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答案及解析 115

答案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题 1】:由 U AB 5V 可得: I AC 2.5A :U DB

0:U S

125. V 。

【题 2】: D 。

【题 3】: 300; -100 。 【题 4】: D 。

【题 5】: a i

i 1 i 2 ; b u

u 1 u 2 ; c

u u

S

i i S R S ; d

i i

S

1

u u S

R S

【题 6】: 3;-5; -8。 【题 7】: D 。

【题 8】: P US1 50 W ; P US2

6W ;P US3

0 ; P IS1

15 W ; P IS2

14W ;P IS315W 。

【题 9】: C 。

【题 10】: 3; -3。

【题 11】:-5 ; -13。

【题 12】: 4(吸收);25。

【题 13】: 0.4。

【题 14】: 3 I

123;I

1 。

A

3

【题 15】: I 4 3A ; I 2 3A ; I 3 1A ; I 5 4 A 。

【题 16】: I

7 A ;U 35 V ; 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P

UI245W 。

【题 17】:由图可得 U E B

4 V ;流过

2

电阻的电流 I E B 2 A ;由回路 ADEBCA 列 KVL 得

U AC 2 3I ;又由节点

D 列 KCL 得I CD

4 I ;由回路 CDEC 列 KVL 解得; I

3 ;代入上

式,得 U AC

7 V 。

【题 18】:

P 1 2 I 1 2

2 ;故 2

2

I 2 ;

P 2

2

I 1I 2

; I 1

I 2

KCL : 4

3 I 1;I 1 8 8 ⑴ I 1

A ;U S 2I 1

1 I 1V 或1.6V ;或 I 1I

2 。

2

5

5

⑵ KCL : 4 3 8A ;U S

I 1

I 1;I 1

2 4 V

2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题 1】: [解答 ]

9

4 A =0 .

5 A ; U ab

4 8.

5 V ;

I

3 9 I 7

U

ab

6

6 1.25 W = 7.5 W ;吸

I 1

2

1.25A ; P

收功率 7.5W 。

【题 2】: [解答 ]

【题 3】: [解答 ] C 。

【题 4】: [解答 ] 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I 0

05. A 。

【题 5】: [解答 ] 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I L =0.5A 。

【题 6】: [解答 ]

【题 7】: [解答 ]

I=0.6A ; U 1=-2A=-12V ; U 2=2I+2=32V

【题 8】: [解答 ] 由图可得 U=4I-4 。

【题 9】: [解答 ]

⑴U3V4

⑵1 V 电压源的功率为 P 2 W (吸收功率) 7 ⑶1 A 电流源的功率为

P

5 W (供出功率)

10

【题 10】: [解答 ]A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题 1】:

【题 2】: I 1

3 I 3

0;I 1 I 2

2

0;I 2 3 I 4 0;3I 1 3 1 3I 2 I 4 I 3 0 ; 解得: I

1 =-1.5 A,

I 2 =-0.5 A,

I 3 =1.5 A,

I 4 =-3.5 A 。

【题 3】: [解答 ]

1123I 1 3 I 2 I 3 24 12

3 I 1 3

4 I 2 18 6

; I 1

65.5A

I 1112I 3

18 24

【题 4】: [解答 ]

222I 1 2 I 2 4 1 2

1A ;P1W

2I 132

1 I 2

; I 2

26

【题 5】: [解答 ] 答案不唯一,有多解。

【题 6】: [解答 ]

设 4A 电流源两端电压为

U ,各网孔电流为 I 1 、 I 2 、 I 3 ,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题 7】: [解答 ]

258I

4 5 2 818;解得I

3.6 A ; U6.8 V 。

【题 8】: [解答 ] 去掉 10

支路,设网孔电流如图所示

I a

4

I b

4.5 A I 1

I b I a 0.5 A 3I a 3 6 I b

6 I c

30 ;解得

I b

I c

4.75 A 。

I c

; I 2

6 I b

6 6 I c

30

0.25 A

I 3

3 A

【题 9】: [解答 ]

设 15 A 电流源两端电压为

U '

1 2 I U ' 2 1 0

10.5 A ;U1V 。 3 4 I

15

4

5 U '

;解得 I

【题 10】: [解答 ] 选节点 d 为参考点

1

1 1 1 1 1 15 3

2 U a

3 U b U c

5 6 6 2

3

1 1

1 1 1 15 ;解得 U c 5 V = U o

6 U a 6 3 U b

3

3 2

1 1 1 U c

U a 2 2 5

2

【题 11】:[ 解答 ]

1

1

U 1

1 U 2I

S1

R 1 R 2 R 3 R 1 R 2

1

U 1

1

1

U 2 1

I

S 2

R 1

R 1 R 2 R 5 U 4 R 2

R 5

1

U 3

I S 1

I

S 3

R 4

1 U

2 1 1 U 4

I

S 3

R 5

R 5

6

【题 12】: [解答 ] -6.5W ;供出功率。 【题 13】: [解答 ]

1 1

1

1

1

用节点法

R

U 1 U 2

71

U

1

1U 26 7 1;令U 1

0;解得R 1 。

3

R R R

【题 14】: [解答 ]

⑴电路如图:

⑵解法一: 将第 2 方程乘以

2 再减第

3 方程,可得 U 2

U 3

0 ,即 U 2 与 U 3 公共支路电流为零。 ⑵解法二:

电路为一平衡电桥, 0.1 S 公共支路中电流为零。 【题 15】:该电路的一种可能的结构形式:

( 本答案不唯一 ,可有多解 )

【题 16】: [解答 ]

22 U a

2 42U c 2 ; 2U a 2

4 U

c 2

; U c 14.

V ; U a

32. V

【题 17】: [解答 ]

选电压源负端为参考点,设其余各节点电压自左至右分别为

U 1、U 2、U 3、U 4

U 1 U 2 8 V

1 1 1 1 U

2 1

2 2 U

3 U

4 0

2 2 2

;解得 R x 45. 。

1 1 1 1 1

U 4

2 3 R x U 3 U 1 0

2 3

U 4 R x I

R x

【题 18】: [解答 ]

选电压源负端为参考点:

U 1 1 1 1 U 2 U 3 0

U 2

1 1U 3 2

解得U 3

1V ;UU 3 U 1

12 4 V

U 1

1

【题 19】: [解答 ] 选节点 f 为参考点:

1

U 2

U

U e 2

U c 1

1 1 U a U b

2 3

2 2

1 1 1 U d

a 1

U b U c 2 3

2 5 5

1 1 U e

b U

c 1 1 U

d 1 3

2 2

U 化简得

12. U

25. U d

65.

U

2 3

a

a

V 1 15. V ; U 2 U ed 0

V 。

;解得

2;故 U 1 U

af

U d 118.

a

U d 2 V

第四章电路定律

【题 1】:用叠加定理求U OC;U OC=3V;U OC 1 V;U OC =2V;R01等效电路为:【题 2】:U oc76V; R o10; I 2 A

77

【题 3】: B

【题 4】: D

【题 5】: A

【题 6】: B

【题 7】: D

【题 8】:

【题 9】:

【题 10】:

设 U fb 1 V 则 U ef9V,U eb 1 0V U de90 V,U db 100 V U cd900 V ,U cb 1000 V U

ac9000 V,U ab10000 V

可知此电路输出电压逐级衰减10 倍

当 U ab50 V 时,则U cb 5 V U db0.5 V U eb 0.05 V U fb0.005 V

【题 11】:C

【题 12】: 4.5 、 2。

【题 13】:

U2 U oc30 V R o 1. 5R L R o 1. 5oc

时能获得最大功率P max150 W

4 R o

第八章相量法

【题1】:电流表A2读数为 10A,电压表 V2读数为 100 2 V

【题2】: Y

0(1.39j 0.92) S

,G=1.39S,L=0.543H

【题3】: L=1.2H

【题4】: I=1A

【题5】: u21 .92 2 cos(t166 .81 0 )V ’

【题6】:U U

2R

( U L U C)2,上述关系也可从相量图得出

【题7】: i 1= 2 cos( 10 t ) A ,i2=0 . 8 2 cos( 10 t 36 . 87 0 ) A ,i3= 0 .6 2 cos( 10 t53.13 0 )A;

相量图:

【题8】: R=86.603 Ω, L=0.159H , C=31.831

F

第九章

一般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题1】: C=64 F

【题2】: R "

0.235 ,

1 0 .

