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三角城市化问题研究

长三角城市化问题研究

长三角城市化问题研究
长三角城市化问题研究

摘要: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首次在京举行,我国的城市化问题被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式迈入攻坚阶段。长三角都市圈作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领先区域,其城市化状况一直是我国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论述了长三角的经济发展水平,然后说明长三角的城市化发展历程以及其城市化特点,接着论述长三角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化;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建设经济的战略方针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正式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根据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的数据:截止2012年底,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52.6%,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东部地区城市化率甚至达到了61%,并且还在处于持续提升的状态。预计2014年底,我国的城市化率将会达到57%,正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城市化梯队。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将会发生历史性变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我国逐渐出现了“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现象,这是区域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一种必然选择。作为城市区域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都市经济圈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的经济重心区域和增长极,它常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与大部分发达国家相同,中国也已经形成了多足鼎力的区域经济基本格局,典型代表就是我国的三大都市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翼都市圈,其中尤其以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成果受人瞩目。在20世纪90 年代发展起来的长三角都市圈,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实力最强都市圈,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城市化的发展水平或是外资的投入量来说,长三角的这些经济指标的排名都处于我国领先地位。无可避免的是,长三角在其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未来发展空间有限、区域内城市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长三角的城

市化发展,进而更好带动周边地区的城市发展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长三角只有真正认识到其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困难,并积极作出调整,发挥其长处,改正其短处,才能赢得更为长足的发展。

一、长三角的区位及经济发展水平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甚至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贸易窗口之一,其核心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南京、宁波。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不仅充分利用该地区的优良地理位置大力发展经济,同时积极引进外资为该地区发展本地特色城市经济。目前,该地区是世界上公认的六大国际级城市群之一,预计在2018年,长三角将有望成为城市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

长三角是我国最早形成的经济一体化区域,其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更加直观地说明长三角的经济发展水平,笔者选取了2012年上海市、江苏省以及浙江省的主要经济指标作为对象,进行整合之后得到了长三角的主要经济指标,包括:GDP、社会消费品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进口、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FDI以及第三产业总产值。并将长三角的这些经济指标与全国水平进行对比,用以说明目前我国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水平。

长江三角洲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其GDP、社会消费品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进口、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FDI以及第三产业总产值分别为:108824.88亿元、39191亿元、12972.54亿美元、7598.64亿美元、5373.9亿美元、54057.54亿元、640.14亿美元、51259.85亿元,分别占全国的比重为:20.97%、18.64%、33.55%、37.09%、29.55%、14.43%、57.3%、22.15%。由此知,只有社会消费品总额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国的占比低于两成,而其他6个的占比均高于两成,其中实际利用FDI的水平占到全国总量的57.3%,这表明长三角经济圈是我中外的外资引进基地,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直观重要的作用,同时长三角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在未来的一个重要时期,我国加大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的投入,吸取其优秀的成长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从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来看,其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长江

三角洲地区以重工业发展为主,同时兼顾手工业制造。第二,不同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上海是以“外向型综合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浙江是以“内源型经济”为主的经发展模式,而江苏则是以“外源型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三,因为区位条件好,长三角已经逐渐形成了大口岸功能、大贸易格局,区域经济逐步国际化。第四,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中最重要的一个增长极,这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庞大的经济规模,并且擅于引进和利用外资。

二、长三角的城市化发展历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利用自身优良的天然港口等优势,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发展本地区的经济,使得该地区成为全国最开放的地区之一。目前,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国际分工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经济的腾飞带动了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近年来长三角不仅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至于城市化发展模式,长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表现出不一样的发展模式,这其中尤其“内源式”和“外延式”比较常见。“内源式”是指城市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以上海和南京为代表。“外延式”主要是指城市借助外力来发展城市经济,以宁波和苏州为代表。从整体上看,长三角城市圈的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从1990年的3012万增长到3020年的9548万人,增加两倍多,城市化率由24.58%增加到67.50%,增长速度惊人。另一方面,农村人口的绝对数也不断减少,1990年农村人口还超过9000万,到2012年已经不足5000万。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后的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也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三、长三角的城市化特点

