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1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1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1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1

中国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分析

摘要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并且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定量分析人口结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预测未来中国人口结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问题一中定量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部分,本文综合考虑产业结构、资本、教育、科技、劳动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把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教育和劳动培养经费、R&D经费内部支出、经济活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用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经济发展,利用PEW软件,可以得到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和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j,进而定量分析这些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于问题一中阐明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部分,考虑到地区差异,本文分省进行分析,以0-14岁人口、15-64岁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大专及其以上学历人数作为人口结构的衡量指标,以GDP作为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利用PEW软件进行回归拟合,建立最小二乘法分析模型,并结合由PEW软件得到的偏最小二乘回归统计分析报告、回归分析和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j阐明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显著性。

针对问题二,构建灰色预测中的GM(1,1)模型,预测未来30年内中国人口结构。

针对问题三,考虑到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建立了按年龄分布的模型(Leslie模型)构造Leslie矩阵,建立相应 Leslie模型。首先,分别预测1991年到2050年我国总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老年人口数,然后再用预测求得的数据分别对全国总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出我国在未开的人口结构,并对不同的生育策略做了模拟。

针对问题四,构建抚养比与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之间的线性关系,利用eviews 对数据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拟合,得出他们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在做出它们之间的曲线图,比较在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偏最小二乘回归统计分析灰色预测 Leslie模型

1

一、问题的背景及重述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使得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中国制造”引领世界产业潮流,并强力改变着全球产业格局,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随处可见“中国制造”,将这一特定称谓发挥至极致。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基础,中国的文化传播和武器出口,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都稳步提高——中国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强有力。然而,有一些现象和消息却值得我们深思:6旬大爷公交车上争座位,强坐年轻女孩腿扇其耳光;北京征兵体检标准放宽,文身直径超3厘米将被拒;人社部专家建议退休年龄延至65岁;报告称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18.3万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

近年来,此类消息和舆论热点层出不穷,其中有些是实实在在发生了的,而有一些只是人们的猜测,甚至谣言。但不可否认的是,现有人口结构已经影响到政治、经济、军事和道德文化等诸多领域,它们集中反映了人们对当前中国人口结构的思考和担忧。

针对上述思考和担忧,解决和回答以下问题:

(1) 定量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阐明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就当前中国人口政策,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未来30年内中国人口结构。

(3) 如果实行放宽一胎化生育政策,请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未来30年内中国人口结构。

(4) 定量评估延迟退休年龄策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5) 基于背景中所出现的解决策略和您所想到的方法,就中国人口结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二、模型假设

1.不考虑国际迁移,认为国家内部迁移不改变人口总量。

2.不考虑自然灾害、疾病等因素对人口数量的影响。

3.大面积自然灾害、疾病的发生以及人们的生育观念因素会对当年的生育率和人口数量产生影响,认为这些因素在预测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4.在预期内,考虑我国计划生育等控制人口发展的基本国策。

三、符号说明

X: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1

X: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2

2

3

3X :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4X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X :教育和劳动培养经费 6X :R&D 经费内部支出

7X :经济活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Y :GDP

y :各省人均GDP

x1:各省0-14岁人口数 x2:各省15-64岁人口数 x3: 各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 x4:各省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问题一

(一). 定量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考虑到产业结构、资本、教育、科技、劳动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影响,我们选取第一产业比重1X 、第二产业比重2X 、第三产业比重3X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X 、教育和劳动培养经费5X 、R&D 经费内部支出6X 、经经济活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7X 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用国内生产总值Y 衡量经济发展。通过查找资料,得到的数据

利用Excel中的PEW插件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统计分析,分析表见附录一。

得到的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y=-20534.0065+183.2779x1+230.5120x2+205.4786x3+0.0039x4+125.1280x5

+138.3474x6-13.6810x7

为了定量确定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利用PEW进行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j

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教育和劳动培养经费、R&D经费内部支出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产业比重和经济活动人口比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

(二).关于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模型建立与求解

考虑到各省的人口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不一样,所以建立模型时,以各省的人均GDP为目标,考虑本省各年龄段的人数比重和受教育程度对目标的解释程度,其中教育

4

程度用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衡量,年龄段的划分按照国际的通用标准,将人口分为0~14岁、15~64岁、64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15~64岁的人口为经济活动人口。

通过查阅资料得到以下数据:

表1:人均GDP与各年龄段人数以及教育程度的关系

(2)利用EXCEL中的PEW插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五个相关变量之间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结果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统计分析报告(见附录二)。

(3)组间相关关系的结构分析

5

为了直观地观察xj与yk的相关关系,在r(,t1)/r(,t2)关系图上(参见pls2-组间相关关系的结构分析表),如果xj与yk两变量的位置十分接近,则认为它们的相关关系相当密切。另一方面,团聚在一起的自变量xj之间,也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相隔很远的自变量xj之间,由于相关系数较低,可认为是互不影响的独立变量。

w*1r1/w*2r2关系图的情况类似,但不如r(,t1)/r(,t2)关系图精确。

图3:

(4) 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j值,用来测度每一个自变量在系统分析中的作用,即xj在解释Y时作用的重要性。

(5)变量间相关系数

r x

1

x2 x3 x4 y

x 1 1

0.957757

046

-0.242938

694

0.860704

115

0.9266487

42

x 2 1

-0.244595

301

0.802049

193

0.8851191

55

x 3 1

0.072415

322

-0.414302

239

x 4 1

0.6661298

76

y 1 0.5≤∣r∣<0.8: 显著线性相关

0.8≤∣r∣≤1.0: 高度线性相

6

7

建立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模型如下:

y=33.1687+0.3560x1-0.3044x2-0.0067x3-0.0196x4

模型复相关系数:R2=0.9308

模型F 检验值:F=87.3749>F0.05临界值=2.7426,F 检验通过,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上模型表示。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对目标的说明强度x1>x2>x4>x3,即0-14岁人口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15-64岁人口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65岁及以上人口数和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而这也是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

