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前置性作业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前置性作业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前置性作业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前置性作业

1 燕子

姓名班级家长签字

前置学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àn zi wūhēi qīng kuài chìbǎng jiǎn dāo wěi bā( ) ( ) ( ) ( ) ( ) ( )

huópōjīlíng wēi fēng gǎn jíjùlǒng zēng tiān ( ) ( ) ( ) ( ) ( ) ( ) sheng jīlüèguòdào tián ǒu ěr yīn fúyǎn zòu ( ) ( ) ( ) ( ) ( ) ( )

zàn gēguāng cǎi duómùyīzhuǎn yǎn

( ) ( ) ( )

二、按原文填空。

1、一身___________的羽毛,一对___________的翅膀,加上_______似的尾巴,凑成了___________的小燕子。

2、的草,的叶,的花,都像_______似的聚拢来,形成了___________的春天。小燕子从_______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_______。燕子____着身子在天空中_____过,________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

_________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_______过湖面,尾尖偶尔_____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_______开去。

3、几对燕子_______了,落在电线上。电杆之间连着_______细线,多么像

_________啊!停着的燕子成了_______,谱成了一支___________的春天的赞歌。课中学习

1、课文以燕子为线索,写了燕子的特点、________的特点以及休息时的特点。整篇课文描写出了_________的燕子,表达了作者对的赞美,对的喜爱之情。

2、“燕子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这句话中“掠”的意思是

课后练习

一、我会按要求填写词语。

1、填四字词语。例:(乌黑光亮)的羽毛

()的翅膀()的燕子()的春天2、填叠词。例:(弯弯)的月亮

()的天空()的太阳()的细雨

二、选择恰当的字,打上“√”。

1、小燕子从南方(飞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2、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根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3、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飞掠)过,唧唧地叫着。

三、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写得更生动、更具体。

例:微风吹拂着柳丝。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1、燕子掠过湖面。

2、阳光照耀着草地。

四、读一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1、语段写到的具体景物有:

2、语段中“赶集”的意思是:()

A.各种花草争相开放的景象。

B.人们到集市上买卖货物。

3、语段中画“”的句子把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当做人来写,显得

2 古诗两首

姓名班级家长签字

前置学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xì yè guāng jǐng wàn zǐ qiān hóng

()()()

二、解释下面的词语。(结合注释或插图等方法理解词语)

妆:绦:胜日:

光景:等闲:

三、抄写古诗。

1、咏柳(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日(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中学习

1、《咏柳》这首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翠绿的枝叶比作(),把柳枝比作()。后两句还用()的形式,把对柳树的赞美升

华到对()的赞美。

2、《春日》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佳句是“,。”课后学习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二、比一比,再组词。

妆()裁()咏()滨()

装()栽()永()宾()

三、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上“√”。

1、“万条垂下绿丝绦”,“绦”是指一种丝织的带子,“万条”指的是“一万条丝织的带子”。()

2、“无边光景一时新”的“一时”形容一个小时的时间。()

3、《春日》中点明春游时间和地点的诗句是:“胜日寻芳泗水滨”。()

四、先看拼音写词语,再根据要求写词语。

wàn zǐqiān hóng()

我还积累了这样的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五、请根据诗意写出诗句,并答题。

1、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像用碧玉妆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好像绿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2、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人们才能真正领略到春风的魅力。

3、《咏柳》和《春日》都描写和赞美了________的景色。

六、根据语境写诗句。

1、春天,嫩嫩的柳芽像碧玉一样青翠可爱。让我不禁吟诵起贺知章的诗句:“

,。”

2、迷人的春光让我不由得想起来朱熹的名句:“,

3 荷花

姓名班级家长签字

前置学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hé huā qīng xiāng āi āi jǐ jǐ pò liè lián peng ()()()()()fǎng fúyī shɑng wǔ dǎo piān piān qǐ wǔ qīng tíng bì lǜ()()()()()()

二、按原文填空。

1、荷叶___________的,像一个个碧绿的_________。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____出来。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__________。有的还是

___________,看起来_______得马上要________似的。

2、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________。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____________,雪白的的衣裳____________。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_______。

课中学习

一、课文中哪些内容是写作者看到的?哪些内容是写作者所想到的?

二、认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写荷叶又多又密的词是(),写荷叶颜色的词是(),写荷叶形状的词是(),描写荷叶的句话中,把()比作()。

2、如果你是荷花,你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3、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

三、数一数,填一填。

课后练习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挨挨

..挤挤(āi ái)仿佛.(fúfó)花骨.朵儿(ɡūɡǔ)饱胀.(zhànɡ zànɡ)二、比一比,组词语。

裳()稻()蜻()仿()佛()常()蹈()晴()坊()拂()三、照样子,写句子。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

...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

...作业做的好梦……

青蛙跳过来,告诉我。

,告诉我。

四、读一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

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

..花瓣儿全展开了,露

..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

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

..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这个自然段共有()句话,描写颜色的词语有()、()、()。

2、请把写荷叶的句子画上“”。

3、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冒”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把“冒”字换成“长”字,表现白荷花长得很快。

B.“冒”字形容白荷花在一片绿色的荷叶中突现出来,表现了白荷花艳丽夺目。

4、天上的白云也能变幻万千,你能仿照上文,用上带点的词语写一写你看到的情境吗?

