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研究

对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研究

对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研究
对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研究

对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研究

——以湖南卫视为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刘文婷

指导教师唐圣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民众素质的提高,文化市场的开放,政府的简政放权,整个社会的文化现象发生了全面而深刻地变化。在现有的条件下,我国原有的广播电视体制已不能适应传播需求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因此,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上述情况出发,阐述我

国广播电视体制的现状,找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以湖南卫视

的改革为例,分析其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使我国的广

播电视体制得到良好发展。

关键词:广播电视体制;体制弊端;体制改革

Discussion of the Reform of Broadcast TV Media System

——Take the Example of Hunan Satellite TV Station

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LIU Wenting

Tutor TANG shengjv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quality, the gradual growing market and government streamline administration and institute decentralization, it takes place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social change. In present situation, owning to the former broadcast TV system of china can not consist with the new condition for the transmission need and career development, some negative problems have emerged, henc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broadcast TV media system is becoming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some references above these situation,take the example of Hunan Satellite TV Station,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broadcasting TV system,find the problem in the reform process and try to find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and be forword to give some reasonable recommendationst to reform the broadcast TV media system in terms of the concept, the present state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reform idea of broadcast TV system.

Key words:Broadcast TV System;The Negative Problems of Broadcast TV System;The Tend of Broadcast TV System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扩大,中国广播电视界出现了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我国广播电视传媒的体制改革。从社会群众到业

内编辑记者,从中央电视台到县级电视台,关于体制改革的问题仍然是当前讨论最热烈、最火爆的话题。虽然我国的传统广电体系在上世纪80年代发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体系已经渐渐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使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地更加完善,能够更好的与国际接轨,政府和社会各界都提出了很多改革的设想和和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电视传媒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概念和现状

(一)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概念

所谓体制,是对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形式的总称。广播电视体制是广播电视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广播电视制度是由经济制度决定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广播电视所有权、基本性质、基本目标等方面所构成的规范体系。广播电视体制就是这一规范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即在一定的制度范围内,广播电视系统内部所属单位责权利的具体配置和划分,以及根据这种划分所设置的机构和所形成的组织和规范。具体来说,包括广播电视机构的设置、经营方式、经费来源等内容。[1]59-60

(二)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现状

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大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形成了改革开放之后另外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中国的广电体制有了较大的转变,一方面是采取新的中央与省的两级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大力推动集团化的工作。

广电集团成立之初,集团与广电局实行“两块牌子,两种性质,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广电局作为国家行政机关行使政府对广播电视的管理职能,而广电集团则为“国有独资,事业性质”的实体,是两者兼备一套班子。[2]56

2004年2月10日,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广播电视要把允许经营的资产、资源和业务从目前的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面向市场进行企业转制和重组,与事业部分分别管理、分别运营。允许各类所有制机构作为经营主体进入除新闻宣传外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在确保控股的前提下,可吸收国内社会资本探索进行股份制改造,条件成熟的广播电视节目(包括电视剧)生产营销企业经批准可以上市融资。随着“区别广播影视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事业”政策的出台,一些电台、电视台把允许经营的资产和业务面向市场进行企业转制和重组。如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成立“电视传媒中心”和“广播传媒中心”,作为剥离经营性资产进行市场化操作的指挥中心,凌驾于电视频道和广播频道之上。[3]39-40

在2006年年底的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广电总局明确今后只允许组建事业性质的广播电视台或者总台,此前已经建立的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可以将集团改为总台,若要继续保留事业性质,就要把经营性资产剥离,组建新的产业经营公司或集团公司,据此,事业产业分开运营是广电深化机构改革的发展趋势,已经成立的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将会改为总台或组建新的集团公司。整体上,中国广播电视业正在从以大而全格局、数量增长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阶段转向以外部资源重组、内部结构调整结合的集约式整合阶段

二、当前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今天,科技飞速发展,民众素质提高,市场逐步发育,政府简政放权,整个社会发

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并且随着国际竞争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继湖南、上海、北京等地组建广电集团之后,中国最大的新闻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也正式挂牌成立。由此可见我国广播电视部门体制改革步伐在不断加大加快。但是,在改革当中,我们仍然发现还有很多问题是需要进一步深化的,是在短时间里无法完全得到解决的,甚至有一些是根深蒂固,很难使之改变的。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电视台设置重叠冗杂

从普遍的情况来看,省级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要稍强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个别地(市)级电视台也能够继续维持下去,大量的地、县电视台甚至西部的部分省级电视台基本上没法正常维持生存。加之相互封闭与市场割据,大多处于一种自给自不足的状态,没有能力自己制作像样的电视节目,也没有过多资金购买节目,所以个别电视台廉价购进的播出带比大街上录像厅播的带子质量还要差,盗版现象也屡禁不止。[4]63一个电视台,麻雀虽小,肝胆俱全,重重叠叠的管理机构消耗着有限的投入,而节目生产却拼命求“全”,这实际上在自杀着有限的一丝生息。而中国的电视节目除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外,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制自播的状态。因此,事实上,除了中央电视台能够维持它节目的自制自播外,绝大多数的省(市)级电视台自制自播的节目都存在着巨大的亏损。按中等经济水平电视台的价位测算,一分钟电视剧的成本约5000元,一分钟新闻的成本约1000元。如果自己生产节目仅自己播,电视剧每集45分钟,成本约20万元,每20分钟一档新闻成本2万元,按这些地区黄金时段广告价的7折计算,应分别带广告14分钟和3分钟,若加上税收、上缴和管理费用约占广告总收入的40%,则需带广告22分钟和5分钟才能回收成本,若这些节目在非黄金时段播出,则需带广告70分钟和15分钟,因为电视台不能只是黄金时段才制作和播出节目。拥有政府特配的频道资源,只要严格要求节目的制作与播出质量,并实行严格意义上的成本核算,全国3000来家电视台有利润的将达不到10%。由此看来,这种体制结构确实需要改进。[5]18-19一级政府一群电视台。在省会城市,至少有四家(多的达到10多家)以上的电视台在竞争,形成了复杂而拥挤的格局。几乎所有的台又都有一种心态,把自己的频道办成综合频道,作为电视台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并且都用抢夺同一资源维持虚假的繁荣,因此就造成了雷同性较强的资源浪费。[6]26 对于电视台设置的重叠还表现在其一,多台一面,一个电视台一个综合频道,全国上千个综合频道,制作节目和播出节目都没有选择性,而是一味追求全面。其二,是多台一腔。一个普通的会议或一次寻常的活动,多家电视台蜂拥而至。常常一个地方多家电视台以同样的形态在同一时间播出同一个题材的节目,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其三,是多台一戏。全国几十家电视台在同一时间播同一部电视剧的事屡见不鲜。如此重叠的设置电视台,无疑是一种极大地资源浪费,这对于电视台和观众都是极不公平的。 [7]15