问题二

对于序列X(t)={X(0),X(1),X(2)…X(n)}根据灰色模型中较常用的GM(1,1)模型:

()

()dX t aX t u dt

+= (1) 来预测X (t)的趋势。

(1)参数a,u 的估计及X(t)预测方程的求解

将(1)写成()

[()]dX t a X t u dt

-+=,将t 换为t+1并与原式做算术平均得:

11

{[()(1)]}['()'(1)]22

a X t X t u X t X t -+++=++ (2)

我们可以用差分DX(t)=X(t+1)-X(t)近似代替(2)式右端得:

1

{[()(1)]}()2

a X t X t u DX t -+++=

记A=a u ?? ???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出系数矩阵A 。A=()()1T

T B B B C -。其中,

1((0)(1))121((1)(2))12

........1((1)())12X X X X B X n X n ??-+????

??

-+??=??????--+????

((0),(1)...(1))T C DX DX DX n =-,(DX(t)=X(t+1)-X(t))

有了a,u 的估计值之后,我们就可以求解(1)的微分方程。

(1) 式两端同乘以at e 得()

()at

at at dX t e ae X t e u dt

+=, 可化为{()}at at d

e X t e u dx

= (3)

两边取不定积分得()at e X t =at e udt c +?(c 为待定常数)

8

解得X(t)= at u ce a -+

,将t=0代入得c=X(0)- u

a 。所以有X(t)预测方程: X(t)=[X(0)- u a ]at e -+u

a

由1991到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数据,我们解得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累加函数分别为

4873.193693039073..19489358)1(0063118.0-=+t e t X 4472.150********.1471263)1(1022605.0+-=+-t e t X 0581.2778437339.285267)1(3027395.0-=+t e t X 7551.56877782599.5768384)1(2014229.0-=+t e t X 代入数据经过累减得结果见附录三。

问题三

由于放宽一胎化牵涉到人口生育率问题,所需数据较多,且对女性各年龄的数据要求较高,所以我们选择了Leslie 模型,且所选数据为2001年到2005年的数据,原因是统计年鉴上这几年有关数据在年龄结构方面较全面,同时在总和生育率的选取上我们参考了不同机构对我国生育率的水平的评估,取我国当前总和生育率为1.8。

(一)模型的准备

将人口按年龄大小等间隔地划分成m 个年龄组(譬如每10岁一组),模型要讨论在不同时间人口的年龄分布,对时间也加以离散化,其单位与年龄组的间隔相同。时间离散化为 2,1,0=t .设在时间段t 第i 年龄组的人口总数为m i t n i ,2,1),(=,定义向量

T m t n t n t n t n )](),(),([)(21 =,模型要研究的是女性的人口分布)(t n 随t 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研究总人口数等指标的变化规律。

设第i 年龄组的生育率为i b ,即i b 是单位时间第i 年龄组的每个女性平均生育女儿的人数;第i 年龄组的死亡率为i d ,即i d 是单位时间第i 年龄组女性死亡人数与总人数之比,i i d s -=1称为存活率。设i b 、i s 不随时间t 变化,根据i b 、i s 和)(t n i 的定义写出)(t n i 与)1(+t n i 应满足关系:

?????

-==+=++=∑1

,,2,1),()1()()1(11

m i t n s t n t n b t n i i i m

i i i i (9)

9

在(9)式中我们假设i b 中已经扣除婴儿死亡率,即扣除了在时段t 以后出生而活不到1t +的那些婴儿。若记矩阵

???

?

????

????????=--0000

00121121m m m s s s b b b b L (10)

则(9)式可写作

)()1(t Ln t n =+ (11)

当L 、)0(n 已知时,对任意的 ,2,1=t 有

)0()(n L t n t = (12)

若(10)中的元素满足

(ⅰ)1,,2,1,0-=>m i s i ;

(ⅱ)m i b i ,2,1,0 =≥,且至少一个0>i b 。 则矩阵L 称为Leslie 矩阵。

只要我们求出Leslie 矩阵L 并根据人口分布的初始向量)0(n ,我们就可以求出t 时段的人口分布向量)(t n 。

二、模型的建立

我们以2001年为初始年份对以后各年的女性总数及总人口数进行预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以一岁为间距对女性分组。

(1) 计算2001年处在各个年龄上的妇女人数的分布向量)90,,2,1,0),

0(+= i n i (: 从《中国统计年鉴》中可得到2001年中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提取为下表

10

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可以算出2001年城市、镇、乡人口占2001年全国总人口的比率分别为:

6283.0,1297.0,242.0===x z s p p p

我们由表1数据知2001年全国总人口627.1270=Z (单位:千万),因此可以算出2001年城市、镇、乡的总人口分别为(单位:千万):

885.300=?=z p z s s 、548.160=?=z p z z z 、194.800=?=z p z x x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给的2001年城市、镇、乡各个年龄段的女性比率,可以分别算出2001年城市、镇、乡处在第)90,,2,1,0(+= i i 年龄段的女性的总数分别为

)0(,)0(,)0(321i i i n n n 。以城市为例,设2001年城市中处在i 年龄段妇女占城市总人口比

率分别为i P ,则s i i Z P n ?=)0(1(镇、乡类似)。于是可以算出2001年处在第)

