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1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1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1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1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A、说服

B、锻炼

C、榜样

D、修养

2、“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旨在培养学生的(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聚合思维

D、发散思维

3、“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所体现的心理机制是( )。

A、移情

B、从众

C、期望

D、顺从

4、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

A、最近发展期

B、生长高峰期

C、心理断乳期

D、发展关键期

5、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当特别重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产生( )。

A、成就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6、小学生在学校发生轻微烫伤后,教师应及时处理,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在烫伤处冲冷水降温②脱去烫伤处的衣服③送医院处理④通知家长来学校处理⑤直接包扎烫伤处⑥涂抹烫伤药物

A、①④⑤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7、我国最早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徐特立

C、杨贤江

D、蔡元培

8、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卢梭的《爱弥儿》

B、斯宾塞的《教育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9、班主任有效工作的前提是()

A、选好班干部

B、组织培育班集体

C、了解研究学生

D、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A、系统抽样

B、分层抽样

C、目的抽样

D、有意抽样

11、小学生必须经过道德体检才能理解道德规范,近而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实现这种转化的关键因素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评价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2、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能够促使师生员工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自觉为实现学校的目标而努力,这主要体现了学校文化的()

A、激励功能

B、凝聚功能

C、约束功能

D、教化功能

13、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目标具有三个维度,它们是()①知识与技能②知识与兴趣③过程与方法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课程资源指的是( )。

A、教师和学生

B、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D、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15、校风、校貌和师生关系都属于(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课程

16、构成学校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与( )。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条件

D、教学组织

17、“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8、在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较为稳定的教学范型是( )。

A、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

C、教学模式

D、教学组织

19、教师运用实物与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20、主要凭借评价者的洞察、内省或移情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是( )。

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22、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23、小学生品德培养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案例1】小学新教师杨洋在谈教育感受时,有些无奈地说:“刚走上教育岗位时,我坚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一直对学生充满着爱心,希望用自己的爱来感化学生,带好班级,促使他们成长。但很快就发现,在管理班级时一定要严格要求,有时用简单命令的方式反而更加奏效,这使我对这一教育信念产生了困惑....”

(1)谈谈你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理解。

(2)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爱”与严格管理之间的关系?

25、【案例2】请阅读下列课堂实录片段,并按要求作答。孙老师在二(1)班上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后,设计了两项家庭作业让学生选择完成: (1)把“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讲给自己喜欢的人听;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想一想,明天上课时与小伙伴交流一下。

(1)对孙老师本次家庭作业的设计进行评析。

(2)谈谈“减负”与家庭作业之间的关系。

26、【案例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村庄。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都还不错。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简要分析该文本的写作特点。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导人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2011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B

2、D

3、A

4、D

5、B

6、B

7、D

8、C

9、C 10、B 11、A 12、A 13、C 14、D 15、B 16、A

17、C 18、C 19、C 20、A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答: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与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学校教育以文化教材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价值性、发展性和简洁性; (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22、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答:(1)选择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资料; (3)制订研究计划; (4)收集研究资料; (5)分析研究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23、小学生品德培养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答:小学生品德培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这是一种坚持正面理论教育和正面思想引导,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促进道德发展的重要方法。(2)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3)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4)实际锻炼法: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

(5)品德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6)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案例1】答案:(1)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爱学生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坚贞不渝、忠心耿耿的基础,也是教育方法、教育艺术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则是爱在教育中突出的表现。这种爱对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热爱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奋发向上;②热爱学生为教师的施教提供了感情基础;③热爱学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创造了契机;④热爱学生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⑤热爱学生有利于激励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2)热爱学生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始终信任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将热爱、尊重、严格要求统一结合起来的爱。教师的这种爱不

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要求学生,而是要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严而有情。可见,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是对学生尊重和关爱的一种体现。在教育中,教师应做到“爱”与严格管理的统一。

