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根治冒名、顶名贷款

根治冒名、顶名贷款

根治冒名、顶名贷款
根治冒名、顶名贷款

根治冒名、顶名贷款

实现农户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列为?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加强防控信贷风险,实现农户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更大的资金支持,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问题。而加强信贷风险防控的重点之一,就是根治农户小额贷款发放管理中的冒名、顶名贷款问题。

一、冒名、顶名贷款成因分析

(一)冒名、顶名贷款的表现及危害

冒名、顶名贷款是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信用社信贷资金的一种欺诈行为。其表现通常为:①贷款人因本人不符合贷款条件或其他违规原因,不能通过正常程序在农村信用社取得贷款,而虚构借款人或在?借款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私刻假名章、制造假证件或盗用他人有效证件、伪造虚假贷款合同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贷款;②在他人知情或经他人允许的情况下,以他人名义获取的贷款;③内部人员违法违规,与用款人恶意串通,采取冒名、顶名的手段为不符合条件的

关系人发放贷款,或采取冒名、顶名方式套取信用社贷款供自己使用。

冒名、顶名贷款的危害:由于冒名、顶名贷款具有欺骗性、虚假性、隐蔽性,掩盖了信贷资产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使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等有效程序成为虚臵,造成垒大户、跨区域、超越权限、多头贷款等违规贷款,使立据承债人和贷款使用人相分离,权利和义务不对等,贷款主体失效。贷款到期后,实际用款人往往不履行还款义务,引起贷款纠纷。农村信用社也因为发放冒名、顶名贷款,必须承担由此引发的法律责任,潜在损失极有可能转化为现实损失,给信贷资金安全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尤其是业内人员与外部恶意串通或伪造冒用客户资料形成的冒名、顶名贷款,其危害更大,不仅会毁掉一批信用社干部,还会对农村信用社的公众信誉和社会形象造成恶劣的影响。银监会今年10月印发的《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风险情况的通报》(银监办发[2008]214号)披露,2006年以来内蒙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现各类案件56件,其中冒名、顶名贷款31件,占比高达55.4%。丹东城区联社太平湾分社主要负责人和3名信贷人员,2004年至2007年与外部人员相互勾结,采取找借款人顶名、伪造、变造身份证、户口簿、房照、结婚证等假证件、填制虚假借款合同等违法违规手段,发放冒名、顶名贷款21笔,金额62.2万

元。这些冒名、顶名贷款多用于集中使用?垒大户?。公安机关介入此案后,已对太平湾分社涉案违法发放贷款的4名内部、2名外部嫌疑人追究其刑事责任。此案目前正在审理中。

(二)冒名、顶名贷款这种顽疾?久医不愈?的原因

冒名、顶名贷款,历来是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的重点之一,也是监管部门对农村信用社风险监管的重要关注点。但是,为什么年年治理年年有,岁岁医治不去根呢?

1、贷款调查信息不对称,给冒名、顶名贷款的产生埋下风险隐患。虽然农村信用社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具有机构网点和人员的优势,但与广大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1家有十几个、几十个从业人员的信用社要承担几千户农户的金融服务,1个信贷员往往要承担几个村几百户的信贷业务,从业人员不足与有金融需求的农户不断增加形成了很大反差。信贷员管理范围大,逐户调查放款困难很大。加之一些信贷人员作风不深入,甚至坐在家里凭老印象、老经验放贷款,导致贷款调查信息不对称,给冒名、顶名贷款的产生埋下了风险隐患。

2、贷时审查流于形式,为冒名、顶名贷款开了?绿灯?。农户小额贷款因其额度较小,一般都在信贷员授权范围内,放与不放,放多放少,放给谁,包片信贷员很大程度上有着决定权。而审批人员和临柜人员的审批、审查流于形式,缺

乏有效的监督制约,使冒名、顶名贷款得以蒙混过关。

3、部分管理者放松管理,为冒名、顶名贷款提供了?保护伞?。部分管理者只注重?利息收入?这个结果,不注重经营管理的过程---贷款发放到收回的诸多环节管理。甚至在发现冒名、顶名贷款的苗头时,还抱着?不管谁用的,能收回来就行?的心态,不报告、不处理,甚至在上级检查时有意包庇。当冒名、顶名贷款形成风险再想处臵时,已为时已晚。

4、个别信贷人员,甚至是管理者价值观扭曲,图个人私利触?高压线?,为冒名、顶名贷款的产生埋下隐患。个别信贷人员和管理者缺乏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合规意识,为满足个人情感需求和私利,冒着?赔罚、走人、移送?的风险,与外部人员相互勾结骗取信用社资金。还有的自律性差,平日里吃了人家的,拿了人家的,到时候被人家牵着鼻子走。事实说明,不管是顶名贷款,还是冒名贷款,很大程度上信用社经办人员都是知情的。没有信用社内部人员的参与和配合,冒名、顶名贷款是很难成立的。

5、检查不到位,为冒名、顶名贷款提供了?隐身?之处。在过去的监督检查中,普通存在着5个方面问题:一是检查人员在实施检查时无?敌情?观念或搞一团和气,虽然搞了检查,但发现不了问题,甚至发现了也不报告;二是只听汇报或情况介绍,检查不细致,无深度,是在认认真真

走过场;三是检查时不看微机流水,只看帐表汇总,不查会计传票;四是只查本专业,不查相关职务和其他专业,使一些应查项目处于?真空?状态;五是基层一些负有检查责任的人员只依靠上级检查而自己没有认真履行检查职责。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了监督检查失效,风险隐患得不到及时暴露和排除。尤其是冒名、顶名贷款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检查人员不与相关联人员直接见面,不核查到户,根本就发现不了。就太平湾分社重大违规案件来说,太平湾分社发放冒名、顶名贷款作案时间长达3年时间,贷款到期收不回来遂找人充当借款人办理转贷,形成恶性循环,期间也曾多次接收各级检查,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暴露,这进一步说明了监督检查失效的严重危害。而导致监督检查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检查责任没有真正落实,没有实行严格的检查责任定位和?问责制?。

二、对冒名、顶名贷款进行有效治理的措施

今年11月10日,辽宁银监局在营口召开了?辽宁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座谈会?。11月27日,省联社召开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暨‘7〃26’案件责任人公开处理大会?,总结前期农村信用社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成果,对案件责任人进行公开处理,部署今后案件防范工作任务,切实遏制由操作风险而引发的各类案件,保证农村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操作风险,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各种风险

中的主要风险之一。信贷风险又是各种操作风险中的重点,而冒名、顶名贷款则是引发信贷风险的主要因素。因此说,遏制冒名、顶名贷款不仅是保证信贷领域规范运作、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农村信用社防范由操作风险引发各类案件的重点之一。笔者2001年5月至2008年3月供职于凤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8年4月调至丹东城区联社工作,在治理冒名、顶名贷款上有一些想法和实践。现将这些想法提出,与同仁们一起探讨根治冒名、顶名贷款的?良方?。

(一)以合规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根治冒名、顶名等违规贷款的思想基础和管理体系

合规文化性质是一种企业文化。合规文化建设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具有农村信用社行业特点的教育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基。主动合规,是合规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关键。以合规文化建设来减少操作风险是科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结合,是从根本上抑制违规操作的最佳途径。一是把合规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从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强化合规文化教育,包括诚信与正直的价值观念,高标准的职业操作守和行为规范等,增强全体员工的合规意识和忠于职守、廉洁勤政、遵章守纪、诚实守信观念,树立对不合规现象进行有效抵制的主动举报的合规态度,借助道德的力量筑就自我合规控制

的思想基础,织就全面拦截、抵制冒名、顶名等违规贷款的?天网?。二是把合规文化建设渗透到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覆盖管理育点,以风险防范为目的、以流程为导向着力实施管理体系、机制、框架以及制度的改进和整合,从根本上铲除冒名、顶名贷款等操作风险滋生的土壤。一线员工和管理人员实施自我合规控制,专业和合规管理部门进行持续的合规控制,内部稽核审计部门履行定期再控制职能,构筑起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三是加大对违规操作的惩戒力度,确立?零容忍?的管理理念,有效增加违规成本,促使和警示全体从业人员自觉用合规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敢、不能、不想、不愿去触碰规章制度的?高压线?,不敢违规操作。

