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壳牌粉煤加压气化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壳牌粉煤加压气化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壳牌粉煤加压气化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壳牌粉煤加压气化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壳牌粉煤加压气化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中国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我国的壳牌粉煤加压气化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问题,其不仅会影响壳牌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的运行效率,而且还有可能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对壳牌粉煤加压气化装置运行阶段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更好地提高壳牌粉煤加压气化装置运行效率。

标签:煤粉;开工烧嘴;螺旋输送给料机

引言:

伴随我国能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对煤加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我国当前煤加压气化技术应用现状看,取得较多突破性成就,在加压固定床、加压流化床等技术上应用都较为广泛,且强调在气化炉上不断完善。

1加压固定床气化技术

1. 1 Φ100mm加压小试气化技术研究。Φ100mm加压小试气化技术的研发,主要为解决中试气化技术下试验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不利于大量煤种试验的开展。从该技术下的装置看,气化炉以5.OMPa作为设计压力,3.OMPa作为运行压力,在出灰、进料装置上都较为完善,可长时间试验。加之设计中为防止有炉内悬空、挂料情况发生,可将搅拌破粘装置设置于炉顶部,并将自动分析系统、自动检测控制系统配置其中,有助于试验数据的收集。该装置近年来在国内许多地区投入应用,在多次煤种试验中能够发现,在煤种变质程度较高情况下,煤气CH4含量保持降低趋势,且此时气化强度不高,降低焦油生产率,提高产气率。同时,在降低汽氧比情況下,煤气中C02、CO分别处于下降、增加趋势,此时煤气热值上升。对于这些试验结果,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小试气化技术操作汽氧比较低,主要归因于气化中有较大的散热量。正因散热量大,导致气化炉消耗蒸汽时,煤气氧耗问题较为严重。研究发现,解决该问题中可考虑辅以加压活性试验、加压低温干馏试验,其获取的数据能够用于加压气化工程研究。

1. 2中650mm中试气化技术研究。该技术在国内应用较早,自上世纪70年代,国内便有研究强调在民用煤气生产方面引入Lur-gi气化技术,由此便出现中650mm中试气化技术。技术应用中采用中试装置气化炉,以

2. 0MPa~2.5MPa 作为运行压力,2m燃料层高度,且保持850m3/m2.h~1500m3/m2.h气化强度.可达到200kg/h~500kg/h耗煤量。从近年来中650mm中试气化技术在国内较多地区的应用情况看,取得的成果较为理想。实践研究发现,装置运行较为稳定,即使工艺条件不同,汽氧比仍可达到最佳,且应用过程中无需将搅拌装置配置其中,可投入实际使用中。

2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煤炭气化试题库

一、填空 1、煤中灰分的增加,气化的各项消耗指标均增加,如氧气的消耗指标、水蒸气的消耗指标和煤的消耗指标都有所上升,而净煤气的产率下降。 2、当制取的煤气用做工业生产的合成气时,一般要求使用低挥发分、低硫的无烟煤、半焦或焦炭。 3、对固定床气化炉,煤的水分必须保证气化炉顶部入口煤气温度高于气体露点温度,否则需将入炉煤进行预干燥。 4、32l型气化炉的主体结构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炉上部有加煤机构,中部为炉身,气化剂的入炉装置,炉底部有除灰装置。 5、313型和321型的结构及操作指标基本相同,不同的加煤机构是和破黏装置。 6、间歇法制造半水煤气时,采用高炉温、高风速、高炭层、短循环的操作方法。 7、半水煤气中的2高低来判断气化层温度的高低 8、使用二次气化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煤的气化效率和煤气质量。 9、中心文氏管中的气流速度和气化剂中的汽氧比极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灰熔聚区的形成。, 10、城市煤气按其用途可分为:燃料煤气,合成煤气,管道煤气

和还原煤气。 11、液体原料生产合成气的方法有水蒸汽氧化法和部分氧化法。 12、甲醇合成塔的基本结构主要由外筒、内件和电加热器三部分 组成。 二、选择 1、以( A )为气化原料时,煤气的热值高 A 褐煤 B 烟煤 C 气煤 D 无烟煤 2、固定床气化制合成气时挥发分含量以不超过( C )为宜。 A 4% B 5% C 6% D 7% 。) B 、气化用煤含水量越低越好,一般要求不超过(3. A 9% B 8% C 7% D 6% 三、判断 1、制造水煤气的工作循环通常分为:吹风、一次上吹、下吹、 二次上吹、空气吹净六个阶( ) 2、为避免发生爆炸,开启时应先开空气阀,然后开蒸汽阀;关 闭时,应先关闭加氮空气阀,然后再关闭蒸汽。 3、常用半水煤气中的含量高低来判断气化层温度的高低。 ( × ) 3、随着压力的提高,净煤气的产率是下降的,粗煤气的产率下 降得更快。( × ) 4、常压温克勒气化炉采用粉煤为原料,粒度在5~10左右。(× ) 5、气化工艺的突出优点是它气化的煤种范围较宽,碳的转化率

煤气化工艺的优缺点及比较

13种煤气化工艺的优缺点及比较 我国是一个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而言比较丰富的国家,如何利用我国煤炭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优势发展煤化工已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掀起了煤制甲醇热、煤制油热、煤制烯烃热、煤制二甲醚热、煤制天然气热。有煤炭资源的地方都在规划以煤炭为原料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都碰到亟待解决原料选择问题和煤气化制合成气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问题。现就适合于大型煤化工的比较成熟的几种煤加压气化技术作评述,供大家参考。 1、常压固定层间歇式无烟煤(或焦炭)气化技术 这是目前我国生产氮肥的主力军之一,其特点是采用常压固定层空气、蒸汽间歇制气,要求原料为25-75mm的块状无烟煤或焦炭,进厂原料利用率低,单耗高、操作繁杂、单炉发气量低、吹风气放空对大气污染严重。从发展看,属于将逐步淘汰的工艺。 2、常压固定层间歇式无烟煤(或焦炭)富氧连续气化技术 这是从间歇式气化技术发展过来的,其特点是采用富氧为气化剂,原料可采用8-10mm 粒度的无烟煤或焦炭,提高了进厂原料利用率,对大气无污染、设备维修工作量小、维修费用低,适合于有无烟煤的地方,对已有常压固定层间歇式气化技术的改进。 3、鲁奇固定层煤加压气化技术 主要用于气化褐煤、不粘结性或弱粘结性的煤,要求原料煤热稳定性高、化学活性好、灰熔点高、机械强度高、不粘结性或弱粘结性,适用于生产城市煤气和燃料气,不推荐用以生产合成气。 4、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 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技术,2001年单炉配套20kt/a合成氨工业性示范装置成功运行,实现了工业化,其特点是煤种适应性宽,可以用6-8mm以下的碎煤,属流化床气化炉,床层温度达1100℃左右,中心局部高温区达到1200-1300℃,煤灰不发生熔融,而只是使灰渣熔聚成球状或块状排出。床层温度比恩德气化炉高100-200℃,所以可以气化褐煤、低化学活性的烟煤和无烟煤,以及石油焦,投资比较少,生产成本低。缺点是气化压力为常

