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串联质谱的研究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串联质谱的研究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串联质谱的研究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新筛中心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研究了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运用串联质谱技术的成效。方法:选取

了本机构的10049例新生儿,且均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通过串联质谱技术的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并对结果加以分析。结果:筛查的新生儿中,阳性病例35例(0.35%),其中包括氨基酸代谢疾病21例,脂肪酸氧化障碍14例,有1例患儿确诊为苯丙酮尿症。结论:在新生儿实施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时利用串联质谱技术,尽早筛查新生儿机体出现的问题,采取对症治疗处理,能够有效提高人口出生综合质量,因此,串联质谱技术在筛查新生

儿遗传代谢性疾病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串联质谱技术;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效果

引言:

遗传性代谢疾病又称为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IEM),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引起酶缺陷、细胞

膜功能异常或受体缺陷,从而导致机体生化代谢紊乱,造成中间或旁路代谢产物蓄积,或终

末代谢产物缺乏,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在新生儿出生时,采用串联质谱技术能

够提高筛查有效率[1]。针对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机构出生的新生儿采用串联质谱技术,针对新生儿采取氨基酸代谢疾病、脂肪酸代谢疾病及有机酸代谢疾病等遗传代谢疾病的

筛查,本研究观察串联质谱技术的实施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机构出生的新生儿采用串联质谱技术,针对新生儿采取氨

基酸代谢疾病、脂肪酸代谢疾病及有机酸代谢疾病等遗传代谢疾病的筛查,本研究观察串联

质谱技术的实施效果。期间共筛查10058例新生儿,男5624例、女4426例,新生儿均在出

生72h内充分哺乳6次以上,然后在足底近足跟的内侧采血,连续采集3个血斑,每个血斑

的直径要在8mm以上。采血后的血片要放在阴凉处晾干,避免阳光的照射,将合格的滤纸

片密封在2~6℃冰箱中保存。

1.2 方法

1.2.1选用的仪器和试剂

选用waters系列质谱仪串联质谱分析仪实施筛查,试剂选用Perkin Elmer生产的多种氨基酸、肉碱、琥珀酰丙酮试剂盒。根据说明书实施筛查操作。Perkin Elmer MSMS系统通过分析信号

强度与日常工作萃取液对应的标准品信号强度计算氨基酸、肉碱及酰基肉碱等浓度。

1.2.2阳性复查

以阳性新生儿实施原血片的检验,若检验结果为阳性则召回新生儿,重新进行血片的复查,

若复查的结果低于正常值,则可判别为阴性[2]。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筛查结果

筛查的这些新生儿中,筛查出阳性病例35例,占0.35%,其中包括氨基酸代谢疾病21例,

脂肪酸氧化障碍14例,有1例患儿确诊为苯丙酮尿症。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疾病主要包括氨

基酸类疾病、脂肪酸类疾病、有机酸类疾病。

2.2 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疾病情况

(1)氨基酸类疾病包括精氨酸血症、瓜氨酸血症Ⅰ型、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同型半胱氨

酸血症、高苯丙氨酸血症、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苯丙酮尿症、6-丙酮酰四氢蝶呤

合成酶缺乏症、枫糖尿症、高脯氨酸血症、高钾硫氨酸血症。

(2)脂肪酸类疾病包括肉碱摄取缺陷症、Ⅱ型戊二酸血症、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型缺乏症、中联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短链酰基辅酶A 脱、氢酶缺乏症。

(3)有机酸类疾病包括甲基丙二酸尿症、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半胱氨酸血症、异戊酸血症、Ⅰ型戊二酸血症、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丙酸血症、异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B-酮硫解酶缺乏症、多羧化酶缺乏症。

3 讨论

(1)串联质谱检测技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遗传代谢病检测中的应用

据文献报道,遗传代谢病在危重新生儿中并不少见,大约有9%-10%左右的阳性率。新生儿

急性代谢危象的临床表现大多是非特异性的,包括嗜睡、呼吸困难、呕吐、高氨血症、低血糖、代谢紊乱等症状,导致急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心肺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甚至猝死。不同的遗传代谢疾病的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禁忌证也有所不同[3]。如:甲基丙二酸血

症和丙酸血症、枫糖尿症患者在急性代谢危象时,抗生素的使用应回避红霉素、阿司匹林,

避免瑞氏综合征;尿素循环障碍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丙戊酸,丙戊酸对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

有抑制作用,可加重高氨血症;脂肪酸β氧化障碍及肉碱代谢障碍患者。在急性期治疗中,

静脉应用含糖液是关键,避免使用肾上腺素(促进脂肪分解)和丙戊酸(抑制线粒体脂肪酸

β氧化);中链酰基辅酶缺乏症患者禁止补充中链脂肪酸等。急性期的精准治疗对于挽救生命、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2)串联质谱检测技术在遗传代谢病高危儿童筛查中的应用

2004年顾学范等报道对104例,平均年龄为(4.8±4.2)岁,高危儿童行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疾

病筛查,阳性率为9.6%,包括8种遗传代谢病,其中酪氨酸血症1例(临床特征:黄疸、腹泻),同型胱氨酸血症1例(脊柱侧弯、晶状体脱位、智力低下),鸟氨酸血症1例(反复

