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2015学年度《平行线的性质》最新练习题(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平行线的性质》最新练习题(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平行线的性质》最新练习题(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平行线的性质》最新练习题(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

《平行线的性质》练习题

1.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0°,则∠2的度数为( )。

A .120°

B .125°

C .130°

D .140°

2

.如图,直线2

1//l l ,∠1=40°,∠2=75°,则∠3等于( )

A .55°

B .60°

C .65°

D .70°

3.如图,已知AB ∥CD ,AE

⊥AB ,BF ⊥AB ,∠C =∠D =120°,那么,∠CBF 是∠EAD 的( )

A 、5倍

B 、4倍

C 、51

D 、4

1 4.如图,AB ∥DE ,∠B+∠C+∠D =( )

A 、180° B、360° C、540° D、270°

5.如图a ∥b ,点P 在直线a 上,点A 、B 、C 都在直线b 上,且PA =2cm ,PB =3cm ,PC =4cm ,则a 、b 间的距离

A 、等于2cm

B 、大于2cm

C 、小于2cm

D 、不大于2cm

6.如图,已知321////l l l ,相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相等,若等腰直角△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在这三条平行直线上,则 sin 的值是( )

A.31

B.17

6 C.55 D.1010 7.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题设是( )

A .垂直

B .两条直线

C .同一条直线

D .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8.如图所示,∠1与∠2互补,∠3=135°,则∠4的度数是( )

A .45°

B .55°

C .65°

D .75°

9.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有下列结论:(1)∠1=∠2;(2)∠3=∠4;(3)∠2+∠4=90°;(4)∠4+∠5=180°.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10.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C.对顶角相等

D.垂线段最短

11.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

A.15°

B.20°

C.25°

D.30°

12.如图,已知AC∥BD,∠CAE=30°,∠DBE=45°,则∠AEB等于()

A.30°

B.45°

C.60°

D.75°

13.对假命题“任何一个角的补角都不小于这个角”举反例,正确的反例是()

A.∠α=60°,∠α的补角∠β=120°,∠β>∠α

B.∠α=90°,∠α的补角∠β=90°,∠β=∠α

C.∠α=100°,∠α的补角∠β=80°,∠β<∠α

D.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定理是命题,而且是真命题

B.“对顶角相等”是命题,但不是定理

C.“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是定理

D.“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是定理

15.如图,直线a∥b∥c,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直线b上,若∠1=36°,则∠2等于()

A.36°

B.44°

C.54°

D.64°

16.如图,AE平分∠BAC,CE平分∠ACD,且AB∥CD,则∠AEC等于()

A.60°

B.80°

C.100°

D.90°

17.下列图形中,由AB∥CD,能使得∠1=∠2成立的是()

A.

B.

C.

D.

18.如图,小明在操场上从A点出发,先沿南偏东30°方向走到B点,再沿南偏东60°方向走到C点,这时,∠ABC的度数是()

A.120°

B.135°

C.150°

D.160°

19.如图,已知AB∥CD,∠DFE=135°,则∠ABE的度数为()

A.30°

B.45°

C.60°

D.90°

20.如图,直线l1∥l2,l3⊥l4.有下列三个命题,①∠1+∠3=90°;②∠2+∠3=90°;

③∠2=∠4.则()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①和③正确

D.①②③都正确

21.如图所示,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弯的∠A是120°,第二次拐弯的∠B是150°,第三次拐弯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与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等于()

A.120°

B.130°

C.140°

D.150°

2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

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②同角的余角相等;

③凡直角都相等;

④凡锐角都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3.如图,AB∥CD,如果∠B=20°,那么∠C为()

A.40°B.20°C.60°D.70°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24.写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逆命题

25.直线a∥b,点m到直线a的距离为5cm,到直线b的距离为3cm,那么直线a和直线b之间的距离为。

26.如图,∠1+∠2=180°,∠3=78°,那么∠4的大小。

27.如图,已知AB∥ED,∠B=58°,∠C=35°,则∠D的度数。

28.如图,将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折叠一下,∠1=100°,则∠2=。

29.如图,直线a∥b,直线l与a相交于点P,与直线b相交于点Q,PM⊥l于点P,若∠1=50°,则∠2=________°.

30.如图,折叠一张矩形纸片,已知∠1=70°,则∠2的度数是________.

31.如图所示,直线a∥b,直线AC分别交a,b于点B,C,直线AD交a于点D,若

∠1=20°,∠2=65°,则∠3=________.

32.(2014浙江温州)请举反例说明“对于任意实数x,x2+5x+5的值总是正数”是假命题,你举的反例是x=________(写出一个x的值即可).

33.如图,点D、E分别在AB、BC上,DE∥AC,AF∥BC,∠1=70°,则∠2=________.

34.如图,AB∥CD,∠1=62°,FG平分∠EFD,则∠2=________°.

35.如图,直线AB∥CE,DE∥BC,若∠B=(2x+15)°,∠D=(65-3x)°,则∠1=________度.

36.如图所示,在△ABC中,DE∥BC,EF∥AB,则与∠B相等的角有________个.

37.如图所示,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分别与l1,l2交于点C和D,在C,D之间有一点P,当P点在C,D之间运动时,∠1,∠2,∠3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38.如图所示,AB∥CD∥EF,BC∥ED,∠E=100°,求∠B的度数.

39.如图所示,已知AD∥BC,∠B=30°,DB平分∠ADE,求∠DEC的度数.

40.如图所示,已知直线l1∥l2,则△ABC和△ABD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

41.阅读:如图1所示,因为CE∥AB,所以∠1=∠A,∠2=∠B,所以∠ACD=∠1+∠2=∠A+∠B,这是一个有用的事实.请用这个结论在如图2所示的四边形ABCD内过点D引一条和边AB平行的直线,求∠A+∠B+∠C+∠ADC的度数.

42.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上,若∠EFG=55°,求∠1与∠2的度数.

43.如图所示,已知AB∥CD,∠B=140°,∠D=150°,求∠E的度数.

