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德经》第80章 小国寡民 原文释义解读

《道德经》第80章 小国寡民 原文释义解读

《道德经》第80章 小国寡民 原文释义解读
《道德经》第80章 小国寡民 原文释义解读

第80章小国寡民

【原文】

小国寡民①。使②有什伯之器③而不用;使民重死④而不远徙⑤;虽有舟舆⑥,无所乘之;虽有甲兵⑦,无所陈之⑧。使人复结绳⑨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⑩,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释】

1、小国寡民:小,使……变小,寡,使……变少。此句意为,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

2、使:即使。

3、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伯,意为极多,多种多样。

4、重死:看重死亡,即不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事。

5、徙:迁移、远走。

6、舆:车子。

7、甲兵:武器装备。

8、陈:陈列。此句引申为布阵打仗。

9、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以绳记事。

10、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

【译文】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

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导读】

这是老子理想中的“国家”的一幅美好蓝图,也是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农村欢乐图。老子用理想的笔墨,着力描绘了“小国寡民”的农村社会生活情景,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这个“国家”很小,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村庄,没有欺骗和狡诈的恶行,民风淳朴敦厚,生活安定恬淡,人们用结绳的方式记事,不会攻心斗智,也就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远徒谋生。老子的这种设想,当然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解读】

老子在本章的文字中塑造了一个他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一个小国寡民的乌托邦。这里国家不大,人民稀少,生活资料充足却不奢侈,百姓安逸却不沉湎于享乐,国与国之间相邻,却没有争端。在这里百姓饮食甘甜,服装美好,居所安适,可以说是乐生安死,无忧无虑。

然而,也有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是一种倒退,认为这是消极的复古,甚至认为老子希望人们“老死不相往来”是一种反社会的思想。这其实都是断章取义,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老子之所以构建出这样一个乌托邦,是因为看到了当时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的现实。他一方面将现实和理想对比,通过理想中的美好来反衬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黑暗和邪恶——这一切都是因为统治者不知道爱惜百姓、肆意妄为造成的。从而告诫统治者应采取无为而治的治理方式,不可任意干扰残害百姓。另一方面,他通过“小国寡民”的理想状态,希望能转变统治者争强争霸、武力扩张的错误观念。希望他们不要贪多求大,而是将教化百姓、爱惜百姓放在首位。

同样“老死不相往来”,在老子的语境中并不是要人们断绝和其他人的关系,而是大家都安居乐业,过着衣食充足的生活,没必要互相往来、互相打扰。

老子“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乌托邦理想既不反动,也不落后,而是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对现代的社会建设、城市规范、资源分配都极具参考意义。

【哲理引申】

老子塑造了一个“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这里“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数千年来不知引起了多少文人的幻想,从《列子》中描述的华胥氏之国,到《聊斋志异》中刻画的神仙居所,人们一直在寻找一个没有战乱、纷争的社会。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最著名的大诗人,他是东晋大司马陶侃的后人,少年之时即抱有“大济于苍生”的宏伟愿望,可惜当时政治混乱,礼乐崩乱,陶渊明空有一腔抱负,却完全无法实现。开始,他做过州县里的小官,但其性格耿直、清正廉明,对污浊员m的官场氛围十分厌恶,不愿意屈膝权贵,因此仕途坎坷。

为了生存,也因为理想还没完全破灭,陶渊明在义熙元年(405年)最后一次做官,出任彭泽令。此时,他已过了“不惑之年”。但倔强的性格和正直的为人让他当官后与周围环境显得格格不入。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同僚们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感慨道:“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从此永远脱离了官场。

在归乡之时,陶渊明写下了著名的《归园田居》,显示了自己宁愿贫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由于农田受灾,房屋又被火烧,他的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向世俗低头,甚至连江州刺史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看重他的才华,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拒绝了。

陶渊明并非悲观厌世,他在自己的文章中构建着自己的理想社会,追求着自己的人生梦想。受到老子思想的启发,他在《桃花源记》中塑造了一个与世隔绝、淳朴安详的小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几乎是对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的详细描述。

然而,这么一个美好的地方却“不复得路”、“遂无问津者”。也许这正是陶渊明的感悟,正是他心中的悲哀。桃源这样的理想所在只能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在欲望肆虐、贪虐横行的当时,根本无法实现。陶渊明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人世。然而,他笔下的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桃源,却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一处灵魂的寄托。李白《古风》诗曰:“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杜甫《北征》诗说:“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明代张煌言《赠卢牧舟大司马》诗:“并州正有来苏望,忍说桃源可避秦。”桃花源便是陶渊明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里不仅有恬静、安宁的生活,也有独立、自由的人格,它让千百年中的理想者在此休憩心灵,在此获得慰藉。

老子“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中可能很难实现,但老子所提到的美好品质——不争守下、戒骄戒躁、寡言厚德等,都是人们可以亲身践行的。只要努力做到如此,何处又不是桃源呢?

