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海大桥

东海大桥

东海大桥
东海大桥

东海大桥简介

东海大桥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为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陆路集疏运和供水、供电、通讯等需求提供服务。东海大桥位于杭州湾口无遮蔽海域,连接远离陆域逾三十多公里的外海孤岛,地处海洋环境,是我国目前最长、也是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大桥北端起始于上海南汇芦潮港,通过沪芦高速公路与市区沟通,南至浙江嵊泗崎岖列岛,通往上海洋山集装箱深水港区,是洋山集装箱深水枢纽港陆路集疏运的通道,并兼顾社会交通运输功能。

东海大桥按双向六车道加紧急停车带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分上下行双幅桥面、桥面总宽31.5m,设计车速80km/h,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并按集卡重车间距10m密排布置进行校验,大桥年通行能力500余万标准集装箱,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东海大桥工程2002年6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历经35个月的艰苦施工,于2005年5月25日实现结构贯通。大桥全长32.50km,其中:大桥与沪芦高速连接的路桥连接段为1.45km、陆上段为2.26km、芦潮港新大堤至大乌龟岛之间的跨海段为25.32km、大乌龟岛至小洋山岛之间的港桥连接段3.47km。

全桥设5000t级单孔双向主通航孔一处,通航净高40m、主跨跨径420m,桥墩按万吨级防撞能力设计;设1000t级双孔单向副通航孔一处,通航净高25m,主跨跨径140m;设500t级双孔单向辅通航孔两处,通航净高17.5m,主跨跨径分别为120m和160m。

按施工工艺特点,大桥可分为:路桥连接段、陆上段、浅海段、非通航孔基础段、非通航孔段、主通航孔、辅通航孔和港桥连接段,其中港桥连接段又分为

开山路段、海堤段和颗珠山大桥三部分。

东海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工程具有鲜明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建设条件相当复杂,建设规模巨大,工艺内容繁多,防腐要求高,工程设备需求量多、投入大,工期压力大,管理跨度大、难度高等。

东海大桥自2002年4月开工,经过三年半的紧张建设,于2005年12月,与洋山深水港一期码头同期投入运行。东海大桥的建成,为洋山深水港提供了唯一的陆上通道,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桥梁建设水平,为我国外海大桥建设积累了经验,谱写了特大型跨海桥梁建设的新篇章。

东海大桥工程规模巨大,大桥全桥有斜拉桥2座;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4座;50米预应力混凝土等高度连续箱梁83跨,59米预应力混凝土等高度连续箱梁43跨;60米预应力混凝土等高度连续箱梁136跨;70米预应力混凝土等高度连续箱梁154跨。

东海大桥桥区地形地貌复杂,西端芦潮港为泥沙滩地,桥区海域海床较为平坦,大桥东侧所经岛屿及东端小洋山为一系列小岛屿。位于北亚热带南缘,气候变化复杂,环境温度及湿度较高,历年最高温度37.5℃。雷暴多,平均每年有雷暴日18~26天。风速较高,实测最大风速达到35.0m/s。海水中的氯离子极其丰富。

图1 上海东海大桥鸟瞰 5000吨级主航道桥(73+132+420+132+73米斜拉桥)颗珠山斜拉桥(50+139+332+139+50米)

500吨级副航道桥(70+120+120+70米变高度连续梁)

1000吨级副航道桥(80+140+140+80米变高度连续梁)

500吨级副航道桥(90+160+160+90米变高度连续梁)海堤区滩涂区(50米跨

等高度连续梁)路堤区

东海大桥

上海芦潮港

小洋山港

图2 东海大桥整体布置

高考地理小专题——港珠澳大桥

(1)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港珠澳大桥造价昂贵的原因。(6分)(2)分析港珠澳大桥中部采用隧道而不采用桥梁的原因。(4分)(3)运用城市中心地理论,简述港珠澳大桥通车对香港、珠海、澳门三城市的主要影响。(4分) 典型例题三: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一般而言,湾区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阶段。粤港澳大湾区陆地面积、常住人口、GDP总量分别占全国的0.6%、0.5%、l 2 1%,有三个港口排名世界前十。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

级区域战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泛珠江经济协作区规划的升级,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图6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图。 港珠澳大桥总长55公里,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是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主体工程由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长达22 9公里的桥梁工程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大桥于2009年12月正式动工,2016年9月27日全线贯通。 (1)简述粤港湾大湾区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主要条件。(8分) (2)根据深圳港湾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为其经济持续发展提出建议。(8分) (3)从自然环境角度简析建设港珠澳大桥面对的主要困难。(6分) 典型例题四: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是连接核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迺道,全长55千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由中央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府斥资七百多亿元,于2010年开始修建,建成通车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小时。港珠澳大桥预计使用寿命120年,比目前世界跨海大桥普遍使用寿命长20年。 (1) 港珠澳大桥工程宏大,试分析该工程得以实施的社会经济原因。 (2) 说明影响港珠澳大桥使用寿命的因素。 典型例题五: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港珠澳跨海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该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也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该大桥所在海城每天有上千艘轮船和数百架飞机经过。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1)列举港珠澳跨海大桥的建设需要克服的困难。 (2)分析港珠澳跨海大桥没有全部采用桥梁构造而是建造了6.7千米海底隧道的原因。