44.如图所示,AB∥DC,AD∥BC,问:∠A与∠C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为什么?

45.如图,已知:MN∥DC,∠ABE=130°,∠CDE=40°,求证:AB⊥MN。

46.如图所示:直线AB∥CD,DE∥BC,∠B=(2x+10)°,∠D=(60-3x)°,

求x的值及∠BCD的度数。

47.(7分)如图,已知AE∥BC,AE平分∠DAC.求证:AB=AC.

48.如图,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点C和点D,在直线CD上有一点P.

(1)如果P点在C、D之间运动,问∠PAC,∠APB,∠PBD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2)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P点与点C、D不重合),试探索∠PAC,∠APB,∠PBD 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

49.实验证明,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是: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被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锐角相等.

(1)如图,一束光线m射到平面镜a上,被a反射到平面镜b上,又被b反射.若被b 反射出的光线n与光线m平行,且∠1=50°,则∠2=________°,∠3=________°.

(2)在(1)中,若∠1=55°,则∠3=________°;若∠1=40°,则∠3=________°.

(3)由(1)、(2),请你猜想:当两平面镜a、b的夹角∠3=________°时,可以使任何射到平面镜a上的光线m,经过平面镜a、b的两次反射后,入射光线m与反射光线n平行.你能说明理由吗?

50.已知以下基本事实:①对顶角相等;②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③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1)在利用以上基本事实作为依据来证明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时,必须要用的基本事实有________(填入序号即可);

(2)根据在(1)中的选择,结合所给图形,请你证明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已知:如图,________.

求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如图,AB∥CD,EB∥DF,试说明∠1=∠2.

52.如图,已知AB∥DE,∠1=∠2,问AE与DC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53.如图,AD∥BC,EF∥AD,CE平分∠BCF,∠DAC=120°,∠ACF=20°,求∠FEC的度数.

54.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1=55°,求∠2的度数.

55.已知:如图,点A 、

B 、

C 在同一直线上,A

D ∥C

E ,AD=AC ,∠D=∠CAE.求证:DB=AE.

56.(6分)如图,AB ∥CD,直线EF 交AB 、CD 于点G 、H.如果GM 平分∠BGF,HN 平分∠CHE ,那么,GM 与HN 平行吗?为什么?

57.(本题6分)已知:如图,AB CD ⊥于D ,点E 为BC 边上的任意一点,?=∠?=∠282,281AB EF ⊥于F ,且?=∠62AGD ,求ACB ∠的度数。

58.(6分)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依据。

如图,EF ∥AD,∠1=∠2,∠BAC=85°.求∠AGD 的度数

A

B C

D E

F

G H

M N

3

21E B A

C

D

G

F

.

解: ∵EF ∥AD,

∴∠2=____( )

又∵∠1=∠2

∴∠1=∠3

∴ ∥____( )

∴∠BAC+____=180°

∵∠BAC=85°

∴∠AGD=950

59.如图,已知AB//CD ,分别写出下列四个图形中,∠P 与∠A 、∠C 的关系,请你从所得的四个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证明.

60.如图,已知12∠

+∠=180°,3=B ∠∠,试说明AED ACB ∠=∠.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2=∠1+90°=40°+90°=13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外角的性质

2.C

【解析】

l上的同位角为∠4,结合已知条件可推出∠1=∠试题分析:设∠2的对顶角为∠5,∠1在

2

4=40°,∠2=∠5=75°,即可得出∠3的度数

解:如图:

∵直线l1∥l2,∠1=40°,∠2=75°,

∴∠1=∠4=40°,∠2=∠5=75°,

∴∠3=65°.

故选C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顶角、邻补角;平行线的性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的性质,关键在于根据已知条件找到有关相等的角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AB∥CD,得∠D+∠BAD=180°,由∠D=120°,可以求出∠BAD=60°,由AE ⊥AB,可求出∠EAD=150°,同理求出∠CBF=30°,由此得到两个角的倍数关系.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垂直定义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主要利用的是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性质,以及利用角的和差关系计算角度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过点C作直线MN∥AB,则MN∥ED.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MCB+∠B=180°,∠MCD+∠D=180.从而得到∠B+∠BCD+∠D=∠MCB+∠MCD+∠B+∠D=180°+180°=36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通过分析题意作出恰当的辅助线构造平行线的基本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平行线间的距离是夹在它们之间的垂线段的长,由此可知PA是a、b两点间的距离.

考点:平行线间的距离

点评:此题考查了两条平行线间距离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定义.特别注意只的是垂线段的长度.

6.D

【解析】

如图,过点A作AD⊥l1于D,过点B作BE⊥l1于E,设l1,l2,l3间的距离为1∵∠CAD+∠ACD=90°,∠BCE+∠ACD=90°,∴∠CAD=∠BCE,在等腰直角△ABC中,AC=BC,在△ACD和

△CBE中,90

CAD BCE

ADC BEC

AC BC

∠=∠

?

?

∠=∠=?

?

?=

?

,∴△ACD≌△CBE(AAS),∴CD=BE=1,在Rt△ACD中,AC=2222

215

AD CD

+=+=,在等腰直角△ABC中,AB=2AC=2510

?=,∴sinα=

110

10

10

=.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等腰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7.D

【解析】命题可改写成“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后面是题设,那么后面是结论故选D.

8.A

【解析】由图可知∠3与∠4也是互补

9.D

【解析】因为纸条两边平行,所以∠1=∠2,∠3=∠4,∠4+∠5=180°.因为三角板是直角三角板,所以∠2+∠4=90°.

10.B

【解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直线没有长度,即没有长短,故B不正确.

11.C

【解析】因为尺子上下边平行,所以∠3=∠1,因为∠1=20°,所以∠3=20°,又因为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所以∠2+∠3=45°,所以∠2=45°-∠3=25°.

12.D

【解析】过点E作EF∥AC,所以∠CAE=∠AEF=30°,因为AC∥BD,所以EF∥BD,所以∠BEF=∠DBE=45°,所以∠AEB=∠AEF+∠BEF=75°.