道德经中的成语和释义

1.玄之又玄 原为道家语,形容道的微妙无形。后多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出处《老子》第一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天长地久 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3.上善若水 善:最完美;指的是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细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金玉满堂 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5.视而不见 看它,却看不到;听它,却听不着。原是老子用来描述“道”的语言,说明“道”幽而不显,是无法用人的感官去把握的。后来指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用来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老子》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6.微妙玄通 微妙:精微奥妙。精微深奥而灵通的道理。 《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7.见素抱朴 现其本真,守其纯朴。谓不为外物所牵。语出《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明智。 9.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为的。万物恃道而生,万物之所为即道之所为,故道虽无形,却可有为。 10.若存若亡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11.大器晚成 原意“铸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钟)越晚成型。”喻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 12.进道若退 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出处《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13.大音希声 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14.大象无形 "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最白的东西好象是污浊的,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 15.知足不辱 懂得满足才不会受到屈辱。《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全文解释

《道德经》全文解释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明确定义的名), 非常名(非真正意义上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 有名万物之母(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因此常用无意识以发现其奥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常用有意识以归属其范围)。 两者同出异名(两种思维模式同出自一个地方但概念却不相同),同谓玄之又玄(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关窍)。 众妙之门(它是打开一切奥妙的不二法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 斯恶已(是因为丑恶的心灵在作崇); 皆知善之为善(皆知善之所以为善), 斯不善已(是因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无相生(因此而产生了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是以圣人(但是圣人), 处无为之事(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 行不言之教(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 万物作焉而不辞(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为而不恃(竭尽全力而不自恃已能), 功成而弗居(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为弗居(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 是以不去(所以他不会失去什么)。 第三章

不尚贤(不刻意招贤), 使民不争(使民众不去争名); 不贵难得之货(不稀罕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使民众不为盗)。 不见可欲(不见引发欲望的根源), 使心不乱(就不会产生动乱的动机)。 是以圣人之治(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 虚其心、实其腹(普及虚心、养身的道理), 弱其智、强其骨(宣传弱智、强骨的好处),【注:弱者道之用】常使民无知无欲(常使人民深刻感悟无知无欲的益处),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无用武之地)。 为无为(以无为的境界处理政务), 则无不治(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理由)。 第四章 道冲(道似一个器皿), 似万物之宗(好像万物的根源), 渊兮(它浩瀚无边啊), 而用之或不盈(永远取之不尽)。 挫其锐(压制锋芒), 解其纷(解脱纷扰); 和其光(和顺光辉), 同其尘(混同尘垢)。 湛兮(高深莫测啊), 似若存(好像无处不在)。 吾不知谁之子(我虽然不知它的来源), 象帝之先(但它却先于上帝)。 第五章 天地不仁(天地超越仁的概念), 以万物为刍狗(任凭万物像草狗那样自生自灭); 圣人不仁(圣人超越仁的概念), 以百姓为刍狗(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天地之间的一切生命), 其犹橐龠乎(犹如风箱一样), 虚而不淈(虚空但无穷尽), 动之愈出(越动付出愈多)。 多言数穷(言多必然有失), 不如守中(不如抱心守一)。

老子道德经名言评析

老子《道德经》名言精选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 之为善,斯不善已。 2章——《道德经》第:“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翻译讲解】老子经常”这是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这样就有了不善。么样算是善,用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有些现在看起来合理的,有得则不是很合理。很显然,如果我们困在这样的逻辑中,不管我们作何种辩说,似乎都是徒劳。这个时候就需要“超越”。章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第2【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器小易满,海纳百川。浅陋的人居功自傲,做大事的人总是谦虚的。 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经》第七章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翻译讲解】 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看起来像是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人,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么能持续很久?、“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4 章8【翻译讲解】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处众人之所恶”千万不能理解为做为大众所厌恶的事情。这是用水来比喻,说明谦下不争的道理。因为自然之道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的,所以处众人之所恶并不意味着被损害,反而预示着“拥有”的到来。这是老子的道理。、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5 11章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翻译讲解】“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所以‘有'给人才有房屋的作用。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三个形象的比喻很好地说明了“无”的作用。但如“无”形的那部分很容易被忽视掉。“有”形的那部分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今也许人们对老子的这个比喻太熟悉了,所以往往又走到以“无”形来否定 1 “有”形的思路上。要知道,一个碗若没有那陶瓷的部分,便没有碗的概念。因此我们再用“相需为用”来概括这四句话。章、“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道德经》第615:“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翻译讲解】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跟这有相通的地方。当局唯有镇定沉怎样才能从混乱中找到头绪,者容易迷,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清”。着。言之易而为之难,需要静下来。章7、“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16:“‘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万物蓬勃【翻译讲解】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陈鼓应)不管我们怎么提倡超越,回到实际‘致虚'和‘守静'是比较实际的建我们总需要比较实际的措施。问题的时候,议,能做得来,但不是做做样子就好的,只有你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别人才能看得到你有超然的境界。章《道德经》第198、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

