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鲍德里亚理论解析

鲍德里亚理论解析

鲍德里亚理论解析
鲍德里亚理论解析

第五章仿真、超真实、内爆

----鲍德里亚的传播理论与思想

一、鲍德里亚传播思想概述

鲍德里亚的理论定位:

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他试图从历史和批判两方面来运动符号学;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符号学、心理分析和差异社会学等研究范式;他摒弃了意识形态等诸多社会因素,把传媒技术和人的最终迷失和堕落作为一对因果关系,因此被成为第一位反思型文化的思想家,为人们冷静地、理性地、重新审视新型文化提供了一条路线,但同时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又使他极易落入课题主义的陷阱中,成为悲观的媒介技术论者。

他的理论充满了对同一体系、总体化的拒斥,崇尚差异性,强调瞬间感的话语。他的叙事体系缺少严密的理论论证、常常流于空洞的说教,而且行文时思想跳跃性强,文字怪诞;另外,对符号现象的分析室鲍德里亚的理论基点,符号结构体系支配着现实世界,拟像、仿真是符号结构支配的形式和手段,在后期,鲍德里亚甚至把符号结构用“全能符码”这一抽象概念描述。鲍德里亚的这种做法是以一种总体性去取代另一种总体性,理论上的悖论存在于他所信奉的那种反总体化观念中。

鲍德里亚理论的历史谱系:

早期的鲍德里亚著作《物体系》和《消费社会》的灵感来自其老师亨利·列菲弗尓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形成的可能性命题和罗兰·巴特的符号学。这使他处于后结构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网络中。这种网络形成的主要原因:20世纪60年代西方理论界在哲学、社会学方面发生的“语言学转向”。

鲍德里亚对巴特的借鉴集中于巴特关于物的符号意义的分析。

巴特修正了符号理论:

⑴从使用的目的性来定义物品,确定了物品的物质性;但一个物品时它的“功能”(本

义)和“剩余物”(它的引申义)的结合;

⑵要组成物品符号体系,要克服两个障碍:

Ⅰ“自明性”难题----物品的物质性妨碍了在符号层次上区别物品的能指和所指。

巴特认为,“形式/主体”的区分是符号学的特殊用法,它帮助我们把所处理系统中实体的使用目的转移到一种符号系统中。从“功能/符号”中可以看到社

会无情的把使用的客体变成符号的过程;

Ⅱ对物品的意义存在多种解读。

巴特建议,同一个物品的意义可以分出不少层次,我们可以在这些意义上,观察到符码化,并且可以构造一套类型学。

鲍德里亚采纳了这种策略,物品的功能性的追求不再满足于人的物质需要,它更着重的是物品的文化功能或符号意义上的满足功能,即“风格化”。

③符号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源流

⑴日常生活和亨利·列菲弗尓(Henvi Lefebvre)

Ⅰ“日常批判”:通过创造一种关于日产生活中异化的现象学,通过对这些异化形式(如家庭、两性关系、劳动场所、文化活动、口头和其他的交往形式,社会的相互

作用制度以及意识形态中的异化形式)作精致、丰富的描述来进行批判。----鲍德里

亚的早期著作延续了列菲弗尓日常生活的批判思想;

Ⅱ“符号消费”:列菲弗尓在想象投射层面上提出。----为鲍德里亚定下了理论走向的大纲,且鲍德里亚更大胆的全面介入符号学分析。

Ⅲ“不在场无罪证明”:当代社会不是一个完整合一的体系,而是分裂为许多“次体系”,并且一个体系可以为另一个体系作掩护,证明其不在场无罪的状态。如精英

文化和大众文化互为无罪证明。

“模拟程序”:互相给予对方合法性这种逻辑的补偿方式。

在思考这种相关逻辑时,应持反向辩证法(即过度的正面性反而是负面性的征兆)。这种反向辩证法谈的是对失去之物的代替。当参考指涉消失时,前来占据这

个空位的后设语言,就像媒体信息的大量传播取代了意义的零程度状态。----鲍德里

亚把符号消费的主要对象圈定为电视、电脑网络等现代化电子媒体,它们创造的符

号仿真社会取代了意义的缺席。

Ⅳ列菲弗尓作出语言:必须在理性批判(黑格尔和马克思)和神话及语言的价值建立(尼采)之间做出选择。----鲍德里亚选择了标志着尼采式的虚无主义道路,这也是

他作为后现代主义者所能走到的终点。

⑵阿尔都塞和德博特、

二、鲍德里亚的符号批判理论

消费社会与物体/符号体系

鲍德里亚在《物体系》和《消费社会》两本著作中对当今消费社会进行了狂翻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对商品的区域性分析是其符号批判理论的思考起点。

消费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在科技进步和自身制度弹性增加的庇护下,逐渐步入了一个物质富裕、文化繁荣的新时期。消费而不是生产主导了资本主义社会整个体系运转。消费被定义为所有产品的目的。20世纪30年代开始,凯恩斯主义被四方各国广泛采用,同时科学管理和“福特主义”的运用于社会的“麦当劳化”在量和质上极大地扩充了商品的范围,人们控制和操纵消费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市场经济机制中的竞争压力,迫使厂商“建立新的市场”,通过广告及其他媒介的宣传把大众‘培养’成消费者就极为必要了。

②非功能性系统或主观论述;③后设及功能失调体系;④物品及消费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

建立“物体/符号”的坐标系,意在说明物向符号的转化。通过物向符号转化,鲍德里亚主张消费拥有自己的主动性。鲍德里亚的物品/符号逻辑:要成为消费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它被消费----但被消费的不是它的物质性,而是它的差异性。对差异性的社会逻辑的叙述,构成了《消费社会》的主题:消费乃是在生产付爱红、差异、地位和名望。

符号消费中构建的消费文化

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把消费文化划分为三个分析层次:

①消费文化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增衍为前提条件;

②在更严格的意义上的社会学层来审视消费文化----人们为了社会联系和社会区别,会以

不同的方式去消费商品;

③在心理情感层次上理解消费文化所带来的快乐与梦幻----更高层次的精神快感和审美

激发了消费。

20世纪初,西美尔(Georg Simmel)的货币文化论:

西美尔认识到物对人和文化的控制,而货币是这种控制的工具。

商品的积累导致了交换价值的胜利,同时导致了交换的胜利。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中介,也是商品价值的实现手段。当社会一切交换以货币为标准时,不可计算的价值和特性被划为可计算的量,它平均化了所有性质不同的东西,质的差别不复存在。文化领域也被平均化、量化和客观化,带来恩华终极追求和意义的失落。人的价值也被物质化、客观化,身处在这种完全以金钱价值为价值的文化中,价值成了唯一起作用的价值,生活的核心和意义消失。