近期,丹东城区联社结合总结案件教训,进一步严密制度,制定实施了信贷管理?12个不准?作为信贷管理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即⑴不准跨村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⑵不准跨信用社管辖区域发放抵押贷款;⑶不准对同一户借款人采取多种方式发放贷款;⑷不准对同一法人客户与他行交叉发放贷款,贷款一律实行转帐结算,不准提取现金;⑸不准信贷人员自己拿现金偿还贷款,回收贷款全部由客户自己到会计出纳柜台偿还;⑹不准向联社报批不符合条件的贷款;⑺不准抽走没有结清贷款的抵、质押物,不准信贷人员代客户领取抵、质押品;⑻不准以信用社、信贷人

员名义贷款?倒贷?;⑼不准与担保公司、典当行等组织串通借款换据;⑽不准用贷款参与社会高利贷活动;⑾不准以信用社、分社、储蓄所、主任个人名义出具担保函、借款等;⑿不准与贷款挂钩强制借款人参加保险。这些硬性规定作为合规文化建设的一项内容,对于从根本上根治冒名、顶名贷款的出现,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以流程化的操作模式,从源头根除冒名、顶名贷款

2002年以来,我所供职的凤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创新管理办法,围绕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3个环节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风险控制流程,进行流程再造,最大限度地铲除了冒名、顶名贷款产生的条件,降低了信贷风险,保证了每年贷款回收率均达99.6%以上。这些流程化的操作模式,对于从源头上遏制冒名、顶名贷款的产生,很有借鉴意义。

第一,确定贷前调查风险控制流程。一是在贷前调查上,实行?四个统一、两个集中、两个结合?工作方式。?四个统一?即统一组织(由信用社主任带队)、统一人员(包括信贷、会计、保卫等专业人员)、统一时间(利用双休日)、统一地点(村委会或农村集市);?两个集中?即集中开展贷户分析评价与调查、集中发放贷款。按照央行《贷款通则》规定:贷款调查指借款人受理借款申请后,应对借款人的信

用等级及借款合规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情况进行逐户调查。但由于农村信用社服务群体的特殊性,加之自身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业务繁杂,执行起来难度很大。①贷款调查户多、面广、分散、信贷调查力量不足,逐户、逐笔调查根本办不到,虽有制度规定,但实际执行逐户调查只能?束之高阁?望尘莫及。②农户需求贷款需求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即春耕生产大忙季节、秋后收获季节、季节性集中需求),一个时期内贷款需求出现?井喷?状况,信用社人员少,分身无术,难于应付。③贷款投放时间集中,农户主要利用农村每周一次集市办理贷款业务。因此农户贷款调查、发放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贷款调查和发放应结合农村信用社行业特点,根据特殊的服务群体、特殊的服务环境对贷款调查方式进行创新,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坚持农户贷款集中调查,把好贷前调查入口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规避农户贷前调查难、深入不到户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贷前调查信息才会更准确,贷款决策才会不失误。?两个结合?即实行贷前调查与建立、完善农户经济档案、评信、授信、发放贷款证相结合;集中放款与柜台放款相结合。集中放款主要形式在?四个统一?基础上利用农村春耕生产大忙季节和秋收大忙季节统一组织集中发放农户小额贷款,解决农民?难贷款?问题。柜台放款主要方式在?二个结合?基础上,农户凭贷款证到会计窗口发放贷款,减少贷款发放环节提高效率。这种?现场办

公?的创新方式,不仅方便农民贷款,还解决了农村信用社专业人员不足与贷户面广、分散、户多、业务量大之间的矛盾,增加了贷款的透明度,把冒名、顶名贷款隐患暴露在?阳光?之下,有效控制了新增贷款风险。

二是实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贷款申请、贷前调查?双签?制度。?双签?制度,即指贷户在提出贷款申请或信用等级评定申请时,夫妻或父子需在贷款申请或信用申请书上,就是否同意贷款事前共同授权签字。这种方式既保证了贷户贷款需求的真实性,又保护了家庭成员对贷款的知情权,有效防止了贷款后由于家庭成员单方赖帐出现风险问题。例如, 2005年4月,石城镇一户姓高的农户到信用社贷款5000元。贷前调查时,信用社按程序让夫妻双方就是否同意贷款签了字。同年7月末,高某下河抓鱼被淹死。因贷款时贷款手续都是高某到信用社办的,贷款到期时信贷员催要贷款时,高某的妻子说贷款的事她不知道,想赖账。信贷员强调,虽然贷款借据没有你的签名,但贷前调查时有你的签字,说明你同意这笔贷款,如果你赖账只好打官司了。另外,夫债妻还这也是常理,这笔贷款你该还。高某妻子也觉得理亏,最后借钱还了此笔贷款本息。如果没有执行贷前调查夫妻双方签字制度,这笔贷款的收回恐怕就要费些周折。

三是制定实行?贷款公决?制度。在制定并实施审贷分离、贷款公开、大额贷款公示等制度的同时,组织员工参与

贷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实行大额贷款职工大会集体表决制度,效果明显。①杜绝了贷款发放中存在的?猫腻?问题、领导乱放款等问题的发生。②为管理者拒绝行政干预贷款提供了合理合法的理由。③进一步扩大了贷款决策的信息来源,提高了贷款决策的科学性。④进一步培养了职工参与信用社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例如,赛马镇一位个体煤矿经营主,2005年向信用社申请流动资金200万元。经相关人员调查,该经营主有用于贷款抵押的抵押物,产品销售也很好。但对其贷款的方案提交职工大会讨论时,大部分员工指出该经营主社会口碑差,有不良行为,投了反对票。该经营主在信用社没贷到款,又到其他金融机构活动贷到了款。由于此人诚信程度差,再加上小煤矿整顿,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已形成风险。

第二,实施贷款发放?会计柜台二次签字、验证付款?制度,规避贷款发放中的操作风险。具体操作办法是:贷户到信用社办理贷款时,信贷员将贷款手续填制完毕后,借款人持信用社开出的借款合同、贷款借据、付款凭证、借款人身份证,首先到信用社主任(或分管副主任)签批,主任核验借款身份证与借据姓名是否相符,签字后,再到会计柜台。农贷记账员审核贷款合同、付款凭证与借款人身份证、姓名、签章、利率、金额、用途、日期是否一致,审查贷款借据要素是否齐备合规,还要检查是否超权,是否有交叉跨片放款

等违规行为,发现问题不予记账,并及时向信用社主任报告。如核对无误,传递到出纳复核员窗口。出纳复核员叫名验证(借款人身份证件),审验借款人是否与贷款借据及付款凭证上记载的姓名、身份证号和现场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相一致,核验无误后,让借款人在付款凭证第二联现场签字后,再次确认与贷款借据借款人签字是否一致,再传递给出纳员。出纳员再次审核借款人在贷款付款凭证第二联与借据签字、身份证是否一致,无误后记账付现金给出纳复核员复核无误后,叫名付款或办理转账,不准他人代取,更不准信用社内部人员代取。农户小额贷款的贷款人身份证复印件附在贷款凭证第三联(贷款分户账)后面。这项制度的实施,填补了《贷款通则》的一个空白,一是设臵了?关卡?,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发放中冒名、顶名贷款得到预防;二是预防的控制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乱用信贷资金,杜绝了内部人员代取款现象;三是预防和控制信贷案件的发生。例如,2002年凤城有一名信贷员,因?赌球?欠下高额债务后,利用职务之便借贷户身份证和印章,企图以贷户名义顶名贷款堵窟窿。在柜台领款时,内勤人员按规定实行二次签字、验证付款程序,发现了问题,并向领导作了汇报,及时进行了堵截,避免了信贷资金损失。联社对其做了除名处理后,该人为躲债出走至今未归。

第三,规范贷款发放后的检查管理。在农村信用社信息

网络化管理尚不完善条件下,信用社管理者(主任、信贷员)在坚持对借款执行借款合同和经营情况追踪调查和检查的基础上,再增加对会计窗口再监督职能。实施到期贷款内勤事前报告和预警制度,制定专项内勤会计贷款期限管理操作流程,增强内勤会计专柜再监督约束力。即会计农贷记账员每月将10天内即将到期贷款名单填制一式三联到期贷款预警催收通知单,报告信用社分管信贷主任一份签收;报告信用社主任一份签收;留存一份备查。罚则:漏报一次罚300元;漏报一笔罚20元,如形成风险案件,按损失额度赔罚50%,如实报告免责。到期贷款按期限、按日管理,逾期包赔。对逾期贷款早预警、早发现、早处臵,防止发生新的不良。