《道德经》对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启示只是分享

《道德经》对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启示

《道德经》对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启示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从过至今已经有了诸多的解读,但是事实却是,解读的人很多,真正去实践的人却是很少。老子的道德经很多时候并不仅仅只是从道德层面去解释和说明一些道理,更是从人性的角度去看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本文也是想从现代社会的诸多现象中去解读和归纳理解老子在道德经中的一些言论。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现代社会

《道德经》对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启示 中国的历史上,佛道儒三家并立,道家算是三家里相对影响较小的一个,也是在历史上没有影响朝代进程的一个。道家算是由老子创立,《道德经》更是大众读物,但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来看,道家的思想不适合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而且佛道两家都是出家人,讲究远离是非,无关俗世。出世之人,讲究清心寡欲,无关功利,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连寺庙里的和尚都没做到这一点,出世和入世,其实在现代社会看来,差别也并不是那么大。但是道家思想仍有其可学习之处,只是道教并没有很好的传承。佛教在唐朝达到一个高峰期,在这个时期,也是道家最为弱势的时期。而道教的人到最后多追求长生,炼制丹药,虽多为帝王所用,但跟平民百姓都没有什么交集,这也是为什么道教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名声不好的原因。尽管道家不像佛家那么声势浩大,却也出了诸如张三丰这样的名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影视作品里,张三丰在布道之时最常用的句子。 古人重名节,但是在历史中,我们看到的都是臣子为君主死节之时最常见的现象,何为名,但名节之重,似乎为生之根本,远胜事情本身的是非。然而,史书上所肯定的很多名,未尝不是错。名,有好有坏,但中国历史上为一己之名而在实质上贻害底层民众的人为数不少。试想古代那些功高盖主的将军们,帝王们,哪个不是踩着千万士兵的姓名而被人景仰。汉武帝远驱匈奴,文景二帝的励精图治休养生息所积累下的国力,损耗大半。汉军死伤几何,却无人在意。匈奴投降者亦被斩杀。文治武功,汉武帝已经成为正面角色。被称为

道德经全文及注释

道德经及全文注释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 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 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 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道德经名言解读

道德经名言解读 [标签:栏目] ,道德经名言解读 1、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道”永远没有名字可以形容,简单质朴,虽然小而不见,但是天下万物没有能让它屈服的。人生真正的快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难求,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守住简单、质朴,就会找回人生真正的快乐。 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上根之人闻道后,恍然大悟,马上身体力行,付诸实践;中根人闻道后,半信半疑,似懂非懂,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最后毫无所得;下根人闻道后,难以置信,置若罔闻,甚至大加嘲笑。如果让下根之人听了以后不觉得可笑的话,那就不是什么真正的道了。 3、见小曰明,守柔曰强。——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能够从事情的细微之处发现真理,才是明智的表现;能够坚守柔弱的信念,才能以柔克刚,成为真正的强者。 4、不自见,故明。——不自以为是,坚持己见,能听取别人的建议,就能正确客观的看清问题,这样才是明智。相反,愚蠢的人刚愎自用,受到别人一点点批评就会大发脾气,即使别人是对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也会反驳而不听取。 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体悟大道的人,知道无法用语言来准确描述大道的本质,所以就不说;能用语言描述出大道来的人,说明他还没有真正的体悟大道。放在生活中就可以这样解释:有智慧的人,一般不会轻易发言;随意发言的人,肯定没有智慧。 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再大的树木,也是从一颗小树苗开始长起来的;再高的塔台,也是用泥土一点点堆积起来的。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不断努力,哪怕每次只做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若能坚持不懈的做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想高人一等,脚跟离地,用脚尖站立的人,是站立不稳的;想迈开步子再大一点,把胯部打开的人,是无法走路的。人生

道德经读书笔记经典名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读书笔记经典名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读书笔记经典名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经典名句】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现代汉语解读】 道,看它又看不见它,这叫微。想听它又听不到,称为希。摸它又摸不着,叫夷。三者不可揣摩,所以混在一起。 "一",其上不清晰不明亮,其下昏暗不清,长长的连绵不绝,不可描述,又好像没有。这就是没有形状的状态,没有实体的样子,这就是非常微妙,又辽远到不可探究的状态。跟着道的后面看不到它的结束,迎着它又看不到它的开始。看今天的道是怎么运行的,应用道的法则于生活中看看结果,就可以推断古代道是怎么运行的,这就是道的规律。 【感悟赏析】 这一章是对于天之道的描述,也是的宇宙观。微,悄无声息。希,织布,孔大的称希,我们可以理解为稀少的意思。夷,平坦的意思。一,是指世界状态。道生一,道是源头,一是道落实到世界的体现,是世界最初的状态。这里讲的是道介于有与无之间,无论视觉、听觉,触觉都触摸不到,但又确实存在。