城市化水平高是长三角地区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但是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化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是非常普遍的,2012年长三角的城市化率达到68.31%,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其中上海的城市化率更是达到了89.8%,接近90%,在全国甚至是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水平,江苏和浙江省的城市化率却约为63%,虽然与全国的平均城市化水平相比较高,但远低于上海,这主要是由于上海长期作为

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所决定的。就算是城市化高水平的上海,其内部地区也不是都处于高水平的城市化,如外郊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仅有30%左右,而中心城区却达到95%以上。这表明长三角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内的城市化水平差异,而这一特点将会影响长三角地区整体的、长远的发展。因此分析长三角的城市化特点,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至关重要。

长三角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第一,都市圈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特征。区域城市体系已在长三角建成,上海作为核心城市,辐射到该地区的所有城市,南京和杭州作为二级核心城市,分别又辐射到自己周边的城市,辐射范围比上海小。第二,交通便利,与国外交流密切,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长三角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较好的经济发展方向,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窗口,其区域城市的外向能力显著增强,城市之间交流与融合的迹象显著。第三,位于全国前列的城市化水平,富裕的城乡居民生活。长三角的城市化水平较高,且由于其发达的工业水平及良好的贸易条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有了极大改善。第四,长三角的开发区将会成为城市空间扩展的新的增长点。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都市圈内的很多城市都规划了大小不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区,这些开发区不仅成为城市空间新的生长点,而且形成了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工业向园区推进的趋势开创了“园区推动型”城市化发展模式,极大程度地推进了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四、长三角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化发展潜力有限

长三角地区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68.31% ,未来时期仍然会继续上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的城市化水平,将接近世界发达水平,城市化发展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速度上不协调,会有脱节现象的产生。而国外的历史经验也表明:城市化率要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有助于地区的长远发展,才能使得地区发展从本质上有所提高,而不是表象上的提高。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追去城市化率的高水平,而要着重实际。在未来,长三角的城市化发展潜力有限。(二)地区生活成本增加,资源消耗增大

长三角都市圈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来了激烈的竞争,这样也使得在该地区的生活成本大量增加。许多已经在长三角工作的年轻人,迫于生活的压力,转移要到其他地方生存和发展。这将影响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进而对长三角的城市化进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当然会使得长三角的城市化质量有所下降。长三角地区涵盖的城市数量众多,城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同构现象,有的城市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模仿相近城市的发展模式。地方政府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往往只看重本辖区的利益,缺乏对于区域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的意识,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导致资源消耗增大,不利于形成统一分工、布局明确的城市体系,对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阻碍。

(三)环境污染严重

伴随着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长三角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尤其以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最甚。尽管长三角区域河流湖泊众多,全年降雨量充沛,但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减少了清洁的水资源,水质性缺水严重,个人们的生活以及经济的发展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二是大气污染严重,工厂数量逐日递增,人口也大量增加,增加了工业烟尘和生活烟尘的排放量,大气中有毒的物质含量增加,大气污染严重;而本地区的电子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给该地区带来了严重的辐射污染。

国内外城市化发展规律与启示 (1)

国内外城市化发展规律与启示 (2009-12-07 21:48:27)转载标签:国内外城市发展规律启示汽车 1、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及意义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是指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步转变的历史过程,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经济结构变迁意味着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活动转变,以及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社会结构变迁意味着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人口,以及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逐步扩散;空间结构变迁意味着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市地区集聚,以及集聚到一定阶段后的再分散过程。 二、城市化的度量 城市化一般用城市化水平来度量,它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一指标运用简单,但需要注意三点:第一,它只有数量意义,不能反映城市化质量;第二,城市人口的统计口径偏差,有可能造成数据的失真;第三,城市化水平一般在大尺度的空间更有意义,例如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能够较好地反映其经济、社会和空间结构的内在意义。一个省的城市化水平在多数情况下也具有可比性。但尺度过小,这一指标的意义就不大。 三、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 全球化和信息化对城市化的影响日益显著,前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城镇空间经济结构转型和城镇体系的极化;二是城市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外部资本的影响,特别是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阶段,由于外部资本的流动性强,各个城市对外来投资的争夺加剧,因此,存在着将城市做

