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浅析老子小国寡民思想

2浅析老子小国寡民思想

2浅析老子小国寡民思想
2浅析老子小国寡民思想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一、小国寡民思想内涵: (2)

(一)背景:广土众民,诸侯争霸 (3)

(二)新解“小国寡民” (3)

(三)小国寡民下的社会效应 (4)

二、“小国寡民”作为治国思想的内容 (5)

(一)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5)

(二)小国寡民,君主有为 (6)

(三)小国寡民,德治天下 (7)

三、小国寡民作为治国思想的历史验证 (9)

(一)以柔克刚,无为而治 (10)

(二)克勤克俭,德治天下 (10)

(三)加强皇权,励精图治 (10)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3)

浅析老子小国寡民思想

摘要:小国寡民作为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历来备受争议,本文将“小国寡民”思想放置到整个老子思想体系中来浅析它作为“道法自然”的具体实践的治国之道。通过剖析“小国寡民”思想的内涵,从“无为而治”、“君主有为”、“德治天下”三个方面来详细论证小国寡民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手段的可行之处。

关键词:老子;小国寡民;治国方略;至德之世

According to the XiaoGuoGuaMin Lao tze thought

Abstract:The small size of the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Laozi as a core, and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and this will be the small size and the people," Lao Tzu thought put in to the light to analyze it as a "natural" law, the practice of good governance. Through analyzing the small size of the people," thinking, meaning "from nothing as a rule, the "monarch" and "world" by virtue of 3 detailed argumentation isolated citizens of a small State as a viable means of social management.

Keywords: Lao zi; Small country with few people; governing strategy;to Germany in the world

前言

“小国寡民”见于《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治之至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目前主要研究观点有:就社会状态方面,陈鼓应在《老子注释及评价》中认为,“小国寡民是老子在农村社会基础上所理想化的民间社会场景,是构幻出来的桃花源式的乌托邦;胡寄窗认为小国寡民思想与当时要求建立统一的地主政权的历史任务是背道而驰的,不可能解决历史所提出的问题,反对科学技术,否定文化知识的反动作用,还被认为是反映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层知识

分子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洪流之前的消极入世的心态,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是依据当时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即回到早已崩溃的氏族公社时期的小农生活。”[2]就社会管理方面,武汉大学赵玉玲的“重析小国寡民思想”一文认为它实际上是老子对文明发展变化的超前思索,是理想社会管理方式的一种描绘,“小国寡民指行政区域应有一定范围的控制,不宜过大,人口也不要过多,以保证人均资源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从而达到“百谷王”的目的。四川师范大学李凤鸣“小国寡民新释”认为它是“道法自然”的具体实践,是和谐、朴素、安定、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是一种静中有动的田园诗,并非指形式上的大小,数量上的多少,治国徐辩证施治。但我想说的是老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不可能简单的提出这么浅薄的空想社会的设想,我们看待小国寡民更应该回归到《老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去,放置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去考虑,而不是简单地站在现代或者仅仅从八十章这一段话中去分析。

下面我就自己已知的社会条件去简单阐述下我对小国寡民思想的主观臆断,并无无视和鄙薄其他解释之意,纯属班门弄斧,还望能抛砖引玉。

一、小国寡民思想内涵:

(一)背景:广土众民,诸侯争霸

其实老子所谓的治国之道就是老子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生活经验的投影,许多学者对他生存的年代颇有争议,自郭店楚简出土后,经考古家推定,入葬年代约为战国中期偏晚,约在公元前三百年上下,当时礼崩乐坏,社会混乱,诸侯争霸,民生凋敝,“公聚朽蠡,而三老冻馁,国之诸市,履贱踊贵”(《左传》),而“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奴隶主“蓄聚集实,如饿豺狼”,“民之羸弱,日益甚矣,四境盈垒,道馑相望,盗贼司目,民无所放”(《国语.楚语》)[4]。当时就是这样一个君主鱼肉百姓,以百姓为刍狗的时代,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除了上层统治者和下层人民的矛盾外,还有诸如“陈氏代齐,季氏专鲁”的新兴地主和奴隶主在奴隶制瓦解,宗法制分裂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斗争,其实最主要的矛盾便是各国执政者彼此忙于奔利,而使国家政治陷入瘫痪的状态,从而又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正如冯友兰所说的“老子亲见那种时势,又受到了那些思潮的的影响,

故他的思想完全是那个时代的产儿,完全是那时代的反动”。【4】面对诸侯相伐,宗室相戮,老子力图挽救逝去的辉煌,渴求一个“圣君”的出现,实行无为而治。“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就是“道”在治国方略上的具体演绎,是一种对淳朴无求的精神境界的一种向往,而不是要回到婴儿时代的荒唐论调。而在其思想中也揭露了那个时代的病态:“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他呼吁有道者“有余以奉天下”,修天下之德,普天下之众。其实社会秩序维护者的政治统治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统治者只有在他执行了它的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4]矛盾是无处不在的,所以说执政者的社会职能就是要有能力有效地平衡维护各方的关系,使社会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而“小国寡民”下有序的社会状态正是这种社会职能发挥到极致的状态,执政者的社会职能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既包括执行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括政府同人民群众相容而产生的某种特殊职能”。它的双面性职能就要求执行者要有足够的政治敏感性,高度的政治洞察力和胜任力,否则当其特殊职能过度压制了积极性这一方面,社会必不能长治久安,因为“暴力永远掌握在占社会多数的劳动人民手中”。所以这种职能发挥的有效程度就依靠君主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基础和后盾便是其修养,即怎样以德取人民,以情取人民。

(二)新释“小国寡民”

《老子》第八十章中一些容易让人起疑和误解的句子无外乎这几句:“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在帛书甲本作“小邦寡民”,后为避汉高祖刘邦名讳改为“小国寡民”,《周礼.天官.大宰》曰“大曰邦,小曰国”;《尚书.尧典》有云:“百姓昭明,协和万邦”,[5]由此可见“国”应为周天子统一下的诸侯国,而不是像秦汉以后的一个至大的大一统状态,也不是象《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登上世界政治舞台的主权国家。因为“国”上还有“天下”,而‘天下”的领导者为“天子”,“圣人”并非“国王”,例“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在江海”(二十二章),可得知“天下”也不是一个实际性质的地理范围,而是承载“道”的场所。在百家争鸣,诸邦林立时期,各种名士纷纷外出游说,并不会因为自己出生在某个诸侯国而心存“爱国主义”,可见“天下”才是其心中真正的归宿,故小国寡民不能简单理解为使国小,使民少,而且《老子》认为

万物都是可相互转化的,大也可小,小亦可大,没有永恒的大,亦没有永恒的小。河上公对此注释最有代表性,“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俭约不奢泰。民虽众,犹若寡小,不敢劳之”。老子和统治者都不至于愚蠢到自解其国,自遗其民,所以这是老子的平天下之策:即在即将出现的封建关系下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上的诸侯国,延续到现在的大政府下的小自治社会管理状态,这也是现代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的趋势。