沕,微妙,望,边际,辽远。这里告诉我们,道是无影无形的,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又看不清楚。道是超越时空存在的,我们看不到它的开始,也望不到它的结尾。 道的运行规律我们是可以找到的。道的运行规律亘古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今天道的运行规律推断自古以来道的规律。其方法就是把道的法则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看看结果,就能够明白道的运行规律。这是告诉我们道的学习方法。 这一章讲的是天之道。总是从天之道中推演出圣人之道,所以的行文结构总是讲一段"天之道",然后阐述"圣人之道"。眼中的道是模糊不清、的,无法描述的,但又确确实实存在的。这是的宇宙观,我们发现是高明的,又很科学。因为在他的那种年代对于宇宙的了解很少,实际上直到现在,我们对于宇宙的了解仍然很有限,科学说宇宙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暗物质、暗能量,而我们对此一无所知,英国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存在平行空间。的做法是明确道的存在,也承认描述不清,而不是像宗教那样描绘出自己认为的明确世界。所以,道家并不是宗教。后来的与道家有一些关系,但并不密切,而且本质上是不同的。 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 【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解析《道德经》中的“道”字

解析《道德经》中的“道”字 作者:杨君 指导教师:吴媛媛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他提出了“道”这个概念,作为全文的思想体系核心,其涵义博大精深。老子以“道”字,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阐述宇宙、人生、和社会的关系。如何理解老子的“道”?“道”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这些问题反映了老子本身对“道”的理解及其所蕴涵的哲学深度。本文将对“道”字从文字结构与老子对“道”的理解两方面阐述其意义。关键词:道;老子;古文字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Dao(道)" in " Dao De Jing " Abstract: The "Dao De Jing" wirte by Lao Zi, it contains a wealth of philosophy of life. He put forward the "Dao" as the center of this article, it has both extensive knowledge and profound scholarship. He used the "Dao",whi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to explain the universe,life,and society.But how to understand the "Dao"?What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does it have?These problems reflect interpretation of "Dao" by Lao Zi himself,and the philosophical depth what it has.This article will explaining the "Dao" from the text structure and the interpretation by Lao Zi. Key words:Dao;Lao Zi's;Ancient writing

《道德经》第一章解释.

《道德经》第一章 宫延庆释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经典之作,千百年来,世代人们读他、解释他,总是受益匪浅。几年来,我从另一个视角——认知学的视角去解读他,顿觉豁然开朗。虽然与许多前贤们很有出入,但还是愿作为一家之言与大家共享。道可道也,非常道。名可名也,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这个东西是可以用语言来说一通的,但说一通的道与世间本来存在的那个道不是一回事。 (其中的道理也是容易理解的,要说一通就要用名称、概念这类语言材料,)名称、概念是可以解释的,但这种解释与它背后所指事物的丰富内涵也不是一回事。 (比方说)“无”这个词,可以解释为事物的初始状态。“有” 可以解释为事物的原因或母体。 但“无”的深层含义是要人们把注意点放到事物的细微精致之处, 而“有”的深层含义是要人们把注意点放到事物的整体框架方面。 “无”也好,“有”也好,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情,由于着眼点不同,才有不同的说法。 这种从不同着眼点看事情的方法就叫做“玄”。反反复复地从不同着眼点看事情,这是认知万事万物的 根本法门。

第一章的逻辑思路是很清晰的,由“道”引出“名”,由“名”引出“无”和“有”,再由“无”和“有”归结为“玄”。“道”是出发点,“玄”是归结点。由此看来,第一章讲的既不是道、名,也不是无和有,而是“玄”。玄是一种思维方法和认知方法。《道德经》八十一篇,其余的八十篇用的就是玄的方法,理解了“玄”就理解了《道德经》的篇章结构。 在通常情况下,玄字经常被理解为玄奥,通过这一章,使我们意识到,玄字并不玄奥。它其实就是指多视角的认知方法。这种多视角的认知方法,我们在现实生活里经常见到。在逻辑上叫“同出而异名”,现在经常说“辨证的看问题”,其意思和玄字也有些相近。中医诊病望、闻、问、切,可看成是玄的方法,西医看病要做切片化验,做CT 扫描也是是玄的方法。机械制图三视图的方法,计算机CAD 还 可以做多种横截面视图,都是玄的方法。司法断案要搜集多种证据互相印证,这也是玄的方法。老子把多视角的方法概括为一个字——“玄”,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这种概括,对于人们认知事物极有启发意义。 这一章结尾提到“玄之又玄”,怎样理解?我们可以把前面的逻辑构架画成下图: 这个图式的解读是:任何事物都可以从无和有两个视角去观察,而无和有还可以各自从两个视角去观察。这两个视角是“可名”与“常名”。 可名常名 无万物之始欲以观其妙 有天地之母欲以观其徼 看来,“玄之又玄”里面还包含个“可名、常名”的道理。可名的意思是,对事物,是可以做出知识表述的。对词语的解释,给概念下定义,都属于可名。常名的意思是,可名的背后还有更丰富的内涵需要探究,不能停留在咬文嚼字上,要变成