(二)电视台经营管理混乱

目前一般电视台的管理可以说基本上是原始的、粗放的。相当部分电视台内部没有现代管理必需的科学的专业分工,内设机构、节目设置以及各部门内部职能配置都是小而全的模式,既无法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又不利于专业制作水平的提高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普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不讲求电视资本的计划投入、准确投入、有效投入和投入回收,多数仍采用收支流水账方式记账,电视资本的使用还处于主观、随意状态,存在严重的浪费。加之,产品质量检评仍是沿用经验标准和相对标准,没有科学的、系统的质量评鉴体系,缺乏客观的、理性的、量化的因素,或质量评鉴与投入、与个人收入不相关,使产品质量没有明确、具体的价值取向和指导标准。并且,由于以上诸种因素,在电视行业,按劳分配机制并未形成,谈不上多劳多得,更谈不上优劳多得。从总体上看,是靠资源垄断性占有维系着行业的相对高收入,

至于是分配的利润还是分配的成本,谁也说不清楚;具体到人头,仍是事实上的大锅饭,至于内部的相对差距,基本上仍然是靠相对的资历或资源优势(制作重点节目和黄金时段节目)形成的。或许可以片面地说:电视行业是全国各行业中管理相对落后和混乱的。

[8]82-83

并且由于僧多粥少,市场小,生产和播出的单位太多,对有限资源的恶性竞争就表现得十分突出。比如广告客户对广告的投放,是按照特定经济区域的产品销售量来进行的,相对于一个区域,既不会因为台多而增加投放,也不会因为折扣高而减少投资,一个区域多个台的自相残杀却把广告折扣全部杀乱了,这就造成了恶性竞争。然而,就算如此,仍然没有研究出一个相对适合的管理机制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我国的电视体系不同于欧洲国家的公共服务电视体系。一本外国著作认为,欧洲国家对于公营电视台实行控股,却不直接干预管理事务和节目制作,不干预电视台人事安排,其服务目标也是以公共利益为主导,不是以政党政策为主导。因此在向商业化转型的过程中,能够较快适应市场需求和专业运作目标。在中国,要实现公共服务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体制转型还是一个比较艰难曲折的过程。[9]168-169

(三)电视台人才结构单一

在以往的电视台中,对人才主要偏重于对传统的专业技术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人才的单一性,不够全面。并且传统广电媒体的主要任务就是采、编、播、控。对广电人才的要求是:政治高、纪律强、业务精,就能满足传统广电媒体宣传业务的需求。因此,民间流传着“一流人才进报业,二流人才进电台,三流人才在电视台”的说法,也印证了广电行业进人门槛较低的普遍现象。但广播电视数字化带来的是广播电视制作、传输、播出、监测、监管等方面的技术革命,这需要更为专业的经过系统学习过这方面知识的人才来从事电视这份行业,因此数字化也正改变着广播电视业现有的人才结构。

随着现代广电产业的发展,传统广电人才队伍在市场意识、营销观念、经营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已经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阻碍了广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广电单位开始着手挖掘、培养一批广播影视改革发展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版权管理、科技管理、项目管理等知识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10]28-29

随着网络技术、卫星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业开始转向跨行政区域、跨媒体经营,有的甚至开始走出国门。因此传统本土化的人才队伍已经很难满足广播电视业走出去发展的需要,一些懂传播业务、会经营管理以及精通外语的优秀人才成为广电人才市场需求重点之一。

三、例举湖南卫视体制改革的有效措施

在全国范围内,上面有中央电视台,同级有各省台,下面还有地市台。中央电视台因为拥有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和新闻优势,是省级电视台无法相比的。另外,与北京、上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电视台相比,处于内陆地区的湖南在资讯等方面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其他省级卫视台也立足本省,各有所长,给湖南卫视一定的竞争压力,是湖南卫视走向全国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并且在省内,1995年成立湖南经济电视台,经济台开台之初就以全新的机制,实行新思路,高起点办台,电视台率先实行台长竞争上岗,掀起栏目包装和频道整体设计的热潮,并向传统电视理念发起冲击。经济电视台的崛起使湖南卫视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开始着手对节目进行重新策划和改版,与经济台开始激烈竞争。湖南省内两强争霸、多极发展的电视格局,是湖南卫视进行体制改革的内在原因。为此,湖南卫视主要以以下几点作为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加强机制创新

湖南卫视的灵魂就是创新。在湖南卫视,上到台领导、制片人,下到节目编导和普通员工,都把创新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栏目的创新,带动了频道整体的创新和广告营销模式的创新。湖南卫视的创新已经开始向全频道整合营销运作延伸。

首先是体制创新。湖南卫视通过内部竞聘制片人,然后由制片人重新组阁,制片人对于本栏目的人、财、物具有相对独立的支配权。1998年底,湖南卫视剥离广告部门,成立湖南广播电视发展中心。发展中心通过改组,成立了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先后向社会公开发行10300万股A股,共募集资金20亿元,成为中国传媒第一股。

[11]30为配合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湖南卫视在内部推行在栏目与工作人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推广了差额留成、自主经营的栏目管理办法,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制作方式栏目的特点,分别核定不同的差额留成比例。同时,实行栏目淘汰制,对所有栏目通过收视率调查进行评估,最后两名自动淘汰出局,被淘汰的栏目制作人员另谋出路。另外,湖南卫视各个部门内部,成立了创新研究部门。[12]7-8湖南卫视还开全国省级卫视之先河,设立了研发中心,与总编室合署办公,在总编室内部也建立了企划推广部。体制的创新给栏目创新营造了很好的体制环境。

其次是栏目创新。湖南卫视的栏目创新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上星”以后,每年都有新的栏目上台,对旧的栏目也不断进行全新改造,以适应不断改变的观众的口味。湖南卫视的栏目创新包括两种:一种是模仿创新,像当年的《快乐大本营》和《玫瑰之约》,都是模仿港台的娱乐节目,在它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来推出的《音乐不断》和《娱乐无极限》等也都成为了湖南卫视的名牌栏目;另外一种是栏目原创新,这也是最可贵的创新。像《新青年》、《晚间新闻》和《象形城市》等,都是湖南卫视的自创节目,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外,湖南卫视也不断对旧的节目进行创新改造,随着观众口味的改变而改变,像《快乐大本营》和《玫瑰之约》等栏目就一直在不断改造。

(二)明确频道定位

自2003年改制以来,打造“娱乐、资讯为主的个性化综合频道”,追求“青春、靓丽、时尚”的电视品牌形象,为观众奉送“快乐、关爱、精彩”,成为了湖南卫视更加明晰的全新整体定位,经过大刀阔斧的频道结构调整,将打造娱乐栏目重新树立为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国内所有电视媒体中,对自身品牌进行清晰定位与形象区隔的第一家。