航天炉煤气化技术运行情况

航天炉煤气化技术运行情况 航天, 煤气化, 技术, 运行 HT-L煤气化技术的生产应用 HT-L煤气化工艺是航天十一所借鉴荷兰SHELL、德国GSP、美国TEXACO煤气化工艺中先进技术,配置自己研发的盘管式水冷壁气化炉而形成的一套结构简单、有效实用的煤气化工艺。现将该工艺在煤化工项目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一、工艺介绍 1、磨煤与干燥系统 磨煤与干燥系统的工艺流程、运行原理、控制参数都与SHELL工艺相同,两套系统一开一备,单套能力35吨/小时,目的是制造出粒度小于90微米的大于80%、水含量小于2%的煤粉。没有单独的石灰石加入系统,只是利用皮带秤通过比值调节将粒状石灰石加到输煤皮带上,一块进入磨煤机研磨。 2、加压输送系统 加压输送系统的工艺流程、运行原理、控制参数都与SHELL工艺相同,目的是将制出的合格煤粉利用压差输送至气化炉进行燃烧气化。不同是V1205下面是三条腿,三条线输送,到烧嘴处汇合从烧嘴环隙呈螺旋状喷入炉膛。 3、气化及净化 烧嘴设计同GSP,采用单烧嘴顶烧式气化,气化炉采用TEXACO激冷工艺,气化炉升压到1MPa时,煤粉及氧、蒸汽混合以一定的氧煤比进入气化炉,稳压1小时挂渣,炉膛内设置有8个温度检测点,可以作为气化温度的参考点,也可以判断挂渣的状态。设计气化温度1400-1600℃,气化压力4.0MPa。热的粗煤气和熔渣一起在气化炉下部被激冷,也由此分离,激冷过程中,激冷水蒸发,煤气被水蒸汽饱和,出气化炉为199℃ ,经文丘里洗涤器、洗涤塔洗涤后,194℃、固体含量小于0.2mg/m3的合成气送去变换。 4、渣及灰水处理系统 渣及灰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运行原理、控制参数都与TEXACO工艺相同。渣经破渣机,高压变低压锁斗,排到捞渣机,进行渣水分离,水回收处理利用;灰水经高压闪蒸、真空闪蒸后到沉降池,清水作为激冷水回收利用,浆水经真空抽滤后制成滤饼。 二、技术特点 1、原料的适应性 据设计方介绍,该工艺煤种适应性广,从烟煤、无烟煤到褐煤均可气化,对于高灰份、高水分、高硫的煤种同样适用。龙宇生产用过两种煤,神木炭厂和永煤新桥,工况稳定,有效气含量基本能够达到设计要求,但由于神木炭厂的煤灰分含量低(<10%),挂渣情况不是太好,炉膛上部还可以,下部基本挂不上渣。永煤新桥煤运行时间较短,还不能完全反应其结渣性。附神木炭厂和永煤新桥

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的开发现状和应用前景

第1期(总第90期)煤 化 工No.1(Tota l No.90) 2000年2月 Coa l Che m ica l I ndustry Feb.2000 干法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的开发现状和应用前景 门长贵 西北化工研究院 710600 摘 要 干法粉煤加压气化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先进煤气化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干法粉煤加压气化的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及开发现状,并指出了这种煤气化工艺技术在联合循环发电和煤化工等领域内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干法粉煤气化 技术特点 开发现状 应用前景 引 言 目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约占75%,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仍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国家已把煤的高效、洁净利用技术列入21世纪的发展计划,因此发展先进的煤气化技术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增加装置的生产能力,降低氧耗和煤耗,拓宽原料煤种的使用范围,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先后成功地开发出了新一代先进的煤气化工艺技术,有代表性的主要为鲁奇公司的碎煤移动床熔渣气化(B GL)工艺,水煤浆进料的T exaco气化工艺,干法粉煤进料的SCGP(Shell)气化工艺和P renflo、GSP工艺。上述几种煤气化工艺中,干法粉煤进料的加压气化工艺因其技术经济性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预计它是今后煤气化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 1 干法气化的原理及技术特点 原料煤经破碎后在热风干燥的磨机内磨制成< 100Λm(90%)的煤粉,由常压料斗进入加压料斗,再由高压惰性载气送至气化炉喷嘴,来自空分的高压氧气预热后与过热蒸汽混合送入喷嘴。煤粉、氧气和蒸汽在气化炉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发生碳的部分氧化反应,生成CO与H2总含量大于90%的高温煤气,经废热回收、除尘洗涤后的粗合成气送后序工段。 干法气化工艺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1)对原料煤的适应性广,可气化褐煤、烟煤、无烟煤及石油焦。对煤的反应活性几乎没有要求,对高灰熔点、高灰分、高水分、高含硫量的煤种同样也适应。 (2)氧耗和煤耗低,与湿法进料的水煤浆气化工艺相比较,氧气消耗降低15%~25%,原料煤消耗降低10%~15%。 (3)单位重量的原料煤可以多产生10%的合成气,合成气中的有效气体成分(CO+H2)高达94%左右。 (4)原料煤能量的83%转换在合成气中(水煤浆气化工艺只有70%~76%),约15%的能量被回收为蒸汽。由此可见干法气化的热效率高。 (5)干法气化工艺的气化炉一般采用水冷壁结构,以渣抗渣,无昂贵的耐火砖衬里,水煤浆气化工艺气化炉耐火砖的费用约为10美元 tN H3,因多喷嘴操作,干法工艺气化炉运行安全可靠。 (6)单台气化炉生产能力大,目前已投入运行的气化炉操作压力3.0M Pa,日处理煤量2000t。如Shell干法进料气化工艺可采用多喷嘴加料(4只~8只),喷嘴的设计寿命可保证达到8000h,气化装置可以长周期运行。 (7)碳转化率高,可达99%,气化炉排出的熔渣为玻璃状的颗粒,对环境没有污染。气化污水中不含酚、氰、焦油等有害物质,容易处理,可做到零排放。 (8)工艺操作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利用专有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可使工艺操作处于最佳状态下运行。 2 干法气化技术的现状 第一代干法粉煤气化技术是K2T炉,目前在南非和印度等国仍有部分装置在运行,该炉型为常压气化,已基本停止发展。我国80年代由西北化工研究院在临潼完成了K2T炉的中间试验,后在山东黄

