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发〔2012〕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二一二年三月十八日

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发展改革委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改革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在近年来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促进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

(二)总体要求。

处理好深化改革与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的关系,着力完

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处理好加强顶层设计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处理好改革创新和依法行政的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有效运用法制手段规范改革程序、深化改革实践、巩固改革成果。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通过改革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问题,把握好改革任务的轻重缓急和社会承受程度,统筹兼顾,稳中求进。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优化国有资本战略布局。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收益分享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用于社会公共支出的比重。(国资委、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四)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要求,研究制定铁路体制改革方案。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稳步开展输配分开试点,促进形成分布式能源发电无歧视、无障碍上网新机制,制定出台农村电力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提出理顺煤电关系的改革思路和政策措施。扩大三网融合试点范围。深化省以下邮政监管体制改革。(铁道部、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电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交通运输部、邮政局等负责)

(五)抓紧完善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行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中小型企业上市融资,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负责)

三、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六)完善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对县级政府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及国债管理制度改革。(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七)稳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行业和地区范围。研究将部分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适时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全面

深化资源税改革,扩大从价计征范围。推进环境保护税相关立法工作。(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环境保护部、法制办等负责)

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八)强化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出台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小型金融机构。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负责)

(九)加快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研究建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评估体系和处置机制。修订《贷款通则》,规范各类借贷行为,合理引导民间融资。推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推动实施银行业新监管标准。(人民银行、银监会等负责)

(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人民银行、外汇局等负责)

(十一)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建立债券市场监管协调机制,明确监管责任,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稳妥推进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和国债期货市场建设。积极培育发展机构投资者,优化资本市场结构。(证监会、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商务部负责)

五、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体制改革

(十二)稳妥推进电价改革,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开展竞价上网和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推进销售电价分类改革,完善水电、核电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机制。(发展改革委、电监会、能源局负责)

(十三)深化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择机推出改革方案。深化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负责)

(十四)合理制定和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合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积极推动水权制度改革和水权交易市场建设。(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负责)

(十五)推进环保体制改革,开展碳排放和排污权交易试点。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等负责)

六、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十六)抓紧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制度,研究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实施方案。推进事业

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资委等负责)

(十七)加快研究城镇企业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实现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社保基金投资运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证监会等负责)

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十八)继续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积极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研究出台鼓励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展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试点,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合理流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财政部等负责)

(十九)深化一般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代表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等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保障机制,出台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二十)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央编办、财政部等负责)

八、深化教育科技医药卫生等社会体制改革

(二十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推动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促进教育公平。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加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加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薄弱学校的力度,逐步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重点班。大力发展面向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加强基础制度和能力建设。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有序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动高等教育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负责)

(二十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完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科技评价奖励机制,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体制改革。(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负责)

(二十三)加快健全全民基本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形成对外开放的多元办医格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药品和医疗服

务价格形成机制。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二十四)研究制定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制定出台行业协会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开展其他社会组织改革试点。研究推进非营利组织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负责)

九、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二十五)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投资、社会事业和非行政许可领域为重点,清理、减少和规范现有审批事项,建立健全新设行政审批事项审核论证机制,开展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电子监察试点。深入开展政府绩效管理试点。积极推行行政问责制,探索建立绩效考评结果问责机制,强化对违规决策的责任追究力度。全面推进地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监察部、财政部负责)

(二十六)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清理规范。组织实施中央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分类,指导地方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积极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实现形式。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负责)

(二十七)深入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提出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适时出台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国管局、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等负责)

(二十八)深入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试点,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稳步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民政部等负责)

十、完善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

(二十九)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研究完善工业用地供应制度。加快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法制办、财政部等负责)

(三十)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完善农业科研立项和评价机制,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国有农场体制改革,加快分离农场办社会职能。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国有林场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提出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推进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林业局、水利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等负责)

(三十一)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把在城镇稳定就业

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公安部牵头)

十一、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三十二)推进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引导外资重点投向高端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投向中西部地区。完善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财税金融等政策。研究完善境外投资规划、协调、服务和管理机制,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国资委、外交部等负责)

