色青的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 【鳊鱼】适于静水性生活,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食性广。 【黑鱼】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 【鲶鱼】嘴上4根胡须,上长下短,肉食性,多为野生,水质要求较高。 【鳜鱼】鳜鱼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尖头。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 【翘嘴】体型较大,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翘嘴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容易受惊。 【餐鲦鱼】又名白条。侧扁,背部几成直线,腹部略凸。喜群集于沿岸水面游泳,行动迅速。多食为藻类、高等植物碎屑、甲壳及昆虫等。

【马口鱼】体长而侧扁,腹部圆。栖息于水域上层,喜低温的水流。是一种杂食性偏肉食淡水鱼。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为一种中小形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鲮鱼】身体延长,腹部圆,头短小,吻圆钝。 【银鱼】体细长,似鲑,无鳞或具细鳞,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鱼。银鱼因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而得名。 【淡水鲈鱼】一种肉食性淡水鱼。 【鳡鱼】身形如梭,体色微黄,腹部银白,背鳍、尾鳍青灰色。喜食比它小的鱼类。 【鲟鱼】鲟鱼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鱼类之一。 【狗鱼】口像鸭嘴大而扁平,下颌突出。是淡水鱼中生性最粗暴的肉食鱼,除了袭击别的鱼外,还会袭击蛙、鼠或野鸭等。

常见的淡水鱼品种介绍

常见的淡水鱼品种介绍 1、罗汉鱼 (1)罗汉鱼的体型比较宽阔,身体侧扁,它的体长与体高相近,其额珠高耸饱满,发病率低,容易饲养,属于观赏鱼中的大型鱼类。 (2)罗汉鱼适合生活在PH为6-7.8、水温为28-30℃的环境中,通常可以给它饲喂虾肉、鱼、丰年虾、水蚯蚓等食物。 2、大肚鱼 (1)大肚鱼属于初级淡水鱼,一般喜欢活动在低海拔的溪流、沟渠、池塘、田间等缓流区域中,而且对于环境污染的耐受力很强,一般能够在低溶氧的环境下生存。 (2)大肚鱼属于肉食性鱼类,一般主要以水生昆虫为食,大多数的大肚鱼会以成群的方式活动在水体的表层。 3、黄骨鱼 (1)在白天的时候,黄骨鱼会潜伏在水底或者石缝中,待夜晚到来后便会出来活动、觅食,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即使是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生存。 (2)黄骨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比较能够耐低氧,但是当溶氧量为1mg/L 的时候便容易出现浮头现象。 4、鲴鱼 (1)鲴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喜欢刮藻类,随后再吃下去,它的体色通常为银白色并带有一点黄色,常见的鲴鱼主要有圆吻鲴、黄尾鲴、银鲴等种类。 (2)鲴鱼有净化水体、改善水质、减少污染的作用,在我国多数地区一年四季都能够生长,是一种既能适应低温又能耐高温的鱼类。

5、鳡鱼 (1)鳡鱼是一种以鱼类为食的凶猛鱼类,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中的中上层,也是一种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 (2)鳡鱼的游泳能力很强,通常会袭击以及追捕其他鱼类,比黑鱼这种食肉鱼更加的凶猛一些。 6、白鲦 (1)白鲦主要栖息在水的中上层,体长一般在15-20cm左右,属于表层小型肉食鱼类。 (2)白鲦的行动速度比较快,在春秋的时候会在沿岸浅水区的水面中进行觅食,平时会以浮游生物为主要的饵料,也会吃水生昆虫。