天上的白云真是变幻莫测。有的;有的

4 珍珠泉

姓名班级家长签字

前置学习

一、在文中找到描写珍珠泉水泡儿的句子,写在下面,认真体会。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_______的、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着越升越高,越来越______,最后在水面_______了,在__________中消失了。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_______一束束金光,照在_______上,照在正升起的_______上,一直照到________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________的光斑和________的光斑________着;水泡_________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的光,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啊!

课中学习

一、认真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绽开——()消失——()升起——()

2、文中“多么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中“彩色的珍珠”指的是:。

3、这一自然段写的是珍珠的()

A.泉水

B.潭底冒出的水泡

C.潭底的石头

4、“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具体地描写了水泡

______的过程,其中表示时间先后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

一、拼一拼,选一选。

绽(dìng zhàn)开镶嵌(kǎn qiàn)朴素(sùshù)

清泉(quán chuán)泼(pōbō )洒青苔(tái tāi)

二、想一想,填一填。

美丽的()弯曲的()茂密的()清澈的()

一()绒团一()小路一()清泉一()金光一()珍珠三、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深:①久,时间长。②颜色重。③距离大,跟“浅”相反。

1、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

2、水是那样深.,又是那样清。()

3、夜已经很深.了,我们还不想离开珍珠泉。()

准:①一定、确实。②正确。③允许,许可。

4、我准.确无误地背诵了《燕子》这篇课文。()

5、我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到。()

6、郊游的方案得到了老师的批准.,同学们可高兴了!()

四、根据课文内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水泡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这是一个比喻句。()

2、“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3、课文主要写了珍珠泉水绿、深、清的特点。()

4、“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这句话主要是描写水泡颜色的变化,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语文园地一

姓名班级家长签字

一、选择正确的字填入横线上。

(佛拂)吹____ 仿____ ____晓 ____祖

(连莲) ____接 ____夜 ____花 ____子

(坊访) ____问 ____古 ____照采____

二、读一读,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量词。

清晨,才不过一()蒙蒙的细雨。村头的那()清泉显得更绿了。太阳升起来了,一()()金光透过树丛洒在林间的空地上。几()不知名的花儿自由地点缀在树旁。微风拂过树梢,一()()新叶在风中舒展着自己的身子,抖落下几()冰凉的雨点。忽地,响起了鸟儿的鸣唱,它们仿佛在演奏着一()春天的赞歌。这是一()多么美好的晨景啊!

三、读一读,写一写。

动静得失详略攻守进退爱憎始终是非

1、我发现上面的每个词语中两个字的意思______________。

2、这样的词语我也能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还能从所给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进句子中。

(1)奇怪,怎么一点()也没有?难道大家都走了吗?

(2)妈妈常常提醒我:“你长大了,应该学着做一个明辨()的孩子。”

四、成语天地。

群芳()()()()缤纷

姹()嫣()旭日()()

皓月()()()()西下

五、先按原文天空,再学习这样的写法写一写。

(1)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

(2)一身的毛,一对的耳朵,一双的眼睛,加上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白兔。

六、读一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走进大自然

追着小鸟,走进密林,追着小溪,走进深山,追着蝴蝶,追着野花,我们走进大自然。

让小锤去敲醒每一块山石,让画笔去访问每一片花瓣,高高举起洁白的昆虫网,网住一个斑斓的春天。

把自己变成大树吧,去体验大地的深沉;把自己变成白云吧,去感受蓝天的辽远。()将自己融进大自然,()能懂得生活多么灿烂。

走进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等你从大自然归来,你会悄悄告诉小伙伴:什么是纯洁,什么是美好,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情感……

1、给第三自然段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体会——()辽阔()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4、第一自然段写了大自然中的这些景物:、、、

、和。

5、我把短文变成了诗歌,还会仿照着写一写。

把自己变成大树吧,去体验大地的深沉;

把自己变成白云吧,去感受蓝天的辽远;

把自己变成吧,去。

小学三年级寒假实践趣味作业

2019年小学三年级寒假实践趣味作业 同学们在寒假期间既充满惊喜,又夹杂着烦恼。喜得是寒假带给自己的自由与欢乐,忧的是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没办法完成。查字典语文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小学三年级寒假实践趣味作业,让大家度过一个快乐轻松的寒假! 2019年小学三年级寒假实践趣味作业 寒假来临,学校布置了什么作业,这个寒假怎么过,成为近日学生和家长们热议的话题。记者走访城区多所小学发现,为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不少小学的寒假作业出现新的变化:取消书面作业,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富有趣味性的实践作业。 记者从奎文区东盛广场附近的一所小学了解到,这个寒假学校取消了书面作业,只给学生布置了两项作业:一是课题研究,学生自主命题最终写出书面研究报告,开学后拿出作品展示。二是读书作业,要求学生至少读一本名著,写出读书笔记。 同样,在高新区胜利东街与金马路交叉口附近一所小学的班主任潘健健告诉记者,这个寒假学校只布置了一项作业,那就是让学生以课题研究的形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做研究。这算是一个社会实践类作业,学生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团队完成,我们班里有个小男孩特别喜欢武器,他打算利用寒假看一些武器类书籍,自己动手制作简单武器,并形成

