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面实施财政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全面实施财政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全面实施财政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全面实施财政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财政绩效管理是指财政资源的配置、使用和管理过程中,通过评价绩效和监控结果,不断提高政府投入的效益和效果。实施财政绩效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全面实施财政绩效管理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全面实施财政绩效管理的基础。绩效评价体系应该包括目标设定、绩效指标、绩效评价和绩效考核等要素,能够全面评价各项财政支出的效益和效果。通过绩效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资金使用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加强财政预算管理

财政预算是财政资金使用的重要依据,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合理分配财政资源,确保资金使用与政府工作目标相一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预算,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要及时调整预算安排,确保各项支出符合政府工作重点和民生需求。

三、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优化支出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合理调整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支出符合政府工作重点和人民群众需求。在支出结构方面,要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投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加强对民生领域的支持,推动社会公平和公正。通过优化支出结构,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加强财政监督和审计

加强财政监督和审计,是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健全的财政监督和审计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通过监督和审计,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和效果。要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增强公众监督力量,加大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度,形成多方监督格局。

五、加强绩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绩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实施财政绩效管理的关键。要加大对绩效管理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绩效管理人才的水平和能力。要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吸引和

留住优秀的绩效管理人才,为绩效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能够提高财政绩效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确保绩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全面实施财政绩效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各部门通力合作,加强协调配合,确保财政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加大对财政绩效管理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实现全面实施财政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单位健康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的财务活动。 第三条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事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四条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单位财务预算,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第五条由县会计中心统一负责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第六条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二章单位财务预算管理 第七条单位财务预算是指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单位财务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第八条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标准根据单位特点、发展计划、单位收支状况以及国家财政政策和县财力可能确定。定额或者定项补助可以为零。 第九条单位参考以前年度财务预算执行情况,根据财务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根据单位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编制预算内、外资金和经营服务性捆绑使用的综合财政零基预算。单位财务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第十条单位根据年度单位计划,提出财务预算建议数,报县财政局审批。 第十一条单位财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对财政补助收入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一般不予调整。但是,上级下达的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或者不可控因素、或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增加或减少支出,对财务预算执行影响较大的,单位通过报请主管部门以及财政局调整财务预算。 第三章收入管理 第十二条收入是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第十三条单位收入包括: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预算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预算绩效管理是指为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将绩效目标编制、运行跟踪、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绩效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实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管理模式。 第三条预算绩效管理适用范围涵盖所有财政性资金,包括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等。适用单位范围包括与财政部门发生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党政组织、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等。 第四条预算绩效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财政部门进行组织和指导。预算单位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要自觉主动的将绩效管理理念、管理方法贯穿于财政资金管理全过程,提高预算支出效率,杜绝“拍脑袋”支出,造成财政资金使用浪费。 (二)绩效导向、目标控制原则。坚持规范性、科学性和绩效性并重,事前要编制绩效目标,事中要监控目标实现进程,事后要进行绩效评价,不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产出、效果和持续影响力。 (三)结果应用、公开透明原则。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及评价结果反馈整改机制、信息公开机制、预算挂钩机制和绩效问责机制等,将绩效目标设定、跟踪、评价、结果、整改等情况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公众和各方监督。 (四)逐步推进、务求实效原则。将预算绩效管理要求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整体谋划,分步实施,着重抓好重大发展、民生类项目的预算绩效管理,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管理,不断扩大绩效管理的资金覆盖面,务求取得绩效管理工作实效。具体安排为: 2019年:对所有扶贫专项资金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选定单位上级转移支付项目及本级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项目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2020年:对全县不低于50%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部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项目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2021年:对全县县镇两级预算单位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项目实施预算绩效管理。2022年:对所有财政资金实施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

