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第1节

第四章 第1节

第四章 第1节
第四章 第1节

第1节任意角、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最新考纲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的概念;2.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3.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知识梳理

1.角的概念的推广

(1)定义:角可以看成平面内的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2)分类

(3)终边相同的角: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β|β=α+k·360°,k∈Z}.

2.弧度制的定义和公式

(1)定义: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弧度记作.

(2)公式

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

1.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规律: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2.若α∈,则α>α> α.

3.角度制与弧度制可利用180°=π 进行互化,在同一个式子中,采用的度量制度必须一致,不可混用.

诊断自测

1.思考辨析(在括号内打“√”或“×”)

(1)小于90°的角是锐角.()

(2)锐角是第一象限角,反之亦然.()

(3)将表的分针拨快5分钟,则分针转过的角度是30°.()

(4)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也一定相等.()

解析(1)锐角的取值范围是.

(2)第一象限角不一定是锐角.

(3)顺时针旋转得到的角是负角.

(4)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

答案(1)×(2)×(3)×(4)×

2.角-870°的终边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解析由-870°=-3×360°+210°,知-870°角和210°角终边相同,在第三象限. 答案 C

3.集合中的角所表示的范围(阴影部分)是()

解析当k=2n(n∈Z)时,2nπ+≤α≤2nπ+,此时α表示的范围与≤α≤表示的范围一样;

当k=2n+1(n∈Z)时,2nπ+≤α≤2nπ+,此时α表示的范围与≤α≤表示的范围一样.

答案 C

4.(必修4P15T2改编)已知角θ的终边过点P(-12,5),则θ=.

解析∵角θ的终边过点P(-12,5),∴x=-12,y=5,r=13,∴θ==-. 答案-

5.已知在半径为120 的圆上,有一段弧长是144 ,则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数为.

解析由题意知α===1.2 .

答案 1.2

考点一角的概念及其集合表示

【例1】(1)若角α是第二象限角,则是()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一或第三象限角

D.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2)终边在直线y=x上,且在[-2π,2π)内的角α的集合为.

解析(1)∵α是第二象限角,∴+2kπ<α<π+2kπ,k∈Z,

∴+kπ<<+kπ,k∈Z.

当k为偶数时,是第一象限角;

当k为奇数时,是第三象限角.

(2)如图,在坐标系中画出直线y=x,可以发现它与x轴的夹角是,

在[0,2π)内,终边在直线y=x上的角有两个:,π;在[-2π,0)

内满足条件的角有两个:-π,-π,故满足条件的角α构成的集

合为.

答案(1)C(2)

规律方法 1.利用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求适合某些条件的角:先写出与这个角的终边相同的所有角的集合,然后通过对集合中的参数k赋值来求得所需的角. 2.确定kα,(k∈N*)的终边位置的方法

先用终边相同角的形式表示出角α的范围,再写出kα或的范围,然后根据k的可能取值讨论确定kα或的终边所在位置.

【训练1】(1)(一题多解)设集合M=,

N=,那么()

=N?N

?M∩N=?

(2)已知角α的终边在如图所示阴影表示的范围内(不包括边界),则角α用集合可表示为.

解析(1)法一由于M=={…,-45°,45°,135°,225°,…},

N=={…,-45°,0°,45°,90°,135°,180°,225°,…},显然有M?N,故选B.

法二由于M中,x=·180°+45°=k·90°+45°=(2k+1)·45°,2k+1是奇数;而N 中,x=·180°+45°=k·45°+45°=(k+1)·45°,k+1是整数,因此必有M?N,故选B.

(2)在[0,2π)内,终边落在阴影部分角的集合为,

所以,所求角的集合为(k∈Z).

答案(1)B(2)(k∈Z)

考点二弧度制及其应用(典例迁移)

【例2】(经典母题)已知一扇形的圆心角为α,半径为R,弧长为l.若α=,R=10 ,求扇形的面积.

解由已知得α=,R=10,

∴S

=α·R2=··102=(2).

扇形

【迁移探究1】若本例条件不变,求扇形的弧长及该弧所在弓形的面积.

解l=α·R=×10=(),

S弓形=S扇形-S三角形=·l·R-·R2·

=··10-·102·

=(2).

【迁移探究2】若本例条件改为:“若扇形周长为20 ”,当扇形的圆心角α为多少弧度时,这个扇形的面积最大?

解由已知得,l+2R=20.

所以S==(20-2R)R=10R-R2=-(R-5)2+25,

所以当R=5 时,S取得最大值25 2,此时l=10 ,α=2 .

