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浅析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浅析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浅析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简论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 2008级

学号2008101053 姓名曾维兵

指导教师陈德长

成绩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小国寡民”思想的理想性 (2)

(一)老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

(二)“小国寡民”的社会蓝图 (2)

(三)“小国寡民”社会的缺陷与理想性 (4)

二、“小国寡民”思想的现实意义 (5)

(一)“小国寡民”思想的合理性 (5)

(二)对当今政治的启示 (6)

(三)思想教化的启示 (7)

(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8)

注释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简论

摘要: 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尽管有复古的一面,但也有着否定黑暗现实与残酷战争的一面,且表现了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不宜全然否定。从积极的角度看,这何尝不是历来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老子小国寡民理想性启示

Abstract:Lao zi"small country with few citizens" social ideal despite the restoring ancient ways,

but also have a negative side real darkness and war cruel side, and performance to peace and serenity yearning, appropriate comprehensive look at it. On the positive perspective, it is people have the ideal state of pursuit.

Key Words: Lao zi, small country with few citizens, ideal nature, message

两千多年来,老子的思想对国人的影响甚深。当年,老子以哲学的方式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在对在战争、饥饿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提出了自认为合理的解决方法。当今虽然没有大的战乱,世界总体上还算是和平,但是区域性的、局部性的战争持续不断,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交织,恐怖主义蔓延,贫穷和饥饿问题的依旧严重,这些问题一直困绕着我们。对此,老子的思想又能给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呢?我们一直追求着和平、自由、平等,而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对现代人来说似乎只是个美丽而不现实的童话,但它是否具有参考价值,是否对我们解决今天的社会问题具有借鉴意义;是值得人们思考的。本文拟就此作些粗浅的探讨,以利于更好地解读《老子》。

一、“小国寡民”思想的理想性

(一)老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老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那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的反抗与斗争,奴隶制在一步步的走向灭亡,新兴的地主阶级在兴起,并且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伴随这一变革的是几百年的战乱。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中对当时的社会作了这样的描述:“天下忌讳,而民弥贫;人所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在七十五章又写道:“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者为,是贤于贵生。”几百年的战乱导致社会政治和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的百姓就是生活在这样水深火热的环境中而困苦不堪。面对这种现实,老子站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上,对战乱,对新生的阶级自然充满了不满,同时,也对新的生产方式带来的弊病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就在礼制崩溃的时候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新兴的地主阶级,揭露新兴的封建制度的阴暗面,以“天道无为”的哲学思想批评现实社会,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并不吝笔墨的对这种理想社会表达了无限的向往。在他看来,这种社会的社会结构十分简单,既无剥削,又无压迫,是真正的和谐、自由、平等和公平的社会。尽管老子的社会理想是虚幻的,但“小国寡民”的思想毕竟是对黑暗现实的否定性超越,是从另一角度反省社会文化的缺失,故对后人追求理想的生存方式应是颇有所启示的。

(二)“小国寡民”的社会蓝图

多年来,人们对“小国寡民”的思想大多持否定态度,其中的代表人物有范文澜、白

寿彝先生等。他们认为老子的思想是倒退的,是复古的,是否定生产力发展的。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说:“道家的政治思想,是主张奴隶社会向原始社会的逆转。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对原始社会的向往。”①在他们看来,“小国寡民”的思想是一种保守的,倒退的思想,是必将灭亡的奴隶主阶级无可奈何的哀叹,是没有丝毫积极意义的。不过,如果换一个角度来审视,或许对其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小国寡民”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吧。

据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所言,大致是这样的:国家不需要大,人口也不会多,即使有好的器物,也不一定要使用。重要的是要使人懂得生命的宝贵,把生死看得重些,不随意的外出远游。虽然有车马船舶也不一定要用。虽然有披甲执锐的士兵,也不没有用武之地。不需要文字,回复到结绳记事就可以了。百姓们都有甘美的食物,美丽的服饰,住的舒适,能快乐的遵从着以往的习俗。邻国之间是可以看到的,鸡鸣和狗吠的声音也可以听得到,到死没有往来。

从表面来看,老子的思想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不仅不切实际,而且保守落后。但是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老子的这种设想固然落伍且不实际,但其中却蕴含着对自由、和平、平等的向往。在老子看来,理想社会应没有战争,人们可以过着宁静安乐的生活,人与人之间没有仇恨,没有嫉妒。“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对于长期生活在战乱中的人是很有诱惑力的,能如此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就很幸福了。老子追求的是一种民风淳朴的社会,人们已经近乎无欲无求,不会想着巧取豪夺,不会尔虞我诈。这正如冯达甫所云:“老氏称上古之治,莫非要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莫动干戈而已这样,才能遂其所求,至于‘大顺’。若谓在求返于‘小国寡民’之世,又岂其然?”②老子追求的小国寡民之世,是淳朴太平之世,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状态,虽虚幻但却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良性的设计。古今中外有很多思想家在这一点上与老子具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外国的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自然状态”,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等,中国的有孔子的大同社会与庄子的“至德之世”,及至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等等,他们都与老子一样,在构想与追求一个和谐的社会。

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构想基于其“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第二十五章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自然本身体现的就是永恒的道,是道的直观展示或象征,主张归复自然,而自然所体现的天道就是“无为”。若能做到听任自然,顺应自然,纯任自然,自然而然就是“无为”。所以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既是一个原始的自然社会,

又是一个理想的“无为”的世界。

(三)“小国寡民”社会的缺陷与理想性

老子思想的缺陷是明显的,他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构想在很大程度上仅是一种带有文学色彩的幻想,当然更谈不上完整的理论体系。首先,就小国而言,到底老子的小国是多小呢?老子说的“国”和今天我们所说的国是有区别的。春秋战国时期,天下虽是由一些大小国家组成,但是名义上还是属于周室。所以,用今天的话说“小国”就是高度自治的地区。这种地区的面积应是多大,如果不是或超过标准,又该如何调整,又由谁来调整,等等问题,老子也并未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再者,中国有句话叫“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相互攻伐吞并,而趋于统一是必然趋势。所以,老子的小国状态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老子面对现实的黑暗,他的许多话是绝对化的,是矫枉过正的激愤之言,是偏激的,更重要的是,这些设想不具备任何可操作性,故也就只能停留在理想状态,不会成为现实。如“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等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文学式的想象与幻想。