(3)东海大桥及洋山港

(3)东海大桥及洋山港 (3)东海大桥及洋山港海天佛国交通以无量智慧接引道人(3)——东海大桥洋山深水港区桥梁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还是一件艺术品。 不久前,美国媒体评出了世界上最壮观的十大桥梁,它们结合了古典和现代的双重风格,真正体现出桥梁建筑师的建筑工艺。我国的东海大桥便名列其中。 东海大桥长如蛟龙。它从芦潮港出发向东海延伸了整整32.5公里,气势恢弘。 2005年5月25日,东海大桥在东海之上庄严合龙、全线贯通。 台风“珍珠”在海上打转,无奈大桥何! 东海大桥传承了世界跨海大桥工艺的精髓,是我国桥梁建设首次成功地跨出外海,填补了我国桥梁建造史上的一项空白。 她,是全国人民用集体智慧托起的智慧之桥!   东海大桥起始于上海南汇区芦潮港,北与沪芦高速公路相连,南跨杭州湾北部海域,直达浙江嵊泗县崎岖列岛的小洋山岛。全长32.5公里。2002年6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于2005年5月25日实现结构贯通。 东海大桥工程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

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为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陆路集疏运和 供水、供电、通讯等需求提供服务。 东海大桥全线可分为约3.7公里的陆上段,芦潮港新大堤至大乌龟岛之间约25.3公里的海上段,大乌龟岛至小洋山岛之间约3.5公里的港桥连接段。大桥按双向六车道加紧急停车带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双向6车道,桥宽31.5米,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设计荷载按集装箱重车密排进行校验,可抗12级台风、七级烈度地震,设计基准期为100年。大桥包括2座大跨度的海上斜拉桥、4座预应力连续梁桥、大量的非通航孔桥以及连接两个岛屿之间的一条海堤。全桥设5000吨级主通航孔一处,通航净高40米,净宽400米,桥墩按万吨级防撞能力设计;设1000吨级辅通航空一处,通航净高25米,净宽140米;设500吨级辅通航孔两处,通航净高17.5米,净宽分别为120米和160米。 东海大桥是上海市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通往洋山深水 港的跨海长桥,它以"东海长虹"为创意理念,宛如我国东海上一道亮丽的彩虹。大桥色彩是大桥外观形象及展示桥梁个性的直接表现,采用白色、浅灰色作为大桥的主色调,使其与环境和谐统一。目前,世界上在外海已经建成的跨海大桥最长的也只有16公里,而东海大桥建设总长32.5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之桥”。题东海大桥 泱泱东海,苍茫浩淼,滚滚钱塘,巨澜翻腾。登临大桥,游

南浦大桥引桥拓宽施工保护方案

内环线浦东段快速化改建工程(龙阳路段4标段 南浦大桥主引桥拓宽 施 工 保 护 方 案 上海浦东北蔡市政建筑有限公司 内环线浦东段快速化改建工程4标项目部2008年6月23日 南浦大桥主引桥段拓宽施工保护方案 一、工程概况 内环线浦东段快速化改建工程分龙阳路和罗山路两段,本标段为龙阳路段4标,西起龙阳路临沂路路口,东至南浦大桥引桥接坡段。 包括桥梁工程、道路工程、雨污水管道工程等施工内容。 主线桥梁设计长度为666.4m,标准桥宽24.5m,匝道两条位于主 线桥的两侧,其中N1匝道长188.5m,S1匝道长288.5m。桥梁工程 分三部分:南浦大桥浦东段主引桥拓宽段,长240m,上部结构采用 预应力空心板梁和后张法预应力T梁;南浦大桥浦东段主引桥顶升段,长198.5m ,将老桥结构进行顶升;南浦大桥主引桥新建段,长227.9m ,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小箱梁。

道路工程设计长度为832.44m,分主线和辅助道路两部分,主要 是对龙阳路段的地面道路进行拓宽改建。 二、现场施工条件 南浦大桥引桥段的拓宽位置处龙阳路(临沂路路口至东方路路口, 南侧拓宽长度为140m,北侧拓宽长度为240m,为上下行匝道的分、合流段。 通过现场实测放样,南侧0#墩的承台边与引桥承台边相距5m,而北侧 5#墩的承台边线距引桥承台边5.5m。施工期间需要加强监测和保护。 三、施工保护措施。 1、桩基施工期间 引桥拓宽段的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为Φ800,桩长为45m,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对土层的扰动是最小的,能有效减少土层挤压力对 周边基础的影响。在桩基施工时,我们还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保护原有基础。 ①埋设深护筒。桩基施工时,用5mm的钢板,卷制成2.5m深的护 筒,以减轻钻进初期,对表层土体的扰动。 ②平衡桩架。桩架搭设时,确保桩架的垂直度,和桩机平台的水 平,不得出现倾斜,使钻杆能垂直钻进。 ③钻杆牢靠。选择合适、强度高的钻杆进行施工,且钻杆须和桩架固定牢固,钻进过程中严禁出现晃杆现象,以确保成孔质量。④ 注重泥浆质量。灌注桩施工期间,必须时刻注意孔内悬浮泥浆 的质量,若有偏差,应及时拌制新泥浆进行补充,保证泥浆达到护壁要求 ⑤控制钻孔速度。钻杆掘进速度不宜过快,幅度不宜过大,特别 是在前期钻进时,钻进速度必须严格控制,以慢速为宜,防止塌孔。