规律方法应用弧度制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利用扇形的弧长和面积公式解题时,要注意角的单位必须是弧度;

(2)求扇形面积最大值的问题时,常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利用配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3)在解决弧长问题和扇形面积问题时,要合理地利用圆心角所在的三角形.

【训练2】(2019·成都诊断)若圆弧长度等于该圆内接正方形的边长,则其圆心角的弧度数是.

解析设圆半径为r,则圆内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r,

∴正方形边长为r,

∴其圆心角的弧度数是=.

答案

考点三三角函数的概念

【例3】(1)(2019·青岛模拟)已知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则

α·α=()

A.-

B.±

C.-

D.±

(2)若角θ同时满足θ<0且θ<0,则角θ的终边一定落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满足α≤-的角α的集合为.

解析(1)由2=+y2=1,得y2=,y=±.

当y=时,α=,α=-,

此时,α·α=-.

当y=-时,α=-,α=,

此时,α·α=-.

(2)由θ<0知θ的终边在第三、四象限或y轴负半轴上,由θ<0知θ的终边在第二、四象限,故选D.

(3)作直线x=-交单位圆于C,D两点,

连接,,则与围成的区域(图中阴影部分)即为角α终边的范围,故

满足条件的角α的集合为

.

答案(1)C(2)D

(3)

规律方法 1.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需确定三个量:角的终边上任意一个异于原点的点的横坐标x,纵坐标y,该点到原点的距离r.

2.根据三角函数定义中x,y的符号来确定各象限内三角函数的符号,理解并记忆:“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3.利用三角函数线解三角不等式时要注意边界角的取舍,结合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正确写出角的范围.

【训练3】(2019·江西百校联考)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若α=,则m的值为()

A.27 C.9

解析∵==m-=,∴m-1=33=27,

∴m=,故选B.

答案 B

基础巩固题组

(建议用时:25分钟)

一、选择题

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是第二象限角;②是第三象限角;③-400°是第四象限角;④-315°是第一象限角.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是第三象限角,故①错误=π+,从而是第三象限角,②正确.-400°=-360°-40°,从而③正确.-315°=-360°+45°,从而④正确.

答案 C

2.下列与的终边相同的角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2kπ+45°(k∈Z) ·360°+π(k∈Z)

·360°-315°(k∈Z) π+(k∈Z)

解析与的终边相同的角可以写成2kπ+(k∈Z),但是角度制与弧度制不能混用,所以只有答案C正确.

答案 C

3.已知点P( α,α)在第三象限,则角α的终边在第象限()

A.一

B.二

C.三

D.四

解析由题意知α<0,α<0,∴α是第二象限角.

答案 B

4.(2019·石家庄调研)已知角θ的终边经过点P(4,m),且θ=,则m等于()

A.-3

B.3 D.±3

解析θ==,解得m=3.

答案 B

5.点P从(1,0)出发,沿单位圆逆时针方向运动弧长到达Q点,则Q点的坐标为()

解析点P旋转的弧度数也为,由三角函数定义可知Q点的坐标(x,y)满足x==-,y==.

答案 A

6.设θ是第三象限角,且θ

2))=-,则是()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解析由θ是第三象限角,知为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θ

2))=-,∴≤0,综上知为第二象限角.

答案 B

7.若一圆弧长等于其所在圆的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则其圆心角α的弧度数为()

D.2

解析设圆半径为r,则其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r,所以r=α·r,∴α=.

答案 C

8.(2019·西安模拟)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上,则2θ=()

A.-

B.-

解析由题意知,θ=2,即θ=2 θ,将其代入2θ+2θ=1中可得2θ=,故2θ=22θ-1=-.

答案 B

二、填空题

9.(必修4P10A6改编)一条弦的长度等于半径,这条弦所对的圆心角大小为弧度. 解析弦与两条半径构成等边三角形,圆心角为.

答案

10.设P是角α终边上一点,且=1,若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Q,则Q点的坐标是.

解析由已知P( α,α),则Q(-α,-α).

答案(-α,-α)

11.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面积为,则扇形的弧长等于.

解析设扇形半径为r,弧长为l,

则解得

答案

12.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3a-9,a+2),且α≤0,α>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α≤0,α>0,

∴角α的终边落在第二象限或y轴的正半轴上.

∴∴-2

答案(-2,3]

能力提升题组

(建议用时:10分钟)

13.已知角α的终边上一点P的坐标为2π

3,

3)),则角α的最小正值为()

解析由题意知点P在第四象限,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得α==,故α=2kπ-(k ∈Z),所以α的最小正值为.