自己的研究报告。潘健健说。 记者了解到,位于潍坊金宝乐园附近的一所小学也取消了书面作业,取而代之的是五个特色作业套餐:一是安全套餐,以学生安全为主,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二是学习套餐,以读书为主,多读一些学校推荐的课外书籍开拓视野;三是健康套餐,鼓励孩子寒假中坚持体育锻炼;四是实践套餐,让学生进社区做调查走向社会;五是社会公德套餐,以小组形式由老师带队带领学生去社区帮忙,清理小广告,打扫卫生,照顾孤寡老人等。 据了解,按照市××局相关规定,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寒假来临,不少小学又往前迈了一步,三到六年级寒假也不再布置书面作业。 学校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记者调查发现,这个寒假部分小学布置的作业形式上虽有差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劳动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东盛广场附近一所小学的校长颜诺表示,并不是只有书面作业才叫作业,做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也是在学习,真正的作业应该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 潘健健告诉记者,以往课题研究都是包含在其他作业中,只占寒假作业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个学期课题研究成为学生寒假里的唯一作业,这充分说明学校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

三年级数学前置性作业

第一单元:测量 【课题】毫米的认识【自学内容】教科书P2-3例1 【预习提纲】 1、1厘米、1米分别是多长?用手势比划一下。 2、观察尺子,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你知道这样的1个小格代表多少吗?能用手比划1毫米的长度吗?请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大约1毫米? 3、选择适当的单位:蜡笔长6(),跳绳长2()小明身高140(),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4、你能进行下面单位间的换算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厘米=()毫米13毫米=()厘米()毫米。 5、尝试完成P3的“做一做” 【课题】分米的认识【自学内容】教科书P4例2 【预习提纲】 1、1厘米、1毫米分别是多长?用手势比划一下。 2、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你知道10厘米也就是多少吗?能用手比划1分米的长度吗?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用分米为单位? 3、观察米尺,1米里有几个1分米? 4、你能进行下面单位间的换算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90分米=()米2米=()分米=()厘米5分米=()厘米 5、尝试完成P4的“做一做” 【课题】千米的认识【自学内容】教科书P7-8例3﹑例4 【预习提纲】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有哪些?1千米也叫做什么? 2、1千米有多长?你能结合身边的情况说说1千米大约有多远? 3、你能进行下面单位间的换算吗?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5千米=()米3000米=()千米7000米+8000米=()千米 4、尝试完成P8的“做一做” 【课题】吨的认识【自学内容】教科书P11-12例6、例7 【预习提纲】 1、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调查你和家人的体重。 2、观察情境图,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中的故事吗? 情境图中的动物可以怎样过桥?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请写下来。 3、1吨有多重?大约几个和你一样重的小朋友体重约1吨?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大约1吨重的物品有哪些? 4、你能进行下列单位间的换算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7000千克=()吨20吨=()千克1600千克-600千克= ()吨 5、尝试完成P12的“做一做”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课题】加法【自学内容】教科书15-18例1 【预习提纲】 1、观察统计表,你能说说已知种数、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分别是多少吗? 2、98+25在摆竖式计算时,你发现它和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当十位满十,应该怎么办? 3、你能估计出376+284的和是多少吗?说说你是怎么估的。 4、摆竖式计算376+284时,出现了个位、十位都满十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动笔试试看。 5、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在进行整数加法时,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怎么办? 6、你认为在连续进位加法进程中,还要注意什么? 7、尝试完成P16的“做一做” 【课题】减法【自学内容】教科书P22-24例1、例2、例3 【预习提纲】 1、观察情境图,说了一件什么事?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试试看! 2、你能估计出517-348的差是多少吗?说说你是怎么估的?把348看作300还是350好呢?为什么? 3、竖式计算517-348时,被减数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怎么办?十位上的数仍然不够减,又要怎么办?动笔试试看。 4、你认为在连续退位减法进程中,还要注意什么? 5、怎样计算500-185?你有几种算法?喜欢哪种? 6、尝试完成P23的“做一做” 【课题】加减法的验算【自学内容】教科书P27-28例1、例2 【预习提纲】 1、观察情境图,说了一件什么事?提出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2、你是怎样检验135+48=183的结果是不是正确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3、能概括地说说:用什么方法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是不是正确的?有几种方法? 4、你是怎样检验200-183=17的结果是不是正确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5、能概括地说说:用什么方法检验减法的计算结果是不是正确的?有几种方法? 6、尝试完成P2 7、28的“做一做”

2019年全员培训小学数学实践作业提交-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第98、99页。 课标分析: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为落实这一目标,这部分教材均是以探索活动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前,已经亲身经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当学生亲身经历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不仅可以借鉴前面“转化”的思想,而且为今后逐渐形成较强的探索能力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新课标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了要求,同时也对学生学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提出了要求。新理念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如果我们将数学公式的教学仅仅看成是一般数学知识的传授,那么它就是一个僵死的教条,只有发现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才能演绎出生动结论。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面积是《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中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梯形面积和组合图形面积的基础,教材首先由怎样计算三角形警示标志的面积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接着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学过的图形,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索,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出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几何图形的位置变换和转化是有规律的,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并掌握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打下基础。本课内容编排的最大特点是加强了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各种图形的内在联系,体会三角形面积计算的一般策略。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建立猜想、归纳发现和抽象出公式的过程,培养推理能力。这样的编排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锻炼数学推理能力,从而感受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 学生分析:

最新六年级数学下册前置性作业

目录 第一单元前置性作业 1.扇形统计图 (1) 第二单元前置性作业 2.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2) 3. 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3) 4. 圆锥的体积 (4) 5圆柱和圆锥的计算 (5) 第五单元前置性作业 12.确定位置 (11) 第六单元前置性作业 13.正比例的意义 (12) 14.正比例的图像 (12) 15.反比例的意义 (12) 18.四则混合运算…………………… 14 19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5) 20.用字母表示数 (15) 21.试与方程 (15) 22.正比例和反比例 (16) 23.平面图形的计算 (16) 24.平面图形的计算 (17) 25.图形的位置 (17) 26.图形的位置 (18) 27.平面图形 (19) 28. 立体图形 (20) 29. 常见的量........................21 30. 体积的计算 (22) 31.图形与位置 (23) 32.统计 (23) 33.统计 (24) 34可能性 (25)

第1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一、填空 1.要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 2.如果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用()统计图。 二、下面是陈明家六月份生活开支情况统计图。 (1)陈明家六月份水电气的开支占生活总开支的百分之几? (2)陈明家六月份的哪两项开支约占生活总开支的? (3)如果陈明家这个月的生活支出是2000元,请你分别计算陈明家各项支出的钱数连一连。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圆柱的体积比圆锥大(),圆锥的体积比圆柱小()。 2..一个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一共60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3.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比圆锥大10立方米,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是()。 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0.8立方分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5.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先在圆锥容器中注满水,水面高12厘米,再全部倒入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厘米;如果先在圆柱容器中注满水,再把水倒入圆锥形容器直到注满,这时圆柱形容器中的水面高()厘米。 第3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1.把一个体积是282.6立方厘米的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半径是6厘米的圆锥形机器零件,求圆锥零件的高。 2.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底面直径20厘米,高30厘米,制造这样一对水桶,至少要多少铁皮?如果用这对水桶盛水,能盛多少千克?(每升水重1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3.一个圆锥形的小麦堆,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是2.7米,现在把这些小麦放到圆柱形的粮囤中去,恰好占这粮囤容积的78.5%。已知粮囤底面的周长是9.42米,求这个粮囤的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我要举例:

五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

五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课题:《第三单元》第十六课、气象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知道气象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我们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气象条件。 会自己动手制作晴雨计。 教学 重难点 掌握制作晴雨表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气象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探究——制作晴雨表 1、准备过程 2、制作过程 《1》引导学生阅读43——44页的内容,说说制作的基本过程。《2》分小组进行制作 《3》把制作后的想法写入教材44页的作业纸内。 《二》活动延伸 1、收集并解释民间气象谚语 《1》你收集的乞象谚语有哪些 《2》说说气象谚语的科学道理。 2、参观察气象站 教师带领学生观看气象站的录象片,从中了解气象工作的意义。 《三》相关链接 1、阅读材料 2、问题 《1》生活中的理想温度是多少? 《2》举例说明为什么要注意灾害性警报? 《3》你了解了哪些与我们相关的天气指数? 《4》动物与气象有关吗?你了解多少? 三、全课总结 请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后记 周 2 课时五年《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案课题:第十七课、桥的再研究 教学目标了解桥的历史及基本构造。 能自己制作一个石拱桥模型。 教学重难点能自己制作一个石拱桥模型。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教师出示桥的模型,引出本课的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探究 1、关于家乡附近桥的调查 分小组,选择家乡附近的一座你喜欢的桥进行调查,并把结果写到49页的作业纸上。 2、制作一个石拱桥模型。 《1》了解完成这个制作的准备工作、所需的材料、工具等。《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模型的制作过程 《3》分组制作 《4》评价 3、纸桥模型设计制作比赛。 按前面小组的分工完成 《二》相关链接 1、带问题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 《1》课文中介绍了哪几座桥,你最喜欢哪一座为什么? 《2》大海上的桥在哪个国家,它有什么作用? 《3》陆地上的桥指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学生汇报,感受桥的变化史 3、说说除了课文中的介绍,你还了解哪些桥的资料? 三、全课小结 说说你学习本文后的感受。 后记 周 3 课时五年《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案课题:第十八课、风 教学目标了解风的形成,知道一些关于风的知识。 会自己动手制作几个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风车。

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全册都有)

第一课时作业 1.填空题。 5 厘米=()毫米43 毫米=()厘米()毫米 90 毫米=()厘米3厘米 6 毫米=()毫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跳绳长2();(2)铁钉长8();(3)小华身高135();(4)粉笔长75() 3.画一画。 (1)画一条长 3 厘米 5 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24 毫米的线段。 第二课时作业 1.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1)一支铅笔长20();(2)语文书的厚度是18( )(3)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 )。 进率是( 2.开动脑筋算一算。 1 米—9 分米=()分米 1 厘米+ 2 毫米=()毫米 厘米+26 厘米=()分米2 厘米—8 毫米=()毫米14

