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灌溉渠道系统

第五章灌溉渠道系统

第五章灌溉渠道系统
第五章灌溉渠道系统

第五章灌溉渠道系统

指从水源取水、经过渠道和建筑物向农田供水,并由田间工程进行灌溉的工程系统。按输水方式的不同可分渠道灌溉系统和管道灌溉系统两大类。

组成:

A.渠首工程(取水枢纽)

B.输配水工程(渠道)

C.田间工程。

§5—1 灌排渠系规划布置

一、灌排渠系的组成及布置原则

(一)灌排渠系的组成

1、灌溉系统:

(1)渠首工程

(2)灌溉渠道:干、支、斗、农渠等固定渠道

有些情况下可能多于或少于四级。

(3)渠系建筑物

(4)田间渠系工程:毛渠(临时渠道)、灌水沟哇等

2、退水、泄水渠道

主要用于保证渠系安全运行。一般在干、支渠末端应设置退水渠。

3、排水系统

(1)田间排水工程:毛沟、小沟、墒沟等

(2)排水沟:干、支、斗、农沟

(3)排水建筑物:排水闸、涵、站等

(4)排水容泄区:河流、湖泊、大江、大湖、大海等

(二)灌排渠系的布置原则

1、干渠布置在高处,以控制较大面积。

对于局部高低存在的情况,可以考虑采用其他灌水方法解决。

2、布置使得工程量和工程费用最低。

渠道顺直、减少建筑物数量和规模。

渠道填方和挖方量尽可能接近。

大部分需要进行方案比较才能确定。

3、考虑行政区划,尽可能用水单位和渠道独立。

4、斗渠、农渠满足机械化耕作要求;

各级渠道相互垂直,间距适宜。

5、考虑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发电、养殖、工业和城镇供水等。

6、灌溉渠系布置必须和排水系统布置相结合。

尽量利用原有的水系。

尽量避免沟、渠交叉,减少交叉建筑物。

7、和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

渠道布置考虑道路、林带、居民点位置,减少拆迁费用。

二、丘陵山区灌排渠系的规划布置

水利特点是:排水比较通畅,但干旱问题比较突出。山丘灌溉渠道布置的关键是布置干渠。

(一)干渠的两种布置形式

(1)干渠沿等高线布置

(2)干渠垂直于等高线布置

支、斗、农渠布置

支渠垂直于干渠,其间距由地形条件决定。

斗渠间距一般为:400~800m;农渠间距一般为:100~200m

两种布置形式:

(1)灌排相邻适用于单一坡向地形

(2)灌排相间适用于平坦,或有微起伏

山丘区渠道可采用“长藤结瓜”式布置。

多水源,充分利用蓄水能力(小塘坝)和当地径流。

提高灌溉工程的利用效率。

提前补水到沟塘,可减少泵站规模(淳东灌区)

多水源供水,减少渠道规模

(二)平原区干支渠布置

干渠多大致沿等高线布置,处于较高位置;

并非严格平行等高线

支渠大体和等高线垂直

(三)、圩区

圩区特点:

地势低洼,在最高洪水位和最低于洪水位之间;

排水是主要问题;一般中间低,四周高。

干、支渠布置:干渠多沿圩堤布置;灌溉系统级别较少。

三、斗渠和农渠规划

斗农渠规划要求:

适于管理和机械耕作要求

便于配水

有利于灌水和耕作措施地配合

土地平整工程量小

1、斗渠布置:

长度3-5Km,控制面积3000~5000亩

2、农渠布置

布置要求:

满足机耕要求

平原地区长度500-1000米,间距200-400米

有地下水控制地区,农渠间距取决与农沟间距。

3、渠道和排水沟配合

灌排相邻布置

相邻布置地适用条件:单一坡度;单向控制:

相间布置

适用条件:平原地区

优点:控制范围较大,沟渠数量少;双向控制

四、渠系规划步骤

1、查勘

2、纸上定线

3、定线测量

五、渠系建筑物规划

渠系建筑物指与渠道或排水沟配套的水闸、涵洞、桥梁、渡槽、倒虹吸、跌水、陡坡等建筑物。

(一)、渠系建筑物选型与布置的原则

1.满足使用要求

如渠道切断了道路,那么该处需设涵洞或桥梁;渠道水位不够则需建节制闸抬高水位。2.尽量采用联合枢纽布置的形式

目的是为节省投资和管理方便。如闸与桥常联合修建,分水闸与节制闸常联合修建。如总渠枢纽和江都水利枢纽。

3.尽量采用定型设计和装配式建筑物

由于渠系建筑物数量很多,同一类建筑物工作条件常相近。如斗农渠上的分水闸,因此采用定型设计和装配式结构,对简化设计,加速施工进度非常有利。

4.尽量考虑采用当地材修建

如在山丘区建渡槽、农桥可用砌石建筑(句容的北山水库石拱渡槽),在平原地区则宜用钢筋混凝土排架渡槽。

5.多作经济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如渠道穿过河流时,有时可在技术上和满足使用要求上可采用渡槽,也可采用倒虹吸,这时就需要进行经济比较。选择较经济合理的方案。有时同一建筑物可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这时也可通过经济比较来选择较合理的施工方案。

(二)渠系建筑物的类型与布置

1、引水建筑物:

(1)渠首进水闸门,控制流量(自流沟渠)

(2)有坝引水:拦水坝、进水闸、冲沙闸等。

(3)提水灌区之泵站

(4)水库

2、配水建筑物

主要包括节制闸和分水闸

(1)分水闸:控制向下级渠道配水流量,包括支渠分水闸和斗门、农门。

(2)节制闸:抬高上游水位或阻止水流下行。

节制闸使用条件:

A 需要抬高水位时;在上级渠水位不能保证下级渠正常引水时,需在上级渠建节制闸抬高水位,保证下级渠引水。

B 需要轮灌时;在轮灌组分界处需设节制闸。

C 建筑物、渠段或城市需要保护时,配合退水闸使用。

3、交叉建筑物

渠道与河流、道路交叉时应布置交叉建筑物。交叉建筑物主要的三种:渡槽、倒虹吸、涵洞。选择方法:

(1)不影响交通和航运;

(2)技术上可行;

(3)进行经济比较,选择最优的型式。

1〕隧洞:遇到山岗或绕行费用过大时;

2〕渡槽:渠道穿过沟道、道路时,若渠道底部高于沟道洪水位和满足交通要求时采用,若不满足,可利用倒虹吸。

3〕倒虹吸:利用压力沟道代替渠道从沟或路下穿过。

适用条件:渠道水位高于路面或沟、河水位,但渠道底部低于路面或沟、河洪水位时;渠底高于路面,但是净空无法满足交通要求。

4〕涵洞:渠道与道路交叉,渠水位低于路面,且流量较小时;

