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肠炎中药处方解析

结肠炎中药处方解析

结肠炎中药处方解析
结肠炎中药处方解析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治法】补中益气止泻。【方名】益气汤。

【组成】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获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克,白术炭6克,陈皮炭6克,柴胡6克,厚朴6克,黄连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治法】健脾温中,清肠化湿。【方名】温中汤。

【组成】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肝肾阳气虚弱,运化失职。

【治法】温阳益气,涩肠止泻。

【方名】赤石脂汤。

【组成】附子9克,黄芪9克,当归9克,桔梗9克,石榴皮9克,川楝子9克,肉桂3克,黄连3克,炮姜6克,诃子6克,赤石脂30克,肉豆蔻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四)

【辨证】湿热邪毒壅滞胃肠。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方名】解毒清肠汤。

【组成】白头翁30克,秦皮20克,黄柏12克,黄连16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苍术12克,茯苓30克,猪苓16克,匾蓄16克,山药30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仙桔汤

[组成] 仙鹤草30克,桔梗6克,乌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术9克,广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槟榔10克,甘草4克。

[功能] 补脾敛阴,清化湿热。

[主治] 久泻,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及慢性结肠炎,经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时休,作则腹痛、腹胀,大便溏薄,夹有粘液,间见少许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用法] 一日一剂,水煎两次,分二次服。

以参苓白术散为主方化裁治疗慢性结肠炎(腹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采用水煎参苓白术散成汤剂,每剂约140 mL,每日1剂,早晚2次口服,20剂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30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6%.结论以参苓白术散化裁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肯定.

内治法

肾阳不足型

主要表现为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止泄,可选用四神丸口服,每次一丸,每日3次;桂附理中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济生肾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青娥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脾胃虚弱型

主要表现为大便时溏时泄,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宜健脾益气,可选用补脾益肠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香砂养胃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小健中颗粒,每次一袋,每日3次口服;十香定痛丸,每次一丸,每日3次,口服;四君子丸(散),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肠胃湿热型

主要表现为大便溏泄,脘胀胀满,口干口苦,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

治宜清热利湿,可选用葛根芩连微丸,每次10克,每日3次,口服;黄连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龙胆泻肝口服液,每次一支,每日3次,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每次一支,每日3次,口服;芩连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

外治法 1.藿香正气水:丁香、黑胡椒各等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藿香正气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连续3天。可芳香化湿,理气止痛。

2.龟龄集:将纱布两块置于龟龄集酒中浸透,而后取出覆盖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

定。每日换药一次,5天为一疗程,连续2~3个疗程。可温肾益气。

3.云南白药粉剂合锡类散:取云南白药粉剂、锡类散各一克,研为细末,加生理盐水100毫升混合均匀,直肠滴入。每日1~2次,连续5~7天。可解毒生肌。(胡献国

患者可以使用中药来进行调理,例如"诃苓止泻胶囊”,根据"伤寒论"的名方精心配备而成,见效快,疗效确切。"诃苓止泻胶囊”能行气燥湿,消淤止痛,收敛止血,升阳祛湿,补脾益气,利血消肿,行气导滞,疏肝健脾,益气温肾,消除产生病变的毒素,促进新陈代谢,增加结肠防御功能,改善肠道紊乱的功能,促进肠道黏膜再生修复,提高整体免疫力,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百度搜索“健康隐忧结肠炎”

药物可以服用.四神丸每次服10g,日服2次。附子理中丸每次服1丸,每日3次结合吃 B1 复合B

调补脾肾。处方:党参、黄芪、白术、陈皮、茯苓、川芎、熟地、当归、白芍、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枸杞、知母、黄柏、杜仲、续断、骨碎补、防风各10克,甘草8克。

这为一剂药的量,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烧开后,小火煎20分钟,倒出;再加入冷水,烧开20分钟,两次煎液加在一起,分两份,早晚各一份。其间禁凉和辣。注意不要用铝锅与铁锅煎,最好用沙锅煎。治疗期间禁止手淫。服五付见效,7付一疗程,2-3个疗程可望全愈

永仓诃苓止泻胶囊奘灵水苏糖益生好菌

溃疡性结肠炎可以服用微生态制剂奘灵水苏糖,奘灵水苏糖是胃肠道有益菌的专业营养源,能以40-103倍速度增殖有益菌,具有抗酸性,不被消化酶分解,可靶向性的到达炎症部位,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能迅速增殖肠道有益菌,使菌群黏附于人体肠道内,形成一层厚厚的菌膜群,抵御致病菌,有效地阻止肠毒素的侵害。结肠炎属慢性病,其严重的后果是发展成结肠癌,因此患者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以免担误病情。

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可以服用阿泰宁治疗,急性期可以与美沙拉嗪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治疗作用,效果显著。

山楂180克,神曲60克,莱菔子60克,半夏80克,陈皮30克,茯苓90克,连翘30克.

中医治疗多采取温肾运脾,涩肠止泻的方法,方剂常用四神丸合附子理中汤加减,处方:补骨脂9g,五味子9g,肉豆蔻(煨)9g,吴茱萸5g,熟附子9g,党参15g,炒白术12g,木香6g,赤石脂15g,石榴皮12g,干姜9g,炙甘草6g.

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

指导意见:

马齿苋,大米。马齿苋洗净切细,和大米调和。加水常法煮饭。可早晚服食。

现给你介绍一个祖传秘方,可以彻底根治不反弹。处方:虫草10克、黑矾50克、黑枣50克、核桃仁50克、栀子50克、当归50克、厚朴50克、三棱50克、穿山甲50克、上甲50克、下甲50克、红花30克、海南沉10克、铁胆粉5克、蜂胶10克、蜂蜜100克、蜂蜡适量。配法:将17味中药经提取有效成分精炼后,放入加热融化后的蜂胶、蜂蜜、蜂蜡混合溶液中,调拌均匀,做成重100克的药饼备用。用法:成人每次服用如花生米大小一粒,可增可减。或者将药饼烘干,粉碎成细面,装入0号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

为方便临床应用,依据药性特点,结合药学、药理的要求制成胶囊剂。具体制备方法是:

⑴ 、粉碎:将处方中的穿山甲、虫草、上甲、下甲和铁胆粉、海南沉烘干粉碎过80目筛;

⑵ 、煎煮:将处方中的黑矾、黑枣、核桃仁、栀子、三棱、寸曲与当归、砂仁、厚朴、麦芽、红花先用10倍量和12倍量的纯化水分别浸泡三个小时后,用大火先将黑矾、黑枣、核桃仁、栀子、三棱、寸曲煎煮一小时,再将当归、砂仁、厚朴、麦芽、红花加入煎煮锅中火煎煮一小时,过滤;药渣加8倍量纯化水煎煮一个半小时,过滤,除去药渣,合并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60℃)的清膏;

