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寒热真假最紧要处上——火神派案例赏析之四

寒热真假最紧要处上——火神派案例赏析之四

寒热真假最紧要处上——火神派案例赏析之四

?壶天漫笔?30?

收稿日期:2004-04-05

作者简介:张存悌(1947-),男,辽宁沈阳人,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肿瘤和疑难病症。

寒热真假最紧要处(上)

———火神派案例赏析之四

张存悌

(沈阳市抗癌止痛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1)

关键词:火神派;寒热;医话

中图分类号:R249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04)07-0608-01

上3期医话介绍了火神派善用附子治病的案例,那确实是“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让我们领略了火神派的风格。其实,最能体现其水平的地方并不在此,而在于对寒热真假证候的辨识上。这主要指假热真寒和假寒真热两种错综复杂、疑似难辨的局面,那才是关键时刻,所谓识见不明,“误用即死”的最紧要处。陈修园言之凿凿:“良医之救人,不过能辨认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已。”

火神派各家在这方面都有一套辨识寒热真假的功夫,常能在一派热象中辨出真寒,在一派寒象中辨出真热,力排众议,扶危救逆,力挽狂澜,演绎出许多令人惊叹的精彩案例,下面圈点一些这方面的案例以供赏析。

1 阴极似阳

杨某,男,32岁,云南姚安人。1923年3月,病发已20日,始因风寒,身热头痛,某医连进苦寒凉下方药10余剂,且重加犀角、羚羊角、黄连等,愈进愈剧,危在旦夕,始延吴氏诊治。患者“目赤,唇肿而焦,赤足露身,烦躁不眠,神昏谵语,身热似火,渴喜滚烫水饮。小便短赤,大便已数日不解,食物不进,脉浮虚欲散。”吴氏认为证系风寒误治之变证,误服苦寒太过,真阳逼越于外而成阴极似阳之症。“外虽现一派热象,是为假热;而内则寒凉已极,是为真寒。如确系阳证,内热薰蒸,应见大渴饮冷,岂有尚喜滚饮乎?况脉来虚浮欲散,是为阳气将脱之兆。”治之急宜回阳收纳,拟白通汤加上肉桂为方:附片60g ,干姜26g ,上肉桂(研末,泡水兑入)10g ,葱白

4茎。方子开好,病家称家中无人主持,未敢服药,实则犹疑

不定。次日又延吴氏诊视,“仍执前方不变”。并告以先用肉桂泡水试服,若能耐受,则照方煎服。病家如法试之。服后即吐出涎痰碗许,人事稍清,内心爽快,遂进上方。病情即减,身热约退一二,出现恶寒肢冷之象。已无烦躁谵语之状,且得熟睡片刻。乃以四逆汤加上肉桂续服:附片100g ,干姜

36g ,甘草12g ,上肉桂(研末,泡水兑入)10g 。服药1剂,身热

退去四五,脉稍有神。尿赤而长,略进稀饭。再剂则热退七八,大便已通。唯咳嗽痰多夹血,病家另请数医诊视,皆云热证,出方不离苦寒凉下之法。鉴于前医之误,未敢轻试。其时病人吃梨一个,“当晚忽发狂打人,身热大作,有如前状。”又急邀吴氏诊视,见舌白而滑,“仍喜滚饮”,判为“阳神尚虚,阴寒未净。”仍主以大剂回阳祛寒之法,照第2方剂量加倍,另加茯苓30g ,半夏16g ,北细辛4g ,早晚各1剂。连服6剂,

3天后再诊,身热已退,咳嗽渐愈,饮食增加,小便淡黄而长,

大便转黄而溏。前方去半夏、细辛,加砂仁、白术、黄芪,连进

10余剂,诸症俱愈。(《吴佩衡医案》

)。按 此案既显吴氏辨证准确,独具慧眼,又示其火神用

药风格。在一派热象之中,以“渴喜滚烫水饮,脉浮虚欲散”为辨识阴证眼目,实在令人钦佩。其实,从其服苦寒凉下之药而病“愈进愈剧”,亦可推知绝非阳证,这同样是一辨证依据。最可奇者,病人吃一梨后,竟然“忽发狂打人,身热大作,有如前状”,此系阴证食凉必然加重之理,吃梨尚且如此,若进苦寒凉药呢?后果不堪想象。吴佩衡以多年经验总结了阴阳辨证十六字诀,可谓青囊之秘:阴证: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兼见口润不渴或喜热饮,口气不蒸手。阳证:身轻恶热,张目不眠,声音洪亮,口臭气粗。兼见烦渴喜冷饮,口气蒸手。

2 假热真寒

车某,男,74岁,四川成都人。1975年4月初感受风寒,全身不适。自拟温补汤剂服之,病未减轻,勉强外出散步,受风而病情加重。头昏体痛,面赤高热,神志恍惚。查体温

39℃。诊为感冒高热,注射庆大霉素,高烧仍不退,病势危

重,邀范氏至家中急诊:阵阵昏迷不醒,脉微欲绝。已高烧三日,虽身热异常,但重被覆盖,仍觉心中寒冷。饮食未进,二便闭塞。双颧潮红,舌淡润滑,苔厚腻而黑。辨证:患者高热,神昏,面赤,苔黑,二便不通,似阳热之象。但虽高热,反欲重被覆身;身热面赤,而四肢厥冷;二便不通,却腹无所苦;苔黑厚腻,但舌润有津;高烧神昏,无谵妄狂乱之象,而脉现沉微。参之年已古稀,体弱气衰,实一派少阴孤阳飞越之候,生气欲离,亡在倾刻。虽兼太阳表证,应先救其里,急投通脉四逆加葱白,直追散失欲绝之阳。处方:制附片(久煎)60g ,生甘草30g ,干姜、葱白各60g 。服上方2剂,热退,黑苔显著减少。阳回而阴霾初消,阴阳格拒之象已解。但头痛、身痛,表证仍在;肾阳虚衰,不能化气,故仍二便不利。以麻黄附子甘草汤驱其寒而固其阳,加葱白生少阳之气,处方:麻黄

10g ,制附片(久煎)60g ,生甘草20g ,葱白120g 。上方服4

剂,头不觉昏,二便通利,黑苔退尽,唯身痛未除。虽阳回表解,仍舌淡,肢冷,阴寒内盛,呈阳虚身痛之象。宜温升元阳而祛寒邪,以四逆加辽细辛主之。处方:制附片(久煎)60g ,炙甘草20g ,干姜30g ,辽细辛6g 。服2剂,余证悉除,以理中

汤加味调理之。(《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按 本例证似阳热,而脉微欲绝,脉证不符。范氏遇此寒热真假难分之际,全面审度,尤重舌诊,凡舌质淡或淡红、暗淡,舌体胖或有齿痕,舌苔白腻、灰腻、白滑者,均为附子或四逆汤的使用指征,此为范氏独到经验。本例其舌质淡,为阴寒内盛;苔黑而润滑有津,乃肾水上泛,断不可误认为阳热,实为阴寒内盛已极,虚寒外露之象。

编辑:李 立

?

806?第31卷 第7期2004年7月 辽 宁 中 医 杂 志L IAONIN 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 ESE MEDICIN E

 

Vol.31 No.7

J ul.