鲍德里亚把符号作为物与人之间的中介,把商品生产意义放在了符号意义、能指-所指结构内,是对西美尔观点的深化,能够从更广阔的范围内破译商品对文化的侵蚀。在鲍德里亚眼里,货币也是一种符号,不具指示它自身以外的任何物品。金钱与经济政治学原则越分离,它就越成为冷酷的事物。金钱吧不再是商品的流通物,而仅仅是它本身。

符号价值与广告图腾

鲍德里亚认为:除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外,商品还拥有符号价值。符号价值在包装、宣传阶段产生。符号价值俨然成为社会的终极价值。

以广告形式融合在商品上的符号价值是被抽取所指的能指价值,只是符号能指的“漂浮”,符号的膨胀。

符号价值得以实现时,衡量它的是他们所带来的声誉以及它们展现的社会地位与权力。

广告最大的作用在于让消费者产生某种“自恋情节”,以个性化区别于他者。导致这种公共和私人观念根本变化的原因:①工业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后果;

②“内在的符码”的出现;

③公共生活向另一领域的转型。

鲍德里亚把这种表现归结为一种心理层面的反映。鲍德里亚引用“边缘性差异”来描述消费的差异性----对差异的满足时消费社会消费的直接来源。边缘性差异来自美国心理学家里斯曼,他认为现代社会有能力设计、生产、销售大量的不同产品,但它们的差异只是边缘性的,在产品功能相同的情况下,边缘性差异更多的指人们在审美层次上的差异。鲍德里亚放宽了看待差异的视野,指出在消费社会中工业垄断生产的条件下,这种差异是虚拟的,不是真实的。

鲍德里亚对广告的态度:没有仅仅停留在广告意识形态层面的批判上,而是进行了由意识形态到符号结构再到技术决定的逻辑蜕变。把广告不再视为资本或是人的思维的创造物,而是独立的符号结构并能对主体施加决定性的影响。他声称:广告是这个时代最出色的大众媒介,它的大众传播功能出自其自主化媒介的逻辑本身,就说它参照的并非是真实的物品,而是让一个符号参照另一个符号、一个消费者参照另一个消费者,引申到电视分析----电视勾画着一个类像和超真实的仿真世界,“电视就是世界”。

鲍德里亚积极地看待消费社会的出路。他认为符号本身还具有意义,蕴含着某种潜在的反抗消费社会的因素和力量。要抵制消费社会的控制机制,应在生活风格、话语、身体、性、人际交往等微观方面进行革命。但他视边缘群体为反抗的寄托着,所提出的反抗方式也无具体的革命策略和实践方针。

自身理论上的悖论注定鲍德里亚所认定的具有意义的符号也将失去意义,消解在所谓的全能符码的支配之中,而逃脱这种悖论的唯一途径就是死亡。是什么让鲍德里亚从激烈的剖析和批判消费社会转向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他的媒介分析给出了答案。

三、鲍德里亚的后现代性媒介分析

法国的麦克卢汉----鲍德里亚与麦克卢汉媒介分析的异同

根本相似之处:不同的传播模式如口语、书籍、电视等媒介对主体间社会关系的构造,在技术媒介论中可以得到全新的诠释。都是技术决定论者。

不同之处:麦克卢汉在现代技术中看到了“人类的外延现象”;鲍德里亚还看到了现代技术“驱逐人类”的现象。

为什么说鲍德里亚是技术决定论者:他对符号学的转用,最终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进而更加关注于符号结构是如何通过大众传媒把社会现实屏蔽掉,去营造一超真实的仿真世界。仿真(simulation)、超真实(hyperreality)、内爆(implosion)

仿真、超真实、内爆是鲍德里亚描述技术媒介运作规律的中心概念,也是电子媒体造成人的主体性沦丧的重要手段。

类像(仿拟、拟像)与仿真

类像:是对某个“没有本源、没有客体指涉的虚拟存在的拷贝”,是亘古便有的。

仿真:对人们在现实中的与物质现象接触的第一手感知和幻想的模拟,通过一系列的仿真技术,让人们在缺席于某种场景时,能够获得临场的感官享受与神经快感。是当前一定时期才有的。

仿真的三个序列与价值规律的演变相对应:

超真实:是指真实与非真实的区别已经模糊不清了,非真实超过了真实,比真实还真实。

仿真产生了普遍“超真实”的幻境,超真实是仿真的特性,是许多类像共同组成的一种新的现实次序。超真实成为仿真文化产生的一种结果,一种状态,同时,超真实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真实与非真实的内爆过程。

内爆:

内爆的概念来自“麦克卢汉”,主要是相对与信息的“外爆”提出来的。内爆是消除区别的过程,各领域相互渗透,政治的、商业的、公共领域的,步入一种虚无空渺的交互方式,一种没有权威的境界(同一化----把一切囊入自己的控制之下)。麦克卢汉甚至指出,内爆的全面发生意味着人性在自我中坍塌,又回到了口语社会的村落特征中,但他认为新兴的媒介技术将会产生更具参与性和交互性的全球性交往形式,增加公民的民主意识与参与感。

鲍德里亚的内爆理论描绘的是一种导致各种界限崩溃的社会“熵”增过程,包括意义内爆在媒体之中,媒体和社会内爆在大众之中。他认为,媒体并不是增强了公众的参与感,而只是一种“单向度的给予”。大众已经不堪其扰并充满厌恶,于是冷漠的大众变成了忧郁而沉默的大多数。社会因此消失了,各个阶级之间、各种意识形态之间、各种文化形式之间以及媒体的符号制造术与真实之间的各种界限均告内爆。

视觉媒体与电视

就鲍德里亚而言,电视过多地生产了威胁我们真实地感知现实世界的影像和信息,把社会和人带入后现代时代。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①电视的仿真性

在鲍德里亚看来,由电视蒙太奇式的剪辑信息就是失去所指的能指的无尽指涉,在消费社会的符号结构中,电视反映的现实并不是真正的现实,而是超现实,一种真实与非真实内爆的现实;

②电视的去历史性

电视信息周转速度太快,人们无法专注于某一条重要信息,只能专注于当下电视呈现的东西。

麦克卢汉的解释:一旦信息被人们需要,它就会被更新的信息取代。我们的电子世界强迫我们放弃数据分类的习惯,进入到新的认知模式中。我们不再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因为瞬间传播向我们保证,在经验和环境中存在的所有因素都会在互动中共存;

后现代思想者的观点:整个当代社会体系逐渐开始丧失保存它过去历史的能力,开始生活在一个永恒的现在和永恒的变化之中,而抹去了以往社会曾经以这种或那种能够的方式保留信息的种种传统;

