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护患矛盾及其预防

常见护患矛盾及其预防

常见护患矛盾及其预防

常见护患矛盾及其预防

发表时间:2013-09-12T11:45:26.6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4期供作者:王晓萍1 锡文娟2

[导读] 在医疗活动中医护人员必须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法律纠纷。

王晓萍1 锡文娟2

(1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 835300)

(2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计生服务站 835300)

【关键词】护患矛盾原因防范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262-01 在医院的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护患关系,而护患关系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护士的行为,如果作为护理工作者在工作时不把位置摆正,毫无顾忌的将各种情绪带到工作中,一但遇到病人本身的各种不好心情,就极易产生护患矛盾。若矛盾不能及时化解,不但会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秩序,也会影响病人的康复。在此总结一下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护患矛盾发生的原因及对策,供同行参考。

1 护患矛盾产生原因

1.1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原因

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较差,职业素质低下,观察及应变能力不强,缺乏工作责任心而引起矛盾。如:观察病情不细心,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护理技能较差,均会延误最佳抢救时机,所以在护理工作时需强调护士要勤观察病情的重要性。再如:由于工作繁忙,思想压力大,还要应对各种医院质量检查,护理考试等,这些压力使护士身心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中,会造成短时的心理功能紊乱,导致护理缺陷的发生。

1.2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和队伍年轻化并存的原因

目前大多数医院普遍存在护理人员不足,且担负着大量的操作及书写工作,多数时间用于处理执行医嘱和处置患者,没有时间与患者沟通交流,患者和家属不理解而产生不满。由于护理人员年轻化,临床经验相对不足,应变及观察能力差,缺乏人文关怀,不能自动适应患者的需要。护理人员没有正确树立为病人服务的观念,在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语气生硬,态度蛮横,行为不雅,使患者产生逆反心理。在救治过程中,患者往往急于知道病情如何,治疗效果如何,加之缺乏基础的医疗知识而紧张、焦虑,所以询问护理人员的问题较多,而护理人员整天与各种各样的患者接触,多次被询问后易产生烦躁情绪,而发生护患矛盾。

1.3技术问题

在临床工作中未严格执行诊疗护理技术规范,造成患者不必要的伤害,如年轻护士单独操作不能一针见血或仪器使用发生故障不能及时排除,输液过程中输入剂量和速度不准确,置管操作后病人不适,过度活动自行拔管,而病情需要再次置管而引发患者不满。

1.4病人因素

病人及家属对治疗和护理期望过高,如果达不到期望的标准就会不满意;患者预后不佳,将自身疾病的潜在风险转嫁给医护人员;患者由于受疾病折磨而变得情绪不稳定,容易激怒,对护理人员过分挑剔或态度冷漠,而影响护患关系。

2 预防及处理

2.1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护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专业素质,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时刻想到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信任,必须清除病人看病是有求于我以及病人应该完全处于从属地位的错误思想,学会“换位思考”,使病人感到护理人员已经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而垃圾、支持护理工作。

2.2经常开展健康教育

平时多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的疾病知识,有问必答,诚恳待人,以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增强于疾病斗争的勇气,并且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鼓励和安慰病人,对住院患者实施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同时能够向社会表达出护理专业在人类健康服务的大系统中所负责解决的问题的范围和方法,确保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

2.3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通过交流可以相互了解,交融感情,护理需要经常使用语言技巧,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用敏锐的眼光去洞察病人的情况,在合适的环境下,引导患者说出心中的不悦,并向患者及家属传递医疗护理信息,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得到及时治疗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4强化法律安全意识

在医疗活动中医护人员必须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法律纠纷。通过对护士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能使护士认识职业的权利和义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尊重患者的基本权利,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提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加强学习,防微杜渐。护士长还应该从临床护理,感染控制,器材设备安全,人员合理配备等方面消除各种不安全的隐患,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常见护患冲突的原因及防范