解读道德经心得感悟

解读道德经心得感悟 解读道德经心得感悟1 在假期中,我读了《老子》一书,谈不上什么理解,只能说是一些感想、体悟。《老子》虽然并不是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章,但是里面仍然有很多关于教育的思想。它意蕴深远,让人思考,常读常新。 将老子的思想转换到教育中来,就是自然教育的思想。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这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异曲同工。按照老子的理解,教育应该顺其自然,而不过过分强调主观意愿。教师的权威应该不被儿童感知到,这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都要处于谦虚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之道。这些思想,在我们这个年代应该进行批判性继承。 在我们的教学上,如果孩子在课堂上走神,当然可以直接批评:“某某,注意听讲!”老实胆小的可能吓一跳,赶快坐好,但过一阵可能又故态复萌;有逆反心理的可能就会脸色不善,甚至嘴里咕噜咕噜地嘟囔,虽然老师是好意,但传递到学生心里却成了恶念,课堂的气氛就有了火药味。有时课堂上学生竟然和老师顶嘴,僵持起来大家都下不了台。学生肯定是不对的,但如果老师“曲则全”,表扬旁边的同学来提醒走神的人,或者请走神者回答一个问题,旁敲侧击地暗示一下,同样是批评提醒,转一个弯,大家心平气和,彼此相安无事,这样岂不是更好?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看问题要辩证地看待。正所谓福祸相依,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应该抱着一种平常心,顺其自

然。更进一步来讲,要将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长的历程,将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转化为自身生命的体验中来。对待生活,要有好的心态,不要过分关注荣辱得失。这样的话,才能做到通过无为达到有为,通过不争而没有人与之争。 低头静想,学生要照我的思路去回答,依我的指挥棒去质疑解难。他们还会体会到求知的快乐吗? 教育,是要遵循规律的,就像道德经里所讲:“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事万物,都各有其根本,安静平和地遵循它,等待它,顺应它。放在教育上,我想,是不急不躁,是尽力而为,顺其自然。 成长是个缓慢的过程,教育也是个缓慢的过程,就像老子所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在书中,有许多地方都是从自然现象引到社会道理。在论述君主要居于百姓之下就是因为大海居百川之下而容纳百川。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逐渐丢失了这种敏感。我们缺少了从细微处看道理的能力。这是一种洞察力,也是一种理解力,更是一种阐释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锻炼。 解读道德经心得感悟2 读道德经已经仔细读了一年,每一段都以往背诵过,可是此刻竟然也忘记了每一段具体的文字,仅有一点心得留下,我也没法用准确的文字来描述它。可是有几点在结合我的经历进行反思的时候经常出现,记录如下: 1.守弱。我以往小的时候说某某人真厉害,可是等我到了他那么

