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鱼类怎样寻找食物

鱼类怎样寻找食物

鱼类怎样寻找食物

1 鱼通常靠嗅觉来发现和寻找食物。视觉只是辅助手段。

2 鱼眼面覆有一层保护性的硬膜。

首先,鱼没有眼睑,不会因为眨眼而摩擦这层膜;其次,这层膜是略角质化的,具有一定韧性。混有泥沙的水也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伤害。事实上,含有泥沙的水对鱼类伤害最大的是鱼类的鳃。

食物链和食物网刘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重点) 2.说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3.能根据问题情境准确写出食物链。(重点) 4.能根据图文资料,解释生物富集现象。(难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能正确书写食物链。 2.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说明问题和进一步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参与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活动,体验人与人交流与合作; 2.体会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重要性。 3.初步形成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 生活中,学生对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并不陌生,对诸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谚语也有所了解,并且前面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建立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等概念,在此基础上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但是,学生往往不重视食物链的规范书写,对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更是难以想象,对于食物网中食物链的计数方式也会感到难以下手。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图文资料,开展各种活动,不断提醒和训练,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虽然经常有媒体报道食物中的重金属超标问题,但在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之前,学生对生物富集的理解是较难达成的。在学习中,要充分利用图6.2-5DDT 在食物链中的传递等实例,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得出结论。 教法及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重难点突破: 由于食物关系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本节课的重点,在突破重点时,首先通过出示课本中6.2—4图,让学生根据图书写出该食物链,并通过设置问题思考:这条食物链中有几种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由学生说出营养结构,并总结出正确的书写出一条食物链要有哪些注意事项?然后通过模拟活动进行角色表演,这样即生动有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角色交往中,获得知识,从而突破本节重点。 在学习“生物富集”这一内容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最后应用生物富集知识分析解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且指导学生生活中的行为,让学生树立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突破本节难点。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食物链、食物网和生物富集的有关资料;制作精美课件。 2、要求学生准备各种生态系统的图片:草地、树木、昆虫、鸟、狐、兔等,足够长的绳子等。 教学过程

太湖野生鱼类知识普及

太湖野生鱼类知识普及 银鱼 银鱼是太湖重要经济鱼类,位太湖特产太湖三白之首。太湖银鱼分为四种,分别为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 (Abbott)、陈氏短吻银鱼Salangichthys tangkahkeii (Wu)、乔氏短吻银鱼S. jordani (Wakiya et Takahasi)、短吻间银鱼Hemisalanx brachyrostris (Fang),其中前两者产量最大。 【生物学特性】 中文名:陈氏短吻银鱼,曾用太湖短吻银鱼、太湖新银鱼等名 英语名:White Bait, Ice Fish, Glass Fish 学名:Salangichthys tangkahkeii (Wu) 俗名:面丈鱼、面条鱼 银鱼,体细长,近圆简形,后段略侧扁,体长约12厘米。头部极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颌等长;前上颌骨、上颌骨、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但具一肉质突起。背鳍Ⅱ11~13,略在体后3/4处。胸鳍8~9,肌肉基不显着。臀鳍Ⅲ23~28,与背鳍相对;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一般为18~21个。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体柔软无鳞,全身透明,死后体呈乳白色。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此外,在尾鳍、胸鳍第一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 【营养价值】 银鱼属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对高脂血症患者食之亦宜。中医上认为其味甘性平,善补脾胃,且可宣肺、利水,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虚劳诸疾。 新鲜银鱼可食部分每百克含:水分89.0克,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物1.4克,灰分1.0克;钙258毫克,磷102毫克,铁0.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2毫克。 晒干后的银鱼干每百克含:蛋白质72.1克,脂肪13.0克,热量1709.4千焦,钙761毫克,磷1000多毫克。 【食用方法】 银鱼干不可直接食用,请参照连家船菜谱烹饪熟制后方可食用。 【连家船菜谱】 银鱼干炒青椒 配料:银鱼干、青椒丝 辅料:白糖、精盐、啤酒、油、味精、胡椒粉、、大蒜、葱。 烹饪方法: 1、先将银鱼干放入啤酒中浸泡30分钟,然后取出沥水。 2、先往锅内倒入油烧热,然后倒入青椒丝翻炒几下再放入银鱼干继续翻炒几下,倒入少许啤酒、盐、糖、、大蒜稍微翻炒几下,盖上锅盖烧2-3分钟。 3、起锅前放入味精,胡椒粉,葱,装盘。 红烧银鱼 主料:太湖银鱼或连家船冻银鱼 辅料:青椒、食用油、酱油、料酒、精盐、白糖、胡椒粉、、大蒜、葱。 烹饪方法:

浙江省、上海市太湖流域鱼类分布特征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环境科学 浙江省、上海市太湖流域鱼类分布特征研究 1.生物监测的发展现状 生物监测工作是20世纪初在一些国家开展起来的。70年代以来,水污染的生物监测成了活跃的研究领域。1977年美国试验和材料学会(ASTM)出版了《水和废水质量的生物监测会议论文集》,内容包括利用各类水生生物进行监测和生物测试技术,概括了这方面的成就和进展。同年非洲的尼日利亚科学技术学院用远距离电报记录甲壳动物的活动电位监测烃类、油类以及其他污染物的室内试验也取得初步结果。还有人提出了以鱼的呼吸和活动频度为指标的、设在厂内和河流中的自动监测系统。国外对于植物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已选出一批敏感的指示植物和抗性强的耐污植物。 中国近年来在环境污染调查中,也开展了生物监测工作,例如对北京官厅水库、湖北鸭儿湖、辽宁浑河等水体的生物监测,利用鱼血酶活力的变化反映水体污染,用底栖动物监测农药污染等,都取得一定成果。在利用植物监测大气污染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 2 水污染的生物监测 2.1 水污染生物监测的理论依据 在一定条件下,水生生物群落和水环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保持着自然的、暂时的相对平衡关系。水环境中进入的污染物质,必然作用于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影响生态系统中固有生物种群的数量、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稳定性、生产力以及生理状况,使得一些水生生物逐渐消亡,而另一些水生生物则能继续生存下去,个体和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加。水污染生物监测就是利用这些变化来表征水环境质量的变化。 2.2 水污染生物监测的特点 同理化监测相比,生物监测有自己的特点:生物监测能反映各种污染物的综合影响;理化监测是定期采样,结果不能反映采样前、后的情况,而水中生物,汇集了整个生长期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有些水生生物对污染物很敏感,有些连精密仪器都测不出的微量元素的浓度,却能通过“生物放大”作用在生物体内积累而被测出。

各类食物成分简表(鱼类、虾、蟹及软体动物类、油脂类、糕点及小吃类)

各类食物成分简表(鱼类、虾、蟹及软体动物类、油脂类、糕点及小吃类)

各类食物成分简表(鱼类、虾、蟹及软体动物类、油脂类、糕点及小吃类) 15.鱼类 鱼类食物成分表 食部能量水分 蛋白 质 脂肪 膳 食 纤 维 碳水 化合 物 钙 mg 铁 mg 锌 mg 单位g kj kcal g g g g g mg Mg mg 鲅鱼80 509 122 72.5 21.2 3.1 --- 2.2 35 0.8 1.39 鳊鱼59 565 135 73.1 18.3 6.3 --- 1.2 89 0.7 0.89 草鱼58 472 113 77.3 16.6 5.2 --- 0.0 38 0.8 0.87 大黄 鱼 66 402 96 77.7 17.7 2.5 --- 0.8 53 0.7 0.58 带鱼76 531 127 73.3 17.7 4.9 --- 3.1 28 1.2 0.70 鲑鱼 (大 麻哈 鱼) 72 581 149 74.1 17.2 7.8 --- 0.0 13 0.3 1.11 鳜鱼61 490 117 74.5 19.9 4.2 --- 0.0 63 1.0 1.07 鲫鱼54 452 108 75.4 17.1 2.7 --- 3.8 79 1.3 1.94 鲢鱼61 433 104 77.4 17.8 3.6 --- 0.0 53 1.4 1.17 鲮鱼57 397 95 77.7 18.4 2.1 --- 0.7 31 0.9 0.83 鳍鱼54 456 109 76.6 17.6 4.1 --- 0.5 50 1.0 2.08 绿鳍 马面 豚 (橡 皮 鱼) 52 347 83 78.9 18.1 0.6 --- 1.2 54 0.9 1.44 鲈鱼58 439 105 76.5 18.6 3.4 --- 0.0 138 2.0 2.83 鳍鲡84 757 181 67.1 18.6 10.8 --- 2.3 42 1.5 1.15 鲇鱼65 427 102 78.0 17.3 3.7 --- 0.0 42 2.1 0.53 泥鳅60 402 96 76.6 17.9 2.0 --- 1.7 299 2.9 2.76 鲆鱼68 439 113 75.9 20.8 3.2 --- 0.0 55 1.0 0.53 青鱼63 485 120 73.9 20.1 4.2 --- 0.2 31 0.9 0.96 沙丁67 376 99 78.0 19.8 1.1 --- 0.0 184 1.4 0.16

