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

*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 (a)、(b)吸收10W ;(c)、(d)发出10W. 1-2. –1A; –10V; –1A; – 4mW.

1-3. –0.5A; –6V; –15e –t

V; A; 3Ω; W.

1-4. u =104

i ; u = -104

i ; u =2000i ; u = -10

4

i ;

1-5.

1-6. 0.1A. 1-7.

1-8. 2F; 4C; 0; 4J.1-9. 9.6V,, ;

16V, 0, .

1-10. 1– e -106 t

A , t >0 s .

1-11. 3H, 6(1– t )2

J; 3mH, 6(1–1000 t ) 2

mJ; 1-12. 0.4F, 0 .

1-13. 供12W; 吸40W;

吸2W; (2V)供26W, (5A)吸10W.

1-14. –40V, –1mA; –50V, –1mA; 50V, 1mA. 1-15. 0.5A,1W; 2A,4W; –1A, –2W; 1A,2W. 1-16. 10V,50W;50V,250W;–3V,–15W;2V,10W. 1-17. (a)2V;R 耗4/3W;U S : –2/3W, I S : 2W;

(b) –3V; R 耗3W; U S : –2W, I S :5W; (c)2V,–3V; R 耗4W;3W;U S :2W, I S :5W; 1-18. 24V, 发72W; 3A, 吸15W;

24V 电压源; 3A ↓电流源或5/3Ω电阻. 1-19. 0,U S /R L ,U S ;U S /R 1 ,U S /R 1 , –U S R f /R 1 . 1-20. 6A, 4A, 2A, 1A, 4A; 8V, –10V, 18V. 1-21. K 打开:(a)0, 0, 0; (b)10V, 0, 10V; (c)10V,10V,0; K 闭合: (a)10V,4V,6V; (b)4V,4V,0; (c)4V,0,4V;

1-22. 2V; 7V; ; 2V. 1-23. 10Ω. 1-24. 14V.

1-25. –, 1.333A; , 0.8A.

1-26. 12V, 2A, –48W; –6V, 3A, –54W . ※

第二章

2-1. 2.5Ω; ; 8/3Ω; ; 4Ω; Ω; . R /8; Ω; Ω; 40Ω; 14Ω. 2-2. 11.11Ω; 8Ω; Ω. 2-3. Ω.

2-4. 400V;;I A =.

5A, 电流表及滑线电阻损坏. 2-6. 5k Ω. 2-7. Ω.

2-8. 10/3A,Ω;–5V,3Ω; 8V,4Ω; 0.5A,30/11Ω. 2-9. 1A,2Ω; 5V,2Ω; 2A; 2A; 2A,6Ω. 2-10. –75mA; –0.5A. 2-11. 6Ω; Ω; 0; Ω. 2-12. 4Ω; Ω; 2k Ω. 2-13. 5.333A; 4.286A. 2-14. (a) –1 A ↓; (b) –2 A ↓, 吸20W. 2-16. 3A. 2-17. 7.33V. 2-18. .

2-19. 1V, 4W. 2-20. 64W.

2-21. 15A, 11A, 17A. 2-23. 7V, 3A; 8V,1A. 2-24. 4V, , 2V. 2-26. 60V. 2-27. .

2-28. –18V.

2-29. 原构成无解的矛盾方程组; (改后)4V,10V. 2-30. k , 50 k . 2-31. R 3 (R 1 +R 2 ) i S /R 1 .

2-32. 可证明 I L =-

u S /R 3 . 2-33. –2 ; 4 .

2-34. (u S1 + u S2 + u S3 )/3 . ※

第三章

3-1. –1+9=8V; 6+9=15V; sin t + e – t

V. 3-2. 155V. 3-3. 190mA. 3-4. 1.8倍.

i

A 0 s 1 1

2 3 1-e -t

t

0 t ms i mA 4

10 0 t

ms

p mW 4

100 2 25

i , A

.75

t 0 .25

ms

(d) u , V

80

0 10

-20 t , ms

(f ) u , V 100 0 10 t , ms (e)

p (W) 10 0 1 2 t (s)

-10

3-5. 左供52W, 右供78W. 3-6. 1; 1A; 0.75A. 3-7. 3A; ; ; 2/3A; 2A. 3-8. 20V, –.

3-9. –1A; 2A; –.

3-10. 5V, 20; –2V, 4. 3-12. 4.6. 3-13. 2V; 0.5A. 3-14. 10V, 5k .

3-15. 4/3, 75W; 4/3, . 3-16. 1, . 3-18. 50. 3-19. 0.2A. 3-20. 1A. 3-21. 1.6V. 3-22. 4A; –2A.

3-23. 23.6V; 5A,10V. 3-24. 52V. ※

第四章 4-1. , 100V, 50Hz, ,0o , –120o ; 120 o

.

4-2. 7.07/0 o A, 1/–45 o A, – o

A. 4-3. 3m

U , .

4-4. 10/, 10/, 10/–,

10/–;各瞬时表达式略。

4-5. , 30V, 25V; 12V, 0, 12V, 0; 0, 0, 12V. 4-6. 7.07A; 10A, 50A. 4-7. .

4-8. 3.2, . 4-9. 5, 0.1F.

4-10. 5A; 20/–,

S. 4-11. 52.34V. 4-12. 10A, 141V.

4-13. 5, 0.0577F; 3, ; 3,0.125F; 0,0.02F 4-14. 3.47, 53.2 F.

4-15. .A )4.1081000cos(2316.0?+t 4-16. 26.3, , 34.6 F. 4-17. , 0.252 F. 4-18. 0.751 F . 4-19. 40.53pF.

4-20. 10/0o A, 10/0o

V, 200W,1; 20A, 0;2A. 4-21. 21.26A,1800W,; ,2778W,; 26.04 F. 4-22. 495W, .

4-23. 20 + j 10, , .

4-24. ,或, 11,–.

4-25. 30+j 10=

V, 300W, –300Var.

4-26. )75cos(2?+t A;2VA, j 2VA,2VA, –j 2VA, –4VA.

4-27. 2/–90o A;

V, –,

V, 1+j 1.

4-28. 近似为:, 50 + j 50.

4-29. 5A, 11.09A, 10.83A, 1066W.

4-30. )61(12

ωωj --.

4-31. 200/–150o

mA. 4-32. 10H.

