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每年留学生人数和回国人数

中国每年留学生人数和回国人数

中国每年留学生人数和回国人数
中国每年留学生人数和回国人数

中国每年出国留学的学生共计有多少人?回国的有多少人?(2014)

中国历年出国回国留学人数统计

年份出国(万)回国(万)

2007 14 4

2008 18 7

2009 23 11

2010 28 13

2011 34 19

2012 40 27

2013 41 30

2014 45.98 36.48

改革开放以来,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80.96万人,有74.48%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

【留学回来好找工作吗】海归回国后的失落:不是国外太好!而是国内生存太难!

[留学回来好找工作吗]海归回国后的失落:不是国外太好!而是国内生存太难! 国内常常有种论调,觉得移民的人是汉奸是叛国?然而,他们却不知道移民的背后不是国外太好,而是国内的生存太过艰辛!这一点对于海归而言,往往是感触最深的!一旦你适应了国外的生活和工作,回到国内通常就感到茫然和痛苦。 以下是一位海归的切身感受分享—— 关于工作 首先讲讲我们的背景,我跟老公同龄,属于80后,没有孩子。都是phd毕业。目前在国内一线城市。 我的专业是IT行业,是属于热门专业,所以我毕业后在国外工作了2年,由于老公回国,我就跟回来了。刚好因为公司在中国大规模扩张,建立研发中心,于是我就要求回国,所以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顺利的就回了中国,当然职位也是不变。虽然当时有很多外派机会,但是我这个才工作两年的小虾米是不可能争取到这样的待遇的。

我本来心里期待是工资不变回中国,但是后来中国的hr把我打击的稀里哗啦的。最后以年薪被砍30%收场。我当时心里想着也就算了,至少能回来跟老公团聚,就算损失点也就拉到了。但是我新的老板却认为我这样的工资还是高的,因为他还在国内招了别的人,当然相对国内的工资,我还算不错的待遇。于是我的噩梦就来了,从此hr开始隔三差五的来打听点我的消息,同时老板也对我很苛刻,远不如我原来的老板nice。在国内hr是有很大权力的,她有权决定你的工资,以及你涨工资的幅度,当然还有给你穿小鞋的资格。还有一点国内的hr很喜欢跟你炫耀她的权力,让你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是,但是!她们会对外派来的外国人跟哈巴狗一样。

这个就是中国人赤裸裸的崇洋媚外,按理来说我这样的背景回了中国还是很有机会升迁的,但是遇到了hr的羡慕嫉妒恨,还有老板的排挤,我现在是干的越好,糟到的白眼越多。让我原来对公司的好印象变的荡然无存。当然升迁也就没戏,要么就跳槽。所以我的教训就是:如果要海归,就一定要有个管理层的职位,一定不能像我这样随便就归了。这样别人不但不重视你,反而会欺负你,歧视你。谁让你是海归的。大家也许会问,你为什么会受欺负,我觉得是因为我们在国外呆了很多年了,习惯了对人Nice。根本就不会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别人就觉得你是傻子。如果要在国内生存下去,就必须改变自己。

留学生就业现状解析_图

留学生就业现状解析 近期,国内某调研机构发布了2014年海外留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数据显示,留学生在国外就业的整体满意度偏高。 中国727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引发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刻思考和讨论,转而出国留学是一条好出路吗?国内某机构日前进行了“海外留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发现,英国、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成为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60%的留学生在海外获得硕士学位。参加调查的留学生中,约54%的人在海外有实习、打工或工作经历,9成左右的人已回国或者欲回国就业。正在国内和海外工作的留学生中,就读计算机科学、机械和生物等专业的就业率相对较高,而留学生中就读金融、商业管理和语言文化的人最多。 国内读书好不好,出国留学都可以 加机构“海外留学生就业情况调查”的受访者共有2,098人,调查同时对其中41位留学生进行了个案访问。中国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留学生“输出”大国。参加调查的留学生们足迹涉及37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阿联酋、古巴和越南等国家。女留学生数量不少于男性,受访的留学生中女性占比达56.7%。 2000多名受访的留学生中,留学最早的开始于1999年,留学时间最长的超过10年,在海外读中学、本科、硕士直至博士。调查显示,2008年始,出国留学的人数快速增长,受访留学生中2012年出国最多,有345人。留学生中,先工作后留学的仅占21.7%,78.3%留学前刚出中学或者大学的校门,没有工作

经验。不想或者无力应对国内高考,不想或者难以在国内找到工作,成为海外留学最主要的两大原因。 今天的海外留学越来越像是一种无奈选择,换言之是一条没有出路的出路。中国的“教育竞赛”使得中考、高考的难度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而每年相当于一个香港人口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的无所适从,让不少中国家庭不惜巨资,希望为子女的学业和工作找一条新路径,这无疑成为海外大学和留学中介的财富商机,成全了海外教育市场。调查显示,留英国学生在受访者中人数最多,占总数的19.9%,特别是2011~2013三年,留英学生在同年出国学生占比分别为38.0%、44.2%和41.2%,这三年去美国留学的学生也明显增加,留学欧洲的爱尔兰、俄罗斯和比利时等国家的人数也增加较多。2008~2010年间,去韩国、法国和德国等较多见,更早的时间,则留学日本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者居多。留学国家的多元和转移和各国院校的留学政策密切相关。 工作好不好国内外职场门槛都不低 本次调查中,59.3%的留学生在海外获得硕士和双硕士学位。比较有代表的生源是,一部分在国内高考失利转向海外求学,并在海外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习;一些是国内名校的中学生在高中阶段出国留学,一些是国内知名高校理工科专业,出国读研成为一种传统,一个班级过半的毕业生在海外深造。不管在国内学业如何,调查发现,受访者普遍认为,在海外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工作才能有一定的职业竞争力。 美文欣赏

