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

浅谈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

浅谈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
浅谈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

浅谈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

浅谈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

摘要:不整合面在油气运移和聚集成藏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不整合面能够连接横向上相互独立的砂体,形成时-空跨距很大

的生、储岩层组合,所以它是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的重要通道;不整合面之下也可以发育各种类型的油气藏。不整合的负面作用为:对油

气藏盖层的破坏作用和对烃源岩成熟度的影响。

关键词:不整合类型特征运移模式聚集规律

不整合是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地层缺失所呈现出的一种不协调的接触关系,其形成通常是区域性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或局部构造运动的结果。以沉积间断、风化作用,特别是新岩层沉积前的陆上或水下侵蚀作用为特点,常常表现为地层间的非平行接触关系[1]。早在十八世纪地质学发展的初期,胡顿(Hutt on,1788, quoted by Adams 1954, P.243)[2]观察英国地层剖面就已认识到不整合在地质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莱复生(Lerorsen,A.J,1954)[3]也指出,不整合对于油气聚集有密切的关系,不整合对于油气运移和聚集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在不整合面的上下,油气藏特别多,可以充分说明此点。因此研究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对寻找更多的油

气藏有重要的意义。

一、不整合面的基本特征

1. 不整合面的基本类型

不整合是构造运动或海(湖)平面变动事件的记录者,而且还代表了后期地质作用对前期沉积岩(物)不同程度的改造。经典分类中把不整合根据上、下地层产状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受地质状况和上覆沉积的影响,不整合形态不一,类型多种多样。根据成因分类,可将不整合大致划分为四种成因类型,分别为沉积成因、构造成因、火山地震成因以及岩溶成因。

1.1根据沉积成因机制可将不整合划分为超覆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

超覆不整合是指因海(湖)平面上升,后期地层沿古斜坡或古隆

起上超沉积而形成的。上覆地层与不整合面斜交,在不整合面上尖灭。

平行不整合是指因地壳垂直上升引起的海退使下伏地层遭受剥蚀,再因地壳下降接受新的沉积而形成的。上、下地层产状一致,成藏能力较弱,但可作为运移层。下图地震反射剖面反映了超覆不整合的样式

1.2根据构造成因机制可将不整合划分为削截不整合和褶曲不整合两个基本类型,其中削截不整合是地质上最为常见的一类不整合,表现了早期沉积的地层大范围发生掀斜,而后遭受风化剥蚀,后期再次接受沉积而形成的,这类不整合可形成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褶曲不整合面之下为完整的褶曲形态,其中挤压褶曲和断褶不整合多发育于我国西部挤压型盆地中,拱升不整合在东部盆地较为发育。

1.3火山地震成因机制又可将不整合划分为底辟不整合和震积不整合两个基本类型,底辟不整合因其特有的刺穿性特点,使其不整合可能成为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这是其它不整合不具有的特点。震积不整合是由于地震作用而形成的,上覆的滑来震积层与下部的地震扰动层之间的一规模不等的瞬时形成于水下的不整合面。

1.4而古岩溶不整合面凹凸不平,在台地边缘区较为发育,其以负向构造形态为主,起伏高差明显。

2. 不整合面的变量

2.1空间变量,即展布范围,有全球(可对比的)不整合面、

区际不整合面、区域不整合面、局部不整合面等。

2.2时间变量,即不整合面所代表的剥蚀或无沉积作用的时限。

2.3几何变量,即剥蚀厚度,向隆起顶部,不整合面常表现为多个不整合面的复合或合并,为多期剥蚀的产物,剥蚀量也最大。

3. 不整合面的作用

3.1可形成地层超覆、地层削截不整合等油气圈闭。

3.2不整合面的存在可以改善油气的储集空间及性能。

3.3不整合面是油气侧向运移的良好通道,制约油气藏的形成。

(不整合面之上的底砾岩或薄层砂岩、不整合面之下的半风化岩石都

可能成为油气运移通道)

二、不整合面的纵向结构特征及岩溶特征

1. 不整合的纵向结构特征

后期地质作用对前期沉积岩(物)不同程度的改造,这种改造程度的不均一性及后期下沉发生水进形成上覆岩石使得不整合具有了空间层状结构。通常情况下,不整合在空间上可划分为三层结构,即不整合面之上底砾岩、不整合面之下风化粘土层和半风化岩石。①底砾岩是紧邻不整合面之上,形成于水进初期,通常是风化壳粗碎屑残积物原地堆积的产物,孔渗性较好,为“畅通型”残积层,是油气

运移的良好通道。在测井曲线上,底砾岩总体上表现为高电阻率、高密度、高中子孔隙度、低声波时差和冲洗带与侵入带电阻率相差较大的特征。②风化粘土层主要是指由母岩在物理风化作用下形成的细粒残积物,是识别不整合的重要标志,其测井响应表现为低电阻率、深浅电阻率曲线近“箱状”且无幅度差、低密度、高声波时差、高自然伽马和大井径,且冲洗带和侵入带电阻率基本相同。③半风化岩石是不整合结构中最主要部分,岩石类型主要有砂质岩、泥质岩、碳酸盐岩、火成岩和变质岩等,大气淡水沿早先形成的裂隙下渗,使下伏岩层发生岩溶,形成许多风化裂隙和溶蚀孔洞,这些风化裂隙和溶蚀孔洞,在油藏的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整合面对油气运聚的作用是有限的,起主要作用的是不整合面上、下物性条件好的高孔渗层或下部经风化改造后的优势通道层。

不整合面各层结构岩石测井曲线

2. 不整合面的岩溶特征

淋滤带岩石岩石主要有砂质岩类、泥质岩类及火山岩类三种,不同类岩石具有不同的岩溶特征:

2.1砂质岩类

岩石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岩屑本身粒间孔隙发育,经构造抬升及风化淋滤作用,形成大量溶孔、溶缝,孔隙度增加。这类岩石本身粒间孔隙发育,质硬,性脆,富含不稳定成分。淋滤带砂岩当其被抬升暴

露地表时易形成微裂缝,在长期风化淋滤作用下可形成大量的溶孔和溶缝,此时孔隙度可高度20%并可见大量的长石溶蚀作用。但当溶蚀作用沿柱状长石表面的溶蚀没有形成有效的粒间孔,并受到

胶结作用影响,孔隙发育较差,连通性不好。 2.2泥质岩类岩心:土黄色或灰白色,裂缝发育主要以高岭石、蒙脱石、伊利

石为主,溶蚀作用有利于油气的运移。紧邻不整合之下,常常会有大套厚层泥岩或粉砂质泥岩,当其被抬升暴露地表时,产生大量微裂缝,在风化淋滤作用下也能形成溶蚀孔隙,不过由于泥岩的可塑性及不渗透性,形成的半风化岩石带往往较薄。泥质岩类主要以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为主,由于受到强烈的风化作用,这些矿物多呈蜂窝状、似蜂窝状等,伊利石多呈弯曲片状。在溶蚀作用下,易于形成较大的孔洞和裂隙,在油气运移过程中可以沟通底砾岩层和淋滤带层。

