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乡规划编制步骤和方法

城乡规划编制步骤和方法

城乡规划编制步骤和方法

一、编制体系

1 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2 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和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3 城市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二、组织编制

1 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具体工作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

2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制定近期建设规划。

3 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

部门)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城市分区规划组织编制。

4 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

三、城市规划调查研究工作

1 调查方法:

1.1 现场踏勘或观察调查

1.2 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

1.3 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1.4 文献资料的运用

2 调查研究的工作阶段

2.1 现场踏查

2.2 基础资料收集和整理

2.3 分析研究.

3. 基础资料内容

1. 城市勘察资料(地质构造、地下水)

2. 城市测量资料

3. 气象资料

4. 水文资料(江河湖海)

5. 城市历史资料

6. 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

7. 城市人口资料

8. 市域自然资源资料

9. 城市土地利用资料10. 工矿企业单位的现状及规划资料

11. 交通运输资料12. 各类仓储资料

13. 城市行政、经济、社会、科技、文教、卫生、商业、金融、涉外等机构以及人民团体的现状和规划资料

14. 建筑物现状资料15. 工程设施(指市政工程、公用设施)资料

16. 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区、文物古迹、优秀近代建筑资料

17. 城市人防资料及底下建筑物、构筑物的资料

18. 城市环境资料

P172《城市总体规划》

4 纲要内容

4.1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

4.2 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4.3 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4.4 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

4.5 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4.6 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4.7 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4.8 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4.9 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5 中心城区规划的内容

5.1 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

5.2 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5.3 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5.4 确定村镇发展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确定需要发展、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村庄,提出村镇建设控制标准

5.5 安排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

5.6 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建设

用地范围

5.7 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出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人口容量等)

5.8 确定市级和区级中心的位置和规模,提出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5.9 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5.10 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划定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划定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确定岸线使用原则

5.11 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内容和要求,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紫线),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研究确定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及保护措施

5.12 研究住房需求,确定住房政策、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布局;重点确定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地布局及标准

5.13 确定电信、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环卫发展目标及重大设施总体布局

5.14 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提出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5.15 确定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出防洪、消防、人防、抗震、地质灾害防护等规划原则和建设方针

5.16 划定旧区范围,确定旧区有机更新的原则和方法,提出改善旧区生产、生活环境的标准和要求

5.17 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5.18 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

6 城市总体规划成果要求

6.1 文件

文本: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

附件:规划说明,基础资料

6.2 图纸

市(县)域城镇布局现状图、城市现状图、用地评定图、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城市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及近期建设规划图。图纸比例:大、中城市为1/10000~1/25000。小城市为1/5000~1/10000。其中控制镇为1/5000;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的比例由编制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7 分区规划的内容

7.1 确定分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土地使用性质和居住人口分布

7.2 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用地界线和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7.3 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用地范围和控制原则

7.4 确定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控制范围和工程干管的线路位置、管径,进行管线综合

7.5 确定城市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座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确定主要交叉口、广场、公交站场、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确定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及控制范围,确定主要停车场规模与布局

8 分区规划成果要求

8.1 文件:文本

附件:规划说明,基础资料

8.2 图纸

规划分区位置图、分区现状图、分区土地利用及建筑容量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5000

9 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

9.1 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9.2 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9.3 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9.4 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它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9.5 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9.6 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10 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要求

10.1 文件

文本:规划文本中应当包括规划范围内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附件:规划说明,基础资料

10.2 图纸

规划地区现状图、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图纸比例为1/1000 ~ 1/2000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标准