中国水产养殖品种

中国水产养殖品种 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其中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水生动物品种。本文将介绍几种在中国广泛养殖的水产品种,包括虾类、鱼类和贝类等。 一、虾类养殖品种 1. 青虾 青虾是中国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虾类之一。它生长迅速,适应性强,适合在淡水和海水中养殖。青虾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 2. 对虾 对虾是另一种常见的虾类养殖品种。它体型较大,肉质鲜美,适应性广泛。对虾的养殖一般选择淡水或半咸水域,如河流和湖泊等。对虾的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对虾养殖业也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3. 大闸蟹 大闸蟹是中国著名的水产品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名优特产。它生长在淡水湖泊和河流中,肉质鲜美,香甜可口。大闸蟹的养殖需要特定的环境和水质条件,因此养殖技术要求较高。 二、鱼类养殖品种 1. 鲤鱼

鲤鱼是中国最常见的养殖鱼类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被驯化的淡水鱼类之一。鲤鱼适应性广泛,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中国,鲤鱼养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2. 鳜鱼 鳜鱼是一种重要的淡水鱼类,也是中国传统的名优特产。它生长在湖泊和河流中,肉质鲜美,味道鲜美。鳜鱼养殖需要适宜的水质和环境条件,养殖技术要求较高。 3. 草鱼 草鱼是中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草鱼适应性强,生长快,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营养物质。草鱼养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是中国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贝类养殖品种 1. 牡蛎 牡蛎是中国重要的贝类养殖品种之一。它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的海产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牡蛎养殖一般选择盐碱地或浅海区域,养殖技术相对成熟。 2. 扇贝 扇贝是中国重要的贝类养殖品种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贝类之一。扇贝肉质鲜嫩,口感细腻,富含蛋白质和营养物质。扇贝养殖一般选择浅海或半咸水域,养殖技术要求较高。

中国淡水鱼类图谱

中国淡水鱼类图谱 1、圆口类:这一类鱼是最原始的鱼形脊椎动物。鱼口没有真正的上下颚,口器形成吸盘,过着寄生或半寄生生活。身上没有真正的脊椎,祗有脊索。从进化的时期而论,圆口类首先发见于中奥陶纪,在志留纪及下泥盆纪最为发达,至下泥盆纪则渐趋绝灭,仅有少数种类遗留至今。在我国淡水中,仅七鳃鳗属的3个种生活于东北地区黑龙江至辽河诸河流中。 2、软骨鱼类:软骨鱼类从上泥盆纪发现,至石炭纪最为发达,随着再继续进化以成为现代的鲨类与鳐类。此类鱼全身骨胳均为软骨,鳞片为细小盾鳞,肠内有螺旋瓣。这是一群低等的真正鱼类,现生软骨鱼类几乎都是生活在海洋中,仅有极个别种类生活于淡水中,其中赤翻除大量生活于海洋外,有一小群体定居于我国广西南宁至龙州的西江水系左江中,从其进化史看,赤翻为海产鱼类。据古地质考证,广西原为海洋,由于地壳的造山运动,均在新生代上第三纪上新世末期,当海水退出广西而被\陆封\定居于内陆水体中。 3、软骨硬鳞鱼类:此类鱼属硬骨鱼类,但骨胳系统为软骨性。体表鳞片表现为骨质菱形的原始鳞片,尾鳍为歪形,肠内具螺旋瓣。原始软骨硬鳞鱼类出现于泥盆纪,在地球上生存了相当长时间,到中生代大部分种类绝灭。现生的鲟鱼类出现于白塞纪,现在生存的种类不多,仅分布于高纬度的北冰洋区,我国淡水中生活着白鲟科的一种和鲟科2属8种。 4、真骨鱼类:这是现生的普通习见、真正的鱼类,为现代最蘩盛的鱼类,中国的一千另五十种淡水鱼类中,除少数种(13种)外,几乎都属真骨鱼类。中国的淡水鱼类以鲤形目为主,尤其是鲤科鱼类约占总数的一半。其中鲱形目1科3属5种,鲑形目6科17属32种,鳗鲡目1科1属2种,鲤形目6科170属740种,鲇形目10种27属110种,鳉形目2科3属4种,颌针鱼目1科1属4种,鳕形目1科1属1种,刺形目1科2属2种,鲻形目1科3属7种,合鳃鱼目1科1属1种,鲈形目12科51属110种,鲉形目1科4属8种,鲽形目3科3属5种,

