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第一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一节 河流地貌和喀斯特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上游大多地处山地和高原,高差大,水流急,对河道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往往形成峡谷和瀑布地貌。在河流的不同发育阶段,河流侵蚀作用和地貌特点也各不相同。

(1)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范围较大,除近中心处坡度稍大外,总体坡度较小,外围与平原相接,冲积扇上常有弯曲的河流出现。

(2)河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易有洪涝。

(3)冲积平原:位于河流中下游或山前地带。地势低平,起伏和缓,海拔大部分在200

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50米;坡度一般在5°以下。 二、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其化学过程如下:

2.(1)岩石?

????

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是碳酸盐类岩石透水性:岩石空隙和裂隙发育程度越高,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2)

水?

????

溶蚀力:取决于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以及水的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取决于大气降水、地面坡度以及岩石裂隙的类型与连通性 3.喀斯特地貌的分类

(1)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以及溶蚀洼地和落水洞等。 (2)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思考

我国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为什么不如南方

典型?

答案 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气温低,降水少,流水的溶蚀与淀积作用弱,所以喀斯特作用较微弱。

探究点一 河流地貌

河流地貌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貌之一,可分为河流侵蚀地貌与河流堆积地貌。河流侵蚀有三种形式: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河流堆积常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研究河流

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1.三种流水侵蚀形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据此完成以下内容。

(1)三种侵蚀形式及其成因的差异

答案(1)溯源初期地面快河岸慢

(2)下蚀侧蚀侧蚀

2.三种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机制和特点有何不同?完成下表。

河流地貌

如果是较平直的河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如果是弯曲河道,受流水惯性影响,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如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则河道中各地受侵蚀作用明显的是②③⑥⑧,受堆积作用明显的是①④⑤⑦。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甲和图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貌类型都是河流侵蚀地貌

B.图甲中河谷的横剖面呈槽型

C.图乙凹岸侵蚀较强,凸岸堆积较强

D.图甲河段没有堆积作用,图乙河段没有侵蚀作用

2.形成图甲景观的主导作用是()

A.河流的溯源侵蚀B.河流的下蚀

C.河流的侧蚀D.河流的溶蚀

答案 1.C 2.B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名称和展示的景观可以判断,图甲是侵蚀地貌,河谷横剖面呈“V”型;图乙是堆积地貌。不同河段受到的主要外力不同,但不是说某一河段只受某一种外力作用。上游河段主要是受侵蚀作用,但堆积作用在局部地势低洼处也存在;下游河段主要受堆积作用,但是也在不同的岸边(如凹岸)或者河床较高地段受侵蚀作用。第2题,长江三峡山高谷深,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地壳不断上升,河水强烈下切,导致河谷不断加深,因此主要的外力作用是河流的下蚀作用。

探究点二喀斯特地貌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貌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

答案①峰林②溶蚀洼地③孤峰④落水洞⑤地下河⑥石钟乳⑦石笋⑧石柱2.下列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多选)()

A.①②B.③④C.⑤⑥D.⑦⑧

答案AB

3.图示地貌在我国____________地区分布广泛,形成该地貌的作用有________。

答案云贵高原溶蚀、淀积

4.我国西北地区能否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什么?

答案不能。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而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之一就是水分充足。1.影响喀斯特作用强弱的因素

2.喀斯特地貌的基本形态及其成因

2019年6月23日,中国广西环江石灰岩喀斯特地貌与桂林山水共同入选世界自然遗产。

下图为环江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景观。读图完成第3题。

3.塑造环江喀斯特地貌的主导作用主要是()

A.风力侵蚀B.流水溶蚀

C.冰川侵蚀D.波浪侵蚀

答案B

解析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

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1~2题。

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

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堆积B.侵蚀、堆积、搬运

C.堆积、搬运、侵蚀D.搬运、堆积、侵蚀

答案 1.D 2.A

解析在河流上游,由于水流速度较快,流水作用表现为侵蚀,河谷较深;在河流中游,水流速度下降,流水作用表现为搬运,河谷变浅变宽;在河流下游,水流速度最慢,流水作用表现为堆积,河谷最浅最宽。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向往。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4.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5.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

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

答案 3.A 4.D 5.B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漓江风光、②象鼻山、③峰林都是典型的地面喀斯特地貌,④地下“神宫”是地下喀斯特地貌。第4题,由图示可知,①②③均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是溶蚀作用;④是地下喀斯特地貌的石钟乳,主要是淀积作用形成的。第5题,石钟乳、石笋、石柱主要是在淀积作用下形成的。

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图甲是________,图乙是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地貌。

(2)若甲、乙两地貌在图丙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处分布。

(3)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 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A.黏土、砾石、粉砂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

(4)判断图甲中沿C 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答案(1)洪(冲)积扇三角洲堆积(2)B A

(3)C(4)B

解析第(1)题,从地貌景观示意图上可判断甲为洪(冲)积扇,乙是三角洲,都是河流堆积而成的堆积地貌。第(2)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确定C、B处应是发育在山谷中的一条河流,B位于山口处,可能会形成洪(冲)积扇;A在河流入海口处,可能会形成三角洲。第(3)题,

