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N109970274A】一种处理粘胶纤维行业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方法【专利】

【CN109970274A】一种处理粘胶纤维行业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方法【专利】

【CN109970274A】一种处理粘胶纤维行业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方法【专利】
【CN109970274A】一种处理粘胶纤维行业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51272.1

(22)申请日 2019.03.29

(71)申请人 杭州蓝然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

道文一西路1218号5幢

(72)发明人 朱春燕 邓磊 张笑维 徐璇 

于赵弟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00

代理人 傅朝栋 张法高

(51)Int.Cl.

C02F 9/14(2006.01)

C02F 101/3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处理粘胶纤维行业酸性废水和碱性废

水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粘胶纤维行业酸性

废水和碱性废水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方法领

域。所述方法包括酸性废水的处理方法和碱性废

水的处理方法,本发明最大限度地从废水中回收

酸、碱和半纤维,酸、碱经浓缩后可回用至生产

线,半纤维素可作为副产品出售,为企业节约了

生产成本,也带来了额外收益;本发明将废水中

的盐转化为酸、碱和水回收利用,解决了硫酸钠

作为废盐无法处理的问题,减少了企业固废的排

放量;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在粘胶纤维生产过程

中,全工艺段几乎无废水废物的排放,废水最终

以水、酸、碱和半纤维的形式回收利用,有机物通

过生化法去除,方法简单,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

工业应用前景。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109970274 A 2019.07.05

C N 109970274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09970274 A

1.一种处理粘胶纤维行业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酸性废水的处理方法和碱性废水的处理方法,

所述酸性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将酸性废水与纯水同时通入扩散渗析装置,酸性废水中的酸迁移至纯水中,酸性废水成为残液,主要成分为盐与少量酸,纯水接收酸后成为酸回收液;

S12、往步骤S11的残液中加入碱液,调节pH为9~11,待沉淀完全后过滤除去沉淀,得上清液,将上清液通过离子交换柱;

S13、将步骤S12离子交换所得溶液通过双极膜电渗析装置得酸液、碱液和盐溶液;

S14、将步骤S13所得的盐溶液送入电渗析装置,所得的浓缩液返回至双极膜电渗析装置中,所得的淡化液经生化法处理后再送入反渗透装置,回收淡水;

S15、将步骤S13所得的酸液与步骤S11所得的酸液混合,蒸发浓缩后回用或者直接回用;

所述碱性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碱性废水通过脱碱装置,脱碱过程中析出半纤维素,并得到碱液;

S22、将半纤维素压滤、干燥后得半纤维素产品;

S23、将步骤S21所得碱液与酸性废水处理方法步骤S13所得的碱液混合,蒸发浓缩后回用或者直接回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粘胶纤维行业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碱装置为电渗析装置或者纳滤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粘胶纤维行业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法为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粘胶纤维行业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废水的处理方法中,步骤S15所得的混合酸液经蒸发浓缩后回用至粘胶纤维的生产过程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粘胶纤维行业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柱中的树脂为螯合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粘胶纤维行业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废水的处理方法中,步骤S14所得淡水,用于作为双极膜电渗析和/或脱碱装置的进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粘胶纤维行业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废水的处理方法中,步骤S15产生的蒸发冷凝水,用于作为双极膜电渗析和/或脱碱装置的进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粘胶纤维行业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废水的处理方法中,步骤S23产生的蒸发冷凝水,用于作为双极膜电渗析和/或脱碱装置的进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粘胶纤维行业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废水的处理方法中,步骤S12中用于调节pH的碱液为1mol/L~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粘胶纤维行业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

2

某某矿山污水处理方案只是分享

一、污染概况 在煤炭生产掘进过程中岩层中会有地下水渗出,遭到粉尘污染。矿坑水的pH值为中性,水中主要污染物质是固体悬浮物。采煤产生的地下涌出水,每天产生约500t矿井排水,每年约产生20万t矿井排水。生产废水还有地面、车辆冲洗水,产生量不大,主要含悬浮物、石油类,基本直接外排。矿井排水主要含悬浮物,矿井水含有较多煤粒、岩粉等悬浮物,一般呈黑色,但其总硬度和矿化度并不高,经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后也可达到饮用水标准。现有各种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经坑口约300m长的山坡漫流后流入清江支流。 二、废水水质 1、矿井排水见表 根据类比2005年巴东县环境监测站对该矿井排水的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矿井排水中A S、Cr6+、Cd、Pb、Hg等第一类污染物质浓度较低,未超过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的限值,故本设计方案中将不考虑这一类污染物质的处理。 三、水量 煤矿正常涌水量为20~25m3/h,考虑到雨季涌水量较大,本工程设计规模为30m3/h。 四、排放标准

废水经处理后排放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采矿工业一级标准。见表 五、处理工艺 矿井排水是在煤炭生产掘进过程中岩层中会有地下水渗出遭到粉尘污染,矿坑水的PH值为中性,水中主要污染物是固体悬浮物。采煤矿产生的地下涌出水,每小时排出约30吨矿井废水,该废水主要含有较多煤矿粒,岩粉等悬浮物,一般是黑色,但其硬度和矿化度并不高,其超标的项目主要是悬浮物,色度及CODcr,该废水经混凝、沉淀、快滤等工艺处理后即可达到《给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本工艺选用的沉淀池为旋流反应斜板沉淀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经过实验,这种混凝剂对悬浮物色度及CODcr的去除效率显著,沉淀池的污泥排入污泥干化场,干污泥定期清掏运至填埋场,滤池选用的是以陶粒为滤料的滤池,陶粒的粒径为φ3~φ8,比重1.1~1.2,质地坚硬,比表面积大,是普通石英砂的替代品,过滤效果良好,反冲洗方便。 具体处理工艺简述如下: 矿井排水自流进入旋流反应沉淀池,在聚合氯化铝的作用下,废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物,随重力下沉至池底,上清液自流至陶粒滤池,沉淀污泥定期排入污泥干化场,滤池出水达标排放。 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化纤生产厂废水情况及处理方法