49 厘米—39 厘米=()厘米= )分米(

第三课时作业1.判断对错。 (1)汽车每小时行40 千米()(2)电线杆高 6 千 米( ) (3)教室黑板长 5 分米()(4)小明身高是133 厘 米( ) 2. 填一填。 3000 米=()千米 5 千米=()米 5 米=()分米800 分米=()米 5000米— 2 千米=()千米3000 米+2000 米=() 千米 3.排排队。(从大到小) 6000 分米60 米 6 千米600 厘米

第四课时作业 1. 我会填。 3 千米— 800 米=( )米 400 米+600 米=( )千 米 ( )千米— 14 千米= 26 千米 6407 米=( )千米( )米 5 千米— 3 千米 400 米=( ) 千米( )米 2 千米+ 3 千米 500 米=( ) 千米( )米 500 米+800 米=( ) 千米( )米 2. 一根 2 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 4 段,每段长多少?

五年级上册数学前置性作业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运算定律前置性作业 姓名: 学习目标:会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运算 一、前置性作业: 1.复习 25×4×12 36×25 101×75 2、我会算: 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有___________,字母表示 ___________;还有 ___________,字母表示___________;也有___________,字母表示___________。 ②、换成小数还会算吗?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③我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教材12页的第1题 3、我会用: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0.25×4.78×4 0.65×201 4、我会做: 0.034×0.5×0.6 102×0.45 0.25×4.8 1.2×2.5+0.8×2.5 二、课堂检测: 0.5×2.33×4 1.5×105 教材12页第2题: 三、你的收获是什么?

五年级数学前置性作业班级:姓名: 学习内容:2.6.2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我会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我学习: 1、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 我思考:瓶子的个数可以是小数吗?你打算怎样处理这个结果?为什么这样处理?你能为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取个名字吗? 我发现了做这类题的规律: 我来举个类似的例子: 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想一想: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这时应怎样取商的近似数?你能为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取个名字吗? 我发现了做这类题的规律: 我来举个类似的例子: 我的问题: 1、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千克面粉。李师傅领了4千克面粉做蛋糕,他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 2、第二小学有382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2015-2016(下)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罗坝小学黄小云 第一单元多彩的季节 单元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季节的变化,了解四季的更替的相关知识,认识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与季节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季节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通过亲身实践,了解不同季节里有着不同的生产劳动和农产品;让学生了解先进的科技给农业带来的新变化,了解家乡应用科技生产的反季节产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3、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不同季节的美丽风光,体验四季带给人们的欢乐和美妙,在走进季节的活动中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1、走进季节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2.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3.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4.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长期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 2.能够对动植物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比较。 3.能够观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4.能够比较出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自然界四季的变化,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 2.持之以恒地观察动植物的变化。

3.养成记录观察现象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2.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3.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教学设想:集中话题,引起学生对气候与季节的兴趣。探索和调查,认识一年四季的气候特征及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教学过程: 一、集中话题 1.提问: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2.说得真棒!你们能先说一说现在所处的秋季是什么样的吗? 二、探索和调查 1.小组讨论汇报:你眼里的春季是什么样的? (天气、动物、植物┅┅) 2. 谁能再说一说其他季节的气候是什么样的? 3.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有关夏季、秋季、冬季气候特征的图片。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补充。 5.引导学生观看本课图片,师生小结。 (在一定的地区,天气现象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6.在不同的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 7.学生看图或音像资料后说,再适当补充。 8.小组讨论后汇报。 9.教师小结。 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性变化现象也叫做物候,如植物什么时候萌芽、开花、结果;动物什么时候冬眠、始鸣、迁徙等;非生物,如始霜、始雪、初冰、解冻、打雷等。我国古人归纳的七十二候,也基本反应了我们祖国大地上气候变化特征。 三、回顾和解释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三年级语文寒假实践性作业

小学三年级语文寒假实践性作业 班级:姓名: 一、基础作业: 1、制定学习计划,每天练20分钟钢笔书法,选择最好的5张,开学后上交评比。(家长签字,开学后上交) 2、开展“书香家庭”活动。希望同学们坚持每天阅读半小时,在广泛阅读科普、童话、名家名作等优秀书籍的基础上,与书为伴,和家人共享读书的快乐。 推荐书目:《小王子》、《大林与小林》、《皮皮鲁传》、《张天翼童话》、《长袜子皮皮》、《严文井童话》、《苦儿流浪记》、《鲁西西传》、《洋葱头历险记》、《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小坡的生日》、《彼得·潘》、《淘气包马小跳》系列。至少选择一本阅读,写一篇读后感(用稿纸写)。(家长签字,开学后上交) 二、实践作业: 1、“家事国事事事关心”,记十条新闻,加上自己的评论感想(用稿纸写)。 2、制作一张与春节有关的手抄报,如春节见闻、感受、春节习俗、春联……(4开纸)。 3、开展以“春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春节的由来、春节的诗歌、春节的对联、春节的歌曲、春节的食俗、压岁钱的调查、春节习俗的调查、春节晚会等。

通过访问、上网搜查、借鉴有关书籍、图书等途径,进行系列研究性学习,还可以拍下关于春节的照片,装订成小册子。() 三、亲情作业: 1、给爸爸妈妈写一封感谢信,春节(正月初一)那天送给他们。 2、为父母做一些家务活,从中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乐趣。 3、开展一次“好习惯在我家”的实践体验活动 4、`预习三年级下册第一、第二两个单元,课文读五遍,生字会默写,日积月累会默写。 放寒假,过新年!希望大家在寒假中,放松自己的同时,也能过得更有意义。祝愿大家新年快乐,合家幸福,在新的一年里大(鸡)吉大利!