90,,2,1,0(+= i i 年龄段上的妇女总人数

)0()0()0()0(321i i i i n n n n ++=(见附录三)。

(2)计算处在第)90,,2,1,0(+= i i 年龄段的每个女性平均生育女儿的人

)90,,2,1,0(+= i b i 《中国统计年鉴》中分别给出了2001年城市、镇、乡育龄妇女(15岁—49岁)的生育率(此处应该是包含男孩和女孩))90,,1,0(+= i i (15i 时都为0),则可以分别算出2001年处在第)90,,1,0(+= i i 年龄段的城市、镇、乡育龄妇女总共生育的小孩数(包含男孩和女孩),记为:

)49,,16,15(,)49,,16,15(,)49,,16,15(321 ===i H i H i H i i i 。 以城市为例计算)49,,16,15(1 =i H i :`

)49,,16,15()

0(*)49,,16,15(111 ===i n b i H i i i (镇、乡类似)。

《中国统计年鉴》中还分别给出了2001年市、镇、乡的男女出生人口性别比

321,,c c c (女100计),据此可以分别计算出城市、镇、乡女孩的出生率)

3,2,1(100=+=

i c c v i

i

i 。

由此就可以求出2001年处在第)49,,15( =i i 年龄段的每个女性平均生育女儿的人数:

11

)

49,,15()

0(3

32211 =?+?+?=

i n v H v H v H b i i i i i ,

由于总和生育率:

389

.1b S 49

15

i i ==∑= 经计算得到总和生育率小于1.8,误差很大,

我们对生育率进行修正:)1/)((1+-?=S S v x b i ,x 为总和生育率,考虑到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我们分别对x 取1.8,2,2.3,2.5,进行预测,当x 取1.8时,为现行生育政策下的人口预测,这同样能够解决第二问的问题,而x 取2,2.3,2.5是放宽生育政策时的总和生育率。

(3) 计算第i 年龄段的女性总存活率率)90,,2,1,0(+= i d i

记第)90,,2,1,0(+= i i 年龄段的女性的死亡率为i d 。附件2中分别给出了城市、镇、乡处在第)90,,2,1,0(+= i i 年龄段的女性死亡率)90,,2,1,0(,,321+= i d d d i i i ,则处在第i 年龄段的女性总死亡率)90,,2,1,0(+= i d i 为:

)

90,,2,1,0()0()

0()0()0(332211+=?+?+?=

i n n b n b n d d i i i i i i i i ,

于是总存活率为:i i d s -=1见附录4。用EXCEL 对计算出来的数据进行整理,然后运用MATLAB 软件进行编程(见附录四),计算出Leslie 矩阵,于是可以用上面(12)式

)0()(n L t n t =进行预测,编程预测结果见附录五。

下面几幅图是在总和生育率不同的预测结果上的各年龄段人口的拟合图:

总和生育率为1.8时拟合图

总和生育率为2时拟合图

12

总和生育率为2.3时拟合图

13

总和生育率为2.5时拟合图

图中data1,data2,data3,data4,data5分别代表总人口数,0-14岁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数,60及60岁以上人口数。从图中可以看得出在当前的生育政策下,人口老龄化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是水平最高的,并且在2010到2040年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40年左右达到最大,此后开始下降。在其他数总和生育率下,随总和生育率的增大,总人口的最大值不断增大,且达到最大值的时间随之延后,但老龄人口几乎不受其影响,影响较大的是0-14岁人口和15-64岁人口。由实际情况来看,若放开生一胎,又同时有相应计划生育政策,则总和生育率取2.3较为合理。在此生育水平下,总人口最大为16.7亿左右,在2044年左右达到。

问题四

引用“人口红利”的概念。“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我们通过预测的数据,分析未来人口的“人口红利”和抚养率的变化趋势。为了便于分析退休年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构建15~65和15~60岁两个年龄段的模型来加以比较。

14

抚养率:社会非劳动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重,代表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的生活负担。

假定抚养率与社会劳动人口满足线性约束,则理论模型设定为:

分别代表60岁以前退休和65岁以前退休的情况。其中:y代表抚养率;x代表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其中以10~60岁的人数代表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以前的劳动人口;以10~65岁的人数代表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以后的劳动人口。)(一)60岁以前退休模型

整理好数据后,通过EVIEWS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处理,得到以下结果

:

由上表可见,模型的2R=0.997154,可决系数很高。同时F检验值显著,则原假设正确。故该模型是

:

2

R=0.997154, t=(-116.9008) (153.0387)

该模型的拟合曲线如下:

15

(二)65岁以前退休的模型

模型的2R=0.996486,可决系数也很高。同时F检验显著,则原假设成立。该模型是:

2

R=0.996486,t=(-105.1680) (144.5246)

16

该模型的拟合曲线如下:

该模型只能说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不能比较出两个模型之间的优劣程度,对此在EXCEL中画出曲线图,如图,来比较延迟退休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在延长了退休年龄后。15~65岁年龄段的人口比重比你15~60岁年龄段的人口比重要大一些,但他们的发展趋势是相同的。这是由人口的增长规律所决定的,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再延长了退休年龄后,15~60岁年龄段的人口抚养比要比15~65岁年龄段的人口抚养比大很多,且成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可以充分的说明延长退休年龄,对减轻人民生活负担,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问题五

在马尔萨斯以来关于人口与经济增长问题的相关人口经济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的基

17

础上,提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过高的生育率和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利的,但是中低水平生育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却是复杂的和不确定的。80年代以来,低生育率在部分欧洲和亚洲国家和地区蔓延,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人口的担忧。中国人口态势和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的严峻挑战,如何较好的调整中国的生育模式,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经济增长涵义

传统的表述: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实际核算方法,就是用所说的GDP或者GNP(即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国民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量来表示,而实际上我们所研究的经济增长是长期的宏观问题。其内涵不仅仅局限于增量,而且必须涵盖一定时段的涵义。因此,经济增长不应该被简单地归结为一个增量结果,而应该更广泛地被理解为一个存在增量结果的长期持续增长。

