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探化探异常的综合解释

物探化探异常的综合解释

物探化探异常的综合解释
物探化探异常的综合解释

物探化探异常的综合解释

激电异常带。该发现改变了对周庵 9 75 4. 90 万吨 ,平均厚度为 1 7. 1 0 m, 镍、铜平低电阻、低极化; 主要围岩中蛇纹石化二辉

区周边区域矿产找矿前景的认识 , 均品位分别为 0.34% 、0.12 % ,镍、铜金属量石英岩电阻次橄榄岩为高电阻、中低极化;

分别为328388吨、117534吨。伴生的铂、钯高 , 中低极化 ; 大理岩电阻又次之 , 低极化 ; 找矿远景。

, 金、银、钴矿资源量铜镍矿、黄铁矿显示低电阻、高极化 ; 而区矿资源量达大型规模

达中型规模。、镍、铂的超基性岩体应为中高电区地质概况内含铜

1.3 矿区地质特征域地质特征。岩矿石电性测定结果表明 , 阻、中等极化

作区位于秦岭复杂构造带东段 , 桐本区西部第四系、新近系碎屑沉积物矿体与围岩间有明显的激电特性差异 , 故 , 南阳断陷盆地东缘。区广泛分布 , 东部出露一套中元古界朱家山在该区用激发极化法( 激电中梯、激电测深别隆起西部

构造复杂, 岩浆活动频繁, 已发现的岩群和新城岩群中级变质岩系。分为侯家 ) 圈定含铜镍硫化物矿化带和含铜镍硫等庄岩组(P t h)和丘沟岩组(P t q)两个岩组。区化物富集带具有良好的地球物理前提。体属豫西南,豫南蛇绿岩带中的隐 2 2 内主体构造呈北西320?方向展布,在主体 , 处于秦岭,大别基性、超基性岩体构造的基础上, 叠加有北东向、北北东向小南亚带、随枣岩群的西段。2 激电法在矿产调查中的应用

, 显示了本区多期构造活动 2.1 激电法简介床类型型褶皱和断裂激发极化法( 简称激电法 ) 是以地壳中内矿产类型主要有与超基性岩有关的特点。区内断裂构造以北西向为主, 局部

, 与超。区内岩浆岩不同岩石、矿石的激电效应差异为物质基矿床和构造蚀变有关的金矿发育北东向及近南北向断裂

础, 通过观测与研究人工建立的直流( 时间有关的铜镍矿床 , 主要为周庵铜镍比较发育 , 主要为花岗岩 , 少量超基性岩、

) 或交流( 频率域) 激电场的分布规律进行域

找矿和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组电法勘探分支

( 李金铭,200 4) 。激电法是勘查各类金方法属矿产的方法。在激电剖面法中常用的装

置类型有 : 中间梯度装置、偶极装置、近场

源装置和联合剖面装置。其中中梯装置是

目前我国金属矿激电法中 , 用来进行普查勘探金属矿产的一种主要装置。装置图如图1 激电中梯装置图图1 所示。

本次物探工作采用的工作方法主要为

,其比例尺为1:10000,网度为100m 激电中梯×20m。

2.2 仪器设备

野外生产供电电源采用 10kW发电机 ,

使用重庆奔腾大功率 WD F Z - 1 0 型发送机

供电和WDJS -2激电接收机测量。野外生产

采用双向短脉冲供电方式 , 以短导线方式

测量 , 供电时间为 8 s , 周期为 3 2 s , 断电延时

为 10 0ms, 最大供电电压为 9 50 V, 最大供电

电流为 4 . 5A, 激电中梯测量点距为 2 0 m, 供

1500 m,测量极距为40 m。电极距为

2.3 激电异常的处理与解释

野外实测数据经改正之后 , 使用武汉

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MAP GIS 软

件绘制了视极化率ηs平面等值线图( 图2)。

2 .

3 . 1 异常的判识从ηs平面等值线图 ( 图2)可看出,s正η 2 唐河铜镍矿激电η s 等值线平面图图常场在4% 左右,异常下限选为5%,由ηs5%

简介 :袁金栓 ( 1 96 1- ) , 男 , 河南省南阳市人 , 工程师 , 主要从事物探电法、磁法方法的地质找矿工作。

2012 NO.1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工业技术

等值线可圈出D η - 1 - 1 、D η - 1 - 2 二个激异常东部,走向大约300?,与构造带方向基极大值为12.4%,对应的视电阻率为相对低

电异常。在工区的中部和东部出现激电异本一致 , 长约 5 0 0 m, 宽约 1 0 0 - 2 0 0 m, 呈条带阻,ρs在100,200ΩM左右。化探成果显示

常 , 其幅值在 7 . 0 % , 1 0 .0 % 之间 , 呈似矩形状展布 , 和 D η - 1 - 1 主异常处于一个异常 50- 70号点附近有铜、镍矿化存在。在条带状展布, 走向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 带上, 具体位于测区56 线至66线的40- 64号为了进一步了解极化体的产状和埋深, 布置了激电测深工作 , 由激电测深等值点附近 , 视极化率η s 值一般大于7.0 % ,ηs 2 . 3 . 2 定性解释线断面图可以看出 ,30- 64号点之间深部有 1 ) 由附图 2 可以看出, D η - 1 - 1 异常为极大值为9.3% 。对应于此位置的是高低阻高极化反映 , 8 2 号点附近浅部有高极化反测区主异常, 位于测区东南部, 为似矩形带异常过渡带, ρs 值在 3 0 0 - 6 0 0 ΩM 。出露地映 , 78 - 86 号点之间有高阻地质体反映。从状异常,走向约300?,与构造带方向基本一层为朱家山岩群大雀山岩组(P t2d)变质岩, 测深资料经计算机反演 ( 带地形高密度电法二维反演软件) 所得极化率模型、电阻率 , 长约500 m,宽约400 m,曲线南侧较缓, 北主要岩性为榴辉岩 , 激电异常和铜镍化探致 ( 见附图 3) 可以看出 , 极化率模型解释结果, 具体位于测区46线至56线的30- 80 异常对应关系较好 , 分析认为激电异常为侧较陡模型在34号点附近100-120m深处有极化体号点之间 , 该异常为一较大面积的高值视铜镍矿化体引起。为进一步了解该区电 , 6 4 - 4 2 号点之间存在南倾极化体 , 北存在极化率异常区 , 视极化率η s 极大值为 1 2 . 性地质体的构造