水煤浆气化及变换操作

水煤浆气化及变换操作知识问答 1 煤气化的基本概念就是什么? 答:煤的气化就是使煤与气化剂作用,进行各种化学反应,把煤转变为燃料用煤气或合成用煤气。 2 煤气化必备的条件就是什么? 答:煤炭气化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气化炉、气化剂、供给热量,三者缺一不可。 3 简述煤气化工艺的分类。 答:煤气化工艺按照操作压力分为常压气化与加压气化;; 1)按照操作过程的连续性分为间歇式气化与连续气化;; 2)按照排渣方式分为液态排渣与固态排渣;; 3)按照固体原料(煤)反应物料在炉内的运动过程状态分为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与熔融床(熔渣池)。 4 气流床煤气化工艺按照气化炉的进料状态都有哪些分类?其代表技术有哪些? 答:气流床煤气化工艺按照气化炉的进料状态分为干法粉煤进料与湿法水煤浆进料。 国外技术:干法粉煤进料的代表技术为荷兰壳牌干煤粉气化工艺(SHELL Process),德国未来能源公司的GSP气化技术;湿法水煤浆进料的代表技术为美国GE公司的水煤浆气化工艺(GEGP)。另外,德国未来能源公司的GSP气化技术,能够以干煤粉与水煤浆两种进料方式进料。 国内技术:湿法水煤浆进料的技术有西北化工研究院的多元料浆技术与华东理工大学的四喷嘴对置气化技术,干法煤粉进料的技术为西安热工研究院的两段式气化技术。 5 气流床气化技术有哪些特点? 答:气流床气化技术的主要特点: (1)采用干粉形式或水煤浆形式进料;; (2)加压、高温气化;; (3)液态排渣;; (4)气化强度大;;

(5)气化过程中不产生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环保效应。 6 试简要叙述煤气化技术发展的趋势。 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煤气化技术由常压固定床向加压气流床气化技术发展的同时,气化炉能力也向大型化发展,反应温度也向高的温度(1500~~1600℃)发展,固态排渣向液态排渣发展,这主要就是为了提高气化效率,碳转化率与气化炉能力,实现装置的大型化与能量高效回收利用,降低合成气的压缩能耗或实现等压合成,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消除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7 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装置由哪儿部分组成? 答: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主要由水煤浆制备与储存、水煤浆加压气化与粗煤气的洗涤、灰水处理与粗渣/细渣的处理等四部分组成。 8 煤的工业利用价值通过哪些项目来判断?其各自包含哪些内容? 答:煤的工业利用价值可通过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测定判断。 工业分析的内容包括水分Mt(内水M in 、外水M f )、灰分(A)、挥发分(V)、固定碳 (FC)、硫分(S)、发热值(Q)、可磨指数(HGI)、灰熔点(IT/F1;DT/F2;ST/F3;FT/F4)等。 元素分析包括C、H、O、N、S、Cl以及灰分中各种金属化合物的含量。 9 水煤浆加压气化的技术经济指标有哪些?它们各自的含义就是什么? 答:水煤浆加压气化的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有碳转化率、冷煤气效率,比煤耗、比氧耗、氧耗、有效气产率、气化强度、O/C原子比。 各自的含义为: (1)碳转化率煤气中携带的碳占入炉总碳的比率,% (2)冷煤气效率煤气的高位热值与入炉煤的高位热值的比率,% (3)比煤耗每生产1000Nm3有效气消耗的干煤量,kgCoal/kNm3(CO+H 2 ) (4)比氧耗每生产1000Nm3有效气消耗的氧气量,Nm3O 2/kNm3(CO+H 2 ) (5)氧耗单位重量的煤气化所需要消耗的氧量,Nm3O 2 /Tcoal (6)有效气产生率单位体积的煤气中有效气CO+H 2 所含的比例,% (7)气化强度单位容积的反应器在单位时间生产的干煤气量,Nm3/m3·h (8)O/C原子比如气化炉气化剂中的氧原子与煤浆中碳原子数量的比值。 10 对于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而言,煤浆制备的目的就是什么?