常见护患冲突的原因及防范 概论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建立和谐、向上、互动的护患关系,已成为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要建立和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要主动去分析造成护患关系的症结所在,不要回避或否认。护患冲突的根本原因,主要产生于“需要与满足”这样一对矛盾中,根据护患冲突的影响因素、行为表现,提出防范措施,以便有效地调控护患关系,减少护患冲突的发生。 定义 冲突:因矛盾而引发的相互排斥、抵触、争执、对抗和争斗现象。 冲突是一种不一致或不协调的现象。如想要的东西、想做的事情,因主、客观原因无法实现,都可算是冲突。 一切人际冲突都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定义 ?护患冲突:护患交往过程发生的障碍。 ?护患冲突也是护患交往过程中的产物。是影响护患关系正常发展的一种客观状态。 护理服务与病人期望 ?护理内涵:指在整个的社会范畴中,利用护理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人类的健康问题发挥类似母亲在家庭中的护卫作用。其功能与医生不同,可以说是怀着母爱之心,通过集中接受专门的教育训练合各项专业技能于一身,竭尽全力缓解任何高深知识和技能难以治愈的疾病状态下的焦虑和苦痛,促进其康复。 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是病人权益的要求,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医院的使命,护理人员专业精神的体现。 ?护理服务是医院无形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体现护理专科价值的同时,还体现着医院价值和信誉,是医院赢得信赖的基础之一。 ?病人的需要与期望:需要获取一个能达到目标的服务或治疗;需要自我尊严被保护;需要被公平的医治和护理;需要安全的环境;需要被接纳及被肯定;需要被受重视等。 护理服务与病人期望 ?病人难以满足的要求:我要大床,我要单独居住,我不要这床号,我要检查治疗快,我要某药,我要立即见医生,我要床头牌写明病等。 ?接受服务/治疗/态度:理想中的需要/期望→不满→投诉/冲突。 护患冲突的原因

护患冲突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浅谈护患冲突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患冲突原因及防范措施,建立和谐、安全的健康环境,内容摘要:建立良好的职道德。护患冲突频发的原因何在,如何解决护患矛盾、避免护患冲突。医疗收费、服务态度、护理管理、业务素质、沟通障碍及违反护理规章制度,是产生护患纠纷的根本原因。应不断加强护士的文明修养,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水平,改善融洽的护患关系不仅能取得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是减少和防范护患纠纷的根本所在。双方的密切配合与合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而且能增加护患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建立和谐、向上、互动的护患关系,已成为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公民法制观念的增强,以及对医疗服务要求的增高,医疗纠纷已经逐年上升,致使护患关系日益紧张,护理人员一旦侵犯了患者的权利,不管其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可引起护患纠纷。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防止护患冲突的发生,需为 【1】。患者提供一和谐的康复环境,还可以最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防患 于未然我院是一所街道卫生医院,根据近几年来我院科学地分析现存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要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要分析造成护患关系的症结所在,坦然面对不要回避护患冲突的根本原因,根据护患冲突的影响因素、行为表现,提出防范措施,以便有效地调控护患关系减少护患冲突的发生。 护患冲突发生的原因分析一、患者因素1.1.1 病人文化素质的影响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维护权权利的意识和要求提高,对健康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疾病诊治的同时,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以及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患者的文化程度、自身修养、社会职业、素质高低参差不齐,对病情的转归认识及反应、处理不同,易发生冲突。一些 患者对治疗的期望过高,一旦发现与预期不符,甚至病情发生恶化时,会产生较强的不满情绪。特别是无业阶层、年青酗酒者容易起冲突。 1.2 病情对病人的影响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患者与家属会承受巨大的经济和精神两方面的压力。疾病的痛苦,陌生孤独的环境,同室病人的呻吟导致的不安,部分家属就会对医务人员对分的挑剔,将压力转嫁给医务工作者,希望得到医护的周到服务与关怀。 1.3 对医院技术与认识的不足有些人认为医院属于很好的福利事业单位,患者将就医、护理治疗行为简单理解为商品买卖行为,无视医疗、护理治疗工作是高技术、高风险和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一门科学,对治疗诊断不满意某些疾病诊断不清,住院时间过长,切口愈合不佳,晚期癌症患者治疗效果不满意,患者和家属往往已存在不满情绪,当护士言语不当或操作失败时就很容易成为出气筒,引发冲突。有时难以满足病人的要求:我要大床,我要单独居住,我不要这床号,我要检查治疗快,我要某药等。对医疗费用上涨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个人承担医

