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灌溉渠道系统规划实例分析教学文案

灌溉渠道系统规划实例分析教学文案

灌溉渠道系统规划实例分析教学文案
灌溉渠道系统规划实例分析教学文案

灌溉渠道系统规划实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S6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利用渠道进行灌溉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灌溉渠道系统是指从水源取水、通过渠道及其附属建筑物向农田供水、经由田间工程进行农田灌水的工程系统。主要包括渠首工程、输配水工程和田间工程三大部分。大中型固定渠道可分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四级,地形复杂的大型灌区级数往往多于四级,而灌溉面积较小的灌区,固定渠道的级数较少。

灌溉渠道系统布置应符合灌区总体设计和灌溉标准要求。干渠主要布置在灌区较高的地带,以便自流控制较大的灌溉面积。其他各级渠道也应布置在各自控制范围内较高地带。

本文主要结合土地整理项目设计实例,分别对北部平原区和南方山区、丘陵区灌区的渠道灌溉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区总体情况介绍,灌溉水源分析,干、支、斗、农渠的规划布置形式,渠道工作制度的划分,渠道设计流量的推算,渠道横断

面和纵断面设计以及田间工程的规划等内容。

关键词:土地整理渠道灌溉流量

引言

笔者就职于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公司,主要从事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工程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灌溉渠道工程规划是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下笔者结合工作中的设计实例,对灌溉渠道系统规划进行分析设计。

利用渠道进行灌溉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灌溉渠道系统是指从水源取水、通过渠道及其附属建筑物向农田供水、经由田间工程进行农田灌水的工程系统。主要包括渠首工程、输配水工程和田间工程三大部分。大中型固定渠道可分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四级,地形复杂的大型灌区级数往往多于四级,而灌溉面积较小的灌区,固定渠道的级数较少。

灌溉渠道系统布置应符合灌区总体设计和灌溉标准要求。干渠主要布置在灌区较高的地带,以便自流控制较大的灌溉面积。其他各级渠道也应布置在各自控制范围内较高地带。

以下选取土地整理项目中的设计实例,分别对北

部平原区和南方山区、丘陵区灌区的渠道灌溉系统进行分析设计。首先选取一个北方平原区的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分析,项目名称为《新疆阿勒泰市巴里巴盖乡巴鲁旺塔斯村(二个)片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整理项目》,项目区位于阿勒泰市西南部的巴里巴盖乡巴鲁旺塔斯村,北距阿勒泰地区首府阿勒泰市47km。项目区建设规模725.24 hm²,分为两个片区,一片区建设规模389.27 hm²,二片区建设规模335.97 hm²。项目区引用巴山干渠中的水为灌溉水源,通过支渠从白闸取水向项目区供水。项目区内灌溉系统布置比较完善,基本为填方渠道,支渠全部预制混凝土板防渗衬砌,项目区内斗渠、农渠全为土质。

一、项目各级渠道布置形式

根据现场踏勘实况和当地村民的多年灌水习惯,项目区现有灌溉渠系已比较完善,本项目的规划主要以整修利用现有渠道工程为主,全部采用明渠输水进行灌溉。项目区从巴山干渠引水,通过支渠向项目区灌水,流向为东北-西南方向,巴山支渠首先从二片区穿过,随后穿过一片区。在巴山支渠上设置南北向分水口,布置斗渠;斗渠上设置分水口布置末级渠道农渠。

二、渠道工作制度的选定

渠道的工作制度就是渠道的输水工作方式,可分为续灌和轮灌。续灌指在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内,自始自终连续输水的灌水方式。轮灌指的是同一级渠道在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内轮流输水的工作方式。实行轮灌时,缩短了各条渠道的输水时间,加大了输水流量,同时工作的渠道长度较短,从而减少了输水损失水量,有利于农业耕作和灌水工作的配合,同时工作的渠道长度较短,从而减少了输水损失水量,有利于农业耕作和灌水工作的配合,有利于提高灌水工作效率。

渠道轮灌组划分依据:渠道的灌溉条件基本一致;每个轮灌组控制面积(毛面积)基本相同。渠道灌溉工作制度,实行支渠续灌,斗渠和农渠轮灌。项目区分为两个片区,斗渠轮灌组根据项目区划分为两个轮灌组,每个项目区控制的斗渠为一个轮灌组,每条斗渠控制的农渠均分为两组进行轮灌。

三、渠道流量计算

渠道流量的计算首先是要计算出农渠田间径流量,然后依次推算出农渠径流量,农渠设计流量,斗渠设计流量,支渠设计流量,最后是渠道加大流量计算。以下简单说明一下渠道设计流量的推算过程。

1)农渠田间径流量

根据项目区轮灌组的划分,斗渠分轮灌组,每条

乡镇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乡镇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篇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20xx-10-10] 【字号:大|中|小】【背景色】 1总则 1.0.1为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提高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给水工程规划。 1.0.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 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予水水源并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1.0.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 1.0.5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适