水产渔业-中国淡水鱼分布

中国淡水鱼分布 我国淡水鱼类约有800余种。其中,鲤科(Cyprinidae)属种最多,有400余种,约占全部淡水鱼的二分之一;鲶科(Siluridae)和鳅科(Cobitidae)的属种也不少,两科共有200余种,约占全部淡水鱼的四分之一;其它科如虾虎科(Gobiidae)、鳢科(Ophioce-phalidae)、?科(Serranidae)、?科(Bagridae)、合鳃科(Symbranchidae)等科共有200余种,约占全部淡水鱼的四分之一。 在我国的淡水鱼中,有些种类分布很广,几乎到处可见。如以水草为主要食料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鳊鱼(Parabramis pekinensis)、三角鲂(Megolobrama termina-li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等;杂食性的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等;其他如花?(Hemibarbus maculatu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达氏蛇?(Saurogobio dabryi)、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条鱼(Hemiculter leucis-culus)、棒花鱼(Pseudogobio rivularis)、黄鳝(Monopterus albus)、白鳝(Aguilla japonica)、花鳅(Cobitis taenia)、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鲶鱼(Porasirulus asotus)以及常见凶猛鱼类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鳜鱼(Siniper-ca chuatsi)、鳡(Elopichthys bambusa)等;此外还有性情温和的肉食性鱼类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蒙 古红鲌(Erytroculter mongolicus)和青鱼(Mylophar yn-godon aethiops)等。 除上述全国的广布种外,各地水域中也有不少本地区的常见种类。我国东北黑龙江及其支流中的鱼类约有90种,其中鲤科鱼类约有50种。黑龙江由于地处温带和亚寒带,多产冷水性鱼类,经济意义较大的常见种类有哲罗鱼(Hucho taimen)、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surie-nsis)、北极茴鱼(Thymallus arcticus)、鲟鱼(Acipenser schrenoki)、达氏鳇(Huso dauricus)、狗鱼(Esox reicherti)及洄游性的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等。此外尚有北 方的特有种类亚洲胡瓜鱼(Osmerus dentex)、北鳅(Lefua cos-tata)、黑龙江杜 文鱼(Mesocottus haitej)、杂色杜文鱼(Cottus poecilopus)等。 随着地理位置南移,江河中的温带鱼类越来越多,冷水性鱼类则逐渐减少。辽河水系约有鱼类70种,其上游尚有北方种类;黄河水系约有140种,长江水系约有300种,二者的冷水鱼类极少,除常见的青、草、鲢、鳙、鳊、鲂、鳤(Ochetobius elon-gatus)、赤眼鳟、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等重要经济鱼类外,还 有鲥鱼(Hilsa reevesii)等特有种。 黄河、长江水系的上游和西北高原的一些河流,由于地形的原因,鱼的种类很是特殊,如鲤科的裂腹鱼属(Schizothorax)有13种,裸裂尻鱼属(Schizopygopsis)

我国四大家鱼你了解多少?