4-33. 5, , 367.75 F. 4-34. , ; . 4-35. + , .

4-37. 100, , 0.167F, 20.. 4-38. 10, , 3183pF; 50.

4-39. 0.1F; ;A 5000cos 22.0t i = .V )905000cos(2400?+=t u L 4-40. , 50. 4-41. , . 4-42. 25 F , 180V. 4-43. 0.253 F , 0.760 F . 4-44. 4.12A. 4-45. 1.174A, .

4-46. 30.09A, 17.37A. 4-47. 54.05 F.

4-48. (1) I A 不变,因对称时中线不起作用。

(2) 仍不变,因为S 闭合时各相负载电压未变,电流表

所涉及的两个A 相负载也未变。

4-49. 38/–, 38/–, 75o

A; –; –; . 4-50. 190W, 380W. 4-51. 1kW. 4-52. 6.06A. 4-53. , ; , –.

4-54. P (a) =P 左 +P 右 ; Q (b ) = 3P W .

4-55. ; )3( , )3(31

1Z Z E Z Z Z E A A ++ 可. 4-56. , 91.89 F.(4-57~4-58从略.) ※

第五章

5-1. ;V sin 5.0 ,V sin 2 ;V cos 25.0 ,V cos t t t t -

.V 25.05.0 ,V 225.022t t t t e e e e ------

5-2. 根据t

i

t i u t i t i u d d 2d d d d d d 4211 211,+=+=绘出.

5-3. .V )13.1432cos(215o

-t

5-4. (b)读数大。 5-5. .

5-6. 20mH, , , , 44mA, 22mA, 66mA.

5-7. 1.59/–

A.

5-8. 13.42/– V; –

V. 5-9. 12()πMC . 5-10. . 5-11. 50mH.

5-12. 20H, , 250V.

5-13. 4.06/– A , – A , –

A . 5-14. 2kW, .

5-15. 0.09W; 3, . 5-16. 1.414A.

5-17. U 2 /U 1 从 降为. 5-18. 20 – j 15, . 5-19. , –, 100W.

注意到P R 1= 20W ,P R 2= 60W ,可见:电源供给第2线圈共100W 的功率,其本身仅耗60W ,其余40W 经互感耦合至第1线圈,线圈1耗20W ,还剩20W 送还给电源(P 1=-20W) P

=100-20 = 80W 。

5-20. 9.09A ,0.91A 5-21. 2

12121212121)

(;)(nR R i ni R R nR R i ni R R n

++++

5-22. 502/45 V ,5002/45 ;0.1A.

5-23. ,,.

5-24. 40k ;2mA ,4mA ;2V ,4V.

5-25. 50pF ,80pF ,4H ;0.25A ,0.125A ,.

5-26. 107

rad/s, 100; 80V, 40V; 50V, 50V, 20V, 40V.

5-27. 100pF ,250pF ,H . ※

第六章

6-1. (a) 非线性、定常、单向、流控;

(b) 线性、定常、双向、单调; (c) 非线性、定常、单向、单调; (d) 非线性、时变、单向、cos2t ≠0时单调(否

则流控);

(e)、(f) 非线性、定常、单向、单调;

(g) 线性、时变、双向、cos2t ≠–1时单调(否

则压控);

6-2. .V )3

cos cos 3(1025.15

t t ωω+?- 即出现基波和三次谐波。 6-3. 3

, 11

;

,

.

6-4. 7.5mH, .

6-5.

6-6.

6-8. (a) u = 2V ;(b) u = 6V ;

(c) ??

?

??-=--∞∈=∈-≠+=.1cos ],1 ,(;0cos ],1 ,0[;1 ,0cos ),(cos cos t t t t t u 当当当ε

6-9. , 4.3A; 5.14A, 0.857A. 6-10. 或.

6-11. 1.34V, 1.16A,.

2.17A 6-12.

6-13. V. cos 9

12t + 6-14. , , 0.5F; 3H, 3H, 0.25F;

2 + 10

3 cos(t –)V;

4 + 10

3

cos(t –)V.

6-15. 1 + (2/3)10 3

cos628t A .

6-16. ??

?

???+------+1)(3)

(3)(3)(3422n 1n 2

2n 1n 22n 1n 2

2n 1n 1n u u u u u u u u u

6-17. –1V ,2A .

6-18. 1V, 1.667A, 1.75A, 0.0833A;,

,

, . ※

第七章

7-1.

)

(6cos 7514cos 531 2cos 311sin 4

2

12 -?-?-?-+t t t

t m

U ωωωωππ

7-2. T

t k k E E k πωωπ2 , sin 121=-∑∞

= I

0 5V

I ,A

U

0 15 –

I

U

0 U S

U S /R

I

U

0 RI S (e )

-I S

1

R 1

I

U 0 E 1

) -E 2

1

R 2

I

U

0U S )

-RI S

-I S

i

u 0 2 1

–3 –2

i

u

0 1

(d)

1

–2

i (mA)

0 π 2π 1

) i (mA) t

0 π 2π

1 (b

)0

–t

–20 3T u (V)

3 –10

3T –20

11T

–20

19T

7-3. . , T t U T t U m m ??

7-4. , 10.97A ;. 7-5.

7-6. 100+20cos314 t +14cos(942 t +45o

)V; , 10.15A, .

7-7. , 1.69A, 1.80A.

7-8. 2cos(2 t +45o

)A, 3W.

7-9. (t – )+(2t –45o

)A; . 7-10. 30mH, 8.33F, .

7-11. 5+5cos(t –45o

)V. 7-12. , H. 7-13. , ,

141cos t + cos(3t –60o

)V. 7-14. 700W. 7-15. 160V, , .

7-16. i B = ( )+(3t –

)

+ cos(5t +

) A. 7-17. ; , ; , . ※

第八章 8-1.

; 0)

1(d d ; 12010d d

=-+=+L L C C u L R

t u u t u β 8-2. 6V,0.2A; 10V,10mA; -8V,2A; U S /2;U S /R. 8-3. (a) U S /3, U S /(3R ), U S /(3RC ), 0; (b) 0, , 50000V/s, -1000A/s; (c) 17V, 5A, 0, 4.5A/s; 8-4. 0, 0, U S /L 1 , 0. 8-5. 3.330A; 2V; -10V,10V/s. 8-6.