应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1.0.6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 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1.0.7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协调。 1.0.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 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 2.1城市水资源 2.1.1城市水资源应包括符合各种用水的水源水质标准 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及经过处理后符合各种用 水水质要求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再生水等。 2.1.2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 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1.3根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应提出保持平衡的 对策,包括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并应提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应限制发展用水量大的企业,并应发展节水农业。针对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应提出开源节流和水污染防治等相应措施。 2.2城市用水量 2.2.1城市用水量应由下列两部分组成:

灌溉排水工程doc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灌溉排水工程学:灌溉排水工程学是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有关地区水情的变 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消除水旱灾害,并利用水利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而服务的科学。 2.农田水分状况:农田水分状况一般是指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 及其相应的养分、通气、热状况 3.凋萎系数:作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 4.田间持水率: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 5.干旱:是指因天气、土壤、生理等原因导致作物体内水分亏缺的现象,或指 作物由根吸水不足而导致其体内水分失去平衡和协调的现象。 6.大气干旱:指农田水分尚不妨碍植物根系的吸收,但由于大气温度过高 (T=30°C)和相对湿度过低(≤30%),阳光过强或遇旱风(≥3m/s),造成植物蒸腾耗水过大,使根系吸水速度不能满足蒸发的需要。 7.土壤干旱:土壤含水率过低,作物根系从土壤中所能吸收的水量很少,无法 补偿叶面蒸发的消耗。 8.渍害:因降雨、灌溉水量太多,或因地下水补给水量太多,使土壤长期过湿, 危害作物生长的灾害。 9.土壤盐害:盐害:指土壤含盐过多,土壤溶液渗透压过高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 现象。 10.SPAC系统:田间水分运动是在水势梯度的作用下产生的,各环节之间是相互 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为了完整地解决农田水分运动问题,必须将土壤-植物-大气看作一个连续体统一考虑。这一连续体即为SPAC系统 11.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两者的腾发量(蒸发蒸腾量)。 12.作物耗水量:土壤在任何水分条件下实际消耗的植株蒸腾、土壤蒸发和植物 体含水量之和。 13.需水量模比系数:作物某一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百分比。 14.需水临界期或关键期: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影响最敏感最严重的生育时期。 15.灌溉制度:是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 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高产或高效,实现节约用水,所指定的适时适量的农田灌水方案。 16.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17.灌溉定额:指作物全生育期单位面积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18.土壤计划湿润层:旱作物灌水时计划湿润的土层深度。 19.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作物消耗水量之间的关系。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用水量预测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用水量预测摘要: 城市建设首先是各类工程的建设,而规划在城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的位置、分类、功能、本套程度、能力大小等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城市规划对城市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城市工程系统指 的就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体系,它由交通、通信、供热〔气〕、给排水、环卫、 全等工程体系构成,它们的规划就是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而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给水工程; 一、概述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等组成,其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进行城市水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平衡工作;确 定城市给水设施的规模和容量;科学布局给水设施和各级给水管网系统,满足用 户要求;制定水资源保护措施和设施分布及规模。给水工作系统与排水工程系统 被称为城市生命保障体系,因此,做好它的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预测方法 预测方法主要分定额指标法和函数法二大类。它们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定额法侧重于定性,函数法侧重于数学分析,要做好预测要用二者互相验算、互 相修正和互相补充,才能使预测所得结果最大限度地符合要求,满足规划的需要。 1.定额指标法 所谓定额指的是单位用水量,是国家相关部门根据不同条件下用水量

调查统计结果,考虑各种因素发布的规范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规范性、权威性,这是规划工作者必须严格执行和认真实施的,对规划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约束作用。用水量预测主要定额指标有: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万m3/万人·d)、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万m3/km2·d)、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m3/ha·d)、综合生活用水量定额(L/人·d)、其他用地用水量指标 (m3/ha·d)、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在预测时根据城市规模大小、工业规模取不同值乘上相应的规划人口预测数或工业产值即可得到预测用水量。此类方法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计算快捷方便、数值有一定的准确性,但如果城市发展变化大则易失准。比如海南海口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曾发生过供水严重不足的情况,居民生活用水连五楼都短缺,这即是规划跟不上变化的结果,用水量预测占了很大的因素。 2.函数法 函数法就是将与用水量有关的各种要素作为自变量,以对应关系建立与用水量Q有关的关系式,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数学计算求得Q值。主要有:线性回归法、产函数法、年递增率法、生长曲线法等。 ( (3)年递增率法 根据历年供水能力的增加(增值是非均匀的),考虑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口增加因素,确定一个合理的年平均增长率用复利公式预测城市规划期用水量,根据有关资料,我国城市用水年增长速率在4%~ 6%之间,规划人员应根据城市发展规模和经济、人口的变化趋势确定年增长率的取舍,保证预测的准确性,另外此预测方法时限不宜过长。 (4)生长曲线法 城市用水量的变化根据我国各典型城市的数字来看,呈S型曲线,则据