⑶、混合制粒:将处方中的穿山甲、虫草、上甲、下甲和铁胆粉、海南沉、蜂胶、蜂蜜、蜂蜡倒入清膏中混合均匀,必要时加入适量的玉米淀粉混匀至手握成团,手松即散的程度,在制粒机上过14目筛制颗粒;

⑷、干燥:装入50-65℃的烘箱中烘干,使水份≤9%;

⑸、整粒:将烘干的颗粒过12目筛整粒;

⑹、装胶囊:将整好的颗粒装入0号胶囊壳中,装量为:0.5g/粒。

便秘治疗方

现介绍一祖传中药秘方,疗效独特,轻者一剂即愈,重者2--3剂即可除根。该方迄今五百余年,远近驰名,原系明朝宫廷御医秘传,历经数百年临床验证,治愈患者不计其数。处方:黑矾50克、黑枣50克、核桃仁50克、栀子50克、当归50克、砂仁50克、厚朴50克、三棱50克、穿山甲50克、寸曲50克、麦芽50克、上甲50克、下甲50克、红花30克、海南沉10克、铁胆粉5克、蜂胶10克、蜂蜜100克、蜂蜡适量。配法:将16味中药经提取有效成分后,放入加热融

化后的蜂胶、蜂蜜、蜂蜡混合溶液中,调拌均匀,做成重100克的药饼备用。用法:成人每次服用如花生米大小一粒,可增可减,最多不超过3粒,每日3次,小儿减量,空腹服用。或者将药饼烘干,粉碎成细面,装入0号胶囊,每次3粒,每天3次。

为方便临床应用,依据药性特点,结合药学、药理的要求制成胶囊剂。具体制备方法是:

⑴、粉碎:将处方中的穿山甲、上甲、下甲和铁胆粉、海南沉烘干粉碎过80目筛;

⑵、煎煮:将处方中的黑矾、黑枣、核桃仁、栀子、三棱、寸曲与当归、砂仁、厚朴、麦芽、红花先用10倍量和12倍量的纯化水分别浸泡三个小时后,用大火先将黑矾、黑枣、核桃仁、栀子、三棱、寸曲煎煮一小时,再将当归、砂仁、厚朴、麦芽、红花加入煎煮锅中火煎煮一小时,过滤;药渣加8倍量纯化水煎煮一个半小时,过滤,除去药渣,合并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60℃)的清膏;

⑶、混合制粒:将处方中的穿山甲、上甲、下甲和铁胆粉、海南沉、蜂胶、蜂蜜、蜂蜡倒入清膏中混合均匀,必要时加入适量的玉米淀粉混匀至手握成团,手松即散的程度,在制粒机上过14目筛制颗粒;

⑷、干燥:装入50-65℃的烘箱中烘干,使水份≤9%;

⑸、整粒:将烘干的颗粒过12目筛整粒;

⑹、装胶囊:将整好的颗粒装入0号胶囊壳中,装量为:0.5g/粒。

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制度 1、为依法经营,做好处方药的处方审核、调配、核对和销售工作,特制定本规制度。 2、引用标准及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 3、适用于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的全过程。 4、处方调剂员、药师、执业药师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5、内容: 5.1处方审核: 5.1.1人员要求:处方审核人员要由具有执业药师资格人员担任,西药师不得审核中药处方。 5.1.2审核内容:处方审核人员接到处方后对处方进行审核,首先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确认处方的合法性。其次要审核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以及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5.1.3处方拒收:处方审核人员对项目不齐或字迹辨认不清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补齐或书写清楚;对用量、用法不准确或有配伍禁忌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更正或重新签名;对处方所列药品本店没有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更换其他药品。

5.2处方调配: 5.2.1处方审核合格的,处方审核人员在处方上签名,并将处方交调配人员进行调配;调配人员依照审核人员签名的处方内容逐项调配,调配过程中如有疑问,调配人员立即向处方审核人员咨询。 5.2.2调配处方时应认真、细致、准确,同时要做到“四查十对”即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诊断证明。 5.3处方复核: 5.3.1调配人员调配完成后,在处方上签全名,将处方与药品交处方审核人员复核。处方审核人员按处方对照药品逐一进行复核。如有错发或数量不符,处方审核人员立即告知调配人员予以更正。复核无误的,在处方上签字并交还调配人员发药。 5.3.2调配人员发药的同时,向顾客交待清楚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等。并将留存处方,按月进行装订。

结肠炎治疗一绝

结肠炎治疗一绝 1.半枝莲治疗慢性结肠炎 取半枝莲15g泡水经常服用。一般用上2个月,就能痊愈。我在临床上治愈了很多这样的病人,希望在此给大家共同学习。互相交流。 2.喝酸奶治结肠炎 得了结肠炎反复发作,让人很烦恼。一天一瓶酸奶,就可以治疗结肠炎。 涧西区王女士致电本刊说,八年前,她的爱人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在外面吃饭。久而久之,患上了结肠炎,一天能上四五次厕所,人明显消瘦。他到多家医院治疗过,抗生素、消炎药等用了个遍。但是,结肠炎总是不能治愈,反复发作令他很痛苦。 后来,一名医生推荐王女士的爱人喝酸奶,说对治疗结肠炎有一定作用。王女士的爱人坚持每天喝一瓶酸奶,过了一段时间,他的结肠炎竟然不治而愈。 此后,每天喝一瓶酸奶,成了王女士爱人的生活习惯。王女士后来查询资料了解到,结肠炎患者的肠

道菌群会发生变化,而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可以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平衡。 3.黑矾加鸡蛋治疗结肠炎 对于由结肠炎引起的长期慢性腹泻,可吃黑矾加鸡蛋进行治疗。此偏方由瀍河回族区的金山和虎齿提供。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将鸡蛋打开一个小口,把蛋清倒出来一点儿。 2. 把约6克黑矾粉倒进鸡蛋里,然后用筷子轻轻搅匀(黑矾较苦,搅匀可以减少苦味)。 3. 用面糊把鸡蛋包起来,面糊适当厚一些。 4. 将鸡蛋放进烤箱,当面糊烤至发黄微焦时取出,把面糊、鸡蛋全部吃掉;也可以蒸着吃,像蒸馒头一样,蒸15分钟即可。 金山介绍,连续吃3天,就会有效果,不成形的大便就会成形了。(因个人体质有差异,效果会有所不同)