,2004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医火神派部分医案全解

中医火神派部分医案全 解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中医火神派部分医案全解 火神派概述 (—)火神派释义 1、火神派的学术思想 任何一个医学流派的创立和发展,都必须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以郑钦安为代表的火神派学术思想最主要的是: (1)以阴阳为纲,判分万病,“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是其最基本的学术观点。(2)重视阳气,强调扶阳是其理论核心,临床擅用附子,对姜附等药物的应用独树一帜,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3)对阴证的认识十分全面,对阴寒偏盛导致虚阳上浮、外越所引的阴火(假热)证的辨识尤其深刻,独具慧眼,此为其学术思想最精华的部分,同时提出阴阳辨诀,用药真机,作为辨别阴阳的纲领,可谓经世致用。 这些学术观点前后呼应,一以贯之,形成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即火神派学术思想的主要内涵。 (=)关于火神的评价 郑钦安的理论,贯穿以阴阳为总纲,万病不出六经宗旨,不出一元真气的学术思想。特重阳虚阴盛之阐发,达到登峰造极。善用大剂量姜、桂、附以回阳救逆,拯人于危。其于阳虚辨治所积累之独到经验,实发前人之所未发,乃祖国医学之瑰宝,千古一人而已!(三)注重扶阳,擅用姜附 火神派的学术思想上面已经概要介绍,这里再详细阐述一下其最重要的学术观点。郑钦安重视阳气,在人身各种阳气中,又特别推重肾阳,认为是人身立命之根本,这是就正常生理而言。在病理状态下,自然也重视阳气,认为“万病皆损于阳气”,阳气无伤,百病自

然不作。有阳则生,无阳则死。也就是说阳气衰弱与否是疾病善恶转化的关键。故其治病立法,首重扶阳,临证时首先考虑元气损伤情况,以辛热之药扶阳抑阴,擅用姜、附、四逆汤之类的方药,形成非常鲜明的用药风格。 1、注重扶阳,元气为本 郑钦安注重阳气,无疑是他倡导火神派的理论基础。那么在人体患病时,他自然也要以元气为本,倡导扶阳,对扶阳抑阴有着深刻的认识,形成独具特色的扶阳理论。这方面郑氏有很多论述:“外感内伤,皆本此一元有损耳。病有万端,亦非数十条可尽,学者即有这点元气上探求盈虚出入消息,虽千万病情,亦不能出其范围”。仲景立法,只在这先天之元阴、元阳上探取盛衰,不专在后天之五行生克上追求。附子、大黄,诚阴阳二症之大脚也。 他以中风一症为例,突出表达了推崇扶阳的观点:“众人皆作中风治之,专主祛风化痰不效。予经手专主先天真阳衰损,在此下手,兼看何部病情独现,用药即在此攸分。要知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恃此先天一点真气耳。真气衰天何部,内邪外邪即有此处窃发。治之但扶其真元,内外两邪皆能绝灭,是不治邪而实以治邪,见痰化痰,而是”专主先天真阳衰损,在此下手,治之但扶其真元。 还有健忘一症,老年人居多,世多以为心脾不足,精血亏损所致为主,用药专以天王补心、宁神定志诸方,确是市习常法。郑氏则认为,此症“总以精神不足为主”,属阳气亏虚,治应培补阳气,方用白

一位自学中医的买书录

一位自学中医的买书录 我买了许多有关《伤寒论》的书,迄今为止我觉得最有用的是这几位的书,对我的用方思路起到了关键作用,提供给大家参考。 一、郑钦安(真正的伤寒大师和有专长的宗师)《郑钦安医书阐释》:有关阴阳的判断,各种症状的讲解补充(主要是三阴症)是很好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大家一定要详看,多看。一般来说,市面上对某种症状老是治不好的,换个思路来一用就灵。 二、张锡纯(对本草经有实际验证的临床实战家)《中药亲试记》:觉得张氏最好的部分是在这本书,其他《伤寒论讲义》和《屡试屡效方》仅初看) 三、胡希恕(真正的伤寒大师和有专长的宗师)《张仲景用方解析》《百年传承---胡希恕那本》,另其《伤寒论讲稿录音》那本还没买:六经辨证的思路直接影响我对疾病症状的判断和讲解。 四、李可(真正的伤寒大师和临床实战家)《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一个是破格救心汤的使用;二是用量上遵守汉代量度;三是一日内连续进攻的思路都深深影响了我。这本书我也是一看再看,越是碰到危症我越是信任这本书,因为这是中国目前绝无仅有的专门碰大症的书,非常有价值。 五、黄煌(真正的伤寒大家和有专长的宗师,当前最有能力普及经方的代表性人物)《中医十大类方》《经方的魅力》《50味药证》《药证与经方》《经方沙龙第一期》《经方一百首》(还没买到):每一本书

都有价值,建议每一个学中医的人都从黄师的书开始看起,最容易入仲景门且可以直接实践,对初学者的信心有极大的提升作用,而且有此“沙龙论坛”作为普及经方的阵地,所以说黄师是当今最有能力普及经方的人。黄师对体质学说的研究树立了自己专长的方向,历史上没有哪位医者能象黄师那样把体质讲得那么明白。 六、陈瑞春《伤寒实践论》和《陈瑞春论伤寒》:提供自已伤寒用方的经验,值得借鉴。 七、张存悌《中医火神派探讨》和《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对火神派的用方思路作了很好的总结。 八、闫云科《临证实验录》:都是经方治病,值得借鉴。 九、余国俊《名医师承讲记》两本书:对经方使用部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非经方部分只粗略看,因为不容易总结。 十、张步桃《小中药大功效》(二):原来没注意他,后来随手翻阅时才知道他也是经方家,看来(一)也要找来买。这本书有个特色是讲药物是哪一科的植物,类似的有什么,主要有什么作用,是本草学的补充。 十一:马正大《妇科证治经方心裁》:最大的特色是专讲妇科用经方,实在难得,我虽然看得少,但这么有专长的书以后肯定会借鉴他的经验(我现在经验最少的就是治妇科)。 其他的还有: 《十年一剑全息汤》:主要是整体观的思路,据此思路我还曾想过把六经主方:桂枝汤、白虎汤、小柴胡汤、理中汤、四逆汤、乌梅