【留学生回国就业】如何跨入投行之门,中国留学生求职想进投行也没那么难

【留学生回国就业】如何跨入投行之门,中国留学生求职想 进投行也没那么难 现在发现,越来越多中国学生在发“投行梦”,而这种“投行梦”在金融和金融工程项目组是经常感受到的。进入顶尖名商学院好比进入世界知名投行的预科班了,当然,这些只是“预科”,要真正跨入好像美林,JP Morgan,Goldman Sachs这样的世界知名机构,我相信他们还有一段很艰苦的路要走。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梦中醒来,用实际行动来为自己开路,特此以个人见解写一点心得。 我们之所以说是“投行梦”是因为很多学生只看到好的一面(高收入),而没看到不好的一面(竞争激烈,淘汰率高,风险高)。有些学生觉得“我妈是银行老总,我知道在银行工作不是你们介绍那么恐怖的”。更有些学生告诉我们:“我听说,谁谁谁,英国LSE毕业回来,就被香港美林聘了,还有谁谁谁,在港大毕业也被凭了,有又听说……” 我们一向建议学生,对于信息的分析要有很强的逻辑判断能力;因为在中国,个人信用系统不健全,说话基本上是不用负责任的。而最实际的方法,就是自己动手,动脑去研究真相。 实际上,“投行”(Investment Bank)与我们常见的“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s)有本质的区别。商业银行小至我国的地方信用合作社,大致好像HSBC 或者近期跟我们合作搞活动的渣打银行,都是主要从事一种业务-“接受存款,放出贷款,然后攒取利息差额”。虽然,现在有些大型的商业银行,尤其在国外,都有一个子部门是主要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但从本质上说,商业银行还是要靠接受存款来得到投资资本(放债)。商业银行一般是受中央银行(Central Bank)监管的?在中国有中国人民银行,在世界,有世界银行管。而另一方面,投行是不会接受零售存款的(detail saving),或者他们接受“存款”的方式,是卖出股权或者债券(就好像其他企业一样);而他们赚钱的途径比商业银行更加灵活。他们不但可以放债(实际是投资债券市场),甚至可以做市(Market Maker市场做庄,从中取利),更可以做中间代理人帮助公司集资(或者充当顾问),更有一些投行甚至从事风险投资业务。现在先进的投行更向高科技,高难度产品发展。例如,structure product(中文的名字笔者不知道)是利用衍生物结构产品,设计出来提供给某些企业或者投机者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以帮助企业转嫁投资风险,避税,哄抬市场价格,满足金融管理机构的规定(如IPO“挂绿”),甚至还可以变相实现“内幕交易”。所以,structure products 关部门在各大投行现在都成为要害部分。

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

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 近日,《2019中生留学意向》在京发布,报告显示,有近35%的意向留学生留学前即拥有出国经历,27.7%的意向留学生选择留学美国,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自我意识成长超三成意向留学生正式留学前拥有出国经历《报告》显示,超过60%参与调研的意向留学生首次产生留学想法的时间,都集中在高中、大一、大二期间,其中高中期间产生留学的想法占比最高,达到27.9%。有39%的意向留学生表示,自己的意愿对选择出国留学的影响最大,父母和同学(校友)的影响位列其次,分别占比24.5%以及18.3%。显然,孩子们仍然倚重父母的意见,但自己对未来的主导性以及对朋友意见的重视程度也正逐步增强。 对不少90后意向留学生来说,留学早已不再是第一次出国的机会,有近35%的意向留学生留学前即拥有出国经历,这其中有26.9%的意向留学生参与过海外旅行,有7.3%的意向留学生拥有游学的经历。启德留学专家表示,尽管游学项目的均价普遍在万元以上,但相较于旅游观光,游学的方式使孩子能够更直观的接触到国外的教育,学习的体验度也更高,因此,多数家长乐意为孩子支付这笔不菲的费用。美英澳加稳坐热门留学国前4位准留学生自信与忐忑交织《报告》显示,美国(27.7%)、英国(19.8%)、澳大利亚(11%)以及加拿大(8.7%)仍旧是意向留学生最青睐的留学目的国,而去年同属留学热门目的地的欧洲、亚洲国家,除德国(6.7%)、日本(5.2%)占比有明显上升外,其他国家意向留学人数占比与去年基本持平。对于意向留学生选校时非常看重的院校排名,《报告》揭示出一个让人意外的现象,超过1/4的意向留学生并没有听说过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三大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TIMES)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美国大学排名”,以及国内较权威的“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同时以上任何一个排名在意向留学生中的普及率都没有超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由于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往来日益增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合作及国际商务活动也日趋频繁,增强文化理解、克服文化冲突、增强文化沟通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与科技的蓬勃发展,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据我国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总数首次突破了20万。越来越多的各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以便尽快的实现与中国人的交际进而实现与中国人在各个领域实现交流、沟通、合作、共赢。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流之后,即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但仍然常常在交际中遇到难题,有时候甚至搞出很多笑话和严重的文化上的不妥行为,究其根源,是因为留学生们或多或少地存在跨文化交际障碍。其实,对于学习汉语的外留学生来讲,学习汉语不光是只要明白发音,认识汉字,语法等。如果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能对于中国的历史,价值观,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素有适当的了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学习好汉语并应用于交际。因此,必须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研究。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和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才可以是跨文化交流。不同的文化显然是有差异的,即文化差异的存在。于是,我们应当首先理解“文化”和“文化差异”的意义何在。“文化”一词源远流长,古往 今来,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文化进行定义和阐述,反映了文化涵盖内容的广泛和深入,以及人类对于文化研究的重视。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一书给文化这样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