25、【案例2】【参考答案】

(I)孙老师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并赋予作业新的意义和价值,充分体现作业的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孙老师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义务教育部分明确指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并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相关研究表明: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主要表现在家庭作业繁重,如何把孩子们从家庭作业中解脱出来是减负的关键。我认为家庭作业不是不该留,而是怎样留。家庭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家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大呼声。教师必须转变过去的常规性家庭作业思维,让家庭作业变得更具有创造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作业要有差异性;作业要有多样性;作业要有趣味性;作业要有实践性;作业要有探究性;作业要有自主性;作业要有合作性。家庭作业要新颖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家庭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家庭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减负增效。

26、【案例3】【参考答案】

(1)该文本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叙述了一个村庄环境变化的过程,文章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用简洁质朴的语言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作者对小村庄环境变化的遗憾,警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2)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体现教材要求。

课程标准是根据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际制定的,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教材要求,这不仅是要落实教材编写意图,而且是完成教学任务,克服教学目标虚化的基本保证。

根据本篇课文,其教学目标应是:①学会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②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进一步读得有感情;

(3)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回顾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悟转化的含义。

②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的经验,掌握一些常用方法和转化技巧。

③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运用转化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答题技巧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答题技巧 教学设计是小学科目二中最后一个问题,给定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六科内容,要求从其中选择一科内容进行作答,从每科的学科特点上看,小学语文最为简单易答,所以建议选择语文学科进行作答,下面就语文学科答题技巧进行简要解析。 此题共设置三道问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0分,第三题20分,共40分。从历年真题分析情况看,共有9种出题角度,主要涉及识字课、阅读课和写作课三个课型。以下9种出题角度中,5、6、7、8四个角度其实是属于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内容,所以我们在复习中主要学会写整个教学过程并能够正确写出每部分的设计理由即可,其中识字课和阅读课比较相近,所以可以以统一方式进行作答,写作课比较特殊,单独方式作答。 1.文本写作特点(文本解读)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4.教学过程 5.设计教学过程中三道题+理由 6.设计三组课堂提问+理由 7.设计导入+理由 8.设计板书+理由 9.写作评语 一、第一种出题角度 文本特点,主要出在第一题,有以下几种问法: 1.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2.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 3.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此题目有以下几种问法,实际意思一样,主要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主要从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具体作答步骤: 1.认真审题,回忆理论点: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具体内容。 2.带着问题和理论点进行阅读课文,边读边分析边标划,防止遗忘。 3.规范书写: 作答模板:本文是一篇( )文,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或( )说明方法,采用( )表现手法,用词\语言( ),通过( )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并从中悟出( )道理\或抒发(表达)了( )情感。

2020年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60(题与答案)

资格证辨析题60道 导语:辨析题是中学科目二考试的必考题型。题目数量为4道,每题8分,共计32分。这种题型一般是总分总的结构作答。下面是整理的练习题,供大家平时练习使用。多练多写,考试才能有话可说。 1.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就是广义的教育。 【参考答案】此说法错误。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因此,题干描述的是狭义的教育而非广义的教育。 故该说法错误。 2.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参考答案】此说法错误。 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推动作用,但也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社会发展对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学校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等形成制约。 故该说法错误。 3.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 【参考答案】此说法正确。 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因此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 故该说法正确。

4.一个国家的教育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定是同步的。 【参考答案】该说法错误。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虽然会受到政治经济的影响,但是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教育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一个国家的教育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一定是同步的。 故该说法错误。 5.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制约指教育事业的速度和规模。 【参考答案】该说法错误。 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体现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教育的宗旨与目的、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权、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等。题干中应该是生产力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制约指教育事业的速度和规模,而非政治经济制度。 故该说法错误。 6.生产力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该说法错误。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权,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因此,题干中应该是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故该说法错误。 7.遗传具有可塑性。 【参考答案】此说法正确。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肤色、体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它会随

(完整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维度领域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一) 职业理 解与认 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 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 对小学 生的态 度与行 为 6.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 全放在首位。 7.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 一个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 罚小学生。 8.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 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和综合素质总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教育地位);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教育性质);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教育目的,德智体美劳)。 二、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手段。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政教)、教学工作管理{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务)、教务行政管理、总务工作管理。 学校管理过程: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三、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行政管理法、法律法规管理法、思想教育方法、经济管理法、数理统计方法。 四、学校主要职能部门: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务处;总务处;教研室;年级组。学校运行机制:校长负责制。 五、教育构成要素: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体)、教育影响(中介)。教育本质: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六、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七、教育起源:本能生(生物)利(利托尔诺)息(沛西能)