③单向度电视盒主体性的沦丧

电视使人更加原子化,文化过剩生产意味着被生产出来的信息数量超过了主体的阐释能力。人们在心理上对电视的依赖程度得到了空前的强化,观众只有在麻木和无动于衷中默默地承受着各式信息而不用对此有什么回应,这就是一种单向度的无法参与的接受状态,鲍德里亚把它喻为“沉默的螺旋”。同时鲍德里亚也找到了一条对抗符号逻辑的出路----沉默,他认为大众吸收媒介的仿真、不作任何回应,从而根本上瓦解了这种代码。

主题不再像往常一样把他们的愿望表现在客体身上,相反,主体和客体两者之间的距离在仿真社会里被内爆。电视屏幕上的特写世界抹杀了批判性的思考,主体被约化为一种乏味的、快速的文化终端。客体使主体消亡。

四、鲍德里亚媒介观的现实意义

①鲍德里亚极度的悲观主义对某些昏沉沉的沉迷于符号的受众理论家来说无疑是一剂清醒

剂,在这个意义上,在观察分析日益浮躁,玩世不恭的流行文化的消费者时,他的著作包含着某种描述上的合理性;

②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新颖独到的剖析,对媒介仿真文化的精彩论说确是极富价值的,特别

是他讨论仿真、超真实以及内爆的著作,抓住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向仿真和超真实转变的特征,而且这些范畴对于分析当代媒体和文化趋势非常有用;

③网络正以它的数字化符号虚拟世界去逐步营造鲍德里亚所描述的仿真世界,比电视更优越

的交互性和直接的虚拟性,也就容易使人更资源、更甘心接受这种仿真世界。事物的内爆再次袒露无遗,超真实就是网络的根本常态。正是由于网络的出现,人类社会正在逐步逼近鲍德里亚描绘的虚无世界。

鲍德里亚研究综述

鲍德里亚研究综述 国内 鲍德里亚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各个领域均有涉猎。除了上文提到的哲学、社会学外,甚至在艺术领域他也有所建树。鲍德里亚一生写了很多著作,其中又以《物理系》、《消费社会》等著作为大众所熟知。就目前出版的资料来看,国内对他的研究总体状况是专著少,论文多。研究专著有:仰海峰的《走向后马克思主义:从生产之境到符号之境一早期鲍德里亚思想文本学解读》、伍庆的《消费社会与消费认同》以及夏宝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读》等。除专著以外更多的还是一些发表于各学术期刊中的一些研究论文,其研究内容也主要集中在鲍德里亚的象征交换、后现代理论等思想方面。总的来说,国内学者们对于鲍德里亚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研究。 国内哲学界很多学者把对鲍德里亚《物体系》的研究纳入到对其早期思想的研宄中,在研宄鲍德里亚早期思想的过程中阐述对《物体系》的理解。国内学界的一些学者把鲍德里亚的思想分为三个阶段一一早期、中期和晚期,仰海峰在《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中认为: "鲍德里亚的思想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处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影响之下,并结合符号学与精神分析理论展开对消费社会的枇判分析,……;第二阶段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后马克思思潮,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展开了较为尖锐的批评,……;第三阶段是同一切现有思潮决裂”气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夏莹认为,"鲍德里亚的早期思想并非终止于1976 年,因为在进入80年代,甚至接近90年代之后的一些著作中,如《诱惑》、《拟像与仿真》都还同样具有批判理论的基本特质,应当说,这些都还应归属于其早期思想” 《物体系》属于鲍德里亚的早期作品,学者对它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探讨鲍德里亚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国内学界对鲍德里亚早期思想是否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传统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支持者认为鲍德里亚的早期思想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传统之下,代表学者有: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夏董《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基于早期鲍德里亚的一种批判理论建构》、孔明安《物?象征?仿真:鲍德里亚哲学思想研究》、戴阿宝《终结的力量:鲍德里亚前期思想研究》、高亚春《符号与象征一一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等等。反对者认为鲍德里亚从早期开始就己经脱离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判视域, 代表学者是张一兵。张一兵对鲍德里亚有很多研究?,但从总体上讲,张一兵是一位反鲍德里亚者。他认为鲍德里亚是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以及莫#f ?巴塔耶的象征交换理论来建构自己的思想④,所以得出鲍德里亚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从一开始就脱离了马克思主义。从总体上看,国内学界对鲍德里亚《物体系》的研宄主要有三个视角: 第一,从宏观的角度同时结合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对《物体系》进行梳理。仰海峰在《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中梳理了鲍德里亚早期的著作,围绕物、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说明当下资本主义是符号编码下的消费社会,最后得出了鲍德里亚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存在根本性的错误的结论'L。对《物体系》的研宄,仰海峰主要从“物体系的功能变迁”、“物体系时代的动机”以及“物体系的实践意识形态批判”?角度来探讨,目的在于为消费的出场做铺塾;孔明安在《物?象征?仿真:鲍德里亚哲学思想研宄》中梳理了鲍德里亚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思想,围绕“物、消费、生产、象征、仿真、内爆和超真实”展开。同时还探讨了鲍德里亚的传媒、女权等等思想,得出其早期的思想受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而“象征交换”原则贯穿了其社会批判的始终?。 第二,从消费的视角来研宄鲍德里亚。夏莹在《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基于早期鲍德里亚的一种批判理论建构》中以“异化”的方法来批判的解读鲍德里亚的消费思想、文中围绕鲍德里亚的消费展幵论述。在夏莹看来批判的精神是鲍德里亚的核心精神,鲍德里亚把马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评析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评析 [摘要]法国著名哲学家鲍德里亚从物-符号消费-符号价值等概念,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符号价值体系,并探索这一体系和经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体系之间的联系,试想通过对符号拜物教的批判来摒除消费异化。他在揭露资本在消费领域运行的固有本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对经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曲解。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消费和生产之间互动互促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摆脱符号化消费和异化消费的困扰,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追求,在全社会建立合理消费、适度消度的新常态,才能促进社会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关键词]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物;符号消费;科学消费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研究根植于20世纪西方社会文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中。他继承了西方悠久的人文批判精神,抓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提出的消费社会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当代西方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重新审视这一理论,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把握后现代思潮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可为时下消费文化实践中所存在的复杂的意识形态控制与反控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理解西方和我国的社会领域中出现的诸多新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消费批判理论的内涵 (一)消费批判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物 在受到马克思对商品分析的影响,鲍德里亚选择了物作为他的研究突破口。但这个所谓的物既延续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拜物教批判,又受到了导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理论的直接影响。鲍德.里亚的逻辑思维首先从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常见的物开始,并将人类制造的繁多物品进行分类和分析,并由繁多的物所组成的这个系统,作论著《物体系》来研究。并将差异的物,即所谓的个性化的物,通过命名和指称的方式加以区别。在消费社会中,由于物的功能性不断扩大,物也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事物,并且指出:掌握它的人可以根据掌握者的意志任意的确定物的意义。也就是说,每种物都有特定的意义指向,“A物—A意义”。这时,物的自主性很低。但是,人的消费的目的不仅仅是消费物的使用价值本身,更重要的在于物所涉及的关系和隐藏在其背后的重要意义。