(三十三)稳定对外贸易政策,促进贸易平衡发展,继续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发展,优化口岸布局。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等负责)

十二、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三十四)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经济特区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入推进开发开放、统筹城乡发展、“两型”社会建设、新型工业化、资源型经济转型等改革试验。认真总结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经验,适时向全国推广。支持和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改革试点。(发展改革委牵头)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要求,切实把推进2012年重点改革工作与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狠抓贯彻落实,确保各项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对国务院已确定的其他改革任务,要按照有关部署稳步推进。牵头单位对任务实施负总责,各参与单位要积极配合,加强协作。属于具体改革措施的,要认真组织实施、积极稳妥推进;属于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的,要抓紧拿出方案,尽快协调落实;属于原则要求的,要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推进工作的思路和步骤。对所有分工事项,都要提出时间进度和阶段性目标。发展改革委要进一步完善统筹协调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重点改革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将进展情况和重大问题报告国务院。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一)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一) 摘要: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一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二要必须理顺所有制关系,坚持多种所有制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三要加强经济理论研究,防止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片面化、教条化;四要注意清除小生产思想的影响,代之以崭新的现代化思想、观念和习惯。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回顾;反思 新中国成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规划、实施了体制改革的第一冲击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纵观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一、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主要特点是出现集权和分权的反复。因此,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要准确把握中央和地方分权的原则,必须适度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权限。经验表明:集权有利于国家自觉的组织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有效地实行计划经济。只有适当集权,才能统一,才能保证重点建设,才能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别,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分权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但是,集权过多或分散过头,都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集权和分权、中央和地方关系问题上,虽经多次反复,但不是集中过多,影响了地方的积极性,就是分散过头,削弱了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集中统一。现在,我们应当吸取以往改革的教训,避免走两个极端。在这个问题上,既不允许存在损害国家全局利益的地方利益。也不允许存在损害国家全局利益的部门利益。在新形势下,必须更好地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方针。总的原则应当是: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又要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有维护国家调控权的集中,又要有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必须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中央在制订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地方合理的利益和要求,地方要自觉服从和顾全大局,正确运用国家赋予的必要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处理集权和分权关系问题上,往往只注意到中央和地方行政权力的划分,而没有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国家把应该由企业管的事情包了起来,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反而把自己陷于繁锁的事务之中。企业本身在产供销、人财物方面无权做出决策,只是各级行政机关的附属,这就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处理中央和地方、集权和分权关系上,首要的问题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经济实体。 二、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 新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的历史证明:追求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单一化和高级化,并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只能是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反,只要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市场就会活跃起来,经济就会得到迅速发展。 “一·五”计划时期,经过土地改革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公私合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有益的必要的补充。调整时期,通过改革农村生产关系,改革农村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又开始多样化。结果,经济发展,市场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大跃进”时期,急于追求“一大二公”,搞“升级”、“过渡”,企图尽快实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国家经济和国家经营。农村掀起“人民公社运动,”把小社并