护理工作中常见护患纠纷案例分析张佩超

?法律法规? 护理工作中常见护患纠纷案例分析 061001沦州市河北省沦州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张佩超贾汝福黄玉华白洪敏 摘要目的避免或减少护理工作中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分析在护理工作中常见护患纠纷的诸多因素。结果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漠、责任心不强、基本功不过硬是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结论认为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进行医德医风教育;掌握过硬的基本功是防范护患纠纷的关键。 关键词护理;临床工作;护患纠纷;防范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A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就医过程中维护自身的权益,从而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稍不留意或违反操作规程,就会造成病人的不满或投诉[2]。因此,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处理好护患关系,达到患者满意的高质量的护理,是目前护理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我院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浅谈如下: 1护患纠纷原因 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欠缺,工作态度不严谨,语言不当个别医护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在抢救病人时,不注意讲话的方式,说一些与治疗无关的话题,当着患者或陪人的面将该患者医疗护理方面的不全或明显的医疗缺陷暴露出来,有意无意的随便发表议论,引发病人及家属对医疗效果的怀疑。正是这种漫不经心,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使病人失去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引发各种纠纷。例1: 一位肾衰的患者在抢救时期,一名护士看了看氧气流量表说:哎呀,氧气什么时候没了”例2: —名护士在给一个病情危重的病人吸痰时,因吸痰器负压小,就说:?破玩意儿,早就该淘汰了!” 就因为这么几句话,便造成了病人的投诉。 带教不严格,护生的法律身份不明确护生是正在学习护理专业的在校生或毕业前进行专业实习的学生,尚不具备独立工作的权利,必须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既护生没有独立开展工作的权利。但个别带教老师对一些实习后期的学生,既放手又放眼,单独让学生做一些操作,还有个别实习同学,未经带教老师的批准,擅自做一些操作,护生一旦操作不当,便给病人造成不良影响或给病人造成损害。例:一名实习护士在无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给一名神经根炎的患儿静脉加药胰岛素4个单位,众所周知,吸取胰岛素药液必须用至少1毫升的蓝心空针,药量才能够准确,但是这位同学未用1毫升的蓝心空针,而用20 毫升的空针吸取药液,虽然在配药过程中采取了稀释的方法,但是仍然致胰岛素的量不准确,使患儿家属误认为是导致患儿昏迷的原因而形成纠纷。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观察病情不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而要求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一丝不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而有的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责任心不强,观察病情不细。例:某天的一个夜班,一个3岁烫伤的患儿正处于休克期间,值班护士没有按分级护理的要求,主动按时巡视病房,待患儿病情有了新的变化时,陪伴人去找护士,护士又去找医生,这样延误了抢救时机。虽然这不是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引起了护患纠纷。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过硬,不扎实护理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的服务性工作,一名护理人员除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外,还必须具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基本功掌握的不扎实,不仅影响高精技术的发挥,工作也容易出现失误,影响护理效果,形成纠纷。例:一名助产人员助产技术欠熟练,助产要领掌握不好,致使一名女婴在助产过程中造成产伤,导致右侧臂丛神经损伤,此次纠纷时间长达2 年之久。 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利,服务态度欠佳病人在住院期间,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和护士打交道,在这频繁的交往中,每一位病人都会以个人的尺度去衡量每一位护士的工作,如对某一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或质疑,都易造成矛盾纠纷。尤其在儿科,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作为父母情愿病的是自己,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一丁点委屈,孩子病了,家长就会焦躁不安,情绪不稳,激惹性增高,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向护士发泄,这时,护士的服务态度欠佳,沟通不利,就易造成纠纷。例:一名护士为一名患儿输液时,未能一针见血,不是向患儿家属说:‘对不起,让孩子受委屈了。”而是去责怪患儿不合作,怪罪家

护患冲突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浅谈护患冲突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内容摘要:探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患冲突原因及防范措施,建立和谐、安全的健康环境,建立良好的职道德。护患冲突频发的原因何在,如何解决护患矛盾、避免护患冲突。医疗收费、服务态度、护理管理、业务素质、沟通障碍及违反护理规章制度,是产生护患纠纷的根本原因。应不断加强护士的文明修养,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是减少和防范护患纠纷的根本所在。融洽的护患关系不仅能取得双方的密切配合与合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而且能增加护患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建立和谐、向上、互动的护患关系,已成为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公民法制观念的增强,以及对医疗服务要求的增高,医疗纠纷已经逐年上升,致使护患关系日益紧张,护理人员一旦侵犯了患者的权利,不管其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可引起护患纠纷。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防止护患冲突的发生,需为患者提供一和谐的康复环境,还可以最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防患于未然【1】。我院是一所街道卫生医院,根据近几年来我院科学地分析现存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要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要分析造成护患关系的症结所在,坦然面对不要回避护患冲突的根本原因,根据护患冲突的影响因素、行为表现,提出防范措施,以便有效地调控护患关系减少护患冲突的发生。 一、护患冲突发生的原因分析 1.患者因素 1.1 病人文化素质的影响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维护权权利的意识和要求提高,对健康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疾病诊治的同时,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以及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患者的文化程度、自身修养、社会职业、素质高低参差不齐,对病情的转归认识及反应、处理不同,易发生冲突。一些患者对治疗的期望过高,一旦发现与预期