我国四大家鱼你了解多少? 中国四大家鱼你了解多少? 【常见问题】我国四大家鱼你都认识? 【专家解答】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是指最为中国人所熟悉的四种食用鱼类。分别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经过一千多年的人工选择成为优良的水产品种。在中国的淡水养殖品种结构中,四大家鱼一直占据主要位置。四大家鱼的产量约为淡水鱼类总产量的80%,长江产区最高时鱼苗产量达300多亿尾。四大家鱼广泛分布在中国各大水系,养殖和天然都大量保有。四大家鱼的经流量,鱼苗产量一直是官方渔业资源统计中的重要指标。 【四大家鱼的来源】在唐代以前,鲤鱼被是最为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但是因为唐皇室姓李,所以鲤鱼的养殖,捕捞,销售均被禁止。渔业者只得从事其他品种的生产,这就产生了青、草、鲢、鳙的四大家鱼。 在北宋时四大家鱼继续发展到更广泛的区域养殖,在长江,珠江的养殖逐渐兴盛起来。根据周密(1232~1298)《癸辛杂志》的记载,四大家鱼鱼苗的捕获,运输,筛选,贩卖已经达到专业化程度。而且,宋代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而且迅速普及。混养技术不仅充分利用了养殖资源,而且丰富了鱼户的产品结构,降低了生产的风险。 【四大家鱼习性】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中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 鳙生活在水的中上层,主要吃浮游动物; 鲢也生活在水的中上层,主要吃浮游植物; 草鱼一般生活在水的中层,主要吃水生植物的茎和叶; 青鱼生活在水的下层,主要吃螺、蚌等水底动物,

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是指最为中国人所熟悉的四种食用鱼类。分别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经过一千多年的人工选择成为优良的水产品种。在中国的淡水养殖品种结构中,四大家鱼一直占据主要位置。 【点评】四大家鱼是我国的传统养殖品种,虽然近年来都在提倡调整养殖结构,各种特种水产也不断呈现,但由于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因素,多数小渔户不敢冒险改变养殖品种。因此,如何提高四大家鱼的养殖效益、增加渔民的经济收入,是目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黄鹂鸟的食物,网汤姆为探索我国四大家鱼的你整理了《我国四大家鱼你了解多少?》一文。

淡水鱼类约有800余种

淡水鱼类约有800余种

我国淡水鱼类约有800余种。其中,鲤科属种最多,有400余种,约占全部淡水鱼的二分之一;鲶科和鳅科的属种也不少,两科共有200余种,约占全部淡水鱼的四分之一;其它科如虾虎科、鳢科合鳃科等科共有200余种,约占全部淡水鱼的四分之一。在我国的淡水鱼中,有些种类分布很广,几乎到处可见。 如以水草为主要食料的草鱼、鳊鱼、三角鲂、赤眼鳟(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等;杂食性的鲤、鲫等; 其他如花、麦穗鱼、达氏蛇、银鲴、条鱼、棒花鱼、黄鳝、白鳝、花鳅、泥鳅、鲶鱼以及常见凶猛鱼类乌鳢、鳜鱼、鳡等; 此外还有性情温和的肉食性鱼类翘嘴红鲌、蒙古红鲌和青鱼等。除上述全国的广布种外,各地水域中也有不少本地区的常见种类。我国东北黑龙江及其支流中的鱼类约有90种,其中鲤科鱼类约有50种。黑龙江由于地处温带和亚寒带,多产冷水性鱼类,经济意义较大的常见种类有哲罗鱼、细鳞鱼、乌苏里白鲑、北极茴鱼、鲟鱼、达氏鳇、狗鱼及洄游性的大麻哈鱼等。此外尚有北方的特有种类亚洲胡瓜鱼、北鳅、黑龙江杜文鱼、杂色杜文鱼等。随着地理位置南移,江河中的温带鱼类越来越多,冷水性鱼类则逐渐减少。辽河水系约有鱼类70种,其上游尚有北方种类;黄河水系约有140种,长江水系约有300种,二者的冷水鱼类极少,除常见的青、草、鲢、鳙、鳊、鲂、鳤、赤眼鳟、胭脂鱼等重要经济鱼类外,还有鲥鱼等特有种。黄河、长江水系