川普的移民政策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分析

川普的移民政策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分析 川普的移民政策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分析 1、免签证一夕成废纸所有人必须重签重新面签 川普行政令除了7个穆斯林国家的旅行禁令,也暂停了免面签的递签服务(Interview Waiver Program),这也意味着,包括中国留学生、学者及职业签证等在内,需续签美国签证者,即日起都必须进行面签,如人在美国境外签证过期者,则须与当地美国领事馆或大使馆,进行面签预约,以重新获取签证。 2、H-1B大受影响新政让留学生情绪紧张 据美联社报道,2015-16学年中国留学生在美人数高达37万多人,即日起实施的暂停美国签证递签政策,将对留学生带来一定冲击。 这对一次签证只有一年效期的工作签证H-1B持者有影响较大,现持H-1B在一家学术机构工作的吴晓玲说,本来计划春假回中国探亲顺便重新签证,但也担心现在政策不明,不知道会不会回不来上班,所以决定留在美国先观望。 3、美中游客十年签证制度可能将更严 奥执政期间,在中美双方及骆家辉等努力下,美、中之间游客实行了10年签证制度。对于中国签证的放松,让到美国的中国游客增多、留学生增多,但滞留在美国的人也增加。一些滞留者通过申请政治庇护、和美国公民结婚及转换学生身份等方式留在美国,甚至在美国“黑”下来非法打工,美国政府对此是清楚的。川普政府会加强打击非法打工的力度,对于签证面试的审查会更严格,对留学生和游客在美国居住期限的限制也会更加严格。 4、EB—5投资移民“要涨价” 投资移民涉及改革的.领域为优先日维持、增加最低投资额、目标就业地区(TEA)定义流程,以及包括副申请人的独立申请、面试和发放绿卡的流程等。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非目标就业地区最低投资额从之前的100万美元涨到180万美元,目标就业地区投资额从50万美元涨到135万美元。其实业界也一直有预期涨价,从2015年等到现在,期待的是50万美元,涨到80万、100万美元,再涨到120万美元,但绝没想到是135万和180万美元这样的额度,若获批,这会挡住很大一批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人。 从另一个角度看到,投资移民的投资额度提高会减投资移民的申请人数,这样或可缩短等待时间,真正有经济实力的人,还是会投资移民。

[留学生,原因]清末的留学生选择回国的原因探讨

清末的留学生选择回国的原因探讨 近日一位朋友回国,在一起喝茶时,谈论到清朝的留学生为什么不留在海外这个话题。清朝末年,中国积贫积弱,留学生却大部分选择回国,尤其是精英分子基本上全回来了,中国近代史那进步文明的一页,无不用浓重笔墨书写着他们的业绩。而改革开放多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中国出去的留学生大多数不回国,反而削尖脑袋去混一个外国的绿卡?这个话题有些沉重,却令人深思。 这是一组令人揪心的数据: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2年年底,中国已有超过58万人出国留学,有15万多人回国工作(其中公派生为5万多人),另外16万多人毕业后选择留在国外就业,约27万人还在就读。截至2013年,留学生累计总数达到了150万人,居世界之最。去年的数据显示,归国留学人员却只有39万,滞留在海外的留学生已经超过百万,无论数量还是比例都是世界罕见。 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称,当时中国出生而移居美国的博士约62500人。截至2006年,中国公立研究机构中的博士总数才不过18493人。2007年,被美国高校研究生院录取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居世界各国留学生之首。 自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高科技专业毕业生80%去了美国,北京大学这一比例为76%。不得不承认,我们的高校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为发达国家培养人才。 话题再回到清朝后期,看看那时候国家是如何吸引人才回国的。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清政府对数量稀少的回国留学生实行直接授官的政策。1871年,清政府陆续派遣了120名幼童赴美留学,政府规定:这些官费留学生不准半途而废,不准加入外国国籍,学成后不准在外国自谋职业。1877年,沈葆桢对福建船政局派遣的35名留学欧美人员规定:对每一位学生建立档案,记载他们的学习成绩、肄业学堂、实习工厂、毕业文凭、可胜任何种工作等,以此作为回国后任职、奖励的凭证。1890年,总理衙门又对留学生规定:出洋留学3年,回国后可保送各道府直接任职。 根据这些规定,清政府对陆续回国的部分留学生实行了直接授官。1879~1880年间,当首届32名留欧学生相继回国后,清政府对其中成绩优异的7名留学生,授予了一定的官阶、军职。如刘步蟾、林泰曾、陈兆翱给予游击军职,魏瀚被任为知县,留德学生袁雨春为守备,查连标、刘芳圃为千总。1886年、1890年,清政府分别对第二批、第三批留欧学生给予官阶、军职。另外,清政府对回国不久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留学生给予直接奖励。1886年,闽浙总督杨昌浚对中法战争中表现优异的11名留学生通令嘉奖:提拔郑清廉为游击、陈兆翱为参将、魏瀚为知州、陆麟清为都司、陈和庆等4人为守备、程好等3人为千总。 20世纪初,清政府对日益增多的回国留学生实行考试后给予文凭和官职的政策。起初是举行一次性考试,即举行给出身(文凭)与授官职合二为一的考试。1905年7月,学部对回国留学生进行了审查,并在保和殿举行了考试。考试内容按理化、经史分别命题,其结果有13名留学生通过考试,获得出身和官职的奖励。其中金邦平、唐锷两人被授予进士出身,被任命为翰林院检讨;曹汝霖等4人被授予举人出身,被任命为主事分部学习行走;陆宗舆被授予举人出身,被任命为内阁中书;林启等6人被授予举人出身,被任命为候补知县。