(三)小国寡民下的社会效应

“有什伯之器……治之至极”,则是指君主应该怎么做,即治国之道,“什伯之器”指军队的武器装备,古代行伍编制以十人为“什”,百人为“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是君主治国之后出现的效应。“结绳而用之”是一种比喻,因为它是一种最真实可靠的信息传播方式,有着语言文字无法比拟的优势,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来沟通,而不是现实社会的尔虞我诈,故弄玄虚;更大方面也就是说国家在君主的治理下出现的一种百姓安居乐业,自然纯真的社会场景,而不是杜绝科学技术,回归原始社会。“不相往来”并不是国与国不交往的一种“世外桃源”,见于“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三十五章),可见并不是绝交,因此我认为综合老子整体思想应该理解为两层意思,即老百姓不因生活贫困而东迁西徙,不因国家你侵我掠而背井离乡,国家间应谦逊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应互相需要,互相合作,但又互不干涉,即“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大国不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1]并不是一种愚民政策。而其中的“不乘舟舆,不陈甲兵”反而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美,倘若抑制百姓的思想,何来和谐之美,岂不是专制统治与《老子》的至德之世相矛盾?而治之至极的社会我认为是老子在阐述其治国之道即君主之道,“道大,天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老子思想中是有大一统思想的,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并且强调国君在社会地位中的不可动摇性,“立天子,置三公”,有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明确了社会成员的尽责任行义务之道。[5]在这个社会中,主导者为君主,他既要为人民营造和谐稳定的生存环境,又要“无为而治”,因此君主的主观能动作用和自身素质非常重要。总的来说,《老子》八十章应如此翻译:古之圣人治天下,分设众多小的诸侯国,使之

拥有的人口也不多,致使其行伍的武器装备都无可用之处,使民众安土重迁,珍视生命,拥有的战车战船,坚甲利兵,都没有地方可以施展。这样人们就可以摆脱战乱,真诚相待,安居乐业,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不以厮杀往来。因此我认为小国寡民是一种治国思想,而这种治国思想便是君主“无为而无不为”的“有为”而治的民本思想。所谓“民本”,“民者,万世之本”,即人民是社会管理的根本,在老子看来最高境界便是“太上,不知有之”的管理者,其高明之处就在于要为下属创造一个可以尽情发挥才能的空间,而不是事必躬亲,善于用人,方可事半功倍!

二、“小国寡民”作为治国思想的内容

(一)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谈到治国思想,就要从老子整体思想来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便是“无为而治”,那么“无为而治”中的“为”到底该作何解释?“取天下常以无事”中的“事”该作何解释?

“为”,先秦中常用的一种用法为“求取,谋求”,如《左传》文公十三年“命可长也,君何弗为?”,《庄子.养生主》中“指穷与为薪者,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而俞樾《诸子评议.庄子》中说:“《广雅.释诂》:取,为也,然则为亦犹取也”,[4]那么老子“无为”应如此理解君主不应该为了谋取私利而执政,也不因执政而去谋取私利,而现今人们常理解为“作为,治理”。“无为而无不为”意思为顺应自然而不妄为,就能够无所不为。人们习惯把《老子》中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无”看成宇宙初始的“无”,恰恰忽视了它最为突出的性质和作用,它在《老子》中也有很多处体现:“善利万物”(六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二十七章)、“善贷且成”(四十一章)、“生之”,“长之”,“为之”(五十一章),圣人作为“有道者”应“有余以奉天下”(七十七章)[1]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君主应“事”’,应“为”,当然这些“为”都是“为”民,即“使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为民众提供一个治之至极的安稳社会,绝弃“甲兵,舟舆”的战争环境,那么与“为”有相似含义的“事”到底又该作何解释?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对“取天下常以无事,及

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这样注:治理天下经常凭借无所事事,等到有所事事,实行苛政,就不能治理了。 [1]针对“事”的解释,《墨子.七患》:“民无事,则不可事”,这里的主语肯定是君主,那么“事”当译作“役使”。《汉书.沟洫志》:“亦可以事诸浮食无产业民”,颜师古注释《汉书》中:“事,谓役使也”。[5]那么“无事”便指执政者不为一己之利而役使民众,即不要实行苛政,要对百姓行“善”,施“慈”,方能得天下,可以说“事”、“为”都为不要从百姓身上谋取私利,而谋取私利与善利万物恰恰是对立的,刚好符合了老子的思想,即老子三宝之一的“慈”,即只有君主施“善”行“慈”才可治天下于安然,那么君主应该怎么做呢?

(二)小国寡民,君主有为

君主真正的标准是谓“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五十八章),“《韩非子.解老》释其曰:所谓方者,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也,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名也,轻恬资财也,所谓直者,义必公正,必不偏党也,所谓光者,官爵尊贵,衣袭壮丽也。”[7]只有守道,方能造至德之世,百姓才可自化,自正,自朴,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人民高度理性自觉的境界,实现“天下有道”,故《老子》曰:“小国寡民,天下大治”!

《老子》中有很多体现,即有所为,有所不为,总的“为”即三宝:“我有三宝,持之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1],我认为在《老子》中“为”最主要的核心即不“欲”,“为”民。欲是一切祸害的根源,那么《老子》中所提到的“欲”究竟是什么呢?有以下几处:“名与身孰亲?亲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三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不得之货令人行妨”(十二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九章)[1]等等还可以看出《老子》中的“欲”的出现都是有一定的前提环境的,比如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四十六章)指奴隶主贵族发动战争,攻城略地从而导致坏的结果,这样不仅危及自身性命,还断送了国家的命运,是

损人不利己不利民的“欲”。所以老子要求“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这些私欲,不利己不利民,理应除之,也由此可得老子“小国寡民”不是要禁欲的“愚民”政策,而是要教化民众行徳善的“育民”政策,“为民”是核心。作为一个理想层面的小国寡民被老子割裂出了两个对立的世界:一个是充满了饥馑与动乱的人为世界,一个是保有纯良古风的自然世界,小国寡民作为理想性的自然社会是“道”本身的衍生,而在“道”的实现方式上我认为其是一种治理模式,而欲在这里不是减去正常的欲望和情感,而是减少人为污染的脱离本人的被动情欲。圣人治理国家“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不是要摒弃一切欲望,而是强调圣人不仅要身强力壮,而且要为民众丰富精神追求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正是为了激发被掩盖的纯真欲望的潜能,提升人生境界的活力,所以这种社会为“治之至极”,并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状态,更多的是一种使得精神自我深化的精神境界。[8]

《老子》六十六章:“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以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1]这里强调君主要“不敢为天下先”,即老子三宝之一,君主对待百姓要眼下身后,谦卑恭弱方能使“天下乐推而不厌”,而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更是要求君主要爱民治国,要以百姓心为己心,真正做到小心谨慎,情为民所系,心为民所属,权为民所谋,百姓才可以信服,要“治大国若烹小鲜”,施行以心服人,以德服人的柔道治国方略,而不是“以智取民”的“霸道”取民,只有这样百姓才可专心于农事稼穑,才可能呈现出治之至极的和谐状态。所以说小国寡民治国思想对君主的素质和修养要求极高,它认为执政者应代表公众利益,而不可与民争利。