大的倾向,以便更好地捕捉流动要素;三是城市和城市地区被纳入全球经济网络,大都市区的经济主导地位日益凸显,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性节点。 四、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 几乎所有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都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土地问题,二是住房问题,三是历史文化保护问题,四是生态环境、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问题,五是贫困问题,六是城市犯罪和暴力问题。我国也或多或少存在上述问题。 五、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干预 不同国家对城市化采用不同的公共干预政策,其结果也有很大区别。例如美国,主要借助市场力量,对城市化进程干预相对较少,而欧洲国家则运用城市规划手段对城市化进程加以引导。从结果看,欧洲的政策成效卓著,较好地协调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也更加符合紧凑集约、节能减排等现代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规划就是国家管理城市化的过程,是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有效工具。 六、城市化的意义 从各个国家的发展轨迹来看,城市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趋势,是完成落后的农业国向发达的工业国跨越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掌握其发展规律,做好城市化这篇大文章。 (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伴生和相互催化 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提高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这一结论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验证。过去主流的观点认为“经济发展是因、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 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长三角城市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长三角城市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长三角发展的特殊条件 长三角、珠三角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领先的区域之一。今后几十年,中国仍然会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道路上继续向前发展,作为首先发展起来的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块沿海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回想一下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和珠三角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主要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因素: 1、不可忽视的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 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与长三角、珠三角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必须承认该地区的确存在着优越的区位条件。影响现代经济的发展一个重要因素是运输成本,它不像传统农业经济、农业社会一样,只要有一块土地,有一汪水就能够养活一群人。比如在四川盆地、吐鲁番盆地,即使没有交通也能实现自给自足。但是当农业社会脱离农业经济,进入到工业社会以后,人民收入的增长主要靠服务生产的增长,生产和消费、生产和市场在地域上开始脱离,运输成本日益成为一个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迄今为止人类最低廉的运输方式是水路。据统计,全世界70-80%的人口聚集在靠近沿海或者大江河的区域内。在最初农业的社会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但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人口开始迁移。因为沿海地区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成为生产和市场的所在地,成为交通比较方便和运费比较低廉的地区。就今后中国长期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不仅仅是中国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水平增长的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人口的迁移过程,经济在地理空间分布将发生重大的改变。沿海地区在发展,内陆地区也在发展,但是从长期来看,就规模来讲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将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这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作为一个大内陆国家,只要人口能够流动,东西部地区差距最后是能够消除的。这种差距的消除不是在经济规模意义上消除,而是在人均收入意义上消除。沿海地区有较大的GDP规模,能够养活较多的人口,而内陆地区经济规模较小,能够养活的人口较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东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来养活更多的人口,同样是在对中国区域差距的缩小和中国的均衡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开放,人口仍然在加速流动,越来越多的内陆地区的民工正在进入沿海地区。城市化也将在整个中国发生,内陆地区的城市会有所发展,但是今后城市化和人口聚集的过程将不可避免的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中央对该地区的考察不仅要涉及GDP指标,还要增加对东南沿海地区就业指标的考察。因此从历史的要求来看,东南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快发展,不仅要有更快的增长速度和更大的GDP的规模,同时还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中国的现代化作出贡献。 2、沿海地区的国际化的传统 国际化传统,是沿海地区得天独厚的一个特殊的历史禀赋。这也是东南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过去国有企业比较多,上海在体制上并不具有优势,但是上海这些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原因就是它国际化的传统。因此,东南沿海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国际化的优势,更充分的利用国际市场,比全国其他地区更快地抓住国际市场的机遇,开拓更大的国际市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获得更快地发展。 3、沿海地区的体制优势 多数沿海地区,特别是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一个重要的优势是过去传统体制的包袱和计划经济的比重比较小,政府干预的程度比较少,这是沿海地区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东南沿海地区民营经济迅速发展,而东北等内陆地

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探究教案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举例说出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4.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6.树立和谐发展的人地观念,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4.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策略