化纤生产厂废水情况及处理方法 1 废水情况 化学纤维生产厂在化纤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各类废水,如PET废水、PTA废水、棉浆粕黑液、粘胶废水等。其废水成分复杂,常含有强酸、强碱、纤维素、半纤维素、醇类、果胶等,以及各种有毒物质,如PET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乙二酯、乙二醇、对苯二甲酸及其中间产物和低聚物;PTA废水中主要含苯二甲酸、对二甲苯、苯甲酸、乙酸甲酯、醋酸等污染物;聚酯废水中含有PTA、乙醛、EG、二甘醇、三甘醇、纺丝油剂等污染物。 化纤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高,COD在1000—10000mg/L之间,有时更高。废水可生化性差,BOD/COD一般小于0.25。废水呈酸性或碱性,且含有醛类、氰类、苯类等有毒物质,易对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2 处理方法 对于化纤废水的处理,一般采用以生物法为主的物理—化学—物理混合处理工艺。一般处理流程如下: 由于化纤废水呈酸性或碱性,所以在处理前必须中和,使其pH在中性范围内。一般对酸性废水加碱中和,对碱性废水加酸中和,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采用酸碱废水混合中和。废水经pH调节后,需进行预处理去除SS及油类物质,如利用气浮除油、混凝沉淀除悬浮物及部分有机物等。预处理过程能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经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生物处理单元,大部分的有机物及其它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为了使出水达到更高标准或回用要求,需进行深度处理,如活性炭吸附、砂滤、生物炭池等。 2.1 传统生物法 国内对化纤废水的生物法处理,主要采用A/O及H/O工艺,利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或两种方法混合应用。 厌氧-好氧处理工艺能充分发挥厌氧微生物抗冲击负荷能力并可提高污水可生化性,兼有利用好氧微生物生长速度快、出水水质好、运行费用低的特点,故在有机废水处理中获得广泛应用。如董良飞等采用ENSBR(延时序批式生物氧化硝化反应器)一BDAR(膜法生物兼氧反硝化反应器)一BCOR(完全混合式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工艺处理某化纤公司高含氮己内酞胺生产废水,在污泥负荷为0.15-0.28g/(g·d)、进水COD不高于6200mg/L、NH3-N质量浓度不高于560mg/L 的情况下, 出水COD不高于150mg/L、NH3-N质量浓度不高于20mg/L,COD和NH3-N 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和96%,系统可同时除碳脱氮。潘碌亭等采用UASB一水解酸化一接触氧化一MBR工艺,处理某化纤厂COD浓度为3万mg/L的PET废水,最终出水

金属矿山酸性废水处理工艺

金属矿山酸性废水处理工艺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人类对金属矿山的大面积开采会破坏周围区域的生态环境,而AMD是全球矿山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AMD是硫化矿物在空气、水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溶蚀、氧化、水解等一系列物化反应而形成的低pH、高重金属离子浓度的一类难处理废水。而我国金属矿山大部分是原生硫化物矿床,极易形成AMD,例如江西德兴铜矿、武山铜矿、江苏梅山铁矿、浙江遂昌金矿、安徽南山矿、向山铁矿、湖南七宝山铜锌矿等。因此,如何高效、经济地治理AMD显得尤为重要。 1、AMD来源 AMD指在矿山开采活动中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作用产生的呈酸性且SO42-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有害水体。矿山酸性废水有以下特点: ①呈酸性、金属离子浓度高,例如含Fe3+的矿山废水因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铁呈红褐色,被称为“红龙之灾”; ②废水产生量大且水流持续时间长,常常矿山开采结束后,废水仍继续流出; ③水质、水量不稳定,波动较大。 AMD进入自然水体后使水体酸化,导致水生生物死亡;进入土壤后使土壤板结,毒化土壤,造成功能退化。在1947年,Colmer等首次提出细菌是AMD形成的重要原因。在后续的研究和实际治理过程也进一步的证实了这种论断。如黄铁矿,在有菌存在和无菌存在时,氧化速度相差较大。 黄铁矿氧化产酸过程如下: Fe3+被黄铁矿还原生成Fe2+,而Fe2+很快又被微生物或O2氧化成Fe3+再与黄铁矿反应,如此循环反应,形成了大量的AMD。 2、AMD的治理 AMD现已严重危害到生态环境乃至人类的生存安全,其治理技术也日新月异。目前,效果显著的治理技术主要有中和法、沉淀法、人工湿地、吸附法及生物法等。 2.1 中和法 面对大量的酸性废水,中和法成为了人类在治理AMD时的首要选择。中和法又称为氢氧化物沉淀法,中和法就是在废水中投加大量的碱性物质,如石灰乳、氢氧化钠、石灰石等,来提高废水酸碱度,从而沉淀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该方法因原理简单,成本低、效果明显,在实际矿山酸性废水的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钱士湖等报道的HDS(高浓度泥浆)在安徽某公司酸性废水的实践运用。对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表明HDS工艺在调节废水pH值和去除Al3+、SO42-离子效果显著。与传统的石灰中和法(LDS)相比,HDS延缓了设备和管道的结垢现象,克服了LDS法的很多缺点,高浓度泥浆法与低浓度泥浆法相比有以下优点:一是降低了石灰用量,减少了处理成本;二是出水水质稳定,符合排放标准。高浓度泥浆法相对于低浓度泥浆法突破性进展是底泥按比例回流,可用于废水处理。但始终无法根除设备和管道结垢、中和渣易造成二次污染的弊端。