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有两个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和城市总体规划。第二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包括文字说明和必要的示意性图纸。第三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1、简述城市自然、历史、现状特点; 2、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发 展优势与制约因素,初步划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3、原则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初步预测人口规模、 用地规模; 4、提出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的初步方案; 5、对城市能源、水源、交通、基础设施、防灾、环境保护、历史文化、 遗产保护、重点建设等主要问题提出原则规划意见; 6、提出制订和实施城市规划重要措施的意见; 7、专题研究报告:对城市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视情况选定)。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图纸 1、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标明相邻城镇位置、行政区划、重要交通设施、 重要工矿和风景名胜区等。图纸比例为1/10万—1/50万; 2、城市现状示意图,标明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范围、主要干道、各类保护 区以及主要的基础设施。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 3、城市规划示意图,标明城市规划区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大致范围,标 注各类主要建设用、规划主要干道、河湖水面、生态和历史文化保护 区、重要的对外交通设施等。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 4、规划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 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件和规划图纸。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 第七条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1、前言:说明本规划编制的依据; 2、城市规划基本对策概述; 3、市(县)域的城镇发展。包括城镇发展战略及总目标,预测城市化水 平,城镇职能分工,发展规模等级,空间布局,区域性交通设施,基 础设施,环境保护区,风景旅游区的总体布局,有关城镇发展的技术 政策; 4、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和规划期限,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发展方针与 战略,城市人口现状及发展规模; 5、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 (1)确定人均用地和其他技术经济指标,注明现状建成区面积,确定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和面积,列出用地平衡表; (2)城市各类用地布局,不同区位土地使用原则及地价等级的划 分,市、区级中心及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城乡规划法》操作手册

目录 第一篇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一章都市区外城乡总体规划的制 第一节都市区外区县城乡总体规划的制定 1第二节都市区外镇总体规划的制定 2第二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 第一节都市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 3 第二节都市区外区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 6 第三节都市区外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 8 第三章村规划的制定 第一节都市区外区县村规划的制定 9 第二节都市区内村规划的制定 10 第二篇建设项目规划管理 第一章都市区国有土地上建筑项目的规划管理 第一节都市区国有土地上建筑项目选址意见书的办理 11附件: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附件格式14第二节都市区国有土地上建筑项目规划条件函的办理 15附件:规划条件函的格式17第三节都市区国有土地上建筑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20 附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附件格式23

第四节都市区国有土地上建筑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24第二章都市区国有土地上市政及管线工程的规划管理 第一节都市区国有土地上市政及管线工程选址意见书的办理 28 第二节都市区国有土地上市政及管线工程规划条件函的办理 31 第三节都市区国有土地上市政及管线工程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33 第四节都市区国有土地上市政及管线工程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37 第三章都市区集体土地上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 第一节都市区集体土地上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等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 41 第二节都市区集体土地上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许可 45 第四章市局管理区县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 第一节市局管理区县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的办理 47 第二节市局管理区县建设工程规划条件函的办理 49 第三节市局管理区县建设工程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49 第四节市局管理区县建设工程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52 第五节市局管理区县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委托 54 第五章规划许可的变更与撤回 第一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变更或撤回规划许可 56 第二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被许可人申请变更规划许可 56

城乡规划编制步骤和方法

城乡规划编制步骤和方法 一、编制体系 1 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2 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和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3 城市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二、组织编制 1 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具体工作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 2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制定近期建设规划。 3 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

部门)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城市分区规划组织编制。 4 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 三、城市规划调查研究工作 1 调查方法: 1.1 现场踏勘或观察调查 1.2 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 1.3 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1.4 文献资料的运用 2 调查研究的工作阶段 2.1 现场踏查 2.2 基础资料收集和整理

2.3 分析研究. 3. 基础资料内容 1. 城市勘察资料(地质构造、地下水) 2. 城市测量资料 3. 气象资料 4. 水文资料(江河湖海) 5. 城市历史资料 6. 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 7. 城市人口资料 8. 市域自然资源资料 9. 城市土地利用资料10. 工矿企业单位的现状及规划资料 11. 交通运输资料12. 各类仓储资料 13. 城市行政、经济、社会、科技、文教、卫生、商业、金融、涉外等机构以及人民团体的现状和规划资料 14. 建筑物现状资料15. 工程设施(指市政工程、公用设施)资料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第14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第四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第六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第七条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大、中城市根据需要,可以依法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分区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八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依据。 第九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十条承担城市规划编制的单位,应当取得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工作。 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组织 第十一条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具体工作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