13.C

【解析】A中,∠α的补角>∠α,符合假命题的结论,错误;B中,∠α的补角=∠α,符合假命题的结论,错误;C中,∠α的补角<∠α,不符合假命题的结论,正确;D中,由于无法说明两角具体的大小关系,故错误,选C.

14.B

【解析】对顶角相等是命题,此命题是经过推理证实得出的真命题,所以它是定理,故B 不正确.

15.C

【解析】如图,因为a∥b,所以∠1=∠3,因为∠1=36°,所以∠3=36°.因为b∥c,所以∠2=∠4,而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b上,所以∠3+∠4=90°,所以∠4=90°-∠3=54°,所以∠2=∠4=54°.

16.D

【解析】因为AB∥CD,所以∠BAC+∠ACD=180°,因为AE平分∠BAC,CE平分∠ACD,所

1

1

2

BAC

∠=∠,

1

2

2

ACD

∠=∠,所以

1

12()90

2

BAC ACD

∠+∠=∠+∠=?.所以∠

AEC=90°.

17.C

【解析】对于A,∠1、∠2是同旁内角,AB∥CD时不一定相等,A错误;对于B,∠1、∠2是内错角,但由直线AC、BD被AD所截而成,AB∥CD时不一定相等,B错误;对于C,∠1与∠2的对顶角是同位角,AB∥CD时一定相等,C正确;对于D,∠1、∠2是同旁内角,且由直线AC、BD被CD所截而成,AB∥CD时不一定相等,D错误.故选C.

18.C

【解析】如图,先根据题意可得:∠1=30°,∠2=6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1=30°,再根据∠2和∠3互余可算出∠3的度数,进而求出∠ABC=∠4+∠3+∠FBD=150°.

19.B

【解析】因为∠DFE=135°,

所以∠CFE=180°-135°=45°,

因为AB∥CD,所以∠ABE=∠CFE=45°.故选B.

20.A

【解析】②∠2=∠3;③∠2+∠3=90°.

21.D

【解析】如图,过点B作与原道路的方向平行的直线l,因为第三次拐弯后的方向与原道路的方向平行,所以第三次拐弯后的方向与直线l平行.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1=∠A=120°,∠2+∠C=180°,所以∠2=∠ABC-∠1=150°-120°=30°,∠C=180°-∠2=180°-30°=150°,故选D.

22.B

【解析】四个命题中,只有②③是真命题.

23.B

【解析】∠B与∠C是内错角,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知∠C=∠B=20°.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原命题的条件为“两直线平行”,结论为“内错角相等”

所以逆命题的条件为“内错角相等”,结论为“两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考点:命题与定理

点评:本题考查了互逆命题的知识,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答案】8cm或2cm

【解析】

试题分析:点M的位置不确定,可分情况讨论.

(1)点M在直线b的下方,直线a和直线b之间的距离为5cm-3cm=2cm;

(2)点M在直线a、b的之间,直线a和直线b之间的距离为5cm+3cm=8cm.

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当点的位置不确定时,要注意分情况讨论,分类讨论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要熟练掌握.

【答案】102°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结合已知条件得到∠2的对顶角与∠1的对顶角互补,得到两直线平行,继而得到∠3与∠4的邻补角相等,从而得到答案.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邻补角定义,对顶角性质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熟记平行线的各条性质和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答案】23°

【解析】

试题分析:设BC与ED交于点O,根据AB∥ED,∠B=58°,得到∠BOD=∠B=58°,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到∠D=∠BOD-∠C,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记相关的几何定理是关键,要熟练通过分析图形找到已知角和所求角的关系的方法.

【答案】50°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延长纸条的一边得到∠2折叠前的角的位置∠3,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折叠重合的性质求解即可.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作辅助线找出∠2折叠前的位置构造平行线的基本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29.40

【解析】因为a∥b,所以∠1=∠3,又∠1=50°,所以∠3=50°,因为PM⊥l于点P,所以∠4=90°,而∠2+∠3+∠4=180°,所以∠2=40°.

30.55°

【解析】由折叠可知,∠2=∠3,又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1=∠4.而∠2+∠3+∠4=180°,∠1=70°,所以∠2=55°.

31.45°

【解析】因为a∥b且∠2=65°,所以∠DBC=∠2=65°,所以∠ABD=180°-65°=115°,所以∠3=180°-∠1-∠ABD=180°-20°-115°=45°.

32.-2

【解析】答案不唯一,如当x=-2时,x2+5x+5的值为-1,不是正数.

33.70

【解析】∵DE∥AC,

∴∠C=∠1=70°,

∵AF∥BC,

∴∠2=∠C=70°.

34.31°

【解析】∵AB∥CD,∠1=62°,∴∠1=∠EFD=62°,

又∵FG平分∠EFD,

1

231

2

EFD

∠=∠=?.

35.35

【解析】因为AB∥CD,DE∥BC,所以∠B=∠1,∠D=∠1,所以∠B=∠D,因为∠B=(2x +15)°,∠D=(65-3x)°,所以2x+15=65-3x,解得x=10,所以∠1=∠B=(2×10+15)°=35°.

36.3

【解析】因为DE∥BC,所以∠ADE=∠B.又EF∥AB,所以∠EFC=∠B,∠ADE=∠DEF,所以∠DEF=∠B.

37.∠2=∠1+∠3

【解析】如图所示,过点P作EF∥l1,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结论.

38.∠B=60°

【解析】因为EF∥CD,所以∠D=∠E=10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因为BC∥DE,所以∠D+∠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所以∠C=80°.

因为AB∥CD,所以∠B=∠C=6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9.∠DEC=60°

【解析】因为AD∥BC,∠B=30°,所以∠ADB=∠B=3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DB平分∠ADE,所以∠ADE=2∠ADB=60°.因为AD∥BC,所以∠DEC=∠ADE=6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40.面积相等.