充分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点评、指导小结,达到学会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地理图片、地图、多媒体课件、划分学习小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静静欣赏歌曲:《江南水乡》。 师:花桥碧水弯/江堤柳丝长/ 微风轻吻荷塘/醉我江南水乡/ 竹篙轻轻点/小船入画廊/ 一曲丝竹小唱/醉我江南水乡/ 江南水乡人间天堂/ 香喷喷的日子/粉嘟嘟的船娘/ 仿佛幽梦弥漫唐宋清香/染你一身芬芳……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年11月13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于《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这是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 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的非同步 投资与消费失衡: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数,尤其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达到9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了8.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消费贡献率只有45.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数只有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40.6%,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也出现了负值。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正常水平为30∶70,正常的下限是35∶65,但是我国的投资消费比接近1∶1。可见,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是我们重建设、轻消费、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如果按照三大产业投资水平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3.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不高,发育仍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新型城镇化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独家学术分享】新型城镇化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唐子来教授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五次市长联席会议主旨发言整理) 新型城镇化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3年的53.7%,年均增长约1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是史无前例的,但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为此,中央政府首次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表明新型城镇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为新型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是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本质区别。传统城镇化的根本问题就是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城镇化没有支付应有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 无论是城乡二元结构还是城市中的二元结构,其本质就是经济增长没有支付应有的社会成本,从而导致社会公平问题。同样,日益严重的空气、水体和土壤污染,其本质就是经济增长没有支付应有的环境成本,即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没有内部化。 “杯子现象”:传统城镇化的形象比喻 一个杯子的世界平均价格是8元,但中国制造(Madein China)的杯子价格是6元。于是,中国制造的杯子就占领了世界市场。其实,中国制造的杯子之所以如此便宜,就是因为没有支付1元的社会成本和1元的环境成本。年复一年,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增长所欠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越来越显性化,现在到了不得不支付三十多年累积成本的时候了,再也不可持续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换档减速是必然的。 因此,新型城镇化就是要走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sustainable urbanization),其本质就是经济增长必须支付应有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即经济增长的所有外部成本必须内部化,由此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关系。 (1)可持续发展的3E概念:三角模型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内涵为“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 (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乡规划:棱锥模型

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1 陶炎武 一 城市在人类社会早期就出现了,但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开始的,城市作为一种社会聚落形式,只是到了工业社会才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形式,在工业革命前,城市虽然存在了四千多年,其发展速度相当缓慢,产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集中的现代化大规模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的小商品生产,城市从数量、规模、布局、形态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因此城市是以工业革命引起的城市的数量和性质的根本变化为开端的。工业化对城市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工业化促使人类的居住形式由分散走向集中,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城市体系不断完善。第二,工业化使城市经济关系生活方式广泛渗透到农村,冲击破坏农村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城市化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人口流通方面的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集中,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长;(2)地域景观方面的城市化现象,即城市状态在地域方面的扩大,城市数量的增加;(3)经济领域的城市化现象,即第二三产业在空间上向城市集中、集聚的过程;(4)社会文化方面的城市化现象,即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普及。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同时开始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开始大规模入侵中国,列强迫使清政府开放大批通商口岸,损害中国主权,掠夺大量侵略特权,他们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领事馆、建租界、开银行、办工厂,建教堂、办学校、医院等,残酷地剥削奴役中国人民,与此同时外国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也对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造成巨大的冲击,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品抵挡不住廉价的洋货进攻,销路日渐狭小,城市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作为农民家庭副业的手工纺织业也走向衰退,农村经济开始向为城市服务的单一种植、饲养经济转变,通商口岸周围农村剩余劳动力潮水般涌入城市谋生,这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机器生产的威力及其带来的丰厚利润,刺激中国社会一批有钱者如官僚、商人、买办、华侨投资办厂,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为巩固其统治,也兴办了一批军事工厂,如民用企业,到甲午战争前夕,外国资本家在中国设厂103家,资本总额2600余万元,民族资本工厂100家,资本200万元,1洋务企业44个,资本2000万元左右,所有这些工厂绝大多数分布在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列强获得在中国投资办厂、开矿山、修铁路等特权,对中国进行更大规模的经济侵略,中国封建经济瓦解加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列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增长较快,1912年) 1920年间新登记的工矿数是418家,新增资本额达15858万元,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重视实业建设, 1931年废除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厘金制度,统一货币,提高进口关税率,到1939年,全国核准登记的工厂达3849家(不包括日占东北),o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突破了通商口岸范围,随着铁道的修筑,航运的扩大,矿山的开掘,一些交通枢纽、矿藏丰富的地区也成为新产业的聚集地,并逐渐发展为城市。 二 新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第一,工业化促进了旧城面积的扩大和一批新城市的出现。开埠前的上海城区面积不足千亩,开埠后列强纷纷在上海抢战租借地,1914年,租界区占地近5万亩,昔日芦苇丛生的外滩一变而成繁华的十里洋场了,?与此同时,中国商人大力开发闸北,修路建桥、开办工厂,原先/荒辟冷落、人迹罕至0的闸北成为上海又一新的繁华区,开埠前的汉口镇基本附着在汉水入江口上,因此古汉口的土码头、街道多集中在汉水之傍, 第17卷第4期(总第55期)咸宁师专学报1997年11月1收稿日期:1997)09)15