呕吐),甲基丙二酸血症2例(反复呕吐、智力及运动发育落后),丙酸血症1例(嗜睡、

呕吐、抽搐、智力及运动发育落后),3-羟基3-甲基戊二酸裂解酶缺乏症1例(反复呕吐、

腹胀),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智力低下、肌无力),酰基肉碱转移酶Ⅱ缺乏

症1例(肌无力)。临床上也有多次报道类似案例,所以,临床上有不明原因的反复呕吐、

低血糖、高氨血症、黄疸、顽固癫痫、智力落后、运动不耐受等特征的儿童,都要考虑到遗

传代谢病的可能。

针对上述研究结果具体分析可知,由于临床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种类较多,10058例新生儿中,可疑阳性患儿有35例,由于实验室筛查样本有限,筛查结果与临床研究数据有一定差距,

因此根据这一问题应扩大样本量开展后续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串联质谱技术在时间、项目、疾病方面均优于传统筛查手段,能够短时间、多病种、高通量的筛查[4]。氨基酸代谢障

碍中最常见的就是苯丙酮尿症,大多数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突变引发的酶活性降低,临床

患儿的典型症状为伴随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黑色素合成不足、尿液和汗液有鼠臭味。

结语:

综上所述,串联质谱技术可以提高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缺陷筛查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新生儿实

施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时利用串联质谱技术,可以尽早筛查新生儿机体出现的问题,为患

儿进行干预治疗争取时间,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处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效果,提高我

国人口出生综合质量。因此,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兴,孙小红,闫有圣,郑雷,刘芙蓉,郝胜菊. 串联质谱技术在甘肃地区遗传代谢病筛

查中的应用[J]. 中国妇幼保健,2018,33(04):861-863.

[2]田国力,王燕敏,许洪平,周卓,郭静,姚静. 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技术筛查上海部分地区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回顾性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2016,34(12):909-912.

[3]孙桂花. 串联质谱技术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4):5428-5430.

[4]尹峰. 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44639例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5):3098-3101.

串联质谱的原理及应用

串联质谱的原理及应用 一、原理概述 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ometry)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质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离子源将样品离子化,然后在电场或磁场的作用下,将离子进行分离和检测。串联质谱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其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以及快速分析能力。 二、技术原理 串联质谱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第一级质谱仪选择性地分离出某种特定质量的离子,然后将其传递到第二级质谱仪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和检测。第二级质谱仪通常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精细的分离能力,可以提供关于离子结构的更多信息。在串联质谱中,两个或多个质量分析器串联在一起,使得离子可以在不同的质量分析器之间进行多次分离和检测,从而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三、串联质谱的应用 串联质谱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新生儿代谢病筛查:串联质谱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代谢病筛查中,通过对新生儿血液或尿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能够早期发现并诊断出多种遗传代谢病,如氨基酸代谢病、有机酸代谢病等。 2. 药物代谢研究:串联质谱技术在药物代谢研究中也有重要应用,通过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可以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为新药研发提供重要信息。

3. 生物标志物检测:串联质谱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生物体中的生物标志物,如肿瘤标志物、心血管疾病标志物等,对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 蛋白质组学研究:串联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也有重要应用,通过对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分析,可以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四、串联质谱在新生儿代谢病筛查中的实际操作 在新生儿代谢病筛查中,串联质谱技术通常被用来检测新生儿血液中的氨基酸、有机酸和酰基肉碱等代谢产物。通过对这些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可以早期发现并诊断出多种遗传代谢病,如氨基酸代谢病、有机酸代谢病等。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 采集新生儿的血液样本,通常是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采集足跟血。 2. 将血液样本进行预处理,提取出血清或血浆中的代谢产物。 3. 将提取出的代谢产物进行串联质谱分析,通常需要进行多次分离和检测,以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4. 对串联质谱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比对正常参考值范围,确定新生儿的代谢状况是否正常。 5.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 五、总结 串联质谱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质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学、

串联质谱技术在儿童遗传性代谢病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串联质谱技术在儿童遗传性代谢病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儿童遗传性代谢病在筛查过程中应用串联质谱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儿科门诊常规筛查的267例儿童进行分析,通过足跟采集血液,将其滴注在采血滤纸上,干血滤纸片与已经含有已知量的酰基肉碱、氨基酸同位素内标一起,通过甲醇萃取,鹽酸正丁醇衍生之后,通过串联质谱仪对血片中酰基肉碱谱及氨基酸谱浓度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所选的267例标本急性分析,4例标本检出为阳性,占1.4%,其中2例为甲基丙二酸血症,1例为希特林蛋白缺乏症,1例为异戊酸血症。结论:串联质谱技术能够对45种遗传性代谢病进行检测,包括有机酸代谢紊乱、氨基酸代谢紊乱以及脂肪酸代谢紊乱性疾病,对儿童开展遗传性代谢病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价值。 标签:串联质谱技术;儿童遗传性代谢病;筛查;应用价值 提升出生人口素质是现今预防医学中非常关注的问题。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的新生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激素水平、体内生化水平改变[1]。对儿童实施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能够在疾病出现之前,早期做出明确诊断,有利于疾病采取早期的治疗措施。随着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不断进步,能够用于筛查的技术手段逐渐增多。近些年,串联质谱技术逐渐的应用于临床,这让遗传代谢病的筛查效率得到了更多的检出概率,而且逐渐的扩展了筛查疾病的类型,实现了一种实验检查多种疾病的要求,明显提升了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笔者所在医院儿科门诊体检的患儿和家属解释后同意进行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的267例儿童进行分析,其中143例为男性,124例为女性;年龄7 d~5个月;临床怀疑患有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童的临床表现具体包括生长发育迟缓、智力落后、肌张力异常、精神行为异常、肝脾肿大、黄疸、抽搐、反复呕吐,还包括一些实验室症状,如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等。 1.2 方法 通过足跟采集血液,将其滴注在采血滤纸上,干血滤纸片与已经含有已知量的酰基肉碱、氨基酸同位素内标一起,通过甲醇萃取,盐酸正丁醇衍生之后,通过串联质谱仪对血片中酰基肉碱谱及氨基酸谱浓度进行分析。 串联质谱技术主要是将被测物质通过分子电离成为各种质荷比(m/z)不同的带电粒子,之后运用电磁学原理,依据其所形成的离子峰、谱图强度定量和坚定分析物[3]。串联质谱则是通过两个MS通过碰撞室(CID)串联形成的,通过多样品离子进行检测的特定质荷比实施定性分析,运用同位素内标实施定量分析,明显提升了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同时检测30多种疾病的指标无以