答案 D

14.给出下列命题:

①第二象限角大于第一象限角;②三角形的内角是第一象限角或第二象限角;③不论是用角度制还是用弧度制度量一个角,它们与扇形的半径的大小无关;④若α=β,则α与β的终边相同;⑤若θ<0,则θ是第二或第三象限的角.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解析举反例:第一象限角370°不小于第二象限角100°,故①错;当三角形的内角为90°时,其既不是第一象限角,也不是第二象限角,故②错;③正确;由于=,但与的终边不相同,故④错;当θ=-1,θ=π时既不是第二象限角,也不是第三象限角,故⑤错.综上可知只有③正确.

答案 A

15.(2019·许昌调研)设α是第二象限角,P(x,4)为其终边上的一点,且α=x,则α=.

解析因为α是第二象限角,所以α=x<0,

即x<0.又α=x=,

解得x=-3,所以α==-.

答案-

16.函数y=x-1)的定义域为.

解析∵2 x-1≥0,

∴x≥.

由三角函数线画出x满足条件的终边范围(如图阴影所示).

∴x∈(k∈Z).

答案(k∈Z)

第四章第一节 温度计 练习1

测试题 一、基础训练 1.温度表示物体的程度,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如图4-1-2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为,读作为. 2.如图4-1-2所示的装置,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操作中有两处错误是:①; ②. 3.小芳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量结果为36℃,所测体温低于实际体温的原因可能是() A.使用前未将水银面甩回最低的位置 B.体温计置于腋下的时间太长 C.体温计未与身体直接接触 D.没有及时读出体温计的数据 4.体温计是用来测人体温度的,它的刻度范围是℃,每1小格代表℃. 5.温度为0℃时() A.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B.冰已不存在,全部变成水 C.水蒸气不存在,只有冰水混合物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6.在制作液体温度计时,为了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玻璃管的内径细一些B.玻璃管的内径粗一些 C.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D.以上都不正确 二、能力训练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的冰与0℃的水冷热程度相同B.-20℃的冰比-15 ℃的水温度高 C.用体温计测沸水的温度 D.体温计使用前若示数在35℃以上应先甩几下 8.某同学测得沸水的温度只有92℃,失误较多,但下列操作中不可能产生这一失误的原因是() A.温度计的玻璃泡跟沸水没有长时间接触就读数 B.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浸没在沸水中 C.将温度计从沸水中取出读数 D.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沸水中,并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沸水中读数 9.两支内径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则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示数是() A.上升的高度一样,示数相等B.内径粗的升得低些,但示数相等 C.内径粗的升得低些,但示数小些D.内径细的升得高些,但示数大些10.炎热夏天的一天,气温为35℃,小明发现小红中暑了,为了快速测得小红的体温,小明用了一支读数为39℃的体温计直接给小红测量体温,结果发现体温计的示数仍然为39℃,则下列关于小红体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能高于39℃B.一定就是39℃C.可能低于39℃D.可能就是39℃11.将一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测量温度,仔细观察会发现温度计的示数是()A.一下就保持在100℃处不变了B.读数上升到100℃后才不变 C.先稍微下降一点,再上升到100℃附近后就保持不变了D.一直上升

第四章第一节

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 第一节增值税法律制度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是我国现阶段税收收入规模最大的税种。 一、增值税纳税人 (一)纳税人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是指: (1)销售货物的起运地或者所在地在境内; (2)提供的应税劳务发生地在境内。 单位,是指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个人,是指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二)纳税人的分类 认定标准: 下列纳税人不属于一般纳税人: (1)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 (2)个人(除个体经营者以外的其他个人)。 (3)非企业性单位。 (4)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企业。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实行登记制,登记事项由增值税纳税人向其主管税务机关办理。

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局规定标准,且符合有关政策规定,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书面说明。 个体工商户以外的其他个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不需要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书面说明。 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纳税人自其选择的一般纳税人资格生效之日起,按照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应纳税额,并按照规定领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三)扣缴义务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劳务,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其境内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在境内没有代理人的,以购买方为扣缴义务人。 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进口货物。 (一)销售货物 销售货物,是指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 (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简称应税劳务),是指有偿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三)进口货物 进口货物,是指申报进入中国海关境内的货物。 (四)视同销售货物行为 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4、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第四章热和冷第一节温度[物理教案]