中医火神派案例赏析张存悌 2

案例赏析火神派 张存悌一、?火神派?述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名医辈出,各显身手。1929年秋,上海一巨贾,因患伤寒遍请中西医高手诊治,病势日增,某名医断为?误投辛燥,法在不救?。名医祝味菊力排众议,全力承揽,?具结?担保,果断采用附、桂、麻、姜之剂,不数日而愈。当时沪上医界为之轰动,不仅赞其医术,更佩服其?具结?担保之勇气。陆渊雷谓?君(祝味菊)心思敏锐,又自幼专力治医,造诣非予所及。?徐相任称他为?国医中不羁才是也?。名医章次公也大为叹服,自谓:?此后一逢先生则奉手承教,俯首无辞。?考陆、章诸公皆为沪上医硕,自视颇高,能说出如此肺腑之语,足见对祝味菊钦佩之情。郑寿全(1804—1901),字钦安,四川邛崃人,清同治年间,在成都开创了?火神派?,誉满全川,《邛崃县志》称其为?火神派首领?。以善用附子,单刀直入,拨乱反正著称,?人咸目予为姜附先生?,实医林一代雄杰。传此派之学者,百余年来不乏其人。吴佩衡(1888—1971)南下昆明,云南遂有?吴附子?之名,他尤以善用附子治麻疹逆证而风靡一时。 祝味菊(1884—1951)东去上海,沪上医界几无不知?祝附子?者,他治热病,虽高热神昏,唇焦舌蔽,亦用附子,认为热病不死于发热,而死于心衰。吴、祝二位,驰名华夏,其影响较之郑钦安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祝味菊还是第一个提出?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概念者。其它还有华阳刘民叔(川藉沪上名医),以及卢铸之(有火神之称)、补小南、范中林、龚志贤(重庆)、戴云波(成都)等,皆为四川人,这一点颇有意味。其中祝味菊虽系浙江人,但弱冠(25岁)入川,拜蜀中名医刘雨笙等3人为师,数年学成,且在四川度过了17年的光景,逐步形成温补为特点的用药风格,1926年为避?川乱?才迁居上海,名扬沪上。

火神派

火神派简介 中医是用来干什么的?别费话是用来看病的! 看病最重要的是什么,疗效!!火神派就是一个有很高疗效的中医流派! 请大家看一个医案。 蒋某,口糜,满口生白疮,容易疲乏,特别怕冷。先用炮姜加甘草汤加桔梗,无不良反应,继以附子理中汤4剂,最后用潜阳丹四剂而愈。虽食煎炒辛辣食物,亦未复发。 “以后用此方治愈此类病症,数十例” 评析:在《医法圆通卷一》中,郑氏说到〃〃〃〃〃口糜者,满口生白疮,系胃火旺也。”对于口糜,西医学称之为口腔溃疡者,“亦非仅由胃火所致,有因虚火上浮引起的”“唐氏举自己的案例证明,并用此法治愈这类患者数十人”可见此类患者并不少见。郑氏一向强调,头面五官各症,常存阴火概念。 关于本案所用前后3方,为唐氏治疗虚阳上浮,治疗五官诸症诸症如咽炎,喉炎等用药常规套路。其中首选炮姜甘草加桔梗,具有一定的试探意义,若无不良反应或不加重,即考虑用附子理中汤或潜阳丹进取。 节选张存悌《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 郑钦安火神派是由清代末年四川名医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创立的一个重要学派。 阴阳阴阳为纲辨认万病 阳气火神派已扶阳学说为理论,注重阳气。 附子临床上以擅用附子而著称。 重要传人卢门三代(卢铸之,卢永定,卢崇汉)云南吴佩衡(其子吴容祖),上海祝味菊,唐步琪,李可,刘力红。。。。。。。《医理真传》火神派奠基之作 火神派完全可以登堂入室,可以说是中医的正统!

火神派基本学术观点 1.阴阳为纲判分万病。 良医之救人不过能辨认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已 “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证。亦不难于识证,而难于识阴阳”“是以病参究,一病有一病之阴阳,知此,始明仲景之六经还是一经,人身五气还是一气,三焦还是一焦,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内经) “余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上下诸证,不问男女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之极真种子上治之, 百发百中。若见舌苔下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医理真传》 舌----舌青滑或淡白,满口津液(最重视) 脉----脉息无神,浮空或细微无力 神----其人安静,目暝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 色----面色唇口淡白

火神派三字经

火神派三字经 火神派医学三字经火神派医学三字经<<隐藏 《中医火神派三字经》之一宇宙始,本混沌。昔盘古①,辟洪荒。足为地,首为天。女娲出②,始有生。人繁殖,靠自然。华夏国,三皇扩③。神农氏,农耕作。尝百草,知医药。注释:①中国古代有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在人类还没有出现之前,天和地连在一起,一片混沌。有一天,盘古突然醒来,用板斧辟开天地,站起来,头变作天,足变作地。②古时候,有女娲氏造人的传说,女娲是一位天神,她用黄土做成泥人,一吹气,变成了人,有男人和女人,能生儿育女,都靠自然界的物质生存。③在还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代,先民们口耳相传,神农、女娲、伏羲三位神人,人们尊为“三皇”。女娲造人。神农教人耕作,人类有了农业;神农尝百草,用草药治病救人,教人知道医药知识。伏羲发明八卦,教人用草棍记事的原始方法。神农就是以后的炎帝,和轩辕黄帝一起,被中华民族尊为共同的祖先,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数千年,中医畅。炎黄孙,繁衍昌。中医理,深而博。火神派①,

富开拓。百余年②,苦求索。重姜附,驱病魔。效果显,跃医林。广发扬,重继承。注释:①火神派是指以清未名医郑钦安为宗师,理论上推崇阳气,擅用附子著称的一个医学流派。其学术思想和用药特色十分鲜明,学派传人常被世人称为“某火神”或“某附子”。 ②火神派诞生于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至今百余年,在祖国医学的学术派别中是最年轻的一个流派。郑钦安①,生蜀川。师名儒,刘止唐。习《经易》②,谙《伤寒》③。悟经典,采众长。起沉疴,桂附姜。声名冠,云贵川。《医理传》,《医法圆》,《恒论》出,三书全。位宗师,火神创。注释:①郑钦安(1824-1911),四川邛崃人,自幼读书,拜名儒刘止唐学医。熟读《内经》、《周易》、《伤寒论》等经典和多种医书。弱冠行医,善用姜附大辛大热之药,屡起沉疴,救人无数而享誉西南,被称为“郑火神”, “姜附先生”。②指《内经》、《周易》③指《伤寒论》④指郑钦安所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书·三书为火神派理论和学术思想奠基之作。传弟子,卢铸之①。钦安理,广发扬。人立命,火立极。治立法,火消阴②。中医根,是扶阳。注释:①卢铸之(1876-1963)是郑钦安著名的亲传弟子,对火神派理论和实践的继承、发扬、发展深有贡献。卢跟随郑钦安11年,深得真传。因其医术精湛,世人尊称为“卢火神”。

