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

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

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
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

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

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库恩、笛卡尔等。

笛卡儿(Rene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笛卡儿的父亲是布列塔尼地方议会的议员,同时也是地方法院的法官,笛卡儿在豪华的生活中无忧无虑地度过了童年。他幼年体弱多病,母亲病故后就一直由一位保姆照看。他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父亲见他颇有哲学家的气质,亲昵地称他为“小哲学家”。

父亲希望笛卡儿将来能够成为一名神学家,于是在笛卡儿八岁时,便将他送入拉弗莱什的耶稣会学校,接受古典教育。校方为照顾他的孱弱的身体,特许他可以不必受校规的约束,早晨不必到学校上课,可以在床上读书。因此,他从小养成了喜欢安静,善于思考的习惯。

笛卡儿1612年到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学,四年后获博士学位。1616年笛卡儿结束学业后,便背离家庭的职业传统,开始探索人生之路。他投笔从戎,想借机游历欧洲,开阔眼界。

这期间有几次经历对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次,笛卡儿在街上散步,偶然间看到了一张数学题悬赏的启事。两天后,笛卡儿竟然把那个问题解答出来了,引起了著名学者伊萨克·皮克曼的注意。皮克曼向笛卡儿介绍了数学的最新发展,给了他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

与皮克曼的交往,使笛卡儿对自己的数学和科学能力有了较充分的认识,他开始认真探寻是否存在一种类似于数学的、具有普遍使用性的方法,以期获取真正的知识。

据说,笛卡儿曾在一个晚上做了三个奇特的梦。第一个梦是,笛卡儿被风暴吹到一个风力吹不到的地方;第二个梦是他得到了打开自然宝库的钥匙;第三个梦是他开辟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道路。这三个奇特的梦增强了他创立新学说的信心。这一天是笛卡儿思想上的一个转折点,有些学者也把这一天定为解析几何的诞生日。

然而长期的军旅生活使笛卡儿感到疲惫,他于1621年回国,时值法国内乱,于是他去荷兰、瑞士、意大利等地旅行。1625年返回巴黎,1628年移居荷兰。

在荷兰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笛卡尔对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数学家梅森神父与欧洲主要学者保持密切联系。他的主要著作几乎都是在荷兰完成的。

1628年,笛卡尔写出《指导哲理之原则》,1634年完成了以哥白尼学说为基础的《论世界》。书中总结了他在哲学、数学和许多自然科学问题上的一些看法。1637年,笛卡儿用法文写成三篇论文《折光学》、《气象学》和《几何学》,并为此写了一篇序言《科学中正确运用理性和追求真理的方法论》,哲学史上简称为《方法论》,6月8日在莱顿匿名出版。1641年出版了《形而上学的沉思》,1644年又出版了《哲学原理》等重要著作。最著名的思想就是"我思故我在"。意思是:“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笛卡儿的怀疑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具体原理的怀疑,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的怀疑。从这个绝对的怀疑,笛卡儿要引导出不容置疑的哲学的原则。

笛卡尔的关于心灵哲学的思想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自我意识、心身关系、人与机器。

1、自我意识

笛卡尔的方法是以“怀疑”开路的。他的形而上学的沉思的“第一沉思”就是普遍的怀疑。我在怀疑,这也是在说,我在思想。既然肯定我在思想,那么就必须也肯定我的存在。在他看来,“我思”必然依附一个主体,那就是我。因此,我是存在的。既然我是存在的,那就必

然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就具有广延的属性,属性又依附一定的实体,因而就推出了“物质实体”。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和本性就是思想。“思”就是以属性而存在的,和上面一样又推出了“心灵实体”。

2、心身关系

上面已经说了,笛卡尔的“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是从属性“广延”和“思”中推出来的。他认为,“广延”和“思”无论从哪个层面上来看都不可能还原为对方,因此,它们具有不可还原性,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具有绝对的区别,进而,他就提出了心身二元论的思想。

3、人和机器

笛卡尔是“人和机器说”的坚决反对者。他认为人不是机器,动物才是机器,因为人和动物的身体是物质的不同形态,所以它们也服从物质的普遍规律。他同意将动物和人的肉体看作机器。但是,一旦超出了肉体和物质的范围,进入意识和精神的层面,就不能将动物和人同等对待。

批判主义代表人物

批判主义代表人物有:罗素、

伯特兰·罗素Russell, Bertrand Arthur William(Third Earl Russell) ,1872-1970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也是本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生于英国威尔士莫矛斯郡特雷莱克一个贵族世家。父母是思想激进的自由主义者,积极参加社会革命活动。祖父罗素伯爵是辉格党(自由党前身)著名政治家,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曾两次出任首相。罗素年幼时,父母相继去世,他是在祖母照管和教育下长大的。家庭的自由主义传统和祖母的独立不羁的性格对罗素思想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罗素的童年很孤寂,他经常在家中荒凉失修的大花园里独自散步冥思,是大自然、书本和数学把他从孤独和绝望中拯救出来,特别是对数学的迷恋,成为他的主要兴趣。罗素一生兼有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的双重身份,以追求真理和正义为终生职志。作为哲学家,他的思想大致经历了绝对唯心主义、逻辑原子论、新实在论、中立一无论等几个阶段。他的主要贡献首先是在数理逻辑方面,他由数理逻辑出发,建立起来的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使他成为现代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对真理的求索中,罗素从无门户之见,善于向各方面学习,善于自我省察,不断修改自己的观点。但他又从来不是关在书斋里不问世事的学者。从青年时代起,他一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追求并捍卫社会主义。 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著作:《论几何学的基础》(1897年)、《莱布尼茨的哲学》 (1900年) 、《数学原则》(1903年)、《数学原理》(3卷,与怀特海合著,1910年至1913年间完成)、《哲学问题》(1917年)、《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知识》(1914年)、《逻辑原子主义哲学》(1918至1919年)、《数理哲学导论》(1919年)、《心的分析》(1921年)、《物的分析》(1927年)、《对意义和真理的探究》(1940年)、《西方哲学史》(1945年)、《人类的知识--其范围和界限》(1948年)、《我的哲学发展》(1959年)、《哲学大纲》(1927年)

历史主义

历史主义代表人物:康德

康德生平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康德出生于普鲁士东部城市哥尼斯堡,今天的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一个马鞍匠家庭,家人都是虔诚的新教徒;1740年进入哥尼斯堡大学攻读哲学,1745年由于家境贫寒,没完成硕士论文答辩,就毕业去一个乡间贵族家庭担任家庭教师四年;1755年康德重返哥尼斯堡大学,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任教41年之久,1770年康德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1786年升任哥尼斯堡大学校长;1797年辞去大学教职;1804年2月12日病逝。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期间先后当选为柏林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科恩科学院和意大利托斯卡那科学院院士。康德终生没有离开过哥尼斯堡。