[13]60-61

全国传播价值是促使湖南卫视力争成为真正全国性电视品牌的动力之一。因此,在第二轮改革中,湖南卫视将市场明确定位为“锁定全国、兼顾湖南”,在频道中尽可能淡化地域色彩,力求打造出更多适合全国观众的精彩节目。目前,除了《湖南新闻联播》之外,其他栏目都舍去了地域色彩,做真正全国品牌的意识贯彻得非常彻底。湖南卫视是省级卫视中最早提出突破省域界限走向全国的,自“上星”以后,湖南卫视迈向全国的步伐更加坚定。至今,其落地城市已达329个,覆盖率达到98.8%,稳居全国省级卫视前列。[14]25-26明确精准的定位,使湖南卫视有了具体的追求目标,开始真正走向全国。

(三)树立品牌形象

中国电视从“节目时代”、“栏目时代”进入到“品牌时代”。湖南卫视在一系列改革后开始树立自己的强势品牌。在搞好节目策划创作的同时,通过一系列包装和推介手段,树立起强势品牌,提升了竞争力。首先培植了一批具有相当数量和较大影响的名牌栏目和传媒英才,拉动了精品生产和体制改革,实现媒体生产要素的重组和最佳配置。其次强化媒体辐射功能和信任度,追求目标效益最大化,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湖南卫视品牌开创已经取得了巨大了成效,知名度、满意度、美誉度、忠诚度和收视率等指标已处于全

国省级卫视前列,有的栏目甚至超过了中央电视台。[15]36-37

并且湖南卫视在创品牌栏目过程中,精心策划,科学设计,突出个性,培育风格各异的主持人。如当年的《快乐大本营》摸准观众新的需求脉搏,突出并增强了娱乐节目的刺激性、对抗性、博彩性、悬念性,彰显出自身独特的风格和个性,精心打造,开创了综艺节目的新时代。后来的《晚间新闻》经过精心策划,注重平民化,贴近生活,加入娱乐元素,突出了“快乐中国”品牌理念,也成了湖南卫视的一个品牌栏目。另外,湖南卫视培育了一批风格各异的名牌主持人。如《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李湘和何炅,机智、活泼、聪慧、自然,对节目的情绪把握得恰到好处。《晚间新闻》的张丹丹,端庄、朴实、亲近,有社会责任感,很受观众喜欢。[16]11-12正是一批品牌栏目和名牌主持人,提升了整个湖南卫视的品牌和形象。

(四)重视推广宣传

除了打造名牌栏目和强势品牌外,湖南卫视还很重视推广活动。这也是湖南卫视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聘请专业媒体顾问公司作频道包装及推广方案,并首次在全国主要城市推出“快乐之旅”媒体招商会,将快乐的概念深入到全国的广告客户中。另外在频道资源深度开发、广告经营管理、电视剧市场化运作等方面湖南卫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经过积极探索和科学管理,湖南卫视的经营创收在2004年达到8.7亿元,这在全国电视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7]41

湖南卫视注重精心策划和宣传,如2005年电视剧《大长今》的成功也归功于精心的策划与宣传。超级女生五强唱主题曲,总决选《大长今》宣传片轰炸式播出,借助于超级女生的巨大人气,使这部片子未播先热起来了。2004年6月,湖南卫视在长沙举办的“快乐之旅”大型媒体招商说明会大获成功。整个推广会的安排层层递进,从专家推荐媒体优势到客户说明成功案例,从宣布优惠政策到现场签约赢取大奖。以签约为最终目的,转化媒体优势为客户利益,集中优势力量推广,环环相扣调动客户的会议营销策略这一次实施得淋漓尽致。紧接着,湖南卫视又在香港召开“快乐中国2005推介会”,这是国内电视媒体第一次赴香港推介自身品牌与招商的。2005年,湖南卫视又推出“快乐升级”全国媒体推广及招商会。正因为湖南卫视的大力的推广宣传和精心的策划,才让湖南卫视这个品牌能够深入人心,得到广大观众和广告商的认可。[15]并且使得广告商和湖南卫视双双获利,取得双赢的结果。由此也证明电视台不仅要重视内部的节目质量,同时也要重视外部的推广宣传。[18]78-79

四、对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建议

面对目前中国广电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我们不得不进行改革。与此同时,根据湖南卫视等部分地方媒体的成功改革经验,对我国整体的广播电视体制改革也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一)进行有效整合

中国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就是要把广播电视的发展由外延粗放型转向效益集约型。改革的重点是要突破“四级办”的老框框,以释放现有广播电视生产力的能量。这就要把中国星罗棋布的广播电台、电视台进行一次大的整合。对于整合的模式,专家学者们做出了许多的构想,综合看来有以下几种:其一,水平整合。指在同一生产层次上的相互兼并、合并。即省、地、县级无线电视台之间、有线电视台之间、卫星频道之间的合并或者兼并。可以是为了巩固强势,进一步与更强对手竞争的“强强联合”,也可以是为了聚小成大,降低成本,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弱弱联合”;其二,垂直整合。指的是在同一产品生产的不同层次之间的合并、兼并。如省级电视台兼并地(市)级电视台。当然

也可以反向兼并,经营有方、实力雄厚、前景看好的县(市)级电视台也可以兼并地(市)级电视台;其三,交叉整合。指在不同生产层次、种类之间的合并、兼并。如无线电视台兼并有线电视台,卫星电视兼并无线电视台等;其四,异地整合。指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电视台可以跨县、地(市)、省合并、兼并经营。

整合的目的是要打破广播电视资产重组中的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结束小台林立,重复建设,低效运转的时代。但是,整合并不是表面上的、简单的合并,而是要把以往各自为政的各个部分重构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如果只是换块牌子,换个称谓的简单合并,就只能是把过去中国广播电视业的“小舢板”搭成“大舢板”,而无法打造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航空母舰”。整合后的各个部分之间要形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硬性的拼凑是无法达到整合的真正目的的。[19]58-60

