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油气运移

第五章 油气运移

PetroMod含油气系统模拟与资源评价工具

含油气系统模拟与资源定量评价工具 斯伦贝谢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斯伦贝谢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的油田技术服务公司,成立于1927年,总部位于纽约、巴黎和海牙,是全球500强企业。斯伦贝谢中国总部位于北京,目前有员工5000多名,拥有8大作业基地,2个制造中心,8家合资企业。公司的业务涵盖勘探、开发、生产等上游产业链的所有井下环节。 PetroMod软件拥有近30年的研发历史,1985年,由德国地化研究所开始研发, 后由IES公司继续对该软件进行开发,逐渐实现了一维、二维和三维的模拟技术。2008年,斯伦贝谢公司收购了IES公司,并将其归入斯伦贝谢SIS软件部,更名为PetroMod,原IES也成为PetroMod软件研发和技术支持中心。今天的PetroMod软件在全球拥有超过100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并与BioPetS Risk、Yongchun Tang(CalTech)、德国国家地球科学研究中心GFZ-Potsdam及多所世界名校的重点实验室建立合作伙伴关系。PetroMod软件版本更新速度快,以年代标记版本,针对各种热点、难点地质问题,融合世界最新进的技术和方法,及时更正软件中存在的各种错误,致力于为全球石油公司、科研机构、高等学府提供最专业、全面、系统的含油气系统模拟和资源评价技术。

软件应用领域 烃源岩成熟度、生排烃及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模拟;沉积地层的埋藏模拟;盆地构造演化与应力演化模拟;成岩演化模拟;岩石特性(如孔隙)模拟;油气组成演化模拟;油气相变(PVT)模拟;常规与非常规油气(稠油、水合物、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的资源评价与甜点预测;储层演化模拟与储量计算。 技术优势与特色 1D\ 2D \ 3D模块采用相同模拟器的唯一产品 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技术提供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最专业的解决方案 油气整个运移过程唯一采用全PVT控制准确的处理n组分 / 多复杂相态的关系 允许同时利用多口1D钻井实测数据对3D模型进行校准保证模型与井实测数据的高度吻合 采用闪蒸计算技术—最先进、唯一的商用系统工具真实模拟受温压控制下有机质的生烃效应 最全面的专用建模工具:盐、火成侵入等综合分析复杂地质构造活动及其热作用 达西、流线、侵入渗滤和混合4种高端运移算法真实还原地下流体的复杂流动 模拟过程风险分析(PetroRisk)参数敏感性分析,评价资源分布的概率,降低勘探风险 地质力学 (Geomechanics 2D/3D) 充分考虑应力对地层压力、裂缝、断层及流体流动的影响 最齐全的生烃动力学模型(184种)更多经验模型和参数,适用不同类型的研究区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TSR 模型 (2D/3D) H2S分析专属模型 气水合物Gas Hydrates (2D/3D) 水合物稳定带及资源分析专属模型 生物降解Biodegradation (3D) 稠油藏分析专属模型,有效评价生物降解风险 SARA 生烃模型Kinetics (2D/3D) 饱和烃、芳香烃、胶质、沥青质分析专属模型 模型嵌套技术(LGR)满足不同计算精度的要求,适用于对非常规页岩油的评价 复杂构造模型模拟(Techlink2D\3D)适用于挤压构造、大型垂向运动构造等特别复杂型盆地 与地震地质综合平台Petrel的整合基于地质模型和含油气系统模型的转化功能,借助Petrel工具o强化现有模拟操作和成果显示效果,提供从地质甜点到工程甜点预测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新技术进展 ?烃类溶解及扩散作用 ?岩石应力的动态模拟技术 ?油源对比及同位素追踪功能 ?改进的达西算法更加高效和科学 ?基于Petrel工具可以生成PetroMod直接用于模拟的静态模型