康德的生活十分有规律,以至于当地的居民在他每天下午3点半散步经过时来对表。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康德很少受到疾病的折磨。不过康德是一个非常好交际的人,十分健谈,经常邀请客人与他共进晚餐。

康德并非书呆子,年轻时期甚至长于社交,尤其是颇得女性的青睐。康德一生未婚,这同当时的一些新派大师(如笛卡尔、霍布斯、莱布尼兹、洛克、休谟等人)惊人地一致。但也有几次有成家的意愿。终因考虑家庭的收入和支出而放弃。

康德传记作者古留加说“康德外表生活秩序井然,千篇一律,比起从事这种工作的其他人来,显得更为单调刻板。”

剑桥大学出版,库恩写的《康德传》,对于康德的生活细节有很多细致描绘,而最令人关注的便是1770年—1780年这一段。这十年中康德没有一部著作,一直到1781年,他才发表《纯粹理性批判》)———那部震惊世界的伟大作品。这部作品问世前,还有些趣闻故事。

康德当时(1770年3月)虽已是哥尼斯堡大学的正教授,但在一般人眼里,只不过是一个平庸之辈而已。连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也认为康德获得此教授头衔只因为他是这样一位普通教师和作者而变得黯然失色。因而在1770年———1780年期间,康德的学生克芳斯到柏林旅行时,偶然参加一些由教授们举行的园会,当他提到康德案头有一部肯定会让哲学家们焦躁不安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时,被教授们大大讥笑了

一番。

在发表《批判》前的这“沉默的十年里”,《康德传》以极为翔实的材料写道:当时康德的生活,除了日常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他的业余生活倒十分活跃。他不断被邀参加城里主要家庭的宴会和聚会。他常去拜访凯泽林克伯爵一家,“连续多年,毫不间断”。伯爵一家也很尊敬他,因为康德懂得“高贵的生活方式”,而且他每次都坐在贵宾席,正好在伯爵夫人身旁。

有一位地理学家兼天文学家伯努利1778年访问哥尼斯堡时写道:“我在伯爵家里和一位学者共进午餐,他是哥尼斯堡大学最伟大成员之一,受人尊敬的康德教授。这位著名教授在社交中是如此活泼有礼的人物。他拥有这样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以致让人很难想象他身上会有这样一颗深深探求的心灵。可他的眼睛和面容流露出一种大智大慧,这与达朗贝尔的相似之处确实引人注目。……康德先生已很久没有发表哲学著作了。而他保证他不久便会发表一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当然是指《批判》了。可当时,康德还对这本书的篇幅会有多长还没有概念呢。

跟当时十八世纪的习惯一样,康德午餐都到饭馆里去吃,而且很讲究美食佳肴。酒的选择对康德来说也很重要,早年中意于红酒,而晚年更喜爱白酒。他喜欢不慌不忙地悠然用餐,如果他喜欢某一道特别的菜,他会询问烹饪法以及它是如何预备的,也会随口评判一番。希佩尔后来开玩笑说:“迟早他会写成一部《烹饪术批判》。”

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们包括《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

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

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人类的范畴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他意识到,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而时间和空间在康德看来是两个先天特殊的概念。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指出,没有人可以相象一个存在于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世界中的物体,因此他强调没有时间与空间,经验就是不可能的,这两者先于一切经验。

此外康德也认为经验必需来自于心灵以外。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围的世界,但永远无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为知识的产生需要时间、空间与范畴三个要件。

康德曾经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把哲学问题归结为三个问题1、我能认识什么2、我应该做什么3、我可以期望什么后来又加上一个问题人是什么康德回答这些问题的出发点是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换句话说,人的本质特征是理性,或者理性是人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马克思怎么说呢?)

按康德的观点,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肉体的,从肉体的方面来说,人是动物,这个身

体是属于现象界,是属于现象界的,所谓现象界也是受制于自然规律的,他是不自由的,你饿了就得吃,这个肉体他需要生存就必须符合自然界的规律,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呢,人又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从精神性的存在来说呢,这是人的一个更本质的方面,就是“人文精神”在我看来包含三个元素,第一个就是人性,就是对人的尊重,可以用一个概念来说明它,就是人的尊严,强调人的尊严,第一点就是人性,或者说“人道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我觉得,当然最基本的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就把人看作是宇宙间的最高的价值。人比物重要,比东西重要,同时呢也是人和神相比较,因为实际上这个和中世纪的神学是一种对抗是吧。尊重人的价值,它具体表现在肯定人在这个尘世间的幸福,这是一个方面。人生的价值应该在这个世界上实现,不能推到无限遥远的未来,人有权追求自己的幸福。这是一点。

,人是比动物更高级的东西,更高级的一种存在,那么人的尊严就在于人世中精神性的存在,我觉得“人道主义”实际上更强调的是这一点。而且尊严高于幸福。这是“人文精神”的一个很重要的一点,

康德说人是目的,人是目的是康德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说人是目的实际上是指,就是他的精神性的存在,这样一个人是目的,你不能把这样一个人,就是本质的人作为一个手段。那么什么情况下当手段,如果说你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你完全不要你的尊严了,你完全就不要你的人格了,那个时候你实际上是把你的精神性的存在的那个,就是你更本质的那一面,当做满足你那个物质性的,就是比较现象的那一面,就是肉体的那一面,满足那个欲望的一种手段了,一个人如果说为了物质的利益,而不要人格,他实际上就是把自己当手段了。

我自己觉得,我觉得我们中国的文化里面,特别缺的一点就是人的尊严这个观念,人的尊严这个观念。前一段经常讨论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最缺乏什么,普遍的一个认为是认为我们现在中国人最缺的是诚信。

诚信的基础在于人的尊严。那么诚信、信任这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缺呢,我觉得你要追究它的根源的话,恐怕就要从中国文化里面缺少“人的尊严”这个观念

一百年以前,严复就提过这个问题,说中国人办公司,公司是个好东西,但是传到中国以后就变味了,两个人办公司也是互相欺骗,因为没有规则,诚信这个东西实际上是以人的尊严为基础的,而中国文化中我觉得缺这个东西,我觉得特别要树立这个东西。那么这是“人道主义”的一个含义了,如果再深的推下去的话,这个还有很多内容了,譬如说那个人的尊严,对人的尊重应该落实到对每个个人的尊重,这就是个人主义,我们以前对个人主义的概念,老觉得是个贬义词,实际上应该说“个人主义”也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你尊重人你就要落实到每一个个人,尊重人就要落实到每一个个人,“个人主义”本来的含义是什么,就是把每一个个人都看作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一个生命体,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不可替代的价值。所以每一个个人都有权利也有责任,在他活着的这一辈子里面实现他自己的价值,这是个人主义本来的含义,它并不是指那种自私自利,那种损公利私之类的东西。