5) 桥梁:渠道与道路相交,渠道水位低于路面,流量较大时采用。

上述交叉建筑物可以根据具体地形结合使用。

4、衔接建筑物

渠道经过一陡坎或坡面时需建跌水或陡坡。

(1)跌水

水位落差小于3m时,宜建跌水。

(2)陡坡

水位落差大于3m时,宜建陡坡。这时建跌水不安全。

5、泄水建筑物

作用:

防止下游渠道发生事故导致水位升高;

排除进入渠道其他水量

冲洗泥沙(多泥沙河流引水闸后),称冲沙闸

(1)退水闸

布置在较大的干支渠末端,以排泄渠中余水(防止滋生杂草和蚊虫)。

(2)泄水闸

与节制闸联合修建,保护重要建筑物和险工渠段。

6、量水建筑物

(1)利用闸、涵、渡槽等量水。在干支渠上量水一般利用这些渠系建筑物量水。(2)利用特设计量水备量水。如三角堰、梯形堰、巴歇尔量水槽、量水仪表、喷嘴等。一般斗、农渠上可采用特设量水设备。

量水堰是灌区计划用水和按方收费的基础。

§5—2、田间工程规划

田间工程:

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和固定沟道中间的条田范围内的农田建设工程,临时渠道、排水小道、田间道路、小型建筑物(进、排水口)、土地平整等 。

田间工程是合理灌溉、提高灌排效率、发挥工程效益的基础。

一、田间工程的规划(原则)要求

田间工程规划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有完善的田间灌排系统,做到灌排配套,消灭串灌串排,并能控制地下水位。

(2)田面平整,灌水时土壤湿润均匀,排水时田面不留积水。

(3)田块的形状和大小能适机械化需要,有利开提高土地利用率。

(4)田间工程规划是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必须在农业发展规划和水利建设规划基础上进行。

Q H 水尺L O T b h P H D

T 图5-3 直角三角形量水堰图 H L B T b 3~5P D 厘米

T h

(5)田间工程规划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既要充分考虑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又要满足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当年增产。

(6)田间工程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要有严格的科学态度,注重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

(7)田间工程规划要以治水改土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二、条田规划

条田:末级固定灌溉渠道(农渠)和末级固定沟道(农沟)之间的田块。

综合考虑排涝、机械化耕作和田间用水管理方面要求,条田的一般规格为:宽度100~200m,长度400~800m。

三、旱地田间渠系布置

田间渠系:指条田内部的灌溉网,包括毛渠、输水垄沟和灌水沟、畦等。

有纵向布置与横向布置两种布置形式。

(一)影响条田设计的基本因素

1、灌溉对条田的要求

2、排水对条田设计的要求

3、农田防护林带与条田的关系

4、机耕对条田的要求

(二)条田内部的田间渠系布置

1、纵向布置

(1)水流流向

农渠→毛渠→输水垄沟→灌水沟、畦

(2)特点

毛渠∥灌水沟、畦(即毛渠方向与灌水沟方向一致)

(3)布置规格

1)纵向布置时,输水垄沟间距等于灌水沟、畦的长度,一般为30~50m。

2)输水垄沟的长主等于毛渠的间距,一般为50~70m。

3)毛渠的间渠等于输水垄沟的长度,若毛渠双向控制,则毛渠的间距是输水垄沟长度的两倍。

4)毛渠的长度与条田宽度相近。

2、横向布置

(1)水流

农渠→毛渠→灌水沟、畦

(2)特点

无输水垄沟;毛渠⊥灌水沟、畦面垂直

(3)布置规格

1)灌水沟、畦长度一般为30~50m。

2)单向控制时,毛渠间距等于灌水沟、畦的长度,双向控制时,毛渠的间距是灌水沟、畦长度的两倍。

3)毛渠长度与条田宽度相近。

3、纵向布置与横向布置选择方法

(1)灌水沟、畦尽量垂直于等于等高线(便于灌水);作物行向一般为南北方向(通风光照条件好),由此确定灌水沟、畦的方向。

(2)若灌水沟、畦垂直于农渠,采用纵向布置;若灌水沟、畦平行于农渠,则采用横向布置。

四、水田格田

水田灌溉不需毛渠,灌溉水直接从农渠灌入水稻格田。

格田规划要点:

(1)水稻格田长度与宽度的确定应考虑到有利灌溉,以及有利于提高机耕、机收的效率,一般长约100~150m,宽约15~20m;

(2)在山丘区坡地上布置格田,一般格田长边方向与等高线平行(有利于减少修筑梯田的

工程量),此时农渠垂直于等高线、顺坡布置;

(3)在平原地区,格田方向以南北向为好,利于作物通风采光;

(4)消灭串灌串排;

(5)田面平整,便于采用浅水勤灌或其它节水灌溉方法;

(6)与早作田块相邻时,应开设隔水沟。

五、田、林、路、居民点等的规划布置。

(一)道路和林园规划

1、道路规划

道路规划要使交通方便,少占土地,节约投资。布置要与渠系及渠系上建筑物规划相结合

2、渠、沟、林、路相互关系的基本形式

(1)沟—路—渠

(2)路—沟—渠

(3)沟—渠—路

3、林带规划

(1)林带规划的原则:

1)既要经济利用土地又不降低防护效能

2)设计规格和树种配置上即要达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生物排水、美化,同时要根据具体条件配置经济树种,增加生产效益。

3)树种的选择上要适应性强,生长快,防风效能好,病虫害少。

4)要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相结合(成林树和幼苗树搭配开)。

(2)农田防护林的设计与标准

1)农田防护林的作用

防风、生物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改良土壤、改善田间小气候等。

2)防护林的宽度

3)树种的问题

4)林带布置形式和结构

(二)居民点的规划布置

1、居民点规划布置原则

(1)必须在农田基本建设统一规划基础上进行,使两者紧密结合,避免重复建设。(2)必须与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相适应。

(3)旧村改建与新村建设结合起来

(4)居民点规模应与改善环境卫生等结合考虑。

2、居民点的规模

居民点大小要根据恰当的生产半径确定,而生产半径大小与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关。平原地区居民点可适当集中,生产半径1~2km.