,A 40 ,V 4

22≥--t e e t t μ;

0 ,m A 667.0 ,V 31.1111.111≥---t e e t t ; 0 ,A .50 ,V 2.5-55≥--t e e t t

8-7. 0 ,V 01 ;0 ,V 1027666≥≥--t e t e

t t ..

8-8. (a)0 ,V 16- ,A 222≥--t e e t

t

.

(b)0 ,V 6 ,A 25050≥--t e e

t t

.

8-9. 0 ,A )(24.01000500≥---t e e

t

t

8-10. 1.024kV; Ω; ; 50kA; 50MW.

8-11. 0 ,V )1(93 .33333≥--t e

t ;

0 ,V )1(121.0≥--t e

t

.

8-12. 0 ,m A 75.05.033.208≥+-=-t e

i t

8-13. –, , .

8-14.,A )43.18cos(325.6572.1 t

e

t i --?-=π

,A )57.26cos(472.4572.11

t e t i -+?+=π 0 ,A 2)43.18cos(472.4572.12

≥-?-=-t e t i t π

8-15. 0 ,V 8)5(≥--t e t

8-16. (1)RC 并, R =, C =0.75F;

(2) RL 并, R =2k , L =2H. 8-17.0 ,V 155.7≥-t e t

.

8-18. 4

, 4

, 0.25F; , 0.

8-19. 0 ,V 2010-2.0≥+-t e t

; . 8-20. (a)0 ,V 45

1025.1≥?-t e t .

(b)0 ,V 7515-9

/≥+-t e

t .

8-21. 0 ,V 5.2312≥--t e t

. 8-22.

(1)0 V ,)1( V , ,A 55.13105.1353105.1≥-+---t e

e e t t

t (2) 25J, 0; (3), , ; 8-23. 01047.112572

58

.0 ,A )cos(≥+?--t e t t .

8-24. );3()2()1()().a (-----+t t t t εεεε

);1()1()().b (---t t t t εε

);()()())()().c (222112--+---t t t t t εεε ).3()3()1()1(2)1()1().d (--+---++t t t t t t εεε 8-26. )()3(;547.1)2( );()1(11t f t f -

8-27. V )()1(661.0476.0t e

t

ε--. 8-28. ?

??>-<<+---s 1.0 ,V 38.6150s

1.00 ,V 67.5120)

1.0(1.57250t e t e t t . 8-29. ???<<-==--ms 100 ,V 1510u ,

V 12-10u 15

2151t e e t t ; ???>+=+=----ms 10 ,V 3.75-u ,

V 84.55-u 15)10(215)10(1t e

e t t . 8-30. )2(]1[5.0)()1(5.0)2(-------t e t e t t

εε. 8-31. ;0 ,-(2) ;0 ,2-(1)1≥≥--t e t e t

t

.0 ),cos(25(3)34

3≥-++-t t e t π

8-32. );(][1(1)

21212

1R R )R R (1t e C

t R R ε+-++

).((2)

212121R )R R (1t e C t C

R R ε+- 8-33. ; (t)

)1(3

4185

65

2

2

ε=++C C u dt du dt C u d . (t)4(t)

)2(3

2185

65

2

2

δε+=++L L i dt di dt L i d 8-34. 323.0417.02,1j p ±-=, 欠阻尼.

8-35. (a)临界阻尼; (b)过阻尼。 8-36. .0 ,V 1021 ;V 40605454≥------t e e e e

t t t t

8-37. 0 ,V 36.236.331.192.0≥---t e e

t t

8-38. .A )135cos(414.11?++-t e t

8-39. ;0 ,A 323≥+---t e e t t

.0 ,A 1)2(2t -22≥+-t e t

8-40..0 ,V )cos(-4.49434.01.8921.63142≥?++--t t e e

t t

8-41. .0 ,A 15005200≥+-t te

t

8-42. ;0 ,V 8cos 16≥t t

.0 ,V 2856.0sin 778.0375.0≥-t t e t

8-43..V )(12)(12 ;A )()5(10)a (44t e t t e

t

t

εε--++-δ

.V )(5.0)( ;A )()1(3

13)b (5.15.1t e t t e t

t εε-----δ

8-44. .

A )(]16.02[)(0.6 ;V )()133.0667.0(3)a (4.24.2t e

t t e

t

t

εε--+--+-δ

.

A )(48.0)(48.0 ;

V )()4.24(10)b (5

.15.1t e

t t e t t εε//------δ

8-45. );3()3)(1(---t e t t

ε

)].2()1()[1)(2(----t t t εε

8-46. )1(]1[)()1()

1(22--+----t e

t e t t εε )3(4)2(]1[2)3(2)2(2-+-------t e t e t t εε A.

8-47. .V )(]5[)()(11015101015)

1(-------++t e

t t e t t t εε

8-48. );()1(833.032t e

t

ε-- )()96.08.096.0)(2(833.0t e t t ε---V

)1(]16.08.096.0[)1(833.0------t e t t ε.

8-49. S 510 565

3203201u i u dt di dt du L C L C ???

?

????+????????

????????---=?????????? . 8-50. S 3041 631141 u i u dt di dt du L C L C ?

???

????-+????

????????????---=?????????? 8-51. S 121222

11121 010 ******* u L i i u L R L L R

L C C dt di dt di dt du L L C L L C ?

?????????-+????????????????????????????----=????????????????

[][]S 212 0 00u i i u R L L C O u +???

?

????=;

8-52. 1S 0S S 11 ; 2132

132

3C C C u u u dt

du u u dt

du -=++-=;

S 2121 012161 1210

310121610

61 u i u u dt di dt du

dt du L C C L C C ??

?????

???????+???

???????????????

??????----=???????

?

????????,

[][]S 21 0 010u i u u L C C O u +???

?

????=.

8-53. S 321221122

21122122122

21212212321 001 0

1

1

u C R i i u M L L L R M L L M R M

L L M M L L M R M L L L R M L L L C C

R dt di dt di dt du C C ????

?????

???+?????

?????

????????????

?

???

??

????

-----------=??????????????????

CAA 习题8-54、8-55、8-56从略。

第九章

9-1. . Ω??

?

???????????

????+----++++22424222 )1()1( (c), )b ( , )a (22221j j j j Z Z Z Z R R R R R ββ

9-2. []

31 311)b ( ;)a (21--+--+??????R C j G G G C j G ωω . S 31)

d ( ; S )c ( 54 455.1334??