(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冒名、顶名贷款及早发现,及早处臵

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现在切实需要转变观念,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过去风险出现了,案件发生了,又是总结教训、又是举一反三查找原因,但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因此,要解决好冒名、顶名贷款问题,必须在调查、审查、检查等过程中早发现、早处臵,在过程中控制,避免形成风险及损失。

一要根据省联社下达的?格式化、作业式?监督检查方案,进一步完善检查方式和程序,细化检查内容,把所有潜

在案件和事故的风险因素都考虑进去,保证检查的实效性、可能性和可靠性,构筑案件和风险检查和控制的长效机制。二要真正落实监督检查责任制,谁检查,谁就要承担检查责任。检查档案要加强管理,作为事后责任认定的主要依据。你检查时没有发现问题,我检查后问题得到暴露,组织上就要对你进行责任追究,就要进行严肃处理,以此促进?齐抓共管、各履其职、监督到位、失职担责?的格局。三要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早纠正、早处臵,绝不能等到产生风险时再去处理。对于主观故意形成冒名、顶名贷款的造成贷款主体失效、债权丧失导致贷款损失的,该赔罚的赔罚,该走人的走人,该移送的移送,以增加违规操作的成本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来震慑违规违法者,警示广大干部职工。

(四)促进农村信用社环境优化,以互动式的管理办法对冒名、顶名贷款进行综合治理

要形成信用社主导、政府推动、农民参与、多方互动的格局,对冒名、顶名贷款进行综合治理。一是与政府联手,在农村构筑?共铸诚信?体系,利用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对农民进行金融法律法规教育,使农民了解冒名、顶名贷款的法律风险、责任和危害,具备良好的信誉和充分享有的益处和便利,增强诚信意识,自觉抑制冒名、顶名贷款等违规违法行为。二是求助乡村组织和积极协助,求助村?两委会?等乡村组织干部参与对农民家庭经济状况、生产经营情况、

偿债付息能力等方面的调查以及参与评定农户信用等级、推荐借款人、催收贷款等过程中来,通过乡村组织的支持破解信息不对称、风险易发等问题。三是建立?农贷协管员?网络,聘请农村中威信高、有能力、责任心强、愿意帮助信用社做工作的村干部和村民,组成农贷协管员队伍,通过他们对农户小额贷款发放、管理实行近距离、经常性的监督。四是继续推行贷款公开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监督作用。五是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沟通联系机制,对借款人身份及去向进行有效甄别和跟踪,对严重违规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加大对冒名、顶名贷款的打击力度,形成合力围剿的大氛围。

(五)创新科技手段,实现对贷款的动态管理

农村信用社在提供农户贷款服务时,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因而要尽快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多方面获取开展业务所需的信息。一是开发农户贷款管理软件,对农户贷款实行动态、科学管理,运用科技手段,建立局域网,防控冒名、顶名贷款。二是利用央行个人征信系统,通过与这些信息系统的联通来获取较全面的有关农户的信息,识别个人信用,从而为发放贷款提供可靠的依据。三是进一步规范借款人信用评价方式方法,将基于计算机模型的信用评价结果引入信贷审批流程,利用网络综合业务系统向信贷农户档案评信,加大对贷款发放收回不良记录等信息的收集和采录,实现系统内信息共享,以此降低农村信用社在农户贷款中的风险。

同时,进一步坚持和推行定期轮换岗位、信贷员定期换片等项制度和实施,以强化监督制约机制,遏制冒名、顶名贷款的产生和蔓延。

附件: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管理流程图

对冒名贷款进行稽核检查的六种基本方法

对冒名贷款进行稽核检查的六种基本方法 2008-12-15 来源:作者:杨晓谋 当前,全省农村信用社正如火如荼开展冒名贷款和虚假按揭贷款(以下统称冒名贷款)综合治理工作。作为稽核人员,如何高效进行冒名贷款检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现实工作,笔者在稽核工作中对冒名贷款稽核方法粗浅地进行了归纳,供同仁参考。 一、档案审阅法。在进驻信用社稽核时,首先调阅信贷档案,逐笔对借据、借款合同、担保资料、贷后检查报告、催收通知书等重要信贷资料仔细审阅。看信贷资料收集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是否合乎常理,看有效证件的复印件是否有伪造、变造现象,看借据偿还本金和利息记录有无异常,看催收通知书上借款人以及担保人签署的书面意见有无瓜葛和纠纷,看贷后检查报告有无挤占挪用及借款人不认账的记录,看贷款五级分类有无近几年发放贷款分到可疑、损失类等现象。如有疑点,可在工作底稿上做好记录,再作进一步的查证。 二、表格筛选法。先在联社或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导出被稽核信用社要检查的贷款明细表,然后进行筛选。可按发放借款人姓名、日期、金额、利息结止日进行升序或降序筛选,着重注意同一天发放多笔贷款、同一金额贷款以及同一天结息的贷款。可以初步看出一户多贷、化整为零等信贷违规行为,择其疑点进一步查证。 三、走访座谈法。针对上述有疑点的贷款可以通过对借款人所在单位、村组、社区以及邻居进行走访,了解借款人(或担保人)的品行、经营情况、有无嗜好、是否负债等,初步掌握借款人及担保人的情况,以此作为排查的第一手资料。另通过召开信用社干部职工座谈

会的方法,向与会人员讲清冒名贷款的危害性,讲明上级联社的政策,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励积极揭发、举报。也可个别进行座谈,消除员工心里障碍,让其畅所欲言并做好座谈记录。 四、资金去向法。查阅贷款发放日传票,如转账办理,可查询借款人的个人结算账户资金使用情况。看有无多笔贷款转入同一账户,结息时,看有无同一账户转账支付多笔贷款利息。2006年5月1日后即省联社规范了会计出口监控之后,着重看贷款是否按照要求转入借款人的个人结算账户,是否有本人的签字确认记录。 五、书面函证法。稽查人员亲自找到借款人(担保人)或到相关抵押登记部门、户籍管理部门函证。书面询证函上载明借款人(担保人)的姓名、借款金额、借款期限、下欠金额,在确定真实身份的前提下,要求借款人(担保人)对债务签字确认。如有异议,也要求当事人予以书面陈述并签字。当事人如在外地,可先用电话辅助函证,待回家后再进一步书面函证。函证法在实际工作中,工作量较大,效率和准确度较高。 六、笔迹核对法。就是对有疑问的贷款对借款人或担保人进行前后笔迹核对,以此来推断是否是冒名贷款。主要是对借据、借款合同、个人账户存取款凭条、催收通知以及书面询证函上当事人的签字认真核对。如发现笔迹不一致,冒名贷款嫌疑就较大。因在实际工作中,有少数信贷员事前与借款人或实际用款人串通,稽核人员来函证时,认账认还,以此蒙混过关。信用社一旦提起诉讼,非借款人签字认账也会认定为无效。此类,应认定为冒名贷款。笔迹核对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推断和说服力,认定误差极小。

某农村信用社冒名贷款专项检查情况报告

某农村信用社冒名贷款专项检查情 况报告 某农村信用社冒名贷款专项检查情况报告 联社: 根据《农村信用社关于开展“冒名贷款专项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农村信用社关于加快对“冒名贷款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社认真开展了对冒名贷款的检查活动,截止到月日,已经对基本完成冒名贷款检查活动。现将本次自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积极动员,认识充分。鉴于本次冒名贷款自查时间短,任务重,我社紧急召开了全体员工会议,学习上级关于对冒名贷款检查的有关文件,通过学习,认识到冒名贷款是当前制约贷款清收的