山西省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纲要

xxxx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纲要 (试行)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内容包括编制规划的目的、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等。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规划建设标准 内容包括规划供水规模、人均用水量标准、消防水量标准、用水最大时管网水压标准和进行消防校核时水压标准,水质执行标准等。 第三章水源规划 简述水源供需平衡方案及各水源地建设规模,水源供水保证率等,根据水量平衡方案和各类水源类型提出水源配置原则,提出水源地保护范围及重点保护措施。 第四章给水工程规划 内容包括供水工程总体方案、厂站的选址位置、占地面积、供水规模,建设标准和内容、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目标,输配水管道的敷设原则、在城市道路上的布置原则等。 第五章节水规划 制定规划节水目标,提出节水措施。 第六章分期建设规划 明确分期建设目标,重点阐述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第七章规划实施措施

从法规保障、行政管理、技术指导、资金筹措、事故应急反应等各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第八章附则 提出本规划的适用范围,解释权限;要求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 第二部分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编制依据; 二、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规划目标; 四、规划设计资料(地形图、水源调查或勘察报告、工程地质报告、相关可研报告或设计等); 五、采用相关规划设计规范与标准; 六、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 第二章xx概况与规划分析 一、城市概况。包括城市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社会基本情况、与城市相关的河流水系及水文地质概况分析等。 二、城市规划概况。介绍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内容,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与范围、城市性质、规划人口规模、规划城市总体布局、发展方向、规划经济发展指标等。 第三章xx供水现状分析 一、城市供水现状分析。包括现状供水人口、供水普及率,城市自来水公共供水水源、水厂、加压站、管网以及企事业单位自备水源供水现状概况。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2007-10-10] 【字号:大 | 中 | 小】【背景色】 1 总则 1.0.1为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提高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给水工程规划。 1.0.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予水水源并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1.0.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 1.0.5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适应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1.0.6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1.0.7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协调。 1.0.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 2.1 城市水资源 2.1.1城市水资源应包括符合各种用水的水源水质标准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及经过处理后符合各种用水水质要求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再生水等。 2.1.2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2.1.3根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应提出保持平衡的对策,包括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并应提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应限制发展用水量大的企业,并应发展节水农业。针对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应提出开源节流和水污染防治等相应措施。 2.2 城市用水量 2.2.1城市用水量应由下列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应为规划期内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

(完整版)绿化给水专项施工方案

XXXXXXX工程 景观工程 绿 化 给 水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水源及用水量‥‥‥‥‥‥‥‥‥‥‥‥‥‥‥‥‥‥‥‥‥‥ 1 2、管材及附件‥‥‥‥‥‥‥‥‥‥‥‥‥‥‥‥‥‥‥‥‥‥‥ 1 第二章、施工方案‥‥‥‥‥‥‥‥‥‥‥‥‥‥‥‥‥‥‥‥‥ 2 1、测量放线‥‥‥‥‥‥‥‥‥‥‥‥‥‥‥‥‥‥‥‥‥‥‥‥ 2 2、沟槽开挖与回填‥‥‥‥‥‥‥‥‥‥‥‥‥‥‥‥‥‥‥‥‥ 2 3、管线敷设‥‥‥‥‥‥‥‥‥‥‥‥‥‥‥‥‥‥‥‥‥‥‥‥ 3 4、管道试压‥‥‥‥‥‥‥‥‥‥‥‥‥‥‥‥‥‥‥‥‥‥‥‥ 4 5、管道冲洗‥‥‥‥‥‥‥‥‥‥‥‥‥‥‥‥‥‥‥‥‥‥‥‥ 4 第三章、施工注意事项‥‥‥‥‥‥‥‥‥‥‥‥‥‥‥‥‥‥‥ 5 第四章、施工验收标准‥‥‥‥‥‥‥‥‥‥‥‥‥‥‥‥‥‥‥ 5 第五章、附图‥‥‥‥‥‥‥‥‥‥‥‥‥‥‥‥‥‥‥‥‥‥‥ 6

绿化给水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方案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工程绿化给水施工方案。1、水源及用水量 绿化给水采用甲方预留景观水源,进行绿化养护,采用快速取水器进行人工浇灌,取水阀尽量靠近路边安装,取水阀中心距路边线300,取水阀间距约为40m。 绿化给水量按:3L/㎡·d,绿化给水水源处压力不低于0.3 MPa,接水源点位置只为示意,准确位置由甲方最终确定;在绿化给水接口处的水表井内设倒流防止器,防止给水管网在失压情况下水倒流。 2、管材及附件 给水管采用PPR给水管,热熔承插连接。管道与阀门、金属管连接为法兰连接。 绿化给水管DN≤50mm时,采用球阀(热熔连接),DN>50mm者采用截止阀或蝶阀,阀门井做法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05S502,P16,地面操作立式阀门井。井应高出绿地5公分,防止砂土进入井内。 二、施工方案