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

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 纪晓岚 内容提要: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英国城市化的主要因素不仅仅是工业革命,还包括农副业革命、商业革命。正是这一组因素奠定了英国城市化的基础。英国早期城市化以自由放任为特征,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英国城市化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城市城市化工业革命农业革命商业革命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我们在研究英国城市历史时,也毫不例外地发现了英国城市化对世界城市化历史进程的贡献。如英国第一个制定了“城市规划法”,第一个建立了“田园城市”,第一个实行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即“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第一个建设了“卫星城”,第一个实现了郊区城市化等。从这点意义上说,英国似乎成了世界城市化的一个试验基地,城市化的新思想和新计划得以在英国进行实践和论证。英国的城市化是在一种毫无先例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就使得英国学术界和城市规划工作者能大胆地设想、创造、试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别国经验的借鉴和考虑,所以,更多的是对自己历史总结和反思,对自己行为的修正和完善。 英国城市化又是在一个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开始的,当人们开始注意到它时,城市化已酿下了不少恶果和灾难。伦敦的烟雾事件使得4000多人丧生,就是一例。这足以说明英国城市化初期的盲目性。对于在盲目性条件下所形成的城市化模式可能是一个特殊例子,而不能将它看作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有规律的模式来加以仿效。因此,我们在对英国城市化历程进程进行研究时,注意到了许多英国学者对本国城市化的反思,从中深有启示。 与许多后来工业化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相比,英国的城市化是在一个没有任何压力的,从容不迫的心态和条件下完成的。它有充分的时间,没有什么需要追赶的对象。英国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革命和商业革命以及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的城市化犹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一、英国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英国大规模城市化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在此之前,英国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革命、商业革命。这不仅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而且为城市化启动积累了资金。 (一)英国的农业革命

徐伟荣:大城市群中城际关系及场效应初探——兼论长三角地区新型城市化框架

徐伟荣:大城市群中城际关系及场效应初探——兼论长三角地区新型城市化框架 【信息时间:2008-12-26 阅读次数:100】【我要打印】【关闭】 人们对城市群的认识正处于由平面到立体、静态到动态的转变过程,城市和城市群本身就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机体,在经济社会大发展时期,除了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等有形的变化之外,更大的变化还在于城市功能尤其是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的无形变化。长三角城市群具有行政区界分割明显和城市密集度高两大基本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城际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并由此而放大成区域整体集聚辐射的强大的场效应,与新型工业化相对应的新型城市化框架正在长三角城市群显现,以“环太湖城市圈”为标志性特征的“网络城市”将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未来的主要城市形态,国家有关部门和上级政府应高屋建瓴及早规划,各城市政府应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着力予以推进。 1.据悉,国家发改委编制的《长三角发展规划》,几经反复,几经修改,不久将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由国家部门组织高层专家直接编制一个区域性的发展规划,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似乎还不多见,这对于长三角城市群的未来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从编制修订的过程以及目前所了解到的一些主要内容来看,其专业水准当然无庸置疑,但实践的针对性和理论的前瞻性似乎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完善,否则,日后能否顺利付诸实施还将存在一定的问题。 2.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制订国家“十五”规划的意见中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全新理念,这是中央高层领导依据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既有实践和我国大部分地区未来趋势所作出的前瞻性判断。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蒸汽机时代的工业化推动了与之相应的城市化进程,据此推理,微电脑时代的新型工业化必将会带动与之相应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这样一个带有时代转折性的重大问题,在我国似乎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但对于长三角城市群而言,却事关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未来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大计。 3.笔者在2002年曾主持过市政府关于《长三角城市关系整合及苏州对策研究》的课题,已经初步涉及城际关系的问题,并由此而提出了“环太湖城市圈”和“环太湖区域发展共同体”的新理念,这几年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同。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本文拟尝试对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城际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场效应进行初步的揭示和剖析,并对于长三角区域内业已初露头角的新型城市化框架作一点粗浅的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再认识 4.城市群亦称都会区、都市圈,其实只是一个集群的概念,顾名思义是多个城市所形成的一种空间形态。由此可知,城市群并非新的事物,亦非新的概念。然而,随着世界范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密度的加大,理论界对城市群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事实是,在现代经济意义上的城市群的形成和发育壮大,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正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北美四大都会区、日本三大都市圈以及我国正在迅速崛起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湾三大城市群,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并誉之为“主要国家城市化的主体形态”,是“创造就业和人口集聚的城市密集区域”,同时也是“支撑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区域”。 5.然而,这样一种估价其实还是比较直观和肤浅的。随着实践的发展,目前我们对城市群的认识正处在由静态到动态、由平面到立体的转变和深化阶段。在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完整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 年 6 月 目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 市,国土面积21.17 万平方公里,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 万亿元,总人口1.5 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 2.2%、18.5%、11.0%。 规划期为2016—2020 年,远期展望到2030 年。 图 1 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图 第一章规划背景 长三角城市群正处于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立足现有基础,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更大跨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一节重大意义 以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是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全面