串联质谱

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遗传性代谢病( 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IEM)是一类涉及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尿素循环、碳水化合物、类固醇等多种物质代谢的疾病。其种类繁多,是儿科临床的疑难杂症。虽然其单一病种患病率较低,但总体发病率较高,对人口素质、家庭乃至社会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其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的特异性检查。我国每年出生约2200万新生儿,仅高苯丙氨酸血症(包括苯丙酮尿症)这类疾病,每年就新增患儿1600~1800例。LC-MS/MS 技术的发展使得这类疾病在发病前进行干预成为可能。即在新生儿出生后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出现异常,而尚未出现临床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时就早期明确诊断,并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对症治疗,以避免患儿的重要脏器出现不可逆性损害,进而保障儿童正常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这就是新生儿疾病筛查(neonatal screening)。国际新生儿疾病筛查发展趋势逐步提高到以串联质谱(MS/MS)技术为中心的筛查,如欧美等国目前已经广泛采用LC-MS/MS法对新生儿遗传疾病筛查。串联质谱即两个质谱仪串联后一次进行二级质谱检测,利用超敏性、高特异性、高选择性和快速检验的串联质谱技术,能在2~3 min内对1个标本进行几十种代谢产物分析,通过对这些产物的分析,可以对40种左右遗传性代谢病(包括氨基酸代谢紊乱、有机酸代谢紊乱和脂肪酸代谢紊乱性疾病)进行筛查和诊断。2004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专门制订了“用串联质谱法分析新生儿氨基酸,游离肉毒碱和酰基肉碱筛选检测系统”的指导性文件。串联质谱技术不仅实现了“一项实验检测一种疾病”向“一项实验检测多种疾病”的转变,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同时使筛查过程中常见的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使新生儿疾病筛查在内容和质量上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串联质谱在临床遗传性代谢病高危患儿选择性筛查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新生儿筛查中心检测了1000多例全国各地送检的遗传性代谢病高危标本,发现阳性标本达9% ~10%,在22700例新生儿中筛查出阳性病例6例。因此,串联质谱技术是目前开展新生儿筛查和临床遗传性代谢病高危患儿筛查诊断较好的方法和发展方向。目前,LC-MS/MS技术检测相对发生率比较高的一些新生儿代谢疾病如下:中链脂肪酸脱氢酶缺乏症、短链脂肪酸脱氢酶缺乏症、长链脂肪酸代谢异常、卡尼丁(肉碱)吸收障碍、卡尼丁结合酶缺乏、卡尼丁穿透障碍、丙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异戊酸血症、戊二酸血症、3-hydroxy-3-methylglutaric aciduria、中链槭糖尿症(MCAD)、短链槭糖尿症(SCAD)、长链槭糖尿症(LCAD)、超长链槭糖尿症(VLCAD)、瓜氨酸血症、酪氨酸代谢紊乱、高胱氨酸尿、高苯丙氨酸血症、精氨酸酶缺乏症、精氨琥铂酸尿症、高甲硫氨酸血症、苯丙酮尿症、Argininosuccinic acidemia、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症、Glutaric Acidemi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lyase De?ciency、?-Ketothiolase De?ciency、Multiple Carboxylase De?ciency等。检测方法与原理:方法一,衍生化法:通过把样品进行“一步法”衍生,可以减少干扰,提高灵敏度。取1~2个滤纸血点(直径3 mm的干血滤纸片,相当于3.2 μL全血),置于96孔过滤板中,每孔加入含氨基酸和酰基肉碱同位素内标的无水甲醇100 μL,室温放置20 min,以提取血片中的氨基酸和酰基肉碱,然后离心至另一个96孔板中,氮气保护下50℃吹干,加入60 μL正丁醇((含3 mol/L HCl),密封,65℃孵育15 min进行衍生化。氨基酸衍生反应: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疾病串联质谱筛查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疾病串联质谱筛查 遗传性代谢疾病是由于遗传性代谢途径的缺陷,引起异常代谢物的蓄积或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缺乏,而导致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它涉及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尿素循环、碳水化合物、类固醇、金属、维生素等多种物质的代谢异常,可导致多个系统受损。 该类疾病种类繁多,目前已发现500余种,是人类疾病中病种最多的一类疾病。虽然每种遗传性代谢疾病均属少见病或罕见病,很多人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些疾病,但这类疾病危害很大,综合患病率高,可达到四千至五千分之一。有些遗传性代谢病在新生儿早期,例如出生后数小时或几天内即发病,部分疾病却可在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甚至成年期发病。如果不及早发现,对身体可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损害,如智力低下、终身残疾,甚至死亡,对人口素质、家庭乃至社会的发展构成很大的威胁。 遗传代谢性疾病诊断及治疗的发展历程: 早在1953年,德国 Bickel医生首创使用饮食疗法治疗苯丙酮尿症,并提出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概念,以及早期诊断对治疗遗传性代谢病的重要性;1961年美国Guthrie 医生建立采用干血滤纸片血样测定血中苯丙氨酸浓度,这一方