第四章热和冷第一节温度 一、教学模式:活动——归纳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知道温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摄氏温标定标的规定。 (3)常识性了解液体温度计及体温计的构造和原理。 (4)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会使用液体温计和体温计测温度。 (2)能正确读温度计的示数。 (3)能正确用摄氏温标表示温度的方法。 3、情意目标: 通过练习使用温度计,培养学生探索趔的科学态度。 三、学习理论依据: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和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型。 四、教学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学生认知结构中无特别深刻的温度概念,所具有的对冷和热的感 受,及其广播电视中所知的气温的高低。 2、使能目标(过渡性目标):温度的概念→液体温度计的构造→摄氏温标的定 标规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表示法→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的关系→体温计的构造及原理→会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 3、支持性条件:分析,归纳,类比及操作技能。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摄氏温标的定标规定及用液体温计测量温度。 难点:摄氏温标的定标规定。 六、教学媒体: 投影或实物展示台,温度计(常用与体温计),其他的实验器材等。 七、教学程序: 1、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实验现象→归纳概括→温度计的应用。 2、教学流程:

1 / 1 八、教案说明: 本堂课教学中要突破的重点是摄氏温标的定标规定及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1 摄氏温标的定标讲述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温度计的玻璃管内径粗细是均匀的,然后教师具体的操作一下,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待玻璃管中的液柱稳定后,记下该刻度,(以目前的条件而言,要做成冰水混合物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作为0℃。最后定标100℃,在定标100℃时,应粗略的介绍1标大准大气压的含义,如上海的地理位置较为接近海平面位置,即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地面附近的大气压比较接近标准大气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也接近100℃。在学生大概了解标准大气压的含义后,教师可以具体操作将玻璃泡浸没在沸水中,待玻璃管中的液柱稳定之后,记下刻度表示100℃。 2 在讲授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教师不妨让一个学生到展示台具体操作,通过具体的操作再分析,且分析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肯定正确,指出错误的做法,从而概括使用温度计应注意的问题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备课必读资料 1、上科版物理教参(八年级)P43,4,1温度 2、物理学科课程标准。 3、物理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设计(市教研室编)(八年级) 4、优秀教案及录像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

第四章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 课前预习学案 一、 预习目标 预习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尝试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二、 预习内容 第一课时:遗传信息的转录 1. RNA 的组成、结构及分类 (1)基本单位: ,它是由一分子 、磷酸和碱基组成,组成RNA 的碱基有 。 (2)结构;一般是 链,长度比DNA 短,能通过 ,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 (3)分类:①在翻译过程中起模板作用的是 ; ②起转运作用的是 ; ③参与构成核糖体的是 。 2.转录(1)场所: ⑵模板: ⑶原料: ⑷配对原则: ⑸产物: (主要是mRNA ) ⑹过程:①解旋:________解开。 ②配对:细胞中游离的________与供转录用的DNA 的一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 ③连接:在________的作用下,依次连接,形成新的分子。 ④脱离:合成的________从DNA 链上释放,而后DNA 双链恢复。 第二课时:遗传信息的翻译 1.翻译 ①概念:在________中,以________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________的过程。 ②场所: ③模板: ④原料: ⑤运载工具: ⑥产物: 2.密码子 (1)概念:_______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这3个相邻碱基称为_______。 (2)种类:共有_______种,决定氨基酸的有_______种。 3.转运RNA (1)结构:形状像三叶草的叶,一端是携带______的部位,另一端有三个碱基。每个tRNA 的这3个碱基可以与mRNA 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称为______。 (2)种类:______种 小结: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 ( ) ( ) 基因 mRNA 蛋白质 细胞核 细胞质(核糖体)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⑴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⑵理解遗传信息与“密码子”的概念 ⑶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二、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探究活动一:遗传信息的转录 1.为什么RNA 适于作DNA 的信使?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蛋白质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在两者之间需要一个传递信息的信使——RNA 。能完成此任务的RNA 与其成分和结构有一定的关系。 (1)基因是有_________的_____片段; DNA 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_______中进行的。 (2)RNA 一般是____链,比 DNA 短,因此能够通过_______,从________转移到______中。 2.DNA 3.