实际上所有的西方政治哲学的其它的原则都从这儿推出来的,既然每一个个人的自由都是不能侵犯的,那么你也不能侵犯他人的自由,所有他人的自由对你的自由又是个限制,那么这里面就需要有一种规则来规定,什么样的行为构成了侵犯,实际上自由必然是规则下的自由,而这个规则它的根本的含义就是不能侵犯别人的自由,专门是来管那些要侵犯别人自由的那种行为的,那是规则。实际上法律又是从规则来的,政府之所以有必要存在,就是为了执行这个法律、维护这个法律,而它最后的目的还是为了保护个人自由,所以它这一套政治哲学,实际上我觉得都是建立在这么一个根本的概念上,就是个人自由。而个人自由又是对人的尊

重来的,所以我就觉得西方的思想里面,思想传统里面包括“人道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它们都是有紧密的联系的。这是一个含义,就是人性,我就简单讲这么多。

按照康德,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因而他同时是两个世界的成员,受到两种法则的影响。作为自然存在物,人受制于必然的自然法则,因而没有自由。作为有理性者,他虽不必然但却应该遵守理性法则而行动,在此领域他出于自身的内在必然性而行动,自己立法自己遵守,因而是自由的。这就意味着,人居于两个世界“之间”:他是自然的一分子,但不完全是自然存在;他是有理性的,但也不完全是理性世界的成员。

那么康德的历史哲学是怎么回事呢?

康德尽管曾是赫德尔的老师,但是他的历史观却受其学生的影响。在赫德尔的《人类历史哲学观念》第一卷于1784年春出版后,康德即阅读了它。虽然,他对书中的许多观点持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却激发他去思考了书中提出的问题。他思考的结果就是1784年11月发表的《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第二年又发表了《评赫德尔〈人类历史哲学观念〉》一文。康德的历史观是启蒙运动观点和浪漫主义观点的结合。

历史并不是康德的强项;他自己也承认,

他并不能胜任撰写一部普遍的世界历史的重任。但是,正如柯林武德(r. g. collingwood)所说,虽然"历史研究并不是康德的一个主要兴趣,但是他有挑拣出哲学探

讨的线索的超人本领。即使在他所知甚少的一个题目上,也能使他发挥出来像在伏尔泰、卢梭和赫德尔这样的作家身上所发现的哪些思想路线,并写出一些新的有价值的东西"。

康德这些思想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它既论证了启蒙运动或自由主义理想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又因对非理性因素的颂扬而为浪漫主义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康德认为,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大自然给人类提出的最高也是最困难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这种社会,不仅在国家内部有一个完美的即完全正义的公民宪法,而且在国与国之间,也有一个各民族联盟的类似公民宪法的共同约定和立法。这种世界公民状态,是大自然得以在人类身上充分发展其全部秉赋的唯一状态。它是大自然的一项隐蔽计划,也是一个遥远的千年福王国。这个千年福王国,实际上就是启蒙运动的永恒正义的理想王国。不同的是,启蒙运动试图通过理性的启蒙,断然和过去的蒙昧决裂,即刻实现这种千年王国;而康德则看到,这个王国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蒙昧”的非理性的冲动,它实际上是人的社会性和非社会、理性和非理性矛盾对抗的自然产物,而且它的真正实现还在遥远的将来。

大自然使人类理性发展的手段并不是理性本身,而是人类在社会中的对抗性,即人的社会化倾向和单独化(孤立化)倾向的对抗。这种对抗,特别是人的非社会性或非理性因素,如权力欲、贪婪心、虚荣心等,在人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关键的作用。

论实证主义

论实证主义 所谓实证主义主要是指“社会学研究者或社会科学家盲目模仿自然科学家的方法和语言,用自然实体、自然因素和自然规律来解释人类社会的思潮”。它最早由法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提出。实证主义是资产阶级哲学思想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早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实证主义就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而且成为资产阶级哲学中最经久和最稳定的学说。 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圣西门的学生兼秘书孔德。孔德不仅建立了实证哲学体系,而且致力于将实证的科学精神贯彻到一切知识领域之中。他主张把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诸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认为只有将实证精神贯彻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才能为社会改造和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证主义的推动下,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也开始引入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是一种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的西方哲学流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证主义面临了危机与挑战,但作为现代科学哲学中形成最早持续最久的一个学派,它在整个现代科学哲学中还起到了一个参照标准的作用,“众多其他的科学哲学流派大都是为弥补实证主义之不足或批判其理论上的谬误而发展起来的”。实证主义作为孔德对当时社会现状呈现的“非理性”、“精神”和“智能”败坏批判的产物,其宣扬的科学精神,至今影响仍很深远。孔德实证主义认为,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根据,以可以观察和实验的事实及知识为内容,摒弃神学和思辨形而上学的绝对的、终极的,然而却无法证明的抽象本质。简言之,就是以实证的知识来代替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思辨概念。 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实证主义不仅对哲学而且对整个社会科学均发生了深刻影响,孔德所创立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其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西方社会学的主流。 在方法论上,实证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崇尚客观、精确、量化,崇尚机械性预设、彻底的论证,认为自然科学方法是唯一科学的方法,因而自然科学方法应被广泛应用于哲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切研究领域。任何学科要想真正成为科学,就必须运用实验——归纳这种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来探寻事实间的因果关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实证主义;二是科学主义。首先,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是一种很强的实证主义的科学观。这种实证主义主要体现在其根本原则,即“经验证实原则”之中。这个原则规定:知识必须依据经验。任何命题只有表述为经验并能够被经验所证实或证伪才有意义。“逻辑性”和“彻底经验论”是逻辑实证论区别于传统的实证论的关键点,也是逻辑实证论的实证性比一般实证论更强、更为严格的地方。 (1)在关于科学理论的结构或基础的问题上,强调科学知识存在着一个惟一确定的、可靠的基础。逻辑实证主义者提出了基础主义的科学结构理论。每个理论都具有自己概念的和经验的基础而孤立存在,理论之间的惟一关系是由中立的观察语言所提供的”[5]。 (2)在关于科学的方法和目标的问题上,强调存在着超越历史和科学内容的惟一可靠的方法和惟一确定的目标。与基础主义的科学结构理论相适应,逻辑实证主义将归纳法看作是科学的惟一可靠的方法。 (3)在关于科学进步的问题上,预设了一种“中国套箱式”的直线累积发展模式,在他们那里,科学完全成了一项累积性的事业。科学进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真的经验命题”的积累、扩大或归并的过程。 由此可见,无论是关于科学理论的结构或基础,还是关于科学的方法、目标和发展模式,逻辑实证主义者都作了不折不扣的实证主义的理解。 其次,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也是一种很强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这种科学主义的特征是,十分突出地强调科学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他们不仅完全用逻辑的、实证的观点来审视科学,而且也完全用逻辑的、实证的观点来审