英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及启示(一)

英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及启示(一) 摘要:在1760年到1881年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英国完成了城市化的历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其总体发展是比较成功的,为我国目前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如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应采取的模式,在人口流动问题、户籍制度方面应通过深化改革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等, 关键词:城市化;集中型城市化;人口流动;户籍管理 一、英国近代城市化的历史特点 从1760年到1881年一百多年的时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由开始的10%左右提高到后来的72%。纵观英国近代城市化的历史,有以下特点: (一)英国近代城市化是一个自然前进的过程,基本上是社会、经济规律自发作用的结果。政府干预很少。英国近代城市化运动是世界城市化运动的前驱,无先例可循,且在城市化发展时期英国正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政府奉行自由放任政策。这种情况兼有利弊。一方面,城市化的进程有自然、健康的一面,避免了政府拔苗助长或人为抑制可能带来的弊端。但另一方面,对城市化发展放任自流也有其不利的一方面,由于缺乏政府的统一规划管理,城市内部规划的杂乱无章。使得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传统“城市病”变得非常严重,以致城市的许多优越性被遮盖了。 (二)英国近代城市化的步伐相当迅猛,从1750--1851年间,城市化的水平即由10%提高到超过50%,英国近代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有如下原因:第一,英国的农业结构较为特殊,是一种混合型农业,畜牧业比农耕业发达,所需的劳动力要少,促使大批人口流入城市,使城市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第二,当时英国优越的国际地位对英国近代城市化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英国是近代海上争霸和殖民争霸的最后胜利者,殖民掠夺为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广大的亚非拉地区成了英国城市化的世界性农村,英国近代城市化的发展如同几条根系共同供应的一株幼苗,它的成长速度当然是相当快的。 (三)休闲、疗养城市多,近代的英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首富,是最强大的工业帝国、殖民帝国、世界金融中心,成为休闲、疗养城市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英国海岸线长达11450公里,有发展这类城市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良好的交通设施也进一步保证了这类城市的发展。(四)在英国近代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人口中外国移民较多。初期主要为爱尔兰人。他们在国内饥荒和贫困的驱使下,大批涌入英国,其中的大部分在工业区定居下来,他们承担了煤矿、纺织、建筑、码头等笨重而又工资低廉的粗活,对促进工业及城市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城市化的后期,进入英国的移民成分发生了变化,随着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其他国家的实业界人物、高科技人员开始涌入英国,他们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尤其是伦敦,1881年全英国的外国移民总数为12.4万,其中6万人聚集在伦敦。 二、英国近代城市化的启示 英国近代城市化所走的道路基本上是成功的。经验多于教训,联系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实际,可得出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应当继续加快我国城市化前进的速度。 英国近代城市化的前进速度非常之快,它对于推动英国工业化向纵深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所起积极作用是非常巨大和明显的。当然,在英国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大部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逐渐得到解决或缓解,是属于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是很正常的。相反,僵化和保守则没有出路。 而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忽视了城市的发展,实行乡村化战略,搞“山、散、洞”,其教训是惨重的,一些拉美国家则与我们不同,他们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实行全方位的城市开放制度。取得了很大程度的成功。尽管人们惊呼拉美某些国家(如墨西哥)出现了所谓“过度城市化”,但人们同时却不得不承认,拉美已成为亚非拉发展中地区的“发达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1949|54167| 5765|10.6 1950|55196| 6169|11.2 1951|56300| 6632|11.8 1952|57482| 7163|12.5 1953|58796| 7826|13.3 1954|60266| 8249|13.7 1955|61465| 8285|13.5 1956|62828| 9185|14.6 1957|64653| 9949|15.4 1958|65994|10721|16.2 1959|67207|12371|18.4