尽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居民点占地一般不超过其经营范围内可耕地面积的2~3%;耕地面积要在80~85%以上;园林面积应不低于10%。

3、居民点的位置

要尽可能少占或不占好地。

(1)位于中心位置,以便从事生产劳动;

(2)交通方便;

(3)地势较高,干燥、向阳、利于排水;

(4)有良好的水源、特别注意水质条件,防止污染;

(5)离铁路、公路应有100~200米距离,以利安全;

(6)地下水位较低,没有盐、碱危害,不受山洪、河流泛滥等威胁。

§5—3、灌溉渠道系统设计

一、渠道设计流量概论

(一)设计流量

1.定义:

设计年份灌水期间渠道需要通过的最大流量。一般用Q表示。单位为m3/s 。或正常条件下渠道需要通过的最大流量,因此设计流量也叫正常流量。

2.作用:

(1)是确定渠道设计断面主要依据。

(2)是确定建筑物规模尺寸的主要依据。

3.计算:

一般已知渠道的净流量,求设计流量(毛流量)。

净流量一般是已知的,因此计算设计流量的关键是计算Q损。

试中: 为设计流量; 为毛流量;

为净流量; 为输水损失流量

流量单位:m 3/s

(二)最小流量

1、定义:

在灌溉设计标准条件下,渠道在工作过程中输送的最小流量。

2.作用:

可校核对下一级渠道水位控制条件和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等

3.计算:

A q Q d n =l

n g d Q Q Q Q +==d Q g Q n Q l Q

灌溉排水工程doc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灌溉排水工程学:灌溉排水工程学是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有关地区水情的变 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消除水旱灾害,并利用水利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而服务的科学。 2.农田水分状况:农田水分状况一般是指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 及其相应的养分、通气、热状况 3.凋萎系数:作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 4.田间持水率: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 5.干旱:是指因天气、土壤、生理等原因导致作物体内水分亏缺的现象,或指 作物由根吸水不足而导致其体内水分失去平衡和协调的现象。 6.大气干旱:指农田水分尚不妨碍植物根系的吸收,但由于大气温度过高 (T=30°C)和相对湿度过低(≤30%),阳光过强或遇旱风(≥3m/s),造成植物蒸腾耗水过大,使根系吸水速度不能满足蒸发的需要。 7.土壤干旱:土壤含水率过低,作物根系从土壤中所能吸收的水量很少,无法 补偿叶面蒸发的消耗。 8.渍害:因降雨、灌溉水量太多,或因地下水补给水量太多,使土壤长期过湿, 危害作物生长的灾害。 9.土壤盐害:盐害:指土壤含盐过多,土壤溶液渗透压过高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 现象。 10.SPAC系统:田间水分运动是在水势梯度的作用下产生的,各环节之间是相互 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为了完整地解决农田水分运动问题,必须将土壤-植物-大气看作一个连续体统一考虑。这一连续体即为SPAC系统 11.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两者的腾发量(蒸发蒸腾量)。 12.作物耗水量:土壤在任何水分条件下实际消耗的植株蒸腾、土壤蒸发和植物 体含水量之和。 13.需水量模比系数:作物某一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百分比。 14.需水临界期或关键期: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影响最敏感最严重的生育时期。 15.灌溉制度:是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 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高产或高效,实现节约用水,所指定的适时适量的农田灌水方案。 16.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17.灌溉定额:指作物全生育期单位面积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18.土壤计划湿润层:旱作物灌水时计划湿润的土层深度。 19.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作物消耗水量之间的关系。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 附录C 项目设计有关公式 C1 正常流量——设计典型年内的灌水高峰时期渠道需要通过的流量。该项为渠道纵横断面和渠系建筑物设计的依据。 加大流量——为满足特殊情况,短时内加大输水的要求,而予以增大的渠道设计流量。通常是根据正常流量,适当选择加大百分数来确定,该项指标为设计渠顶高程的依据。 最小流量——在河流水源不足,种植面积减小,或给灌水定额较小的作物供水时,出现渠道最小流量。该项指标主要用于校核下一级渠道水位的控制条件和奎水建筑物位置以及校核渠道中的淤积。 选择灌溉制度,确定灌溉方式及由支渠同时供水的下级渠道数目。 确定支渠及农渠应送至田间的净流量: Qbfn=ωb·qn……………………… 式中:Qbnt——支渠配给田间的净流量,m3/s; ωb_支渠控制的灌溉面积,万亩;

qn——灌水模数。 Qln==Qbfn/n·k·nf…………………… 式中:Qln——农渠净流量,m3/s; n——支渠以下同时灌水的斗渠数; k——斗渠以下同时灌水的农渠数; nf——田间水利用系数。 推算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 农渠毛流量:QLG=Qln+S1·L1…………… 式中:QLG——农渠毛流量,m3/s;Qln——农渠净流量,m3/s; S1——农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 L1——农渠平均灌水长度取1/2的农渠长度,km。斗渠的毛流量:QdG=k·QLG+Sa·La………… 式中:QdG——斗渠毛流量,m3/s; k——斗渠以下同时灌水的农渠数; Sa——斗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La——斗渠最大平均工作渠段长度,km 支渠的毛流量:ObG=n·QdG+Sb·Lb………… 式中:ObG——支渠的毛流量,m3/s n——支渠以下同时灌水的斗渠数; Sb——支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Lb——支渠的工作长度,km。

如何设计灌溉渠道的断面

如何设计灌溉渠道的断面 钟国梁 贵州省安龙县龙广镇水利管理站 摘要:系统掌握灌溉渠道的设计方法,从何入手,怎样确定渠道过水断面大小。 关键词:灌溉渠道断面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农田水利建设的设计要求科学、规范、合理。工程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投资、效益。针对灌溉渠道设计通过本人十余年的工作摸索、实践、总结。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确定灌溉面积,求出灌溉净流量 灌溉面积的确定,是渠道设计的首要条件,确定了灌溉面积,掌握这块面积上灌水定额(指单位灌溉面积上,一次灌水的水量),灌水历时,求得某一时期渠道应通过的净流量。 根据公式:Q净=( m×s)/(3600×T×t) =(666.7×s×h)/(3600×T×t) (立方米/秒)求出Q净。 式中:m—灌水定额(立方米/秒) S—灌溉面积(亩) T—灌水天数 T—每天灌水的小时数 h—灌水层厚度(米) 二、渠道测量、 渠道测量的主要内容是:踏勘选线、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 1、踏勘选线