140m,南部深约250m,86号点部顶板深大约 4 % , 大部分在 7 . 0 % - 1 0 . 0 % 之间 , 其中异常产状和埋深 , 在基本控制 D η - 1 - 1 、D η -200m左右反映有极化体。电阻率模附近深 34 - 6 0号点之间 18 0- 30 0m深度有中心区位于 4 8 线 - 5 6 线的 3 6 - 7 4 号点之间 , 1- 2异常位置上布置了 50 线激电中梯和测型反映在低阻体 , 互相证明了高极化低阻地质体的视极化率ηs 值为大部分在9.0%以上。对应深工作 , 绘制了综合剖面图 ( 见附图 3) 。存在。为了进一步了解极化体的产状和埋于此位置的是低阻异常, 视电阻率ρs 值在 2)由50线综合剖面图( 见附图3) 可以看深, 布置了激电测深工作 , 由激电测深等值出, 激电中梯η s 背景值为 5 .0 % 左右 , 在36 -100- 200ΩM 之间。出露地层为朱家山岩群线断面图可以看出 ,40- 54号点之间深部有 7 4 号点之间出现稍高视极化率异常 , 激电 ( P t2d) 变质岩,主要岩性为榴辉大雀山岩组高极化反映,68- 78号点附近浅部有高极化 , 激电异常和铜镍化探异常对应关系较异常η s 值一般在 7 . 0 % - 9 . 0 % 之间 , 在 5 0 线反映。由极化率电阻率模型解释结果( 见附岩3) 可以看出 , 极化率模型在 40- 80号点之图34-50号点附近为低缓高极化低阻异常, 好, 分析认为激电异常为铜镍矿化体引起。的间 1 20 - 2 60 m深处存在南倾极化体 , 北部顶在 6 0 - 7 2 号点之间出现高极化率异常 , η s D η - 1 - 2 激电异常 , 位于 D η - 1 - 1 主板深大约120m,南部深约260m。电阻率模型 58-78号点之间有低阻体 , 证明了高

反映在极化低阻地质体的存在。根据物性测定结果 , 激电异常区内出露的岩石其极化率较低电阻率较高, 不能引起低阻高极化异常 , 而铜镍矿( 化) 体却能引起高极化低阻异常, 因此 , 推测 D η - 1 - 1 和 D η - 1 - 2 激电异常是由隐伏铜镍矿( 化) 体引起, 该异常为矿致异常。

3 结论

( 1) 本次物探工作在测区内发现了 2个有意义的激电异常 , 分别编为 D η - 1 - 1 、D η - 1 - 2 ; ( 2 ) D η - 1 - 1 和 D η - 1 - 2 位于测区东南部, 为测区主异常, 出露岩性为为朱家山岩群大雀山岩组( P t2d) 变质岩,主要岩性

, 激电异常和铜镍化探异常对应为榴辉岩

关系较好 , 分析认为激电异常为铜镍矿化体引起。(3)通过激电工作,较详尽地了解了区内极化体的位置走向, 指明了找矿方向, 为工程验证提供了依据 , 指导了深部及外围的地质找矿工作。

( 4) 在找矿靶区做一定量对称四极激电

, 可预测矿体埋藏深度等 , 表明了测深工作物探方法用于了解深部地质情

况 , 探测浅—深部隐伏、半隐伏盲矿体中, 物探推断与

。,,,,年在异钻探验证结果基本吻合

常上施工 2 个钻孔 , 均见到较好的矿体 , 在

预测找矿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先年 , 袁金栓 , 等 . 河南省唐河县周庵铜镍矿区周边区域矿产调查物探电法勘查报告 [ R ] . 河南省南阳市 , 河南省地

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2 0 1 1 .

[2] 傅良魁 , 李金铭 . 电法勘探教程 [ M ] . 北

: 地质出版社 , 1 9 8 0 . 京 [3] 杨守渠等. 物探在豫西隐伏金矿找矿中

的应用 , 物探与化探 , 2 0 1 1 , 第四期 .图3 唐河铜镍矿 50 线综合剖面图

《地球物理勘探》基本特点

《地球物理勘探》基本特点 (1)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方法 用钻机或其它的机械手段从地下取出岩样来认识地质构造是直接的勘探方法(或称为侵入方法,invasive method)。 地球物理勘探无须从地下取出岩样,而是通过使用专门的仪器在地面(或钻孔中)观察由地下介质引起的某种物理场的分布状态,

收集和记录某些物理信息随空间或时间的变化,并对这些信息的分布特征作出解释和推断,从而揭示地球内部介质物理状态的空间变化和分布规律,以此来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及赋存状态、查明地质构造。

(2)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以往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为矿产资源的调查、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工作提供了大量的、获得实践检验的重要资料;尤其是在覆盖地区对研究地质构造、指导勘探、成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了勘探速度,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水文地质钻孔的成井率。

(3)地球物理勘探能更全面了解勘探目标的全貌,避 免钻孔勘探‘一孔之见’的弱点 在工程勘察中,尤其是在浅层岩溶勘察中,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能提供勘探区域内二维、甚至三维的地下岩溶分布状态,克服钻孔‘一孔之见’的局限性。 跨孔声波、电磁波透视法能了解两孔之间的岩体的完整性,能从整体上评价岩体的完整性与基础的稳定性。

(4)地球物理勘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一)必要条件: 要有物性差异; (二)充分条件: 1、目前仪器技术条件下,能测出异常: (1)场源体要有一定的规模, (2)场源体要有一定的埋深比, (3)仪器灵敏度要高; 2、干扰要小或能分辨异常; 3、环境条件允许。

(5)反演解释具有多解性 同一物理现象(或者说同一性质的物理场的分布)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因素引起。 例如,在电法勘探中,视电阻率的变化可以由被测目标体电阻率值的变化引起;也可能由于地形,产状等其他因素的变化引起。这反映了地球物理勘探资料解释具有多解性。 要克服地球物理勘探资料解释的多解性,就必须将其与钻井资料或地质资料相结合进行推断解释,必须掌握一定的地层岩矿石的物性参数。