(二)产业化经营管理

改革广播电视体制还应该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把允许经营的资产、资源和业务从目前的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与事业部分分别管理、分别运营。除新闻宣传以外的社会服务类、大众娱乐类节目,特别是影视剧的制作经营可以从现有体制中逐步分离出来组建公司,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第二,体育、交通、影视、综艺、音乐、生活、财经、科教等频道,在确保频道作为国家专有资源不得出售、租赁和承包,确保节目终审权和播出权牢牢掌握在电视台手中的前提下,经批准可以组建公司,探索进行频道的企业化经营。2004年12月召开的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规定,对于部分允许经营的频道,可以组建公司进行企业化运作,但吸纳社会资本不超过49%,并且不可引入外资。第三,允许各类所有制机构作为经营主体进入除新闻宣传外的电视节目制作业。电视台和广电集团(总台)内重组或转制为企业的单位,在确保控股的前提下,可吸收国内社会资本探索进行股份制改造。条件成熟的电视节目(包括电视剧)生产营销企业经批准可以上市融资。努力焕发电台,电视台的活力,做强做大广播电视主业。第四,允许境外有实力有影响的影视制作机构、境内国有电视节目制作单位合资组建由中方控股的节目制作公司。特别是2004年12月28日开始施行的《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暂行规定》,以政府令(国家广电总局、商务部令第44 号)的形式,进一步规定,境外专业广播电视企业(港、澳、台地区可包括其他经济组织),与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和境内其他投资者,可以合资、合作设立专门从事或兼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发行业务。至此,外资被允许进入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政策和具体安排完全明朗化。但仍不包括频道的公司化经营业务。第五,要培育和塑造新的市场主体,充分挖掘和发挥广播电视产业潜力。这需要广电继续明确产业身份,尽快与国际媒介市场接轨,破除地方壁垒,建立新的产业链,改变效益获取方式,优化电视经营结构,这是未来中国电视体制改革的发展路径。[20]15-16(三)实施人才战略

在广播电视体制改革中实施电视人才战略才是改革的最主要的途径。首先实施人才战略要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中全面推进。其次,实施人才战略,要转变观念。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并且要树立人才管理的观念。再次,要营造适宜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这就包括要全面推行会员聘任上岗制;建立并严格执行职称评聘分开制度;初步建立与市场接轨的人才考核制度;加强人才培训。[21]115-116对于实施人才战略,还主要体现在:电视台越来越注重传统的专业技术队伍向掌握广电科技发展新技术的高层次人才转变;越来越注重注重专业技术型队伍向创新型、专业交叉型、学科综合型人才队伍转变;越来越注重传统宣传队伍向既懂宣传业务又懂传媒经营、管理的知识复合型人才队伍转变;越来越注重视本土化队伍培养向懂传播、会管理、精通外语的外向型、国际化人才队伍的转变。综上所述,电视人才战略是当前电视台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22]141-143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在近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的“四级办”广播电视体制确实使得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在八十年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地发展了起来。但是,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这一方针在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其体制模式的局限性。于是对于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呼声便越来越明显。

中国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就是要把广播电视的发展由外延粗放型转向效益集约型。改革的重点是要突破“四级办”的老框框,以释放现有广播电视生产力的能量。这就要求把中国星罗棋布的广播电台、电视台进行一次大的整合。改革集中在广电集团自身方面等微观管理的方面,其中主要方向是要使电视台和广电集团内重组或转制为企业单位,在确保控股的前提下能更多地吸收国内社会资本,探索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产业化发展。同时还应该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不断提高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合理使用广电资源,进行正规化管理,杜绝恶性竞争出现。此外,一些其他地方兄弟电视台实施的成功改革措施也要积极地运用到自身改革中去,并不断进行整合,吸取成功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得到良好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得到更多的提升,跻身于世界一流媒体的行列。

致谢

在本次毕业论文中,我从指导老师唐圣菊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唐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一种巨大的帮助,深深感谢她细心而又耐心的辅导。

参考文献:

[1]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2] 张海潮.电视中国——电视媒体竞争优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3] 沈国芳.规避电视体制改革中的“自我商业化”倾向[J].视听界,2006(5).

[4] 李立功.广播电视集团化改革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5).

[5] 苑书凤.电视体制改革的新尝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8).

[6] 黄升民,丁俊杰.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7] 吴贤纶.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宏观环境内考察广播电视事业的前景[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5,5(1).

[8] 林晖.类型化——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由之路[J].新闻记者,2004,2(1).

[9] 熊忠辉.中国广播电视业发展追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0] 陈积银.试论我国传媒体制改革.中国东西部传媒经济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4.

[11] 王潞明.在广播电视体制改革中实施电视人才战略[J].电视研究,2004 (6).

[12] 胡爱军.传媒业的2001与未来[J].新经济导刊,2001(6).

[13] 马雨农.体制:中国广电集团化的关键词[J].视听界,2002(5).

[14] 沈国芳.中国电视体制发展路径[J].现代传播,2006(5).

[15] 胡存年,李金标,张健.广播电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J].电视研究,1999(12).

[16] 查天翔.论中国广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J].西部广播电视,2002,4(2).

[17] 于云先.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几点想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5).

[18] 肖光裕.改革原有体制迎接新的挑战──关于城市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广播

电视学刊,2000(3).

[19] 邓斌.从看得见的节目到“看不见的手”——电视体制改革初探[J].中国广播电视学

刊,2002(3).

[20] 毕一鸣.广播电视改革三题——观念、体制、机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8).

[21] Manfred Kops.Analyses in public broadcast television and his the economy

source[M].NewY ork:NewY ork university press,2001.

[22]Steven White.On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system of public radio and television

model[M].New Zealand:New Zealand university press,2003.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和基本特点_唐铁汉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8.6 改革开放30周年专稿 [收稿日期]2008-10-13 [作者简介]唐铁汉,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和基本特点 唐铁汉 (国家行政学院,北京100089)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30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局部到全局的不断深化的历史进程,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更深刻地认识改革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认真总结改革的历史经验,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实现建立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改革开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特点和经验 [中图分类号]D 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314(2008)06-0015-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分别是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的改革,党的十七大以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回顾近30年的改革成就,可以用“一个基本判断”和“一个历史性转变”来概括。所谓“一个基本判断”,即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所谓“一个历史性转变”,即基本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尽管改革还要继续深化,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尽管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还要经过一些时间,但是,从总体上说,体制转换、政府转型已经取得重要成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历史性的新进展和新突破。 总的看,近30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逐渐明确,力度不断加大,成效日趋明显,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G D P 年均增长9.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7%以上;人均G D P 由200多美元增长到2600多美元,创造了世界经济中一个大国持续发展的奇迹。这一巨大的变化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密不可分。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中央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供求关系、体制环境、对外经济联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经济正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和基本特点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有六条基本的经验需要肯定。 一是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向。这就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着眼点,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改革的核心与关键,加强和完善政府的 DOI :10.14063/j .cn ki .1008-9314.2008.06.006