XX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

聊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 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的重要性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城市给水工程的有序建设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是供水企业合理经营的主要指南 二、规划目标和原则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基本目标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规划为基础,建立布局合理、安全经济的城市供水系统,保障城市的生产生活需求,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一般遵循开源节流、经济适用、安全可靠、保证城市水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等原则。 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规划期限也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给水工程关系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文明、安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是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基石。因此,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有长期的时效以符合城市的要求。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 ?预测城市用水量预测 ?水资源综合评价及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并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城市给水水质和水压规划 ?城市给水设施工程规划,其中包括水源、输水管线、净配水厂、调蓄水厂、增压泵站及配水管网等的工程规划 1、预测城市用水量 城市用水量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规划期内由城市给水工程(城市自来水)供给的水量。包括以下内容: 居民生活用水量:城镇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用水量。 工业用水用水量:企业生产过程所需的用水量。 公共设施用水量:宾馆、饭店、医院、科研机构、学校、机关、办公楼、商业、娱乐场所、公共浴室等用水量。 其他用水量:交通设施、仓储物流、市政设施、道路浇洒、绿化、消防等用水量。 ?第二部分:不由城市给水工程(城市自来水)供给的水量。包括以下内容: 使用自备水源的用水、河湖环境用水、河道航运用水、农业、养殖业及畜牧业用水,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和乡镇企业用水等水量。 城市用水量应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水资源状况、城市性质和规模、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给水价格水平、工业回用率、污水资源化程度等因素确定。 2、水资源综合评价及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1)水资源的综合评价

灌溉渠道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

仅为更正之前回答,谢谢关注。 https://www.doczj.com/doc/aa7046711.html,/question/109797087.html?oldq=1&;from=c ommentTo#answer-350898107前次回答确为随口乱讲(当年知道、贴吧、论坛混来乱用,有时插科打诨胡言乱语),诚挚道歉,时隔几年了,被揪出指正,深感惭愧,(误导后来人罪过不小)向度娘申请删除此答案被否决。另有心得略为分享,谨致歉意,欢迎交流批评。 详细概念就不必解释了,百科都有(或查询相关相关国标,本人接触到的相关规范见后,有兴趣的朋友自行下载或联系我).一般来讲就是干支斗农毛分级,干渠为水源地取水引至灌区的输水渠道(干渠以下为配水系统),多见“南干”“北干”之类名号,干渠以下多见数字编号了,具体有“总干”分出“分干”引水至各区域(附图1,为总干穿高速后一分为二,这可不是我胡乱画的,渠侧有碑刻记“总干”,二闸门有“一分干”“二分干”标记,实景图片缺失),支渠斗渠更进一步分配水流,农渠百科定义为从斗渠取水并分配到田间的最末一级固定渠道,毛渠百科定义为从农渠取水并向畦、沟供水的田间临时渠道。(附图2,为二渠道地头并行,是什么级别渠本人也忘了,在此也不敢乱定了。渠道分支多为正交斜交,平行的即如图,此图中可见常说的“门”)(附图34,倒虹,文字标记中为“粮基”左为“九三年”右为“四斗3# ”,另有老渠道明确标记为“3斗7农1毛”且保存完好,为毛渠实证,很遗憾未存影像。)

GB50288-99_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农田水利技术术语SL56-93

本文字仅为解释原回答中错误,如有疑问请斟酌规范标准为正,再次致歉。 还望各位朋友留些口德。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考试试题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简答题 l、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功能及工程设旖(P.81) l)取水工程:水源和取水点、取水构筑物及将水从取水口提升至水厂的一级泵站等; 2)水处理(净水)工程:水厂内各种水处理构筑物或设备、将处理后的水送至用户的二级泵站等: 3)输配水工程:输水工程是从水源泵站或水源集水井至水厂的管道,或仅起输水作用的从水厂至城市管网和直接送水至用户的管网,包括其各项附属构筑物、中途加压泵站。输水工程分为配水厂(泵房、清水池、消毒设备和附属建筑物)和配水管网(各种口径的管道及附属构建筑,高地水池和水塔)。 2、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布置形式及特点(P。81-83) 1)统一给水系统:该系统管理简单,但供水安全性低。 2)分质给水系统:分质供水可以保证城市有限水资源优质优用。分质供水管理系统增多,管理复杂,对旧城区实施难度较大。 3)分区给水系统:分区给水可以使管网水压不超出管网所能承受的压力,减少漏水量和减少能量的浪费。但将增加管刚造价且管理比较分散。该系统适用于给水区很大,地形起伏,高差显著,及远距离输水的情况。 4)循环和循序给水系统:可以节约用水,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也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对水资源贫乏的地区,尤为适用。 5)区域性给水系统:对水资源缺乏地区,尤其是城市化密集地区的城镇较适用,并能发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3、给水管网布置形式及其特点、适用范围(P.96-97) 1)树状网 特点:构造简单、长度短、节省材料和投资:供水的安全可靠差,并且在树状网末端,因用水量小,管中水流缓慢,甚至停留,致使水质容易变坏,而出现浑浊水和红水的可能。 适用范围:一般用于小城镇和小型工矿企业或城镇建设初期;用地狭长和用户分散的地区:在详细规划中,小区或街坊内的管网。 2)环状网 特点:任意管道都可由其余管道供水,从而提高了供水的可靠性;能降低管网中的水头损失,并大大减轻水锤造成的影响;增加了管线的总长度,使投资增加。 适用范围:在供水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地区。 4、城市排水体制的概念、类型、选择因素(P.108-110) 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采用的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又称排水制度。 分类: 1)合流制排水系统: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 2)分流制排水系统: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 选择因素: l)环境保护方面:分流制是城市排水系统体制发展的方向; 2)工程投资方面:合流制的总造价要较分流制低; 3)近、远期关系方面: 4)施丁管理方面:分流制水量水质变化较小,有利于污水处理和运行管理。