地球物理测井重点知识

第一章自然电位 1 石油钻井中产生自然电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扩散电动势ED扩散吸附式电动势EDA和过滤电动势EF产生的机理和条件是什么? 自然电位形成原因:由于泥浆与地层水的矿化度不同,在钻开岩层后,在井壁附近两种不同矿化度的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动势,形成自然电场. 一般地层水为NaCL溶液,当不同浓度的溶液在一起时存在使浓度达到平衡的自然趋势,即高浓度溶液中的离子要向低浓度溶液一方迁移,这种过程叫离子扩散. 在扩散过程中,各种离子的迁移速度不同,如氯离子迁移速度大于钠离子(后者多带水分子),这样在低浓度溶液一方富集氯离子(负电荷)高浓度溶液富集钠离子(正电荷),形成一个静电场,电场的形成反过来影响离子的迁移速度,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如此在接触面附近的电动势保持一定值,这个电动势叫扩散电动势记为Ed 同样离子将要扩散,但泥岩对负离子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部分氯离子,扩散的结果使浓度小的一方富集大量的钠离子而带正电,浓度大的一方富集大量的氯离子而带负电,这样在泥岩薄膜形成扩散吸附电动势记为Eda 此外还有过滤电动势,这种电动势是在压力差作用下泥浆滤液向地层渗入时产生的,只有在压力差较大时才考虑过滤电动势的影响. 2 影响SP曲线幅度的因素是什么?想想在SP曲线解释过程中,如何把影响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得到与实际相符的结论? 在自然电位测井时一般把测量电极N放在地面上,电极M用电缆放在井下,提升M电极,沿井轴测量自然电位(M电位)随深度变化的曲线叫自然电位曲线(SP).影响因素: 1 溶液成分的影响; 2岩性的影响 砂岩 泥岩 3温度的影响; 4地层电阻率的影响 5地层厚度影响 厚度增加SP增加 6井眼的影响 井径扩大截面积增加,泥浆电阻变小,SP变小 3 SP的单位是什么?毫普 第二章普通电阻率测井 1 岩石的电阻率和岩性有什么关系?沉积岩属于什么导电类型? 沉积岩石在水中沉淀的岩石碎屑或者矿物经胶结压实而成,其结构可视为矿物骨架与空隙中流体的组合。 导电良好的矿物按导电性质不同可分为三大类: 导电良好的矿物:金属矿物等,硫化矿,氧化矿,石墨和高级煤 粘土:除粘土,金属矿物外沉积岩骨架中的矿物电阻率很高,可视为不导电,因此,粘土矿物的成分,含量以及分布是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之一。 不导电的矿物: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白云石,岩盐,石膏,无水石膏等。大量存在。碳酸盐基本属于不导电类型。

综合物探实习报告

综合物探实习报告 提交人:XXX 编写人:XXX 学号:XXXXX 编写单位:XXXXX 提交日期:XXXX

目录 第一章绪言 (3) 第一节实习时间 (3) 第二节实习地点 (3) 第三节实习目的 (3) 第二章磁法勘探(质子磁力仪) (3) 第一节原理 (3) 第二节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4) 第三节总结体会 (6) 第三章地质雷达 (6) 第一节原理 (6) 第二节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总结体会 (7) 第四章电法勘探(高密度电法) (7) 第一节原理 (8) 第二节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8) 第三节总结体会 (10) 第五章地震勘探 (10) 第一节原理 (10) 第二节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11) 第三节总结体会 (11) 第六章实习总结 (12)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实习时间 XXXXX 第二节实习地点 XXXXXX 第三节实习目的与任务 此次实习为物探综合实习,通过本次实习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时机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掌握客观地观察问题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以便将来能够胜任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和相应的科研工作。 此次实习任务为勘探二教南空地地下地层情况与道路管道情况。学会操作实习所用的各种地球物理仪器,学会野外纪录和填写各种计算表格。掌握精度分配的原则和单项技术指标的要求,确保所得到的数据真实可靠,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应用地球物理勘探生产中普遍应用的常规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了解实际生产的各个环节、各工种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应用地球物理勘探的理解;了解应用地球物理各方法常规数据流程;了解应用地球物理资料的地质解释的方法步骤。 第二章磁法勘探(质子磁力仪) 第一节原理 此次磁法勘探实习工作所采用的仪器是质子磁力仪。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石具有不同磁性,可以产生各不相同的磁场,它使地球磁场在局部地区发生变化,出现地磁异常。利用磁力仪发现和研究这些磁异常,进而可以寻找磁性矿体和研究地质构造。磁法勘探是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它主要用来寻找和勘探有关矿产(如铁矿、铅锌矿、铜矿等)、进行地质填图等。 拉莫尔旋进 当没有外界磁场作用于含氢液体时,其中质子磁矩无规则的任意指向,不显现宏观磁矩。若垂直于地磁场T的方向,加一强人工磁场Ho,则样品中的质子磁矩,将按Ho方向排列起来,此过程称为极化。然后切断磁场Ho ,则地磁场对质子有

北京科技大学 工程地质复习试题库

. 北京科技大学 工程地质学 复习思考题

参考答案 . .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 2地质作用: 3地壳运动 4岩浆作用: 5地震: 6岩石: 7.矿物 8岩石的结构: 8地层: 9地层层序定律: 10地质构造: 11.断层: 12活断层*: 13地质图: 14地下水 15孔隙: 16临界水力梯度*: 17裂隙: 18岩溶: 19潜水

20承压水: 21层流: * 22紊流: * 23 流砂 24基坑突涌: 25烈度: 26泥石流: 27滑坡: . . 28风化作用: 29斜坡变形破坏: 30工程地质勘探* 31原位测试* 32岩心采取率** 2、填空题 1人类工程活动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 以及 4个方面。 2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方法有:、、、。3地质作用包括和。 4内力地质作用包括:。 5外力地质作用包括 6根据岩石的形成深度分为:。 7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和。 8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法有:和。 9岩层的产状要素是:、和。 10岩层间接触关系有、、。 11褶皱的识别标志是。 12断层要素包括:。