新(心理)房(模仿)源美梦(孟禄) 凯(凯洛夫)米(米丁斯基)爱劳动八、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九、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十、教育学发展阶段: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2.马卡连柯:《教育诗》——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3.杨贤江:《新教育学大纲》——我国第一部。。。 (2)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木(布鲁姆)有掌握(掌握学习) 哪(布鲁纳)来结构(强调学科结构,倡导发现教学法) 瓦根(瓦根舍)找饭粒(范例教学) 高度赞(赞可夫)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 真可谓全面和谐(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斯基(苏霍姆林斯基) 十一、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生产力: 制约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促进作用: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 (2)教育与政治经济: 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影响作用: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促进民主;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与文化: 制约作用: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促进作用:传递、传播、更新、选择。 十二、教育目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1)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鼓励、评价。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各位同学下午好,老师这边给同学们搜罗了一些教师证真题,给同学们学习下。今年考试题目分分钟都会在老师发的题目中出现哦 1.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初等小学校的修业年限为()。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2. 教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沛西·能 B.卢梭 C.孟禄 D.勒图尔诺 3. 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新式学堂是()。 A.京师同文馆 B.湖南时务学堂 C.福建船政学堂 D.上海广方言馆 4. 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学校规范文化的综合。其中,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规范文化 C.学校行为文化 D.学校精神文件 5. 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发展性和()。 A.可行性 B.衔接性 C.实践性 D.普及性 同学们可以先做下题,六点的时候会公布答案 答案公布如下

BCADD 1.B【解析】“中华民国”成立后?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校令规定初等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4年。 2.C【解析】教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他认为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3.A【解析】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4.D【解析】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学校规范文化的综合。其中,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精神文件。 5.D【解析】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应该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体现出普及性。5.5 6.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具有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这是指心理发展的()。 A.不平衡性 B.定向性和顺序性 C.差异性 D.连续性 7. 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8. 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

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这句话是错误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 2、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此观点是正确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 (1)教学过程即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3)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往活动。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任务和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3、常言道,做事先做人,因此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德育。 此观点是错误的。做事先做人,体现了德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学校工作中应该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但这并不代表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德育。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主要体现在: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4、(2012下,2014上)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此观点错误。直观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但不是教学目的。 5、复习上学习之母”体现的是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此观点是正确的。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6、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法,谈话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法。 此观点错误。此观点混淆了讲授法和“注入式”、问答法和“启发式”的含义。 首先,讲授法并不等同于“注入式”教学。 (1)注入式也叫“填鸭式”或“满堂灌”,是指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考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能力,把学生看成消极、被动的客体,

小学教师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小学教师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阅读 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准确(科学性)、生动(趣味性)、

议论文语言特征:严密 记叙文语言特征:生动、形象、准确 (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十二)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十四)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十五)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 2、本论:分析问题 3、结论:解决问题 (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十七)常见论证方法: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求同存异 【解析】B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 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解析】A。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他认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3.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延续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解析】B。教师劳动的延续性是指教师的教学不只局限在学生的上学时期,还会影响到学生毕业以后。 4.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学校 B.少年宫 C.同学 D.社会 【解析】A。学校教育在小学生品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A.修业年限 B.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 D.课程设罝 【解析】A。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 A.揉搓受伤手指 B.吃止痛消炎药 C.冷敷受伤手指 D.热敷受伤手指 【解析】C。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7.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的研究方法是( )。 A.经验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叙事研究法

2015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辨析题)