广播电视体制

广播电视体制 概述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著名观点,认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必然要受到媒介的控制和影响,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媒介的控制者。广播电视作为传播媒介,是人的思想和意志的载体,是控制广播电视使用权、所有权的特定群体的意志的延伸。广播电视的性质决定于社会制度,是广播电视体制形成的关键因素。社会制度不同,广播电视的性质就不同,广播电视的体制也必然不同。广播电视体制也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广播电视活动直接或间接起 着控制和制约作用的组织制度。广播电视在不同的国家表现出不同的结构特征,形成了不同的管理和经营体制。在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加上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广播电视在所有权、管理经营、新闻传播、社会控制等方面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实际上是体制上的差异。类型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西方学者将世界各国的广播电视体制划分为四个类型,即公有公营型、民有民营型、国有国营型和公商并营型。1、公有公营型公有公营型主张广电不应用于商业目的,而应完全服务于社会公益。同时,广电的经营管理、业务政策与节目内容,须接受全体国民之代表的监督与管理。英国广播公司(简称BBC)是典型的公营体制媒介。BBC是以国会拨款,收取

纳税人“执照费”为经费来源的公营广播电视机构,这种体制决定了其不易受商业力量操纵,能够独立且中立地服务于英国人民。“反商主义”深深地植根于BBC的文化中,远离商业利益成为BBC的一个重要特征。加之BBC受到发展初期“瑞思主义”所强调的“引导公众品位”的文化影响,使它长期以来一直行走在“公正性、公众性、公益性”的形象之路上。在这样一种体制及文化氛围下,BBC的形象诉求表现为“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上最具创造力、最值得信任的广播组织和节目制作人,我们希望通过提供新闻、教育和娱乐等服务来满足所有英国观众的需求。”公有公营型的广播电视体制可以保持节目内容的平衡,担负社会的教育责任,服务民主政治和社会的公共利益,还可以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此外,还可以免于资本家之控制;可以消除广告商的影响,以免广电节目迎合低级趣味。但也有一定的局限:经费来源全赖、或大部分依赖广电的执照费,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广电观众的经济;节目的内容与形式,未免失之死板,从而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观众的收视兴趣;唯我独尊,缺乏进取精神;言论和消息来源的单一化。2、民有民营型民有民营制,是传统的所谓最自由的一种广电制度。在这种体制下,广电事业向民间开放,允许民间自由经营、自由转让。除负责频道的分配、秩序的维持外,政府对于广电传播不加任何干预。广电以赢利为目的,其经费来源,主要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412952788.html,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作者:许浩宁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06期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紧接着,各类媒体陆续的变革,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新媒体,传统的媒体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开始适应并习惯着新媒体的出现,但新媒体的出现也在同时影响着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冲击了我国传统的传媒行业,在新媒体的强烈影响下,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未来该如何继续发展,成为我们关注并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G229.2-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6-0259-01 引言 在21世纪,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各种新型媒体相继出现,人们也渐渐抛弃传统的媒体,慢慢的适应新媒体的功能,习惯着用新媒体进行交流,所谓新媒体,就是指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形式和内容等方面产生的质变,新媒体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采用互动式传播手段,为大众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适应科技的迅猛发展。而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已经渐渐被遗落,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应该不断加强和完善媒体创新技术,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 一、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含义 广播电视新媒体是以新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在传统媒体的改进和影响下,不断进行创新形成的一种新的媒体传播形式,在当今社会,新媒体利用互联网,改变传统媒体形式,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交流和互动的需求,让人们更加具有主动性,适应了人们对于娱乐生活的需求,也适应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二、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1)发展迅速且被人们普遍接受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中的各类媒体也在不断的更替和进步,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利用手机电脑等互联网设备进行通讯交流,人们适应并习惯了在网上进行各种工作,查询需要的信息资料等,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增强了人们的消费能力,消费人群的增加,也同时促进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新媒体环境下创造出的一系列新的通讯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方便,普遍被人们接受,例如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微博和贴吧等,这些在新媒体下产生的传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一.填空与选择: 1.1922年12月,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把第一套无线电设备从美国运到上海。 2.与《大陆报》合作,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这是中国开设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3.时间长,影响大的外商电台—开洛公司广播电台(美国 192 4.05-1929.10) 4.映雪终嫌光太远,照书还喜一灯妍-----郭沫若于1941年题赠绿川英子(佳木斯) 5.独具特色的反法西斯广播电台---苏联呼声华语播音员:乐嘉树桂碧清 6.在中国广播之父刘瀚的积极努力下,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正式播音,呼号XOH,这是我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早期中国官办广播电台还有沈阳广播电台,天津广播电台和北京广播电台(哈尔滨+沈阳+天津+北京)。 7.三类民营广播电台:教育性、宗教性、商业性 8.1928年8月1日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创办人:陈果夫 9.我国最早的广播剧《恐怖的回忆》 10.1940年12月30日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43年停播,1945年8月恢复播音(延安西北盐店子村) 11.延安(陕北)台的3次转移:第一次:转移子长县好坪沟村;第二次:河北涉县沙河村,建立新台:第三次:迎接胜利,北上平山。 12.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第一台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逐渐成为全国广播事业的中心 中央台早期开办的2个新闻节目《首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以上俩个节目延续至今。) 13.建国初期,初步建立了以中央台为核心的广播宣传网,包括中央、各大行政区、省、市四级广播电台。 14.1953年北京、天津等地的私营广播电台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也相继完成,大陆的广播电台全部由国家经营。 15.最早的有线广播站:1946年哈尔滨齐齐哈尔 16.1952年4月1日,全国第一座以县为区域范围的广播站---九台县广播站正式播音 最早一批电视台诞生: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和哈尔滨电视台 17.1950年4月22日,新闻总署发布《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要求全国普通设置收音员,这是建国后第一个由政府公布的有关无线电广播的政令。 18.开办对少数民族广播节目:1950年5月22日,中央台第一个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节目(藏语广播)开播 19.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9月2日正式播出。10月1日,第2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问世。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前身)开播。中国最早的一批电视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上海+哈尔滨+北京) 20.电视新闻片和纪录片是早期电视新闻的基本形式,因此这个时代的电视新闻又有“新闻纪录片时代”之称。时效性差,内容以正面报道为主 21. 三次“笑的晚会”(1961 1962)电视剧: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 年年会暨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观点综述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需要政府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为了认真总结各级政府部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有益经验,及时探讨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进展,2006 年8 月19 ~20 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在广东佛山联合召开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 年年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郭济,广东省委副书记、省行政管理学会会长刘玉浦,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夏书章、顾家琪,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国家机关有关方面领导同志,国内行政管理学界著名专家、学者,地方党政部门的实际工作者,科研院所从事行政管理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共380 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38 篇。 根据年会主题,本次研讨会集中探讨了四大专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创新,政府决策科学化和依法行政,政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和绩效评估。与会人员经过深入讨论,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管理运行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并对政府行政管理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现将会议的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会议首先强调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高效管理和科学发展存在辨证的关系,实现科学发展要靠高效管理,管理要以科学发展为方向。正确的发展观是高效管理的保证,现代公共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全面发展,强调协调发展,保证可持续发展。有学者回顾和分析了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历程,认为改革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宝贵的经验,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一是始终没有制定一个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理论研究尚不足,改革目标不清晰。二是由于改革总体目标不清晰,转变政府职能思路比较模糊,缺少科学发展的思想理念,只注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经济管理部门的改革,而忽略了社会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的改革,转变职能没有新突破,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会人员强调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行政体制改革的进步能推进其它方面的改革,而其滞后则会对各方面改革造成体制性障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很多问题,其