2.3火山岩原始孔隙较小,且因缺失连通大多数为无效孔隙,在后期次生溶蚀改造作用下,其孔隙度也可以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三、油气在不整合中的运移模式及聚集规律

1.油气沿不整合运移模式

1.1宏观运移通道类型

油气在不整合中的运移模式及聚集规律,宏观上以风化粘土层为界,不整合可以形成以不整合面之上底砾岩和不整合面之下半风化岩石为主的两种高效运载层。综合考虑不整合面上、下岩性配置关系(结构类型)、风化粘土层的发育情况等因素,将不整合的空间结构分为双运移通道型和单运移通道型。双运移通道型:粘土层对油气具有封堵作用,不整合面上、下岩层均可作为油气运移通道或圈闭。单运移通道H1型和H2型在风化粘土层之上或之下为非渗透层,对油气起封堵作用,而另一侧为渗透层,石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皿3 型风化粘土层不发育,不整合面上、下的岩层共同构成油气运移的通道,对油气进行输导。

1.2微观运移通道类型

以风化粘土层为界,微观上,不整合可以形成以不整合面之上底砾岩的连通孔隙和不整合面之下半风化岩石的裂缝系统和溶蚀孔洞系统。

不整合面之上底砾岩可构成“连通孔隙带”,组成颗粒较粗,砾石磨圆较差,成分复杂,以含砾砂岩为主,分布连续,厚度适中,孔渗性较好,形成油气侧向或斜向运移的通道。半风化岩石的裂缝系统主要产生3种裂缝,一是卸荷裂缝,二是风化裂缝,三是构造裂缝,3组裂缝相互切割、连通,组成构造-卸荷-风化裂缝系统,形成油气的运移通道;其次,半风化岩石的溶蚀孔隙系统主要发育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受大气淡水风化淋滤、岩溶作用及含烃流体活动影响,碳酸盐岩溶孔、溶洞发育,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2.凹凸汇散模式

根据不整合在油气运聚中的作用和不整合几何形态,将油气沿隆起区不整合运移划分为六种运移模式又称为凹凸汇散模式[4]。不整合凸起部位一般为构造运动强烈部位,淋滤作用相对强烈。凸型发散中油气首先由油源断层涌出,在不整合中呈发散形态,后沿不整合脊部汇聚,该种运移模式对成藏较为有利;凸型汇聚模式多发于油气量丰富,具多点油气源的地区,对成藏十分有利。凹型模式多发育于古隆起边缘或鞍部,超覆型不整合常具凹型结构。在凹型发散模式中,油气运移呈倒三角形态,油气沿油源断层涌出后,在不整合中发散,向两侧高部位运移,中间凹槽成为油气的分界线,对成藏十分不利。凹汇集模式中,多点油气源产生的油气同样向两侧运移,但由于物性差异等影响,油气仍可能向上倾方向汇聚成藏。平移模式是一种泛化的不整合运移形态。在凹陷区域或构造运动不强的平缓区域油气以平移模式运移。复合聚散模式是各种单一模式的组合,形态不一。

油气沿不整合运移模式

(a)凸型发散模式(b)凹型发散模式(c)凸型汇聚模式(d)

凹型汇聚模式

四、不整合对油气的封堵机理

不整合盖层封闭机理主要为物性封闭,即毛细管压力封闭。泥岩是岩石中的主要填塞物质,对孔隙有充填作用,不整合面之下的岩石表面孔隙会被泥岩颗粒充填,导致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使得不整合面之下的表层部分物性变差,不利于油气的运移。当不整合面一侧为泥岩时,不整合面本身就很难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根据庞雄奇在《地质过

程定量模拟》中提出的盖层封闭性综合定量评(CRI)模型,给出的封油指数的公式[5]:

Q—流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盖层的量,

cm3/s;

U—流体的粘度,Pa.s ;

H--盖层的厚度,m

K-为渗透率,um2;

AB-与各种复杂因素作用有关的校正因子;

F-流体通过盖层运移的动力,N;

f-盖层的排替压力,N;

上述公式中下角o、g分别表示油和气,认为封盖油气的最大临界高度的范围为:

根据以上公式推导出封盖油气的最大临界高度与盖层厚度存在如下关系:

通过上述公式可推导出封堵性不整合的控油能力。

五、不整合输导能力评价

由于不整合面上、下岩层在风化剥蚀程度、岩性、强度等方面的差异,使其上下两种不同的输导体系在渗透率上存在差异,从而具有

不同的输导能力。底砾岩的连通孔隙和半风化岩石的“孔-洞-缝”系统构成了不整合面上、下油气侧向、斜向或垂向运移的通道。由于底砾岩和半风化岩石成因上的差异,导致不整合面上、下岩层在构造、沉积、成岩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不整合面上、下岩层在风化剥蚀程度、岩性、强度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底砾岩的连通孔隙和半风化岩石的“孔-洞-缝”系统属于不同类型的输导体系,它们在渗透率上必然存在差异,从而应具有不同的输导能力。下图为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侏罗系西山窑组顶界不整合面之下的半风化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值大都要好于不整合面之上底砾岩的[6]。

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不整合不同结构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六、不整合的油气地质意义

地层不整合面作为重要的地质现象,其分布广,类型多,研究不整

合的演化、空间上的复合对于油气藏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

现在以下两方面:

1. 建设性作用主要有:1.1长期风化侵蚀使孔隙性增加,

不整合代表一个地区曾经长期上升,遭受风化侵蚀,溶解淋滤,使原来的缝隙扩大,原来的孔隙增强。

1.2不整合面的分布具有区域性、稳定性的特点,能够连接横

向上相互独立的砂体,形成时-空跨距很大的生、储岩层组合,所以它是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的重要通道[5];

1.3当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为非渗透性岩层时,通常不整合面

之下可以发育各种类型的油气藏(如地层超覆型油气藏、削截油气藏、

古潜山型油气藏等)。

2. 破坏性性作用主要有:

2.1对已形成油气藏的破坏,主要是对盖层的破坏作用,导致油气中轻质组分散失,形成粘度较高的稠油气藏。

2.2不整合使有机质不能保持高地温,导致盆地中的烃源岩因

埋藏浅而未成熟,造成成熟烃源岩比例相对偏低。

参考文献

[1] Bates RL ,JacksonJA.GIossary of geology ,Falls Church[J].Virginia : American Geological Institute ,1980: 747-752.

[2] Adams,f.d. ,1954,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eological Sciences ;NewYork,Dover Publication , inc,P.506.

[3] Levorsen ,A.I.1954 ,Geology of Petroleum ,W.H.Freeman and Compa ny San Fran cisco ,P, 618-624.

[4] 杨勇,查明,不整合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成藏关系研究,P63-80.

[5] 庞维奇,地质过程定量模拟,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9( 10):P263-267.