关于“出国留学对留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的实践报告课件

引言: 近年来,留学的风潮在中国愈演愈热,整个留学行业步入高速发展期。随着各国留学利好政策频出,加之留学低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国留学大军总数将持续攀升。据教育部统计,在2014年的高考数据中显示:4年超300万人放弃高考,而出国留学连4年增速超20%出国留学连4年增速超20%。 在这股强烈的留学风潮之下,我们更需要冷静下来,分析这种现象的利与弊。因此,我们就“出国留学对留学生的个人发展的影响”这个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运用互联网、各种社交媒体以及通过实地采访,对全国各年龄段的留学生及其亲友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希望通过分析调查所得数据,结合专家学者的研究报告,总结出留学生的个人发展现状,从而给相关领域的人群以及社会大众更多有效的参考性信息。 摘要:本文基于对出国留学相关人群调查所得数据及个案实例,分析了出国留学对留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以及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并给出了对于出国留学的建议。本次实践的调查方式包括:用社交媒体、网络等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互联网搜集总结相关经验分享及研究报告。根据本次调查所得,在留学生人群中,能够真正学习到国外先进技术,其学术成果对社会有较大影响力的并不多。而且大部分留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国工作,但是仍面临职位竞争激烈,就业优势不明显的问题。但是,从数据反映,出国留学的确能让留学生开阔眼界,更好地锻炼其独立能力,增加了其经验与社会经历。 关键词:留学生发展影响 从1872年清朝政府深遣留美幼童开始,我国就出现了出国留学的社会热潮。那时的学子大多以救国为目的,待学成之时,用之于国。其中就涌现出不少仁人志士,如容闳,詹天佑,等。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救国已不再是学子出国留学的目的,在当下竞争如此强烈的社会里,出国深造似乎成为他们想要在社会中立足的必经之路。 赵艺茗,“成功教育集团成功留学”的灵魂人物,素有“留学皇后”之称。她出生于中国,成长于法国,N多光环见证了这位“留学皇后”的华丽蜕变。29岁就用世界上最难学习的法语,获得了两个不同专业的硕士学位和一个博士学位。她内外身兼数职,既是法国87所公立大学联盟中国区代表等,又是成功新天地控股集团公司股东,《成功留学秘籍》畅销书作者等。 李彦宏,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在搜索引擎发展初期,李彦宏作为全球最早研究者之一,最先创建了ESP技术,并将它成功的应用于INFOSEEK/GO. COM的搜索引擎中。GO. COM的图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项极具应用价值的技术创新。1999年底,怀抱“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的梦想,李彦宏回国创办百度。经过多年努力,百度已经成为中国人最常使用的中文网站,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 从赵艺茗到李彦宏,都是出国深造回国后取得巨大的成就。这似乎在说明出国留学真的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发展。 正如我们大家所知道的那样,在国外的学校读书,留学生可以更多的接触到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教育形式,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他们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留学生回国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与建议

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留学生回国就业难问题的 原因探析与建议》 作者姓名诸建辉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 准考证号011309154590 指导教师黄骏 2013 年3 月27 日

留学生回国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与建议 内容摘要: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与应届毕业生到国外留学都呈现上升的趋势。高三应届毕业生中热衷出国留学的人数明显增多,同时海外高校对中国“生源”也如饥似渴。然而,近几年回国留学生的就业难度也随之增加。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当前留学生要想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有较大难度。我们也注意到,不少留学生在海外创业成功,但最终感觉不到幸福、产生不了归属感,而回国的人感觉却大为不同。海归的就业难问题确实是摆在社会上的一个焦点话题,因此本文就海归的就业问题中的几个方面来简要分析。 关键词:海归,就业,对策