灌溉渠道

根据提供的资料,设计灌溉渠道。 (1)基本资料:本灌区为我国北方黄土区某一中型灌区,系统由河流有坝取水自流灌溉系统组成,净灌溉面积共计4.86万亩。灌溉渠道系统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灌溉渠道系统中有长度为0.4千米的总干渠一条,干渠二条,支渠四条,支渠以下有各级配水渠道及田间工程,各支渠自干渠取水地点,控制面积等如表1所示,干渠支渠实行续灌,斗渠以下为轮灌。表1

其中北二支渠包括六条斗渠,分两组(斗1-3和斗4-6)轮灌,其中2、3、4、5条斗渠各分两块轮灌田块,每个轮灌田块内有三条农渠同时工作,每条农渠控制面积相等,η农=0.90。η田=0.98,如上图所示,基本数据见表2。 全灌区各条支渠控制面积内,作物种植种类及其各种种植组成百分比均相同,在灌水高峰期内,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占净灌溉面积的百分比α=50%,灌水定额m1=60m3/亩;棉花的种植百分比α=30%,灌水定额m2=50m3/亩;玉米的种植面积百分比α=20%,灌水定额m3=40m3/亩,该次灌水延续时间T=12天(t=22小时)。 根据灌区土壤调查分析得知灌区土壤为中等密实、透水性中等的粘壤土(A=1.9,m=0.4)。 渠首为有坝取水枢纽,河床底部高程为88.0m,进水闸前设计正常水位高程92.5m,水源含沙量不大。地面高程坐标如表3。

表3 (2)设计要求 渠道中设计流量推算,其中包括取水口、北一支渠、北二支渠、南干渠各设计断面的设计流量; 纵横断面设计; 计算桩号0+000到5+100的各设计断面的水力要素; 绘制0+000到5+100的纵剖面图和典型横断面图; 用图例表示建筑物形式和位置。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 附录C 项目设计有关公式 C1 正常流量——设计典型年内的灌水高峰时期渠道需要通过的流量。该项为渠道纵横断面和渠系建筑物设计的依据。 加大流量——为满足特殊情况,短时内加大输水的要求,而予以增大的渠道设计流量。通常是根据正常流量,适当选择加大百分数来确定,该项指标为设计渠顶高程的依据。 最小流量——在河流水源不足,种植面积减小,或给灌水定额较小的作物供水时,出现渠道最小流量。该项指标主要用于校核下一级渠道水位的控制条件和奎水建筑物位置以及校核渠道中的淤积。 选择灌溉制度,确定灌溉方式及由支渠同时供水的下级渠道数目。 确定支渠及农渠应送至田间的净流量: Qbfn=ωb·qn……………………… 式中:Qbnt——支渠配给田间的净流量,m3/s; ωb_支渠控制的灌溉面积,万亩; qn——灌水模数。

Qln==Qbfn/n·k·nf…………………… 式中:Qln——农渠净流量,m3/s; n——支渠以下同时灌水的斗渠数; k——斗渠以下同时灌水的农渠数; nf——田间水利用系数。 推算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 农渠毛流量:QLG=Qln+S1·L1…………… 式中:QLG——农渠毛流量,m3/s; Qln——农渠净流量,m3/s; S1——农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 L1——农渠平均灌水长度取1/2的农渠长度,km。 斗渠的毛流量:QdG=k·QLG+Sa·La………… 式中:QdG——斗渠毛流量,m3/s; k——斗渠以下同时灌水的农渠数; Sa——斗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 La——斗渠最大平均工作渠段长度,km 支渠的毛流量:ObG=n·QdG+Sb·Lb………… 式中:ObG——支渠的毛流量,m3/s n——支渠以下同时灌水的斗渠数; Sb——支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 Lb——支渠的工作长度,km。 于渠各段设计流量的推算,在求得各支渠口的毛流量

给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大纲20140904

株洲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大纲(目录)本次给水工程专项规划分四册编制,第一册为文本,第二册为说明书,第三册为图则,第四册为基础资料汇编(现状调查报告)。各分册的编制目录如下。 第一册文本 第1章总则 1.1 规划目的 1.2 规划依据 1.3 指导思想 1.4 规划原则 1.5 规划期限 1.6 规划范围 第2章规划目标与建设标准 2.1 规划供水规模 2.2 用水指标 2.3 水压和水质执行标准 第3章水源规划 3.1 水源供需平衡 3.2 水源地建设规模 3.3 水源供水保证率 3.4 水源地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3.5 应急水源规划 3.6 第二水源规划 第4章给水工程规划 4.1 给水工程总体规划方案4.2 水厂的选址 4.3 水厂建设规模 4.4 水厂占地面积 4.5 建设标准和内容 4.6 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目标第5章管网规划 5.1 管网规划目标 5.2 管网敷设原则和布置原则5.3 供水管网规划总体方案5.4 加压泵站规划 5.5 户表改造规划 第6章节水规划 6.1 节水规划目标 6.2 节水措施 第7章分期建设规划 7.1 分期建设目标 7.2 投资估算 第8章规划实施措施