《当代中国经济》试题

《当代中国经济》 简答题 1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答: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与体制类型,市场经济就就是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体制类型,有其自己的规定性,这主要包括:(1)从市场经济的决策结构瞧,它就是以分散决策为基础的。(2)从市场经济的信息结构来瞧,具有横向传递为主的信息结构。它通过价格体系传递信息,指导决策,引导资源流动。(3)从市场经济的动力结构瞧,市场经济具有双重动力结构。(4)从利益结构瞧,市场经济存在多元化利益主体,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尽管存在利益上的差异与目标函数上的差异,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能够相互制衡。(5)从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瞧,市场经济中收入或产品的分配就是同生产要素的分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的区别何在? 答: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性质在于,它就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的经济改革具有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改革道路的选择上必然强调连续性、稳定性与渐进性。而苏东激进式改革就是对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根本否定,就是在彻底推倒原有的宪法制度的基础上引人西方资本主义的宪法制度,因而,它的方式必然就是激进的、全面的、整体性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新的私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必然会出现制度的断层,从而也就无法避免经济与政治秩序的混乱与生产的停滞与下降。这就是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的根本区别所在。 3简述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 答: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第二,出现了不同产权交融的混合所有制形式。第三,各种所有制内部经营模式多样化。第四,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4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以下基本内容:第一,现代企业的法人财产制度。第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第三,有限责任制度。第四,以企业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5简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基本目标。 答: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6、简述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革对我国储蓄结构的影响。 答:一国的储蓄结构就是在一定国民收入结构基础上形成的。国民收入生产出来之后,要经过分配再分配最终形成企业、个人与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储蓄主体储蓄倾向一定的条件下,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与个人或家庭之间分配的比例不同,储蓄结构也就不同,就就是说储蓄倾向既定条件下,国民收入按何种比例在三者之间进行分配,直接决定储蓄的部门结构。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的储蓄结构由原来的政府储蓄为主转变为家庭与企业储蓄为主。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与储蓄形式结构(即不同储蓄形式的构成)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实际上,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就是决定储蓄形式结构的一个基础性因素。随着国民收入分配向微观方面倾斜,从而引致金融资产的多样化与储蓄形式的多样化。 7、简述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储蓄结构与投资结构的调整,我国金融机构趋于多元化,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应运而生,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步拓宽,融资结构不断改善,直接融资获得了较快发展,特别就是近几年来,企业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规模越来越大,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尽管我国直接融资得到了一定发展,融资结构有了一定改善,但还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无论与发达国家比,还就是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比,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的比重都偏低。不仅如此,而且我国的企业融资过分依赖外源融资,企业内源融资

最新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下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 革下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 10年后,中国将有2亿多农民变为市民。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3.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对某些与本国制度不符的管理措施,以清单形式公开列明。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4.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5.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6. 20世纪初90年代初期出现了质疑市场改革的思潮,邓小平南方讲话重申十三大改革思路,力排非议,中央决策层审势度势,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依靠土地财政积累。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8.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多元的,而决定性作用是一元的。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9.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0. 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正确√

2012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意见

饶教发[2012]号11号 关于印发《上饶市2012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意见》的 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三管委社发局、经开区事业局、市属中学:现将《上饶市2012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各县(市、区)要迅速将文件精神传达到本地各普通高中和初级中学,并及时制订本县(市、区)普通高中招生方案。县(市、区)普通高中招生方案于4月20日前报市教育局。 附件:上饶市2012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意见

(此页无正文) 上饶市教育局 二O一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意见通知 抄报: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汪霞秘书长、部长朱民安副市长上饶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2年3月29日印发 共印50份

上饶市2012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意见 为贯彻落实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及《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深化教育改革,规范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行为,加快我市基础教育发展步伐,充分、合理利用我市高中教育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现就我市2012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招生计划 1、2012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由学校申请、县(市、区)教育局审核、市教育局核定,报省教育厅批准后下达到县(市、区)和各招生学校。各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未经省、市批准不得随意增减。各地、各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挖掘自身潜力,确保完成全年的招生计划。 2、各普通高中完成市下达的招生计划后,如确有社会需求且办学条件基本满足的,应由县(市、区)教育局打报告,经市教育局批准后方可扩招。严禁任何普通高中不履行报批手续擅自扩大计划招生,严禁任何普通高中扩大择校计划比例招收择校生,否则将追究县(市、区)教育局和招生学校的责任并在全市通报。违规招收的学生将依据省教育厅有关规定,不予办理学籍注册手续,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学校负责。 3、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2年,各县(市、区)要将优质普通高中的统招计划按不低于50%的比例,根据生源情况合理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参加均衡招生的学校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意见,并于4月2日前上报市教育局批准后执行。各招生学校均衡计划分配及招生办法按照《上饶市2012年普通高中均衡招生实施方案》执行。 4、各地、各校的招生计划、招生办法应通过各种媒体及中招现场咨询会的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以便接受社会监督,营造良好的招生氛围和社会环境。 5、上饶中学、上饶市一中、上饶市二中招生共安排计划3000名,其中上饶中学2000名,上饶市一中500名,上饶市二中500名。具体安排如下: 上饶中学(共2000名):