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直接因素:指资源投入数量和资源使用效率。

间接因素:指影响资源投入数量和资源使用效率的各种因素。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只考虑劳动力和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避免的这种简单的理论不适合考察经济的长期发展情况,将各个因素细化后还要考虑资源使用率、人口结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制度因素等对其影响程度。而这也是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所面对的问题。

三、经济增长方式及其模型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不同的增长方式会带来不同的增长结果。

(一)外延(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由增长因素数量增加产生的增长;

(二)内含(集约)型增长方式:主要由资源使用效率提高而引起的增长。

通过以上所建立的模型,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发展现在正在从外延(粗放)型增长方式向内含(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这说明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效是很显著的。但在发展的背后,我们要思考存在的问题,尽早的想好应对未来危机的策略。

四、中国的人口结构和发展趋势

中国长期受人口压力的困扰,所以对于人口增长问题,始终是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增长率的下降,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出现“招工难”或“民工荒”以及针对“人口红利”和“刘易斯拐点”等问题讨论的展开,对放宽生育控制政策的呼声有所加强。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认为,如果放宽生育控制,中国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就不能实现;有人认为,生育控制政策非但不能放宽,还要进一步强化,因为只有这样中国经济才能更快增长,今后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才能更容易解决。这些想法的背后,是对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的不同认识。我们试图结合上面模型的结果分析中国人口的未来结构和发展趋势。

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转向低出生率、人口老龄化和低死亡率的阶段,以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中国的“人口红利”将会消失,而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未来的抚养率必然会。如果不改变生育模式,那么只有在中国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是,才能横好的解

18

决这个问题。但是又会带来人口负增长率的问题。下面是我们通过所建立的模型,预测的在不同生育模式下中国未来的人口结构:

数据说明:

Data1:总人口数

Data2:0~14岁人口

Data3:15~64岁人口

Data4:65岁以上人口

Data5:60岁以上人口

模式:2.5

19

模式:2

模式:1.8

20

dy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现状(整理)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中国经济“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 1、辽宁中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1 2 、陕西关中地区。重点考虑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是接纳东部地区纺织工业向西转移的理想地区。 1 3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该区为开发新疆石油资源提供钻采设备,在接纳东部地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向西转移等方面有重要地位。 1 4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是东部地区石油加工、轻纺工业向西转移的重要接收基地。 1 5 、攀西—六盘水冶金、能源、化工基地。主要发展能源、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化肥工业。 1 6 、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主要开发水电,发展磷肥、炼铝工业。

老龄化来袭模型-经济与人口结构

数学建模训练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马维新 2. 钟也磐 3. 成博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日期: 2012年 08 月 19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数学建模训练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人口结构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人口结构、退休政策、生育制度做了一定分析,合理预测我国人口发展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问题一,我们确定了六个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和六个因素下的十二个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找出十二个指标和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并根据关联程度的大小对十二个指标和人口结构中的城镇化率、性别比例、老龄化程度、受教育程度做了排序: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劳动力因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制度因素、受教育程度>老龄化程度 城镇化率>性别比 问题二,我们分别用logistic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人口结构进行了预测,利用熵权法对两个预测结果进行加权,得到最终预测结果。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他们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在为经济发展的生产增长和转变过程提供重要的投入。鉴于这种双重角色,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便不再简单。自二战以后,由于资本主义面临严峻的挑战,新独立国家的人口迅速膨胀和经济长期落后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目光。 许多理论表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有负相关关系。1956年,纳尔逊在他的“欠发达国家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中提出收入的增加会导致人口增长率的提高,并且一旦人口的增长超过收入的增长,人均收入便会下降并必然导致陷入一个低水平均衡陷阱。同年,赫茨勒出版了《世界人口的危机》。在该书中,他认为人口增长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尤其对于那些现代化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不发达和人口压力是并存的。寇尔和胡佛在1958年的研究分析了人口增长对人均收入的影响,也认为人口的迅速增长对经济发展有严重的负效应。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一些机构报告也认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但是,相当多的学者不同意上述的观点,他们更多地强调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凯恩斯认为人口增长从上升到下降或静止的转变,将给经济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库兹涅茨在1966年继续总结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好处:刺激需求和投资、促进发明和技术改进、利于形成规模经济等。伊斯特林在库兹涅茨周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人口、劳动力和经济增长长波理论。19世纪70年代后期,博塞鲁普提出“人口推力假说”,认为人口压力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和传播,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西蒙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最为系统的理论研究,他认为,从长远来看,人口适度增长则比不增长和增长过快都更有好处。 除了上述两派学者的截然不同的观点之外,还有许多学者更多地强调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复杂性。比如坎南的适度人口论、库兹涅茨关于人口变量和经济变量之间的直接的因果关系可能相当有限的观点。另外,美国人口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提出:在多数发展中国家,较慢的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要对此做出严格的定量评估却十分困难,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纵观经济学家们有关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不难发现,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对于经济发展的过程来说,具有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那么,如何来区分人口增长到底是促进还是阻碍经济的发展呢?首先,需要对人口增长的速度作以界定。人口增长的增长速度,宽泛意义上而言,可分为过度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和适度增长。不同的增长速度与模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虽然由于人们对人口与经济关系之间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人文背景又无法一概而论,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 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发布时间:2011-10-26信息来源:世纪经济报道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 2009年,这是个标志性的年份。 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前所未有地陆续出台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被选中的地区,担当起其新一轮改革探路者[17.01 1.01% 股吧研报]的角色。 其背后,是十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演进。 站在“十一五”与“十二五”的交接点,作为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的负责人,范恒山更显忙碌,从各地调研到工作会议,与范的约访,几度被迫推迟。 新时期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哪里?下阶段区域工作的重点领域是什么?这十年间区域发展思路的变化有哪些?范恒山对本报记者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范恒山指出,虽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趋于缩小,但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缩小区域差距的难度不断增大;以行政区为板块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地区间的无序开发与恶性竞争仍然存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我们将坚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这个主要目标,把缩小区域间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民群众所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作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切实巩固区域发展相对差距缩小的良好局面。”范恒山说。 而“十二五”期间,我国区域发展要在五个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一是形成主体功能区,二是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三是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五是建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架构。 东中西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1世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拉开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大幕,这十年间的区域均衡取得哪些进展? 范恒山:首先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增长格局发生重大转变。长期以来,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东部。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随着针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区域政策力度的强化,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东部的格局得到了扭转。