??????????---- 9-3. .11222)2()

b ( ;1S 01.0505.01)a (????????????+---ωωωωωj j j j Ω . 10 0)d ( ; 1001)

c ( 11

????????

????---μ

9-4. .22 110)b ( ;S 14

441231)a (???

?????-??

?

?

??-+R R r R m j j Ω . )c ( 0101020??

????-Ω

9-5. ; ; )a (101不存在Y T ??

?

???=C j ω

. ; ;)e (;

; ;)d (; ; ;)c (; ;)b (1011011000

00000100.

21不存在或不存在和或不存在和或不存在全耦合时Z H T Y Z T H Y Z H T Y Z ??

?

???=??????=???

?

???

?=??????=???

???=??????=???

???=-----L j L j n n n n L j M j M j L j ωωωωωωββ

9-6. ?

????

?=??????0833.2S 04167.033.59667.1125213135Ω2/4/78//

9-7. (a)见右图; .

)d (, )c (. ,

; )b (2i 2OC 2222S 2122i 2OC 2

211122122S 1121

22i 2S

21OC

2I Z U I Z I Z U I Z U I U Z Z I Z U Z Z Z Z Z Z ++=+??????-+==??等效电路从略 9-8.

(a) (b)

9-9.

. 3S 4811 ??

????Ω .

9-10.

.S 2.02.07.18.0 ??????--

9-11.

9-12. –1/29 ;

.

31)3(4

)43()6()(51222222222222222??????+--+-+--+-CR j R C R C C j R C CR j R C R R C CR j CR ωωωωωωωωωω 9-13. ; 2S 335??????Ω, 389.2S 2556.30261843S 2927526??????----=??????----ΩΩ//

. 1)]1(3[122322??

????--++--ωωωωωωω/j j 9-14. . ; S 12 151********????

????

?????????+?--?--?+--L C j M C j M C j L C j ωωωω 9-15. .,C L C L

9-16. 4 , ; 6A , 0.0988A . 9-17. – –10t

V ,t > 0 . 9-18. 10V, –0.5A . 9-19. A 3cos 27

1

310t ω+,3.336A .

9-20. j r 2n 2C .

9-21. ??????011ng ng ngR //, ?

?????

?????

?+++33

2321211)

1(1)(gZ Z Z g ng Z Z

Z Z Z g /. 9-22.

L

L

2

1CZ j Z Cr

j ωω++ .

9-23.

2

222

++s s , 低通;222++s s s , 带通;

2

42

++s s s , Q 值低一些的带通。 ※

第十章

10-1. .

)4(

; )3( ; )2(

; )1((3)(1)(3)(1)221122112211铁铁铁铁B B H H i N i N i N i N i N i N >?>++-+

10-2. (1)相等;(2)B 相等,H (a) > H (b) ;

(3) ?

?l

l H d 均不变;B (a)、B (b) 与H (b)均基本

不变;H (a)明显下降。

10-3. (1) i 2 – i 1 ;(2) 主要在气隙中。 10-4. (1); (2)0.423A ;

(3)2.65A/cm ,60.4A/cm ;(4)0.685A ; (5)2.65A/cm ,6664A/cm 。 10-5. 176.4A 。

10-6. 2622.5A ,0.656A 。 10-7. (1)4058mA ;(2);(3)。 10-8. 2.888A 。 10-9. 约200匝。

+

2

- a

b

2i 22 50

7 50

4 2

2

Ω

Ω

Ω

+ U 2 -

+

U 1 -

+ U 1 - 1S

2 + U 2- + U 1 - 1 2S 3S 1S 2 + U 2- + U 1 - 1 2S 3S 2U 1 20S + U 2-

+ U 1 - 10S 5U 1

10-10. 63W, , , ,。

10-11. 12.5W,, , 。

10-11. 9.92A,1.27A , , 。※~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统计学》试题库 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 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 数、企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 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 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电路理论基础

1:电位是相对的量,其高低正负取决于()。 回答:参考点 2:不能独立向外电路提供能量,而是受电路中某个支路的电压或电流控制的电源叫()。 回答:受控源 3:振幅、角频率和()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回答:初相 4:并联的负载电阻越多(负载增加),则总电阻越()。 回答:小 5:任一电路的任一节点上,流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 回答:零 6:电流的基本单位是()。 回答:安培 7:与理想电压源()联的支路对外可以开路等效。 回答:并 8:电气设备只有在()状态下工作,才最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回答:额定 9:通常规定()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回答:正 10:电容元件的电压相位()电流相位。 回答:滞后 11:两个同频率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等于()之差。 回答:初相 12:电位是相对于()的电压。 回答:参考点 13:支路电流法原则上适用适用于支路数较()的电路。 回答:少 14:电压定律是用来确定回路中各段()之间关系的电路定律。 回答:电压

15:KCL和KVL阐述的是电路结构上()的约束关系,取决于电路的连接形式,与支路元件的性质()。 回答:电压与电流、无关 16:各种电气设备或元器件的电压、电流及功率都规定一个限额,这个限额值就称为电气设备的()。 回答:额定值 17:节点电压法适用于支路数较()但节点数较少的复杂电路。 回答:多 18:三个电阻元件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接到外部电路的三个节点的连接称()连接。 回答:星形 19: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是补偿前后()不变。 回答:P U 20:交流电可通过()任意变换电流、电压,便于输送、分配和使用。回答:变压器 1: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参考方向绕行方向一周,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 回答:零 2:对于两个内部结构和参数完全不同的二端网络,如果它们对应端钮的伏安关系完全相同,则称N1和N2是()的二端网络。 回答:相互等效 3: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求()和() 回答:电压电流 4:对一个二端网络来说,从一个端钮流入的电流一定等于另一个端钮()的电流。 回答:流出