法简便且方便运送,为开展大规模人群筛查提供了手段。苯丙酮尿症的新生儿筛查为遗传性代谢病的防治提供了典范。虽然这类疾病通常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但如果能采取预防措施,以敏感、特异、安全、经济的技术,在疾病发作前即给予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预防伤残的发生。 新生儿疾病筛查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被普遍认可,新生儿疾病的筛查也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普及。与此同时,筛查的疾病病种也逐步增多,由最初苯丙酮尿症一种增加到目前的数十种,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方法也越来越灵敏、可靠,串联质谱技术的发展为逐渐向一次实验检测多种疾病的模式转变提供了可行有效的手段。 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在上海和北京开展,经过20年的探索,中国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经历了从自发开展到有序、系统规划组织的过程。目前,全国各地主要筛查先天性甲低和苯丙酮尿症两种可导致智 能发育障碍的疾病。串联质谱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端实验室,是更为先进、有效的分析技术,传统的新生儿筛查通过一次实验只能检测一种疾病,多种疾病需要多次检测来完成。串联质谱技术可以分析血液中多种化合物的浓度,通过一次检测便可以知道代谢产物数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只需数滴血通过一次检测,在几分钟内检测数十种氨基酸、有

新生儿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分析报告报告材料201604WK

(LC/MS 新生儿筛查) 新生儿串联质谱(LC/MS)遗传代谢病筛查 项目分析报告

某某************* 目录 1.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概述 (4) 2.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 (4) 3.国内外新生儿筛查现状 (5) 3.1 国内法规和技术规X (5) 3.2 中国新生儿出生缺陷现状 (7) 遗传性代谢缺陷筛查与诊断方法 (8) 筛查技术 (8) 诊断方法 (8) 串联质谱在新筛中的应用现状 (9) 3.4.1 国内现状 (9) 3.4.2 国外现状 (9) 4某某地区开展新生儿串联质谱的可行性分析 (10) 市场分析 (10) 4.1.1 新生儿串联质谱收费情况[12] (10)

某某(含江阴、宜兴)常住与出生人口变化 (10) 市场容量分析 (11) 竞争分析 (12) 4.2.1 试剂与仪器来源 (12) 4.2.2 新筛竞争对手 (12) 标本来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盈利计算 (12) 技术分析 (13) 4.4.1 靶标可靠性 (13) 4.4.2 技术成熟性 (13) 技术平台的专业性 (14) 法规风险 (14) 5产品定位....................................................................................................错误!未定义书签。 客户定位............................................................................................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筛查对象定位...............................................................................错误!未定义书签。 收费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建议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调研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拟采取的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7.参考文献 (14)

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专家共识

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专家共识 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专家共识是一项涉及新生儿 疾病筛查的专业技术共识,旨在为新生儿筛查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指导和标准。以下是对该共识的详细精确描述: 1. 疾病筛查目标: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的主要目 标是尽早发现新生儿潜在的遗传代谢性疾病,以便及时采 取治疗措施,避免或减轻疾病对婴儿的损害。 2. 筛查范围: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可覆盖多种常 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苯丙酮尿症、甲基丙 二酸血症、戊二酸血症等。具体筛查项目可根据地区、资 源和技术条件而有所不同。 3. 筛查方法: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主要通过检测 新生儿的血液样本中的代谢产物,利用质谱技术进行分析 和鉴定。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通量的特点,能够同时检测多种代谢产物,提高筛查效率和准确性。 4. 筛查流程: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的流程包括样 本采集、代谢产物分析、结果解读和报告。样本采集通常 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前几天进行,采集血液样本,然后送往 专业实验室进行代谢产物分析。分析结果由专业人员进行 解读,并生成筛查报告,及时通知医生和家长。 5. 筛查结果解读: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的结果解 读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家族史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 合分析。阳性结果需要进一步确认和诊断,以确定是否存

在遗传代谢性疾病。 6. 随访和治疗:对于确诊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及时进行治疗非常重要。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疾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制定,并定期进行随访和监测,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7. 质控和质量保证: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质控和质量保证体系,包括样本采集、运输、分析和结果解读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总之,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专家共识是一项重要的新生儿筛查技术,通过准确、可靠的方法,早期发现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以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预,保障婴儿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之串联质谱技术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之串联质谱技术 王兴光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 提高人口素质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从新生儿开始。由于多种原因,新生儿会患有很多种疾病,有些发病早、有些发病较晚、有些疾病甚至终生困扰着一个人的健康,其中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作为非常重要的疾病群,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基本实现两项疾病的筛查: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的改变遗传代谢性疾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IMD):因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某些由多肽和(或)蛋白组成的酶、受体、载体及膜