加大财政支出管理力度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大财政支出管理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支出的规模不断增大,同时 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管理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财政支出管理力度成为了当下的重要任务。 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建设 作为财政支出的管理者,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建立健全的财政 支出管理制度。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管理制度,以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合理和有效使用。 建立健全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包括以下方面: 建立权责清晰、执行规范的预算制度 财政部门应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政府工作计划,制定年度预算计划,并 将预算计划公开。同时,要确保财政预算的满足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保障政府公共服务的顺利实施。 建立财政支出审核制度 对于涉及大额资金的支出项目,财政部门应严格审核。审核应从资金来源、资 金用途、批准程序等方面进行审查,确保支出项目合法、合规。 建立财政项目实施评估制度 对于政府重点投入,特别是大额投入的项目,要进行严格的实施评估。评估内 容应包括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效果、项目质量等多个方面,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符合预期目标。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除了加强财政支出的管理制度建设,还需要通过一些措施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 效益。 加强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实施效率 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在预算范 围内完成。同时,要加强对项目质量的控制和监督,避免项目存在浪费和质量问题。 改进财政支出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通过改变财政支出的方式,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一些措施如下:

•提高直接采购率,节省采购环节的费用支出; •优化采购流程,缩短采购周期; •加强科技投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减少生产成本。 合理调拨财政资金,保证资源优化配置 财政部门应将财政资金按照优先级分配到各个领域,重点投入应用于国民经济 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以目标导向管理为手段,推动各项财政支出稳步上升。 总结 加大财政支出管理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需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同 时要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管理和监督。要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强审计监管,确保政策的有序执行、信息公开透明;多途径提高财政支出质量,加强对投资项 目的评估和管理,并在管理过程中改进资金使用方式,以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省财政厅《江苏省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等规定,按照构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财政监督“四位一体”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财政专项资金是指各级政府为实现某一事业发展和政策目标或者 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由财政性资金安排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包括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 第三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以下简称绩效管理)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对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实施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 第四条各级财政部门是绩效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做好绩效管理工作。 预算部门(单位)(以下简称预算部门)是指与财政部门有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独立核算的法人组织。 第五条绩效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范原则。绩效管理应当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按照科学可行的要求,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注重专项资金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二)公正公开原则。绩效管理应当符合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三)分级分类原则。绩效管理由预算部门、财政部门根据管理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 (四)绩效相关原则。绩效管理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绩效管理结果应当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五)全面系统原则。绩效管理应当贯穿于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涵盖专项资金项目实施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 第六条绩效管理的主要依据: (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各级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 (三)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资料; (四)预算部门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五)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 (六)申请预算时提出的绩效目标及其他相关材料,财政部门预算批复,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报告; (七)人大审查结果报告、审计报告及决定、财政监督检查报告; (八)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章绩效管理的内容和职责 第七条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专项资金绩效管理 1.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过程中的绩效目标设立、审核、批复等情况; 2.专项资金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和效果等; 3.专项资金项目完成后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效果及问题和建议。 (二)财政专项政策绩效管理

财政绩效管理实施方案

财政绩效管理实施方案 财政绩效管理实施方案范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财政绩效管理实施方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财政绩效管理实施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稽察、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为手段,以重大建设项目和重要工作为重点,结合“争先创优”活动的开展,积极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 二、主要目的 按照《县财政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着力解决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够好的问题,实现财政工作的最佳绩效。 三、工作任务 负责对政府投资重大项目资金安排、拨付、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跟踪问效;制定对重点民生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方案;每年选取30%的重点民生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 四、组织分工 结合局机关各科室和乡(镇)财政所工作职责,理顺工作关系,避免重复交叉,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具体工作由企业科、农业科、经建科、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教科文科等科室负责实施,实施结果上报局办公室。 五、措施要求 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科室和乡(镇)财政所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保证有序、有效、持久地推行。