油气运移规律

油气运移是指油气由生油(气)层进入运载层及其以后的一切运移,它发生在烃源岩、储集层内,或者从一个储集层到另一个储集层的过程中、运载层出了渗透性地层外,还可以是不整合、微裂缝、断层或断裂体系、古老的风化带和刺穿的底辟构造带。油气运移机理还包括油气运移相态、动力、运移通道、运移方向、运移距离、运移时期、运聚效率和散失量等,它是油气成藏的核心问题,也是石油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初次运移的动力 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 由于泥岩的异常压实等原因所导致的异常过剩地层压力是陆相生油岩系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鄂尔多斯中生界及古生界的油气初次运移研究相对较少,其中中生界延长组发育有广泛的泥岩欠压实现象。欠压实起始层位主要分布于延长组上部油层组,层位分布存在着由西向东逐渐变老的趋势,由于延长组沉积后,盆地经受了数次大的构造运动,上覆地层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剥蚀。同时,异常压实起始深度的差异性对各地区油气初次运移的时间将产生一定影响。 初次运移的通道 以微裂隙作为油气运移主要通道的观点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承认,当孔隙流体压力增大到超过岩石的机械强度时,泥岩中便可产生极微裂隙。微裂隙对油气运移的作用:①增大了通道,降低了阻力;②增大了生油岩和储集岩的接触面积。流体释放后,压力减低到一定限度时,极微裂隙又会封闭,开始再一个循环。因此,油气的排出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运移是断续、脉冲、幕式进行的。 地下油气总是按照沿阻力最小的途径由相对高过剩压力区向相对低过剩压力区运移的总规律进行。因储集层或输导层具有较好的渗透能力,烃源岩中侧向过剩压力差总是小于烃源岩与相邻储集层或输导层之间的过剩压力差。同时,沿烃源岩本身进行侧向运移的阻力又比从烃源岩进入相邻储集层或输导层的垂向运移阻力大得多。因而,下部地层具有更高的过剩压力,本区初次运移的方向应以垂向向上运移为主。已生成的油气在过剩压力的驱动下将首先进入邻近的储集层或输导层,其方向既可向上也可向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研究区部分烃源岩存在着横向相变的特征,在这些地区油气的横向初次运移也是可能存在的。烃源岩与储集层的接触面积大小应是控制本区初次运移排烃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正

第一节油气初次运移

第一节油气初次运移 初次运移:是指生油层中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从生油层向储集层(或输导层)中的运移。是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又称为排烃。 争论的焦点: 油气是在“什么因素的驱使”下?呈“何种相态”?通过“什么途径”?排出烃源岩的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因素 1、压实作用的动力因素 正常压实:在上覆沉积负荷作用下,沉积物通过不断排出孔隙流体,如果流体能够畅通地排出,孔隙度能随上覆负荷增加而作相应减小,孔隙流体压力基本保持静水压力,则称为正常压实或压实平衡状态。 欠压实: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孔隙流体的排出受到阻碍,孔隙度不能随上覆负荷的增加而相应减少,孔隙流体压力常具有高于静水压力的异常值,这种压实状态就称为欠压实或压实不平衡。 (1)正常压实 压实作用过程中流体的排出实际上是由于剩余流体压力的作用。剩余流体压力是指超过静水压力的地层压力。沉积物在达到压实平衡的层序之上又沉积了新沉积物,此时颗粒要重新紧缩排列,孔隙体积要缩小,就在这些变化的瞬间,孔隙流体就要承受部分由颗粒产生的有效压应力,使流体产生了超过静水压力的剩余压力。正是在剩余压力作用下孔隙流体才得以排出,排出后孔隙流体又恢复了静水压力,沉积物又达到新的压实平衡。可见,这种剩余压力只发生在压实平衡与达到新的压实平衡之间的瞬时,所以应当叫做瞬时剩余压力。但在一个不断沉降、不断沉积、不断压实的连续过程中也可叫做剩余压力。因为正常压实过程就是:由压实平衡到瞬时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而孔隙流体压力则是由静水压力到瞬时剩余压力再到静水压力的连续过程。在这过程中流体不断排出、孔隙体积不断减小,如果流体的排出时烃源岩已经成熟成烃,即可实现初次运移。其排液的方向视不同的沉积层序而不同。