4. 结肠炎治疗一绝 结肠炎治疗一绝这是我在上卫校时,我的恩师告诉我的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偏方,可谓一绝! 现在拿出来供大家分享,因为我也是受益者,所以有好东西也应该献出来,大家共同学习。 其方为:栗壳10g 金银花10g 放于新瓦上小火倍干,共同研面,温水一次冲服。一般两次即可,效果神速,可治愈。 注意:是(板)栗壳不是罂粟壳. 5.溃疡性结肠炎临床验方 我献出一临床验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为腹泻者,可以使用如下方法:诺氟沙星胶囊两粒、复方地芬诺酯片(又名复方苯乙哌啶片)一片、次苍片(次炭酸铋片或次硝酸铋片)两片,维生素B6片两片,地塞米松片一片,维生素K3片两片,上述各药同时服用,一日三次,饭后服。临床效果真实可靠。

名中医治急慢性肠炎十七个秘方

名中医治急慢性肠炎十七个秘方 70.1 健脾固肠汤 【来源】彭澍,《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党参、炒白术各10克,炙甘草6克,木香5克,黄连、炮干姜、乌梅各5克, 秦皮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也可按用量比例制成丸剂服用。 【功用】补脾健胃,固肠止泻。 【方解】腹泻(肠炎)、痢疾、同为内科常见病症。近世医家据泄泻病情、新久,分暴 泻、久泻两类。痢疾则以病性病势变化,而有湿热、疫毒、噤口、虚寒、休息五痢之别。急性期自应根据两病(证)分型辨治、而进入慢性期则均有脾胃虚实兼见证候。究其所成,或起因外感时邪,或伤自饮食不节(洁),总以导致脾胃受伤而致泻痢,临床上多因忽于除邪务尽,未作彻底治疗,或迁延失于正确调治,泻痢日久,导致脾胃气虚抵抗力不足易感新邪,影响脾胃气机正常升降出入,是以大便不实,而见脘闷腹胀作痛等虚实并现证候。本方系由理中汤,合香连丸加乌梅、秦皮而成。方取理中立意,用党参大补元气,助运化而正升降;合炒白术燥湿健脾、炙甘草益气和中,炮干姜温中焦脾胃,使中州之虚得甘温而复;用木香辛甘微温行肠胃滞气、燥湿止痛而实肠;伍黄连燥湿解毒,秦皮、乌梅燥湿、清热兼制炮干姜、木香辛燥,并收固涩腹泻之效。全方标本兼顾,虚实互调,融益气运脾,温中散寒,清热燥湿,固肠止泻于一体,扶正祛邪,以复脾胃正常运化功能。 党参具增强和调理胃肠机能作用;炒白术健脾助消化,止泻;炮干姜健胃止泻;炙甘 草温中,有解痉止痛、抑制肠道平滑肌作用;黄连具广谱抗菌性,尤对痢疾杆菌作用为强;木香行胃肠滞气,抗菌止痛;乌梅、秦皮涩肠治泻痢,对多种肠道致病菌有抗菌作用。

【主治】慢性腹泻(肠炎)、慢性痢疾。症见脾胃虚弱、时常泄泻、脘闷腹胀腹痛、肢 倦神疲等。 【加减】如因久作泻痢、气虚下陷,导致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若兼见晨起则泻、 泻而后安,或脐下时痛作泻、下肢不温、舌淡苔白、脾肾阳气不足者,加补骨脂补命门火,辅吴茱萸、肉豆蔻暖肾温脾、五味子涩肠止泻;如年老体弱,气虚于下久泻不止,加诃子;因气郁诱作痛泻,症见胸胁痞闷者,加枳壳、白芍、防风以泄肝益脾。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收效颇著。 70.2 慢性泄泻方 【来源】张海峰,《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 【组成】炒白芍10~24克,焦白术10~15克克,白茯苓10~20克,广陈皮6~10克, 防风6~12克,广木香(后下)、西砂仁(后下)各6~10克,六月霜20~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清化湿浊、抑肝扶脾。 【方解】本方是由痛泻要方加味而成。慢性泄泻往往既可见脾虚之象,又可见湿热食 滞蕴结肠间之征、多为虚实错杂。肝木克脾,其临床特点是泻前或泻时必有腹痛。本方用白芍抑肝缓痛;防风疏风升清;白术、茯苓培土渗湿;木香、砂仁、陈皮调中助运;六月霜苦寒,清肠胃、止痢开膈、消食运脾,方中以此清化湿浊。合而观之,是抑肝扶脾、标本兼顾之良方。 【主治】肝木克脾所致的慢性泄泻,症见腹中疼痛、肠鸣泄泻、大便后有白黏液脓便, 舌苔薄,脉细弦。慢性肠炎、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见上述症状可用之。 【加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纳差加白蔻仁;大便后夹有黏液脓血便加铁苋、地锦 草、黄连。