太湖水环境

太湖水环境问题与治理 环境科学 1.太湖的简介 1.1地理位置 太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全部水域在江苏省境内,湖水南部与浙江省相连。是华东最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是中国著名的环太湖风景名胜区。古代太湖有“一湖跨三州”之说,即东吴(苏州)、中吴(常州)、西吴(湖州)这三个地方,太湖横跨苏州吴中、无锡滨湖、常州武进、宜兴,分别由苏州、无锡、常州管辖。今太湖三分之二水域在苏州行政区划之内。正常水位3公尺时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4公尺,蓄水27.2亿立方米。 主要水源有二︰一为来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在湖州市以下分为70多条漊港注入;另一来自江苏宜溧山地北麓的荆溪,分由太浦、百渎等60多条港渎入湖。太湖水由北东两面70多条河港下泄长江,以娄江(下游称浏河)、吴淞江(下游称苏州河)、黄浦江为主(“三江”)。黄浦江为最大泄水河道,约占总出水量的80%。其余诸河港流量较小,每因海潮顶托或江水上涨而倒流。 整个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180多个,连同进出湖泊的大小河道组成一个密如蛛网的水系。对航运、灌溉和调节河湖水位都十分有利。江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它自镇江谏壁口引长江水南流,穿过太湖水系众多的河流和湖荡,吞吐江湖,调节水量,成为这个水网的重要干流。湖中现存岛屿40多个,以西洞庭山最大。东岸、北岸有洞庭东山、灵岩山、惠山、马迹山等低丘,山水相连,风景秀丽,为著名游览区。沿湖丘陵和湖中岛山盛产茶叶、桑蚕以及亚热带果品杨梅、枇杷、板栗、柑橘等。太湖平原旧河网大都河道浅窄多曲、排灌系统紊乱,洪渍仍是潜在威胁。现已进行统一规划,禁止盲目围垦,并整修河道,增加排洪能力,提高引灌效益。 太湖的景色秀丽,尤以无锡的鼋头渚公园为代表,我国著名文人郭沫若先生诗句“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对鼋头渚的风光赞不绝口。此外,太湖沿线比较著名的景点还有苏州东山、西山、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无锡太湖国家旅

鱼类的重要性

鱼类的重要性 鱼类和人类的关系密切,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首先是食用方面,在日本和挪威,鱼是人们最常吃的食物;在其他国家,鱼及鱼类制品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膳食结构。鱼类还可供人类消遣娱乐,垂钓作为人类的一种休闲运动方式,具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有些鱼的颜色美丽、体姿奇特,具有观赏价值,被人类当作宠物饲养。在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方面,鱼类也具有重要作用。 食用和垂钓鱼类 鱼是营养最为丰富的食品之一,鱼肉的蛋白质含量与其它肉类不相上下。美国每年捕捞的鳕鱼、鲱鱼、金枪鱼及其它一些食用海鱼达数百万吨;内陆河流中鲈鱼、鳟鱼的捕捞量也相当可观。 利用池塘人工养殖某些鱼类,满足了人类的不同需求,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美国,人工养殖的对象主要是鲇鱼、鲑鱼和鳟鱼,其他一些国家主要养殖鲤鱼和遮目鱼。由于科学的饲养和管理,池塘养殖的鱼类都比在野生状态下长得大而快。 很多人喜欢钓鱼,供垂钓的鱼通常也可食用。有些鱼顽强好战,垂钓的过程紧张、刺激,使垂钓者乐趣倍增,这种类型的垂钓鱼包括枪鱼、剑鱼等大型海鱼和鲈鱼、虹鳟等一些淡水鱼类。 鱼类的其它用处 某些鱼类可用作工农业生产的原料,例如秘鲁鳀和一种鲱鱼,被用来制作鱼胶、畜禽饲料和其它产品。金鱼等一些小型鱼类由于占用空间小而且易于饲养,因此常被作为医学研究的实验动物。有些鱼具有医用价值,从鲀类提取的一种化学物质可以用来治疗哮喘。金鱼、孔雀鱼和脂鲤等常被饲养在家庭水族缸中,供人观赏。 有害的鱼 少数鱼类袭击人,尤其是双髻鲨和白鲨等某几种鲨类,它们有时会主动攻击游泳者;魣和海鳝被招惹时,也会袭击游泳的人。某些锯脂鲤生性凶残,一群锯脂鲤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就会把人、鳄鱼或其它大型动物的肉吃个精光。魟和毒鲉身上长有毒刺,毒刺触碰到的任何动物都将受伤或死亡。单棘鲀、河鲀等一些鱼类的肉有毒,食用后会引发疾病或死亡。 有的鱼类在被引入某些水域后成为有害的动物。例如,将亚洲鲇引入佛罗里达的内陆河流后,原有鱼种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鱼类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 生存于特定水域内的所有鱼类构成一个鱼类群落,群落中的鱼类都是食物链的组成部分。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表现形式是食物,几乎所有的食物链都开始于日光的辐射能,植物和其它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有机体利用日光能合成自身的食物。某些鱼类以植物或个体微小的浮游生物为食,它们同时又是另一些鱼类的食物,包括人及很多鸟类在内的一些动物都以鱼类为食。鱼类自然死亡后,尸体大多沉落水底并腐烂分解,被水中动、植物及其它生物有机体作为营养吸收。 某一地区内生存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自然群落,鱼类群落是自然群落的组成部分。每一个自然群落中都包含有众多的食物链,所有的食物链合在一起,称为食物网。食物网中的生物种类及其数量,由于复杂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而相互影响,发展均衡。