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

浅谈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涌现,中国广播电视界出现了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现象,这就是我国广播电视传媒的体制改革。从社会群众到业内编辑记者,从中央电视台到县级电视台,关于体制改革的问题仍然是当前讨论最热烈、最火爆的话题。 应当说现在的广播电视的体制是中国当时社会的体制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必然结果。但是到了今天,科技飞速发展、民众素质提高、市场逐步发育,政府简政放权,整个社会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那么,在现在的条件下,电视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传播需求和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出现了一些弊端。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的现状已不容乐观。 (一)小型分散 从普遍的情况来看,省级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要稍强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个别地(市)级电视台也能够继续维持下去,而大量的地、县电视台甚至西部的部分省级电视台基本上没法正常维持生存。加之相互封闭与市场割据,大多处于一种自给自不足的状态,没有能力自己制作像样的电视节目,也没有过多资金购买节目,所以个别电视台廉价购进的播出带比大街上录像厅播的带子质量还要差,盗版现象也屡禁不止。 (二)资源浪费 一级政府一群电视台,在省会城市,至少有四家(多的达到10多家)以上的电视台在竞争,形成了复杂而拥挤的格局。几乎所有的台又都有一种心态,把自己的频道办成综合频道,作为电视台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所有的节目都要作,所有的节目都要播,都用抢夺同一资源维持虚假的繁荣,因此就造成了雷同性较强的资源浪费。 (三)管理混乱 目前一般电视台的管理可以说基本上是原始的、粗放的。相当部分电视台内部没有现代管理必需的科学的专业分工,内设机构、节目设置以及各部门内部职能配置都是小而全的模式。同时,普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不讲求电视资本的计划投入、准确投入、有效投入和投入回收,多数仍采用收、支流水帐方式记帐,存在严重的浪费。产品质量检评仍是沿用经验标准和相对标准,没有科学的、系统的质量评鉴体系,缺乏客观的、理性的、量化的因素。 (四)恶性竞争 由于市场小,生产和播出的单位太多,对有限资源的恶性竞争就表现得十分突出。比如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舆论工具,是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传播工具,也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之一。广播电视事业几十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一、创始阶段:(1940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 广播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加拿大出生的费森登和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美国杰出发明家德福雷斯特,1906年圣诞节前夕费森登主持播出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1920年,威斯汀纽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试播。当时它是新华社的口语广播组织,故称新华广播电台。1943年被迫停止播音,到1945年,经多方努力才恢复播音,1947年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948年迁到平山县继续播音。1949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3月25日随党中央迁到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9月27日,改名为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1日,我国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电视台,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10月1日电视台建成,1978年,电视台改名中央电视台。 从1940年新华广播电台诞生,1958年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建国后我国有计划地在中央及各省创建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挫折。这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主要体现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 虽然50年代中国电视事业便已起步,但很长的时间里,它距离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很遥远。直到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的实况,中国百姓在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春风的同时,才不知不觉迈入了名副其实的“电视时代”。 改革开放提供的有利契机,使得80年代成为电视业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代。1983年3月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实行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于同年10月得到党中央的批准。这一方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广播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96分)

一、单选(共10小题,总分:40 1.国务院的四类机构从1982-2003, 分) 从数量来看减少了()。 A.0.47 B.0.48 C.0.49 D.0.5 2. ( 根据《国务院组织法》规定,各大部委的副职至少是( )个,最多不得超过 )个, 这是1982年国务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成果。 A.2, B.2, C.3, D.3, 3. 1988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为了落实()报告的决定。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4. D.十六大 国务院全体会议一般每()召开一次,由国务院37位组成人员出席。 A. 一年 B.9个月 C.半年 D.3个月 5. 1993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亮点是() A.减少了副职,促进了干部年轻化

B. 提出转变经济部门职能 T|c.提出转变政府职能 * D.以服务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导向 6.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 A.邓小平理论 B. 毛泽东思想 C. 胡锦涛在十七大上的讲话 D. 江泽民理论 7. 1978年~2008年,我国进行过()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r 河 A. 四 * B.五 "O c.六 D.七 8. 200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亮点是()。 A. 市场经济制度改革 * B.注重市场监管与社会管理 C. 减少副职干部人数 D. 注重发展农村建设 9. 1982年,我国的国务院组成部门是()个;2008年,国务院组成部门()个。 A.51 ;27

B. 51 ;28 C. 61; 27 D. 61; 28 10.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 A. 1928 * B.1929 C. 1930 D. 1931 二、多选(共5小题,总分:20分) 11. 哪些部门不在大部门体制的六大猜想之列? "A.建立经济部 B. 建立大能源部 C. 建立国土建设部 “ D.建立科学发展部 12. 从2008年到2020年之间,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需要按照哪几个建设政府的要求。 "A.建设服务政府 “ B.建设责任政府 “ C.建设法制政府 |7 D. 建设廉洁政府 13. 哪几项属于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7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发挥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

浅谈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浅谈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有了长足进步,促进了广电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对传统意义上的广电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也带来无限潜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广播电视;现状;趋势 一、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蓬勃多元的良好势头 广播电视的产生使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深度得到了空前发展。中国的无线电广播始于1923年,虽然较世界同期水平较晚,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深入贯彻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共同发展的战略方针,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广播电视建设的积极性。经过几十年的开拓与发展,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形成了集卫星直播、有线、无线网络为一身的现代电子传播媒介,并深刻影响大众的生活。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广电行业自身的一些弊端也日益显现,这就要求广播电视行业不断优化和调整自身,开拓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化广播电视发展道路。 广播电视行业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助力,具有宣传教育、传递信息、导向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众多功能。21世纪以来,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取得了显着发展,建设了立体、高覆盖率的广播电视网络。在高清互动电视方面,先进电视技术的推广使