【解析】理由: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41.∠A+∠B+∠C+∠ADC=360°

【解析】如图,过点D作DE∥AB,交BC于点E,

则∠A+∠2=180°,∠B+∠3=180°.

又∠3=∠1+∠C,

所以∠A+∠B+∠C+∠1+∠2=360°,

第四版管理学课后所有答案

第一章: 第一题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第二题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第三题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第四题答案: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五题答案: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一:归纳法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个别——一般1:在管理学研究中,归纳法应用最广,但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2:运用归纳法时应注意的几点a:弄清与研究事物相关的因素,以及系统的干扰因素b:选择好典型 c:按抽样检验原理,保证样本容量d:调查问卷时应包括较多的信息数量,并作出简单明确的答案。二:试验法。 三演绎法一般——个别 第二章: 第一题答案: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 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顺道——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规律。重人——1:重人心向背2:重人才归离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守信——信誉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对策——运筹谋划,以智取胜。两个要点1:预测2:运筹。节俭——理财和治生都提倡开源节流,勤俭治国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逐渐演变成一套法治体系 第二题答案:查理。巴贝奇(英国)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提出了关于生产组织机构

平行线的性质

课题:5.3.1平行线的性质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主备人:张永军授课人: 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线的性质. 2、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性质及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自学课本18—19页内容,完成自学指导: 1、利用18页探究,结合图5.3-1,度量8个角的度数,思考探究结果。 2、结合图5.3-2,尝试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线的三个性质。 3、自学19页例1,写出解答的根据。 4、尝试完成20页练习1、2题。 二、检查反馈: (一)预习评价: (二)存在问题: 三、课堂展示: (一)自主学习展示: 1、复习平行线的判定(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 2、如图,如果a∥b,画一条直线c与它们相交,∠1和∠2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大家自己画出图形度量结果。 3、展示18页探究结果,猜想结论。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画图、度量、猜想、说理的过程,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展示预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探究两直线平行的求知欲。) 1.实验观察,发现平行线性质1(基本事实):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符号语言:∵ a∥b,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设计意图:数学中的文字、图形、符号语言相互依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 2、演绎推理,发现平行线的其它性质 问题(1)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B∥CD,求证:∠1= ∠2 证明:∵AB∥CD(已知)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 ∠3(对顶角相等) ∴∠1= ∠2(等量代换) 平行线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符号语言:∵AB∥CD,∴∠1=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已知:如图3,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B∥CD.求证:∠1+∠2=180°证明: ∵AB∥CD(已知)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180°(邻补角的定义) ∴∠1+∠2=180°(等量代换) 平行线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符号语言:∵AB∥CD,∴∠1+∠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设计意图:问题2、3变教材的思考为问题,既直观,又具体,同时为下节课的命题、定理、证明埋下伏笔,培养学生几何推理能力。) 3、例题教学,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推理。 例1、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 ∠B=115°,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师生合作探究:梯形的另外两个角与已知的∠A、∠B有怎 样的位置关系?如何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 解:∵AB∥CD,∴∠A+∠D=180°,∵∠A=100°,∴∠D=180°—100°=80°启发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解答∠C的度数。 4、课堂练习:18页练习1、2. 四、回顾反思:

平行线的性质1

初中七年级数学第五章 5.3 平行线的性质 第一课时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发现、猜想、交流、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发 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经历探索平行线的性质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平行线的特 征。 3.培养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 兴趣。 二.教学重点 平行线的性质探索。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问题及数学推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镜,引入课题。 1.让学生回顾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设问: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可以判定两条直线的位 置关系,那么,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提出本节课的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探究新知

1.(学生自主)如图,直线all b,直线c分别与a,b相交, (1)请你用量角器测出/仁________ / 2= ____ (2)比较/ 1与/2的大小: (3)根据你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归纳: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思考:如果a与b不平行,那么/ 1还等于/2吗? 2.(学生合作)如图,如果a l b,你能得出/ 2=23吗? (1)小组讨论。 (2)学生展示。 (3)根据你的探讨,你有什么想法? 归纳:平行线的性质2: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学生合作)如图,如果a l b,那么你能得出2 2+ 2 3=180°?

(1)小组讨论。 (2)学生展示。 (3)根据你们的探讨,你有什么想法? 旁内角互补。 三?应用新知。 例:(学生合作)如图,AB // CD, AC // BD请你证明:/仁/ 2 (1)小组讨论。 (2)各个小组发言。 ⑶教师示范。 证明:T AB// CD (已知) ???/ 2=2 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v AC// BD (已知)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管理? 管理:协调工作活动过程(即职能),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2、效率与效果 效率:正确地做事(如何做) 效果:做正确的事(该不该做) 3、管理者三层次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4、管理职能和(或)过程——职能论 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5、管理角色——角色论 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人、联络人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6、管理技能——技能论 用图表达。 高层管理概念技能最重要,中层管理3种技能都需要且较平衡,基层管理技术技能最重要。 7、组织三特征? 明确的目的 精细的结构 合适的人员 第二章 泰罗的三大实验: 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记住3个实验的名称:1、搬运生铁实验,2、铁锹实验,3、高速钢实验 4、吉尔布雷斯夫妇 动作研究之父 管理界中的居里夫妇 5、法约尔的十四原则 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记住“十四原则”这个名称就可以了。 6、法约尔的“跳板” 图。 7、韦伯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组织理论之父。6维度: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甄选、非个人的、正式规则、职业生涯导向。 8、韦伯的3种权力 超凡的权力 传统的权力 法定的权力。 9、巴纳德的协作系统论 协作意愿 共同目标 信息沟通 10、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之父。职业经理人的先驱 11、福莱特冲突论 管理理论之母 1)利益结合、 2)一方自愿退让、 3)斗争、战胜另一方 4)妥协。 12、霍桑试验 1924-1932年、梅奥 照明试验、继电器试验、大规模访谈、接线试验 13、朱兰的质量观 质量是一种合用性 14、80/20的法则 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15、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 共同愿景 团队学习 系统思考 第三章 1、管理万能论 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 2、管理象征论 是外部力量,而不是管理,决定成果。 3、何为组织文化 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员的行为方式。 4、组织文化七维度