鲁奇加压气化炉工艺操作

鲁奇加压气化炉工艺操作 新疆广汇新能源造气车间--程新院 一、相关知识 1、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三点:①反应温度(T)、②反应压力(P)、 ③反应浓度(C)。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条件之一(T、P、C),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气化炉内氧化层主反应方程式 ① 2C+O?=CO?(-Q)ΔH<0 ②2C+O?=2CO(-Q)ΔH?<0 ΔH<ΔH? 3、气化炉内还原层主反应方程式 ③C+CO?=2CO(+Q)ΔH?>0 ④C+H?O=CO+H?(+Q)ΔH?>0 ⑤C+2H?=CH?(+Q)ΔH5>0 ΔH?>ΔH?>ΔH5 |ΔH|>ΔH?>|ΔH?|>ΔH?>ΔH? 4、煤灰熔点对气化炉的影响 鲁奇气化炉的操作温度介于煤的DT(变形温度)和ST(软化温度)之间。若入炉煤的灰熔点高,则操作时适当降低汽氧比,相应提高炉温,蒸汽分解率增加,煤气水产量低,气化反应完全,有利于产气。但是受气化炉设计材料的制约,汽氧比不能无限制降低,否则可能会烧坏炉篦及内件。因此受设备材质的局限,煤灰熔点不能太高,

一般控制在1150℃≦DT≦1250℃。反之,若煤灰熔点低,则操作时要适当提高汽氧比,相应降低炉温(防止炉内结渣,造成排灰困难),蒸汽分解率降低,煤气水产量增加,气化反应速度减缓,不利于产气。因此入炉煤的灰熔点要尽可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变化太大。二、汽氧比的判断 鲁奇加压气化炉汽氧比是调整控制气化过程温度,改变煤气组份,影响副产品产量及质量的重要因素。汽氧比过低,会造成气化炉结渣,排灰困难,不利于产气;汽氧比过高,会造成灰细或排灰困难,煤气水产量增加等。因此,在不引起灰份熔融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低的汽氧比。汽氧比的高低应该结合煤气组份中有效气体的含量、灰样和指标参数做出准确的判断! 1、从煤气组份1判断汽氧比的高低 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都根据CO2、CO、H2、CH?来判断汽氧比的高低,下面分情况进行说明。 1:我公司白石湖煤产气组份 a、煤气组份中CO2和CH?同时降低,CO和H2同时升高,这种情况最容易判断,根据还原层反应方程式 ③C+H?O=CO+H?ΔH?>0 ④C+CO?=2COΔH?>0

HT-L粉煤加压气化炉

航天炉又名HT-L粉煤加压气化炉 长期以来,国内煤化工之所以不能大规模地发展,就是因为国内缺乏自主的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而进口的技术也不能完全满足国内煤化工的需求——如果选用德士古煤气化技术,无法实现原料煤的本地化;选用壳牌煤气化技术的投资又太大。所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洁净、煤种适应性广的国内煤气化技术,一直是业界的梦想。 气化炉的核心部件是气化炉燃烧喷嘴,该喷嘴必须具有超强的耐高温特性,这个特性要实现起来难度较大。而与此类似,火箭上天时喷嘴所经受的温度也很高,而且比气化炉燃烧喷嘴要经受的温度高得多。如果把航天技术“嫁接”到煤化工产业,那就有点像杀鸡用上宰牛刀,技术难度上是没有问题的。 航天炉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可达95%)和碳转化率(可达99%);气化炉为水冷壁结构,能承受1500℃至1700℃的高温;对煤种要求低,可实现原料的本地化;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费用低;关键设备已经全部国产化,投资少,生产成本低。据专家测算,应用航天炉建设年处理原煤25万吨的气化工业装置,一次性投资可比壳牌气化炉少3亿元,比德士古气化炉少5440万元;每年的运行和维修费用比壳牌气化炉少2500 万元,比德士古气化炉少500万元。 它与壳牌、德士古等国际同类装置相比,有三大优势:一是投资少,比同等规模投资节省三分之一;二是工期短,比壳牌炉建设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三是操作程序简便,适应中国煤化工产业的实际,易于大面积推广。 HT-L粉煤气化煤质要求 HT-L粉煤气化工艺对煤种的适应性广泛,从较差的褐煤、次烟煤、烟煤到石油焦均可作为气化的原料。即使是高灰分、高水份、高硫的煤种也能使用。但从经济运行角度考虑,并非所有煤种都能够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使用者应该认真细致地选择合适的煤种,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保证装置的稳定运行。 HT-L粉煤气化装置对煤种的一般要求 煤种分析项目数据范围 总水(AR;%) 4.5~30.7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概况与发展讲解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概况与发展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新疆石油学院 1、论文(设计)题目: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概况与发展

2、论文(设计)要求: 3、论文(设计)日期:任务下达日期 完成日期 4、系部负责人审核(签名): 新疆石油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 1、论文(设计)题目: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概况与发展 2、论文(设计)评阅人:姓名职称 3、论文(设计)评定意见:

成绩:5、论文(设计)评阅人(签名): 日期:

德士古气化技术概况与发展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德士古气化技术现状、原理、工艺流程,以及一些存在的问题。 煤气化,即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利用气化剂(O2、H2O或CO2)与煤炭反应生成洁净合成气(CO、H2的混合物),是对煤炭进行化学加工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实现煤炭洁净利用的关键。1984年我国建设了我国第一套Texaco水煤浆气化装置,气化炉是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的关键设备之一。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水煤浆气化炉是德士古气化炉。Texaco气化炉由喷嘴、气化室、激冷室(或废热锅炉)组成。其中喷嘴为三通道,工艺氧走一、三通道,水煤浆走二通道。介于两股氧射流之间。水煤浆气化喷嘴经常面临喷口磨损问题,主要是由于水煤浆在较高线速下(约30 m /s)对金属材质的冲刷腐蚀。喷嘴、气化炉、激冷环等为Texaco水煤浆气化的技术关键。 最后是对德士古气化技术的展望,还有新型煤气化技术发展前景,及发展重要意义。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出发,结合我国的能源资源结构和分布,寻求行之有效的替代石油技术,以缓解我国石油进口的压力.水煤浆代替燃油技术在国内外已经成熟,用水煤浆代替原油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德士古煤气化,水煤浆,气化炉,工艺烧嘴