中医火神派案例赏析张存悌

案例赏析火神派 张存悌一、“火神派”述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名医辈出,各显身手。1929年秋,上海一巨贾,因患伤寒遍请中西医高手诊治,病势日增,某名医断为“误投辛燥,法在不救”。名医祝味菊力排众议,全力承揽,“具结”担保,果断采用附、桂、麻、姜之剂,不数日而愈。当时沪上医界为之轰动,不仅赞其医术,更佩服其“具结”担保之勇气。陆渊雷谓“君(祝味菊)心思敏锐,又自幼专力治医,造诣非予所及。”徐相任称他为“国医中不羁才是也”。名医章次公也大为叹服,自谓:“此后一逢先生则奉手承教,俯首无辞。”考陆、章诸公皆为沪上医硕,自视颇高,能说出如此肺腑之语,足见对祝味菊钦佩之情。郑寿全(1804—1901),字钦安,四川邛崃人,清同治年间,在成都开创了“火神派”,誉满全川,《邛崃县志》称其为“火神派首领”。以善用附子,单刀直入,拨乱反正著称,“人咸目予为姜附先生”,实医林一代雄杰。传此派之学者,百余年来不乏其人。吴佩衡(1888—1971)南下昆明,云南遂有“吴附子”之名,他尤以善用附子治麻疹逆证而风靡一时。 祝味菊(1884—1951)东去上海,沪上医界几无不知“祝附子”者,他治热病,虽高热神昏,唇焦舌蔽,亦用附子,认为热病不死于发热,而死于心衰。吴、祝二位,驰名华夏,其影响较之郑钦安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祝味菊还是第一个提出“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概念者。其它还有华阳刘民叔(川藉沪上名医),以及卢铸之(有火神之称)、补小南、范中林、龚志贤(重庆)、戴云波(成都)等,皆为四川人,这一点颇有意味。其中祝味菊虽系浙江人,但弱冠(25岁)入川,拜蜀中名医刘雨笙等3人为师,数年学成,且在四川度过了17年的光景,逐步形成温补为特点的用药风格,1926年为避“川乱”才迁居上海,名扬沪上。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 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7068) 博文录,1960年生,副主任医师,现任职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1987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曾投师于时振声教授、石景亮教授、陈守义等名老中医门下,深得名师传教,肾病治疗体会尤多,临床技艺日趋成熟,病家多有口碑。崇尚火神派学说,擅用经方尤其四逆辈治疗奇难杂症,用药较为精练,堪称火神派中的少壮派。勤于著述,为学者型中医,著有《肾病证治发挥》、《当代名医肾病验案精华》、《中医内科三字经》、《药性赋七言歌诀新编》、《新编汤头歌诀》等专著15部。 近年倾心于火神派的学习与研究,出版有《火神派学习与临证实践》、《火神派方药临证指要》等书,为火神派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在附子应用上,主张附子在15g以下时,不必先煎;重症必用至30-120g方能达到效果,一般附子要先煎1-3小时。为此附子可以一次性多剂专予先煎,再分次与其他药物合煎,节省时间,方便病人。 1.长期低热——人参四逆汤加味 陈某某,女,60岁,农民。低热37.5?已有6年余。6年前外感之后出现发热,经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治疗病愈,不久便出现低热37.5?。一般早晨体温正常,8时以后开始慢慢升高,下午2时体温最高,然后又逐渐降为正常。曾在省市级多家医院就诊,未发现明显异常,最后定为“功能性低热”。现症见:身体消瘦,纳差腹胀,畏寒肢冷,五心烦热,气短懒言,发热多在活动后加重,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证属阳气亏损,虚阳浮动,治宜补肾回 阳。方用四逆汤加味:

附子30g(先煎2小时),炮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三七10g,砂仁 30g。3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后,自感症状大减,精神大振,体温最高在37.2?,继服上方6剂。药后体温恢复正常,纳增神振,二便如常,再服6剂,隔日1剂。 点评:功能性低热,现代医学多认为无名原因发热,中医辨属内伤发热,俗医多从阴虚论治,殊少见效。原因在于此证多属气阳亏损所致,滋阴清热乃文不对题。本例一派畏寒肢冷是阳虚之象,其低烧、五心烦热乃是阴火,阴证所生之火,张景岳称之为“假火”,扶阳方是正治。 怎样辨认真假寒热?郑钦安的主导思想就是探求阴阳至理,以阴阳实据为凭,“阳不调之人,必有阳不调之实据,以辨阳虚法辨之;阴不调之人,必有阴不调之实据,以辨阴虚法辨之”。“总在考究阴阳实据为要”。“学者务于平日,先将阴阳病情,真真假假熟悉胸中,自然一见使知,亦是认证要着”(郑钦安语)。 2(发热——人参四逆汤加味 刘某,男,30岁,农民。2007年11月29日就诊。患者发热月余,体温在37.6?左右,白天高,夜晚低或正常,化验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增高,怀疑败血症,经用抗生素、激素治疗后,体温仍然不降,白细胞反而增高,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应用对症抗生素后,体温不仅没有恢复,白细胞增高也持续不降。无奈之下求治于中医。现疗见:发热多在37.6?左右,一般上午开始升高,下午3时左右最高,然后下降,夜晚体温可恢复正常,活动、劳动、劳累之后 发热加剧,适当休息或睡眠后可稍下降,身体困倦,气短懒言,无精打采,畏寒肢冷,不耐劳作,食纳不香,二便尚可,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滑,脉沉细无力。证属虚阳外越,治宜回阳收纳,方用四逆汤加味: 附子30g(先煎),炮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肉桂10g,三七10g,砂仁30g。水煎服,每天1剂,6剂。服药之后,体温慢慢控制在37.2?左右,精神

我对名中医经验总结传承的体会

浅谈我对名中医经验传承得体会 郓城县中医医院 我在山东首批高层次优秀人才与全国第二批优秀人才研修期间曾有幸跟随多名名中医专家抄方诊病,期间所闻所见确有明确疗效得临证医案,让我自此对中医药得神奇疗效有了直观、深刻得印象。对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传承有了一些自己得体会,现提几点不成熟得瞧法,供同道参考。 一、传承人需要具备得基本素质 名老中医专家经验继承就是一项意义深远而又艰巨得工作,提炼总结出宝贵得临证经验与学术思想,继承者需要具备几个基本素质: 1、要有较好得中医经典功底,只有发自内心得热爱中医,才会有攻坚破难得坚定意志、2、要有较为深厚得人文科学底蕴。我得临床启蒙老师吴德俭先生在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吴德俭传承工作室启动仪式上说:“人文情怀就是名医身上得重要品格,与医术相比,它不只就是医德得体现,更就是一种高层次得精神境界,显露得就是人文素养、品格修行融于专业技术后得综合表现、她以仁爱、友善为特点,强调以人为本,关爱病人,尊重病人,开导病人,富于同情心,追求人性化"。3、谦逊好学,善于沟通与交流也就是传承人必须具备得素质。专家宝贵经验得形成与发展,非一朝一夕,要全面总结,必须与可能影响专家经验形成得学者与能够领悟其辨证思维得同门等进行充足得沟通与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得立足现有资源,整理挖掘专家经验。 二、继承有渊源,学术有流派 名中医效若桴鼓得临证经验,往往就是几代中医先贤宝贵经验得结晶,从