(三)小国寡民,德治天下

综合《老子》,小国寡民重在治国,治国大任在于圣君,圣君至圣在于修德,我认为德治在书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贵身贵言,取信于民:“轻诺则寡信”(十七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之”(四十三章),“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十三章)2.慎言慎行,善人善己:“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二十七章),“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三十三章)我认为“慎”字可以说是,《老子》中君主修养的核心,而且圣人之“善”,不仅要善人,还要善己,方可为人之师。3.韬光养晦,隐其锋芒:“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示人”(三十六章),所谓的“藏心术”国家的赏罚权谋只可君主自己操作,让对手不明就里,琢磨不透,自然不敢轻举妄动,“藏而不露,俭啬内敛”(四十章),道隐无名,却能善贷且成,成就一切。4.不求满盈,吐故纳新:“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四十五章),“以空我纳百川,既要虚怀若谷,也要有所作为,但“无”起更为关键的作用,“无”为“有”之前提,只有“有”“无”配合有道,才能以为利,以为用。5.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困难于其易,为天与其细”(六十三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可见无为并不是真正的无为而是要图事于未有,要“巧”为,要“慎”为,要“善”为,待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静观其变,伺机而动。6.谦下包容,虚怀若谷:“良质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十六章),“治人事天,莫若啬”,何为“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治之道”(五十九章)。《老子》认为啬在重积德,所谓“深根固柢”之德,要谦下包容,虚怀若谷,勤事俭啬,此亦为老子三宝之一也,即“俭”。7.慧眼识珠,知人善任:“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三十三章),“古之所谓隐士者,三伏其身而非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质而不发也,时命之大谬也”(《庄子.缮性》),“众人且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心之也哉”(二十章),这都是老子对君主发出的呼吁,要识才,识人,这里很重视君主的品质,如“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君主也应向周公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8.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六十六章),要求君主要“若为天下先”则先“不敢为天下先”,以退为进,以德撼之,真正做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乐为人,乐利人,但却不争,故为不争以胜天下。

老子是主张以德治国的,即“君子圣德,容貌若愚”的“上德”,而不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智邪”的“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下德”。他之所以发出“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是基于以上事实即存在于社会等级制度上的不公平,是对以权谋私的诸侯以政令的形式来为社会设定所谓

的“仁义道德”的标准的强烈讽刺和不满。他认为人为制定的“礼”造成亲疏、利害、贵贱、差别,成了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统治者这样彰显尊贵“礼”,反倒侮辱了至德社会之“玄德”,真正的“上德”,君主应不与民争利,以“智”对智是行不通的,所以并不是真正的反礼。郭店楚简《老子》中也证明了此意:“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甲组22号),“以政治邦”(甲组30号),“治人事天”(乙组1号)[4]等等,说明了他并不抵制“仁义礼孝”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统治工具,但却极力反对政府明码标榜的“礼”制。所谓“上德”应该是君主的一种基本内在修养,影响一个人,感动一群人,真正靠的是一个丰富而真实的内涵,而不是几加文饰的“美德”。老子十九章“此三者,以为文,不足”,老子几千年前的呼吁,现在的政府却仍津津乐道,乐此不彼,一幕幕在政府主导下的“什么道德模范,中国骄傲”等等文饰美德的政令粉墨登场,这是为什么?这是政府对自己诚信制度缺失的一种不安全感和自救心理,其实也是对人民群众的一种不信任,与此对应为什么会出现小悦悦事件,校车事件等“社会冷漠现象”真的是人们“感情冷漠”吗?不是,这既是君民互不信任危机的表现,更主要的是政府现行制度的缺陷所致。其实这也是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在所难免的。中国现代社会注重“法治”,从而忽视了人治,其实也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人们不适应的表现,其实“人治”也有长处,“至德之世“的缔造就必须靠一位至德之君。民国杜亚泉认为“政治制度的基础是人,共和体制在中国的成败取决于国人能否与国体同化。”[9]只有人国一体,方能“治之至极”,所以“社会冷漠”,责任不仅仅在人民,政府也不应推卸,更重要的是社会制度的完善。因为制度文明是检验一个社会公正程度最为直接的标志,而制度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高下不无关系,故这便是政治家是否要付出行动的问题了。[3]总之,真正的上德是谓玄德,即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五十一章)的“情商”治国。

三、小国寡民作为治国思想的历史验证

《荀子.王霸篇》言:“国者,巨用之则大,小用之则小”,“得王道者,虽小必大,有亡形者,虽成必败”,由此可看出判定一个国家真正的大小,决定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是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整体力,是一个统治者的玄德有为。以

老子的治国之道来看,即在于统治者是否顺应民心,无为而治。纵观历史上,以德治治天下的皇帝莫过于汉光武帝刘秀,《后汉书.光武帝纪》:“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10]

(一)以柔克刚,无为而治

的确,纵刘秀一生,以柔为人,以柔治国,故有“光武中兴”。其治国方略的确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无为而治:退功臣进文吏;下令释放奴婢;精兵简政;轻徭薄赋,这是四条社会经济政策,陆贾称之“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民之心,则天下大治”(《新语.无为篇》),班固亦称“因民之欲而扰乱,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汉书.循吏传序》)。[11]

(二)克勤克俭,德治天下

“为人道,谨信宽厚,克勤克俭”。刘秀在起义过程中以谨厚品格赢得众人信任,刘玄杀其兄,他却顾全大局“饮食言笑如常”,在其攻下邯郸时,刘秀将诽谤自己的信件文书全部烧掉,结果“令反侧子自安”,其宽厚待下的品格令人大为感动,对其推心置腹。

(三)加强皇权,励精图治

为了吸取西汉灭亡的教训,汉光武帝竭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设尚书台分三公权力,削弱相权;加强州刺史的监察制度;集中军权于中央;施行察举,征辟制度,大量选拔人才,选贤任能。

汉光武帝的至德使其取国,固国,从打天下、坐天下、理天下到实现光武中兴,真正贯彻了老子的治国之道。

总结

悲愤出诗人,乱世生哲思。《老子》正是老子面对所处的环境背景顺应时代潮流而提出变中求常,不变应万变的治国之道的集成。从为人,打天下,坐天下,理天下到治之至极的一整套君主之道,《老子》一书充满了辩证统一,相互对立转

化的思想,“国者,巨用之则大,小用之则小”,因此小国寡民思想不能单从字面上去理解,所谓“正言若反”,如果说“上善若水,治之至极”的至德之世是老子想要达到的社会目的,那么我认为小国寡民则是其实现目的的社会管理手段,而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状态,即小国寡民是老子哲学在治国方略上的具体演绎,因为老子认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即只有通过柔方能制刚,只有通过弱的方式方能达到强的目的,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评析小国寡民的智慧须把其治国思想及哲学“道”当做整体一切才可迎刃而解。所以说《老子》“小国寡民,天下大治”之思想何时都不过时,当然这要看统治者如何适时择其而用之,所以要做到“小国寡民,天下大治”之至德之世,统治者只有身体力行,充分“有为”方可!