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摘要:人口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人多力量大”思想影响下,建国初期我国产生了一波婴儿潮,如今已经步入老年。加之20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的影响,目前我国人口结构已经由人口红利转向人口负债,劳动力逐渐减少,而退休人口逐渐增多。在这一背景下,经济发展政策必须审时度势,根据人口结构特点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最终实现人口与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口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 众所周知,人口(劳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在相关经济学理论中也提出“人口与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例如,亚当?斯密、马歇尔、凯恩斯等学者都提出了人口增长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因此二战结束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但是人口并非越多越好,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临界点。人口结构的变迁对经济发展也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正在加速显现。 1我国人口结构特点与变化测度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凸显,近年来关于人口结构与经济的研究成为热点。尤其是2012年我国劳动适龄人口的绝对数量首次下降后,人口红利的消失与老龄化社会的加剧,社会背负着一定的包袱。但近年来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产业形态逐步转型升级的时期,正由投资、出口主导型经济向消费、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人口结构作为影响经济转型升级是否成功的重要变量,研究人口结构特点、预测其变化趋势,对于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人口结构特点。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一个国家所有人口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结构、性别结构、地域结构等,其中最重要的即是年龄结构。人口结构特点能够准确反映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和变化趋势,甚至可以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首先在人口年龄结构上,1983年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遏制了人口的爆炸式增长。经过30多年的努力,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生育质量和平均寿命有效提升,但是也面临着老年人口比重增加的困境。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为1.5亿,占总人口比为10.8%。世卫组织将“老龄化社会”定义为65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基本的索洛模型中,我们发现,资本积累本身并不能解释持续的经济增长,高储蓄率仅仅引起经济暂时的高增长,但经济最终要达到资本与产出不变的稳定水平。为此,我们才把索洛模型扩展到另一个引起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到国家民生的一个大问题。在索洛模型中,我们推导出:在稳定状态下,投资有两个目的,一些投资用于代替折旧的资本,而另一些投资为新增加人口提供稳定状态的资本量。这就解释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在人口增长的稳定状态中,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是不变的。但是,由于工人数量以一定增长比率增长,所以总资本和总产出也必定以这一速度增长。 然而,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经常是递增的,这就减少了稳定状态下的资本存量,然而这显然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这样的话,人口的过度增长恰恰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我国就是一个正面的例子。我国自1978年以来,由于成功地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卓有成效地将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有力地控制了人口增长的速度。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不断降低,人口总量也趋于平缓。我国整体经济总量也在不断向上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在其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再让我们放眼全球,由于全球人口自1984年以来的过度增长,自然保护区开始受到威胁,森林开始大面积退化,大量的海洋渔业资源枯竭。这些现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十分消极的。有关数据显示,在人口增长最慢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收入增长最快,包括:台湾,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然而,这就出现了另一个引起争议的问题。一味的控制人口增长,甚至达到人口的零增长或负增长,这样的情况对经济增长来说是不是消极的呢? 日本在五六十年代因人口增长减缓儿在经济上获益,到了八九十年代却因人口增长减缓儿导致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社会负担逐渐加重,劳动力的成本不断增加,从而拖累了经济发展,是日本逐渐失去了往昔的发展优势。日本如今因人口老化严重,经济发展裹足不前,日本因为在五十年代不曾预见五十年后的情景儿面临人口问题,我国稍有不慎也会重蹈覆辙。想到这个问题,我们不禁会想:我们在今后是不是还能保证这样高的经济增长呢? 中国在过去10年保持了每年双位数的经济增长,作为新兴市场,其中一个重要的经济长期增长因素是中年人比例较高,提供内需,也提供大量的生产力。不过,政府公布的一系列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或许暗示了中国依靠年轻动力来提升经济在未来并不容易。 中国国家统计局于4月末发布人口普查数据,现时中国人口为13.39亿,10年间增加7,390万,即年平均增长仅为0.57%,这个平均年增率数字相比1990至2000年间的1.07%大幅缩减。这显示了中央政府实行的“一孩政策”发挥作用,过往的人口过快增长势头持续得到控制。在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更表示,中国未来人口增长将会继续下降,并预期在2032年前后会达到人口零增长的地步。 在整个人口普查的数据当中,对经济最富意义及启示性的莫过于中国的老年化程度。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份的人口年岁分布为:0至14岁人口16.60%;15至59岁人口70.14%;60岁及以上人口13.26%,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8.87%。与第上一次人口普查相比,0至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29%,而60岁及以上年龄的人口比重则上升了2.93%。这一升一降的情况凸显出中国将于未来10年出现日益恶化的人口老年化问题。 老龄化会带来年轻劳工的缺乏,现时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仍然需要大量劳力作为支撑,尤其当固定投资占GDP近7成的情况下。另外,社会保险这个困扰全世界的问题,在中国这个老龄化社会中尤其明显。在现今社会,中年人远多于老年人,政府可以承担的起社会养老保