94 , C "

1.06 F

C "

【题 3】: ⑵、⑸ 正 确,⑴ 、⑶、 ⑷不正确

.

.

50(H Z )]

【题4】:当

L

R

时,电流 I 值最大,即

I

10 ( mA )

,此时频率

f

2 R

R

L

2

L

【题5】: 52.35∠-43.45 o V

..

. ∠-161.6

o

VA ,

~

2 ∠-108.4 o

VA ,

【题6】:

I C = I l 4 =7.07∠-8.2 o

A , ~

.

S

S

.

22 .

4

55 35

I

4 I 1

55 .85 ∠-26.5 o

S

~

VA , ]

S .

0.

5U C

【题7】: I 1

j1A

【题8】: u t 2 .126 cos 2t 138 .81 V 【题9】:⑴ P L =250W ,⑵P L =310W , ⑶P L =500W

【题 10】: 当 Z L .

j 1 时可获最大功率,且 P L max

2W

Z 0

2 【题11】: r=3.47 Ω,C=53.2μF

【题12】: (1)25 ∠53.1 o Ω (2) 25 ∠53.1 o

VA (3) 10 13 V

【题 13】: u C ( t ) =2.03 c os ( t-82.96 o

) V

.

【题 14】: r=1000Ω, U 1 =j125V

【题15】: .L=109.7 mH , r=6.27 Ω

【题1 6】:

U OC

j 4 2

2 j 2 4

j 2V

, Z 0 1 j 1 , ( b )图为戴维南等 效电路

.

o

【题1 7】: I

A

=7.07 ∠-8.13 【题18】: 71 F

【题 19】: P I

( 产 生) =600W , Q I S ( 产生 )=0Var ; P U S ( 产生 ) =-100W , Q U S ( 产生 ) =500Var

S

~

【题20】:

P =2W , Q =2Var , S =2

2 VA , S =2+j2VA

【题 21】: L=0.02H , R=1 Ω, Q=50

【题2 2】: 4.124A

【题23】:

1

3 LC

【题2 4】:

电压表读数为 200V ,电流表读数为 10 2 A

第十章 耦合电感和变压器电路分析

答案及解析

122

【题1】:

【题2】:

【题3】:

.

,( b )图为戴维南等效电路

U OC 60 V , Zj 55

0.64H .

60∠180 o

V ,等效阻抗 Z ab =j9 Ω,( b )图为戴维南等效电路

电压U OC

.

=0.354 ∠8.13 o V

【题4】: U

.

.

.

o

.

o

..

.

【题 5】: I 1

=I

L 1

=1.77 ∠-25.64 ( A );I 3 = I L 2 =-1.77 ∠-25.64

(A );

I 2=I L 1 -I

L 2

( A )

. 【题 6】:

I

2 =0

.

.

【题7】: n=2, I 1 =5∠0 o ( mA ) , I 2 =10 ∠0 o

( mA )

【题 8】:

L 1 2

=L =183.75 mH , M=130.5 mH

.

【题9】:

Z i U

j [ ( L 1

L 2 2M) 1

.

]()

I

3 C

【题10】:

设 ω=100rad/s ) [Z 12= j1( Ω), Le =10 (mH ) ]

.

L 1

.

. 【题11】:

[R 1 +j ω( L

1+L 2-2M 12) I L 1 + j ω(M 12-M 13 +M 23-L 2) I

L 2

=U J ]

.

.

L 2 j ω( M 12-M 13+M 23-L 2) I

L 1

+[ j ω( L 2+L 3-2 M 23 )- j

1

]I L 2 =0}

【 题 1 2 】: 1.59 ∠-12.72 0

C

A

=3.54 ∠-25.64

o

第十一章 三相电路

【题 1】: 220

220 190

【题 2】: 15 0

15

【题 3】: D

【题 4】

38 0

A I l 1

A

Z 112 j9 1 5

I

p 1

2 53.

3 I p1

438.

15

电流表 A 1

Z 1

4 j3

4 j3 //

4

j33 .12 5 0

读数为 43.8A

3

I l

220 704. A

电流表 A 读数为 70.4A

31. 25

【题 5】: 300V

【题 6】:

对负载 Z 1

I

l1

3 A

则相电流

I

p1

3 A

Z 1 负载端电压

U p1

U

l

3 60 j80

3100 V

对星接负载 Z 2 线电压

U l

10 0 3 V

答案及解析123

相电压U

p2100 V

I

l2

100

402 A

j30

P23U l I l 2 cos 22369.

=480W

【题 7】:

相量图如下:

U

AB B

I

AB

U B I B

U A U

A

C

o

I A I C

C

得 I A I A I

A B22co s1 5 3.86 A

I B I B I

A B38. 6A

I C=2A

【题 8】: D

【题 9】: C

第十二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题 1】:串联电路应谐振于2故L =1

2 5 H ;2

C

并联电路应谐振于2故C 1

2 5 μ F。

2 L

【题 2】:402sin t作用 I2 2 0A I 1020 2 si n(3t60)作用I1 1 60 A I 20

i 1 i1i

1 2 si n(3t60)A i2i 2i 222sin t A

P=(1

2

+2

2

) 20 1 00W

【题 3】:

cost V 作用时Z=136.9I1- 36.9A i t co s t36.9 A cos2 t V 作用时I0.47726.6A i t0 .4 47 cos 2 t26.6A

i t cos t 3 6.90.4 472cos t26.6A

【题 4】:U R0200V

L 、C 对二次谐波谐振

答案及解析124

5i 2u

R 20

方程u

R 2

i 25co s 2 1

t

3 0 2 0

得u R 2 t 1 00

1

t

V 3 c os 230

u R t

1 00

1

t

V 2 00cos 230

3

11002

U R200 220 1.38 V10

23

【题 5】: A

【题 6】: B

【题 7】: D

【题 8】: 101

【题 9】: C

【题 10】: A

电路Ⅱ

第六章一阶电路题 1:(t=0+时刻的等效电路) 2.5A ;1.5V

题 2:(t=0+时刻的等效电路)25V

;10

A

s s

题3:0;2 A;0;2 A

题 4:2.5A; 7.5 V; 1.25 A 题 5:(c)

题.6:5

A; 0。3

题7:(c)题8:(b)

题9:(RC

1

题 10:(b)题11:

题12:30;1.5;50;48。题13:

题14:

u C ( 0 ) 4 V ;1 4 ms ; u C (t ) 4 e25 0 t V t 0 ; i C ()t

d u C

4 e

25 0 t

m A t 0 , i L ( 0 ) 4 0 m A ;C

d t

2 5 m s;i L ()t

20 0 t

mA t0;i ( t )

12

( 604

2 50 t

40 e

2 0 0t。

40 e i C (t ) i L ( t )e) m A t 0

20 0

题 15:5;40;0.5;20。

t

题16:(6 e3) V

题 17:3 e 2 t A; 5 (1 e 2 t )A;( 10 11 e 2 t )A。

题18:

题19:(c)

题20:

i L (0) 2 A i L (0) ; i L ( )6A ;R025. ;L1

s; i ( t ) ( 6 4 e

5 t

) A ; t0 ;R 05

ut( )10 e 5t V t0 ;

题21:

1

t

0 t 4 s 时; u( 0)9 V ; u() 6V;R0 4 ;4s ;得 u ( t )(6 3 e 4 )V , 0t 4 s ;

1

t

1 2 6 e 1 V ; u ( )

u C ( t )(6 12 e 4)V , 0 t 4 s ; t4s 时; u( 4 )18V;6s ;

11

( t 4 )( t 4 )

得 ut( )18 (6 6 e1)e6V , t4s ;或 u (t )18 37. 93 e6V , t4s ;

题22:

u C ( ) 12 V ; R08 ;0. 8 s ;得u C ()t12 (1 e 1.2 5 t

) V , t 0

题23:

i L ( 0 )8 A ;i1( 0 )8 A ;i1( ) 5 A ; i L ( )2A ;R0 4 ;1 2 t

0 ;

s ;得i L()t( 2 6 e) A , t

2

i 1 ()t(5 3 e 2t ) A , t0 。

题24:

第十三章拉普拉斯变换答案【题 1】:

i 1 ( 0 ) 2 A ; i 2 (0 ) 5 A

【题 2】: c

【题 3】: d

【题 4】: d

【题 5】: c

2

Ks (【题 6】: A 提示:可用比较系数法1【题 7】:311

222

2

( s4) ( s1)s 1 s 【题 8】: c

【题 9】: d

s)Ks2 (1) s

2

1

K2 1,K11 s

22

( s 1)s ( s1)

1

f ( t )sin t 2 si n( 2 t )

4

1

e t /R1 R2

【题 10】:( t )C

R1R2C R1R 2

【题 11】:作s域模型,选用节点法,设节点电压U

1

( s)

(电容电压),和节点电压

U

2

( s )

(受控源两端电

1s1

) U 2 ()s 2 Is()U 1 ( s)12 ( s 1)( s 3)

压),可得: ()U 1 ()s(

s ; I ( s)

;解得 U 2 ( s)2

2212s( s4s 5)

U o ( s) U 2 ( s)

112 ( s 3)

; u o (t )7.2 7.e58 2 t(t ) V 1s( s2j) ( s2

c o s(t 1 61.5 7 )

s j)

【题 12】:u C( 0 )40 V ; i L ( 0) 4 A;复频域模型如图

1

C (s) 4 0

节点方程 ( s 1)U

s 5

u C ( t )(10

1 .26 8 t

30.589e

60

4

得 U C ( s)

4 0s 2204 s 6 0 1 0 3 0.58 90.589

s

s( s2s s 1.2 6 8s 4 .7 32

s 5 6 s 6)

0.589 e

4 . 732 t

, t0

) V

【题 13】:u C 1( 0 ) 1 V u C 2 ( 0 )0 V

8

12

8

+

24

+ 1 U C 1 ( s) + s

32 +

_

s

_ _

1

s

U C 2 ( s)

s

_

1

1

1 1

1

5( s 1.2) ( s 4 ) (

24

32

)U ( s)

24

U ( s)

8

12

8

8 s

s(12 s ) 8 s( s 1) ( s 3)

s

s

U

U

C 1

C 2

( s)

3 1

1

4 ( s 1)( s

3) s

3 e t

3

e 3t

) ()t V u C 2

1 e t

3

e 3 t

) ()t V

5

s 12.

u C 1 (1 ( 1

8

8

4

4

( s)

s( s 1)( s 3)

2

【题 14】:

1

1

1

0.4 i 1 ( 0 ) 0.6 A

L 11i ( 0 )

0.4

(1

2 2 6 2 s

)U ()s

2

s 2

3

s

3

3 s

3 U ( s)

( 0.4 s 1)( s

3 )

s( s 2) ( s 4 )

I 2 ( s)

U

1 1

1 1 3 1

62 s

1 6 s 40 s

2 8 0 s 4

1

1

2 t

3 4 t

()t A

i 2 (

4 0e e )

1 6

80

【题 15】:

i 1 ( 0 ) 0 .1 A

1.2 s

3

L 11i (0 ) 0.2 i 2 ( 0 ) 0.9 A L 22i ( 0 ) 0.6 U

4)

s( s 2 )( s

答案及解析

128

3 1

6

1

9 1

(

3 3 2 t

9

4 t

I

i

8

2 0 e

e

) ()t A

8 s 4 0 s 2 4 0 s 4

40

或 i

0.37 5

0.15 e 2 t 0.2 25 e

4 t

(t ) A

【题 16】:

+

0.5

0.5 s

U ( s)

_

2 U (s)

s

I L ( s)

1 2.5

2 s

0.5

s

_

+

2

s

125.

2 ( s 25 )

4 ( s 2 5)

4 3.9 6 0 .0 40 4

s 2 s 2

I L

( s)

5 0 s 25)

I L ()s

s 0.5 05 1

s 4 9.4 95

50 s 25

s(s 2

s

2

2

125.

s

i L

0 .50 5t 0 .04 e 4 9.5 t

( 4 3.9 6 e ) ( t ) A

【题 17】:

I (s)10

1 2s 1 00

1 3s

s

U c ( s)

4 0

2

s

100

40

I ( s)

s 6 U C 2 ()s

1 40 64

24

1

1

1 I ()s

s

s

s

1

s

3 s

10

3 s 12

12

2 s

t

u C 2 ()t ( 64 24 e 1 2 ) ()t V

【题 18】:

作 s 域模型,选用网孔法

(2 s) I 1 ( s) sI 2 (s )

12 2U ( s)

s

1 2( s 4)

I 2 ( s)

1

4 s

2

6

sI 1 ( s)

( s

2U ( s)

解得 :

1 3s

2) I 2 ( s )

6( s

4)

s

U o ( s)

2 I 2 ( s)

U ( s) 2I 1 ( s )

( s 27. )( s 05. 6)

u o ( t )(

9 .6 4 e 0 .5 6 t

3.64 e) 2 .7 t

(t ) V

【题 19】:

u C ( 0 )

1 V

i L ( 0 ) 2 A

复频域模型如图

节点方程 : (s

11) U C ()s0.12得U C ( s)

2

s 2 087 1 02 2 .5 s s s5s 4s 4s 1

it()1u C ()t(4 e 4 t 3.5 e t ) A, t0

2

第十五章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答案题1

(1)

2 (2)4(3) 6(4) 8

(5 ) 13579

( 0 )

(画错一条(包括方向错误)扣 2 分,错 4 条以上则无分 )题2:( C)

题3:( D)

题4:(C)

题5:(C)

题6:(A)

题7:

题8:

题9:题10:

d u C 1

0.5i0 .5i S d u C 2

0.2 u C 2i L

d i L

0.5u C 10.5 u C 2

d t L d t d t 题11:

题12:

答案及解析

题 13:

d u C d i L

3

u C 10 00 i L u S 2 500 u C7500 1 0 i L 7 500 u S

d t d t

题1 4:

第十六章二端口网络答案

3、典型习题

【题 1】:( B)

【题 2】:( B)

【题 3】:(A )

【题 4】:输出端开路时的转移阻抗;输入端开路时的输出阻抗。

【题

11

R1

1

R 2R 1

1

R2 5】:R1 R2R 2

2

R 1 222

【题 6】:U1

z11 I 1z12 I 2U 1

2z12

U 1

2 U 2z21 I 1z22 I 2

z11I 2 0I 1 0

I 1I 2

U 2

6

z22

I 10

I2

【题 7】:U 1 1 I 130U3U 1 3 I 2U 3

5 U 3 2 I 1

,得 z11 3

U3 2I

,得 z12

2

U 22( 3U3) U35U 3

,得 z 2110;

U 22(I 23U3) U3 2 I 2 U 3 2 I 1U3 2I2

z 228

【题 8】:( B)

【题 9】:( B)

【题 10】:G j C 1G G G j C 2

【题 11】:

【题 12】:

131

U 2

6

z21

I 2

I0

1

5U 3

,得

答案及解析

132

【题 13】:( D ) 【题 14】:( A )

【题 15】: U

1

h 11 I 1

h 1 2 U 2

; h11= U 1

U 20

=4

; h 12= U 1

I 1 0 = 1 ; h 21= I 2

U 20

=1;

I 2

h 2 1 I

1

h 2 2

U

2

I 1

U 2

3 I 1

I

2

1 h 22=

I 1 0

=

S

U 2

6

【题 16】:S 断开时

5 10 3

h 11 250h 12=0。 005 100 5

10 3

h 21 250h 22=0;

S 闭合时

5 10 3

h 11 125h 12=0。005

100

5 10

3

h 21 125h 22= 12 5 ;

1000

解得 [ H]=

100

50

10 3S

【题 17】: (B ) 【题 18】: (C )

【题 19】:由 U 1、 I 1、 U 2、 I 2 的参考方向;

U 1 a 11

U

2

a

1 2 I 2

; a 11

U 1 2 I 1

1

I 1

a 21U 2 a 2 2 I 2 U 2 I 2 0

1

6

I 1

3

; a

12

U 1 2 I 1 6

; a 2 1

I 1

I 2 0

I 1

.