参考文献:

[1]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6.9.1

[2]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4.5 .P(357-359)

[3]赵玉玲.重析“小国寡民”——谈道家的现代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版).2006.(01)

[4]徐可超 .老子“无为”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5]李凤鸣.小国寡民新释[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

[6]强昱.小国寡民与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社会价值关怀[J].中国哲学史2006.(01)

[7]韩非子.解老(国学经典)[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01

[8]张念.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双重阐释[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9]罗志田.清末改革中被制度掩盖的人[N].南方周末.2011.11.10

[10][宋]范晔撰 .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5-05

[11]李国儒.刘秀的柔道与光武中兴[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01)

致谢

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本论文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修改完成的。在此,我要向他们的细心帮助和指导表示由衷的感谢。在这段时间里,我从他们身上不仅学到了许多的专业知识,更感受到他们工作中的兢兢业业,生活中的平易近人。此外,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非常感谢大家在我的毕业设计中,给予我极大的帮助,使我对整个毕业设计的思路有了总体的把握,并耐心的帮我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同时,他们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并给我解决了一些专业性问题。

感谢多年来传授我知识的老师们,更要感谢那些对我学习上支持和鼓励的人。同时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同学、老师和学校。

浅谈老子哲学思想的“示弱”观

浅谈老子哲学思想的“示弱”观 党鹏举 摘要:老子,中国道教的创始人,《道德经》一书相传为老子所著,共八十一章,是一部中国的最古老的哲学著作之一,书中多处体现出老子哲学思想所具有的“示弱”观念,并追求“上善若水”的最高理想境界。给人以感觉老子思想的内涵就是一味的“示弱”,尊崇弱小的东西才会最终取得胜利。但通过深入的理解会发现老子的“示弱”并非无下限的追求柔弱,而是由小及大,由弱到强最终胜利的发展的观念、辩证法的思想蕴含其中。本文将从处世为人、军事、对民族性格等方面来浅谈老子哲学思想的“示弱”观念。 关键词:以弱胜强上善若水“示弱”观念道家思想 正文: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道”是老子哲学中的最高实体, 它不仅是产生自然万物的本源, 也是自然万物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是老子思考世界和探究世界的哲学基础。①从《道德经》这部道教的开山之作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子的所讲求的“道”是一种遵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客观发展规律的,从《道德经》中我们可以从多处看到老子推崇弱、小事物的例子,例如: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盖时。夫唯不争,故无忧。(第八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 ①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胡静《老子“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1

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七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七十八章) 从中我们不难看到,老子始终推崇的大多是小、柔弱的事物,所以我将其称之为老子哲学思想的“示弱”观念。老子的这一“示弱”观念可以说横向来看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方方面面,纵向来看对于民族特点和处事原则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老子哲学思想中这种“示弱”的观念可以说是一种辩证法的思想。“天下莫柔弱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性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弱小转化为强大的过程。老子看到柔弱之水可以滴穿坚强之石的事实,进而提出弱小可以剩强,柔能克刚的道理。② 一、老子思想的“示弱”观念对为人处世的影响 从老子思想产生的背景我们就明白为什么在《老子》一书中是时时刻刻提到弱小才是发展生存的王道。老子思想产生于一个兵祸连年的争霸时代,大国为了争夺霸权不肯相下,小国夹在大国之间不能自保。老子生于那个年代,深知武力的竞争,以暴御暴,只有更烈,绝没有止境。只有消极的软功夫才可以抵抗强暴。狂风吹不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又如最柔弱的水可以冲开山石,凿成江河。③其实人生的交际、处世也是如此。成功的人士往往都是用柔道来取胜。晚晴重 ②姜国柱《中国思想通史·先秦卷》武汉大学出版社 ③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2

浅谈老子养生思想

浅谈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 摘要:论文论述老子的养生思想。认为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在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论文认为,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老子养生思想的原则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委曲求全,大巧若拙。顺其自然,健康长寿。其具体方法有:至虚守静,终身不殆。意守一窍,排除杂念。闭目塞听,回光返照等等。 关键词:老子养生思想源头原则方法现实意义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理论和方法。我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深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养生文化相比,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其中的养生观点更是中国养生理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就《道德经》的养生思想做些粗浅分析: 一, 老子养生思想的源头: 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易经》最初的东西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东西。所以老子是先研究易经的源头,然后有大的领悟,又按周易的格式,写了一本《道德经》,从理的角度来讲解天道、人道。老子的《道德经》分成两部分,上卷讲天法道,下卷讲人心德。而《周易》的格式也是一样,上部分讲天体演变过程,下部分讲人类的演变过程,所谓的“易”,就是演变的意思。因此,《道德经》以其独特的思想注解了《易经》的最高境界----人道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是以《易经》一书为基础,以阴阳相生相克之道为原则写的《道德经》。主要是以天体运动规则为核心,提出人的心境修炼、处事之道的一本书。应该说,《道德经》无处不蕴含着《易经》中的自然规律和哲学思考,比如说阴阳学说:有阴便有阳、有阳便有阴、阴阳相生相克等,也即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物极必反等。 二,老子养生思想的原则: 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在《道德经》第44章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认为,生命比名利和财富更为可贵。过多的贪欲必定会造成极大的耗费,过多的贮藏必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招来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如能做到这些,就可以使生命安全长久。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一、对老子的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思想家,出生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后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德经》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伦理、心理、逻辑、医学、养生等诸多领域。《道德经》中心范畴是“道”和“德”,其中“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二、老子的基本思想 1.老子的世界观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是感觉不能把握的规律。老子思想讲究道法自然。老子曾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就是说道可以派生出万事万物,一切皆来源于道。还有“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路可以行走,但不是通常的走法。我觉得这句话的深意就在于人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处理事情,一种方法不行,就可以换一种方法,要懂得变通。有时候改变自已的思维,或许就是成功的开始。老子的世界观讲究道法自然,道是以其本来状态存在的,也顺其固有态势运行。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存在的客观性而且是有规律可寻的。 2.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矛盾又是相互转化的。老子有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就解释了福与祸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事物永远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也不要悲观丧气,而应坚定信念。同时老子思想也讲究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这也同样反映了辩证法的观点。 3.老子社会思想 在课上,我知道了老子提出过“大道废,有仁义”的社会思想,这句话的深意在于大道兴隆,仁义行焉,自然就不觉得有倡导仁义的必要;而崇尚仁义的时代,乃是社会道德危机的表现。返璞归真,百姓以真情实性行事生活是最大的善。这既是老子的社会思想,也同时反映了老子辩证法的观点。老子还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思想,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还有以民为本、清静无为,可以联想起汉初的统治者就采取这样的做法。“圣人常无为,以

庄子美学思想浅析

庄子美学思想浅析 摘要:庄子美学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自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资源,而且对整个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没有庄子的美学思想,整个中国美学思想及其发展是不完整的、残缺的和片面的。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由于《庄子》主要被世人以哲学著作称谓,因此,对于庄子的研究主要以其哲学思想研究为主。而其中的美学意蕴未得到有效的挖掘。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庄子美学思想的研究才真正进入自觉时期,并很快发展起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关键词:庄子美学思想道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回归天真本性的境界。庄子的美学思想基于“自然”,指向自由。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视为天地万物最高形态的大美,认为人应超越物质的我、欲望的我,回归自然,才能逍遥地游心于道的境界。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游”、“真”、“心斋”、“坐忘”、“物化”等系列范畴,阐述了对有用与无用、道与技、言与意等关系的重要看法。庄子的哲学具有浓郁的美学色彩,徐复观先生认为庄子的思想“本无心于艺术,却不期然而然地会归于今日之所谓艺术精神之上”,在中国艺术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游”的概念及所处环境分析 游戏之“游”,这主要表现在庄子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上,表明他对所游对象所抱的漫不经心,无所谓,甚至戏弄的态度。庄子之“游”是重在“游心”。所谓“游心”,表明庄子之“游”是精神,内心之“游”。这也充分说明庄子之游的主体是心灵,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中遨游,因之“游心”指心灵的自由,精神的自由,也说明庄子之游是虚游,正所谓“虚而遨游”。 二、道——庄子美学思想的核心 与老庄学派的祖师爷老子一样,庄子也以“道”作为其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反复加以描述和赞颂。但庄子所说的“道”既不是宗教中的神祗,也不尽同于柏拉图式的绝对理念,而是带有某种泛神论色彩的无限性实体。“道”的原义是道路。首先把“道”引入哲学领域,用它表示宇宙本体的是老子。老子曾用“恍惚”、“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来界定“道”的形态,以致引起人们理解上的不同。不过,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这就是“道”的自然无为,先天地生,为万物母,无为而无所不为。从这里生发开去,老子产生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观,素朴、少私寡欲的人生观以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文艺思想。这充分表现了他对社会、人生、文艺的主观体验,它表明关键在于人自身的作用。庄子深受老子影响,不过他不重视“道”的存在形态,而是著力领悟“道”自然无为的精神。 三、自然为美