矿井污水处理方案

一、井下水处理站技术方案 第一章概述 1.1 工程名称 南仙泉煤矿井下水处理站工程。 1.2 建设单位 县西池乡南仙泉煤矿。 1.3 编制原则 1) 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及标准; 2) 采用先进、可靠、合理的处理工艺,工艺设计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可调 性,以适应水量、水质的变化。设备选型合理、可靠、先进; 3) 在确保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做到工艺流程简洁、操作简单、管理方便、 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4) 尽量提高自动化控制程度,以便提高运行管理水平,降低劳动强度。1.4 编制围 本方案的设计围如下: 1) 南仙泉煤矿井下水处理工艺技术方案设计; 2) 污水处理构筑物及其附属购置物设计(不含外围管网设计); 3) 污水处理电气自控设计(含污水处理站建筑物部照明系统设 计); 4) 污水处理站投资估算及其经济技术分析; 1.5 设计依据 1)煤矿排水水质检测结果 2)国家污水排放相关标准 3)《煤炭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5)《GBJ14-87 室外排水设计规》 6)《GB5096-93 环境噪声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项目背景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70%以上,煤炭开采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废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势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无法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据统计我国40%的矿区严重缺水,已制约了煤炭生产的发展。矿区多处于山区,水资源更为缺乏,地表水又多为间歇性河流,枯洪水季节流量相当悬殊,常年流量稀释能力差,排入河流的污水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开发、管理、利用好煤矿水资源,对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矿井污水经治理后综合利用,对矿区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和企业意识的不断提高,很多企业对污染物排放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因此,坪上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将该矿达标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8920-2002及《矿井防尘洒水用水水质标准》GB50215-2005 。 2.2 设计原则 1)本设计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有关各项规定,保证矿井水处理后各 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2)立足国,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可行的处理工艺,降低工程投资和处 理成本; 3) 根据煤矿企业特点,采用可靠的自动控制系统,便于管理,减少 维修工作量; 4)设计中尽量利用设备和构筑物结合的方法,同时保证新建矿井水 处理设施高效、节能,管理运行、维修方便;主要净化处理设施采 用钢砼结构,确保使用寿命; 5)选择流程时尽可能减少运行费用,降低造价。 2.3 设计规模

高浓度酸性废水处理

高浓度酸性废水处理技术 常治辉原创 | 2015-04-15 06:45 | 收藏 | 投票 关键字:污水处理絮凝剂破乳剂药剂COD去除剂 济南某公司在利用米糠、棉壳、玉米心等农副产品与稀硫酸共热, 多糖发生水解、重排、脱水等反应生产某产品时, 排放出的污水成分复杂, 呈较强的酸性、有机污染负荷高、水温及色度较高。废水中的污染物均属于低碳有机醛、糖、醇、有机酸等, 还含有硫酸以及多种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其中COD 平均浓度达20000 mg/ l 以上, pH 值为2. 5~ 3. 0。本研究采用了比湿式氧化学、吸附法以及萃取法等其它方法更为经济可行的生化学[ 1, 2] , 并辅以必要的物理、化学前置预处理措施, 以降低废水的毒性, 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的含量, 使处理后的出水量终达标排放。 1 废水的来源及水质参数 本研究中试阶段在济南某公司污水处理站现场,原水取自企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其污染物的水质情况见表1。 2 工艺路线的选择及流程的确定 2.1 主体工艺路线及流程 生产废水本身含有机质较多,浓度较高,CODcr最高为23520mg/l,而且酸度大、毒性高,不能直接进行生化处理。因此,中试试验采用物化与生化相结合的工艺,即电腐蚀-中和反应-内电解-混凝沉淀-厌氧-好氧工艺(见图1)。 本工艺的选择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来考虑的: (1)电腐蚀池是利用电化学腐蚀原理,酸性废水中的H+与铁屑反应,使废水的pH 值升高,提高废渣的沉降性能,同时废水中的COD也可降低。而且Fe(OH)2,也是良好的絮凝剂,在后续单元可节省大量的药剂,降低处理成本。