高中地理港珠澳大桥试题汇编

时事地理 | 地理视角下的港珠澳大桥 2017年7月7日,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全线贯通。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后,届时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陆路车程由3.5小时缩短为半小时。从1983年第一次提出港珠澳大桥构想,到2003年立项,再到2009年动工,至今已有34年。一桥飞架三地。“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古人的诗句在今天已经变为现实。 1港珠澳大桥简介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将形成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新的公路运输通道。港珠澳大桥的起点是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整座大桥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它是全球第一例集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大桥;沉管隧道,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长、埋深最深、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也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它的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 2修建中面临的困难 水文状况:伶仃洋是珠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湾,虽属弱潮河口,但其下有两个深海沟,即便是无风天气,看似平静的海面,也会形成凶猛的涌浪。 涌浪是风停止后或风已削弱,改变了原来风向,在海面上留下的波浪。涌浪是海面上由其他海区传来的(远处的风),或已经过去的风所引起的波浪。“无风三尺浪”指的就是涌浪。 风浪是由当地风产生,且一直处在风的作用之下的海面波动状态。---涌浪与风浪的区别 气候:季风气候,多暴风雨,尤其是夏秋季节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 地质: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稳;海底地质状况复杂,对施工影响大; 其它:海域宽阔,桥梁长度大;海底隧道长度大,埋藏深,技术要求高; 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高;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横跨三个区域,协调困难等。 3大桥为何要用“桥隧'构造 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伶仃洋位于中国广东珠江口外,为一喇叭形河口湾。又称零丁洋、珠江口。其范围北起虎门,口宽约4千米,南达香港、澳门,半径60公里内有14个珠三角大中城市、7个机场。此地经过珠江主航道,经过该海域的海上运输繁忙,香港机场航线起落较多,同时该水域内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为了减少对海上航道、飞机起落和中华白海豚生存区域的干扰(海洋生态的保护),就在相应的区域采用了这种海底隧道+岛+桥的方式。 4大桥建成对三地的影响 大桥建成后可以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加速大珠三角城市区域发展; 有利于珠港澳城市等级提升,城市服务范围扩大,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规模扩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能力; 有利于缩短三地间的行程,完善区域间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珠江两岸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保持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拓展城市经济腹地;促进旅游发展等。 5地理题中的港珠澳大桥 例1港珠澳大桥全长近50千米,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中间段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港珠澳大桥中部有近7公里是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 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B. 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C. 节约建设成本,降低难度 D. 方便旅客欣赏水下风景 2.港珠澳大桥建设带来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 提升澳门物流业的区域主导地位 B. 极大破坏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 C. 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D. 澳门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3. 海底隧道两端人工岛的主要功能是 A.方便游人观景 B.方便旅客休息 C.抵御地震台风 D.利于桥隧转换 BCD 1、从图上可知,海底隧道并没有缩短通行距离,A错。海底隧道建设成本更高,难度更大,C错。图示隧道埋在海底,应不能欣赏水下风景,D错。海底隧道建设在珠江的主航道处,主要是为了不影响珠江主航道的正常通航,B 对。 2、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缩短了三地之间的时间距离,有利于促进三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澳门的物流业在区域中不占主导地位,香港占主导地位,大桥修通后澳门也不会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需要澳门自己的发展,AD 错;大桥建设对珠江口生态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会太大,B错。 3、人工岛建在桥隧交界处,并非主要目的地,为方便游人观景,建有观景台,并不是人工岛的主要功能,A错;隧道两侧的人工岛,从图上可知,是隧道的出入口,其主要功能是为桥隧转换提供必要的空间场所,D正确;该大桥通过时间短,旅客不下来休息,B错;整个大桥的桥岛隧都会考虑抵御地震或台风的影响,并非人工岛的主要功能,C错误。 例2港珠澳大桥工程浩大,是迄今行业内最大的投资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路、桥、隧、岛等多项工程。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级的跨海通道。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港珠澳大桥修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结合区域位置,分析大桥建设过程中将成为施工障碍的自然条件。 (3)简述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意义。 (1)经济因素(分析:工程浩大,行内投资最大) (2)夏秋季节的台风,海上的风浪、潮汐;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稳;海岸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3)完善了粤港澳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使珠海西岸地区与香港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更加密切,促进珠江两岸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保持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能力。 例3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总投资达720多亿元的港珠澳大桥于2010年12月15日在珠海举行开工仪式。大桥跨越珠江口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 578公里,岛隧工程全长约7 440米,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建设方案示意图。

高中地理港珠澳大桥试题汇编修订版

高中地理港珠澳大桥试 题汇编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时事地理 | 地理视角下的港珠澳大桥 2017年7月7日,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全线贯通。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后,届时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陆路车程由3.5小时缩短为半小时。从1983年第一次提出港珠澳大桥构想,到2003年立项,再到2009年动工,至今已有34年。?一桥飞架三地。“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古人的诗句在今天已经变为现实。 1港珠澳大桥简介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将形成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新的公路运输通道。港珠澳大桥的起点是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整座大桥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它是全球第一例集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大桥;沉管隧道,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长、埋深最深、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也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它的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 2修建中面临的困难 水文状况:伶仃洋是珠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湾,虽属弱潮河口,但其下有两个深海沟,即便是无风天气,看似平静的海面,也会形成凶猛的涌浪。涌浪是风停止后或风已削弱,改变了原来风向,在海面上留下的波浪。涌浪是海面上由其他海区传来的(远处的风),或已经过去的风所引起的波浪。“无风三尺浪”指的就是涌浪。 风浪是由当地风产生,且一直处在风的作用之下的海面波动状态。---涌浪与风浪的区别 气候:季风气候,多暴风雨,尤其是夏秋季节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 地质: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稳;海底地质状况复杂,对施工影响大; 其它:海域宽阔,桥梁长度大;海底隧道长度大,埋藏深,技术要求高; 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高;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横跨三个区域,协调困难等。 ? 3大桥为何要用“桥隧'构造 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伶仃洋位于中国广东珠江口外,为一喇叭形河口湾。又称零丁洋、珠江口。其范围北起虎门,口宽约4千米,南达香港、澳门,半径60公里内有14个珠三角大中城市、7个机场。此地经过珠江主航道,经过该海域的海上运输繁忙,香港机场航线起落较多,同时该水域内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为了减少对海上航道、飞机起落和中华白海豚生存区域的干扰(海洋生态的保护),就在相应的区域采用了这种海底隧道+岛+桥的方式。