老子的美学思想

《老子》美学思想的三个本原要素 [关键词]名;象;道 《老子》美学思想的道学性质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论证,本文试图从《老子》美学的三个本原元素:名、象、道的分析和推论,宏观展示老子“为道”美学的基本构架。 名,无名:命名的限度 《老子》美学思想的发端性的元素首先肇始于对名的范畴的深入辨析,这一点很少得到已有《老子》美学研究的特别关注。《老子》第一章集中讨论了名的问题,提出“名可名,非恒名”的名学判断,影响深远。在同一章再次提出“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进一步揭示名的内部构造和理性层次。说名无论有、无都是一种原始元素,这就在本原之名与命名之名之间建构了分界线,这种界线规划出一种形而上学要素。 对本原之名和命名之名的分梳立论出于一个著名的定义,这是《老子》一书对美学核心问题即人的问题的追问,也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这一定义就是对人这一万事万物美的核心的规定和命名,《老子》认为人是“有身”之物,因为人有患难;同时,《老子》又断言人是“无身”之物,因此人终能逃脱患难。同情地理解,《老子》为人设定“无身”的规定是其“为道”哲学的必然设定,在“为道”哲学的框架内,《老子》影响中国文化发展走向的“上德”论、“自然无为”论、“至和”论和“天道”论等观念得以确立,因此,人的“无身”规定牵掣着众多关键理论基地的建构和实效问题,而这一人的规定本质上又和对人这一特殊存在物的命名有关。一般理解,名或命名本质上是一种名实配称的表象关系,这种关系的展开过程将一个事物表象为一种对象,并使得两者配称无误。在名的内在规范中,命名中的要素有时候是不一致的关系,出现名实错位的悖论。如人是“有身”之物和人是“无身”之物同时发生在一个命名过程和同一个名中。从一致关系、名实配称的角度来考量,在一个命名活动中的种名和它的属名是配称的,如果不配称就意味着论证中的悖论的不可避免。在人是“有身”之物中的人与他的属名有身、有生物之间实现着名实配称。在人是“无身”之物的命名中,人这个种名与他的属名无生物之间缺乏配称关系。《老子》一书坦言人的规定性中的这一悖论,相对而言,回避这一悖论比直面这一悖论来得更容易,但是那样,《老子》一书的历史价值将会降低,老子美学思想的原始地基也将无从建基。《老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结构正是肇始于这一辩难,因为美学意义正是悬浮于名与无名两种概念和生存样态对局错落的剧烈张力之中。从“有身”之为到“无身”之“无为”的身存样态必然抽象出一种名与无名之间的紧张对局,然而,有名和无名在同一个名中确立自身的圆融并存正是一个有待求解的哲学问题。 大象无形:观象的审美意义 对于人的基本矛盾,《老子》提出一种本原语境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同时又衍生出《老子》美学思想的另一本原元素:象。 人是“有身”和“无身”之物这一命名的实义法则源于《老子》的“有名”和“无名”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一、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事物的运动变化思想。 主要体现在老子的?道?所具有的功能方面。?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事物的产生、运动和变化,都是?道?作用的结果。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章)。对这句话中的?一?、?二?、?三?的解释,可以这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原始就是一,故一亦可称为道。一与道并生,大道即大一,有一即有道,有道即有一。故既言‘道生一’,又言‘道立于一’。道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气、阳气和气,三气产生了万物。? (二)关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观念。 《老子》一书用了几十个概念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立。例如:有无、多少、大小、长短、轻重、高(上)、左右、前后、正反、静躁(动)、刚(坚)柔、强弱、祸福、荣辱、有余不足等等。老子用了如此多的概念去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足见老子对事物的矛盾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见。更重要的是,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而且对这种矛盾的关系进入了深入的阐述。老子对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分析。 (三)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 他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对的。他说:?唯之与阿,想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这段话意思是说,是与非、善与恶相差不远,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可以转化的。老子还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实,以说明矛盾转化的普遍性和决定性。如他说:?个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衿者不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翘起脚跟是不能长久站立的,跨越前进的人是走不远的;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人,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持的人反而不得长久。总之,老子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实现象进行了抽象,对矛盾转化的普遍性作了很好的概括。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老子小国寡民思想分析