浅谈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

浅谈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 浅谈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 摘要:不整合面在油气运移和聚集成藏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不整合面能够连接横向上相互独立的砂体,形成时-空跨距很大 的生、储岩层组合,所以它是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的重要通道;不整合面之下也可以发育各种类型的油气藏。不整合的负面作用为:对油 气藏盖层的破坏作用和对烃源岩成熟度的影响。 关键词:不整合类型特征运移模式聚集规律 不整合是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地层缺失所呈现出的一种不协调的接触关系,其形成通常是区域性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或局部构造运动的结果。以沉积间断、风化作用,特别是新岩层沉积前的陆上或水下侵蚀作用为特点,常常表现为地层间的非平行接触关系[1]。早在十八世纪地质学发展的初期,胡顿(Hutt on,1788, quoted by Adams 1954, P.243)[2]观察英国地层剖面就已认识到不整合在地质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莱复生(Lerorsen,A.J,1954)[3]也指出,不整合对于油气聚集有密切的关系,不整合对于油气运移和聚集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在不整合面的上下,油气藏特别多,可以充分说明此点。因此研究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对寻找更多的油 气藏有重要的意义。 一、不整合面的基本特征 1. 不整合面的基本类型 不整合是构造运动或海(湖)平面变动事件的记录者,而且还代表了后期地质作用对前期沉积岩(物)不同程度的改造。经典分类中把不整合根据上、下地层产状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受地质状况和上覆沉积的影响,不整合形态不一,类型多种多样。根据成因分类,可将不整合大致划分为四种成因类型,分别为沉积成因、构造成因、火山地震成因以及岩溶成因。 1.1根据沉积成因机制可将不整合划分为超覆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

1油气运移效率的实验研究-20220419315

1油气运移效率的实验研究-20220419315 研究进展 第9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进展规划项目 973(2006CB202300)项目办公室编 2009年8月5日 “中国西部典型叠合盆地复合优势通道形成演化与油气运移效率”(20 06CB202305课题)2009年度研究进展 罗晓容1 ,曾溅辉2 ,史基安3 ,康永尚2 ,周世新3 ,周 路4 (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3.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 0;4.西南石油大学,成都610500) 按照“中国西部典型叠合盆地复合优势通道形成演化与油气运移效率(2006CB202305)”“课题打算任务书”的设计安排,及2008年研究任务完成情形,本课题2009年要紧工作内容为: 完善复合输导格架的构建方法 各类输导层系有效性确定,结合输导格架的研究认识,对莫索湾油田地球化学参数进行合明白得释,示踪油气差不多运移方向 复合输导格架内优势运移通道的确定方法 有关的流体流淌期次和样式 流体流淌驱动机制及其对油气运移和集合阻碍分析 复合输导格架的评判方法及技术研究 另外,结合研究骨干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承担协作项目的情形,连续进行具有地区特点的有关输导体的研究,以期能够使我们关于输导体的认识更为全面、更具有典型性。

本年度,本课题组以中国西部盆地为要紧研究区,按照课题任务的设计,安排研究工作。截止目前,课题组成员已完成了大量的实物工作量,并开展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要紧工作进展总结如下: 1 油气运移效率的实验研究 (1)为认识二次运移效率,制作二维板状运移模型,开展系列实验,展现逾渗主脊的存在,分析逾渗主脊形成机理,分析其分形特点,测量其含油饱和度变化,讨论其对石油二次运移效率的阻碍。 (2)通过实验验证了二次运移过程中的逾渗主脊现象,结合逾渗理论和二次动力学机理分析,指出路径中含油饱和度的不同造成导流能力差异、要紧运移阻力的变化和运移过程中的路径收缩卡断是逾渗主脊形成的要紧缘故。 (3)编制软件分析了逾渗主脊的分形特点,逾渗主脊的分形维数小于初始运移路径的分形维数,大于静止末梢的分形维数。逾渗主脊的存在减少了二次运移过程中的油气缺失量,增大了石油运移速率,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因素。 (4)为认识油气在侧向运移过程中的效率,利用玻璃箱体填充模型和压铸烧结三维模型,在接近实际地层的条件下,开展较大尺寸下未固结和固结多孔介质中油侧向二次运移规律研究,重点分析运移模式、路径展布和含油饱和度分布,并检验一维和二维实验中得出的二次运移规律的适用性。 (5)在三维模型的侧向运移实验过程中,发觉二次运移路径形成时受到上覆盖层的限制,路径往往形成厚度有限的平板状,受倾角阻碍明显的浮力值是阻碍二次运移路径宽度的重要因素,受卡断和分段运移的阻碍,路径中的含油饱和度会有规律地在一定值域范畴内变化。 2 复合输导格架量化表征研究 通过对多个盆地输导体沉积成岩特点的研究及对其输导性能的分析,加深了对输导体本质特点及其在空间分布和水动力特点上与其它输导体相互间关系的认识;为能够实现输导体系的量化的研究和表征,以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的思想为基础,逐步总结出进行输导体研究的方法体系格架。