多年溃疡性结肠炎终于治好了

多年溃疡性结肠炎终于治好了 5年前,刘大妈从工厂里退休,本来想含饴弄孙,好好享享清福,谁知道却一直被溃疡性结肠炎纠缠,痛苦不已。 说起自己的结肠炎,刘大妈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因为饮食不卫生,得过几次急性肠胃炎,但是因为那时候又要忙工厂里的工作,还要照顾家里的儿女,所以治疗都不彻底,每次就是吃点药症状消失了就不管了,长期下来,便形成了现在的慢性结肠炎。年轻时候抵抗力好点,还不是很严重,老了以后、特别是退休以后,活动量小了,抵抗力差了,结肠炎就严重起来了,真的让她寝食难安,几乎天天腹痛、拉稀,脓血便,有时还便秘,人也瘦得没人形,特别是半夜拉肚子,连觉都睡不安稳。别说带孙子了,自己都要老伴天天照顾,身体也是越来越差。为此,刘大妈也吃了各种药,但都是刚开始有效,到后来完全不管用。实在没办法,只得定期到医院灌肠,把多年积蓄都快用光了。有时候感到异常烦恼,刘大妈甚至都不想治了,心想随它去吧。 好在儿女们没有放弃希望,到处为刘大妈打听好的医院和药物,几经周折,女儿帮她打听到大同消化病医院,得知这里是专门治疗肠胃疾病的地方,就赶紧带着刘大妈来到位于四中岗往北200米路东(翰林别院右侧)的大同消化病医院检查治疗。 大同消化病医院首席胃肠专家赵研教授接诊时了解到刘大妈结肠炎已经多年,且年纪较大,不适合采用传统的插管肠镜检查,便为其采用了先进的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检查,不需插管,安全无痛,很快赵教授就确诊了刘大妈的病情,她的结肠炎已经非常严重了。 据赵教授介绍,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并且非常顽固,常反复发作并逐步加重,少数急性爆发。结肠炎不是普通炎症,其病十分复杂,同时结肠炎也是一种不易根治的疾病,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治疗方法不当,没有全面详细检查准确诊断,盲目用药,盲目治疗,易引起误诊、误治,目前治疗结肠炎的药物不少,但主要是以抑菌消炎为目的,只能治标,不易治本。结肠炎如果不及时治愈,可能导致肠穿孔、结肠癌、便血、中毒性肠扩张等严重后果。 了解刘大妈的情况后,赵教授告诉她,现在的情况不能轻易使用西药,也不能单纯靠中药来治疗,应该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才能帮助她快速的好起来,并且不复发。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刘大妈接受了该院特色疗法——“三维胃粘膜修复疗法”进行治疗。赵教授用西药帮她消除炎症,再用中药调理养护,两个疗程以后,刘大妈就感觉到效果非常好,一天只拉2、3次,而且腹痛、腹胀的感觉减轻了不少,晚上也能安稳的睡一个好觉。再巩固治疗了一个疗程,脸上红润了很多,气色也非常好,身体的的精力恢复得不错,如今是每天一次大便。刘大妈说,这几年来从来没有这样舒适过,没想到自己十多年的结肠炎真的治好了,现在她终于能好好地享享清福了。 究竟什么是“三维胃粘膜修复疗法”呢?据了解,三维胃粘膜修复疗法是大同消化病医院赵研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独创的特有疗法,应用中西医结合全新理念,促进人体胃肠血液循环,维护胃肠道菌株平衡,改善胃动力,修复胃粘膜再生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彻底清除胃肠疾病,达到“治胃、护胃、养胃”三维一体的治疗目的。三维胃粘膜修复疗法解决了传统西医治疗以抑菌消炎为目的,只能治标,不易治本的弊端,将中西医各自优势结合,在快速治病的同时,消除结肠炎复发的隐患,达到多重修复肠道黏膜,恢复肠道功能的效果,具有起效快、安全无痛、快速全面、无毒副作用、不受季节影响等特点,临床效果极佳。 笔者提醒,如有像刘大妈这样被结肠炎等胃肠疾病困扰的患者可以拨打健康热线5354555和赵教授直接交流了解病情。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治疗 发表时间:2014-07-22T09:11:43.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8期供稿作者:孙丽娜 [导读]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重者发生溃疡病变。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 孙丽娜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人民医院 164155) 【关键词】中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内科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8-0183-0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重者发生溃疡病变。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病情轻重不一,多呈反复发作过程。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溃疡性结肠炎与中医的“大瘕泻”相似,归属于“泄泻”、“痢疾”等范畴。引起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1]。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病既有自身免疫机制的参与,又有遗传因素作为背景,感染和精神因素是诱发因素。本病的病理特点在于溃疡的形成,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很少深达肌层。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肠腺底部隐窝处形成微小脓肿,这些隐窝脓肿可相互融合破溃,出现广泛的、不规则的浅表小溃疡,周围黏膜出血及炎症蔓延。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溃疡可沿结肠纵轴发展,融合成不规则的大片溃疡。本病病变反复发作,导致肉芽组织增生,黏膜可形成息肉状突起,称假性息肉。也可由于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肠壁增厚,结肠变形缩短,肠腔狭窄。少数病例可以癌变。中医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常因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感受外邪等导致脾胃功能失常,湿热内蕴,气机不利,肠络受损而致本病,久而气滞血瘀,寒热错杂。病初与脾、胃、肠有关,后期涉及肾。故本病是以脾胃虚弱为本,以湿热蕴结、瘀血阻滞、痰湿停滞为标的本虚标实证。 1 西医治疗 1.1一般治疗 1.1.1注意休息和营养:宜少量多餐,摄入足够热量和多种维生素,少渣饮食,忌牛乳及乳制品,重症者禁食。 1.1.2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1.1.3镇静、止痛和止泻:精神紧张者可给小量镇静剂。腹痛、腹泻可给颠茄、复方地芬诺酯或洛哌丁胺(易蒙停)、可待因等,但重症者禁用或慎用,以免诱发中毒性巨结肠。 1.2药物治疗 1.2.1柳氮磺吡啶(SASP):适用轻、中度或重度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已有缓解者。每日4g,分4次口服;用药3~4周病情缓解后可减量使用3~4周,然后改为维持量每日2g,分次口服,维持1~2年。5一氨基水杨酸(5-ASA)的灌肠剂用于病变局限于直肠或乙状结肠者,用法为1g,每日1次,睡前保留灌肠。 1.2.2糖皮质激素: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疗效。口服泼尼松40~60mg/d,暴发型患者可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300mg/d或地塞米松10 mg/d,7~10天后改为口服泼尼松60mg/d,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停药。亦可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0mg加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每日1次。 1.2.3免疫抑制剂: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者,用环孢素4mg/(kg?d)静脉滴注。 2 中医治疗 2.1辨证论治 2.1.1湿热内蕴证 保留灌肠方(外用方): (1)白头翁汤加减煎成200ml,甲硝唑0.6g,研粉加入汤内,每晚保留灌肠1次,14天为1疗程,间隔3~5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2)马齿苋、白头翁、黄柏、川芎各50g,丹参、儿茶各30g,水煎成100ml,加入2%普鲁卡因20ml,每晚睡前保留灌肠,15日为1疗程。 (3)参三七、马齿苋、五倍子、黄连、枯矾各适量,做成栓剂,每晚1~2支,1月为1疗程[2]。 2.1.2寒湿下注证 保留灌肠方(外用方): (1)白及、地榆炭、炮姜炭、石榴皮各适量,煎成100ml,高位保留灌肠,每晚1次,14天为1疗程。 (2)制附子、白术各80g,黄芪、丹参、薏苡仁、仙鹤草各30g,煎成100~150ml,加云南白药半支混匀,高位保留灌肠,每晚1次,15天为1疗程。 2.1.3脾虚肝旺证 保留灌肠方(外用方):木香、白芍、地榆炭、五倍子、白及适量,煎成100ml,高位保留灌肠,每晚1次,15天为1疗程。 2.1.4脾胃虚弱证 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者,可合用补中益气汤;黏液多者,加法半夏;夹瘀滞者,加蒲黄、丹参、川芎。 保留灌肠方(外用方):白术、罂粟壳、白及、五倍子、枣树皮适量,煎成100ml,高位保留灌肠,每晚1次。 2.1.5肾阳虚衰证 腹泻甚者,加扁豆、山药、诃子等。 保留灌肠方(外用方):干姜炭、赤石脂、地榆炭、乌梅、附子、白及适量,煎成100ml,高位保留灌肠。 2.1.6瘀血内阻证 兼湿热者,加白头翁、黄连、马齿苋;兼脾虚湿困者,加党参、苍术、厚朴;兼肝郁气滞者,加柴胡、香附、郁金。 保留灌肠方(外用方):麝香、牛黄、红花、珍珠、血竭、枯矾、白及、青黛、地榆炭、参三七、乌梅炭适量,共为细末,用时取12g,加开水100ml,调为稀糊状,每晚1次,20天为1疗程。