运动学基础试卷A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2015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期末考试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平衡角(稳定角) 2、 向心收缩 3、 肩肱节律 4、 牵张反射 5、 人体运动分析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 人体步行时的运动形式包括 、 、 、 。 2、 力量训练的原则有 、 、 、 。 3、 表示运动强度的常用指标有 、 、 。 4、 制定运动处方应遵循的原则有 原则、 原则、 原则与 原则。 5、 关于心指数,人体安静时, 与 呈线性关系,与 、 不成比例 6.状态反射包括 反射与 反射 7、 姿势的方向性就是 与 间适当关系的能力。 8、 步态控制的三个任务就是 、 与 。 9、 肌筋膜包括 、 与 ,就是与肌纤维 的弹性成分。 三、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 屈伸运动就是指( ) A 、环绕冠状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 B 、 环绕矢状轴在冠状面上的运动 C 、环绕垂直状轴在水平状面上的运动 D 、 环绕矢状轴在水平状面上的运动 E 、环绕垂直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 2、 下蹲过程中,下肢处于封闭运动链,因有 ( ) A 、髋、膝与踝关节共同活动 B 、仅髋关节活动 C 、仅膝关节活动 D 、仅踝关节活动 E 、 仅肢体活动 3、 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 ) A 、合力、合力矩为零 B 、 合力为零、合力矩大于零 C 、合力矩为零、合力大于零 D 、多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E 、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4、 刚体角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对时间变化率的物理量指的就是( ) A 、角速度 B 、角加速度 C 、角位移 D 、角动量 E 、角冲量 5、 运动神经元发放的冲动频率高时( ) A 、肌的伸展性增加 B 、肌的收缩力降低 C 、肌的弹性增加 D 、肌的粘滞性增加 E 、募集的运动单位多 6、 骨骼肌收缩起到缓冲、制动、减速与克服重力作用的属于( ) A 、 向心收缩 B 、 离心收缩 C 、拉长-缩短收缩 D 、 等动收缩 E 、等速运动 7、 当上臂上举150°,盂肱关节运动约就是( ) A 、80° B 、 90° C 、 60° D 、 70° E 、100° 8、 限制髋关节过伸的组要结构就是( ) A 、 髋臼 B 、 关节囊 C 、耻股韧带 D 、坐股韧带 E 、髋股韧带 9、 肌自身的形态结构与神经调节能力两个方面就是力量素质的( ) A 、生理基础 B 、解剖基础 C 、物理基础 D 、生化基础 E 、组织结构 10、下列哪项运动属于静力性力量训练( ) A 、引体向上 B 、俯卧撑 C 、蹲马步 D 、仰卧起坐 E 、杠铃 11、运动训练使心泵功能提高,主要表现为( ) A 、心房舒张末期容积增加 B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 C 、心房收缩末期容积增加 D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 E 、心肌收缩力增加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一、发动机的性能 一、解释术语 1、指示热效率:是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消耗燃料的热量的比值. 2、压缩比:气功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3、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h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 4、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有效功 5、有效燃料消耗率:是发动机发出单位有效功率时的耗油量 6、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说发出的有效功率 7、有效扭矩:曲轴的输出转矩 8、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容积所做的指示功 2、示功图:发动机实际循环常用气缸内工质压力P随气缸容积V(或曲轴转角)而变化的曲线 二、选择题 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 A、定容加热循环 B、等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B )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 A、定容加热循环 B、定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B )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C )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 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 A、有效热效率 B、混合热效率 C、指示热效率 D、实际热效率 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 A、定容过程 B、加热过程 C、定压过程 D、绝热过程 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 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 A、定容 B、定压 C、混合 D、多变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 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 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 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 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机械运动 复习题

机械运动复习1 一、填空题(35分) 1.物理学把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 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的。 5.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 以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通讯卫星相对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动的。人们常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自转着,“公转”是 以为参照物,自转又是以为参照物。 6.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为参照物,他们都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的。 7.“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为参照物的。 8.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 9.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 10.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 11. 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 12.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________做参照物。 13.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 1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的。 15.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月亮在云间穿行,这时我们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6.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发动机试题及答案 全套

一.选择题(每个2分) 1.发动机排量就是指发动机各气缸( A )的总与。 A.工作容积 B.燃烧室容积 C.总容积 D.浮子室容积 2.在冷却系中,( A )的作用就是控制流经散热器的水量的元件。 A、节温器 B、水泵 C、旁通阀 D、储水 罐 3、发动机的气缸壁采用( C )。 A、润滑脂润滑 B.压力润滑 C.飞溅润滑 D.其它润滑 4、凸轮轴上凸轮的轮廓的形状决定于( B )。 A、气门的升程 B.气门的运动规律 C.气门的密封状况 D.气门的磨损规律 5、汽油的辛烷值表示汽油的( C )。 A.经济性 B.挥发性 C.抗爆性 D.燃烧性 6、发动机的压缩比就是指( A )之比。 A.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 B.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 C.发动机排量与燃烧室容积 D.气缸总容积与气缸工作容积 7、采用可变配气相位的目的就是( A ) A、提高充气效率 B.提高进气时间 C.减少污染 D.便于排气 8、四冲程V型六缸发动机的发火间隔角为(C )

A.60 B.90 C.120 D.180 9、进气门晚关的目的就是( A )。 A、充分利用气流的惯性,增加进气量 B.减少进气阻力 C.排气更容易 D.减少进气量 10、某四冲程6缸发动机工作时,凸轮轴旋转60转,该发动机第6 缸完成工作循环次数为( D ) A.30次 B.40次 C.50次 D.60次 11、进、排气门在排气上止点时( D) A、进气门开,排气门关 B、排气门开,进气门关 C、进、排气门全关 D、进、排气门叠开 12、、发动机中,活塞与连杆之间的活塞销主要起(C) A定位作用B过载保护作用C联接作用D防松作用 13、车用汽油发动机在大负荷与全负荷稳定工况时,对可燃混合气 过量空气系数a的要求就是(B) A、a=0、45~0、55 B 、a=0、85~0、95 C、a=1、05~1、15 D 、a=1、35~1、45 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 .1、空燃比 可燃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为空燃比 2、气缸的工作容积

统计学经典题库与答案

2. 数据筛选的主要目的是( A 、发现数据的错误 C 、找出所需要的某类数据 3. 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 B 、对数据进行排序 D 纠正数据中的错误 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 ) A H 0:二=0.15;二-0.15 B H o :二二 0.15;二=0.15 C H 0: 一 - 0.15;二:: 0.15 D H 0:二乞 0.15;二 0.15 9. 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 大,则( )。 A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C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10. 某组的向上累计次数表明( A 、 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 B 、 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 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 B 、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1.当正态总体方差未知时,在大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 ( A )。 z 分布 B 、t 分布 F 分布 D 、 2 分布 A 、比平均数高出2个标准差 C 等于2倍的平均数 D 5.峰态通常是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的。 则峰态系数的值( )。 B 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 等于2倍的标准差 如果一组数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A =3 C 、v 3 6. 若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C 不存在任何关系 7. 如果所有变量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 1/3, 均数( )。 A 、不变 B C 减少为原来的1/3 D > 3, =0 )。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而变量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 扩大到原来的3倍 不能预测其变化 8. 某贫困地区所估计营养不良的人高达 15%然而有人认为这个比例实际上还要 高,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为( )。 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系统抽样 D 、整群抽样 4. 如果一组数据标准分数是(-2 ),表明该数据( )。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 陈希有)习题答案第一章