城乡规划编制流程

城乡规划编制流程 在计划经济年代逐步形成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阶段的规划编制体系,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城市实际发展的需要。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城乡规划编制流程,希望你们喜欢! 城乡规划编制流程 1.首先进行概念规划,而这个概念规划主要就是询问咨询公司,通过专业的咨询公司来论证这个项目具有建设的美好前景,为之后的立项做下坚实的基础。 2.总体规划阶段,这个时候,可以大方向的规划,也可以具体到具体项目的规划,总之就是落实概念规划的设计思路,就地块委托专业的规划师进行详细的总体规划。之后提交相关单位进行评审与批复。 3.总规方案落实之后就会进行相关的详规方案的编制,主要是修建性详规,就项目或是地块的先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落实,并需要提交给相关单位进行审查与批复。之后就有关单位的批复来进行下一步的控制性详规。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并根据业主特别需要来进行规划的局部修改,并上报相关单位审批与调整。 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程序 一、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与报批 城市总体规划由市政府组织编制,市规划局负责具体工作。 1.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城市建设的需要,提请市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市政府下达规划编制计划,提出总体要求。 2.拟定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任务书,择优委托规划设计单位,签订项目合同书,开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3.针对编制中的重大问题,由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综合协调和论证。 4.提请建设部组织召开总体规划纲要审查会,审查规划大纲。 5.提请建设部组织召开总体规划论证会,审查规划方案。 6.报请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对总体规划方案进行审议,提请市人大审查同意后,依照有关规定上报审批。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城市规划方法与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规划实践共同构成完整的规划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城市规划方法又是规划理论指导实践的桥梁,发挥重要的作用。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构成规划体系中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又相对独立两个部分。但是理论并不能直接驾驭实践,因为实践是一种行为,行为直接受方法支配。只有规划方法传承理论,并对实践加以指导,充当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传送器。规划理论的发展总是借助于规划方法的更新来推动规划实践领域的变革。如果没有规划方法,规划理论和实践就成为被割裂的孤岛,最终将各自走向衰亡。因此规划方法既是城市规划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维系整个体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纽带。规划方法上升为方法论,又是对规划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实践的一般顺序,可以将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由上而下划分为四个层次。即规划理念、总体规划战略方法、总体规划组织程序和总体规划技术路线。下面将分别从规划编制方法的这四个层次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方法进行研究。 1、规划理念 规划理念是根据规划目的、原则所确定的规划指导思想来决定规划方法的总体取向。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该从更高层次更广阔视野多角度审视城市发展。城市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决定了城市总体规划的综合性,城市规划师要克服专业局限,更新理念、换位思考,正确把握手段(即规划)和目标(即城市发展)的关系,从更高层次更广阔视野多角度审视城市发展。 (1)城乡统筹发展理念 传统的城市总体规划由于将规划视野过多囿于市区的范围内,而对市域内其他基质空间(生态地域、农村地域)仅仅作为一种支撑城镇发展的成本,“二元分割”的规划思维特征非常明显。但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创造了越来越多城乡界限日益模糊的各种表象空间形态,而事实上也从更为深刻的层面将城镇与乡村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以创新为第一生产力的知识型经济将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乡村不再是作为为城市单纯提供生产要素的依附地,而实现了多种要素的相互组合流动;乡村的经济、社会、生态价值被重新发现和理解,城市的持续发展是以乡村的健康成长为基础的;经济成长的创新机制,有可能使传统城市地域以外的空间得到优先发展,从而改变由城市至乡村的单一扩散方向。城镇以外的空间不再是单向被动地承受城镇的资源耗费和经济、社会的主宰,而对城镇的发展越来越表现为依赖与制约并存、支持与竞争并存的格局。因此规划理念也应该与时俱进,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2)面向市场的理念 规划编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探索和创新规划编制的体制和机制。对于市场对城市规划的配置作用,在规划编制时应给予充分体现,如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附近的住宅区房价呈高速攀升之势,远远超过重庆市平均房价升幅,其原因就是因为工业园区内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对房屋的需求量十分巨大,而周边住宅建设量又相对较少,直接导致了园区周边房价的上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优化配置作用,坚持以市场的理念来编制城市规划。 (3)面向政府决策服务的理念 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城市规划更多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城市规划师应“跳出技术看技术”,在城市规划实践中更多地与城市发展的决策和规划管理相结合,更多地突出与政府职能相关内容的研究,体现规划的公共政策性,而不再仅仅停留在纯技术层面。 2、总体规划战略方法 总体规划战略方法是指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总体规划的重点、要点和难点,为“战术”层次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每个城市的总体规划,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就需要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共经历了四次修订。虽然历次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整体规划框架仍基本保持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层级,但自2006年4月1日起实施的新的编制办法已在规划主体多元化、系统性、由技术文件转向公共政策和淡化城市设计等方面发生了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146号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已于2005年10月28日经建设部第7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 二○○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第四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第六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第七条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大、中城市根据需要,可以依法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分区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八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依据。 第九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十条承担城市规划编制的单位,应当取得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方案的编制要点及注意事项