慢性结肠炎中医辨证施护

内蒙古中医药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医院肛肠科(243021) 2012年7月23日收稿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慢性结肠炎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患者中慢性结肠炎患者129例进行详细系统的护理和治疗前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的中医辨证分型护理措施,对其整个治疗过程进行有效观察与分析。结果:通过辨证施护,慢性结肠炎显示大多数疗效满意。结论:中医护理指导措施的实施疗效确切,值得更进一步研究。关键词:结肠炎;辨证施护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146-02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施护 郭玥* 慢性结肠炎是一个泛指的名词,泛指某些已知或者未知原因 造成的以炎性改变及功能紊乱为主的结肠疾病。临床上一般分为两大类,即特异性结肠炎和非特异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中,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疾病。本病1875年首 次为Wilk 描述, 1920年被医学界公认为特殊的临床病症。本病在慢性结肠炎,特别是在非特异性结肠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某些特指的场合外,特异性结肠炎之诊断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现称溃疡性结肠炎,几乎就成了慢性结肠炎的泛指性同义词,尤其是在非正式场合或称谓中[1]。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本病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肠,与肝、脾、胃、肠等脏腑有关。其病因多由于感受外邪、情志失调、 饮食不节、脾胃素虚所致。饮食不节,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水液聚而为湿,日久蕴结化热,湿热与气血相搏结,壅塞肠道,使肠道传导失司,肠络梗阻而发病。本病本虚标实,虚实互见,寒热错杂[2] 。笔者采用辨证护理的方法护理了129例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选择住院时间自2009年3月~2012年3月间的129例患 者,均在结肠镜明确诊断后。其中男69例, 女60例;年龄26~64岁,平均50岁,平均病程5年左右。2护理方法 中医辨证护理,对入选患者进行详细的入院评估,以问卷方 式调查了解患者的知识水平、 学习能力、生活和饮食习惯以帮助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随后指导人员按照中医分型予以辨证施护。慢性结肠炎在中医临床上一般分为大肠湿热证,寒湿犯脾证,食滞胃肠证,瘀阻肠络证,脾胃虚弱证,肝郁脾虚证六型。2.1大肠湿热证:起病较急,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如注,便味臭秽,血随便下或泻下黄色水样便,或脓样粘液便,腹胀肠鸣,肛门灼痛。或可伴有寒热,心烦口干而不欲多饮。食欲不振,小便赤涩短 少。舌苔黄腻, 脉象滑数。护理原则要做到热证寒护。首先,急性发作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不要下地活动,避免加重机体负担。应给予无渣半流质的饮食,避免水果、多纤维素蔬菜及其他刺激性食物,防止肠蠕动亢进,肠血管平滑肌痉挛和收缩,损害肠粘膜、诱发出血。致敏类食物如虾、蟹、蚕蛹、蛋应尽量避免食用,这类物质可刺激机体释放大量组胺,导致肠壁出血、水肿、痉挛,加 重病情。 重症者应禁食,禁食期间给予胃肠外高营养。患者有贫血表现时,适当地给予输血、血浆、及时纠正贫血。必要时口服铁剂或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有时也需要补充叶酸。对于有体温升高的患者,可予以物理降温,并配合针刺曲池、阴陵泉等穴位。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者,要严格记录24h 出入水量,或按医嘱给予补充液体及离子。如低钾的病人,可以饭后口服氯化钾1.0g 。每日 三次口服。或将氯化钾放入食物中服用[3] 。同时要耐心疏导患者,积极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做好情志护理。2.2寒湿犯脾证:证见大便清稀,不甚秽臭,腹部冷痛,喜温喜按,腹胀恶心,泻下完谷不化,不思饮食,口不渴;肢体沉重困倦,或伴有头痛头重鼻塞,恶寒发热。舌苔白或白腻,脉濡或缓。护理时嘱患者注意保暖,适当添加衣被;多卧床休息,少下地活动。同时做好病室清洁,空气流通、干爽。腹痛可按揉腹部或推磨气海、关元、长强穴。或用热水热敷腹部。鼓励患者饮水进食,宜清淡少渣易消化低脂低蛋白食物,忌生冷、辛辣、刺激之品。 2.3食滞胃肠证:症见腹痛即泻,泻下痛减,少倾复又痛泻,粪便粘 稠或粪水杂下,秽臭如败卵,胸院胀闷,痞寒不舒,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腻,脉象弦滑。护理要点包括病室宜清洁安静,避免 异味刺激。 泄泻严重者,应严格控制饮食,甚至可禁食数小时至一日,待腹中宿食排净,逐渐自流食恢复进食。 配合针刺建里、中脘、梁门穴帮助食物消化。饮食中可酌加炒米粥、萝卜等品。不能饮水进食者可考虑静脉补液。2.4瘀阻肠络证:大便稀时干,便后不尽,久治不愈,腹部刺痛,痛有定处,以左侧少腹为多。扪之有条索状瘀块,按之痛甚,大便带 血,面色晦滞,舌边有瘀斑,舌质紫暗,脉弦细少涩。 护理过程中告知患者注意卧床休息,安心静养,适当活动,以助气血流通,促进瘀血吸收,减少疼痛。随时观察患者大便的次数、颜色、量及性质,留取标本送检,为病情的治疗提供依据。对于出现贫血症状者应积极纠正贫血。瘀阻较甚者辅以针刺血海、膈腧、足三里穴。嘱患者饮食上适当进食绿豆、海带等活血化瘀之品。2.5脾胃虚弱证:腹泻日久,腹痛隐隐,泻下稀薄,甚则水泻或泻物粹杂,口和不渴,每食生冷油腻荤腥之较难消化食物则腹泻次频,溏泄或如鸭粪,食欲不振,食后作胀,面色萎黄,下肢浮肿,体倦神 疲,舌淡胖,苔白滑,脉沉或虚大无力。 若脾阳不振中焦虚寒还可出现手足不温,腹痛绵绵,喜暖喜按,遇冷加重表现。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护理中加强疾病知识宣传,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生活和疾病。引导病人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保持情志舒畅愉快,促进机 体正气回复,使疾病早日康复。 并指导患者根据体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平时饮食忌生冷、油炸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可进食栗子、桂圆、龙眼等益气健脾之品。药物治疗上也要慎用苦寒之剂。久病患者需配合针刺关元、天枢、脾俞等穴,帮助改善其胃肠功能。2.6肝郁脾虚证:腹泻、便秘交替发作,时作时止。多因恼怒而发作或加重,常症状为腹痛欲泻,泻后痛减,矢气频作,便溏黏液多,左少腹坠胀,伴纳呆痞满,嗳气不舒,心烦不宁。舌质红,苔薄白而 腻,脉弦[4] 。护理时告知患者情志与疾病的利害关系, 护理人员要以和蔼可亲的言行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并动员其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开导,逐步疏泄患者郁积日久的肝气。饮食上可多吃菠菜、 山药等疏肝健脾之品。平时可适量饮用玫瑰花茶畅达肝气。再配合针灸肝俞、三阴交、太溪等穴位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恢复。3讨论 慢性结肠炎起病多数缓慢,少数急性发病。病程呈慢性经过,迁延数年至十余年。常伴有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或持续性逐渐加重。目前西药治疗短期效果明显,但远期疗效较差。祖国医学在本病的治疗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采用直肠滴入和保留灌畅方法,使用青黛散10g 或锡类散5g 溶于生理盐水40m1中,保留灌肠;针灸疗法:针刺大肠俞、天枢、足三里等穴,中等刺激,12天为一疗程;中药疗法:药物以清热燥湿、凉血止血、柔肝止泻为原则,发病时用槐花散加减(黄连、黄柏、秦皮、白芍、防风、荆芥穗、槐花、地榆、赤石脂、海螵蛸、甘草),病情久者可用升阳去湿和血汤(升麻、黄芪、苍术、肉桂、秦艽、当归、白芍、丹皮、生地黄、熟地黄、甘草),缓解期可用参苓白术散。轻型者也可用中药保留灌肠,选用马齿苋、一见喜、蚂蚁草、白头翁、红藤等各一两浓煎成100ml ,每日保留灌肠1次,10~14天为一疗程。慢性结肠炎的护理需根据个体患者疾病辨证分型后具体对待。从情志护理开始,加强医患沟通,融洽医患关系,让患者彻底解除因疾病造成的紧张和不安心理,对疾病的治疗树立坚定信念。同时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注重饮食护理,明确告知饮食宜忌及避免诱发疾病加重 146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变限于结肠粘膜的炎症性肠病,由多种病因综合交互作用引起,西医治疗作用迅速,疗效肯定,但复发率高。中医辨证施治具有疗效好,辩证用药的优点。临床治疗最好是采用中西医、全身和局部相结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本文收集近3~5年的文献,通过病因病机、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诊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作如下总结。 标签:中西医结合;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Abstract】Ulcerative colitis is a lesion limited to the colonic mucosa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comprehensive interaction caused by a variety of causes.The best clinical treat-ment is a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ystemic and local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programs.We collected the literature of the past three to five yearsfor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pathogenesis,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Key words】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ulcerative colitis:Research Progress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粘膜,表现为炎症或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发病率与性别无明显相关。临床症状轻重不等,以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为特征,多有反复或慢性迁延[2]。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于医学“泄泻”、“痢疾”及“肠辟”等的范畴,但又不能完全概括本病的特点。因此,国家中医管理局医政司提出把本病归结为“大瘕泄”。现将近年来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中西医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国内外流行病学分析 本病在欧美经济发达的国家发病率最高,而发展相对不发达、甚至落后的亚非国家发病率相对较低。文献显示美国和日本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为:8.3-14.3/10万、116-229/10万和1.95/10万、10.12/10万,美国本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日本,这可能与生活环境、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有关。我国目前对本病尚无精确统计,但据中国医学文献对本病的报道的统计,显示我国溃疡性结肠炎在我国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2 病因与发病机制 2.1 西医学对病因病机