S ; a

22 I 1 I 1

3

U 2 0

1 U

2 1 05

U 2 0

1

I 2

6

I 2

I 1

I 1

I 1

3 3 3 【题 20 】:( C ) 【题 21 】:( C )

【题 22 】:

U 1

z 1 1 I

1

z 12 I

2

6 2 I 1

2 I 1

4 A

解得

U 2

z 2 1 I 1 z 2 2 I 2 U 2 I 1 4

U 2

0 V

电源所提供的即网络

N 消耗的功率为 P N = 24 W

【题 23】: 1.断开 R ,置电压源为零值

由 Y 参数方程 I20 25 0 0 5 U2;可求得

U 2 R

ab

I 2

2.开路电压U ab由下图求得

由 Y 参数方程: I20

7

25U 105U2 0可得 U ab=U2

【题 24】:U 1a

1 1

U

2

a

1 2

I

2(设 I

2参考方向指向2)

I 1a

21

U

2

a

2 2

I

2

U 1U 1

0I 1

a

11

20 .5 a 12

2

.6 a 21

2

U 2I 2

0U 2

I0U I 【题 25】:(C)

答案及解析133 2

2 V,则P max0 5 W

I 1

0 .5

0 .75 S a 22

2

I

U

2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全集

答案 第一章 【1】:由U A B =5V 可得:I AC .=-25A :U D B =0:U S .=125V 。 【2】:D 。 【3】:300;-100。 【4】:D 。 【题5】:()a i i i =-12;()b u u u =-12;()c ()u u i i R =--S S S ;()d ()i i R u u =--S S S 1 。 【题6】:3;-5;-8。 【题7】:D 。 【题8】:P US1 =50 W ;P U S 26=- W ;P U S 3=0;P I S 115=- W ;P I S 2 W =-14;P I S 315= - W 。 【题9】:C 。 【题10】:3;-3。 【题11】:-5;-13。 【题12】:4(吸收);25。 【题13】:0.4。 【题14】:3123 I +?=;I =1 3 A 。 【题15】:I 43=A ;I 23=-A ;I 31=-A ;I 54=-A 。 【题16】:I =-7A ;U =-35V ;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P U I =-=-245 W 。 【题17】:由图可得U E B =4V ;流过2 Ω电阻的电流I E B =2A ;由回路ADEBCA 列KVL 得 U I A C =-23;又由节点D 列KCL 得I I C D =-4;由回路CDEC 列KVL 解得;I =3;代入上 式,得U A C =-7V 。 【题18】: P P I I 121 2 2 222==;故I I 1222=;I I 12=; ⑴ KCL :43211-= I I ;I 185=A ;U I I S =-?=218 511V 或16.V ;或I I 12=-。 ⑵ KCL :43 2 11-=-I I ;I 18=-A ;U S = -24V 。 第二章

电路理论基础

1:电位是相对的量,其高低正负取决于()。 回答:参考点 2:不能独立向外电路提供能量,而是受电路中某个支路的电压或电流控制的电源叫()。 回答:受控源 3:振幅、角频率和()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回答:初相 4:并联的负载电阻越多(负载增加),则总电阻越()。 回答:小 5:任一电路的任一节点上,流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 回答:零 6:电流的基本单位是()。 回答:安培 7:与理想电压源()联的支路对外可以开路等效。 回答:并 8:电气设备只有在()状态下工作,才最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回答:额定 9:通常规定()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回答:正 10:电容元件的电压相位()电流相位。 回答:滞后 11:两个同频率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等于()之差。 回答:初相 12:电位是相对于()的电压。 回答:参考点 13:支路电流法原则上适用适用于支路数较()的电路。 回答:少 14:电压定律是用来确定回路中各段()之间关系的电路定律。 回答:电压

15:KCL和KVL阐述的是电路结构上()的约束关系,取决于电路的连接形式,与支路元件的性质()。 回答:电压与电流、无关 16:各种电气设备或元器件的电压、电流及功率都规定一个限额,这个限额值就称为电气设备的()。 回答:额定值 17:节点电压法适用于支路数较()但节点数较少的复杂电路。 回答:多 18:三个电阻元件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接到外部电路的三个节点的连接称()连接。 回答:星形 19: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是补偿前后()不变。 回答:P U 20:交流电可通过()任意变换电流、电压,便于输送、分配和使用。回答:变压器 1: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参考方向绕行方向一周,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 回答:零 2:对于两个内部结构和参数完全不同的二端网络,如果它们对应端钮的伏安关系完全相同,则称N1和N2是()的二端网络。 回答:相互等效 3: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求()和() 回答:电压电流 4:对一个二端网络来说,从一个端钮流入的电流一定等于另一个端钮()的电流。 回答:流出

吉大15春学期《电路理论基础》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吉大15春学期《电路理论基础》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 A. 支路电流法 B. 网孔电流法 C. 节点电位法 D. 都不是 满分:4 分 2. 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恒为零 满分:4 分 3. 结点电位法适用于()的电路 A. 结点数少、支路数多 B. 结点数多、支路数多 C. 结点数少、支路数少 D. 结点数多、支路数少 满分:4 分 4. 并联谐振也称为() A. 电压谐振 B. 电流谐振 C. 电感谐振 D. 电容谐振 满分:4 分

5. 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相当于() A. 短路 B. 开路 C. 通路 D. 不一定 满分:4 分 6. 电路动态过程产生的实质是() A. 电路有储能元件 B. 开关的打开或闭合 C. 元件的接通与断开 D. 能量不能跃变 满分:4 分 7. ()的电压源可以并联。 A. 电压值相等、方向相反 B. 电压值相等、方向一致 C. 电压值不等、方向一致 D. 电压值不等、方向相反 满分:4 分 8. 当电源输出电压为额定值时,电流小于额定电流,成为() A. 满载 B. 轻载 C. 过载 D. 超载 满分:4 分 9. 某三相四线制供电电路中,相电压为220V,则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为() A. 220V B. 311V

C. 380V D. 300V 满分:4 分 10. 一个含有直流分量的非正弦波作用于线性电路,其电路响应电流中() A. 含有直流分量 B. 不含有直流分量 C. 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直流分量 D. 其他 满分:4 分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20 分。) V 1. 电路方程法包括() A. 支路电流法 B. 网孔电流法 C. 支路电位法 D. 结点电位法 满分:4 分 2. 关于RC积分电路,描述正确的有() A. RC串联 B. RC并联 C. 从电容C输出电压 D. 从电阻R输出电压 满分:4 分 3. 串联谐振的发生,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 电感L B. 电容C C. 电阻R

邱关源《电路》第5版课后习题答案1-8章

答案及解析115 答案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题 1】:由U AB5V可得: I AC 2.5A:U DB0: U S12.5V。 【题 2】:D 。 【题 3】: 300; -100 。 【题 4】:D 。 【题 5】:a i i1 i 2;b u u1 u2;c u u S i i S R S;d i i S 1 u u S。R S 【题 6】: 3; -5; -8。 【题 7】:D 。 【题 8】:P US150 W ; P US26W;P US30 ; P IS115 W ; P IS214W ;P IS315W。【题 9】:C。 【题 10】:3; -3。 【题 11】: -5; -13。 【题 12】:4(吸收); 25。 【题 13】:0.4。 【题 14】:31I 2 3;I 1 A 。3 【题 15】:I43A; I23A; I31A; I5 4 A。 【题 16】:I7A;U35V;X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P UI245 W。 【题 17】:由图可得U EB4V;流过2电阻的电流 I E B 2 A;由回路ADEBCA列KVL得 U AC 2 3I ;又由节点D列KCL得I CD 4I ;由回路CDEC列KVL解得; I 3 ;代入上式,得 U AC7 V。 【题 18】: P12I122;故I12I 22; I 1I 2; P2I 22 ⑴KCL:4I 13I1; I18A;U S2I 1 1 I 18V 或16. V;或I1I 2。 255 ⑵ KCL:4I 13 I1;I18A;U S24V。 2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题 1】: [解答 ] I94A = 0.5 A ; U ab9I 4 85.V; 73 I 1U ab6 A ; P6125. W = 7.5 W ;吸 1.25 2 收功率 7.5W 。【题 2】: [解答 ] 【题 3】:[解答] C。 【题 4】: [解答 ] 等效电路如图所示,I 005. A 。 【题 5】: [解答 ] 等效电路如图所示,I L =0.5A 。 【题 6】: [解答 ] 【题 7】: [解答 ] I=0.6A ; U1=-2A=-12V ;U 2=2I+2=32V 【题 8】: [解答 ] 由图可得 U=4I-4 。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 陈希有)习题答案第一章