中国区域经济的布局问题

内容摘要:中国的经济地理特征和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决定区域经济格局的基本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产业非均衡,转变为区域非均衡模式。由于人口流动因素的存在,区域不平衡格局还会进一步扩大。正确的战略选择,不是逆自然趋势而动,而是在淡水丰富的东部地区按照都市圈(带)的设想来推进城市化。因此,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上负有重要的协调、规划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关键词:经济地理非均衡人口流动城市化 研究区域经济布局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中国经济地理的整体特征,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明确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该阶段所具有的产业发展特点。第三是找出经济发展与各个地区经济地理优势之间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防止短期利益行为导致国家整体发展上的长期失衡。而要做到这一点,只靠地方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中央政府必须承担起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一、中国经济地理的总体特征 中国的面积与美国或欧洲差不多大,但可耕地面积只有人家的一半。其原因是中国拥有世界上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它决定了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一江春水向东流”;它将东亚季风的作用限制于中国东部地区,导致了夏季雨热集中,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其北侧(河西走廊)则形成了常年的西风带,使得西北地区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造就了其东侧的黄土高原。工业化以来,尽管人类拥有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却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淡水资源的多少,依然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和产业发展规模的决定因素。 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中心逐渐向南迁移。其根本原因,是北方的降水量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作物产量,从而限制了北部中国的人口规模。青藏高原和西部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则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长期限制在极低的数量级上。明清以后,由于美洲高产作物(玉米、薯类)的引入,中国东部的人口迅速增加,很快超过了国土的承载力。辽宁曾经是一个森林密集,水草丰富的地区。清朝开禁以后,大量中原移民流入东北,至今不过一百多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产业的发展,目前辽宁已经是河川断流,风沙遍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十分困难。 本文之所以一开始要扯这么远,是因为历史上我们许多搞规划的同志无视以上这些基本常识。以至于一搞三线建设,就敢在缺煤少矿、氧气稀薄的西宁搞什么“五七”钢厂;一说开发西部,就踌躇满志地要把新疆变成中国的加里福尼亚;一提南水北调,就想引雅鲁藏布江之水把河西走廊变成鱼米之乡。在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即使违反经济地理常识,很多建设规划短期内都能够“大见成效”,但长远代价却留给了子孙后代。由于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已经没有多少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供挥霍了。 二、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 经过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两个阶段的持续努力,中国经济目前已经越过了罗斯托所说的工业化“起飞”阶段,进入了所谓“向成熟推进”的发展阶段。如果国际上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不发生逆转,国内改革开放的政策得以继续保持,这一发展阶段将至少持续到本世纪的中叶。在这5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农业产值将下降到gdp的10%左右,农村人口将下降到全部人口的1/3左右。由于出口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制造业的产值不会明显低于服务业的产值,并且继续扮演着着经济增长领头羊的角色。新增就业的产业分

人口结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结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人口问题一直受到关注。人口以其过快的增长,巨大的基数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进入新的时期,我们面临着实现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人口态势也已经终结了以人口快速增长为主要标志的阶段,呈现诸多新的特点,其中,人口结构的突出性问题受到我们的关注。因此,找到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国情,发展经济。 历史上对人口结构(人口因素,生育率等)和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的思考始于斯密,他指出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是增进人类福祉的关键因素,还指出经济增长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于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专业化和分工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基础,而贸易则是专业化进一步演进的前提。斯密并没有清晰得给出经济增长的产生机制,而且在斯密的模型中,也没有明确地设计经济增长是如何与人口因素发生联系的。 发端于此的大量经济研究普遍发现了经济变量,诸如人均收入、工资率等与生育率的重要联系。自古典经济学诞生以来,人们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的大概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马尔萨斯模型到新古典增长模型。虽然明确提出了人口因素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却由于经济学理论尚未成熟,而未能阐明两者相互作用的机理。第二阶段,也就是索洛-斯旺模型和拉姆齐模型所描述的,人口增长率虽然影响经济的稳态增长水平,但人口增长率是经济系统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因此,也未能明确说明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第三阶段,在增长模型中经济发展也影响家庭生育率的选择,也就是说,生育率等人口因素是生于经济系统的,并以此为新增长理论构建了微观基础。 在这里我们所指的人口结构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通过人口结构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大体的社会和经济状况,然而当论及这一问题,年龄是最重要的因素。于是我们将人口结构的划分标准定为年龄。而在一定时间内影响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的因素有多个: 一、国家的生育政策。我国自建国后的生育政策大概可以分为这样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这一时期中,人口快速增长,并且国家并没有任何管制或者限制人口数量的政策出现。 第二阶段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快速的增长受到了最高层领导的关注,一场没有任何理论争议的“人口革命”——计划生育实践轰轰烈烈地在中国大地上展开。 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理论依据的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在2001年,国家已经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一国的生育政策是对人口结构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人口出生率政策控制上,不同时期的人口出生率不同,由此也改变了后来几十年的人口结构。 二、民众的生育观念。民众的生育观念对人口结构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 (一)民众对新生人口性别的偏好。中国自古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而在今天这一思想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 (二)是民众受一些突发性的因素影响,造成突然性的大规模人口爆发等改变人口结构。如2000年的“千禧宝宝”潮和2007年的“金猪宝宝”潮,这样的人口潮使得在这一阶段出生的人口呈波峰状爆发。