学术流派着手,深入得钻研与名中医有学术渊源得中医前辈先贤得学术著作,寻觅其学术思想得传承脉络, 对加深理解名中医临证遣方得深意,领会名中医家传或师传学术思想得精髓有重要得价值、云南名医吴佩衡善用附子著称, 人誉“吴附子”,其门人众多,观其脉案,多“注重阳气,擅用附子",乃火神派一脉相承。我得第二位临床启蒙老师全国名中医丁书文先生,诊治心系疾病有自己独特得经验,创立了以“清热解毒”为主治疗心系疾病得理论体系,2009年我在全国第二批优秀人才研修项目期间跟随丁老抄方,每见丁老先生重用黄芩、黄柏等药物治疗心系疾病, 其研究生、硕士生、博士后研究生数人遣方用药也宗先生“热毒”论, 擅用清热解毒药物, 可见其学术经验得继承离不开研究学术思想得最初创立者得临证经验,博及其源,辨清学术流派,方能更好得继承。 三、临证需要勤跟师 纵观古今名中医成长得道路,早临证,多临床都就是不可缺少得成才途径、同样,名中医经验得总结也离不开形影不离得跟师抄方侍诊。名中医许多宝贵经验得沉淀升华,都与临证实践息息相关,许多独特得学术思想本身就来自于长期细致入微得临证思考与反复得疗效观察, 而期间隐藏得智慧火花与辨证施治技巧,非耳濡目染不能用心体会、“望、闻、问、切"各有侧重,辨证施治暗藏技巧,或侧重于舌诊(舌下络脉)辨瘀血程度得轻重,或详于脉诊辨虚实,或侧重于腹诊辨“药证”,这些宝贵得独特得经验,非躬身亲历,不能领略其中得奥秘。当代经方家黄煌教授,对腹诊有独到经验,诊治病人十分重视腹诊,我曾在南京培训学习,登门求教,对其重视“药证”与“腹诊”得独到临床经验与临床疗效,留下了深刻得印象、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及传统针灸研讨题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及传统针灸研讨题 一、问:董氏奇穴的核心思想是脏腑别通还是阴阳五行? 答:应该说脏腑别通是董氏奇穴的特点,也是董氏奇穴经络学的中心,至于五行当然是整个中医及十四经穴中心,当然也是奇穴应用的中心。为甚么说脏腑别通是董氏奇穴的特点,也是董氏奇穴经络学的中心呢?例如董氏奇穴一开始的大小外浮中间五个穴为甚么能治疗疝气,或睪丸痛尿道炎?第六个穴木穴为甚么能治眼干眼泪多?当年我曾问老师是甚么道理,老师也不知其然,只说你用就是了。这就引起我很大的好奇及探索。由于在《医经精义》(清.唐宗海着)中读到「脏腑通治」一词,虽然只有简单解说,但没有实际应用,而且欠缺胃与包络通,然而这却带给我一个概念,于是将其开始运用于针灸,并名之为「脏腑别通针法」。在七零年代初期我用脏腑别通针法治病原是用在十四经的,例如用曲池治头晕(肝与大肠通)特效;用内关(胃与包络通)治膝痛及胃痛特效等…,这些都写于我1975年出版之《针灸经纬》及1978年出版之《针灸经穴学》,后来我发现脏腑别通可以解开许多董氏奇穴的应用原理。例如前述六个穴都在食指上,若非以脏腑别通的「肝与大肠通」来解说,又怎能解说的通呢? 其他可以用脏腑别通来解说之董氏奇穴的原理者至少占三分之一以上。在1980年出版之《董氏奇穴针灸学》,我开始用来解说董氏奇穴之应用,之后又继续探索发现脏腑别通与内经之开合枢及易经都有关系(参见余着之《针灸宝典》)。脏腑别通理论不只用于针灸,用于伤寒及温病辨证及处方,也是很实用的。 二、问:有人用六冲及十二宫来叙说脏腑别通,可以吗? 答:用六冲来叙说脏腑别通,只能解说一半,只能说明相反相成的互补关系,这个方法在二十多年前,我在写《系统八字学》及在大学教授易理时,经常研究刑冲会合,也曾尝试用过。六阳干子午冲、寅申冲、辰戌冲还讲得通(见下图(见红字标明)),但六阴宫就说不通。 这个图把十二消息挂放进去(十二月卦消息图显现了阴阳消长调和、互施互补、相推演化的特征。该图阴阳的运动特征是周而复始,回寰相推。),可以看到对冲的宫相互为伏挂,即一个别挂六爻变成相反性质的六爻,构成另一个新的卦体称“伏”,伏卦有利于人们从正反进行逆反思维,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认识疾病。子时(或子月)复卦一阳生(其他五阴),午时(或午月)姤卦一阴生(其他五阳),两者平均恰为六阴六阳。丑宫与未宫加起来也是六阴六阳,如此类推,则其他对冲宫皆成总量互相平衡状态,也就是在本宫时为最强时,对宫时为其最弱时,例如酉时肾最强。然后愈来愈衰弱,至卯时弱到极点,然后开始转强,越来越强,至酉时强到极点又开始转衰,其他各脏腑皆同其理。此亦常用于临床,例如五更泻虽病发于清晨卯时,事实多因命门火虚责在肾火,就宜补肾火;心脏病常发于子夜,子时心脏最弱,责之于心虚,调治心脏。 三、问:你说董氏奇穴的核心是阴阳五行?这怎样解释? 答:阴阳五行是一门系统学、控制学、信息学。有人说:「不知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也有一说:「不知阴阳五行,中医寸步难行」。五行是中医及经穴学的中心,当然也是奇穴应用的中心。五行与倒马针及牵引针皆有密切关系。打开董氏奇穴针灸学,可以发现五行几乎无所不在。光是一一手指部位直接用五行命名的穴位就有木穴、木炎穴、木火穴、指五金穴、指千金穴等穴。其次以脏象命名的穴位也多与五行有关,二二部位的大白、中白、上白、下白、土水穴都直接与五行有关。其他手脚足膝以下肘臂以下的穴位都与五输(行)穴有密切关系。五输

经方叠用医案火神派临证用药心悟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可参考庄严姜附剂临证经验谈1与2.doc

经方叠用医案火神派临证用药心悟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 可参考庄严姜附剂临证经验谈 1 与 2 经方叠用医案风心病合并房颤(水肿、心悸)——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五苓散冠心病频发室早(心悸)——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桂枝加黄芪汤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悸)——当归四逆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晕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汤心律失常(心悸)——越婢汤合五苓散冠心病心绞痛(胸痹)——桂枝茯苓丸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合理中丸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小陷胸汤合半夏厚朴汤冠心病心绞痛(胸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薏苡附子汤冠心病心绞痛(胸痹)——瓜蒌薤白白酒汤合四逆汤肥厚性心肌病(胸痹)——苓桂术甘汤合桂枝汤扩张型心肌病(胸痹、水肿)——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早搏、高血压(心悸、眩晕)——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金匮肾气 丸高血压(眩晕)——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小柴胡汤 高血压(胸痹)——栀子豉汤合小陷胸汤高血压(水肿)——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高血压(头晕)——黄连阿胶汤合酸枣 f :汤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喘证)——防己 黄芪汤合五苓散心力衰竭(水肿)——大黄附子汤合桂 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风心病心力衰竭(水肿)—

—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心力衰竭(水肿)——真武 汤合桂枝甘草汤肺心病心力衰竭(水肿)——真武汤合 苓桂术甘汤心脏神经官能症(胸痹)——瓜萎薤白半夏 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半夏泻心汤心脏起搏器术后失眠——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临证点睛第二章 经方叠用治疗神经内科疾病概述经方原文方证辨证要点经方叠用医案右颞叶缺血性脑梗死(中风)——黄芪芍桂苦酒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脑梗死后遗症(中风)——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大黄蛮虫丸脑出血后遗症(中风)——当归四逆汤合真武汤中风——加载中 ...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苓桂术甘汤、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血痹——当归四逆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坐骨神经痛(痹证)——桂枝加附子汤合乌头汤坐骨神经痛(痹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合四逆散带状疱疹(蛇串疮)——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四逆汤头痛——四逆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头痛——麻杏薏甘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头痛——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合吴茱萸 汤血管神经性头痛(头痛)——小柴胡汤合芍药甘草汤 失眠(不寐)——黄连阿胶汤合酸枣仁汤失眠(不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百合地黄汤失眠(懊侬)——栀子豉汤合酸枣仁汤合百合知母汤合桂枝甘草汤惊悸