道德经释义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释义】 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无水,则不能产生芸芸丛生的生命世界;无水,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水生育万物,滋润群生而与物无争,不求后报。它柔弱温顺,总是处于为人们所鄙弃的最低下的地方。所以,水最相似于道。 第九章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释义】 既知过盈倾失之患,锐利不可常保其刃,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富贵而骄必遭祸殃,万事万物“过犹不及”,那么,功成名遂,已达顶点,退身于外,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只有这样,才能善终其功,善全其名,避免咎祸。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释义】 能知人之德才,察物之体性正邪是非者,只能算做睿智。而只有了解自己德才体性过失的人,才算明白。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释义】 能胜过别人的人,不过是强壮有力,只有能主宰和控制住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第四十一章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释义】 端方正直的人,虽坦然大公,堂堂正正,却似一大中至正之圆,无棱无角,不伤害他人。 成大器的人,无不经受长期磨炼,艰苦奋斗。姜尚直至八十余岁才辅佐文王灭纣兴周,大展宏图,功勋卓著。此乃“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 大“道”“听之不闻”,犹“视之不见”,因而最大的声音是无声,谓之“希声”。 “道”无形象,“视之不足见”。因而,最大的物象是无形之象。 虚无自然的真常之道,隐含在天地万物之内,无名象可睹可闻。此谓“道隐无名”。 大“道”虽无形象,下士闻之而大笑,但只有“道”善于辅助,万物才得之以成。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释义】 有“道”的圣人,他们无私无偏,不固执个人之见;他们大公无私,不贪名利,而以百姓之心为已心,以万民利益为至上,能热爱百姓,处处为百姓着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万民百姓,善良的人,我以善心对待之,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心对待之。这样,可使不善者转变为善者,使人们同归于善。对于信实之人,我以诚信之心对待之,对于不信实的人,我也以诚信之心对待之,使不信实的人,转变为信实之人,使大家同归于忠诚信实。 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释义】 宇宙间的品物万类,虽然复杂万端,其造化之机及运化规律,莫不过对立统一而已。“祸”,是难、凶害、灾殃之类。“福”是吉、荣贵、昌达之类。无论哪一类事物,它的变化规律是向相反的方向转移。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夏至后必移于冬,冬至后向于夏,周而复始,无有休止。人类亦是此理:人在贫穷时,与人相处态度谦恭,在事业方面向上奋发,其结果,人必辅助,事业必成功。贫穷虽是福,可它无形中带着福。人若富贵,为人处世易横蛮骄傲,对事业易轻率为之,久而久之,人必厌恶,而事业必败。富贵虽是福,可它无形中隐含着祸。故《老子》第九章中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亦与此意相通。社会变迁,仍遵循这一规律:犹如水向东流,一浪接一浪,兴了又向衰的一方转化,衰中又隐含着兴的因素。每个朝代在刚兴盛时期,必内修道德,外施仁政,处处以国事民生为重,政通人和,事事得宜。待至日久,以得民富国强,执政者贪求享乐,以荣贵执权,骄肆于民,于是引起了人民的反抗,酿成天下大乱。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即是此意。它将自然界里一切事物的两重性相互转化之情理概括无遗。正如《周易·乾卦》:“上九,亢龙有悔。象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因之老子还说“冲气以为和”,也就是事物发展变化时保持“和”的境界为佳。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注解】 小鲜:小鱼。 【释义】 常言道:善于烹调者,可以治国。大国民众,风俗有殊,三教九流,其旨各异。若一一检点,必难办到。有道之君,欲治者,不论大小,均以投之于釜,掌握好火候。不轻举妄动,而能一心一意,文烹武炼,使火候不过、不及。先后缓急得宜,则鱼虽熟,其形大小自然齐全,不会搅烂。治国者,如不知此道,恣情纵欲,妄用机智,其政察察,法令滋彰。犹如烹鱼之在釜,不慎火候,胡乱搅动,鱼肉不待熟而溃散,愈搅愈混,愈治愈乱。 第六十三章

(完整版)《道德经》全文+拼音+注释(免费)

道德经《老子》第一章 dào 道kě 可 dào 道, fēi 非 c hánɡ 常 dào 道。 mínɡ 名 kě 可 mínɡ 名, fēi 非 c hánɡ 常 mínɡ 名。 wú无mínɡ 名 t iān 天 dì 地 z hī 之 s hǐ 始; yǒu 有 mínɡ 名 wàn 万 wù 物 z hī 之 mǔ 母。 ɡù故c hánɡ 常 wú 无, yù 欲 yǐ 以 ɡuān 观 qí 其 m iào 妙; c hánɡ 常 yǒu 有, yù 欲 yǐ 以 ɡuān 观 qí 其 j iǎo 徼。 cǐ此l iǎnɡ 两 z hě 者, tónɡ 同 c hū 出 ér 而 yì 异 mínɡ 名, tónɡ 同 wèi 谓 z hī 之 x uán 玄。 x uán 玄 z hī 之 yòu 又 x uán 玄,z hònɡ 众 m iào 妙 z hī 之 mén 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老子》第二章 t iān 天x ià 下 j iē 皆 z hī 知 měi 美 z hī 之 wéi 为 měi 美, sī 斯 è 恶 yǐ 已。 j iē 皆 z hī 知 s hàn 善 z hī 之 wéi 为s hàn 善, sī 斯 bú 不 s hàn 善 yǐ 已。 yǒu 有wú 无 x iānɡ 相 s hēnɡ 生, nán 难 yì 易 x iānɡ 相 c hénɡ 成, c hánɡ 长 d uǎn 短 x iānɡ 相 xínɡ 形, ɡāo 高 x ià 下 x iānɡ 相 yínɡ盈,yīn 音 s hēnɡ 声 x iānɡ 相 hé 和, q ián 前 hòu 后 x iānɡ 相 s uí 随。 hénɡ 恒 yě 也。 s hì是yǐ 以 s hènɡ 圣 rén 人 c hù 处 wú 无 wéi 为 z hī 之 s hì 事, xínɡ 行 bù 不 yán 言 z hī 之 j iào 教; wàn 万 wù物z uò 作 ér 而 fú 弗 s hǐ 始, s hēnɡ 生 ér 而 fú 弗 yǒu 有, wéi 为 ér 而 fú 弗 s hì 恃, ɡōnɡ 功 c hénɡ成ér 而 bù 不 jū 居。 fū 夫 wéi 唯 fú 弗 jū 居, s hì 是 yǐ 以 bù 不 qù 去。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因此,圣人以无为处理事务,实行无言的教导,万物自己发生变化而不为它开头。生长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老子》第三章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专门道。名可名,专门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1]通常译为"能够讲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讲的。但如此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讲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事实上"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差不多用得非常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讲"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讲:"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那个地点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讲,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翻译】: 道能够讲,但不是通常所讲的道。名能够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能够讲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能够讲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因此,从虚无的角度,能够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能够看到他的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是讲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 1天下的人都明白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明白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 2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

