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与音乐

建筑与音乐

建筑与音乐.txt什么叫乐观派?这个。。。。。。就象茶壶一样,屁股被烧得红红的,还有心情吹口哨。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一生看一个女人是不科学的,容易看出病来。建筑与音乐的关系
姓名:毕天祥 班级:07级土木2班 学号:k070316002
摘要: 建筑和音乐虽是两种不同的门类艺术,尽管各具特性,却有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使这两种艺术可以相互借鉴。本文从建筑与艺术的“亲属关系”,建筑与音乐的共同语言,以及建筑与音乐的情感表现三个方面,探讨了音乐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音乐, 建筑, 艺术 ,联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nd architecture
Abstract: construction and music are two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art, although each are very important, but the inner link, this makes the two kinds of art can be for reference. From the architecture and art ", "the kinship with music, and the common language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architecture and music are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nd architecture.
Keywords: music, art, architecture, contact

我是土木工程的学生,但我没有像预言中的一样,成为一个又土又木的理科生。因为在我选择这个专业之前,我自己的课余生活还算丰富,我喜欢踢足球,并对幽默有一定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我的大多数精力都投到了对音乐的狂热追求当中,我喜欢听歌,喜欢唱歌,喜欢弹吉他,可以说我是个真正的音乐爱好者。我曾经幻想过我会成为一个音乐人,而且是非常特例独行的摇滚乐手,但是现实让我退缩了,我发现我的梦想很不现实。于是我不再整体幻想,我开始把目光放在自己的专业上,我越来越觉得整体沉迷于钢筋混凝土当中还是很有意思的。
随着专业知识的扩充,我突然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建筑与音乐之间是否有联系?有些什么联系?一个是我将来得用来吃饭的技术,一个是我将一生为之疯狂的爱好,两者之间有联系吗?
一. 建筑与艺术的“亲属关系”
建筑首先是艺术。黑格尔《美学》一书认为,“就存在或者出现的次第来说,建筑也是一门最早的艺术”,这种古典建筑美学的见解表达了建筑与艺术的“亲属关系”。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传说在年代久远的的欧洲,色雷斯地方出了一个著名的青年歌手,叫奥尔菲斯。他的各喉是天赋的,并且是第一位给各种木石之物起名字的神,能凭神力使本是一堆木石具有活跃的生命,因而在奥林匹斯的神圣家族中,受到阿波罗神的青睐。阿波罗授之以七弦竖琴,其音美妙绝伦,山岳动容,为之起舞;流水敛神,为之伫听。被灌注生

气的木石为琴声所感染陶醉,立刻依其节律,平
地构建起幢幢美的建筑物。曲尽而余韵未绝,音乐的奏和旋律却永远凝固在这些建筑物上。
这说的是建筑的起源吗?是的,也是艺术的起源。音乐作为一门艺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连续偶而也有不谐和音的连续运动所构成的音响、节奏、旋律,反映社会生活及其人的丰富、微妙、深邃的内心世界。
二. 建筑与音乐的共同语言
黑格尔曾经这样提示音乐与建筑的关系:”音乐和建筑最相近.因为像建筑一样音乐把它的创造放在比例和结构上。建筑大师雷姆库哈斯说建筑不是一个独立的东西应该被综合考虑。建筑中对于结构比例等的要求是对建筑创作者的严峻和关键的考验是支撑起建筑最终能给人们提供怎样视觉享受的要素。音乐与建筑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音乐以声音为物质媒介,表现人的主观情感,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是声音的艺术;建筑则是由巨大、重实、坚固的材料为媒介,以空间形象给予人们视觉上的享受,是一种视觉的艺术。二者一个是“听”的艺术,一个则是“看”的艺术,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但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一切艺术都具有音乐因素。正如英国19世纪艺术理论家佩特所说的:“所有艺术通常渴望达于音乐的状态。”在艺术审美活动中,音乐的音响与建筑的造型可以相感而相通,形成通感。
每当人们倾听《英雄》交响乐雄浑奔放的音调,感受《悲怆》低沉委婉的旋律,还是领悟《春江花月夜》那余音绕梁的绝唱,都会受到美的陶冶。建筑是按一定的科学与美学规律,有组织地构成的物质存在,听出建筑的韵律是识读建筑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筑的韵律是优秀建筑的生命力要素。当你在扬州瘦西湖畔低徘留连,那庭榭楼台,红楼绿水,百卉相扶,成荫依依,那建于湖上的五亭桥、吹台和虹桥以及小金山、白塔等所组成的胜景,不是活像一曲感情流溢,珠润玉圆的乐吗?如果金字塔、粗犷的形体和线条,是大提琴弦吼出的低音,这里有无数奴隶痛苦的叹息,那俯瞰北京故宫群时的审美感受,难道不是下如“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般么?难怪梁思成、林徽因先生说:一柱一梁的连续重复,好像四分之二拍子的乐曲,而一柱二窗的立面节奏,则似四分之三的华尔兹。“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
建筑并非音乐,但建筑的形式语言和音乐十分的相似,他们在时空上都强调对称性。音乐的乐句有强弱缓急的变化,建