泵生物合成发生遗传缺陷而导致的疾病,又称遗传代谢异常或先天代谢缺陷(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IEM )。这种疾病大多为单基因遗传病,涉及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尿素循环、碳水化合物、类固醇等多种物质的代谢异常。在人体内有多种氨基酸:丙氨酸(Ala),精氨酸(Arg),瓜氨酸(Cit),甘氨酸(Gly),亮氨酸/异亮氨酸/羟基脯氨酸(Leu)/(Ile)/(Pro-OH),蛋氨酸(Met),鸟氨酸(Orn),苯丙氨酸(Phe),脯氨酸(Pro),酪氨酸(Tyr),缬氨酸(Val)等等;同时包括多种酰基肉碱:游离肉碱(C0),乙酰肉碱(C2),丙酰基肉碱(C3),丙二酰肉碱/3-羟基-丁酰肉碱(C3DC)/(C4OH),丁酰肉碱(C4),甲基丙二酸(C4DC),3-羟基-异戊酰肉碱(C5OH),异戊酰肉碱(C5),戊烯酰肉碱(C5:1),戊二酰肉碱(C5DC),3-羟基-已酰肉碱(C6OH),已酰肉碱(C6),已二酰肉碱(C6DC)。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主要通过检测这些物质的变化,在人体代谢途径中任何一种物质发生变化都会影响整个循环代谢过程,代谢物质异常的增加或者减少就会影响整体的平衡状态,从而表现出相应的疾病。 串联质谱技术因其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单次检验项目多、灵敏度较高(通常是达到纳克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尤其应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目前欧、美、澳洲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普及串联质谱疾病筛选。主要筛查三类约45种遗传代谢病,包括:有机酸代谢异常、脂肪酸氧化异常、氨基酸代谢异常。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串联质谱的研究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串联质谱的研究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新筛中心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研究了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运用串联质谱技术的成效。方法:选取 了本机构的10049例新生儿,且均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通过串联质谱技术的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并对结果加以分析。结果:筛查的新生儿中,阳性病例35例(0.35%),其中包括氨基酸代谢疾病21例,脂肪酸氧化障碍14例,有1例患儿确诊为苯丙酮尿症。结论:在新生儿实施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时利用串联质谱技术,尽早筛查新生儿机体出现的问题,采取对症治疗处理,能够有效提高人口出生综合质量,因此,串联质谱技术在筛查新生 儿遗传代谢性疾病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串联质谱技术;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效果 引言: 遗传性代谢疾病又称为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IEM),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引起酶缺陷、细胞 膜功能异常或受体缺陷,从而导致机体生化代谢紊乱,造成中间或旁路代谢产物蓄积,或终 末代谢产物缺乏,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在新生儿出生时,采用串联质谱技术能 够提高筛查有效率[1]。针对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机构出生的新生儿采用串联质谱技术,针对新生儿采取氨基酸代谢疾病、脂肪酸代谢疾病及有机酸代谢疾病等遗传代谢疾病的 筛查,本研究观察串联质谱技术的实施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机构出生的新生儿采用串联质谱技术,针对新生儿采取氨 基酸代谢疾病、脂肪酸代谢疾病及有机酸代谢疾病等遗传代谢疾病的筛查,本研究观察串联 质谱技术的实施效果。期间共筛查10058例新生儿,男5624例、女4426例,新生儿均在出 生72h内充分哺乳6次以上,然后在足底近足跟的内侧采血,连续采集3个血斑,每个血斑 的直径要在8mm以上。采血后的血片要放在阴凉处晾干,避免阳光的照射,将合格的滤纸 片密封在2~6℃冰箱中保存。 1.2 方法 1.2.1选用的仪器和试剂 选用waters系列质谱仪串联质谱分析仪实施筛查,试剂选用Perkin Elmer生产的多种氨基酸、肉碱、琥珀酰丙酮试剂盒。根据说明书实施筛查操作。Perkin Elmer MSMS系统通过分析信号 强度与日常工作萃取液对应的标准品信号强度计算氨基酸、肉碱及酰基肉碱等浓度。 1.2.2阳性复查 以阳性新生儿实施原血片的检验,若检验结果为阳性则召回新生儿,重新进行血片的复查, 若复查的结果低于正常值,则可判别为阴性[2]。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筛查结果 筛查的这些新生儿中,筛查出阳性病例35例,占0.35%,其中包括氨基酸代谢疾病21例, 脂肪酸氧化障碍14例,有1例患儿确诊为苯丙酮尿症。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疾病主要包括氨 基酸类疾病、脂肪酸类疾病、有机酸类疾病。 2.2 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疾病情况 (1)氨基酸类疾病包括精氨酸血症、瓜氨酸血症Ⅰ型、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同型半胱氨 酸血症、高苯丙氨酸血症、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苯丙酮尿症、6-丙酮酰四氢蝶呤 合成酶缺乏症、枫糖尿症、高脯氨酸血症、高钾硫氨酸血症。 (2)脂肪酸类疾病包括肉碱摄取缺陷症、Ⅱ型戊二酸血症、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型缺乏症、中联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短链酰基辅酶A 脱、氢酶缺乏症。

液相串联质谱筛查高危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遗传代谢病研究共3篇

液相串联质谱筛查高危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遗传代谢病研究共3篇 液相串联质谱筛查高危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遗传代谢 病研究1 液相串联质谱筛查高危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遗传代谢病研究 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IMD)是一类遗传性疾病,由于特定酶缺陷或代谢途径受阻引起代谢产物积累或缺乏等异常,导致身体部位功能障碍,而常常导致严重身体伤害或智力障碍,部分可导致患者短命。IMD共有200种以上,其中儿童尤其是新生儿极易罹患。因此,早期诊断和干预显得极为重要,无论是同种族或跨种族的背景下。 液相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分析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药物代谢、环境科学等领域,其特点在于可以精确检测微量生物分子,且对多种样品类型适用,如血液、尿液等。通过对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脂肪酸代谢异常、氨基酸代谢异常和糖代谢异常等多种代谢紊乱的情况。 在中国,液相串联质谱作为新生儿筛查的一种手段,较为常 规地被使用。通过对血液中代谢产物的测量,LC-MS/MS技术 可用于识别儿童与成人的遗传代谢病,具有准确、快速和良好