社区常见护患冲突原因及应对措施(一)

社区常见护患冲突原因及应对措施(一)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常见护患冲突的原因,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地减少其发生率,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同时减轻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将本院门诊1996年1月~2006年1月所发生的20例护患冲突进行分析。结果75%的护患冲突由患者自身的生理、心理、情绪因素引起,15%的护患冲突由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静脉输液治疗时未能一次成功引起;10%的护患冲突由于护理人员的言谈行为不恰当引起。结论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疾病所致的生理、心理变化使其承受能力相对降低,容易产生急躁、抑郁乃至偏激心理,从而导致护患冲突的发生;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欠缺会增加患者的生理、心理痛苦,从而引起其不满情绪导致发生护患冲突;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社会经验、应变能力的欠缺也是护患冲突的一个引发因素。 〔关键词〕社区;护患冲突;应对措施护患关系通常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等活动与患者建立起的一种工作性的人际关系。在医疗活动中,患者和护理人员都会经常处于心理应激的状态之下,二者之间的交往和关系会因此受到影响从而容易产生冲突。在社区医疗机构内,护患冲突时有发生,它不但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而且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应激,影响疾病的康复。护患冲突还会给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降低其工作效率。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护患冲突的发生率,特对我院门诊自1996年1月~2006年1月所发生的20例护患冲突分析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门诊自1996年1月~2006年1月间共发生护患冲突20例,其中15例由于患者自身的生理、心理、情绪因素导致,占75%;3例由于护理人员的技术因素导致,占15%;2例由于护理人员的言谈行为因素导致,占10%。 2护患冲突的主要原因分析 2.1患者求治心切 对医疗机构寄望很高,希望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如果病情在短时间内没有明显地好转,容易产生急躁情绪,从而导致护患冲突的发生。 2.2疾病导致患者自控能力下降 疾病本身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的双重痛苦,使之自我控制能力下降,极易因细节问题与护理人员发生冲突。 2.3部分患者缺乏医学常识 对一些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心存顾虑,怀疑医务人员是否出于经济利益而存在乱收费、多收费的问题,继而将这种情绪迁怒于对其实施治疗的护理人员。 2.4部分患者急于得到治疗 如果感到等候时间过长、就医过程繁琐则很容易因心情急躁而导致冲突的产生。 2.5某些护理人员对患者缺乏耐心 对其提出的疑问解释得不充分,使患者产生不满而导致冲突;部分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尚有欠缺,临床经验不足,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导致冲突;部分护理人员的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应变能力,导致患者对其不信任而发生冲突。

护理学常见纠纷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护理常见纠纷原因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随着人们市场经济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知识水平的不断增强,投诉和诉诸法律的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已成 社会关注的热点若处理不当,会给医院的发展带来许负面影响,但临床护士对护理纠纷及其相关因素的认识还很模糊。为了提高护士对护理纠纷及其相关因素的正确认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护理常见纠纷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1 医疗护理纠纷的基本情况 医疗护理纠纷分为医源性和非医源性两类,前者主要是护理人员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护理规章、规范等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及服务态度恶劣及不善于同患者沟通等均可引发;后者则来自患者或家属,如医学知识过分缺乏或期望值过高,对医院制度不理解,有的患者或家属各方面素养较差,或者被“医闹”诱导,故意挑起事端,引发的纠纷。 2 护理纠纷原因分析 2.1 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伴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资讯的发展及信息传播的加速,许多医疗案例及违规行为的曝光,患者的法律意识增强;加上社会上普遍开展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活动,使患者牢固树立了“患者是上帝”的观念,比较而言,患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治疗和护理,而是通过法律来解决医疗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2 护理人员服务观念滞后,护理服务质量存在缺陷,据文献报道,有70%~80%的医疗纠纷不属于医疗事故,而是由于服务引起的,护士的服务意识与患者的期望之间存在着矛盾。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患者希望了解和参与医护过程等,如果护理人员思想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服务态度欠佳,说话语气生硬,对待患者提出疑问的态度冷淡、强硬、不耐烦,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忽视患者的权利等,则会对患者造成有意或无意的伤害。 2.3 当前医疗水平同患者的期望值存在差异患者及家属怀着焦急和期盼的心情来到医院,就是希望治好病,解除痛苦,希望医生、护士技术高超,药到病除,普遍存在“看了病花了钱就应该好转、康复”的心理。但由于医疗水平的局限,一些疾病当前还无法治愈,一旦出现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就会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不接受从而引发纠纷,护士话语不当或操作失败就有可能成为患者或家属发泄不满情绪的对象。 2.4 护士业务技术不精、工作责任心不强在执行护理操作中,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违反操作规程是造成护患纠纷的另一主要原因。如观察病情不仔细、巡视病房不及时、麻痹大意、低估病情,对病情变化做不到及时报告医生,导致处理治疗延误,同时有些护士不认真执行“三查八对”制度,造成打错针、发错药等,也极易引起护患纠纷。