平行线的性质(一)导学案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3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 导预习 1.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导课堂 第一步:情境创设 活动内容:复习已学过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及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1.因为∠1=∠5 (已知) 所以a∥b() 2.因为∠4=∠ (已知) 所以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因为∠4+∠ =1800 (已知) 所以a∥b() 第二步:目标展示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经历探索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测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增强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在对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的讨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中获益。通过学习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直线平行条件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懂得事物既普遍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第三步:合作探究 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又各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活动内容:课本52页的“探究”部分。如图,直线a 与直线b平行。 (1)测量同位角∠1 和∠5 的大小,它们有什么关 系?图中还有其他同位角吗?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 系? (2)图中有几对内错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图中有几对同旁内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换另一组平行线试试,你能得到相同的结论吗? 这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具体教学时,可把该探究细分成如下几个活动: 活动1、先测量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表内. 活动2、根据测量所得的结果作出猜想: 同位角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内错角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同旁内角呢? 活动3、验证猜测. 另外画一组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样测量并计算各角的度数,检验刚才的猜想是否成立?如果直线a与b不平行,猜想还成立吗? 活动4、归纳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称为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称为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直线按被第三条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称为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活动5、运用与推理 你能根据性质1,说出性质2,性质3成立的理由吗? 因为a∥b. 所以∠1=∠5 (_______) 又因为∠1=∠_____(对顶角相等)

管理学思考题

思考题 单选题 ●管理者履行管理职能的根本目的是()。 A.确保职工个人目标的实现 B.实现管理者个人的利益和价值 C.实现组织目标 D.体现管理者个人权威 ●针对预期目标,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从诸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并付诸实施,这就 是管理的()职能。 A.领导 B.决策 C.计划 D.组织 ●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A.实现标准化 B.制定科学报酬制度 C.提高人工素质 D.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项职能的是() A.泰罗 B.韦伯 C.法约尔 D.福特 ●()做计划工作。 A.所有管理人员 B.最高管理人员C.中层管理人员 D.基层管理人员 ●控制必须制订标准的同时,有的标准规定了一定的机动幅度,这体现了控制的() A. 弹性控制 B.客观控制 C. 适度控制 D.及时控制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些西方国家产生了科学管理,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古典管理 理论,美国泰罗的()就是其中之一。 A.科学管理理论 B.一般管理理论 C.行政管理理论 D.行政组织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表明,根据下属成熟度的不同,管理者应当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 对于高成熟的下属应该采取() A.高任务高关系 B.高任务低关系 C.低任务低关系 D.低任务高关系 ●奠定管理行为科学基础的是() A.泰勒的科学管理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C.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D.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上海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计划。 A.专项 B.长期 C.中期 D.短期 ●属于领导者个人的权力的是() A. 强制权 B. 奖励权 C. 专长权 D. 法定权 ●霍桑试验表明() A.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达成是有害的 B.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C.企业应采取一切措施来取缔非正式组织 D.企业应该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控制最基本的目的在于() A.寻找错误 B.衡量雇员绩效 C.确保行为依循计划发展 D.使人们失去自由 ●预算控制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控制方法。 A.过程控制 B.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前馈控制 ●某工厂一车间检修班班长安排检修工小张修电机,电机还没修好,车间主任调小张去 检修水泵。检修班长回来时见小张未完成自己交待的任务,就批评了小张,小张感到很委屈。你认为车间主任的这种指挥方式最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A.破坏了管理的指挥链原则 B.降低了高层领导的威信

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2讲 平行线得性质及其应用 考点·方法·破译 【例1】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CD , BC ∥AD ,∠A =【解法指导】 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变式题组】 01.如图,已知AD ∥BC ,点E 在BD 得延长线上,若∠ADE =155°,则∠DBC 得度数为 ( ) A .155° B .50° C .45° D .25° 02.(安徽)如图,直线l 1 ∥ l 2,∠1=55°,∠2=65°,则∠3为( ) A . 50° B . 55° C . 60° D .65° 03.如图,已知FC ∥AB ∥DE ,∠α:∠D :∠B =2: 3: 4, 试求∠α、∠D 、∠B 得度数、 【例2】如图,已知AB ∥CD ∥EF ,GC ⊥CF ,∠B =60°,∠EFC =45°,求∠BCG 得度数、 【解法指导】平行线得性质与对顶角、邻补角、垂直与角平 分线相结合,可求各种位置得角得度数,但注意瞧清角得位置、 【变式题组】 01.如图,已知AF ∥BC , 且AF 平分∠EAB ,∠B =48°,则∠C 得得度数=_______________ 02、如图,已知∠ABC +∠ACB =120°,BO 、CO 分别∠ABC 、∠ACB ,DE 过点O 与BC 平行,则∠BOC =___________ 03.如图,已知AB ∥ MP ∥CD , MN 平分∠AMD ,∠A =40°,∠D =50°,求∠NMP 得 度数、 【例3】如图,已知∠1=∠2,∠C =∠D . 求证:∠A =∠F 、 【解法指导】 因果转化,综合运用、 A B C D O E F A E B C (第1题图) (第2题图) E A F G D C B B A M C D N P (第3题图) C D A B E F 1 3 2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1

5.3 平行线的性质(1) 【教学目标】 1.经历从性质公理推出性质2的过程; 2.感受原命题与逆命题,从而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公理与判定公理的区别,能在推理过程正确使用. 【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 反过来也成立吗 过去我们学过: 如果两个数的和为0,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反过来,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0.显然,这两个句子都是正确的. 现在换一个例子:如果一个整数个位上的数字是5,那么它一定能够被5整除.对吗?这句话反过来怎么说?对不对? 结论:如果一个句子是正确的,反过来说(因果对调),就未必正确. 〖探索2〗 上一节课,我们学过: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反过来怎么说?猜一猜:它还是对的吗? 〖探索3〗 (1)用三角尺画两条平行线a 、b.说一说:不利用第三条直线能画出两条平行线吗?请画出第三条直线(把它记为c),并说明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的根据(公理或定理); (2)在(1)中再画一条直线d 与直线a 、b 都相交,找出其中的一对同位角,用量角器量出它们的度数验证你原来的猜测. 结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与平行线的判定公理一样,这个结论也是基本事实,即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结论,我们把它叫做平行线的性质公理,它是平行线的第一条性质. 〖探索4〗 如图,请画直线c 截两条平行线a 、b;再在图中找出一对内错角.同学们一定能从直觉判断这对内错角也是相等的.也就是说: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它是平行线的第二条性质. a b