视整个文化。于是,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看来,自然科学不仅是惟一种类的科学,而且也是在认识上惟一有意义的文化。具体说来,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有以下几个要点: (1)强调真正的科学知识只有一种,那就是自然科学。除此以外,并不存在其他种类的科学。 (2)强调科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着一条截然分明的界线,可将经验证实原则作为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构建“科学的哲学”,拒斥形而上学。 哲学只不过是科学的逻辑,其任务是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科学,对科学作逻辑分析,或者说,对科学的语言系统作句法分析。 这样一来,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似乎提供给我们一幅关于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截然区分的清晰画面,并且告诫人们:科学世界在认识上是有意义的世界,而人文世界在认识上是无意义的世界。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这样一种观点,即用自然科学家的眼光来理解和审视科学、哲学及其科学与其他文化的区别。这种观点虽然有很大的片面性,但是,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即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尤其是用数学与物理学的方法来研究科学及其哲学,并且进行了艰难的尝试。虽然这种尝试后来遭到了失败,但是,它对于推进和深化科学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研究还是颇有意义的。 。 然而,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的确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其中最根本的缺陷之一,就是对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的忽视。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 是一个哲学流派,其核心是维也纳学派,也叫经验主义,或称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新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主要产生于1930年代~1950年代。 逻辑实证主义以维也纳学派为首,一般还包括德国哲学家赖兴巴赫为首的柏林学派,以波兰的塔尔斯基为首的华沙学派,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人的观点和理论。 它是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许多研究者们从经验角度认为外部客观世界是可以被认识、被量化的。 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大体可概括为:①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②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③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④主张物理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试图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实现科学的统一。 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以及通过意义划分科学和形而上学的界限。他们的纲领是: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又称逻辑经验主义,是分析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奥地利,其核心是以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1970)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该派的主要成员还有纽拉特、魏斯曼、费格尔、克拉夫特、弗兰克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1929年卡尔纳普等人的《维也纳学派:科学的世界观》的发表,标志着该派的正式形成。逻辑实证主义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其思想渊源于休谟哲学、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和逻辑原子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一种澄清或确定命题意义的活动。石里克在《哲学的转变》一文中写道:我们现在认识到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这一点积极表现了当代的伟大转变的特征;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逻辑实证主义把哲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卡尔纳普指出,哲学只不过是科学的逻辑,借助逻辑分析,可以得到正反两个方面的结论:正面的结论是澄清科学的概念、命题的意义;反面的结论是清除形而上学。 一、拒斥形而上学 反形而上学并非逻辑实证主义的创举。诚如卡尔纳普所说:从古希腊的怀疑派起,到19世纪的经验主义者为止,有过不少反对形而上学的人,各式各样的批评都提出过。但是,逻辑实证主义反形而上学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逻辑实证主义之所以反对形而上学,不是因为它的学说是和我们的经验相矛盾的,也不是因为它的问题超出了人类理智的界限,而是因为形而上学的命题是无意义的。其次,在怎样反形而上学问题上,逻辑实证主义不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而是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主张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对此,卡尔纳普的回答是:我将把所有那样一些命题叫做形而上学的,即这些命题宣称表述了某种在全部经验之上或之外的东西的知识,例如,表述了事物真实本质的知识,表述了自在之物、绝对者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的知识。艾耶尔也把形而上学定义为一种对实在的本性的探索。他认为,形而上学主要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哲学能够给我们提供关于超越于科学世界和常识之外的实在的知识。可见,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一切关于世界的本原、本质的命题,一切关于超验的实在的知识,都是形而上学。

现代西方哲学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 本章概述 实证主义沿着经验主义哲学的思想路线,将自然科学的方法移入哲学和社会学,反对传统的思辨形而上学,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对以后的西方哲学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影响。本章主要介绍实证主义的概况和其主要代表人物的生平和思想理论。 一、形而上学的困境与实证主义的形成 实证主义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要以实证自然科学的精神来改造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流派。它是在西方近代哲学陷入危机以及随之在西方哲学界兴起的对它的批判浪潮中形成的。19世纪30年代最早出现于法国。主要代表有孔德、穆勒和斯宾塞。 19世纪中期,随着集近代理性主义大成的黑格尔派哲学的解体,盛极一时的近代德国古典哲学走向终结。休谟之后英国哲学的发展大体上走的是对传统形而上学持怀疑态度的休谟路线。法国18世纪大革命后,原来被理想化的理性的社会和国家在许多方面越来越暴露出它们的种种欺骗性,原来被视若神圣的理性观念也显示出它们的种种虚幻性。 就其基本思想路线说,实证主义可以说是对传统形而上学提出怀疑的休谟经验主义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但又根据新的形势对休谟等人的理论作了修改和补充。他们仍然把经验当作全部哲学的基础,否定认识(现象)经验以外的实在(物质或精神)的可能性,明确提出要抛弃对世界的基础、本质等本体论问题的研究。他们要求超越心物、主客、思有等二元对立,强调人类知识的力量,强调运用实证科学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可能性。在方法论上,他们接受19世纪以来的科学方法,反对与黑格尔主义相关的理性主义的辩证法。在社会政治问题上,他们提倡科学、进步和改革,但不赞成革命。 二、实证主义的流传 19世纪中期和下半期,在法、英两国就已出现了一批实证主义的信奉者。在法国,较著名的实证主义追随者有拉菲特、李特列、丹纳、芮南等人。其中丹纳的《艺术哲学》在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有较大影响,芮南以《耶稣传》称著。在英国,19世纪下半期与穆勒和斯宾塞的实证主义接近的哲学家主要有培恩、西季威克,以传播孔德的实证主义为己任的哲学家主要有康格累沃、布累杰斯等人。实证主义在其他西方国家都有相当广泛的流传。 实证主义不仅是19世纪的哲学流派,在以后的西方哲学发展中仍然发生了重大的影响。由于它最早强调哲学应当以自然科学为榜样,因而被认为开创了西方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后来在西方各国流行很广的马赫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以及当代西方的某些科学哲学流派是实证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新康德主义、实用主义等流派与实证主义在一些基本观点上也极为接近。