[6] 赵卫军,支东明等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侏罗系西山窑组顶界

不整合结构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新疆地质,2007年3月第25卷第

1期.

潘钟祥.不整合对油气运移聚集的重要性[J].石油学报,1983,4 (4):7

[7] 尹微、陈昭年等.不整合类型及油气地质意义,新疆石油地质报2006年4月第27卷第2期.

作者简介:郭志桥,200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从事开发工作。

宋舜尧,2005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

从事油藏研究工作。

刘晓慧,2007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从事地质研究工作。

------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五章油气聚集及油气藏的形成

第五章油气聚集及油气藏的形成 第一节圈闭和油气藏概述 圈闭与油气藏概述》 一、圈闭的基本概念 1.圈闭的概念 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称为圈闭。圈闭是由三部分组成:(1) 储集层; (2) 盖层;(3) 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的遮挡物,它可以是盖层本身的弯曲变形,如背斜;也可以是另外的遮挡物,如断层、岩性变化等。 2.圈闭的度量 圈闭的大小和规模往往决定着油气藏的储量大小,其大小是由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来度量。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表示该圈闭能容纳油气的最大体积。因此,它是评价圈闭的重要参数之一。 (1) 溢出点 流体充满圈闭后,开始溢出的点,称圈闭的溢出点(图5-1)。 (2) 闭合面积 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出的面积,称该圈闭的闭合面积。闭合面积愈大,圈闭的有效容积也愈大。圈闭面积一般由目的层顶面构造图量取。 (3) 闭合高度 从圈闭的最高点到溢出点之间的海拔高差,称该圈闭的闭合高度。闭合高度愈大,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也愈大。 必须注意,构造闭合高度与构造起伏幅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闭合高度的测量,是以溢出点的海拔平面为基准。而构造幅度的测量,则是以区域倾斜面为基准。同样大小构造起伏幅度的背斜,当区域倾斜不同时,可以具有完全不同的闭合高度。 (4) 有效孔隙度和储集层有效厚度的确定 有效孔隙度值主要根据实验室岩心测定、测井解释资料统计分析求得,做出圈闭范围内的等值线图。储集层有效厚度则是根据有效储集层的岩电、物性标准,扣除其中的非渗透性夹层而剩余的厚度。 (5) 圈闭最大有效容积的确定 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决定于圈闭的闭合面积、储集层的有效厚度及有效孔隙度等有关参数。其具体确定方法,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V=F·H·P 式中V--圈闭最大有效容积,m3; F--圈闭的闭合面积,m2; H--储集层的有效厚度,m; P--储集层的有效孔隙度,%。

致密油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致密油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致密油气居国外非常规之首 在国外,与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相比,致密油气开发最早,而且产量最大。目前,美国进行商业性开发的非常规气包括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三种。在2000年,煤层气和页岩气开发规模还不大,致密气约占美国非常规气产量的70%;到2010年,尽管煤层气特别是页岩气产量急剧升高,致密气仍占48.8%。 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现了致密油资源:主要包括中东波斯湾北部、阿曼、叙利亚;北海盆地、英国;远东俄罗斯;北美加拿大和美国、墨西哥;南美阿根廷;中国。 致密油在美国石油产量中占重要地位。过去5年来,美国石油资源中约有500×108bbl 来自致密油发现,而致密油的开采更使美国持续24 年的石油产量下降趋势得以扭转。2011年产量达3000×104t,预计到2020年产量达1.5×108t。 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给形式,致密油的勘探开发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得巨大成果,其产量大幅提升已经逆转了该地区石油产量下降的趋势。目前,北美是除了欧佩克之外原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2010—2016年产量将增长11%(EIA,2011),这主要归功于加拿大油砂产量增长及陆地致密油储层产量的增长。 北美地区已在艾伯塔中心和得克萨斯南部发现了大量致密油资源,其他有利区带包括洛杉矶区域、墨西哥湾、南部和加拿大东部。成熟致密油远景区主要包括:美国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和加拿大萨彻斯温、曼托尼州的Bakken页岩;威明顿和科罗拉多州Niobrara页岩;得克萨斯州南部Eagle Ford页岩;加利福尼亚州Monterey/Samtos 页岩;俄亥俄州Utica 页岩。可以说致密油是美国长期保持产油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致密油气已成为中国油气产量的重要部分 中国致密油分布范围广,类型多。根据国土资源部等部委联合完成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在我国可采的石油资源中,致密油占2/5。采用资源丰度类比法进行的预测和初步评价认为,中国主要盆地致密油地质资源总量为( 106.7 ~111.5) ×108t,可采资源量为( 13 ~14)×108t。据统计,2003年中

油气回收应用分析

油气回收应用分析 油气回收对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油气回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加油站以及油库,但油气回收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油气运输设备方面的问题以及油气回收后路方面的问题。本文正是以油气回收应用为研究对象和目标,对油气回收应用进行了简单概述,并对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重点分析和研究。 标签:油气回收;环境保护;应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汽车数量逐年增加,随之对油气资源的消耗也与日俱增,这在无形中给我国油气的输送和保存带来了压力,其面临着严峻的油气蒸发损害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导致油气成品质量下降,而且还使得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在这一背景下,对于油气回收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油气回收处理工艺也备受关注。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和探究油气回收应用这一问题,希望能够为我国资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带来一定帮助作用。 1 油气回收应用概述 一般而言,加油站和油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应当进行三次油气回收。对于一次油气回收来说,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卸油过程中的油气,利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在油罐车内进行油气的收集,并将收集到的油气运回油库进行回收处理的过程。对于二次油气回收来说,就是针对加油过程中挥发的油气,采用真空辅助式油气回收系统,并通过地下油气回收管线将其收集于油气储罐之中,这一油气收集过程,就是二次油气回收。对于三次油气回收来说,就是当油罐内油气达到一定压力时,采用油气排放处理装置,对其进行冷凝、吸附或者膜分离的收集处理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三次油气回收需要进行油气排放处理装置的安装,目的是为了防止油气无控排放。 2 我国油气回收应用分析 2.1 油气回收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我国大部分油气回收系统都属于一种收集系统,对于油气污染和回收再利用油气的问题尚未从本质上得到解决,从而对于环境保护方面也没有做到实质性改善,甚至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就目前来说,我国油气回收系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油气运输设备方面的问题,例如油罐车罐体大盖泄露问题以及安全阀、管路和量油口处的连接泄露等问题,这些部位还没有实现完全密封,从而在油罐车行驶过程中,容易产生油气泄露的状况。这些问题一般是在油罐车异常情况下出现的;②油气收集方面的问题,例如老油库改造时收集管线可能会存在低点,低