规划方案的编制要点及注意事项引言 在现代社会,规划方案的编制对于城市发展、企业发展、乃至个人发展都具有 重要的意义。规划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合理安排资源,提高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规划方案的编制并非易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注意事项。本文将探讨规划方案的编制要点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对相关从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明确目标 规划方案的编制首先要明确目标。明确目标有助于规划方案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例如,如果是城市规划方案,目标可能包括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等。如果是企业发展规划方案,目标可能包括提高市场份额、降低成本、提高员工满意度等。明确目标后,规划方案的编制者可以根据目标来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措施。 二、调研分析 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调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现状、 把握发展趋势、发现问题和挑战。例如,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对城市的人口、土地利用、交通状况、环境质量等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企业发展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对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内部资源等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通过调研分析,规划方案的编制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问题所在,为制定合理的方案提供依据。 三、制定策略 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制定合适的策略。策略是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的 行动方针。例如,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策略、交通规划策略、环境保护策略等。企业发展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人

力资源策略、财务策略等。制定策略时,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可行性、风险的可控性、利益的最大化等因素。 四、制定措施 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制定具体的措施。措施是指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例如,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制定具体的土地规划措施、交通建设措施、环境治理措施等。企业发展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制定具体的市场推广措施、人力资源培养措施、财务管理措施等。制定措施时,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分配、时间的安排、成本的控制等因素。 五、风险评估 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对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例如,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评估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等风险。企业发展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评估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技术变革、竞争压力等风险。通过风险评估,规划方案的编制者可以提前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对规划方案实施的影响。 六、监测评估 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进行监测评估。监测评估是指对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进 展和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例如,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对城市建设的进展、环境质量的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进行监测评估。企业发展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对市场份额的增长、盈利能力的提高、员工满意度的提升等进行监测评估。通过监测评估,规划方案的编制者可以及时调整方案,确保实施效果符合预期。 七、参与共享 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参与共享。参与共享是指让相关利益相关者参与到规划方 案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让他们分享权力、信息和利益。例如,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需要让居民、企业、政府等相关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听取他们的意见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建筑设计、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规划的一项工作。城市规划的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是指对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工作原则、要求、程序等进行具体规定和解释的相关法规和细则。本文将分别对《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进行介绍和分析。 1.高度重视城市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法性。规定了城市规划编制应当依法进行,并要求严格遵循科学规划原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强调城市规划编制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要求编制城市规划时,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设计、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努力实现城市的和谐发展。 3.加强市民参与的力度。规定了城市规划编制应当广泛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并要在编制规划方案时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利益,使规划更加符合市民的期望。 4.强化城市规划的监管和考核。要求建立城市规划编制的监管机制,对规划编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规划的质量和实施效果。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是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的一项细则,主要以具体操作和解释为主,共分为四章五十七条,内容包括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步骤、城市规划编制方案的要求和审查程序、城市规划编制的公示和审批程序等。这些细则的主要要点有: 1.规定了城市规划编制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明确了各个参与主体的职责和权限,使得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更加有序和规范。