小学英语实践性作业设计方案电子教案

小学英语实践创新型作业设计方案 一、案例背景 作业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重视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其作用进一步凸现出来。传统的作业,多数属于封闭性的作业,目前小学英语作业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1)作业的形式统一。新授课完毕后,接下来教师规定学生做的就是拿出抄写本,抄写课文中规定“四会”掌握的单词、词组或者句子。久而久之,英语作业不用教师布置,学生就早已经在课前听、读、背并抄写完毕。2)作业的目标统一。教师通过规定学生反复抄写这些单词、词组和句子,让学生掌握他们的书写形式,在听写、测验时能运用即可。而学生多为喜欢有特色的、动手实践的、有吸引力的、能发挥自己创造力的、联系自己生活现实的、自己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完成的作业。3)作业的任务统一。布置的作业是每位学生都必须做的,这种固定单一、一成 不变、缺少创造性的作业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挫伤学习热情,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案例分析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尝试设计创新型作业,将多种知识的获得和多种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健康的人格。对此我做了以下方式的尝试与探索。 1、画图制作型作业 通过作业充分展示学生才艺特长、张扬个性。心理学表明:小学生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让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脑、动心、动情,将有利于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据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玩一玩,画一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三年级上册英语中的字母教学,学生们在学完字母后,可以让他们绘制图文并茂的字母卡片,你会惊喜的发现有的学生将字母A设计成了滑梯;有的将字母B设计成了眼镜;有的将字母C设计成了月亮、小船等等。慢慢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我们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将这种画图乐趣转移到绘制单词卡片上,很多时候,不需要教师督促,学生就会主动将各种制作精美的卡片交到教师的手上。随着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增强,画图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还可以补充设置一些制作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我给学生布置这项作业后,学生交上了用泡沫或橡皮泥制成的蛋糕、用彩纸制成的话筒、笛子、用纸盒制成的电脑、用布缝制的国旗……有时教师还可以借用学生制作的精美作品当教具,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何等兴奋的事啊。当然适当的提醒能力稍好的学生为自己的作品配声.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前置作业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前置作业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姓名: 内容 1.口算。 9÷3=64÷8=72÷8= 21÷7=54÷9=45÷5= 2.每千克西红柿2元,20元可以买多少千克西红柿? 分析与解答: 本题是求20里面包含几个2,用除法计算,列式为( )。 (1)利用数的组成口算:因为20里有2个十,所以2个十÷2=1个十,即20÷2=( )。 (2)想乘法算除法:因为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的运算”,所以在计算20÷2=□时,可以先想□×2=20。因为10×2=20,所以 20÷2=( )。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计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时,先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在商的末尾添上一个( )。 4.我还知道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时,也可以把整十数看作多少个( ),除以一位数,商几,结果就是几个( )。 5.算一算。 40÷2=36÷4=50÷5=48÷6= 6.有8盒月饼,每盒10个。平均分给4个组,每组分得多少个月饼?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数字卡片。 知识准备:表内除法的熟练运算。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姓名: 内容 1.计算。 15÷5=72÷9=30÷6=48÷6= 63÷7=32÷4=48÷8=24÷6= 2.有36个月饼,平均分给3个组,每个组分得多少个月饼? 分析与解答: 本题是把36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为( )。 列竖式计算时,先用十位上的( )除以( ),商( );再用个位上的( )除以( ),商( )。得出( )=( )(个)。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把被除数看成几个( )和几个( ),再分别除以一位数,最后把除得的两个商( )。 4.我还知道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从( )位除起;被除数的每一位数除得的商都要写在商的相应数位上。 5.竖式计算。 6.51名同学戴面具做游戏,学校有3种面具,平均戴每种面具的有多少名同学?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表内除法和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毕业作业教学设计

开放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毕业作业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总体说明 一、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作业的性质 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作业是本专业学员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后的总结性作业,是专业教育必需的综合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前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 二、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作业的完成形式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教学计划,毕业作业的形式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其目的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设计方法与手段,紧密联系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实际,通过对主题方案的设计与研究的实践,掌握基本的教学设计程序和方法,树立教与学的新理念,做一个能适应当代学前教育发展形势要求的幼儿园教师。 三、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作业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熟悉幼儿园及其他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特点及工作职责和要求,获得初步的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能力,尤其是设计、组织开展学前教育活动的能力。

2、帮助学生增进对学前儿童的了解和理解,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3、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的职业认同感。 第二部分设计思想 一、实践教学设计思想 依据中央电大《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安徽电大《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和教育部批准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意见》有关精神,强化实践教学的中心地位,以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园课程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幼儿园管理等课程为理论基础,采取辅导、示范、讨论、点评、考核一体延伸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信息检索等为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幼儿活动设计。 二、活动设计思想: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选择一