中草药处方管理规定

中草药处方管理规定 中草药处方管理规定内容是什么,以下的医院处方管理规定,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草药处方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本办法适用于与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的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处方药应当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 第二章处方管理的一般规定 第五条处方标准(附件1)由卫生部统一规定,处方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定,处方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格式印制。 第六条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 (一)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二)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三)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四)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五)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六)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玉屏风散加味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52例临床观察

熟法炮制的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炮制工艺仅需120min时间,与《药典》工艺(7~12d)相比,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尢其是,熟半夏的炮制工艺,易数字化控制,客观性操作性较强,有利于机械化生产,有利于质量标准的规范统一,较好地适应了中药“加工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制品产业化”的现代化发展要求。 3.2 理化性质分析 初步研究业已证实,β—谷甾醇等植物甾醇类,β—谷甾醇—D—葡萄糖甙、胡萝卜甙等甙类,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β—氨基丁酸等氨基酸类,1—麻黄碱、葫芦巴碱等生物碱类为半夏的有效成分;3,4—二羟基苯甲醛,2,5—二羟基苯乙酸(尿黑酸)等为半夏的刺激性、毒性成分[5]。 理化性质分析表明:甙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在水中均有一定的溶解度,经反复、长时间水浸漂后增加流失;尤其是1—麻黄碱,自身即具有较大的水溶性(1:20)和一定的挥发性,在与盐酸、硫酸等无机酸成盐后其水溶解度更是倍增(1: 3)[6]。因此,长时间加热、浸漂必定会较大地降低其有效含量。而本研究采用高温高压,控制加水量的炮制工艺较好地促进了液体辅料的内部渗透,缩短了浸泡时间,从而减少了有效成分的流失,提高了临床药效。 半夏的毒性、刺激性成分3,4—二羟基苯甲醛因含有不稳定的醛基,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羧基而成为羟基酸,羟基酸进一步发生脱水反应生成性味较为温和的内酯从而降低毒性[7],高温高压可正面加快反应过程,缩短降解时间。 根据上述分析,半夏的解毒工艺简单地采用自然放置的方法也是可行的,而并非必须加入生姜、白矾、石灰、甘草等辅料,这亦从客观上佐证了“半夏隔年陈久者良”传统认识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 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第一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89 2 吴皓,蔡宝昌,史小良,等.半夏姜制对动物刺激性及毒性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7):408 3 赵典刚,郝桂兰,王振海,等.半夏熟法炮制品与药典法炮制品药理作用比较的实验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6):366 4 胡昌江,马烈,禹玉滨,等.法半夏炮制工艺改革的研究.中成药1999;21(1):18 5 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85 6 肖崇厚.中药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97 7 廖清江.有机化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312 (收稿:2003-01-16) 玉屏风散加味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52例临床观察 刘 敏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侨立中医院·珠海519125)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30例经纤维结肠镜检查,22例经乙状结肠镜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符合1987年全国消化会议慢性结肠炎诊断标准。52例中男性24例,女性28例。年龄20~30岁12例,31~45岁29例,46~55岁8例,56岁以上3例。病程最短2年,最长9年,平均5.5年。2 治疗方法 玉屏风散加味辨证治疗。 2.1 脾虚肝郁,气滞湿困 症见胸脘作闷,腹胀,两肋牵引作痛,下腹隐痛、大便硬结、夹带黄色粘液,便后肛门有灼热感。舌淡红,苔微黄腻,脉弦数。治宜健脾化湿,疏肝行气,润肠通便。以玉屏风散合润肠丸加减。处方:北芪20g、白术15g、防风10g、当归15g、生地20g、火麻仁15g、桃仁15g、槐花30g、枳壳15g、白芍15g、甘草6g。 2.2 脾胃两虚,湿热内蕴 症见食欲不振,神疲气短,面色苍白,常见腹胀隐痛,大便稀烂或泄泻,里急后重,或排粘液便,甚者带有脓血,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治宜健脾益气,清热利湿,以玉屏风散合白头翁加减,处方:北芪、白头翁、绵茵陈各20g,白术、秦皮、黄连各10g,防风、白芍、神曲各15g,川朴12g、甘草6g。 2.3 脾肾两虚,湿邪蕴结 症见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腰膝酸软,纳少、失眠、梦多,腹胀隐痛、便烂带有粘液,日排2~3次。治宜补脾温肾,以玉屏风散合四神丸加减。处方:北芪、补骨脂各20g,白术、肉豆蔻、吴茱萸各10g,防风、五味子、台乌、川朴各15g,大枣12g,甘草6g。 3 治疗结果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正常,肠镜检查正常)18例。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肠镜检查好转)30例。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肠镜检查无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92.3%。 4 体会  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以腹胀、腹痛、大便次数增多、或泄泻、或大便硬结(便秘)、大便带粘液,甚者带有脓血,里急后重为主。根据其症状特点,病位在大肠,但与肝脾肾脏的功能紊乱有关,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本病大多连绵难愈,久病伤脾,使脾阳不足,运化功能失常,影响大肠的传导,湿邪乘虚而入,蕴于大肠,故而发生临床所见的各种症状。笔者认为本病以脾虚为主,湿邪侵入,虚为本,湿为标。根据其临床症状,辨证分为3型,以玉屏风散治其本、辨证加味治其标。玉屏风散原为治虚症感冒之剂,因北芪有益气固表,白术能健脾益气,防风有祛风止痛、走窜引经的功效,经临床观察,用于脾虚气短,腹痛之疗效满意。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随症分型合白头翁汤,四神丸,润肠丸加减,观察治疗52例,总有效率92.3%,临床观察表明,只要辨证准确,随症加减,能收到显著效果。 (收稿:2003-10-09) · 106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年3月第11卷第2期M arch2004Vol.11NO.2