经方叠用医案 火神派临证用药心悟 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 可参考庄严姜附剂临证经验谈1与2

经方叠用医案火神派临证用药心悟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可参考庄严姜附剂临证经验谈1与2 经方叠用医案风心病合并房颤(水肿、心悸)——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五苓散冠心病频发室早(心悸)——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桂枝加黄芪汤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悸)——当归四逆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晕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心律失常(心悸)——越婢汤合五苓散冠心病心绞痛(胸痹)——桂枝茯苓丸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合理中丸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小陷胸汤合半夏厚朴汤冠心病心绞痛(胸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薏苡附子汤冠心病心绞痛(胸痹)——瓜蒌薤白白酒汤合四逆汤肥厚性心肌病(胸痹)——苓桂术甘汤合桂枝汤扩张型心肌病(胸痹、水肿)——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早搏、高血压(心悸、眩晕)——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金匮肾气丸高血压(眩晕)——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小柴胡汤 高血压(胸痹)——栀子豉汤合小陷胸汤高血压(水肿)——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高血压(头晕)——黄连阿胶汤合酸枣f:汤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喘证)——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心力衰竭(水肿)——大黄附子汤合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风心病心力衰竭(水肿)—

—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心力衰竭(水肿)——真武汤合桂枝甘草汤肺心病心力衰竭(水肿)——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心脏神经官能症(胸痹)——瓜萎薤白半夏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半夏泻心汤心脏起搏器术后失眠——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临证点睛第二章经方叠用治疗神经内科疾病概述经方原文方证辨证要点经方叠用医案右颞叶缺血性脑梗死(中风)——黄芪芍桂苦酒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脑梗死后遗症(中风)——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大黄蛮虫丸脑出血后遗症(中风)——当归四逆汤合真武汤中风——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苓桂术甘汤、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血痹——当归四逆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坐骨神经痛(痹证)——桂枝加附子汤合乌头汤坐骨神经痛(痹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合四逆散带状疱疹(蛇串疮)——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四逆汤头痛——四逆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头痛——麻杏薏甘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头痛——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合吴茱萸汤血管神经性头痛(头痛)——小柴胡汤合芍药甘草汤失眠(不寐)——黄连阿胶汤合酸枣仁汤失眠(不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百合地黄汤失眠(懊侬)——栀子豉汤合酸枣仁汤合百合知母汤合桂枝甘草汤惊悸

火神派

火神派 一般公认,凡能构成一家学派者,必须具备几个条件:第一,有一个独特的学术思想或学说,例如河间学派的火热论。第二,有一个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即宗师,例如补土派的李东垣;还要有一批跟随宗师的传人(亲炙或私淑) ,对其学说或尊崇,或信仰,或研究,甚至发扬之,从而形成一个"人才链"。第三,必须有阐述学说观点的有影响的传世著作,例如伤寒学派的《伤寒论》,温病学说的《温热论》等。当然还要有相当的临床实践(医案)。这几条缺一不可,否则难以形成气候,更无以造成影响。按此标准衡量,火神派可谓条条具备,甚至可以说"十分过硬"。 火神派是由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1824~1911)创立的一个重要医学流派,以注重阳气,擅用附子而著称,具有十分鲜明的学术特色。郑钦安的《医理真传》成书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这是火神派的奠基之作,集中阐述了其学术思想。《医法园通》成书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该书羽翼《医理真传》,丰富完善了火神派的思想体系,郑钦安因此被称为火神派首领。百余年来火神派代有传人,其代表人物如云南吴佩衡(原云南中医学院院长),上海祝味菊,四川范中林、唐步祺、卢崇汉,山西李可等,均享有“吴附子”、“祝附子”、“唐火神”、“卢火神”……之名,驰誉医林,屡

起重症、大症,他们的医案集为世所传颂。回顾一下,医史上除张景岳以擅用熟地而称“张熟地”,余师愚以擅用石膏而称“余石膏”以外,像火神派这样众多医家享有“某火神”、“某附子”之誉的现象,可称绝无仅有,足见其学术观点和用药风格之鲜明,影响之深远。 一、火神派简介 火神派的宗师和传人:火神派的开山鼻祖是郑寿全。郑寿全(1824-1911),字钦安,四川邛崃人,清同治年间,在成都开创了“火神派”,《邛崃县志》称其为“火神派首领”。以重视阳气,善用附子干姜等辛热药著称,人誉“郑火神”,“姜附先生”,誉满川蜀。 郑钦安中年设帐授徒,自然桃李众多,传人不在少数。从有限的资料中可知,入室弟子有卢铸之(1876—1963)先生,光绪十六年从师于郑钦安先生学医达11年之久,继承郑钦安学术思想,屡起沉疴,时人尊呼为“卢火神”。儿子卢永定传其衣钵,在60余年实践中善用大剂附子、桂枝、生姜等品,屡起沉疴痼疾,民间亦尊为“卢火神”。卢永定有弟子黎昌琼,今在成都七院工作,临证亦常用大剂量附子、生姜等品,屡愈顽疾。 另有郑仲宾先生(1882-1942),“少时师承郑钦安”,后毕业于京师大学堂,蜀中名医,解放前逝世。私淑郑钦安者应该更多,举其要者录之。

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

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 百科名片 火神派是指以清末名医郑钦安为开山宗师,理论上推崇阳气,临床擅用附子的一个医学流派。《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收集了21位火神派名家的344个精彩案例,精心加以点评,目录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书名:中医火神派 医案新选 作者:张存悌,徐放,黄靖淳主编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 I S B N : 9787538164398 定价:¥30.00 [1]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火神派是指以清末名医郑钦安为开山宗师,理论上推崇阳气,临床擅用附子的一个医学流派,具有十分独特的学术风格。百余年来代有传人,像吴佩衡、祝味菊、卢崇汉等均以“吴附子”、“祝附子”、“卢火神”之名而驰名医林,屡起重症、大症,广为世所传颂。当前,火神派已成热门话题,引起医坛的广泛重视。 本书收集了21位火神派名家的344个精彩案例,精心加以点评,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既有常见病,又有更多疑难杂症,用药独特,疗效突出,令人大开眼界,展现了火神派丰富各异的临床经验,读之尽可领略火神心法。全书选案精严,点评精当,予人诸多启迪。

本书是作者继《中医火神派探讨》、《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之后编纂的另一部医案专著,各书互为补充,绝不重复。不仅可以推动火神派的传承发扬,而且有助于各家学说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适合中医界和中医爱好者阅读,尤其是中医院校的学生会从中受到教益。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张存悌,1947年生。1982年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曾任该校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内科主任。曾在美国行医,治病治学两栖而乐。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患者多有口碑。现已著书15部,包括《欣赏中医》、《品读名医》、《汤头歌诀应用新解》等。近年研究火神派,著有《中医火神派探讨》、《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两书,是为最早系统研究火神派的专著。 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前言 火神派简介 一、火神派释义