8.1 法规保障 8.2 行政管理措施 8.3 技术指导 8.4 资金筹措 8.5 二次供水管理措施 8.6 事故应急反应 第9章附则 第二册说明书 第1章总则 1.1 编制依据 1.2 指导思想 1.3 编制原则 1.4 规划目标 1.5 规划设计资料 1.6 采用的设计规范与标准 1.7 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 注: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 第2章城市概况与规划 2.1 城市概况 注:内容包括城市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历史特点、行政区划、城市性质、人口规模、社会经济、用地规模和与城市相关的河流水系

第五章灌溉渠道系统

第五章灌溉渠道系统 指从水源取水、经过渠道和建筑物向农田供水,并由田间工程进行灌溉的工程系统。按输水方式的不同可分渠道灌溉系统和管道灌溉系统两大类。 组成: A.渠首工程(取水枢纽) B.输配水工程(渠道) C.田间工程。 §5—1 灌排渠系规划布置 一、灌排渠系的组成及布置原则 (一)灌排渠系的组成 1、灌溉系统: (1)渠首工程 (2)灌溉渠道:干、支、斗、农渠等固定渠道 有些情况下可能多于或少于四级。 (3)渠系建筑物 (4)田间渠系工程:毛渠(临时渠道)、灌水沟哇等 2、退水、泄水渠道 主要用于保证渠系安全运行。一般在干、支渠末端应设置退水渠。 3、排水系统 (1)田间排水工程:毛沟、小沟、墒沟等 (2)排水沟:干、支、斗、农沟 (3)排水建筑物:排水闸、涵、站等 (4)排水容泄区:河流、湖泊、大江、大湖、大海等 (二)灌排渠系的布置原则 1、干渠布置在高处,以控制较大面积。 对于局部高低存在的情况,可以考虑采用其他灌水方法解决。 2、布置使得工程量和工程费用最低。 渠道顺直、减少建筑物数量和规模。 渠道填方和挖方量尽可能接近。 大部分需要进行方案比较才能确定。 3、考虑行政区划,尽可能用水单位和渠道独立。 4、斗渠、农渠满足机械化耕作要求; 各级渠道相互垂直,间距适宜。 5、考虑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发电、养殖、工业和城镇供水等。 6、灌溉渠系布置必须和排水系统布置相结合。 尽量利用原有的水系。 尽量避免沟、渠交叉,减少交叉建筑物。 7、和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 渠道布置考虑道路、林带、居民点位置,减少拆迁费用。 二、丘陵山区灌排渠系的规划布置 水利特点是:排水比较通畅,但干旱问题比较突出。山丘灌溉渠道布置的关键是布置干渠。 (一)干渠的两种布置形式 (1)干渠沿等高线布置 (2)干渠垂直于等高线布置 支、斗、农渠布置 支渠垂直于干渠,其间距由地形条件决定。 斗渠间距一般为:400~800m;农渠间距一般为:100~200m 两种布置形式: (1)灌排相邻适用于单一坡向地形 (2)灌排相间适用于平坦,或有微起伏 山丘区渠道可采用“长藤结瓜”式布置。 多水源,充分利用蓄水能力(小塘坝)和当地径流。 提高灌溉工程的利用效率。 提前补水到沟塘,可减少泵站规模(淳东灌区) 多水源供水,减少渠道规模 (二)平原区干支渠布置 干渠多大致沿等高线布置,处于较高位置; 并非严格平行等高线 支渠大体和等高线垂直 (三)、圩区 圩区特点: 地势低洼,在最高洪水位和最低于洪水位之间; 排水是主要问题;一般中间低,四周高。 干、支渠布置:干渠多沿圩堤布置;灌溉系统级别较少。 三、斗渠和农渠规划 斗农渠规划要求: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用水量预测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用水量预测 摘要: 城市建设首先是各类工程的建设,而规划在城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的位置、分类、功能、本套程度、能力大小等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城市规划对城市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城市工程系统指的就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体系,它由交通、通信、供热〔气〕、给排水、环卫、全等工程体系构成,它们的规划就是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而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给水工程; 一、概述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等组成,其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进行城市水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平衡工作;确定城市给水设施的规模和容量;科学布局给水设施和各级给水管网系统,满足用户要求;制定水资源保护措施和设施分布及规模。给水工作系统与排水工程系统被称为城市生命保障体系,因此,做好它的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预测方法 预测方法主要分定额指标法和函数法二大类。它们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定额法侧重于定性,函数法侧重于数学分析,要做好预测要用二者互相验算、互相修正和互相补充,才能使预测所得结果最大限度地符合要求,满足规划的需要。 1.定额指标法 所谓定额指的是单位用水量,是国家相关部门根据不同条件下用水量调查统计结果,考虑各种因素发布的规范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规范性、权威性,这是规划工作者必须严格执行和认真实施的,对规划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约束作用。用水量预测主要定额指标有:单位人口综合