人教版_八年级物理_第四章_第一节_温度计_练习题

温度计 一、填空题 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________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 __________温度,它把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2.平时的冷热常凭感觉,要准确判断冷热需用_________ ,使用时,首先要看清它的_______,然后要看清它的_______,这样才能正确读出所测的温度. 3.一般物体都是温度升高时体积_________,温度降低时体积_________.常用的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_____ 的规律制成的. 4.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表示为_________,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表示为_________ .1摄氏度就是将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等分成_________ 份,每一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5.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_________,常用的体温计的量程为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__,里面的液体是_________,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_________. 6.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_________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填“能”或“不能”) 7、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判断是否适合待测液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或; 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后要,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8、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将手伸进水中觉得不冷不热,水的温度大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是 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教材的最后还提供了大气环境检测的阅读材料, 关注健康、增强环保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教法指导: 1、 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报纸、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 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利用学生了解的当地素材和电视新闻中的实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景设计: 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对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大气环境质量、 1、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 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通过网络、报纸、图书等学会调查和分析资料,在欣赏、快乐的氛围中对所学知识渗透。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更加关注各种地理现象以及各类经济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 意识。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综合分析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 1课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引入: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 给我参谋一下?(生答略)。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 。恩,是热 带,气候四季炎热。我打算1月1日出发去海南,在去之前,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 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生答略)。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天气和气候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 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每个人密切有关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天气和气候 教师:展示课件,今天晚上到明天,北京,晴转多云,偏北风四级,最高气温 这则天气消息传达了哪些具体内容?你能说说天气的概念吗? (板书)天气的概念: 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和已经了解的天气预报的内容请同学们描述天气的概念。 14 C ,最低气温7 C 。请同学们注意 (同位交流) 讲解: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从同学们的回答看,我们不难知道天气有两个特点: 学生总结:时间短、变化快 尝试举例子说明天气的这两个特点。同学们纷纷举例:六月天,孩子面,说变就变 ------ (2)讨论 ①谁能说说,天气的变化与人类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班级姓名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 ▲3、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细胞质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动物细胞失水皱缩; (2)细胞质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动物细胞吸水膨胀; (3)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时→动物细胞保持原状;水分进出平衡。 4、动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细胞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所以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5、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6、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发生分离,此现象称为质壁分离; (2)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恢复原来的状态,此现象称为质壁分离复原。 7、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原生质层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所以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8、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1)内因(结构基础):原生质层具有半透性,且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2)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9、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几种现象分析: (1)mL的蔗糖溶液: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因为溶液浓度过

高,细胞过度失水,导致死亡。 (2)KNO3等无机盐溶液:能质壁分离,并能自动复原。因为细胞能主动吸收溶液中的K+和NO3-,使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渗透吸水。 (3)醋酸溶液:无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因为醋酸能杀死细胞,使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盐酸、酒精溶液类似) ▲10、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 ①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②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而且这种选择性具有普遍性。 1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生物膜的组成: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蛋白质是生物膜功能(选择透过性)的主要承担者。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具有流动性; (2)蛋白质分子的分布方式: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中。蛋白质分子的分布有不对称性。 (3)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4、糖被只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一层由细胞膜上的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其作用是:①保护、润滑;②细胞识别。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和脂质可以结合成糖脂。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应牢记知识点 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收水分膨胀。 ⑵、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失去水分皱缩。 ⑶、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等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3、原生质层指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⑴、细胞核在原生质层内(P—61图4—2) ⑵、原生质层可以被看作是一层半透膜。 4、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 ⑴、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⑵、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 ⑶、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原生质层逐渐膨胀恢复原态——质壁分离复原。 5、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因 ⑴、直接原因细胞失水。 ⑵、根本原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二、应会知识点 1、原生质指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不包括细胞壁)。 2、半透膜是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的人工膜。 3、选择透过性膜是生物膜。表现为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能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如细胞膜等生物膜。 4、半透膜只具有半透性而不具备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也具有半透性。 5、质壁分离过程中,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颜色由浅变深;复原过程中反之。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应牢记知识点 1、欧文顿(E .Overton)的发现和结论 ⑴、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 凡是脂溶性物质都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⑵、结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1925年荷兰科学家的实验发现和结论 ⑴、实验提取人红细胞中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 ⑵、发现单层分子的面积为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⑶、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3、1959年,罗伯特森(J .D .Robertsen)的发现和论断 ⑴、发现电镜下,发现细胞膜有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⑵、论断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四章热现象第一节温度计(1课时)——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第四章热现象第一节温度计(1课时)――初中物理 第一册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第四章热现象第一节温度计(1课时) 执教:山东省______ (省、市、区、县)环翠国际中学庞绍君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知道摄氏温度。 4?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难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具演示 演示用温度计,烧杯3个,冷水,温水,热水,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

学生实验室用温度计(2人1支)

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我们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粗糙。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温度 请一位同学操作图4-1实验,并说明感觉 教师:从这个实验中可知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种类很多,有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的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等。 二.温度计 1.构造和原理 实验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水银、酒精或煤油。泡上连着一根细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当温度升高时,泡内的液体膨胀,液面上升;温度下降时,泡内液体收缩,液面下降。从液面的位置可读出温度的数值。所以,