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贡献和局限性

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观的贡献与局限性 逻辑实证主义,又叫逻辑经验主义或新实证主义,它作为的一个哲学运动,形成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本世纪上半叶盛行于西方哲学界,在科学界和知识界也有较大影响,其成员不少是兼有科学家与哲学家双重身份的学者。他们打着“科学的哲学”的旗号,企图以数理逻辑和自然科学为装器,否认研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传统哲学(他们称之为“形而上学”),并提出自己的哲学观:“哲学的唯一正当的任务就是逻辑分析”。1以石里克和卡尔纳普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在整个逻辑实证主义中影响最大,一般把这一学派的形成当作逻辑实证主义作为一个哲学流派正式产生的标志,其代表人物的观点也被看作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哲学上,逻辑实证主义影响了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大部分流派,例如逻辑实用主义、波普尔学派、历史学派、科学实在论等,都是在批判或修改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任何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不存在一种理论能完全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同样逻辑实证主义也是如此,我们既要对该思想在哲学上所带来的积极贡献做出肯定,也要在进行肯定的同时看到其中的一些局限性。以下,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观的贡献与局限性。一、从哲学的性质问题上看 逻辑实证主义在哲学的性质问题上,认为哲学的唯一任务就是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活动。哲学的目的在于为科学命题提供清楚的意义,它是一种授意活动。2哲学的授意活动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开端和归宿,这种哲学观所强调的是哲学与科学的密切联系,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它把哲学的任务仅仅局限于逻辑分析,把哲学看成是一种分析活动,这是根本错误的。我们知道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的任务是研究存在和意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等根本问题。如果把哲学的任务仅仅归结为逻辑分析,那就否定了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大意义,也否定了哲学是一门科学,具有一定的理论形式,从而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哲学本身。 1卡尔纳普.《哲学和逻辑句法》[M].p.17 2唐歆.《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思想研究》.[C].2012.12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

第二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 本章学习要点: ●“实证”一词的含义 ●“三阶段论”的主要思想 ●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静力学的基本内容 ●社会动力学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科学分类和三阶段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社会学研究方法 课时安排:3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平与著作 1798年孔德出身于法国南部地中海海滨的一座古城蒙贝利埃,父亲是县税务所的会计官,母亲原为流亡贵族小姐,两人均是狂热的天主教教徒。幼年的孔德体弱多病、身长腿短、眼斜个小、其貌不扬,但极聪慧好学。9岁寄宿于蒙贝利埃中学,文理两科的成绩均名列前茅,且显示出一定的反叛精神。1812年他考入著名的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因年龄太小,两年后才被正式录取。他并不安于数理科学的学习,还热情关心时事政治,广泛涉猎政治和社会理论书籍,如饥似渴地研读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哲学、政治著作以及法国当代思想家的著作道德的叛逆精神在这里又有所发展,他和一些同学故意蔑视校纪校规,因而经常受到校方的申斥,多次被关禁闭。1816年,他终于被校方永久地开除了。 1817年孔德经人介绍,当了著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圣西门的秘书。起初,孔德非常尊敬比他大30多岁的圣西门,将其视为良师益友。但7年后,两人终因意见不和而分道扬镳。其间,孔德的生活一直很拮据,主要靠给人讲授数学维持生计。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孔德决定创立一门新的哲学即实证主义哲学(简称实证哲学),这是一种源于实证科学并与形而上学哲学相对立的哲学体系。1826年,孔德在自己的住所开办“实证哲学讲座”,应邀前来听讲的有不少是当时法国科学界的名流。然而只讲了三讲,孔德便因精神分裂症住进了医院,其后又投河自杀被人救起。1829年孔德恢复了实证哲学讲座。讲座每周两次,几乎持续了两年。孔德接着将讲稿整理成书,以“实证哲学教程”的书名从1830年起陆续出版,内容涉及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诸多领域,到1842年一共出齐6卷。该书是孔德最重要的著作,被视为实证主义这一哲学流派的里程碑式的文献,而且,正是在这部巨著中他首次使用社会学这一名词,并提出建立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系统思想。 孔德一直希望能在大学谋到一个正式的教职,但未能如愿。他一生只在大学有过短暂的兼职,和学术界缺乏密切的联系,成为学术边际人,这在后期愈发明显。1844年,有过不幸婚姻生活经历的孔德,结识了遭丈夫遗弃的年轻女子克洛蒂尔德,两人柏拉图式的爱情维持了一年多以后这位女子不幸病故。与克洛蒂尔德的恋情对孔德的影响很大,他的观念也因而发生明显的变化。晚期的孔德在“实证”概念中加进了“感情”要素,并开始推崇早年极力反对的宗教。他后来甚至创立了一个旨在强词人类之爱的“人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xx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 2008-01-17 20:47:58 xx整理 紫金网孔德( Auguste Comte,1798-1857年)主要作品: 《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年),《实证主义手册》(1851年),《实证政治体系》(四卷,1851-1854年),《主观的综合》(1856年) 主要学术思想: 孔德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他认为重整社会秩序的希望在于建立一种普遍人性的宗教,这是社会学的任务。孔德认为,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三个阶段。他所处的时代,神学思想已属过去,支配现代人的将是科学思想;封建君主制度也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科学思想为指引的工业社会;人类理智的性质和发展阶段决定着社会秩序的组成和社会进步的类型;与人类理智发展的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阶段相对立的社会组织形式,分别为神权政体、王权政体和共和政体。这样孔德就把人类社会历史完全归结为人类的理智发展史,因而与理智发展最高阶段相匹配的社会组织形式——工业社会就具有了普遍的、全人类的品格。 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他认为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旨在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孔德主张把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看作是密切联系的和相互补充的科学。他认为进步如果不同秩序结合在一起,进步就不能持久;秩序如果不与进步共存,真正的秩序也无法建立。 孔德认为,为了获得实证知识,要采用四种方法即观察、实验、比较和历史的方法。贯穿在这些具体方法中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统一的科学观,即认为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 百科名片 编辑本段 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大体可概括为:①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②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③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④主张物理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试图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实现科学的统一。 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以及通过意义划分科学和形而上 学的界限。他们的纲领是: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又称逻辑经验主义,是分析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奥地利,其核心是以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1970)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该派的主要成员还有纽拉特、魏斯曼、费格尔、克拉夫特、弗兰克以及英国的艾耶尔

解释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一种澄清或确定命题意义的活动。石里克在《哲学的转变》一文中写道:我们现在认识到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这一点积极表现了当代的伟大转变的特征;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逻辑实证主义把哲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卡尔纳普指出,哲学只不过是科学的逻辑,借助逻辑分析,可以得到正反两个方面的结论:正面的结论是澄清科学的概念、命题的意义;反面的结论是清除形而上学。 拒斥形而上学 反形而上学并非逻辑实证主义的创举。诚如卡尔纳普所说:从古希腊的怀疑派起,到19世纪的经验主义者为止,有过不少反对形而上学的人,各式各样的批评都提出过。但是,逻辑实证主义反形而上学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逻辑实证主义之所以反对形而上学,不是因为它的学说是和我们的经验相矛盾的,也不是因为它的问题超出了人类理智的界限,而是因为形而上学的命题是无意义的。其次,在怎样反形而上学问题上,逻辑实证主义不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而是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主张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对此,卡尔纳普的回答是:我将把所有那样一些命题叫做形而上学的,即这些命题宣称表述了某种在全部经验之上或之外的东西的知识,例如,表述了事物真实本质的知识,表述了自在之物、绝对者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的知识。艾耶尔也把形而上学定义为一种对实在的本性的探索。他认为,形而上学主要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哲学能够给我们提供关于超越于科学世界和常识之外的实在的知识。可见,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一切关于世界的本原、本质的命题,一切关于超验的实在的知识,都是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之所以拒斥形而上学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形而上学命题割断了和经验世界的联系,所以在经验上、理论上,即在认识上是无意义的。所谓形而上学命题没有经验意义,是指这类命题所涉及的对象不在感觉经验的范围之内,既不能通过经验予以证实,也不能通过经验予以否证。换一句话说,即形而上学命题不能在经验范围内确定其真假,而一个没有真假值的命题由于没有断定性的内容,因而不能给我们提供任何知识,即对增进我们的认识毫无帮助。在逻辑实证主义那里,意义一词总是从认识性的意义这个观点上来理解的。据此,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形而上学命题都是一些无意义的伪命题。所以,卡尔纳普说,我们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这些论题,我们是拒斥这整个问题。