13逆断层活动时发生地表变形,并发育断裂。 14*活断层的主要活动方式是。 15.地下水分类按埋藏条件分类的各类地下水特征和 。 16地下水分类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类的各类地下水特征 17地下水的控制根据其基本原理,通常可分为:、、、、等几种控制方法 . . 18*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和 19*地震对地表造成的破坏可归纳为:、和 三种类型。 20*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是:、、、 。 21指出下列滑坡要素名称 (1)________________ (2)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1) (4)________________

地球物理勘探与工程物探

地球物理勘探与工程物探 一、地球物理勘探分类 (一)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是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地球的学问,是一门横跨物理学和地质学的边缘、交叉科学。地球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极为广泛,上达数百公里高空的游离层,下至地球深处,包括重力、电场、地磁、地震和放射性等物性特征,都属于其研究的领域和对象。 (二)地球物理勘探 将研究地球的各种物理方法用来寻找地下矿藏,或者用来探测岩体的赋存状况,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就产生了应用地球物理学,或称为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地球物理勘探是以地下岩体的物理性质的差异为基础,通过探测地表或地下地球物理场、分析其变化规律,来确定被探测地质体在地下赋存的空间范围(大小、形状、埋深等)和物理性质,达到寻找矿产资源或解决水文、工程、环境问题为目的的一类探测方法。 (三)地球物理勘探分类 (1)按探测对象、应用领域的不同,物探可分为: ①石油物探 ②煤田物探 ③金属非金属物探 ④放射性物探 ⑤水文物探 ⑥工程物探 ⑦环境物探 (2)按工作环境的不同,物探可分为: ①地面物探 ②航空物探 ③海洋物探 ④地下物探 二、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根据所探测对象(如岩溶、构造、矿体等各类目的体以及地层等)的物理性质的不同,可将地球物理勘探分为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放射性勘探、地震勘探、地球物理测井和地热勘探等多种方法。 (一)重力勘探 重力勘探是研究由地下岩层与其相邻层之间、各类地质体与围岩之间的密度差而引起的重力场的变化(即“重力异常”)来勘探矿产、划分地层、研究地质构造的一种物探方法。重力异常是由密度不均匀引起的重力场的变化,并迭加在地球的正常重力场上。 重力观测方法主要有动力法和静力法两种。 ⑴动力法是观测物体的运动,直接测定的量是时间。 ⑵静力法是观测物体的平衡,直接测定的量是线位移或角位移。静力法只能用于重力的相对测

地球物理测井习题

、半幅点:测井曲线幅度的一半所确定的曲线上的点叫~。 2、半衰期:从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的初始量开始,到一半原子已发生衰变所经历的时间。 3、半衰期:原子核衰变的个数是最初原子核一半时, 所用的时间称半衰 成对电极:在电极系中A 与B (或M N )叫~。 、单发 — 双收声速测井仪:声系是由一个发射换能器两个接收换能器组成的声速测井仪。 2、单发 — 单收声波测井仪:声系由一个射换能器一个接收能器构成的声速测井仪。 3、顶部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间的距离小于单电极与其相邻的成对电极间的距离,且成对电极位于单极的上方,这种电极系叫~。 4、底部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在不成对电极的下方的梯度电极系。 5、动平衡:在离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过程中正负离子富集形成自然电场。随自然电场的增大,正负离子的扩散速度降低,当自然电场的电动势增加到使正负离子的扩散速度相同时,电荷的富集停止,但离子的扩散作用还在进行此时称为动平衡。 6、地层因素:含水岩石的电阻率与所含地层水电阻率的比值总是一个常数,它只与岩样的孔隙度,胶结情况和孔隙形状有关,而与饱和含在岩样孔隙中的地层水电阻率无关。这个比值定义为~。 7、电极系:在井内由三个电极构成的测量电阻率的装置。 8、电极系:A 、B 、M 、N 四个电极中三个形成一个相对位置不变的体系 9、电流密度:单位面积通过电流强度。 10、电阻增大系数:地层电阻率R t 与水层(100%含水)电阻率R 0之比, 11、 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间的距离大于单一电极最近的一个成对电极 、非弹性散射:高能快中子作用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变为复核后释放伽马射线又恢复原态,中子本身大量降低的能量的散射过程叫~。 2、放射性涨落:在放射性源强度和测量条件下不变的条件下,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对放射性射线的强度进行反复测量,每次记录的数值不相同,总是在某一数值附近上下波动。这种现象叫做放射性涨落。 3、放射性涨落:用相同的仪器,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 对同一放射性体进行多次测量,其测量结果不相同都围绕某一个值上下涨落的这种现象 、过滤电位: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压力大的五方的液体中的离子随液体一起向压力低的一方进行迁移,由于形成负电荷的分别富集,这种作用形成的电位称为~。 2、光电效应:r 射线穿过物质与原子中的电子相碰撞,并将其能量交给电子,使电子脱离原子而运动,r 光子本身则整个被吸收,被释放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这种效应称光电效 、含油饱和度:地层孔隙中石油所占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叫~。 2、宏观俘获截面:1立方厘米物质中所有原子核的微观俘获截面之和 3、核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地释放出一种带电粒子(α或β),蜕变成另外某种原子核,同时放射出r 射线的过程叫~。 4、滑行波:当泥浆的声速小于地层的声速(V 1