符号消费构建消费文化浅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批判理论

2006年第2期(总第181期) 学术论坛 ACADEMICFORUM NO.2.2006 (CumulativelyNO.181) 符号消费构建消费文化 ——浅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批判理论 梅琼林 (武汉大学{毛介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作为西方批判学派的主要人物,鲍德里亚对现代消费社会进行了研究,并逐渐开始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消费社会的理论。他从物的消费进入符号消费的领域,建立了以符号消费为主导的符号政治经济学体系,并从人们对“物”的消费行为中,看到物或商品对人的本性的支配与异化,看到了实际蕴涵的更深层的“符号”消费。文章分析鲍德里亚的理论转变,从而探求他的符号消费构建的消费文化的本质。 [关键词]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符号价值;消费文化;品牌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06)02—0181—04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法国学术思想界经历了一个急剧变革的过程。尤其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之后,现代化和高科技的发展,高速公路、高楼大厦、购物中心以及电影、电视和报纸等大众传媒在法国的迅速出现,标志着法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消费社会。消费社会的新特征正在深刻地改变法国人的日常生活,急剧推动着社会变化,催成新型的社会秩序的形成。许多法国理论家把这种新型的社会转型称之为“消费社会”、“技术社会”、“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等等。在这场急剧变革的思想运动中,鲍德里亚开始关注和研究新的消费社会的特征。他从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商品和物的研究开始,逐渐进入对现代消费社会的研究,并逐渐开始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消费社会的理论。他从物的消费进入符号消费的领域,建立了以符号消费为主导的符号政治经济学体系,并从人们对“物”的消费行为中,看到物或商品对人的本性的支配与异化,看到深层的“符号”消费。 一、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 1968年出版的《物体系》是鲍德里亚的学术生涯的第一部著作,从此他“对消费社会中客体、符号以及符码提出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分析”[1J(P1㈣。鲍德里亚深受当时浓厚的后结构主义和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物体系》的目标就是要建构一个日常消费活动中的异化批判,中心是为了导出“物”向符号的转变。这里的“物”主要指的是与商品有关的、在^们的日常生活中和人经常打交道、和人发生生活关系的物品,如汽车、冰箱、洗衣机、电视和家具等等。 虽然,鲍德里亚提到的“物”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常谈到的、对人产生支配并造成了人的异化等意义上的“物”或商品没有太大区别,但不同的是,鲍德里亚对符号理论的运用是从新的角度去认识消费主义的特征。他认为,在消费体制的引导下,人们对物品的符号性追求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对物品本身的功能性需求,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和经 [收稿日期]2006—01—03 [作者简介】梅琼林(196卜),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媒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论组成员,研究方向:传播学。

鲍德里亚有关消费社会的分析

鲍德里亚有关消费社会的分析 /h1 鲍德里亚在对西方消费社会的分析中以独特的符号学视角,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被誉为“后现代主义的牧师”.从时代背景来看,鲍德里亚选择消费作为分析的基点与20 世纪60 年代西方社会的总体发展状况相关。从现实状况来看,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分析对于今天我们矫正奢侈的消费观念和媚俗文化的袭扰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消费社会”概念的提出 “消费社会”作为一个概念,首先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早在鲍德里亚以前,就有一些理论家提出了相关论述。如鲍德里亚的导师列斐伏尔提出了“被消费控制的官僚社会”理论,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的意识形态和创造性行为的意义已经变成了消费意识形态; 与鲍德里亚同时期的理论家里斯曼认为,资本主义正在经历“由生产时代向消费时代过渡”的革命; 布尔加雷斯认为,我们处于一个“丰裕社会”中; 对鲍德里亚影响颇深的德波从更深层面上认为消费创造了一个“景观无线积累的社会”.这些理论家从不同角度对于同一个社会形态的论述均对鲍德里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消费社会”概念的提出与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发展变化有很大关系。消费在生产体系中地位的转变经历了一个很长的阶段。工业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稀缺性”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时消费作为一种消耗受到传统重商主义的抑制。19 世纪随着生产力的

发展,产品的稀缺状况逐步得到改变,同时科技的进步及成果转化导致了产品的相对过剩。这样生产者的过剩与产品过剩导致的间歇性的经济危机使得消费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对此,西斯蒙第在《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中第一次提出了生产与消费平衡发展的重要性。此时消费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消耗而存在。20 世纪初,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福特主义的兴起使得商品生产速度得以大幅度提升。这种生产线的大量产出要求快节奏的消费。由此,消费不再是一种消耗,而变成了生产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20 世纪60 年代西方社会开始进入后福特主义时代,也就是丹尼尔·贝尔所谓的后工业社会,此时服务业作为一种小规模、灵活性的产业模式大量兴起。服务业对固定资本的要求显着降低,对人力、智力的要求大大增加,这就使得生产者的过剩得到扭转,生产者的收入也有了一定提高。同时服务业又是一种快速生产和快速消费的产业,甚至,很多时候生产与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根据消费的需求来进行生产。所以消费的作用就超过了生产,真正成为“作为生产的消费”.由此,消费在生产体系中的主导型地位确立。 基于上述原因,鲍德里亚提出,当今资本主义“生产的东西,并不是根据其使用价值或可能的使用时间而存在,而是恰恰相反---根据其死亡”29.商品的死亡就意味着商品在消费的过程中被否定,也就是新的消费需求的出现,新的欲望的形成。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从根本上依赖这种消费需求的不断产生,所以,鲍德里亚指出,在当今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主人公的传奇已到处让位给消费主人公”,“消费本身构成了生产体系的替代性体系,消费在今天已经成为主导性逻辑”.即消费不仅主动地作用于生产,而且成为一个体系并结构性发挥作用。他认为这就意味着消费社会的到来。 与卡恩、鲍曼等相对客观的描述不同,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具体表述受到了法兰克福