2015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 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2.教肓目的和培养目标是统一概念。 23.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的主导作用。 24.液体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它受文化教肓的影响较大。 25.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好。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27.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28.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9.简述阿诺德的评定-兴奋情绪学说。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0.材料 某校初二女生小芳,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听课不专心,有时还会发出怪叫声,故意破坏纪律引起他人的优路网校注意。当老师批评她或同学责备她时,她不仅毫无羞怯之意,反而感到高兴。平时,小芳和老师、同学们都很少沟通,不愿意交流,有些以自我为中心,她顽皮、好动,喜欢接老师的话茬,而且常常在当面或背地里给同学或老师起绰号,有时还无缘无故地欺辱同学。 当然,小芳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她性格直率,敢作敢为,勇于承担任务,而且身强体壮,体育成绩好,是运动场上的风云人物,每次运动会都能给班里争光。 问题:

如果你是班主任,根据材料小芳同学的表现,在对她的教育中,你认为应该贯彻哪些德育原则?(4分)运用哪些德育方法?(4分)请分别结合材料加以分析。(10分) 31、材料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两绳问题”的实验,在一个房间的天花板上悬挂两根相距较远的绳子。被试者无法同时抓住,这个房间里有一把椅子,一盒火柴,一把螺丝刀和一把钳子。要求被试者把两根绳子系住(如图2所示),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把钳子作为重物系在一根绳子上,从而把两根绳子系起来。结果发优路网校现只有39%的被试者能在10分钟内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被试者认为钳子只有剪短铁丝的功能,没有意识到还可以当作重物采用的问题: (1)上述实验主要说明哪种因素影响问题的解决?(6分)该实验结果对教学工作有何启示?(6分) (2)请指出问题解决还学到因素的影响。(6分) 2015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是D,从近几年的教育知识与能力考题来看,考教育发展史及教育学发展史的客观题每年都会有。其中,关于著名教育学者的论著、观点均需要考生重点掌握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为《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2、正确答案是C,斯宾塞作为著名的社会学家,是实证主义者,他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基础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 一、名词解释 1.数学基本水平:基于基础知识的理解水平、表达水平、应用水平以及数学学习中的表达、交流、与人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水平。 2.课堂观察表评价:是指根据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样、重视学生自我反思等原则设计具体指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评价方式。 3.庭辩式评课法是指改变以往评课中听课者评、授课者听的模式,让授课者在课后解说自己的教学思路,并针对听课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实行辩论,从而促动听课者和授课者之间交流的一种评课方式。 4.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教学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 5.体态语言评价:是指教师用体态来评价学生,诸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等,这些发自内心的无声评价在课堂中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6.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不以奖惩为目的,是教师自我或在他人指导、支持下,设计自我发展性目标、能动实践、主动接纳外部信息及自我调控发展过程的过程。7.发展性学生评价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旨在促动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而不但仅甄别和评比,注重过程,评价目标、内容、方法多元,在注重共性的基础上注重个体的差异发展,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体现评价过程的开放、平等、民主、协商等特点,以学生素质的全面高为最终目的的评价。 8.数学知识与技能评价 9.课后备课:指教师在上完课后或观摩完课后,根据教学中所出现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最终形成较为成功的教案。 10.数学日记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学习数学的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记数学日记持续地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形式来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从而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11.档案袋评价又称为档案袋评价、成长档案评价,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质的评价方法。成长记录袋评价不但体现过程评价思想,同时体现学生自主评价,强调自我纵向比较,有利于促动学生发展。 12.综合比较法:综合比较法是指在评课过程中教师不是就课论课,也不是就一堂课实行评价,而是将几堂课放在一起实行多方面的对比和评价,从而更清晰地看出每一节课的优缺点和特色所在。 般趋势;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评价主体过多地处于消极的被动地位;评价中心过于注重结果。 三、辨别题 1.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个不被大家留意却又不可小视的规矩,那就是上课发言的“举手”和“起立”。你认为需要改变吗?为什么? 2.有人认为命题时只要能体现本册教材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就是一份好卷子,你认为这种说法准确吗?为什么? 不准确。基础性是中小学教育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属性。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我们要多方位地、较全面地构筑“基础”的框架。小学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应包含知识与技能基础、过程与方法基础、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基础。 3.有人说:“数学课上教师适时适度地对学生实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不务正业。”你认为这种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考试目标 1.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或掌握、运用三个层次。具体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如下: (一)教育基础 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学生指导 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方法。 3.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4.了解小学生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的相关知识。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考知识点