老子“小国寡民”思想分析 历史上对老子的“小国寡民”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理解。学界的主流认为,“小国寡民”描绘了老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提倡的一种以农业自给为基础的的村落社会,是历史的倒退。笔者认为,“小国寡民”并不是和“大同社会”一样,在描绘自己的理想社会而是在阐述一种政治术,即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而已。这种结果也许并不是老子的理想社会,就如同现在的人们不可能想要倒退回几十年前的生活。不过为了稳定社会,不得不采用的一种手段而已, (一)“小国寡民”的理解 关于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的论述原文如下: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对于“小国寡民”的解释,按照语法来分的主要有两种,第一,把国和小当做形容词,国(这里的国指的是诸侯国)很小,民很少,表示的是国小民少的一种状态。第二,“小”和“寡”动词,理解为动词时又有两种解释。一把“小”和“寡”理解为“使…小”和“使…寡”,意思就是要减少国的规模和减少民的数量以达到小国寡民的状态。二是把“小”和“寡”理解为“以…小”和“以…少”,意为不管国的规模有多大,民的数量有多少,都要把国和民看得很小,都要当做一个小国来治理。如果取前两种解释,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都认为“国家要小,民要少”,代表着一种复古的历史观,代表着一种理想社会。但是如果取最后一种解释的话,即使不论邦国的规模有多大,都要把国和民当做很小。那么“小国寡民”就是一种统治术了。笔者认为,最后一种解释最为合理。理由如下。 其一,对“使”字的理解,如果老子只是想表达一种社会理想的话,绝对可以把文中的“使”去掉,但是原文竟然用了三个“使”字。这已经能初步说明,原文并不是在表达一种社会理想。哲学家刘笑敢先生也看出了“使”字的不妥之处,他认为:这三句话的“使”字都有假设的意味,可见本章内容并不是对既有事实的描述,也不是正式提出一个成熟的思想方案,所表达的不过是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愿望而已。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使”和理想社会的矛盾了。但是这样理解还是有问题的。第一,如果理解成为“假如”“即使”的话,那“使”和“民复结绳而用之”就不是很搭配了,而且和“小国寡民”主题论述也有些偏差。第二,先秦秦汉一般很少用“使”表假设,一般用“向使”来表示。所以,笔者认为,“使”字应该解释为“奴役,使得”才比较合理。所以这里能进一步说明,“小国寡民”并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摘要:庄子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以自然之美、虚静之美、自由之美等多重美学思想的内涵,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庄子美学思想内涵及特性的分析,凸现庄子的美学人生,丰富人们的审美观,使人性更纯洁、人格更完美。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师承老子,以“道”的自然无为的特征作为他人生审美境界的最高理想。他以冷峻和超越的审美目光透视了人生的历程,其追求的人生是自由的人生,也是审美的人生。生命的自由与审美的超越在他那里是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其所论所述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 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及其丰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之美 “道”既是庄子哲学的灵魂,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属。庄子认为“道”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无为,《在宥》篇曰:“无为而尊者,天道也。”《田方子》曰:“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天地日月的自高、自厚、自明是道的自然无为本质的体现。因此以自然为美,他把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视为最高最纯的美。《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庄子认为天地本身所具有的美即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美。世间一切方圆曲直,皆为自然天成,未经雕凿的自然之美是美的极致,《刻意》曰:“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可见庄子论美,力主自然,追求本真。” 庄子以自然为美,因此他从根本上肯定了美与真的一致性。《渔父》中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泥。”“真”是一种与世俗之伪相对立的自然而然的天生本性,是人与天、物与我达成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在《应帝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此寓言的真实含义在于“真”是浑沌的精神实质和本源,而儵与忽为浑沌凿七窍的行为破坏了浑沌的本来面目,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生命,最终导致了浑沌的死亡。所以庄子在《秋水》篇中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以人灭天的做法会使自然丧失其本性,而毫无美可言。正如庄子在《天应篇》中的所讲述的“丑女效颦”的故事,西施病心蹙眉被视为美,而丑女仿效西施病心蹙眉却被邻里视为丑。以庄子的审美尺度,西施之美本自然,病心蹙眉也出于自然,故美得有理;丑女之丑本为天生,也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如《德充符》篇中的哀骀它一样,但丑女因为“彼知宾美而不知宾之所以美”而忸怩作态、弄巧争美,不但不美,由于掩盖了自然面貌,反增其丑。可见庄子美学思想内涵的核心就是自然之美和本真之美。 (二)虚静之美 “虚静”是庄子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庄子看来,这是作为生命底蕴的气的一种本原状态。每当庄子谈到“至人”、“圣人”、“神人”这些理想人格时,总在突出他们的特征:不待于物,不害于物。“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庄子在《齐物论》里讲至人神妙之处时的描述。在这种状态中,一个神全形具的至人,虽涉及到世界万物的变化,对于利害、生死却能超然物外,虚怀若谷。在自然中,虚意味着无,在精神上,便是一种“心斋”。在《人间世》中,叙述了颜回向孔子请教心斋的故事,孔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里,庄子乃是借孔子之口,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最高境界视为以气合气,这种境界便是虚,便是心斋,而它的特征乃在于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一、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事物的运动变化思想。 主要体现在老子的“道”所具有的功能方面。“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事物的产生、运动和变化,都是“道”作用的结果。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章)。对这句话中的“一”、“二”、“三”的解释,可以这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原始就是一,故一亦可称为道。一与道并生,大道即大一,有一即有道,有道即有一。故既言‘道生一’,又言‘道立于一’。道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气、阳气和气,三气产生了万物。” (二)关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观念。 《老子》一书用了几十个概念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立。例如:有无、多少、大小、长短、轻重、高(上)、左右、前后、正反、静躁(动)、刚(坚)柔、强弱、祸福、荣辱、有余不足等等。老子用了如此多的概念去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足见老子对事物的矛盾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见。更重要的是,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而且对这种矛盾的关系进入了深入的阐述。老子对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分析。 (三)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 他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对的。他说:“唯之与阿,

想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这段话意思是说,是与非、善与恶相差不远,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可以转化的。老子还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实,以说明矛盾转化的普遍性和决定性。如他说:“个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衿者不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翘起脚跟是不能长久站立的,跨越前进的人是走不远的;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人,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持的人反而不得长久。总之,老子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实现象进行了抽象,对矛盾转化的普遍性作了很好的概括。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老子不仅认识到了矛盾的普遍性,还猜测到了在矛盾转化中的某些变化过程。如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在此老子以树木的生长变化,高台的修筑,千里的远行等等为例,说明了事物的变化时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数量的变化,还包含着一个逐渐的质变过程。老子还将矛盾转化的思想应用于人生,说明人应该如何处事。总之,老子运用矛盾转化的辨证观点,提出了一套处世哲学。不论我们如何去评价这一套处世哲学,都不能否认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甚至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哲学的实践性。 二、老子辩证法思想的特点 老子辩证法思想特点之一是,他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指出了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是一种合乎规律的运动。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命题的完整意思是这样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在这里,“反”有两种含义:一是对立的含义;另一个是转化的含义。这两者都是“道”的运动。接着老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就是说,宇宙万物也是通过它自身反面作用

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

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 老子的“小国寡民”在《道德经》第八十章明确的提出。“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这样的“小国没有多少人,即使有武器却不用,使得人民重视生命而避免流动。虽有船车,没有地方乘用它;虽有兵甲,没有地方陈列他们;使得人民重新又回到结绳记事的年代。满意他们的饮食,喜爱他们的服装,高兴他们的风俗,安于他们的居处。邻国相互眺望,鸡犬的叫声彼此都听见,人民活到老死都没有相互往来过。” 然而对于老子这种“小国寡民”的思想,我们的先辈们很多人对此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其中主要的观点有以下3种。 其一为持基本否定态度。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范文澜,白寿彝等先生。在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中说道:“道家的政治思想,是主张奴隶社会向原始社会的逆转。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对原始社会的向往。”他们将老子的“小国寡民”界定为洪荒未来的原始社会,从而对此持基本否定态度。 其二为持半肯定半否定的态度。这种观点则以任继愈先生为代表。他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中说“老子提出的解决反感错了,却不能说老子对不合理现象的攻击也错了。”这也就是说老子批判现实社会是对的,但是提出的“小国寡民”思想确实错误的。 其三为虚化小国寡民思想的实质内容。冯友兰先生提出“《老子》第八十章所说的并不是一个社会,而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而我认为“小国,寡民。”这四个字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十分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老子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思想理念。 理解的关键是把握好“小”和“寡”这两个字。我认为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把这两个字用作使动词,也就是使……变小,把……看得很少的意思。 就是把大国家当作小国家一样来进行治理,把较多民众当作较少民众一样来进行管理。而在古代,大国与小国的区别,主要是指土地疆域的大小,一寸土地可以认为是小国,一尺土地可以认为是大国。但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应该同样地对待。不能因为国家大了,就把它人为地分成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政策。如果将大国分而治之,厚此薄彼的话,就会出现地方与地方之间的不平衡,从而产生各种矛盾与纷争,最终导致天下大乱。 所以,无论你拥有多大的国家,你都应该把它当作小国家一样,采取相同的政策来进行治理,这样才能现实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就是老子“小国”的理念。 同样道理,既然所有人都是大王的臣民,那作为大王来说,十个民众与一百个民众也是一样的,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去关爱和保护,从而减少民众之间的矛盾与纷争,使民众能够