中国桥梁五十年回顾

中国桥梁50年回顾 摘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桥梁占有重要的一页。中国古代木桥、石桥和铁索桥都长 时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在桥梁发展史上曾占据重要地位,为世人所公认。例如,据文献 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五十年(汉宣帝甘露四年)就建成了跨度达百米的铁索桥,而欧美 直到十七世纪尚未出现铁索桥。1665年徐霞客的《铁索桥记》详细描述了建于1629年在 贵州境内的一座长约122米的铁索桥。法国传教士于1667年出版了一本《中国奇迹览胜》,书中也介绍了中国铁索桥。世界科技史家英国李约瑟博士指出:这两本书直接启发 了西方人建造铁索桥的尝试。 关键词:道路桥梁历史 一、引言 十八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造就了近代科学技术,也使欧美各国率先进入现代桥梁工业 新时代。不幸的是,中国自十三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元朝起,科技就停滞不前, 到十七世纪明朝时已开始落后于西方。清朝政府又奉行闭关自守的愚昧政策,夜郎自大, 终于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惨败,使中国遭到列强的侵凌,蒙受了百年耻辱。 回顾旧中国的桥梁,长江是天堑,黄河上的三座桥梁:津浦铁路济南铁路桥,京汉铁 路郑州铁路桥和兰州市黄河桥以及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中的一些桥梁也无一不是由 洋商承建的。我们唯一能引以自豪的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兴建的杭州钱塘江大桥。该桥由 他带领一批留学生自行设计和监造,但实际施工仍由丹麦康益洋行承包下部结构和沉箱基 础工程,上部结构钢梁则由英商道门朗公司承包制造和安装。旧中国的承包商还没有建造 大桥的能力,而政府交通部门也没有大桥施工队伍,只能做一些公路小桥涵的工程。当时水平最高的中国桥梁工程队伍当推由赵祖康先生领导的上海市工务局,他们在解放前已设计 建造了几座跨苏州河的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桥,至今仍发挥作用。这支队伍也是解放初期我 国桥梁建设的重要技术力量,后来组建成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 二、向苏联学习,建设跨江大桥 新中国诞生后,面对美国的经济封锁和制裁,向苏联学习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在桥梁 工程领域我们也派出了许多留学生赴苏联学习他们的预应力混凝土和钢桥技术。在苏联专 家的帮助下,铁道部筹建了山海关、丰台、宝鸡和株州桥梁厂。交通部组建了北京的公路 规划设计院、西安的第一设计院和武汉的第二设计院以及从事施工的公路一局和二局。各 省的交通厅也都建立起公路桥梁的设计和施工队伍。 1952年政府决定建设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使天堑变通途。为此专门设立了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和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全面学习研究苏联在钢桥疲劳、焊接、振动,以及桥梁上下结构设计、制造和施工等方面的科学技术。中国第一片预应力混凝土也在丰 台桥梁厂基地研究试制,并于1956年首先在东陇海线新沂河铁路桥上建成了跨度为23.9

南浦大桥浦东主引桥老桥顶升段施工方案.

南浦大桥浦东主引桥老桥顶升段施工方案 2010-06-28 15:51:46 作者:上海颖川加固来源:中国桥梁网 文本摘要:南浦大桥浦东主引桥老桥顶升段工程采用整体顶升技术进行线形改造,顶升后桥梁纵坡在顶升段内形成反坡,即先为负坡度(下坡)经竖曲线后再为正坡 度(上坡)。 关键词:线形改造墩柱切割立柱加高 南浦大桥浦东主引桥老桥顶升段工程范围为K0+819.700- K1+018.200,长度为198.5m。顶升段共涉及9孔结构,其中除第K13孔跨径为38.5m外,其余K14-K21共8孔跨径均为20m。第K13孔跨越横向地面道路东方路,上部结构为预制预应力砼T梁,梁高2.3m,砼标号为50号,每孔布置11片T梁。第K14~K21等8孔上部结构均为预制预应力砼空心板梁,梁高 2.3m,砼标号为40号,每孔布置24片空心板梁。 顶升后桥梁纵坡在顶升段内形成反坡,即先为负坡度(下坡)经竖曲线后再为正坡度(上坡)。顶升前后线形如下图。 顶升前后线形 一、桥面连续拆除 在顶升前应对桥面各处的伸缩缝、桥面连续或其他设施进行拆除,以便顶升时桥梁能够顺利施工。

桥面连续拆除示意图 二、承台开挖及处理 15#~21#桥墩承台,由于桥下净空较大,便于大型施工机具的施工,因此可采用明挖基坑进行承台扩建的施工方案。承台扩建施工的关键是确保新旧砼联结成整体,共同受力。 扩建承台简图 三、搭设顶升、支撑、水平限位钢架 顶升支撑体系的主体采用φ500×12带法兰无缝钢管作为支撑,每柱设置8根支撑,钢管根部与预埋法兰连接,钢管之间通过水平杆和剪刀撑连成整体。盖梁底部沿纵向设置分配梁,分配梁通过植筋与盖梁连接,千斤顶通过螺栓悬吊于分配梁上,在顶升过程中随着盖梁的上升而上升。