中国实证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发展之二

中国实证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发展之二 1923年,个园思想界展开了“科玄之战”,论战的一方以柏格森主义者张君劝为主将,另一方以马赫主义者丁文江为主将。论战中,丁文江写了三篇沦文,即《玄学与科学》、《玄学与科学——答张解劝》和《玄学与科学的讨论的余兴》。这三篇文章是马赫主义在命国传格的重要文字。通过他的论辩、阐述,马赫主义在中国成为其影响仅次于实用主义的实证主义哲学流派。论战之后,马赫主义者的主要著作陆续翻译成中文。RL药理译法国的马赫主义者彭家勒的《科学和假设》(193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文元模译《科学的价值》(192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郑太朴译《科学和方法》(193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谭辅之、沈因明译英国马游主义者毕尔生的《科学入门》(1934—1936年上海辛垦书局出版),陈望道、施存统译俄国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的《关于社会意识的科学》(1929年上海大江书店出版)。另外,193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中园马赫主义者王星拱的著作《科学概论》。 因此,“五四”期间,实用主义、马赫主义、新实在论等各种实证主义流派广辽传播,彤响最大者数实用主义。胡适对实用主义员为信服,宣传也最为得力。当然,胡适对实用主义也非照搬照如,而是有所取合。其取舍的标被则依据实证主义的原则。例如,他强调实用主义只是一种方法论,是皮尔士所说的“科学实验塞的态皮”。詹的斯的实用主义宗教气味过重,道到胡适的批评,他说“詹姆斯是富于宗教

心的人。他虽是实验主义的宣传者,他的性情报本上和实验主义有点合不拢来。”①而这所谓“合不拢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宏姆斯‘反对赫胥黎一班人的存疑主义”。伦理哲学在杖成的实用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胡适仅强调杜咸实用主义的方法论方面。他说‘“杜成效终只认实用主义是一种方法论”。其实,西方实用主义到了杜威,已经发展为包括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宗教观的庞大思想体系,而胡适则突出它的方法论的方面。按照实证主义的观点,哲学只是一种方法论,因此,尽管詹姆斯的“淑世主义”很合胡适的口味,并成为他的社会改良思想的理论来源,他却将这种“淑世主义”从实用主义中分割出来,与西方其他个人主义思想相结合,提出一种“易L生主义”’作为反封建和要求个性解放的口号。 小国近现代对西方哲学的态度经历从维新运动时期有选择的介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大规模引进,最后发展到对西方哲学的融会吸收,进而建造自己的体系。巾围人从自己的研究出发,自打哲学学理、自创哲学理论是从三十年代开始的,到了四十年代,不仅两方的各种哲学理论,如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生机主义、尼采主义、唯物辩证法都已经输入并且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并且由于重视用西方的观点和方法来整理和研究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学术中的哲学思想又得到了发扬。在这近代各哲学学派争鸣时期,实证论思潮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又形成和分化成不同的派别。这个时期受实证主义思潮影响的少园哲学,表现出二种不同的倾向;第一、从传统逻辑的研究转向数理逻辑的研究。自严复介绍穆勒名学,提倡归纳逻辑以

简述逻辑经验主义

简述逻辑经验主义 摘要:逻辑经验主义作为西方哲学的一种重要哲学形式,是在对传统哲学批判、拒斥形而上学的前提下,开启了哲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实现了“哲学的伟大转变”。它的产生深刻影响着现代西方哲学尤其是科学哲学。通过探寻其产生的根源方能把握其实质,通过探讨其主要思想旨在寻求其产生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逻辑经验主义;形而上学;确定性 一、逻辑经验主义的演化阶段 逻辑经验主义又称“逻辑实证主义”,是由孔德创立的实证主义,经过马赫主义演化而来的。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历程看,逻辑经验主义的产生并非偶然,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逻辑经验主义就是秉承存在论中的经验论的路径并且以拒斥和清除形而上学为己任而形成的一种哲学思维。它是西方哲学存在论传统寻求确定性的过程中形而上学传统发生涅槃式革命的结果。 逻辑经验主义从产生、发展到衰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逻辑经验主义的形成阶段。1922 年,石里克被邀请到维也纳大学任“归纳科学哲学讲座”主持人,以他为中心,逐步形成了维也纳学派。1926 年,卡尔纳普来到维也纳,成为这一学派的另一领袖。1929 年,他们发表了名为《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学派》的宣言,标志着维也纳学派正式问世。第二,逻辑经验主义的鼎盛时期。维也纳学派的理论,在西方各国引起了普遍的反响,以致形成了一种国际性思潮。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二十年间,逻辑经验主义是西方最时髦的哲学之一。第三,逻辑经验主义的衰落阶段。逻辑经验主义的中心转移到美国以后,逐步同实用主义等哲学流派合流。由于自身理论上的困难和内外的批判,特别是由于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学派的相继兴起,原来意义上的逻辑经验主义便日益衰落了。 60 年代后,逻辑经验主义作为一个学派,已不复存在。但是,逻辑经验主义的研究内容、观点、方法,至今在西方哲学界仍然有很大影响[1]。 二、逻辑经验主义的内核 逻辑经验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马赫的观点,不仅重视经验的作用,而且把数理逻辑作为哲学分析和论证的主要工具。逻辑经验主义用数理逻辑分析的方法把形而上学拒斥在哲学之外,并且完成了哲学的转变问题。逻辑经验主义者认为,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