老子的美学思想

今天有妹妹问我一个题目“老子的美学思想”,这种题目属于开放性的题目,不能说很难,或者很容易,怎么样才能答的比别人出众才是最主要的。如果准备这个题目,图书网能找到的话可以看下李天道的《老子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阐述的特别好。另外答这种题目的话,比如老子,以辩证观论真善美,追求道法自然,自然为美的美学精神,对庄子思想的影响和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起到重大作用,还有他提出的“有无相生”“道”“气”“象”“玄妙”观,都是中国古典美学或者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理论和范畴。多百度一下,看看一些优秀的文章是怎么写的,什么视点。我登一篇网上找的,大家参考,类似的方法,自己去找。系统一下考试写上两三页还是不难的。 《老子》美学思想的三个本原要素 [摘要]《老子》一书提出命名问题,命名问题就是一种名实配称关系。在名实配称关系中,名为自身真实性立法。在一种非配称的语境中,相对于名,象的审美意义被提出,由此,《老子》美学堪称一种观象的美学。“为道”的美学为名与象的结构性错位提供一种比肩栖居的和谐园地,从此全新的本原要素检视《老子》美学,《老子》美学思想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对个体自由意义的理性追寻。 [关键词] 名;象;道 《老子》美学思想的道学性质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论证,本文试图从《老子》美学的三个本原元素:名、象、道的分析和推论,宏观展示老子“为道”美学的基本构架。 名,无名:命名的限度 《老子》美学思想的发端性的元素首先肇始于对名的范畴的深入辨析,这一点很少得到已有《老子》美学研究的特别关注。《老子》第一章集中讨论了名的问题,提出“名可名,非恒名”的名学判断,影响深远。在同一章再次提出“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进一步揭示名的内部构造和理性层次。说名无论有、无都是一种原始元素,这就在本原之名与命名之名之间建构了分界线,这种界线规划出一种形而上学要素。 对本原之名和命名之名的分梳立论出于一个著名的定义,这是《老子》一书对美学核心问题即人的问题的追问,也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这一定义就是对人这一万事万物美的核心的规定和命名,《老子》认为人是“有身”之物,因为人有患难;同时,《老子》又断言人是“无身”之物,因此人终能逃脱患难。同情地理解,《老子》为人设定“无身”的规定

浅析庄子思想

浅析庄子思想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是最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而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一、自然天真之美 人们常常提起庄子,就和“消极出世”“逃避现实”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庄子》一书中,虽然没有专门阐述艺术问题和美学问题的篇章,对于美的问题,庄子也没有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庄子往往用许多具体生动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阐明他的哲学思想表明他关于美的见解。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继承了老子这种自然观,并将老子创生万物的自然之道引向人生,通往自由的审美境界。“道法自然”就是《庄子》一书最核心的主题,意思是:道效仿它自己的样子。“道法自然”对万物来说就是物法自然,天地万物都自然而然地顺着自己的本性变化,顺循大道而行。因此,庄子的美学思想以自然为宗,其自然观普遍地表现在对天地万物、人性、艺术的看法之中。他认为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是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彰显为至高形态的“大美”;对于人性而言,“自然”体现为真诚无伪的本性,它需要战胜欲望、摆脱礼俗而返朴归真;对于艺术而言,“自然”则体现为“技进乎道”,是经过依乎天理的艰苦修炼而达到的自由境界。 首先,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之道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庄子连用“大美”、“明法”、“成理”赞叹“道”在无为中所自然彰显的最高境界。。“道”是宇宙天地的本体和生命。天地有造化之美,美原因乃是万物有自己的本根,这万物的本根就是天地之道。道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自然万物是道的显现,也是美的源泉。庄子在强调保持自然本性的同时,也强调了自由,强调了真美与自由的统一,没有自由,就谈不上自然本性之美。在这里,庄子以“道”的立场破除了以人为中心的狭隘实用的立场。 其次,人性的自然之道体现为去伪存真,回归天然本性。庄子认为,人本与宇宙精神契合无间,与万事万物浑然无分,可是由于世俗的障蔽,使人异化。自然之美是人工所无法比拟的,自然和大道赋予了万物一切禀性,使万物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华丽有质朴,有长寿和短命。所以我们眼中的世界才会如此的美丽多姿,万物都独有其魅力。倘若用人为地智巧使万物的禀性都一样,那就是太不明智了。在现实社会中,大多人或追名逐利,或规于仁义,皆因“有为”而被万物所累,从而丧失其本真,漠视其生命。看看我们身边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美体美容术如隆鼻隆胸风靡世界,到处砍伐树木、填整土地盖房子的现象,海洋鱼类的稀少、河流的污染等等。这些都是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原本“无为的自然”才造成的。本来我们与自然和谐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着,但是我们却破坏了这种“和”

浅谈老子文学批评思想

浅谈老子文学批评思想 内容摘要:《老子》是先秦时期的一部著作,但其中也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学批评思想,从老子的文学批评思想理念上看,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有辩证趋反、自然无为等理念,这些理念也同时反映老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即从批评对象的相成和相反的角度、自然而不加入人工的态度上显示其文学批评的基本思想倾向,其“大音希声”、“信言不美”则直接反映了他的文学批评理念。从老子的文学批评方法上看,其方法也与其哲学理念相联系。老子哲学的最高境界是“道”,为了实现“道”,达到“道”的境界,老子十分重视虚极静笃、抱一守中、德善德信、正言若反等方法,而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这些方法用于文学批评也是十分中肯的。 主题词:老子哲学理念文学批评思想关系 《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言论和思想,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反映道家思想的哲学著作,但其中也包含了老子的文学批评思想,是我们研究老子及道教文学批评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老子》,正是蕴含在其哲学思想的文学批评的观点,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不可估量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辩证趋反 辩证思想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占重要的地位。老子的辩证思想导源于《周易》,但比《周易》更加明朗化和系统化。老子辩证趋反的哲学思想体现在文学批评中,则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从批评对象

双方对立统一的角度提出其批评理论。比如老子对美和恶、善与不善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老子认为世间美的东西和恶的东西是共存的,善和不善的东西也是共存的,没有美,也就无所谓恶,没有善,也就无所谓不善。美与恶、善于不善是相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因此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评判,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不应该偏重一方而轻视另一方。二是从批评对象对立双方相反相成的角度提出其批评理论。一方面,老子认为,事物达到极致,就会以相反的形态表现出事物发展的更高境界。另一方面,只有抓住事物相反方面,才能达到最佳的批评目的。” 2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之一。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在老子的宇宙观里,把“道”看做是宇宙生成的本原,一切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老子自然无为哲学思想体现的文学批评上,就是强调一种完全顺应自然的批评理念。在老子看来,客观事物,包括文学作品,以一种自然状态呈现出来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一旦加入了人工雕琢,就会损害其自然状态,破坏其内在的美质。同时,老子也认为,批评要有群众性,不要以自己的欲念为出发点,“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文学批评如果失去了群众性,那么,它的存在价值也就很值得怀疑了。 3大音希声 老子哲学的最高境界是“无”。在老子看来,“无”可以看做事天地万物的原始。老子“大音希声”的文学批评理念,正是在这样的哲