由A到B变得更开阔,因此流速变得更慢,沉积物颗粒更细小。第(4)题,由景观示意图可以看出从洪(冲)积扇的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其剖面图应与B图符合。

下图为“某河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④沉积物颗粒的变化规律是()

A.由细到粗

B.由粗到细

C.先变粗,后变细

D.先变细,后变粗

2.下图中地貌景观,最有可能位于上图中的()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1.B 2.A

解析第1题,河流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第2题,瀑布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之一,多分布在河流上游。

读“石灰岩塌陷型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3~4题。

3.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导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D.风化作用

4.图示地貌景观所属的地貌类型多见于我国的某地形区,该地形区是()

A.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

答案 3.C 4.A

解析由图可知,石灰岩地区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导作用是流水溶蚀,多见于我国的云贵高原。

下图为“某地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地貌为()

A.峰林B.石柱

C.落水洞D.溶蚀洼地

6.图中石钟乳、石笋等地貌形成的过程是()

A.由碳酸钙淀积而成B.由流水溶蚀而成

C.由流水搬运而成D.由地面塌陷而成

答案 5.A 6.A

解析第5题,①为地上喀斯特地貌峰林。第6题,石钟乳、石笋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是由水中的碳酸钙淀积而成。

7.2019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

审议时,听取了关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审议发言,引起总书记极大关注。崇明岛的成因是()

A.流水的搬运和侵蚀

B.流水的搬运和堆积

C.海浪的侵蚀和搬运

D.海浪的搬运和堆积

答案B

解析崇明岛是由长江搬运的泥沙堆积而成的。

扇三角洲是由临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如下图)。据此完成8~9题。

8.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上游到下游,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深

B.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大

C.图中的水体一定是海洋

D.一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处

9.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比较稳定B.河道较浅

C.河流不易改道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

答案8.D9.B

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从上游到下游,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浅,A错。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B错。而河流入海口,地势落差小,没有推动冲积物由高处向低处的动力,所以扇三角洲一般不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C错、D对。故选D。第9题,辫状河流出现在扇冲积扇上,扇冲积扇地势低,河流流速慢,河道分汊且较浅。故选B。

读图和景观图片,完成10~12题。

10.图中⑥和⑦像年轮一样成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器,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

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①④

11.上图中的数字与下图景观照片相对应的部位是()

A.①B.②C.③D.④

12.关于天坑的形成,需要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岩层要厚,只有足够厚的岩层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

B.岩层要平,岩层与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层层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样,只有这样的岩层才能垮塌

C.降雨量要大,这样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才足够大,足以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

D.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这样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高度

答案10.C11.B12.A

解析第10题,⑥是石钟乳,⑦是石笋,它们在温暖湿润的年份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降水较多,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发育良好。第11题,该景观图片所示为天坑,天坑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多形成于②(落水洞)部位。第12题,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时具备六个条件:一是石灰岩层要厚。只有足够厚的岩层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三是包气带(含气体的岩层)的厚度要大。四是降雨量要大,这样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才足够大,足以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五是岩层要平。从天坑四周的绝壁看就会发现,岩层与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层层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样,只有这样的岩层才能垮塌。六是地壳要抬升。地壳的运动会给岩层的垮塌提供动力。显然A“岩层要厚”没有“石灰岩”作为前提。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

分别写出甲、乙、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

答案甲为黄土塬、乙为黄土梁、丙为黄土峁。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多暴雨,易于形成冲沟,原始地表被破坏,形成黄土塬。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少,变成长条形的黄土梁。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

解析①从黄土侵蚀地貌形成机理分析:因为流水侵蚀的缘故,地貌由完整到支离破碎。②从塬、梁、峁形成先后顺序分析:黄土塬顶面平坦宽阔,黄土堆积厚度较大;黄土梁是平行于沟谷的长条状高地,由河流侵蚀搬运形成。黄土峁是呈孤立的黄土丘,由黄土梁进一步侵蚀切割形成的。

14.(2019·山西名校下学期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尔干半岛是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占据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什科茨扬溶洞群位于斯洛文尼亚,这里月降雨量均在110~160 mm左右。夏季平均气温约为21 ℃,冬季并不寒冷,平均气温为-0.6 ℃。下图是巴尔干半岛及其周边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读图分析巴尔干半岛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指出什科茨扬溶洞群所属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简述什科茨扬溶洞群的形成过程对自然地理的不利影响。

答案(1)地处南欧东部,欧、亚、非三大洲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南临地中海重要航线,东有土耳其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北部有多瑙河及其支流萨瓦河沟通欧洲大陆,水路交通便利,因此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2)喀斯特地貌。原因:石灰岩广布;气候温暖湿润;流水作用显著。

(3)溶洞形成过程中,导致地表径流下渗严重,地表水资源短缺;丰富的降水加剧水土流失,使地表破碎(崎岖不平);土壤退化,植被减少。

解析第(1)题,题干中的“读图分析”限制了答题范围,主要从海陆交通的角度进行阐述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第(2)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成因,主要从岩石、气候、水文等角度着手。第(3)题,从自然地理要素的角度分析,包括水文、生物、土壤、地貌等要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