2.要求城市规划编制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保护和 传承城市的文化遗产,提高城市的整体质量和独特性。 3.强调城市规划编制应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经济效益,优化城市 各个功能区的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4.重视规划的实施和监督,要求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的实施机制和监测 评估体系,加强规划的质量控制和问题整改。 总之,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的出台和实施,为城市规划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推动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综合性和可行性,更好地保障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这 些法规和细则对于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对 于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和提高城市规划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是一个复杂而系统化的过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和专业知识。以下是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一、前期准备阶段 1.确定规划目标和原则: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政策导向和实际情况,确定规 划的目标和原则,为后续的规划编制提供指导和依据。 2.收集基础资料:收集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关的各类基础资料,包括社会、经 济、人口、地理、环境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3.初步调查和研究:对城市进行初步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城市的现状、特点和 发展趋势,识别出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4.确定规划范围和期限: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确定规划的范围和 期限,通常包括市区和郊区。 二、方案编制阶段 1.制定规划方案:根据前期准备阶段的结果,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方案, 包括城市的功能分区、用地布局、交通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进行空间分析:利用GIS等空间分析技术,对城市的空间结构、用地适宜 性、交通流量等进行评估和分析,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制定专项规划:针对城市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问题,制定专项规划,包括环境 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能源利用等,确保城市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的协调和衔接。 4.方案优化和完善:根据空间分析和专项规划的结果,对初步方案进行优化和 完善,形成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成果。 三、审批和实施阶段 1.组织评审和修改:将初步成果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 见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2.公示和征求意见:将修改后的规划方案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确保 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3.审批和公布:将修改后的规划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经批准后公布 实施。 4.监督和评估: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规划方案的落实 和实施效果的达成。 四、技术路线和方法 1.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城市总体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 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从全局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GIS、遥感、CAD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 数据采集、空间分析、方案设计和图形制作等工作,提高规划编制的效率和精度。 3.强调多方案比较和优化: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强调多方案比较和优化,综合 考虑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性,确保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注重公众参与和专家论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公众参与和专家论证, 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方案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总之,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和专业知识。通过前期准备、方案编制、审批和实施等阶段的逐步推进,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及注重公众参与和专家论证等方式,可以不断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018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统一城市规划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深度,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以及未设镇的县城。 第三条本细则是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配套的具体规定,编制城市规划除遵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四条城市规划设计成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一)规划文本: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文字表达表达应当规范、准确、肯定、含义清楚。 (二)规划图纸:用图像表达现状和现状设计内容,规划图纸应绘制在近期测绘的现状地形图上,规划图上应显示出现状和地形。图纸上应标注图名、比例尺、图例、绘制时间、规划单位名称和技术负责人签字。规划图纸所表达的内容与要求应与规划文本一致。 (三)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书和基础资料汇编、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第二章总体规划 第五条编制总体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一般包括以下各项: (一)市(县)域基础资料 1、市(县)域的地形图:图纸比例为1/50000~1/200000: 2、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地貌、地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等。 3、资源条件:

4、主要产业及工矿企业(包括乡镇企业)状况; 5、主要城镇的分布、历史沿革、性质、人口和用地规模、经济发展水平; 6、区域基础设施状况; 7、主要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和开发利用条件; 8、三废污染状况; 9、土地开发利用情况; 10、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财政状况; 11、有关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发展战略、区域规划等方面的情况。 (二)城市基础资料 1、近期绘制的城市地形图,图纸比例为1/5000--1/35000。 2、城市自然条件及历史资料; (1)气象资料; (2)水文资料; (3)地质和地震资料,包括地质质量的总体验证和重要地质灾害的评估; (4)城市历史资料:包括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址变迁、市区扩展、历次城市规划的成果资料等。 3、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经济 (1)经济发展资料:包括历年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及产值构成等; (2)城市人口资料:包括现状非农业人口、流动人口及其中暂住人口数量,人口的年龄构成、劳动构成、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构增长的情况等;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7号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第三章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审批 第四章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7号《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已经第64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一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出让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四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应当按照《城乡规划法》第六条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并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控告违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行为。 第二章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第六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他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第七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编制单位承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 第八条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当地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历史文化遗产、公共安全以及土地权属等因素,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需要,妥善处理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第九条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经批准的城市、镇总体规划,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十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一)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二)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用地指标;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最新版】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使城市规划的编制规范化,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编制城市规划,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根据实际需要,在编制总体规划前可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大、中城市可以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 第四条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需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详细规划由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第五条承担编制城市规划任务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关于规划设计资格的规定。 第六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确定的各项规划原则,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 第七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对城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城市建设的历史与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提供编制城市规划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第八条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作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 第九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意见。 第十条编制城市规划采用的勘察、测量图件和资料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勘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质量要求。