浅析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合理性

浅析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合理性 社会学院08历史刘雅婧0803401028 内容摘要:我们通常说老子的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而无为而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小国寡民”思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小国寡民”采取的是一种批判的态度。但是当今的学术界正在重新的评价与定位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本文将通过分析老子其人,确定老子生活的时代,将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放到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中去,分析其合理性。若用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关键词:老子;小国寡民;合理性。 提到小国寡民,很多人会很快的联想到古希腊的城邦制度。而这并不是古希腊人的独创,在《道德经》中,老子就曾明确提出过“小国寡民”的思想。对“小国寡民”思想的评价,历代学者都有着不同的阐述。笔者认为,要真正理解老子“小国寡民”思想,首先就必须搞清楚一个问题——老子何其人也? 一、老子其人 老子堪称先秦诸子中身世最不明确的一个思想家了。下面我们就通过目前所能掌握的史料对老子的身世做一个分析。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对于老子身世做了这样的记载: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1 在这里,司马迁也搞不清楚到底哪一个老子才是真正的老子,因此他就把他知道的三个老子都下了出来。对于一个司马迁都搞不清楚的先秦人物,我们又将如何来确定他的身份。笔者认为,首先,通过“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断出周太史儋不是老子。“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件,通过张松辉先生的研究,在韩愈之前是没有人提出过质疑的,就连韩愈在《原道》之中所提出的质疑也更多的是处于一时的激愤,而不是冷静思考之后的结果。2并且在1973年出土的《文子》残简中有着“孔子问道,老子曰:“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正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容,道将为汝居。”3”因此我们说“孔子问道于老子”这样一个事件是可信的。那么在孔子死后百余年才出生的自然不可能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老子。 其次,老莱子是不是我们所说的老子呢?我们也有证据证明老子和老莱子其事实上是两个人。首先,在《庄子》中,有关老子的记载有20条,都呼为老聃或老子,另有一条关于老莱子的事,说明在庄子那里,老子和老莱子是两个人。其次,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孔子之所严事:与周则老子;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4因此我们可以说老子和老莱子是两个不同的人。从而,我们得出结论,我们这里讨论的老子,就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的,李耳。 二、老子的生活的时代 前文中,我们确定了老子其人,便也相应的确定了老子生活的时代。老子是春秋中期的人。那么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呢?春秋时期原来的井田制几乎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经济基础的改变促进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在政治上,分封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诸侯国不再听周天子的号令,争霸战争十分激烈。

浅析老子的设计美学思想

浅析老子的设计美学思想 Talking about of Lao Zi’S Design Aesthetic Thought 摘要:自后现代主义出现后,人们越来越要求产品具文脉性、文化性,讲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的融合。于是,越多越多的设计师把目光投向了本土的传统文化上。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道法自然、有无相生、虚实相生、意象等思想为中国现代设计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有无相生;设计美学 Abstract:After the modernism, the people request the products to have the culture trait,contextuality and modern technology to intergration . Therefore, more designers play more attention to traditional culture. Lao Zi was our country ancient great philosopher and thinker, who proposed that the universe and people are one;the harmonious can exit;tao derives from the nature;ens gives birth to nonexistence ;emptiness produces solid as well as imagery and so on .Those opinions off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modern design esthetics references. Keywords: the universe and people are one;the harmonious can exit;tao derive from the nature;ens gives birth to nonexistence ; design aesthetic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奠基者。老子的主要思想中审美和设计的论述虽不多,但却蕴涵诸多设计美学思想,至今仍可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此外,老子有关哲学和社会人生问题的许多一般性命题,虽然不是直接论述设计问题,却对现代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老子“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设计美学思想 老子认为纯自然的状态是人类理想的状态,自然无为的原则是治理国家社会,使社会摆脱文明带来的种种灾难的惟一有效的途径,因此老子就把“无为而

庄子美学思想

虚静 一、中国古代文论概念。“虚静” 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所以“虚静”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二、中医名词:心无旁念。《素问·脉要精微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虚静的解释 “虚静”是自然的本质,是生命的本质,亦是艺术的本质,从而“虚静”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所需要的一种必要的态度。“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胸襟宽大得像山谷一样宽广。形容非常谦虚,能容纳很多意见。谷:山谷”。 浅谈“虚静” 从远古至今,中国艺术已经有数百万年的历史,在这艺术发展的岁月长河中,上一眼望去,似乎不见源头;下一眼望去,好像永无尽头。如若对中国的艺术思想进行探源,那么老庄“虚静说”的提出和发展,则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其认为“虚静”是自然的本质,是生命的本质,亦是艺术的本质,从而“虚静”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所需要的一种必要的态度。正是无数的中国艺术家通过对这种态度的内心关照,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从而使艺术回归到生命和自然中的本质状态,从而在艺术长河中激起了无尽美丽晶莹的浪花。 一、老庄“虚静”学说的产生 早在先秦时期,老子提出了道家修养的主旨为“致虚极,守静笃”。他认为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的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最后总会回复到根源,而根源则是最“虚静的”,从而认为“虚静是生命的本质”。因此人们要追寻万物的本质,必须达到“无知、无欲、无为、无事、无我”的状态,回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老子把“虚静”作为一种人生态度还提出了“涤

除玄览”观点,他认为只有排除一切杂念,让心灵虚空,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澄明,才能以更明了的目光去观察大千世界。 此后,庄子在吸收老子“虚静”思想的基础上,对老子有关“虚静”的论述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他指出要达到“致虚守静”的境界必须做到“心斋”与“坐忘”,庄子认为“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在庄子看来人要达到“虚静”的境界必须忘了世间万物,忘了自己的存在,远离世俗切利害关系,不受私欲杂念干扰,以无知、无欲、无求的心态去感受世间的“道”达到物我同一达到“物化”的状态,才能真正的体会自然,认识自然,创作出真正与自然相通的艺术作品。 (颜回说:“我没法提出更好的主意了。请问先生有什么好方法?”孔子说:“先斋戒,我再告诉你。有心去做事,难道容易吗?太容易了,就不合自然之理了。”颜渊说:“我家贫困,已经好几个月不喝酒、不吃了。像这样可算得上斋戒了吧?”孔子说:“这叫做祭祀之斋戒,并非心斋。”颜渊问:“请问什么是“心斋?”孔子说:“你致志专心,不是用耳听而是以心去体会;非以心去体会而是以气去感应。耳的作用止于听觉,心的作用止于感知。气呢,虚空而容纳万物。惟有“道存在于虚空之中。虚的心境,就是‘心斋’”。)《庄子?人间世》心斋译文 “心”的自由是一种空明灵透的心境,这种心境用庄子的“道”来理解,便是“玄虚”之“虚”。庄子在《庄子?人间世》中借颜回孔子的对话表达出白己对心的观点。孔子认为,这仅仅是祭祀的斋戒而不是心斋。庄子通过孔子之口说出,所谓斋,就是虚静。“虚者心斋也。”在庄子看来,对物的认识要用心去体会,心的作用源于感知,感知源于气的感应;而气,则是虚空而能容纳万物。因此,庄子能“我以为妙道之行”在“游乎尘垢之外”,即体悟妙道的途径,要求心神遨游于尘俗之外。 (南伯子葵问女偊:“您的年龄很大了,可是神色却像小孩子,奥妙在哪里呢?”女偊说:“我悟得了道。”南伯子葵说:“道能够学得到吗?”女偊说:“不!不行,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