目录 内容摘要 (2) 引言 (1) 一、留学热与就业难 (1) (一)对留学热的客观分析 (1) 1.留学的盲目性 (1) 2.期望值过高,急功近利 (2) 3.缺少工作经验 (2) (二)、就业取向和社会需求的错位 (2) 1.海归自身的弱点局限了其就业范围 (3) 2.用人单位没有正确发挥就业主体作用 (4) 二、留学生回国就业的现状 (5) (一)、上海市出国留学及归国人数变动趋势 (6) (二)、受访者的就业数据分析 (6) 三、解决海归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8) (一)明确出国目的,做好合理规划 (8) (二)转变心态理念,把诚信带回家 (9) (三)指导海归树立符合现实的就业期望 (9) (四)用人单位应正确发挥就业主体的作用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0)

留学生如何回国就业

留学生如何回国就业 近日发布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国际人才蓝皮书显示,86.3%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举办的留学英才招聘会暨高端人才洽谈会在北京举行。百余家单位提供的近800个岗位,吸引了3000余名海外学子前来洽谈。会场内外人头攒动,交流热烈。火爆的场面向人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海归回国潮来了,海归就业潮来了。超过70%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他们的就业形势如何?专业扎堆、工作经验不够、竞争激烈……摆在留学生面前的,将是对留学之旅的反思和归国应聘时所要做的更加务实的抉择。 为“更具潜力的职业发展”归国 2012年,有27.29万名中国留学生回国,而在1978年到2006年的29年间,我国留学生累计回国人数仅为27.5万人。2012年这一年,回国人数相当于之前29年的总和]“在日本留学时,感觉身边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的越来越多了,大家期盼着早日学有所成,回归祖国。”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留日博士马林深有感触地说。改革开放以来,百余万学子出国求学,造就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留学潮。曾几何时,大批留学生滞留国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才流出国。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见面会上,大家常常互相询问“什么时候毕业”、“找到工作没有”,但很少有人问“什么时候回国”。留学生滞留不归现象一度饱受各界质疑。对此,许多有识之士预言:滞留不归现象只是暂时的,等国内的条件成熟了,他们会回来的。如今,预言变成了现实。近日,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南方

国际人才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国际人才蓝皮书称,2012年,有27.29万名中国留学生回国,而在1978年到2006年的29年间,我国留学生累计回国人数仅为27.5万人。2012年这一年,回国人数相当于之前29年的总和。而在如今的留学生见面会上,大家问得最多的是:“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国?”来自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信息则表明:未来5年,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大于出国人数的历史拐点。“在国外缺乏归属感,感觉自己像民工。”对于留美博士李明来说,尽管语言不是障碍,但还是很难融入当地人的世界。在国外的科研圈中,李明要付出比他们多好几倍的努力,才能得到和他们一样的成绩,“如果回国,我能得到的平台和施展抱负的领域,要比这里大得多”。来自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的调查表明,“国内职业发展更具有潜力”、“亲朋好友在国内,不想孤身在外”等,成为留学生回国的主要原因。《中国海归发展报告》国际人才蓝皮书的数据显示,78.4%的留学生因为对国内职业发展有信心而回国。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认为,21世纪以来,相较于欧美地区的经济低迷,国内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需要大量的管理类、技术类人才和创新人才,这为海外人才回国发展提供了机遇。此外,过半数的海外留学生表示,远在国内的父母希望自己选择回国。同时,在海外的时间越长,文化归属感越强烈。而在国外,文化与语言的局限往往给他们带来困惑。在归国人员中,英国留学生回国比例最高,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移民国家,留学生毕业后回国比例稍低。那么,什么人最终留在了国外?金吉列留学副总裁冉维

中国留学生低龄化现象分析

中国留学生低龄化现象分析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和留学政策的逐渐放松,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日渐增加,同时出国留学学生年龄越来越小,这种现象称为“留学低龄化”。本文分析了留学低龄化原因及其利弊,并且从家庭和社会两方面提出了具体应对策略,希望能为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借鉴。 标签:留学;留学低龄化;跨文化交际 一、浅析留学低龄化的原因 1.国际原因 近些年,全球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衰退,为了吸引海外留学生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从而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许多国家在留学政策上做出了调整,使得留学手续更加便利。新西兰近些年对中国留学生开放程度较高。2002年与2003年教育出口收益17亿新元,教育成为继畜牧业、林业和旅游业之后的第四出口行业,收入超过葡萄酒和羊毛的出口总量所带来的收益。现如今,对人才争夺日渐激烈,对象不单单是高端人才,还有争夺培养人才的机会。 2.国内原因 (1)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出国留学绝大部分以自费为主。近几年,中国高收入家庭逐渐增多,家庭支付能力提高,有经济能力支付留学费用,低龄留学不再只是有钱人的选择,这为低龄留学生出国上学提供了可能性。 (2)国内升学就业压力日益严重。国内升学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挤高考这座独木桥,他们将出国上大学看作一条捷径。相比之下,在国外上中学申请大学比较容易,并且毕业后可以留在国外就业,所以躲避国内的升学就业压力就成为了低龄化留学的原因之一。 (3)教育理念的选择。相比国内的传统教育方式,西方的中学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领导能力、动手能力等。西方的中学课外活动很多,课程选择多且灵活,课程选择的多样化让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培养自己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这种想法是低龄化留学的另一个原因。 二、低龄留学的弊端 1.价值观风险 低龄留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远离祖国只身生活在外,很容易偏离国家主流价值观,失去民族文化意识,很难形成民族、国家认同感。同时,由于学生在外生活时间较短不能真正融入西方文化,就很容易出现