重要因素,通过开展冒名贷款检查活动,可以查找信贷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和办法,杜绝冒名贷款等违规行为的发生,防范信贷风险,促进业务健康发展。 二、精心组织,强化部署。为确保此项工作不走过场、不留死角,集中力量保质保量的进行自查。根据联社冒名贷款检查方案的要求,结合我社实际情况,由副主任负责此项工作并制定了具体措施;1、各片的进度计划要求每七天统计、交流一次。2、在进行贷款外核工作同时,做好贷款外核与到期贷款清收相结合、贷款外核与利息催收相结合、贷款外核与发放到、逾期催收单,延续贷款诉讼时效相结合。3、信贷员换片核查:核查、核查、核查,我社把这项工作作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内容来抓,设立了举报电话,确保检查质量。 三、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由于本次外核正值农忙季节,按照正常上班时间根本找不到人,信贷员根据自身情况合

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时间。采用早出晚归饭时找的办法,积极行动。按照县联社检查的范围要求,截止到月日,我社所需要外核的贷款笔数为笔,金额为万元,已核查贷款笔,金额为万元,占全部外核贷款总数%和%,未核查贷款笔,金额为万元,占外核贷款总数%和%,共核出借名贷款笔,金额万元,占全部应外核总数的%和%;冒名贷款笔金额万元,占全部外核贷款总数%和%。 四、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 通过此次对冒名贷款的外核检查,也发现了如下问题: 部分贷款借新还旧情况特别严重,有的多次转贷,造成贷户偿还能力差,加大了贷款风险; 农村信用环境较差,贷户还款意识淡薄,造成逾期贷款现象时有发生; 到、逾期贷款催收通知单发放不及时,信贷员有时只是电话催收,没有达到亲自上门催收。

顶冒名贷款事件揭开山东莱芜农信社违规放贷真相

顶冒名贷款事件揭开山东莱芜农信社违规放贷真相 金融业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行业。近日,有媒体报道,莱芜市孝义信用社出现顶冒名贷款事件。字面上的担保人成为了实际的贷款人,同样为担保人的受害者却毫不知情,直到银行贷款逾期起诉担保人还款案情才浮出水面。 【案件概述】银行起诉担保人遭败诉,30万贷款难追还 王先生是莱芜市一名普通市民。2009年,一位叫朱振营的人偶然到访,让他不经意卷入了一场金融纠纷。朱振营称要急用钱,厂子里需要资金,让王先生作担保人。王先生答应了,并签了字。两年后,王先生突然接到了来自孝义农信社的民事诉讼状,诉讼理由为"贷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担保人王先生需要承担连带还款责任,数额为30万元。 在诉讼过程中,王先生发现,这笔贷款的借款人并非朱振营,而是一个名叫李德存的人。王先生称,他并不认识李德存。当初签字的时候,王先生也没有见过贷款合同,只是在担保合同上签了字,而且担保合同上没有写明被担保人是谁。这笔三十万元的贷款中,除了他,还有另外三名担保人。朱振营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担保人的签名中。朱振营实际上只是担保人,真正的借款人却是李德存。 另一担保人表示,当时朱振营领信贷员来找他签字时,表示是为了朱振营的贷款作担保。而担保人给李德存打电话时,李德存表示自己根本没有贷款。三十万元的贷款实际上是被朱振营直接从农信社处支走了。 三位担保人都表示,朱振营上门申请担保的时候,农信社的信贷员与之随行,这让人不得不对朱振营与农信社信贷员之间的关系产生联想。除此之外,王先生提供的一份借款人李德存借款时的虚假抵押物更让人感到意外。王先生告诉记者,李德存的营业执照是伪造的,签发日是2009年7月18日,那天是周六,工商局不上班。对此,莱芜市孝义管理部门也出具了官方认定。王先生表示,这是农信社信贷人员的严重失职,甚至存在与朱振营恶意串通的可能。他表示,孝义农信社之所以会起诉自己及其他担保人,是因为朱振营没有按期还款。按照约定,贷款要由几位担保人偿还。 朱振营已经被莱芜市公安部门刑事立案调查,孝义农信社向几位担保人追讨贷款的诉讼,也最终通过几位担保人的上诉有了最终裁定。裁定书写道:上诉人消音农信社在该笔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借

信用社银行顶冒名贷款自查报告

信用社(银行)顶冒名贷款自查报告 办事处: 根据《***农村信用社顶冒名贷款检查方案》,##年6月6日至6月18日,***信用社对辖内全部贷款进行了逐笔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年4月30日, 共有各类贷款2764笔,金额84639万元,其中公司类贷款219 笔,金额53853万元,农户贷款2509笔,金额30721万元,其他贷款(助学贷款、消费贷款)36笔65万元。 本次自查主要采取向每个借款人发放确认函的方式对顶冒名贷款进行逐笔排查,检查面达到93.8%,共查出顶冒名贷款66 笔,金额779 万元,占存量贷款的0.9 %,其中农户贷款62笔,金额679万元;农户联保贷款四笔,金额100万元。 通过自查,发现存在顶冒名贷款的营业网点有:***除上述7处营业网点外,其他网点暂未发现顶冒名贷款。 二、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1、查出顶冒名贷款66 笔,金额779 万元。其中正常类13笔,金额315万元;关注类2笔,金额15万元;次级类14笔,金额243万元;可疑类11笔,金额80万元;损失类26笔,金额126万元。 2、未核实贷款172笔,占存量贷款面的6.2%。未核实原因:借款人已外出的96笔;与借款人联系不上的62笔;借款人拒不签字

的6笔;借款人已死亡的3笔;借款人已入狱的5 笔。 3、有3笔贷款虽未经核实,但可能是顶名贷款。一是*** 三、整改措施 (一)建立顶冒名贷款台帐,逐笔制定压缩计划。 (二)边查边纠,检查与整改同步进行。 1、对*等38 笔顶冒名贷款,已起诉或准备起诉以保全资产。 2、对*3人贷款135万元(实为东方实业公司使用)已落实还款计划,到期后将全部现金收回。 3、对*人联保贷款100万元(实为大韩家村村委使用)已落实还款计划,计划于年底到期时收回。 4、对*6笔贷款实行差额转换,整合到实际使用人名下,计划于6月底之前完成。 5、对*贷款(50万元),争取6月底前结清。 6、对营业部14笔顶名贷款,已落实借款人、借款实际使用人,制定了还款计划。 (三)对未得到确认的贷款,继续外核,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四)对不良贷款及时发放催收通知单,确保诉讼时效。 (五)提高风险意识,做实“三查”工作,查缺补漏,防微杜渐,从严防范信贷风险,促进业务健康发展。

某农村信用社冒名贷款专项检查情况报告

xx联社: 根据《xx农村信用社关于开展“冒名贷款专项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xx信联发字[2007]xx号)和《xx农村信用社关于加快对“冒名贷款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xx信联发字[2007]xx号)文件要求,我社认真开展了对冒名贷款的检查活动,截止到2007年 x月xx 日,已经对基本完成冒名贷款检查活动。现将本次自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积极动员,认识充分。鉴于本次冒名 。 结合。3、信贷员换片核查:xxx核查xxx、xxx核查xxx、xxx核查xxx,我社把这项工作作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内容来抓,设立了举报电话,确保检查质量。 三、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由于本次外核正值农忙季节,按照正常上班时间根本找不到人,信贷员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时间。采用早出晚归饭时找的办法,积极行动。按照县联社检查的范围要求,截止到2007年x月xx日,我社所需要外核的贷款笔数为 xxx笔,金额为xxx万元,已核查贷款xx笔,金额为xx万元,占全部外核贷款总数xx%和xx%,未核查贷款xx笔,金额为xx万元,占外核贷款总数xx%和xx%,共核出借名贷款xx笔,金额xx万元,占全部应外核总数的xx%和xx%;冒名贷款xx笔金额xx万元,占全部外核贷款总数xx%和xx%。 四、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 通过此次对冒名贷款的外核检查,也发现了如下问题: (一)部分贷款借新还旧情况特别严重,有的多次转贷,造成贷户偿还能力差,加大了贷款风险; (二)农村信用环境较差,贷户还款意识淡薄,造成逾期贷款现象时有发生; (三)到、逾期贷款催收通知单发放不及时,信贷员有时只是电话催收,没有达到亲自上门催收。 对于以上出现的问题,我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加大对现有的冒名贷款的清收力度,争取提前完成对现有的冒名贷款清收工作,坚决杜绝发生新的冒名贷款。 (二)建设信用工程,营造农村信用氛围。