常见护患矛盾原因及对策

常见护患矛盾原因及对策—基础护理: 护士每天和病人打交道,免不了会发生一些矛盾。若矛盾不能及时化解,不但会影响正常的护理工 作秩序,也会影响病人的康复。在此总结一下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护患矛盾发生的原因及对策,供同行参考。 因服务态度引发护患矛盾: 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和行业医德医风的加强,因服务态度不好引发的护患纠纷已明显减少。但仍有 部分护士工作中使用服务忌语,不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回答问题简单,致病人误解而引发矛盾。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要态度和蔼,说话语气和缓,方式因人而宜;要学会察颜观色,对病人不清楚的问题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耐心解释;对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用药都要心中有数,能准确回答病人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当自己确实不明白时,应向病人讲明,待了解清楚后再告知病人;对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如调换床位、更换输液部位等尽可能满足;护士要站在病人的角度,为病人着想,处处理解、关心病人。 因费用问题引发矛盾: 这类问题目前相对较多。当医生或护士向病人催款时易引发矛盾。病人入院后,医生和护士要向病 人详细说明医疗的大概费用,让病人心中有数;转账时,护士要严格按照收费标准执行,不乱收费;当病人对费用产生疑问时,护士要耐心解释,必要时询问有关科室,直到病人或家属清楚为止。 因晨间护理而引发矛盾: 晨间护理是护士每天要做的最辛苦的工作之一,也容易引发矛盾,危重病人、大手术后病人、夜间 睡眠不好的病人都是引发矛盾的对象。进行晨间护理时,护士将病人床单位整理舒适平整,同时应关切询问病人的睡眠、饮食及病情恢复情况,如需要也可另选时间为病人进行晨间护理,使病人感到护士的体贴、关心。 因实习生单独操作而引发矛盾: 有些护士工作不负责任,让实习生单独为病人进行操作,因操作失败使病人不满意而引发矛盾。对 此问题,带教老师要跟随实习生进行每一项操作,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实习生胆量,提高操作成功率,也会增加病人对实习生的信任。一旦操作失败,老师要向病人道歉,并亲自完成操作。 因护士人员少而引发矛盾: 临床上普遍存在护士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当科室比较忙,同时几个病人需要更换液体或做其他处置,而护士不能按时赶到而引发矛盾。针对这种情况,护士长要统筹安排科室工作,适时增减值班人员的数量。 因输液滴数和瓶数不准确而引发矛盾: 我院要求护士把病人输液的总量、药名、剂量都书写在输液卡片上,每次更换液体时签名。但仍有 护士更换液体后不签名或当天医嘱更改后未告知病人,也没有把输液卡片上的治疗改正过来,或填写输液卡片不认真,致点滴速度不准确而引发矛盾。因此护士在操作前、中、后都要认真做好“三查七对”,每次更换液体都要详细记录在输液卡片上并同时签名,并随时查看病人输液部位是否渗液、有无肿胀、点滴是否通畅,询问病人有无不适等。 因再次置入管道而引发矛盾: 疾病治疗中常放置各种管道,当病人自感不适易自行拔出,而病情需要再次置入时而引发矛盾。护 士要加强健康教育,向病人讲解各种管道的作用、不慎拔出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及再次置入为病人带来的痛苦,使病人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护士应每天查看管道是否通畅、扭曲,及时更换管道口的敷料、胶布,病人感觉不适时及时调整管道的位置,准确记录出入量。