道德经原文(注音版)

道德经原文 第一章 Dào kě dào , fēichángdào 。 Míng kě míng ,fēi cháng míng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wú míng tiān dì zhī shǐ,yǒu míng wàn wù zhī mǔ。gù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 cháng wú yù yǐ guān qí miào ;cháng yǒu yù yǐ guān qí jiǎo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jiào)。cǐ liǎng zhě t?ng chū?r yì míng ,t?ng wai zhī(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 xuán ,xuán zhī y?u xuán ,zh?ng miào zhī m?n 。 ?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第二章 tiān xià jiē zhī měi zhī w?i měi ,sīa yǐ。jiē zhī shàn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 zhī w?i shàn ,sī bù shàn yǐ。gù yǒu wú xiāng shēng ,nán 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 yì xiāng ch?ng ,cháng duǎn xiāng xíng ,gāo xià xiāng qīng 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yīn shēng xiāng ha,qián h?u xiāng suí。shì yǐ shang r?n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chù wú w?i zhī shì,xíng bù yán zhī jiào wàn wù zu? yān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 ?r bù cí,shēng ?r bù yǒu ,w?i ?r bù shì,gōng ch?ng ?r 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 fú jū。fū w?i fú jū,shì yǐ bù qù。 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

解读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

解读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 解读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1 “道可道,非常道……”一阵阵读书声回荡在校园里。自从学校开展“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读书活动以来,校园里每天都飘荡着整齐而有节奏的读书声。 当老师第一次捧着《道德经》,告诉我们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我就暗暗地下决心一定要认真地学习它。 可是当老师第一次用清脆的声音带领我们读《道德经》时,我感觉到枯燥无味,一点儿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来。虽然如此,我还是不忘每天读一读,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它。于是每天清晨,伴着鸟儿的歌声,迎着初升的朝阳,我坐在阳台上,一边享受着清鲜的空气,一边开始了晨读。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如何从小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读《道德经》后,我渐渐发现,原来做事马虎的我竟安静耐心地思考问题了,原来作业中潦草的字迹变得端正了许多。从诵读经典书籍中,也让我悟出了些做人的道理。比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要能战胜别人,更应该有勇气战胜自己。

《道德经》让我受益匪浅。“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解读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2 长夜漫漫,路亦漫漫,时间真是白驹过隙,一晃步入一年的职场。 一年里,为了弥补自己思维方式的短板,刚毕业就花了7万多的钱去学习财商课,情绪管理课程,企业家学徒课程;一年里,自己用休息时间卖过各类水果和坚果;做过项目合伙人,现在也正在尝试自己做老板,锻炼自己做项目的能力。所有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希望自己用勤奋和时间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也是需要恒心,耐心,慧心的路。站在23岁的节口,我

道德经第一章解读

道德经智慧心解 第一章 大道无形 道德经是老子对诸子百家的分析与思考,也是对周易参悟的心得和运用智慧,道德经核心思想源自于易,孔子又问道老子,孔子弟子们参考了道德经最后成了论语。阳明的心学是在阳明先生研究易学、道德经、论语、诸子百家、佛家先贤后的进一步思考延伸和升华,最终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才有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阳明心学是立足在个人的基础上的修行,也是佛家楞严经中“本觉名妙”的体现,现在的求真务实,求真于知,务实于行,就是同一逻辑出处。这里的“知”可以理解同道德经的开篇“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行”又同道德经的“常有,欲以观起徼”。研学上古经典要有足够的人生