实证主义

19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结合实证主义中重经验的学说和符号逻辑学说,成为逻辑实证论。符号逻辑就是将代数的方法和符号,应用在逻辑上。这种理论运用逻辑,达成具有像数学那样明显和确实的结论。 什么是实证主义 江怡:什么是实证主义--对它的一种史前史考察 实证主义是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中的重要传统。但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实证主义萌芽于17世纪的欧洲,18世纪后逐渐形成的所谓唯理论与经验论之间表面对立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深刻的一致,即对关于世界的偶然知识与关于永恒之物的必然知识的严格区分。在法国,由于受到18世纪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19世纪的法国哲学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社会政治色彩。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但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与法国哲学的浪漫主义的思想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哲学传统,经验论,知识的区分,社会政治因素编辑本段更多理解综述 作为西方哲学中的一种传统,“实证主义”通常是指关于人类知识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态度。它不是去预先假设人类是如何得到知识的,也不提供关于知识的心理学或历史学的基础。实证主义是关于人类认识活动的一套规则或评价标准:它告诉我们关于世界陈述中的哪些内容是属于知识的范围,并为我们提供可以用来区分能够与不能合理地提出问题的准则。因而,实证主义是一种规范的态度,关涉我们如何使用“知识”、“科学”、“认识”、“信息”等术语。同样,实证主义的原则也区分了哲学和科学的争论中哪些属于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哪些又属于不可能得到解决或不值得考虑的问题。[1] 起始时期 作为一种具有明确规定的哲学思潮,实证主义开始于19世纪法国哲学家孔德的“实证哲学”;但作为一种哲学传统,实证主义却根置于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之中。根据当代波兰哲学史家科拉可夫斯基(Leszek Kolakowski)的分析,古希腊斯多亚学派的怀疑论提出的一种现象主义观点应当被看作实证主义的雏形,这种观点认为,经验能够使我们确定给定的对象是否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外表,但我们却无法由此推断对象事实上的确正如它的外表所呈现的一样,因而我们必须区分经验材料的真实内容与我们由此推断的事物自身具有的性质。[2] 中世纪晚期的罗杰尔·培根和奥康的思想,同样表达了一种关于人类认识范围和有效性的实证主义观点,他们在与目的论神学的论战中强调了人类技术对自然的控制作用:如罗杰尔·培根就明确指出,知识的价值只能用使用的效果加以衡量,而获得知识的唯一合理手段就是实验和几何推演;奥康以“极端唯名论”的方式提出的“奥康剃刀”清除了一切被认为是不必要的实体,严格区分了尘世的知识和宗教的信仰,认为后者是无法证明的,也是无需证明的。当然,中世纪经院哲学在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唯名论,而唯名论本身并不是一种实证主义观点,因为它关心的仍然是知识的构成和来源,而不是关于构成知识的原则和标准。而且,中世纪晚期的一些经验主义萌芽,主要关注的也是如何得到事物本身,虽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而是大自然撒播于一切生灵之中的初隐“力量”。初具形态 实证主义的思想在17世纪开始呈现最初形态,它与近代机械论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系。伽里略的科学观直接形成了与传统世界观的对立:科学的任务不是去增加自然及其属性的数量,而是大量地去描述一切可以测量的现象。伽里略的理想实验超出了经验材料的范围,开始确立科学理想的重要性,即为一切实验确立理想条件。这正是后来的实证主义哲学确立科学规范的开端。17

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

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 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库恩、笛卡尔等。 笛卡儿()年月日生于法国都兰城,笛卡儿的父亲是布列塔尼地方议会的议员,同时也是地方法院的法官,笛卡儿在豪华的生活中无忧无虑地度过了童年。他幼年体弱多病,母亲病故后就一直由一位保姆照看。他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父亲见他颇有哲学家的气质,亲昵地称他为“小哲学家”。 父亲希望笛卡儿将来能够成为一名神学家,于是在笛卡儿八岁时,便将他送入拉弗莱什的耶稣会学校,接受古典教育。校方为照顾他的孱弱的身体,特许他可以不必受校规的约束,早晨不必到学校上课,可以在床上读书。因此,他从小养成了喜欢安静,善于思考

冥思,是大自然、书本和数学把他从孤独和绝望中拯救出来,特别是对数学的迷恋,成为他的主要兴趣。罗素一生兼有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的双重身份,以追求真理和正义为终生职志。作为哲学家,他的思想大致经历了绝对唯心主义、逻辑原子论、新实在论、中立一无论等几个阶段。他的主要贡献首先是在数理逻辑方面,他由数理逻辑出发,建立起来的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使他成为现代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对真理的求索中,罗素从

无门户之见,善于向各方面学习,善于自我省察,不断修改自己的观点。但他又从来不是关在书斋里不问世事的学者。从青年时代起,他一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追求并捍卫社会主义。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著作:《论几何学的基础》(年)、《莱布尼茨的哲学》 (年) 、《数学原则》(年)、《数学原理》(卷,与怀特海合著,年至年间完成)、《哲学问题》 康德并非书呆子,年轻时期甚至长于社交,尤其是颇得女性的青睐。康德一生未婚,这同当时的一些新派大师(如笛卡尔、霍布斯、莱布尼兹、洛克、休谟等人)惊人地一致。但也有几次有成家的意愿。终因考虑家庭的收入和支出而放弃。康德传记作者古留加说“康德外表生活秩序井然,千篇一律,比起从事这种工作的其他人来,显得更为单调刻板。” 剑桥大学出版,库恩写的《康德传》,对于康德的生活细节有很多细致描绘,而最令人关注的便是年—年这一段。这十年中康德没有一部著作,一直到年,他才发表《纯粹理性批判》)———那部震惊世界的伟大作品。这部作品问世前,还有些趣闻故事。 康德当时(年月)虽已是哥尼斯堡大学的正教授,但在一般人眼里,只不过是一个平庸

实证主义哲学思想

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创始人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A.孔德,主要代表有英国的J.S.密尔和H.斯宾塞。其形成标志为1830年开始陆续出版的孔德的6卷本《实证哲学教程》。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 代表人物 一.奥古斯特.孔德 人物概述 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现代社会学的始祖。他生于法国南部的蒙彼利埃的一个笃信天主教的地方税务官家庭。自幼身体孱弱,却勤奋好学。他智力超群,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1814年,16岁的孔德被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录取。孔德入学后,重点攻读数学和工程学,并阅读了大量的自然科学和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经常故意违犯学校纪律而被学校开除。后来结识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圣西门,并担任了圣西门的秘书。他的思想深受圣西门的影响。7年之后,因政治观点分歧,与圣西门分道扬镳。1826年至1830年,孔德设堂讲学,着手建立和宣传自己的实证哲学。他的《实证哲学教程》的出版,标志了实证主义哲学的建立。 后期的孔德致力于在工人运动中进行科学教育和实证哲学的宣传。他同情工人的处境和要求,但反对工人进行暴力斗争,主张阶级调和和改良主义。晚年的孔德完全沉浸在狂热的宗教情感和宗教活动之中,创立了人道教,致力宣传人道教。1857年,孔德患癌症在巴黎逝世。 孔德生前一直生活在贫困和痛苦之中,其思想也备受冷落。他的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实证哲学概论》(1848)、《实证政治体系》(1847~1850)和《主观的综合》(1856)等。 实证主义哲学思想 (一)实证主义原则 孔德实证哲学的核心就是实证原则。他认为实证哲学的一切本质属性都概括在“实证”这个词中。实证(Positive)一词在孔德看来应包含有六种含义:(1)现实的与空想的对立;(2)有用的与无用的对立;(3)确实的与虚构的对立;(4)正确的与暧昧错误的对立;(5)建设的、肯定的与破坏的、否定的对立;(6)相对的与绝对的对立。孔德认为科学知识就应该是这种实证的知识,实证哲学就是要找到达到实证知识的原则。孔德的实证原则概括起来有: 首先,一切科学知识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基础上。经验是知识的惟一来源和基础。科学知识之所以是确定的,精确的,是因为它们来自经验。科学知识的有用性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他认为近代自然科学就是这一知识的典范。 其次,反对讨论经验之外的抽象本质、第一因等问题。孔德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形而上学的问题。人们的认识能力只能限制于经验范围,而永远达不到那些超经验的形而上学的问题。人们如果把自己的精力花费在这些问题上,是一种纯粹的理智和时间的浪费。对于传统哲学中所讨论的形而上学问题,应该置之不理,不予讨论。把这些问题留给神学家们去想像,留给形而上学家们去作繁琐的论证吧。