护患关系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护患关系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护患关系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其矛盾也不断增加。因此,护士需要了解有关护患关系矛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以达到促进护患关系的目的。 1.护患关系中常见的问题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护患关系错综复杂,会出现各种不利于护士实施护理或有损于护患关系的问题,最常见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护患之间的冲突:在某些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护患之间会出现关系冲突。人际冲突是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要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社会行为。护患冲突是人际冲突的一种,是影响护患关系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 在所有医务人员中,护士与服务对象接触的机会最多,关系也最为密切,护患之间发生争议的机会也相对增多,对于这些矛盾或冲突,必须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有针对地加以解决。常见的引起护患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因角色模糊或定位不当而产生的关系问题:护患关系及沟通的关键是双方对关系的角色期望及定位是否明确。护士或服务对象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的角色模糊或定位不当会造成双方不完全理解对方的权利及义务,而产生护患冲突。例如,有些服务对象对自己服务对象角色的定位不当,缺乏一定的医学护理常识,对护士的治疗及护理过程不理解,甚至提出不符合医学护理规律的要求,使护士感到十分为难。而服务对象由于需求无法满足,而与护士产生冲突。 有时护患关系在建立及发展过程中,双方对各自或相互的角色功能特征理解不一致,期望值不同,就会感觉到对方的言行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护患关系容易出现障碍。如服务对象对自己疾病的过分关注,强烈的康复愿望使他们对自己诊疗护理过程的各个细节都十分关注,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向护士询问。因为服务对象对疾病的了解不多,对自己的护理多是外行,而这些问题对于内行的护士看来可能比较零碎,无关紧要,有时不能设身处地为服务对象着想,对服务对象的提问缺乏耐心,表现为懒于解释或简单应付,使服务对象产生不满而产生护患冲突。 有些服务对象长期忍受病痛的折磨,出现一系列负性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为焦虑、愤怒、孤独、悲伤等不良心理,由此产生不良心理外向投射的心理倾向。表现为对护士的护理服务工作十分挑剔,求全责备,甚至将社会对护士的偏见带入护患关系,严重影响了护士应有的职业及人格尊严。 护士对自己的角色的权利及义务认识不足,对服务对象缺乏应有的关注,忽视服务对象的个性,对服务对象不信任,处于单向支配状态,甚至伤害服务对象的自尊心。 ②因责任冲突而产生关系问题:护患之间的冲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造成健康问题该由谁承担责任,双方意见有分歧;另一方面对改变健康状况该由谁承担责任,双方意见不一致。例如一位脑溢血后遗症的服务对象,右侧肢体瘫痪,正在接受针灸治疗及理疗。护士要求家属配合服务对象多做下肢活动锻炼。但服务对象说自己下肢无力无法活动,难以配合。此例说明护患双方在谁来负责改变服务对象健康状况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服务对象不愿进行积极的肢体功能锻炼,不想为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而承担责任,只想单纯依靠治疗解决问题。 ③因权益差异而出现关系问题:要求获取安全、高质量的健康服务是每个服务对象的正当权益。但由于服务对象大多缺乏相应的健康知识,而且由于病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失去

护患关系冲突的预防及处理

---------------------------------------------------------------最新资料推荐------------------------------------------------------ 护患关系冲突的预防及处理 护患关系冲突的预防及处理 1/ 29

学习目标1、掌握护患冲突的原因 ? 2、掌握常见护患冲突发生时机 ? 3、掌握预防护患冲突的对策?

---------------------------------------------------------------最新资料推荐------------------------------------------------------ 护患关系?李小妹在《护理导论》中将护患关系界定为:护患双方在相互尊重并接受彼此特点差异的基础上,在相互学习和促进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3/ 29

技术性关系 ? 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以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技术、病人接受护理为纽带的护患之间的人际关系。 ? 非技术性关系 ? 非技术性关系是指求医过程中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在社会、心理、伦理、法律等诸多非技术方面形成的人际关系。 ?

---------------------------------------------------------------最新资料推荐------------------------------------------------------ ? 技术与非技术两方面的护患沟通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剂“良药”而一旦有差异 5/ 2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