成藏分析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油气成藏分析从油气成藏角度看,该区至少存在早侏罗世(或更早)、早白垩世、新近纪-现今三个主要成藏期。前两次成藏属于早期成藏(印支—燕山期),油气主要来自昌吉凹陷及盆1井西凹陷二叠系;新近纪-现今成藏属于晚期成藏(喜山晚期),油气主要来自昌吉凹陷侏罗系。两期成藏与原油性质关系密切:①成藏期晚,遭到破坏的时间短,油性好;②埋藏深度浅,受到地下水和生物的影响越大,如排203井沙湾组油层浅于950m,有降解,排2井深于950m,为正常轻质油;③早期油和晚期油混合,油性会介于两者之间。 (2)保存(封盖)条件对油藏的影响 车排子凸起区地层埋藏浅,保存条件的好坏对油气能否成藏意义重大,研究表明,塔西河组及沙湾组泥岩的封盖作用对沙湾组岩性体油藏的成藏起到重要的保存作用。另外,泥岩封盖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油藏的性质: 根据该区岩心泥质岩盖层分析资料,同是沙湾组上段的泥岩盖层,属于排2油藏的排206井990m泥质岩突破压力为3.0MPa(饱含煤油),渗透率0.017×10-3μm2,具备一定封油能力,封气能力一般;而在其北面的属于排6油藏的排602井520.8m泥质岩突破压力为0.5MPa(饱含煤油),渗透率0.812×10-3μm2,封油能力较弱,不具备封气能力。与此对应的前者油藏为轻质油,平均原油密度0.8059g/cm3,天然气微量,气中缺少甲烷、乙烷等轻烃组分,压力系数为1.024,水型为Cacl2型,平均总矿化度104330.36 mg/L;而后者油藏主要为稠油,原油密度为0.9807 g/cm3,原油粘度214000Pa.s。由此可见深度不同泥岩的封盖能力也不同,而保存条件的好坏对车排子凸起区的油气成藏十分关键,直接影响到油气含量和物性。 气和油的物理化学特性存在差别,气较油而言,对储层要求较油低,而对盖层的要求又比油要高,当上覆盖层无法提供有效的封闭时,即使有大量的气注入也无济于事。虽然沙湾组油藏目前是轻质油藏,但从所处的构造位置看,盖层无法对油提供长期有效的封堵和保护,在经历一个较长的地质时间后,有可能散失和降解,变成和下面的稠油一样,只是由于充注晚、充注快,气大多散失了,而轻质油散失的速度较慢,并可能还在接受源源不断的充注,如同“有洞轮胎”的“边打气边慢撒气”,成藏可能是一个动态过程(一边泄漏一边补充)。因此,车排子地区出现轻质油藏有其特定的地质条件,即侏罗系烃源岩成熟期晚、高效输导和快速埋藏形成的一定保存条件等几个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 (3)运移条件对成藏的影响 车排子凸起区在排12与排18井之间存在一个近南北向的“梁子”,该梁子虽然整体幅度不高,但是以石炭系基岩潜山为基础的披覆的鼻状隆起,对油气自东向西的运移有阻隔作用,可能导致油气难以运聚至梁子以西地区,另一方面,东侧运移过来的油气可能沿着该梁子向北部高部位运移,并在该梁子消失部位(排8—排2井区)聚集成藏。 而对排16井及排20井沙湾组岩性体圈闭来说,圈闭落实程度高,储层物性好,砂体上下的泥岩封堵层也存在,但由于缺乏断开沙湾组下部厚层砂岩段这一油气主力输导层的断层,油气难以运移至圈闭中成藏,因而这两个圈闭的钻探相继落空。 综上所述,是否具备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也是车排子凸起区油气能否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油气运移输导体系分析 车排子凸起地层缺失严重,地层埋藏浅,其本身的烃源岩不发育,不具备生烃能力。但该凸起周围与多个生烃凹陷相邻,且长期处于隆起状态,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为周围深洼区生成的油气提供了有利“聚油背景”。油源对比已经证实,车排子地区已经发现的油气主要来自昌吉凹陷的二叠系及侏罗系烃源岩。另外,盆1井西凹陷的二叠系及四棵树凹陷的

国内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研究现状

国内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研究现状 一、国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发展的现状 1、国外油气勘探理论进展: “合油气系统”概念是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与系统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由美国石油地质学家M G Dow在1972年在AAPG年会上首次提出后,后来经Perrodon(1984),Demason(1984),Meissner(1984),Ulmishek(1986)及Magoon(1987、1988、1989)等人补充、修改而完善,认为:“含油气系统强调特殊烃源岩与形成石油聚集之间的成因关系,盆地研究强调构造凹陷及所包含的沉积岩,而不考虑与油藏的关系,对含油气区带和远景圈闭的研究强调应用现有的可行的技术或方法探测出现今存在的圈闭”。含油气系统一词代表了所有形态的烃类(固态的、液态的和气态的),而系统则代表了所有相互关联的基本要素(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和上覆岩层)以及所有成藏作用(圈闭的形成、石油的生成一运移一聚集)。 “层序地层学”概念早在1948年Sloss,Krumbein及Dapples等就提出了。后经Vail(1977,1988),Payton(1977),Posarnentier(1988),Galloway(1989),Sagree(1988),Wagoner(1988)等人进一步完善,层序地层学理论进入到系统化与综合化阶段,形成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Vail and Posamentier,1988)和成因层序地层学新学派(Galloway,1989)。以最大水进面(海泛面或湖泛面)泥岩作为层序边界,强调在海平面或湖平面从下降到上升所完成的进积—退积—加积作用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成因地层单元,层序内部具有向上变粗再变细的演化序列;1994年,Cross等提出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根据基准面旋回原理和可容空间变化原理,揭示基准面旋回层序与沉积动力学和地层响应过程的关系,研究相对应的沉积相演化序列,预测有利储集砂体的产出位置和发育情况。2002年AAPG年会对层序地层学研究新进展进行总结,主要为:①提出运动学层序和体系域、地球半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深海盆地千米级规模的海平面变化、深海页岩层序识别和陆架边缘崩塌基准面及崩塌层序等新理论,提出气候变化是高频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验证了米兰柯维奇旋回中40×104a离心率周期造成海平面变化的理论;②在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成岩作用与层序地层学关系研究方面以及层序地层学在含油气系统、团闭预测、储集层和油气藏精细描述、烃源岩预