消费社会理论 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理论(鲍德里亚) 一、形成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着力进行经济社会的复苏,在社会结构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在所有制形式上,合作制经济开始大量出现,股份制经济和跨国公司也不断涌现。同时,在这一时期无产阶级的科学文化水平得到了提升,中产阶级也逐步增多,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消费水平不断增强,服务行业日益兴盛。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断的得到提升,商品数量不断增多,种类齐全,出现了物的极大丰富甚至过剩。 思想渊源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思想深受马克思的影响。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他指出:“不仅消费的对象,而且消费的方式,不仅客体方面,而且在主体方面都是生产生产的,所以生产创造消费者”。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消费是隶属于生产的,是存在于整个生产系统的。鲍德里亚认为,在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的生产消费理论是适用的而且是正确的,但是到了物质相对丰富的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隶属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建立人际关系的模式。这种关系体现了人与物、人与集体和世界的关系,人们消费的也不再仅仅是物品,而是人与物之间的一种结构关系。鲍德里亚还受到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和亨利·勒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影响。巴尔特突破索绪尔的理论,给符号重新赋予了社会内涵,他认为,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正在对流行体系的社会进行着意识形态的控制,进而销售这些商品。勒斐伏尔是鲍德里亚的导师,他在《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中揭露出,在日常生活的消费中,社会的消费不是以消费品的实际意义进行的,而是在社会关系的交往下逐渐形成的,物的消费演变成了符号的消费。与此同时,他指出消费实则是异化了,消费社会中的主体和客体发生着改变,物的存在变成了人们的需要,人们也为了追逐社会地位和名誉,

鲍德里亚的_消费社会_思想述评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思想述评 贺旭辉 1,2 (1.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上海 200444;2.枣庄学院政法与历史学系,山东枣庄 277160) [摘 要]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核心思想是: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在对物的享受中丧失自我;提出“符号价值”,特别关注 商品的符号性质;个人和集体的财富的增长是与危害的增加同步的;不平等的功能是增长的本身;人们社会“需求”的增长是没有限制的,而财富的增长是有限的;广告“通过他人来激起每个人对物化社会的神话的欲望”,不断为大众制造新的欲望需要、人际关系冷漠化等是消费社会的特征,消费社会也有问题和缺陷。 [关键词]消费社会;鲍德里亚;物品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77(2006)03-0050-04 法国当代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西方消费社会,其早期著作《消费社会》是对当代社会学的一大贡献,书中以消费为中心,以其独特的见解揭示了大型技术统治集团如何在所谓“消费社会”中实现对意识形态的操控。《消费社会》可与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相提并论。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是指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物的极大丰富与系统化而兴起的一种社会形态。消费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正在以其不可抗拒的魔力,向社会的每一个细胞渗透,它潜藏着控制力量,它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一定的后果。现在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让?鲍德里亚想要世人从虚幻的消费中醒来,摆脱温柔的富裕的陷阱,在享受物质的同时,不要丧失精神的自由和创造力,这对中国构建节约型的和谐消费社会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消费社会也有问题及缺陷。 消费社会思想的核心内涵 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受到物的包围,并在对物的享受中丧失自我。对于消费社会,鲍德里亚一方面从马克思的生产逻辑出发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又借用了符号学的成果,揭示消费社会中由于符号的编码作用而导致的身份的社会区分过程,这是消费社会确立自身合法性的根据。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论 述是从货架上丰盛的琳琅满目的商品开始的。首先强调的是物的丰盛和商品的系列化与系统化,他认为在消费社会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 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1](P 1 ) ,按照鲍德里亚 的意思,包围消费者的商品是以整体的面目出现的,传统的工业化社会是生产的社会,而当代进入了消费社会。鲍德里亚发现,在消费社会中,商品及其形象成为一个巨大的能指,不断地刺激人的欲望,进而使消费成为非理性的狂欢。消费不仅仅是一种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行为,它所起的也不仅仅是一种享受功能。在鲍德里亚看来,它是一个系统,是一种道德,是一种沟通体系,是一种交换结构,它起到一种社会组织的功能。 鲍德里亚提出“符号价值”,从“物的形式礼拜仪式”、“消费理论”、“大众传媒、性与休闲”三个方面,揭示了消费神话的产生原因与过程,分析了消费社会的深层结构。鲍德里亚的独到之处在于“符号价值”的提出,他特别关注商品的符号性质。所消费的不仅是一个物质的产品,而且也是一个象征的符号。大众传媒在消费社会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贯穿《消费社会》的一个主题非常明确:就是《消费社会》前言所指出的“砸烂这个如果算上是猥亵的,但算得上物品丰盛的、并由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竭力支持着的恶魔般的 [收稿日期]2006-03-20 [作者简介]贺旭辉(1963-),男,山东莱阳人,枣庄学院政法与历史学系副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系2005级博士研究生,主要 从事组织社会学研究。 2006年6月第23卷 第3期 枣庄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Z AOZH UANG UNIVERSITY Jun.2006 V ol.23NO.3

鲍德里亚悖论

消费社会悖论与鲍德里亚困境 一、自我悖论 如里斯曼所说:“今天最需求的,既不是机器,也不是财富,更不是作品,而是一种是个性”。因此,处在消费社会的我们,每个人都在披荆斩棘的在“个性化”丛林中绝望地寻找着那些能够反映自身深刻特异性并使自己成为自己的那些差异,都把找到自己的个性并肯定它,当成自己最大的乐趣。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假如我是我自己,我还要‘真正地’成为我吗----或者说,假如我的身上还附着了一个假的‘我自己’,那么‘一小束明亮色调’是否就足以恢复存在之神奇统一?……而如果我是我自己,那么我怎么能‘比以往’更像自己:难道昨天的我不完全是我自己吗?”[1](P70)这便是消费生活中的自我悖论。我究竟能否成为我自己?我究竟在哪里?然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困境呢?难道是我们以前就处于这样的牢笼之中,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拟或它是现代消费社会的必然产物?首先必须弄清楚的是什么是“个性化”,“个性化”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个性化”? 鲍德里亚指出,“在这种‘个性化’中有一种类似于‘自然化’的效果。”[1](P72)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到处可以看到人类对环境的所进行“自然化”,其实质就是把自然扼杀后再把它重建。整片森林被砍伐,建造一片名为“绿色之城”的建筑群,然后种上几棵小树用以“制造”自然。其实,现实生活中,广告中到处宣扬的所谓“让你焕发出梦寐以求的自然光泽、天然光彩”的高档化妆品,不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因此,鲍德里亚说:个性化“与自然化、功用化、文化化等是同时代的。”[1](P72)那么,人们在这种对差异和个性化的追逐中是否实现了真正的自我,凸显了自我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我们之所以要披荆斩棘寻找“个性化”,其根源在于消费社会取消了人们之间的真实差别,作为矛盾性存在的真正个体已经不存在了。“这种具有坚实特征和特殊质量的绝对价值的‘人’,这种被这个西方传统锻造成主体组织神话的,具有其热情、愿望、性格……或平庸的‘人’,这个人在我们这个功用宇宙中缺