实证主义社会学

实证主义社会学(positivistic sociology) 社会学主要派别之一。19世纪上半叶,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创始人A.孔德根据实证哲学思想体系建立,20世纪在世界广泛流行。理论和方法论特征实证主义社会学是在西欧启蒙运动、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重大科学发现为代表的发达的自然科学,以及法国的政治大革命和日益高涨的社会改良运动等背景下产生的。受19世纪初特殊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乃至宗教等氛围的影响,实证主义社会学在理论和方法论上表现出如下特征:①它明确地规定了社会学理论及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辨的思维方式,使社会学摆脱了思辨哲学的羁绊,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②它的理论原则具有强烈的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倾向,坚持统一的科学观,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它们都是一种“物”,故而遵从同样的科学法则。这样便混淆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别。③在探讨“物”的规律时,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完全适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特别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应用了类比的法则后,产生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知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进化论和机械论。④重视经验和感性资料在社会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在方法论上恪守经验主义原则。⑤强调价值中立性,要求在社会学研究中不作任何个人的价值判断,反对个人的情感介入,以保持严格的客观性和科学性。⑥强调对现实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强调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实践功能,把社会学看作“社会工程学”或“社会医学”,即强调社会学对现实社会的改造作用。⑦重视对社会秩序、社会平衡和社会稳定性的研究,在政治和意识形态畛域内具有相当保守的价值取向。古典实证主义社会学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3个时期。前两个时期通常被看作是实证主义社会学发展的古典阶段。第一个时期始自19世纪上半叶,与社会学的初创阶段相吻合。其理论创始人是孔德、英国社会学家H.斯宾塞、比利时社会学家L.A.凯特莱和法国社会学家F.勒普累等。此阶段虽然确立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一般宗旨,但还存在两大缺陷:①社会学理论还残存着思辨哲学的成分;②理论研究和经验探讨相互分离。孔德和斯宾塞致力于构筑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凯特莱和勒普累等人则偏重于经验研究的方法和具体的社会调查。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为实证主义社会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也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鼎盛期。法国的□.迪尔凯姆和意大利的V.帕雷托对以往社会学进行了综合,把实证主义社会学推向了高峰。迪尔凯姆在提出“社会事实”概念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社会研究的实证规则。他把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进而揭示了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形态学”(即结构)的、功能的和因果的关系,由此把社会学的唯实论发展成为把社会看作高于个人的社会决定论。迪尔凯姆还把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经验研究密切结合起来。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种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进行的宗教研究,是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帕雷托对逻辑与非逻辑行动的分类,对动态平衡的阐述以及精英循环的看法,使实证主义社会学更加丰富和完善。新实证主义社会学继帕雷托之后,实证主义社会学结束了古典阶段,开始向新实证主义社会学阶段演变。与古典实证主义社会学相比较,新实证主义社会学有以下特点:①新实证主义社会学摒弃了古典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一些粗俗看法,不再把自然科学及其方法看作是社会学理论赖以存在的基础,而把它们视为社会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②新实证主义社会学依然保持着自然主义的风格,但社会有机体论的基本观点已逐渐演变成现代的结构功能主义,机械论则演变为行为主义的理论公设。③在强调经验材料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开始重视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力图使社会学的研究通过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化等手段,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进而将社会学的理论概念同经验的操作概念联系在一起,实现理论知识体系和逻辑—方法论手段相统一的目的。新实

论逻辑实证主义在中国的现实意义

论逻辑实证主义在中国的现实意义 摘要:逻辑实证主义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是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是以实证科学为基础的哲学流派,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要以实证自然科学的精神来改造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中国从19 世纪下半叶开始接受实证主义的影响,与当时中国的国情有很大关系,近代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现象严重,中国先进的思想家才开始接受西方实证哲学的影响。但由于中国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中间间隔时间短,战争不断,西方的科学思想一直未真正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只是形成了一种别扭的二元基本框架的非理性的科学价值观。因而在中国提倡“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分析逻辑实证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与中国现实相对照,对中国的发展以及形成科学理性的文化传统大有裨益。 关键词:逻辑实证主义;科学价值观;科学理性;中国国情 逻辑实证主义是一个哲学流派,其核心是维也纳学派,一般还包括德国哲学家赖兴巴赫为首的柏林学派,以波兰的塔尔斯基为首的华沙学派,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人的观点和理论。[1]它是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纵然逻辑实证主义在西方衰落了下去,但其产生过程及其形成的科学理性思维都值得当今的中国借鉴。 一、逻辑实证主义 (一)实证主义的自然科学基础 1、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分别由德国哲学家康德及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独立提出,他们都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明太阳系的一些主要特征,并且都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物质通过万有引力等自然规律作用而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形成行星。 2、地质“渐变论” 赖尔的重要著作《地址学原理》标志着近代地质学的系统化,他提出了地质渐变论,用自然界本身的力量阐明了地壳的演化,他的学说为地质学乃至整个地球科学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恩格斯对他的学说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只有赖尔第一次把理性带进地质学中。 3、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19世纪40年代,迈尔、焦耳等人通过各自的途径发现了能量守恒定律。这个定律在当量的关系上揭示了存在于自然界的热、光、电、磁、机械的和化学的等等这些当时被称之为“物理力”,而实际上是能量的特殊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和转化,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关于无机物之间没有联系的旧观念。[2] 4、尿素的人工合成 182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首次使用无机物质氰酸氨(NH4CNO3,一种无机化合物,可由氯化铵和氯酸银反应制得)与硫酸铵人工合成了尿素。本来他打算合成氰酸铵,却得到了尿素。尿素的合成揭开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序幕。 5、细胞学说 最初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万提出的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位,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细胞学说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 6、生物进化论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化学说,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达尔文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特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变革。 7、电磁场理论 自人们发现电现象、磁现象、电磁感应现象以来,对电、磁和电磁感应现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