关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计划范文

关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计划范文; 根据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按照“xx”规划和今年政府的工作报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当前的改革和发展形势,现就XX年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发展主题,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切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 (二)总体要求 1.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切实找准问题,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 2.调动各方面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激发创造性,形成共同推进改革的合力。 3.把握好改革的时机、力度和节奏,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二、改革的重点和任务 (一)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县、区政府机构改革。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相关工作。(市编办、市人社局,各县、

区政府负责)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两集中、两到位”工作,落实部门三定方案,实现审批事项“一门式”受理、“阳光式”操作、“一站式”审批。积极构建基本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平台,构筑服务城市大建设的基建审批服务新体系。(市行政服务中心牵头) (三)深化企业改革。完善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区属集体企业改制任务,加快推进县属企业改革,稳妥处置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市国资委,各县、区政府负责) (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策划和组织实施重大建设项目;加强银企合作、央企合作,推动直接融资,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市发改委、市金融办、蚌埠银监分局负责) (五)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结合振兴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加强城乡统筹,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长效机制。(市发改委、市农委负责) (六)加快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步伐。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市创新办牵头) (七)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突出产业招商和专题招商,组织重大招商活动。建立健全招商网络,提高招商能力。做好招商服务和项目实施。(市招商局牵头)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017部编版)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高 【问题2】如果你是当时上述情况的农民,整天混日子、饿肚子,你想一直这样下去吗?你有何想法呢?安徽凤阳的农民又是如何做的呢?效果如何?请阅读教 材第38页《相关史事》。 【问题3】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请阅读 教材第39页。 【问题4】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哪几次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结合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说明生产关系变 革应遵循什么规律? 【过渡】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生:思考问题,结合教材,了解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作用。 师总结: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份文书成为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的宣言书,也成为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小岗村的成功尝试得到中央的肯定,并逐步在全国推开,并正式定名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教师指出:农村的经济改革,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及时总结农民的创造,因势利导,加以推动,是党指导社会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 师:出示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 作交流。 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结合投影讲解。 师:出示问题,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生:自主合作交流 师点拨: 应遵循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事件核心内容意义 土地改革 (1950-1952) 地主私有 农民私有 解放生产力开辟 农业发展道路 农业合作社 (1953) 私有制 公有制 进一步解放生产 力 人民公社化 (1958) 一大二公挫伤积极性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1978) 土地公有 包产到户 自主经营 调动积极性 农业大发展

2018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

---------------------------------------------------------------范文最新推荐------------------------------------------------------ 2018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继续围绕消除不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围绕消除不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障碍,围绕消除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全市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一)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政府建设,提高政府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继续推进政企、政资、政事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要进一步清理行政性收费项目,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继续利用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各种渠道听取民意,改进政府工作。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改革投资体制,规范政府核准制,健全登记备案制,真正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按照“市场化取向、政会分开、强化服务、依法监管”的要求,围绕解决政府与行业协会脱钩、行业协会与政府财产分离、公务人员在行业协会兼职等问题,适时启动行业协会改革。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手段促 1 / 8