符号消费

消费符号 符号消费(Symbol Consumption) 什么是符号消费 所谓符号,是指能代表自身之外事物的事物,相当于A=B。A不仅仅是A本身,它还意味着它之外的另一个对象,即B。提到A,人们即能明白其所指的对象或意义B。对于消费的理解,是预先将消费现象设定为一个单面体,从单一的物质层面来认识消费行为。按照这样的认识方式,消费就是对物质财富的消耗,是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消耗的物质财富。符号消费并不神秘,人们在符号的解码中获得丰富的乐趣,满足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符号消费是后消费时代的核心。它是指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以外,而且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 符号消费的解析 如果说消费的符号指的是通过消费来表达某种意义或信息的话,那么,符号消费是将消费品作为符号表达的内涵和意义本身作为消费的对象。它包含下面几个层次: 首先,作为消费品外观上的示差符号(物的第一层次符号),如造型、色彩、图案、包装等等,传达了产品本身的格调、档次和美感,已经成为消费的对象,成为消费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次,消费品的地位象征符号(物的第二层次符号),如消费品所代表的社会地位、身份和品位(即社会含义),以及与之相连的自鸣得意等心理体验,也是消费的对象和内容。 第三,消费品的消费环境,作为消费的空间符号,同样是消费的一个内容。例如,在豪华的酒店进餐,不但食品是消费的对象,而且酒店的氛围和气派也是消费的内容。 第四,消费的仪式,如服务程式,作为一种符号,也可以是消费的一个内容。例如,餐厅服务小姐的服务,不但构成劳务消费品的一部分,而且构成饮食的附加消费仪式(即代表档次和身份的符号),而成为消费的对象。也就是说,我们“不但消费物, 而且消费物作为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包括情调、趣味、美感、身份、地位、氛围、气派和心情”。 符号消费的特征 符号消费最大的特征就是表征性和象征性,即通过对商品的消费来表现个性、品位、生活风格、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在“符号消费”的过程中,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以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

试论鲍德里亚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试论鲍德里亚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摘要: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对以生产为主的资本主义时代的人本主义关注,他重点考察的是生产逻辑下人与劳动、劳动产品之间的错位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此三者本质的异化。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继承了马克思的观点,在他看来,消费社会同样存在着异化问题,并且也是受到企业的生产逻辑支配的。同时,他又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认为消费社会的异化还有着自己的特点,即人与物都出现了符号化的倾向,成为一种非真实的存在。 关键词:异化;符号化;马克思;鲍德里亚 素有后现代主义大祭司之称的让·鲍德里亚,以其对消费社会和符号政治经济学研究而闻名,鲍德里亚的研究是对后现代社会的社会本质的一种深刻认识。无论是从哲学还是从政治经济学,鲍德里亚都给出了独到而合理的解释。鲍德里亚发展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并用他自己创造的符号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批判。异化理论是马克思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考察的是在一个生产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被扭曲和被片面化的状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下社会的直观形态和运行机制相较于马克思所面临和思考的情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一社会中,异化问题将会以怎样的逻辑和表象继续存在,这是许多信奉马克思主义和受马克思美学影响的后来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普遍愿意思考和回答的一个问题,鲍德里亚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他的早期著作《物体系》、《消费社会》中,异化问题一直是他关注的重心。从他的具体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他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一、鲍德里亚的符号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有学者指出了鲍德里亚理论的缺陷: “当符号政治经济学解构了价值理论,演变成一种观念体系,一种全部意识形态范围内能指和符码的形而上学的时候,符号政治经济学就彻底远离了现实,就不再是政治经济学。”①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论断,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商品社会,这是一种对资本主义社会静态本质的静态认识。但资本主义社会怎样运行? 有学 ①夏莹,崔唯航.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社会现实——关于鲍德里亚对马克思批判的一种回应[J].哲学研究,2009( 7) : 12.

解读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中的欲望机制

欲望之镜:解读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中的欲望机制 (王鹤翔0411372 哲学指导老师:夏莹) 【摘要】消费社会理论目前已经成为学界的一个关注问题。本文从索绪尔的语言学入手,经过对拉康化的语言学梳理,详细分析了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理论中的欲望问题。在消费社会中通过模范和系列的相互作用使得消费由对物的功能的使用和拥有变为了一种消费语言,而在系列能指链的形成过程中,随之产生了无限的欲望,从中便分析出消费异化的本质所在。 【关键字】欲望能指系列消费 【正文】 消费社会理论目前在学界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1鲍德里亚也因较早的对这一理论给予了系统的论述而在社会学、哲学界占有了一席之地。在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中,他第一次在理论上对“消费社会”给予了一个界定:“消费社会也是进行消费培训、进行面向消费的社会驯化的社会——也就是与新型生产力的出现以及一种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的垄断性调解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特定社会化模式。”2 显然,在这一界定中,“消费”成为了“消费社会”之所以为消费社会的关键环节。消费在其中不再仅仅是一种日常化的经济行为,它担当起了“社会驯化”的责任。这种转变是如何实现的?消费为什么能够担当起这样一种责任? 这一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在于“消费”的内涵及其作用在社会中发生的转变,鲍德里亚对于这种转变做出了这样一个明确的界定,消费: “1.不再是对物品功能的使用、拥有等等; 1对消费社会的探讨在西方世界得到了普遍的关注。除了鲍德里亚的一系列关于消费社会的论著之外,鲍德里亚的导师列斐夫尓在他的《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中提出了“受控消费的官僚社会”(the bureaucratic society of controlled consumption),消费已经作为社会基本运作方式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在此之前的德博尓(Guy Debord)在《景观社会》(Spectacle of Society)中所提出的“景观社会”可以看作是消费社会的前身,而在其同时,后现代主义大家鲍曼在《后现代道德及其缺憾》中也提出了“消费者合作社”的概念,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也将消费社会放入“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文化逻辑”中进行了探讨。与此相关,法国学者巴塔耶(George Bataille)在《花费的观念》(the notion of expenditure)一文中提出的普遍经济学对消费所具有的新的文化内涵已经有了一定的界说。布尔迪厄的《区隔》(Distinction :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中也以消费为视角来探讨人在社会中的区分与地位。除此之外之外,还有丹尼尓·米勒、蒂姆·爱德华兹、柯林·坎贝尓等等。这些理论家在研究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遵从着某种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了消费社会理论研究上的不同派别。