粘胶纤维生产废水中废气的真空脱除研究

第40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5月 Vol.40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May 2018 ────────── 收稿日期:2017-09-01 修回日期:2018-01-31 作者简介:刁敏锐(1972-),女,河北唐山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粘胶纤维生产与管理。 -38- 粘胶纤维生产废水中废气的真空脱除研究 刁敏锐 (唐山三友集团 兴达化纤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305) 摘 要:为解决曝吹法处理粘胶纤维生产排放废水效果不佳的问题,探索了真空脱气处理废水的新方法。废水先经换热器和软水进行热量交换,然后进行真空脱气,采用化学滴定法对脱气前后硫化氢和二硫化碳的浓度进行分析,考察真空度、过滤面积、泵速对脱气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真空度降低、过滤面积的增大、泵速的提高,废水中的废气脱除量随之增大。当真空度为0.1 Pa ,过滤面积为1 m 2,泵速为1 m 3?h -1条件时,处理后废水中H 2S 浓度为8.1 mg ?L -1,CS 2浓度为8.58 mg ?L -1,达到了直接向污水厂排放的标准。 关键词:废水;脱气;二硫化碳;硫化氢 中图分类号:TQ3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8)03-0038-03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8.03.010 Study on Vacuum Deaeration Treatment of Waste Gas in Waste Water from Viscose Fiber Production DIAO Min-rui (Xingda Chemical Fibre Co. Ltd, Tangshan Sanyou Group, Tangshan 063305,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effluent treatment of viscose fiber produced by the aeration method, a new method of vacuum degassing treatment wastewater was explored. Wastewater by heat exchange with the heat exchanger and soft water first, then to vacuum degassing, the selection of chemical titration method for degassing before and after analyz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and carbon disulfide, vacuum degree, filtration area, pump speed effect on degassing effect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ount of waste gas in wastewater is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vacuum degree, the increase of filtration area and the increase of pump speed. When a 0.1 Pa, vacuum filter area is 1 m 2, pump speed of 1 m 3?h -1, under the condition of waste water after processing of H 2S concentration of 8.18 mg ?L -1, CS 2 concentration of 8.58 mg ?L -1, which reaches to the sewage direct discharge standard. Key Words: waste water; degassing; carbon disulfide; hydrogen sulfide 粘胶纤维生产废水可划分为碱性水、纺炼和酸站酸性水,这些废水中含有二硫化碳、硫化氢、氢氧化纳、硫酸等,需要经过曝气处理 [1,2] ,才 能向污水处理厂排放。传统工艺中曝气处理后废 水中H 2S 仍较高 [3-6] 。另外,废气停留在回收系统的时间过短,导致大量废气直接排入大气,污染环境[7] 。再有,曝气前需要对污水实施降温操作,造成大量热能浪费[8]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一种新的处理方式,先对废水进行热量交换, 回收热量,然后采用真空脱气处理[9] ,回收H 2S 和CS 2,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污水厂进水标准。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实验设备 厂内碱性水、碱性水收集桶(15 m 3)、105型塑料耐腐蚀酸碱化工离心泵(上海离心泵厂泵速0.1 m 3?h -1、0.7 m 3?h -1、1 m 3?h -1) 、脱气桶(自

金属矿山废水处理新技术

金属矿山废水废渣处理新技术院系:城建给排水工程学号:111824224 :熊聪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金属矿山废水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金属矿山废水的污染已成为制约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概述了矿山酸性废水的形成及危害,重点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的处理技术如中和法、硫化物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人工湿地法,同时介绍了它们的原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矿山酸性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并介绍了几种金属矿山废水处理的新技术以及实例。 关键词:金属矿山废水废渣处理新技术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metal mine waste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metal mine waste water pollu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ning economy. Formation and harm of the acidic mining waste water are summarized, mainly introduces several common treatment of acidic mining waste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such as neutralization, sulfide precipitation, adsorption, ion exchange method and the method of artificial wetland, and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on this basis, the study of acidic mining waste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 of metal mine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examples. Keywords:Metal mine Waste water Conduct The new technology 一、金属矿山废水的形成及危害 1.1金属矿山废水的形成 在大部分金属矿物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矿坑涌水。当矿石或围岩中含有的硫化物矿物与空气、水接触时,矿坑涌水就会被氧化成酸性矿坑废水。酸性矿坑水极易溶解矿石中的重金属,造成矿坑水中重金属浓度严重超标。同时在雨水的冲刷作用下废石堆和尾矿也产生大量含有高浓度重金属的酸性淋滤水。 1.2金属矿山废水的危害 金属矿山矿山酸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一般不能直接循环利用,矿

治理酸性矿山废水的方法

治理酸性矿山废水的方法 1 引言 煤矿或各种有色金属矿在开采与废矿石堆放过程中,常使与矿层伴生的硫铁矿暴露于空气中与地下水或地表水中,通过系列化学与生物氧化过程,使得近中性的地下水转变为低pH、高Fe、SO2-4,且多种重(类)金属离子(Cd、Pb、Cu、Zn、As等)并存的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此类废水若不经有效处理而任意排放,将严重污染地表水及土地资源,威胁农作物、水生生物与人体健康. 石灰中和法是世界上最常用的AMD治理方法.然而,大多数AMD体系中含有较大量的 Fe2+,由于Fe(OH)2 离子浓度积(1.6×10-14,18 ℃)远大于Fe(OH)3的离子浓度积(1.1×10-36,18 ℃),所以为了在近中性条件下使得Fe离子完全沉淀,在工程应用中,常常在化学中和前段完成Fe2+氧化过程.以AMD为介质,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A. ferrooxidans)生物氧化Fe2+进而合成次生铁矿物(施氏矿物、黄铁矾类物质)不仅可以有效去除AMD中存在一定量的Fe与SO2-4,且此类次生铁矿物在合成过程中亦可通过吸附与共沉淀方式大幅度去除体系中的Cu、Cd、Hg、Pb、As等有毒有害元素.另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石灰中和法得到的Fe(OH)3絮状凝胶而言,施氏矿物与黄铁矾类物质沉降性能良好,易于沉淀,可以极大降低后续固液分离成本.因此,前期氧化亚铁硫杆菌(A. ferrooxidans)生物氧化Fe2+产生次生铁矿物与后期化学中和相结合的工艺在AMD的治理领域表现出一定的应用潜力. 由于煤矿及其它有色金属矿中常有含镁矿物(白云石富镁碳酸盐矿物、蛇纹石与绿泥石等富镁硅酸盐矿物等)的存在,使得产生的AMD中含有一定量的Mg2+.研究证实,A. ferrooxidans菌体及其胞外多聚物可以作为次生铁矿物合成的晶种.而Mg2+可以在微生物胞外多聚物之间形成架桥使得微生物菌体团聚.那么,这一团聚过程是否会使得矿物较易在反应器壁粘附,进而影响次生铁矿物合成体系总Fe沉淀率及矿物的形貌?另外,高的转速对应高的剪切力.那么,高转速是否会减缓矿物在反应器壁的粘附行为?为了探究此类科研问题,本研究分别在不同培养转速条件下,考察了Mg2+浓度不同对A.ferrooxidans催化合成次生铁矿物体系Fe2+氧化率、总Fe沉淀率、次生铁矿物反应器壁粘附状况及矿物形貌的影响.以期为生物合成次生铁矿物工艺的优化及其在酸性矿山废水治理领域的成功应用提供一些必要的参数. 2 材料与方法 2.1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 ferrooxidans)接种液的制备 在150 mL改进型9K液态培养基(FeSO4 · 7H2O 44.24 g、(NH4)2SO4 3.0 g、KCl 0.10 g、K2HPO4 0.50 g、Ca(NO3)2 · 4H2O 0.01 g、MgSO4 · 7H2O 0.50 g,去离子水1 L)中接种A. ferrooxidans LX5(CGMCC No.0727),体系用H2SO4调节pH至2.5后,置于180 r · min-1往复式振荡器(ZD-85A恒温振荡器)中在28 ℃培养2~3 d至体系Fe2+完全氧化.培养液经定性滤纸过滤以除去沉淀,过滤所得的液体即为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将所得菌液15 mL接种于135 mL改进型9K液态培养基中重复上述过程.所获菌液即为本研究后续次生铁矿物合成所需的微生物接种菌液,菌密度约为107 cells · mL-1.