塔山煤矿综合物探施工设计

目录 第一章概况 (1) 第一节目的任务 (1) 第二节10217工作面概况 (2) 第二章矿井地质 (4) 第一节地层 (4) 第二节构造 (4) 第三节 10217胶带顺槽区域地质 (6) 第三章煤层 (7) 第一节含煤性 (7) 第二节可采煤层 (7) 第四章水文地质 (10)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 (10) 第二节10217胶带顺槽区域水文地质 (12) 第五章瞬变电磁基本原理及仪器参数 (13) 第一节基本原理 (13) 第二节仪器参数 (15) 第三节矿井震波勘探的基本原理 (16) 第四节矿井震波勘探的仪器参数 (17) 第六章现场施工布置及现场条件 (18) 第一节现场施工布置 (18) 第二节瞬变电磁现场施工条件 (19) 第三节矿井震波现场施工条件 (19) 第七章施工工程量预算 (20) 第八章提交成果资料 (21) 第九章安全技术措施 (22) 第一节瞬变电磁施工 (22) 第二节矿井震波施工 (22) 第三节施工组织 (23)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目的任务 大同市南郊区塔山煤矿,前身为南郊区西万庄乡上窝寨小桦岭煤矿与鸦儿崖乡官窑新井,经同煤技字(92)第123号与同地发(92)第51号文上报省煤资委申批联营,经审查以晋煤资字(1992)第140号文批准联营而组建,成为大同市南郊区塔山联营煤矿,颁发采矿许可证号为D1135号,井田面积1.32km2,批采太原组2、3、5(3-5)、8、9号煤层,生产规模150kt/a,隶属南郊区经营管理。井田面积和生产规模几经变动,1996年晋煤资字第281号文批准该矿井面积改为3.79km2,矿井设计能力为300kt/a。2011年4月26日国土资源部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1000002009121120050132,批采石炭系煤层,生产规模为2400kt/a,井田面积8.146km2,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30年,自2011年3月31日至2041年3月31日。本次综合物探技术探测位置位于2号煤层,2号煤层为太原组最上一层煤,分布于井田全部区域,大部可采。煤层厚度0.10-4.38m,平均3.00m,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矸1-5层。煤层顶板为砂岩或泥岩,底板为粉砂岩或高岭质泥岩。 为了保证10217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安全,利用综合物探技术对10217工作面10217胶带顺槽煤层底板3-5号煤层采空区富水性及空间展布情况进行预测预报。任务如下: 1、通过瞬变电磁勘探方法调查10217胶带顺槽22号测点至22号测点前640m范围,煤层底板下方3-5号煤层采空区富水情况; 2、通过矿井震波勘探方法调查10217胶带顺槽22号测点至22号测点前640m范围,煤层底板下方3-5号煤层采空区空间展布情况。 图1-1 10217胶带顺槽探测范围示意图

工程地质学最新完整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条件: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或是工程建筑物所在地质环境的各项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2、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3、工程地质学: 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的分支学科,它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从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应用科学。 4、原生矿物 岩石经物理风化破碎,但成分没有发生变化的矿物碎屑。 5、次生矿物 岩石经过化学作用,使其进一步分解,形成一些颗粒更细小的新矿物。 6、粒径 土颗粒的大小以其直径来表示,称为粒径,其单位一般采用mm。粒径只是一个相对的、近似的概念,应理解为土粒的等效直径。 7、粒度成分 土中各个粒组相对百分含量,通常用各粒组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表示。 8、等(有)效粒径 非均粒土累积含量占10%(粒组累积百分含量)所对应的粒径。(平均粒径=50%限制粒径=60%) 9、不均匀系数是土的限制粒径和有效粒径的比值,即为Cu=d60 d10。Cu值越大,土粒越不均匀,累积曲线越平缓;反之,Cu值越 小,则土粒越均匀,曲线越陡。 曲率系数 2d30是累积含量30%粒径的平方与有效粒径和限制粒径乘积的比值,即为 Cc=,Cc值能说明累积曲线的弯曲情d10?d60 况。 10、土的结构: 是指组成土的土粒大小、形状、表面特征、土粒间的连结关系和土粒的排列情况。 11、土的构造:

在一定的土体中,结构相对均一的土层单元体的形态和组合特征。包含土层单元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相互关联等方面。 12、细粒土的稠度: 由于细粒土的含水率不同,表现出稀稠软硬程度不同的物理状态,如固态、速态或流态,细粒土这种因含水率变化而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物力状态,即为细粒土的稠度。 13、稠度界限 随着含水率的变化,细粒土可由一种稠度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稠度状态,相对于转变点的含水率,称为稠度界限,也称为界限含水率。 14细粒土的可塑性 细粒土的含水率在液限和塑限两个稠度界限之间时,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揉塑成任意形状而不破坏土粒间的连结,并且在外力解除后仍保持已有的形状,细粒的这种性质称为它的可塑性。 16、土的前期固结压力: 是土层在过去历史上曾经受过的最大固结压力。 17、黏性土和非黏性土: 黏性土具有结合水连结所产生的粘性土。如细粒土; 非黏性土土粒间无连结,不具粘土。如粗粒土、巨粒土。 18、湿陷性: 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而产生显著附加沉陷的性能。19、触变性: (土饱水而结构疏松)在振动等强烈扰动下其强度也会剧烈降低,甚至液化变为悬液的这种现象。 20、湿陷系数: (黄土)试样在某压力作用(p)下稳定的湿陷变形值与式样原始高度的比值称δs=hp-h'p h0,式中hp为保持天然 的湿度和结构的土样,施加一定压力时,压缩稳定后的高度(cm);h'p为上述加压稳定后的土样,在侵水作用下,下层稳定后的高度(cm),h0为土样的原始高度(cm)。 21、自重湿陷系数: (黄土)实验在与其饱和自重压力相等的压力作用下,压缩稳定后的湿陷值与土样原始高度的H值δ2s='hz-hz式h0 '为上述加压稳定后的中hz为保持天然的湿度和结构的土样,施加至土样的饱和自重压力时时,下沉稳定后的高度(cm);hz