吃鱼有禁忌 这八种鱼不能搭配的食物

吃鱼有禁忌这八种鱼不能搭配的食物 鱼类是家喻户晓的健康饮食,其所含的蛋白质以及鱼油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营养物质,另外,鱼类中的一种特殊脂肪酸对人体的大脑和眼睛发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鱼类虽然美味又健康,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吃鱼,殊不知,鱼也不是随便和什么食物烹饪在一起都可以吃。鱼的烹饪得讲究科学的搭配,如果搭配得不科学,不仅破坏了鱼肉里面原有的营养,而且还有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一、鱼未煮熟 吃了未经煮熟的鱼可能会导致寄生虫感染。当你在家中烹调鱼的时候,请确保鱼肉至易剥落和嫩滑的状态,肉类应没有任何半透明的迹象。不要把还未煮熟的鱼和其它食物的盘子放在一起,避免交叉污染。 二、过度油炸 油炸鱼也可能会使鱼的汞含量上升。鱼类过度油炸,或者与高脂肪、高热量的酱料搭配,很快就会变成一道不健康的膳食。是非常不宜吃鱼肉的时机。 三、含汞量高的鱼类 大多数的鱼类都被汞轻微污染过,大多数健康的成年人体内对分解微量的汞是没有问题的。但怀孕或哺乳的妇女和儿童应避免一些鱼类和贝类,以减轻汞毒的危害。 体积较大的鱼类含汞量最高,如鲨鱼、箭鱼、鲭鱼、方头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好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鱼。可以选择用含汞量较少的其它品种的鱼类和贝类替代它们,如虾,鳕鱼,罐装金枪鱼,鲑鱼和鲶鱼等。 四、6种人不能吃鱼 如下几种疾病患者忌食鱼:出血性疾病患者忌多食鱼,结核病患者吃药时忌食鱼,痛风患者忌食鱼,肝硬化患者忌食鱼,体质过敏患者忌食鱼,不孕症患者忌食鱼。 吃这八种鱼忌搭配的食物 【鲫鱼】

性味甘、温,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能。鲫鱼体内的脂肪有利于心血管功能,还可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 忌口:不能与麦冬、沙参同用,不宜和大蒜、砂糖、芥菜、沙参、蜂蜜、猪肝、鸡肉、野鸡肉、鹿肉同食。阳虚体质和素有内热者不能食用,易生热而生疮疡者也忌食,感冒发热期间不宜多吃。 【鲤鱼】 鲤鱼有健脾开胃、利尿消肿、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热解毒等功能。 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并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因此鲤鱼适宜水肿、浮肿、心血管病患者食用。 忌口:凡患有恶性肿瘤、淋巴结核、红斑狼疮、哮喘、小儿痄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痈疽、荨麻疹、皮肤湿疹等疾病之人均应忌食;素体阳亢及疮疡者慎食。鲤鱼忌与绿豆、芋头、牛羊油、猪肝、鸡肉、荆芥、甘草、南瓜、狗肉、咸菜同食。 【鲢鱼】 可温中补气、暖胃、润泽肌肤,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适用于脾胃虚寒体质、溏便、皮肤干燥者,也可用于产后脾胃气虚所致的少乳等症。 忌口:凡是脾胃蕴热者不宜食用鲢鱼。另外,感冒发烧、口腔溃疡、大便秘结者、瘙痒性皮肤病、荨麻疹、癣病患者都应忌食鲢鱼。 【草鱼】 可以开胃、滋补,暖胃和中、平降肝阳、祛风、治痹、截疟、益肠明眼目,很适合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的人吃。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经常食用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而且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忌口:不宜多吃,多吃则易发疮疡。另外,女性在经期食用草鱼容易产生疲倦感、出现水肿症状。 【鳜鱼】 性味甘、平,适宜体质衰弱、虚劳羸瘦、脾

鱼类的食性

鱼类的食性 第一节鱼类食性的类型及其变化 鱼类从环境中摄取食物,关系到鱼类的生存、生长、发育和繁殖。掌握鱼类食性的基本知识和研 究测定鱼类食性的方法,对于增养殖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鱼类的食性与咽齿和鳃耙有直接关系 食性类型根据各种鱼类脱离幼年时期后所摄取的主要食物,可将鱼类的食性分为以下类别: 食性类型- 按饵料生物的生态类群划分 ① 浮游生物:鲢、鳙 ② 底栖生物:青鱼、鲤、鲫 ③ 游泳动物:鳡、鲌类 ④ 周丛生物和碎屑:鲴类 ⑤ 水生植物:草鱼、团头鲂、鳊 食性类型- 按所吃食物类群的广狭划分 ① 广食性:杂食性鱼类→摄食和消化器官不特化