地级市城乡规划实施程序步骤

地级市城乡规划实施程序步骤 1.确定编制规划的需要:城乡规划的编制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现状、发 展需求、空间布局、环境保护等因素,确定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和目标。 2.制定规划工作计划:编制规划需要明确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包括编 制阶段、审批审议阶段、发布实施阶段等,确保规划工作的有序进行。 3.收集基础数据和资料:编制规划需要了解城市的基础数据和资料, 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土地利用现状等,为规划 编制提供依据。 4.制定城乡规划方案: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城乡规 划方案,包括城市总体布局、交通网络、住宅区域、公共设施等内容,确 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5.审批和审议规划方案:经过初步编制后,规划方案需要提交给相关 部门进行审批和审议。审批机构会对规划方案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评估,并提出修改意见。 6.召开听证会:根据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是 规划方案审批的必要环节。召开听证会可以让公众参与到规划的制定中来,提供对规划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7.修改完善方案:根据审批机构和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方案进 行修改和完善。确保规划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并解决公 众和相关机构的关切。 8.审议通过和发布: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后,规划方案经审议通过后,由规划主管部门进行签字批准并正式发布,成为城乡规划的执行依据。

9.实施和监督:规划的实施需要调动各方的力量,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等。规划主管部门需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确保规划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10.评估和调整:规划的实施需要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可以反映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规划方案,适应城市发展的新需求和新变化。 11.完善法规和政策:城乡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暴露出法规和政策的不足之处,需要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为规划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12.相关部门配合:城乡规划实施需要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包括国土资源部门、环保部门、交通部门、住建部门等,各部门要做好规划实施中的相关工作,确保规划的有序进行。

规划编制主要步骤

规划编制主要步骤 1、确定编制任务:按上级部门文件要求或政府工作台账等作为规划编制任务启动的依据。(一般作为资金申请的依据)。 2、咨询市场:可以函件形式向特定编制单位咨询编制任务的主要涵盖内容、工期、报价、编制团队等信息,作为了解市场行情,向上级汇报情况和申请资金用。(一般可寻找有类似作品经验的单位,且拉开档次咨询为宜。) 3、申请资金:将编制工作计划、咨询情况、请示资金等内容形成文字,向上级部门汇报,主要为了落实资金预算,同时确定招标的最高采购价格。 4、确定招标形式:因规划编制一般都是财政预算资金,一般由财政部门确定招标方式,含公开招标、单一来源、竞争性磋商谈判、邀请招标等几种。 5、招标代理机构发布公告:财政局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负责招标过程,包括起草公告、网上发布、确定开标时间、组织评标会、发布中标信息等。(招标文件中采购要求和评分标准等内容需要采购单位提供。) 6、投标、开标、中标:编制单位看到公告后,向代理机构购买标书、准备投标材料、按时间开标评审,当场宣布