筑的走势也绝不是一层不变的。哥特式建筑轻巧的垂直线统治全身。墙体、扶壁、钟塔等
都是从底到上愈来划分愈细,装饰也愈来愈多,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插云霄的小尖顶。那突出而耸立的尖顶和尖顶与尖顶之间的“峡谷”之间的对比就像贝多芬的音乐中一贯采用的强弱对比的变化,如《第七交响曲》开头几个小节,每一次强有力的乐队合奏都是一个尖顶,合奏之间的那个悠扬的保留音就是“峡谷”。从缓急的角度来看,建筑的顶部有陡坡、有缓坡,也有平顶、圆顶,同样的缓急变化,在音乐中就不胜枚举了。建筑立面上的门和窗是音乐的节奏和音符,建筑的形式语言和音乐的语言一样,在表意上都强调一种朦胧的状态,而非直露的表白。但是建筑本身却并非凝固之状态,建筑的存在,建筑的功能,以及建筑的审美,在更高的层次上具有自身的精神向度,呈现出一种四维空间复变的态势,一种拓扑结构。建筑艺术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不断地获得新的生命。在人类对艺术的鉴赏和诠释下,看似凝固的建筑重新被激活,古老的巴提农神殿、精美的黄鹤楼也在此种激活中具有了新的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三.建筑与音乐的情感表现
再现生活与表现情感是艺术的两种基本功能。音乐与建筑都能抒发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音乐和建筑的抒情性,来源于他们内在本质属性和特殊的表现手段。音乐通过有组织的乐音,以声调的变化,节奏的展衍,旋律的运行,直接诉诸人的心灵世界;而建筑则靠自己的形体、结构、空间、色彩、质地等方面的实体特征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建筑家和艺术家的每个作品都是他们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在一个特定的情感下诞生,寄托了它的创造者的各种心情,更重向往。哥特式建筑多建于教堂,它表达了一种信仰,对神的虔诚的渴望。而哥特音乐却表达了人对社会的不满,揭露了社会肮脏的一面,对死亡,超脱与自由的无限向往。虽然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但它们确实是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了建筑家和艺术家的感情。
我想,正是因为音乐年与建筑在“形”和“神”上有如此契合之处,人们才称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们应该从音乐和建筑的相通中获得灵感,把眼光放到所有的艺术之中,其实,所有的艺术形式,不管是音乐、建筑、绘画、舞蹈、戏剧、文学……都有相通之处。光从一些音乐的标题我们就能有所体会,如韦伯的《邀舞》,很多作曲家都写过的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比才的《卡门》等等。

马勒的《大地之歌》更是直接引用了中国古代诗人钱起和李白的诗句。其实艺术是个大家庭,里面的每个成员都具有艺术的共同
点——来源与生活,而高于生活。
最后回到音乐与建筑的主题上。我要补充说明的是,虽然两者之间有共通之处,但是毕竟音乐是音乐,建筑是建筑,他们是不同的。他们一个是听觉的艺术,一个是视觉的艺术;一个直接进入人的心灵,一个通过外在的形象来影响人的灵魂;一个有非常明确的实用性,一个几乎只是为给人们欣赏而存在。其实对所有门类的艺术来说,他们之间的差异应该是大于共性的,否则也没必要分这么多种类的艺术了。
所以对待艺术我们要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来求“同”,这样的“同”才不是“大一统”的机械的“雷同”。把握了这样一个前提,再来欣赏音乐与建筑,才会欣赏的更理性、深刻而全面。

早期欧洲音乐与建筑的关系--《高等建筑教育》2007年03期
格劳特《西方音乐史》
黑格尔《美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