慢性肠炎中医特效根治方

慢性肠炎中医特效根治方 慢性肠炎中医特效根治方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本病可由急性肠炎迁延或反复发作而来,病程多在2个月以上。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加以营养不良,都可成为慢性肠炎的诱因。也可继发于咀嚼障碍、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寄生虫病等疾患。慢性肠炎- 概念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加以营养不良,都可成为慢性肠炎的诱因。也可继发于咀嚼障碍、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寄生虫病等疾患。根据临床腹泻量、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水样便,伴有肠鸣,

但无里急后重,营养障碍,结合有反复发作史或有慢性肠炎的病因存在,诊断一般不难。 慢性肠炎- 症状 慢性肠炎图册(1)消化道症状: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为本病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慢性肠炎[1] 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血便。 (2)体征方面: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3)全身症状: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 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慢性肠炎图册结肠炎的治疗以黄胺类 药物口服或肛塞为主。 1、并实施准确、有效的结扎(一般采用可吸收缝线,无需拆线)和封闭阻断进入痔核区域的血流及有效供应;同时在结扎区 域周围,可引起局部的慢性炎症反应,而实质问题在于西医治 疗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医生已尽力,患者仍痛楚。

结肠炎症状及治疗

结肠炎症状及治疗 一、疾病概述 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以结肠的溃疡性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二、结肠炎病因 1、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的变化,如饮食、作息等,都提示可能和结肠炎发病相关 2、遗传因素。结肠炎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其遗传倾向。通常一级亲属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3、感染因素。结肠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与一些结肠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相似,因而有些人认为感染是本病的病因。虽然在粪便中未能检致病菌、病毒或真菌。但每当发病时,使用抗生素则有不同程度控病情和治疗效果,这说明抗生素具有抑制大肠杆菌及其它致病菌,可减低临床症状,故一般认为都与感染有关。 4、免疫因素。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本病并发自身免疫病者较多,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使病情缓解,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结肠上皮细胞抗体,所以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另外,某些患者感染肠道菌后,可与结肠上皮细胞抗原起免疫反应,损伤结肠粘膜,从而引发结肠炎。 三、结肠炎症状 1、腹泻 结肠炎早期的主要症状,以粘液脓血便最为常见,每日数次至10次不等,常反复发作,多因饮食不当、情绪激动、过度疲劳诱发。 2、腹痛 轻度病人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 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右下腹亦可出现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 3、便秘 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至不吃泻药不能通便。

4、里急后重 常有便意,腹中疼痛有重坠感,如厕时又无便感或排的很少。 5、其他症状 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 严重者有发热、心跳加速,以及衰弱、贫血、失水、电解质平衡推敲和营养障碍等表现。 四、结肠炎类型 一、按病情分 1、轻度型 此症型最多见,通常只累及结肠的远端部分(即乙状结肠),起病慢、症状轻。 可见轻度腹泻,每天少于4次,或与便秘交替,便中不含或仅有少量血液粘液。 无全身症状。 2、中度型 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起病突然,腹泻每天多于4次,多为稀便和血便,腹痛较重。 有轻度全身症状,表现为低热,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可有肠道外表现。 3、重度型 起病急骤,有显著的腹泻,每日多于6次,伴血便或粘液脓血便,腹痛严重。 有发热、倦怠、消瘦、贫血等全身表现。 二、按病程分 1、初发型 无既往病史而为首次发作,病情轻重不等,可转为其他类型。 2、慢性复发型 临床最多见,病变范围小,症状较轻,往往有缓解期,但易复发,预后好,多数以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有效。 3、慢性持续型