中标单位、发布中标通知并公示若干时间。 7、签订合同:中标公告公示结束后,采购单位和编制单位即可签订合同,合同内容一般双方共同协商制定。因此合同是后续整个编制过程的法律依据,应注意编制内容深度、成果要求、工期时限、费用拨付次数和节点、是否包含评审会务费用等内容。 8、启动工作、开展调研:编制单位一般委派团队入驻现场若干时间,展开实地调研、走访部门、公众采访等形式的基础资料搜集工作,同时跟甲方座谈,对编制规划方向性、结构性的交流研究,保证工作方向不跑偏。 9、初步方案汇报:调研完成后,编制单位会在一定时间内拿出初步方案,进行第一次方案汇报,汇报对象也可包含领导、有关部门等。并形成修改完善意见,让编制单位落实。 10、成果方案汇报:经过若干次方案汇报和修改完善后,形成接近完成的编制成果,可准备召开专家评审会。 11、专家评审:一般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可邀请具有专业资格资历的本地、外地专家,对规划成果评审,形成评审纪要。若通过,即可准备下步报批工作;若不通过,则需按照意见修改完善后再次组织评审会议。(即必须形成方案通过的评审纪要)。 12、方案公示:即为了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一般由城乡

城市规划编制操作规程

城市规划编制操作规程 一、前言 城市规划编制是指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等进行规划和设计。为了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制定一套完整的城市规划编制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和范围 城市规划编制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程序和内容,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本规程适用于城市规划部门、设计院等单位负责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相关人员。 三、基本原则 1. 科学性原则:城市规划编制应该基于科学的方法和理论,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综合性原则:城市规划编制应该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确保规划的综合性。 3. 可操作性原则:城市规划编制应该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便于实施和管理。 四、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步骤 城市规划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获取基础数据:城市规划编制需要收集各种基础数据,包括地理环境、人口数据、交通情况等,为规划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基础。 2. 制定规划目标:城市规划编制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确定规划的主要目标和发展方向。 3. 分析评估:城市规划编制需要进行对现状的分析和评估,包括城市现状、问题和潜力的评估,为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提供依据。 4. 制定规划方案:城市规划编制需要根据前期的分析和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包括城市布局、空间结构、功能定位等。 5. 编制规划报告:城市规划编制需要将规划方案整理成规划报告,包括规划图纸、文字说明等,为规划的审批和实施提供依据。 五、城市规划编制的注意事项 1. 参与主体:城市规划编制应该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相关主体的需求和意见,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编制应该鼓励公众的参与,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 法律法规:城市规划编制应该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4. 持续更新:城市规划编制应该具有持续更新的机制,及时调整规划内容,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 六、结论

建设规划方案的编制流程与步骤

建设规划方案的编制流程与步骤引言: 建设规划方案的编制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过程,它涉及到城市、社区、企业等各个层面的发展和改善。本文将探讨建设规划方案的编制流程与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践。 一、需求分析与调研 建设规划方案的编制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与调研。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了解项目的背景、目标和需求,包括社会经济状况、人口结构、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基础和依据。 二、目标设定与问题识别 在了解项目需求的基础上,接下来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识别存在的问题。目标设定是为了明确规划的方向和目的,而问题识别则是为了找出需要解决的难题和矛盾。通过明确目标和识别问题,可以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明确的指导和依据。 三、规划原则与策略确定 规划原则与策略的确定是建设规划方案编制的核心环节。在这一步骤中,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因素,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规划原则和策略。规划原则是指在规划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如可持续发展、人本主义等;而策略则是指为实现规划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四、方案设计与评估 在制定规划原则和策略之后,需要进行方案设计和评估。方案设计是指根据前期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和措施。在设计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

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协调,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而方案评估则是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选择最优方案并进行优化。 五、方案实施与监督 方案实施是规划方案编制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组织协调各方资源,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同时,还需要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进行调整,以保证规划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六、总结与反思 建设规划方案的编制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在方案实施后,需要进行总结与反思,总结规划方案的经验和教训,并对未来的规划工作进行展望和规划。通过总结与反思,可以不断提高规划方案编制的质量和效果,为城市和社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结论: 建设规划方案的编制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过程,需要经过需求分析与调研、目标设定与问题识别、规划原则与策略确定、方案设计与评估、方案实施与监督等多个环节。通过合理的流程和步骤,可以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规划方案,为城市和社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还需要不断总结与反思,不断完善和改进规划工作,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建设规划方案的编制是一项艰巨而又充满挑战的任务,但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才能为城市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规划方案编制的流程与方法