现在我们来试一试:如何根据性质1说出性质2成立的道理. 如图, ∵a∥b(已知), ∴∠1=∠3(____________________). 又∠3=________(对顶角相等), ∴∠1=∠2(___________). 以上过程说明了:由性质1可以得出性质2. 〖探索5〗 我们学过判定两直线平行的第三种方法: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地说: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把这条定理反过来,可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一猜:把这条定理反过来以后,还成立吗? 〖练习〗 P22练习 说一说:求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根据平行线的哪一条性质? 〖作业〗 P25.1、2、3 〖补充作业〗 如图: 直线a、b被直线c所截, (1)若a∥b,可以得到∠1=∠2.根据什么? (2)若∠1=∠2,可以得到a∥b.根据什么? (注意: (1)、(2)的根据一样吗?) a b 1 2 c a b 1 2 3 c

管理学思考题答题思路(参考)

我们结合教材内容,给出了各章后思考题的答题思路或答题时需要运用的相关理论,供任课老师参考。实际上,管理学的许多思考题,需要老师和同学运用相关理论、结合自己的“思考”给出自己的通常不一致的回答。 绪论 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在企业管理研究基础上抽象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其他组织的管理是否也具有指导意义? 答: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管理实践。从广义上来说,管理实践包括对个体活动的管理和对群体活动的管理。任何个人即使在从事仅与自己相关的目标活动时,也需要在可利用的不同资源中进行选择。但管理学主要是在研究对群体活动的管理、特别是对以企业为主要载体的组织活动管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因此,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企业活动的管理。 管理学萌芽于对管理实践的思考。管理思考虽然历史渊源久远,但是管理思想则是伴随着工厂制度而大量涌现的。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工厂或企业的数量愈来愈多,规模愈来愈大,活动内容愈来愈复杂,专门从事管理的人因此愈来愈多,对这些人所专门从事的管理活动的思考也愈来愈丰富。正是这些思考的累积促进了管理思想的系统形成,进而推动了管理理论的发展。因此,现代管理学通常通过解剖企业经营活动来描述和抽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把企业组织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因为它是现代微观经济活动选择的普遍形式,不仅因为这种组织形式数量众多、提供着大量鲜活的研究案例,而且也是历史发展的选择。对人的活动,或者说对人在活动中的行为与关系的协调是企业以及其他有组织的群体活动管理的基本内容,因此在企业研究基础上抽象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其他类型组织的管理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现代管理学是如何产生的?这对当代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可能提供哪些启示? 工厂制度为管理思想的繁荣提供了客观的基础,系统的管理理论便是随着工厂制度的发展而逐渐萌芽的。从企业基层做起的泰勒对作业方法与时间的研究和法约尔对一般管理的研究,显示了早期管理学者与管理实践的密切关系。韦伯关于官僚组织的抽象总结则彰显了早期理论家的贡献。工业心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工厂的实验启动了管理学家关于企业活动中人的因素的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企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展,技术进步的速度日益加快,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企业在组织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到自身的条件限制,而且要研究环境的特点和要求,要努力提高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许多研究人员就企业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经营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理论观点。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这种现象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不同学者分别从系统、决策、经验、权变等角度对企业管理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管理学的理论框架因此而逐渐成熟。 管理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要根据管理实践的发展不断总结和完善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从而不断发展管理理论,同时也要不断发展的一般管理理论,指导我们的管理实践,促进作为管理活动载体的组织的发展。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二题: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的什么? 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第三题: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第四题: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管理具有自然属性,这种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具有社会属性,它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从历史上看,管理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服务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具有剥削性和资本的独裁性。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管理的预期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和谐。 第五题: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答案: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 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三题:科学管理理论为什么会在19世纪末的美国产生?泰罗为什么要研究并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其理论是实质是什么?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谈谈科学管理理论对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启发。 1.19世纪末期,由于生产技术日益复杂,生产规模和资本日益扩大,企业管理职能逐渐 和职能资本分离,管理职能则委托各方面的管理人员所组成的管理机构承担,出现了专门的管理层。管理工作也成了有专门人员研究的一门学问,“科学管理理论”由此产生了。 2.泰罗认为单凭经验管理是不科学的,必须加以改变。

平行线的性质(7)