湘教版八年级上教案第四章第一节农业

第一节农业 第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农业概念、农业的五个部门及主要产品。 2.知道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3.运用农作物分布图,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4.明确我国畜牧业的种类,据图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及其优良畜种。 过程与方法 本节教学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讨论、感悟理解农业对于家庭、国家的重要意义,进而阐明农业的重要意义和概念。我国农业的发展,则通过古今对比、中外对比的方式培养学生历史、全面的分析问题的态度,进行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各种农作物和牧区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综合分析专题地图,并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和讨论来提高学生对概括性比较强的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积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充分肯定我国农业巨大的发展成就,丰富爱国情感;通过辩证分析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地位,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通过农产品、牧区的分布,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通过商品粮基地、农产品出口基地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世界上的地位。 2.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前景。 3.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分布,畜牧业的分布。 教学难点 我国农业各经济成分的分布规律及其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人方案①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吃的米饭、蔬菜、瓜果、鱼肉,穿戴的衣帽,都是由哪一个产业生产的或由哪一个产业提供原料?(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农业。)对,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我国的“农业”。 方案②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人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农业发展为本的经济史。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并且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你们知道什么是农业吗?你们又了解多少有关农业的知识呢? 方案③同学们,如果让你一个星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你会怎样?(学生会有各种回答,只要基本相符,都要肯定。)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在非洲,还有不少的居民长期处在饥饿之中,甚至死于饥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 在屏幕上展示出课本中将农业含义分解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1)狭义的农业是指什么? (2)广义的农业包括哪些生产部门? (3)农业的五个部门各生产哪些主要产品? 设问;以下活动,哪些属于农业生产活动 A.上山打野兔;B.野外采蘑菇;C.水塘养鱼(答案为C) 让学生齐声朗读“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这段阅读材料。 提问读了这段文章之后,你对中国农业有什么认识?讲述“我国农业的发展”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问我国农业是在汁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让学生观看一段旧中国农民逃荒讨米的录像资料,不要很长,一分钟左右。) 2.提问近20多年来,我国主要粮食的产量变化情况如何?(在屏幕上展示“中国稻谷、小麦产量的变化”图,或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该图。) 3.查找资料,让学生对比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 4.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春节前的农贸市场、农民居住的小楼房、农民的新生活等。 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广大农民不仅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正在向小康水平迈进,一些较发达的农村已达到富裕水平。 承转我们都知道,建国以来,我国的耕地面积没有增加,甚至还有所减少,为什么农产品的产量能大幅度增长呢?(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提问为什么单位面积产量能大大提高呢?(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只要基本符合,就多加肯定。) 展示“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图。然后小结建国以来我国对农业的投人逐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此外,生物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都使我国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在讲述“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时,可从有关媒体上查找一些具体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真实而具体的感受。 承转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让学生自己总结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教案总结