油气回收不同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油气回收不同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孙永琳:抚顺石油研究院,邹松林:苏惠利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摘 要:概述了油气回收和油气收集控制、油气气源状态的特点、油气收集系统和油气回收解决方案;介绍了加油站油气控制技术;对四种油气回收技术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油气回收 加油站 油气控制技术 比较 石油及成品油在炼制、储运、销售过程中有多次装卸的环节,每次装卸都会挥发大量有机气体(指汽油、稳定轻烃等挥发的油气),主要成分为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烃混合物。其主要的危害是:污染大气环境,带来温室效应和光化学污染等破坏生态问题;容易引发燃烧、爆炸事故,存在安全隐患;油气挥发会影响油品性能,降低油品品质;造成资源浪费,排放的汽油油气浓度最大损失可达3kg/m3;危害人体健康,有些芳烃类物质是致癌物质。 汽油从原油加工出厂到加油站销售,至少发生4-5次装卸,每吨汽油体积是1.4 m3,每 装卸一次会排放油气1.4 m3。“据估算,我国2004年汽油挥发总量超过30万吨,约合15亿元。其中,加油过程挥发的油气量约为6万吨,而到2020年则可能达到30万吨。”(据2005.12.23.《中国环境报》),油气回收的几大好处:安全,可以减少火灾爆炸风险;节能,减少燃油流失;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减少疾病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臭氧、光化学烟雾导致的生态破坏。 第一部分:概述 1,油气回收和油气收集控制 油气回收,是指在装卸汽油和给车辆加油的过程中,将挥发的汽油油气收集起来,通过吸收、吸附或冷凝等工艺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或减少油气的污染,或使油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重新变为汽油,达到回收利用。油气回收系统则包括油气收集控制和油气回收利用。 油气收集控制和油气回收处理的差别:(分类 差异 形式 方法) 油气收集控制:油气气相形态没有变化,将油气收集以后转移到异地或提升到高处排放,将在加油站卸油时地下油罐排放的油气收回汽车油罐内,转移到郊外或油库排放;将装车台密闭收集的油气通过高位竖立的排气管在高空排放,将油气收集以后转移到地下油罐储存,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是一种平衡式的油气收集系统,在加油机加油时,将加油抢口周围产生的油气收集送回地下油罐中,气液回收比(A/L)为0.95:1~1.05:1,能够控制加油时的油气排放。 油气回收处理:油气从气相变化为液相; 油气间接回收处理:活性炭吸附方法:需经过先吸附、后脱附的过程;吸收剂吸收方法:先用吸收剂吸收、再采取分离方法使回收的汽油和吸收剂分离 油气直接回收处理:冷凝的方法:将油气冷凝液化下来的就是汽油;膜分离方法:虽然也要用低标号汽油喷淋,但不需再分离,可以直接进入低标号汽油罐。 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油罐内饱和状态的油气也会自然凝结,或汽油油液还会自然蒸发, 要了解油气回收的情况,首先应该对油气气源的状态有所了解。

(完整版)油气成藏地质学作业

第一章研究内容 1、油气成藏地质学的内涵及其在石油地质学中的位置 答:成藏研究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基本的成藏条件或要素、成藏年代、成藏动力(运聚动力)、油气藏分布规律或富集规律等。 赵靖舟将从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方面的研究称为“油气成藏地质学”(简称成藏地质学),认为它应是石油地质学中与石油构造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等相并列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2、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答:成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静态的成藏要素、动态的成藏作用和最终的成藏结果,涉及生、运、聚、保等影响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各个方面,但重点是运、聚、保。其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5个方面: 1)成藏要素或成藏条件的研究。包括生、储、盖、圈等基本成藏要素的研究和评价,重点是诸成藏要素耦合关系或配置关系的研究,目的为区域评价提供依据。 2)成藏年代学研究。主要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现代成藏年代学实验分析技术与地质综合分析方法,尽可能精确地确定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时间,恢复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历史。3)成藏地球化学研究。采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各种油气地球化学信息,研究油气运移的时间(成藏年代学)和方向(运移地球化学),分析油气藏的非均质性及其成因。 4)成藏动力学研究。重点研究油气运移聚集的动力学特点,划分成藏动力学系统,恢复成藏过程,重建成藏历史,搞清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 5)油气藏分布规律及评价预测。这是成藏地质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它是在前述几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进行资源评价和油气田分布预测,从而为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在盆地早期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地质学研究的重点是基本成藏条件的评价研究与含油气系统划分。 在含油气系统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研究的重点是运聚动力学、输导体系的研究、成藏动力系统划分、已发现油气藏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研究,以及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 在成藏动力系统的评价和勘探阶段:成藏地质学的研究重点油气藏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研究以及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等。 3、成藏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1)最大限度地获去资料,以得到尽可能丰富的地质信息。 2)信息分类与分析——变杂乱为有序,去伪存真,突出主要矛盾。 3)确定成藏时间,分析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式,总结分布规律。 4)评价勘探潜力,进行区带评价,预测有利目标。 高素质的石油地质科学地质工作者须备的基本素质: ①1知识+4种能力+2种意识②扎实的背景知识 ③细致的观察能力④全面准确的信息识别能力丰富的想象力⑤周密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⑥强烈的创造意识 ⑦强烈的找油意识 第二章油气成藏地球化学 成藏地球化学研究内容 1)油藏中流体和矿物的相互作用 2)油藏流体的非均质性及其形成机理 3)探索油气运移、充注、聚集历史与成藏机制

油气成藏名词解释

地研12-4 王景平 S1******* 名词解释: 1、油气成藏条件:油气能否成藏,取决于是否具备有效的烃源岩层、储集层、盖层、运移通道、圈闭和保存条件等成藏要素及其时空配置关系。任何油气藏的形成和产出都是这些要素的有机配合,而且缺一不可,归结为4个基本条件,即充足的油气来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有效的圈闭和良好的保存。就油气藏来说,充足的油气来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有效的圈闭是基本的成藏地质条件。 2、油气成藏机理:油气成藏机理是对尤其在生成、运移、聚集以及保存和破坏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研究;对于特定的沉积盆地, 成藏流体的来源、运移路径、充注过程和充注时间是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3、油气成藏模式:油气成藏模式是对油气藏中的油气注入方向、运移通道、运移过程、运移时期、聚集机理及赋存地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同时也研究油气藏形成后的保存与破坏过程,是各种成藏控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组类似的控制油气藏形成的基础条件、动力介质、形成机制、演化历程等要素单一模型或者多要素复合模型的概括。一个地区的油气成藏模式是建立在典型油气藏解剖的基础上的,需要研究各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流体特征、温度压力特征、储集层特征等因素;明确烃源岩与油气藏的相对位置关系、油气运移的方式与通道、油气的注入期次、保存条件等。之后才能准确建立起油气成藏模式。 4、油气成藏规律:油气成藏的规律,一般通过对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分析和成藏模式的建立后得到成藏规律,具体表现为油气藏的发育和分布特征,形成这种特征的主控因素,以及成藏时期和演化等方面。从研究区域内沉积相带的展布分析油气储集空间;研究区域构造带内断裂发育,结合构造应力场分析反演盆地演化形成;对区域输导体系研究找出油气聚集带;综合分析构造背景、输导体系、储层岩性、物性与含油性关系得出控藏的认识,对成藏体系分析,建立输导成藏模式,确定油气藏类型。油气运移既有缓慢的以富力为主的渐进式,也有以高压为主的运移式,圈闭中储层的低势区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5、油气成藏特征:“求同存异”,把某一个或某一类油气藏中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突出来,可以是油源,可以是储层,可以是圈闭,可以是成藏条件过程中的任何一点值得突出的特征。