用使电视节目质量和观众体验不断升级。与此同时,我国还形成了有线网络城乡无缝覆盖,确保我国广播电视网络走上高效和高质覆盖的道路。国家为了推动广播电视行业更好更健康发展,还在监测网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财力与技术人员支持,在全国县级以上网络机房安装了“安全播出预警系统”,构建了全方位的广播电视监管系统,有力保证了电视网络传输的安全和质量。 (二)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迅猛,但在快速发展的势头之下,许多弊病也日益展现。例如: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规模与技术实力在国际水平中还处于落后位置,广播电视技术在地区间还存在较大差异;广播电视技术专业人才不足,过于重视传统媒体技术,忽略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受传统媒体观念影响,广播电视行业与新兴的媒体行业融合不足;政策不完善导致广电行业及网络新媒体行业缺乏有力监管,消极事件时有发生等等。 二、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转型,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越来越深入,多面化发展,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国家应制定更规范、专业的行业发展计划与规范,促使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蓬勃健康发展。 (一)广播电视新媒体行业的未来趋势 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取得显着发展的同时,现代科技和社会进步催生了广电新媒体行业的诞生,新媒体是对于传统广播、电视、报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及走向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事业属性与产业属性 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是一个兼行政、事业和产业为一体的混合体,既不是行政单位,也不是事业单位。事业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新闻媒体不能像其他企业那样自由地出入市场,不能自定方针,而必须服从党和政府的领导;企业管理意味着经济上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这种模糊的体制长期影响制约了广播电视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通过改革建立一个新的体制,促进广播电视生产力的发展是必由之路。 一、我国广播电视的性质与体制任何一个社会机构的体制都是由其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的国体就决定了我国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属性,即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共产党及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工具。因此,广播电视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阵地,它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又是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这也同时决定了宣传和引导舆论是我国广播电视的首要任务。经济上由政府全额拨款,以政治宣传为中心任务,发展规模、办台宗旨都是由上级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以行政指令的方式决定。政府在管理方式上,完全采用的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片面强调广播电视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属性,忽视了广播电视作为文化消费品的商品属性。改革开放20 多年来,广播电视事业经过以“广播电视事业”为基本特征的初期发展阶段和以“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为基本特征的探索发展阶段后,目前已进入大整合、大汇流的全新产业化发展时期,并成为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具体体现:1、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市场与政府展开广播电视资源配置权的争夺。2、广播电视局(台)已经形成拥有相对独立利益的经济个体,渴望拥有自己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权,呼吁政事(政企)分开。3、政府传统的管理体制与广播电视改革实践发生摩擦与冲撞。 二、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在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新阶段,政府应转变其管理广播电视的职能和角色。实现两个转变:1、由传统型行政管理体制向过渡型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2、由过渡型行政管理体制向成熟型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设想:党委、政府经营综合频道,对分众化频道实行商业经营。综合频道保证了对主流思想方向的把握,商业分众化频道保证了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并有利于频道专业化的形成,又能对综合频道形成竞争而促进其不断发展。而广告上也可以根据产品的特征和频道受众的特征选择投放点,从而促进电视业的良性循环。所有的改革措施都不能违背我国广播电视业的性质,即坚持社会主义路线不变,坚持党管媒体不变,坚持喉舌功能不变。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的国家产业政策,在完善的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政府才能实施对广播电视业变革的宏观调控和有效主导,我国的广播电视产业也才能获得健康发展。 广播电视产业化的现状与困境关于“产业化” 一、关于“产业化”的概念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解释,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一个产业可以由多个企业的同类经济活动组成,一个企业也可以不只是从事单一经济类型活动,可能从事多种类型的经济活动,即从事多产业经营(跨行业经营)。因此,从宏观角度来说,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

.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舆论工具,是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传播工具,也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之一。广播电视事业几十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一、创始阶段:(1940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 广播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加拿大出生的费森登和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美国杰出发明家德福雷斯特,1906年圣诞节前夕费森登主持播出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1920年,威斯汀纽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试播。当时它是新华社的口语广播组织,故称新华广播电台。1943年被迫停止播音,到1945年,经多方努力才恢复播音,1947年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948年迁到平山县继续播音。1949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3月25日随党中央迁到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9月27日,改名为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1日,我国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电视台,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10月1日电视台建成,1978年,电视台改名中央电视台。 从1940年新华广播电台诞生,1958年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建国后我国有计划地在中央及各省创建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挫折。这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主要体现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 虽然50年代中国电视事业便已起步,但很长的时间里,它距离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很遥远。直到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的实况,中国百姓在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春风的同时,才不知不觉迈入了名副其实的“电视时代”。 改革开放提供的有利契机,使得80年代成为电视业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代。1983年3月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实行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于同年10月得到党中央的批准。这一方针极推动了中国广播电. .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摘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是当前我国政府及理论界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推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在第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拉开序幕之际,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及其研究进行分析与梳理,有利于我们明确要求,厘清思路,选准路径,更好地实现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要求。 关键词:行政管理改革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发展趋势 Chinese administrative restructuring Key words:Administration Restructuring Service oriented government Honest government Developing trend 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具体目标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同时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其外在、内在必要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

发展正是外在必要性和内在必要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1.1当前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外在必要性分析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是外在必要性和内在必要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外在必要性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文化体制变迁、适应世界行政生态环境变化、造就优秀国家公务员、适应WTO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 1.2当前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必要性分析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当前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其内在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它是政府行政管理本质的需要、政府行政权力结构合理划分的需要、政府行政管理价值取向的需要、政府行政改革发展和行政现代化的需要。 2大部门制改革的内容 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即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一、中国广播电视史大致概况 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近代中国早期的报刊由外国人办一样,最早的广播电台也是外国人创办的。 中国在1905年由袁世凯(清)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同时购买了无线电收发报机,分别安装在北京,天津,保定及北洋水师的军舰上。1906年建电政司,规划中国的无线电,电报,电话,邮政等事业。1915年4月袁世凯(中华民国)颁布《电信条例》,也是中国第一部无线电电信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外国人不许在中国境内私设无线电台;无线电器材属于军事用品,未经许可,不得进口。 从1923年至1929年,在中国上海出现了3座广播电台,但这三座电台都是由外商建立起来的。随着外国人在中国办电台,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传入中国,使中国发展广播事业走出了第一步。这批电台除了经商需要外,另一个目的就是进行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和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宣传。直到1926年10月1日,中国自办的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创办人是无线电专家刘瀚。随后,又出现了天津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5月1日)和北京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10月1日),1928年1月1日奉政府成立了沈阳广播电台。这是中国最早的四家无线电广播电台,当时的交通总长叶恭绰(中国早期的文学家,翻译家)强烈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比照日本叫“放送”,同时与许多