答案1.1 解:图示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a 指向b 。当时间t <2s 时电流从a 流向b,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当t >2s 时电流从b 流向a ,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为负值。所以电流i 的数学表达式为 2A 2s -3A 2s t i t ? 答案1.2 解:当0=t 时 0(0)(59e )V 4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反,即b 为高电位端,a 为低电位端; 当∞→t 时 ()(59e )V 5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同, 即a 为高电位端,b 为低电位端。 答案1.3 解:(a)元件A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A 消耗的功率为 A A A p u i = 则 A A A 10W 5V 2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b) 元件B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B 消耗的功率为 B B B p u i = 则 B B B 10W 1A 10V p i u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c) 元件C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元件C 发出的功率为 C C C p u i = 则 C C C 10W 10V 1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答案1.4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③: 42A 3A 0i --=,得42A 3A=5A i =+ 节点④: 348A 0i i --+=,得348A 3A i i =-+= 节点①: 231A 0i i -++=,得231A 4A i i =+= 节点⑤: 123A 8A 0i i -++-=,得123A 8A 1A i i =+-=- 若只求2i ,可做闭合面如图(b)所示,对其列KCL 方程,得 28A-3A+1A-2A 0i -+= 解得 28A 3A 1A 2A 4A i =-+-= 答案1.5 解:如下图所示 (1)由KCL 方程得 节点①: 12A 1A 3A i =--=- 节点②: 411A 2A i i =+=- 节点③: 341A 1A i i =+=- 节点④: 231A 0i i =--=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 方程得

运动学基础练习题

运动学基础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速度 B、质量 C、位移 D、机械能 2.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路程和位移都是矢量 B.路程和位移都是标量 C.路程是矢量,位移是标量 D.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3. 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中,诗人说“满天云不动”选取的参考系是() A. 两岸 B. 花 C. 云 D. 诗人 4.如图所示,某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发生的位移是() A.1m B.-5m C.5m D.-1m 5.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 B、研究一列火车的进站时间 C、研究一列火车从昆明开往丽江的运行时间 D、研究直升飞机上螺旋桨的转动情况 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一定具有加速度 B.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大 C.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加速度越大,则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 7.关于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C、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增大 C、加速度不变,速度一定不变 D、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8. 关于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D. 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 9.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变化 C、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为变力 D、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 10.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B、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D、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11.一个小球从4m高处自由落下,被水平地面竖直弹回到1m高处,在这一过程中,关于小球的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路程是3m,位移大小是5m,方向竖直向上 B、路程是5m,位移大小是3m,方向竖直向上 C、路程是3m,位移大小是5m,方向竖直向下 D、路程是5m,位移大小是3m,方向竖直向下 12. 北京时间2006年7月12日凌晨,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2.88s打破了世界纪录!刘翔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 ) A. 7.00m/s B. 7.76m/s C. 8.54m/s D. 10.00 m/s 13.一个小球从4m高处自由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 位移大小是5m B. 路程是3m C. 位移大小是3m D. 以上都不对 14.某环保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大小为2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发动机经典试题库与答案

一、单选题 1、活塞最大的磨损部位一般是( D )。 A﹑头部B﹑裙部 C﹑顶部 D﹑环槽部 2、缸体平面度误差较大,应采取( D ) A﹑互研法修理B﹑刮削法修理 C﹑锉削法修理 D﹑磨削法修理 3、活塞一个冲程所扫过的容积称为( C )。 A﹑燃烧室容积 B﹑气缸总容积 C﹑气缸工作容积 4、下列发动机不是新型发动机的是( C )。 A﹑电控柴油机B﹑双燃料汽车发动机C﹑使用乙醇作为燃料的发动机 5、气缸内的气体在( B )时,温度和压力达到最大。 A﹑压缩冲程B﹑作功冲程 C﹑排气冲程 6、汽车发动机的标定功率是指(A) A、15min功率 B、1h功率 C、12h功率 D、持续功率 7、外径千分尺能准确读出( C ) A.0.001mm B.0.01cm C.0.01mm D.0.1mm

8、汽车发动机目前采用的活塞材料是( D ) A.铸铁 B.钢 C.铝 D.铝合金 9、能显示扭转力矩的是( C )。 A.套筒扳手 B.梅花扳手 C.扭力扳手 10、柴油机是采用( A )方式点火的。 A.压燃 B.电火花 C.其他 11、汽油机点火时间越早,发生爆燃的可能将 ( A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与点火时间无关 12、汽油机排气冒黑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B )。 A.喷油时间过迟 B.喷油时间过早 C.喷油量过小 D.速燃期过短 13、发动机进气过程结束时,汽缸内压力总是(D) A、大于大气压力 B、等于大气压力 C、与大气压力无关 D、小于大气压力

14、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润滑方式是( B )。 A.压力润滑 B.飞溅润滑 C.脂润滑 D.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同时进行 15、正常工作的发动机,其机油泵的限压阀应该是(A )。 A.经常处于关闭状态 B.热机时开,冷机时关 C.经常处于溢流状态 D.热机时关,冷机时开 16、机油压力表是用来检测发动机( A )的工作情况。 A、润滑系; B、冷却系 C、传动系 17、发动机冷却系中节温器损坏,将会导致发动机( C )。 A、燃料消耗变少 B、燃料消耗变多; C、温度过低或过高。 18、排气管“放炮”的主要原因有:( A )。 A、混合气过浓; B、点火时间过早; C、发动机过冷; 19、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突然过热,原因可能是( A )。 A、冷却系严重缺水 B、无节温器 C、节温器打开 20、下列不属于配气机构的是( A ) A、曲轴 B、气门 C、气门弹簧 D、气门油封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详细答案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详细答案