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

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 [内容摘要]:我国自19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以来,有效地保障了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成果。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们需要考虑使人口保持一个适度的发展,以期继续长期稳定地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人口经济计划生育适度发展人口负担系数人口红利 一、前言 人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自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以来,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于为国民经济长久稳定的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迅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个教训值得深刻记取。因此当前我们有必要对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作探讨,为的是合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如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能不能坚持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安全,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的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二、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以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的成果 由于人们对人口与经济关系之间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人文背景又无法一概而论。因此对人口增长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及作用幅度与方向上还没有达成共识。 但是,在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方面,全球基本上已经形成共识,这里可以用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我国自1978年以来,由于成功地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国策,已经卓有成效地将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有力的控制了人口增长的速度。从以下两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增不断降低,人口总量的增长也趋于平缓。 同一时期我国整体经济总量在存量和增量上的变化则是不断向上发展,这应该说计划生育政策在其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人口适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发达国家人口缓

新中国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探索

新中国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探索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布格局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的演化:“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是中央政府政策、各地区位优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况 (一)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这段时期,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二)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率先成立了

经济增长与人口的关系

当代经济与人口的关系 世界人口倍增时间不断缩短。统计数据表明,公元初期世界人口数为2~3亿,到1492年为5亿,2005年12月19日突破65亿,预计将在2012到2013年间突破70亿。虽然世界总人口不断增加,但是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人口年龄结构发生改变,总人口中年轻人比下降,老年人数目增多。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从1955年的29岁提高到当前的66岁,而且以后还会更家延长。人口快速增长中的城市化趋势。人口问题在经济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果说过去关于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重点,在于分析探讨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那么现在则越来越多地关注低生育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人口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发展问题,人口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经济增长,另一个目标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人口合理分布、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好保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 迄今为止,人们对人口与经济关系之间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对人口增长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及作用幅度与方向)还没有达成共识。关于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马尔萨斯派和反马尔萨斯派。即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有利还是有害。 一、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有害方面 马尔萨斯派的主要观点是,人口增长会导致劳动生产率降低,生态环境退化,社会总储蓄减少(投资率下降),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尽管技术进步可以加速经济增长,但是,如果人口无限制地增长下去,那么,技术进步的步伐将最终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从长期的观点看,人口增长阻碍经济的增长。 将世界各国按人口生育率从高向低排列,可以发现高生育率国家都是贫穷国家,但是中低水平生育率的国家却有不同的收入水平。由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过高的生育率和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再高的国民生产总值除以庞大的人口数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不会很高。其次,在环境方面,人口的快速增长扩大了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压力。尤其是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其价格不段上涨,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在粮食方面,现有的耕地不能满足人类越来越多的粮食和农产品需求。最后随着各国人口加速老龄化的趋势日益严重,老年人口的病残率上升,社会养老和医疗的压力加大。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储备不足,支付越来越

(完整版)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影响分析毕业设计

南京邮电大学 毕业论文 题目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 析 专业统计实务 学生姓名孙学涛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黄犚 指导单位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孙学涛 日期:年月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问题与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分配间的关系日趋明显。中国作为拥有者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国家的行列,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结构的不健康正默默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因此,依据目前中国人口结构的现状分析人口结构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会很有意义。 本文主要运用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的相关数据资料和有关参考文献,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对搜集的数据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人口结构变化对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加以处理、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环境 1.2选题的目的 1.3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变量分析 2.1人口结构的概念 2.2人口结构变化的变量分析 2.2.1人口增长率变化情况分析 2.2.2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变化情况分析 2.3经济增长的变量分析 2.3.1人均GDP年增长率的数据分析 第三章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3.1建立分析模型 3.2参数估计 3.3模型统计检验 3.3.1拟合优度检验 3.3.2 F检验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徐元挺学号:200701100130 院系:法学院班级:07级法学3班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探讨了东北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提出了以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来推动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并就两城市之间的协同分工政策安排进行了阐述。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

我国人口现状与经济发展

计划生育教育 我国人口现状与经济发展 时间:2005.01.13 地点:会议室 备课:尹浩 课题:我国人口现状与经济发展 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确我国的人口形势与国情,领会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自觉响应国家和军队的计划 生育政策。 内容: 一、我国人口问题的回顾。 二、我国的人口现状。 三、我国人口现状带来的影响 时间:60分钟。 方法:理论讲解,课后讨论。 2001年12月2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主席令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从而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地位,其中第一条规定: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可见从党中央江主席已把人口问题放在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位置,也充分说明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最重要的基本国情;同时,由于未来几十年,人口总数还将持续增长,所以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丝毫不容乐观。

一、我国人口问题的回顾 (一)建国前:从奴隶社会到蒋家王朝,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动荡,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口随生产力逐步上升,没有明显的高峰及减少,在人与自然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较平衡的人口问题,因而未能提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更没有把人口的控制作为一项重要国策。 (二)建国后:计划生育经历了三起两落,形成了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1、1956年到1957年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面对此次高峰,党和政府提出要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专这们也积极献策,但由于“大跃进”在人口问题上“左”的思想影响,正确的主张不但没有得到积极支持,反而受到批判,因而计划生育刚起就落了。 2、来势更猛的1962年至1965年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好转,全国人口突破了7亿大关,再次引起了党和国家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国家成立了计划生育办公室,可是不到两年就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人口出生又处于无政府状态。 3、1966年到1971年,6年净增1亿2千多万元,形成了第三次生育高峰。70年代以后,党和国家深感人口盲目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亲自领导下,计划生育工作再次开展起来,但由于在人口问题上“左”的影响并没有认真清理,因而计划生育工作的声势还不够大,成效还不够明显。 4、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后,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正确人口政策,决定严格控制人口,