不过,老子“小国寡民”思想也有其美好的一面,他希望“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人们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是老子对战争的反动。战争是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战争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演变和发展。人类的战争由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而越来越残酷。发展到现在有了核武器、生化武器等,带来的危害也是越来越大,甚至是毁灭性的。虽然战争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但是战争在人类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又是不可忽视的,战争是解决社会矛盾推动历史进步不得已的方法,是分娩前的阵痛,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想战争消失那就是天方夜谭。从这个角度看,没有战争的社会,也就是老子理想的社会,也是不现实。面于当时的政治格局,要想止戈罢兵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行的。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所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过,反对战争,希望永远不用武力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应该说是人类长期以来的一种美好愿望与企盼,而老子则将这种企盼用语言明确地作了表述。

中国人历来讲究“衣食住行”。这几样要是达标了,也就能算生活幸福。具体地说,就是衣着不仅要遮体避寒,还要靓丽;吃的不仅要饱,还要吃的好;住的不仅要遮风避雨,还要舒适;行不但要安全,还得科学经济。古人说“食色,性也”。中国人对于“食”是很看重的,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中国的许多民俗节日就与吃有关,像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等。因此“食”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还有中国人对于“住”也有

着一定的要求。即使现代的人们婚嫁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住房。所以老子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之说很形象地表述,国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构想。但是这些也仅仅是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是实际上很难做到的。也就是这样,老子的思想具有很强的人民性,代表了社会最广大的群体—底层人民的美好愿望。

当然,老子的理想社会古今中外都没有出现过,“小国寡民”的社会构想也就只能停留在理想的层面上,但作为黑暗现实社会的一种参照物而存在,无疑具有相当的批判意义。

二、“小国寡民”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小国寡民”思想的合理性

老子“小国寡民”思想虽说仅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却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我们若认真思考,可从中获得某种启示。正如前文所言,“小国寡民”这一理想,有人认为这体现了老子逃避政治,消极的出世态度。笔者认为,这结论有点草率。我们看看老子的《道德经》就知道,老子关于政治军事外交的论述超过了全书的一半,怎么可能是绝对的消极避世呢?“小国寡民”可以说是体现了老子的人文关怀,其中不乏合理性,只不过老子将一些问题夸大化了。那么,这其中究竟体现了老子的哪些人文关怀呢?在讨论这个时我们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进行思考。

首先,这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态度。尽管老子没有像孟子那样提出“仁政”思想,但是老子也说过“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③”,强调将百姓的意愿作为施政要求。有人说,老子的这一思想是欲返到太上之世,无君而治,所谓的“小国寡民”的思想是反动的、反历史的。其实,一种政治思想是否反动反历史要看它为什么阶级说话。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要点在于强调不得干涉百姓的生活,使之能休养生息,这也是老子针对当时的统治者横征暴敛不断滋扰百姓而言的。在老子看来“小国寡民”社会就是人们感觉不到政府的存在,人们不需要纳税,人人有甜美食物,漂亮衣服,舒适的居住环境,体现了公平,平等。老子的这一政治思想,应该是反对统治者对百姓的残酷的剥削,这是替百姓说话,从这点上看就不是反动的,也不是反历史的。更为重要的是“乐其俗”。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个呢,因为无论是一个地区还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它都有其自身特有的风俗。风俗是人类长期生活养成的一个固定的生活方式,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乐其俗”是一个很人性化,很有远见的策略,是尊重百姓的生活自由,是得民心之举。

还有就是老子的反战思想。这是“小国寡民”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子鉴于

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希望社会没有战争,老子明确希望“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这种反战思想是具有合理性的。

还有就是老子设想的“共存”的和谐的区域关系。邻国相望,却相安无事,没有任何的冲突,没有战争,没有争夺,这是何等的理想状态。这正是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所说的“知足者福”以及第四十六章说的“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的结果。

总的来说,老子“小国寡民”的合理性就在于其追求的社会的和谐性,在于理想社会应该具有的和平,平等与自由等特点。这不就是人类向往的社会吗!古今中外思想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要憧憬人类美好的未来,描绘理想社会蓝图。老子的思想表面上看好像是复古的,但其实质否定了周公礼制而欲建立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自给自足,人人平等的社会。因此,老子之言有大智慧,老子之学有真理。中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老子之学的传承与升华;世界的发展也可以从老子之学中吸收营养。

(二)对当今政治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体系还需要不断的完善。那么,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老子希望的是一个无剥削无压迫的,一个自然发展的社会,民众之间没有矛盾,没有冲突,人们能各安其事,各尽其性,各安其所,社会和谐安稳。尽管,老子的理想社会是以回归人类原始状态为归依,但是对于我们仍有某些启示。比如要以人为本,爱民治国即是其一。我国在政治上要保证人民的自由平等公平的权利,政府是要服务于民的,使民能够自我教化,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而不是扰民。当然现在社会不可能像“小国寡民”中所谓的那样让百姓感觉不到政府的存在,而达到一种所谓“无为”的状态,但却可以让人民获得公平与自由。也就是说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也许就会像老子说的一样“治大国若烹小鲜”了,国家也能够做到“精兵简政”了。至于“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使人民过上小康富足的生活。而“乐其俗”,就是要尊重各地的风俗习惯,这样有利于人民的团结。今天,我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已经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让百姓能开开心心的庆祝传统的节日。而不是像文革时期那样中一味的否定。还有就是“小国治民”。各地有其俗,有其特有的情况,因此就不要过多的干涉地方事务。我国为此建立了民族自治区,让少数民族能够当家作主,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实现民族平等。我国在外交上又奉行“五项基本原则”和“求同存异”不寻求霸权的原则。能做到和世界其他民族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我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主要战场之一,我们深知战争的痛苦,我们珍爱和平,因此我们不会将这样的痛苦施加于他人。从这一点看老子的思想对我们还是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

那么对于世界又有什么启示呢?