进能源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加快健全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完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机制。(二)不断推进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要以国家颁布的支持产业振兴规划为指导,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以贯彻实施《企业国有资产法》为契机,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和保持稳定”的原则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力推进。对资产状况良好、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管理创新、加大企业与资本市场结合的力度等方式,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对历史负担沉重、维持经营但后劲不足的企业,通过采取引资扩股、股权多元化及国有产权整体转让等方式,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对长期停止经营、资不抵债、盘活发展无望的困难企业,通过采取政策性破产、依法破产、低水平维持存续等方式,妥善安置职工,推动企业适时依法退出市场,确保社会稳定。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途径,进一步降低门槛、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和各类下岗人员创办企业和到非公企业就业,特别要支持大学和科研单位中有自主知识产权及科研开发能力的人员创业发展。进一步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开放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完善金融、税收、信用担保、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改善行政执法和司法环境,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教案 经济体制改革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 感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立与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企业勃兴的伟大变化,提高学生对历史上改革的巨大作用的认识能力;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历史内容,通过讨论逐渐认清历史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感知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的能力,做到学史以明智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难点】 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便拉开了序幕。通过农村改革,农民“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那么,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进行的?1978年12月18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生产契约,并含着眼泪按下鲜红的手印,这份契约当之无愧地成为农民告别饥荒

的宣言书。这是一份怎样的契约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展示史料,并请三个学生朗读: 农民甲:“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还得慢慢晃。” 农民乙:“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咱们自己的。” 农民丙:“今年企业效益不错,年收入超过许多国有企业,我发财了,带动乡亲们也开始富裕了。” 2.读材料,分析讨论:刚才几位同学朗读的材料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过程。首先看一下农民甲的台词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状况? 提示:农民甲反映了改革开放前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人们缺乏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的弊端。 3.教师继续提问:农民乙的台词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一项政策?农村的改革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你觉得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 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4.教师继续提问:农民丙所说的企业是什么企业?它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乡镇企业。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5.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些调整或改革? 提示:师生共同归纳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 ①1950~1952年,土地改革。②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③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④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史料展示: 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材料二:1985年底,我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工业品出售总额达1751亿元,首次超过农副产品出售总额的1680亿元。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8805万人,产值达到4764

2012年寒假工作安排意见

2012年寒假工作安排意见 各部门: 寒假即今后临,为确保我院师生度过一具快乐、祥和、平安的假期和春节,现就寒假工作安排如下: 一、寒假起止时刻 二、寒假前工作安排 ㈠科学指导学生假期日子。要加强学生离校前的安全和法制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各教学部门要在放假前召开会议,研究降实学生假期工作,指导学生制定学习打算,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具体要求详见学生处、团委寒假工作安排意见,假期禁止任何部门教师或工作人员私自带学生外出参加活动,如需集体组织大型活动或外出参观学习,须上报院领导审批。 ㈡各部门要仔细研究降实学院假期安全保卫工作安排意见,进行放假前的安全卫生大检查,杜绝隐患,切实做好防火、防盗、防冻等工作,确保校园安全。各部门、各班、各宿舍要完全打扫一次卫生,并要关好门窗,切断电源。 ㈢各教学部门在假期前要经过多种形式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 三、寒假工作安排 ㈠要严格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仔细负责学院的安全保卫工作,做好值班记录,确保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坚定降实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㈡各教学部门要仔细研究并做好下学期教学打算和长远规划,以强化学院特色建设为重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找求学院进展新的增长点。 ㈢切实做好信息工作,严格请假制度。要保持信息畅通,如有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必须第一时刻报学院领导,并及时进行处置。寒假期间,中层干部有事外出者须向有关领导请假,教职工因事外出者须向部门负责人请假,并保证通讯畅通。 ㈣全体教师要充分利用假期做好下学期备课及教学相关预备工作,别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坚定制止任何教师进行有偿补课、办班行为。学院行政工作人员和职能部门职工可依照实际工作需要来上班。 ㈤各部门在假期如需用教室或教学设施,须事先报请副院长吴献,由教务处统一协调,并告知保卫处、办公室备案。外单位因业务需要租用或借用学院场地、设备等需请示院长批准,由办公室协调安排。 ㈥要做好寒假期间留校学生的治理工作。各教学部门于放假前将留校学生名单报学生处备案,做到底数清、事情明。 ㈦要加强寒假期间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与学生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师生应幸免到甲型h1n1流感疫情严峻的地区旅游或前往人群密集场所,要保持居住场所的卫生和通风,合理安排作息时刻,加强体育锻炼,浮现发热等感冒症状就地及时治疗。 ㈧各部门假期前必须做好充分动员,提高对寒假期间除雪工作的认识,确保我院寒假除雪任务及时、保质地完成。XX市内学生以雪为令,要及时组织人力进行除雪。学院将对各部门的除雪事情进行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㈨做好开学前的各项预备工作,确保新学期如期、规范、安全开学。 假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注:㈠假期因工作需要盖章或开介绍信的同志请在每周一、三上午9:00~11:00到办