选择题必考知识点 中学生心理发展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理论核心:“发生认识论”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内化说”;最近发展区。(二)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注意发展特点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发展和深化: 无意注意不断发展和深化,兴趣爱好逐渐稳定,注意的发展始于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占有优势地位; 注意特征存在个体差异。 注意品质的全面发展: 注意稳定性提高,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注意广度接近成人; 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 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 记忆发展的特点 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 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优于抽象材料,图形记忆优于词语; 有意记忆和抽象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 理解记忆成为主要记忆手段;

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 思维发展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优势地位; 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占主导地位; 辩证逻辑思维循序发展。 语言发展特点 对字词概念的理解逐渐能够把握本质; 对语法结构的掌握逐渐丰富; 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提高。 (三)情绪 情绪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情绪状态分类: 心境: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漫性和长期性。 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应激: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情绪理论 詹姆士—兰格理论 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产物,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肉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 坎农—巴德学说 情绪并非外界变化的必然结果,情绪产生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强调情绪来源于大脑皮层对情境的评估。 刺激情境—评估—情绪; 大脑皮质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从外周来的反馈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被估价,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初中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考点汇总

答题模板:观点+理由+呼应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一)广义狭义教育辨析/教育的属性 广义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狭义教育——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例: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 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三)教育的社会属性 例: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虽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教育具有继承性;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例: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它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其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有促进作用,但它不可以改变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

1.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的水平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但遗传只是为能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是能力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环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 2.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和学校教育四个方面。其中,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起决定性作用。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话是过分夸大了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而无视了其他因素。 (六)教育目的概念的辨析(与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的区别) 1.教育目的——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 2.确立教育目的依据: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们的教育思想 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这句话是正确的。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教育方针包含了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一定的教育方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因而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可以看成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4、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同一概念。 这种说法错误。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教育目的分为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七)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辨析) 1.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2.个人本位论强调个人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3.杜威的教育无目的是指教育应该没有目的。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知识分享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一、简答题:(3X10)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2.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4.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5.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6.简述全面发展的内容 7.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8.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9.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0.简述四种不同气质类型的特征,并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如何指导 11.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12.简述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观的改变 13.简述新课改结构的主要内容 14.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15.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6.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17.建构主义学习观 18.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9.说服教育法的含义和要求 20.简述美育的任务 2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22.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3.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24.先进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各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个别教育 25.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26.简述教学课程的基本规律 27.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28.教学实施的环节 29.简述上好一堂课的标准

30.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历年来考察过的简答题: 【2014年下半年】: 1.简述皮亚杰7-12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2.简述学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3.简述教学研究中文检索的基本要求 【2014年上半年】 1.简述我国教肓目的的基本特征 2.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3.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2013年上半年】 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2.简述教育报告的-般结构 3.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2013年下半年】 1.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3.中学生在安全用电方面犯了哪些常识性错误?你认为小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安全教育? 二、材料分析题(2X20) (一)材料分析题答题结构 1..总起:①这位老师(材料中)遵循了(违背了)体现了、指出……,这种做法有利于、不利于、促使、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②或者直接用知识原理进行阐释。 2..分析:结合材料分点解析(知识点+材料解析,如材料体现几个知识点则分点作答) 3.(总结)对于整个分析进行一两句话的总结。(不做硬性要求) (二)材料分析题知识点积累 1.新课改内容 师生: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独特、独立意义的人;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选择题