地球物理勘查名词术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XXXX--XX 地球物理勘查名词术语 Terms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球物理勘查(包括重力勘查、磁勘查、电勘查、地震勘查、测井及核物探)中常用的、主要的、本学科专有的名词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地球物理勘查工作的语言和文字交流。 2 基本术语 2.1 地球物理勘查geophysical exploration 运用物理学的原理、方法和仪器以研究地质情况或寻查埋藏物的一类勘查。 同义词物探;地球物理勘探:(勘探地球物理;地球物理探矿) 注:1.取决于使用场合,该术语可附加后缀“法”或“学”。 2.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使用“航空物探”,“海洋物探”,“地面物探”,“地下物探”,“深部物探”,“区域物探”, “工程物探”,“环境物探”,……等术语。 2.2 正常场normal field 物理场的相对平稳部分。 2.3 异常anomaly 物理场对正常场的偏离。 2.3.1 理论异常theoretical anomaly 正演所获得的异常。 同义词计算异常 2.4 物性physical properties 岩(矿)石或其它探测对象的物理性质。 2.5 异向性系数coefficient of anisotropy 描述介质垂直层理(片理、节理等)方向与平行层理方向的物性差异的一种参数。 同义词(各向异性系数;非各向同性系数) 2.6 地球物理正演geophysical direct problem 根据地质体或其它探测对象的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计算地球物理场值。 同义词物探正演 2.7 地球物理反演geophysical inversion 根据地球物理场值,计算地质体或其它探测对象的几何参数和物性参数。 同义词物探反演 国家技术监督局XXXX—XX—XX批准 XXXX—XX—XX实施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地球物理探矿法 一、地球物理探矿法的基本原理 物探的基本特点是研究地球物理场或某些物理现象。如地磁场、地电场、放射性场等,而不是直接研究岩石或矿石,它与地质学方法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通过场的研究可以了解掩盖区的地质构造和产状。它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或地球物理学,系把物理学上的理论(地电学、地磁学等)应用于地质找矿。因此具有下列特点和工作前提: (一)物探的特点 1.必须实行两个转化才能完成找矿任务。先将地质问题转化成地球物理探矿的问题,才能使用物探方法去观测。在观测取得数据之后(所得异常),只能推断具有某种或某些物理性质的地质体,然后通过综合研究,并根据地质体与物理现象间存在的特定关系,把物探的结果转化为地质的语言和图示,从而去推断矿产的埋藏情况与成矿有关的地质问题,最后通过探矿工程验证,肯定其地质效果。 2.物探异常具有多解性。产生物探异常的原因,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这是由于不同的地质体可以有相同的物理场,故造成物探异常推断的多解性。如磁铁矿、磁黄铁矿、超基性岩,都可以引起磁异常。所以工作中采用单一的物探方法,往往不易得到较肯定的地质结论。一般情况应合理地综合运用几种物探方法,并与地质研究紧密结合,才能得到较为肯定的结论。 3.每种物探方法都有要求严格的应用条件和使用范围。因为矿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自然地理条件因地而异,从而影响物探方法的有效性。 (二)物探工作的前提 在确定物探任务时,除地质研究的需要外,还必须具备物探工作前提,才能达

到预期的目的。物探工作的前提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1.物性差异,即被调查研究的地质体与周围地质体之间,要有某种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2.被调查的地质体要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合适的深度,用现有的技术方法能发现它所 引起的异常。若规模很小、埋藏又深的矿体,则不能发现其异常;有时虽然地质体埋藏较深,但规模很大,也可能发现异常。故找矿效果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能区分异常,即从各种干扰因素的异常中,区分所调查的地质体的异常。如铬铁矿和纯橄榄岩都可引起重力异常,蛇纹石化等岩性变化也可引起异常,能否从干扰异常中找出矿异常,是方法应用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地球物理探矿法的应用及其地质效果 (一)应用物探找矿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1.物探找矿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因物理场是以水平面做基面,越平坦越好;矿体形态规则;具有相当的规模,矿物成分较稳定;干扰因素少;有较详细的地质资料。最好附近有勘探矿区或开采矿山,有已知的地质资料便于对比。 2.物探找矿的不利条件:物性差异不明显或物理性质不稳定的地质体;寻找的地质体或矿体过小过深,地质条件复杂;干扰因素多,不易区分矿与非矿异常等。 (二)物探方法的种类、应用条件及地质效果简要列于表4—5。 物探方法的选择,一般是依据工作区的下列三方面情况,结合各种物探方法的特点进行选择:一是地质特点,即矿体产出部位、矿石类型(是决定物探方法的依据)、矿体的形态和产状(是确定测网大小、测线方向、电极距离大小与排列方式等决定因素);二是地球物理特性,即岩矿物性参数,利用物性统计参数分析地质构

地球物理测井总复习题

《地球物理测井》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水淹层 地层压力 有效渗透率 可动油饱和度 泥浆低侵 热中子寿命 泥质含量 二、填空 储集层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描述储集层的基本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地层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岩石中主要的放射性核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沉积岩的自然放射性主要与岩石的____________含量有关。 声波时差Δt的单位是___________,电阻率的单位是___________。 渗透层在微电极曲线上有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高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中子-伽马测井曲线上,水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______油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在热中子寿命曲线上,油层的热中子寿命______水层的热中子寿命。 A2.25M0.5N电极系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极距L=____________。 视地层水电阻率定义为Rwa=________,当Rwa≈Rw时,该储层为________层。 1- Sxo ﹦__________,Sxo-Sw ﹦__________,1-Sw ﹦____________。 对泥岩基线而言,渗透性地层的SP可以向正或负方向偏转,它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相对矿化度。在Rw﹤Rmf时,SP曲线出现_____异常。 应用SP曲线识别水淹层的条件为注入水与原始地层水的矿化度__________。 储层泥质含量越高,其绝对渗透率_________。 在砂泥岩剖面,当渗透层SP曲线为正异常时,井眼泥浆为____________,水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__________。 地层中的主要放射性核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积岩的泥质含量越高,地层放射性__________。 电极系A2.25M0.5N 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电极距_______。 套管波幅度_______,一界面胶结_______。 在砂泥岩剖面,油层深侧向电阻率_________浅侧向电阻率。 裂缝型灰岩地层的声波时差_______致密灰岩的声波时差。 微电极曲线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层声波时差___________,密度值_________,中子孔隙度_________,深电阻率_________,中子伽马计数率________。 如果某地层的地层压力________正常地层压力,则此地层为______________。 油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________地层水矿化度比较高的水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油层电阻率________地层水矿化度比较高的水层电阻率。 地层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体积地层中的含________量越高,其热中子寿命越_______。