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科目生物(必修1)课型传统授课教学对象高二学生课题第4章种群与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设计人李晶 教学需要分析 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掌握种群和群落的概念;理解种群的特征及各个特征的关系;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种群密度调查法调查某一种群的密度;利用种群的特征来分析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计划生育、物种保护等社会现状有自己的见解和正确的态度。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必修3第4章第1节的内容,从本节课开始学生将从宏观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教材着重介绍了种群的4个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其中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是本节课的难点。学好本节课不仅为后面探讨种群数量的变化做好铺垫,也为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学生在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及必修3前三章生物个体生命活动调节部分对生物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物种保护等内容,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和生活常识,对学习本章有一定的铺垫作用。 教学准备 教学策略 结合已学知识将学生引入所设计的教学情景,每一部分内容都有问题引领,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锻炼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让学生先自主探究,然后教师引导分析讨论出现的问题,师生一起总结出样方法的注意事项。标志重捕法的教学设计一个数豆子的小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板书设计 第4章种群与群落 1.种群:一定区域、同种生物、全部个体 2.群落:同一时间、区域、各种生物、集合 3.个体、种群、物种的关系:(图) 种群A 物种群B 个体种个体 第1节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密度 1.概念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样方法: 取样方法:五点取样、等距取样 (2)标志重捕法 计算公式: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图)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出生率>死亡率♀>♂ ①出生率≈死亡率②♀≈♂ 出生率<死亡率♀<♂ 五、种群特征间的关系:(图) 年龄组成 预测 出生率种群数量死亡率 迁入率种群密度迁出率 影响 性别比例 六、种群的空间特征:(图) 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 - + -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一、考点聚焦 1.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突出特点是多变。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 常用天气符号的识别。 卫星云图的判读: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陆地,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的程度愈浓表示雨下的愈大 二、友情提醒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是短时段、具体、多变的;气候是多年、平均、稳定的。 三、中考必会—夯实基础 1.下列描述中,说明气候的是: A、在未来48小时内长江中下游地区将降温10℃左右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东边日出西边雨D、海南岛春秋相连,长夏无冬 2.下列描述中,能较科学描述天气的是: A、晴间少云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终年寒冷D地中海地区冬雨夏干 3.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我们叫它:A、东南风B、东风C、南风D、西北风4.卫星云图中,表示云区的颜色是: A、蓝色 B、绿色 C、红色 D、白色 5.下列表示沙尘暴的符号是: A S B S C D 解析:沙尘暴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S”,加上向右的箭头表示前进,组成沙尘暴符号。如果箭头向上,表示扬沙天气。 6. 请你判断:在下列天气情况下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合适(合适划“√”不合适“×”) ()1)、冬天,太阳升高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打篮球。 ()2)、突然间雷电交加,许多人只好躲在大树下避雨。 ()3)、春天已来了,天气预报说近几天有寒潮,农民们还是决定插秧。 四、中考名题 中考题:下图中下列天气符号表示霜冻的是: 1.变式题:右图天气符号自上而下,正确的表示是 A.雷雨、霜冻、降雪、雾 B. 降雪、雾、霜冻、雷雨 C. 降雪、雷雨、霜冻、雾 D. 雾、雷雨、降雪、霜冻 解析:上两题主要考察各种常用天气符号尤其对 于雾、霜冻、雷雨、冰雹、沙尘暴等特殊符号,需要加强记忆。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应牢记知识点 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收水分膨胀。 ⑵、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失去水分皱缩。 ⑶、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等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3、原生质层:指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⑴、细胞核在原生质层内(P—61图4—2) ⑵、原生质层:可以被看作是一层半透膜。 4、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 ⑴、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⑵、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 ⑶、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 进入细胞液,原生质层逐渐膨胀恢复原态——质壁分离复原。 5、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因 ⑴、直接原因:细胞失水。 ⑵、根本原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二、应会知识点 1、原生质:指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不包括细胞壁)。 2、半透膜:是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的人工膜。 3、选择透过性膜:是生物膜。表现为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能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如细胞膜等生物膜。 4、半透膜只具有半透性而不具备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也具有半透性。 5、质壁分离过程中,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颜色由浅变深;复原过程中反之。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应牢记知识点 1、欧文顿(E .Overton)的发现和结论 ⑴、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 凡是脂溶性物质都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⑵、结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1925年荷兰科学家的实验发现和结论 ⑴、实验:提取人红细胞中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一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农业(一) 【学习目标】 1、掌握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个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农产品四大出口基地。 4、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布。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布。 难点: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主学习】----我自信,我能行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要求:阅读教材83页,完成下面问题,比一比谁收获的知识最多。 1、概念: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的产业。 2、主要生产部门:农业包括、、、、。 二、中国农业的发展阅读教材84-85页,完成下面问题 1、历史悠久的农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最早栽培的国家。 2、我国农业发展较快:当前,我国的、、、、、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3、新型农业读85页课内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1)四大出口基地是:、、、等地。 (2)主要农产品有:花奔、、畜禽等。 三、主要农作物的分布阅读教材86页,完成下面问题 1、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和种类 (1)粮食作物以__________、___________、玉米,豆类、薯类为主。 (2)分布:南方属于______ __产区,北方属于_____ __集中产区,玉米,豆类,薯类的分布相对分散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等地,是重要的粮 食产区。在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粮食产品率较高的地区,国家建立了商品粮基地。 【合作研究】---我参与,我快乐 1.荔枝生产于中国南部,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栽培较多。“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时代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即使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老百姓,现在 也可以享受到一千多年前唐朝贵妃的“待遇”。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产品 生产和消费影响的角度,议一议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2.读课本图4-8、4-9中国北方居民与南方居民的主食有什么不同,跟当地种植的粮食作物 有关。想一想,北方与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各是什么? 3.读课本图4-7,说一说粮食作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分布特点【当堂达标】---我成功,我自豪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地区适合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是() A、三江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松嫩平原 D、成都平原 2、提供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等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A、畜牧业 B、林业 C、种植业 D、渔业 3、在地形陡峭的山区,水土容易流失,这里适宜发展() A、种植业 B、林业 C、牧业 D、渔业 4、下列行为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是() A、围湖造田 B、毁林开荒 C、退耕还林 D、开荒草原、种植粮食 5、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是()A、农业B、工业 C、商业D、交通运输业 6、我国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农产品是() A、棉花、油菜子、花生 B、水果、玉米、稻米 C、大豆、小麦、肉类 D、粮良、小麦、玉米 10、我国北方居民的主食是() A、面食B、大米C、奶酪D、肉类 【巩固拓展】 1、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副业、渔业、林 果业分别在甲、乙、丙三地何处发展较为合 理,试述其理由(1)甲地应发展业, 理由是; (2)乙地应发展业, 理由是; (3)丙地应发展业, 理由是; 2、读图,完成相关练习。请把A三江原平, B松嫩平原,C洞庭湖平原,D鄱阳湖平原, E成都平原这 G江汉平原6个粮食集中产区的 序号填注图中阴影中。