踏勘选线的任务,是根据水利工程规划所定的渠线方向,引水高程和灌溉面高程,在实地确定一条既经济又合理的渠道中线位置。沿所定渠道方向布设四等水准路线,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每隔1—2km左右设置一个水准点,点位靠近渠道,既要便于日后用来测定渠道高程,又要能够长期保存而不会因施工而遭到破坏。 2、中线测量 渠道中线测量的任务主要是在渠道起迄点间进行定线,测定渠线度,用一系列的里程桩标定渠线经过的位置。 从渠道起点开始,朝着终点或转折点方向用花杆和皮卷尺进行定线和量距。按照规定间距(一般50m或100m)打桩标定中线位置,用水准测量测定一下桩位高程,看渠线位置是否偏低或偏高。根据公式: HA=(H进+h)-iD 确定桩位高程。 式中:H A—A点高程 H进—渠道进水底板高程 H—设计渠深(包括水深和安全超高) i—设计比降,i=h/d=tga D—A高渠首距离。 3、纵横断面测量 渠道纵横断面测量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渠道沿线一定宽度范围内的起伏情况,为渠道设计、施工提供基本资料。 (一)纵断面测量 纵断面测量的任务就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量渠道中线各里程桩和加桩的 地面高程。进行纵断面水准测量时,应利用渠道沿线布置的水准点,将渠线分成许多段,每段分别与邻近两端的水准点组成附合水准路线,然后,从首段开始,逐段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按其输配水方式、管网形式、工作方式和结构形式可分为以下类型。 1、按输配水方式分类。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按输配水方式可分为加压输水系统和自压输水系统,加压输水系统分为两种,一种是水泵直送式,即水泵直接将水送入管道系统,然后再通过分水口进入田间,另一种形式是蓄水池调蓄式,即经水泵加压通过管道将水输送到某一高位蓄水池,然后由蓄水池通过管道自压向田间供水。 2、按管网形式分类。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按管网形式可分为树状网和环状网。树状网的管网为树枝状,水流在干管、支管、分支管中从上游流向末端,只有分流而我汇流。环状网是管网通过节点将各管道连接成闭合环状,根据出水口位置和控制阀启闭情况,水流可作正向或逆向流动。 3、按工作方式分类。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按工作方式可分为移动式、半固定式和固定式。移动式除水源外,管道及分水设备都可移动,机泵有的固定,有的也可移动。半固定式管道系统的一部分固定,另一部分移动。固定式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中的各级管道及分水设施均埋入地下,固定不动。 4、按结构形式分类。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开敞式、半封闭式和封闭式。开敞式是指在上游高差不太大的一些部位设有自由水面调压井的管道系统形式。半封闭式是指在输水过程中,管

道系统不完全封闭,在适宜的位置设置浮球阀来控制阀门启闭的一种输水形式。封闭式是指水流在全封闭的管道中从上游管端流向下游管道末端,输水过程中系统不出现自由水面。 低压管输水灌溉是以低压管道取代明渠输水输水灌溉的一种工程情势。采取低压管道输水,能够大大减少输水进程中的渗漏和蒸发丧失,使输水效率达95%以上,比土渠、砌石渠道、混凝土板衬砌渠道分别多节水约30%、15%和7%。 对于井灌区,因为减少了水的输送丧失,使从井中抽取的水量大大减少,因此可减少能耗25%以上。另外,以管代渠,能够减少输水渠道占地,使土地利用率提高2%—3%,且具备管理便捷、输水速度快、省工省时、便于机耕和养护等许多优点。 因此,对于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的北方地区,井灌区应大力推行低压管道输水技巧,特别是新建井灌区,要力争实现输水管道化;近几年南方经济条件的渠灌区也在大力推广低压管灌。因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巧的一次性投资较低,恳求装备容易,管理便捷,农民易于节制,故特别适宜我国乡村当前的经济情况和土地经营管理模式,深受宽大农民的欢迎。

灌溉渠道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

仅为更正之前回答,谢谢关注。 https://www.doczj.com/doc/4917122691.html,/question/109797087.html?oldq=1&;from=c ommentTo#answer-350898107前次回答确为随口乱讲(当年知道、贴吧、论坛混来乱用,有时插科打诨胡言乱语),诚挚道歉,时隔几年了,被揪出指正,深感惭愧,(误导后来人罪过不小)向度娘申请删除此答案被否决。另有心得略为分享,谨致歉意,欢迎交流批评。 详细概念就不必解释了,百科都有(或查询相关相关国标,本人接触到的相关规范见后,有兴趣的朋友自行下载或联系我).一般来讲就是干支斗农毛分级,干渠为水源地取水引至灌区的输水渠道(干渠以下为配水系统),多见“南干”“北干”之类名号,干渠以下多见数字编号了,具体有“总干”分出“分干”引水至各区域(附图1,为总干穿高速后一分为二,这可不是我胡乱画的,渠侧有碑刻记“总干”,二闸门有“一分干”“二分干”标记,实景图片缺失),支渠斗渠更进一步分配水流,农渠百科定义为从斗渠取水并分配到田间的最末一级固定渠道,毛渠百科定义为从农渠取水并向畦、沟供水的田间临时渠道。(附图2,为二渠道地头并行,是什么级别渠本人也忘了,在此也不敢乱定了。渠道分支多为正交斜交,平行的即如图,此图中可见常说的“门”)(附图34,倒虹,文字标记中为“粮基”左为“九三年”右为“四斗3# ”,另有老渠道明确标记为“3斗7农1毛”且保存完好,为毛渠实证,很遗憾未存影像。)

GB50288-99_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农田水利技术术语SL56-93

本文字仅为解释原回答中错误,如有疑问请斟酌规范标准为正,再次致歉。 还望各位朋友留些口德。

第四章_灌溉管道系统

第四章_灌溉管道系统 第四章管道灌溉系统 农田灌溉系统按照其输配水过程中的水流是否有压力,可划分为有压灌溉系统和无压灌溉系统两大类。而管道灌溉系统为有压灌溉系统,系统中水流均为有压状态,其过流断面一般采用圆管,这也就是它与灌溉渠道系统的本质差别。 第一节管道灌溉系统的特点与发展概况 一、管道灌溉系统的特点(characterics of the pipe-line irrigation system) 管道灌溉系统是以管道代替明渠输水的一种灌溉工程形式,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将灌溉水由管道输送到田间,经田间灌水装置实施灌溉的工程系统。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均属管道灌溉形式。管道灌溉系统在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节省农田,少占耕地,便利机耕和扩大灌溉面积等方面都显示出了巨大的效益和潜力,与灌溉渠道系统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特点。 1.管道灌溉系统的主要优点(major advantages of the pipe-line irrigation system) 1)节水效益显著。管道灌溉系统采用管道输水和配水,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渗漏与蒸发损失,从而节约了灌溉用水,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率,一般可比明渠灌溉系统节水30,50%;并可防止因渠系渗水而导致土壤盐碱化、沼泽化和冷浸田等的发生。 2)土地利用率高。管道灌溉系统的输配水管网大部分或全部都埋设在地下,可以减少渠道占用的耕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的现实来说,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适应性强,灌溉效率高。管道灌溉系统由于是有压输水,可以适应各种地形,使渠道难以灌溉的耕地实现灌溉,扩大了有效灌溉面积;利用管道输水速度快,灌水省时、省工,一般比明渠输水的灌溉效率可提高1倍以上,用工减少50%左右,灌溉效率高。 4)灌水及时,促进作物增产增收。利用管道系统输水和灌水,灌水及时,有利于进行适时适量灌溉,可以及时有效地满足作物的需水要求,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5)管理维护方便,便于实现自动化。管道灌溉系统用管道代替明渠,避免了跑水漏水,节省管理用工,而且不会滋生杂草,可省去明渠的清淤除草和整修维护渠道等繁重劳动。同时,管道灌溉系统运用灵活方便,容易调节控制和实现自 161 动化,并可方便地与施肥施农药等相结合。 2.管道灌溉系统的主要缺点(major disadvantages of the pipe-line irrigation system) 1)需要的材料和设备较多,一次性投资高。特别是喷灌和微灌系统,与渠道输水系统相比,投资高,运行费用也高。因此,一般适应于经济作物或地形相对较复杂的地方。 2)规划设计内容较复杂。管道灌溉系统的水力计算、配水分水、压力调节和田间设施等都比灌溉渠道系统复杂,规划设计难度相对较大。 3)对水源的水质要求较高,尤其是微灌系统,因灌水器容易堵塞,一般对灌溉水要求进行一定的处理、过滤,定期对管道系统进行冲洗。 4)对施工及管理的技术要求较高。管道灌溉系统一般技术性强,必须由专业队伍进行施工,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建成后,需要掌握相关技术的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否则,容易造成管道或设备的损坏。