浅议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浅议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回顾;反 新中成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划为两个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划、实施了体制改革的第一冲波。十一届三中全后,以邓小平为核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创了中国经济体改革的新局面。纵观这一波澜壮阔历史进程,既积累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教训。 一、要正确处理权和分权的关系 十届三中全会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容就是处理集权和分的关系,主要特点出现集权和分权的反。因此,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验,集中到一点,是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系。 准确把握中央和地方分权的原则必须适度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限。经验表明:集权有利于家自觉的组织国民经济的综平衡,有效地实行计经济。只有适当集权,才能统一才能保证重点建设,才能缩小地之间的差别,实现各族的共同繁荣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分权在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极性,提高生产效率。是,集权过多或分过头,都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十一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革,在集权和分权、中和地方关系问题上,虽经多反复,但不是集中多,影响了地方的积极性就是分散过头,削弱了社会主义济必要的集中统一。现在我们应当吸取以往改革的教训避免走两个极端。在这问题上,既不允许存在损害家全局利益的地方益。也不允许存在损国家全局利益的部门利益。新形势下,必须更好地坚持挥中央和地方两个极性的方针。总的原则应当是:既有体现全

局利益的统一性,又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性;既要有维护国家调控权的中,又要有在集中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必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护中央权威。宏观调控权必须集在中央,中央在制订政策要充分考虑地方合理的利益和求,地方要自觉服从和顾全局,正确运用国家赋予的必要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 十一届三中全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处理集和分权关系问题上,往往注意到中央和地方行政权的划分,而没有处理好国家和业的关系。国家把该由企业管的事情包了起来,既不了,也管不好,反而把自己陷于锁的事务之中。企业本身在供销、人财物方面无权出决策,只是各级行政机关的附,这就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展。因此,进行经济体改革,在处理中央和地方、权和分权关系上,首要的问题是扩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济实体。 二、必须坚持多种有制形式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 新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变的历史证明:追求所有制经营形式的单一化和高级化,并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只能是阻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相反,只要允许多所有制并存,采用种经营方式,市场就会活跃起来经济就会得到迅速发展。 “一·五”计划时期,过土地改革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建立了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义经济,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公合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作公有制经济有益的必要的充。调整时期,通过改革农村产关系,改革农村管体制和管理制度,

当代中国社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当代中国社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丁元竹 ?2012-11-21 15:40:34 来源:《开放导报》()2012年3期 【容提要】改革和创新社会体制,并使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必须跨越的门槛。基于对历史和逻辑的认识,本文提出了三点基本思路:建立在合理利益和公正决策边界下公众参与的当代中国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目标模式;通过顶层设计和创新,建立中国社会体制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制度环境;以及通过优化利益格局,再造微观主体,创新运行方式,建构中国社会体制运行机制。 【关键词】社会体制/历史发展/逻辑演变/改革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概念界定 (一)研究社会体制改革的学术与实践价值 本文试图从社会体制(social system)的改革和创新入手,探索适应当代中国市场体制需要的社会体制。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非常具有启迪意义。中国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对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认识基础之上的。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及其理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的。从激活市场的微观机制入手开启改革,到建立和完善市场微