三年级语文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总人数56人.为了在该班有效地开展研究活动,我觉得有必要对该班在不同的研究阶段进行学情分析: 一、问题研究前的现状分析 1、大部分学生从平时的作业、单元检测和期中测试中反映出双基知识掌握得较好。 2、阅读能力比较薄弱,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把阅读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章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尽情地读,读中有悟:悟情、悟景、悟得。并用迁移方法阅读课外书。 二、在研究过程中采取的策略和方法 (一)做细课堂教学。 1、重视课内阅读; 2、适当的说话指导; 3、加强背诵; 4、重视语言的转化和内化。 (二)做足课外积累。 1、培养课外积累的兴趣; 2、拓展课外积累的空间; 3、教给学生课外积累的方法。 (三)让学生走进生活积累。 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如:摘录好词好句,多阅读课外书籍,多背诵古诗词、多写读后感,带学生参观厂矿、各种自然景观,调查家乡的变化等。每个单元的教材安排有口语交际和单元教材相吻合的习作。 每次课后的小练笔,我都认真地加以指导。每周要求学生灵活得应用课内外所积累的好词佳句写一篇质量较高的观察日记。暑假里还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以手抄报的形式将好词好句、名言警句摘录下来。 三、问题研究后的分析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研究,学生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会自觉地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积累了写作素材,学生的写作功底得到了培养,语文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用词更准确,句子写得更生动、更具体,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的直抒胸意、畅所欲言。他们还能将课堂上掌握的学习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但也有3.4个学生,由于平时积累知识很少,写作基础较差,写话短短几句,且语句不通顺,事情说不清楚,语无伦次,颠三倒四,想象力较差。 四、得出的结论和观点 小学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担负着的积累语言的任务,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三方面的积累。语言材料主要是指汉字和词语;语言范例是指好词佳句、名段名篇名作;语言知识是指同语言材料、语言范例的掌握密切相关的字词句篇、语法逻辑等知识。语言积累的方式各不相同:读中积累、学中积累、说中积累、用中积累、课外阅读中的积累等。当然了,在实际教学中,以上的做法不是孤立存在,只有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处处留心为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环境,不断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掌握小学生作文心理,以作文情感为动力,以材料的积累为内容,以写作的技巧为准绳。有了这些,相信学生的作文内容定会丰盈起来,写作水平定会不断提高。

五年级数学前置性作业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前置性作业 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 班级------ 姓名----- 座号------ 组名------ 同学们请认真看书,第45页-46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一,再完成下面的置性作业 相信你,一定行。 1.什么叫分数。 2.什么叫分数单位。 3.我的例子: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前置性作业班级------ 姓名----- 座号------ 组名------ 第三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同学们请认真看书,第49页-50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再完成下面的置性作业相信你,一定行。 1,提问:A,7/8是什么数它表示什么? 2,7÷8是什么运算它又表示什么? 3,你发现7/8和7÷8之间有联系吗?

4.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被除数÷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 a÷b=b/a (b≠0) 4.我的例子: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前置性作业 班级------ 姓名----- 座号------ 组名------ 第四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应用》 同学们请认真看书,第50页的内容及练习,再完成下面的置性作业 相信你,一定行。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5÷614÷2512÷12 18÷35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12÷35=( )/( ) ( )÷( )=4/7 ( )÷( )=a/b8÷( )=( )/9 ( )÷17=7/( )1÷( )=( )/d 3,把5个饼分给9孩子吃,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 4,小新家养鸡30只,养鸭10只.养的鸡是鸭的几倍?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前置性作业 班级------ 姓名----- 座号------ 组名------ 第五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 同学们请认真看书,第53页-54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三,再完成下面的置性作业 相信你,一定行。 (1)观察比较下列每个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大小,并试着按一定的原则把这些分数分组. 1/3 3/3 3/4 1/5 5/6 2/5 3/5 4/5 5/5 7/4 9/5 10/5 11/5 15/5 2.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 3.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 4.我的例子。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前置性作业 班级------ 姓名----- 座号------ 组名------ 第六课时: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同学们请认真看书,第54页的内容及练习,再完成下面的置性作业 相信你,一定行。 1,下面的分数中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3/4 8/5 7/7 11/18 36/12 51/17 19/14 50/50

实践作业——《尊严》教学设计

实践作业——《尊严》教学设计 《尊严》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景,并立足于“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意境中感悟真情,明白道理。 二、教材分析《尊严》是小学语文四年级的一篇课文,本文语言朴实,蕴含人生哲理。课文写一群逃难的人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哈默,他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别人施舍的食物,在极度困难时还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后来成了杰克逊大叔的女婿,并成为美国的石油大王。 三、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这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感悟、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的道理的好文章。课上,教师为他们创设机会,让学生能够大胆、主动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4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教学重、难点: 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课件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逃难人日夜奔波、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片段。 2、请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二)、整体感知,初知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感受深刻的段落读几遍,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自己感受深的段落读给小伙伴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三)、朗读课文,交流学习,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看看从年轻人的这些表现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请学生谈一谈:尊严的理解,并讲一件亲身经历过的与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当小老师到讲台上读自己感受深的段落。 3、小组从下列汇报方式中选择一种作好交流准备:《出示课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片段,也可以分角色朗读。 (2)、说说你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这是 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只要有了做人的尊严,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学生按照老师的