文人商讨,对比“Broadcasting”应该称为【广播】——这也是广播一词的历史典故。随后在北洋政府时期有10多座电台,但规模都很小,还没有中央规模的电台,待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电台才慢慢地多了起来可最多不过20多座。 在抗日战争期间,广播电台成为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工具。1939年在重庆成立了中国政府第一个短波国际电台,宣传抗日,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1940年1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940年春,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成立了广播委员会,领导广播电台的筹建工作。中共的电台是从新华社的无线电通信报务活动中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叫〖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6月5日新华广播电台脱离新华社,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12月5日更名为中央广播事业局,〖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也改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从1956年到1973年5月1日正式开播中间更是几经波折。1978年5月1日中央台对外广播正式更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节目管理和运营机制上都有了可喜的变化。到1996年底,全国拥有收音机、收录机5亿多台,有线广播喇叭8 100多万只,全国广播电台已达1 204台(不含系列台),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46座,全国实现多套广播节目上卫星,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4.2%。随着广播发射功率的扩大,广播专用微波电路的延伸,广播转播台站和地方台站遍布全国,中国广播事业又有了进一步的发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况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进行了四次政府机构的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机关本身的精简,还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了政府职能,特别是转变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在动因都有所不同,使其呈现出了极其鲜明的个性,表现在:⑴变革的深刻性。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进行的革命性变革,对政府职能的简化、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政府行为方式的改革乃至政府工作人员观念的冲击都是史无前例的;⑵改革与发展相互依存度高;⑶内外部制约因素的相互交织。 二、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行政管理体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学文化、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其改革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基点,以重塑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公信力为推动力,全面履行行政职责,提高政府的行政意识和能力。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己经适应不了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了,甚至成为其阻力和障碍。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所以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成为了当务之急。 2、中国的行政管理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影响力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3、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低、考核体系不健全。 4、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影响了党的群众基础。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够消除经济社会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环节。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和谐的发展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矛盾使得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势在必行啦。同时加上外因的作用,即世界经济的发展进步、世界环境的变化和WTO的基本原则也是促进其改革的原因。 三、针对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提出几点改革建议和看法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和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错综复杂的矛盾,改革进程应稳中求进。必须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部署,深刻分析行政管理体制自身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任务对行政管理体制提出的客观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行政管理改革战略。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做到:进一步调整政府机构设置;是合理规范党政机构设置;理顺上下级政府机构设置;减少行政层级。大力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力度;建立健全干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逐步完善激励机制。 通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使政府职能更明确,政府机构设置更科学,政府权力划分更细化,政府行为准则更规范,政府运行成本更合理,政府行政能力提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能明晰的、管理科学的、廉洁高效的、依法运行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1、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我国所处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发展阶段,并且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特定的要求,根据这一实际来决定“放松政府管制”和引入市场机制的幅度、力度和方式,力求稳中求进,同时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 2、建立和健全政府行政机制和民主科学决策机制 对于关系到全局的重大决策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要进行专家论证、咨询以及社会公示,由社会组织、公民自主决策;要推行政务公开,建立透明的 1

浅谈我国有线电视发展现状

浅谈我国有线电视发展现状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有线电视网络的升级与改造,已经成为 当前有线电视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有线电视网络发展中面临 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发展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有线电视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取得了一定 的成就。自90年代至今,我国的有线电视在用户规模以及网络技术等方面都已 在世界有线电视业界占有一定的地位。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有线电视 网络的升级与改造,已经成为当前有线电视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有线电视的优点就是传输质量好、容量大、以及可双向传送,所以自有线电 视装备以来,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而且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有线电 视网络规模居世界首位,但是也应该看到广播式的单向传输方式己经不能满足现 实的需求,要采取措施对现有的单向网络进行改造升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来讲,在我国几乎每个城镇都安装了有线电视网络,县级有线电视用户占了 半壁江山,目前已成为我国广播电视覆盖网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线电视用户 网络已经达到了300多万公里,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己达1.2亿户,我国的电视机 数和电视用户数量均占全球总数的近1/3。同时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已经具备了有 线电视产业化的基础和市场条件,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用户网。通过网络 整合,可将用户资源转化为巨大的市场和经济资源,直接拉动上下游相关产业。 二、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有线电视网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也己成为世界第 一大网络。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在发展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例如:资金,技术条件缺乏,频道的增加,失真、载噪比及故障率等问题; 数字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跟不上去等等,这些都迫切要求适时地对已建网络进行升 级与改造。 1.网络的发展对有线电视提出新的挑战。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水平提高,这都给有线电视的发展 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各种无线的传输方式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可以利用无线 接收图画、音频等,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不断涌现,这都无形之中给有线电视 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且伴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传输速度越来 越快,与有限电视相比,互联网所具有的海量资源优势和独特的点播功能都使得 更多的人选择在互联网上收看电影电视节目。卫星直播业务具有数字技术和服务 价格的优势,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利用互联网,有线电视备受冷落。 2.有线电视网络内容不够丰富多彩。 有线电视的内容如何决定着有线电视的市场情况如何,内容建设关系着有线 电视的发展前途。有线电视因为客户需要交纳一定的收视费,所以观众对于有线 电视的节目价值有更高的心里需求。如果有些电视节目的内容比较匮乏,不够丰富,可视性差等,这些都会直接导致有线电视用户的减少。而现阶段我国有线电 视节目的内容没有什么大的创新,不符合现代社会观众的心里需求,而且还有的 电视节目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播出大量的广告,这些都会使得用户对有线电视的 反感。 3.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难度较大。

【行政】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96分

【关键字】行政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国务院的四类机构从1982-2003,从数量来看减少了()。 A.0.47 B.0.48 C.0.49 D.0.5 2. 根据《国务院组织法》规定,各大部委的副职至少是()个,最多不得超过()个,这是1982年国务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成果。 A.2,3 B.2,4 C.3,4 D.3,5 3. 1988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为了落实()报告的决定。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4. 国务院全体会议一般每()召开一次,由国务院37位组成人员出席。 A.一年 B.9个月 C.半年 D.3个月 5. 1993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亮点是()。

A.减少了副职,促进了干部年轻化 B.提出转变经济部门职能 C.提出转变政府职能 D.以服务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导向 6.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A.邓小平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胡锦涛在十七大上的讲话 D.江泽民理论 7. 1978年~2008年,我国进行过()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A.四 B.五 C.六 D.七 8. 200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亮点是()。 A.市场经济制度改革 B.注重市场监管与社会管理 C.减少副职干部人数 D.注重发展农村建设 9. 1982年,我国的国务院组成部门是()个;2008年,国务院组成部门()个。 A.51;27

B.51;28 C.61;27 D.61;28 10.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 )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 A.1928 B.1929 C.1930 D.1931 二、多选(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1. 哪些部门不在大部门体制的六大猜想之列? A.建立经济部 B.建立大能源部 C.建立国土建设部 D.建立科学发展部 12. 从2008年到2020年之间,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需要按照哪几个建设政府的要求。 A.建设服务政府 B.建设责任政府 C.建设法制政府 D.建设廉洁政府 13. 哪几项属于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发挥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