————————————————————————————————作者:————————————————————————————————日期: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题库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调查时间是指( ) 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 、进行调查的时间 C 、调查工作的期限 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3、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应使用(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 ) A 、扩大为原来的3倍 B 、扩大为原来的2/3倍 C 、扩大为原来的4/9倍 D 、扩大为原来的2.25倍 5、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 、576户 B 、144户 C 、100户 D 、288户 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 A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 B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 C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 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 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 、520 B 、 510 C 、 500 D 、490 8、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C 、组中值能取整数 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9、 n X X X ,,,21 是来自总体 ),(2 N 的样本,样本均值X 服从( )分布 A 、),(2 N B.、)1,0(N C.、 ),(2 n n N D 、) , (2 n N 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是( ) A 、估计标准误 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 、相关系数 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 陈希有)习题答案

答案2.1 解:本题练习分流、分压公式。设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a) 由分流公式得: 23A 2A 23 I R Ω?==Ω+ 解得 75R =Ω (b) 由分压公式得: 3V 2V 23 R U R ?==Ω+ 解得 47 R =Ω 答案2.2 解:电路等效如图(b)所示。 20k Ω 1U + - 20k Ω (b) + _ U 图中等效电阻 (13)520 (13)k //5k k k 1359 R +?=+ΩΩ=Ω=Ω++ 由分流公式得: 220mA 2mA 20k R I R =?=+Ω 电压 220k 40V U I =Ω?= 再对图(a)使用分压公式得: 13==30V 1+3 U U ? 答案2.3 解:设2R 与5k Ω的并联等效电阻为 2325k 5k R R R ?Ω = +Ω (1) 由已知条件得如下联立方程:

32 113 130.05(2) 40k (3) eq R U U R R R R R ?==?+??=+=Ω ? 由方程(2)、(3)解得 138k R =Ω 32k R =Ω 再将3R 代入(1)式得 210k 3 R = Ω 答案2.4 解: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1820mA 8mA (128)I Ω =? =+Ω 2620mA 12mA (46)I Ω =? =+Ω 由节点①的KCL 得 128mA 12mA 4mA I I I =-=-=- 答案2.5 解:首先将电路化简成图(b)。 图 题2.5 120Ω (a) (b) 图中 1(140100)240R =+Ω=Ω 2(200160)120270360(200160)120R ??+?=+Ω=Ω??++?? 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2 112 10A 6A R I R R =? =+ 及

圆周运动典型基础练习题大全

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 ,转动半径之比为1∶2 ,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 A.1∶4 B.2∶3 C.4∶9 D.9∶16 2.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大圆环,半径为R,被一轻杆固定后悬挂在O点,有两 个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同时从大环两侧的对称位置由静止滑下。两小环同 时滑到大环底部时,速度都为v,则此时大环对轻杆的拉力大小为() A.(2m+2M)g B.Mg-2mv2/R C.2m(g+v2/R)+Mg D.2m(v2/R-g)+Mg 3.下列各种运动中,属于匀变速运动的有() A.匀速直线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C.平抛运动 D.竖直上抛运动 4.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B.向心力可以是多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其中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 C.对稳定的圆周运动,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D.向心力的效果是改变质点的线速度大小 5.一物体在水平面内沿半径R = 20cm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0.2m/s , 那么,它的向心加速度为______m/s2,它的周期为______s。 6.在一段半径为R=15m的圆孤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μ =0.70倍,则汽车拐弯时的最大速度是m/ s 7.在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已知绳子长度为L ,绳子转动过程中与竖直方向 的夹角为θ ,试求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8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小球用细线拴住,线长l=0.5m,细线所 受拉力达到F=18N时就会被拉断。当小球从图示位置释放后摆到悬 点的正下方时,细线恰好被拉断。若此时小球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5m, 重力加速度g=10m/s2,求小球落地处到地面上P点的距离?求落地速 度?(P点在悬点的正下方) 9如图所示,半径R= 0.4m的光滑半圆轨道与粗糙的水平面相切于A点,质量为m= 1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从C点运动到A点, 物体从A点进入半圆轨道的同时撤去外力F,物体沿半圆轨道通 过最高点B后作平抛运动,正好落在C点,已知AC = 2m,F = 15N,g取10m/s2,试求: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以及此时半圆 轨道对物体的弹力? 20.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 量均为m的小球A、B以不同速率进入管内,A通过最高点C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一、发动机的性能 二、选择题 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 A、定容加热循环 B、等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B )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 A、定容加热循环 B、定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B )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C )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 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 A、有效热效率 B、混合热效率 C、指示热效率 D、实际热效率 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 A、定容过程 B、加热过程 C、定压过程 D、绝热过程 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 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 A、定容 B、定压 C、混合 D、多变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 7、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B )加热循环。 A、定容 B、定压 C、混合 D、多变 8、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B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9、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 B )范围内。 A、4 ~7 B、7 ~11 C、11 ~15 D、15 ~22 10、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A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11、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D )。 A、膨胀结束 B、排气终了 C、压缩初期 D、进气中期 12、自然吸气柴油机的压缩比范围为(D )。 A、8 ~16 B、10 ~18 C、12 ~20 D、14 ~22 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设燃烧是加热过程,其原因是( B )。 A、温度不变 B、工质不变 C、压力不变 D、容积不变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原因是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C )。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1、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就是完全一致的。F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T 3、统计学就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T 4、一般而言,指标总就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就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T 5、数量指标就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就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F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就是统计指标值。F 7、统计资料就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F 8、指标都就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F 9、质量指标就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F。 10、总体与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T11、女性就是品质标志。T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就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就是质量指标 T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就是各单位的差异性。F 14、变异就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F 9、调查某校学生,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就是(A)A、标志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就是(B) B数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C)C、可能就是统计指标,也可能就是数量标志 15、年龄就是(B)B、离散型变量 四、多项选择题 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BCE)A、全国人口数就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就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就是统计指标 D、男女性别比就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就是变量 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CD)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D、差异性E、客观性 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CDE)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 D、产品单位成本 E、经济增长速度 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BC)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 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BD)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 文化程度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BE)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 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BE)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 D、人体身高 E、设备台数 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就是(ABE)A、标志B、数量标