② 狭食性:多为只食植物性或只食动物性食物的种类→摄 食和消化器官特化。当外界环境条件变化时,一般较难适 应。 ③ 单食性:仅食动物或植物中的一定类群青鱼→螺类草鱼→ 水草凶猛鱼类→鱼类或其他水生动物。 摄食方式 1. 掠食:凶猛鱼类的摄食方式 2. 滤食:以鳃耙过滤浮游生物。呼吸不停、水流不止、滤食不息 3. 啃咬:食固着或附着的水生植物和藻类 4. 刮食:刨刮着生生物。刨刮痕迹→ 种类和大小 5. 翻掘:将可伸缩口和吻部伸入泥中,翻起泥和食物,再拣食 6. 吮吸:水+ 食物。摄食效能低 1、草食性以摄食水生高等植物为主,也摄食附着藻类和 被淹没的陆生嫩草及瓜菜叶片等,如草、鳊和团头鲂等。 东方欧鳊 2、浮游植物食性以摄食浮游藻类为主,典型的如鲢,这 类食性的鱼,鳃耙的滤食性能最佳。

鲢 3、鱼虾类食性以摄食鱼虾类等游泳生物为主,有的甚至 捕食较大的哺乳动物。这类鱼通常游泳活泼,口裂大、牙齿锐利,而且性格凶猛,所以又称凶猛鱼类,如海洋中的噬 人鲨,淡水中的鲸、鳜、鲶和狗鱼等。 鲨 4、底栖动物食性以摄食底栖的无脊椎动物为主,如青鱼 以螺蚬为食,铜鱼等以水生昆虫、水蚯蚓、淡水壳菜等为主。这类鱼有的采食底面上的动物,有的挖食埋栖在底泥中的动物。 圆口铜鱼 5、浮游动物食性以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桡足类、枝角类 为主。鳙、鲥等主要通过鳃耙滤食,短吻银鱼等小型鱼类则 主动捕食。

《太湖》

太湖 编辑:《无锡导游联盟》——孟宪彪 太湖 太湖,位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她是中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来随着湖面缩减已退为第三大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太湖简介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在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湖区属于江苏省。古称震泽、具区、笠泽、五湖。过去认为是由长江、钱塘江下游泥沙封淤古海湾而成,有一种说法是近一万年前陨石撞击形成的湖荡区,产生了太湖、阳澄湖、淀山湖、金鸡湖、独墅湖、汾湖等众多湖荡,天体猛烈撞击而产生了一次较强大的地震等破坏,故古人称太湖为震泽。正常水位3米时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4米,蓄水27.2亿立方米。主要水源有二︰一为来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在湖州市以下分为70多条溇港注入;另一来自江苏宜溧山地北麓的荆溪,分由太浦、百渎等60多条港渎入湖。太湖水由北东两面70多条河港下泄长江,以娄江(下游称浏河)、吴淞江(下游称苏州河)、黄浦江为主(“三江”)。黄浦江为最大洩水河道,约占总出水量的80%。其余诸河港流量较小,每因海潮顶托或江水上涨而倒流。 太湖鼋头渚 整个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180多个,连同进出湖泊的大小河道组成一个密如蛛网的水系。对航运、灌溉和调节河湖水位都十分有利。江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它自镇江谏壁口引长江水南流,穿过太湖水系众多的河流和湖荡,吞吐江湖,调节水量,成为这个水网的重要干流。湖中现存岛屿40多个,以西洞庭山最大。东岸、北岸有洞庭东山、灵岩山、惠山、马迹山等低丘,山水相连,风景秀丽,为著名游览区。沿湖丘陵和湖中岛山盛产茶叶、桑蚕以及亚热带果品杨梅、枇杷、板栗、柑橘等。太湖平原旧河网大都河道浅窄多曲、排灌系统紊乱,洪渍仍是潜在威胁。现已