(完整版)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是工程科学和地质学相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 2工程地质条件:指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是一个综合概念 3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如:地基沉降、水库渗漏等。 4岩体:为各类演示在自然历史形成过程中,受到地壳运动等的影响所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岩层层理、节理裂缝、断层等切割成的碎裂块体所组成。 5建筑场地烈度:也称为小区域烈度,指因建筑场地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而引起的基建筑场地烈度本烈度的提高或降低 6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所承受由建(构)筑物基础传来的荷载的能力。 7岩石: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8矿物: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称为矿物。9土体: 分布于地壳表部尚未固结成岩体的松散堆积物。 10地质构造: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工程中,地壳经受了长期、多次复杂的构造运动和岩浆侵入等的影响,使地壳岩层受到压缩、拉伸、剪切、扭曲、相对位移和岩浆侵入的冲切、上覆、下顶,以及热熔岩浆围岩的挤压与摩擦等的作用,引起地壳中岩层产生倾斜、褶皱、断裂和侵入岩体的贯穿与覆盖等,形成的各种岩层形态和行迹在空间的分布,称为地质构造。 11岩层产状:是指岩层的空间位置。岩层产状要素:岩层的产状用走向、倾向和倾角来表示,称产状要素。 12褶皱构造:一系列波浪起伏的弯曲状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 13断裂构造:构成地壳的岩体,受力作用发生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使岩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各种大小不一的断裂,称为断裂构造。 14节理:节理也称裂隙,是存在于岩体中的裂缝,为岩体受力作用断裂后,两侧岩体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 15断层:岩层受力作用断裂后,岩层沿着破裂面产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16岩石: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是岩石,它们都是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17岩体:为各类演示在自然历史形成过程中,受到地壳运动等的影响所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岩层层理、节理裂缝、断层等切割成的碎裂块体所组成。 18软弱夹层:在坚硬岩层中夹有的力学强度低、泥质或炭质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延伸较长和厚度岩层。 19泥化夹层:指受风化或构造破坏,原状结构发生显著变异并在地下水长期作用下,形成含水量在塑限和流限之间的泥状软弱夹层。根据泥化机制的不同,泥化夹层可划分为泥化型和蚀变—泥化型。 20岩体结构:岩体结构是指岩体中结构面与结构体的组合方式。形成多种多样的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工程地质特性(承载能力,变形,抗风化能力,渗透性等) 21土: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在原地残留或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堆积物。 22土的结构:土的结构是指土颗粒本身的特点和颗粒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特征。 23土的触变性:当粘性土结构受扰动时,土的强度降低。但静置一段时间,土的强度又逐渐增长,这种性质称为土的触变性 24土的构造:是指土体构成上的不均匀性特征的总合。 25土的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26坡积土:是经雨雪水的细水片流缓慢洗涮,剥蚀,及土粒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山坡逐渐移动形成的堆积物。 27洪积土:由暴雨或大量融雪骤然集聚而成的暂时性山洪急流带来的碎屑物质在山沟的出口处或山前倾斜平原堆积形成的土体。 28冲积土:由河流的流水作用将碎屑物质搬运到河谷中坡降平缓的地段而成的土体。29风积土:风积土是指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岩石的风化碎屑物被风吹杨,搬运一段距离后,在有利的条件下堆积起来的一类土。 30填土:是一定的地质,地貌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人类活动而堆积的土。 31地下水:存在于地壳表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称为地下水。 32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层较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叫潜水。33承压水:地表以下充满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称为承压水或自流水。 34岩融水:埋藏于溶隙中的重力水。

地球物理名词解释

1布格校正:因测点和基准面(通常是海平面)高度不同所进行的校正。当测点高于基准面时,校正值是由两者之间岩石的引力造成的;当测点低于基准面时,校正值因基准面所缺岩石而引起。布格校正值是0.0417 毫伽/米,其中是岩石的密度,h为测点与基准面的高差。完全的布格校正包括地形校正。 2布格重力异常:(1)从进行纬度校正、地形校正、自由空气校正和布格校正的观测的绝对重力值中,减去按国际椭球公式计算出的理论重力值,所得到的剩余异常值。(2)经过上述校正的重力图上的异常。 3自由空气异常:经地形校正、自由空气校正、潮汐校正后的重力观测值与相应参考椭球体面上的正常重力值之差。有时也称法依异常。 4重力异常:在重力勘探中,将由于地下岩石、矿物密度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重力变化称为重力异常。 5正常重力值:p52 6磁法勘探:通过观测和分析由岩石、矿石(或其他探测对象)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进而研究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或其他探测对象)的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7磁异常:磁异常即“地磁异常”,又称“磁力异常”。地磁场的理论分布是有变化的。而实际上测得的地球磁场强度和理论磁场强度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称地磁异常。它主要是由地壳内磁性不同的岩石受地磁场磁化而产生的附加磁场。一般把地磁异常按面积大小分为大陆性异常、区域性异常和局部异常。 8磁化率:磁化率,表征磁介质属性的物理量。常用符号cm表示,等于磁化强度M与磁场强度H之比引,即M=cmH对于顺磁质,cm>0,对于抗磁质,cm<0,其值都很小。对于铁磁质,cm很大,且还与H有关(即M与H之间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对于各向同性磁介质,cm是标量;对于各向异性磁介质,磁化率是一个二阶张量。 9等温剩余磁化强度:是岩石(或其他磁性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所获得的磁化强度是表示岩石磁化程度的物理量。如果在岩石获得磁化的整个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种磁化过程就叫等温磁化过程。在等温磁化过程中获得的剩余磁化强度称等温剩余磁化强度。 10粘滞剩余磁化强度:岩石生成后,长期处在地球磁场作用下,随时间的推移,其中原来定向排列的磁畴,逐渐的弛豫到作用磁场的方向。 11碎屑剩余磁化强度:在形成沉积岩的沉积过程中,其中铁磁性矿物碎屑沿着、与时地磁场的方向作定向排列。当沉积物固结成岩后,这种定向排列就会保留下来。成岩矿物所保留的剩余磁化强度,就叫做碎屑沉积剩余磁化强度。 12电法勘探:通过对自然的或感生的电场或电位差的测量,绘制矿藏分布图,或用于地质填图、基底填图。 13射线速度:地震波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沿不同的射线路径有不同的传播速度。 14层速度:是波在不同岩性地层中传播的速度。 15均方根速度:对于水平层状介质的共反射点时距关系,可用双曲线的时距曲线公式近似地代替。 16面波勘探:p324 17应力: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力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恢复到变形前的位置。 18应变:应变在力学中定义为一微小材料元素承受应力时所产生的变形强度(或简称为单位长度变形量)。