我想对当今世界的首要启示就是反战与和平,老子“小国寡民”中与此有关的描述有“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以及“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等,从某些角度看,这实际上这些是对和平的强调。对于经历过战火的人来说,和平是多么的重要。人类社会史上从没有像上世纪上半叶那样,在短短的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内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而这两次战争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经历时间之长,造成的损失之大,都是人类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战争毁坏了人类多年来建设的文明,多少生命在战争中消失去。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心灵上的创伤更是永远无法弥补。因此,我们渴望和平,珍爱和平。当今世界是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的社会,总的趋势是趋向和平与稳定的,但是世界上仍有很多危机与问题。如: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漫延,民族矛盾和宗教问题,贫穷和饥饿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这些问题均威胁着脆弱的和平。如果各国有了真诚追求和平的愿望,上述问题或许就不难解决了,不过,由于复杂的国际关系与利益,要真正的做到这点实际上很难,但至少可以作为一种理想而存在。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军事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人民都为巨额的国防开支买单。如果各国能相互信任,不要为此耗费浩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将这些资源更多地投入到解决民生方面的问题中,解决更多的民生问题,那么,人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另外,如果世界各国能尊重他国的风俗习惯,不将自己的意识强加于人,那么世界就太平多了。世界各国若能加强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信任,世界也就不会那么容易发生战争,那么世界也会更和谐。

(三)思想教化的启示

老子“小国寡民”中的人除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外没有什么过多的欲望,更不会巧取豪夺,民风自然淳朴。人们能够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之幼,以及人之幼④”,无私且宽厚,内心充满着浓烈的幸福感。如今,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社会道德缺失。而物欲横流的社会势必导致人们狂热的追求金钱与权势,对此我们要有所警惕,有所防范。正是如此,老子所推崇的纯朴、自然的生活态度是格外值得提倡与效法的。这样,虽未必能有效控制上述问题恶化,但至少可以让人在一定程度上对之持否定态度,并或多或少地保持相当清醒的状态,坚持简约淳朴与真诚的主流价值观。

(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个自然的生态社会。如今,人类为自己的利益肆意破坏大自然,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只有尊重大自然,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使万物各得其所,个尽其性,倾听自然的声音,平等的对待自然万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发展,人类社会才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老子之所以强调无为,是因为他认为事物的自然状态是最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万物方能各得其所。保持最合理的发展方式和最长久的持续性,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天长地久,天地所有能以长切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⑤”。人类应该尊重生物的自身的生存权利,把宇宙万物都看成有灵性的生命来看待,天地万物和谐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虽然有许多缺陷,但对于我们还是有所启示的,因为它寄托着人类的一些共有理想,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借鉴。

注释

①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4页

②冯达甫:《老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170页

③余元洲:《老子新编》,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47页

④朱学勤:《四库全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44页

⑤老子庄子:《老子·庄子》,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参考文献

[1]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2]任继愈.老子新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常万里.老子智慧[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版

[4]耿加进.老子对“无为而治”的逻辑论证 [J].积极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4期,P94-97

[5]张袁.老子与柏拉图对理想世界的诉求 [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P64-66

致谢

随着论文撰写的告罄,我明白:我即将要结束我的大学生活,结束我求学的历程,该要走向社会了。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要衷心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德长老师,本文是在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到资料的收集准备工作,再到论文的撰写工作,都离不开陈老师的热情耐心帮助与教导。陈老师认真的工作态度,诚信宽厚的为人处事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老师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都深刻的影响了我,为我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树立了优秀的榜样。同时我也要感谢大学期间所有的任课老师,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也正是他们让我在各方面取得了进步。

最后,我要感谢这四年来遇见的同学,朋友,是他们的关爱,给了我温暖,是他们的宽厚,给了我力量。与你们一起走过的缤纷时代,将会是我一生最珍贵的回忆。

老子小国寡民思想分析

老子“小国寡民”思想分析 历史上对老子的“小国寡民”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理解。学界的主流认为,“小国寡民”描绘了老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提倡的一种以农业自给为基础的的村落社会,是历史的倒退。笔者认为,“小国寡民”并不是和“大同社会”一样,在描绘自己的理想社会而是在阐述一种政治术,即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而已。这种结果也许并不是老子的理想社会,就如同现在的人们不可能想要倒退回几十年前的生活。不过为了稳定社会,不得不采用的一种手段而已, (一)“小国寡民”的理解 关于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的论述原文如下: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对于“小国寡民”的解释,按照语法来分的主要有两种,第一,把国和小当做形容词,国(这里的国指的是诸侯国)很小,民很少,表示的是国小民少的一种状态。第二,“小”和“寡”动词,理解为动词时又有两种解释。一把“小”和“寡”理解为“使…小”和“使…寡”,意思就是要减少国的规模和减少民的数量以达到小国寡民的状态。二是把“小”和“寡”理解为“以…小”和“以…少”,意为不管国的规模有多大,民的数量有多少,都要把国和民看得很小,都要当做一个小国来治理。如果取前两种解释,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都认为“国家要小,民要少”,代表着一种复古的历史观,代表着一种理想社会。但是如果取最后一种解释的话,即使不论邦国的规模有多大,都要把国和民当做很小。那么“小国寡民”就是一种统治术了。笔者认为,最后一种解释最为合理。理由如下。 其一,对“使”字的理解,如果老子只是想表达一种社会理想的话,绝对可以把文中的“使”去掉,但是原文竟然用了三个“使”字。这已经能初步说明,原文并不是在表达一种社会理想。哲学家刘笑敢先生也看出了“使”字的不妥之处,他认为:这三句话的“使”字都有假设的意味,可见本章内容并不是对既有事实的描述,也不是正式提出一个成熟的思想方案,所表达的不过是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愿望而已。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使”和理想社会的矛盾了。但是这样理解还是有问题的。第一,如果理解成为“假如”“即使”的话,那“使”和“民复结绳而用之”就不是很搭配了,而且和“小国寡民”主题论述也有些偏差。第二,先秦秦汉一般很少用“使”表假设,一般用“向使”来表示。所以,笔者认为,“使”字应该解释为“奴役,使得”才比较合理。所以这里能进一步说明,“小国寡民”并