矿井废水处理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神木某矿井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学号2009302996 姓名张成君 指导教师孙伟民 设计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 神木某矿井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二、设计任务: 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任务书,拟在神木某煤矿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对该矿的采煤废水进行处理工艺设计,设计范围包括方案选择、工艺设计计算、污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三、设计资料: 1、设计水量:2400m3/d 2、进水水质:COD cr=150mg/L,铁=25mg/L,SS=500mg/L, ,色度=500倍,pH=4~5 3、要求污水经过处理后,出水水质全面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中规定的采煤污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即COD cr ≤50mg/L、SS≤50mg/L、石油类≤5mg/L,总铁≤6mg/L, pH=6~9。 四、要求: 1、进行该污水厂方案论证与设计; 2、进行污水处理厂工艺初步设计 3、写出设计说明、计算书,字数不少于5000 字。 4、绘出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工艺总平面布置图、工艺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单体图。 五、设计时限:两周 六、设计进度 1、设计动员,布置任务,提出要求,强调纪律,准备设计室和制图工具(时间1d )。 2、文献查阅,方案论证与工艺设计(时间ld )。 3、工艺设计计算(时间3d )。 4、绘制图纸(时间3d )。

5、编写设计计算书和工艺说明书(时间ld )。 6、答辩、讲评(时间1d) 七、推荐参考文献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环境工程设计手册》、《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排水工程》、《实用水处理设备手册》、《水污染控制工程》、《积水排水》、《环境工程》、《中国积水排水》教材、其他相关书籍及刊物。

酸性煤矿废水处理工艺

酸性煤矿废水处理工艺 煤矿酸性废水是我国煤矿废水污染中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大的污染源之一,其对煤矿的排水设施、钢轨及其他机电设备均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严重时危害矿工安全,影响井下采煤生产。若直接排放,将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及土地资源,危害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还会使矿区地下水资源大面积疏干,造成地下水的浪费。综上所述,煤矿酸性废水因其量大、面广、污染严重、治理程度低而成为制约煤矿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煤矿酸性废水的形成过程非常复杂,是煤层中夹杂的硫铁矿经过一系列氧化、水解等反应后生成的,是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形成机制为:①在氧和水存在的条件下,煤层或岩层中硫铁矿被氧化,生成硫酸和亚铁离子;②在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被进一步氧化为铁离子;③由于铁和锰离子的水解,增加了矿井水的酸度。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仪器:ZR4—4混凝试验搅拌机,增氧泵(山本8000),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发生仪(ICP-OES PE2100DV)。 药品:多糖生物絮凝剂,工业用石灰,水样:贵州某酸性矿井废水,水体透明呈淡黄色,长时间暴露空气中后呈红褐色,其水质指标见表1。 1.2 试验方法 铁锰去除率的测定方法:向500mL烧杯中加入200mL待测水样,调节pH,向水样中滴加石灰乳直至水样不再出现绿色,同时曝气。加入多糖生物絮凝剂(15g

/L,下同),用ZR4—4混凝试验搅拌机以150r/min的转速搅拌30s后,静置1min,取水样的上清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发生仪测定其中的铁和锰含量,其去除率(%)计算式分别见式(1)、式(2)。 铁去除率=[(AFe-BFe)/AFe]×100%(1) AFe——原水水样中的铁含量,mg/L; BFe——处理后上清液中的铁含量,mg/L。 锰去除率=[(AMn-BMn)/AMn]×100%(2) AMn——原水水样中的锰含量,mg/L; BMn——处理后上清液中的锰含量,mg/L。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pH 对铁、锰去除率的影响 取200mL原水,向水样中滴加石灰乳直至水样不再出现绿色,继续添加石灰乳,分别调节pH 为6、7、8、9、10、11、12,水气比1∶15,曝气10min后,加入0.4mL 15g/L多糖生物絮凝剂,以150r/min的转速搅拌30s,静置沉淀1min 后取上清液测定金属含量,并计算出铁、锰的去除率,相关试验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pH 对铁、锰去除率有较大影响,随着pH 的升高,铁、锰去除率逐渐增大,这是由于pH 的增高促进了氢氧化铁、氢氧化锰沉淀的生成及絮凝剂分子链上-OH 和-COO-的水解,使分子链伸展,并通过改变絮凝剂分子和胶体颗粒的表面电荷,从而有效的对氢氧化铁、氢氧化锰颗粒进行吸附架桥。当pH 达到8时,铁的去除率达到最大,为99.99%,此时锰的去除率为87.65%。可