答案1.1 解:图示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a 指向b 。当时间t <2s 时电流从a 流向b,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当t >2s 时电流从b 流向a ,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为负值。所以电流i 的数学表达式为 2A 2s -3A 2s t i t ? 答案1.2 解:当0=t 时 0(0)(59e )V 4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反,即b 为高电位端,a 为低电位端; 当∞→t 时 ()(59e )V 5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同, 即a 为高电位端,b 为低电位端。 答案1.3 解:(a)元件A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A 消耗的功率为 A A A p u i = 则 A A A 10W 5V 2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b) 元件B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B 消耗的功率为 B B B p u i = 则 B B B 10W 1A 10V p i u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c) 元件C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元件C 发出的功率为 C C C p u i = 则 C C C 10W 10V 1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答案1.4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③: 42A 3A 0i --=,得42A 3A=5A i =+ 节点④: 348A 0i i --+=,得348A 3A i i =-+= 节点①: 231A 0i i -++=,得231A 4A i i =+= 节点⑤: 123A 8A 0i i -++-=,得123A 8A 1A i i =+-=- 若只求2i ,可做闭合面如图(b)所示,对其列KCL 方程,得 28A-3A+1A-2A 0i -+= 解得 28A 3A 1A 2A 4A i =-+-= 答案1.5 解:如下图所示 (1)由KCL 方程得 节点①: 12A 1A 3A i =--=- 节点②: 411A 2A i i =+=- 节点③: 341A 1A i i =+=- 节点④: 231A 0i i =--=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 方程得

吉大18春学期《电路理论基础》在线作业一

------------------------------------------------------------------------------------------------------------------------------ (单选题) 1: 周期性非正弦波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中,谐波的频率越高,其幅值()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已知空间有a、b两点,电压Uab=10V,a点电位为Va=4V,则b点电位Vb为()A: 6V B: -6V C: 14V D: -14V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相当于() A: 短路 B: 开路 C: 通路 D: 不一定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的电流源可以串联。 A: 电流值相等、方向相反 B: 电流值相等、方向一致 C: 电流值不等、方向一致 D: 电流值不等、方向相反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恒为零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两个电阻串联,R1:R2=1:2,总电压为60V,则U1的大小为() A: 10V B: 20V C: 30V D: 40V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应用KCL定律解题首先约定流入、流出结点电流的() A: 大小 B: 方向 C: 参考方向 D: 数值 正确答案:

------------------------------------------------------------------------------------------------------------------------------ (单选题) 8: 当电源输出电压为额定值时,电流小于额定电流,成为() A: 满载 B: 轻载 C: 过载 D: 超载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当发生串联谐振时,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为() A: 电路阻抗最小 B: 电路电抗为0 C: 电路中电流最小 D: 无功功率为0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0: 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恒为零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 下列关于开路/短路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开路电路中电流为0 B: 开路电路中电源端电压为0 C: 短路电路中电流为0 D: 短路电路中电源端电压为0 正确答案: (多选题) 2: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包括() A: 初始值 B: 新稳态值 C: 时间常数 D: 旧稳态值 正确答案: (多选题) 3: 受控源包含() A: 电压控制电压源 B: 电压控制电流源 C: 电流控制电压源 D: 电流控制电流源 正确答案: (多选题) 4: 下列关于电压源/电流源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电压源可以短路 B: 电压源可以开路 C: 电流源可以短路 D: 电流源可以开路 正确答案: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 陈希有)习题答案

答案2.1 解:本题练习分流、分压公式。设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a) 由分流公式得: 23A 2A 23 I R Ω?==Ω+ 解得 75R =Ω (b) 由分压公式得: 3V 2V 23 R U R ?==Ω+ 解得 47 R =Ω 答案2.2 解:电路等效如图(b)所示。 20k Ω 1U + - 20k Ω (b) + _ U 图中等效电阻 (13)520 (13)k //5k k k 1359 R +?=+ΩΩ=Ω=Ω++ 由分流公式得: 220mA 2mA 20k R I R =?=+Ω 电压 220k 40V U I =Ω?= 再对图(a)使用分压公式得: 13==30V 1+3 U U ? 答案2.3 解:设2R 与5k Ω的并联等效电阻为 2325k 5k R R R ?Ω = +Ω (1) 由已知条件得如下联立方程:

32 113 130.05(2) 40k (3) eq R U U R R R R R ?==?+??=+=Ω ? 由方程(2)、(3)解得 138k R =Ω 32k R =Ω 再将3R 代入(1)式得 210k 3 R = Ω 答案2.4 解: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1820mA 8mA (128)I Ω =? =+Ω 2620mA 12mA (46)I Ω =? =+Ω 由节点①的KCL 得 128mA 12mA 4mA I I I =-=-=- 答案2.5 解:首先将电路化简成图(b)。 图 题2.5 120Ω (a) (b) 图中 1(140100)240R =+Ω=Ω 2(200160)120270360(200160)120R ??+?=+Ω=Ω??++?? 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2 112 10A 6A R I R R =? =+ 及

电路理论基础

(一) 一、单选题 1.交流电可通过()任意变换电流、电压,便于输送、分配和使用。 A. 电源 B. 变压器 C. 电感答案B 2.受控源的电动势或输出电流,受电路中()控制。 A. 电流 B. 电压 C. 电流或电压答案C 3.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基尔霍夫两定律列出必要的电路方程,再求解各支路电流的方法,称支路()法。 A. 电流 B. 电压 C. 电阻答案A 4.在电路等效的过程中,与理想电压源()联的电流源不起作用。 A. 串 B. 并 C. 混答案B 5.电感上无功功率是指吸收电能转换成()能的功率。 A. 电 B. 磁 C. 化学答案B 6.在电路等效的过程中,与理想电流源()联的电压源不起作用。 A. 串

B. 并 C. 混答案A 7.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电路。 A. 线性 B. 非线性 C. 非线性时变答案A 8.以假想的回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KVL定律列出必要的电路方程,再求解客观存在的各支路电流的方法,称()电流法。 A. 回路 B. 节点 C. 支路答案A 9.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电压。 A. 相 B. 线 C. 直流答案C 10.与理想电流源()联的支路对外可以短路等效。 A. 串 B. 并 C. 混答案A 11.对外提供恒定的电压,而与流过它的电流无关的电源是()。 A. 电压源 B. 瓦特 C. 电流源答案A 12.功率因数越低,发电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输出的有功功率就越低,其容量利用率就()。 A. 低 B. 高

C. 大答案A 13.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大小是()的量 A. 绝对 B. 相对 C. 常量答案B 14.时间常数τ越大,充放电速度越()。 A. 快 B. 慢 C. 稳答案C 15.应用KCL定律解题首先约定流入、流出结点电流的()。 A. 大小 B. 方向 C. 参考方向答案C 16.三相电源绕组首尾相连组成一个闭环,在三个连接点处向外引出三根火线,即构成()接。 A. 星形 B. 角形 C. 串形答案B 17.电压的单位是()。 A. 欧姆 B. 千安 C. 伏特答案C 18.通过改变串联电阻的大小得到不同的输出()。 A. 电流 B. 电压 C. 电流和电压答案B