单选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B )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 2.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B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解析: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因此要应做到因材施教。 3.“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这句话的作者是(A )。A.华生B.洛克C.柯尔伯格D.皮亚杰解析:这句话是华生的名言,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外铄论的观点。 4.广义的教学,包括所有(A )的共同活动。A.教与学B.教师与教师C.人与人D.学与学生 5.使学生形成新的人生观、自然观,认识与自然关系的美与恶,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体现了学校教育的()。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答案】C。解析:学校教育具有文化功能,题干体现学校教育促进学生世界观的形成。 6.思想品德培养是从学生的()出发的。A.认识B.情感C.行动D.实际【答案】D思想品德培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内容包括知、情、意、行。 7.“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德育方法中的()。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答案】A。解析:陶冶法是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8.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运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会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A.积极的情感教育B.意志品质的培养C.人际交往教育D.良好性格的教育【答案】B。解析:意志的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四个方而。学生缺交作业等情况是缺乏意志的自觉性、自制性等品质,班主任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9.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答案】D效果律指某一行为在某一情景下出现时,如果受奖励。那么它下次出现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受到惩罚。下次出现的几率就减少。10.当人们在观察某个人时。某~品质在观察者看来是极为突出的。从而对这种突出的品质有了清晰明显的知觉并掩盖了对其余品质的知觉。这种现象称为()。A.投射效应B.晕轮效应C.皮格玛利翁效应D.首因效应【答案】B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某人外表或是极为突出的重要的品质。掩盖了人们对他其他特征的评价。晕轮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掌握有关知觉对象信息很少而又急于进行整体判断所造成的结果。11.下列属于意志行动的是()。A.吹口哨 B.背诵课文C.摇头晃脑D.膝跳反射【答案】B。解析: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12.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A.语文课上小李做数学作业B.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每天独自读几小时文学名著【答案】D。解析:内在动机是指因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A中小李可能怕完不成作业受批评而去做数学作业;B、C中的学生学习都是为了拿到奖励(教师的赞许和三好学生),这三种情况都是外在动机引起的。只有D项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是内在动机。13.学生的说谎、偷窃和欺骗等属于()。A.情绪冲动B.性格障碍C.情绪适应困难D.行为障碍答案】D14.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斯金纳C.雅各布松D.埃利斯【答案】D。解析:埃利斯提出了理性情绪辅导方法,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不合理观念导致了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 15.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中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A.焦虑症B.恐惧症C.强迫症D.抑郁症【答案】C。解析: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16.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只有小集团意义C.依赖兴趣的作用D.没有政治意义【答案】A。解析:联合群体是正式群体形成的第二个阶段,它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17.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A.6年B.5年C.8年D.9年【答案】D。解析: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18.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A.群体压力B.群体动力C.群体凝聚力D.群体规范【答案】B。 19.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习的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段,收寓教于趣中。A.直观导入B.故事导入C.事例导入 D.悬念导入【答案】B。解析:考查故事导入的含义。20.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A.能力B.气质C.态度D.性格【答案】D。解析:人格由能力、气质和性格组成。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成分。2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培养》D.《理想国》【答案】A。22.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A.相互衔接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答案】C。解析:“长善救失”意思是: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部分机能的缺失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2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答案】C。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2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适应现象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答案】A。解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感觉的适应。适应现象指的是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变化。25.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C.可接受性原则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答案】A。26.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B.学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 1.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正确) 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且具有先天而来的稳定性,也具有随环境影响而改变的可塑性。会随着环境,教育的改变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等而逐渐发生变化。 2.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错误)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3.行为改变都是学习的结果(错误)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况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凡是行为的变化都是学习的结果,一些本能、疲劳、成熟等引起的行为的改变就不是学习的结果。 4.焦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错误) 焦虑是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的情绪反应。很多学生会考前焦虑,但是适度的焦虑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活动的动机,有利于生命潜能的发挥,但是过度焦虑会导致乱发脾气,坐立不安,手脚发凉,等生理心理反应,严重影响学习与生活。所以过度焦虑不利于学生学习。 5.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错误)教育目的虽然考虑人的身心发展多种因素,但是并不是把人抽象的脱离了社会和历时来谈,影响教育目的的因素主要有: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人们的教育理想以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因此要把个体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 6.德育过程是对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错误)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品德由这四部分构成,德育过程就是培养着四种品的心理因素使之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道德培养一般沿着内在顺序,但是由于社会生活复杂性,教育影响多样性,知情意行相互独立,因此,他们的发展水平处于不平衡状态,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具体年龄特征,个性差异选择多种开端,多种教育程序。 7.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就会永久保存(错误) 工作记忆又称短时记忆,是信息在头脑中保持一分钟的记忆,且保持在无复述情况下,只有2.5-20秒,因而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并不会持久保持。 8.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错误) 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除了受智力水平影响之外,还受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人格特点,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