某水库灌溉渠道工程监理规划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某水库灌溉渠道工程监理 规划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20766某水库灌溉渠道工程监理规划 Supervision plan for a reservoir irrigation channel project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水库灌溉渠道工程监理规划 根据工程建设必须监理的相关规定,铜仁地区大型灌区建设管理局与贵州江河监理有限公司铜东灌区工程监理部签署监理合同,监理服务150天。监理工作范围为工程接建设内容、设计协调、协调采购及工程招标、合同签订、施工合同管理及相关监督控制。 为了保证监理任务的顺利实施,完整准确地对该工程行使监理职责,贵州江河水利监理公司铜仁分公司驻万山特区龙江水库灌溉渠道工程监理部依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规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以及本工程的监理合同和工程承包合同及设计文件等规定,于20xx年10月20日成立了监理机构。主要人员有:总监周幸福,总监

代表陈世勇,现场监理杨廷建、何佳。20xx年11月15日,监理机构在总监的组织下编制了施工监理实施细则(见附件),建立了相应的监理工程制度和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目标控制制度;含以下三个目标,即投资、进度、质量。合同管理及信息和安全管理制度;工作制度;人员管理及奖惩制度。 主要工作方法:采用现场记录、发布文件(如指令、通知、指示、建议、批复、签认等)、旁站监理、巡视、联检协调等。主要对隐蔽工程、工程重要部分、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采用照相、摄像、检测等手段控制。 主要工作制度:技术文件审核、审批制度;原材料、构件和工程设备检验制度;工程质量检验制度;工程计量付款签证制度;会议制度;施工现场紧急情况报告制度;工程报告制度;工程验收制度。 对工程的检验方法,首先是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的检验;工程所用的原材料(水泥、钢筋)进场时必须出示出厂合格证、出厂质量检验报告。并按规定在开工前抽取一定数量样本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质量检验。对于中间产品(砼的砂、粗细骨料)除了在料场检验其感观质量外,按规定也要进行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doc

附录C 项目设计有关公式 C1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正常流量——设计典型年内的灌水高峰时期渠道需要通过的流量。该项为渠道纵横断面和渠系建筑物设计的依据。 加大流量——为满足特殊情况(如改变灌溉作物种植比例,扩大灌溉面积,或遇到特大旱情等),短时内加大输水的要求,而予以增大的渠道设计流量。通常是根据正常流量,适当选择加大百分数来确定,该项指标为设计渠顶高程的依据。 最小流量——在河流水源不足,种植面积减小,或给灌水定额较小的作物供水时,出现渠道最小流量。该项指标主要用于校核下一级渠道水位的控制条件和奎水建筑物位置以及校核渠道中的淤积。 C1.1 选择灌溉制度,确定灌溉方式及由支渠同时供水的下级渠道(斗、农)数目。 C1.2 确定支渠及农渠应送至田间的净流量: 式中: Q bfn=ωb·q n?????????(C1)Q bnt——支渠配给田间的净流量,m3/s; 式中:ωb_支渠控制的灌溉面积,万亩;q n——灌水模数(m3/s/万亩)。 Q ln==Q bfn/n·k·n f????????(C2)Q ln——农渠净流量,m3/s;n——支渠以下同时灌水的斗渠数;k——斗渠以下同时灌水的农渠数;n f——田间水利用系数。 C1.3 推算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毛流量) 式中: 农渠毛流量:Q LG =Q ln+S1·L 1?????(C3)Q LG——农渠毛流量,m3/s; 式中:Q ln——农渠净流量,m3/s;S1——农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 ;L1——农渠平均灌水长度取1/2 的农渠长度,km。 斗渠的毛流量:Q dG=k ·Q LG +S a·L a????(C4)Q dG——斗渠毛流量,m3/s;k——斗渠以下同时灌水的农渠数;S a——斗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 ; 式中:L a——斗渠最大平均工作渠段长度,km 支渠的毛流量:O bG=n·Q dG+S b·L b????(C5) O bG——支渠的毛流量,m3/s n——支渠以下同时灌水的斗渠数;S b——支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L b——支渠的工作长度,km。 于渠各段设计流量的推算,在求得各支渠口的毛流量后,可从最远一条支渠的取水口依次向上推算出干渠各段的设计流量。 C2 灌溉渠道横断面设计 C2.1 渠道断面宽深比 α=b/h????????(C6)

灌溉渠道

根据提供的资料,设计灌溉渠道。 (1)基本资料:本灌区为我国北方黄土区某一中型灌区,系统由河流有坝取水自流灌溉系统组成,净灌溉面积共计4.86万亩。灌溉渠道系统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灌溉渠道系统中有长度为0.4千米的总干渠一条,干渠二条,支渠四条,支渠以下有各级配水渠道及田间工程,各支渠自干渠取水地点,控制面积等如表1所示,干渠支渠实行续灌,斗渠以下为轮灌。表1

其中北二支渠包括六条斗渠,分两组(斗1-3和斗4-6)轮灌,其中2、3、4、5条斗渠各分两块轮灌田块,每个轮灌田块内有三条农渠同时工作,每条农渠控制面积相等,η农=0.90。η田=0.98,如上图所示,基本数据见表2。 全灌区各条支渠控制面积内,作物种植种类及其各种种植组成百分比均相同,在灌水高峰期内,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占净灌溉面积的百分比α=50%,灌水定额m1=60m3/亩;棉花的种植百分比α=30%,灌水定额m2=50m3/亩;玉米的种植面积百分比α=20%,灌水定额m3=40m3/亩,该次灌水延续时间T=12天(t=22小时)。 根据灌区土壤调查分析得知灌区土壤为中等密实、透水性中等的粘壤土(A=1.9,m=0.4)。 渠首为有坝取水枢纽,河床底部高程为88.0m,进水闸前设计正常水位高程92.5m,水源含沙量不大。地面高程坐标如表3。