长三角体系结构

基于长三角的城市布局体系结构的分析 作为199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前沿地区,凭借优良的区位、大量高级技术性劳动力、相当完善的工商业基础设施以及对外招商优惠政策等条件等优势条件,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参与国际劳动分工合作的重要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初步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当中并占据了重要位置。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快速增长.长三角也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和城市化最发达 的地区。根据2005年数据 统计,长三角地区以占全 国1%的土地和6%的人 口,创造了约占全国18.6% 的国内生产总值,吸收了 约占全国43.5%的外商 直接投资.人均GDP更是 全国平均水平的3.44倍。 成为中国城镇分布密度最 高、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 地区。早在1976年.戈特 曼就预见长三角将形成为 世界第六大都市带,随着 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及 区域分工合作关系的建立, 长三角内部16个城市之 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长三角城市密集区正逐渐 真正形成为一个以上海为 核心的都市带,其城市化 发展的道路与区域城市未 来关系的重构也成为学界 关注重点。 长三角城市化发展主要特点 1城市化水平高。内部差异存在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核心,包括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80多个市、县、区,土地面积为10万km2,总人口8743万(2000年),是我国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2000年的“五普”数据显示。长三角平均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2.63%,高于全国36.09%的平均水平,相当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城市化水平。但从地级以上城市考察(图1).长三角内部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城市化水平超过70%的城市有上海、南京两市;城市化水平达50%一60%,具有较高城市化水平的城市有杭州,无锡,苏州,舟山,宁波,常州,台州,镇江等8市;城市化水平达40%~50%的城市有绍兴,扬州两市:城