信贷业务中几个法律案例

信贷业务中的几个法律案例 金审 近期,在一次业务培训中,授课老师精心讲解了信贷业务中的几个法律案例,兹录如下,并予简评,供全省农信社学习借鉴。 案例一:关于抵押物效力 新华学校是某市一所技术学校(民办),1999年该校出资兴办了一家加工厂。2008年6月,加工厂向当地一银行借款,找到学校要求提供担保。学校校长无奈之下,为该厂出具了一份保证函,并同银行签订了抵押协议,约定以校长配备使用的富康车作为抵押,并办理了登记。借款到期后,加工厂无法还清欠款,银行遂要求学校承担担保责任及执行抵押财产。 问:学校是否承担责任,富康车抵押是否有效? 解释:案例中学校不能作为保证人,但富康车抵押系有效抵押。《担保法》第九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第三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不得抵押,但案例中的富康车属于给校长个人配备的,不属于教育设施和公益设施,因此抵押有效。如果抵押的是接送学生或者教师的校车则抵押无效。此外如果以学校的门面房抵押有效,以教室抵押则无效。学校也可以用自有的非教育设施和公益设施为自己借款作抵押。 点评:办理抵押物登记要严格按照《担保法》规定的可以作

抵押物抵押的范畴办理,具体操作中,既要注意防范风险,又要注意方法创新,本案例中,除给校长配备的专车可以抵押外,还可尝试以收费权质押。 案例二:关于诉讼时效与保证期间 1999年11月15日某肉联厂在某银行借款80万元,副食品公司连带担保,2000年5月15日到期。2000年9月4日,银行向肉联厂送达催收通知书,2002年9月20日,银行向副食品公司主张权利,副食品公司在催收通知单上加盖公章。现银行向法院起诉,要求肉联厂归还贷款,副食品公司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问:案例中肉联厂和副食品公司是否承担偿还责任? 解释:肉联厂承担还款责任,副食品公司无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应当如何认定保证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后又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问题的批复》(法释〔2004〕4号)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保证期间届满债权人未依法向保证人主张保证责任的,保证责任消灭。保证责任消灭后,债权人书面通知保证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或者清偿债务,保证人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的,人民法院不得认定保证人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但是,该催款通知书内容符合合同法和担保法有关担保合同成立的规定,并经保证人签字认可,能够认定成立新的保证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保证人按照新保证合同承担责任。”本案例中副食品公司2002年9月24日在催收通知单上加盖公章时,

违规借贷工作自纠自查报告3篇

违规借贷工作自纠自查报告3篇县行信贷管理部: 根据县行《长武农商银行信贷领域行为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长农银发〔2019〕21号)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做好信贷领域违规行为专项治理活动,我行已经于3月份成立自查小组,以支行行长xxx 为组长,xxxxxx,组员进行自查,未发现违规行为,经过近期排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按照方案要求,再次扎实开展自查自纠。 我行利用晨会学习信贷领域专项治理文件,日常按照"十个严禁"严查发放冒名贷款;发放垒大户贷款;发放跨区域贷款;发放虚假交易贷款;授意、指令客户经理发放违规贷款;发放具有非法集资或资金掮客行为人的贷款;发放谋取私利的贷款;发放家庭成员具有未结清不良记录的贷款;行社内部工作人员为客户代办贷款结算业务;未经授权查询、泄露客户征信信息等情况。 二、积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通过3月份的学习和推进大家对信贷领域违规行为的危害认识深刻,进一步提高对风险防控工作的认识。同时,我支行把提高员工素质作为工作中的一个基本点,通过查看信贷资料,上户核实双管齐下,严查信贷方面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全员行动,按照"合规创造价值、合规防控风险、合规保障发展"的整体目标,多措并举,从全员着装、工作作风、考勤会风、优质服务、工作效率等方面树立六路口支行新形象,为"推进案件风险防控

工作,逐步建立案件防控工作长效机制,加快构建系统全面、精细严密、运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做足准备。 三、今后工作思路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支行将继续加强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将信贷合规文化提升工作贯穿于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加大对违规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严肃查处违规人员,营造清正廉洁、文明健康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环境,进一步防范信贷操作风险。 通过学习"十个严禁"有效识别业务风险要点,学习业务流程合规操作手册、信贷管理文件等各项规章制度及业务技能。确保客户经理更加熟悉各项业务操作流程、确保合规文化提升年活动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岗,落到实处,确保自己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内控优先和审慎经营的理念,从而有效防范我行内部操作风险。 通过这次自查使我支行深刻认识到开展信贷领域行为专项治理活动的重要意义,虽然没有发现问题,但我们要时刻绷紧自律的弦,确保我支行信贷业务健康、快速发展。违规借贷工作自纠自查报告2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效能革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根据区管委会的工作部署,集团组织开展"铁腕纠四风、重拳治怠政"作风建设活动之违规借贷自查自纠工作。 日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叶汶主持召开了专题例会,按照市委《关于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的实施方案》(温委发〔xx〕

冒名贷款刑事犯罪的防控解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a265112.html, 冒名贷款刑事犯罪的防控解构 作者:刘天尧 来源:《中国检察官·经典案例版》2013年第06期 冒名贷款是指,实际用款人因各种原因无法通过正常程序在农村信用社取得所需贷款,而以冒名、顶名、借名等方式在农村信用社申请并获得所需贷款。冒名贷款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中的一个毒瘤,是滋生犯罪的温床。 一、冒名贷款刑事案件的特点 (一)挪用资金罪和违法发放贷款罪是常见的罪状表现形式 农信社工作人员在办理信贷业务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经常与挪用资金、违法发放贷款等罪名相关联。通过对近两年办理的此类案件进行分析,挪用资金大多由农信社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通过盗用、编造、虚构的方式签订贷款合同冒名贷款,多表现为在名义贷款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增加贷款金额或使用他人名义贷款归个人使用;编造根本不存在的虚假人名,虚构个人信息资料骗取贷款。违法发放贷款多表现为农信社工作人员明知实际借款人不符合贷款条件,利用虚假信贷资料为实际借款人发放贷款的行为;工作人员本人或亲友要使用贷款,因不符合贷款条件,经具备贷款条件的个人同意以其名义申请贷款,由其本人或亲友使用;或在正当贷款户贷款时,要求贷款者多申请一部分贷款并将多贷出的部分供本人或亲友使用,后两种情形中贷款合同大多由申贷人本人签订。 [案例一]某信用社一信贷员汪某从2008年至2012年,采取利用农户申贷的机会叫农户多贷款、假冒农户名义贷款、在其朋友所需资金数额大,不具备发放条件时,主动联系和允许具备贷款资格的农户垒起贷款大户等手段,先后44次以90余名农户名义办理贷款合同,发放冒名贷款450万余元,导致430余万元贷款无法收回。 (二)犯罪多发在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经营中 信用贷款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的主要信贷投入方式。部分信贷员利用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信用”和“简便”的特点,编造虚假信贷资料、假冒他人名义、虚构借款主体骗取授信,进而发放冒名贷款。 [案例二]某信用社主管会计钟某自2004年至2007年,利用小额农村信用贷款的形式,私自填写贷款借据,以虚构假名字、私刻假名章、制造假证件等手段冒用20余名农户姓名套取冒名贷款,挪用资金94万余元,直到2010年钟某离开单位不知去向后信用社才发现并报案。此笔资金至今未还。 (三)常与刑事和民事诉讼案件相关联,刑事上容易诱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