观机制所需要的宏观环境,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积极作用,中国逐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产权改革和价格体制改革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从认识社会体制入手来解释中国社会领域的若干重大问题,诸如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等,不失为研究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视角,对丰富中国社会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对社会发展来说,没有什么比公平正义更为重要了。中围成功实施追赶战略60年后,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面临人力资源和产业瓶颈的同时,一些发达国家经历和饱受煎熬的制度性痼疾在中国也开始显现,诸如生态环境压力、卫生医疗改革、老龄化加速压力等。2011年下半年发生在华尔街的示威游行提出的口号,以及几年前美国学者诸如贾德?伯恩斯坦(Jared Bernstein)提出的为当代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共同关注、反复讨论的问题①,即,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治理方式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公平发展?这些都需要中国的学术界、决策部门和决策咨询机构深思。进一步说,中国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既遇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历史上曾经遇到的问题,又遇到了自身历史和环境特征造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还遇到了全新的国际环境和科技革命,在这样的背景下,完全模仿和照搬不行,完全另辟蹊径也不现实,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这需要中华民族有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兼收并蓄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改革和创新社会体制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 社会体制改革是当代中国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体制改革或社会体制改革滞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都会步履维艰。改革是为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综述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4个年头。按照胡绳提出并得到党史界多数人赞同的中共党史历史时期划分,这个时期无疑是中共党史研究中分量既重而研究又比较薄弱的部分。由于关于这个时期的研究论著很多,涉及面非常广(多数不是史学论著,而是从现实需要出发的研究论著,但对历史又有所涉及),加上这24年毕竟离我们太近,有些事情还看不清楚。因此,本文仅就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作一点介绍,遗漏和错误恐怕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一、研究概况 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多从实证的角度,描述改革的过程,并解释为什么会是这样;二是外国,多从比较角度,探索中国的改革。 (一)国内研究方面,又可分为两种研究,一是搞研究的学者型论著;二是参与决策的官员型回顾和描述。 第一类的代表作有:学者方面的有林毅夫等人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樊纲的《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张宇燕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盛洪主编的《中国的过渡经济学》;吴敬琏的《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汤应武的《抉择——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的历程》;苏东斌主编的《中国经济特区史略》等。第二类的代表作有:《薛暮桥回忆录》、朱佳木的《我所知道的三中全会》以及许多国家领导人的文集等。 “九五”期间,受纪念改革开放20年和建国50年的推动,国内的研究出现了一个热潮,出版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例如: 张卓元等主编的《20年经济改革回顾与展望》(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樊纲的《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张军的《“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78-1992)》(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张宇的《过渡之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王辉的《渐进革命--震荡世界的中国改革之路》(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专家组的《透过历史的表象--中国改革2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宋承先的《过渡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张军的《中国过渡经济导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邹东涛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20年基本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在丛书方面,则有:中宣部理论局组织著名学者或部门领导编写的20年经济改革和发展丛书(作者有桂世镛、龙永图、王梦奎等,学习出版社,1998);国家体改委研究所和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编写的“中国改革开放20年丛书”(16卷,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其中属于经济类的有:《中国农村改革20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20年》、《中国所有制改革20年》、《中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20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0年》、《中国就业体制改革20年》、《中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20年》、《中国财政改革20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20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改革20年》、《中国对外开放20年》;伍柏麟主编的“中国经济改革20年系列研究丛书”(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10种:伍柏麟的《中国市场化改革理论20年》、张军的《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分析》、李慧中的《中国价格改革的逻辑》、石磊的《中国农业组织的结构性变迁》、张晖明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袁志刚、方颍的《中国就业制度的变迁》、张杰的《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华民的《转型经济中的政府》、尹翔硕的《中国对外贸易改革的进程和效果》、陆德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因分析》。 此外,还有:杜润生主编的《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高尚全主编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20年基本经验总结》(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韩志国等主编的《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制度效应》(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周振华的《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王全火等主编的《跨越贫困--改革开放20年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胡耀苏、陆学艺主编的《中国经济开放与社会结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江瑞平等著的《国有企业的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工作总结