浅谈老子哲学思想的“示弱”观

浅谈老子哲学思想的“示弱”观 党鹏举 摘要:老子,中国道教的创始人,《道德经》一书相传为老子所著,共八十一章,是一部中国的最古老的哲学著作之一,书中多处体现出老子哲学思想所具有的“示弱”观念,并追求“上善若水”的最高理想境界。给人以感觉老子思想的内涵就是一味的“示弱”,尊崇弱小的东西才会最终取得胜利。但通过深入的理解会发现老子的“示弱”并非无下限的追求柔弱,而是由小及大,由弱到强最终胜利的发展的观念、辩证法的思想蕴含其中。本文将从处世为人、军事、对民族性格等方面来浅谈老子哲学思想的“示弱”观念。 关键词:以弱胜强上善若水“示弱”观念道家思想 正文: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道”是老子哲学中的最高实体, 它不仅是产生自然万物的本源, 也是自然万物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是老子思考世界和探究世界的哲学基础。①从《道德经》这部道教的开山之作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子的所讲求的“道”是一种遵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客观发展规律的,从《道德经》中我们可以从多处看到老子推崇弱、小事物的例子,例如: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盖时。夫唯不争,故无忧。(第八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 ①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胡静《老子“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1

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七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七十八章) 从中我们不难看到,老子始终推崇的大多是小、柔弱的事物,所以我将其称之为老子哲学思想的“示弱”观念。老子的这一“示弱”观念可以说横向来看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方方面面,纵向来看对于民族特点和处事原则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老子哲学思想中这种“示弱”的观念可以说是一种辩证法的思想。“天下莫柔弱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性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弱小转化为强大的过程。老子看到柔弱之水可以滴穿坚强之石的事实,进而提出弱小可以剩强,柔能克刚的道理。② 一、老子思想的“示弱”观念对为人处世的影响 从老子思想产生的背景我们就明白为什么在《老子》一书中是时时刻刻提到弱小才是发展生存的王道。老子思想产生于一个兵祸连年的争霸时代,大国为了争夺霸权不肯相下,小国夹在大国之间不能自保。老子生于那个年代,深知武力的竞争,以暴御暴,只有更烈,绝没有止境。只有消极的软功夫才可以抵抗强暴。狂风吹不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又如最柔弱的水可以冲开山石,凿成江河。③其实人生的交际、处世也是如此。成功的人士往往都是用柔道来取胜。晚晴重 ②姜国柱《中国思想通史·先秦卷》武汉大学出版社 ③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2

浅谈老子养生思想

浅谈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 摘要:论文论述老子的养生思想。认为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在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论文认为,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老子养生思想的原则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委曲求全,大巧若拙。顺其自然,健康长寿。其具体方法有:至虚守静,终身不殆。意守一窍,排除杂念。闭目塞听,回光返照等等。 关键词:老子养生思想源头原则方法现实意义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理论和方法。我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深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养生文化相比,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其中的养生观点更是中国养生理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就《道德经》的养生思想做些粗浅分析: 一, 老子养生思想的源头: 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易经》最初的东西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东西。所以老子是先研究易经的源头,然后有大的领悟,又按周易的格式,写了一本《道德经》,从理的角度来讲解天道、人道。老子的《道德经》分成两部分,上卷讲天法道,下卷讲人心德。而《周易》的格式也是一样,上部分讲天体演变过程,下部分讲人类的演变过程,所谓的“易”,就是演变的意思。因此,《道德经》以其独特的思想注解了《易经》的最高境界----人道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是以《易经》一书为基础,以阴阳相生相克之道为原则写的《道德经》。主要是以天体运动规则为核心,提出人的心境修炼、处事之道的一本书。应该说,《道德经》无处不蕴含着《易经》中的自然规律和哲学思考,比如说阴阳学说:有阴便有阳、有阳便有阴、阴阳相生相克等,也即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物极必反等。 二,老子养生思想的原则: 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在《道德经》第44章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认为,生命比名利和财富更为可贵。过多的贪欲必定会造成极大的耗费,过多的贮藏必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招来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如能做到这些,就可以使生命安全长久。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一、对老子的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思想家,出生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后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德经》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伦理、心理、逻辑、医学、养生等诸多领域。《道德经》中心范畴是“道”和“德”,其中“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二、老子的基本思想 1.老子的世界观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是感觉不能把握的规律。老子思想讲究道法自然。老子曾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就是说道可以派生出万事万物,一切皆来源于道。还有“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路可以行走,但不是通常的走法。我觉得这句话的深意就在于人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处理事情,一种方法不行,就可以换一种方法,要懂得变通。有时候改变自已的思维,或许就是成功的开始。老子的世界观讲究道法自然,道是以其本来状态存在的,也顺其固有态势运行。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存在的客观性而且是有规律可寻的。 2.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矛盾又是相互转化的。老子有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就解释了福与祸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事物永远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也不要悲观丧气,而应坚定信念。同时老子思想也讲究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这也同样反映了辩证法的观点。 3.老子社会思想 在课上,我知道了老子提出过“大道废,有仁义”的社会思想,这句话的深意在于大道兴隆,仁义行焉,自然就不觉得有倡导仁义的必要;而崇尚仁义的时代,乃是社会道德危机的表现。返璞归真,百姓以真情实性行事生活是最大的善。这既是老子的社会思想,也同时反映了老子辩证法的观点。老子还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思想,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还有以民为本、清静无为,可以联想起汉初的统治者就采取这样的做法。“圣人常无为,以