致密油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致密油气国外研究现状 一、致密油气居国外非常规之首 在国外,与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相比,致密油气开发最早,而且产量最大。目前,美国进行商业性开发的非常规气包括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三种。在2000年,煤层气和页岩气开发规模还不大,致密气约占美国非常规气产量的70%;到2010年,尽管煤层气特别是页岩气产量急剧升高,致密气仍占48.8%。 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现了致密油资源:主要包括中东波斯湾北部、阿曼、叙利亚;盆地、英国;远东俄罗斯;北美加拿大和美国、墨西哥;南美阿根廷;中国。 致密油在美国石油产量中占重要地位。过去5年来,美国石油资源中约有500×108bbl 来自致密油发现,而致密油的开采更使美国持续24 年的石油产量下降趋势得以扭转。2011年产量达3000×104t,预计到2020年产量达1.5×108t。 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给形式,致密油的勘探开发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得巨大成果,其产量大幅提升已经逆转了该地区石油产量下降的趋势。目前,北美是除了欧佩克之外原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2010—2016年产量将增长11%(EIA,2011),这主要归功于加拿大油砂产量增长及陆地致密油储层产量的增长。 北美地区已在艾伯塔中心和得克萨斯南部发现了大量致密油资源,其他有利区带包括洛杉矶区域、墨西哥湾、南部和加拿大东部。成熟致密油远景区主要包括:美国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和加拿大萨彻斯温、曼托尼州的Bakken页岩;威明顿和科罗拉多州Niobrara页岩;得克萨斯州南部Eagle Ford页岩;加利福尼亚州Monterey/Samtos 页岩;俄亥俄州Utica 页岩。可以说致密油是美国长期保持产油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致密油气已成为中国油气产量的重要部分 中国致密油分布围广,类型多。根据国土资源部等部委联合完成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在我国可采的石油资源中,致密油占2/5。采用资源丰度类比法进行的预测和初步评价认为,中国主要盆地致密油地质资源总量为( 106.7 ~111.5) ×108t,可采资源量为( 13 ~14)×108t。据统计,2003年中

油气回收系统以及油气回收工艺的分析

油气回收系统以及油气回收工艺的分析 摘要:介绍了加油站的油气回收系统和油库的油气回收系统的概况,总结了现行的油气回收技术工艺以及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油气回收工艺加油站油气回收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汽车保有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08年底,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183.9万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成品油需求量也在随之大幅增长,对我市环境空气的污染影响越来越大,因而备受广大市民的关注。特别是在煤、石油及天然气等一次能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政府都将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作为重要的国策。而油气的回收系统在节能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伴随着社会对节能和环保的呼声日益升高,越来越多的加油站和油库开始注重油气的回收和利用。 油气回收系统广泛运用于加油站,储油库,油田,炼油厂和化工企业。 1,加油站的油气回收系统 根据GB20952-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定义为: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由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汽油密闭储存、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和油气排放处理装置组成。该系统的作用是将加油站在卸油、储油和加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气,通过密闭收集、储存和送入油罐汽车的罐内,运送到储油库集中回收变成汽油。 加油站油气排放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加油站进油时,将油罐车汽油卸入埋地油罐的过程,埋地油罐排放的油气;第二阶段:加油工给汽车加油时,加油机将汽油加入汽车油箱,汽车油箱口排放的油气;第三阶段:埋地油罐受气温变化影响,热胀冷缩,引起油罐空间油气体积变化,热胀体积增大时排放的油气;针对这三个阶段排放的油气可以分为一次回收,二次回收和三次回收;加油站油气的一次回收系统指的是将油罐汽车卸汽油时地下罐产生的油气,通过密闭方式收集进入油罐汽车罐内的系统。二次回收系统是指通过加油枪、回收管线、真空泵等实现加油时,汽车油箱内产生的油气通过系统进入地罐封存。国家标准要求二次回收系统的回收效率≥95%;三次回收系统是指处理地罐因“小呼吸”产生的油气排放,装置可将油气还原成汽油送回地罐,实现整个系统对油气的回收再利用,国家标准要求回收效率≥95%加油站的油气回收系统一览见下图。

连续型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

连续型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摘要:随着油气藏勘探的不断深入,岩性油气藏勘探从有明显圈闭型的油气藏,进入大规模连片储集体系的连续型油气藏;地层油气藏从东部盆底基岩潜山油气藏,进入中西部大型不整合面控制的大规模地层油气藏。根据圈闭是否具有明确界限和油气聚集分布状态,把油气藏分为常规圈闭型油气藏和非圈闭连续型油气藏两大类,明确了连续型油气藏内涵,阐述了其主要地质特征。大型浅水三角洲体系及其砂质碎屑流砂体是连续型油气藏形成和大面积分布的地质基础,成岩相定量评价是低—特低孔渗连续型储层评价的重要方法。在湖盆中心陆相沉积上,建立了以鄂尔多斯盆地长6组为代表的湖盆中心深水砂质碎屑流重力成因沉积模式,拓展了中国湖盆中心部位找油新领域;在储层评价上,以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为例,系统提出了成岩相内涵、分类和评价方法,运用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视溶蚀率等参数定量表征成岩相,为落实有利储集体分布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业化评价方法。中国连续型油气藏储量规模与潜力很大。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陆上油气勘探总体从构造油气藏向岩性地层油气藏的转变,岩性地层大油气田目前已进入发现高峰期,相继在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发现了多个亿吨级以上的大型岩性地层油气田,展示出较大的勘探潜力。目前岩性地层油气藏已经成为中国陆上最重要的勘探领域和储量增长的主体,2003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岩性地层油气藏探明储量占总探明储量的比例已达到60%~70%。其中连续型油气藏将是今后该勘探领域的

重中之重。随着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实践中迫切需要针对湖盆中心大规模连片厚砂岩形成机制与分布,大面积低渗透率背景下有利储层发育主控因素与定量评价方法,大型地层油气藏成因类型与成藏机制,大范围连续型油气藏形机理、富集规律与储量规模等关键地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地层油气藏;连续型油气藏;大型浅水三角洲;砂质碎屑流;成岩相 1大型浅水三角洲的沉积模式 大型浅水三角洲连片砂体是连续型油气藏形成连片大油气区的地质基础。随着松辽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等大型坳陷湖盆的深入勘探,浅水三角洲及湖盆中心砂体已成为中国陆相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要目标。大型浅水三角洲形成所需的条件有:相对较浅的水体、稳定的构造背景、平缓的坡度及充足的物源。例如松辽盆地下白垩统青一段沉积期湖相面积可达8. 7×104km2,嫩江组一段湖相面积可达15×104 km2,且最大湖扩期深水区的水深仅30~60m。浅水三角洲的主要特征是:①水体相对较浅;②砂体宏观叠合连片,大面积分布;③水下分流河道很发育,延伸较远;④河口坝被后续河流冲刷而不易保存。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长8段是较为典型的浅水三角洲。在盆地周边露头剖面上可发现长8段三角洲平原河道砂体规模较大,连片发育(图2)。大规模连续分布的长8段砂体为油气富集的基础,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勘探的有利目标区。湖盆的敞流性是湖盆中心浅水三角洲砂体发育的重要条件,敞流通道对湖盆中心砂体分布及方向有