中国留学生的就业问题

中国留学生的就业问题 在美国大学,中国留学生早已超过了印度留学生成为人数最多的国际学生群体。相关数据显示,美国每100名国际学生中,就有30多名中国学生。 然而,在美国就业市场,印度学生的就业形势远好于中国学生。当然,分析这一现象能够找出很多原因,印度官方语言为英语、印度学生擅长沟通交流、印度人乐于互帮互助、印度裔企业高管人数众多…… 其实,上述理由只是表面现象,真正导致印度留学生乃至印度裔人才美国职业发展良好的一个基础,就是美国的H-1B签证政策。H-1B设立于1989年,其目的在于吸引外国人才补充美国在某些技能上的空缺。目前,美国每年给外国籍员工提供8.5万个H-1B工作签证,其中6.5万个为常规名额,另外2万个提供给在美国获得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士。与此同时,H1-B还设定了聘用外籍员工的最低工资门槛为6万美元。对于留学美国的国际学生而言,美国大学毕业之后会有最多两年的OPT (专业实习)。在此期间,如果不能获得H-1B 签证,则不得不回国发展。 但是,每年8.5万个H-1B工作签证,显然难以满足众多H-1B 申请人的需求,因而美国移民局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国际人才的去留问题。原本“公平”的抽签形式,结果却让印度人才脱颖而出。2014年H-1B的数据显示,印度人占据了当年名额的86%,而中国人只占

5%。难道好吃咖喱的印度学生运气好于中国学生们吗?事实并非如此。不可否认,印度人还是颇具商业头脑的。当初,H-1B设定有6万美元的最低工资标准。而今,在美国的高科技企业,6万美元几乎可以视同为“贫困线”。虽然6万美元是美国高科技企业的“贫困线”,但在印度却属于高收入。于是,印度人充分利用了薪资的差距。 现在,美国有很多印度软件外包公司,所招聘对象自然以印度学生、印度籍人才为主。与此同时,不少美国高科技企业的高管由印度裔人士担任,当然也会“关照”印度软件外包公司的生意。这也充分反映了印度人“互帮互助”的特点。更有甚者,印度的一些外包公司用不同下属公司的名义为自己的人提出多个H-1B申请,从而提高抽中的概率。最终,印度人在美国就业形势一片大好。 实际上,美国有关部门也意识到H-1B签证被某些人和公司滥用了。伴随美国总统特朗普“新政”,加州国会议员佐伊·洛夫格伦(Zoe Lofgren)提出了一项法案,建议大幅提高H-1B签证持有人的工资,将工资标准从原本的6万美元提高到13万美元。其目标所指也是显而易见了。H-1B签证政策是否将发生变化,目前只能静观其变。不过,美国印度学生就业好于中国学生的事实,也充分反映了中国后学生服务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以及市场“空白”。 [中国留学生的就业问题]

大学生出国留学调查的统计分析报告

关于大学生出国留学调查的统计分析报告 一、调查问题背景 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至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清政府维新变法时,派遣了一批青年志士去西方学习工业技术,以此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30年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批青年远度重洋,求知域外。这里面也包括一些共产党的早期革命家。解放后,由于中国在冷战格局中的阵营地位,出国留学以前苏联为主。1978年以后,出国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期。据网上公布统计,1978-1996年间,我国前往世界各地的留学人员累计达27万人,这其中国家公派的为万,单位公派万,剩下的万人属于自费出国。自90年代起历年在美国取得理工科专业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人数已经超过中国自己授予的博士。只95年一年,就有2751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占了当年各国留美学生所获博士总数的10%强,高居各国留美学生之首。 本我们小组在我校同学随机访问中进行调查,了解他们自身对于出国留学的意向及看法。 二、调查问卷 大学生出国留学调查表 朋友!您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走出国门,放眼世界”已成为当今众多国人的共识。为了解广大大学生朋友对出国留学的意向及态度,我们小组特制作该调查表开展本次调查工作。本问卷将会耽搁你一些宝贵时间,我们恳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最后,我们忠心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 你的性别是 A女 B男 1如果可以,你是否愿意出国留学 A有 B没有 C不知道,没想过 2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国?A.本科毕业之后 B.研究生毕业后 C.硕士毕业后,去攻读博士 3什么原因让你选择出国留学? A进一步深造,开阔视野,回国发展 B国外文凭更有竞争力,将来找到更好的工作 C国外生活水平高,希望可以移民定居 D不知道,看别人出国,自己也想试试4你希望出国念哪方面的专业? A 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 B 理学、工学、农学、医学 C 艺术类学 D 其他 5 你的家庭对你出国留学的态度是 A支持 B他们不管这事 C不支持 D还没和他们商量 6 你会选择以下那类国家作为自己的出国留学对象? A 美国、加拿大 B 日本、韩国、澳大利亚 C 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 D 亚非地区发展中国家 E 其他发达国家如挪威、奥地利、巴西、瑞士等 F其他 7 你在选择留学的国家的时候,最关注的是哪个因素? A 该国对外来者的态度 B 该国留学生政策 C在该国留学的费用 D 该国的教育水平 E 该国综合实力 8 你出国留学,你会选择什么类型的学校?