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

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 老子的“小国寡民”在《道德经》第八十章明确的提出。“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这样的“小国没有多少人,即使有武器却不用,使得人民重视生命而避免流动。虽有船车,没有地方乘用它;虽有兵甲,没有地方陈列他们;使得人民重新又回到结绳记事的年代。满意他们的饮食,喜爱他们的服装,高兴他们的风俗,安于他们的居处。邻国相互眺望,鸡犬的叫声彼此都听见,人民活到老死都没有相互往来过。” 然而对于老子这种“小国寡民”的思想,我们的先辈们很多人对此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其中主要的观点有以下3种。 其一为持基本否定态度。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范文澜,白寿彝等先生。在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中说道:“道家的政治思想,是主张奴隶社会向原始社会的逆转。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对原始社会的向往。”他们将老子的“小国寡民”界定为洪荒未来的原始社会,从而对此持基本否定态度。 其二为持半肯定半否定的态度。这种观点则以任继愈先生为代表。他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中说“老子提出的解决反感错了,却不能说老子对不合理现象的攻击也错了。”这也就是说老子批判现实社会是对的,但是提出的“小国寡民”思想确实错误的。 其三为虚化小国寡民思想的实质内容。冯友兰先生提出“《老子》第八十章所说的并不是一个社会,而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而我认为“小国,寡民。”这四个字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十分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老子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思想理念。 理解的关键是把握好“小”和“寡”这两个字。我认为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把这两个字用作使动词,也就是使……变小,把……看得很少的意思。 就是把大国家当作小国家一样来进行治理,把较多民众当作较少民众一样来进行管理。而在古代,大国与小国的区别,主要是指土地疆域的大小,一寸土地可以认为是小国,一尺土地可以认为是大国。但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应该同样地对待。不能因为国家大了,就把它人为地分成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政策。如果将大国分而治之,厚此薄彼的话,就会出现地方与地方之间的不平衡,从而产生各种矛盾与纷争,最终导致天下大乱。 所以,无论你拥有多大的国家,你都应该把它当作小国家一样,采取相同的政策来进行治理,这样才能现实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就是老子“小国”的理念。 同样道理,既然所有人都是大王的臣民,那作为大王来说,十个民众与一百个民众也是一样的,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去关爱和保护,从而减少民众之间的矛盾与纷争,使民众能够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一、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事物的运动变化思想。 主要体现在老子的?道?所具有的功能方面。?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事物的产生、运动和变化,都是?道?作用的结果。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章)。对这句话中的?一?、?二?、?三?的解释,可以这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原始就是一,故一亦可称为道。一与道并生,大道即大一,有一即有道,有道即有一。故既言‘道生一’,又言‘道立于一’。道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气、阳气和气,三气产生了万物。? (二)关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观念。 《老子》一书用了几十个概念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立。例如:有无、多少、大小、长短、轻重、高(上)、左右、前后、正反、静躁(动)、刚(坚)柔、强弱、祸福、荣辱、有余不足等等。老子用了如此多的概念去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足见老子对事物的矛盾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见。更重要的是,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而且对这种矛盾的关系进入了深入的阐述。老子对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分析。 (三)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 他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对的。他说:?唯之与阿,想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这段话意思是说,是与非、善与恶相差不远,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可以转化的。老子还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实,以说明矛盾转化的普遍性和决定性。如他说:?个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衿者不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翘起脚跟是不能长久站立的,跨越前进的人是走不远的;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人,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持的人反而不得长久。总之,老子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实现象进行了抽象,对矛盾转化的普遍性作了很好的概括。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老子的反战思想

五千年燦爛悠久的中華文化曾經在人類文明史上創造過無數奇跡。我們的祖先也給我們留下了一部部光輝的經典巨著。在諸多優秀的古代典籍中,《道德經》可以算得上是裡面的一枝奇葩。《道德經》又稱《老子》,它成書於我國春秋末期,作者李耳(老聃)。這是一部充滿智慧的著作。《道德經》一書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內容極為豐富。在書中,老子以其獨有的視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源、國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學和政治問題。並且提出了“道”、“自然”、“無為”等等著名的哲學概念,成為中國哲學的基石之作。《道德經》中包含了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它開闢究天道言人事,注重天人關係的研究道路,一直為後世學者所尊崇。 《道德經》不是一部兵書。但是,當其問世之後,有相當多的學者認為《道德經》就是一部兵書。如唐朝的王真,明清之際的王夫之,一直到資產階級革命家章太炎等都有這種看法。但老子卻有著自己明確的軍事戰爭思想: 一是“兵者凶器”的战争观。早期道家通过对历史上兴亡更替的深刻考察,充分认识到战争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进而在一般的意义上对战争持反对态度,这在《老子》一书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老子》主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与其清静无为的政治立场是相一致的。 二是守柔贵雌、以柔克刚的战略思想。《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而在矛盾的统一体中,柔弱虚静的一方总是占据主导地位,制约着刚强动躁的一方,因而主张贵柔守雌,以退为进。这一“柔弱胜刚强”的刚柔论思想体系客观上为弱小的新生的力量战强大而腐朽之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在传统战略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老子不提倡用战争手段解决政治纷争,倡导“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即从政者以道来辅佐君王,不要以军队称强于天下。因为“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告诫世人就是最好的军队、精良之师,也是不吉祥的东西,天下万物都厌恶它,所以修道的人是不取的。 在《道德經》中,第30章是老子反對暴虐戰爭戰思想中最突出的內容:“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居,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而第31章、第46章都很明確的講到了這個問題。 老子反對戰爭,他指出窮兵黷武,必將自食其果。“師之所出,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乃是人們根據以往的戰亂史總結出來的歷史經驗。戰爭中最大的受害者是人民群眾。“師之所出,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這是對老百姓深受其害的生動寫照。老子的這種思想對軍事家有極大的影響。《孫子兵法》說:“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第31章在這一章中,進一步表明了老子反戰的思想。(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居。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在第46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主要思想是在前面一段,其意是:天下遵循天之道、進化發展的規律,趕回戰馬去種田。天下不遵循道,馬駒生在戰場間。 老子對軍事有言:“以道輔人主,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可見老子是不得已而談軍事的。處於一種被逼無奈。可能是由於老子看到戰爭帶來生靈塗炭、人民苦於生計。極不符合自然常道而想的吧! 但是被迫歸被迫、無奈歸無奈。當強敵入侵時老子還是主張通過戰爭來解決的,但僅僅

老子哲学论文: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主题: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摘要: 老子的辩证法,不是简单地猜测和比喻,而是进入理性的说明论证:第一、老子肯定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铁板一块。而是遍普存在着对立的,存在着一个肯定,必然存在着一个否定。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他首先揭示了对立存在普遍性,从而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第二,进而提出世界万事万物是动的,是运动变化的。动因是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对立面的作用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反者道之动”,准确地说明了相反两个方面的斗争或相反的两种作用,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第三,矛盾的两个方面并非绝对对立。老子进而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渗透性、同一性,提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论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事物的内在矛盾。第四,老子提出反是事物变化的遍普规律,而柔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反是不可避免的,但柔弱是可以延缓反的到来。 关键词: 老子哲学朴素辩证法对立矛盾规律 正文: 第一部分:概述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于前571年。老子即老聃,生卒年不可详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6年0,约死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20年)。史载,曾任周王朝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朝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始祖。