㈠加强领导,认真组织 各科室和乡(镇)财政所要认真组织学习、广泛宣传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部门职责分工,严格按照本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行政绩效管理制度的落实。 ㈡分类指导,密切配合 相关科室要加强检查督促和分类指导工作,注意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行政绩效管理制度的顺利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作用,实行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制度、定期情况通报制度和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及时沟通行政绩效管理中的重要情况和信息,并于年月20日前向审计局报送上半年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年月底前报送全年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各科室之间要通力合作,形成分工明确、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合力推行的良好格局。 ㈢掌握情况,适时反馈 ㈣责任考核,严格奖惩 县财政局将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和干部管理使用范围,作为对各科室及其负责人进行奖惩和职务调整的重要依据。 财政绩效管理实施方案2 一、基本意义 为了有效监督财务人员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实现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建立财务部工效挂钩、奖优罚劣的考核机制与评估体系,特制定本办法。 二、考核的基本原则 以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为基础,结合财务部内部主辅岗制度,以工作计划、工作日志和额外工作报告单等为依据,客观评价员工的综合表现和岗位绩效,并与岗位升降、岗位调配、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教育、薪酬奖惩及评先评优紧密职系起来,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竞争氛围。 三、考核的程序和分工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 益 摘要:在财政管理领域,提高预算管理绩效水平是一项根本性任务,为此财 政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并获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仍然存在着预算绩效机制不完善和绩效观念意识淡薄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预算 绩效管理和效果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财政资金正常使用效益的提升。未来应结 合原有预算绩效管理成绩的基础上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以推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的提高。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使用效益;管理机制 引言:近年来,中央和各地财政部门积极开展了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同时加 大了对预算绩效管理模式方面的研究,推动了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初步形成了财 政开支绩效管理理念,同时也强化了地方财政部门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了财 政资金使用效率。由于目前中国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仍然处在早期摸索阶段,并 且仍然存在着诸多的挑战,有着一定的不健全之处,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预算绩 效管理,更好的保证国家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1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不足 1.1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 目前针对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法律建设尚不够健全,导致相关工作 的开展缺乏法律保障,影响预算绩效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法规不完善,会导致预 算绩效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划,难以在政府系统中全面推行。同时由于法律依据确实,也难以监理战略规划以及绩效报告等制度框架,导致预算绩效管理存在一定 的盲目性以及随意性。除此之外,由于未形成统一的领导机构,导致各部门之间 缺乏有效的协调与规范[1]。

1.2绩效理念有待强化 绩效理念有待强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未能对绩效评价形成深 刻的认识。有的部门领导人为只要在法律框架范围内使用资金即可,而缺乏对资 金使用效果的关注。不仅不重视绩效工作,而且有的部门领导还会对其产生一定 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在于未能在财政管理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绩效理念。在部 门预算编制过程中,未明确具体的绩效目标,即使设立绩效目标往往也不够明确。缺乏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资金使用责任不明确。此外,尚未开展全方位的绩 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更多的只是围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来开展,缺乏全过程的 预算绩效管理。对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不充分,不仅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而且也不利于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这些都是绩效理念不强的主要表现形式。 2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策略 2.1加快预算绩效管理法制建设 预算绩效管理涉及范围广,利益牵扯复杂,因此在预算绩效管理实 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为保障预算绩效管理的顺利开展,需要加快法 制建设,借助完善的法律体系来明确相关权利与义务。在法制建设过程中首先要 对各级政府绩效管理做出明确规定,其次要对《预算法》等财政法规做出修订, 明确预算管理要求,确定部门绩效管理职能。最后应在合适的条件下出台预算绩 效管理单行法。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构建更加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法律体系,为预 算绩效管理的高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2.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部门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均发挥着主体性作用,并且需要承担 相关责任,要在预算绩效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强调部门主体性的同时还要 完善绩效问责机制,要将预算绩效管理与部门领导离任审计挂钩,同时也要将预 算绩效管理纳入到部门领导考核体系之中。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部门领导加强对 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有助于预算绩效管理的高效开展。除此之外,还要对决策 机制进行完善,在行政决策中要充分发挥出部门战略规划的作用,发挥绩效目标 的导向功能,保障相关决策的科学性。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 根据《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精神,现就我县全面贯彻落实预算绩效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结果应用有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健全以绩效为核心的财政政策体系和资金管理方式。到2025 年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常态化、规范化,增强财政资金统筹调控和聚力增效能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二、夯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支撑 (一)树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坚持以政策落实和履职效能为出发点,通过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优化公共财政资源配置,推动部门职能职责有效履行,推动支出政策调整、优化和完善。 (二)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要围绕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环节,完善涵盖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管理、评价结果应用等各环节的管理流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加快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建立覆盖预算绩效理全流程、管理重点工作的信息系统,促进地的业务、财务、资产等信息联互通。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建立上下协调、部门联动、