气化炉考试试题及答案

气化炉考试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40分,每空1分) 1、航天炉又名HT-L粉煤加压气化炉,属于粉煤加压流化床气化炉。2 2、气化炉采用顶烧式,炉体上部为燃烧室,炉体下部为激冷室,下部采用激冷室激冷工艺,起到洗涤和冷却作用。6 3、气化炉螺旋盘管式由气化室主盘管、渣口盘管和炉盖盘管三部分组成。3 4、气化炉激冷段内有激冷环、下降管、上升管和渣池水分离挡板等主要部件。4 5、燃烧器从功能上来划分可分为:点火烧嘴、开工烧嘴、粉煤烧嘴。3 6、气化炉干粉煤进料,煤被磨制成5~90um煤粒颗粒,并经过空气干燥;惰性气体输送,介质为二氧化碳或氮气。5 7、盘管式水冷壁结构,采用多头并联结构可以保证管程流阻分布均匀,强制循环可防止局部传热恶化发生“爆管”故障。3 8、气化刘耐火材料的组合结构,降低炉膛散热损失,炉内向外依次有液渣、固渣、SiC耐火材料、水冷壁、惰性气体保护层、高铝不定型耐火材料、外保温层,散热损失小。4 9、在气化炉正常工作状态,炉内换热以辐射为主,兼有一定比例的对流换热。炉内温度一般在1400℃以上。3 10、燃烧器保护气的作用是保证高温热气不回流至烧嘴通道内;环腔保护气的作用是保证高温热流不回流至盘管的环腔内。2 12、激冷室的作用是通过水浴对高温合成气体进行降温,同时还能够对合成气进行初步洗涤,除去合成气中夹带的部分飞灰和炭黑,并将合成气与熔渣分离。5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2分每题2分) 1、输送粉煤的主要工作介质是( A )。 A、CO2 B、CO C、N2 D、O2 2、下列燃烧器中,能耗小,工作时间短的是( C )。

A、粉煤烧嘴 B、开工烧嘴 C、点火烧嘴 3、下列燃烧器中在生产过程中起着承担主要任务的是( A )。 A、粉煤烧嘴 B、开工烧嘴 C、点火烧嘴 4、下列燃烧器工作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B )。 A、开工烧嘴启动点火烧嘴启动开工烧嘴升负荷粉煤烧嘴启动并升负荷 B、点火烧嘴启动开工烧嘴启动开工烧嘴升负荷粉煤烧嘴启动并升负荷 C、点火烧嘴启动开工烧嘴升负荷开开工烧嘴启动粉煤烧嘴启动并升负荷 D、开工烧嘴启动开工烧嘴升负荷点火烧嘴启动粉煤烧嘴启动并升负荷 5、盘管出口水的密度实际上指( A )。 A、盘管出口气液混合物的密度 B、盘管出口液体的密度 B、盘管出口气体的密度 D、盘管内部气液混合物的密度 6、气化炉属于( C )类压力容器。 A、Ⅰ B、Ⅱ C、Ⅲ D、常压 7、图示结构为气化炉的( C )部件。 A、上升管 B、下降管 C、激冷环 D、盘管 8、气化炉排渣状态时细渣多,且颜色发黑,说明( A )。 A、说明炉温低,碳转化率低,应适当提高氧煤比。 B、说明渣流动性好,炉温偏高,应适当降低氧煤比。 C、说明炉温适当,碳转化率高。 D、说明气化炉处于良好状态。 9、气化炉超温的原因一般有( ABCD )。 A、煤质变化(含碳量降低)造成氧煤比偏高致使整体气化炉温水瓶提高。 B、煤质变化,灰熔点升高或粘温特性变差造成壁面难以挂渣。 C、氧流速偏低,火焰不稳定,火焰舔蚀壁面,造成局部稳定升高。 D、烧嘴喷口不均匀或局部堵塞,气流偏离中心,导致火焰烧到炉壁。 10、气化炉激冷室液位低的原因有( ABCD )。 A、激冷水流量低。 B、气化炉外排水量大。

煤炭加压气化技术的研究及开发_步学朋

收稿日期:2001Ο02Ο15 作者简介:步学朋(1962-),男,山东济南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煤炭气化的研究工作。 特约专稿 煤炭加压气化技术的研究及开发 步学朋,彭万旺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北京 100013) 摘 要:简要介绍了北京煤化学研究所在加压固定床气化———包括D 650mm 中试和D 100mm 小试气化技术,D 300mm 和D 100mm 加压流化床气化技术,加压气流床气化数学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情况,给出了典型煤种在不同气化炉、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试验数据,讨论了我国煤炭气化技术的发展前景。关键词: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加压气化;气流床气化 中图分类号:TQ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Ο2798(2001)03Ο0014Ο05 煤炭气化是将固体煤炭转变为煤气,它广泛应 用于生产化工合成气(如合成氨、甲醇等)、工业燃料气、城市煤气等领域,是洁净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煤炭液化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以及先进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GCC )、第二代PF 2BC 及燃料电池(IGFC )的开发应用,煤炭气化技术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从50年代开始,先后开展了煤炭地下气化、常压移动床发生炉气化试验研究、D 200mm 文氏管排灰流化床气化炉试验、单双筒熔渣池气化炉研究,开发了D 116m 水煤气两段炉和D 0185m 、D 2m 一段、两段发生炉及上下鼓风反火炉并用于矿区气化、制备工业燃料气等。80年代以来,又开展了煤炭加压气化技术研究,下面将简要介绍这方面的研究及开发情况。 1 加压固定床气化技术研究开发 111 D 650mm 中试气化技术 70年代末,北京煤化所承担国家科委建立中试 气化试验装置的任务,1983年进行设备安装,中试装置的气化炉内径为650mm ,燃料层高度为2m ,运行压力为2~215MPa (最高3MPa ),气化强度(煤气)为850~1500Nm 3/h ?m 2,耗煤量为200~500kg/h ,炉出口温度上限为560℃。 1984年5月开始煤种试验,先后成功地进行了 沈北、蔚县、黄县、依兰、窑街等五个典型中国煤种的 半工业性试验,累计运行1000多小时。D 650mm 气化炉试验操作稳定,结果重现性好,取得的数据完整可靠。其中龙口褐煤、蔚县长焰煤和依兰煤的气化试验结果分别为相应的三个城市煤气化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所采用,窑街长焰煤的试验结果则直接被国外设计单位所采用,作为兰州城市煤气工程设计的依据。表1为典型试验结果及依兰煤与东德的D 316m 气化炉上进行的工业性试验结果对比。 可见D 650mm 加压中试装置操作比较稳定,结果波动较少。对照依兰煤中试和工业装置两个试验结果,可见在近似的操作条件下,其一致性很好,粗煤气中主要组分差异小于3%。在中试装置上进行不同工艺条件对比试验所得出的最佳汽氧比(510kg/Nm 3)及不需要搅拌装置等结论完全被P KM316m 炉试验结果所证实,主要消耗指标十分 接近。由此可以认为,D 650mm 中试结果用于工业 设计是可靠的。 112 D 100mm 加压小试气化及煤炭加压气化基础特性研究 由于中试费用较高,为进行大量煤种试验,有必要开发小型试验装置。为此北京煤化所牵头承担“七五”“中国煤种资源数据库”的攻关工作,作为其中一部分,北京煤化所开展了“煤炭加压气化基础特性研究”,开发了D 100mm 固定床气化小型试验装置。气化炉设计压力为510MPa ,运行压力为310MPa ,气化炉高度为315m ,气化炉配置操作参