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关系

综述与评述 收稿日期:2006-09-19;修回日期:2006-12-11. 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高效天然气藏形成分布与凝析、低效气藏经济开发的基础研究”(编号:2001CB209103)资助.作者简介:张乐(1979-),男,新疆阜康人,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油气成藏机理研究.E -mail :z han gleu pc @https://www.doczj.com/doc/cc4505472.html, . 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关系 张 乐1,2,3,姜在兴3,郭振廷4 (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 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3.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4.胜利油田弧岛采油厂地质所,山东东营257231) 摘要:总结了构造应力对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分布等方面的影响。指出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关系密切,其不仅能形成断层和裂缝等油气运移通道,还能形成各种构造圈闭,同时也可直接引发油气运移,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驱动力;构造应力与孔隙流体压力有相关性,油气从强压应力区向张应力区运移,张应力区是油气的最佳聚集区;构造应力对油气藏的形成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也可以对其起破坏作用;构造应力还可为有机质向烃类转化提供能量。关键词:构造应力;油气藏;油气运移聚集;油气分布 中图分类号:TE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926(2007)01-0032-05 传统的油气地质学理论认为,油气运移的动力主要是浮力、水动力以及异常地层压力;毛细管力一般为油气运移的阻力,其决定了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和聚集场所的流体势分布。人们也认识到构造应力对油气运聚有重要的影响,但对构造应力在油气生成、运聚成藏和分布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尚认识不足。在许多情况下,油气运移聚集受构造应力场的控制[1-5] 。构造应力是形成异常高压的重要因素,构造应力产生的热效应对油气生成也有影响。构造应力是各种地质现象与地质过程形成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构造应力场的发展演化不仅控制了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和盆地内构造的形成及分布,还影响生、储、盖层的发育及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过程。因此,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油气勘探开发有密切关系,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构造应力与油气生成的关系 构造应力通常是指导致构造运动、产生构造形变、形成各种构造形迹的应力。在油田应力场研究中,构造应力常指由于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应力的增量[6]。地应力主要由重力应力、构造应力和流体压力 等几种应力耦合而成。 1.1 概述 构造应力在油气形成过程中,可为有机质的热演化和转化提供能量,从而促进有机质向烃类转化。现代石油地质理论已经证实,热量在导致有机质发生热降解并生成石油范畴的烃类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构造应力是地壳中最为活跃的能量之一,其产生的能量已为地壳中岩层的各种变形所证实。索洛维耶夫等指出,由构造变形转变而来的机械能是构造变形过程中补充放热的主要原因。机械能可转化成热能,在强烈挤压带,这种热能特别大。其表现形式是: 沿断裂面的摩擦热; 可塑性变形时内部的摩擦热; 应力松驰时的弹性变形热。此外,在构造变形速率极快的情况下,放热发生得更快,并可使围岩的温度大幅度升高,这己被现代地震观测所证实[7-9] 。据钟建华等[3] 对我国湘西沪溪县白沙含油瘤状灰岩的研究发现在野外手标本和室内显微镜薄片中,石油仅分布在剪切破碎带内瘤状灰岩中,而与其相邻的、未受剪切破碎的非瘤状灰岩中却未见石油,从而认为该区剪切作用导致矿物等固体颗粒旋转、位错或断裂,因彼此摩擦或晶格断裂而产生热量,为有机源岩生油提供了附加热能,促使有机质转化为 第18卷1期 2007年2月 天然气地球科学 NAT URAL GAS GEOSCIENCE Vol.18No.1Feb. 2007

油气聚集与分布

油气聚集与分布 1油气聚集类型及分布特征 1.1油气聚集主要类型 油气聚集方式包括单体型、集群型、准连续型与连续型四种基本类型。常规油气包括单体型和集群型,其中单体型主要为构造油气藏,油气聚集于构造高点,平面上呈孤立的单体式分布(图1);集群型主要为岩性油气藏和地层油气藏,油气聚集于较难识别的岩性圈闭和地层圈闭中,平面上呈较大范围的集群式分布。 图1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聚集类型分布 1.2油气分布特征 常规油气藏主要发育在断陷盆地大型构造带、前陆冲断带大型构造、被动大陆边缘以及克拉通大型隆起等正向构造单元中,如中东地区前陆盆地山前大型构造,墨西哥湾等深水大型构造,中国松辽盆地白垩系长垣构造、库车前陆冲断带等,具有常规二级构造单元控制油气分布的特征。油气或聚集于构造高点,平面上呈孤立的单体式分布;或聚集于岩性圈闭和地层圈闭中,平面上呈较大规模的集群式分布(图1)。流体分异作用强,具有统一的油气水界面和压力系统,储层物性好。具有资源丰度较高,单井自然工业产量较高,开发难度低等特点。 2复式油气聚集带类型和分布特点 在含油气盆地(凹陷)中油气生成、运移和富集的条件主要受断块活动、生油、沉积和圈闭等因素控制,在盆地的不同构造部位形成了不同规模的油气聚集单元,相应地可区分为油气藏、油气聚集区(带)和油气富集区等。

2.1油气藏类型和分布特点 油气藏是油气聚集的一个基本单元,而是且依附于一定的油气藏类型组合,并有一定的展布规律。从勘探实际出发,渤海湾盆地油气藏分类应以圈闭形态为分类标准,大致可分为五大类。这五大类油气藏是背斜构造型、断块构造型、岩性型、地层不整合型和复合型等。其中同生断层逆牵引背斜、块断隆起披覆构造和古潜山等三种类型油气藏是本区的主要油气藏类型,油气富集程度高,这三种油气藏的地质储量占70%-75%左右。 渤海湾盆地油气藏类型分布特点是: (1)油气藏类型受盆地不同的含油气结构层系控制。盆地各凹陷都具有三套含油气结构层系,即断陷前含油气层系、断陷期含油气层系和坳陷期含油气层系,相应地形成不同类型生储盖组合。下第三系为本区主要的生储油岩系,具有“自生自储”特点,属于断陷期含油气层系。在下第三系地层的顶部和底部存在区域性不整合面,以不整合面为界,在其下部为断陷前含油气层系(包括中古生界、中上元古界以及结晶基岩),具有“新生古储”成油组合特点。在不整合面之上为坳陷期含油气层系,为上第三系的“下生上储”的成油组合。不同含油气结构层系都有各自的主要油气藏组合类型。断陷前含油气层系以古潜山油藏为主,断陷期含油气层系以逆牵引背斜、挤压构造和底辟隆起等构造油气藏为主,还发育多种类型地层岩性油气藏,油气潜量大。坳陷期含油气层系以披覆构造和地层圈闭等次生油气藏为主,油气藏埋深浅,油质重,均为重质油油藏。 (2)在平面上油气藏类型受构造圈闭或地层岩性圈闭分带性控制。在凹陷陡坡带以逆牵引背斜油气藏为主,而其边缘发育地层超覆油气藏和断层遮挡岩性油气藏。在凹陷缓坡带以披覆构造油气藏和断块油气藏为主,还发育粒屑灰岩岩性油气藏和断层遮挡岩性油气藏。在凹陷中部发育古潜山油气藏、挤压构造油气藏或底辟隆起油气藏,还发育透镜状岩性油气藏和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图2 )。

