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评析王崧舟枫桥夜泊2

评析王崧舟枫桥夜泊2

评析王崧舟枫桥夜泊2
评析王崧舟枫桥夜泊2

听王崧舟《枫桥夜泊》实录后感

听了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枫桥夜泊》,那寒山寺的钟声却依然清晰,留连的钟声仿佛还在耳际回响。在课的最后一句话是:“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而此时,我想说的是:“这就是大师的魅力,这就是语文的力量。”

《枫桥夜泊》这首诗,对于我来说,不过短短的二十八个字,没有生字可教,学生早就背得滚瓜烂熟,教什么呢?怎么教?无非就是读了又读,或者把诗意讲一讲,背一背,最多也就是揣测一下张继缘何这般愁眠的原因而已。而对于钟声,对于文化,我却未曾有过警觉,也未曾留过痕迹。王老师的《枫桥夜泊》给予我们无比震撼的正是这千载之下依旧悠悠的寒山寺钟声和那已超越“文字”“文学”层面的“文化”传承。

一、悠悠回荡的钟声

课伊始,王老师依次精心拓展了一组与钟声有关的诗句。当代陈小奇《涛声依旧》中的“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的“十年旧钓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明)高启《泊枫桥》的“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和(宋)陆游《宿枫桥》的“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课尾在教师的引读下,学生再次回读这些诗句,使这寒山寺的钟声穿越时间的回廊,久久回荡在学生的心头。中间教学古诗时,通过想象“钟声对张继说话”等环节,感受这钟声对于张继的特殊意义与有情有义。

二、点点浸染的愁绪

在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古诗情感环节,王老师以问题:“那个晚上,张继睡着了吗?你怎么知道?”直接引导学生圈出诗眼“愁眠”。接着让学生静思默读,到诗句中寻觅,“这个愁眠的晚上,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王老师将学生的回答一一板书,竟形成了一首诗,一首独缺一个“对”字的诗。接着,教师问:“这些景物,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写了之间的关系?”然后,在给学生“对”字释义的四个选项中,重点解构“面对”和“配合”,如果是选义项“面对”,则诗人面对的江枫、面对的渔火是孤立的,是用“以物观物”的审美感应方式感受内心的愁绪;如果是选

义项“配合”,则江枫、渔火的意象与诗人是互动的,感觉到舟中的旅人与舟外景物之间有一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化为浓浓的物我一体的愁。

在老师指导学生身心入境地朗读走进人物的内心后,教师深情地说,“月亮已经落下去了,诗人还看得见吗?”(擦去“月落”)“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乌鸦凄厉的叫声也已经消失了。”(擦去“乌啼”)“那满天的霜气看得见吗?”(擦去“霜满天”)“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中,那瑟瑟的江枫看得清吗?”(擦去“江枫”)“点点渔火忽明忽暗,若有如无。”(擦去“渔火”)“还有那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看得见吗?”(擦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到客船”)“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景物可以相对了。”(擦去“对”)至此,黑板上就只剩下一个触目惊心的“愁眠”,这点点愁绪渐渐侵入学生的心灵,钻入学生的骨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慢慢浮现的文化

小小一首诗的教学中,穿插了从古到今多首关于“钟声”的古诗,丰富了课堂的文化内涵。还拓展了古人借“明月”抒思乡,思人之情的一组诗句,点出张继把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寄托给“钟声”的创举。后人所写的有关“钟声”的诗都跟张继息息相关,跟《枫桥夜泊》紧紧相连。一首小诗,一位诗人,一段经历,徐徐而来,荡气回肠。这堂课,学生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文化的力量。”听课的我感受到了“大师的魅力,语文的力量。”

有人说:别人是学不来王崧舟的,因为你不是王崧舟。然而大师的课堂,往往传递着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引领,一种方向。听大师的课,正如高山仰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王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文本解读的态度和所达到的课堂境界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方向,也是我们努力要达到的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