用水量指标(万m3/万人·d)、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万m3/km2·d)、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m3/ha·d)、综合生活用水量定额(L/人·d)、其他用地用水量指标(m3/ha·d)、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在预测时根据城市规模大小、工业规模取不同值乘上相应的规划人口预测数或工业产值即可得到预测用水量。此类方法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计算快捷方便、数值有一定的准确性,但如果城市发展变化大则易失准。比如海南海口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曾发生过供水严重不足的情况,居民生活用水连五楼都短缺,这即是规划跟不上变化的结果,用水量预测占了很大的因素。 2.函数法 函数法就是将与用水量有关的各种要素作为自变量,以对应关系建立与用水量Q有关的关系式,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数学计算求得Q值。主要有:线性回归法、产函数法、年递增率法、生长曲线法等。 ( (3)年递增率法 根据历年供水能力的增加(增值是非均匀的),考虑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口增加因素,确定一个合理的年平均增长率用复利公式预测城市规划期用水量, 根据有关资料,我国城市用水年增长速率在4%~6%之间,规划人员应根据城市发展规模和经济、人口的变化趋势确定年增长率的取舍,保证预测的准确性,另外此预测方法时限不宜过长。(4)生长曲线法 城市用水量的变化根据我国各典型城市的数字来看,呈S型曲线,则据此曲线的变化规律可构建生长曲线模型,函数式有二种,一种是龚泊兹公式: Q= LexP(- be- kt) (2—4) 式中Q:预测年限的用水量; L:预测用水量的上限值;

灌溉渠道设计规范

UDC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 ××××—×× 灌区规划导则 Guidelines for Irrigation Areas Programming (征求意见稿) ××××—××—×× 发布××××—××—×× 实施 中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联合发布 中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UDC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 ××××—×× 水利灌区规划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irrigation areas Programming of water resources (征求意见稿) ××××—××—×× 发布××××—××—×× 实施 中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联合发布 中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水利灌区规划规范 GB ××××—×× 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 为加强灌区规划工作,提高灌区规划水平,促进灌区水土资源合理开发与持 续利用,特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新建大型灌区规划和已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 1.0.3 灌区规划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方针,政策,加强调查研究,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多方案比选论证,确定灌区建设最佳方案.

1.0.4 编制灌区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与流域或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 调. 2 以节水增效为中心,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水分生产率为目 标,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3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注重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4 注重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灌区生态环境. 5 灌区的管理体制与水价的形成机制应有利于灌区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6 重视灌区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灌区管理现代化水平. 1.0.5 灌区规划应在分析现状水平年的基础上,分别研究近期和远期两个水平年, 以近期为重点,近,远期相结合. 1.0.6 灌区规划应根据灌区实际,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 制 定科学合理的灌区灌溉与排水标准. 1.0.7 灌区规划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资料 2.0.1 灌区规划应认真调查搜集灌区内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土壤,资源,水利工程现状,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 2.0.2 灌区规划调查搜集的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灌区地形,地貌,河流水系,自然概况等资料; 2 降水,蒸发,气温,气压,风力,风向,日照,霜期,冰冻期,冻土深度等 气象,水文特征值资料,河沟,水库,承泄区的水位,流量,泥沙,水质等实测资 料; 3 灌区地形图; 4 区域地质图及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水文地质图等; 5 土壤类型,质地,分布状况,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水分特性等土壤普查资料, 盐碱地改良试验资料等; 6 灌区内城乡供水,灌溉,排水,防洪等工程设施的现状及运用情况; 7 土壤侵蚀类型,侵蚀强度,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水土流失规律及发展趋势, 水土保持及环境现状等; 8 灌区土地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规划,水库,塘坝蓄水利用, 河(湖)水利用,地下水与泉水利用,灌溉回归水利用,城市生活与工业污废水利用,现状各业供用水量,用水效率及存在的问题,规划供用水情况等; 9 灌区历年发生的洪,涝,旱,盐,碱,渍,风灾害情况,受灾范围,成灾面 积,受灾原因,减产情况,经济损失,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等; 10 天然建筑材料的调查等; 11 灌区内的行政区划,人口,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土地面积,耕地面积, 种植结构,耕作制度,农业单产,总产,林牧渔业生产,工农业发展布局,交通运

六、《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六、《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 建设部组织编制并颁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于1999年2月1日起施行。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给水工程规划(见第1.0.2条)。 2.规划基本要求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水水源提出相应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要求和措施。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相协调(见第1.0.3、1.0.6、1.0.7条)。 3.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 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区域、流域范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城市用水量由两部分组成,一为规划期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其他用水量总和;二为城市给水统一供给以外工业和公共设施自备水源供给用水、河湖环境用水和航道用水、农业灌溉和养殖及畜牧业用水、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用水等用水水量总和(见第2.1.2、2.2.1条)。 4.给水范围和规模、水源、水厂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范围应和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给水规范应根据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城市最高日用水量确定。 选择城市给水水源,应以水资源勘察或分析研究报告和区域、流域水资源规划及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为依据,并应满足规划区城市用水量和水质等方面要求。水资源不足城市宜以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后用作工业用水、生活杂用水及河湖环境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等,其水质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水源地应设有水量、水质有保证和易于实施水源环境保护地段。 城市给水系统应满足城市水量、水质、水压及城市消防、安全给水要求,并应按城市地形、规划布局、技术经济等因素经济综合评价后确定。市区配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 地表水水厂位置应根据给水系统布局确定,宜选择在交通便捷以及供电安全可靠和水厂生产废水处置方便地方。城市应采用管道或暗渠输送原水。当采用明渠时,应采用保护水质和防止水量流失措施(以上见第3.0.1、3.0.3、5.0.1、5.0.6、6.1.1、6.2.3、7.0.1、8.0.1、