鲍德里亚理论解析

第五章仿真、超真实、内爆 ----鲍德里亚的传播理论与思想 一、鲍德里亚传播思想概述 鲍德里亚的理论定位: 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他试图从历史和批判两方面来运动符号学;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符号学、心理分析和差异社会学等研究范式;他摒弃了意识形态等诸多社会因素,把传媒技术和人的最终迷失和堕落作为一对因果关系,因此被成为第一位反思型文化的思想家,为人们冷静地、理性地、重新审视新型文化提供了一条路线,但同时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又使他极易落入课题主义的陷阱中,成为悲观的媒介技术论者。 他的理论充满了对同一体系、总体化的拒斥,崇尚差异性,强调瞬间感的话语。他的叙事体系缺少严密的理论论证、常常流于空洞的说教,而且行文时思想跳跃性强,文字怪诞;另外,对符号现象的分析室鲍德里亚的理论基点,符号结构体系支配着现实世界,拟像、仿真是符号结构支配的形式和手段,在后期,鲍德里亚甚至把符号结构用“全能符码”这一抽象概念描述。鲍德里亚的这种做法是以一种总体性去取代另一种总体性,理论上的悖论存在于他所信奉的那种反总体化观念中。 鲍德里亚理论的历史谱系: 早期的鲍德里亚著作《物体系》和《消费社会》的灵感来自其老师亨利·列菲弗尓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形成的可能性命题和罗兰·巴特的符号学。这使他处于后结构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网络中。这种网络形成的主要原因:20世纪60年代西方理论界在哲学、社会学方面发生的“语言学转向”。 鲍德里亚对巴特的借鉴集中于巴特关于物的符号意义的分析。 巴特修正了符号理论: ⑴从使用的目的性来定义物品,确定了物品的物质性;但一个物品时它的“功能”(本

义)和“剩余物”(它的引申义)的结合; ⑵要组成物品符号体系,要克服两个障碍: Ⅰ“自明性”难题----物品的物质性妨碍了在符号层次上区别物品的能指和所指。 巴特认为,“形式/主体”的区分是符号学的特殊用法,它帮助我们把所处理系统中实体的使用目的转移到一种符号系统中。从“功能/符号”中可以看到社 会无情的把使用的客体变成符号的过程; Ⅱ对物品的意义存在多种解读。 巴特建议,同一个物品的意义可以分出不少层次,我们可以在这些意义上,观察到符码化,并且可以构造一套类型学。 鲍德里亚采纳了这种策略,物品的功能性的追求不再满足于人的物质需要,它更着重的是物品的文化功能或符号意义上的满足功能,即“风格化”。 ③符号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源流 ⑴日常生活和亨利·列菲弗尓(Henvi Lefebvre) Ⅰ“日常批判”:通过创造一种关于日产生活中异化的现象学,通过对这些异化形式(如家庭、两性关系、劳动场所、文化活动、口头和其他的交往形式,社会的相互 作用制度以及意识形态中的异化形式)作精致、丰富的描述来进行批判。----鲍德里 亚的早期著作延续了列菲弗尓日常生活的批判思想; Ⅱ“符号消费”:列菲弗尓在想象投射层面上提出。----为鲍德里亚定下了理论走向的大纲,且鲍德里亚更大胆的全面介入符号学分析。 Ⅲ“不在场无罪证明”:当代社会不是一个完整合一的体系,而是分裂为许多“次体系”,并且一个体系可以为另一个体系作掩护,证明其不在场无罪的状态。如精英 文化和大众文化互为无罪证明。 “模拟程序”:互相给予对方合法性这种逻辑的补偿方式。 在思考这种相关逻辑时,应持反向辩证法(即过度的正面性反而是负面性的征兆)。这种反向辩证法谈的是对失去之物的代替。当参考指涉消失时,前来占据这 个空位的后设语言,就像媒体信息的大量传播取代了意义的零程度状态。----鲍德里 亚把符号消费的主要对象圈定为电视、电脑网络等现代化电子媒体,它们创造的符 号仿真社会取代了意义的缺席。 Ⅳ列菲弗尓作出语言:必须在理性批判(黑格尔和马克思)和神话及语言的价值建立(尼采)之间做出选择。----鲍德里亚选择了标志着尼采式的虚无主义道路,这也是 他作为后现代主义者所能走到的终点。 ⑵阿尔都塞和德博特、 二、鲍德里亚的符号批判理论 消费社会与物体/符号体系 鲍德里亚在《物体系》和《消费社会》两本著作中对当今消费社会进行了狂翻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对商品的区域性分析是其符号批判理论的思考起点。 消费社会: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读书笔记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读书笔记 作为一个纯粹的理科生来说,从高二文理分科以后就很少接触这些很理论的研究,读这本书确实是有点费力的。这应该只能说是试读,不求完全了解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深刻的剖析,但求能从这些深刻的文字中得到一些启示。我想仅仅只是感受大师的魅力,努力靠近大师的思想也是很好的一件事。 一开始简单翻看了这本书,书如其名,主要都是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书中很多名词概念都不清楚,看着着实是有点头疼的。我又去网上查了一些对这本书的介绍和评价,想尽快得了解这本书的重点。“这部专著围绕消费这个中心对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社会进行了详尽而深刻的剖析,向人们揭示了大型技术统治集团是如何引起不可遏制的消费欲望,并在此基础上对阶级社会里的各个阶层重新进行了划分。内容包括物的形式礼拜仪式,消费理论,大众传媒文化等。”这是豆瓣上对这本书的简介,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也有了一定的认知,不然可能看完了都不知道这本书到底在表达什么。下面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书评,读了他们对这本书的评价,我建立了一点把这本书读下去的信心。 下面简单说说一些我有点理解的东西。 书中讲了一个概念:整个消费社会对消费者的异化。消费者通过消费创造了整个消费社会,却最终陷入在消费社会的影响下成为社会控制的木偶。是一种“再循环”。 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这里,所谓“物对人的包围”是指包围消费者的商品是以整体的面目出现的,这样,我们能理解当今的消费者在买进某个产品的同时,必须连带购进与之匹配的一系列产品,这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意义的齐备,为了意义的完整。消费者会由于喜欢某一类产品而扩大到所有同类产品,商家正是利用这种特性向消费者进行个性化推荐,科技的发展更是助长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当你在某宝上买过一件衣服,下次打开会发现出现的全部都是同款类型风格的衣服,甚至同类型的包,配饰,买过一支笔,下次处出来的就是类似的本子等等。 书中对商品的象征也有了很好的解释,“消费主义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更多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鲍德里亚认为,符号象征价值衍生出品牌崇拜,若商品有了品牌,那么商品就会产生附加价值,即商品就被赋予了符号意义,某种程度上一个人的消费方式体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探要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探要 张红岭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 [收稿日期]2008-02-29 [作者简介]张红岭(1978-),男,山东禹城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 被誉为当代最重要和最具煽动性的精神创造者的鲍德里亚是近年来西方学界热烈讨论的重要 思想家之一。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揭示了消费社会中的消费异化所具有的符号特征以及在西方发达的消费社会中消费异化所内在包含的唯心逻辑和强制性格。 [关键词] 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 消费 符号 消费异化 [中图分类号] B565.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917(2008)07-0038-04 鲍德里亚是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理论家,他的理论涉及领域广泛,论点新锐,是当代欧美理论界、舆论界影响巨大的公共思想家。鲍德里亚综合了20世纪的诸多理论成果,同时又将这些理论成果融于一体,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知识界和思想界。因为理论影响的广泛而巨大,鲍德里亚被誉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开创者和引路人。鲍德里亚对整个现代社会的分析,是建立在“当代社会是消费社会”这一基本判定之上的,因而他的整个社会理论和哲学理论的基础是消费社会理论。本文拟考察鲍德里亚的“消费”概念和消费异化观点,以此解析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要义。 一、消费社会的特征:符号 “我们处在‘消费’控制着整个生活的境地”[1] , 而且,“至少在西方,生产主人公的传奇现在已到处 让位于消费主人公”[2],由此,整个社会已经由“匮乏 的生产社会”[3]转变为“丰盛的消费社会”[4] 。“消费 社会”是鲍德里亚对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状况的基本判断,也是他在著作《消费社会》和《物体系》中所着力分析的主题。鲍德里亚的“消费”概念主要有以下两点内容。 (一)消费:从功能性到非功能性,从客观论述到 主观论述 从原来的“生产社会”转变为现在“消费社会”,从原来的“匮乏社会”转变为现在的“丰盛社会”,是鲍德里亚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状况的一个基本把握。在原来匮乏的生产社会中,消费从属于生产,生产决定消费的种类与形式;产品的消费具有实物性、功能性和使用性的特征。也就是说,在生产社会中,消费的对象是具有一定功能和有用性的商品。这种被消费的商品的价值,是依据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劳动来确定的,也就是说,其交换价值是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为基础,依据商品中包含的社会劳动的价值量来确定的。在鲍德里亚看来,以生产为主导的匮乏社会的消费的特征就是:消费的对象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商品,其价值主要由社会劳 动量决定,遵循劳动价值的客观性。因此,功能性和 客观论述(劳动价值的客观性)就构成了以生产为主导的匮乏社会的消费特征。 然而,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丰盛社会”的来临,原有的消费特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的“日 常消费品的社会地位愈来愈低”[5] ,人们的消费从物 质性、实用性和功能性中解放出来,消费所关注的焦点已经不是消费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它所指称的符号意义和突出的个性特征。例如,几乎同样质料的 2008年第7期(总第157期) 广西社会科学 GUAN GXI SHEHU I KEXU E NO.7,2008(Cumulatively ,NO.157)