对借冒名贷款危害与防治的浅析

对借冒名贷款危害与防治的浅析 对借冒名贷款危害与防治的浅析 【摘要】 借冒名贷款是通过欺骗手段获取的贷款,是一种隐蔽性较强的违法违规贷款,大量贷款违规问题和多起伪造虚假客户资料、冒名进行贷款诈骗案件,不仅加大了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的风险,更是对社会诚信意识的严峻挑战。 【关键词】 借冒名贷款;违法违规;贷款 一、农村信用社冒名贷款的危害性 借冒名贷款可以说是农村信用社的一颗毒瘤,严重侵蚀着农村信用社的健康身躯。 (一)“借冒名贷款”严重违反了信贷管理制度 “借冒名贷款”是一种隐藏性较强的违法违规贷款,它掩盖了信贷资产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信贷人员不负责任,滥用职权,人为增大了信贷资产损失的可能性,严重违反了信贷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二)“借冒名贷款”给信贷资金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 “借冒名贷款”中贷款立据承债人和贷款使用人相分离,权力和义务不对等,贷款到期后还款义务发生很大争议,给资金带来极大风险。同时,“借冒名贷款”还会造成超越权限、跨区域、多头贷款等违规贷款,同样使信贷资金产生极大的风险隐患。 (三)“借冒名贷款”直接引发犯罪 “借冒名贷款”往往是内部员工与用款人互相串通、内外勾结和以权谋私的结果。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提供有关信息,冒名贷款给个人或他人使用,这就严重触犯了金融法律法规,导致各类案件的发生。借冒名贷款的危害严重,若不及时治理将严重威胁到信用社的生存发展。 二、农村信用社借冒名贷款的防范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借冒名贷款危害性的认识

借冒名贷款的发生,主要反映了有关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不力、贷款三查不落实、审批不尽职或故意逃避授权授信控制等的问题,其危害性是巨大的。借冒名贷款降低了信贷资产质量,这是借名冒名贷款存在的最大风险。另外,信用社因为发放借冒名贷款,必须承担由此而引起的法律责任,潜在损失极有可能转化为现实损失。 (二)认清形势,深挖借冒名贷款产生的原因 借冒名贷款的潜在风险是巨大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银监部门的案件通报看,主要表现为:一制度执行不严格是形成借冒名贷款的直接原因。贷款经办人员在办理业务时作风不深入,没能真正把好信贷投放的第一关。二员工素质不高是借冒名贷款长期存在的内在原因。有些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在办理信贷业务时经不起利益的诱导或碍于情面,对违规贷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三是岗位职责不到位是借冒名贷款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虽然农村信用社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具有网点和人员的优势,但由于农户贷款面广量大、额小分散,一个信贷员往往要承担几个村几百户的信贷业务,金融需求与从业人员不足反差明显,导致贷前调查不到位、不彻底,给借冒名贷款的产生埋下了风险隐患。 (三)源头根治,构建防范风险长效机制 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业务经营的规范期,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要从源头根治借冒名贷款,必须积极构建更加科学的“事前合规文化引导,事中前台流程控制,事后内审稽核监督”三位一体的内控体系,在实效性上下功夫。 1.以培训为切入点,增强对借冒名贷款的风险认识。各级人力部门要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活动和方式,根据经营管理人员、业务岗位的不同特点,开展差别化、多层次培训,把合规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牢固树立合规才能促发展、合规才能上水平、合规才能树正气、合规才能成大事的合规理念,不断增强全体员工的合规意识和树立对不合规现象进行主动举报的合规精神。 2.加大信贷管理执行力度,防范操作风险。公司、个人客户经理部在办理每笔贷款业务时,要通过双人核实客户提供的身份证明、财务状况等资料,从源头防范借名、假冒名贷款。尤其贷款新规强调的

案例一 农信社冒名贷款失控

案例一 农信社冒名贷款失控 引言 近几年来,屡屡发生的巨额经济案使农村信用社被扣上“金融业的弱势群体和发展上的后进者”的帽子,先天的优势淹没在百姓万千感慨和唏嘘的叹息中。农村信用社在承受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其社会信誉也被推向浪尖风口。一名信贷员突然死亡,牵出农信社史上最大金额的冒名贷款案件。 1.公司背景 农村信用合作社(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农村信用社债务承担责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其财产、合法权益和依法开展的业务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其主要任务是筹集农村闲散资金,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规定,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农信社分为以下部门,农信社合作社,农信社国际金融部门,政通农信社培训学校,农信社信贷部门等,是目前有银监会和国务院双重领导的部门。 近十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农信社的顶名、冒名贷款层出不穷。信贷风险是各种操作风险中的重点,而冒名、顶名贷款则是引发信贷风险的主要因素。所谓顶名、冒名贷款,是利用别人的名义向银行申请贷款,历来就是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的重点之一,也是监管部门对农村信用社风险监管的重要关注点。由于冒名、顶名贷款具有欺骗性、虚假性、隐蔽性,掩盖了信贷资产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使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等有效程序成为虚置,造成“垒大户”、跨区域、超越权限、多头贷款等违规贷款。贷款到期后,实际用款人往往不履行还款义务,引起贷款纠纷。尤其是业内人员与外部恶意串通或伪造冒用客户资料形成的冒名、顶名贷款,其危害更大,对农村信用社的公众信誉和社会形象造成恶劣的影响。 2.冒名贷款浮出水面 2011年8月,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新开河农信社52岁的信贷员张井志,因心脏病去世,其经办的数百万元违规的顶名、冒名贷款随即浮出水面,使其所在的农信社以及数百个村民“借款人”陷入恐慌,此前他们毫不知情。

信贷员合法合规个人自查报告_1

信贷员合法合规个人自查报告 篇一:信贷员合法合规个人自查报告职工某某,男,现年52岁,现岗位:某某支行信货员。现将本人多年来是否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苊、金融规章制度的情况和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情况报告以下:一、认真学习和执行国家信贷政策和信贷管理基本制度,做好信贷服务工作,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二、根据监管规定和我行风险控制要求,对客户所在区域的信用环境、所处行业情况及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信用记录情况、担保物等的情况能进行尽职调查。三、严格按照贷款操作流程,严把客户准入关,发展优质客户。做到在授权范围內贷款营销和客户统一授信工作,不内外勾结,办理虛假评级授信。四、坚持贷款“三査”制度,收集客户资料做到合法、完整、有效。做到双人实地察看,面谈面签。不与不具备借款主体资格的客户相互勾结,伪造资料,不受理借款用途不合规、经营活动不合法、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款申请。五、严格按照《担保法》和《物权法》做好贷款担保抵押工作。坚持双人实地察看调査,并到相关部门办理抵押登记。不办理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和限制的抵押物设定贷款抵押,不与借款人、抵押人相互勾结、串通,骗取信贷资金。六、严格坚持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做到包放、包收、包管理、包效益,不办理关系、人情、超权限、逆程序、违规贷款。..七、积极主动催收到、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确保贷款不超过诉讼时效。做好贷后的跟踪检查,按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要求,认真做好贷款分类工作和风险预警。八、能做到:爱国、爱行、爱岗,敬业乐业、勤奋工作,遵法守纪、令行禁止,循规办事、清正廉洁,不暗箱操作、吃拿卡要收,不办理虚假授信、冒名贷款、违法贷款,无收贷不入账、账外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篇二:信贷管理部合规风险自查报告信贷管理部合规风险自查报告根据总行合规部门要求,现将风险管理部合规风险以及采取的措施报告如下:一、信贷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以及采取的措施。部分支行信贷发放未严格执行信贷发放操作程序,贷款发放把关不严。使相当一部分信贷管理人员淡薄了风险意识,甚至会出现第一手调查材料就存在虚假、谎报、瞒报等不真实反映的瑕疵行为。我部门针对此项合规风险采取的措施:加大检查力度,严格执行贷款“三查”责任制,对“三查”出现的问题进行直接问责,定期开展风险培训工作。二、贷款管理不严、内控制度乏力以及采取的措施。一是贷前调查不够深入,对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分析不准,重视不够,只片面注重第二还款来源(即借款抵押物的变现处理)二是贷时审查与贷款审批有待加强,部分支行由于人员缺少客观原因,内勤人员参与贷审小组、而参与贷审小组人员对借款人的基本情况所知甚少,难免会造成决策失误,存在未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的现象。三是疏于贷后管理,重放轻收轻管理思想严重。我部门针对此项合规风险采取的措施:将贷款管理纳入常态化管理当中去,协同审计稽核部门加大对贷款管理以及贷款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通过标准行创建,发现问题,积极督促进行整改。三、追求个人利益,忽视潜在风险以及采取的措施。个别信贷客户经理只顾眼前效益,单纯追求利息收入;对贷款的审查不严,对抵押品低值高估,导致抵押不实;对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小企业抵押贷款的真实性、合规合法性、足值额审查不严,致使贷款在发放前就潜藏着风险。我部门针对此项合规风险采取的措施:建立完善以人为本的教育机制、以控为主的防范机制、以查为主的监督机制、以罚为主的惩治机制和以防为主的宣传机制,严把员工素质关。其次,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社会风气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加强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第三,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和法制教育,提高信贷员的两个素质。四、各种违章违规贷款风险情况。受历史环境影响,部分支行存在各种违规违章贷款,特别是“四种贷款”和“三名贷款”。我部门针对此项合规风险采取的措施:进一步规范员工贷款和清理冒名贷款。为了全面贯彻省联社和监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我部即将开展了清理违章违规贷款的活动。准备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采取了个人自报、支行自查、总行复查,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的办法,由各分机构负责人负责,各支行逐笔填报相关情况,把员工个人贷款和冒名贷款充分暴露,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充分发动群众进行监督。并决定于