港珠澳大桥 地理

一、大桥修建中面临的困难: 1、水文状况:伶仃洋是珠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湾,虽属弱潮河口,但其下有两个深海沟,即便是无风天气,看似平静的海面,也会形成凶猛的涌浪。 涌浪是风停止后或风已削弱,改变了原来风向,在海面上留下的波浪。涌浪是海面上由其他海区传来的(远处的风),或已经过去的风所引起的波浪。“无风三尺浪”指的就是涌浪。 风浪是由当地风产生,且一直处在风的作用之下的海面波动状态。-涌浪与风浪的区 2、气候:季风气候,多暴风雨,尤其是夏秋季节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 3、地质: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稳;海底地质状况复杂,对施工影响大 4、其它:海域宽阔,桥梁长度大;海底隧道长度大埋藏深,技术要求高。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高;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横跨三个区域,协调困难等。二、大桥为何要用桥隧构造: 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伶仃洋位于中国广东珠江口外,为一喇叭形河口湾。又称零丁洋、珠江口。其范围北起虎门,口宽约4千米,南达香港、澳门,半径60公里内有14个珠三角大中城市、7个机场。 此地经过珠江主航道,经过该海域的海上运输繁忙,香港机场航线起落较多,同时该水域内有国家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为了减少对海上航道、飞机起落和中华白海豚生存区域的干扰(海洋生态的保护),就在相应的区域采用了这种海底隧道+岛桥的方式。 三、大桥建成对三地的影响: 1、大桥建成后可以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加速大珠三角城市区域发展; 2、有利于珠港澳城市等级提升,城市服务范围扩大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规模扩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能力;

地理热点专题:港珠澳大桥

专题港珠澳大桥 一、选择题。 港珠澳大桥(下图)是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桥隧全长55千米,主题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桥梁长约29公里,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据此完成1~3题。 1.港珠澳大桥中部以海底隧道代替桥梁,主要目的是 A. 保障主航道通航能力 B. 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 C. 避免海洋灾害的影响 D. 增加旅客的风景体验 2. 港珠澳大桥桥梁建设中要求限高120米,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A. 降低桥梁建设的成本 B. 提高大桥的稳定程度 C.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D. 利于航空的交通安全 3. 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主要是 A. 缩短通行距离 B. 方便沿线居民出行 C. 缩短三地距离 D.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答案】1. A 2. D 3. C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对区域影响。 1. 港珠澳大桥中部以海底隧道代替桥梁,主要目的是方便大型轮船通行。不影响珠江航道的正常通航。A正确。 2. 港珠澳大桥桥梁建设中要求限高120米,主要是为了保障大屿山机场飞机飞行的安全。D正确。 3. 港珠澳大桥建在海上,沿线没有居民.B、D错;港珠澳之间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A错;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便利了三地交通.缩短了三地间通行的时间.提高了通行效率。C正确。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总长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读图完成4~6题。

4. 港珠澳大桥是全世界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原因有 ①海域宽阔,桥梁跨度大 ②桥、隧结合,海底地质条件复杂 ③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多台风活动 ④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要求高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5. 关于港珠澳大桥建设带来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满足区域不断增长的客货运量 B.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地位 C. 推动珠江两岸经济的协调发展 D. 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与港澳的联系 6. 港珠澳大桥建成对深圳经济特区产业影响最大的是 A. 服装产业 B. 金融产业 C. 物流产业 D. 科技产业 【答案】4.D 5.D 6.C 【解析】 4.港珠澳大桥是全世界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原因有海域宽阔,桥梁跨度大,总长约55 公里,①对。桥、隧结合,海底地质条件复杂,②对。位于南部沿海,属于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多台风活动,③对。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要求高,④对。D对,A、B、C错。 5.关于港珠澳大桥建设带来的影响叙述中,交通发展,利于满足区域不断增长的客货运量,A正确。交通通达度提高,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地位,B正确。区域联系加强,利于推动珠江两岸经济的协调发展,C 正确。不能直接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与港澳的联系,D错误。 6.港珠澳大桥建成,交通网络更加完善、通畅,对深圳经济特区产业影响最大的是物流产业,运输更便利,C 对。特区产业结构升级,服装产业迁出,A错。金融产业、科技产业受交通运输的影响小,B、D错。 港珠澳大桥(如图)跨越伶仃洋,东连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读图,完成7~9题。