1.1老子学说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小私有者,自从公社解体后是一直存在的人数众多的阶层。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逃亡的奴隶,被大国吞并的小国的降为皂隶的贵族,都有成为自由农民的可能,农民小私有者阶层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有扩大的趋势。老子书中小国寡民反对剥削农民平均主义等思想都反映了当时农民小私有者的愿望。他们没有政治特权,受剥削,有反抗压迫的要求,但又不是一无所有,并非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所以其革命性不彻底、不坚决,只要统治者对其不太苛刻,能保持其现有的经济地位就知足常乐了,老子的哲学正是反映了当时这个阶层的要求和愿望。 老子是周王朝的史官,通晓天文星象历史文化知识,知道冬至夏至的周期,知道岁星约十二年一循环的规律能准确推算朔日认为天道并非高远莫测,在其著作中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和辩证法思想是可以理解的。同时老子还吸收了很多农业医学方面的经验如“治人事莫若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专气致柔”等。 史官出身的老子具有当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他看透了奴隶制的腐朽和给农民小私有者带来的灾难,他反对奴隶制的典章制度、礼乐文化,也攻击这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上帝、鬼神宗教迷信思想。老子无神论思想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产生是当时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经验的总结。反映农民小私有者的利益的老子地打击旧势力反对奴隶主阶级旧思想方面做出了特殊贡献。 1.2老子学说概述 老子的学说见诸《道德经》即《老子》一书里。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老子把“道”看作世界万物的本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第一性的,天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道是什么?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就是无形、无象、无体的“恍惚”,也就是“无”。所以他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把这种不具有任何物质性的“道”或“无”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对我国的文化思想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儒家学派能够与道家学派齐名。由他撰写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意义深邃博大,内涵极为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主张、社会理想、军事谋略等各个方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老子学说的精华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他还进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但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也有很大局限性。一是他认为对立面的转化不需任何条件,二是把对立面转化看成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看不到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结果使他的辩证法思想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

浅析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合理性

浅析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合理性 社会学院08历史刘雅婧0803401028 内容摘要:我们通常说老子的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而无为而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小国寡民”思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小国寡民”采取的是一种批判的态度。但是当今的学术界正在重新的评价与定位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本文将通过分析老子其人,确定老子生活的时代,将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放到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中去,分析其合理性。若用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关键词:老子;小国寡民;合理性。 提到小国寡民,很多人会很快的联想到古希腊的城邦制度。而这并不是古希腊人的独创,在《道德经》中,老子就曾明确提出过“小国寡民”的思想。对“小国寡民”思想的评价,历代学者都有着不同的阐述。笔者认为,要真正理解老子“小国寡民”思想,首先就必须搞清楚一个问题——老子何其人也? 一、老子其人 老子堪称先秦诸子中身世最不明确的一个思想家了。下面我们就通过目前所能掌握的史料对老子的身世做一个分析。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对于老子身世做了这样的记载: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1 在这里,司马迁也搞不清楚到底哪一个老子才是真正的老子,因此他就把他知道的三个老子都下了出来。对于一个司马迁都搞不清楚的先秦人物,我们又将如何来确定他的身份。笔者认为,首先,通过“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断出周太史儋不是老子。“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件,通过张松辉先生的研究,在韩愈之前是没有人提出过质疑的,就连韩愈在《原道》之中所提出的质疑也更多的是处于一时的激愤,而不是冷静思考之后的结果。2并且在1973年出土的《文子》残简中有着“孔子问道,老子曰:“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正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容,道将为汝居。”3”因此我们说“孔子问道于老子”这样一个事件是可信的。那么在孔子死后百余年才出生的自然不可能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老子。 其次,老莱子是不是我们所说的老子呢?我们也有证据证明老子和老莱子其事实上是两个人。首先,在《庄子》中,有关老子的记载有20条,都呼为老聃或老子,另有一条关于老莱子的事,说明在庄子那里,老子和老莱子是两个人。其次,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孔子之所严事:与周则老子;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4因此我们可以说老子和老莱子是两个不同的人。从而,我们得出结论,我们这里讨论的老子,就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的,李耳。 二、老子的生活的时代 前文中,我们确定了老子其人,便也相应的确定了老子生活的时代。老子是春秋中期的人。那么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呢?春秋时期原来的井田制几乎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经济基础的改变促进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在政治上,分封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诸侯国不再听周天子的号令,争霸战争十分激烈。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一、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事物的运动变化思想。 主要体现在老子的“道”所具有的功能方面。“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事物的产生、运动和变化,都是“道”作用的结果。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章)。对这句话中的“一”、“二”、“三”的解释,可以这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原始就是一,故一亦可称为道。一与道并生,大道即大一,有一即有道,有道即有一。故既言‘道生一’,又言‘道立于一’。道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气、阳气和气,三气产生了万物。” (二)关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观念。 《老子》一书用了几十个概念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立。例如:有无、多少、大小、长短、轻重、高(上)、左右、前后、正反、静躁(动)、刚(坚)柔、强弱、祸福、荣辱、有余不足等等。老子用了如此多的概念去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足见老子对事物的矛盾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见。更重要的是,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而且对这种矛盾的关系进入了深入的阐述。老子对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分析。 (三)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 他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对的。他说:“唯之与阿,

想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这段话意思是说,是与非、善与恶相差不远,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可以转化的。老子还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实,以说明矛盾转化的普遍性和决定性。如他说:“个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衿者不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翘起脚跟是不能长久站立的,跨越前进的人是走不远的;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人,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持的人反而不得长久。总之,老子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实现象进行了抽象,对矛盾转化的普遍性作了很好的概括。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老子不仅认识到了矛盾的普遍性,还猜测到了在矛盾转化中的某些变化过程。如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在此老子以树木的生长变化,高台的修筑,千里的远行等等为例,说明了事物的变化时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数量的变化,还包含着一个逐渐的质变过程。老子还将矛盾转化的思想应用于人生,说明人应该如何处事。总之,老子运用矛盾转化的辨证观点,提出了一套处世哲学。不论我们如何去评价这一套处世哲学,都不能否认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甚至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哲学的实践性。 二、老子辩证法思想的特点 老子辩证法思想特点之一是,他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指出了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是一种合乎规律的运动。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命题的完整意思是这样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在这里,“反”有两种含义:一是对立的含义;另一个是转化的含义。这两者都是“道”的运动。接着老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就是说,宇宙万物也是通过它自身反面作用