表3 (2)设计要求 渠道中设计流量推算,其中包括取水口、北一支渠、北二支渠、南干渠各设计断面的设计流量; 纵横断面设计; 计算桩号0+000到5+100的各设计断面的水力要素; 绘制0+000到5+100的纵剖面图和典型横断面图; 用图例表示建筑物形式和位置。

灌溉渠系规划

第一节灌溉渠系规划 一、灌溉渠系概述 1.灌溉渠系的组成 灌溉渠系由各级灌溉渠道和退(泄)水渠道组成。灌溉渠道按其使用寿命分为固定渠道和临时渠道两种:多年使用的永久性渠道称为固定渠道;使用寿命小于一年的季节性渠道称为临时渠道。按控制面积大小和水量分配层次又可把灌溉渠道分为若干等级:大、中型灌区的固定渠道一般分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四级,如图4-1所示;在地形复杂的大型灌区,固定渠道的级数往往多于四级,干渠可分成总干渠和分干渠,支渠可下设分支渠,甚至斗渠也可下设分斗渠;在灌溉面积较小的灌区,固定渠道的级数较少;如灌区呈狭长的带状地形,固定渠道的级数也较少,干渠的下一级渠道很短,可称为斗渠,这种灌区的固定渠道就分为干、斗、农三级。农渠以下的小渠道一般为季节性的临时渠道。 退、泄水渠道包括渠首排沙渠、中途泄水渠和渠尾退水渠,其主要作用是定期冲刷和排放渠首段的淤沙、排泄入渠洪水、退泄渠道剩余水量及下游出现工程事故时断流排水等,达到调节渠道流量、保证渠道及建筑物安全运行的目的。中途退水设施一般布置在重要建筑物和险工渠段的上游。干、支渠道的末端应设退水渠道。 2.灌溉渠道的规划原则 1) 干渠应布置在灌区的较高地带,以便自流控制较大的灌溉面积。其他各级渠道亦应布置在各自控制范围内的较高地带。对面积很小的局部高地宜采用提水灌溉的方式,不必据此抬高渠道高程。 2) 使工程量和工程费用最小。一般来说,渠线应尽可能短直,以减少占地和工程量。但在山区、丘陵地区,岗、冲、溪、谷等地形障碍较多,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若渠道沿等高线绕岗穿谷,可减少建筑物的数量或减小建筑物的规模,但渠线较长,土方量较大,占地较多;如果渠道直穿岗、谷,则渠线短直,工程量和占地较少,但建筑物投资较大。究竟采用哪种方案,要通过经济比较才能确定。 3) 灌溉渠道的位置应参照行政区划确定,尽可能使各用水单位都有独立的用水渠道,以利管理。 4) 斗、农渠的布置要满足机耕要求。渠道线路要直,上、下级渠道尽可能垂直,斗、农渠的间距要有利于机械耕作。 5) 要考虑综合利用。山区、丘陵区的渠道布置应集中落差,以便发电和进行农副业加工。 6) 灌溉渠系规划应和排水系统规划结合进行。在多数地区,必须有灌有排,以便有效地调节农田水分状况。通常先以天然河沟作为骨干排水沟道,布置排水系统,在此基础上,布置灌溉渠系。应避免沟、渠交叉,以减少交叉建筑物。 7) 灌溉渠系布置应和土地利用规划(如耕作区、道路、林带、居民点等规划)相配合,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方便生产和生活。 二、干、支渠的规划布置形式 干、支渠的布置形式主要取决于地形条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山区、丘陵区灌区的干、支渠布置 山区、丘陵区地形比较复杂,岗冲交错,起伏剧烈,坡度较陡,河床切割较深,比降较大,耕地分散,位置较高。一般需要从河流上游引水灌溉,输水距离较长。所以,这类灌区干、支渠道的特点是:渠道高程

灌溉渠道设计

农渠横断面设计 设计流量是进行水力计算,确定渠道过水断面尺寸的主要依据,合理的渠道、横断面除了满足渠道的输水、配水要求外,还应满足渠床稳定条件,包括纵向稳定和平面稳定两个方面。纵向稳定要求渠道在设计条件下工作,不发生冲刷和淤积,或在一定时期内冲淤平衡。平面稳定要求渠道在设计条件下工作时,渠道水流不发生左右摇摆。 渠道横断面尺寸要依据渠道设计流量通过水力计算加以确定。一般情况下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即 Q=AC Ri 式中:Q—渠道设计水深(m3/s) A—渠道过水断面面积(m2) R—水力半径 i—渠底比降 1R1/6进行计算,其中n为糙C—谢才系数,一般采用满宁公式C= n 率 农渠的渠底比降,应尽可能选用和地面相近的渠底比降,此处取i=0.0029。渠床糙率系数:采用砼护面,预制板砌筑,n=0.017. 农渠采用梯形断面,渠道内、外边坡系数m=1.25。 采用试算法: 初选定b=0.36m, n=0.017, Q=0.123 m3/s, i=0.0029 经试算得h=0.23m A=(b+mh)h=0.149 (m2) V=Q/A=0.8255 (m/s)

渠道的不冲流速和土壤性质,水流含砂量,断面水力要素有关,一般土渠的不冲流速为V= 5.0(m/s) 所以,V不冲=KQ0.1 = 5×0.1230.1=4.054 (m/s) 渠道的不淤流速,由不淤流速经验公式: V不淤=C0Q0.5 式中:C0为不淤流速系数,随渠道流量和宽深比而变,此处取C0=0.4 V不淤=0.4×0.1230.5=0.140(m/s) V不淤=0.140(m/s)

喷灌系统管道施工设计方案

昌平创新园东区环境建设项目(一期)(二 期)工程 绿化喷灌系统管道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北京城市之光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13) 1.1.2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 1.1.3工程施工合同。 1.2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昌平创新园东区环境建设项目(一期)、(二期)2.建设地点:北京昌平区沙河镇踩河新村B05地块 3.建设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4.工程分类:第一部分:施工区内的全部园林绿化工程:包括平整场地、草坪、灌木、乔木等的采购、植栽,植栽所需耕植土的铺置或更换,各种基础土方开挖、消纳、地形塑造、整理修正地形等施工;第二部分:施工区内的各景点构(建)筑物工程:包括园林小品如:树池、水景、挡墙、景观墙、坐凳、耐候钢板等的材料采购及施工;第三部分:施工区内路面铺装工程:包括涌路、广场、小景等的路基、路面铺装材料采购及施工;第四部分:施工区内的各种照明强电管线工程:包括景观照明、配电系统、灯具安装及其基础等材料采购及施工;第五部分:施工区内的水景系统工程:包括水景系统、排水沟、水泵及给排水系统管线的材料采购及施工;第六部分:绿地浇灌系统工程:包括阀门井、给排水管线、灌溉设备等材料采购及施工。 1.3 喷灌设计参数及说明 喷灌系统采用解码器无线自控系统,系统组成由WVC-100无线接收器、DUAL型解码器、ROAM无线遥控器、直流电磁阀和WSS无线气候传感器组成,可根据气候自动改变当天灌水持续时间,也可通过无线遥控器直接打开电磁阀进行临时灌水,极端气候系统可自动停止,避免水