电路理论基础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1x20=20分) 1.线性电路线性性质的最重要体现就是性和性,它们反映了电路中激励与响应的内在关系。 2.理想电流源的是恒定的,其是由与其相连的外电路决定的。 3.KVL是关于电路中受到的约束;KCL则是关于电路中 受到的约束。 4.某一正弦交流电压的解析式为u=102cos(200πt+45°)V,则该正弦电流的有效值U= V,频率为f= H Z,初相φ= 。当t=1s 时,该电压的瞬时值为V。 5.一个含有6条支路、4个节点的电路,其独立的KCL方程有_____ _个,独立的KVL 方程有个;若用2b方程法分析,则应有_ _ ___个独立方程。 6.有一L=0.1H的电感元件,已知其两端电压u=1002cos(100t-40°)V,则该电感元件的阻抗为____________Ω,导纳为___________S,流过电感的电流(参考方向与u关联)i= A。 7.已知交流电流的表达式:i1= 10cos(100πt-70°)A ,i2=3cos(100πt+130°)A,则i1超前(导前)i2_________ 。 8.功率因数反映了供电设备的率,为了提高功率因数通常采用 补偿的方法。 9.在正弦激励下,含有L和C的二端网络的端口电压与电流同相时,称电路发生了。 二、简单计算填空题:(每空2分,2x14=28分) 1.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流i= A。 2.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压U ab= V。

3.如图3所示二端网络的入端电阻R ab= Ω。 4.如图4所示电路中,电流I= A。 5.如图5所示为一有源二端网络N,在其端口a、b接入电压表时,读数为10V,接入电流表时读数为5A,则其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U OC= V, R O= Ω。 6.如图6所示为一无源二端网络P,其端口电压u与电流i取关联参考方向,已知u=10cos(5t +30°)V, i=2sin(5t+60°)A,则该二端网络的等效阻抗Z ab= Ω,吸收的平均功率P= W,无功功率Q= Var。

电路理论基础单选

1:三个电阻元件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接到外部电路的三个节点的连接称()连接。 1.星形 2.角形 3.串形 2: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是补偿前后()不变。 1.P 2.U 3.PU 3:以()为待求量,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出各节点电压方程式,进而求解电路响应的方法叫节点电压或电位法。 1.电流 2.节点电压 3.电阻 4:节点电压法适用于支路数较()但节点数较少的复杂电路。 1.多 2.少 3.复杂

1.线性 2.非线性 3.非线性时变 6:角频率越小,正弦量变化越()。 1.快 2.慢 3.大 7: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大小是()的量 1.绝对 2.相对 3.常量 8: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基尔霍夫两定律列出必要的电路方程,再求解各支路电流的方法,称支路()法。 1.电流 2.电压 3.电阻 9:()接电容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1.串 2.并

10:电感上无功功率是指吸收电能转换成()能的功率。 1.电 2.磁 3.化学 11:电气设备开路运行时()。 1.电流无穷大 2.电压为零 3.电流为零 12:通过改变串联电阻的大小得到不同的输出()。 1.电流 2.电压 3.电流和电压 13:并联的负载电阻越多(负载增加),则总电阻越()。 1.大 2.小 3.不定 14:电压的单位是()。 1.欧姆

15:电动势只存在于()内部。 1.电源 2.负载 3.电阻 回路电流法适用于()数较多但网孔数较少的复杂电路。 1.回路 2.节点 3.支路 2: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应()该设备额定电压值。 1.大于 2.小于 3.等于 3:关联参考方向是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1.一致 2.相反 3.正交 4:电感上无功功率是指吸收电能转换成()能的功率。 1.电

测控电路第五版 信号运算电路习题答案

第五章 信号运算电路 5-1推导题图5-43中各运放输出电压,假设各运放均为理想运放。 (a)该电路为同相比例电路,故输出为: ()0.36V V 3.02.01o =?+=U (b)该电路为反相比例放大电路,于是输出为: V 15.03.02 1 105i o -=?-=-=U U (c)设第一级运放的输出为1o U ,由第一级运放电路为反相比例电路可知: ()15.03.0*2/11-=-=o U 后一级电路中,由虚断虚短可知,V 5.0==+-U U ,则有: ()()k U U k U U o 50/10/1o -=--- 于是解得: V 63.0o =U (d)设第一级运放的输出为1o U ,由第一级运放电路为同相比例电路可知: ()V 45.03.010/511o =?+=U 后一级电路中,由虚断虚短可知,V 5.0==+-U U ,则有: ()()k U U k U U o 50/10/1o -=--- 于是解得: V 51.0o =U 5-2 )8i 7i 11 U U ++运算的电路。 图X5-1

5-3由理想放大器构成的反向求和电路如图5-44所示。 (1)推导其输入与输出间的函数关系()4321,,,u u u u f u o =; (2)如果有122R R =、134R R =、148R R =、Ω=k 101R 、Ω=k 20f R ,输入4321,,,u u u u 的范围是0到4V ,确定输出的变化范围,并画出o u 与输入的变化曲线。 (1)由运放的虚断虚短特性可知0==+-U U ,则有: f R u R u R u R u R u 0 44332211-=+++ 于是有: ??? ? ??+++-=44332211o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U f f f f (2)将已知数据带入得到o U 表达式: ()4321o 25.05.02i i i i U U U U U +++-= 函数曲线可自行绘制。 5-4理想运放构成图5-45a 所示电路,其中Ω==k 10021R R 、uF 101=C 、uF 52=C 。图5-54b 为输入信号波形,分别画出1o u 和2o u 的输出波形。 前一级电路是一个微分电路,故()dt dU dt dU C R R i U i i o //*1111-=-=-= 输入已知,故曲线易绘制如图X5-2所示。 图X5-2 后一级电路是一个积分电路,故()??-=-=dt U dt U C R V o o 1122out 2/1 则曲线绘制如图X5-3所示。 图X5-3 U o1-

电路理论基础第四版第1章习题答案详解

答案1.7 解:如下图所示 ① ②③④⑤ 1A 2A 1A 8V 6V 7V 5V 1i 2i 4i 3 i 1A 1l 2l 3l 4l (1)由KCL 方程得 节点①: 12A 1A 3A i 节点②:411A 2A i i 节点③:341A 1A i i 节点④:23 1A 0i i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2)由KVL 方程得 回路1l : 14 12233419V u u u u 回路2l : 15 144519V-7V=12V u u u 回路3l : 52 511212V+5V=-7V u u u 回路4l : 5354437V 8V 1V u u u 若已知支路电压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压。答案1.8 解:各元件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元件1消耗功率为: 11110V 2A 20W p u i 对回路l 列KVL 方程得 21410V-5V 5V u u u 元件2消耗功率为: 2215V 2A 10W p u i 元件3消耗功率为: 333435V (3)A 15W p u i u i

对节点①列KCL 方程4131A i i i 元件4消耗功率为: 4445W p u i 答案1.9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①: 35A 7A 2A i 节点③: 47A 3A 10A i 节点②: 534 8A i i i 对回路列KVL 方程得: 回路1l : 1 3510844V u i i 回路2l : 245158214V u i i 答案1.10 解:由欧姆定律得 130V 0.5A 60i 对节点①列KCL 方程 10.3A 0.8A i i 对回路l 列KVL 方程 1600.3A 50 15V u i 因为电压源、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所以电源发出的功率 分别为 S 30V 30V 0.8A 24W u P i S 0.3A 15V 0.3A 4.5W i P u 即吸收4.5W 功率。 答案1.12 解:(a)电路各元件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a)所示。由欧姆定律得 S /10cos()V/2A 5cos()A R i u R t t 又由KCL 得 S (5cos 8)A R i i i t 电压源发出功率为 S S 2 10cos()V (5cos 8)A (50cos 80cos )W u p u i t t t t 电流源发出功率为

邱关源《电路》第5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1-8章

答案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题1】:由U A B =5V 可得:I AC .=-25A :U D B =0:U S .= 125V 。 【题2】:D 。 【题3】:300;-100。 【题4】:D 。 【题5】:()a i i i =-12;()b u u u =-12 ;()c ()u u i i R =--S S S ;()d ()i i R u u =--S S S 1。 【题6】:3;-5;-8。 【题7】:D 。 【题8】:P US1=50 W ;P U S 26=- W ;P U S 3=0;P I S 115=- W ;P I S 2 W =-14;P I S 315= - W 。 【题9】:C 。 【题10】:3;-3。 【题11】:-5;-13。 【题12】:4(吸收);25。 【题13】:0.4。 【题14】:3123I +?=;I =13 A 。 【题15】:I 43=A ;I 23=-A ;I 31=-A ;I 54=-A 。 【题16】:I =-7A ;U =-35V ;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P U I =-=-245 W 。 【题17】:由图可得U E B =4V ;流过2 Ω电阻的电流I E B =2A ;由回路ADEBCA 列KVL 得 U I A C =-23;又由节点D 列KCL 得I I C D = -4;由回路CDEC 列KVL 解得;I =3;代入上 式,得U A C = -7V 。 【题18】: P P I I 1212 2222==;故I I 1222=;I I 12=; ⑴ KCL :43211-= I I ;I 185=A ;U I I S =-?=2185 11V 或16.V ;或I I 12=-。 ⑵ KCL :43211-=-I I ;I 18=-A ;U S =-24V 。