鱼类食性研究

鱼类食性研究 摘要:本文对有关鱼类食性方面的知识做了一个概括,主要包括食性分析的意义、食物的类型、食性分析的一般方法、同位素在食性分析中的应用、食物成分 分析的两种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在不断的开发应用,我 们应当更加全面地认识到这些方法的优点及不足,不断改进,为鱼类食性研究提 供更好的基础。 关键词:食性研究胃含物分析方法同位素技术 一、食物类型及其分析方法 1.食物类型。根据食物的重要性,可将鱼类的食物分为主要食物、次要食物和偶然食物。根据鱼类的主要食物组成,可将鱼类划分为4大食性类型:(1)草食性,摄食植物性食物,可 分为水草食性和藻类食性;(2)肉食性,摄食动物性食物,分为食鱼食性、底栖动物食性和浮 游动物食性;(3)杂食性,兼食动物和植物性饵料;(4)碎屑食性,以有机碎屑和其夹杂的微小 生物为食。 2.胃含物分析法。胃肠内容物分析法有助于分析物种个体大小与不同发育阶段食物组成 的变化规律,有利于研究分析食物网中食物的时空分布与季节变化规律,提供消费者某一个 时间段(暂时性)的食物来源信息。 胃肠内容物分析方法在鱼类和海洋脊椎动物生态学研究中被称为“标准方法”。世界上许 多国家都在该领域开展过大量研究,尤其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鱼类。6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 利用胃含物分析法对鱼类食性进行研究,但存在许多不足:其一,由于消费者所摄入不同食物 在消化道中的消化率不同,所以在胃肠内容物中发现的各种食物成分所占的比例并不能准确 的反映出消费者实际摄入饲料的比,对于胃肠中消化速度较快的食物类群其重要性易低估, 而对于消化速率慢的类群其重要性易高估,从而导致了在胃肠食物组成分析上易出现偏差; 其二,反复的消化作用使食物类群降解程度参差不齐,胃肠内容物食物类群的鉴定工作比较 困难;其三,胃肠内容物测量的只是被捕食前所摄食的食物,不能代表生物长期的食性,并 且许多水域生物存在偶食性。尽管传统的胃含物分析法在研究中存在这些不足,但由于它方 法简单、方便和直接,仍然是研究摄食生态学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研究方法不断推出。这些方法在获取濒危和稀有物种胃内容物信息方面尤为重要。并且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胃肠内容物分析的不足之处。 3.同位素技术在食性研究中的应用。稳定性同位素方法是根据消费者稳定性同位素比值 与其食物相应同位素比值相接近的原则来判断此生物的食物来源,进而确定食物贡献,所取 样品是生物体的一部分或全部,能反映生物长期生命活动的结果;稳定性同位素还能对低营养 级或个体较小生物的营养来源进行准确测定,进而为确定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及对整个生 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准确定位。稳定性同位素不但可以确定消费者的主要食物来源,对于 有多种食物来源的消费者,同样可以用稳定性同位素确定各种食源在消费者食物中所占的比例。由于有机体中许多元素的同位素现在还不能准确测定,所以同时对消费者的多种食物的 贡献比例进行准确定量测定还不现实(n种同位素,大于n+l种食物)。虽然还存在较多潜在的 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但该方法在揭示食物对消费者间的定量关系方面提供了一个参考。 二、食物成分分析 1.表格法。表格法是将描述饵料重要性的各项指数用表格的形式列出。这些指数在反应 饵料重要性时各有优点,出现频率可以反映出鱼类对某种饵料的喜爱程度。个数百分比适合 于描述饵料个体规格相近的鱼类的食物组成,重量百分比能够反映出某种饵料占总食物量的 比例。但由于不同食物的个体大小、含水率、营养价值等因素不同,以上指标均有其局限性,尚没有一种方法能单独反映鱼类真实食性。

鱼类生态学 知识点

鱼类生态学复习资料 1,按照研究的生物组织水平可将鱼类生态学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发展中的分子生物学。 2,鱼类生态学:鱼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3,鱼类的栖息环境:41% 淡水,58% 海水,1% 洄游。 4,鱼类的经济利用:食用、药用、工业、观赏。 第一章:年龄 1,鱼类的生活史:是指精卵结合直至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亦称生长周期。 2,鱼类的发育期分为:胚胎期、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成鱼期、衰老期。 3,寿命:指鱼类整个生活史所经历的时间。主要取决于鱼类的遗传特性和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其分为两类:生理寿命和生态寿命。 4,生长年带:一年之中所形成的宽阔环片和狭窄环片合称为一个生长年带。 5,年轮:被规定为由密向疏过度的最后一条密的环片。 6,年轮标志的类别为:疏密型、切割型、碎裂型、间隙型。年轮的特点:清晰性、完整性、连续性、普通性。 7,副轮:或称假轮、附加轮。在正常的生长季节,由于饵料不足、水温突然变化、疾病或意外受伤等原因,使鱼体正常生长受到干扰,从而破坏了环片排列的规律性,在鳞片上留下痕迹。 8,副轮和年轮不同之处有以下四点:a,年轮一般见于鱼体的每一鳞片上,而副轮往往只出现在少数的鳞片上;b,副轮不像年轮那样清晰、完整和连续,多半局限于某一区域。c,年轮仅仅表现为疏密结构的,则年轮内缘是密环,外缘是疏环;若为副轮则与此相反。d,副轮所构成的“生长年带”及其“疏带”和“密带”的比例不协调。 9,鱼的年龄表示方法:鳞片上没有年轮,用0表示;有1个年轮,用1表示;依次类推。为表示年轮形成后,在轮纹外又有新增的环片,则在年轮数的右上角加上“+”号,如0+、1+… 0+ -- 1, 1龄鱼,指大致渡过了一个生长周期;鳞片上无年轮、或第一个年轮刚形成。