科林粉煤气化技术

科林粉煤气化技术(CCG)简介 德国科林工业集团 二零一零年七月 1. 公司简介 德国科林工业集团是全球著名的煤气化、煤干燥和生物质气化技术提供商。该集团是前东德燃料研究所 (DBI)和黑水泵工业联合体(Gaskombinat Schwarze Pumpe,简称GSP)气化厂最大的后裔公司。 科林(CHOREN)名称的由来是:“C-Carbon-碳H-Hydrogen-氢O-Oxygen- 氧REN-RENewable-可再生”。 科林集团总部位于德国弗莱贝格市,原东德燃料研究所旧址,著名的黑水泵气化厂就在附近。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为科林的战略投资者。

目前集团拥有近300名研发及工程技术人员,其中主要技术骨干为前徳燃所和黑水泵厂的员工。科林公司的发起人Wolf博士即为前东徳燃料研究所研发部部长,煤气化运行总监贡瓦先生是前黑水泵气化厂厂运行主任。 科林集团拥有40多年气流床气化技术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建设以及运行的经验,可以为客户提供粉煤气化技术(CCG)和生物质气化技术(Carbo-V®)从工艺包设计到关键设备制造和开车运行等一系列综合性服务。 此外,科林集团也是蒸汽流化床煤干燥技术的创始人和专利持有人,在全世界煤干燥领域,特别是褐煤干燥领域具有多年成功运行经验。 科林能化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是科林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负责集团在亚太地区的业务。 2. 技术来源及技术开发背景 科林高压干粉煤气化炉简称为CCG炉(Choren Coal Gasifier),该技术起源于前东德黑水泵工业联合体(Gaskombinat Schwarze Pumpe,简称GSP)下属的燃料研究所,于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期开始开发,目的是利用当地褐煤提供城市燃气。1979年在弗莱贝格市建立了一套3MW中试装置,完成了一系列的基础研究和工艺验证工作。试验煤种来至于德国、中国、前苏联、南非、西班牙、保加利亚、澳大利亚、捷克等国家。1984年在黑水泵市(SCHWARZ PUMPE)建立了一套130MW(日投煤量为720吨)的水冷壁煤气化炉工业化装置,气化当地褐煤用作城市燃气,有运行8年的工业化生产经验。之后改用工业废液废油作为进料,继续运行至今。燃料研究所和黑水泵工厂的技术骨干后来发起成立了科林的前身公司,继续致力于煤气化技术的研发,并把运行中出的问题进行了设计更改和完善,推出了一套完整优化的新气化技术 - CCG。 3. CCG技术介绍 (A)气化工艺 CCG气化工艺过程主要是由给料、气化与激冷系统组成。原料煤被碾磨为100%<200μ,90%<65μ的粒度后, 经过干燥, 通过浓相气流输入系统送至烧嘴,在 反应室内与工业氧气(年老煤种还需添加少量水蒸气)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反应,产生以一氧化碳和氢气为主的合成气。

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简介 一、背景 “九五”期间华东理工大学、兖矿鲁南化肥厂(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共同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粉煤加压气化制合成气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粉煤加压气化中试装置。装置处理能力为15~45吨煤/天,操作压力2.0~2.5Mpa,操作温度1300~1400℃。 该课题于2001年年底启动,2002年10月完成研究开发阶段中期评估,中试装置进入设计施工阶段。2004年7月装置正式投运,首次在国内展示了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的运行结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试装置于2004年12月6日至9日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现场72 小时运行专家考核,2004年12月21日于北京通过科技部主持的课题专家验收。同年,该成果入选2004年度煤炭工业十大科学技术成果。 二、装置流程与技术优势 1、整个工艺流程如图1,具体流程为:原煤除杂后送入磨煤机破碎,同时由经过加热的低压氮气将其干燥,制备出合格煤粉存于料仓中。加热用低压氮气大部分可循环使用。料仓中的煤粉先后在低压氮气和高压氮气的输送下,通过气化喷嘴进入气化炉。气化剂氧气、蒸汽也通过气化喷嘴进入气化炉,并在高温高压下与煤粉进行气化反应。出气化炉的高温合成气经激冷、洗涤后并入造气车间合成气管线。熔融灰渣在气化炉激冷室中被激冷固化,经锁斗收集,定期排放。洗涤塔出来的黑水经过二级闪蒸,水蒸汽及一部分溶解在黑水中的酸性气CO 2、H2S 等被迅速闪蒸出来,闪蒸气经冷凝、分离后与气化分厂生产系统的酸性气一并处理,闪蒸黑水经换热器冷却后排入地沟,送气化分厂生产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LNG培训考试卷试题.docx