的上游和西北高原的一些河流,由于地形的原因,鱼的种类很是特殊,如鲤科的裂腹鱼属有13种,裸裂*鱼属有8种。本地特有种有花斑裸鲤、新疆重唇角、中华锯倒刺鲃及白甲鱼等。珠江水系的鱼类资源丰富,共约260余种,除全国广布种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鱼,如波鱼属、大海鲢等,华南地区特有的种属如鲮鱼、傜山鱼、四须盘、直口鲮、唐鱼、华南鲤等。我国西南部的高原河流,如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许多地段水流湍急,鱼类资源一般。如鲤科的野鲮属、东坡鲤属、鲮属等,鳅科的平鳍鳅属、沙鳅属、科的外口鮡属等,这些都与印度、缅甸、越南、泰国的种类相同。另外裂腹鱼属、裸裂*鱼属,巴鳅属都与西北高原的种类相同 鄂尔多斯市水产管理站 1、机构编制执行情况 鄂尔多斯市水产管理站隶属于市农牧业局,为全额拔款事业单位,科级建制,核定编制人数20人。现有在职职工19人,其中站长1名、副站长2名。 2、人员结构比例 市水产管理站现有在职职工人数19人,其中男职工10人,女职工9人。退休职工19人。

全国五十种淡水鱼类图文介绍

全国五十种淡水鱼类图文介绍 全国五十种淡水鱼类图文介绍~ZT < 一 > 大眼红鲌鲤科 Erythroculter hypselonotus (Lin) (大眼、凹颈、翘鼻) 体侧扁,头背面平,头后背部显著隆起。腹棱自腹鳍基至肛门。口上位,下颚突出并上翘,口裂与体纵轴近垂直。眼大,头长约位眼径的3倍。无须。侧线微下弯,侧线鳞60-66。背鳍硬刺光滑、粗壮;臀鳍基部甚长。 栖息在江河缓流的中上层。性凶猛,以小鱼为食。分布于珠江水系。 <二> 尖鳍鲤鲤科 Cyprinus acutidorsalis Wang (海鲤) 1

体极高,背部显著隆起,而后急剧下斜。头短。口端位。须两对,吻须甚短。必、臀鳍具带锯齿的强刺。背鳍外缘明显内凹,起点位置后于腹鳍基部;胸鳍末端不达腹鳍。尾柄长高相等。 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江河口。主食底栖生物。2-3月产卵,粘附于水草上孵化。常见体重0.5Kg。肉肥嫩,味佳,为群众喜爱的上等鱼。分布于海南岛各水系及广西钦江的下游。 <三> 乌原鲤鲤科 Procypris merus Lin (乌鲤、乌钩、墨鲤、黑鲤) 体侧扁,成长菱形,背部隆起身高。头较小。口端位。唇很厚,具明显小乳突。须两对,较长。背、臀鳍硬刺强壮,后缘带锯齿。背鳍外缘明显内凹;胸鳍末端超过腹鳍起点。 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江河深潭。杂食,以底栖生物为主。生殖期11月至年1月,分批产卵。常见体重0.5-1Kg,最大7Kg.肉鲜美可口,为上等食用鱼类。分布于西江水系。 <三> 2

裸腹重唇鱼鲤科Diptychus Kaznakovi (Nikolsky)(花鱼) 体长,近圆筒形。头锥形,吻突出。口下位,马蹄形。下颌无锐利角质。唇极发达,下唇侧叶极宽厚,前部相连,唇后沟连续。须一对,位于口角,末端达前鳃盖骨。体被细鳞,胸腹部裸露,侧线上鳞30枚左右。具臀鳞。被鳍不分枝鳍条为光滑软刺;腹鳍起点在背鳍基部中央的下方。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体中等大,为产区重要经济鱼类。分布于金沙江上游。 <四> 短盖巨脂鲤 (脂鲤科)Colossoma brachypomum [地方名]淡水白鲳,淡水鲳。 [形态特征]体例扁,盘状,形似海产银捐。背部较厚,头较小,口端位,眼中大。背部有脂鳍,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尾鳍上叶稍长于下叶,边缘呈黑色。体呈银灰色,胸、腹、臀鳍呈红色,体被细小圆鳞,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略呈锯齿状的棱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