原创—三年级上册 数学前置性作业-导学案-(全册)精品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前置性作业1 教学内容:课本P2-3例1毫米的认识 知识链接: 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2、我知道1米=()厘米 3、我能填:2米=()厘米 300厘米=()米 5米=()厘米 新课导航: 1、观察尺子,1厘米的长度里有()个小格,这样的1个小格代表1(),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得出1厘米=()毫米。 2、能用手比划1毫米的长度吗?请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大约1毫米? 3、选择适当的单位:蜡笔长6(),跳绳长2()小明身高140(),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4、你能进行下面单位间的换算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厘米=()毫米 13毫米=()厘米()毫米。 自评:家长评:小组评: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前置性作业2 教学内容:课本P4例2分米的认识 知识链接: 1、我用直尺测量课桌面的长是()厘米。 2、我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新课导航: 1、我观察直尺,直尺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就是1分米。 2、以分米、厘米为单位,再次测量课桌面的长是()分米()厘米,课桌面的高是()分米()厘米。 3、我会填:1分米=()厘米 1米-2分米=()分米 14厘米+26厘米=()分米 4、填上合适的单位

(1)茶杯的高约1(),(2)跳绳的长约2(), (3)直尺的厚约()毫米,(4)我的身高是()厘米。 自评:家长评:小组评: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前置性作业3 教学内容:课本P7-8例3﹑例4千米的认识 知识链接: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新课导航: 1、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有。1千米也叫做。 2、1千米有多长?你能结合身边的情况说说1千米大约有多远? 3、你能进行下面单位间的换算吗?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千米=()米 3000米=()千米 7000米+8000米=()千米 自评:家长评:小组评: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前置性作业4 教学内容:吨的认识课本P11-12例6、例7 知识链接: 1、我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和() 2、我知道1千克=()克 3、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调查你和家人的体重。 新课导航: 1、观察情境图,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中的故事吗? 情境图中的动物可以怎样过桥?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请写下来。 3、1吨有多重?大约()个和你一样重的小朋友体重约1吨,我知道生活中大约1吨重的物品有。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前置作业(自编)

六下《圆柱的表面积》前置学习合作单 新课先知 一、圆柱表面积的认识(P21 例3) 找一找:我找到了已知条件:两个()模型,要求的问题: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试一试: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 合作探知 二:解决问题(P22 例4) 找一找:我找到了已知条件:一顶()形厨师帽,高(), 帽顶直径();要求的问题: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面料? 试一试:1.帽子的侧面积: 2.帽顶的面积: 3.需要用的面料: 答: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要用()的面料。

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前置性作业单 1.回忆并口述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倒过程? 2.什么叫物体的体积?你会计算下面哪些物体的体积?如何计算? 3.观察教具,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把圆柱切开,像课本中那样拼起来,可以得到什么图形? 4.比较圆柱与拼成起来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5.求下面圆柱的体积。单位:厘米

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前置性作业 一、认真阅读书本第23-24页,完成下面的任务。 1.()叫做圆锥的高,高有()条高。 2.把圆锥的侧面展开是()形。 3. 圆锥的特征:()。 4.练习:(对的打√,错的打×) ①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 ②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也是长方形。( ) 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任意一点的连线叫做圆锥的高。( ) ④圆锥的底面是圆形的。( ) 二、实验探究 1.找出学具袋中一个圆柱形和一个圆锥容器,观察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和高有什么关系? () 2.实验报告表 三、自主学习 画一个圆锥体,标上底和高数据,求出这个圆锥的体积。

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教案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活动一:人与自然类——我爱大自然 方向一:我与种子一起成长 方向二:身边的昆虫 2、活动二:人与社会类——报纸的“出版” 3、活动三:劳动技术类——我是小小修理工 5、活动四:自我发展类——小鬼当家 6、活动五:技术设计类——趣味运动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怎样发现问题,如何整理、归纳问题,如何进行实验,如何观察昆虫,如何饲养昆虫。 2、了解报纸的出版过程,采访工作中的记录技巧,如何合理分工,报纸的版面设计与制作。 3、认识修理工具,向家长、老师或修理师傅学习修理,调查需要修理的物品并收集起来,动手修理。 4、学会沟通和相互欣赏,现金流水账的记账方法、如何买东西。 5、设计运动项目,组织和安排运动会,宣传运动会,运动会活动体验。 6、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我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也会让我们通过活动,去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问题,体验社会中的不同角色。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又一个初步的了解,是帮助同学们增长实践才干的一门课程。 教学难点: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随手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养成及时整理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2、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随手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养成及时整理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教学课题:人与自然类——我爱大自然 方向一:我与种子一起成长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怎样发现问题,如何整理、归纳问题,进行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制作种子标本,进行播种实验。 教学重点:信息收集与整理,实验与验证。 教学难点: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制作种子标本。 教学过程: 一、提出活动主题 师: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种子植物,你发现了吗?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等,绝大多数来自种子植物,如果你稍加留意,动脑思考,你就会发现很多植物种子地方奇妙信息。 1、怎样发现问题? (1)通过观察发现问题。 (2)通过思考发现问题。 (3)头脑风暴提出问题。 (4)留心记下别人的问题。 2、如何整理、归纳问题? (1)分析筛选问题。 (2)分类整理问题。 (3)推敲主题名称。 二、活动准备 1、制定活动方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