鱼类菜谱_鱼类美食_教你如何做鱼

清蒸鲤鱼 胡椒粉。 2、在肚子里塞满姜丝和葱丝,撑起鱼肚子。 3、蒸锅里的水烧开后,再把鱼放进去蒸20分钟。 4、准备一个小碗,里面放一勺酱油、一勺料酒搅拌好。 5、准备新鲜的葱丝和胡萝卜丝,鱼出锅后,洒在鱼身上。 6、把④也浇在鱼身上。 7、烧热食用油,直接浇在鱼身上就可以了。 水煮鱼7 材料1、主料:草鱼1条约2斤、黄豆芽约半斤、生姜、大蒜、小葱、郫县豆瓣适量、 干辣椒10个、白芝麻1小勺、花椒1小把、八角1粒 腌鱼材料:姜数片、料酒少许、生抽少许、盐少许、鸡精少许、胡椒粉适量。、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

鱼类食性DOC

鱼类食性 鱼类从环境中摄取食物,关系到鱼类的生存、生长、发育和繁殖。掌握鱼类食性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测定鱼类食性的方法,对于增养殖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节鱼类食性的类型及其变化 鱼类的食性与咽齿和鳃耙有直接关系 食性类型根据各种鱼类脱离幼年时期后所摄取的主要食物,可将鱼类的食性分为以下类别: 1、草食性以摄食水生高等植物为主,也摄食附着藻类和被淹没的陆生嫩草及瓜菜叶片等,如草、鳊和团头鲂等。 东方欧鳊

2、浮游植物食性以摄食浮游藻类为主,典型的如鲢,这类食性的鱼,鳃耙的滤食性能最佳。 鲢 3、鱼虾类食性以摄食鱼虾类等游泳生物为主,有的甚至捕食较大的哺乳动物。这类鱼通常游泳活泼,口裂大、牙齿锐利,而且性格凶猛,所以又称凶猛鱼类,如海洋中的噬人鲨,淡水中的鲸、鳜、鲶和狗鱼等。

鲨 4、底栖动物食性以摄食底栖的无脊椎动物为主,如青鱼以螺蚬为食,铜鱼等以水生昆虫、水蚯蚓、淡水壳菜等为主。这类鱼有的采食底面上的动物,有的挖食埋栖在底泥中的动物。 圆口铜鱼 5、浮游动物食性以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桡足类、枝角类为主。鳙、鲥等主要通过鳃耙滤食,短吻银鱼等小型鱼类则主动捕食。

银鱼 6、腐屑食性以吸取或舔刮底层的动植物腐屑为主,也同时刮食周丛生物和摄取腐屑中的小型底栖动物,典型的如鲴类和鲮等。 圆吻鲴 7、杂食性这是一类兼食各类食物的鱼类,典型的例子有鲤和泥鳅,它们的食物种类广泛,食性的适应能力强。 泥鳅 食性的变化鱼类的食性在整个生活过程中不是固定不变的,会由于年龄、季节和栖息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因发育阶段(或年龄)不同而产生的变化 *鱼类从小到大,和不同的发育阶段相适应,存在一个食物的变化系列。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 在卵黄囊吸收完毕后的仔鱼期有一个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如一些无脊椎动物的幼虫和轮虫等饵料的阶段。 进入稚幼鱼期时为第二个阶段如乌鳢此时以水生昆虫的幼虫和小虾为主,其次为小型鱼类。成鱼食性阶段乌鳢此时主要捕食鱼虾类。

鱼类食物

一、鱼类的营养 鱼类食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是人们喜爱的食物。尤其适宜老人、幼儿和病人食用。 鱼类中蛋白质的含量15——20%,属优质蛋白质,鱼肉肌纤维较短,蛋白质组织结构松软,水分含量多,肉质鲜嫩,容易消化吸收,消化率达87——98%。鱼类组织中有含氮化合物,主要是胶原蛋白和粘蛋白,当煮沸后成为溶胶,冷却后成为凝胶,这就是鱼汤凝成乳白胶冻样状。鱼类含有一种含硫氨基酸叫牛磺酸,它能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有利防治动脉硬化。牛磺酸能促进婴儿大脑发育,提高眼的暗适应能力,因此牛磺酸现已作为婴儿食品中营养物,如婴儿配方奶粉里使奶粉营养更接近母乳样。 鱼类脂肪低,含量在1——10%。大部分鱼只含有1——3%的脂肪,如大黄鱼、小黄鱼、胖头鱼等,有些鱼如草鱼、鲤鱼、带鱼、平鱼脂肪含量在5——8%。但有个别的鱼如鳊鱼脂肪含量可达15%。一般鱼类脂肪含量少,供热能低,所以鱼是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是比家禽、家畜都要优越的动物性食物。俗话说吃四条腿的(猪、牛)不如吃二条腿的(鸡、鸭),吃二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鱼类)。表明了鱼类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鱼类含无机盐1——2%,这包括有钙、磷、钾、铜、锌、硒等。海鱼含碘特别丰富,每公斤鱼类含碘达500——1000微克,淡水鱼含碘