信用社开展贷款真实性及帐户合规性检查的自查报告

@@信用社贷款真实性及账户管理合规性专 项检查自查报告 县信用联社: 6月12日我社主任、会计、信贷员参加了联社组织的贷款真实性及帐户管理合规性专项检查动员大会后,我社严格按照云农信联[2010]139号、武农信联[2010]77号文件精神,认真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文件精神,传联社会议精神,使全社职工充分认识开展此次专项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我社实际,我社由大社主任亲自负责组织人员对我社所有贷款及账户全面彻底地进行了自检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贷款方面自查情况: 贷款自查主要检查借款主体的真实性。我社贷款管理为信贷员分片管理分为机关片和山区片,全社共有贷款户,贷款余额万元,其中机关片户,金额万元,山区片户,金额万元。通过自查,我社现有贷款客户资料齐全;担保合同合法有效;资金去向明确;用途真实;借款主体与用款主体多数一致;没有冒名贷款、借名贷款,抵押贷款他项权证真实。 二、帐户方面自查情况。 1、全社共有个对公结算帐户、个左右的个人结算帐户,通过自查,我社不存在假名或匿名账户。 2、经过认真检查,我社不存在协助、参与出租、出借银行账户或为出租、出借银行账户提供便利行为。

3、在对贷款转入职工或第三人账户中,我社存在将借款人的贷款转入职工账户行为。一共有笔,金额万元,分别为·#!#·!¥#¥%#%¥#%¥#%#,存在将借款人的贷款转入第三人账户情况,这类情况我社共有笔,金额万元。分别为—……—%……—¥#·¥·#¥#·¥#·¥#·¥#·%¥#%……¥……¥%#%。 4、在是否将对公资金违规转入私人帐户的自查中,我社不存在将法人客户贷款转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及银行卡,进行套现行为。存在将对公账户资金转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及银行卡情况。这类情况共有笔,金额万元,这笔业务分别是从#·#·!¥#·%·%#%·%·账户转出,账号为88888888888888。于#·年#·月#·#日从8888888888888账户转入#·#·!#!个人结算账户666666666666666,金额#·#·#·万元;#··#·!¥#¥#%¥%¥#%¥#%#¥%¥#%#¥%#¥%¥#%……%¥……¥……¥,以上#·¥#笔单位资金转入个人账户业务均按相关规定报批,由领导同意审批后办理。 5、通过自查,我社不存在业务人员代客户保管账户存折、卡、密码的行为。 6、在对账外资产、账外经营情况检查中。通过自查,我社不存在账外资产、账外经营情况。 三、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 通过贷款真实性及账户管理合规性专项自查,我社存在以下几方面主要问题:

违规民间借贷行为专项治理工作自查自纠情况报告

违规民间借贷行为专项治理工作自 查自纠情况报告 【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违规民间借贷行为专项治理工作自查自纠情况报告(1) 根据《xx银行信贷领域行为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做好信贷领域违规行为专项治理活动,我行已经于_月份成立自查小组,以支行行长***为组长,******,组员进行自查,未发现违规行为,经过近期排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按照方案要求,再次扎实开展自查自纠。 我行利用晨会学习信贷领域专项治理文件,日常按照“十个严禁”严查发放冒名贷款;发放垒大户贷款;发放跨区域贷款;发放虚假交易贷款;授意、指令客户经理发放违规贷款;发放具有非法集资或资金掮客行为人的贷款;发放谋取私利的贷款;发放家庭成员具有未结清不良记录的贷款;行社内部工作人员为客户代办贷款结算业务;未经授权查询、泄露客户征信信息等情况。 二、积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通过3月份的学习和推进大家对信贷领域违规行为的危害认识深刻,进一步提高对风险防控工作的认识。同时,我支行把提高员

工素质作为工作中的一个基本点,通过查看信贷资料,上户核实双管齐下,严查信贷方面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全员行动,按照“合规创造价值、合规防控风险、合规保障发展”的整体目标,多措并举,从全员着装、工作作风、考勤会风、优质服务、工作效率等方面树立六路口支行新形象,为“推进案件风险防控工作,逐步建立案件防控工作长效机制,加快构建系统全面、精细严密、运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做足准备。 三、今后工作思路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支行将继续加强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将信贷合规文化提升工作贯穿于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加大对违规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严肃查处违规人员,营造清正廉洁、文明健康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环境,进一步防范信贷操作风险。 通过学习“十个严禁”有效识别业务风险要点,学习业务流程合规操作手册、信贷管理文件等各项规章制度及业务技能。确保客户经理更加熟悉各项业务操作流程、确保合规文化提升年活动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岗,落到实处,确保自己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内控优先和审慎经营的理念,从而有效防范我行内部操作风险。

信用社“借冒名贷款”的危害性及防范措施

信用社“借冒名贷款”的危害性及防范措施 冒名贷款: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了他人(或单位)名义或虚构假名贷款、利用职权要挟他人(或单位)贷款、乘办理贷款之机截留全部或部分贷款贪污或挪用归个人使用的行为。 冒名贷款有四种形式: 1、顶名贷款。指信用社内部人员以自己名义为不符合条件的亲朋好友办理正常手续的贷款,将贷款归其亲朋好友使用。 2、搭名贷款。指信用社内部人员因自己或亲朋好友无法贷出贷款,而在其他贷款人贷款时要求其多贷出一部分,将多贷出部分供自己或亲朋好友使用的行为。 3、盗名贷款。指信用社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他人不知道情况下,使用其名义贷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 4、假名贷款。指信用社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编造假名进行贷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 面对当前农村信用社“借冒名贷款”普遍存在、屡禁不止的严峻形势,我们应深入思考其对农村信用社的危害性及其有效的防范措施。“借冒名贷款”可以说是农村信用社的一颗毒瘤,严重侵蚀着农村信用社的健康身躯。 首先,“借冒名贷款”严重违反了信贷管理制度。“借冒名贷款”是一种隐藏性较强的违法违规贷款,它掩盖了信贷资产的真实性和安

全性。信贷人员不负责任,滥用职权,人为增大了信贷资产损失的可能性,严重违反了信贷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其次,“借冒名贷款”给信贷资金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借冒名贷款”中贷款立据承债人和贷款使用人相分离,权力和义务不对等,贷款到期后还款义务发生很大争议,给资金带来极大风险。同时,“借冒名贷款”还会造成超越权限、跨区域、多头贷款等违规贷款,同样使信贷资金产生极大的风险隐患。 第三,“借冒名贷款”直接引发犯罪。“借冒名贷款”往往是内部员工与用款人互相串通、内外勾结和以权谋私的结果。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提供有关信息,冒名贷款给个人或他人使用,这就严重触犯了金融法律法规,导致各类案件的发生。 借冒名贷款的危害严重,若不及时治理将严重威胁到信用社的生存发展。我们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防范。 (—)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借冒名贷款”的产生主要原因是员工制度观念淡化,规范操作意识差,价值趋向扭曲。因此,首先要强化员工对金融法律法规的学习,树立遵纪守法和依法经营的意识。通过法规、制度、道德培训教育,培养员工诚信、守法、廉洁、合规的职业操守。从血的案例中分析,认识其严重的后果,汲取惨痛的教训,增强员工的法制观念。 (二)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加强信贷管理力度。一是建立完善客户经济档案,保证客户信息的真实可信性,并在县域内实行资料共享,杜绝多头冒名贷款。二是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认真审查借款人资