鲍德里亚的身体理论研究

鲍德里亚的身体理论研究 刘世波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89) 摘要:鲍德里亚认为,在整个消费社会中,身体是最美的消费品,作为救赎物品的它,在心理和意识形态功能中彻底取代了灵魂。身体作为有待开发的“处女地”,人们必须把它当做一种遗产来照顾,在这一过程中,身体和物品构成了一个同质符号网,它和其他功用性无性物品是同质的。同时,身体崇拜进一步取代了灵魂崇拜,成为了一种更具功用性的当代意识形态。女性解放、医学崇拜等一切关于解放和实现的神话,从一开始就唯“资本主义”目的马首是瞻,其依据只能是一种娱乐及享乐主义效益的标准化原则。所以,归根结底,身体作为经济支柱、作为个体的指导性心理一体化原则、作为社会控制的政治策略,其命运只能是紧密地渗透于生产目的之中。 关键词:同质化;意识形态神话;现象学分析 在《消费社会》一书中,鲍德里亚通过对消费社会丰盛景观的详尽描述,对消费理论的深入剖析和反思,明确指出处在现代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中人们的奴性境地。人们无时无刻不被引导、被塑型、被区分、被编码、被支配和奴役,无时无刻不处在消费意识形态的统治之下。然而,在本书即将接近尾声之际,鲍德里亚笔锋一转,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了身体。在笔者看来,鲍德里亚之所以如此关注身体理论,不仅在于鲍德里亚认为身体是最美的消费品,“它比负载了全部内涵的汽车还要负载了更沉重的内涵,”[1](P120)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作为消费品的身体的分析,更能突显作为主体的人们,在现代消费的资本逻辑面前是多么的苍白、脆弱与无奈。 一、同质化、外延化与功用化 处在消费社会的人们,无时无刻地不被提醒,“我们只有一个身体,必须对它进行救赎”,[1](P121)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束缚,对我们的身体进行“重新发现”与

【鲍德里亚-研究】《鲍德里亚——一个新的麦克卢汉》(英文)

Baudrillard: A New McLuhan? By Douglas Kellner During the 1980s, Jean Baudrillard has been promoted in certain circles as the new McLuhan, as the most advanced theorist of the media and society in the so-called postmodern era.[1] His theory of a new, postmodern society rests on a key assumption that the media, simulations, and what he calls "cyberblitz" constitute a new realm of experience and a new stage of history and type of society. To a large extent, Baudrillard's work consists in rethinking radical social theory and politics in the light of developments of the consumer, media,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ical society. Baudrillard's earlier works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umer society and how it provides a new world of values, meaning, and activity, and thus inhabit the terrain of Marxism and political economy. From the mid-1970s on, however, reflections on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consumer society disappear almost completely from his texts, and henceforth simulations and simulacra, medi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new technologies, and implosion and hyperreality become the constituents of a new postmodern world which -- in his theorizing -- obliterate all the boundaries, categories, and values of the previous forms of industrial society while establishing new form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thought, and experience. Among Baudrillard's most provocative theses are his reflections on the role of the media in constituting the postmodern world. Indeed, he provides paradigmatic models of the media as all-powerful and autonomous social forces which produce a wide range of effects.[2] To explicate the development and contours of his positions on the media, I shall follow his reflections from the late 1960s to the present, and sort out what I consider to be his contributions and limitations. I shall also be concerned to delineate 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his media theory and to point to alternative theoretic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media. Baudrillard's Postmodern Media Theory In 1967, Baudrillard wrote a review of Marshall McLuhan's _Understanding Media_ in which he claimed that McLuhan's dictum that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is "the very formula of alienation in a technical society," and he criticized McLuhan for naturalizing that alienation.[3] At this time, he shared the neo-Marxian critique of McLuhan as a technological reductionist and determinist. By the 1970s and 1980s, however, McLuhan's formula eventually became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his own thought. Baudrillard begins developing his theory of the media in an article "Requiem for the Media" in _Toward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_ (1972). The title is somewhat ironic for Baudrillard is really only beginning to develop a social theory i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