水溶气运移成藏物理模拟实验技术

文章编号:167221926(2004)0120032205 收稿日期:2003209224;修回日期:20032112201 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天然气动态形成过程和富集度研究” (编号:2001CB 30913)资助1作者简介:刘朝露(19682),男,江西莲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 水溶气运移成藏物理模拟实验技术 刘朝露1,李 剑2,方家虎1,胡国艺2,严启团2,李志生2,马成华2,孙庆武2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 065007) 摘 要:通过自行设计的天然气运移成藏物理模拟仪,对实际岩芯样品进行了高压水溶气运移成藏的物理模拟实验,目的是研究水溶作用对天然气运移指标产生的影响以及水溶气甲烷和乙烷碳氢同位素、C 2+ 总烃、i C 4 n C 4等8项地球化学参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水溶气中的非烃CO 2含量普遍增大,烃类气体“甲烷化”趋势明显,C 2+以上的含量随碳数升高而降低(至C 5含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轻烃组分中的苯和甲苯含量由低(气源)到高(运移距离近)再变低(运移距离远),甲烷碳和氢同位素变化幅度均不大(仍具有略偏正的特征)。认为这些地球化学参数的变化特征对水溶气气藏的识别和油气运移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键词:水溶气;运移成藏;物理模拟 中图分类号:T E 12211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已有不少学者测定了烃类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1,2],并提出水溶气藏形成的可能性[2]。70年代,P rice [3]提出了可以用烃类在水中的溶解度研究石油初次运移,同时,在意大利、匈牙利、菲律宾、尼泊尔、伊朗和日本等国家相继发现了水溶性天然气藏并生产了水溶性天然气[1];这些发现更增加了人们对天然气溶解实验研究的兴趣[4,5]。目前,这些成果已应用于天然气的运移与聚集的定量研究[6~8]。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水溶气运移成藏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学者孙永祥[9]多次探讨了地下水对气藏形成的影响,郝石生[10]等研究了天然气在地层水中溶解度的变化特征,付晓泰等[11]提出了气体在地层水中的两种主要溶解机理。上述研究工作主要是在不同的温压条件下探讨地层水对天然气溶解的一些物理参数,解决了水溶气量的问题,而对天然气以水溶相运移而形成的水溶气藏的一些地球化学参数的变化特征,如水溶气的组分组成及其碳氢同位素和轻烃特征的研究却进行得较少。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天然气运移成藏物理模拟仪来对际岩芯进行高 压水溶气运移成藏物理模拟实验,目的是研究水溶气在运移成藏过程中的组分组成及其碳氢同位素和轻烃等一些地球化学参数的变化特征。这些参数特征对天然气的运聚以及水溶气藏的寻找和识别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水溶相天然气释放的地质条件 付晓泰等[11]通过实验研究认为,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主要存在两种机理:一种是天然气分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另一种是天然气分子填充在水分子的间隙中。无论是哪一种机理,天然气的溶解度都会受到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影响。压力增大,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总溶解度增大,反之,则减小。温度对其影响相对较为复杂,当温度小于80℃左右时,天然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温度大于80℃左右时,天然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矿化度也对天然气溶解度有一定的影响:矿化度越高,溶解度越小;反之,矿化度越低,溶解度越大。但矿化度对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较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要小得多。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地层水中天然气的溶解度与其所处温度、压力和矿化度存在密切关系。Ko 2 第15卷第1期 2004年2月 天然气地球科学 NA TU RAL GA S GEO SC IENCE V o l .15N o.1Feb . 2004