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 三、健全以绩效为核心的预算管理体系 (一)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 1.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将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预算收入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讲求质量、夯实基础、优化结构;预算支出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力而行,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建立财政运行综合绩效管理机制,探索对乡镇财政运行情况实施综合绩效评价,重点关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收入质量、支出结构、债务管理等情况,提高收入质量、优化支出结构,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2.实施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将部门和单位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赋予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更多的管理自主权,围绕部门单位职责、行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资产和业务活动,从运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职效能、社会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全面衡量部门和单位整体及核心业务实施效果。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扩面的原则,推进部门单位整体绩效预算改革,建立与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相挂钩的预算分配机制和奖惩机制。 3.实施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将政策和项目预算全面纳入绩效管理,从数量、质量、时效、成本和效益等方面,综衡量政策和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效果。建立重大政策、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加强对社会关注程度高、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关系重大民生领域的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健全财政专

关于深入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于深入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建议 深入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举措。以下是我对深 入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建议: 1.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应构建全面、科学、客观的绩效考核体系,明确目标、指标和权重的设定,确保评价结果能真实反映预算绩效。 2. 强化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培训和指导。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相关知识进行培训, 提高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能力。建立专家咨询机制,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指导。 3. 完善预算执行监控机制。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监控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和预警,加 强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监察和评估,确保预算执行进度和效果符合预期。 4. 推广绩效经费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绩效经费管理制度,将绩效与财政分配相结合,优化资源配置,激发政府部门提高绩效的积极性,推动绩效为导向的财政管理。 5. 加强绩效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建立绩效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 绩效评价结果和相关数据,增加政府的透明度,接受公众监督,提高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 水平。 6. 增强投资项目绩效评估能力。通过加强投资项目绩效评估的研究和实践,建立起 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确保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达到最优化。 7. 强化绩效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政府部门绩效改进的 主动性,同时对违反绩效管理要求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惩罚。 8. 加强绩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加强绩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数据采集和 分析的能力,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9. 加强国际经验借鉴与合作。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的绩效管理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 况进行创新,引进国际合作机构进行合作,提高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国际化水平。 10. 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绩效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建立起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不断完善,确保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能够持续发展和 改进。 深入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需要综合运用政策、法规、技术、文化等多种手段, 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培训和指导,完善预算执行监控机制,推广绩效经费 管理制度,加强绩效信息透明度和公开度,增强投资项目绩效评估能力,强化绩效激励与 约束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进行国际经验借鉴和合作,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来提高财政 预算的绩效管理水平。

加强教育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教育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近年来,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效益不高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财政支出的效益,必须加强管理,合理优化资金的使用。 加强绩效评估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教育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制度,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进行全面评估,针对教育财政支出的具体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定期进行监督检查。通过绩效评估,可以发现问题、改进管理,保证资金使用达到预期效果。 加强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管理。应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程序,保证按照教育发展的需要和财政的承受能力编制教育财政支出预算。要加强预算执行监督,确保教育财政支出按照预算计划进行,避免出现资金挪用、浪费等问题。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估分析,及时纠正偏差和不合理的支出。 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教育财政支出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严禁擅自挪用教育财政支出,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要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督和审核,严格控制教育财政支出的范围和用途。特别是对于中央财政的教育专项资金,要强化专款专用管理,确保资金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还应加强对教育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公开。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开教育财政支出的情况,包括预算情况、执行情况、绩效评估结果等。通过公开透明,可以提高财政支出的公信力和监督效果,减少资金的浪费和滥用。 要加强教育财政支出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教育财政支出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对资金的全过程管理。包括预算编制、执行过程的监督、资金流向的追踪等。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实现资金使用的高效化。 加强教育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加强绩效评估、预算管理、资金使用管理、监督公开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来实现。只有确保教育财政支出的合理性、规范性和高效性,才能更好地满足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作者:杜英 来源:《中国民商》2019年第11期 摘要:由于各种体制与机制上的原因,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着财政资金支出失控,使用效率低下,损失浪费等各种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建立覆盖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各单位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以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本文将就此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 自2003年以来,多次提出必须完善预算制度,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以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政府工作效率。但一些地方和部门在预算绩效管理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预算绩效管理,正确认识推行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预算绩效管理在我国推行的历程 预算绩效管理,就是以结果为导向实施财政预算,并对财政支出的绩效实施评价,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的一种管理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但在新旧体制轉换过程中,政府机构效能低下、官僚主义严重、财政资金失控等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使党中央认识到必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必须用尽量少的资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高效、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因此,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三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必须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2018年9月,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必须严格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二、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003年以来,国内预算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但由于各种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在预算绩效管理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单位自恃是“吃皇粮,享供奉”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牢固树立绩效理念,预算绩效管理的广度不足,深度不到位,未能覆盖一切财政资金;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重视财政投入、片面重视财政支出,却长期忽视财务管理、忽视本部门的绩效,造成财政资金支出逐年扩大;此外,在一些领域,还存在着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损失浪费严重等各种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一,必须实施全方位的预算绩效管理。从省、市、乡政府的预算收支,到国家各部门、各机关事业单位的预算收支,从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到国有资本,凡是国家财政支出