电路理论基础 孙立山 陈希有主编 第3章习题答案详解

教材习题3答案部分(P73) 答案3.1略 答案3.2 解: (a ) 本题考虑到电桥平衡,再利用叠加定理,计算非常简单。 (1)3V 电压源单独作用,如图(a-1)、(a-2)所示。 (a-1)(a-2) 由图(a-2)可得 '3V 1A 148348 I ==?Ω+Ω+ 由分流公式得: ''182 A 483 I I Ω=-?=-Ω+Ω (2)1A 电流源单独作用,如图(a-3)所示。 (a-3) 考虑到电桥平衡, "0I =, 在由分流公式得: "1131A A 134 I =-? =-+ (3)叠加: '"1A I I I =+= '"11117/12A I I I =+=- 2 111 2.007W P I Ω=?= (b )

(1)4V 电压源单独作用,如图(b-1)所示。 'I ' 由图(b-1)可得, '24V 2V (2+2)U Ω?= =Ω '136A I U =-=- ''21'5A I I I =+=- (2)2A 电流源单独作用,如图(b-2)所示。 (b-2) ''22 2A=2V 22 U ?= Ω?+ "''2311A 2 I I = ?= 对节点②列KCL 方程得, """1132A 4A I U I +== 对节点③列KCL 方程得, "" "230I I U ++= 解得 "5A I = (3) 叠加 '"1116A 4A=10A I I I =+=--- '"5A 5A=10A I I I =+=--- 2111100W P I Ω=?Ω= 答案3.3略

答案3.4略 答案3.5 解 :利用叠加定理,含源电阻网络中的电源分为一组,其作用为' I ,如图 (b)所示。S I 为一组,其单独作用的结果I '' 与S I 成比例,即:" S I kI =,如图(c) 所示。 I I s kI (a) (b) (c) + '"'S I I I I kI =+=+ (1) 将已知条件代入(1)式得 ' ' 04A 1A 2A I k I k ?=+???-=+??? 联立解得: '2A I =,12 k = 即: S 1 2A+2 I I =-? 将1A I =代入,解得 S 6A I = 答案3.6 解:根据叠加定理,将图(a)等效成图 (b)与图 (c)的叠加。 I (b) 2 S (c) 由已知条件得 S11S1 28W 14V 2A I P U I '= = = 2 8V U '= 1 12V U ''=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 (a)、(b)吸收10W ;(c)、(d)发出10W. 1-2. –1A; –10V; –1A; – 4mW. 1-3. –0.5A; –6V; –15e – t V; 1.75cos2t A; 3Ω; 1.8cos 22t W. 1-4. u =104 i ; u = -104 i ; u =2000i ; u = -104 i ; 1-8. 2 F; 4 C; 0; 4 J. 1-9. 9.6V,0.192W, 1.152mJ; 16V , 0, 3.2mJ. 1-10. 1– e -106 t A , t >0 取s . 1-11. 3H, 6(1– t )2 J; 3mH, 6(1–1000 t ) 2 mJ; 1-12. 0.4F, 0 . 1-13. 供12W; 吸40W; 吸2W; (2V)供26W, (5A)吸10W. 1-14. –40V , –1mA; –50V, –1mA; 50V , 1mA. 1-15. 0.5A,1W; 2A,4W; –1A, –2W; 1A,2W. 1-16. 10V ,50W;50V ,250W;–3V ,–15W;2V ,10W. 1-17. (a)2V;R 耗4/3W;U S : –2/3W, I S : 2W; (b) –3V; R 耗3W; U S : –2W, I S :5W; (c)2V ,–3V; R 耗4W;3W;U S :2W, I S :5W; 1-18. 24V , 发72W; 3A, 吸15W; 24V 电压源; 3A ↓电流源或5/3Ω电阻. 1-19. 0,U S /R L ,U S ;U S /R 1 ,U S /R 1 , –U S R f /R 1 . 1-20. 6A, 4A, 2A, 1A, 4A; 8V, –10V , 18V . 1-21. K 打开:(a)0, 0, 0; (b)10V, 0, 10V; (c)10V,10V ,0; K 闭合: (a)10V ,4V ,6V; (b)4V ,4V ,0; (c)4V ,0,4V; 1-22. 2V; 7V; 3.25V; 2V. 1-23. 10Ω. 1-24. 14V . 1-25. –2.333V , 1.333A; 0.4V , 0.8A. 1-26. 12V , 2A, –48W; –6V , 3A, –54W . ※ 第二章 2-1. 2.5Ω; 1.6R ; 8/3Ω; 0.5R ; 4Ω; 1.448Ω; . R /8; 1.5Ω; 1.269Ω; 40Ω; 14Ω. 2-2. 11.11Ω; 8Ω; 12.5Ω. 2-3. 1.618Ω. 2-4. 400V;363.6V;I A =. 5A, 电流表及滑线电阻损坏. 2-6. 5k Ω. 2-7. 0.75Ω. 2-8. 10/3A,1.2Ω;–5V,3Ω; 8V ,4Ω; 0.5A,30/11Ω. 2-9. 1A,2Ω; 5V ,2Ω; 2A; 2A; 2A,6Ω. 2-10. –75mA; –0.5A. 2-11. 6Ω; 7.5Ω; 0; 2.1Ω. 2-12. 4Ω; 1.5Ω; 2k Ω. 2-13. 5.333A; 4.286A. 2-14. (a) –1 A ↓; (b) –2 A ↓, 吸20W. 2-16. 3A. 2-17. 7.33V . 2-18. 86.76W. 2-19. 1V , 4W. 2-20. 64W. 2-21. 15A, 11A, 17A. 2-23. 7V , 3A; 8V ,1A. 2-24. 4V , 2.5V, 2V. 2-26. 60V . 2-27. 4.5V. 2-28. –18V . 2-29. 原构成无解的矛盾方程组; (改后)4V,10V . 2-30. 3.33 k , 50 k . 2-31. R 3 (R 1 +R 2 ) i S /R 1 . 2-32. 可证明 I L =- u S /R 3 . 2-33. –2 ; 4 . 2-34. (u S1 + u S2 + u S3 )/3 . ※ 第三章 3-1. –1+9=8V; 6+9=15V; sin t +0.2 e – t V. 3-2. 155V . 3-3. 190mA. 3-4. 1.8倍. 3-5. 左供52W, 右供78W. 3-6. 1 ; 1A; 0.75A. 3-7. 3A; 1.33mA; 1.5mA; 2/3A; 2A.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

4Ωx +6V - +-i 电路理论基础(铜山大学) 2-22(b )用网孔分析法求图题2-17所示电路中的i 2-24 用节点分析法求图2-24所示电路中的u 和i

u s2▲3-3 u 3-3 电路如图所示(1)N 为仅由线性电阻组成的网络。当u s1=2v,u s2=3v 时,i x =20A ,而当u s1=-2v 时,u s2=1v 时,i x =0。求u s1=u s2=5v 时的电流i x (2)若将N 换成含有独立源的线性电阻网络,当u s1=u s2=0时,i x =-10A ,且(1)中已知条件仍然适用,再求u s1=u s2=5v 时的电流i x

i 3-7a 3-5 电路如图所示,当2A 电流源未接入时,3A 电流源向网络提供的功率为54W,u2=12V;当3A 电流源未接入时,2A 电流源向网络提供的功率为28W,u3=8V.求两电源同时接入是,各电流源的功率。 3-7(a )试用戴维南定理求图题3-7所示各电路的电流i 图题3-5