矿类废水处理

矿山废水处理概况 1.1 矿山废水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的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 在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据统据计, 我国各类矿山废水的排放量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10%左右。 矿山废水:在矿山范围内,从采掘生产地点、选矿厂、尾矿坝、排土场以及生活区等地点排出的废水,统称为矿山废水。 1.2 我国矿产行业产能 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种比较配套、齐全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到目前为止,通过几十年来的矿产勘察工作,已发现163种矿产,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49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86种,以及地下水和矿泉水。已发现的矿产、矿点有20多万处,经详查工作的近两万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步入了工业化矿产资源消费的高速增长期。2004年我国重要矿产资源消费:石油3.07亿吨、煤炭18.6亿吨、钢材3.1亿吨、铜312万吨、铝619万吨、十种有色金属总量超过1300万吨、水泥9.7亿吨、钾肥(折K2O)512万吨,分别是1990年石油消费量的2.6倍,煤炭消费量的1.7倍、钢材消费量的5.8倍、铜消费量的4.4倍、铝消费量的7.2倍、十种有色金属总量消费量的5.5倍、水泥消费量的4倍和钾肥消费量的2.5倍。 借鉴先期工业化国家的规律,预计到2020年我国煤炭需求量大约为25—26亿吨,钢铁需求量在经历2012-2015年3.5-3.8亿吨的高峰期之后,回落到3亿吨,铜大约为640万—690万吨,铝大约需要1200-1400万吨,,水泥需要12—14亿吨。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时,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消费量仅仅相当于美国和日本工业化高峰期人均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客观地说这些消费预测数据是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资源底线。 1.3 福建省内冶金行业最新布局 根据福建省实际情况,对重点矿区、大中型矿产地划定矿产资源整合开采规划区块56个;对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已经符合开采设计要求的区域,新划定开采规划区块109个,并在规划期内逐步投放市场。 整合开采规划区块,必须严格按照整合实施方案和程序重新办理采矿许可证。对于尚未达到开采规划区块划定条件的地区,在探明资源储量且符合开采设计要求的,应按照开采规划区块划定的原则要求,合理划定开采规划区块,指导采矿权设置。

印染生产工艺及废水特性(精)

印染生产工艺及废水特性 摘要:印染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尤其是废水治理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随着印染工艺和产品结构的改变,印染水质也发生了变化,废水的处理难度也随之加大,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改进和提高治理工艺水平,选择使用的工艺路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印染废水每天排放量为300~400万m3。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色度深、碱 性大、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等特点,属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关键词:印染生产工艺印染废水一、印染生产概况 1.1. 概念印染工艺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类纺织材料(纤维、纱线、织物)进行物理和化学处理的总称,包括对纺织材料的前处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过程,统称为印染工艺。染色是使染料与纤维之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的结合,或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料,使整个纺织品具有一定坚牢色泽的加工过程。根据产品使用的原料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棉纺织印染、麻纺织印染、毛纺织染整、丝绸印染和其他印染。 1.2. 化学品的使用 A. 染料染色过程中能使纤维获得色泽的物质称为染料。染料一般能直接溶于水或通过化学处理而溶于水,对纤维有一种结合能力(亲和力),并在织物上有一定的色牢度。染料对纤维的染色,包括面很广,而且各种染料对各种纤维的染色情况也各不相同。根据其性质和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直接染料:不依赖其它介质而直接染色,大多数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磺酸钠盐(-SO3Na)和少量羧基钠盐(-COONa)。不溶性偶氮染料:又称之为纳夫妥染料或冰染染料。一般先打底再显色,主要用于棉纤维的染色。因该染料对人体和环境有害,已被欧美市场拒用。活性染料是一种含有能与纤维上的羟基、氨基或酰胺基发生共价键结合的活性基团的可溶性染料,广泛应用于棉、麻、丝、毛和化纤等纺织材料的印染。还原染料不溶于水,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酮基,是一种在碱性的强还原溶液中生成隐色体而溶解后才能染色的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一般是由还原染料衍生而来的,是用还原染料经过还原及酯化而成的隐色体硫酸酯钠或钾的盐。与还原染料不同的是在染色的过程中不使用烧碱和保险粉。硫化染料是含有2个或以上硫原子组成硫键(R―S―S―R¢)的染料,在染色过程中必须使用硫化碱。硫化染料价格低廉、氯漂牢度差,适用于棉、粘胶和维纶纤维的染色。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主要是低分子偶氮、蒽醌及二苯胺的衍生物,其特点是在分散剂的作用下,在溶液中为0.5~2微米分散颗粒。酸性染料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磺酸基、羧基等亲水基团,其母体多为偶氮类、蒽醌类和三苯甲烷类。在酸性溶液中与纤维上的氨基结合,可以直接染羊毛、蚕丝和锦纶。金属络合染料的分子由染料分子(大多是酸性染料)和金属原子络合而成,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染色。还有阳离子染料、媒介染料、酞菁染料、氧化染料和缩聚染料等。 B. 助剂染整助剂是能缩短加工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性能、在染整过程中投加的药剂,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金属络合剂、还原剂、树脂整理剂和染色载体等,其种类繁多,按其应用可列举以下几类:润湿剂和渗透剂类,乳化剂和分散剂类,起泡剂和消泡剂类,金属络合剂类,匀染剂、染色载体和固色剂类,还原剂、拔染剂、防染剂和剥色剂类,粘合剂和增稠剂类,柔软剂和防水剂类,上浆硬挺整理剂类,树脂整理剂荧光增白剂类,防静电类,阻燃整理类,羊毛防缩和防蛀类,防霉防臭整理剂类,防油易去污类。 1.3. 废水特点印染废水的水质随加工的纤维种类和采用工艺以及使用的染化料的不同而异,污