火神派鼻祖郑钦安一乾坤与坎离

一、乾坤与坎离 一、乾坤与坎离 学生(满脸微笑)问曰:老师,我觉得学习火神派扶阳学术思想,已经有好几年了,在临床上应用扶阳心法姜桂附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回头来看郑钦安老夫子的原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书,特别是前两部著作,总是觉得难以理解,不如看老师您所写的书容易读懂,并且临床上您的解释与医案,非常明了。可您总是说,真正想要提高扶阳理念到深层次里面去,还是要看懂读明白郑钦安原著非常重要。但总是觉得有点太难了,希望老师给予解释,比如《医理真传》开章第一篇,老夫子为什么要把“乾坤大旨”作为开篇第一章内容来讲呢? 老师(微笑点点头)答曰:你说的问题,代表了大多数学习扶阳理念者心态问题。不错,郑钦安的书比较难懂,你读不明白这很正常。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想,郑钦安老夫子积累三十几年写成的书,你几年想看明白,这是很不现实的,而现代人所写的扶阳专著,比较容易读懂,是因为这都是扶阳医家经过临床实践与深思熟虑而写出来的,等于是现代郑钦安医书的翻译版,比如唐步祺的《郑钦安医书阐释》就是这样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来理解郑钦安的学术思想的。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与临床观察积累的增多,慢慢地就能读懂郑钦安的原著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经常与师傅交流学习体会,这样学习与提高就更快了。你所提问说,为什么郑钦安老夫子把“乾坤大旨”作为开篇第一章来讲,说明其意义重大,不然不会放在第一篇内容来讲。 学生(疑惑不解地)问曰:我实在是不明白“乾坤大旨”的重要性在哪里。而且是老夫子讲了半天,都没有涉及中医学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 老师(笑着)答曰:俗话讲:万事开头难。讲的就是这个问题。从“乾坤大旨”这4个字来讲,郑钦安老夫子指的是,自然天地阴阳与中国文化源头《易经》之联系,让我们认识到自然界天地阴阳乾坤,中国文化在《易经》中已经有了很经典的认识与解释,而只有理解与认同中国文化之源头理念,才能真正认识中医学之根源。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成就了中医药学,只有弄明白中国传统 1

李可及火神派、气一元论学习书籍列表

李可及火神派、气一元论学习书籍列表 一、李可及弟子系列著作: 1、跟师李可抄方记肿瘤篇(张涵)2010 2、跟师李可抄方记:危重症篇(张涵)2014 3、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2004 4、李可临证要旨1-孙其新着-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5、李可医案处方集-雒晓东孙其新2013 6、刘力红-思考中医2006 7、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李阳波、刘力红)2005 8、人体阳气与疾病·田原(访李可)2008 二、李可列学习书单 9、郑钦安医学三书-中医火神派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 10、《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彭子益2007、《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集》-彭子益2009 11、《四圣心源》《伤寒悬解》《金匮悬解》黄元御 12、伤寒论类方汇参-左季云1957清晰版 13、杂病治疗大法-左季云1985 14、左季云证治实验录 15、御纂医宗金鉴(全本)清代-吴谦等著 16、黄元御医学全书 17、陈修园医学全书 三、伤寒杂病论基础: 1、《重读中医经典丛书—伤寒论临床精要》(超清版)2010(是近年较好的基础书,邓老推荐) 2、《重读中医经典丛书—金匮要略临床精要》(超清版)2010 3、《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伤寒论白话精解》(高清版)2010 4、《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金匮要略白话精解》(高清版)2010 5、《伤寒论译释》.第四版.南京中医药大学.陈亦人主编2010 四、高阶学习 18、《伤寒论临证指要》-刘渡舟-1999 19、《冯世纶经方带教医案:方正对应临床实录》鲍艳举(胡希恕名家研究工作室)2012 20、《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张横柳.吴政栓.许国敏.扫描版2006 21、《再传伤寒论》.韩世明编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22、《曹氏金匮伤寒发微合刊》(曹颖甫)1956

中医火神派用方择要

火神派简介 一、火神派释义 二、重视阳气,肾阳为本 三、注重扶阳,擅用附子 火神派医案精解 一、戴丽三医案 1.小儿慢性肾炎——茯苓四逆汤/白通汤 2.胃痛——四逆汤 3.发热咳喘——四逆汤加味/ 桂枝加附子汤 4.舌痛——四逆汤 5.唇口疼痛——四逆汤/封髓丹 6.崩漏——独参汤/四逆汤/龟龄集/归芍理中汤加炮姜/人参养荣丸 7 .胃溃疡出血——四逆汤/潜阳丹加肉桂 8. 戴阳证——白通汤加猪胆汁、童便 9.“阴阳交”——益元汤 10 .失血——干姜附子汤 11.心悸——附子甘草汤/补坎益离丹/潜阳丹 12.脏寒癃胀——肉桂生姜汤/白通汤加味/四逆汤合金刚丸加味 13.阳虚寒湿——理中汤加味/枳实栀子豉汤/姜桂苓半汤 14.长期发热——麻黄附子细辛汤 15.头痛——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小白附子汤加减 16.捻颈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小白附子汤加减 17.寒凝经脉耳后起核——麻辛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加香附、麦芽/封髓丹 18.中耳炎——麻黄附子细辛汤/龙胆泻肝汤加减 19.浮肿——麻桂各半汤加味/藿香桂枝汤加减/干姜附子汤、白通汤、真武汤 20.左臂疼痛——麻黄加术汤合麻杏苡甘汤加桑枝 21.浮肿——附子桂枝独活寄生汤/ 济生肾气汤/右归饮合桂附八味丸 22.视物不明兼头痛——小白附子汤/《局方》密蒙花散加防风 23.寒入厥阴——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味/吴茱萸四逆汤 24.颤抖——术附汤合姜附茯半汤加味/附子桂枝独活寄生汤加南星/附子理中汤加味 25.饮癖——苍术丸 26.寒凝发颐——封髓丹加吴茱萸、肉桂 27.肝寒腹痛——霹雳汤/大橘皮汤加干姜/大黄附子汤/调胃承气汤 28.鹤膝风——阳和汤加味/内托生肌散 二、吴佩衡医案 1.麻疹转阴——白通汤加肉桂 2.麻疹危证——白通汤加肉桂/四逆汤加味 3.麻疹危证——四逆汤 4.麻疹危证——麻辛附子汤加生姜、甘草/白通汤/四逆汤加肉桂、茯苓 5.麻疹垂危——增液汤加减 6.感冒——麻辛附子汤加桂尖/四逆汤合二陈加辛、味 7.半产血崩——四逆汤合当归补血汤加艾叶、大枣