(完整版)城市给水工程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范 1 总则 1.0.1为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提高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给水工程规划。 1.0.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予水水源并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1.0.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 1.0.5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适应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1.0.6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1.0.7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协调。 1.0.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 2.1 城市水资源 2.1.1城市水资源应包括符合各种用水的水源水质标准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及经过处理后符合各种用水水质要求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再生水等。 2.1.2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1.3根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应提出保持平衡的对策,包括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并应提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应限制发展用水量大的企业,并应发展节水农业。针对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应提出开源节流和水污染防治等相应措施。 2.2 城市用水量 2.2.1城市用水量应由下列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应为规划期内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其他用水水量的总和。 第二部分应为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以外的所有用水水量的总和。其中应包括:工业和公共设施自备水源供给的用水、河湖环境用水和航道用水、农业灌溉和养殖及畜牧业用水、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用水等。 2.2.2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用水量应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水资源状况、城市性质和规模、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工业回用水率等因素确定。 2.2.3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用水量预测宜采用表2.2.3-1和表2.2.3-2中的指标。 表2.2.3-1 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万m3/(万人·d))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1 总则 1.0.1为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提高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给水工程规划。 1.0.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予水水源并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1.0.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 1.0.5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适应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1.0.6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1.0.7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协调。 1.0.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 2.1 城市水资源 2.1.1城市水资源应包括符合各种用水的水源水质标准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及经过处理后符合各种用水水质要求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再生水等。 2.1.2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1.3根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应提出保持平衡的对策,包括合理

确定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并应提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应限制发展用水量大的企业,并应发展节水农业。针对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应提出开源节流和水污染防治等相应措施。 2.2 城市用水量 2.2.1城市用水量应由下列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应为规划期内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其他用水水量的总和。 第二部分应为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以外的所有用水水量的总和。其中应包括:工业和公共设施自备水源供给的用水、河湖环境用水和航道用水、农业灌溉和养殖及畜牧业用水、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用水等。 2.2.2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用水量应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水资源状况、城市性质和规模、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工业回用水率等因素确定。 2.2.3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用水量预测宜采用表2.2.3-1和表2.2.3-2中的指标。 表2.2.3-1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万m3/(万人·d)) 注:1、特大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100万及以上的城市;大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及以上不满100万的城市;中等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及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小城市指市

如何进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如何进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第一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原则与内容 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原则 水资源是十分重要、又很特殊的自然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中,水质水量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常发生变化。为了促进城市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何经济合理地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如何选择用最低的基建技资和最少的经营管理费用,满足各用户用水要求,避免重复建设,是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考虑到城市发展、人口变化、工业布局、交通运输、供电等因素,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根据国家法规文件编制 (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保证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①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应优先保证城市生活用水,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究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②开发水资源必须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研究。在水源不足地区应当限制城市规模和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的发展。 ③给水工程的建设必须建立在水源可靠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就近水源。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净水工艺和水厂平面布置,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少拆民房。新建水厂应配套建设,除备用能力和根据城市规划对建设场地及施工复杂部位留有发展余地外,不宜在工艺设计参数上再留有挖潜余地。管网的输配水能力应与水厂建设规模相适应。 ④城市供水工程规划应依靠科学进步,推广先进的处理工艺,提高供水水质,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尽量降低能耗,降低药耗,减少水量漏失。

⑤城市供水应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制定节约用水发展规划。 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资源,严格控制污染,保护水资源的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①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居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目标等确定城市供水规模。 ②根据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市用水要求、功能分区,确定水源数目及取水规模。 ③根据用户对水量、水压要求和城市功能分区,建筑分区以及城市地形条件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水厂位置,确定集中、分区供水方式,确定增压泵站、高位水池〈水塔)位置。 ④根据水源水质和用户类型,确定自来水厂的预处理、常规处理及深度处理方案。 ⑤根据总体规划中有关水利、航运、防洪排涝、污水排放等规划,及河流河床变迁情况,选择取水位置及取水构筑物形式。 ⑥根据城市道路规划确定输水管走向,同时协调供电、通讯、排水管线之间关系。 (4)给水工程应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合理超前建设 ①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一般按照近期5年、远期20年编制,按近期规划实施,或按总体规划分期实施。 ②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保证城市供水能力与生产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相适应,并且要合理超前建设。不要因水量年年增加,自来水厂年年扩建。 ③城市给水工程近期规划时,应首先考虑设备挖潜改造、技术革新、更换设备、扩大供水能力、提高水质,然后再考虑新建工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