中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东海大桥工程的技术创新

中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东海大桥工程的技术创新 黄融 提要:本文通过对东海大桥工程概况的简要介绍,以及对东海大桥工程中的主要技术创新作了简要的描述,着重提出了外海跨海大桥的建设所需要重点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目前,在跨海大桥建设领域,我国无论是在设计理论、技术规范还是施工技术、施工设备等方面均还存在欠缺,需要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加大力度,以全面提升我国桥梁建设的水平。 关键词:东海大桥概况工程特点工程技术创新 东海大桥工程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集装箱深水枢纽港区的重要配套工程,建成后为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的陆路集疏运和供水、供电、通讯等提供服务。连接远离陆域逾31km的外海孤岛,地处海洋环境,是我国目前最长、也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外海跨海大桥。 东海大桥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真正从江河跨向了海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未知领域,体现了中国桥梁建设者的胆略和水平。东海大桥工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实践:一是从设计施工的技术方案上进行了创新,二是从施工所用的成套设备上进行了创新,三是从海上施工安全的措施上进行了创新。我们的体会是,只有依靠不断技术创新,通过组织攻关形成技术优势,才能解决在海洋环境中桥梁施工的关键问题,最终实现快速、安全、高质量地建设好我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的目标。东海大桥工程的建成,充分体现了我国二十一世纪的建桥水平,同时也为今后我国跨海工程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东海大桥工程概况 东海大桥工程起始于上海南汇芦潮港,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在浙江省嵊泗县崎岖列岛的小洋山岛登陆,全长约32.5km。大桥标准桥宽31.5m,分上下行双幅桥面,采用双向六车道加紧急停车带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80km/h,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并按全桥集装箱重车满布,车辆轴距为10m 进行计算复核。大桥设计基准期为100年,按地震烈度7度进行抗震设防。 大桥浅滩段上部结构以30m多跨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等高度箱梁结构为主,梁高1.6m。基础采用Φ600mmPHC管桩。 大桥浅海段由26孔50m多跨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等高度箱梁组成,梁高3.0m,桩基主要采用Φ1600mm钻孔灌注桩和Φ1200mmPHC管桩。

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 附工程环评报告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工程 工程概况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初步结论 1工程概况 1.1项目名称与建设地理位置 1.1.1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工程。 (2)项目性质:本项目为风力发电项目,装设50台2000kW 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万kW,预计年上网电量25851万kWh。 (3)项目投资:21.22亿元。 1.1.2建设规模及地理位置 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上海市临港新城至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两侧1000m以外沿线,风电场最北端距离南汇嘴岸线5.9km,最南端距岸线13km。风机布置按东海大桥东侧布置4排35台风机;西侧布置2排15台风机,风电场装机规模10万kW。风机南北向间距500m(局部根据航道、光缆走向适当调整);东西向间距1000m。风电场通过35kV海底电缆接入岸上110kV风电场升压变电站,接入上海市电网。 1.2建设方案概述 1.2.1工艺说明 风机叶片在风力带动下将风能转变为机械能,在齿轮箱和发电机作用下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发电机出口电压为0.69kV。发电机出

口电力经过风电机组自带的升压变压器(10~36kV )变升压至35kV 等级后由风电场电气接线接入岸上110kV 升压站,电力升压至110kV 后经由两回110kV 线路接入220kV 芦一变电站的110kV 母线段并升压纳入上海市电网。 纳入城市电网 35kV 风电场电气接线两回110 kV 线路 出口电压0.69kV 风电机箱式变 图1 风电场工艺流程图 1.2.2 风机 风机主要由风机机舱,风机塔架和风机塔基等三部分组成。 (1)风机机舱 风机机舱作为风机核心部分安装有发电机、机舱控制器和风机箱式变压器。 (2)风机塔架 2000kW 机型的标准塔架高度为67m ,考虑到连接件高度,风力发电机组轮毂高度距平均海平面约70m 。叶片单片长约为40m 。 (3)风机塔基 选用单桩基础(单根直径4.8m 钢管桩)作为本工程风机基础的第一推荐方案,群桩式高桩承台基础(8根直径1.2m 钢管桩)为第二推荐方案。 1.3 海域占用及工程占地

上海高架限行规定

延安高架路 1、禁行范围:全线禁止外省市号牌小客车、出租空车、实习车7:30—9:30和16:30—18:30(除周六、日及国定假日外)通行。 2、通行提示:(1)外滩隧道虹口方向来车(禁行车辆)禁止进入延安高架路主线;(2)G50、S20往市区方向车辆禁止进入延安高架路主线。 南北高架路、卢浦大桥 1、禁行范围:中环路/共和新路立交—鲁班路立交及卢浦大桥全线,禁止外省市号牌小客车、出租空车、实习车7:30—9:30和16:30—18:30(除周六、日及国定假日外)通行。 2、通行提示:(1)北向南行驶上述车辆在禁行时段必须由汶水路下匝道驶离南北高架主线,并禁止进入中环路;(2)新闸路、永兴路上匝道允许上述车辆经天目立交(转盘)跨越铁路和苏州河,但禁止驶入南北高架主线。 内环高架路 1、禁行范围:全线(除杨浦大桥、南浦大桥越江通道外),禁止外省市号牌小客车、出租空车、实习车7:30—9:30和16:30—18:30(除周六、日及国定假日外)通行。 2、通行提示: (1)杨浦大桥:浦东往浦西方向允许上述车辆从浦东大道入口、罗山路/杨高路立交各方向入口经杨浦大桥越江。车辆越江后应经临青路出口、周家嘴路出口、黄兴路出口驶离内环主线。浦西往浦东方向允许上述车辆从中山北路入口、黄兴路入口、周家嘴路入口、河间路入口经杨浦大桥越江。车辆越江后应经浦东大道出口、杨高中路出口、锦绣路出口驶离内环主线。 (2)南浦大桥:浦东往浦西方向允许上述车辆从杨高南路入口、浦东南路入口经南浦大桥越江。车辆越江后应经由中山东一路出口、中山南一路出口、陆家浜路出口驶离内环主线。浦西往浦东方向允许上述车辆从中山南路/董家渡路入口、南车站路入口、陆家浜路入口经南浦大桥越江。车辆越江后应经杨高南路出口、浦东南路出口驶离内环主线。 逸仙高架路 1、禁行范围:北向南,场中路下匝道至内环高架路,禁止外省市号牌小客车、出租空车、实习车7:30—9:30和16:30—18:30(除周六、日及国定假日外)通行。 2、通行提示:北向南方向上述车辆应由场中路下匝道驶离主线。南向北方向:上述车辆可以由中山北二路入口进入逸仙高架路主线,但禁止进入中环主线。 沪闵高架路 禁行范围:全线禁止外省市号牌小客车、出租空车、实习车7:30—9:30和16:30—18:30(除周六、日及国定假日外)通行。 中环路 禁行范围:全线禁止外省市号牌小客车、出租空车、实习车7:30—9:30和16:30—18:30(除周六、日及国定假日外)通行。 华夏高架路 禁行范围:全线禁止外省市号牌小客车、出租空车、实习车7:30—9:30和16:30—18:30(除周六、日及国定假日外)通行。 对违法的驾驶员,交管部门将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处以200元罚款。