火神派鼻祖郑钦安九阴阳与五行

十九、学习与体会 学生(有点迷惑不解地)问曰:老师,不知道为什么你要这样注解郑钦安医书呢? 老师(沉默片刻后)答曰:从我最早接触郑钦安医书之后,就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重要的问题呢? 那就是郑钦安的书写得非常好,但由于古人著书多是言简意赅,比较难以理解,虽然书中有郑钦安同时期儒医敬知非氏夹行注解,能表达解释郑钦安所要表达的意思,但由于其是文中夹注,只能解释这部分问题,无法解释通篇内容。后又有唐步祺老中医《郑钦安医书阐释》,针对郑钦安书中每一段之后,进行随文解意,用白话文进行解释后,确能帮助我们理解郑钦安原文之意,但仍然无法前后内容联系起来相互参照。 我们通读郑钦安医学三书,特别是《医理真传》与《医法圆通》两书之后,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两书中解释多有矛盾的地方,或是前后解释有很多问题越说越无法理解的地方。特别是诸多的精彩内容,如同珍珠一样散在于书中各处,如果不去细致阅读,也许不会引起我们的重视,如同金子多埋藏在沙土中,淘金者只有耐心苦苦寻找,才能发现一样。所以说,当今能把郑钦安《医理真传》与《医法圆通》当作经典来读的人不多,而真正能完全读懂的人也太少了,特别是两书出版年限跨度较大,郑钦安前所论述的问题,可能后面又有所变化或改动,这给后人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学生(有所明白)问曰:哦!怪不得我问过不少学习者,他们学习郑钦安医学三书有什么感想?他们都说没有发现什么新意?可一看到诸多扶阳医家所写的书之后,才理解了郑钦安书中很多重要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老师(脸露笑意)答曰:是的,就此问题我曾经问过不少学习者,他们认为郑钦安医书读不懂,没有我们所写的书容易理解。其实不然,真正要学好火神派扶阳理论,郑钦安的书不仅仅是读懂,并以他的书为展开广泛学习,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郑钦安的学术思想精髓。经过10年来反复学习郑钦安医学三书与大量的临 181

火神派名家医案选9

性与继发性等)的确切关系仍不清楚[4]。神经核内活性异常神经元的分布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原发性和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神经元机制可能相同。推测基底节-丘脑-皮质回路的神经元活性改变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产生不自主运动,可能的机制是颞叶对影响整个运动回路神经元功能级联的神经元信号编码发生错误;另一种观点认为是G p i、ST N及Vop/V i m等部位的有关神经元群发生无抑制的过度同步化。从而诱发整个苍白球-丘脑-皮质回路相应的活性改变,导致 收稿日期:2008-04-08 作者简介:张存悌(1947-),男,辽宁沈阳人,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肿瘤和疑难病症。不自主运动[5]。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9 -221. [2] Tr ostM.Dyst onia update[J].Curr Op in Neur ol,2003,16(4):495- 500. [3] Hashi m ot o T.Neur onal activity in the gl obus pallidus in p ri m ary dyst o2 nia and off2peri oddyst onia[J].J Neur ol,2000,247(Supp l5):49- 52. [4] Zhuang P,L i Y,HallettM.Neur Onal activity in the basal ganglia and thalamus in patients with dyst onia[J].Clin Neur ophysi ol,2004,115 (11):2542-2557. [5] Volkmann J,Benecke R.Deep brain sti m ulati on f or dyst onia:patient selecti on and evaluati on[J].Mov D is ord,2002,17(Supp l3):112- 115. ?壶天漫笔?83? 火神派名家医案选(9) 张存悌1,吕海婴2 (11沈阳市大东区医院,辽宁沈阳110042,21青岛科技大学校医院,山东青岛266042) 关键词:曾辅民;医案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719(2009)03-0455-02 431黎某,男,50岁。肘膝关节痠软影响入眠年余。刚要入睡则变软不能入眠,余无特殊。此种现象不分昼夜,舌略淡有痕。脉短弦,本肝蔵血、主筋治之。 处方:桂枝30g,白芍20g,生姜30g,炙甘草20g,大枣35g,当归30g,北细辛15g,木通10g,沙苑蒺藜30g,枸杞20g,3剂。药后明显好转。 441陈某,女,50岁。双下肢发软,影响入眠8年。夜间醒来,下肢软而难受,难以再入眠,夏季骨热(胫腓骨。)心烦,倦怠,怕冷。舌淡,脉沉细弱。此肝气血不足而倦怠,怕冷;脉细弱则筋失血濡而肢软,骨热。 处方:桂枝30g,白芍20g,生姜30g,炙甘草20g,大枣35g,吴茱萸25g,当归30g,北细辛15g,白酒70g,山萸肉30g,4剂。从血虚不敛阳而骨蒸,加入山萸肉30g。药后明显好转,唯入夏仍骨蒸。 451丁某,女,23岁。少腹疼痛8年。15岁月经初潮,经期则痛。近5年,经前1周始痛,呈胀痛,心烦,至经净痛止。神倦畏寒,面色白光白隐青。舌淡脉沉细。此肝寒阳虚之症,予以乌头桂枝汤合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佐以温散之品:桂枝30g,白芍20g,生姜30g,炙甘草20g,大枣20g,吴萸20g,当归30g,北细辛15g,川乌(先煎)30g,台乌20g,干姜30g,蜀椒(去油,冲)5g,黑豆30g,沉香(冲)5g,4剂。 药后少腹胀痛未减,月经未至,精神好转。药后口不干,二便同前。守方加重温阳散寒之品: 川乌(先煎)40g,干姜40g,附片(先煎)60g,花椒(冲)10g,吴萸20g,桂枝30g,白芍20g,沉香(冲)5g,肉桂(后下)15g,炙甘草20g,炮姜20g,蜜糖40g,黑豆 40g。3剂。 方中以乌附姜椒大辛大热之品破解沉寒痼冷;沉香香串冲动,同椒桂补命门助阳气以养神;桂芍草以温养营卫试之。 461陈某,男,53岁。肛周剧痒潮湿1个月。经治无效,多按湿热治,外擦止痒类药。舌正常,脉弦细弱。思无湿热指征,从脏腑考虑,肺与大肠相表里,但无肺症。病人述近1个月心烦,思之,难道是雷火浮游?按此收集,果然心烦,身阵热,发热常在午后或夜间,结合脉象亦符合。予以引火汤试之: 熟地20g,五味15g,麦冬12g,西砂仁20g,茯苓15g,杭巴戟30g,玄参8g,天冬15g,山萸肉30g,3剂。述药后肛周瘙痒、潮湿明显好转。守方!引火汤见于《疡医大全》卷十七。其方有二,分别治咽痛(引雷真君方)及阴虚乳蛾。前者方药:熟地、玄参、茯苓、淮山药、山萸肉、五味、肉桂、白芥子。后者:熟地、麦冬、天冬、茯苓、五味、巴戟。此方临床应用:阴阳俱虚,阴虚致雷火不安于位,浮游于体表,成斑、成疹而痒者,或失眠,咽痛者,总现浮游之火症状。 471杨某,男,62岁。身痒,每晚睡熟则痒,遇热亦痒1周。舌淡有津,脉沉细。本张聿青法治之,但防伤阳,加甘草干姜汤佐之: 生地20g,黄芩15g,栀子10g,丹皮8g,白芷10g,五味10g,当归15g,菊花10g,白茅根30g,全蝎(冲) 5g,炮姜20g,炙甘草20g,3剂。 药后肤痒局限于胸背,是好转还是加重?此当断为加重!因为舌淡当属阳虚阴盛之症。虚阳浮越肌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