近地表地球物理勘探

近地表地球物理勘探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近地表地球物理勘探:主要利用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球物理场和地球物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分布规律为物质基础,通过观察和研究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研究和解决近地表人类活动所面临或遇到的工程、水文、环境等方面地质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 2.近地表弹性波勘探:研究人工震源(锤击、炸药爆炸、超声波等)激发所产生的地震波在地下岩层、土壤或其他介质中传播来解决工程、水文、环境等近地表地质问题的方法。 3.地震观测系统:地震波的激发点和接收排列的相互位置关系。 4.波阻抗: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作用于某个面积上的压力与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此面积的质点流量(即面积乘质点振动速度)之比,具有阻力的含义,称为波阻抗,其数值等于介质密度p与波速V的乘积。 5.地震测井: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力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6.地震子波:爆炸时产生的尖脉冲,在爆炸点附近的介质中以冲击波的形式传播,当传播到一的距离后,波形逐渐稳定,我们称这种地震波为地震子波,是地震记录中的基本单元。 7.垂向分辨率:它是指地震记录沿垂直方向能够分辨的最薄层的厚度。 8.横向分辨率:它是指地震记录沿水平方向能够分辨的最小地质体。 9.炮检距:炮点与检波点的距离。 10.杨氏模量:弹性体单位长度的变形ΔL/L称为应变,单位截面积上的弹性力F/A称为应力。杨氏模量就是应力与应变之比。E=(F/A)/(ΔL/L) 11.垂直地震剖面法:将检波器置于深井中,在地面激发,深井中不同深度的检波器依次接收后,便得到深度-时间剖面图即垂直地震剖面的方法。 12.泊松比:横向相对减缩ΔD/D和纵向上相对伸长ΔL/L之比。σ=(ΔD/D)/(ΔL/L) 13.面波:只在自由表面或不同弹性的介质风界面附近观测到,其强度随离开界面的距离加大而迅速衰减的波。 14.电法勘探:是以岩、矿石之间的电学性质的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与这些差异有关的电场或电磁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来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和寻找地下电性不均匀体的一类勘察地球物理方法。 15.电阻率测深法:是探测电性不同的岩层沿垂向分布情况的电阻率方法,该方法采用在同一测点上多次加大供电极距的方式,逐次测量视电阻率ρs的变化。 16.电阻率剖面法:采用固定极距的电极排列,沿剖面线逐点供电和

地球物理测井-名词解释

相对渗透率Kro:是指岩石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其值在0~1之间。通常用Kro,Krg,Krw分别表示油,气,水的相对渗透率。 视电阻率:因为地层是非均匀介质,所以,进行电阻率测量时,电极系周围各部分介质的电阻率对测量结果都有贡献,测出的不是岩石的真电阻率,将这种在综合条件影响下测量的岩石电阻率称为视电阻率。 周波跳跃:在疏松地层或含气地层中,由于声波能量的急剧衰减,以致接收器接受波列的首波不能触发记录,而往往是后续波触发接收器,从而造成声波时差的急剧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周波跳跃。 康普顿效应:当伽马光子的能量较核外束缚电子的结合能大的多且为中等数值时,它与原子核外轨道电子相互作用时可视为弹性碰撞,能量一部分转交给电子,使电子以与伽马光子的初始运动方向成角的方向射出,形成康普顿电子,而损失了部分能量的伽马光子则朝着与其初始运动成角的方向散射,这种效应称为康普顿效应。 声波时差:声波传播单位距离所用的时间。 绝对渗透率:当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时,描述流体通过岩石能力的参数。 增阻侵入(泥浆高侵):地层电阻率较低,侵入带电阻率Ri大于原状地层电阻率Rt的现象。地层压力:又称地层孔隙压力,指作用在岩石孔隙内流体(油,气,水)上的压力。 视地层水电阻率Rwa:是指地层电阻率Rt与其地层因素F的比值,用符号Rwa表示,即Rwa=Rt/F。 含油气孔隙度Sh:岩石含油气体积占有效孔隙体积的百分数,用Sh表示,且Sw+Sh=1。 有效孔隙度:是指具有储集性质的有效孔隙体积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 缝洞孔隙度:是指有效缝洞体积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 储集层有效厚度:是指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出工业性油气流的储集层实际厚度,即符合油气层标准的储集层厚度扣出不符合标准的夹层(如泥岩或致密层)剩下的地层厚度。裂隙孔隙度:单位体积岩石中裂缝体积所占的百分数。 残余油饱和度Sor:当前开发技术,经济条件下无法开采出的油气占有效孔隙体积的百分数。扩散电动势:在扩散过程中,各种离子的迁移速度不同,这样在低浓度溶液一方富集负电荷,高浓度溶液富集正电荷,形成一个静电场,电场的形成反过来影响离子的迁移速度,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如此在接触面附近的电动势保持一定值,这个电动势叫扩散电动势,记为Ed。 扩散吸附电动势:泥岩薄膜离子扩散,但泥岩对负离子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部分氯离子,扩散的结果使浓度小的一方富集大量的钠离子而带正电,浓度大的一方富集大量的氯离子而带负电,这样在泥岩薄膜形成吸附扩散电动势,记为Eda。 自然电位负异常:当地层水矿化度大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储集层自然电位曲线偏向低电位一方的异常称为负异常。 自然电位正异常:当地层水矿化度小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储集层自然电位曲线偏向高电位一方的异常称为正异常。 泥浆侵入:在钻井过程中,通常保持泥浆柱压力稍大于地层压力,在压力差作用下,泥浆滤液向渗透层侵入,泥浆滤液替换地层孔隙所含的液体而形成侵入带,同时泥浆中的颗粒附在井壁上形成泥饼,这种现象叫泥浆侵入。 泥浆高侵:侵入带电阻率Ri大于原状地层电阻率Rt的现象。 泥浆低侵:侵入带电阻率Ri小于原状地层电阻率Rt的现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