固能公司 LNG 知识培训考试题 部门: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 LNG主要成分是经过预处理,脱除重烃 甲烷 、硫化物 ,在常温下不能通过加压将其液化,而是 、二氧化碳、汞和水等杂质后, 深冷到-162° C,实现液化。 2、 LNG的特点为:温度低、液态与气态密度交大 3、1 体积液化天然气的密度大约是 1 体积气态天然气的 、可燃性。600 —625 倍,即 1 体积LNG大致转化 为 600 — 625体积的气体。 4、一般环境条件下,天然气的爆炸极限为5%-15%(体积含量)。 5、LNG的蒸发特性是指: LNG 作为沸腾液体储存在绝热储罐中,外界任何传入的热量都会引起一定量液体蒸发成气体,就是蒸发气(BOG)。 6、 LNG和天然气是无毒的,但高浓度的天然气可以使人缺氧窒息。 7、 LNG的密度取决于其组分,通常在 420-470 ㎏ /m3之间,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高达 520㎏ /m3。密度还是液体温度的函数,其变化梯度约为 -3-1 。 ㎏· m·℃ 8、燃烧的三个因素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9、 LNG的自燃温度是 650 °C。 10、 LNG在点燃前必须要汽化,在非受限环境中, LNG和 LNG蒸汽都不会发生爆炸。 11、将天然气液化成LNG是为了便于天然气的储存、运输。 12、从我国液化天然气生产地区来开看,内蒙古、新疆、陕西是我国液化天然气主要生产地区。至 2014 年单日处理量达到 3685 万标方。 13、 LNG液化槽车单车约载重 20 吨,合计 3 万标准立方米天然气。 14、撬装式 LNG三级汽车加气站,采用 1 3 台 60m/ LNG卧式低温储罐, 1 台 LNG潜液泵, 2台加气机配置。 15、LNG气化站,主要设备: LNG 储罐、卸液撬、气化器、加臭设备、调压计量、放散塔等全套系统设备。

鲁奇炉加压气化试题库

200#试题 一、填空: 1.气化炉停车情况不同分为:计划停车、事故停车、紧急停车。 2.气化炉空气运行结束时,先断蒸汽,后断空气,切氧时,先通蒸汽,后通氧气。 3.气化剂离开炉篦依次进入灰层、燃烧层、还原层、干馏层、干燥层、预热层。 4.气化炉用煤粒度限定在5—50mm,在该范围内原煤应占总量的90%以上。 5.开车时,氧气、充压煤气管线上盲板处于盲位。 6.200#气化炉开车前,夹套建立液位时,夹套安全阀旁路应处于开位。 7.气化炉正常运行时的最低负荷为3000Nm3/h。 8.气化炉提压时,用来设定气化炉提压速度的调节阀位号为PCV-21/22CP035。 9.实际空气到氧气切换,不应超过3—5分钟,以防止气化炉床层冷却。 10.造成气化炉紧急停车的联锁有12个。 11.汽氧比的选择受灰熔点限制。 12.200#低压蒸汽总管压力控制调节阀位号为PIAH-20CP007。 13.气化炉生产的煤气不合格时,通过200#火炬排放。 14.检修时,工艺对设备应依次做到停车、排放、吹扫、置换、清洗。 15.煤的工业分析包括煤的灰份、水份、挥发份、固定碳等项目。 16.煤锁气气柜的有效容积为 3000 m3。 17.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主要指爆破片、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等 18.三级巡检指的是哪三级:厂级、车间级、班组级。 19.鲁奇加压气化炉炉篦减速机润滑油脂牌号是 680#中负荷工业齿轮油,首次加油量 300 升,润滑周期8000H 。其他工号单级泵润滑油脂牌号是 46#抗磨液压油,首次加油量 0.3~ 0.5 升,润滑周期 6个月。 20.鲁奇加压气化炉中低压锅炉水分析内容是 PH 、电导率,控制指标各是 8.5~9.2 、 0.3 。 21.对于单系列气化炉,煤锁的润滑点有2个,灰锁的润滑点有 4个。 22.煤锁上阀,需要200#液压系统采用二次减压,压力减为3.0Mpa。 23.我厂煤锁操作有现场手动、控制室手动、半自动、全自动四种操作方式。 24.CLCR代表:煤锁控制室,CLLP代表:煤锁就地控制盘,NUCL代表:射线料计。 25.CF阀阀采用两个油缸的目的是使CF阀升降平稳。 26.煤锁容积为12.1m3,灰锁有效容积为11.2m3。 27.煤锁只有在BC、DV、CF、PV1、PV2阀关的情况下,TC阀才能开。 28.21WBM005-25-600C01管线的作用:形成微正压,防止粗煤气中杂质进入流量测量管线。 29.200#W001出口煤气温度是187℃,其换热面积是491m2。 30.PV代表:测量值,OP代表:输出值,SP代表:设定值。 31.气化炉出口煤气中CO2升高,CO降低,说明炉内温度低。 32.气化炉空气运行结束时,先断蒸汽,后断空气,切氧时,先通蒸汽,后通氧气。 33.气化压力升高,CH4、CO2含量升高,CO、H2含量降低,O2耗量降低。 34.气化炉切氧、升压、并网过程中,煤锁上阀关,下阀关,灰锁上阀关,下阀关。 35.气化炉切氧后,粗煤气中CO2和O2含量应控制在CO2 30-35%,O2<0.4%。 36.随着气化温度的升高,粗煤气中各成份中的CO2和CH4降低CO和H2升高。 37.气化炉开车时分别提压至 0.4 MPa、 2.1 MPa时进行煤气水切换。 38.空气点火时控制空气量约为 1500 Nm3/h。 39.绝压P绝、表压P表、大气压P大气三者的关系是:P绝= P表+ P大气。 40.鲁奇加压气化炉设计千立方粗煤气耗块煤 0.75 吨,过热蒸汽 1.06 吨,氧气 0.15 千立方。 41.气化炉顶部法兰温度仪表为TZHH-21CT011A/B,联锁值是250℃。

航天炉气化车间知识点中级试题

15、16 单元中级试题 一、填空题: 1、磨煤系统的压力调节以及氧含量的调节主要靠15PV1101 ,同时加大 放空可以带走系统中的水分。 2、磨煤系统的热风炉点火条件之一的氧含量控制在小于8% 热风炉再 次点火前应该大风吹扫30S ,目的是吹出炉膛内上次点火的可燃气,防止爆燃。 3、磨煤机的液压站的作用是检修时升降磨辊,运行时加载压力。 4、S-1503的作用是煤粉与输送气分离收集粉煤,气体循环。 5、袋式过滤器灰斗的煤粉是通过X-1503 ,X1505,X1504输送到粉煤加压及输送单元的。 6、在磨煤单元中惰性工艺气和煤粉是在S1503完成分离的,其反吹气源氮气压力控制在0.3Mpa。 7、原料中比较硬的煤块、矸石被送到排矸箱中并排出界区。 8、循环惰性气输送煤粉到粉煤袋式过滤器中并完成分离,出袋式过滤器的惰性气体中固体浓度小于10mg/N3,m过滤后的大部分气体进行再循环,部分气体通过控制阀门15PV1101开度放空带走水分。煤粉随后从粉煤袋式收集器中被送到煤加压及给料系统。 9、热风炉的热风进磨煤机的温度最高350℃,磨煤机出口最高温度110℃ 10、V-1602的作用粉煤输送中实现高低压转化,过渡中转设备。 11、磨煤单元使用冷却水的设备有磨煤机润滑油站、磨煤机液压油站、循环风机。 12、煤仓排风过滤器过滤面积12M3。 13、循环风机密封气是用低压氮气来密封的 14、磨煤机检修排煤时是用盘车电机带动磨机转动盘将煤排出