(完整版)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辨证: 中医辨证分型,口服汤药治疗溃结的目的,主要是从机体内环境出发,从整体上改善阴阳偏盛偏衰的状况,临床上一般分四个证型。 (1)寒热错杂型:此型临床比较多见,特征是病情时发时止,绵绵不绝,既有腹痛喜温喜按之虚象、寒象,又有心烦、舌红,苔黄之热象,有时还有脓血夹杂、里急后重之实证。总之,病机非常复杂,寒热虚实互见,非专业中医师不得明辨,口服乌梅丸效果比较好,或者将乌梅丸改为汤药并随症加减煎服,见效会更快些。 (2)湿热积滞型:中度和重度溃结或急性暴发型溃结或慢性溃结的急性发作期多见此型。此型的特征是起病急、腹痛明显,暴注下迫、里急后重,甚至恶寒发热。此证兼有表症时要表里双解,宜服葛根荃连汤,无表症时治以燥湿清热止痢之法,可服白头翁汤等中药。对此证还应配合其他疗法,尽快控制病情。 (3)寒湿积滞型:慢性持续型溃结多为此型,此型特征是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食欲不振,轻度的里急后重感。舌苔白滑或白腻。治宜温中散寒、健脾利湿之法,可以选胃苓汤、温脾汤、香砂六君子汤服用。 (4)气血不足型:溃结长期不愈,患者身心疲惫,易见此型。此型特征是气血不足,下焦虚衰,多见的症状是神疲乏力,四肢不温,消瘦贫血,腹中隐痛,下痢稀薄,舌淡脉细。治宜温补脾肾之法,可用附子理中汤,金匾肾气丸治疗。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由外邪内侵、饮食所伤、内伤七情、脾胃虚弱所致。属中医泄泻、肠风、便血、腹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已显示出其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针对湿热壅盛患者,芍药汤、白头翁汤、香连丸、葛根芩连汤多被选用以清热燥湿。而胃苓汤、当归四逆汤、香砂六君子、不换金正气散多在临床用以温散寒湿。连理汤、乌梅丸、薏苡附子败酱散、半夏泻心汤多用以温中清肠。 芍药汤药方∶ 【出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分类】清热剂-清脏腑热 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管理制度

1、目的:为依法经营,做好处方药的处方审核、调配、核对和销售工作,特制定本规程。 2、依据:引用标准及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 3、范围:适用于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的全过程。 4、职责:处方调剂员、药师、执业药师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5、内容: 页脚内容1

5.1处方审核: 5.1.1人员要求:处方审核人员要由具有执业药师资格人员担任,西药师不得审核中药处方。 5.1.2审核内容:处方审核人员接到处方后对处方进行审核,首先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确认处方的合法性。其次要审核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以及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5.1.3处方拒收:处方审核人员对项目不齐或字迹辨认不清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补齐或书写清楚;对用量、用法不准确或有配伍禁忌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更正或重新签名;对处方所列药品本店没有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更换其他药品。 5.2处方调配: 5.2.1处方审核合格的,处方审核人员在处方上签名,并将处方交调配人员进行调配;调配人员依照审核人员签名的处方内容逐项调配,调配过程中如有疑问,调配人员立即向处方审核人员咨询。 5.2.2调配处方时应认真、细致、准确,同时要做到“四查十对”即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诊断证明。 5.3处方复核: 5.3.1调配人员调配完成后,在处方上签全名,将处方与药品交处方审核人员复核。处方审核人员按处方对照药品逐一进行复核。如有错发或数量不符,处方审核人员立即告知调配人员予以更正。复核无误的,在处方上签字并交还调配人员发药。 5.3.2调配人员发药的同时,向顾客交待清楚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等。并将留存处方,按月进行装订。 页脚内容2

中医病例分析及处方参考

中医病例分析及处方参考 来源于一位老中医的经验之谈,分享,仅作参考病例介绍,肺心病 XXX,男67岁, 1989年2月27日入院。患者反复咳喘10余年,每冬春季发作频繁。 症见: 咳嗽痰多粘稠,气喘,动则加剧,不能平卧,胸闷胀,头胀痛。纳差,双下肢浮肿。 尿少,大便干结。诊时呼吸困难,唇甲紫绀,颈静脉怒张,西医诊断为慢支伴感染,肺心病。 舌紫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痰热阻肺份阴,治宜益气健脾,清肺化痰,佐以活血养阴。处方: 党参20g,黄芪30g,白术、半夏、陈皮、贝母、黄岑各12g,茯苓、鱼腥草、丹参、沙参各15g,甘草3g,配合西药消炎,服药四剂后,咳痰大减,续以益气活血养阴为主。治疗处方: 党参,北芪各30g,淮山、丹参、元参各15g,赤芍,桃仁,麦冬、吐丝子、陈皮各10g,半夏6,甘草3,8剂后诸症显著好转。 扁虚者: 咳痰多,心悸等可用。夏花元参半夏杏仁丹参甘草党参白术鱼腥草 风湿性心脏病(心悸)-(中医心痹) 治宜益气活血,清肺化痰处方: 炙北芪15当归尾12川芎、地龙、杏仁、桃仁、泽兰、泽泻、川贝、元参、白术各10蒌皮18桂枝6甘草4

2剂后,咳喘心悸减轻,浮肿亦消纳谷增进,上方炙北芪用至60。一月后病有转机。 (xx茯苓白术有xx利水作用) 六味地黄汤在临床应用 六味地黄汤出自《小儿药正直诀》,为宋代钱仲阳所创。方由熟地、淮山、山萸玉、丹皮、泽泻、茯苓组成。方中熟地滋阴补肾,填精补髓。淮山健脾补肺,兼能涩精。山萸玉益肾滋肝涩精气,为方中“三补”之药。丹皮凉血泻肝肾之火,泽泻、元参利水渗湿,为方中这“三泻”之药,合方合成补中有泻,补而不滞,平调阴阳。配伍合理,为滋补肝肾的代表方剂。其适应主证为: 腰膝痠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脉弦细或细数者。笔者在临床实践 中遇脏腑阴阳失调,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的诸多阴虚阳癔之症。每用此方加减化裁,屡获卓效。现就临床治理之例择举如下: 1、滋阴清热治复发性口疮,即中医称“口疳”。此因思虑太过,睡眠不好,以致心肾不变,虚火上炎,或因过食辛辣厚味,心脾实火上攻而致。卢XX,男,3岁,小儿。 1993年8月6日初诊。母述,几天来患者身微热,啼哭,口水增多,不肯饮食。在某医院治疗两天未效,转来我院治疗。症见,患儿无精打采,啼哭,口水增多,口腔检查发现,口腔及唇粘膜普遍红,舌边及舌心有黄豆大溃疡,舌红,脉细数脉证合参。辨为口疮,证属肾阴不足,虚热内生,治宜滋阴补肾,清热解毒,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味。处方: 熟地10茯苓10淮山10丹皮6泽泻6麦冬8石斛8白芍10水煎服,连服3剂,诸证减轻。 2、唯胃纳欠佳,知药中病所,上方加白术,连服8剂,诸证消失而愈。 3、慢性荨麻疹(瘖?),瘾疹,风疹等相似。用六味地黄汤加味处方: 山萸玉、淮山、熟地、丹皮、泽泻、乌梅、首乌、七厘各15,五味子10,甘草9水煎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