浅谈小国寡民观的现代意义

浅谈小国寡民观的现代意义 摘要:小国寡民的思想尽管一直都备受争议,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其正面的价值,发掘到其现代意义。隐含在小国寡民观里的反对战争,渴望和平表达了时代的主题,对简单生活的憧憬则给现代复杂的社会敲起了警钟,给我们的心灵一个警示,而小国寡民的管理方式则给中国提供治国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老子小国寡民现代 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批判,被斥为落后、反动、复古、愚昧等等。任继愈认为,小国寡民思想“集中表达了老子复古的社会历史观。当时已出现了万乘之国,有了十几万人口的大城市,有了高度发达的文化、科学、艺术。老子对这些不但看不惯,还坚决反对……要回到远古蒙昧时期结绳而用的时代去。1”范文澜指出:“老子想分解正在走向统一的社会为定型和分离的无数小点,人们被拘禁在小点里,永远过着极低水平的生活,批次孤立,没有接触的机会,社会进步所不可缺少的愿望和努力,老子都看作有害。这种反动思想,正是没落领主的思想。”2一言概之,小国寡民的思想长期被认为是逃避现实、复古倒退的消极思想和充满反动、落后的意味。 不过,在新的世纪里,小国寡民思想的正面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白奚、李若辉、李凤鸣、白春等人纷纷发表文章重新评价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在两千多年后,历经了奴隶制、封建制度的社会制度更改和社会变化发展之后,小国寡民思想仍然具有现代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小国寡民思想的现代意义展开论述。 为了论述的方便,先把小国寡民的章节完整征引于下: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兵甲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3 小国寡民是老子所构织的理想国。而具有现代意义的不是理想国的图景,而是这个理想国所蕴含的一种精神内涵和指导意义。 1任继愈:《老子新译》,第23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范文澜:《中国通史》,第246,247页,人民出版社,1978 3陆元炽:《老子浅释》,第149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90

浅谈老子文学批评思想

浅谈老子文学批评思想 内容摘要:《老子》是先秦时期的一部著作,但其中也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学批评思想,从老子的文学批评思想理念上看,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有辩证趋反、自然无为等理念,这些理念也同时反映老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即从批评对象的相成和相反的角度、自然而不加入人工的态度上显示其文学批评的基本思想倾向,其“大音希声”、“信言不美”则直接反映了他的文学批评理念。从老子的文学批评方法上看,其方法也与其哲学理念相联系。老子哲学的最高境界是“道”,为了实现“道”,达到“道”的境界,老子十分重视虚极静笃、抱一守中、德善德信、正言若反等方法,而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这些方法用于文学批评也是十分中肯的。 主题词:老子哲学理念文学批评思想关系 《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言论和思想,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反映道家思想的哲学著作,但其中也包含了老子的文学批评思想,是我们研究老子及道教文学批评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老子》,正是蕴含在其哲学思想的文学批评的观点,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不可估量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辩证趋反 辩证思想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占重要的地位。老子的辩证思想导源于《周易》,但比《周易》更加明朗化和系统化。老子辩证趋反的哲学思想体现在文学批评中,则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从批评对象

双方对立统一的角度提出其批评理论。比如老子对美和恶、善与不善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老子认为世间美的东西和恶的东西是共存的,善和不善的东西也是共存的,没有美,也就无所谓恶,没有善,也就无所谓不善。美与恶、善于不善是相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因此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评判,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不应该偏重一方而轻视另一方。二是从批评对象对立双方相反相成的角度提出其批评理论。一方面,老子认为,事物达到极致,就会以相反的形态表现出事物发展的更高境界。另一方面,只有抓住事物相反方面,才能达到最佳的批评目的。” 2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之一。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在老子的宇宙观里,把“道”看做是宇宙生成的本原,一切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老子自然无为哲学思想体现的文学批评上,就是强调一种完全顺应自然的批评理念。在老子看来,客观事物,包括文学作品,以一种自然状态呈现出来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一旦加入了人工雕琢,就会损害其自然状态,破坏其内在的美质。同时,老子也认为,批评要有群众性,不要以自己的欲念为出发点,“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文学批评如果失去了群众性,那么,它的存在价值也就很值得怀疑了。 3大音希声 老子哲学的最高境界是“无”。在老子看来,“无”可以看做事天地万物的原始。老子“大音希声”的文学批评理念,正是在这样的哲

浅议《孙子兵法》蕴含的军事思想

浅议《孙子兵法》所蕴含的军事思想 摘要:《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时期军事斗争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一部集我国春秋以前兵学思想之大成的权威性著作,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而全面的军事理论著作,揭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规律,并奠定了中国军事思想的基础,指导着后世战争实践和军事理论的研究,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孙子兵法》;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春秋战国;思想启示 引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孕育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思想,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繁荣,而其中中国的军事思想也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向前迈进的。 一、《孙子兵法》的出现及其重要地位 在奴隶社会时期,我国便已出现了以靠天命观指导战争为中心内容的朴素唯物主义军事思想。而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逐渐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引起了士兵成分的变化和兵器的改进,军事制度和作战方式也随之变化。为适应这些新情况的需要,产生了统率军队的专职将帅,涌现了许多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家和兵书著作。著名的《孙子兵法》便成书于此时,它是我国春秋时期军事斗争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一部集我国春

秋以前兵学思想之大成的权威性著作,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而全面的军事理论著作,揭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规律,并奠定了中国军事思想的基础,指导着后世战争实践和军事理论的研究,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国际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德国?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日本?宫本武藏) ),它着重阐述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问题,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被推为中国古代兵书之首。“前孙子者,孙子不能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明朝军事著作家茅元仪的这句名言,是对《孙子兵法》重要历史地位和永恒思想价值的至为精当的评价。尽管古今中外的军事思想层出不穷,但是我对于《孙子兵法》所蕴含的军事思想却是最为推崇的,它代表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理论的一个高峰》,奠立了中国战略文化的基础。 二、《孙子兵法》的简要介绍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开篇即从政治的角度来阐述军事国防的重要性,指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接着从战略学的高度,指出敌我双方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是“五事”和“七计”。“五事”为道、天、地、将、法,“道”即政治问题,孙子将其列为第一,可见他把修明政治看作是战争制胜的最重要的条件,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孙子兵法》提出,军事斗争必须巧妙地运用权谋,即“上兵伐谋”,“必以全争于天下”,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