浅谈农田水利农田灌溉渠道工程的设计

浅谈农田水利农田灌溉渠道工程的设计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作为现今农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建设部分,在实际进行建 设的过程中能够针对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工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针对其在设计中 存在的使用材料、水流地面、渠道坡降等方面的问题,积极的提出工程设计的优 化方案,从而为建设高效益的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奠定良好工程设计基础。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设计;方案优化 现今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基于不同地区的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水资源的 需求不同的基础上,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是非常必要的。而对于实际农业种植来讲,建设高效率的农田水利施工工程对于整体上促进农业种植效益的提高具有关键性 的作用。而现今基于农田水利工程在实际建设中已经具有长时间的建设经验,现 代化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有必要在传统的灌溉工程建设的基础上,针对其 现实建设中存在队伍问题,积极的提出优良的改进对策,从整体设计方案的优化 促进整个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设计及应用。 1.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设计问题 1.1使用材料问题 对于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设计而言,其在科学的计划设计方案完成的基础上,在前期的工程建设准备工作完善的请讲下,对于决定整个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 的设计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的是灌溉渠道工程设计中国所使用的相关材料。而且 材料的高质量引进使用对于整个工程高质量的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基于这一 方面分析,现今部分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 了关于材料使用方面的问题。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而言,其建设的最为主要的目的 是将相关部分的水流经过管道的作用正确的引入农田中,从而起到灌溉的作用, 所以在整个水流引流的过程中一方面为了能够起到良好的灌溉效益;另一方面为 了能够避免对水资源的浪费,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材料的使用要尽量选择使用防 渗性能好的材料,尤其是防渗效果好的管道材料的选择。具体而言,首先在灌溉 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如果选择建设效果好、防渗效果好的混凝土材料,但是在 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部分原材料不足或不存在而不能满足防渗效果好的混凝土 材料的配置。另一方面,在灌溉工程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其建设的具体位置不同、 地形地势的高度也是不同的,所以在灌溉工程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材 料的热胀冷缩的现象,是否会影响到实际灌溉工作的进行。此外,在现今水资源 比较缺乏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现则比较轻薄的材料,选择这种 类型材料的原因是这些材料的抗氧化性强、防渗功能好、且使用的时间长,现今 被广泛的应用于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设计及使用中。 1.2水流的地面落差问题 现今,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设计最大的目的则是解决农业种植过程中存在的 水资源不足的现象,且通过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期可以通过在科学的计算的 基础上,通过采用合理的水流方式,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所以,这就要求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实际存在的过程中除了要实现水资源利 用的最大化,同时还要科学的控制水流过程中由于地面落差的问题的存在而出现 的冲刷地面现象的发生。如果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部队这一问题加以合理的控制,则会对对当地的地面环境形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针对这一问题的存在,在 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多级流水落地障碍,以此逐步的降低水流地面落 差的距离,降低其由于高落差而产生的严重的冲刷问题。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 灌溉水利用系数在水土平衡和渠道设计流量分析中使用。 一、用模式分析法计算渠道灌的灌溉水利用系数 1计算公式 (1)灌溉水利用系数:η= 式中:——渠系水利用系数,可用各级渠道水利用系数连 乘求得。 ——田间水利用系数。 (2)渠道水利用系数 在无实测资料时按下式计算: =1- 土渠:= 衬砌渠:= 式中:——渠道单位长度水量损失率(%.km) L——渠道长度(km) K——土壤透水性系数,可从表查得 m——土壤透水性指数,可从表查得 ——衬砌渠道渗水修正系数,可从表查得 2 参数选择 (1)设计净流量: 1)干渠:Q净=q s A干=0.368 2.46=0.972m3/s

2)支渠:Q净==m3/s 3)斗渠:Q净=n Q农净=20.091=0.182 m3/s 4)农渠:Q净= ==0.091 m3/s (2)渠道长度: 1)干渠:1条,长12.6km砼板防渗结构,灌溉面积2.64万亩。标准条田规格:长宽=700250=262.5亩拆合标准条田100块2)支渠:4条,总长7.6km,平均长1.9km,平均灌溉面积0.66万亩,拆和标准条田25块 3)斗渠:14条,总长21km,平均长1.5km,平均灌溉面积0.1886亩,拆和标准条田7块 4)农渠:100条,总长0.65km,平均长度0.65km (3)m、k、的选择 查表沙壤土:K=3.4,m=0.5 查表干渠砼板衬砌:=0.15-0.05,取=0.10 支渠浆砌石衬砌:=0.20-0.10取=0.15 3.渠道水利用系数计算 利用渠道净流量、渠道长度及选择的参数计算各渠道水利用系数,考虑到蒸发损失,管理损失及衬砌渠道在使用期防渗性能降低等因素,并结合现场调查,对计算值作适当调整作为采用值。 渠道水利用系数 渠道Q L

第五章灌溉渠道系统

第五章灌溉渠道系统 指从水源取水、经过渠道和建筑物向农田供水,并由田间工程进行灌溉的工程系统。按输水方式的不同可分渠道灌溉系统和管道灌溉系统两大类。 组成: A.渠首工程(取水枢纽) B.输配水工程(渠道) C.田间工程。 §5—1 灌排渠系规划布置 一、灌排渠系的组成及布置原则 (一)灌排渠系的组成 1、灌溉系统: (1)渠首工程 (2)灌溉渠道:干、支、斗、农渠等固定渠道 有些情况下可能多于或少于四级。 (3)渠系建筑物 (4)田间渠系工程:毛渠(临时渠道)、灌水沟哇等 2、退水、泄水渠道 主要用于保证渠系安全运行。一般在干、支渠末端应设置退水渠。 3、排水系统 (1)田间排水工程:毛沟、小沟、墒沟等 (2)排水沟:干、支、斗、农沟 (3)排水建筑物:排水闸、涵、站等 (4)排水容泄区:河流、湖泊、大江、大湖、大海等 (二)灌排渠系的布置原则 1、干渠布置在高处,以控制较大面积。 对于局部高低存在的情况,可以考虑采用其他灌水方法解决。 2、布置使得工程量和工程费用最低。 渠道顺直、减少建筑物数量和规模。 渠道填方和挖方量尽可能接近。 大部分需要进行方案比较才能确定。 3、考虑行政区划,尽可能用水单位和渠道独立。 4、斗渠、农渠满足机械化耕作要求; 各级渠道相互垂直,间距适宜。 5、考虑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发电、养殖、工业和城镇供水等。 6、灌溉渠系布置必须和排水系统布置相结合。 尽量利用原有的水系。 尽量避免沟、渠交叉,减少交叉建筑物。 7、和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 渠道布置考虑道路、林带、居民点位置,减少拆迁费用。 二、丘陵山区灌排渠系的规划布置 水利特点是:排水比较通畅,但干旱问题比较突出。山丘灌溉渠道布置的关键是布置干渠。 (一)干渠的两种布置形式 (1)干渠沿等高线布置 (2)干渠垂直于等高线布置 支、斗、农渠布置 支渠垂直于干渠,其间距由地形条件决定。 斗渠间距一般为:400~800m;农渠间距一般为:100~200m 两种布置形式: (1)灌排相邻适用于单一坡向地形 (2)灌排相间适用于平坦,或有微起伏 山丘区渠道可采用“长藤结瓜”式布置。 多水源,充分利用蓄水能力(小塘坝)和当地径流。 提高灌溉工程的利用效率。 提前补水到沟塘,可减少泵站规模(淳东灌区) 多水源供水,减少渠道规模 (二)平原区干支渠布置 干渠多大致沿等高线布置,处于较高位置; 并非严格平行等高线 支渠大体和等高线垂直 (三)、圩区 圩区特点: 地势低洼,在最高洪水位和最低于洪水位之间; 排水是主要问题;一般中间低,四周高。 干、支渠布置:干渠多沿圩堤布置;灌溉系统级别较少。 三、斗渠和农渠规划 斗农渠规划要求:

实例分析小型农田灌溉渠道整治

实例分析小型农田灌溉渠道整治方法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县农田灌溉渠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比较了以往渠道整治措施,提出了适合某县农田灌溉渠道整治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实例分析;农田;灌溉渠道;整治方法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unty farmland irrigation channels present situation,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previous channel regulation measures, and puts forward the main way suited the county farmland irrigation channels treatment. key words: case analysis; irrigation; irrigation channels; treat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tv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而加强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是改造加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小型农田灌溉渠道的建设是农田水利工程实施建设的重中之中,意义非常重大。农田灌溉渠道整治改造方式对工程的节约用水、资金投入、

浅谈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917122691.html, 浅谈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设计 作者:樊超峰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7年第08期 摘要: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渠道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渠道设计不合理,就会影 响灌溉工程的施工,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对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际案例对灌溉渠道工程的设计加以说明。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灌溉渠道工程;U形槽 中图分类号:S27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https://www.doczj.com/doc/4917122691.html,ki.kjycx.2017.08.091 水资源不仅是一种基础性能源,还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在农田水利中采用灌溉技术,目的就是要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要确保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质量,就要规划设计好灌溉渠道。否则不仅无法节约水资源,还会造成极大浪费。 1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1 安全第一 农田水利灌溉的渠道必须安全、可靠,才能被投入使用。如果在渠道的布置过程中出现高填方、深挖方地段,就会影响灌溉质量,还可能为施工过程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在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设计中,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如果渠道需要经过山丘地形,应尽可能地与溪流、河流等保持最大的距离。如果渠道与溪流、河流的距离太短,容易被洪山冲毁。而沿线的干渠应布置在地质条件比较好的区域,要尽可能地避免在干渠内出现强透水的土质和已经被风化的岩层。而在设计沿渠时,周边要有诸如泄水闸和溢洪堰等泄洪、排洪配套设施。 1.2 最大化利用水资源 农田灌溉的目的就是要将水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在灌溉渠道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力求实现水资源的最大价值。在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需要将水资源输送到相应的农田中,输送过程难免会损失一部分水资源。因此,在设计农田水利灌溉渠道时,要尽可能地降低水资源的损失值,减少资源浪费。并且,灌溉渠道的功能要齐全,比如集水功能、排水功能等,在将水资源用于灌溉的同时,还可将其利用起来发电,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 1.3 充分利用各种地形 地形是农田水利灌溉渠道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在设计时,要充分利用不同的地形条件,构建出最利于灌溉的渠道。比如,在位置比较高的区域布置灌溉渠道,在位置比较低的区域布置相应的排水通道。渠道应尽量做到自流排水,灌溉不需要过多的人工操作,水流会沿着

灌溉渠道设计规范

UDC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 ××××—×× 灌区规划导则 Guidelines for Irrigation Areas Programming (征求意见稿) ××××—××—×× 发布××××—××—×× 实施 中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联合发布 中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UDC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 ××××—×× 水利灌区规划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irrigation areas Programming of water resources (征求意见稿) ××××—××—×× 发布××××—××—×× 实施 中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联合发布 中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水利灌区规划规范 GB ××××—×× 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 为加强灌区规划工作,提高灌区规划水平,促进灌区水土资源合理开发与持 续利用,特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新建大型灌区规划和已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 1.0.3 灌区规划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方针,政策,加强调查研究,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多方案比选论证,确定灌区建设最佳方案.

1.0.4 编制灌区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与流域或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 调. 2 以节水增效为中心,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水分生产率为目 标,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3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注重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4 注重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灌区生态环境. 5 灌区的管理体制与水价的形成机制应有利于灌区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6 重视灌区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灌区管理现代化水平. 1.0.5 灌区规划应在分析现状水平年的基础上,分别研究近期和远期两个水平年, 以近期为重点,近,远期相结合. 1.0.6 灌区规划应根据灌区实际,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 制 定科学合理的灌区灌溉与排水标准. 1.0.7 灌区规划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资料 2.0.1 灌区规划应认真调查搜集灌区内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土壤,资源,水利工程现状,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 2.0.2 灌区规划调查搜集的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灌区地形,地貌,河流水系,自然概况等资料; 2 降水,蒸发,气温,气压,风力,风向,日照,霜期,冰冻期,冻土深度等 气象,水文特征值资料,河沟,水库,承泄区的水位,流量,泥沙,水质等实测资 料; 3 灌区地形图; 4 区域地质图及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水文地质图等; 5 土壤类型,质地,分布状况,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水分特性等土壤普查资料, 盐碱地改良试验资料等; 6 灌区内城乡供水,灌溉,排水,防洪等工程设施的现状及运用情况; 7 土壤侵蚀类型,侵蚀强度,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水土流失规律及发展趋势, 水土保持及环境现状等; 8 灌区土地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规划,水库,塘坝蓄水利用, 河(湖)水利用,地下水与泉水利用,灌溉回归水利用,城市生活与工业污废水利用,现状各业供用水量,用水效率及存在的问题,规划供用水情况等; 9 灌区历年发生的洪,涝,旱,盐,碱,渍,风灾害情况,受灾范围,成灾面 积,受灾原因,减产情况,经济损失,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等; 10 天然建筑材料的调查等; 11 灌区内的行政区划,人口,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土地面积,耕地面积, 种植结构,耕作制度,农业单产,总产,林牧渔业生产,工农业发展布局,交通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