规划方案编制的流程与方法 一、引言 规划方案编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城市、社区、企业等各个层面的发展。一个好的规划方案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保障,因此,规划方案编制的流程与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规划方案编制的流程与方法,希望能对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二、规划方案编制的流程 规划方案编制的流程可以分为六个主要步骤:确定目标、收集资料、分析评估、制定方案、公众参与和实施。 1. 确定目标 规划方案编制的第一步是确定目标。在这一阶段,需要明确规划的范围和目标,例如城市发展规划的目标可能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目标的明确性对于后续的工作至关重要,它将指导整个规划方案的编制过程。 2. 收集资料 在确定目标之后,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城市的历史、人口统计 数据、土地利用情况、交通状况等。通过收集资料,可以对城市的现状进行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分析评估提供依据。 3. 分析评估 在收集资料之后,需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估。这一步骤主要包括对城 市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评估城市的潜力和问题。通过分析评估,可以确定规划方案的重点和方向,为制定方案提供依据。 4. 制定方案

在分析评估之后,需要制定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应该根据前面的分析评估结果,针对性地解决城市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制定方案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等,并且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和沟通,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 5. 公众参与 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需求。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 应该组织公众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公众参与可以增加方案的可接受性和可持续性,提高方案的实施效果。 6. 实施 规划方案的最后一步是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且 需要监督和评估实施效果。实施阶段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协作和配合,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三、规划方案编制的方法 规划方案编制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1.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指对城市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主观判断和描述。在定性分析中,可以 采用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通过分析城市的优势和劣势, 确定城市的发展机会和面临的威胁。同时,还可以采用PEST分析法(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分析城市发展中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指对城市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客观量化的分析。在定量分析中,可以 采用统计学方法,如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对城市的发展趋势和问题进行量化分

城乡规划实施的步骤

城乡规划实施的步骤 1. 项目准备阶段 在城乡规划实施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项目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规划目标、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等。 •确定规划目标:在项目准备阶段,需要明确城乡规划的目标,如改善城乡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 •收集资料和数据:收集相关的城乡规划资料和数据,如区域地形、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情况等。 2. 规划方案设计阶段 在项目准备阶段完成后,需要开始进行规划方案的设计。这一阶段将根据项目需求和收集到的数据,制定出具体的规划方案。 •制定规划目标:根据项目需求和数据分析,制定具体的规划目标,明确规划的方向和重点。 •绘制规划图纸:根据规划目标,利用CAD等工具,绘制出相应的规划图纸,包括土地利用、交通网络、建筑布置等。 •进行预案评估:对规划方案进行预案评估,包括评估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3. 规划方案审批阶段 规划方案设计完成后,需要提交给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审批过程中,需要进行与各部门的协商、调整和修改。 •提交审批申请:将规划方案提交给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申请,包括城市规划局、土地管理局等。 •部门协商与修改:在审批过程中,可能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和修改,以满足各方的需求和要求。 •最终批准:在经过多轮的审批和修改后,规划方案最终会被政府相关部门批准。 4. 规划实施阶段 获得批准后的规划方案,需要开始进行实施。这一阶段包括项目实施和后期监测。

•项目实施:根据规划方案,通过招标、施工等步骤,实施相关项目,包括土地开发、道路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 •后期监测: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后期监测,以确保规划方案的有效实施和达到预期效果。 5. 规划评估与调整阶段 规划实施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环境的变化。 •规划评估:对规划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评估。 •规划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城乡发展的新需求。 6. 规划方案的修订与更新 城乡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城乡环境的变化,规划方案需要不断修订和更新。 •修订规划方案: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规划评估结果,进行规划方案的修订和完善。 •更新规划方案:随着科技和城市发展的进步,需要对规划方案进行更新,以适应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和需求。 总结起来,城乡规划实施的步骤包括项目准备阶段、规划方案设计阶段、规划方案审批阶段、规划实施阶段、规划评估与调整阶段以及规划方案的修订与更新。这些步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规划实施流程,帮助城乡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优质生活环境的建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