我国近现代城市化特征及原因

我国建国以来城市化进程特征及原因 摘要: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不同阶段城市化概况,从经济结构以及深层机制上对城市政策的制定进行了新的剖析。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简介 1、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urbanization),又称为城镇化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辞海》对此的解释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表现为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总的来说,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 2、我国近代城市化概况 早在宋朝时期,我国就有了较为发达的商品经济,在宋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虽然经历了元代外族入侵的重创,但至明朝已然出现了以私人手工作坊、手工工场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进入近代以后,进入近代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开始在中国出现,但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城市化也呈现出与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的模式。首先是入侵带来的脱离自身独立发展的殖民地色彩,使得中国的城市化不得不根植于半殖民半封建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其次是商业化先于工业化导致城市工业难以吸收过剩劳动力,城市对农业人口的吸引力有限。再次是自然灾害和传统“小农经济”瓦解的天灾人祸夹击下农民被迫涌入城市谋生,带来消极的城市化效应。 二、建国以来城市化进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百年以来政局动荡、战争不断的混乱局面,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全新时期。但纵观建国六十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其过程也非一帆风顺,这一时期我国的城市化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49~1957年:城市人口迅速增长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政治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全国上下于一片废墟之中呈现出“百废待兴”的状貌。据国民政府内政部1947年编印的全国行政区域简表,1947年全国共有69个设市城市,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调整新设,1949年底城市数增加到136 个,建制镇2000多个,城镇人口4900 万。 1949年至1952年三年历史上又被称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一时期的城市化率从10.64%上升到12.46%,城镇人口增长率为7.5%。这一时期对交通运输建设和能源原材料工业建设的大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城镇对劳动力的吸引。此外,农村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劳动力结构改变同产业结构改变基本同步。加之尚未对城乡人口流动进行控制,因此人口增长率较高。 1953年到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其突出特征是进行了156个重点项目的建设。这一时期,我国新设城市八座,并形成了一批工业基地。 尽管此时的城乡经济发展还没有显露出严峻的问题,但这一时期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导向无疑对后来的社会经济、城市政策和人口政策等埋下了伏笔。 首先是产业结构重型化。“一五“期间,国家的建设和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规模巨大、用现代技术装备的重型工业。重工业投资是轻工业的7.8倍,占工业总投资的85%,增长速度是轻工业的2倍。在工业部门内部,投资又集中在直接生产部门,导致城市基础设施严重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经验、教训及启示(上)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经验、教训及启示(上)张晓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综合室主任 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综合室的主任张晓欢。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从经验、教训和启示这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包括四大块:第一块是城镇化的历程,主要就是跟大家再简单回顾一下世界和中国的城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第二个重点部分是给大家分析一下城镇化模式,什么是城镇化模式,按照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的城镇化模式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表述;第三是,就是现在当前比较热的特色小城镇的发展模式,也跟大家算是一个专题的分享;最后是一个结论性的评述。 一、城镇化历程 现在我们先开始第一部分,城镇化的历程。我们先从世界城镇化的历程分析,然后再来对照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来分析我们中国的城镇化历程。 (一)城镇化的概念和一般规律 1、城镇化的概念 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和一般规律。究竟什么是城镇化呢?可能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包括我们现在的各级政府、领导、学者、专家,还有一些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精英人士,他们对城镇化的理解都存在着方方面面的一些闪光点,也有些不同。实际上从国际上正常的城镇化的概念来讲,城镇化实际上这个词是我们翻译过来的。国外,一般它就是urbanization,一般就是城市化,而我们加一个城镇化。这个城市化和城镇化究竟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不想详细讲。我们今天可以把它简单地模糊地认为,城市化和城镇化是等同的。当然,有些学者是非常反对这样的认识的。如果说城市化和城镇化是等同的,那么,城镇化一般的理解就应该是什么呢?我们实际上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第一个,城镇化首先是一个从空间上的一个概念,就是说我们好多学者,在分析城镇化和城市化的时候,往往忘了一个关键点,就是城市化它首先它有个词叫作“城市”,而城市对应的词呢,是个“农村”。好多人在分析城市经济的时间,认为城市就是将城市化的地区和非城市化的地区,把它加总,然后有一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就业总量等等。实际上我们要单独来专门来探讨城镇化的时间,一定要记得,城市和农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的。所以说,如果说我们来研究城市化或者研究城镇化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从空间上简单地将一个城市的行政区域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城市化的地区,一部分是非城市化的地区。所以说,城市化的过程,它就是非城市地区的人口不断地向城市建成区集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化的空间,城市化的就是城镇建设的空间也在不断地向非城市建设的空间进行扩张,也就是说城市空间和农村空间…城镇空间和农村空间它们两个是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此消彼长的过程。这就是城市化。 所以说,在这个空间上,城镇建设空间在不断地扩展,而农村空间在不断地被挤压的这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走向经济大国的必经之路,不仅加大了城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农村地域发展,平衡了城乡发展的节奏,拉动了国内消费,也带动了城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但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城市人口拥挤、交通问题、住房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健康化、有序化、科学化。 关键词:城市化问题对策 一、城市化概述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社会才能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可谓“追梦改革万里春,农民潮涌作工人。荒滩野岭高楼起,立体网联城市群。”但是,正在进行中的城市化也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因此,单纯、刻意、过激地进行城市化,并不适宜中国的国情及稳健发展的需要。当务之急是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总结出来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正确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李善同指出:在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时,应当优先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力。 2.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优先区域布局。 3.有利于资源节约与利用。 4.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李研究员提出的标准将对我们找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坐标,指明方向。 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1.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问题 普遍意义上的城市化主要就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虽然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区域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拥挤的问题。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我国大部分城市还不具有良好接纳包容这么多农村人口的条件,这就使得原本就不算发达的城市,无法解决这部分迁移人口的生活、工作、学习、住房等各种问题,也给原本基础设施条件差、住房条件差的城市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压力,也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工商业集中,人口密度大,人工设备密度高,活动强度大,人多车多,导致交通拥挤。城市地域不断向四周蔓延,城市功能混杂,建筑密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