浅谈老子的军事思想

浅谈老子的军事思想 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内涵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华民族以“道”为本的核心,战争的出现是私欲的产物,是中华民族背离“道”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沉淀,已形成了“天道不可违”的潜意识思维模式,老子的军事思想也正是这一思维模式的表现形式之一。 老子生活的春秋末年,正值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急剧动荡时期。这种过渡,是通过无数兼并战争得以实现的。频繁爆发的战争荼毒生灵、危害惨烈,“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强烈刺激了具有和平主义倾向的老子,使之对战争深恶痛绝,也使《老子》一书打上了鲜明的反战印记。 在《道德经》中,老子的反战思想最集中突出地体现在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第四十六章,第六十八章和第六十九章中。在老子看来,无论怎样的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总是巨大的灾祸与无比的苦难。“春秋战国时期,战争是普遍的,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战争规模日益扩大,动辄数万,数十万的兵力投入战争之中,伤亡极其惨重,而在战争期间受危害最大的,则是普通老百姓。”置身于春秋末叶的老子不仅亲历了东周王朝的衰微,而且也深味了当时天下混战的残酷。从而,他高扬天道的自然无为的旗帜,以无比悲悯的情怀严正指出战争的罪恶。他说:“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其大意说,武器是不吉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是不用的。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发现,战争不仅往往体现为“其事好还”,

即争战很会陷入循环复报之怪圈,而且更会造成“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的恶果。就是说,凡是军队开到的地方,必然会荆棘丛生;大战以后,灾祸苦难则随处可见。因此,老子强烈地呼吁:“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老子哲学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均有影响,但对兵家的影响尤大。在老子的主要著作《道德经》五千言中,谈兵的字眼就有268字。全书有一部分内容是直接谈兵的,还有一部分内容是以哲理来喻兵的,其他内容也贯穿着战略战术思想。《老子》的军事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兵者凶器”的战争观。老子认为,“兵”对于一个国家是极其重要的,但它应当是一个国家用来自卫而不是用来侵略的武装力量。“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就是这个意思。国家要有精兵良将,但不用来威胁或侵略别国,这才是真正的保卫自已的实力,是保证国家安全的唯一方法。早期道家通过对历史上兴亡更替的深刻考察,充分认识到战争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进而在一般的意义上对战争持反对态度,这在《老子》一书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老子》主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与其清静无为的政治立场是相一致的。 第二方面是守柔贵雌、以柔克刚的战略思想。《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而在矛盾的统一体中,柔弱虚静的一方总是占据主导地位,制约着刚强动躁的一方,因而主张贵柔守雌,以退为进。这一“柔弱胜刚强”的刚柔论思想体系客观上为弱小的新生的力量战强大而腐朽之敌提供

浅析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简论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 2008级 学号2008101053 姓名曾维兵 指导教师陈德长 成绩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小国寡民”思想的理想性 (2) (一)老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 (二)“小国寡民”的社会蓝图 (2) (三)“小国寡民”社会的缺陷与理想性 (4) 二、“小国寡民”思想的现实意义 (5) (一)“小国寡民”思想的合理性 (5) (二)对当今政治的启示 (6) (三)思想教化的启示 (7) (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8) 注释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简论 摘要: 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尽管有复古的一面,但也有着否定黑暗现实与残酷战争的一面,且表现了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不宜全然否定。从积极的角度看,这何尝不是历来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老子小国寡民理想性启示 Abstract:Lao zi"small country with few citizens" social ideal despite the restoring ancient ways, but also have a negative side real darkness and war cruel side, and performance to peace and serenity yearning, appropriate comprehensive look at it. On the positive perspective, it is people have the ideal state of pursuit. Key Words: Lao zi, small country with few citizens, ideal nature, message

论老子的军事战略思想

论老子的军事战略思想 一、柔弱胜刚强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老子》一书论兵之处甚多,有对当时战争情景的描绘,有对战争态度的表述,有对选将用兵的要求,有对战争规律的认识和作战经验的总结,然而“柔弱胜刚强”贯穿于《老子》军事思想的各个方面,是它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老子》指出:“兵强则灭、守柔曰强”,这是它言兵的总结论。从战争的规律看,《老子》认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从实战的经验看,《老子》认为:“抗兵相加,哀者胜”;从对将帅的要求看,《老子》提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从敌我态势的发展上看,《老子》与古代许多军事家一样,以水喻兵,指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因此,历代军事家、政治家在研究《老子》时,都把“贵柔”看成是《老子》的基本思想。 《老子》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这一论兵的基本思想出发,观察自然界,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搞”。又用这一基本思想论及人生,认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从而概括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就是说,坚强是走向灭亡的道路,柔弱是走向新生的道路。因而告诫人们凡事都要“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老子》还把这一基本思想引伸到政治上,主张以柔取天下,指出:“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把这些现象提到哲学高度加以概括,从而看到了“物壮则老”这一事物的发展规律,并且试图用宇宙的本体论来进行说明,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作为他的理论基础,由此看来,柔弱胜刚强不仅是《老子》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而且也是《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基础。 《老子》讲的“柔弱”是指初生的事物,将此比之于初生的婴儿,又比之于刚出土的幼芽,这些事物从表面现象虽然柔弱,但实际上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所讲的“刚强”是指强盛的事物,将此比之于人生的壮年,又比之于成熟的草木,这些事物看起来坚强茂盛,“但木强日则折”、“物壮则老”,实际上日益走向死亡和枯稿。《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建立在朴素的辩证法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猜测到了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一科学真理,为他的军事战略思想找到了理论根据。但《老子》虽然看到了“柔”和“刚”“弱”和“强”的对立,也看到了柔弱刚强对立双方的相互转化,由于他没有看到矛盾对立双方的斗争是推动事物前进的动力,因而他提出一整套“守柔”、“守雌”、“守静”、“守辱”等回避斗争、安于现状、反对转己化的哲学。所以它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正如他自已经觉察到的那样,“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最后不得不求助于唯心主义的“道”毛主席对于古代辩证法思想给了最科学最精辟的结论,指出:“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根提当时社会的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后来被形而上学所代替。” 柔胜刚,弱胜强这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赋予科学的意义,才能真正认识它掌、握它、运用它指导现实的革命斗争。唯物辩证法在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中,全面地概括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给“柔弱胜刚强”做了科学的解释。新生事物一开始看起来是柔弱的,但它代表着事物前进运动的方向,它的发生和发展决定着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因而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在阶级斗争中代表新兴阶级的小国能够打败大国,弱国能够打败强国,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春秋战国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人类阶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