阅历和感悟并且知道其中的递进与师徒关系。年轻时首先依法家尊法守规格物厉行,了解物性、人性、事理进而明事理通儒学最后悟道得道。 先有格物至知到格物至智,量变到质变进悟醒自身、明心见性。到了格物自知的境界进而格物致智。有知良知进化为致良知和致良智。最后明白如何自我修行,智慧的修炼内心,心力才是人和万物安身立命的根本和源泉。保持善良又是心力修为最快最简洁的办法,先有善至心安,再有大彻大悟。 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说的,但是呢,说出来以后就不是原本的我想表达的意思了,道很难说清,受制于文字的局限,只能个人去体会悟,因为道是一直在变化着的,像太极图一直转动,我们平时看到的太极是平面的,实际是个球形),道是包罗万象的规律、是事物进化、也是本体、也是生发之源,也是力量之根。像周易太极图有无相生相容,至有中包含至无,极阳之地又极阴,无是有的开始,有又是无的开始。“名可名,非常名”“道”这个字或物、事、本来没有名称,是谁给他起的名字,我们的感知、视听、嗅觉,文字还是什么?这里就有阳明心学的意思。“无名天地之始“”,一开始很多事物是没有名字,包括天地之间很玄妙的事情,都是没有名字的,包括“道”这个字 “有名,万物之母”,是因为人感知到他以后,给它起了名字,所以呢,他就有了开始,有了根源,有了起初的这种意识行态,但这种状

任法融 著《道德经 释义》——完整版

任法融著《道德经释义》——完整版 任法融简介 任法融,原籍甘肃天水县,生于公元1936年。家中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弟兄3人,任法融为最小者。其外祖父为清末秀才,颇精儒学,以教学为生,其父在外祖父教育影响下,亦通读儒家四书,并常阅读佛、道教经典书籍。1943年任法融7岁时入乡垫读书,1950年14岁时因家庭生计困难而废学,在家习农事并从其慈母课读儒家四书,身体渐成长,文化涵养亦渐增长。 1955年冬,年已19岁的任法融到陕西陇县道教宫观" 龙门洞" 游览,见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美,又听说元代的著名道士丘处机(长春)曾在这里修炼得道,心颇慕之,因而在山中盘桓数日。当时龙门洞常住有廿多位道士,任法融见他们个个朴素善良,勤于道家修炼,便请得该观监院同意留居,每日随道众干农活,闲暇时便借阅道书。渐读便渐对道教产生信念,与道教结下不解之缘。尔后,正式入道,拜全真龙门正宗廿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为师,随师学道。 王嗣林道长擅长斋醮法事经韵,精通道教科仪,任法融虽从师学经韵,但却不愿终生作经忏道士。他认为,经韵是诵经的表达仪式,只是阐道宣传的外表形式,而道教的精神实质,一是修真体道延年益寿,二是穷宇宙造化之源,明万类消长之理,既有哲理性,又有实用性,不但对己身有益,而且对人类幸福、社会稳定、天下太平都有积极作用。因此,他虽习经韵但不重经韵,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读道书、研道意。从1955年至1958年(1958年曾参加全国民主青年代表会议,为陕西省青年代表)这3 年中,他利用农作之暇,细读《道德》、《南华》、《四品》。《阴符》。《素书》等道教经书,自感获益不浅。 1957年冬,任法融辞别师父,离开陇县龙门洞,到陕西周至县楼现台道院挂衲。当时楼观台总理为梁宗和道长,颇谙儒、道经籍,赞扬任法融读了不少书,但还必须精读儒家五经,以打好冶学的基础。于是任法融认梁宗和道长为师,在梁道长指导下,认真学习了《左传》、《尚书》、《易经》。在习儒学6年之后,任法融觉得儒学虽然渊博,但道教徒还是对博大宏深的《道德经》感到亲切。 从1964年至1966年,任法融认真阅读《道藏精华录》中所载60余家高人对《道德经》的注释,这使他大为开阔了知识的视野,深化了对《道德》的理解。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楼观台道教徒受冲击,大部分殿堂、园林被文管、园林部门占住,大部分道教走被遣散。任法融时年31岁,仍坚持在楼观台,与道众垦荒种地谋生。在十年浩劫中,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处境十分危险,但任法融处险不惊,遇难不悲,心胸豁达,信仰虔诚,一直没有放弃对《道德经》的研究,通过十年浩劫,他更领略了世事之艰苦,人生之困苦,从而更深地豁然彻悟《道德》的深玄妙理。于是他下定决心,要用道教义理重新注释《道德经》。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拨乱反正,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陕西楼观台又重归道教界自己管理。1980年,任法融担负起了募筹资金,招工维修楼现台的责任。在尔后的5 年中,他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依然利用间暇之时,注释《道德经》。相传楼观台为道教圣地,老 子曾在此讲授《道德经》。楼观台古遗有石刻《道德经》,称之为" 楼正本" ,是此书的一种著名版本。任法融道长便是以此为底本,从事注释。5 年间,注写三遍,约40万字,1986年又刻意求精,重新改写,1987年冬脱稿,篇幅10万宇,1988年由陕西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