CBM-SIM–非常规油气藏数值模拟软件

CBM-SIM –非常规油气藏数值模拟软件 CBM-SIM是任何想提高非常规油气藏采收率的公司必备的油藏工程软件。它是石油工业界公认的用于裂缝性油气藏、煤层气藏、页岩气藏、砂岩及碳酸盐岩油气藏的数值模拟软件。 CBM-SIM是研究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研究非常规油气储集、运移和产出规律,确定非常规油气储层特征、非常规油气井作业制度与气产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手段,其研究结果可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潜力的评价和开发工程方案的优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为精确模拟裂缝性油气藏中的基岩孔隙度及煤层气和页岩气的解析吸附效应,CBM-SIM具有模拟三孔隙度、双渗透率的功能。CBM-SIM还具有模拟注二氧化碳或氮气提高煤层气或页岩气采收率的功能。CBM-SIM使用现代的数值求解技术及全隐式井筒算法。 CBM-SIM的基本特证是一个用于非常规油气藏及黑油油藏的三维、两相、多组份、全隐式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 ●三孔隙度/双渗透率: 严格处理流体在双渗透率网络(基岩和裂缝) 中的解析吸附、扩散及达西流动规律。 ●两组份气体解析吸附: 使用扩展兰米尔等温吸附方程定义多组份自由气和吸附气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为甲烷含量的函数。 ●两相流模型: 模拟油气藏中的任何两相流动,包括气-水、油-水和气-油。 ●复杂油藏模拟: 模拟含水域(边水和底水)对油气藏开发的影响。模拟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由于基岩含气量及压力的变化对裂缝渗透率及基岩收缩的影响。也可模拟水力压裂裂缝及洞穴完井。 ●全三维模型: 精确处理厚油气藏、层间连通及不连通的层状油气藏。 Klein International, Inc. 1

油气运移

油气与固体矿产不同,具有流动特性。这一特征决定了油气藏在时空分布与演化的复杂多变。这些复杂的动态过程都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在勘探开发中很难直接观察,甚至很难获得油气运、聚的痕迹。长期以来,油气运、聚、散过程的重要性一再为人们强调,但至今仍是油气地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薄弱环节。20世纪80年代以前, 油气运移的研究主要归属于定性实验、机理认识和有机地球化学中油一源对比的范畴。20世纪80年代以后,油气运移的研究呈多样形式发展,除地球化学外,其理论、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从油气运移研究方法、油气运移理论研究及研究展望3个方面综述油气运移研究的现状和主要进展,总结研究了立次运移的理论发展体系,并绘制了技术理论发展谱系图。 优势通道 油气通过有限的优势通道进行运移是沉积盆地输导系统的非均质性、能量场的非均一性和流体物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油气的二次运移既可能沿着储集层或不整合面侧向运移,也可能沿着断裂穿层而过进行垂向运移。运移的距离在垂向上取决于盆地内地层的厚度和断裂在垂向上的延伸距离,一般可达数公里;在侧向上只要具有足够的油气量,运移通道连续性好,油气运移的距离为几十公里乃至数百公里也是可能的。二次运移的通道还可能是岩石中的溶孔、溶洞、断裂、裂隙和不整合面。断裂带既可以作为通道,促进油气的运移,也可能作为封闭层,对油气起到封闭作用。但目前对于断裂作为油气运 移通道的研究多集中在断裂开启的可能性和有效性方面,而对油气在断裂内部如何运移的讨论不多。油气沿断层面或断裂带的运移特征既与断层本身的特征有关,又受断裂两侧被断开地层的构造形态的影响。 油气疏导系统 所谓油气输导系统系指连接源岩与圈闭的运移通道所组成的输导网络。它作为油气成藏中连接生烃与圈闭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含油气盆地内各种圈闭最终能否成为油气藏及油气聚集的数量,而且还决定着油气在地下向何处运移,在何处成藏及成藏类型。许多学者曾为此做过大量的研究。然而,由于受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以及人们认识 水平的限制,使得油气输导系统的研究仍为油气成藏条件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油气运移输导系统的类型及特征 孔隙、裂缝及其二者的组合是构成输导系统的三要素,它们可以单独构成简单的运移输导系统,也可以组合起来构成相对复杂的运移复合输导系统。 简单输导系统及其特征 (1)连通砂体输导系统这种输导系统以连通孔隙作为油气运移通道空间,是油气在地下进行二维侧向运移的最常见输导系统。在这种输导系统中,油气运移通道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其孔渗性能。 (2)断层输导系统这种输导系统是由于断裂活动开启形成油气运移的通道,以断裂带中的裂缝系统为主。这种输导系统主要形成于断裂活动期间,其油气输导系统的质量,关键在于断裂开启的程度。断裂开启程度越高,断裂中的裂缝越发育,渗滤空间越大,越有利于油气运移。 (3)不整合面输导系统是由于地壳抬升,基岩遭受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油气运移的通道为裂缝与孔隙形成的网络系统。它既可以是油气进行二维侧向运移的输导系统,又可以作为油气进行二维斜向运移的输导系统,这主要取决于其空间分布状态。 复合输导系统及其特征