16、煤中水分按其存在形态可分为三种:外在水分、内在水分、结晶 水。 17、粉煤给料罐锥部流化气有几种控制方式,分别是流量控制和压差控制,正常用流量控制。 18、防爆板的作用避免因超压或真空而导致破坏。 19、磨机进出口压差高的原因:给煤量过大、循环风进磨入口有堆积物、循环风机风量太小。 20、粉煤加压及输送单元的设备有:粉煤储罐、粉煤锁斗、粉煤给料罐、粉煤储罐过滤器 21、磨辊油温高的原因:油位低、密封件损坏漏油、轴承损坏、磨辊密封风管道故障或磨穿煤粉进入、磨棍密封氮气手阀未开 22、充气锥堵塞的原因:氮气临时中断煤粉反入充气锥中、氮气管线中的带油等异物造成结垢堵塞。 23、磨机润滑油站的作用主要用来润滑减速机内的齿轮、轴承和推力轴承。 24、润滑系统加油,都应当采用滤油机,滤油机过滤精度不低于0.12 mm。 25、S1503压差高的原因滤袋使用时间较长导致滤袋糊死、低压氮气反吹压力低、反吹间隔时间过长、喷吹管有脱落现象,起不到喷吹作用。 26、磨机出口压力突然升高的原因消防氮气阀门打开、K-1502转速降低、 15PV1101阀A门突然关闭。 27、粉煤袋式过滤器防爆板爆破压力5KP±A 50%。 28、磨煤机减速机润滑油型号320号齿轮油。 39、磨煤机液压油站液压油型号46号抗磨液压油。 40、为维持磨煤机出口微负压操作,可调节惰性气体放空,为防止系统负压过高可补入氮气 41、防止惰性气体中湿含量超标,启动稀释风机,补入空气 42、粉煤锁斗有四路冲压,分别是16XV112、516XV112、916XV112、

加压气化工艺仿真操作手册

仿真培训系统软件说明书 仿真培训系统操作说明书 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 加压气化工段

目录 目录?I 第一章工艺概述?1 1.1煤化工技术简介1? 1.1.1煤的性质简述 (1) 1.1.2煤化工简介1? 1.1.3煤气化概述?2 1.2加压气化工艺2? 1.2.1加压气化简述 (2) 1.2.2加压气化的影响因素 (4) 1.2.3加压气化工艺流程5? 1.3工艺仿真范围 (6) 第二章设备概述 (8) 2.1设备一览表 (8) 2.2设备简介 (9) 2.2.1煤斗(B003) (9) 2.2.2煤锁(B001)9? 2.2.3气化炉(C001) (9) 2.2.4灰锁(B004)·················································································································10 2.2.5洗涤冷却器(B006)·····································································································11 2.2.6废热锅炉(W-001) (11) 2.2.7火炬(B-008)11? 2.3阀门一览表1?2 2.3.1控制阀 (12) 2.3.2现场调节阀1?2 2.3..3现场开关阀 (14) 2.3.4安全阀1?6 2.3.5电磁电动阀16? 第三章自控及仪表1?8 3.1控制仪表一览表?18 3.2显示仪表一揽表 (18) 3.3报警一揽表 (20) 第四章开车操作 (21) 4.1职责范围 (21) 4.1.1 中控岗位职责及管辖范围21? 4.1.2巡回岗位职责及管辖范围21? 4.2冷态开车?22 4.2.1夹套建立液位22? 4.2.2废锅壳程建立液位 (22) 4.2.3废锅集水槽建立液位2?3 4.2.4开车煤气系统投用 (23) 4.2.5煤锁气系统投用24? 4.2.6暖管及蒸汽吹扫 (25)

科林气化技术

科林气化技术

科林CCG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技术拥有单位:德国科林工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2014-5-20 来源:《中国煤化工》编辑部作者:德国 科林工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德国科林工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科林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洁净煤利用技术的研发者、拥有者及工业解决方案供应商,全部拥有科林粉煤气化(CHOREN Coal Gasification)技术。科林的前身是欧洲洁净煤利用技术领域的先驱和领导者——前德国燃料研究所(DBI)。上世纪90年代,前德国燃料研究所研发部部长Wolf博士创立了科林,科林名称的由来是:“C-Carbon-碳,H-Hydrogen-氢,O-Oxygen-氧,REN-RENewable-可再生”。科林核心技术团队来自于前德国燃料研究所及黑水泵气化厂。公司总部及技术研发工程中心位于德国萨克森州的德累斯顿。科林在干粉煤气流床气化技术领域拥有40多年的研发、设计、制造、建设及运行经验,能够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煤气化解决方案。 科林CCG粉煤气化工艺过程主要是由给料、气化与激冷等系统组成,采用干粉煤加压进料,以纯氧作为氧化剂(部分煤种需添加少量水蒸气),在气化室内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反应,产生以一氧化碳和氢气为主的合成气,并实现高温液态排渣。原料气化和达到气体平衡所需的热量由原料碳氧化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释放。气化温度的选择主要由煤的熔融特性及粘温特性确定,气化压力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产品煤气的利用工艺,通常为4.0MPa。通过科林CCG气化工艺可以把原煤、石油焦等转化为清洁的、高附加值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可用于生产合成氨、甲醇、合成油、合成天然气等化工产品,还可用于发电或者生产城市煤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