留学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辩论赛材料整合

整理集合 一,归国与否的影响是社会问题 1请问对方辩友大量的留学生不归国而为他国服务,这算不算人才流失呢? 2请问对方辩友人才流失是不是有利于社会发展? 3请问对方辩友我国的留学归国率很低的问题是不是需要靠社会来解决? 4请问对方辩友知不知道我国有“人才强国的战略” 5请问对方辩友我国的100多万留学生是不是一个很强大的人才队伍 6请问对方辩友科学技术是不是第一生产力? 7请问对方辩友生产力提高受到影响是不是社会问题 8请问对方辩友留学生的归国会不会对我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9请问钱学森的归国是不是对我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归国的动机是社会问题 10请问对方辩友要是你留学是不是打算回国 11请问对方辩友考虑到自己的前途时你会不会考虑发展的条件 12请问对方辩友,如果国内有更好的社会条件,如满意的工作岗位,福利,教育等,你会选择回国吗? 研究人员经过采访得知,留学生归国比例低主要因素有三:一是国外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更好的就业机会,。二是一些国家采取了一些鼓励留住留学生政策。三是留在国外的人是感到回国以后找不到好的工作,工资收入、福利待遇以及住房等会受到些影响。 13请问就业,住房,福利问题是不是社会的问题? 14对方:是为了个人的理想,价值------- 应对方法:对方辩友的意思是不是说哪里的条件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就到哪里吗 攻辩问题: 1..我:请问个人因素是成为一个个人问题所必要的吗? 我:我想请对方澄清一个逻辑上的问题,请问个人参与个人决定到底是成为个人问题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 2..我:对方同学,就国内来看,您知道我国留学生大量滞留海外的现实原因是什么吗?对:…… 我:错了,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得出结论告诉我们说一是社会地位待遇的问题、二是科研设施经费的不足、三是旧有用人机制的束缚。请问这些难道就是个人层面的因素吗? 3.我:对方同学,面对我国留学生滞留率与归国率2:1的倒比,你觉得这的确是个失调现象呢还是有点中国特色呢? 对:失调现象;中国特色 我:对方同学说的好,为什么会有在留学生归国问题上的中国特色呢?不是因为国情不同难道还能因为是人的差异? 4.我:对方同学,请问您一个事实,我国留学生归国率这么低,对国内的发展真的没有影响

近代中国留学生与中国政治变迁

阅读书目: 《富强与梦想——现代化的追求与探索》汪受宽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政治·教育·社会》林家有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近代中国留学生与中国政治变迁 ——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留学活动为例 马俊青公共管理学院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大计,作为文化领域的一部分,深刻地反映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并会持久地影响社会的发展。本文将以近代以来中国留学生群体与中国政治的变动为例,论述中国留学教育是如何被政治影响的,又是如何在动荡的近代社会中影响政治的。 关键词:近代中国留学生政治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社会现状是这样的——落后的经济,腐败的政治,废弛的军事,沉闷的思想文化,封闭的对外政策。近代以来,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清王朝统治者由“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和“中华乃天朝上国,其他皆为蛮夷”的闭关思想,逐渐开放,开始重视西方的存在。从器物层面的“中体西用”,到制度层面的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在到后来的学习西方民主科学文化。而要学习西方,其中的一个途径便是派遣留学生。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方传教士和中国留学生是两支主要力量。传教士通过在中国译书、办报纸和建立教会学校等活动,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但是从这个层面看,传教士传播西学目的是为了让中国基督教化,因而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中国留学生群体不仅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引入中国,而且以西学为武器富国强兵,救亡图存,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贡献了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一、容闳与近代留学活动 容闳(1828-1912年),我国第一个留美大学毕业生,近代留学活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容闳本人自小早洋学堂读书,校长布朗回国时他抓住机会跟随布朗来到美国,又坚持入读耶鲁大学。面对中美实力悬殊对比,容闳的爱国之心驱使他回到中国,他希望帮助中国青年赴美接受教育,学习技术本领,再回国建设祖国,“汲西方文明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 1854年,容闳回国,回国后他四处奔走,见到曾国藩后提出了他的“留学教育计划”,得到曾的赏识,曾与李鸿章一起上书,获得清廷的批准后,遂派遣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实质上,清政府派遣幼童留美,是想让他们把美国的先进技术学到手,从而便也就破解了西方钳制中国的利器——技术。从这一角度看,清朝政府既然肯花公费派遣,必定反映了官方的利益需求。这个需求,便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维系和巩固封建统治,实现政治上的稳定。 历来教育总是与政治目的挂钩,留学教育也不例外。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清政府执政的封建社会受到帝国文明席卷时,统治者迫切渴望稳定的政治环境。要稳定就要有底气,这种底气,便来自于掌握西方的先进技术。 于是这些留美幼童在一开始,便肩负起了统治阶层的厚望。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幼童来到美国后,仍要学习汉语,且每次汉语课前,要“先朝中国方向向清朝皇帝朝拜,再给孔