油气运移

油气运移 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中的移动。油、气在生油层中生成时,呈分散状态分布,经运移后才在储集层中聚集形成油气藏。油气藏遭破坏后,也可能由于油气的运移而形成次生油气藏,或由于油气沿裂缝、孔隙渗出或随地下水流至地表(见油气显示)。油气运移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运移的相态、动力、方向和时期等问题【1】,油气运移是连接油气生成和聚集成藏的重要环节,是石油地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贯穿整个生、运、聚过程的纽带【2】。研究油气运移规律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根据油气运移的方式、动力等将整个油气运移过程分为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两个阶段。 关键词一次运移;二次运移;储集层;优势通道 证据 油气运移的证据有很多:①地表发现的油气苗,显然是地下石油和天然气通过一定的通道(断裂、不整合面等)向上运移的结果;②油气是在烃源岩中生成的,却在储集层中储集。油气所在位置发生了变动;③烃源层中生成的是分散状态的油气分子,而到了油气富集区,油气却呈聚集状态;④油气藏中油、气、水按比重分异现象,也是油气运移的结果;⑤另外,从油源区到成藏区,化合物分布有规律渐变,显然也与油气运移有关。 基本方式 油气运移的基本方式有两种:渗滤、扩散。在孔渗性差的致密岩层中主要是扩散流,在孔渗 性较好的岩层中主要是达西流。 渗滤作用是一种机械运动,整体流动,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由机械能高的地方向机械能低的 地方流动。 扩散作用为分子运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使浓度梯度达到均衡;扩散系数与分子大小有关,分子越小,扩散能力越强,轻烃具有明显的扩散作用。成藏后的扩散流主要表现为油气的散失。 初次运移 石油和天然气在生油层中向邻近储集层的运移,为运移的第一阶段,称初次运移。生油层中的有机质处于分散状态,呈微粒状分布在岩石颗粒之间,或为薄膜状吸附在颗粒表面。所以刚形成的油和气也是分散于原始母质之中。通常认为,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是地层静压力、地层被深埋所产生的热力以及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发生初次运移的主要时期为晚期生油阶段,与之相应的为晚期压实阶段(相应深度为1500~3000米)。初次运移的状态主要为水溶。碳酸盐岩生油层中油气的运移,可能以气溶为主。 20世纪60年代干酪根热降解晚期生油理论确立后,给初次运移带来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生烃岩层成熟时一般已进入压实晚期,此时正常压实泥岩的孔隙很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