的可重复性等优点。 高危儿往往是指一些婴儿因出生时机不正常或受母亲妊娠期感染或营养不良等原因出生时,存在一定的高风险,需要密切关注,如早产儿、出生体重低于正常值、围产期缺氧性脑损伤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则指那些需要应急救治,常常需要在密切关注下进行一连串的治疗过程的婴儿。这两个群体都面临较大的遗传代谢病风险。 最近的研究表明,液相串联质谱检查可对高危儿和NICU患儿 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并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数据支持。例如,LC-MS/MS是用于检测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半乳糖血 症和丙酮酸血症等疾病的标准方法。 该研究的结论为,LC-MS/MS可用于快速和精确的筛查高危儿 和新生儿NICU患儿中常见的10种遗传代谢病,包括苯丙酮尿症、营养缺乏性龋齿、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检测接骨板的麦角酸、半乳糖血症、异副酸血症、异丁酸血症、异戊酸血症、丙酮酸血症和无机质酸中毒。同时,支持得到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扩大样本量,提高准确性。 总之,液相串联质谱在筛查遗传代谢病中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特别是对于高危儿和新生儿NICU患儿等高风险人群,利用该 技术可以早期揭示代谢紊乱疾病,以便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治疗,从而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代谢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代谢疾病检测中的应用新生儿代谢疾病的筛查需求 新生儿代谢疾病的种类繁多,但是常见的代谢疾病包括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恶性贫血、嘧啶尿症、卡尼氏症等等。这些疾病往往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引起,并且多数是一种“隐性”疾病,即患者在病症出现之前没有明显的症状。要及时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 传统的新生儿代谢疾病筛查方法主要是采用血液检测,通常是通过检测血中的代谢产物或相关的酶活性水平来进行诊断。虽然这种方法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需要采集大量的血样、检测过程复杂、耗时长、成本高等等。这些因素都大大限制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而串联质谱技术则因其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较短的检测时间而备受关注,尤其在新生儿代谢疾病的筛查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串联质谱技术的原理及优势 串联质谱技术是一种高端的分析技术,主要用于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成分。它与传统的质谱技术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其可以将多种质谱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对样品中多种成分的同时分析。简单来说,串联质谱技术通过分析样品分子在质谱仪中的离子化过程,通过质/电荷比的差异来实现对不同成分的区分,并进而进行定量和鉴别分析。 串联质谱技术具有多种优势,首先是其高通量性能。通过串联质谱技术,可以在一次分析中对多种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样品分析的效率。其次是其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串联质谱技术可以在非常低的浓度下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可以准确地对复杂混合物进行鉴别分析。串联质谱技术还具有较短的检测时间、低样品消耗量和高度自动化等优势。 近年来,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代谢疾病检测中的应用逐渐展开,并已在一些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串联质谱技术可以用于新生儿代谢疾病的早期筛查。通过对新生儿的血液或尿液等样品进行串联质谱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代谢产物的含量,从而及早发现疾病的存在。对于苯丙酮尿症而言,通过串联质谱技术可以在新生儿出生后的数天内进行有效的筛查,早期发现患者,便于及时干预。 串联质谱技术还可以用于新生儿代谢疾病的确诊。一旦通过传统方法发现了疑似患病的患儿,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确诊检测,而串联质谱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信息,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新生儿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分析报告

新生儿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分析报 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新生儿筛查项目在现代医学中 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被广 泛用于对新生儿进行代谢异常的早期检测。本文将对该筛查项目的原理、方法、应用及前景进行详细分析。 一、概述 新生儿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是一种基因分析技术,通过检 测患婴儿的代谢产物,早期发现新生儿潜在的遗传代谢病,以帮助医 生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该筛查项目主要应用于新生儿常见的遗传代 谢疾病,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等。 二、原理 该筛查项目基于质谱分析技术,通过对患婴儿血液中的代谢物进行 检测,确定代谢异常是否存在。一般来说,新生儿患有遗传代谢病时,体内代谢产物会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可以通过质谱仪准确地检测出来。通过分析质谱图,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代谢异常,并及时进行干预 治疗。 三、方法 新生儿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主要分为样本采集、样品制备、质谱分析及数据分析等步骤。首先,医生会收集患婴儿的血液样本,

然后进行样品制备,将样本转化为适合质谱分析的形式。接着,利用 质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得到质谱图,并将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四、应用 新生儿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在临床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首先,该项目可以早期发现新生儿潜在的遗传代谢病,有助于避免患 婴儿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其次,该技术可用于筛查多种遗传代谢病,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此外,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还可 用于遗传咨询和家族遗传病的防治工作。 五、前景 新生儿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随着科研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 不断改良,将在未来发展出更加精准、高效的筛查方法和工具。这将 有助于提高筛查的准确率和可操作性,同时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六、结论 新生儿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是一项重要的新生儿筛查项目,通过对新生儿血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质谱分析,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 遗传代谢疾病。该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预防和治疗 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新生儿串 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有望在未来发展出更加精准、高效的筛查 方法,为新生儿健康保驾护航。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检测项目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检测项目 新生儿逮传代谢病串联质谱检测项目是一种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实验方法。它通过串联质谱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代谢病,如枫糖尿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 具体来说,串联质谱技术是一种高效率的实验方法,它可以将多种疾病检测项目整合在-起,通过一次实验就能完成多种疾病的筛查,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串联质谱技术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检测到血液中的代谢物,从而准确地诊断疾病。 新生儿逮传代谢病串联质谱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疾病: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这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患者体内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症状。 2.苯丙酮尿症:这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导致苯丙氨酸在体内积累,进而影响大脑发育和智力水平。 3.枫糖尿病:这是一种罕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患者体内缺乏枫糖酶,导致枫糖代谢障碍,进而引|起神经系统损伤和智力低下等症状。 4.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这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代谢病,患者体内缺乏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所需的酶,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引起生长迟缓、性发育异常等症状。 5.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这是一种常见的糖代谢病,患者体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导致红细胞无法正常代谢葡萄糖,进而引起贫血、黄疽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谐检测项目只是一种筛查方法,如果检测结果异常,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基因检测和生化诊断等确诊实验,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同时,对于已经确诊的逮传代谢病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和管理,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 制表:审核:批准:

串联质谱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串联质谱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李丽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对新生儿是否患有遗传代谢性疾病进行筛查的过程中串联质谱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入院进行常规筛查的2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足跟血样的采集,将采集得到的血液滴在采血专用的滤纸上,使用非衍生化多种氨基酸肉碱和琥珀酰丙酮测定试剂盒对样本进行处理,采用串联质谱仪进行血片中的多种氨基酸、肉碱和琥珀酰丙酮浓度的分析工作。结果经过对200例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后发现,3例标本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占研究对象总数的1.5%,其中,1例研究对象患有异戊酸血症,2例研究对象患有甲基丙二酸尿症。结论在对于新生儿的遗传代谢性疾病进行筛查的过程中,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其对于脂肪酸代谢的紊乱、有机酸代谢的紊乱以及氨基酸代谢的紊乱等造成的疾病都能很好地进行检测,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年(卷),期】2019(008)001 【总页数】3页(P60-62) 【关键词】儿童筛查;遗传代谢性疾病;串联质谱;临床效果 【作者】李丽 【作者单位】德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检验科,山东德州253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96 科技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医学领域的蓬勃发展。同时,由于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进一步提升新生人口的素质逐渐成为了预防医学领域中的主要研究方向[1]。 相关研究表明,先天性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是造成新生儿身体素质较差的主要问题,该病的主要表现为新生儿在体内生化水平与激素水平上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临床上,对儿童采取相应的筛查工作,可以在疾病出现前,对其作出明确的诊断,从而尽早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此类疾病的控制与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2]。近年来,伴随着疾病筛查技术的不断进步,用于筛查的方法日渐丰富,目前,串联质谱技术凭借其高效、精准的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过程中,受到了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次研究针对串联质谱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数据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入院进行常规筛查的2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临床上疑似患有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儿童,例如表现为智力发育不良、生长迟缓、精神行为反常、肌张力不足、肝脾肿大、抽搐以及反复性呕吐等,以及生化指标异常的儿童,例如代谢性酸中毒与低血糖等。在这些样本中男性130例,女性70例;研究对象年龄在15天-6个月,平均年龄3.2个月。同时,在研究开始前,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已经申报伦理委员会审批并获得委员会同意,研究对象监护人对研究的具体内容表示知情与同意,并签订了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1.1.2 样本采集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刺足跟,深度小于3 mm,将血滴在Scheicherand Schuell 903滤纸样本卡。所有样本阴凉处阴干。 1.1.3 试剂非衍生化多种氨基酸、肉碱、琥珀酰丙酮串联质谱测定试剂盒为美国

串联质谱技术的基本情况

技术的基本情况 1. 技术原理:(包括技术方法、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及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等)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被测的化合物分子电离成不同质量电荷比(m/z)的带电离子,按其质荷比的不同进行分离,从而对化合物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并通过测定离子峰的强度计算出待测化合物的浓度。串联质谱(MS/MS)是由2个质谱仪串联而成,一级质谱将化合物按不同质荷比进行分离并对化合物进行能量修饰,二级质谱检测被测物质及惰性气体碰撞后的碎片离子的子离子,由被测物质的质荷比及其碎片子离子的质荷比共同对一个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串联质谱是一种特异性更高,更准确的物质定性、定量分析技术。串联质谱用于新生儿代谢病的筛查的实际操作中通过利用含有稳定同位素内标的溶液对滤纸干血片样本进行萃取,然后用串联质谱系统进行检测。每个分析物的检测结果及它们对应的稳定同位素内标相关并及分析物浓度成正比。串联质谱分析中数据的采集是通过中性粒子丢失、母离子扫描和多反应监测三种模式来完成,获得的数据通过串联质谱系统中的软件处理完成。应用液相串联质谱联用仪测定新生儿外周血液中40余种氨基酸、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根据外周血液血液中氨基酸、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浓度的变化筛查出氨基酸代谢病、有机酸代谢病和脂肪酸代谢病共三大类40余种遗传性代谢病,并对其中一部分疾病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仪器选用了国内目前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和诊断中普遍采用的AB SCIEX API 3200型液相串联质谱联用仪,该款仪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超宽的动态范围和极高的可靠性,完全适用于遗传代谢病的筛查及诊断。试剂采用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氨基酸、肉碱检测试剂,试剂盒采用了目前国内外应用普遍的先进非衍生化测定技术,临床应用于新生儿外周血氨基酸和肉碱的测定有较高的精密度