2018中考地理总复习热点专题二复兴号高铁首发、港珠澳大桥成功通车练习

热点专题二复兴号高铁首发、港珠澳大桥成功通车——重大 工程建设沿线地区的自然、人文概况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计划于2017年底正式开通,读该桥示意图,回答1~2题。 1. 在该桥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 ) A. 台风 B. 暴雪 C. 凌汛 D. 沙尘暴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气象灾害。港珠澳大桥濒临南海,夏秋季节多遭受台风袭击;港珠澳大桥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不会出现暴雪、凌汛和沙尘暴天气。 2. 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包括( B ) ①极大缩短两岸车程 ②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 ③促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稳定 ④加强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联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修建港珠澳大桥大大缩短香港、澳门、珠海之间的通行时间;有利于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一体化;促进香港、澳门、珠海三地文化交流,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0千米,中间段是6千米长的海底隧道。2016年6月29日,主体桥梁成功合龙,预计2017年年底建成通车。据此读图,完成3~4题。 3. 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千米,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这里的“海”是指( D )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解析】本题考查港珠澳大桥的地理位置。港珠澳大桥跨珠江口,珠江口属于南海。 4.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有利于哪个工业基地的发展( D ) A. 辽中南 B. 京津唐 C.长江三角洲 D. 珠江三角洲 【解析】本题考查港珠澳大桥对我国工业区的影响。港珠澳大桥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加强了珠江口东岸与西岸的联系,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发展,其余工业基地地理位置较远。 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据此,回答5~7题。 5. 京沪高铁南北连接我国两大工业基地是( A ) ①京津唐工业基地②沪宁杭工业基地

大跨度桥梁概念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大跨度桥梁概念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同济大学项海帆 摘要概念设计是桥梁设计之魂。由于中国大桥的前期工作过于仓促,对概念设计的重视不够,造成设计布局上的一些缺憾。本文是作者参加多次大桥设计评审会的一些体会,其中包括总体布置和结构构造方面的若干问题,希望能引起总工程师们的重视。 1.引言 进入20世纪末的九十年代,中国桥梁工程界在自主建成上海南浦大桥的鼓舞下出现了全国范围内建造大跨度桥梁的高潮。各地的建设部门都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为五纵七横的国家高等级公路网建造了数以百计的大跨度悬索桥、斜拉桥、拱桥和梁式桥以跨越大江大河、深谷,大大改变了中国的交通面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在成绩面前我们也要看到过于追求速度造成的仓促上马,使前期工作的准备不足,加上在大跨度桥梁概念设计方面缺少经验和竞争的机制,和建筑师的合作也很不够,因而在众多的设计中还存在创新和美学上的不足和缺憾。 本文是作者多年来参加各种大桥设计评审会对桥梁概念设计的一些学习心得,提出来和同行们一起讨论,以期抛砖引玉,求得共识,为中国桥梁在新世纪中的进步和发展添砖加瓦,并期望中国大桥建设不但在规模上和速度上让世人称羡和惊异,而且在创新设计、先进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方面也能赢得国际同行的尊重和赞誉。 2.总体布置方面的问题 2.1关于桥梁主孔跨度的合理性 桥梁主孔跨度是大跨度桥梁最主要的尺度。它决定了桥型的选择。主孔(通航孔)跨度首先要满足桥下通航要求,同时要考虑主墩防船撞的安全。国内的内河航道尚无明确的统一标准,大多采用一桥一议,由交通部水运司根据桥位处航道的具体情况进行论证后作出个案决定。在这一情况下,由于中国水道的护岸工作只限于城市附近的区段,造成航道摆动较大与不夠稳定。加上目前仍有大量小型船只和大型拖驳的撞墩事故发生,使航道部门往往要求采

(完整版)上海东海大桥关键项目施工图解

东海大桥起始于上海浦东新区(原南汇区)芦潮港,北与沪芦高速公路相连,南跨杭州湾北部海域,直达浙江嵊泗县小洋山岛。全长32.5公里的东海大桥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被上海市政府列为“一号工程”。 这座大桥的设计者——福建莆田人林元培。 林元培(1936.2 -),男,我国著名桥梁专家,福建莆田人,出生于上海市。1954年毕业于上海土木工程学校。曾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学会副主任。现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7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89年被建设部命名为首批“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在40多年的桥梁工程设计和桥梁理论研究中,设计或主持设计的大跨度桥梁达20余座,中小桥梁有上百座,涵盖了上海杨浦大桥、卢浦大桥、东海大桥等各种桥型。 他是中共十五大代表。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四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由于他在我国建桥技术方面的杰出贡献和突出成就,被授予国家设计大师,荣获1994年度茅以升桥梁大奖。他是上海市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徐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以及东海大桥的总设计师。