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过程中的危险分析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施工期间 风险分析报告 山西中信安评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4月25日

目录

一概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加油站的设施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便利,但因其卸油、加油时油气的排放和挥发,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影响到周围人员的身心健康,也增加了加油站自身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加油站推广和应用油气回收技术势在必行。采用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站具有明显的环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油气回收装置施工设备设施 本次油气回收改造工程作业现场采用的施工设备设施主要包括:电焊设备、开缝机、切割机及砂轮除锈设施、改锥、手钳、铁锹等普通工具。 2.施工内容 本加油站(一次、二次)油气回收系统改造施工项目为新增项目。根据本站实际情况,增设(一次、二次)油气回收系统选用(集中式、分散式)式,对汽油加油机安装回气管道,进行回气管道的敷设及在原有汽油加油机上加装油气回收真空泵。 工艺设备方面包括: (1)加装油气回收加油枪; (2)加装反向同轴胶管; (3)加装油气回收拉断阀; (4)加装油气分离器; (5)加装油气回收真空泵; (6)加装油气回收真空泵控制箱。 具体施工内容如下:原有埋地油罐人孔法兰拆除;对人孔法兰进行

加装管线焊接改造(站外施工)。 工艺管道方面主要是对该站的汽油罐本体加装(一次、二次)回收系统,使原有汽油罐高位通气并联、与一次回收连接。包括:管道切割焊接;管道及电气线路敷设、对接。 附属工程包括对加油站施工防护区域用彩钢瓦楞板进行围护、搭拆;设置安全告示牌;对砼地坪管沟进行切割、破碎、开挖、用钢板铺设及砂石回填;对油罐人孔井及加油泵岛的局部进行拆除、砼浇捣和用瓷砖修补;拆除、重装密闭卸油接头、恢复卸油箱等。 3.施工时间及进度 现场施工期约15天,其中施工准备、勘察现场、材料设备进场、人员安全教育、操作井井盖焊接作业预计2天;施工场地安放安全警示牌、落实临时水电、破拆路面、挖土方等一般需要2-3天,管线改造预计8-10天。 二施工过程风险评价 1.施工作业风险评价 油气回收系统安装施工作业过程,潜在着火灾爆炸、机械伤害、触电等事故风险,采用作业风险评价与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风险评价见表1。 表1 施工过程风险评价

纳米油气与源储共生型油气聚集_邹才能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年2月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Vol.39 No.1 13 文章编号:1000-0747(2012)01-0013-14 纳米油气与源储共生型油气聚集 邹才能,杨智,陶士振,李伟,吴松涛,侯连华,朱如凯, 袁选俊,王岚,高晓辉,贾进华,郭秋麟,白斌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大型油气田与煤层气开发项目(2011ZX05001) 摘要:在对比非常规油气与常规油气类型、地质特征及勘探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纳米油气”的概念,指出“纳米油气” 是未来石油工业的发展方向。纳米油气是指用纳米技术研究和开采聚集在纳米级孔喉储集系统中的油气,纳米油气主要分布在烃源岩层及与其大面积紧密接触的近源致密储集层系中,涵盖了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油、致密砂岩气、致密灰岩油等,储集层孔喉直径一般为纳米级;油气水在纳米孔喉中渗流能力差,相态分异难,主要依靠超压驱动,油气被滞留吸附,在源储共生致密层系中大面积连续分布。中国含油气盆地发育源储共生型致密层系、碳酸盐岩缝洞层系、火山岩缝洞层系、变质岩裂缝层系等多种类型油气聚集层系,其中源储共生层系油气聚集位于盆地中心或斜坡部位,源内或近源层状大面积聚集,是资源分布的主体和未来发展重点领域。以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源储共生型油气聚集为典型实例,提出连续型油气“两线一区”(即源储共生层系油气聚集顶底界线、油气连续聚集边界线、“甜点” 分布核心区)评价方法。图10表9参32 关键词:纳米油气;纳米技术;源储共生致密油气;非常规油气;致密油;致密气;页岩气;页岩油;连续型油气聚集 中图分类号:TE122 文献标识码:A Nano-hydrocarbon and the accumulation in coexisting source and reservoir Zou Caineng, Yang Zhi, Tao Shizhen, Li Wei, Wu Songtao, Hou Lianhua, Zhu Rukai, Yuan Xuanjun, Wang Lan, Gao Xiaohui, Jia Jinhua, Guo Qiulin, Bai Bin (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By comparison of the type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of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nano-hydrocarbon” and indicates that “nano-hydrocarbon”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oil and gas industry in the future. Nano-hydrocarbon refers to the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by nano-technology, of oil and gas accumulated in the reservoir system of nano-sized pore-throats. It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source rocks and the neighbouring tight reservoirs and includes shale oil, shale gas, coal-bed methane, tight sandstone oil & gas, tight limestone oil and so on, with nano-sized diameter of pore-throats in reservoirs. Oil, gas and water in nano-sized pore-throats exhibit poor percolation and phase separation, and are mainly driven by ultra-pressure, thus existing pervasively and continuously in the coexisting tight strata of source and reservoir. China’s petroliferous basins develop multiple series such as coexisting tight source and reservoir, carbonate fractures and cavities, volcanic fractures and cavities, and metamorphic rock fractures. Of them, the first type of series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r along the slopes of the basins, are accumulated extensively within or near sources and are dominant potential sources. With accumulations within coexisting source and reservoir in the Ordos Basin and Sichuan Basin as examples, the method of “two lines and one area” to prospect continuous-typ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s proposed, i.e. the top and bottom boundaries of a set of coexisting source and reservoir and the boundarie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s lines, and “sweet spot” distributing core area as main exploration target. Key words:nano-hydrocarbon; nano-technology; tight hydrocarbon within coexisting source and reservoir;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tight oil; tight gas; shale gas; shale oil; continuou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0 引言 石油地质学和全球油气勘探目标具有从毫米—微米孔喉的圈闭油气领域逐渐向纳米孔喉的源储共生连续型油气聚集新领域发展的趋势。从最初19世纪50 年代的利用油气苗找油,到19世纪80年代的背斜理论[1-2]、20世纪20年代的圈闭理论[1-2],再到20世纪40—50年代的干酪根晚期热降解生烃及陆相生油理论[3-5],20世纪60—80年代的陆相盆地“定凹选带”源控论[6]、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7-9]及煤成气理论[10-11],20世纪90年代“从源岩到圈闭”的含油气系统理论[12]和21世纪初的中—低丰度岩性地层油气藏理论[13-1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