? L ? ? ? 3-16 图示电路中N 为线性含源电阻网络。已知当R=10Ω时,U=15V; R=20Ω时,U=20V.求R=30Ω时,U=? 4-9 图题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电压有效值U 、UR 、UC 分别为10V 、6V 、3V 。求:(1)电压有效值UL ;(2)一电流为参考相量,画出 其相量图。 +-U R N 3-16

4-11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表A1的读数为3A、A2为4A,求A表的读数。若此时电压表读数为100V,求电路的复阻抗及复导纳。 4-50 图示电路,正弦电压u的有效值U=200V,电流表A3的读数为零,求电流表A1的读数。

吉林大学-电路理论基础练习题A

电路理论基础练习题A 一、填空题 1. 只存储磁能,不消耗能量的器件叫(电感)。 2.电位是相对于(参考点)的电压。 3.对外提供恒定的或随时间变化的电压,而与流过它的电流无关的电源是(电压)源。4.电路结构的特点是具有受控支路和(控制支路)。 5.KCL和KVL阐述的是电路结构上(电压与电流)的约束关系,取决于电路的连接形式,与支路元件的性质(无关)。 二、选择题 1.(c毫伏)是电压辅助单位。 a电源b千欧c毫伏 2.对外提供恒定的电压,而与流过它的电流无关的电源是(a电压源)。 a电压源b瓦特c电流源 3.任一电路的任一节点上,流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a零)。 a零b一c不定 4.KCL和KVL阐述的是电路结构上(c电流和电压)的约束关系。 a电流b电压c电流和电压 5.为了某种需要,可将电路中的某一段与电阻或变阻器并联,以起(a分流)的作用。 a分流b分压c减小电阻 6.与理想电压源(b并)联的支路对外可以开路等效。 a串b并c混 7.以假想的回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KVL定律列出必要的电路方程,再求解客观存在的各支路电流的方法,称(a回路)电流法。 a回路b节点c支路 8.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变化,一个周期内的平均数值为零的电流、电压或电动势叫(b交流电)。 a正弦交流电b交流电c直流电 9.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是补偿前后(c P U )不变。 a P b U c P U 10.电源绕组首端指向尾端的电压称为(a相)电压。 a相b线c直流 三、判断题 1.电流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2.两点间的电压值是绝对的。(√) 3.应用KCL定律解题事先标出的是结点电流的实际方向。(×) 4.电路的参考点可以任意选取,参考点选得不同,电路中各点的电位是不变的。(×)5.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参考方向绕行方向一周,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6.KVL是用来确定回路中各段电流之间关系的电路定律。(√) 7.如果需要调节电路中的电流时,一般也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变阻器来进行调节。(×)

电路理论基础练习(含答案)

判断题 1. 单一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比较小。
(A) 对 (B) 错
2. 几个电容元件相串联,其电容量一定增大。 (A) 对 (B) 错
3. 电抗和电阻的概念相同,都是阻碍交流电流的因素。 (A) 对 (B) 错
4. 实用中的任何一个两孔插座对外都可视为一个有源二端网络。 (A) 对 (B) 错
5. 回路电流法只要求出回路电流,电路最终求解的量就算解出来了。 (A) 对 (B) 错

6. 弥尔曼定理可适用于任意结点电路的求解。 (A) 对 (B) 错
7. 回路电流法是只应用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对电路求解的方法。 (A) 对 (B) 错
8. 支路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都是为了减少方程式数目而引入的电路分析法。 (A) 对 (B) 错
9. 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时,说明电源的利用率达到了最大。 (A) 对 (B) 错
10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可以等效互换。 .
(A) 对 (B) 错

11 从电压、电流瞬时值关系式来看,电感元件属于动态元件。 .
(A) 对 (B) 错
12 电压和电流计算结果得负值,说明它们的参考方向假设反了。 .
(A) 对 (B) 错
13 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写方程式时,可以不参照参考方向。 .
(A) 对 (B) 错
14 电流由元件的低电位端流向高电位端的参考方向称为关联方向 .
(A) 对 (B) 错
15 电压、电位和电动势定义式形式相同,所以它们的单位一样。 .
(A) 对 (B) 错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

*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 (a)、(b)吸收10W ;(c)、(d)发出10W. 1-2. –1A; –10V; –1A; – 4mW. 1-3. –0.5A; –6V; –15e –t V; A; 3Ω; W. 1-4. u =104 i ; u = -104 i ; u =2000i ; u = -10 4 i ; 1-5. 1-6. 0.1A. 1-7. 1-8. 2F; 4C; 0; 4J.1-9. 9.6V,, ; 16V, 0, . 1-10. 1– e -106 t A , t >0 s . 1-11. 3H, 6(1– t )2 J; 3mH, 6(1–1000 t ) 2 mJ; 1-12. 0.4F, 0 . 1-13. 供12W; 吸40W; 吸2W; (2V)供26W, (5A)吸10W. 1-14. –40V, –1mA; –50V, –1mA; 50V, 1mA. 1-15. 0.5A,1W; 2A,4W; –1A, –2W; 1A,2W. 1-16. 10V,50W;50V,250W;–3V,–15W;2V,10W. 1-17. (a)2V;R 耗4/3W;U S : –2/3W, I S : 2W; (b) –3V; R 耗3W; U S : –2W, I S :5W; (c)2V,–3V; R 耗4W;3W;U S :2W, I S :5W; 1-18. 24V, 发72W; 3A, 吸15W; 24V 电压源; 3A ↓电流源或5/3Ω电阻. 1-19. 0,U S /R L ,U S ;U S /R 1 ,U S /R 1 , –U S R f /R 1 . 1-20. 6A, 4A, 2A, 1A, 4A; 8V, –10V, 18V. 1-21. K 打开:(a)0, 0, 0; (b)10V, 0, 10V; (c)10V,10V,0; K 闭合: (a)10V,4V,6V; (b)4V,4V,0; (c)4V,0,4V; 1-22. 2V; 7V; ; 2V. 1-23. 10Ω. 1-24. 14V. 1-25. –, 1.333A; , 0.8A. 1-26. 12V, 2A, –48W; –6V, 3A, –54W . ※ 第二章 2-1. 2.5Ω; ; 8/3Ω; ; 4Ω; Ω; . R /8; Ω; Ω; 40Ω; 14Ω. 2-2. 11.11Ω; 8Ω; Ω. 2-3. Ω. 2-4. 400V;;I A =. 5A, 电流表及滑线电阻损坏. 2-6. 5k Ω. 2-7. Ω. 2-8. 10/3A,Ω;–5V,3Ω; 8V,4Ω; 0.5A,30/11Ω. 2-9. 1A,2Ω; 5V,2Ω; 2A; 2A; 2A,6Ω. 2-10. –75mA; –0.5A. 2-11. 6Ω; Ω; 0; Ω. 2-12. 4Ω; Ω; 2k Ω. 2-13. 5.333A; 4.286A. 2-14. (a) –1 A ↓; (b) –2 A ↓, 吸20W. 2-16. 3A. 2-17. 7.33V. 2-18. . 2-19. 1V, 4W. 2-20. 64W. 2-21. 15A, 11A, 17A. 2-23. 7V, 3A; 8V,1A. 2-24. 4V, , 2V. 2-26. 60V. 2-27. . 2-28. –18V. 2-29. 原构成无解的矛盾方程组; (改后)4V,10V. 2-30. k , 50 k . 2-31. R 3 (R 1 +R 2 ) i S /R 1 . 2-32. 可证明 I L =- u S /R 3 . 2-33. –2 ; 4 . 2-34. (u S1 + u S2 + u S3 )/3 . ※ 第三章 3-1. –1+9=8V; 6+9=15V; sin t + e – t V. 3-2. 155V. 3-3. 190mA. 3-4. 1.8倍. i A 0 s 1 1 2 3 1-e -t t 0 t ms i mA 4 10 0 t ms p mW 4 100 2 25 i , A .75 t 0 .25 ms (d) u , V 80 0 10 -20 t , ms (f ) u , V 100 0 10 t , ms (e) p (W) 10 0 1 2 t (s) -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