人口数量及结构预测模型

基于Leslie矩阵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探讨 摘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着我国发展的关键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人口问题也是我国的根本 问题,可是我国目前人口的发展却出现老龄化严重,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等不良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针对近几年的人口数据做出了一些简要的分析,特别是自从2002年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至今,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一定的降低,为了考虑其以后的人口发展情况,我们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下对未来人口数量和结构进行一定的预测,并评价其合理性。 从种群的方面出发,在种群的Leslie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将整个中国的年龄按阶段分成20组,通过Leslie矩阵建立起他们的相关关系,我们以最近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研究,通过控制5年内总生育率的倍数来控制每个夫妇所生孩子的个数,通过多次迭代求解,最终可得到:若我国严格采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即每个夫妇仅生一个孩子,则50年后我国的人口将为5亿左右,可见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严重。 为了提出新的政策,我们通过改变其倍数关系来改变其人口的结构,我们发现当生育率为原总和生育率的倍数为1.8左右,也即每个夫妇大约生2个孩子时,从人口数量来看,50年后我国的人数将在10亿左右;而从人口的结构来看,男女比例也接近于1,老少比也比较合适。所以,这应该是一个我们比较容易接受的结果。关于放宽二胎政策的时间,我们通过探索两个不同总和生育率的相关人口变化情况下,发现在2015年对计划生育进行改变,其改变的内容为:在控制人口数量为10亿情况下,在最近50年里,可以对二胎政策给予一定的放宽。 在模型的检验中,在现行总和生育率与原总和生育率的倍数为1.8时,我们通过增大或减小其值时,其效果都不是往老龄化方向发展就是往人口数量急剧上升的方向发展,所以,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扩大的趋势进一步加大,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有一些制度性因素,还有历史地理环境资源等因素,它们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不断分化的现状。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就业前景

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就业前景 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就业前景 一般认为,中国经济进展中最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就是相对价格较低的劳动力要素。丰富的人力资源来源于庞大的人口总量,因此21世纪中国经济的进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口转变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利用水平。 然而,由于信息的不完备和失真、以户籍制度为特征的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和转型时期 就业政策滞后效应等客观因素,中国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着大量的扭曲现象,人力资源利用水平和就业效率低下。此外,一方面中国总体人力本钱投资严峻不足,而另一方面在少数行业和局部地区却出现了“教育深化”的现象,造成稀缺资源的浪费。本文从人口转变的背景出发,对中国人力资源、劳动力供给状况及就业效率进行了简略分析,对未来如何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了探究性的思考。 一人口转变的历史与现状 1世界人口转变状况及其主要特征 发达国家(这里主要是指西欧各国以及主要由欧洲移民定居而逐渐形成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人口转变最早始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的西欧,但主要发生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70年代,即在上述各国先后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的过程之中完成。工业革命的浪潮有力地推动了西方各国改善营养状况,改进社会医疗卫生设施和相关条件,使历史上长期威胁人类社会的高死亡率显著下降,而出生率则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在某些时期内甚至得以提高。这样,原先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之间的自然平衡被打破,二者之间的“生死距差”(demographicgap)不断扩大,从而使这些国家由过去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增长率的人口变更的第一阶段,过渡到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日益加速的人口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转变的第二阶段早期。 1870年以后,欧洲各国中的生育决策发生了较大转变,生育率迅速下降。与此同时,死亡率继续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的生死距差逐渐缩小,西方各国进入了低出生率、继续下降的死亡率和逐渐减速的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转变第二阶段晚期。 人口变更第二阶段同第一阶段相比,是人口迅速增长的阶段,这一过程大约持续了150-200年右左。从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各国进入了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变更的第三阶段,基本实现了向现代人口均衡的转变。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曾经出现短暂的“婴儿潮”(babybooming)现象,但人口变更之总格局基本确定。进展中国家死亡率的普遍下降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除现代医药技术的引进和推销之外,战后国家的独立、社会经济的进步、教育的普及提高、生活的改善等对这些国家死亡率的降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出生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已经凸现的生死距差进一步扩大,人口规模急剧膨胀。 六、七十年代,进展中国家开始熟悉到人口膨胀的严峻性,并相继实施操纵人口的政策。从七十年代起,除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之外的大多数进展中国家的出生率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下降,陆续从五六十年代的高出生率、迅速下降的死亡率和急剧提高的增长率阶段,向以开始下降的出生率、继续下降的死亡率和逐渐减速的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变更第二阶段晚期转变。在此转变过程中,各国进展不一,办法各异。迄今为止,大部分进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尚未完成,现代人口变更新的均衡状态尚未确立。 2.建国以来中国人口变化及其特征 从1953年到1990年,中国人口总数由5.8亿增至11.6亿,年均增长1.81。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率相差甚大。从1953年到1964年,平均每年增长1.57,

人口模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人口模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王志一19920122203509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政策上也经历了计划生育和现在的单独二胎。那么人口与经济增长有什么关系呢,我国该实行什么样的人口政策才最有利于经济发展呢? 早在18世纪末期,马尔萨斯就提出了著名且饱受争议的“马尔萨斯人口论”。他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把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一切问题和灾难归结为人口过剩的结果。二战以后,美国学者皮尔逊和哈珀在《世界的饥饿》一书中,再次对人口和食物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述。他们认为人口增长快于食物供给,而耕地扩大和土地单位面积产量提高都不可能,因此人口增长将最终受食物供给能力的限制,从而提出唯一解决世界饥饿的办法只能是减少人口的观点。另外,美国学者福格特在他1949年发表的《生存之路》中,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土地的生产能力无限性做了否定的回答,并提出人类的“生存之路”在于控制人口和恢复资源。 但是马尔萨斯理论遭到众人反对。马克思认为过剩人口的存在是一种由历史决定的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决定是否把工人列入过剩人口范畴的是雇佣资料,而不是生活资料。”再者,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总是存在“人口过剩”的,原因不是由于食物不足,而是由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李嘉图认为人口增长的原因应该从资本和劳动需求的角度进行说明。资本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