煤矿矿井废水处理办法设计

欢迎阅读一、煤矿矿井废水处理回用概况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年产量居世界之首,一般情况下,每挖1吨煤,矿坑排水量约0.88m3,但大多数煤矿,每挖1吨煤可排放2-3m3的水,2005年山西煤炭产量约5.5亿吨,这就意味着有13亿吨水资源受到破坏,水量排放之大,水资源浪费之多触目惊心。 ????煤矿开采,使原来水质良好的地下水受到污染,大量煤粉。岩石粉尘、悬浮物、人为污染和微生物进入水中,有的矿井水中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硫化物和总硬度等较高。所以,矿井排放大量超标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水质污染、地下水系统破坏,使很多煤矿生产、生活用水无源。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产业特点,煤矿本身是用水大户,在井下消防防尘、洗煤、职工洗浴、绿化及生活都需要用大量的水。?矿井废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如何处理回用,多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目前国内采用的处理方法仍然是传统工艺,该工艺虽然处理回用水效果较好,但工艺落后,设备、设施复杂,工程投资大,占地面积多,运行费用高,操作管理不方便,所以,多年来没有在全国普遍推广应用。?为了克服煤矿矿井废水处理 ???? ????三、 ???? ????1 ???? ????8个煤????2 ????, 程投资约 ????3、操作管理方便,运行成本低。 ????采用多功能水处理回用设施和水处理剂新技术,操作管理方便,日处理回用500-1000m3矿井废水,配备1-2名操作管理人员即可,处理回用1吨矿井废水运行成本费约为0.25-0.30元左右。 ????该项新技术,是目前国内处理回用煤矿矿井废水投资最少,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操作管理方便,是最理想的新型实用技术。 ????五、市场转化潜力和经济效益分析

高浓度酸性废水处理技术

收稿日期:2001-12-16 作者简介:张成志,(1964-),男,济南市人,大学本科,济南市环境工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高浓度酸性废水处理技术 张成志,任 伟,邵东煜 (济南市环境工程设计院,山东济南 250001) 摘要: 采用电腐蚀- 中和反应-内电解-混凝沉淀-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对某企业排放的高浓度酸 性生产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废水经本工艺处理后,COD 、BOD 的总去除率达到99%以上,出水 p H7~8,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8978-1996)中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关键词: 内电解;混凝沉淀;厌氧;好氧 中图分类号:TQ0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280(2002)02-47-05 济南某公司在利用米糠、棉壳、玉米心等农副产品与稀硫酸共热,多糖发生水解、重排、脱水等反应生产某产品时,排放出的污水成分复杂,呈较强的酸性、有机污染负荷高、水温及色度较高。废水中的污染物均属于低碳有机醛、糖、醇、有机酸等,还含有硫酸以及多种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其中COD 平均浓度达20000mg/l 以上,p H 值为2.5~3.0。本研究采用了比湿式氧化学、吸附法以及萃取法等其它方法更为经济可行的生化学[1,2],并辅以必要的物理、化学前置预处理措施,以降低废水的毒性,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的含量,使处理后的出水量终达标排放。 1 废水的来源及水质参数 本研究中试阶段在济南某公司污水处理站现场,原水取自企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其污染 物的水质情况见表1。 表1 废水水质监测数据 项目 生产车间水质数据 最小最大平均 p H 1.80 2.81CODcr (mg/l )188902352021205BODs (mg/l )783294088620SS (mg/l ) 45 105 75 注:车间排水水温约100℃。 2 工艺路线的选择及流程的确定 211 主体工艺路线及流程 生产废水本身含有机质较多,浓度较高,COD cr 最高为23520mg/l ,而且酸度大、毒性高, 不能直接进行生化处理。因此,中试试验采用物化与生化相结合的工艺,即电腐蚀—中和反应—内电解—混凝沉淀—厌氧—好氧工艺(见图1)。 第16卷第2期2002年6月山 东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SHANDON G INSTITU TE OF L IGHT INDUSTRY Vol.16No.2 J un.2002