5.3 平行线的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平行线的性质的推导;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感受原命题与逆命题,从而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公理与判定公理的区别,能在推理过程正确使用 【教学重点】 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应用. 【教学难点】 平行线的性质公理与判定公理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梳理旧知,引出新课 平行线的判定判定方法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问题:反过来也成立吗 过去我们学过:如果两个数的和为0,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反过来,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0.这两个句子都是正确的. 现在换一个例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它是对的.反过来,如果两个角相等,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对吗? 再看下面的例子:如果一个整数个位上的数字是5,那么它一定能够被5整除.对吗?这句话反过来怎么说?对不对? 〖结论〗如果一个句子是正确的,反过来说(因果对调),就未必正确. 二、动手操作,归纳性质 上一节课,我们学过: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反过来怎么说?它还是对的吗?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18的探究,写出你的猜想. (板书)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如果把平行线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看作是基本事实(公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公理证明平行线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例〗如图,已知: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且a ∥b , 求证:∠1=∠2. 证明:∵a ∥b , ∴∠1=∠3(__________________). ∵∠3=∠2(对顶角相等), ∴∠1=∠2(等量代换). (板书)性质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变式〗下面我们来证明平行线的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请模仿范例写出证明. 如图,已知: 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且a ∥b , 求证:∠1+∠2=180o. 证明:(略) (板书)性质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三、巩固新知,深化理解 例1 如图,平行线AB ,CD 被直线AE 所截. (1)从∠1=110o.可以知道∠2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2)从∠1=110o可以知道∠3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3)从∠1=110o可以知道∠4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例2 如图,已知AB ∥CD ,AE ∥CF ,∠A = 39°,∠C 是多少度?为什么? 方法一 解:∵AB ∥CD , ∴ ∠C=∠1. ∵ AE ∥CF ,∴ ∠A=∠1. ∴ ∠C=∠A . ∵∠A = 39o,∴∠C = 39o. 方法二 解:∵AB ∥CD , ∴ ∠C=∠2. ∵ AE ∥CF ,∴ ∠A=∠2. ∴ ∠C=∠A . ∵∠A = 39o,∴∠C = 39o. 练习1 如图,已知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在括号内为下面各小题的推理填上适当的根据: a b 1 2 3 c a b 1 2 3 c E D C B A 1 2 3 4G F E D C B A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1

§5.3平行线的性质(一) 吉林省梅河口市实验中学---李志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2.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并能运用它们作简单的推理. 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 难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和怎样区分性质和判定. 关键:能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线的三条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如何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来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2.把它们已知和结论颠倒一下,可得到怎样的语句?它们正确吗? 二、新授 1.实验观察,发现平行线第一个性质 请学生画出下图进行实验观察. 设l1∥l2,l3与它们相交,请度量∠1和∠2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再作出直线l4,再度量一下∠3和∠4的大小,你还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关系? 平行线性质1(公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演绎推理,发现平行线的其它性质 (1)已知: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B∥CD. 求证:∠1= ∠2. (2)已知:如图2-64,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B∥CD. 求证:∠1+∠2=180°. 在此基础上指出:“平行线的性质2 (定理)”和“平行线的性质3 (定理)”.

3.平行线判定与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投影:将判定与性质各三条全部打出. (1)性质:根据两条直线平行,去证角的相等或互补. (2)判定:根据两角相等或互补,去证两条直线平行. 联系是:它们的条件和结论是互逆的,性质与判定要证明的问题是不同的. 三、例题 例2如图所示,AB ∥CD ,AC ∥BD .找出图中相等的角与互补的角. 87 6 5413 2 此题一定要强调,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 答:相等的角为:∠1=∠2,∠3=∠4,∠5=∠6,∠7=∠8.互补的角为:∠BAC +∠ACD =180°,∠ABD +∠CDB =180°,∠CAB +∠DBA =180°,∠ACD +∠BDC =180°. 相等的角还有:∠ACD =∠ABD ,∠BAC =∠BDC .(同角的补角相等) 例3如图所示.已知:AD ∥BC ,∠AEF =∠B ,求证:AD ∥EF . 分析:(执果索因)从图直观分析,欲证AD ∥EF ,只需∠A +∠AEF =180°, (由因求果)因为AD ∥BC ,所以∠A +∠B =180°,又∠B =∠AEF ,所以∠A +∠AEF =180°成立.于是得证. 证明:因为 AD ∥BC ,(已知) 所以 ∠A +∠B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因为 ∠AEF =∠B ,(已知) 所以 ∠A +∠AEF =180°,(等量代换) 所以 AD ∥EF .(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 四、练习: 1.如图所示,已知:AE 平分∠BAC ,CE 平分∠ACD ,且AB ∥CD . 求证:∠1+∠2=90°. 证明:因为 AB ∥CD , 所以 ∠BAC +∠ACD =180°, F E D C B A A B C D