电路理论基础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1x20=20分) 1.线性电路线性性质的最重要体现就是性和性,它们反映了电路中激励与响应的内在关系。 2.理想电流源的是恒定的,其是由与其相连的外电路决定的。 3.KVL是关于电路中受到的约束;KCL则是关于电路中 受到的约束。 4.某一正弦交流电压的解析式为u=102cos(200πt+45°)V,则该正弦电流的有效值U= V,频率为f= H Z,初相φ= 。当t=1s 时,该电压的瞬时值为V。 5.一个含有6条支路、4个节点的电路,其独立的KCL方程有_____ _个,独立的KVL 方程有个;若用2b方程法分析,则应有_ _ ___个独立方程。 6.有一L=0.1H的电感元件,已知其两端电压u=1002cos(100t-40°)V,则该电感元件的阻抗为____________Ω,导纳为___________S,流过电感的电流(参考方向与u关联)i= A。 7.已知交流电流的表达式:i1= 10cos(100πt-70°)A ,i2=3cos(100πt+130°)A,则i1超前(导前)i2_________ 。 8.功率因数反映了供电设备的率,为了提高功率因数通常采用 补偿的方法。 9.在正弦激励下,含有L和C的二端网络的端口电压与电流同相时,称电路发生了。 二、简单计算填空题:(每空2分,2x14=28分) 1.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流i= A。 2.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压U ab= V。

3.如图3所示二端网络的入端电阻R ab= Ω。 4.如图4所示电路中,电流I= A。 5.如图5所示为一有源二端网络N,在其端口a、b接入电压表时,读数为10V,接入电流表时读数为5A,则其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U OC= V, R O= Ω。 6.如图6所示为一无源二端网络P,其端口电压u与电流i取关联参考方向,已知u=10cos(5t +30°)V, i=2sin(5t+60°)A,则该二端网络的等效阻抗Z ab= Ω,吸收的平均功率P= W,无功功率Q= Var。

运动学基础试卷A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2015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期末考试试卷(A )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平衡角(稳定角) 2. 向心收缩 3. 肩肱节律 4. 牵张反射 5. 人体运动分析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 人体步行时的运动形式包括 、 、 、 。 2. 力量训练的原则有 、 、 、 。 3. 表示运动强度的常用指标有 、 、 。 4. 制定运动处方应遵循的原则有 原则、 原则、 原则和 原则。 5. 关于心指数,人体安静时, 与 呈线性关系,与 、 不成比例 6.状态反射包括 反射与 反射 7. 姿势的方向性是 和 间适当关系的能力。 8. 步态控制的三个任务是 、 和 。 9. 肌筋膜包括 、 和 ,是与肌纤维 的弹性成分。 三、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 屈伸运动是指() A.环绕冠状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 B. 环绕矢状轴在冠状面上的运动 C.环绕垂直状轴在水平状面上的运动 D. 环绕矢状轴在水平状面上的运动 E.环绕垂直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 2. 下蹲过程中,下肢处于封闭运动链,因有() A.髋、膝与踝关节共同活动 B.仅髋关节活动 C.仅膝关节活动 D.仅踝关节活动 E. 仅肢体活动 3. 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合力、合力矩为零 B. 合力为零、合力矩大于零 C.合力矩为零、合力大于零 D.多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E.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4. 刚体角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对时间变化率的物理量指的是() A.角速度 B.角加速度 C.角位移 D.角动量 E.角冲量 5. 运动神经元发放的冲动频率高时() A.肌的伸展性增加 B.肌的收缩力降低 C.肌的弹性增加 D.肌的粘滞性增加 E.募集的运动单位多 6. 骨骼肌收缩起到缓冲、制动、减速与克服重力作用的属于() A. 向心收缩 B. 离心收缩 C.拉长-缩短收缩 D. 等动收缩 E.等速运动 7. 当上臂上举150°,盂肱关节运动约是() A.80° B. 90° C. 60° D. 70° E.100° 8. 限制髋关节过伸的组要结构是() A. 髋臼 B. 关节囊 C.耻股韧带 D.坐股韧带 E.髋股韧带 9. 肌自身的形态结构和神经调节能力两个方面是力量素质的() A.生理基础 B.解剖基础 C.物理基础 D.生化基础 E.组织结构 10.下列哪项运动属于静力性力量训练() A.引体向上 B.俯卧撑 C.蹲马步 D.仰卧起坐 E.杠铃 11.运动训练使心泵功能提高,主要表现为() A.心房舒张末期容积增加 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

发动机试题及答案全套

.选择题(每个2分) 1.发动机排量是指发动机各气缸(A )的总和。 A.工作容积 B.燃烧室容积 C.总容积 D.浮子室容积 2.在冷却系中,( A )的作用是控制流经散热器的水量的元件。 A.节温器 B.水泵 C.旁通阀 D.储水罐 3.发动机的气缸壁采用(C )° A.润滑脂润滑 B.压力润滑 C.飞溅润滑 D.其它润滑 4.凸轮轴上凸轮的轮廓的形状决定于( B )。 A.气门的升程 B.气门的运动规律 C.气门的密封状况 D.气门的磨损规律 5.汽油的辛烷值表示汽油的( C )。 A.经济性 B.挥发性 C.抗爆性 D.燃烧性 6.发动机的压缩比是指(A 之比。 A.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 B.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 C.发动机排量与燃烧室容积 D.气缸总容积与气缸工作容积 7.采用可变配气相位的目的是( A.提咼充气效率 B. 提高进气时间 C.减少污染 D.便于排气 8.四冲程V型六缸发动机的发火间隔角为(C ) A. 60 B. 90 C. 120 D. 180

9.进气门晚关的目的是(A )。 A.充分利用气流的惯性,增加进气量 B.减少进气阻力 C.排气更容易 D.减少进气量 10?某四冲程6缸发动机工作时, 凸轮轴旋转60转,该发动机第6 缸完成工作循环次数为(D ) A.30 次 B.40 次 C.50 次 D. 60 次 11.进、排气门在排气上止点时(D) A进气门开,排气门关 B.排气门开,进气门关 C进、排气门全关 D.进、排气门叠开 12..发动机中,活塞与连杆之间的活塞销主要起(C) A定位作用B过载保护作用C联接作用D防松作用 13?车用汽油发动机在大负荷和全负荷稳定工况时, 对可燃混合气 过量空气系数a的要求是(B) A.a=0.45~0.55 B . a=0.85~0.95 C. a=1.05~1.15 D . a=1.35~1.45 二.名词解释(每个 3 分) .1.空燃比 可燃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为空燃比 2.气缸的工作容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