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17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小组围绕贯彻中、省、市、县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落实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扎实推进本小组负责协调的年度改革工作事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成效,改革红利加快释放。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抓好年度改革任务的分解落实。对照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制定本小组年度重点工作推进方案。按照改革事项具体、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进度可控的原则,将专项小组负责协调的年度改革事项列入台账细化分解为55项,并逐项明确责任单位、成果检验形式和时间进度要求。各成员单位认真梳理各自改革任务,适时对接市级各部门。牵头单位县发改局和县法制办多次深入各成员单位调查了解改革工作推进情况,严格督促各责任单位落实各项经济体制改革任务,绝大多数改革任务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总体情况良好。 (二)推动出台一批重大专项改革方案。聚焦落实市委深改组会议精神,精准对接并制定出台一系列专项改革方

案,推动重大改革部署尽快落地实施。截至目前本小组共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专项实施方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专项实施方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专项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等4个专项改革方案经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正式印发实施。《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射洪县开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复议权工作实施方案》等5个方案正在修订过程中,拟定于上报县委深改组会议审议。 (三)试点示范工作顺利推进。一是各项试点牵头单位普遍都比较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如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设点、扩权强镇改革试点、统计改革创新试点等改革任务都确定了牵头领导,成立了工作机构,制定了相关制度,为全面推进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改革措施比较得力。在工作中既注重顶层设计,又联系本领域本部门实际改革创新,许多改革措施值得总结推广。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两项试点任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试点任务已经提前完成。三是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县城西学校和金华中心卫生院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已基本完成,为我县其他同类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 (四)全面落实市委深改组督导问题整改工作。按照两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发[2012]12号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2年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八日 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发展改革委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改革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在近年来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促进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 (二)总体要求。 ——处理好深化改革与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的关系,着力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处理好加强顶层设计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处理好改革创新和依法行政的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有效运用法制手段规范改革程序、深化改革实践、巩固改革成果。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通过改革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问题,把握好改革任务的轻重缓急和社会承受程度,统筹兼顾,稳中求进。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优化国有资本战略布局。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收益分享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用于社会公共支出的比重。(国资委、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全文

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 发展改革委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现就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提出以下意见。 一、切实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做好2014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改革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要紧紧抓住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中的难题,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优先推出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有直接效果的改革举措。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握好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和推进方式,正确、准确、有序、协调地推进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抓好简政放权的先手棋,进一步完善放管结合的体制机制。今年,要重点取消对投资创业就业影响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明显的行政审批事项,更大限度地向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更大程度地让人民群众受益。该下放的事项要坚决下放,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贴近基层、就近管理和便民服务的优势。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 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对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原则上予以取消,确属需要且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事项,要依法履行程序。加快清理各类变相行政审批,该取消的一律取消。 加快建立和完善权力清单制度。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以清单形式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快探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方式,逐步做到负面清单之外的事项,由市场主体依法自行决定,实现“法无禁止即可为”。在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落实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让市场主体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历经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1984年)、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1992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2000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0年至今),至今已走过28年的历程。 改革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由计划决定,是指令性计划在维系着国民经济运转。在所有制方面,追求的是“一大二公”。在分配领域,强调要实行按劳分配,推行的却是平均主义“大锅饭”。30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自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扣除物价因素)增长了近14倍。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密不可分。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对外开放也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我国已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格局。从1978年到2007年,对外贸易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21738亿美元,增长约200倍。对外贸易额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也由第27位逐步攀升到第3位(2006年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国际贸易组织规则来协调、解决贸易争端,还可以通过参与制订世界贸易规则,更好地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十一五规划纲要对今后五年经济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阐述和总体部署。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下一步要积极推进如下一些方面的改革: 第一,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职责范围,加强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同时,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继续完善政府管理方式。二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调整政府机构设置,加强和完善从事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机构,减少或撤并那些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机构。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权责,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三是健全政府决策机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以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行综合执法,推行政府问责制。四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缩小政府对投资项目的核准范围。改进和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和完善投资调控体系。 第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继续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着力完善股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加大国有独资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样化。推进集体企业制度创新,发展各种形式集体经济。二是继续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第三,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一是完善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二是完善税收制度。推进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调整和完善资源税,研究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 第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一是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合理确定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加快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步伐,深化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加快发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建立多层的资本次市场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