为50——400微克。鱼类特别是鱼肝含有极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鱼类中还含烟酸和维生素B1和B2。 二、如何选择及食用鱼类 1. 要选鲜鱼、活鱼;不吃腐败变质鱼类。 活鱼、鲜鱼的鱼体无损伤,刚死不久的鲜鱼鳃盖紧闭,鳃红清洁鱼眼球凸起不混浊,鱼鳞紧附鱼体不易脱,鱼体表面粘液透明光滑。鱼体结实,鱼肉有弹性,肉质紧密。 2. 不要吃生鱼 生鱼肉中含有抗维生素B1的酶,遇加热后该酶失去活性,因此不宜吃生鱼,避免维生素B1被破坏,常吃生鱼容易出现维生素B1缺乏。同时养鱼水体易受到污染,鱼类受到致病菌和寄生虫污染,当吃了此种污染又没彻底加热烹调的鱼类易引起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3. 不食用已死亡的黄鳝、甲鱼、乌鱼、河蟹及各种贝类,绝对禁止食用有剧毒的河豚鱼,以防中毒。 4. 小鱼榨酥、榨透或加醋奄烹制,食用全鱼,鱼骨鱼刺,这样可获得较多钙质。喝鲫鱼汤能刺激乳汁分泌,是民间常用于产妇“下奶”的好食品。 三、什么是n-3不饱和脂肪酸?对人有什么作用?

常见鱼类(图文)

四大家鱼 一、草鱼 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 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混子、黑青鱼等。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宜虚劳、风虚头痛、肝阳上亢高血压、头痛、久疟、心血管病人。鱼胆有毒不能吃; 二、鲢鱼 鲢鱼(Chub)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形态和鳙鱼相似,鲢鱼性急躁,善跳跃。鲢鱼是人工饲养的大型淡水鱼,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多与草鱼、鲤鱼混养。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较宜养殖的优良鱼种之一。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分布在全国各大水系。 鲢鱼属中上层鱼。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 鲢鱼能提供丰富的胶质蛋白,即能健身,又能美容,是女性滋养肌肤的理想食品。它对皮肤粗糙、脱屑、头发干脆易脱落等症均有疗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视的佳肴。为温中补气、暖胃、泽肌肤的养生食品,适用于脾胃虚寒体质、溏便、皮肤干燥者,也可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乳少等症。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蕴热者不宜食用;瘙痒性皮肤病、内热、荨麻疹、癣病者应忌食。

三、青鱼 青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青鱼又称鲭、乌鲭、青鲩、溜子。青鱼习性不活泼,通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食物以螺蛳、蚌、蚬、蛤等为主,亦捕食虾和昆虫幼虫。,在鱼苗阶段,则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青鱼生长迅速,个体较大,成鱼最大的最大个体可达70千克。 味甘,性平。能补益脾胃,利湿。用于脾虚少食,乏力;脚气或湿痹等。民间以本品同薤白煮食,治脚气,有理气利水之功。亦可配薏苡仁煎汤服。青鱼胆有毒,须注意。 四、鳙鱼 鳙鱼(Aristichthysnobilis)又叫花鲢、胖头鱼、大头鱼、黑鲢。外形似鲢。侧扁。头部大而宽,头长约为体长的1/3。口亦宽大,稍上翘。眼位低。鳃孔较大,鳃盖膜很发达。鳞细而密。背部黑色,体侧深褐带有黑色或黄色花斑。腹部灰白。各鳍浅灰。从腹鳍基部至肛门之间具有角质腹棱。胸鳍较长,其后缘超过腹鳍基部。肠长为体长的5-7倍。鳙鱼性温驯,不爱跳跃,生活在水体中层。滤食性,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如剑水蚤)等浮游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蓝藻类)和人工饲料。 1. 胖头鱼属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鱼类,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2. 富含磷脂及改善记忆力的脑垂体后叶素,特别是脑髓含量很高,常食能暖胃、祛头眩、益智商、助记忆、延缓衰老,还可润泽皮肤。 一般人群均能食用 1. 适宜体质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之人食用;特别适宜咳嗽、水肿、肝炎、眩晕、肾炎和身体虚弱者食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