银行信贷管理部合规风险自查报告

银行信贷管理部合规风险自查报告根据总行合规部门要求,现将风险管理部合规风险以及采取的措施报告如下: 一、信贷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以及采取的措施。 部分支行信贷发放未严格执行信贷发放操作程序,贷款发放把关不严。使相当一部分信贷管理人员淡薄了风险意识,甚至会出现第一手调查材料就存在虚假、谎报、瞒报等不真实反映的瑕疵行为。 我部门针对此项合规风险采取的措施:加大检查力度,严格执行贷款“三查”责任制,对“三查”出现的问题进行直接问责,定期开展风险培训工作。 二、贷款管理不严、内控制度乏力以及采取的措施。 一是贷前调查不够深入,对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分析不准,重视不够,只片面注重第二还款来源(即借款抵押物的变现处理)二是贷时审查与贷款审批有待加强,部分支行由于人员缺少客观原因,内勤人员参与贷审小组、而参与贷审小组人员对借款人的基本情况所知甚少,难免会造成决策失误,存在未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的现象。三是疏于贷后管理,重放轻收轻管理思想严重。 我部门针对此项合规风险采取的措施:将贷款管理纳入常态化管理当中去,协同审计稽核部门加大对贷款管理以及贷款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通过标准行创建,发现问题,积极督促进行整改。 三、追求个人利益,忽视潜在风险以及采取的措施。 个别信贷客户经理只顾眼前效益,单纯追求利息收入;对贷款的审查不严,对抵押品低值高估,导致抵押不实;对担保公司担保贷款、

小企业抵押贷款的真实性、合规合法性、足值额审查不严,致使贷款在发放前就潜藏着风险。 我部门针对此项合规风险采取的措施:建立完善以人为本的教育机制、以控为主的防范机制、以查为主的监督机制、以罚为主的惩治机制和以防为主的宣传机制,严把员工素质关。其次,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社会风气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加强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第三,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和法制教育,提高信贷员的两个素质。 四、各种违章违规贷款风险情况。 受历史环境影响,部分支行存在各种违规违章贷款,特别是“四种贷款”和“三名贷款”。 我部门针对此项合规风险采取的措施:进一步规范员工贷款和清理冒名贷款。为了全面贯彻省联社和监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我部即将开展了清理违章违规贷款的活动。准备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采取了个人自报、支行自查、总行复查,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的办法,由各分机构负责人负责,各支行逐笔填报相关情况,把员工个人贷款和冒名贷款充分暴露,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充分发动群众进行监督。并决定于2010年下半年开展信贷专项检查活动,对辖区所有支行进行信贷专项检查,针对冒名、顶名贷款,我部门发现一笔查处一笔,绝不手软。 五、信贷资料合规风险以及采取的措施。 受传统信贷思想影响,各支行在办理信贷资料过程中,资料五花八门,未严格按照信贷合规的要求来收集办理信贷资料。 我部门针对此项合规风险采取的措施:规范贷款资料,统一标准。

信贷领域违规行为专项治理活动自查报告.doc

信贷领域违规行为专项治理活动自查报 告 信贷领域违规行为专项治理活动自查报告 县行信贷管理部: 根据县行《长武农商银行信贷领域行为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长农银发〔2019〕21号)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做好信贷领域违规行为专项治理活动,我行已经于3月份成立自查小组,以支行行长***为组长, ******,组员进行自查,未发现违规行为,经过近期排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按照方案要求,再次扎实开展自查自纠。我行利用晨会学习信贷领域专项治理文件,日常按照“十个严禁”严查发放冒名贷款;发放垒大户贷款;发放跨区域贷款;发放虚假交易贷款;授意、指令客户经理发放违规贷款;发放具有非法集资或资金掮客行为人的贷款;发放谋取私利的贷款;发放家庭成员具有未结清不良记录的贷款;行社内部工作人员为客户代办贷款结算业务;未经授权查询、泄露客户征信信息等情况。 二、积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风险防控能力。通过3月份的学习和推进大家对信贷领域违规行为的危害认识深刻,进一步提高对风险防控工作的认识。同时,我支行把提高员工素质作为工作中的一个基本点,通过查看信贷资料,上户核实双管齐下,严查信贷方面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全员行动,按照“合规创造价值、合规防控风险、合规保障发展”的整体目标,多措并举,从全员着装、工作作风、考勤会风、优质服务、工作效率等方面树立六路口支行新形象,为“推进案件风险防控工作,逐步建立案件防控工作长效机制,加快构建系统全面、精细严密、运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做足准备。 三、今后工作思路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支行将继续加强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将信贷合规文化提升工作贯穿于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加大对违规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严肃查处违规人员,营造清正廉洁、文明健康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环境,进一步防范信贷操作风险。通过学习“十个严禁”有效识别业务风险要点,学习业务流程合规操作手册、信贷管理文件等各项规章制度及业务技能。确保客户经理更加熟悉各项业务操作流程、确保合规文化提升年活动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岗,落到实处,确保自己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内控优先和审慎经营的理念,从而有效防范我行内部操作风险。 通过这次自查使我支行深刻认识到开展信贷领域行为专项治理活动的重要意义,虽然没有发现问题,但我们要时刻绷紧自律的弦,确保我支行信贷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支行 2019年4月15日

关于对虚假贷款检查方面的心得

关于对虚假贷款检查方面的心得 ------孙健 我作为信贷条线的一员管理者。“贷款检查”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现实工作,也是我们今后“整队伍,树作风,控风险”的有效手段,当然,伴随这两年客户对我行的信贷产品的熟知程度和我行内部员工对例行常规检查的了解,“虚假贷款”应运而生,结合工作阅历以下我对虚假贷款检查方面的心得: 一、虚假经营证明寻求“原件”校验法。目前市场上不少“财务公司”、“打字复印店”可以花费100元可以买到一份,带有“国土资源局”或者“某某乡镇府”等等章戳。但是这些采用彩色打印技术或者干脆打印的复印件,很难引起检查组的重视,因为普遍检查组人员认为,档案经营证明材料均有“与原件相符”章戳,介于信任也就“将过记过”。建议对于客户经营证明材料,例如:“土地合同”,重点对于加盖章戳“模糊”、“文理较粗”、“多户借款人合同加盖章戳位置一直”、“多页土地合同前后页字体字号大小不一致”等等不正常资料,需要实地或者照片方式查看客户真实土地证明,进行校验,即可鉴别真伪。 二、银行流水校验法。银行流水作为个人资金往来的历史记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客户的收入情况,因此,通过分析客户银行流水,可以帮助客户经理正确判断客户的还款能力。因此,客户银行流水的真实性,对于银行规避客户违约风险至关重要。但检查组一般只检查档案测算的合理性、合规性。很少有检查人

去发问、去检查借款人“大额资金流入流出纳入客户现金流入,充实客户现金指标是否真实?”。建议检查组对于借款客户资料大额流入或者流出,开展检查,核对往来款是否真实、是否真的存在,交易对象都进出的是什么货款,一鉴便知,贷款是否为虚假贷款。 三、照片校验法。提到“照片”肯定是检查组必查的要点,但是会看?还是不会看就要打一个问号?举个例子:我在某县市检查,虽然看的照片户数不多,但是我一眼便看出信贷员“未按规定要经营场所拍照”,原因是我把多组不同借款客户的实地照片,全部拷贝到一个文件夹,按照“修改时间”排序,或者查看照片右键→属性→详细信息中“拍摄日期”,里面时间可以读到“秒”,如果发现信贷员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照完好几户借款人经营场地,这明显不合常理,经过校验信贷员为了所谓了“效率”在统一经营场所,不同角度为不同借款人拍照,蒙混信管人员。当这也是有效杜绝基层使用“PS”“美图秀秀”等伪造照片日期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照片校验检查虚假贷款。 四、手机号码校验。检查组一般抽查比例可能都不会100%,对手机号码的检查不容忽视。可以借助网络“手机归属地”批量查询,鉴别客户是否是本地经营号码。也可以利用WPS文档功能“排序去重”,去发现信贷系统,不同贷款客户使用同一手机号码的现场,以防范虚假贷款,垒大户行为。 五、实地走访校验。实地检查是检查发现虚假贷款的最直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