公共管理学思考题

《公共管理学》思考题: 一、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有什么不同 徐双敏:所谓公共管理,是社会公共组织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为增进公共利益及社会协调发展,对日益多样复杂的公共事务及公共组织自身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黄健荣: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式,民主运用公共权力,并以科学的方法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行政管理公共管理 管理理念效率绩效 管理主体政府组织公共组织 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受外部政治干 扰 政府、企业、公民 社会互动 管理方法行政、法律方式更关注私人部门 管理方法 管理目的重执行,重程序重结果,重责任 B途径,Business Approach,企业管理的途径,认为公共管理是可以运用工商政策和企业战略的管理,公共管理的特点就是非政治化和和企业化。 P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公共政策的途径,认为公共管理应该是与公共政政策的制定密切关的管理。 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与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相比,有以下不同之处:。 1、前者之课程设计依循商业学院的传统,后者则依循公共政策学院的传统; 2、前者并不强调公共与私人组织的差异性,后者则特别重视公共组织的特殊性; 3、前者企图与公共行政合流,,后者则想要摆脱公共行政,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管理领域 4、前者之课程设计依循商业学院的传传统,后者则依循公共政策学院的传统;前者重视视策略与组织间的管理,强调组织设计、人事与预算等问题;后者则强调政策与政治问题; 5、前者主张采用量化析,后者则采用个案研究法。 二者的的共同点:组织外部定向(即关心公共部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视规范研究并关心改善管理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 N途径的的产生:公共管理的P途径与B途径的逐渐融合,形成公共管理的新途径( the new approach,N途径) 三、简述公共行政范式存在的问题。 1、政治的逆向控制。 2、科层制组织的低效率。 (1)科层制行政组织有不断自我膨胀的内驱力 (2)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公务员乃至行政部门 (3)出现“彼德现象”。 3、科层制组织对自由的双向制约。 (1)标准化公共产品使公民失去选择的自由; (2)限制了组织成员的自由。 四、简述“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的基本内涵。 ①政府由“政治”与“行政”两种过程构成,“行政”是其中一种单独的过程; ②行政研究应当建立在管理的基础之上而不是法律的基础上; ③关于“行政”的科学研究可以遵循类似于物理学的普遍原则,行政研究可以由艺术转变为一门科学; ④行政将成为现代政府的中心问题,运用行政科学可以增进政府管理的效率。 五、简述韦伯官僚制的特点,并结合实际论述该理论对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韦伯) ①明确分工。将组织内部的工作进行分解,按照职业专业化的标准对人员分工。同时明文规定每个人员拥有的权力和责任。 ②等级系统。将各种公职和职位按等级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体现等级体系的自上而下的指挥链。位于指挥链上的每个下级都要服从和接受上级的监督和控制,每个上级都对自身和下级的决定及行为负责。 ③人员任用。从通过正式教育培训和考试获得一定技术资格的人群中选拔员工,并根据相应的职务要求来任用。 ④管理人员专职化。设计管理人员固定薪酬制度和职务晋升制度,以此促进管理工作向职业化发展。 ⑤遵守规则与纪律。管理人员必须按照组织中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行事。 ⑥员工之间的关系。用理性主导员工之间的关系,应避免私人情感的干扰和影响。这不仅是处理组织内部关系的准则,也是处理组织与外界关系的准则。 六、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1)个人主义的方法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不论是经济行为还是政治行为,其结果都应从人类个体的角度去寻找原因。 (只有个人才有目标和利益;社会系统及其变迁产生于个人的行为;所有大规模的社会学现象最终都应该只考虑个人) (2)人的经济学:认为人的本性是一样的,无论处于什么位置,追求私利和个人效用的最大化都是最基本的动机。 (3)交易政治学:认为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一样,其行为的基础仍然是交换行为,是利益的互换。 七、简述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不考) 八、公共组织有哪些区别于私营组织的特征 公共性。 非营利性。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性质 §5.3.1平行线的性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和命题等内容,首先在研究了平行线的判定的基础上了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因为学生在研究判定是已经了解到研究平行线就是研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之间的关系,所以学生很自然就想到研究平行线的性质也要研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因此,从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关系入手引入了对平行线性质的探究,对于命题的相关知识是在学生已经解触了一些命题,如:“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对顶角相等”等命题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了命题、命题的构成、真假命题、定理等内容,使学生初步接触有关形式逻辑概念和术语。 平行线的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互为逆命题,条件与结论相反,因此区分判定和性质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教学过程中可告诉学生,从角的关系得到两直线平行时判定,由已知直线平行得出角的相等或互补关系,是平行线的性质。 本节课在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来推理证明其他两条性质的过程中又一次让学生感受到转化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这种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意识的让学生认识整理,使学生在今后的不断训练中掌握这种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用平行线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教学难点: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混合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3.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毛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设计说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是互逆的,对初学者来说易将他们混淆,因此,复习平行线的判定为后面性质与判定的比较做好准备,同时利用性质定利用判定定理的互逆关系自然引入新课。) 问题:如何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来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由各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讲要探究的问题。

平行线的性质1教案

c a b 1 5 2 3 4 6 7 8 1.4 平行线的性质(1)教案 知识目标:通过作图探究、归纳并理解平行线性质1; 能力目标:会运用平行线性质进行角度的计算 情感目标:通过对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 学教学重点:掌握平行线性质1 教学难点:理解例2的推理过程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如何判断两直线平行? 二、知识探究: (一)得出平行线的性质1 小组探究交流 活动1、任意画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再任意画一条直线与这两条直线相交。测量同位角的度数; 活动2、任意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再任意画一条直线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测量同位角的度数; 在小组活动1和活动2中 1、你发现了什么?与其他同学的发现相同吗? 2、在结论的探究过程中,你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归纳总结 归纳性质:如果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数学语言:∵a//b (已知) ∴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二)理解平行线的性质1 1、辩一辩: 学生思考并回答 (1) 凡是同位角相等这句话对吗? (2)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吗? (3) 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 同位角会相等呢? 2、比一比: 学生思考并回答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有什么不同? 3、学一学: 学生思考并回答 (1)自主学习P15页例1,思考∠3=∠1的理由; 练:如图:已知直线2l ∥3l ,∠1=40,求∠2的度数。 学生小组展示: 2 l 3 l 1 2 1l

管理学周三多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精删版

总论 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 答: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对这一定义可作进一步解释: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它。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管理的职能是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 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3.简述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并对之进行简要评价。 4.请解释伦理、道德的内涵 伦理最初的自然形态是风俗习惯。道德是指在一定风俗习惯下所形成的个人的品质、气质。伦理的真谛是个人的单一性与共同体的普遍性的统一,但它不是借助外在的强制(如法律规范的形式上)达到的统一,而是透过精神所达到的统一。因而精神是伦理的文化内核,。而所谓“德”就是个体将共同体的普遍性、普遍品质或普遍要求加以内化,“内得于己”并“外施于人”,形成个体内在的伦理普遍性,获得“伦理上的造诣”,造就精神同一性,从而使共同体成员达到“同心同德”。因此,伦理与道德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因子,是指评价人类行为善与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5.解释功利主义、权利至上、公平公正、社会契约和推己及人五种道德观的具体内涵,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社会结果。 答:五种道德观的具体内涵,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社会结果主要表现为: (1)功利主义道德观 ①内涵。功利主义道德观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这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 ②社会结果。一方面,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并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它没有考虑手段,如果采取了不公平、不道德甚至损害了他人或社会利益的手段,则会产生不道德的行为;同时,功利主义只是规定了对大多数人有利,而没有规定所得利益如何在相关人员中分配,所以很可能产生利益分配不公,形成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 (2)权利至上道德观 ①内涵。权利至上道德观认为,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做出。 ②社会结果。其积极的一面是它保护了个人权利;消极的一面是,在强调个人权利时,可能会影响组织的整体利益,并演变为各人自私自利,任性放纵的无组织状态。 (3)公平公正道德观 公平公正主要是指支付薪酬的依据应当只是员工的技能、经验、绩效或职责等因素,而不是其他各种似是而非的因素。这种道德观在理论上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实践中情况却十分复杂。 (4)社会契约道德观 社会契约道德观认为,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这种道德观实质上是功利主义道德观的变种。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