简要分析中国学生选择出国留学的理由.doc

简要分析中国学生选择的理由 虽然中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强,但许多中国学生仍然选择。原因如下,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事实上,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对海外教育的需求十分强劲。 1. 丰富经验 大多数中国学生决定,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获得全球化思维。 代表着有机会体验不同的语言、美食和风俗习惯,这些都令人兴奋。通过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吸收知识,从不同的教育体系中开展学习,大多数中国学生觉得这样会比在祖国学习收获更丰富的经验。 2. 结实各种各样的人 开启了与世界各地人民交朋友的机会大门。你可以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一起学习、生活和旅行——你将有机会建立一个国际朋友网络。这些羁绊,以及朋友间留下的记忆,都是最大的好处。 3. 未来就业前景 中国学生将未来的就业前景列为他们的首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学生和他们的父母中,有一种强烈的信念,认为海外教育将提高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近年来,有一种这样的发展趋势,即学生们在回国前,能够待在留学国家先工作一段时间。 4. 语言技能 通过在英语国家学习,学生可以快速地学习并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与留在中国相比,他们能更快地学会一门新语言,提高自己的语法使用和拼写技能。 5. 躲避中国高等教育入学考试

对中国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来说,高考是最紧张的时期之一。在中国,高考是所有想要接受本科教育的高中毕业生最重要的考试。因此,许多家长把不想参加高考列为的一大原因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许多家长认为外出留学是他们孩子逃避激烈竞争的好机会。 6. 准备移民和出国工作 有些中国留学生打算最终移居国外。然而,由于严格的申请程序和资格要求,他们就先选择,以便提前准备移民程序。当考察国外最受中国学生追求的教育水平和学习领域时,硕士学位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学士学位。商业是中国学生最喜欢的留学领域。 7. 受朋友影响 有一小部分学生选择在国外学习,因为他们的朋友的影响。这并不总是最主要的留学因素,但却是说服学生出国的原因之一。 8. 更好的学习环境 中国学生也相信海外留学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这是因为海外学校提供了更灵活的学习环境,更注重提高学生的软技能,比如领导力、团队合作和决策能力。 9. 父母之命 最后,一小部分学生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父母要求。在中国文化中,父母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很多学生可能会觉得是在坚持父母的意愿,维护家庭荣誉。

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留学生群体的归国浪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83716763.html, 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留学生群体的归国浪潮作者:左玲 来源:《钟山风雨》2017年第02期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如何在生产力异常落后、经济基础异常薄弱的条件下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促进中国科技、教育、文化、外交和国防事业的快速发展,急需争取尚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海外学子回国服务。为此,新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广泛争取海外留学生踊跃回国、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甚至采取强有力的外交手段,掀起了海外留学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三波归国浪潮,在中国海外留学生归国史上书写了绚丽的华章。 1949—1951年:高潮阶段 面对着新政权和祖国人民的呼唤,“在祖国大好形势的感召下,受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和留美科协等团体的多年来举办爱国活动以及两会负责成员陆续回国的影响,尤其是受周恩来总理号召留学生归来参加新中国建设的鼓舞”,加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拉拢摇摆”政策的影响,一大批海外留学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毅然放弃西方国家优厚的物质待遇回国服务。1950年以前,以美国移民局为代表的一派希望中国留学生回国,并向中国海外学子表示:他 们“同情”这些“将不被共产党政府所欢迎的留学生”(把有中国国籍的留学生列为“无国籍”的人),通过给中国留学生提供回国差旅费,企图拉拢留美学生,以使其对美国产生好感,回国后散布亲美影响。从1949年4月开始,美国国务院就拨款50万美元。10月,美国国会同意从原来准备给国民党政府的援助资金里拨出400万美元用于救济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195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1950年中国地区援助法案》(China Area Aid Act of 1950),同意政府拨款600万美元用于中国留学生和学者的救济,这些资助一直持续到1955年。从1948年到1955年,美国共花费800万美元左右。美国给予中国留学生的这些资助,使一大批留美生得以顺利回国,美国的打算遭到失败。于是,以美国国务院为代表的另一派则希望中国留学生留在美国,并下令驱逐一部分中国留学生回国。从1949年8月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开始接待归国留学生开始,到1951年10月9日美国司法部移民局明确禁止中国留学生离境,上千位海外学子回国效力,掀起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波海外留学生归国潮。 从1872年8月11日(清同治十一年七月八日)陈兰彬和容闳率领詹天佑、梁郭彦等30 位幼童赴美留学开始,到抗日战争末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面对着国内外的复杂局势、国民党政府的落后腐朽和中国人民的沉重灾难,一大批怀着“实业报国”、“科技报国”的目的,以“留 学”“讲学”“考察”“实习”和“参观”等名义到欧美日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留学的知识分子数以万计。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有6200人左右,其中学习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者约占80%”。 有出国就有归国。在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消息后,中国知识分子到西方国家的留学浪潮戛然而止。赵忠尧、蔡镏生、张世勋、关肇直、王湘浩、王淦昌、钱三强、何泽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