串联质谱法筛查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中切值重设定的临床研究

串联质谱法筛查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中切值重设定的临床 研究 1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新筛中心山东聊城 252000;2潍坊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潍坊261000 【摘要】目的;探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实验室串联质谱法筛查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切值。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市新筛中心实验室采用串联质谱法 筛查新生儿疾病的干血斑点样本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查新生儿干血斑65 535例,Phe浓度及Phe/Tyr比值呈正态分布,确诊HPA患儿33例。Phe浓度和Phe/Tyr的 截断值分别为1.8mg/dL和1.5 mg/dL,适用于本实验室高苯丙氨酸血症的串联质谱筛查。结论;本实验室开发的Phe浓度和Phe/Tyr比值的参考值对该地区新生儿HPA筛选是可行的, 可为今后串联质谱法大规模筛选HPA奠定基础。 【关键词】串联质谱技术;高苯丙氨酸血症;新生儿疾病筛查;切值 前言: 血液中苯丙氨酸(HPA)的代谢疾病的特点是以血苯丙氨酸升高,3到6个月的儿童出 现皮肤、毛发、体味和神经系统异常,但诊断和治疗及预防方法较简单,国内新生儿筛查实 验室已经先后苯丙氨酸(phe)和酪氨酸(tyre)、临床医师、早期检测技术诊断与治疗对于HPA患儿,避免疾病的发展;目前,HPA的筛选方法多种多样,但传统的荧光方法耗时费力,因此,在一次实验中检测多个指标的串联质谱法已经出现,并迅速应用于临床。 1 串联质谱法技术 MS/MS串联质谱(MS/MS)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又称质谱-质谱(MS S/MS),是由亚稳 态离子质谱法发展而来的,它将电离过程与热解过程分离开来,增加了从样品中获得的信息。质谱仪通常被认为是分析仪器,而不是分离器,但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将两台质谱仪 串联在一起,第一个质谱仪可以作为分离器,第二个质谱仪可以作为分析仪直接分析混合物。该方法中有三种扫描方法,即亚扫描、主扫描和中性丢失扫描。与单级质谱相比,MS/MS可 以显著提高信号的信噪比。MS/MS还可以大大降低样品测定的需求,检测水平可以达到pg 水平。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可以在进一步分离前对个别化合物进行筛选。 2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该市新生儿血液基质疾病中心的基因代谢疾病进行连续检查。标准包括:新设新筛中心医疗人员检查的符合新生儿疾病检测技术标准的 标准,共有65,535例采集送检的初筛样本进行测试。 方法。(1)样品送药:收获和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足跟血,与具体采集血液过滤3个直 大于8mm,自然晾干2℃~6℃的室温储存在一个星期内到该省内新生儿筛查。(2)仪器及 试剂:waters系列质谱仪、全自动Wallac DBS冲床、PerkinElmer恒温孵化场振荡器、12道 移液枪。(3)方法:操作严格按照非描述性MSMS试剂盒NeoBaseTM的说明进行。用全自 动钻头将直径为3.2毫米的质量控制装置和待测样品的血板取出,并放置在带有96孔的V型井下提取板中;②每孔加入氨基酸内部标准原液:按1:110的提取工作溶液);③覆盖微 孔塑料封套黏性的作用,确保密封良好恒温孵育后销毁振荡器,45℃、700 r萃取条件45分钟;④从每个孔中取出75毫升萃取液,将其横置在一个96孔的V形截孔板上。⑤串联质 谱法监测样品中氨基酸的浓度。(4)质量控制:对每个96孔试板上的试剂盒提供的室内质 量控制产品进行质量评价,确保每个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参与卫生部外检中心质评,合格率100%。 诊断标准:初筛Phe浓度≥1.8mg/dL(108μmol/L)为筛查阳性,对其召回复查,Phe浓 度持续性≥1.8 mg/dL者诊断为HPA。对患儿行尿蝶呤谱分析、基因测序分析,排除四氢生物 蝶呤缺乏症(BH4D)后,Phe浓度≥6mg/dL(≥360μmol/L)者诊断为苯丙酮尿症(PKU)。 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百分位数法确定新生儿高 苯丙氨酸血症筛切值。 3 结果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调研报告

产品开发立项可行性调研报告 一.文献阅读报告 1 11204例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结果分析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6年第2月,宁波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浙江宁波 目的通过采用串联质谱技术对我院新生儿进行多种遗传代谢病的筛查,探讨其应用价值,并了解我市串联质谱目标筛查疾病的发病情况。 方法采集新生儿足跟血干血滤纸片,利用串联质谱筛查技术对新生儿进行氨基酸代谢、有机酸代谢和脂肪酸氧化代谢三类共26种遗传代谢病初筛,可疑阳性者召回采集尿液、血浆进行有机酸、氨基酸及基因突变的分析,并结合其临床表现进行确诊。 结果 11 204例新生儿中筛查出可疑阳性295例,阳性率1/38;确诊5例患儿,男4例,女1例,发病率为1/2241。结论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有利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早期发现及诊治,有效保障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参考意义:常规串联质谱技术对新生儿进行多种遗传代谢病进行筛查,可一次性检测多种疾病,具有高灵敏度高通量的特点,但存在假阳性过高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排除,给可疑患者增加了心理、生理等多重负担。 2 基于目的基因捕获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遗传代谢病诊断中的应用,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年22期 (2015/12/15),P1721 -1724 目的探讨基于目的基因捕获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串联质谱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在遗传代谢病(IM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遗传代谢病实验室通过串联质谱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的疑似阳性10例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样本,通过包含有153个常见的IMD致病基因捕获探针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基因检测,采用Sanger测序技术对患儿阳性突变位点进行验证,并对其父母相应的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10例疑似IMD患儿,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确诊8例,包括全羧化酶合成酶缺陷症3例,甲基丙二酸血症mut型、甲基丙二酸血症cblB型、枫糖尿症Ia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Citrin缺陷症各1例.其中有1例经串联质谱联合气相色谱-质谱诊断为异戊酸血症的患儿,其基因检测发现1个错义突变(c.158G >C,p.R53P)和1个同义突变(c.732C>T,p.D244D);另外1例疑诊为Citrin缺陷症的患儿,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