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 第1节测试题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目标导航 1.通过对种群特征的分析比较,说出种群的特征,理解其内在联系。2.联系实际,学会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阅读P 60-62) 1.种群的概念与数量特征 (1)概念三要素???? ? ①一定的自然区域②同种生物 ③全部个体 (2)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2.种群密度 (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意义:在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3)调查方法 ①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②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二、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阅读P 62-63) 1.出生率和和死亡率 (1)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迁入率和迁出率: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3.年龄组成

(1)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 增长型:幼年个体数大于成年、老年个体数 稳定型:各年龄期个体数比例适中 衰退型:幼年个体数小于成年、老年个体数 (3)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4.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意义:对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 (3)应用:利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性别比例―→降低害虫种群密度。 三、种群的空间特征(阅读P63)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主要类型有均匀分布型、随机分布型和集群分布型。 判断正误: (1)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就越多。() (2)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只能用标志重捕法。() (3)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4)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5)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变化趋势。() (6)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7)1000个人的村庄一年出生10个小孩,则出生率为10/(1000+10)×100%=0.9%。() 答案(1)×(2)×(3)√(4)√(5)√(6)×(7)× 解析(3)种群的各个特征对种群的数量变动都有一定的作用,但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年龄组成这三者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数量或者对种群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而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则是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的多少,对种群的个体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 (7)10/1000×100%=1%。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一节油脂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油脂的概念、组成和结构特点。2.掌握油脂的主要化学性质,会书写油脂皂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一、油脂的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 1.油脂的组成、结构 自然界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高级 脂肪酸脱水形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其结构可以表示为 (1)油脂结构中,R1、R2、R3为同一种烃基的油脂称为简单甘油酯;R1、R2、R3为不同种烃基的油脂称为混合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都是混合甘油酯。 (2)酯和油脂的区别 酯是由酸(有机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形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而油脂仅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因而它是酯中特殊的一类物质。 2.常见的几种高级脂肪酸 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种类较多,但多数是含有16~18个碳原子的直链高级脂肪酸。常见的有: (1)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结构简式为C17H35COOH;软脂酸,结构简式为C15H31COOH。 (2)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结构简式为C17H33COOH;亚油酸,结构简式为C17H31COOH。3.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熔点的影响 植物油为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液态;动物油为含较多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固态。 1.油脂的分类 2.油脂的物理性质

例 1已知下列物质: ④润滑油⑤花生油⑥石蜡 其中属于油脂的是() A.①②B.④⑤C.①⑤D.①③ 答案C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完全酯化形成的酯,①⑤属于油脂,②中醇为1,3-丙二醇,不是甘油(丙三醇);③中酸为无机酸,④⑥中的成分是烃类物质。 【考点】油脂的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 【题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第4章第一节《天气》教案

天气》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通过本节的学习,更加关注各种地理现象以及各类经济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 教学难点 综合分析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 课前准备 天气图、卫星云图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引入: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一下?(生答略)。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恩,是热带,气候四季炎热。我打算1 月1 日出发去海南,在去之前,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生答略)。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天气和气候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每个人密切有关的天气。(使用“学乐师生” APP 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板书:天气与生活 二、新授 教师:展示图片一一北京的天气预报,今天晚上到明天,北京,晴转多云,偏北风四级,最高气温14C, 最低气温7C。请同学们注意这则天气消息传达了哪些具体内容?你能说说天气的概念吗? (板书)天气的概念 (一)讲解 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 从同学们的回答看,天气有哪两个特点? 学生总结:时间短、变化快 尝试举例子说明天气的这两个特点。同学们纷纷举例:六月天,孩子面,说变就变。 过渡:除了天气,我们常听到的还有气候这个词,那么什么是气候呢?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气候具有两个特点:长时间、变化小。天气同气候相比,有以下不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