1993年建成的杨浦大桥,是林元培倾注全部心血贡献于世的最高水平设计成果。在继南浦大桥之后,把世界最新桥型的跨径从465米一下提高到602米,使世界建桥设计水平推到新的高度,这一重大贡献为国际桥梁界所信服和赞叹,为国争得了荣誉。杨浦大桥的胜利建成是他一贯潜心研究,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敢为天下先的结果。他构思的杨浦大桥塔拉索锚固区构造、箱型钢梁等设计和大跨径斜拉桥整体稳定理论等,均开创了世界先河。他首次提出的第九种跨越能力最大桥型将问鼎于世,引起了国内外桥梁界的关注。 大桥简介:东海大桥工程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为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陆路集疏运和供水、供电、通讯等需求提供服务。东海大桥全线可分为约2.3公里的陆上段,海堤至大乌龟岛之间约25.5公里的海上段,大乌龟至小洋山岛之间约3.5公里的港桥连接段,总长约为31公里。大桥按双向六车道加紧急停车带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桥宽31.5米,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 东海大桥工程2002年6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历经35个月的艰苦施工,于2005年5月25日实现结构贯通。大桥宽31.5米,分上、下行双幅桥面,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每小时80公里。大桥全线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基准期为100年。大桥的最大主航通孔,离海面净高达40米,相当于10层楼高,可满足万吨级货轮的通航要求。东海大桥在2005年建成通车。159米高的两座大跨度海上斜拉桥主塔在国内最高;位于颗珠山岛和大乌龟岛之间的深海大堤绵延1.22公里,也是国

东海大桥

东海大桥简介 东海大桥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为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陆路集疏运和供水、供电、通讯等需求提供服务。东海大桥位于杭州湾口无遮蔽海域,连接远离陆域逾三十多公里的外海孤岛,地处海洋环境,是我国目前最长、也是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大桥北端起始于上海南汇芦潮港,通过沪芦高速公路与市区沟通,南至浙江嵊泗崎岖列岛,通往上海洋山集装箱深水港区,是洋山集装箱深水枢纽港陆路集疏运的通道,并兼顾社会交通运输功能。 东海大桥按双向六车道加紧急停车带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分上下行双幅桥面、桥面总宽31.5m,设计车速80km/h,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并按集卡重车间距10m密排布置进行校验,大桥年通行能力500余万标准集装箱,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东海大桥工程2002年6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历经35个月的艰苦施工,于2005年5月25日实现结构贯通。大桥全长32.50km,其中:大桥与沪芦高速连接的路桥连接段为1.45km、陆上段为2.26km、芦潮港新大堤至大乌龟岛之间的跨海段为25.32km、大乌龟岛至小洋山岛之间的港桥连接段3.47km。 全桥设5000t级单孔双向主通航孔一处,通航净高40m、主跨跨径420m,桥墩按万吨级防撞能力设计;设1000t级双孔单向副通航孔一处,通航净高25m,主跨跨径140m;设500t级双孔单向辅通航孔两处,通航净高17.5m,主跨跨径分别为120m和160m。 按施工工艺特点,大桥可分为:路桥连接段、陆上段、浅海段、非通航孔基础段、非通航孔段、主通航孔、辅通航孔和港桥连接段,其中港桥连接段又分为

外地牌照车在上海通行规定的详细整理

早晚高峰时间是指: 周一~ 周五的07:30-09:30 16:30-18:30 , 节假日除外 ; 中心城区是指: 内环 (中山南路-中山西路-中山北路-黄兴路-杨浦大桥-罗山路-龙阳路-南浦大桥) 范围内, 内环高架本身也算,和内环高架对应的地面道路不算. ********************************************* 如果是有环保标志的外牌车的话,限制如下: ********************************************* A. 高架道路: 1. 内环高架高峰时间禁止通行 (过杨浦大桥南浦大桥例外,即中山北一路上匝道->杨浦大桥->浦东浦东->杨浦大桥->黄兴路下匝道南浦大桥<->浦东高峰时间也可通行) 2. 中环高架高峰时间禁止通行 (过翔殷路隧道例外,即军工路入口~翔殷路隧道~浦东高峰时间也可通行;北新泾段过苏州河也可通行) 3. 外环不受限制 4. 延安路高架高峰时间禁止通行(虹许路以西可通行) 5. 南北高架高峰时间禁止通行 (但汶水路以北例外,高峰时间也可通行;中兴路到新闸路段过铁路和苏州河高峰时间是否可以通行待确定)

6. 逸仙路高架高峰时间禁止通行 (但场中路以北例外,高峰时间也可通行,往北时中山路是否可上高架待确认) 7. 沪闵路高架高峰时间禁止通行 B. 地面道路: 不受任何限制 C. 过江隧道.大桥 1. 外环隧道: 全天通行 2. 翔殷路隧道: 全天通行 3. 军工路隧道: 在建 4. 杨浦大桥: 全天通行 5. 大连路隧道: 全天通行 6. 延安东路隧道: 全天通行 7. 复兴东路隧道: 全天通行 8. 南浦大桥: 全天通行 9. 卢浦大桥: 高峰时间禁止通行 10. 打浦路隧道: 全天通行 11. 上中路隧道: 在建 12. 徐浦大桥: 全天通行 如果是没有环保标志的外牌车的话,除了以上限制之外,追加限制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