全面实施财政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全面实施财政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实施财政绩效管理成为了当务之急。财政绩效管理是指在财政管理中,以绩效为导向,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实现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监督,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财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全面实施财政绩效管理,将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动财政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在全面实施财政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可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政支出的规模逐渐扩大,支出项目也日益繁杂。传统的财政管理模式往往以财政收支平衡和项目完成情况为主要指标,缺乏对支出结构的科学分析和调整。而全面实施财政绩效管理,则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绩效评价体系对各项支出进行科学评估和分析,发现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之处,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使支出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提高。 在全面实施财政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加强对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才能够保证绩效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要加强绩效评价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只有通过对绩效评价工作的严格监督和考核,才能够保证绩效评价工作的公正和客观。要加强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和运用。只有将绩效评价结果落到实处,才能够真正实现财政绩效管理的目标和效果。要加强对绩效评价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只有通过对绩效评价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才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绩效评价工作中来,推动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发展。 全面实施财政绩效管理,将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动财政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财政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参与到财政绩效管理工作中来,共同推动财政绩效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字数:790】

县本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实施细则

县本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规范我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根据**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以下简称绩效评价结果)是指评价组织机构根据相关规定,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在本级财政支出完成后进行绩效评价,形成的评价结论和意见等。绩效评价结果以绩效评价报告为主要载体。 本细则适用于县本级财政资金安排的预算支出。中央转移支付资金、自治区转移支付以及市对县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按财政部、自治区财政厅和崇左市财政局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坚持权责统一、硬化约束、注重 实效的原则。 第四条评价组织机构是指绩效评价主体,具体包括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单位)、项目主管单位、资金使用单位等。 第五条绩效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被评价对象基本概况、绩效目标及其完成情况、评价工作开展情况、被评价对象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综合评价结论及得分等。 第六条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方式主要有:结果反馈与整改、

结果公开、结果报告、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结果问责等。 第七条绩效评价结果根据财政支出范围不同,分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结果和基本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基本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一般不单独应用,纳入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统筹考虑。 绩效评价结果根据评价主体不同可分为预算部门绩效自评结果和财政部门绩效再评价结果。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果采取评分与评级相结合的形式:90—100分为一等等级;80—90分(不含90分)为二等等级;60—80分(不含80分)为三等等级;60分以下(不含60分)为四等等级。 第二章结果反馈与整改 第八条县财政局在绩效再评价结果确定的20日内,以书面形式将绩效再评价结果和整改要求反馈被评价部门或单位,并督促其整改。绩效再评价结果反馈与整改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突出针对性,原则上按照“一个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一份整改要求,一个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一份整改要求”提出整改要求。 第九条被评价部门或单位在收到绩效再评价结果反馈文件之日起30日内,根据评价结果及整改要求,制定整改措施,报县财政局或主管部门。被评价部门或单位制定的整改措施应坚持问题导向和注重实效,针对评价发现问题完善管理举措和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