粘胶纤维废水深度处理及零排放工艺

粘胶纤维废水深度处理及零排放工艺 一、前言 粘胶纤维行业是典型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业行业,废水具有水量大、治理难度大等特点。我国粘胶短纤维产能已突破400万吨,占全球近70%,成为粘胶短纤维最大的生产国。通常,一条设计生产能力10万吨/年的差别化粘胶短纤维生产线,废水排放量就达到了18000m3/d。 目前,国家尚未设定粘胶纤维行业的水污染排放标准,企业一般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处理后的废水,由于含盐量较高,按照现在的方式,排入沙漠库区后难以形成生态系统,种植的芦苇和红柳也无法存活,水流之处土壤盐碱化明显,环境问题严重。因而,粘胶纤维行业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或许是解决行业污染问题的最终途径。 二、粘胶纤维生产废水水质及特点 2.1 废水水质 粘胶纤维生产线配套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物化+生化+催化氧化”工艺,污水排放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以10万吨/年差别化粘胶短纤维生产线为例,将18000m3/d处理后的粘胶纤维生产废水,全部进入回用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水质满足粘胶纤维生产用工艺用水指标要求,回用于生产,实现废水零排放。根据查阅资料及实地考察可知,废水水质如表1所示。 回用水水质需要符合生产工艺用水指标,如表2所示: 2.2 废水水质的特点 粘胶纤维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锌离子、无机盐和硫化物等,具有以下特点。 (1)含铁:来水为厂区粘胶纤维生产废水,含有一定量的铁等重金属,若采用反渗透膜对来水进行浓缩,需考虑除铁措施。 (2)硬度较高:废水总硬度为816mg/L,需要进行软化除硬处理。 (3)TDS和COD较低:根据水质数据,原水TDS为9000mg/L,COD为50mg/L,含量均不高,可采用抗污染卷式RO进行浓缩减量。 三、工艺方案的确定 3.1 工艺流程及水量平衡图 根据水质情况及设计要求,推荐采用“一级软化+V型滤池+UF(超滤)+一级卷式

矿山废水处理方案

矿业废水水处理技术方案 武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2014-5-6

目录 第一章概述 (5) 1.1工程背景 (5) 1.2设计单位 (5) 1.3设计原则 (5) 1.4排放标准 (5) 1.5设计依据 (5) 1.6设计及施工范围 (6) 第二章设计规模与标准 (6) 2.1设计规模 (6) 2.2设计进水水质 (6) 2.3设计排放标准 (7) 第三章污水处理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7) 3.1该类污水特点和对处理的要求 (7) 3.2工艺方案的选择 (7) 3.3工艺流程及说明 (8) 3.4工艺原理及优势 (9) 3.5主要污染物预期处理效果 (10)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 (10) 4.1各单元设计描述及主要关键技术参数 (10) 4.2电气设计 (11)

4.3结构、建筑设计 (14) 4.4消防、安全卫生及应急措施 (14) 4.5工程进度计划 (15) 第五章主要构筑物、设备一览表 (16) 5.1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16) 5.2主要设备一览表 (16) 第六章质量保证、保修和售后服务 (17) 6.1质量保证 (17) 6.2保修范围 (18) 6.3保修期限 (18) 6.4质量回访 (19) 6.5回访人员组成及处理措施 (19) 6.6维修程序 (19) 6.7人员培训 (20) 第七章工程投资估算 (20) 7.1估算依据 (20) 7.2工程总投资估算表 (20) 第八章运行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 (23) 8.1分析依据 (23) 8.2电费 (23) 8.3吨水处理费用 (24)

第九章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平面布臵图 (24) 9.2工艺流程图 (24)

选矿厂废水处理

选矿厂废水处理 1.选矿厂的污染源有哪些? 选矿厂的污染源有废水、废气、废渣,其中以废水污染物尤为突出。选矿药剂、蓄积性毒性物质如汞、铬、镉及重金属等,使总的环境质量形势趋于恶化。如氰化物外排废水将成为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废气的排放对人群、生物群构成直接危害;废渣的堆弃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等。 2.对选矿厂的产物进行检测的目的是什么? 对选冶厂的产物进行试验室检测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废物中的哪些组分对环境会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提出的问题是: (1)在废物中发生化学反应及生化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 (2)废物排放对水质会造成什么影响? (3)废物及其分解产物对接受废物的环境中动植物的毒性如何? 进行多种检测程序后,可按上述标准将废物归类。这些检测程序包括酸性外排矿水的检测、金属溶解检测及生物检测。 3.除去氰化物的方法有哪些? (1)天然分解法:挥发法;生物分解法;氧化法;光分解法。 (2)氧化法:碱性氯化法:氯气法、次氯酸盐法、电解再生法;SO2-空气法;臭氧化法;过氧化氢法;酸化-挥发-再中和-A VR法;吸附法:硫化亚铁法、离子交换及酸性再生法、离子浮选法;电解法;转型-沉淀法:变成硫氰酸盐、变成氰亚铁酸盐-氰铁酸盐。 4.碱性氯化法的优、缺点? 碱性氯化法的优点是: (1)应用非常广泛,有经验可以借鉴; (2)要处理的进料是碱性的; (3)反应完全,且速度适当; (4)毒性金属能除去; (5)氯容易以不同形式得到; (6)既容易实现连续操作又适合间歇操作; (7)基建投资较低; (8)相对来说有较好的工作可靠性控制; (9)在氰酸盐允许排放的条件下第一段氧化反应容易被控制。 缺点主要是试剂费用高、氰化物等不能回收,铁和亚铁氰化物通常不能破坏。 5.次氯酸钠除氰原理是什么? 在碱性条件下,NaClO氧化废水中的氰化物可分成两个阶段,首先把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再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氨和氮气。 根据这种分段反应的性质,在处理含氰废水时,把氧化反应控制到完成第一阶段、然后让CNO-水解成C02和NH3(称之为不完全氧化);而后投入足量的NaClO,使CN-彻底氧化成CO2和N2(称之为完全氧化)。 6.过氧化氢法净化含氰废水的原理是什么? 过氧化氢首先是把氰根氧化为氰酸根,然后氰酸根再水解成碳酸根,其反应式为: CN-+H2O2——CNO-+H2O CNO-+2H2O——NH4++CO32- 该反应十分迅速。H2O2与氰反应后不产生任何有害有毒产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